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体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我们的责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些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一)高职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三)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有利于我们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学生在公园用硫酸泼熊,也有大学生用微波炉烤杀乳狗,这些极端的事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些人这么做了。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文素养到底多么的糟糕,所以才会作出极度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我们高职大学生要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现代四有新人,就必须配样自身的人文精神。综上所说,以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吧。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虽然这是引用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接着作者的那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排比句更是令我心潮澎湃。作者是这样写的:
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儿女不把对祖**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入生命,并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
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
这是对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使我联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勇夺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的一刹那,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飞快地冲过终点,以12.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时,我心潮澎湃,我想在这12.91秒的时间内,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犹如滔滔的江水。刘翔的那块金牌里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来的血汗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还有激励他迈向巅峰的那一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升华了,自然地融合于节奏之间,变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民族精神。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和而不同”的观点在中国古而有之, 是中华文化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在企业文化建设上, 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 积极推广“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具体来讲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原则与包容共济, 既不排斥不同意见, 又要互相包容, 允许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出现, 在争论中达成共识。企业是由多个组织、部门、单位构成的团体, 各自履行好本组织、部门、单位的职责, 本身就是一个“共和”的企业文化, 只有在“和”中共济, 企业文化才能营造良好的氛围。二是要以“和”为基调, 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建设企业文化, 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企业文化从其内在本质上来讲, 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 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此相应的制度与组织结构, 体现了企业及员工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与凝聚力。因此,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 凝聚全体员工的共同智慧与思想共识, 本身就是一种和文化的体现,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员工的参与, 只有人的参与, 企业文化建设才有的放矢。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最大化地发挥人的潜能,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只有以“和”为基础, 从鼓舞员工士气、陶冶情操、塑造员工、培养奉献精神出发,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最终实现文化管理企业的目标。这些, 必然离不开文化引领, 更离不开人这一基本要素, 因此, 以“和”文化拓展内涵促进整个企业各项工作管理的和谐才能为促进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可以说, 企业内部员工顾全大局, 求同存异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建设氛围。
二、明确传统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宣传手段, 也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它的形成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不断总结提炼, 传承传统文化, 对于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根。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五千年历史的积淀, 孕育出的诸家学派不单单是祖先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更在于祖先们观天地之运势、晓世势之变迁、品人间之百味, 无论是儒家、佛家、道家, 均以仁爱之心, 善渡之本昭示着一个真理, 只有文化的延续, 民族才能繁衍, 社会才能进步, 也推动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文明的延绵不断, 是我们华夏民族在苦难中崛起, 在逆境中拼搏的根, 这于我们现代人抓好企业文化有着极为积极的借鉴作用, 离开传统文化这个根, 企业文化建设就等于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二) 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魂。
仅以儒家为例, 传统文化的儒学代表孔子将“仁”赋予了“爱人”“推已之人”的内涵, 提出“夫人者, 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 即在日常处事中, 要“推已及人”地换位思考。一个“仁”字涵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也昭示着儒学对传统文化以善为根的诠释。仁义礼信恭谦让是儒家学说的真谛, 直接回答了传统文化延绵不绝的内因, 影响着华夏文化的魂魄。无论是古代埃及文化, 还是古巴比伦文化, 五大文明古国, 唯有中国传统文化依然延绵不断, 靠的就是一个“仁”字, 靠的就是植根于华夏民族心田的魂魄。这些, 现代企业在构筑自身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以此为养分, 企业文化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 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之道。
传统文化的“道”讲究“道法自然”, 意喻一切顺其自然, 讲究天地之和, 阴阳平衡。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要遵循企业自身之道, 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性质, 只有遵循企业自身之道, 在此基础上构筑与发展企业文化, 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之道的平衡与和谐。我们要做大做强企业, 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文化管理, 就离不开所遵循的企业各种之道, 传统文化道家学说给我们的最大启迪在于, 一切事物均有其内在规律, 遵循事物内在规律来行事, 才能顺应自然;按照事物发展本质来行事, 才能促进目标实现, 诸如企业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共同信念与信仰等。
根、魂、道归结在一点, 就是如何借鉴与吸收传统文化问题。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其最终目的就是增强正能量,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为社会创造更大财富, 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引领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上, 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弘扬传统文化, 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与营养, 诸如地方天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知行合一等理念越来越多地融入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 融入于企业经营策略, 这些无不闪烁着传统文化的褶褶光辉。
三、借鉴传统文化应把握的几个关键
众所周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发展时期, 企业之间的竞争昭显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其内在的生动力。著名经济学家朱光远曾说过:“一流企业靠文化, 二流企业靠制度, 三流企业靠管理”, 精辟道出了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如何发展与传承传统文化,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 应着重把握好三个关键。
(一) 要在实践中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传承不仅仅是一种膜拜, 更是一种延续, 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华夏民族, 之所以生生不息,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根源皆在于传承着古老文化的文脉, 这些沉淀的历史与宝贵财富, 需要我们后人去挖掘与研究, 并以此来推动我们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发展, 从而让我们的企业文化更加饱满、更加厚实。比如以我们攀煤为例, 开发建设50年的奋斗史, 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继承, 挖掘峥嵘岁月的点滴感动, 必将激励我们在企业扭亏脱困中奋力前行, 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起到促进作用。
(二) 要在实践中注重将传统文化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成功, 还是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根本的一点, 就是同中国的实践结合在了一起。建设企业文化, 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企业现状的情况下反复研究、反复修正、反复凝炼, 要充分调研, 了解现状, 注重整体与个体的结合, 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当前, 企业深化改革扭亏脱困, 更需要运用传统文化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以“和而不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行可兼知, 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 未尝离行以为知”的治学态度融入具体实践, 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要在实践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只有不断进行创新, 才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几千年来, 璀璨的传统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华夏民族的血脉, 激励着我们古老民族奋力前行。因此, 无论企业如何发展, 无论建设怎样的企业文化, 我们都要把传统文化传承下来, 在传承的基础上, 勇于突破、敢于创新, 这既有文化的创新, 也有传承的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 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创新建设, 才能实现观念转变, 思想统一, 全员参与, 才能真正打造出符合企业实际, 与全体企业员工意志一致, 体现统一性和同一性的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摘要:当代企业文化建设呈现出与时代发展相融合的特性, 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 也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发展企业文化, 就必须借鉴与吸收中国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的感召下, 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精髓 现代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英国学者泰勒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1]
中国著名思想家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要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2]
所谓传统文化,它是由“传统”和“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3]。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精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本精神
梁漱溟先生认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4]。西方文化是以宗教为主导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却具有深厚的人本主义色彩。神学始终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更关注人,更关心芸芸众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存需要。
中国典籍中,很早就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如《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第一,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指出“匹夫不可夺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直截了當地提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二,尊重人的利益要求。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好富恶贫是人的共同心理。孔子不反对人们“求利”“得利”,只是主张“义以为上”,不能见利忘义。第三,尊重人的物质欲望,反对鱼肉百姓。“食色,性也”,抑制人的物质欲望是不人道的。第四,倡导“仁政”,反对“暴政”。
民本思想萌生于西周初年,春秋时期,“重民轻神”、“恤民为德”成为较为普遍的思潮。儒家继承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形成了“以民为本”的政治主张。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二)道德的教化
《诗经》提出“夙夜在公”。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出发点,落脚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形成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道德精神。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普遍心理认同,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应有的道德义务。从儒家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等范畴,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伦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到《尚书》中提出的“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到孟子提出的“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再到《礼记·礼运》中所讲的“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都从不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角度,规定了每个人为维护良好的人伦关系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传统人伦关系中的维护封建等级关系的糟粕无疑应当批判和剔除,但其中包含的有益因素,对于改善家庭与社会的人伦关系,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意义。
(三)追求和谐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追求实现“仁者爱人”的和谐社会;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道法自然”,即人们要顺从自然,回归自然;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数千年来中国人的理想里没有离开过“和”。“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生万物”,“君子和而不同”等理念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和”是中华文明的根,是延续中华文明的一根线,和谐文化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恒久价值。
(四)中庸之道
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他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在他看来,凡事都必须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走极端,以之为人们处世接物的高明艺术。
日常生活里,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佛道,佛道就是要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凡事不要太左也不要太右,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能够不偏不倚即为“中”。“中庸之道”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享欲不要太乐,用物不要太荣,生活不要太奢。房子未必愈大愈好,食物也不是愈精愈佳。对每一个个体而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意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社会,人类面临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心灵和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由这五大冲突,造成了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的五大危机[5]。这些冲突和危机时时刻刻在困扰着社会和每一个人,尽管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尽管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感到困惑和迷茫,焦躁和烦闷,压抑和忧虑,孤独和自卑,感到精神空虚、心浮气躁,感到无所适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蕴含丰富思想资源和强大精神力量,是解决这些冲突和危机的一剂良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追求的不是一种有限的、狭隘的功利之用,而是一种人生之妙用、人生之大用。它对于慰藉人的心灵,变化人的气质,涵养人的德性,纯洁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精神,平衡人的心灵,都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大思想大智慧,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德.中国传统文化新编[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
[3]赵洪恩,李宝席.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人民出版社,2003:5.
[4]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50.
(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其内容博大精深。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它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优秀、高尚的民族,中国是光荣伟大的国家。从而由衷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解存在于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在,我们走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变革与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深化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也是我国走向世界的大势所趋。历史转折,不仅改变着社会的物质关系,也改变着社会的精神关系。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文化相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绝不是单一的纯经济发展,而必然是经济文化一体发展的过程。因此,学习传统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祖国统一,中华振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光大和繁荣中华文化,就是抓住了民族之魂,就可以大大加强祖国大陆同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中华儿女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精神,对推动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振兴,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对祖国历史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犹如波澜壮阔的长江大河,滋润了中国人民的心田,陶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又如宏大的历史画卷,具体生动地反映了我们民族的荣辱兴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察古鉴今,彰往而知来。今天的历史是昨天历史的发展,其间,有内在的连续性和一贯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要善于寻求,一定能给予我们多方面的启发。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胜利者,其实是我们汉族,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接下来之后的蒙古入侵,满族入侵中,他们都要向我们学习。
儒家文化具有人本主义色彩,孔子说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思想以仁爱为核心,其实就是一种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发挥人在社会上的主体作用。中国古代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将人本主义发挥到一个很完美的高度。在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人就完全摆脱了奴隶制度的剥削,进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时代,农奴变成了农民,中国人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生活。在君主专制的时代中,对国家起作用的更加体现在士大夫的共同决策,皇帝需要一大群人才帮助他将整个国家运作起来,这就需要一定的放权,所以集体决策在中国古代也很明显。古代选拔人才是科举制度,从政不再是贵族的专利,普通民众“学而优则仕”,人才的阶层流动性加强。以上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地体现,中国封建社会能够延续两千年,与这些制度密切相关。
儒家文化具有积极入世的特点,与道家文化相比,儒家文化明显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儒者们寒窗苦读十年,他们的理想就是步入仕途,而且儒学宣传仁爱,仁政,在和平年代,统治者利用儒学来教化民众,达到政权的稳固。在西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学派,在宋朝,儒学吸收道教,佛教的营养,发展成为理学,在元朝,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这一切都是儒学积极入世的体现,在现有学说发展遭到威胁时,他们会不断突破,寻求更加新的学说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和谐观念,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爱国主义观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哲学,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做事做人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如此大的力量,然而在现今中国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怎样才能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我们要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我们要剔除,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成分,我们要敢于运用,敢于发展。其次,我们要把传统文化植根于现实主义之中,给她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借鉴古代学者不断发展儒学的经验。最后,引领儒学走向世界,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向世界传播,这样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有长足发展。
**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倒是非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历史总结不可。“文化”在战争中具有摧枯拉朽之功能。《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食局尽,汉军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中了刘邦的谋士之计。,多声鹤泪兵败如山倒,抗战时期,日寇以强大的攻势掠我中华,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数以万计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小米加步枪终于击败武装到牙齿的顽敌。作为民族文化的雷锋精神培育了新中国几代新人。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公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员工们编造借口、推委责任、鱼目混珠而不知所措。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又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企业文化相对于管理制度而言,它属于非制度管理内容,它对员工的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与制度相比它并不具有强制性的作用力,它的效果侧重“柔”而不是“刚”。
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但从长期效果而言,通过文化的作用,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因此从长期来说它对企业有水滴石穿的作用。
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像水对鱼的影响一样。平常在生活中水无处不在,当你经常用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多么重要,但一旦离开了水你就无法生存。在企业中,只要有一个团队,就一定有一种文化,但如果你没有留意,可能就感受不到。但一旦一个团队没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就会失去凝聚力,企业将无法生存。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牵引作用非常大,通过精神的引导,员工形成对企业较强的凝聚力,这种文化形成的企业凝聚力对企业的作用正如中国传统文化所说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和2008年9月24日苏州市教研室教研员袁卫星《2008年语文高考试卷分析报告会》)
详实的数据反映出严峻的现实问题:江苏卷古文阅读部分的比重极大, 但学生的得分又普遍偏低。高考对古文阅读部分的重视度在逐年加大, 而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却是极其低效。这着实令人费解, 更引人深思。造成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育观念的偏差。
2009年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理解”部分提出四项要求: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 这里的“理解”的度如何定, 不少教师心中无数。在文言文教学中, 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 不重视文言文语言知识规律的总结, 不重视课外迁移, 更为严重的是根本不重视文言文的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的联系, 把古文看作是游离于现代文之外的一个个体, 成了为教文言文而教文言文, 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由此造成文言文教学支离破碎的局面。
2. 教学手段的粗糙。
(1) 串讲之风盛行。教师们普遍反对用“串讲”的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 但实际却依然是“串讲”风盛行, 有的老师用新教法开公开课, 下一节课依然要用老方法上课。
(2) 过分依赖译文。教师人手一册的《教学参考用书》, 凡是文言文均有译文。拿到手一篇新的文言文, 很多老师也都是第一时间找译文。更糟糕的是学生手上也有参考书, 这些资料大多与现有教材配套, 因其内容的详尽和权威性而迎合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推崇, 可是上文言文课时, 学生只看参考书, 不听老师讲课, 结果书一合上, 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题都不会。
(3) 不考就不教。实行苏教版新教材以来, 凡是打星号的文章, 老师们往往会偷个懒“按下不表”, “反正不考”呼声甚高。2009年《高考说明》仍然将《诗经·卫风·氓》这篇课文明确列为必考课文, 这一下子引起了很多老师的不满, 也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因为在很早以前, 很多老师就没有对这篇“新教材里没有的高考必考课文”向学生作任何的要求。
3. 教学形式的单一。
“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效率低下的教学方法, 逐字逐句翻译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老师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模式下,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很弱。就像王力说的:“讲一篇懂一篇, 不讲就不懂。” (2) 而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文质兼美的篇章, 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 则被定格成了生产流水线, 这样的课堂教学何谈情趣何谈活力?
二、走出迷津:学习文言文与承继文化传统
1. 概念的明确。
什么是文言文?第一个“文”, 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 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 是相对于“口头语言”或“白话”而言。第二个“文”, 是作品、文章的意思, 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它在先秦两汉时期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 是我国古代典籍文献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形式。 (3)
什么是文化?庞朴认为, 文化“指的是支配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 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 是一种潜意识” (4) 。而所谓文化传统是被传递继承下来的, “一般是指民族的、支配千百万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和力量, 那样一个习惯势力或者说那样一个惯性, 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所遵循的那么一种模式, 人们遵照它而行动, 但是又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的这样一种精神力量” (5) 。“传统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 “是由语言传下来的, 并以语言为媒介, 使过去和现在融为一体。” (6)
2. 关系的梳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论述语文学科的地位和功能时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 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 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7)
因此, 学习文言文, 就是学习我们的民族语言, 是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需要, 古典诗文教学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文言文教学在历史的实践过程中, 积累了大量宝贵的教育经验和理论, 更重要的是, 语文尤其是古文, 一向就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我国的教育要走向现代化, 就非重视文言文教学不可。文言文教学必须形成完备的学科体系, 唯其如此, 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 更好地继承民族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 1997 (4) .
一位诗人,却被后世的大诗人认为不应仅仅被看作是诗人。一位穷愁终生、功名不显的漂泊者,却被后世评骘人物极为苛严的理学家认为足以与那些道德高尚、功业彪炳的名臣同样光耀史册。这说明在宋人的眼光中,杜甫的意义决非局限于文学领域,他的光辉已经照耀到整个中华文化史,从而对后人起着人格典范的作用。
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指出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而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也决定把杜甫列为次年纪念的“世界文化名人”。可见,仅仅从文学的角度去阐述杜甫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杜甫的意义只有在文化的大范畴内才能得到比较充分的理解,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来走近杜甫。
践行:儒者之风
中华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但是其核心的价值则在于它的人本精神。无论是主张维护群体利益乃至杀身成仁的儒家,还是主张爱护个体生命乃至逃归山林的道家,都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怀。由于前者更适应先民们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必需以群体的力量来求得生存的现实,所以儒家的思想理所当然地成为整个民族的集体选择。一部中华文化史,在意识形态的层面上,也就是儒家思想的发展史,而其它的思想则都是它的补充而已。杜甫就是这个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从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便成为古代学术的主要内容。大致说来,这种学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先唐的章句训诂,另一种是宋明的义理探讨,后人常把它们简称为汉学和宋学。从表面看来,唐代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唐人既没有留下象汉儒那样博大精深的经典注疏(唐初编纂的《五经正义》说经本着“疏不破注”的精神,在经学上并无多大发明),又没有留下象宋儒那样思入毫芒于的理论辨析。唐代的韩愈虽然以恢复儒道自任,可是在宋代理学家看来,他对儒道的理解是非常粗疏、肤浅的。那么,唐人果然没有为儒学的昌明作出重要的贡献吗?我认为至少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诗人杜甫。
从表面上看,杜甫并没有为儒家思想作出明显的贡献。他既没有皓首穷经,也没有排斥佛老,在儒学史上似乎没有他的位置。然而如果我们注意到儒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哲学,那就应该重新思考这个间题。
儒家是极其重视实践的。杜甫继承了“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他“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始终以儒家思想为安身立命之本。儒家主张行仁政,杜甫则为这个理想的政治模式大声疾呼:“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儒家谴责暴政,杜甫则用诗笔对暴政进行口诛笔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杜甫得以在朝廷里参政时,他不避危险面折廷争,展示了儒家政治家的可贵风节。当他远离朝政漂泊江湖时,也时时处处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安史乱起,有多少高官贵人在叛军凶焰所笼罩的长安屈节或苟活,而刚得到一个从八品下的微职的杜甫却独自冒着“死去凭谁报”的危险逃归凤翔。这既是他对儒家夷夏之辨的思想的实践,也是慎独的道德修养模式的实施。
陶铸:民族品格
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又陶铸了不同的民族性格。杜甫的性格是受到中华文化的陶铸的,但是反过来说,在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陶铸过程中,杜甫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杜甫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优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他始终把群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杜甫一生中从未担任过重要的官职,他基本上是被摒斥于执政圈子之外的“野老”。然而这并未影响他时时、处处把天下的安危和人民的哀乐视为己任,即使在遭遇艰难困苦乃至漂泊江湖时也不改初衷。从早年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到晚年的《朱凤行》,他救济天下苍生的宏愿没有丝毫的改变。
杜甫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他以其实际行为证明了这种责任感并不一定要附着于政治地位,这显然正是宋人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及“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著名命题的实际表现。
杜甫胸怀宽广,对不同的文化及思想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中华文化有一个突出的优点便是其宽容精神。杜甫本人是坚定的儒者,但他对儒学之外的各种思想都甚为宽容,他对道藏佛经都很熟悉,他与道士、佛徒都有交往。如果说杜甫早年与李白一起亲赴王屋山寻访道士华盖君求学长生之道是少年的任性之举,那么他对佛教的好感却是一直维持到晚年的。他虽然因为把儒家当作立身之本,而且因为“未能割妻子”,也即不能割弃对人间的爱,所以不象王维那样皈依佛门,但他对佛家的精妙道理是颇为钦佩的。“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唯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之类诗句,都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对非主流文化乃至外来文化所采取的开放心态,正是中华文化赋予杜甫的最佳品格,这对杜甫成为诗国中的集大成者是有重要作用的。
影响:千年文化
杜甫对后代具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影响还远远地溢出了文学的范畴,广泛地进入了中华文化的各种形态,深深地植根于后代人民的心中。杜甫一生中写过许多歌咏祖国壮丽河山的名章隽句,这些壮丽的诗句到处被刻石、铭碑,从泰山石壁上多处铭刻的《望岳》到岳阳楼畔的《登岳阳楼》诗碑,杜诗与所咏河山相映生辉,为自然景物抹上了浓重的文化色彩。只要是一个对中华传统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当他登上泰山时,心中立即就会涌现“一览众山小”的意念。同样,当他在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时,也肯定会情不自禁地吟出“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的诗句。雄伟壮丽的大好河山,已经整体地经受过杜甫审美目光的投射,从而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了。
杜诗还成为后代书画艺术的不尽源泉。历代书家以杜诗为书写对象蔚然成风,仅收藏子成都杜甫草堂的杜诗书法作品就有出自祝允明、董其昌、张瑞图、傅山、郑燮、何绍基、康有为、章太炎、吴昌硕、于右任、沈尹默等名家之手的珍品数十幅。杜甫诗意画则成为各地博物馆都有收藏的一大种类,从上海博物馆所藏宋代赵葵的长卷到成都杜甫草堂所藏现代徐悲鸿、潘天寿等名家的精品,杜诗与画家的艺术构思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杜甫的影响还进入了通俗文学的领域,从金院本《杜甫游春》开始,杜甫成为戏剧人物,元杂剧、明清传奇都有敷演杜甫故事的剧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人民对杜甫的热爱。
当然,杜甫更深刻的影响表现在对后人人格的陶铸上。自从宋人确立杜甫的人格地位以来,凡是爱国的人士无不爱读杜诗,从中寻求精神的熏陶,北宋末年爱国名将宗泽临终前长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同时的李纲则在决心以死报国时书杜诗赠义士“以激其气”。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杜诗是他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以致于他一气作成了《集杜诗》二百首。而明末拒不降清的义士王嗣奭奋笔著《杜臆》,说:“吾以此为薇,不畏饿也。”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当然不是少数人的功劳,但在其陶铸过程中杜甫的影响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中华民族的人生态度带有浓厚的审美意味,而中国的诗歌又是中华文化诸形态中传播面最广泛、感召力最巨大的一种,所以杜甫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杜甫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
一、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关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借用美国文化社会学家E•希尔斯的话很能说明问题。他说:“即使我们承认,每一代人都要修改前辈传递下来的信仰和行为范例,我们还必然会发现,大量的信仰过去被拥护,现在仍然被拥护,许多行为范例过去被奉行,现在仍然被奉行,而且,这些信仰和模式与近期出现的范型相互并存。”[1]这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四层意思: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已发生“错位”,传统文化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二是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稳定性,因而现代生活中仍存在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三是尽管现代生活仍继承着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但这种继承不是一成不变的拷贝,而是有所修改的被接受并发展;四是现代生活在创造着新的文化。这或许可以用错位——继承——发展——丰富来表述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错位 现代生活是不同于传统生活的生存模式。适应传统生活而产生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这是由于传统文化本身以及时代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从其本身来说,传统文化都有两重性,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落后、腐朽的一面;从其发展的不同时代因素来说,由于现代反差,传统文化既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一面,又有不适应甚至阻滞现代生活的一面。由此导致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发生了错位。
(二)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虽历经挫折、甚至像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那样的摧残而薪火不灭。这里面有着深刻的原因。从传统文化的本质属性上看,传统文化有其时代性,依赖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但除去其含有的时代性因素,还包含着普遍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例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重视家庭、诚实信用、正义勇敢和爱国等等文化特质仍是现代人的生活信念。其次,对一个民族来讲,传统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现代生活的文化基点和历史条件。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生活都不能建立在虚无基础之上,而必须建立在一个被批判过的传统之上。马克思深刻地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
(三)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发展 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原封不动、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的,而是有选择、有创造、有意识的文化发展过程。有选择,是指现代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之后,选择其有现代价值的精华部分继承下来,抛弃其不适应现代生活的糟粕。有创造,是指通过对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重新阐释,赋予其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其更适应现代生活。有意识,是指现代人作为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主体,要有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文化意识和反思意识等等,积极能动地、独立自主地接受和吸收传统文化并使之为自己所有。这样,经过现代人继承的传统就有了某种不同于它从前的特点,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规定性,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呈现着的文化传统,成为融入了现代生活并流传下去的传统文化。[!--empirenews.page--]
(四)现代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丰富 现代生活也在创造着新的传统文化。现代人的生活决不是简单复制已有的传统,相反,它是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在现代生活中,根据变化了情况,创造出我们传统中所没有的、崭新的东西,它们中具有遗传活性的就会流传下去成为新的传统,从而丰富了传统内容。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与现化生活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因而存在着历史反差。现代生活是传统生活的延续,内在地包含有传统文化的某些因子。这些因子经过转化而成为以现代生活方式展现的传统文化,成为现代人的一部分,并且通过现代人的生活实践而不断丰富着内涵。总之,现代生活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方式的呈现、历史继承、现实创造与丰富发展,传统文化是现代生活的历史条件、文化基点与现实影响因素。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简略说来,它作为社会整合的精神遗产、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道德建构的再生资源和生活观念的导向因素,对现代的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道德文化生活和贯穿三者之中的生活观念有着极大的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价值 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来说,社会成员之间的结合和凝聚是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借以凝聚的力量,既有经济利益的聚合力,又有种族血缘的亲和力,还有政治政权的控制力,但最根本的还是传统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整合力。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整合力量对现代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传统文化可以超越地域、阶级、党派、种族、时间的界限,以文化为纽带,以思想为桥梁,产生巨大的而又无形的文化整合力量。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文化中国”、“大一统”、“兼容天下”、“爱国主义”等观念,构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内容。正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和发展,增强了中国人的共识,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感,传统文化成为人们共同意识和自觉奉行的原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由此出发产生出思维、行为的趋同性、和谐性和一致性。传统文化这种整合力,增强了中国人的本根意识,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的和自豪感。传统文化正是通过人们心理上的认同、感情上的拥戴、行为上的遵守,如同一只无形之手将人们联系起来,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合力量,将整个民族的感情、意志凝聚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 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经济之树成长的土壤,蕴含着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与动力。古有“洪范五福先言富,大学十章半理财”之说,甚至有人把传统作为调节社会资源的第三种手段。总结起来,这些潜在的动力因素包括:(l)由“忠”引申出来的爱国精神,社会成员愿意为国家牺牲个人的利益,有利于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实施宏观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体现全局性、利益统一性,减少外在经济现象,促进国民经济整体发展。(2)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关系,家庭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起着凝聚和传承作用,家庭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保持高储蓄率,家庭成员勤劳、互爱互助。这些为经济增长准备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empirenews.page--](3)在忠孝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成为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从而有利于形成具有目标同一性的团队意识和企业精神。(4)强调刚健自强。《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自立意识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利于激励和鼓舞社会成员发展经济、脱贫致富、自我奋斗、积极进取,不断开拓改革开放的新局面。(5)强调“厚德载物”。《周易大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宽厚为怀、虚怀若谷、宽容大量的气度休现在今天,就是一方面善于竞争,另一方面善于联合,广纳博采、放眼世界、关心大局、以大局为重。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种精神上的推动力,而且提供某种“制动力”,使中国经济不致脱离常轨,保证社会各方面协调运转。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市场游戏规则没有完全建立,导致经济生活中的种种负面现象,如某些企业唯利是图,某些个人为谋利不择手段,影响市场经济正常运行。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些行为有种“纠偏矫正”功能,它的一些经济道德资源让参与经济活动的土体有了主观的自主的软约束,警戒人们不致失去控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运行。
(三)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公民现代人格的精神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典型的“德性文化”,其最有继承价值的部分就是传统道德。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为社会主义新道德体系的建构提供资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原料和营养。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阐发之道”值得我们借鉴。传统道德从最切近的孝锑之道引发出处理不同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由近及远富有感召力;还以人类普遍感受性为基础,坚持“推己及人”(《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由己及人,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由小及大,由家及国及天下,层层推进。古人曰:百善孝为先,从古至今,孝道一直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伦理规范,是一切伦理原则的起点和核心,“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泰伯》),以孝为开端加以推广放大,阐发出孝敬父母、赡养老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忠贞专
一、长幼之间友爱恭让、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重视家庭、工作认真上进、遵纪守法、爱国等等优良传统。我们今天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要想使各项道德规范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就要效法中国传统道德的“阐发之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种大伦理观,其“天人合一”思想为建立现代的生态伦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它的内容包括:把“仁爱”之心扩展到自然万物,对自然友善,尊崇自然,泛爱众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类,“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节俭而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做到不违时,“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文》),“山林泽梁,以时禁发”(《礼记》),这样才能得到自然的赐予和恩惠,达到天人协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些思想与生态伦理学原则息息相通,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环保意识、政府确立经济及社会发展战略有一定参考价值。正是由于传统道德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想,75位诺贝尔获得者才齐集巴黎发表声明: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empirenews.page--]总之,我们要建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建设与现代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相适应的现代精神生活,就要汲取统道德文化的资源,补充现代人的精神养料。
(四)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观念的引导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有三点对树立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一是积极的入世精神;二是务实的实用理性精神;三是乐感文化精神。所谓“入世精神”,就是关心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积极的入世精神,是以儒道法三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特点,它有利于树立积极的生活观念。所谓实用理性精神,是一种普遍现实的生活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从产生开始就是一种以伦理思想为核心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学就是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的、使用兼具、内外无
二、本末一贯的“实学”。孔子“不语乱、力、乱、神”((论语•述而)))、“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述而))),其所学、所思、所论、所教都与社会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后儒们秉承着这一精神,无论是在行为方式或者是思想观念上,都体现出强烈的实践理性特质,“经世致用”的实践理性或实用理性一直是儒学固有的内在品质。正是在有着这种内在精神的儒学的熏陶下,数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勤劳实干、践履笃实、不尚空谈、朴实坦诚、反对虚妄的务实主义的生活态度,才能“在一切实际事务中„„远胜过其他东方民族。”[3] 所谓“乐感文化精神”是指一种乐观的生活心态。积极的入世态度和务实精神都是为了追求和保持今世的幸福与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贵和持中”的思想运用到现代生活中就是一门高深的生活艺术,或说生活技巧,有利于树立一种辩证、开朗、乐观、健康的生活心态。“贵和持中”的思想是最具有东方色彩和充满生活智慧的理论。它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上,“和”就成为了一种调和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深刻哲理。“和”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对立基础上的统一,多样性基础上的同一性,故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之言。如何才能达到“和”?中庸方能。中庸就是不走极端,而是“凡事叩其两端取其中”,无过亦无不及,这是圣人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中庸不是折衷主义,不是简单的静态的承受,而是一种理想状态和在动态过程中对程度分寸的把握和选择,充满了辩证法的光芒。在复杂矛盾的现代生活中,在时间、空间与心态的交汇中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凡事不强求,讲求适度,力求理性自觉、主体意识去缓解人们因价值观念剧烈变革而产生的不适感和焦躁不安的情绪;以知足常乐、恬静自然去化解人们的迷失感、疲于奔命和不满足感;以传统的深沉感情去抚平人们的逆反心理、怀旧情绪。乐感文化是人们精神的“制衡器”和“减压阀’,给现代生活以一定的启示意义。另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其他对树立现代生活观念有借鉴价值的因素:如传统的俭朴、未雨绸缪、居安思危、量入为出等思想对现代消费观具有一定意义,其它如中国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重意境美与自然美、重精神享受等意识对树立现代闲暇观有可取之处。[!--empirenews.page--]参考文献: 1.李中华、张文定编:《论中国传统文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2.吕希晨:《中国现代文化哲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姜汝真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4.司马云杰:《文化价值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5.钱逊:《推陈出新:传统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6.于混奇、花菊香主编:《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角注: [1] 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页.[2]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54一255页。12卷),第190页。
【传统文化的意义】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11-14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的现实意义06-27
传统文化的继承09-15
各地的传统文化11-14
祖国的传统文化01-03
红色文化的时代意义05-30
文化内涵的意义01-01
传播传统文化的故事06-17
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07-03
对传统文化的建议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