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的概念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组织的概念

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摘 要:为了更加明晰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的适用范围,本文通过对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群众团体、群团组织、民间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公益组织等概念及其涵盖范围的界定与对比分析后认为,社会组织和民间组织更能指称改革开放以来介于国家和市场体系之间,由公民自愿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类型。而社会组织避免了官民二分的角色划分,符合国家社会治理的改革取向和公民民主意识增强的趋势,因而比民间组织的概念更为适宜。

关 键 词:社会组织;相关概念;社会治理

“社会组织”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是在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健全社会组织,“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从此,对社会组织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持续关注且逐步升温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提升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又一次引发了学界对社会组织研究的热潮。当前,社会组织概念已经得以明晰界定,即社会组织是介于国家——政府体系和市场——企业体系之间的,由公民自愿组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这是一个包含范围甚广、极具伸缩性的概念,但无论怎样变化,其约定俗成地不包括政党、宗族组织、宗教组织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由于中国社会组织的生成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历程相伴随,因而具有明显的转型期过渡性特征。

社会组织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从而导致当今学术界、实务界乃至政府部门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交替使用民间组织、社会组织以及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志愿组织等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表示的含义并无根本性的差异,但在不同的情境下,概念的选择和使用却可以显示出使用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偏好,甚至指向不同的内容。许多研究者和政策执行者不加区别地混淆使用这些概念常给人模糊不清之感,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和判断,而且对于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厘清相关术语的概念界定,辨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分析其在我国的适用性,不仅具有统一认识的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社会组织涵盖的范围及特征

作为不同于国家体系中的党政机关和市场体系中的企业单位的组织形式,范围甚广的社会组织构成了拥有自由流动资源和自由流动空间的社会体系。这个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转型的全面展开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所变化。所以,社会组织也须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來考察。狭义的社会组织指的是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工商注册形式变通登记的各种非营利性组织;在街道办事处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未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而实际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这六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构成了社会体系的核心部分,它们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前提下制定政策以及进行理论研究的专指对象。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一些事业单位势必要转化为具有非政府性质的社会组织,而随着社会空间的逐步扩展,其与市场的重叠部分出现了新型的社会企业,因此,社会组织的外延仍处在扩张变化阶段。这些处在变化中的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就构成了广义层面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和社会性的特征。其中非政府性是相对政府而言的,即它不是政府官方组织;非营利性是相对企业而言的,即它不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社会性指的是其资源来源于社会,其从事的活动针对的是社会中特定或不特定多数。由于我国社会组织的生成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大潮起伏相伴,因此,转型期过渡性特征表现得尤其突出,如某些学者强调的“官民二重性”,即社会组织虽然独立于党政机关,却在资源等方面依赖于党政部门,形成了依附式发展的态势。

二、国内特有词汇的相关概念分析及其适用范围

在我国特殊的语境下,社会团体、人民团体、群众团体、群团组织、民间组织等都是被广泛使用的概念,这些概念表示着大小不同的范围,指向不同的内容,如果不加注意而随便使用可能会引起人们认知上的混乱和政策理解上的偏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明确地界定。

社会团体是一个政治法律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了社会团体的概念,并强调指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1]这就从根本大法的高度规定了我国的社会团体是与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企业、事业组织等并列的六类组织体系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章则明确了社会团体法人是与机关法人、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并列的我国法律层面上的四大法人之一。[2]1998年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社会团体作出如下界定:社会团体是指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3]《条例》还特别指出了三种不属于此条例管理范围的团体类型,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审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于登记的团体,经本单位批准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由此观之,社会团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团体指的是除了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企业和事业组织以外的所有团体组织类型。狭义的、实际操作管理层面的社会团体指的是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团体类型。由于我国专门出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 《基金会管理条例》,使得社会团体的指称范围进一步缩小,①不包括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和以基金会形式成立的“财产法人”。①国内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一般按照社会团体的性质及其开展活动的类型和任务将社会团体分为行业性社会团体、学术性社会团体、联合性社会团体和专业性社会团体等四种类型。

人民团体是一个政治行政概念。实际上,从规范性讲“人民团体”与“社会团体”有所不同,因为我国《宪法》中并没有出现人民团体一词。但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提及的“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总纲规定的“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爱国统一战线”[4]可以推知,人民团体特指参加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八个群众性组织,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會、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人民团体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有密切联系,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实施群众路线的最主要的具体方式之一,[5]也是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和平台。人民团体最重要的特点是政治性强,行政化色彩浓厚,人民团体类似于政府机关,其工作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职级分明。

群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概念。2015年7月,中央首次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使“群团组织”的概念广为人知也更被关注。虽然群团组织是党的话语体系中的概念,但党的文件和相关政策解释中并没有明确群团组织的概念。迄今为止,对群团组织的涵盖范围给出最明确规定的文件是2006年8月22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后并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管理意见》)。《管理意见》规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使用行政编制或由中央机构编制部门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并列举了21家参照管理的组织。②除此之外,由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也属于参加人民政协的人民团体,因此也是群团组织的一种。由此可知,群团组织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统称。也就是说,群团组织=人民团体+群众团体。

群众团体也是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的概念,是一种历史延续下来的习惯用法。根据《管理意见》,采用排除法可知,群众团体是指除了人民团体之外的群众组织。显然群众团体的数量多于人民团体。与人民团体一样,群众团体也起着党和人民群众之间桥梁纽带的作用。

因此,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特别是政策制定执行者和管理部门在使用上述概念时不能混淆交替使用,因为它们指称的范围大小不同,社会团体涵盖的范围最广,群团组织次之,是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的总称。

民间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是我国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我国开始被正式使用是在1998年,当年国务院将民政部社会团体管理局改为民间组织管理局。①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所表示的内容一致、范围等同,也是有着共同利益追求的公民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团。[6]但它们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个人偏好以及所暗含的对问题的理解却不同。社会组织是一个与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相对应的概念,它的产生背景、理论来源和价值取向都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三方分离。而民间组织则是一个与政府组织相对应的概念,它体现了我国社会长期以来构成基本政治秩序的“官民二分”的特征。伴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政府治理改革进程的加快,表示“官民二分”的“民间组织”一词的使用频率和使用人数逐步减少,政府也在有意识地强调与政府和市场并立互补意味的社会组织概念。如以民间组织为主题在网上进行搜索得到的网页数量远不如社会组织多,②中国社会研究会更名为“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7]民间组织管理局官方网站更名为“中国社会组织网”,等等。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从实际使用人数还是从我国未来改革取向上看,使用社会组织这个概念比使用民间组织这个概念更适宜。

三、国外相关对应词汇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国际社会与社会组织相对应的概念有很多,这些相关概念包括非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组织等,另外还存在一些类似的概念,如我国台湾地区所使用的公益团体、社区组织、邻里组织、非商业组织,英国还有非营利企业一说。

非政府组织强调的是组织的非官方性,表明其不属于政府系统。这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概念,早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非政府组织的重要地位就得到了认可。《联合国宪章》第七十一条规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要采取适当办法“与各种非政府组织会商有关于本理事会职权范围内之事件。”[8]这表明,非政府组织开始正式登上世界舞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开始邀请政府之外的各类民间机构出席其会议,“非政府组织”这种简洁明了表示与政府组织对应的称谓便逐渐约定俗成地沿用了下来。但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否定性概念只是强调了这类组织的非政府的或者自治性的特征,并不能囊括其他特征。而且作为一个舶来词,这一概念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可能造成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一是许多人会因“非政府组织”的“非官方性”或“非政府性”将其看作是与政府没有任何关系的组织,甚至理解为反对政府的组织。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实践却显示着完全不同的状态,那些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在现实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非政府组织”恰恰是与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的、有些直接就是在政府转变职能的过程中由政府机构转变而来或者由政府主动成立的附属于“政府的非政府组织”。二是认为只有那些重要的、正式的组织形式才是非政府组织,因为当非政府组织最初出现在《联合国宪章》时,这种组织指的主要是国家间的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最初被引入我国时也包含了这层意思。而国家间非政府组织通常是十分正规的,是得到了各国政府正式批准的,这就可能导致许多人把没有得到政府正式批准的、大量存在于社会中的非正式组织排除在“非政府组织”视野之外。[9]鉴于“非政府组织”这一概念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疑义,用非政府组织指称所有的社会组织显然不合适,所以,只有在突出其与政府的区别或者与境外类似组织进行比较研究时使用才是比较合适的。

非营利组织对应的是营利性组织,这一概念意在强调这类组织与企业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组织机构的区别,它们遵循利润限制分配的原则,即组织的利润不在组织成员内部进行分配。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来自于《美国国内税收法》,该法明确规定了利润限制分配的原则,强调限制非营利组织“将盈余分配给组织的人员,如组织的成员、董事或是理事等。”[10]迄今为止,学界普遍认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推荐的“结构——运作定义”是关于非营利组织的最经典定义,他们认为凡符合组织性、私有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自愿性等五个特性的组织都可被视为非营利组织。[11]但是,在我国特殊的环境下,“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容易使人們模糊非营利组织从事的有偿服务与营利活动之间的界限,因为从字面上看,人们也很难理解何以要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排除在非营利组织之外,[12]而且“非营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及“非赢利组织”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使人产生混淆错乱之感。①实际上,即便在西方,“非营利”一词也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他们认为“非营利”这个非人性化和经济化的词汇模糊了本部门的慈善根基、道德维度以及它对个人的意义;“非营利”丝毫不能反映出慈善捐赠和服务所蕴含和推广的正面价值观。[13]因此,不能泛化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与非政府一样,非营利只是这类组织的某一特征,不能代表全部特征。由于这一概念的产生与限制利润分配、税收等有直接关系,因此,非营利组织适合在经济和财税领域广泛使用,而且在强调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区别时使用它才是最恰当的。

“第三部门”亦称“第三域”,它强调的是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相对而言的另一个领域。第三部门关注的领域是社会活动,第一部门、第二部门关注的则是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国际上通行的看法是,凡在社会领域专门从事公益性的社会福利、社会管理(非行政化的社会管理)及环境保护的组织和活动,均可归于第三部门。[14]但是“第三部门”概念的局限也相当明显。许多人可能因不了解“第三部门”而对“第三部门组织”认识模糊,在经济领域,还容易将“第三部门”等同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三部门”——服务行业部门。[15]此外,还有学者反对“第三部门”的表述,他们认为,从历史角度而言,为公益服务的志愿组织实际上最先出现,即先于正式的政府或商业组织而存在。[16]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政府是超越于公民与经济之外的第三部门。②因此,“第三部门”可以作为专业术语继续在理论界使用、争论,但不宜出现在政策话语体系中。

公益组织,顾名思义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组织。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是本组织成员而是社会大众,也因为其提供服务的公共性而受到人们的称赞,甚至许多人把公益组织等同于社会组织。但事实上,它只是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因为社会组织至少还包括服务本组织成员的互益性组织。志愿组织突出的是组织的志愿性特征,主要指那些由志愿者参与、以向社会提供志愿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性组织机构。[17]慈善组织强调组织为救济弱势者提供慈善服务的公益慈善性质。③独立部门强调虽然政府和企业为其提供了大量支持,但其在本质上仍然是独立的,即独立提供服务。免税组织强调此类组织在税收制度上享受免税待遇。[18]由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各国在使用这些概念时有不同的倾向性。如志愿组织常为英国和印度等国使用;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免税组织等在美国较为常见;发展中国家和联合国系统则偏爱非政府组织。但是,这些概念要么强调社会组织的某类特征,要么强调社会组织的某类价值功能,要么注重社会组织的重点活动领域,都不完全适用于我国,因此在我国只能是特定语境下使用这些术语。

综上所述,社会组织本身的多元化特征导致人们对这类组织差异性的理解和多样化的称谓。虽然学术界关于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使用仍有不同意见,但相对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舶来词汇,使用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显然更易形成共识,但基于我国改革的目标取向,社会组织是一个较民间组织更为合适的概念。当然,社会组织本身具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特征也决定了“社会组织”这一概念不可能消弭分歧、一统天下。因此,笔者建议,在涉及到社会组织的整体特征时宜采用社会组织的概念;在涉及到某一特征特别是与境外进行比较研究时宜采用专有名词或加以解释。当然,对社会组织和相关概念的分析仅是第一步工作,更重要的是为社会组织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能够在社会治理转型、公共服务改革中真正成为一个重要主体,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node_505.htm,2016-03-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Z].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86,(02):19-20.

[3]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8,(27):1028.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EB/OL].http://www.cppcc.gov.cn/2011/09/06/ARTI1315304517625121.shtml,2016-03-01.

[5]王名,刘国翰,何建宇.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67-171.

[6][9][15]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2006,(01):110.

[7]舒国尧,季云岗.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在京成立[N].中国社会报,2008-01-14(01).

[8]联合国宪章第十章: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B/OL].http://www.un.org/zh/sections/un-charter/chapter-x/index.html,2016-02-05.

[10]邵金荣.非营利组织与免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9.

[11](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M].贾西津,魏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4.

[12]黄晓勇.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13][16](美)罗伯特·L·佩顿,迈克尔·P·穆迪.慈善的意义与使命[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43-44.

[14]徐永祥.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民间社会组织及其社会发展[J].学海,2006,(06):58.

[17]王名.社会组织概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1-12.

[18]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M].时事出版社,2004.4-6.

(责任编辑:牟春野)

作者:赵佳佳

第2篇: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组织与设计策略探究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想要教好初中数学就应该要有充足的课前准备,应该对教学对象、教材、课外资料、教学设计以及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都有清晰的了解、分析,才能在课堂上应对自如,将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有条不紊地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组织;设计

实施概念教学模式一定要以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这也是学生在日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重要因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来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多种探究方式进行公开的交流沟通。让以往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彻底的改变。让学生能够自主的活跃课堂氛围,乐于参加各种教学活动,进而大幅度的强化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并同时提高教学指标和教学质量,能在提高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能力基础上创造出更好的概念式教学。

一、 初中的数学教学方式

(一)强化以往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为主导地位

在初中阶段老师要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学生课堂为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深度开发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老师要将教学工作的中心放在转变教学观念、设计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环境,进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例如:在讲解知识点之前,先根据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课本的时候,能够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够对知识点加深记忆,在课堂练习结束后,先让学生根据习题答案,进行自我审查,过后教师再进行习题讲解,这样对于加强学生知识点记忆力很有效果,还能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二)创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在初中阶段,教学指标是相对繁重的,而数学学科完成评价的方式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课后作业和考试测评,对于其中的错误,老师只是在习题本和考试卷上打出正确和错误的符号,这样容易打击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不利于学生建立自身对学习的信心。所以,老师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性格来吃创建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不能只表扬学习好的同学,也要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加以鼓励,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将其贯穿到教学过程的始终,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

(三)在教学知识点的过程中添加能增添趣味性的知识

在初中阶段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以相关的知识点为基础,讲述此知识点内容的发展史、著名数学家的成名过程和创造出的相关贡献,以及所经历的沧桑和来历名称,以推动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讲一些数学典故,尽量挑选趣味性强、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建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又能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强化学生对知识点运用的意识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学习数学的基本目的就是应用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应用知识点,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其重要性,进而让探索学习的兴趣得到更高的发展。在初中学习的学习阶段,学生经常会感觉到枯燥乏味,缺少学习兴趣,因为初中数学内容繁多,且较为抽象化。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将其进行转变,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加以改变,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点运用的意识,进而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五)丰富教学手段使其多元化的进行教学

老师的教学过程不能只单单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等实验的方式都能够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式,作为科学技术产物,它能够更好地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面临抽象化的数学知识时,通过计算机中模拟技术能够使抽象的知识转变得直观化、形象化,能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感受,学习起来时更加轻松快乐。尤其是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知识内容效果更为明显。

例如:“从不同的角度看”“图形的展开与折叠”“截一个几何体”,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的同学,缺少空间形象的能力,就比较容易滋生出畏惧学习的心理状态。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引用多媒体中的模拟技术来进行讲授,这样就能将这一问题很好地进行改善。

二、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策略

(一)用操作的方式进行情景引入

例如:讲解圆的定义时,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设计问题:

1. 车轮为什么采用圆形形状的物体呢?为什么不能使用其他的形状呢,如三角形,四边形。学生会被幽默的方式逗乐,会纷纷抢着回答,因为其他形状不能滚动!与此同时,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2. 是否可以做成相似的椭圆形?指出图形的中心点,让学生自由讨论,自由组成小组,并进行实际操作,很快就會得出结论。

3. 那为什么圆形的车轮采用圆形就不会产生此类问题呢?学生在设计的问题情境中逐步探究,积极的猜想,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会得出:圆形是的车轮的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都是相同长度的,即圆的半径概念学生也就基本掌握,继而圆的定义也就水到渠成般的浮现出来。

(二)采用类比式的情景

在思维培养中导入概念进行类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同时也是导入新概念的重要方式。类比数学中相同的概念在不同场景中的运用,不同规律,不同知识概念之间的区别;比较之间矛盾的解释,从中找出问题并提出问题。同时,也要学会以数学自身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进而导入概念,这样的案例有很多。

例如:在数学建立的整个过程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以学习算数为基础,其中包含自然数、正分数、小分数和零,在为了解决掉算数加减法中出现的问题时,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进而使得知识点向外延伸,最终发展到了有理数。

(三)变化策略

运用概念引入的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爱好学习、善于学习的能力,同时对后续知识概念的学习和巩固也是非常有利的。在国外,美国的一位心理学专家提出过一种思维方式,即发散思维。其本质是讲运用思维的发散,以期得出多样化的答案。这种发散思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对概念变化策略的教学,就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发散思维,它综合的体现出了智力品质的灵活性。在初中数学教学阶段对该概念进行教学时,文章总结了变化教学的以下三点优势:

1. 敏锐性强

对一个问题的解答方式,能根据问题实际情况的转变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也就是以发现到的事实为基础,及时修订原有的解决方式。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精准考虑条件的良好习惯,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在学习中钻牛角尖。

2. 精细性强

在考虑问题上能够做到全面且细致。考虑问题时不单单将问题考虑得全面,而且将问题的细节考虑得完善;不单单只考虑问题的主观条件,还考虑和问题相关的客观条件。

3. 新颖性强

对解答问题方式的变化非常灵活,能够做到一题多解。让内容新颖,且趣味性,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使其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基础。

(四)极限策略

在大多数情况下形成的概念和规律,如果遇到没遇到过的条件是否还适用或成立?是不是衍生出新的问题,这是能够将新概念引入进来的切实可行的方式。

例如:以等边三角形为例,将三角形三条相等的边再进行三等分,将三条边的中间段用作向外作新的等边三角形,同时将新图形与原图形重合的部分去掉,接下来,无限重复此步骤,即为每个新三角形的终端向外部画出新的尖形,逐渐的就会产生如同雪花式的雪花曲线。

在逐渐的观察中我们会发现,当此过程进行无限的重复时,所形成的图形面积和周长都是有限的,但是当重复过程无限的时候,所形成的图形有以下几点特点:

1. 其面积是有限制性的,为原三角形的五倍,但是,新图形的周长却是无限的。

2. 等边三角形三等分时,产生的雪花曲线就是未出现过的条件下,产生的全新的数学现象。

以上列举的诸多种方式方法,都适用于初中教学是概念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其最终目标就是将一些难以学习、难以掌握和理解的概念,用具体的事情或事物进行描绘和归纳,将初中数学中的抽象问题、知识点等,转变的直观化、具体化,使其符合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规律,继而将问题的难度进行降低,让给学生可以顺利并完整的接受概念的学习。

三、 结束语

学生掌握知识、培养探究学习能力最有效的路径就是老师进行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是不将知识点概念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发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通过调查、收集资料、观察、讨论研究等手段自己论证出结论,让学生在过程和结果中都有所体验,构建出对数学知识和以往不同观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可以在探究教学中從各个角度,更加深入的学习知识点,更加多角度的运用知识去解决不同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永树.让知识走出课堂:以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0(8):3-5.

[2]费云标.基于“三个理解”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再思考:以“定义与命题”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0(8):11-13.

[3]许莹.立足背景材料 培养思维概括:函数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与思考[J].数学教学通讯,2020(8):37-38+42.

[4]李新海.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233-234.

[5]赵文博.基于核心素养 彰显数学文化:记“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J].中小学数学:高中版,2020(Z1):30-32.

[6]黄月英.初中数学核心概念及其思想方法研探: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6):29-30.

[7]钱德春.匡正教学观念,强化教学过程:一道概率试题透视出的教学问题及其改进[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20(2):64-68.

[8]宋高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与策略:从广东省中考方向看数学概念教学[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20(2):26-27.

作者简介:

欧彦荣,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湾镇中堡学校。

作者:欧彦荣

第3篇: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制度创新与实施前瞻

摘要:对于慈善组织概念以及制度创新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慈善法实施的重要保证。慈善法从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对慈善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慈善组织成为了法律概念。慈善法明确了慈善组织的登记制度,改变了原有的“双重管理制度”;规定了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实现慈善组织的自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将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制度,实现了慈善监管方式的变革。慈善法的实施需要制定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与登记管理的具体规定与办法,出台有关慈善组织法人治理的国家标准,对接年报制度与慈善监管体系,实现对慈善组织与慈善活动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慈善组织;登记管理;内部治理结构;年报制度;慈善监管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6.05.003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和慈善活动的中坚力量。国外的慈善立法,无论是采用集中立法还是分散立法的模式,慈善组织都是慈善立法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我国社会治理的转型中,慈善组织是最需要发展和规范的主体。因此,慈善组织在慈善立法中居于重要地位。慈善法虽然也调整慈善活动,但其主要是围绕慈善组织而展开的。因此,准确理解慈善组织的概念并把握慈善组织的制度创新,对于慈善法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概念的界定(一)慈善组织界定的比较法分析对于什么是慈善组织,各国在相关法律中的规定不尽相同,但是也体现和遵循了慈善组织界定的基本规律。

在英国,2011年修改后的《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是为慈善目的而建立,并且在司法权方面接受高等法院管辖的组织。英国慈善组织的具体形式包括法人组织和非法人组织两种形态,法人组织又包括公司、商业工会、根据皇家特许令注册的实体、慈善公司组织;非法人组织形式包括非法人社团、信托以及互助会等形式[1]。

美国并没有专门的慈善法,其对慈善组织的定义是通过税法及相关法律进行的。慈善组织是根据美国《国内税收法典》第501(c)(3)项成立的服务于“宗教、慈善、科学、公共安全实验、文学或教育等目的”的组织,其慈善组织地位由美国税务局认定。慈善组织和免税组织基本上是同一概念。慈善组织可以以公司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信托的形式存在。慈善组织分为公共慈善组织和私人基金会。

日本慈善组织的界定与公益法人的认定制度相联系。2008年,日本开始实施的《公益法人认定法》规定了公益法人的认定标准。按照规定,慈善组织首先要依照《一般法人法》登记为一般法人,需要认定为公益法人的,可以向行政厅申请认定,具体的认定工作由公益认定委员会或合议制机关实施。认定机关依据法律标准对申请认定为公益法人的组织进行审查,通过后即被认定为公益法人[2]。

俄罗斯的《慈善活动和慈善组织法》强调慈善组织实施活动的公益目的以及其非政府性和非商业性。社会组织(社会联合组织)、基金会、甚至事业单位都可以成为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

英、美、日、俄等国具有典型性的慈善立法中关于慈善组织的界定并不完全相同,英国特别强调慈善组织的公益性;美国通过税法及相关法律界定慈善组织,日本采用公益法人认定制度,俄罗斯则通过立法对于慈善组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各国在慈善组织的界定方面存在如下共性:第一,慈善活动体现慈善组织的使命和存在意义,是慈善组织概念界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第二,慈善组织的形态具有多样化特点,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慈善组织一般需要具备法人资格;第三,大都是采用了概括加列举的方式,概括式的规定强调慈善组织的目的,列举的方式则对慈善目的进行细化。

(二)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的概念界定

我国慈善事业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传统中国的慈善事业以代表宗法血缘关系的儒家伦理为核心,其特点之一主要是面向‘熟人社会’。这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慈善组织的发达就缺乏现实的土壤”[3]。我国现代慈善组织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是重要标志,随后以基金会、慈善会为主体的慈善组织在中国迅速成长起来。但是,到底什么是慈善组织,慈善法出台以前并没有国家层面的统一界定。1996年,民政部颁布《关于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作用的通知》,将“慈善组织”规定为“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的社会团体”。1999年《公益事业捐赠法》虽然使用了“慈善组织”一词,但是并没有明确什么是慈善组织,而是将慈善组织和基金会并列作为公益性社会团体的两种类型。江苏省和宁波市等地方立法中则是将慈善组织界定为依法登记的以慈善为唯一宗旨的非营利社会组织。

由于缺少国家层面的法律界定,学者关于慈善组织的界定见仁见智,往往把慈善组织与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第三部门等放在一起讨论,对其概念界定存在较大差异:慈善组织是“基于慈善和公益等非营利目的而设立并从事各种慈善或公益活动的组织或机构”[4]。慈善组织(慈善机构)是指“以从事慈善活动为其组织使命的民间组织。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未注册的草根组织”[5]。在慈善组织概念上的差异既影响了学术研究和交流,也影响了慈善公共政策的制定。

慈善组织的概念是慈善组织法律规制的逻辑起点。从法律上界定慈善组织的概念,不仅是慈善法立法之必须,也是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慈善立法参考了慈善组织界定的国际经验,在考虑我国慈善组织实然状况的基础上从地方立法中吸取合理的营养,对慈善组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慈善法第八条中对慈善组织进行了界定,慈善组织自此成为一个法律概念。慈善组织的概念可以从其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1.慈善组织的内涵。内涵是对慈善组织本质属性的揭示,依据慈善法第八条的规定,慈善组织的内涵有以下要义:第一,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中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是指在政府、市场之外的,自主从事非营利活动的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中的“非营利”是指组织的成立完全基于非营利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非营利”并不意味着慈善组织不能从事任何经营性活动,而是指其收入和利润不得分配给成员或发起人,必须用于慈善事业,以保证其慈善目的以及相关财产不会被私人所利用。用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慈善组织的属概念符合慈善组织的本质特征,与国际上关于慈善组织的定性相一致。“非营利性”突出了慈善组织所承担的独特的社会公益功能,体现了利他主义,是慈善组织区别于企业、公司等营利性组织的根本标志。正是基于慈善组织的非营利性特点,国家对于该类组织规定了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等促进措施。使用非营利组织作为慈善组织的属概念,与我国民法将营利性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民事主体组织的基本类型相吻合,这有利于从立法技术上把慈善组织纳入民事主体体系,保证慈善组织的类型体系与民事主体体系相兼容,实现法律体系内部的和谐。慈善组织与非营利性组织在逻辑上是种属关系。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的种概念,慈善组织自然具有非营利性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利润非分配性。非营利性组织作为慈善组织的属概念,其外延大于慈善组织,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等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直接目的不是给社会提供慈善公益服务,所以不是慈善组织。第二,慈善组织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慈善组织的宗旨表明了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开展募捐、捐赠和慈善服务等慈善活动是慈善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只有通过慈善活动,慈善组织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金钱、实物和服务,实现其公益性。关于慈善活动,有“大慈善”和“小慈善”两个概念。“小慈善”把慈善局限为扶贫济困救灾、扶助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活动。“大慈善”把公益领域纳入到慈善范围,慈善与公益被看作是具有共同属性的范畴。《慈善法》第三条关于慈善活动的界定,指明了慈善活动属于公益活动;采用了“大慈善”的概念,与国际上关于慈善的概念相吻合,也为中国慈善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慈善法》明确了慈善组织开展慈善活动要“面向社会”,即以不特定的社会公众为受益对象,具有公共性。“以面向社会开展慈善活动”的慈善组织的属性有利于政府将更多的资源给予慈善组织并对其进行监管。第三,慈善组织必须依法成立,符合《慈善法》的规定。申请设立慈善组织需依法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民政部门依法进行审查,符合慈善法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或认定。慈善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创设法律人格,获得独立的主体资格。慈善组织依法成立后,享有慈善组织的权利,可以以组织的身份与相关主体订立协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慈善组织的外延。慈善组织的外延是指慈善组织所包含的范围。慈善组织的内涵侧重于从组织属性方面说明慈善组织是什么,慈善组织的外延侧重于从组织形式方面描述慈善组织的具体形态。实践中,我国在社会组织方面,初步形成了基金会、慈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三种组织形式。慈善法保留了基金会、慈善公益类社会团体两种既有的慈善组织类型,用“社会服务机构”代替了“民办非企业单位”,具体而言:

(1)基金会。《基金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基金会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这与慈善法所采用的大慈善概念不谋而合,所以基金会作为慈善组织的基本形态,社会共识度较高。

(2)社会团体。社会团体中有互益类与公益类,互益性社团以服务会员利益为宗旨,公益类社团以开展慈善公益活动为宗旨。现代社团已经突破仅仅服务于会员的传统和封闭性局限,可以从事慈善活动。我国大量的慈善会在法律地位上属于社团法人,社会团体中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的组织是慈善组织的重要形态。

(3)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是慈善法规定的一种慈善组织形式,取代了我国社会组织制度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理由是:第一,“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一个以否定方式进行定义的内涵混乱、外延模糊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基金会和社会团体大都属于“民办”的,也属于“非企业”,但是,法律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并没有包括基金会和社会团体。第二,实践中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往往以公益自居却不接受利润分配限制的约束,给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使用了“社会服务机构”旨在突出其公益性,强调其要遵守非营利性原则。第三,把“社会服务机构”作为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能够为服务性社会组织依法登记或认定为慈善组织并进行慈善税收优惠资格认定提供法律依据,有利于培育服务型慈善组织的发展,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并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二、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的制度创新

慈善法第二章专门规范了慈善组织的概念以及相关制度,其他诸多章节也都是围绕慈善组织展开或与慈善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了统一的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打破“双重管理体制”的藩篱

依据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三大条例”即《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基金会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对慈善组织的成立实行“双重管理体制”,它要求慈善组织的成立不仅要获得业务主管机关的许可,同时需要到民政部门去审批和登记。在双重管理体制下,无论是登记管理机关还是业务主管部门,都需要承担对慈善组织的一切责任,而“双重管理”这种制度安排本身又具有分散和规避责任的倾向。无论登记管理机关还是业务主管部门,慈善组织的发展则被置于次要的位置,其首要的目标是如何减低政治风险和规避责任。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对于我国社会组织的稳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本质是将慈善组织与政府人为地对立起来,政府对于慈善组织的管理是出于限制其发展和规避问题的目的,其结果是对慈善组织进行严格的准入限制,除非该组织处于其掌控之下且能够为其部门带来某种利益。在双重管理体制下,一方面,一些从事慈善活动的社会组织无法或不愿到民政部门登记,转而到工商部门或其他部门登记或者干脆不登记。另一方面,一旦获准登记成为合法的慈善组织则万事大吉,监管部门对于慈善组织的日常监管也难以实现。双重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社会组织以控制而非培育发展为主的思维模式的产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所要求的政社分离以及社会组织依法治理、依法监管的原则相悖离;影响了慈善组织本应具有的独立性和自治性,不利于激励更多的慈善组织进入市场并通过竞争来提高慈善资源的配置效率,增进社会福利总量,也抑制了通过慈善组织的发展来发挥其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功能。因此,对慈善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实践中,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突破了“三大条例”的规定。2008年9月,深圳市规定,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登记注册。广东省政府规定,从2012年7月1日起,除特别规定、特殊领域外,将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改为业务指导单位,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去民政部门申请登记成立。2013年,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专门研究了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问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方案》明确指出,公益慈善等四类社会组织可直接登记。201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开始实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上海、浙江等地也建立了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新体制。

慈善法吸收了我国社会组织登记改革的实践成果,对于慈善组织的设立实行统一直接登记制度。慈善法第十条就成立新的慈善组织的登记以及原有慈善类社会组织的认定事宜进行了规定,把慈善组织登记或认定的机关统一规定为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的增量实现登记制度,对慈善组织的存量实行认定制度。社会组织只需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登记或认定取得慈善组织合法资格,而后就可以以慈善组织的名义从事慈善活动。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从法律层面确立了慈善组织的直接登记制,突破了慈善组织设立的双重管理体制,明确了登记(认定)的机构、程序、条件、时限和不予登记的书面说明理由制度,为慈善组织登记认定提供了便利和法律保障,消除了束缚慈善事业发展的组织准入环节的障碍。慈善法实施后,设立慈善组织的门槛大大降低,慈善组织有可能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社会组织的活力将被激活,社会转型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将面临新的机遇。

(二)规定了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为实现慈善组织的自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慈善组织依法设立后即具有独立的法律主体资格,依照法律和章程实行自治。内部治理结构是实现慈善组织自治的基本载体,是保障慈善组织正常开展活动,维持慈善公信力的关键。内部治理结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其运行是否规范、有效,是一个慈善组织能否成功实现组织宗旨的关键。“在我们政治、经济与社会系统中,基金会与其他慈善组织存在于政府与商业部门之间关键的交叉点。他们决定通过公益目标服务于大众,但却被作为私人、自治组织设立与运行”[6]。为保障慈善组织公益使命的实现,除了政府监管外,内部治理至关重要。美国的慈善组织由董事会和执行官等完成组织内部治理的使命。日本的公益法人由理事、监事(或评议员)和专职的审计人员等完成内部治理使命。目前,我国相关法规对不同组织形态的社会组织治理结构有一些规定:《基金会管理条例》第三章对基金会的组织机构作了专门的规定,包括理事会的设立、职能以及理事和监事的人选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社会团体应当由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要求民办非企业单位有必要的组织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但是,上述规定过于粗略,无法满足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需要。慈善组织的治理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遵守章程、权力分立、有效制衡、权责明确、自主活动”作为现代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准则体现的是对权力的合理分配,即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慈善组织建立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在于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因此,慈善法第十二条规定了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法律法规作为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则,慈善组织自然应该遵守。章程是慈善组织的基本纲领和行动准则,是慈善组织与捐赠人、受益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协议,也是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和运行的基本依据。慈善组织需要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个方面的内部治理结构:决策机构是承担组织决策任务,行使决策权力的机构;执行机构指负责执行决策机构做出的决策及日常管理工作的机构;监督机构是负责监督执行决策任务的机构。决策、执行、监督机构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互相协调,共同实现慈善组织的目标。

此外,慈善法第十一条关于慈善组织的章程的规定、第十四条关于关联交易的规定,第十五条关于慈善组织行为边界的规定,第十六条关于慈善组织负责人负面清单的规定等也从不同方面为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依法自治提供了制度规范。对于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法律规定是慈善法的重大创新,将有利于解决被广泛诟病的慈善组织行政化和官僚化等问题,有利于实现慈善组织治理的现代化。

(三)慈善组织年报制度取代年检制度,慈善监管方式开始变革

年度检查制度(简称年检制度)是民政部门作为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依法按年度对社会组织遵守法律和依据章程开展活动情况实施监督管理。“三大条例”规定了慈善组织接受年度检查的义务。《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办法》《基金会年度检查办法》等规章还对慈善组织年度检查作了详细的规定。慈善组织年检的内容包括财务情况检查和非财务情况检查,前者是对社会组织的财务状况、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含年度审计)等进行年度检查,后者是对慈善组织开展的工作和活动进行年度检查。

年检制度是民政部门对慈善组织依法监督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年度检查,可以收集关于慈善组织活动的各种信息,引导慈善组织在合法规范的轨道上运行。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民政部门的力量有限难以对慈善组织进行实质性的检查从而导致年检制度流于形式,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它一方面增加了守法者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又缺乏有效方式让违法者得到惩治。从实践角度看,年检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国家行政管理改革的方向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改革年检制度已经成为慈善组织的共同诉求。2014年出台的《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借鉴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做法,取消了年检制度,建立了社会组织的年度报告制度(简称年报制度)。

根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吸收地方立法的经验,慈善法没有规定慈善组织的年检制度,而是规定了年报制度,其第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报告应当包括年度开展募捐和接受捐赠情况、慈善财产的管理使用情况、慈善项目实施情况以及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情况。”慈善组织的年报制度,为登记管理机关了解、监督慈善组织提供了基础信息。需要强调的是,财务会计报告是组织开展活动的基础性材料,也是对慈善组织实施监督的重要依据,因此,慈善组织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的材料应当包含财务会计报告。

慈善组织的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制度是促进慈善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慈善组织制度的重大创新。年报制度有利于进一步落实慈善组织自主性,有利于监管机关精准执法和提高监管水平,有利于促进慈善组织通过依法自治提升其公信力。

三、慈善组织制度的实施前瞻

慈善法是慈善制度建设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其关于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和登记管理、内部治理结构和年度报告等只是作原则性、方向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贯彻实施需要有具体的法规规章及政策予以配套。

(一)制定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与登记管理的具体办法

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主要有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几种形式。除了上述三种法定的组织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组织形式的问题,需要通过相关政策予以明确。随着慈善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慈善领域的创新,将来有可能出现其他组织形式。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就专章规定了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企业。通过商业手段获取利润用于扶助弱势群体的社会慈善企业发展很快,社会慈善企业等形式应该被纳入慈善组织的范围之中。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还可以进行更具体的划分。慈善法没有使用《基金会管理条例》中的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分类,而把慈善组织分为公开募捐的慈善组织和定向募捐的慈善组织。慈善法实施后,《基金会管理条例》关于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规定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改。社会团体有公益性和互益性两种类型,只有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才有可能成为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是从过去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演变而来的一个概念,慈善法实施后,相关法规和政策应该完成从“民办非企业单位”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概念转变,具有慈善组织属性的社会服务机构,符合慈善法规定的,应该依法认定为慈善组织。

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设立,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登记,符合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社会公告。这项规定符合社会组织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慈善组织的设立和发展。但是,慈善组织的具体形态主要是基金会、社会团体和社会服务机构。关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的主要依据“三大条例”确定的“双重管理体制”,这不仅为慈善组织登记带来难度,同时对慈善组织开展活动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显然,双重管理体制与慈善法的立法精神不相吻合。慈善法实施后,需要有更具体的办法来落实慈善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慈善法授权国务院制定有关慈善组织的组织形式、登记管理办法等具体措施,国务院应依据慈善法的立法精神和规定完成此项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对“三大条例”进行修改整合。2016年5月,民政部发布了《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社会服务机构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修改也应尽快列入正式的议程。“三大条例”修订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慈善组织登记管理的配套制度的落实。此外,还需制定《慈善组织认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于慈善组织认定机构、标准及管理队伍建设等问题予以细化,使得慈善组织的设立有明确、统一、公开的规则,真正把慈善法关于慈善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全面落到实处。

(二)出台慈善组织法人治理的国家标准,为慈善组织的治理提供明确的指引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取决于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的好坏。慈善法明确了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的要求以及各种权力之间的制衡原则。但是,它对不同形态的慈善组织具体治理结构并没有进行规定,事实上,不同类型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有不同的要求:社团法人的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是社团组织的意思机关和最高决策机关,享有制定、修改章程,选举或罢免负责人等权利。社团法人通过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的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根据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授权在闭会期间领导社会团体开展日常工作。社团法人可以依据章程的规定设立监事会或监督委员会。因此,社团法人的内部治理结构应是“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监督委员会)”的模式。而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慈善组织不存在会员,不可能像社团法人一样通过成立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这样的意思机关实行自治,其最高权力机构为理事会,由其行使决策权。基金会由秘书长领导内设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对理事会负责;社会服务机构由院长(或校长、所长、主任等)领导内设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对理事会负责。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有必要设立监督机构——监事会来监督理事会的活动,实现其内部机构间的制衡与协调。依据慈善法的规定完善慈善组织内部治理结构是实施慈善法的重要工作。实践中,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制定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的地方性标准,如2016年1月,广州市民政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社会组织法人治理指引的通知》,按照“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要求,对社会团体法人治理、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治理以及非公募基金会法人治理指引分别做出了规定。2016年6月1日起《天津市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准则》开始实施。为了配合慈善法的实施,民政部应该依据慈善法的规定,结合“三大条例”的修订,借鉴地方经验,尽快出台慈善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国家标准,规范慈善组织发展,推动慈善组织建立健全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其依法自治的能力。

(三)对接慈善组织的年报制度与监管体系,实现对慈善组织与活动的有效监管

慈善组织年报制度的实施,需要明确年报制度的性质。改年检制度为年报制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过去年检制度下的“盖图章”式流于形式的监督。因此,对于慈善组织的年度报告不应按照行政许可或审批性质的行政行为的方式进行监管。年度报告具有告知属性和备案属性,不再需要民政部门出具“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慈善法实施后,年报就成为慈善组织的法定义务。慈善组织未依法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包括未在限期内完成年度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报送和在报告中隐瞒真实情况的,由民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停止活动并进行整改。慈善组织实施年报制度,并非是民政部门对慈善活动的监管放松了,而是监管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慈善组织需要对其报送的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民政部门需要依法对慈善组织与慈善活动进行全过程的监督。

慈善组织的年报制度是慈善组织主动接受民政部门监督检查的方式之一,也是民政部门提高监管水平的有效途径。年度工作报告与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监督管理等构成一个相互联系、有机衔接的完整的制度体系,成为慈善组织监督制度的核心内容。慈善法构建了立体、全面、多元的慈善监管体系。慈善法第七十二条对于年报制度和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公开进行了规定,这将改变传统的行政监管模式,引入社会监督力量,通过社会力量把慈善打造成“玻璃口袋”中的事业,不断提升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真正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治理和实现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应有功能。

慈善组织年报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使慈善组织年度工作报告制度可以便捷、高效地落实,有利于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并关注慈善组织及其开展慈善活动的情况,有助于慈善法规定的投诉举报等机制迅速发挥作用。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政府对慈善组织与慈善活动的全过程监管的目标更容易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名,李勇,黄浩明.英国非营利组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00-102.

[2]李芳.我国建立慈善组织认定制度的基本构想[J].山东社会科学,2015(3):57-62.

[3]周中之.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理想与现实[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18.

[4]刘太钢.非营利组织及其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255.

[5]孟令君.中国慈善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9.

[6]EVELYN BRODY,JOHN TYLER,GOVERNANCE.Respecting Foundation and Charity Autonomy:How Public is Private Philanthropy[J].Chi.-Kent L.Rev,2010(85):613.

【责任编辑 侯翠环】

作者:杨思斌 李佩瑶

第4篇:“两新”组织的概念

“两新”组织:是指就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

(一)新经济组织

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

(二)新社会组织

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社会团体,指按《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由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包括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等。民办非企业单位,指按《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近年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三拓展”的要求下,“两新”组织党建要进一步推进须实现“三个转变”。

由外部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刚起步时,依靠外部力量推动比较多。但外部力量是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外因,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取得实效,要达到持之以恒,必须主要依靠“两新”组织内部的力量。内部的因素在外部条件的配合下共同把党建工作搞好。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工作目标是凝聚党员、凝聚群众、凝聚社会。“两新”组织党组织最贴近党员、群众,最能及时了解党员、群众的心理需求和利益诉求,并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两新”组织党组织和企业外的任何组织相比,它最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由它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比其他任何组织都更有效。

现在各社区都有党建助理调研员,负责包括“两新”组织在内的整个社区党建工作,市、区也招聘了一批专职党群工作者进入楼宇开展党群活动。但是,实践证明,外派的党务干部和党群工作者没法进入“两新”组织的管理决策层,也就难以开展有效的党建工作。从实际看,很多“两新”组织对外来的党务工作者上门开展党建活动不了解、不理解、不接受,表现为“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做”。这说明,仅有社区党建助理调研员和社区党群工作者这样一支队伍还远远不够,有必要“有偿聘请”“两新”组织内的党员中高层干部和企业的业务骨干为“兼职党务工作者”。实践证明:凡是“两新”组织党建真正搞得好,真正有特色有效果的园区和楼宇,都是由于“两新”组织党组织自身具有内在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由“无为而治”向“三服务”转变

“两新”组织内部的党建工作是整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体。但是,就目前而言,不少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党组织作用虚化,搞无为而治,认为党组织只不过是几个党员的简单集合体,党组织不需要也很

难发挥在“三服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党组织作用重心偏差化,认为党组织只要维护好服务好业主的利益就可以,至于对党员、群众的服务则是可有可无的。这两种倾向使“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不能有效地实现由组织覆盖到建党目标的转变,是进一步深化拓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为此,“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必须实现由“无为而治”向“三服务”转变。

为企业服务。“两新”组织内部开展党建活动得到业主的认可和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得到业主的认可和支持就要使党建活动能够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要让企业主认为党建活动对于企业搞好经营、创造利润非常重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不仅不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且还要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

为党员服务。有党员反映:“党员在民营企业是打工者,流动性强。为此,(党组织)要让党员有归宿感。让党员真正感到自己既是打工者,又是党员。”“要鼓励党员成才,鼓励党员竞争。”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能只有付出和“没完没了的学习讨论”,而是要在必要时能得到组织实实在在的帮助。

为群众服务。“两新”组织内的党员要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两新”组织内的党员不仅自己要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完成企业交给的各项任务;而且,要团结企业内的群众,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克服

工作中的困难,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和党组织要发挥沟通群众之间、沟通群众与企业之间的作用,让群众感到党员和党组织的存在,让群众从身边的党员和党组织那里获得信心与力量。这样,党组织对群众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就会增强。

“三服务”的原则是党在“两新”组织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基础。坚持了这个原则,党在“两新”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由“各自为战”向制度建设转变

从整体上看,“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还处于一个“各自为战”的状态。“各自为战”的状态固然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切实发挥每个党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两新”组织党建的经验,对推动今后的党建工作很有利。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各自为战”客观上造成了认识和活动内容的不一致。

首先是对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认识不一致。党组织的“三服务”应该是全面的,不仅要服务企业,还要服务党员和群众。有些党组织则认为,只要服务好企业,在工作岗位上把业主交给的任务完成好就可以了:有的党组织认为,服务群众是抽象的,可做可不做,可以多做也可以少做。这种服务对象的不全面,就必然影响到党建工作的效果。其次是对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不一致。有的党组织不仅节日慰问,提供政策法规咨询、联谊活动,而且通过淡心谈话制度,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帮助其克服在工作、学

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甚至为下岗、失业党员牵线、搭桥,帮助其就业。有些党组织仅仅搞些联谊活动、节日慰问,认为党组织没有义务帮助失业的党员和群众,对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视而不见,漠不关心。

毫无疑问,这些不一致是造成当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效果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因此,从制度的层面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规范是必要的。

从制度的层面规范“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规范:第一层面,市、区和社区对其所属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服务。中央已制订了有关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等内容的文件。各级地方党委和党组织要以这些文件为指导,制订具体的工作制度,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财力上提供保障,从宣传上提供支持,从人才上提供支撑,确保“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顺利推进。第二层面,“两新”组织内的党组织对所属党员、群众和所在的“两新”组织的服务。从整体上来看,“两新”组织内的党组织在服务党员群众、服务企业上参差不齐。为此,“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制度建设要规范并提升到“三服务”的层次。而且,要以中央文件和各级地方党组织的意见为指导,制订党组织具体的各项工作制度。

第5篇: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一、概念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构成的教学活动中,必然存在教师与学生如何组合起来发生相互作用,存在如何对时空条件进行有效控制和利用的问题,这就是教学组织形式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加以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模式的改革融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模式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合理与否,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取得具有直接的意义。

二、分类

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3种类型。

1.班级授课

班级授课也称为班级教学,它是按照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具体形式可大致分为3种:第一种是全班上课;第二种是班内小组教学;第三种是班内个别教学。

除了上面的三种以外,还有一种是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个班,由一名教师使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这是班级教学中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源于德国。清末时,随着中国兴办小学,复式教学经由日本传入中国。

2.个别化学习

所谓个别化学习,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一种内部操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当学生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就能获得最大的学习成果。认知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大多数层次的学习目标,如学习事实信息,掌握和应用信息、概念和原理,形成动作技能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达到。当前,个别化学习主要在远程教育中(个别收视、收听广播电视教学)使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扩大,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将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学习。

按照奥苏伯尔(D. P. Ausubel)等人阐述,个别化学习的内涵包括以下多个方面:第一,学生依照他们自己的速度完成程序的各个环节;第二,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备选的功课或活动,来达到既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第三,学生在全部或大部分“上课时间”内,以个别形式或小组形式进行学习;第四,学生可以按照他们的愿望来选择学习某一学科的时间,按照他们的需要来确定在规定的学习期间内用多少时间学习它;第五,学生选择或设计他们自己的学习活动;第六,提供范围广阔的学习材料;第七,利用工艺学来使学生有可能对材料进行个别的学习,或扩大这种学习;第八,把教材组成不同的程序段、程序块或模块;第九,把教学的和直接的经验活动融合到学习的程序块或模块之中;第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教学的目标和评定的标准或成绩的标准;第十一,鼓励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联合;第十二,教师的作用主要是辅导和劝告,而不是提供信息;第十三,强调一门学科中的“认识方法”,其重要性与知识的获得是一样的;第十四,鼓励学生个人的创造性表现的努力,通常都大于集体教学程序中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

个别化学习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其中影响较大的种类有如下12种: (1)程序教学

1924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S. L. 普雷西根据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练习律、效果律和副律中的近因律,设计了以练习材料进行自动教学的机器,从而成为程序教学的先驱。1954年,心理学家斯金纳(B. F. Skinner)发表了《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提出了著名的程序教学,设计了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后又发展为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程序教学的主要原则是:教材分为小步子;学生对所学内容作积极反应;反应后有即刻反馈;尽量降低错误率;教学应自定步调。

(2)凯勒计划

凯勒计划又称“个别化学习体系”,它作为一种典型的个别化学习组织形式,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依据行为主义学习原理首创。它是一种由学生自己掌握自己学习进度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中,一般将一门课程(全学期)分为15至20学习单元,教师编写学习指南,按单元详细说明学习目标、要求及为达到教学目标与要求所必须学习的内容,有时还有自行测验的题目或方法,帮助学生自我衡量是否完成单元学习任务。学生按照指南自己决定时间、地点和进度进行学习,当自认为自己已经掌握该单元的内容时,就向负责测验的人员提出测验申请。测验为笔试,时间为15至20分钟,一般采用多项选择方式的题型。测验完毕,当场评分,得分在90分至95分以上,则表明学习者已达到本单元的全部要求,可以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未通过者必须重要学习本单元,次数不限,直到通过为止。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一般不需要讲课这个环节。

(3)掌握学习

掌握学习是布卢姆(B. J. Bloom)于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的一种带有个别化学习特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体系。布卢姆认为,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对所学课程达到掌握水平,所谓学习水平,即学习达成度超过80~85%的学习水平,换言之,学习者在有关内容的测试中,能够做对测验题目的80%~85%以上。他反对将学生划分为“好生”与“差生”或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他认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应该视为学习速度快与慢的差异,即学习时间多少的差异,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那么几乎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我们通常所说的优良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是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是介于班级教学与个别化学习之间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形式给予教师和学生面对面密切接触和相互了解的机会。现代教学论越来越重视教学中的这种人际交互作用,它是实现各类教学目标,培养健全人格,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有多种类型。从分组的依据来看,分组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从分组的范围来看,分组教学包括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所谓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发展变化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实行分组教学。所谓外部分组,就是打破传统的年龄编班,而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组。就中国小学的情况而言,一般说来,内部分组比外部分组更加适合于实际情况,可以在许多情况下采用。



摘自李龙《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版,第198~205页,2000年,有改动

第6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本概念

一、“五个基本”:

省委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全面推进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五个基本之间的关系:基本组织是依托,基本队伍是主体,基本活动是载体,基本制度是根本,基本保障是前提。

二、“七个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体系、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三三制”模式:

襄樊市委决定,在全市推行农村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村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的“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

四、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九个一”标准:

1、有一栋办公楼(悬挂四块匾牌,即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匾牌分别悬挂于办公活动场所大门口)。

2、有一面国旗。在办公活动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旗杆,升挂国旗。

3、有一个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室)。

4、有一个党员活动室(党员电化教育室、广播室)。

5、有一个维稳联动室(说事室)。

6、有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阅览室)。

7、有一个卫生室(计划生育辅导室。

8、有一个综合服务社(农资超市)。

9、有一个宣传公开栏。

第7篇: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作用及其分类

1、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首先,教学组织形式是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可采用集体上课,而表现为各种技能、技巧的程序性知识则应尽可能做到教学的个别化;其次,教学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为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这种作用方式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既可在班集体中进行,也可在小组内或个体间进行;最后,师生的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完成,且要遵循各种互动方式所要求的规范和程序。总之,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以一定的教学程序联结起来,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2、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是:

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并使种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得以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应用。只有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运用于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中,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一般来说,教学组织形式的改进总是同教学方法的改革乃至整个教学体系的改革融为一体的。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很难将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截然分开,只是为了理论研究的方便才把它抽出来做为独立的范畴分别考察。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活动模式的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与否,对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效果具有直接的意义。

采取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还有利于使教学活动多样化,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以及种种新形式的尝试,主要是围绕着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即如何“因材施教”而展开的。当代各国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发展的教学活动模式。而这些探索主要集中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及相应的方法改革上,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活动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要求,从而实现教学的个别化。

3、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

我国当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班级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3种类型。 (1).班级授课

班级授课也称为班级教学,它是按照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具体形式可大致分为3种:第一种是全班上课;第二种是班内小组教学;第三种是班内个别教学。

(2).个别化学习

所谓个别化学习,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化学习的种类是非常繁多的,其

3.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是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是介于班级教学与个别化学习之间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第8篇: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第一部分 社会福利概念的界定

——美国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为提高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这是社会福利涵义最宽泛的界定。包含社会保障的内容。 ——我国社会保障中社会福利的定义 “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它的对象是弱势群体,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补缺型”的。 第二部分 社会福利政策的范围

一些学者观点:政策必须有“一个目的、目标或意图”。 尤劳和普雷维特:政策是“长期有效的决定”,这种决定以制定它和接受它的人们在行为上的连贯性和重复性为特征。

社会福利政策是政府选择作为或不作为,并因而影响其人民的生活质量的任何事情。

广义:社会福利政策包括了几乎所有政府所有的事情(税收、国防、健康照顾、公共救助等)

狭义:“通过给公民提供服务或收入对他们的福利有所影响”的政府活动。 本书特别选定主要政府计划

收入维持:对社会成员遭遇失业、贫困等风险给与其经济保障

社会保障、失业补偿金、工人补偿金、补充保障收入计划、对贫困家庭的临时救助、一般救助 膳食营养

食品券、学校午餐和早餐、针对妇女、婴儿和儿童的特别补充营养计划、集体用餐、流动餐车 卫生

医疗补助、针对老年人的医疗照顾、公共卫生 社会服务

儿童保护服务、家庭维护服务、社区精神健康服务、对儿童的日间照顾和学龄前教育、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职业恢复

第三部分 社会福利政策:一种理性的方法 社会福利政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强调政策制定过程中作为决策者的完全理性

2.行为决策理论:(西蒙)强调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满意度”标准 理性主义为政策制定提供理想的模式——虽然在社会福利政策领域“在现实世界里”的政策制定并不经常是一种理性过程,政策制定是发生在使理性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环境中的。 第四部分 社会福利政策:一种政治性的方法

根据拉斯韦尔的观点:政治是谁得到了什么,什么时候和怎样获得的;因此政治是一项对社会资源进行价值分配的活动,并且这种冲突是政治和政策制定的中心

书中谈到政治性是指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于有关社会面临的问题的本质和如果有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冲突。

政治性方法中引起了一系列有关政策制定中的理性化问题: 难以形成使所有人都接受的社会价值 由于对问题统一界定

许多冲突的成本和价值是不能被比较和衡量的

政策所涉及对社会、经济和政治价值对未来的影响是难以计算的。 政策制定者的环境,不可能分辨出所有的社会价值,尤其是在政府部门中没有支持者的人们的价值。

促使政策制定者在社会价值的基础做决定是没有必要的 大部分政府官员往往会制造协调政策制定的障碍 政策制定的渐进模式: 渐进主义”的方式优点:

1.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

2.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尤其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3.渐进方式可以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渐进主义“的局限性:

1.仅适用于比较安稳和变动不大的环境,一旦表明对以往的政策需加以彻底改变时,渐进模式对大变革会起到阻碍作用

通过这个案例 不是要强调两党竞争所产生不良后果

第9篇: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概念界说

第一章 基层人民法院与社会管理创新概说

第一节 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及概念界说

社会管理创新理念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发展出来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各国发生了巨大的转型和进步。就我国而言,我国开始了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进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各利益团体展开争夺,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质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矛盾的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人口流动、社会团体形成等各种现象呈现。在这样的一种社会急剧转型期中,要求国家必须探寻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进行社会管理创新。于是,国家对此做出了响应,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文件,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进行指导。像十七大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便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社会管理创新的提出是基于转型时期社会管理的需要及其党和国家治国方略的指引。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内涵丰富,它既涉及理论创新,也涉及实践创新,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于是,我们得出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是多元社会主体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通过理念、制度、技术和机制的创新,对非政府组织、社会事务和社会生活进行服务、协调、组织和控制,以实现善治和达到社会良性运行的过程。第二节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合理分工,准确定位。详细来说,就是明确当合政府及其社会组织和公民在社会管理中的分工和地位。就我国当前而言,我们讲求以当合政府作为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同时积极扶持和帮助社会自治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组织及其个人的主体作用,提倡对党和国家社会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督促。

2、尊重自由,保障权利。这个角度主要是要求党和国家在领导你过程中能做到一切政策和服务标准均坚持以人为本,积极保障和实现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消除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

设,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3、尊重民意,保障民生。为此,我们党和政府在引导各方工作中应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立足点。因为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的承诺。党和政府在工作中要合理行使手中的权利,积极调用各方面人力、信息、自源,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这将大大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4、“风险评估”和“风险公关”。这个内容主要是讲政府在面对社会突发问题时要及时准确的对事态做出一个权威的评价,然后运用“风险公关”,走进群众,了解民意,尽量从心理上而不是物质上蛮族权重的要求,有效的化解危机。

5、加强管理活力,完善运行机制。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不断分化出众多的社会阶层和代表不同利益阶层的社会团体,如何建立一种平等的运行机制,加强社会公众和团体的参与热情,兼顾社会各方利益便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管理的高效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三节 社会管理创新主体划分与基层人民法院

一、社会管理创新主体的科学界定(人民法院法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根据社会管理创新体系,可以将社会管理创新主体分为四个:党、政府、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下面我们展开稍作介绍。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领导主体。这主要是由当的性质决定的。党领导人民制定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规制社会管理的进行;党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兼顾各方利益,做出科学合理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因此,只有确保党的领导地位,才能保障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高效进行。

其次,政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核心主体。政府作为行政机关,在行首公权力的过程中必然处于核心领导地位。在公权力的行使中,政府具有优益权,可以凭借其强制性和权威性实现其政府职能。此外,政府还掌握着社会管理工作中所必须的财物和资源,通过其核心领导,可以大大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主体。从哲学上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不可避免的,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主体。又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的对象和权益受益方,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主体。

最后,社会组织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协同主体。当前社会中,兴起了原来越多的社会团体,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不断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当合政府在解决社会争端上的压力。因此,社会组织无可厚非的成为了社会管理长信的协同主体。

二、基层人民法院的范畴界定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基层人民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最低一层的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在县、县级市、自治县、市辖区设立基层人民法院。在称谓上,基层法院名称为“XX县(市、区)人民法院”,而不出现“基层”字样。

基层人民法院由院长一人,副院长和审判员若干人组成,设立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和经济审判庭,庭设庭长、副庭长。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

基层人民法院审判刑事和民事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法令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除审理案件之外,还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并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

上一篇:教师关爱学生方案下一篇:初中作文同步序列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