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通用8篇)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1

-----------读《丑陋的的中国人》有感

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可计数,它的伟大是不容质疑和抹杀的。但是文化有其精华必有其糟粕,而又由于文化的传承的连续性,在精华的到发扬的同时,糟粕也随之深入人们的骨髓当中。

《丑陋的中国人》系台湾作家柏杨先生于20多年前所作。其实是一部他在各地以《丑陋的中国人》为题的演讲的合集。比鲁迅先生的杂文要来的深刻,但是没有鲁迅的犀利。二十年多前的书放到现在来写读后感,固然有些过时,毕竟沧海桑田,毕竟物是人非,书中的很多言论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现状,但是,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改变,毕竟是几千年遗留下来的痼疾,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更何况,在这二十年中,又有许多新的陋习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所以,对于21世纪的中国人,《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丑陋的中国人》中提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这句话讲的是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总是窝里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团结的强调实在太少太少,至多就是“君子和而不同”等寥寥几句话,而更多的则是强调了个人的重要。这种现象的形成应该与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有关。从科举考试到中举为官都是自己的事,为了中举,为了得到高升,士子们不惜陷害同窗,陷害同僚知识分子是一个民族的脊梁,作为脊梁的士子们都没了骨头,又怎么能给后人留下什么团结精神。

而在今天的中国这种劣性根显得更为明显,社会缺乏基本的信任,人人为己。有老人摔倒了,到底是去扶不去扶。去扶吧,好吧你可能碰上碰瓷的了,那还是不去扶了。于是便有了这种中国特有的现象:路上有人出事了,一群人围观,但是就每人上前帮一下。而在前段时间的“小悦悦事件”,这种中国特有的丑陋更被表现的“酣畅淋漓”。我想柏扬先生看见这个事件一定会后悔他当时写《丑陋的中国人》时言语太温和了。

中国人不懂团结,中国人不信任别人等等这些个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自私。凡事只为自己着想,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就像一句话说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受中国长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多数人不能或者不愿将目光放到社会或者集体的层面上,而只是扫好自家门前雪,不去在乎他人,只要自己过好了就足够了。也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利可图,落井下石。

中国是一个大国,这不仅是指人口和国土,同时也是文化和传承。还是那句话,一个民族的脊梁是知识分子。要让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在精神上崛起,知识分子是关键。知识分子会给整个社会一个正确的价值引导,引领整个社会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在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更是占了总人口的很大一部份,所起到的作用会更加明显。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2

王耀华先生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的著作有《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概论》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级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等,并多次赴日本、荷兰等国家进行考察讲学。

杜亚雄先生现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1986-1997年获得多项国家级和国际级的奖项和荣誉称号,有《中匈民歌之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十多本专著,并用中、英、匈文在国内外发表过200多篇论文。《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是第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中国传统音乐各个方面内容的书籍,它吸收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论与教学成果,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绪论部分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界定、属性以及中国传统音乐学的研究范畴三个层面来简要介绍本书的研究对象和框架。第一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讲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三大历史时期以及吸收、融化、创新的发展,其发展是一种兼容性的更新发展,稳定是相对的。第二章,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包括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和宗教音乐四大类,民间音乐是基础且为主要的构成部分,其他三部分都是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养分的,四大组成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关系。第三章,中国传统音乐的音乐体系和支脉,大致可分为中国音乐体系、欧洲音乐体系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本章内容对三大体系所包含的各个支脉的概况、代表性乐种以及各支脉的音调特点都进行了详尽的描写。第四章,中国传统音乐的艺术特色,从美学基础和音乐形态特征两个方面展开描写,表达一种“中和之美”与对“和谐”境界的追求。

文中无论是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源流的介绍,还是对其构成、音乐体系、支脉等的编写,内容都相当丰富,层次分明有序,是一本理论性较强的音乐概论书籍。它为下一代乃至几代人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殊规律以及使他们正确地理解民族传统音乐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不足之处

(一)技术性研究方法。王耀华先生搜集、参考和整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强有力的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这种研究方法贯穿了全文。例如第三章第二节“中国乐系的十二个支脉”代表性乐种的讲述中,作者就引用了中国艺术学院音乐研究所编的《中国音乐词典》中的许多材料,然后对中国乐系十二支脉的概况、代表性剧种以及种类一一详细阐明,这样就深刻地描写出了各个支脉的特点和风俗状况。

(二)导向性研究方法。每章的开始都会先描述章节的整体历史背景和人文状况,这种研究方法有助于学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传统音乐的发展趋势,形成一套连贯的知识体系。

(三)书中的不足之处。书中对支脉的区域划分不尽明确,划分界线不清晰。此外,书中还有一些内容专业性过强,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领悟其实质。如书中讲到古琴曲的调式转换问题时,讲解较简单而内容却过于复杂,使读者理解起来有点吃力。

三、学习心得

首先,有关学科的学习方面。中国传统音乐这门学科与其他姊妹学科是紧密相连、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一脉相承的,如原始音乐、古乐器等都是包含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范畴之内的。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去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这样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开发大脑,理清思路,使得思维模式多元化,了解事物更加全面具体。

其次,有关史料的学习研究方面。研究传统音乐,必须翻阅一些古籍资料,其中会有很多艰涩难懂的内容,其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们学习时除了按脚注去查阅古籍资料外,更重要的是找到原文,如果不能查阅到原文资料,理解不了原文意思,我们就必须翻阅大量的文献来校正核对,找出各种不同的观点,综合各种观点进行取舍,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

最后,作为传统音乐的研究者,我们除了要认真汲取先辈们积累的那些辉煌成果之外,还要学习先辈们那种脚踏实地的研究和学习精神,从基础的层面做起,全方位地去发现和了解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合理地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进行合理的评价。同时要借鉴、学习他国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平生所学运用到研究领域中去,为后来人创造更具价值意义的研究性成果,让中国传统音乐屹立于民族之林,走向世界。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是由王耀华先生和杜亚雄先生共同完成的一本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专业性著作。这本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立意新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原则初探 篇3

摘 要:“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既有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也不等同于中国文化成果展览。经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逐步总结出这门课程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它们从不同角度体现了民族文化特性及其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从而也体现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本质特性。

关键词:教学原则;文化模式;精神统摄;价值系统;文化传统

2000年以来,安徽淮南师范学院开设的“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十多年来,在教务处等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程组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先后申报并获批院级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进行颇有成效的课程建设。

就课程性质看,中国文化概论与一般意义上的中国历史课程有着根本区别;它的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出民族文化作为由精神到物质,由形上到形下的有机体系特性,体现出其核心价值、内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概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结构、精神运动轨迹及其决定的诸方面具体的外在形态为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而充分显示民族文化的发展演变轨迹和基本特性。而一般性教学原则的确立,则是课程特性与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

经过近20轮的教学实践和不懈的理论探索,我们精品课程组逐步提炼出能体现本课程特性的一般性教学原则: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文化精神统摄原则

这一原则应该是诸教学原则中的核心原则,因为它体现着我们对文化特性的正确认识:所谓“文化”,不是由一堆互不相干的僵死物堆积而成的混合物,而是由内在灵魂统摄的生命有机体。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与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都认为,每种文化就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有她的诞生、成长、强壮、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周期[1][2]。当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理论认为:文化模式即是“文化”的存在方式,它是民族文化各层面的复杂元素围绕该文化的核心价值系统(即本尼迪克特所谓的“制度化了的动机、情感和价值等背景”)或总体目标组成的一个结构复杂、功能齐全、和谐有序的有机整体。“整体”决定着各构成元素的基本内容及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部分”从不同侧面显示“整体”的终极价值;离开了“整体”的精神统摄,各个“部分”即成为难以理解的“文明的碎片”[3]。

因而我们认为: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区别于一般中国历史课程与文化知识课程教学的内在依据。目前各高校编写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大致有数十种,重点不同,体例各异,但其教学模块设计的主体部分大多依据文化结构三层面(物质、制度、精神)或四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安排章节。虽然大多数教材把中国文化的发生发展、基本特征等作为全部教学的提纲挈领性内容,但真正把哲学与宗教作为中国文化(也是其他民族文化)精神层面中核心价值系统置于统摄全局或枢纽地位,以此展开其他文化层面的教学模块,似乎还未被广泛采用。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为影响深广的权威性教材,以体例的严密性、知识的涵盖性、文献的丰富性、评论的精当性,具有无可置疑的开创性和典范性意义。就体例或教学模块设计思路看,该书“上编”主要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地理环境与经济、政治基础及其发展历程,为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宏观视野。“中编”具体展开,依次论述语言文字、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宗教哲学等具体文化形态。“下编”在此基础上综述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基本精神、价值系统等内容。顾伟列著《中国文化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主体部分,依次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其他多种颇有影响的教材与此大同小异。上述体例,显然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及唯物史观的体现。然而,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对特定民族文化基本精神、核心价值系统的把握,是理解其文化结构及其具体外在形态的依据和前提;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在此只能导致“本末倒置”的结果。金元浦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则在“总论”基础上,依次重点论述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法文化、佛教文化基本精神。全书以此为枢纽,形成精神文化统摄整个中国文化有机体的大格局。则较好地体现出“文化”有机体本质特征。

根据文化模式理论及其凝结的文化精神统摄原则,我们经过多年探索,设计出“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如下教学模块:

第一部分:源流论。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与社会—政治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国文化发生期各种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融合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特征、基本精神及其价值系统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本体论。所谓“本体”,就是文化有机体形而上的精神世界,是统摄整个文化有机体的灵魂,也即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中与“部分”相对应的“整体”。它主要包括宗教与哲学,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本质特性正在于此。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化模式以宗教为核心,而具有世俗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哲学精神为灵魂,也即以儒、道、佛(学)等思想学说及其最终相互融合形成的宋明理学统摄着整个文化有机体。因此,哲学与宗教成为整个教学模块的枢纽与核心,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这是“纲举”环节。

第三部分:形态论。这是在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统摄下具体展现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成果,包括文学艺术、典章制度、史学传统、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它们从各个侧面、各个层面体现着中国文化“本体”的人本精神、德性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中庸精神等。在这些基本精神的统摄下,那些具体文化现象才能得以很好地被理解。这是围绕“纲”的“目张”。

第四部分:转型论。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历程及当代中国民族新文化建设。它的基本教学思路是透过外在具体文化现象的变迁,探讨中国文化模式的精神蜕变历程,显示在精神蜕变中实现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

在现代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人类文明已从“民族历史”进入到“世界历史”发展阶段,人们对任何民族文化的考察都不得不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下进行。因此,在中外文化比较背景下,如何把握、正确评判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今天批判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所谓“文化价值系统的非价值评判原则”,是指在考察中外民族文化,尤其是比较中—西方文化价值系统时,应充分承认各文化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延传中的现实合理性,而不能从当下功利主义立场出发,在抽象概念的阐释中,对民族文化价值观念本身进行片面、抽象的高—低、文—野、优—劣评判。

从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各民族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其在各自生存环境中的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的反映,是其民族或社会共同体生存状态、发展需求和历史变迁的反映,是各民族成员自觉与不自觉的“文化选择”的结果。因此,常常截然相反的文化价值观念,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我们只能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判断特定价值理念对特定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积极或消极作用。如欧洲文化的个人主义传统及其人权观念、平等观念、契约与法治意识等,来自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传统,来自其航海贸易的社会经济模式,来自古罗马帝国的法治精神,来自中世纪北欧封建制度下权利与义务对等传统。这些对中国人非常陌生的文化理念在欧洲历史与文化传统中,却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同样,东亚大陆孕育了中华民族早熟的农业文明;束缚于土地的小农经济模式,使中华民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牢固的宗法社会结构;宗法社会的扩大,酝酿了建立在政治权威与家族伦理基础上的大一统政治及其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以儒家忠孝观念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念。它以一定程度上以限制个人权利与自由为代价来保证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和谐及强大的向心力。因而,东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各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客观适宜性,我们难以脱离其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依据作抽象概念的优劣比较。“五四”时期,陈独秀处处以西洋文明价值观批判中国文化的“劣根性”,胡适强调中国文化的“全盘西化”,以及辜鸿铭式的文化爱国主义,今天以此原则看来,其偏颇之处是不言而喻的。

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各民族文化的一律平等。“文化”从本质上说是特定民族、特定社会的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其本身并无高低—优劣之别。比如,东方伦理文化精神未必就比西方人权观念和法律意识“低级”;西方的个人至上传统也未必就是东方文化群体协作精神的未来方向。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对西方及其他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应作历史性判断,事实性判断,而不能在中外文化比较中作孤立、抽象的价值再判断。这才是真正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结晶。历史是过去了的事实,它以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等各种物化遗迹,为我们所感知,但本质上已不再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其所形成的传统,传统“就其最明显、最基本的意义来看,它的涵义仅只是世代相传的东西(traditum),即任何从过去延传至今的东西”。[4]作为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代代相传的东西,传统是活在当下的历史。作为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以思想信仰、社会心态、民风民俗等形式,对现实中人们的思想感情、社会行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具有强大的感召与规范力量,成为社会意识和存在方式的精神本源。现实社会的人们正是通过文化传统,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密切的思想交流与精神共振,实现着历史与现实的相融共存。

因此,我们今天——还有将来,不管是重大社会生活,还是个人的日常处世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文化传统的显在影响与潜在规范之中。这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历史与现实相交融原则的理论依据。系统梳理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并非为历史而历史,而是考察我们自身的文化渊源,反思今天我们对自身传统的继承、发扬和改造。认清我们当今的文化生态,促进我们的“文化自觉”,以更加理性地进行“文化选择”。总之,重温传统以认清自我,追溯源流以把握现实,改造文明以开创未来,应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宗旨所在。因而,文化传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原则。

以精神变革把握文化变迁原则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总和——经济基础,是推动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原动力,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发展起着某种反作用。唯物史观正确阐释了人类社会文化发展、运动诸多方面的一个侧面,诸多“轮回”的一个环节。实际上,人们的生产与各种社会实践推动社会生活、文化形态缓慢变化、渐进发展,而其最终结果——思想观念、文化精神的重大变革,则推动历史与社会文化产生质变,产生里程碑式的突变,以致往往开创人类历史文化新纪元,而非仅仅是唯物史观框架下所谓的“反作用”。在中国,这种文化现象被解释为上天的启示与“圣贤”的教化。在西方,则是柏拉图的“绝对理念”映照论、基督教“上帝”意志说、黑格尔“绝对精神”决定论以及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开创论等。广义而言,人的精神本身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远离具体、纷繁的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各种精神运动(神话的、宗教的、哲学的、伦理的等等),其重大变革对人类历史运动与文化变迁的推动,往往就是总结性与开创性的,是里程碑式的。

因此,这一教学原则使得“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宏观教学设计必须超越复杂历史表象,清晰展现中华文化的“精神结构图”与“精神运动图”。在此宏观视角下,漫漫五千年中华文化纷繁复杂的变迁历程,实际上就是取决于几次重大的民族精神蜕变:远古神话逐渐凝结的“贤者崇拜”社会情结,奠定了中国伦理型文化的思想基础;传说中的颛顼“绝地天通”宗教革命,推动远古中国原始宗教向成熟宗教的迈进;周初“敬天保民”政治伦理的确立,结束了殷商政教合一的神权政治模式,开创了伦理型、世俗型“礼乐文明”辉煌时代,奠定了中国文明基本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文化成果,历史性地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结构图;董仲舒“天人合一”神学目的论,开启了儒学独尊及其宗教化历史进程;陆王心学从理学体系中反叛而出,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人”成为万物的尺度,从而成为宋明时期尤其是晚明以后近世中国人文精神的哲学基石。同理,在近现代中西文化挑战—应战大格局中,我们只有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运动图谱”,才能更好地透过纷繁的历史表象,把握中国文化现代转型历程中的历史运动轨迹。

参考文献: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一、二卷)[M]. 吴琼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2] [英]阿诺德·汤因比. 历史研究[M]. 刘北成,郭小凌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 文化模式[C]. 傅铿译.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25-130.

[4] [美]E·希尔斯. 论传统[M]. 傅铿,呂乐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5.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原则与培养目标研究”成果之一(批准文号:20100914)]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 篇4

简答题

私学在教育发展史上的作用有哪些?

(1)几乎完全承担了蒙养教育的作用。(2)对教育的普及作出了贡献。(3)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

道家的价值取向。

(1)天道自然(2)人道无为(3)人生观表现为三大特点返朴归真;脱俗超迈;贵柔尚静

禅宗的主要思想

(1)佛性在心中

(2)顿悟成佛

(3)众生是佛

宋代是如何发展科举制的?

(1)实行殿试(2)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3)实行糊名和誊录(4)扩大录取名额

中国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何影响?

(1)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元一体格局。(2)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封闭性。

(3)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4)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5)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上承秦汉道家思想,克服了汉代经学弊病,开创了糅和儒道的清新学风。(2)提高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维水平。(3)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本体论思辨哲学的新阶段。

道的基本特性。

(1)根本性

(2)自发性(3)超形象性(4)实存性

(5)逆动性

墨家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1)兼爱互利(2)节用

(3)神教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1)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2)注重现实的理性精神(3)主客相融的自然主义情调

道教的民族文化特点。

(1)为家长制的封建宗法政权服务。(2)重视现世利益。(3)自然宗教和伦理宗教的结合体。(4)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5)兼收并蓄和明显的层次结构。

我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重农抑商政策。(3)政治伦理型文化模式。

古代书院形成了哪些优良学风?

(1)刻苦学习,深入钻研。

(2)注重创新求真。(3)尊师爱生,自由讨论。

(4)修身养性,重在做人。(5)关心时事,学政兼论。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1)人文主义

中国文化概论论文 篇5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中国文化概论 期末复习 篇6

2、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中国封闭原因在于,古代中国地理环境过于优越。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而又不成熟

早熟:早在秦汉时期土地就可以自由买卖了,唐宋元明清时期主要的剥削形式是租佃式,同时劳役实物和货币地租长期并存,以上各种现象比西欧国家要早得多

不成熟:中国农耕经济受多元化结构的影响,始终未能走上成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不是纯粹的商品经济。明清时期,特别是近代,许多工业和商业是官僚办的,官僚、地主与富商互相转化,官商甚多。商品经济在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没有走上成熟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中央集权—﹥改朝换代。建设和破坏周而复始,明清至于极致。王朝与经济兴衰同步,农业技术至唐朝已经停滞不前,人口增长﹥物质增长。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与束缚

“重农轻商”、“崇本抑末”的思想。

历代王朝包括明清两代,一直认为只有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而商业活动不能直接生产人所必需的衣食住行。中央集权是小农经济及工商业的“蛀虫”(苛政猛于虎),小农经济保守、图安、乏开拓,盐(徽)军(晋)专卖显示出商业的依附性,“平均主义”拖住先进的后腿,资本主义一向限于萌芽状态。

4、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文化在农耕中发展,在战乱中升华。形成了国人“瞻后式思维”,其优点是增强民族延续力和向心力,缺点是守旧、暮气。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汉时吴楚之乱、西晋八王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

二、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道家老子,儒家孔子,墨家墨子,还有主张天人相分的荀况,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者韩非,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包容了各派各家学说。

区域上;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如陕西的秦文化,湖北的楚文化,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北的燕赵文化教育等等,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盛唐长安胡骑胡音极盛一时;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袍在全国各地流行。同时,满族也逐渐被汉化,以至后来连自己的文字也消亡了。

“先秦百家”“中边合一”使“有容乃大”成为当时的文化品格。对后世的影响表现在:汉唐“拿来”佛教文化,明清引入“耶稣会士”,近代“出洋习洋”。

三、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所谓凝重性,就是稳重有余,灵活不足,开放不足,保守有余。由此可见,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海外贸易时开时禁。

保民(民贵君轻)导致(1)底层的反抗,(2)稳定与战乱的恶性循环;经学地位高于科技

5、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家天下自周代确立,一直延续到清代 ;

2、封国制度不断:历代皇帝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把自己的家族和亲戚成员分封到某个地区作官。这种制度保证了权利集中在一个血缘家族之中,同时也存在着容易引起叛乱等弊端;

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整个中国古代五千年,战争、**时有发生,战争和**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一个旧家族的灭亡和随之而来的新家族的诞生。

4、家国同构: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 机构方面的共同性。

6、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农耕经济基础稳定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7、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学术环境活泼浓厚,滋养了不同的文化学派。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也进一步促进了当时诸子峰起,学派林立的局面。

正是由于以上几个原因,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

8、秦汉国家和文化的大一统:(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正面措施)(1)大一统的政治体制:创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实行郡县制;

(2)大一统的经济制度:统一收税,制定土地政策,确认土地私有,统一计量和货币;

(3)大一统的文化措施: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焚书坑儒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文官制度的创立:察举制,征辟制,博士弟子

9、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汉唐——西域·佛教

历法、医学、语言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以及马球运动,伊斯兰教、袄教、景教、摩尼教等等都被汉唐人所吸收

中外文化第二次交汇:明万历至今——西方科技

本次文化大交汇始于耶稣会士来华

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故步自封、禁海锁国

鸦片战争后,带有强制性质

中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战争、贸易、迁徙、通婚)

中原文化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融

(设官治理、移民、汉化、夷化)

少数民族的文化贡献

(经济生活、衣着服饰、日常起居、音乐舞蹈、文学史学 等)

历史上民族文化交融比较明显的几个时期

(汉代、北朝、唐朝)

10、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特点:1.实用性 天文数学2.整体性:农学、医学

二、近代落后的原因:宋元:高峰、明清:落后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重实用轻理论;重印象轻分析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观念的束缚,“官”念太强

3.封建制度的遏制

11、佛教四圣谛(谛:真理)

苦谛:指经验世界的现实。所谓“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因谛(集谛)指产生痛苦的原因。“集”本意为“招聚”或“集合”,这里意谓“招致”苦难的原因。原始佛教认为,造成人生痛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烦恼”,而“烦恼”之最大者即贪、瞋、痴“三毒”,或叫“三大根本烦恼”。因烦恼而迷于事、迷于理,此即为“惑”,有了“烦恼惑障”遂使身、口、意做不善之业,故有三界轮回之苦。

灭谛指痛苦的消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此岸,就是佛教所说的“涅槃”或者“入灭”。道谛指灭苦的方法。“道”者,道路、途径之谓,亦即方法。佛教认为,只要依照佛法修行,就能出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进入一种“常乐我净”的境界。

12、庄子的哲学:

一、儒学是如何崛起,并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

1孔子:1)政治上: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德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教育上: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3)古代文化的整理:编订整理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孟子:(1)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含有早期民本思想

与孔子儒学的关系: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2)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

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③针对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 ④针对土地兼并——限田 薄敛 省役

他从《春秋》大一统的思想出发,继承改造并发展儒家关于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观念,为汉代统治者提供了一套治国方略,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一)北宋五子: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理学的开创者。将 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二)程朱理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A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

B 认识论“格物致知”

C 伦理观 “存天理 灭人欲”(朱熹)——三纲五常

(三)陆王心学

陆九渊A宇宙观:“心”为本原。心即理也

B认识论:“发明本心”

王守仁A宇宙观:“心”即“理”心无外物 心外物事 心外无理

B 认识论:“致良知”(核心)“知行合一”

4顾炎武A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具有爱国思想,把“亡国”与“亡天下”加以区分。

C 主张“经世致用”

黄宗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提出限制君权,主张法制,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以“学校”为舆论决策机构,限制君权。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出君臣平等,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王夫之A否定君主专制,“循天下之公”。批判“孤秦”“陋宋”

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

世界是认识的(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C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

2、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1、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西方文化中,宗教处于核心地位;但在中国,宗教的功能基本上是由哲学承担的。

2、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商周之际,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它们构成了世界。

3、《周易》是占卜之书,是原始宗教、原始哲学与当时社会风俗的结合。以八卦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

4、周易中的八卦是指:乾坤坎(水)离(火)艮(山)兑(泽)震(雷)异(风)

5、中国的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

6、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经书。

7、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它还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即寓伟大于平凡之中;寓理想于现实之中。

8、孔子哲学的基本观念是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9、《老子》关于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一个终极实在的概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10、中国化了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11、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大资源与传统在宋元明时期的新的综合,它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12、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集中讨论了理气关系与心性关系的问题。他认为,理是作为类的人的本质规定。

13、王阳明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教是他的颇有特色的学说。

3、谈谈目前国学热兴起的主要原因

1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成分成为很自然的事。

2、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直接引发了国学热。这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直接原因就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它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因此当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腾飞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对儒家文化、儒家伦理的研究。

3、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大陆学术界的反哺引发了国学热。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他们著书立说,四处

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4、国学热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使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

5、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引发了国学热。20世纪90年代以后,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使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些真空地带。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发现,传统文化中就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而有些内容恰恰是我们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6、经济发展与社会矛盾冲突引发了国学热。在国家富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后,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荒芜。人们试图通过对儒家思想、传统文化、国学的重视,来呼唤社会的道德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呼唤健全的理想人格,呼唤人性中善的本质;进而希望通过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达到提高全民族的整体道德素质。

7、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的倡导。一方面,国学热的兴起与近些年来我们一直提倡的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与时俱进、执政为民、道德修养以及义利观、荣辱观、礼义廉耻观等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特色”的内容。

8、学界与媒体联手,推动了国学热的勃兴。一些高校纷纷成立有关国学、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的研究机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的积极参与和推动。种种现象说明了中国人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说明了传统文化在中国具有深厚的社会土壤和民间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国学热的出现是不可能的。

9、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当更加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这个重要资源,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是国学热兴起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10、许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崇奉西方价值观,热衷于西方的生活方式,过洋节,吃洋食,穿洋服等等;再如,由于国民教育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陌生、隔膜甚至轻视;又如,社会伦理道德失范,荣辱观念淡漠等等,屡见不鲜。

4、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特征是其支配地位长期被儒家伦理文化的价值取向占据着。上至华夏的原始民族,下至近代社会,上下五千年,儒家伦理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而且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除此以外,我们还能从以下几方面特征加以认识: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历时五千年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第三,作为文化传统,世世代代传播延续下去,还将继续传承下去,无论是自然传承,还是选择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不停止。教育的传承属于选择传承,即把优秀部分传承下去。因此,它具有永久的传承性。

第四,传统文化属于旧的时代,受着时代的局限,总是一分为二的,其中精华与糟粕并

存,养料与毒素同在。对教育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的效应,具有影响的双重性。

(其他答案):第一,中华民族经五千年历史而不灭亡,这在世界史上是罕见的现象。中国在近现代虽然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但经一百年的奋斗,终于衰而不亡、衰而复起,乃至有今日重振中华之契机。中华民族的性格是刚柔相济:唯其有刚,才能有威武不屈、自强奋斗的精神;唯其辅之以柔,才能有柔韧持久、百折不挠的精神。

第二,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和中期的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曾经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然而,中国封建社会在后期却迟滞不前,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产生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以至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的局面。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缺陷。

1、它重道德轻自然,重集体轻个人,重传统轻创作,重等级秩序轻人权平等,重实际应用轻科学理论,重直觉体认轻逻辑分析和实验证明,这些也极大地束缚了中国古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7

但是,目前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太乐观。究其原因,有学生、教师和学校以及大的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受社会各类综艺节目、影视以及明星效应影响,青年学生是喜欢流行音乐的主流群体。就当代大学生而言,其年龄主要是“九五后”,相比“八零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音乐意识淡薄,不了解、不关心、不喜爱。而教师方面,则经常因教学模式陈旧化、教学手段单一化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就学校方面,实践活动资金、教师培训重视力度不够,也是导致课程教学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现状,本文就如何对《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教学内容实际化

目前,《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在各大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不一。主要有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袁静芳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福建教育版社出版,王耀华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的《民族音乐概论》等。笔者认为,不论选用哪种教材,都必须要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比如所教授学生的专业是音乐表演,那么,教学内容则应侧重民间歌曲、民间器乐与乐种,其次,还可以增加民间舞蹈、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的内容。而宗教音乐方面的内容,则应根据学生接受程度、理解能力等的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删减。如果所教授学生的专业是音乐学,则可以侧重撰写相关论文,研究相关课题,提高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水平。

二、教学课件数字化

近年来,高校授课教师大都在授课方式上采用了多媒体PPT课件结合传统板书的形式,使得课程内容更加形象、生动。尤其很好地解决了音乐类课程视听困难的问题。鉴于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一直以来偏向理论化的特点,非常有必要配合传统文字教材,制作研发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软件。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大量音乐作品依照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编辑制作各类音视频供学生使用。努力做到音乐数字化与传统音响完美结合。

三、考试形式灵活化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的传统考试是理论闭卷笔试的形式,其优点是能够基本考察、了解到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但缺点是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基本知识点,背完、考完就忘,甚至懒于复习背记,侥幸作弊。最终学无所获。为了杜绝此种简单单一、效果不佳的考试模式,我们可以尝试改革考试形式。比如我们可以将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从以往传统理论试卷形式变为实践考察。具体可以在众多经典传统音乐作品中抽查学生表演情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对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在基础理论试卷的基础上,补充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相关内容的课题论文考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使学生既有实践的广度,又有理论的深度,能够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学习方式实践化

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同样,教学不是为了应付学生。大学生学习不是为了简单了解、识记基础知识点,而是为了学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为了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我们必须尝试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教学中,不断拓展延伸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传统音乐实践能力,使学生变得真正从内心喜爱中国传统音乐,进而才能很好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历史责任感。

为此,我们应该将传统的学习方式注入一些活力,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死气沉沉的理论讲授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课堂。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传统音乐实践活动。

(一)课堂实践活动

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各章节知识点,每涉及到诸如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舞蹈、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在课堂上安排唱、奏、舞等表演环节。根据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大多数学生都是学习声乐和器乐专业的,再加上民间歌曲是其它一切传统音乐的基础,我们可以把重点放在教唱学生大量的中国经典民歌上,教唱过程中,要尽量让学生模仿各地方言,用方言来演唱民歌,细细品味不同地域,甚至不同民族的民歌韵味,真正理解什么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带腔性、五声性、即兴性、变异性以及织体的单声性和节奏的自由性等形态特征。这样学习下来,既寓教于乐,又兴趣浓厚,容易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增强,学生在唱、奏、舞等的表演体验中,不自觉地就加深了对传统音乐的感情。

(二)舞台实践活动

但是,囿于实践场地的限制,教室毕竟不同于舞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非常有必要定期带领、组织学生参与、举办《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教学实践音乐会。在教师的课程、作品讲解下,让大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充分展示给学校广大师生,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又可以很好地将丰富的中国传统音乐知识普及到学校各专业师生,可谓一举两得。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课程要想真正走出一条特色之路,除了教师、学生,还需要得到学校、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支持。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田野采风活动,走入中国传统音乐的土壤——民间,通过采访老艺人、收集歌谱、乐谱等一手资料,继而进行地域性课题研究,深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情况,真正培养出喜爱中国传统音乐、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怀。除此以外,还可以不定期地为大学生安排专家讲座,开拓视野、开阔思路,为培养具有新时代民族风骨、民族精神的大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蔡奉伶.浅论中国高校的传统音乐教育.中国校外教育,2008,09.

[3]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4]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5]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篇8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54-2

0 引言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理论、方针、政策及最新发展动向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课程的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分析解决贸易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正确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提供了信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因此,积极探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体系改革,并将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入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以我国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为研究对象,该特点决定此课程宏观性、政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因此,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相符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严格遵循教材内容,教材的滞后性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传统上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内容模式必须加以改变。

②《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课程一般开设在第六或第七学期,此时的学生通过学习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相关课程已具备较为系统的经济学思维,能够对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对外贸易实践进行分析和判断,而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法”无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发表观点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易导致课堂枯燥,缺乏生机和活力。因此,传统的“讲授法”必须进行改变。

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考核方法通常是以期末考试与提交小论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该种考核方法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考前看看书,网上搜一篇论文交给教师就能轻松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难以调动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配合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进行。

图1 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框架

2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2.1 拓展学生的课前阅读

课前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在上课前教师可结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点搜集相关的文献和案例,通过电子邮箱或QQ等方式发给学生,由学生课下提前阅读,但是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加上知识基础的千差万别,因此教师需要把好第一关“合理设计阅读材料和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可以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

2.2 系统讲解《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基本知识点

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对外贸易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国对外贸易的管制制度、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中国的海关管理制度、中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制度以及中国的对外贸易关系等。这些基本的知识点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必须系统讲授的,根据学生前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程度,可适当增加或减少一些章节的课时安排,做到详略得当。

2.3 及时补充并更新中国对外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启发专题研究

在系统讲授基本知识点的同时,适时引入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并启发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比如授课过程中可引入当今的热点问题,比如,外企撤资,中国梦碎?香港“反水客”示威活动、Made In China背后的含义、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中韩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跨境电商”等专题,由学生课下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和数据,形成PPT文档,下一节上课时预留出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进行专题的展示和讨论。

3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课程教学除了可以使用课堂板书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平台等多种新型的方式。

①教师讲授法,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一些较为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授,但讲授比例大大降低,大约占据整个教学时间的60%;

②学生课堂自主讨论法,教师结合所讲内容适时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自主讨论,积极发言,对学生的讨论,教师应给出点评,学生课堂自主讨论时间占据整个教学时间的15%;

③专题演讲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提供的热点及专题在课下准备资料并进行课堂展示,该部分大概占据整个教学时间的25%;

④微信平台互动,借助于微信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就该课程的学习体会、教学体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交流沟通以及改进,此方法留在课余时间完成。

4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考核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模式、评价体系是以考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的纸笔考试形式,只能在认知方面考查学生学习到的书本知识,而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缺乏对学生的多元化、人性化和动态化的评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应该注重于整个教学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课堂自主讨论成绩占比10%,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进行记录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②专题演讲成绩占比20%,对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专题展示,教师应从展示的内容、展示的手段、课件的质量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并就小组内每个学生所承担的任务进行考核并打分;③论文成绩占比30%,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完成两篇论文,题目由学生在对外贸易领域中自主选择,格式规范由教师给定,学生应按照教师规定完成论文,论文应该有学生自己的观点,教师对每一篇论文进行认真评阅并当面指导学生,并由学生进行进一步修改;④期末考试成绩占比40%,期末考试试题尽量避免客观性题目,主观性题目所占比重达到80%,重在考查学生对中国对外贸易现象的理解和认识,避免死记硬背。

5 总结与启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国家、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配合才能够实现。国家教育部门应组织相关专家编写较为全面的教材并及时更新;学校应该在班级规模方面予以配合,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法改革适合于小班授课,如果班级规模过大会影响授课的质量;教师应综合提升自身素质,同时注重教学和科研,适时将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只有这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的改革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代中强.《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9).

[2] 李丽.《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3).

上一篇:编辑部竞选演讲稿下一篇: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