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关爱学生方案

2022-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是对一项活动具体部署的安排和计划,那么方案的格式是什么样的呢?如何才能写好一份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教师关爱学生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教师关爱学生方案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集中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具有与一般职业道德的相同属性,也存在与一般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三项何者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在认识上存在分歧。本文从实证的角度以85名在职教师、90名职前教师与89名高中学生为样本,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关爱学生、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特殊与一般维度上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在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评分上,在职教师在三项内容上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职前教师对“关爱学生”的评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在校学生对“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两项的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在进一步的分析中发现,三类样本对“关爱学生”体现教师道德特殊性的评分无显著差异。

一、问题提出

教师职业道德(师德)是指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品德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1]现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既包括了要求教师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该遵守的一般性道德内容,也包括了教师作为这个特殊行业人员的特殊的道德内容。从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进展来看,教师职业道德正从“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移的过程中[2]。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各种职业道德之一也毫不例外地具有与一般职业道德的相同属性,也存在与一般职业道德不同的特点[3]。从道德心理学新进展的角度来看,道德敏感性(moral sensitivity)的研究成果也为教师“专业道德”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道德敏感性重视个体面对特定的情境在作出道德决策时需要考虑情境的特殊性[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的领域特殊性[5]。从教师职业特殊性探讨师德内容已经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建设的一项前沿课题。

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考虑师德的特殊性,对于进一步丰富职业道德的理论建设,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执行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强调从专业特点出发讨论伦理规范的建立,不再是一般道德在教育行业里的简单演绎与应用;所建立的伦理标准都有较为充足的专业和理论的依据,并充分考虑了教师专业工作和专业发展的特点与实际[3]。从实践层面的角度来看,基于新形势下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教师道德发展的要求,才有可能制定与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精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在体现教师职业特殊性的前提下,评价措施才具有可操作性,评价功能才能真正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然而,不同的学者对哪些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具有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认为,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6],在于教育情境中师生之间的关爱关系。Noddings认为关爱(caring)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7]一个人进入教师职业就是进入了一种关爱关系,关爱先于、重于做事与技能,这是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最大区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历次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把热爱(关爱)学生作为重要内容,师爱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大量调查也显示学生所喜欢的教师特点中,热爱学生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指标。[8]甚至有研究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在于“师爱”。[9]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仅被看成是学校教学情境中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而且也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也有学者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10]教师能否自觉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还有学者通过对学生家长的调查后认为,为人师表应当成为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11]从整体上看,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而且主要以思辨分析为主,缺乏实证研究。

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重点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不同群体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看法。由于在职教师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执行的主体,职前教师(在校师范大学生)是重要的教师后备力量,而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直接受体,所以本研究通过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与中学生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在特殊性与一般性维度上进行排序,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内容。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样本一,在职高中教师85名,男教师37人(43.5%),女教师40人(47.1%),缺失8人(9.4%);30岁以下21人(24.7%),31~40岁48人(56.5%),40岁以上14人(16.5%),缺失2人(2.4%),平均年龄35岁;高级职称24人(28.2%),中级职称41人(48.2%),初级职称15人(17.6%),缺失5人(5.9%);教龄5年以下21人(24.7%),6~10年25人(29.4%),11年以上33人(38.8%),缺失6人(7.1%)。

样本二,职前教师(在读师范学生)90人,男生9人(10%),女生81人(90%);平均年龄21岁。

样本三,高中二年级学生89人,男生38人(42.7%),女生51人(57.3%);平均年龄17岁。

2.材料

2008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指导语如下:

职业道德规范往往由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内容与职业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内容组成。教师是一种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中的助人性与专业性都很强。这种职业既有与其他职业相同的道德规范内容,也有不同于社会上其他职业的道德规范内容。

下面列举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内容,你认为每一条规范代表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程度如何?6分为最具有特殊性,1分为最不具有特殊性。现在请你在这个维度上对6条项目进行排序。请注意,这里是请你按代表道德规范的特殊要求而不是规范的重要性程度排序。

3.程序

方便取样,对所有被试进行团体测验。样本一是在浙江省某次班主任研讨会期间通过方便取样获得数据;样本二为浙江某师范大学师范专业学生,在心理学课程中进行团体测验;样本三为浙江某中学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团体测验。

数据处理使用SPSS15.0进行管理与处理。

三、结果分析

首先,对三个样本分别进行平均分与标准差的计算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在职前教师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76(1.24),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3.15(1.97)、3.72(1.29)、3.88(1.40)、3.78(1.40)与1.70(1.00),“关爱学生”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的项目(t值分别为-5.78、-5.31、4.41、4.34、16.24,下同)。在高中学生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60(1.17),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46(1.93)、3.33(1.47)、4.61(1.25)、3.90(1.45)与2.08(1.05),“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7.70、-5.94、3.39、16.07)。在在职教师样本中,他们认为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关爱学生”平均分(标准差)为4.90(1.27),而“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2.31(1.88)、3.20(1.47)、4.73(1.33)、4.59(1.27)与2.93(1.49),他们认为“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项目(-9.37、-7.34、10.76)。

研究结果显示,在三个不同样本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排序中,尽管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但他们认为“关爱学生”是最为特殊的项目 之一。

其次,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个项目上对三个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上,三个样本在“关爱学生”项目上无显著差异(F(2,257)=1.34,p=0.264),在爱国守法(F(2,257)=4.61,p=0.011)、爱岗敬业(F(2,257)=3.20,p=0.042)、教书育人(F(2,257)=10.56,p=0.000)、为人师表(F(2,257)=7.75,p=0.001)与终身学习(F(2,257)=23.77,p=0.000)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该研究结果表明,三个不同样本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在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程度上存在有区别的差异,但对“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上并不存在异议。

四、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职教师、职前教师与高中学生三个样本对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项目排序中,“关爱学生”是他们认为最为特殊的项目之一,并且三个样本对此具有一致性。就在职教师而言,他们认为“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与“为人师表”都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三者无显著差异。职前教师把“关爱学生”列为最为特殊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显著高于其他各项职业规范内容。而高中学生则把“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都视为最能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内容。这一方面说明三个样本对“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并不存在异议,但也说明该结果可能既与职业道德规范本身的内容有关也与这三类被试的生活或工作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1.不同样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受其自身经验的影响

现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6条项目在可区分的维度上存在交叉关系。比如“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的“育人”、与“为人师表”可能存在涵义上的重叠,因为育人的过程本身就需要“关爱学生”,而“为人师表”强调教师在言行举止上的榜样。而对这一部分的重叠与深层的含义可能在职教师由于在与学生互动中会有更深的体会。职前教师大多为大学二年级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了解远不如在职教师深刻,而且由于大学中的师生互动远没有中小学频繁,大学生对教师“关爱学生”的需求没有中学期间那样得到有效满足,他们更渴望教师“关爱学生”。所以职前教师对“关爱学生”的排序成为唯一最高的特殊项目。高中学生与大学生相比可以得到更多的教师关爱,但在高中阶段通过学习获得升学的机会成为他们在此期间最大的需求,所以他们把教师的“教书育人”与“关爱学生”一样也看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内容。而在职教师认为能体现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的程度上把“关爱学生”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看成是同等程度的。这也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

不管其他的项目如何,“关爱学生”是三个样本都认为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这在对三类被试进行各个项目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在“关爱学生”这个项目上,三个样本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异,即都认为“关爱学生”代表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内容。在“爱国守法”上,职前教师显著高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而在“爱岗敬业”上显著高于在职教师,在“教书育人”上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在“为人师表”上显著低于在职教师,而高中学生也显著低于在职教师,在“终身学习”上职前教师显著低于高中学生与在职教师,而高中学生也显著低于在职教师。即三类被试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与“终身学习”代表教师职业特殊性的程度受被试的工作或生活经验的影响而有不同的理解,但对“关爱学生”代表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要求上并无显著的差异。

2.“关爱学生”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大量以往的研究也认为“关爱学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特点,甚至认为“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Noddings积极倡导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施关爱教育,教师应该具有教学关爱(Pedagogical Caring)的能力。她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道德的,将道德教育与教育重合起来,强调所有的教育行为、过程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爱性,否则不成其为教育。[12]她认为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有意义教学的本质[13],是教学的核心方面[14],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成分[15]。她强调师生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并非抽象思维方面简单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关爱者和被关爱者的社会关系。教师的教学关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成分,它既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行动过程。具体而言,是教师以学生发展为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注、可依性、尊重、肯定、负责等行为,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与学生建立并维持的信任的、支持的关系。[16]国内有研究者以中小学特级教师为样本,通过被试撰写文章进行编码的方式计算被试列举到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17]结果发现,“热爱学生”被提到631次,占所有行为数的23%。还有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中,对师德的重视程度胜于对教学技能的重视,学生把“热爱、尊重与同情学生”列为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品质之首。

从教师素养的角度来看,“关爱学生”属于教师内在素质的动力系统之成分,也是进行教师评价的重要指标。[18]就教师角度来看,“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满意度的预测变量,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要求;就学生角度来看,“关爱学生”不仅是学生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因此,从教师职业特殊性的视角系统的研究教师“关爱学生”的过程、行为与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有助于为今后根据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进行实施或评估提供更为细化的、更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规范细则。

参考文献:

[1]申继亮,赵景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现实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3]檀传宝.教育劳动的特点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性[J].教育科学研究,2007,(3).

[4]Reynolds,S,J.Moral Attentiveness:Who Pays Attention to the Moral Aspects of Life?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8,93.(下转第页)(上接第页)

[5]Jordan,J.Taking the First Step Toward a Moral Action: A Review of Moral Sensitivity Measurement Across Domains [J].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7,168.

[6]Noddings,N.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 moral education [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7][12][15]Noddings,N.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8]张景春,赵春华,宋涛.论教师职业道德[J].教书育人,1999,(2).

[9]林崇德.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J],中国高等教育,2005,(15).

[10]杨克平,傅晓燕.教书育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J].中国高等教育,2007,(1).

[11]王小娜,丁莉.从为人师表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1).

[13]Noddings,N.Caring[J].Journal of Curriculum Theorizing,1981,(3).

[14]Goldstein,L,S,& Lake,V,E."Love,Love,and More Love for Children": Exploring Persevere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Caring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0,16(8).

[16]孙炳海,申继亮.教师的教学关爱:涵义及其作用[J].中国教师,2008,(15).

[17]方晓义,陈浩莺,王永丽,林崇德.中小学教师师德观的内隐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8]申继亮,孙炳海.教师评价内容体系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评价的心理学研究”(课题批准号:BBA060013)与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09年度项目“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基础性维度:教师教学关爱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检验”(课题批准号:SCG2)的成果之一。本文受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

(作者单位: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哲先)

作者:孙炳海 蔡志良 申继亮

第2篇:关爱教师——从生命教育谈起

摘要: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因为教师是滋润学生生命的源泉。确立教师生命意识,是关爱教师的前提,改善教师实然生存状态是关爱教师的基础。对教师的关爱行动措施主要有:塑造教师的人文素养、关注教师的主体价值;树立以“教师为本”实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从教师的“工作体”转入教师的“生命体”;

关键词:教师;生命教育;生命意识

当今教育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要从生命的角度去看待学生,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接收知识的“容器”,要尊重学生的生命,促进学生的生命发展。然而,就是在这种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今天,却忽视了对教师生命意义的关注,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生命意义的体现。只有生命才能创造生命,只有生命才能唤醒生命,一个自身生命没有被关注的人很难有关注他人生命的意识。所以教师生命价值的实现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生命价值的实现。那么要想让教师承担起完善学生生命的重任,笔者认为必须要先关爱教师的生命,关爱教师生命是生命教育的前提。

确立教师生命意识是关爱教师的前提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使教师生命工具化。尽管学校也强调教师是学校的主人翁,管理要以教师为本,但在管理模式上过分强调量化的考评,用严格的制度、权力去约束教师,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被严重地摧毁了。管理者往往站在教师的对立面去对待教师,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教师得不到精神上的尊重,只有绝对的服从,不可能也不敢发挥创造性。但人是生命的存在,教育关注的是人活生生的生命,教师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思想、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教师期待人们的尊重,期待人们的关爱,期待得到认可。

教师是滋润学生生命的源泉,教师要给予学生生命的幸福,实现培养人的使命,首先教师自己要有生命的意识,因为一个本身没有生命意识的教师怎么会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呢?所以我们应该确立教师的生命意识,让教师有健全的生命观。只有教师有了正确的生命观,教师才会接受生命、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并看到生命的美好,才会在教学过程中展现生命的活力,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幸福。所以确立教师的生命意识,是关爱教师的前提。

关注教师实然的生存

状态是关爱教师的基础

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注定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是一种精神生活,但精神生活是以物质生活为前提的,所以教师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能谈对职业的热爱。长久以来,教师的生存问题一直是社会和教育界所关注的热点,也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现实中教师的生存状态依然让人忧虑!

道德枷锁中的困惑者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红烛”、“人梯”普遍认为是教师的隐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一直是教师一生的写照。其实教师也是普通人、平凡人,不是神也不是圣人,教师也有七情六欲,也会犯错误,不应总是高尚人格的象征,所以教师应享有普通人应有的生活。但自古以来,我国教师一直是奉献、牺牲的写照。一直以无私奉献为荣,以言利为耻,提起教师好像只有忘我、无我、非我。好像教师生命中只能在飘洒的粉笔灰中自我牺牲,学生的成功必须以教师生命的透支为代价。另外,在社会中,教师的角色倍受严格要求:社会、家长、学生期待教师不仅仅是经师,还应该是人师,不仅仅是学生的楷模,也应该是社会的榜样。有些行为在其他人身上很正常,但如果表现在教师身上则是“不合身份”,甚至会遭受“大逆不道”的指责。所以,教师觉得活的太累,在道德的枷锁中喘不过气来。

超负荷下的苦行僧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形式,教师一直处于严重的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比如,当今的素质教育浪潮已经遍及各大中小学的今天,但实际上学校并没有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去实施教育与管理,而是打着素质教育的口号去搞应试教育。有些学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强行规定教师每周每天指导学生做多少套试题,达不到者将扣罚奖金。所以教师教学并非是自主、自由的创造,而是受到种种的制约;是教学支配着教师,不是教师支配着教学;教师的生活不是人性的表达,而是制度和规则的表现。尽管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课程改革一浪推着一浪,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师的工作压力却日益加重,教师创造性的表达和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日趋减少,所以教师经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2005年8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新浪网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能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截止到2005年9月26日为止,共收到8699合格反馈表。统计显示:82.2%教师反映压力较大,29%的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38.5%的教师心理健康不佳,长期的超负荷劳动导致教师生命质量严重下滑。据北京市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对本校100多名教师所做的体检调查结果显示:22%的教师患有肩周炎,18%的教师患有颈椎病,8%的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另有一篇报道称,2005年5月广州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因工作不堪重负而自杀身亡。教师成了“用心脏和神经”工作的职业,教师成了超负荷的苦行僧。

刀尖上的跳舞者当代社会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顶礼膜拜,导致教育呈现严重的工具化倾向,学校成了生产知识的工厂,课程几乎分门别类设置,学科分化严重。在这种制度下,修养全面、学识渊博和才华横溢的教师越来越少,而工具化的教师则越来越多,教师完全成了一种生产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严格按照各级领导意志和专家制定的课程严格执行,不敢逾越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半步。因为,如果自己创新出半点差错的话,没有出高分者,没有达到规定的升学率,那么生存状态困难的教师将面临“淘汰”的危险,所以处于困境中的教师是不敢冒险的。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但家长和学校领导要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考试成绩,要的是学校的升学率,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标准或唯一标准。所以教师面对种种的要求,无所适从,成了刀尖上的跳舞者。

关爱行动的实施

(一)建立教师全面的生命观

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国教师一直追求完美的德性主义,认为生命的价值仅仅在于奉献,奉献给别人、牺牲自己。在教师的眼里,为自己着想是可耻的,关爱自己有损自己教师称号。是的,生命在于奉献,但也包括对自我生命的积极关照。只要不对他人造成伤害,自爱是不可耻的,并且是很必要的。只有尊重自己生命的价值,才能发掘他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实际出发,如果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帮助,他们就必须关注自己的成就、成長和心理健康,一个精疲力竭、行将崩溃的教师给学生的关爱是很有限的。另外,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我们不能用一个人的生命去换取另一生命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教师建立健全的生命观,这样,才能释放自己的生命潜能,在教育的历程中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使自己在教育的舞台上获得人生价值与意义,让教师自己从中体会到生命的美丽与付出的幸福。

(二)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学校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情感世界,关注他们的价值追求,关注他们的心灵感受,关注他们的生命状态。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良性发展和终极意义为管理的最高目的,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考试的成绩,教师的论文发表多少,教师的科研成果如何。因为教育是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管理者应该以教师为出发点,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改革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减轻学校、同事之间的竞争压力,倡导教师之间互相帮助,友好合作。教师之间进行无奈的竞争主要源于学校,使得同一条战线上的好友成了“敌人”,所以应该改革教师的评价制度,不能仅靠学生的成绩、升学率作为教师评价的砝码,应建立以学生为基础的多元教师评价机制。尽量增加教师成功的机会,改善教师之间“明争暗斗”的局面,使教师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

力争让教师参加课程改革我国的课程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制定,所以难免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会出现“霸权”现象,这样,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创新和自主,也影響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所以,在课程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制过程中,应该让一线的教师积极参与,并认真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开发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教师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

(三)教师要从“工作体”向“生命体”回归

要想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应倡导教师从“工作体”向“生命体”回归。“工作体”是说教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己的生命放在了第二位,为了工作,超负荷地、机器般地运转;所倡导的“生命体”是指尊重人的个性自由和发展,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满足人在发展过程中的需要,把人放在工作和管理的中心位置上,让教师在轻松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学校管理者应该从生命的本源出发,实施的管理措施应自觉地让教师从“工作体”向“生命体”回归,真心地关注教师的生命,努力创造和谐的教育管理文化,这样的管理才能真正地体现出生命的意义和幸福。

参考文献:

[1]牛利华.教育应关注中小学教师的生存状态[J].教书育人,2003,(8).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张辉.关爱教师——生命教育的另一个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06,(2).

[4]李国庆,官瑞娜.论生命视角下的教师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2006,(8).

[5]周奎齐.关注教师的生命发展[J].山东教育,2006,(3).

[6]刘文华.师德教育要关注教师的生命世界[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4).

[7]赖艳.关注教师的生命与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6,(3).

[8]黄赐英.教师角色冲突浅析[J].教师教育,2006,(6).

作者简介:

王珂(1972—),郑州市技师学院助理工程师。

郑红霞(1977—),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5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王菊梅)

作者:王 珂 郑红霞

第3篇:浅谈教师对单亲孩子的关爱教育

摘要:近几年来,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让单亲家庭的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正常道路呢?这就需要对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表现、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并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让单亲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快乐、幸福。

关键词:单亲孩子 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作为三十来年的老班主任,见证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的酸甜与苦辣。这些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异,缺少健全的双亲之爱。在登记个人信息的时候,他们只能在父母姓名一栏填写一个人的名字,或者只能填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姓名,如同一只只小小的离群孤雁,丧失了自信心;也往往会因为缺少父母的爱而导致心理失衡,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也正因如此,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用爱来循循善诱,使他们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得以健全的发展。而要把这样的孩子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帮助。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表现

由于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父爱或母爱的缺损,这对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成长肯定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甚至伤害,从而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特征。子女的年龄越小,这种不良影响的力度越大。单亲家庭子女主要存在以下心理特点:

(一)性格内向,人格自卑,性情抑郁冷漠

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与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以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自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他们变得做事胆怯,缺乏自信,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得极为冷淡。久而久之,他们将从人群之中脱离出来,进入自我封闭和孤独的空间。

(二)经常充满憎恨,脾气暴躁易怒

父母由于家庭的缺失而引起的情绪失调,极易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使孩子处在恐惧和担忧中。这样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生活中稍有不顺心就容易冲动,对生活中的小小摩擦,反应非常强烈,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

(三)胆小孤僻,不爱交流,内心多疑嫉妒

单亲家庭子女往往对自己做出偏低的评价,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另外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不容易得到,心理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妒忌、憎恨。

二、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单亲家庭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多年的观察总结,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亲予关系的失调

这一点在离异单亲家庭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心理上则会产生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担心,造成孩子缺乏自信,产生自卑心理。

第二,家庭的缺损容易导致孩子的监护者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亲子关系冷淡,而作为孩子,当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也不敢贸然地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数量和融洽程度。更為极端的是,有的监护者根本就把孩子当作“累赘”“包袱”,把孩子看作自己未来生活的绊脚石。

第三,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来应付家庭困扰带来的紧张。他们的心理调适受到家庭人际冲突的影响,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反社会行为。

(二)监护者教养方式失当

单亲子女的抚养者常处在较大的生活、心理和经济的压力之下,容易在抚养方式上走向偏颇,这种教养方式的偏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孩子要求很高,严教过度。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因为家庭原因不学好,而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严教过度。这种过度的严教剥夺了儿童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我不能干”“我很笨”,从而出现自卑、自责等问题。

第二,单身(父)母亲忙于生计或缺乏责任感,对孩子监管不力。单亲家庭父(母)亲在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没有时间、精力和物质条件抚养孩子,他们往往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长沉迷于自己的伤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对孩子的关爱。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视,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因而容易产生自卑情绪,不求上进,最终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三,监护者心怀内疚,对孩子过度溺爱。单亲家庭中的家长,有的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将一切问题都归结在自己身上,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孩子极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冲动等问题。

第四,监护者把孩子放在封闭的家庭中进行抚养,使孩子缺乏社会交往。在单亲家庭中,有些监护者常常按照自己给孩子设计的“理想”的人生航线对孩子进行培养,孩子缺乏与他人相处、交往的经验,在与人交往时,必然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三、如何解决单亲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单亲家庭子女每天都要接触的环境,三者对于其教育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三者中如果有一方对单亲子女的关系处理不好,单亲子女成长的天平就会失衡,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在所难免。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要形成坚固的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共同促进单亲子女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主要从学校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分析一下。

去年,我班有两个单亲孩子王明和李洋,他们本身就缺少父爱或母爱,缺乏自信心、上进心,很需要我们去关心、去教育、去引导和管理。因此,我把抓单亲学生的上进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作为丁作的重点,不失时机地用身边的先进事例去感化、鼓励这两位学生。从学习、劳动、爱护环境、讲文明、懂礼仪、帮助同学、团结他人等方面找寻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地给予表扬、给予肯定,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具体操作如下:

(一)建立单亲学生档案

在档案中,注明这些孩子的基本情况。如出生年月、性别、住址、父母亲状况、学生的主要爱好、性格,在校的学习思想、行为习惯表现等都记录在档案里,以便经常了解和关爱他们。如王明,男,1994年10月25日出生,爱撒谎,老师找到后马上就承认错误,但是过后还犯。爱劳动,爱帮助人,爱护班级。李洋,男,1994年5月15日出生,性格耿直,倔强,服软不服硬。对工作负责,能为老师分担力所能及的事情。热心,乐于助人,爱护班級。知道了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我就会对症下药,教育他们就轻松多了。

(二)成立学生兴趣活动小组

将单亲学生和其他同学融合在一起,积极主动地开展或参加一些学校举行的文体活动以及其他公益活动,让单亲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师生的关爱,感受集体的温暖。去年十月,学校举办校园集体舞大赛,王明和李洋都不想参加。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我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每天都跟着练习。后来的比赛,我班得了第一名,他们俩比谁都高兴,知道了自己也是班级的一员,荣誉也有他们的一份,从而感受到了融入集体的快乐。

(三)建立单亲学生信箱

每个班级都建立一个信箱,学生对学校的管理、对教师的工作建议、看法或在学生中发生的事情,不愿跟教师、学校领导面谈的,都可以通过写信表达出来。当然,在写信的学生中,我们要特别留意单亲学生的信件。这样,学生特别是单亲学生就有了表达自己意见、倾诉自己心声的好方式,也培养了学生关心班集体、热爱学校的好品质。王明总爱和我说起他家里的一些事情,有时还很激动,我就心平气和地和他聊天,告诉他一些事情该如何做,他也很听话,把这些事情处理得都很妥当。单亲学生还经常为我出谋划策,提一些很不错的建议。如值日的时候分工详细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样同学们值日时就不会偷懒,会做得更好,就不会给班级丢分。作为他们的班主任,我感到很欣慰。

(四)建立学习小组

在班级中建立4-8个学习小组,把单亲学生比较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来解决。这样,可以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去年我们班有36人,我把他们分成6个学习小组,把王明和李洋分别分在比较好的小组,并且告诉组长要对他们特殊关注,对他们的作业啊,练习啊,都是特别认真的检查,错的就一个一个给辅导,改正。让他们确实体会到老师、同学、集体没有放弃他们,让他们感到集体的关爱。在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下,他们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脸上总是挂着温馨的笑容。

(五)同单亲学生共度周末

我们利用学校多功能活动室,在重大节假日或某些学生的生日,把同学们组织起来,师生共同参与,举行一些文娱活动或庆祝活动,让所有学生,尤其是单亲学生真切感受集体的温暖,教师的关爱,享受学校生活的快乐,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去年元旦,王明同学因没有交钱,就不想参加联欢会了。知道这个情况后,我就和同学们商量怎么办,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不用他交,只要让他参加就行。于是在班里我把这些话说了,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参加,王明同学感动得热泪盈眶。

总之,对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倡导和参加教育活动。只要把社会、学校与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他们同样也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责任编辑:蛾子)

作者:杨福祥

第4篇: 教师关爱学生事迹材料

大墙九年制学校

教师关爱学生事迹材料

一、一路执著 岁月如歌

人们总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数十年如一日,倾心教学,就如园丁在自己的百花园用心播种,精心栽培、浇灌、呵护每一朵小花,力求每一株都能茁壮成长,尽吐芳华。看到学生如花朵一般,“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是我亲爱的张老师最大的心愿。

获得我爱我师荣誉称号时,她平静地说:“在我的内心深处,教师是一个平凡而神圣的称号。虽然在这个岗位并不能做出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师者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是学生人格与修养的塑造者,心灵的启迪者。每每走进课堂,看到一双双清澈阳光的眼睛,看到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心中便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同时感到责任的重大。这三尺讲台是我的梦想凝聚所在,我需用尽全部身心,才能不负这些桃李蓓蕾的期望,正是这份执着支撑了我教学路上的风雨兼程。”

默默地,日复一日的付出为学生精心编织着美丽的梦想;用无微不至的关心为学生架起腾飞的桥梁。尽管我们都已长大,拥有独立的思想,但有时候表现的依旧像孩子。每当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喜欢向她倾诉,我觉得她做得比别的老师和学生更加亲近,我们都把她当做母亲一样地相信与依赖,多么的温馨与快乐;她也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个学生,鼓励我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迎接命运的挑战。同时她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树立良好形象,以自身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每当看到学生在自己的潜移默化中踏实认真地做事,坦诚严谨地做人,就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和自豪。这就是我们的张老师,我们的老师,我们的母亲!

二、耕耘不辍 育才育人

正如爱因斯坦说的,“使学生对教师尊重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思想的体现。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她也在启迪学生去思考人生、亲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拓宽教学视野,她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踊跃参与课堂互动,深情的朗诵、精彩的话剧,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无论课上还是课下,老师喜欢与我们这一帮年轻人交流。不论工作还是生活,她尽力理解我们,指导我们,希望我们过得快乐、开心。

老师认为,育才和育人是不可分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她一直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虽然不是口语老师,但传授综合英语知识的同时,不但适时指导学生的发音,而且还时常为那些口语差又胆小的学生创造机会。在老师眼中,学生的回答永远是值得表扬的,无论对与错,都值得予以良好的评价积极的鼓励。我喜欢老师的课,在她的课上,我总是感觉到一种激励的态度,一种宽松的环境。在我们的眼中,老师又是严厉的,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或许这源于她追求完美的性格、严谨的教学风格。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她从来不放弃一个可以提高学生能力的机会.

三、用心耕种 用爱浇灌

她说:“在我十年的执教生涯中,也许获得过各种的教学效果评价和奖励,但最让我感到安慰和满足的确是我的学生对我的回报。15年的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让我对那个教师节尤其难忘,我曾经教过的学生每人叠了一只千纸鹤送给我,在鹤的羽翼上,在那小小的空间里,满满的都是感恩和祝福。

“时间总是匆匆一般,如流沙还未被铭记就急忙赶向了下个路口,当我们回忆起与您走过的这两年,我想到的是幸福。从您身上我学到了两个东西——尊严与责任„„”。而如今,当初一脸稚气的心声转眼就要离开母校走上社会,只是此时此刻,心头仍然放不下的一句话是:我爱你,亲爱的老师!

我总是一遍一遍回忆几年来我们每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每一次都会让我的心里涌出浓浓的感动。老师对待荣誉,只有一份感恩的心,她说:“是一届又一届可爱的学生造就了今天的我,因为我认为我只是尽了教师应尽的职责而他们却帮助我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艺术,荣誉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自己的某些长处,但要想做得更好,重要的是如何以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吸收前沿的教学技术,全方位地充实自己,为高质量的教学奠定的基础。”

玉壶冰心换得天下桃李累累,片言之赐点燃青春理想征帆。敬爱的张老师,你不是雕塑家,却默默的在学生的心壁上雕凿一种坚强;不是园艺师,却无声的在学生的心壤上植下一片希望。加减乘除,算不尽春夏秋冬无私奉献;诗歌辞赋,唱不完莘莘学子感激之情。你的话语裹挟着勇猛的风,一扫我们心中的迷茫带来清明;你的教导里发源着奔腾的河,流过我们心灵的索道不改初衷„„

第5篇:教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

教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应在于如何爱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尤其是班上的后进生。现在因为教师的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都与每年的教学成绩挂钩,使得很多教师眼里只注重优等生、中等生,不能兼顾后进生的学习。这不但挫伤了后进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家长面前的形象。由于教师的偏见,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使家长认为自已的孩子的确不可造就,从而让他们放弃了读书的念头。所以作为我们教师要真正做到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公平无私的去关爱每一名学生呢?�

1.

绝不放弃后进生

我们教师应该在“不抛弃、不放弃”的前提下,抽出足够的时间去关心、了解那些“后进学生”。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他们并非天生就差,只是在长期的失败中失去了学习的信心才导致厌学的。因此,对于“后进学生”我们要利用课内课外的时间给予耐心的辅导。对“后进生”我们的期望值不能过高,应该让他们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开始,在这期间,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即使只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也要及时给予表扬。我班曾有一名后进生,为了帮助他树立对学习的信心,我是通过改变作业方法来实现。每一天的作业中,我将较难的题目分解成几个比较简单的题目,让“优秀学生”做原题,“后进生”做分解题。当他们完成后,及时肯定,并适当的提高一点成绩来激励他们。这样的练习多了以后,“后进学生”就能做比较难的题目了,面对难题也不会再害怕了,无形中增强了他们攻克难题的信心与能力。�

2.

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

在一个班上,总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也有一些不太爱学习、爱犯错误、调皮捣蛋的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后,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营造出一个宽容的环境。不给学生打上“差生”的烙印,不给学生分等级,要用爱去容纳学生的一切。一次上课,我们班的一名“双差生”竟无视老师的存在,自己在桌子下叠纸飞机,我当时很生气,真想马上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又想到这名学生非常倔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对于他改正缺点也没用任何的帮助。想到这,我面带微笑的看着他,示意他赶紧收起来。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的指出了他的错误,他立即觉得很羞愧,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一定不再玩了。只有容纳,才可以用一颗慈爱的心去发现和转化学生的问题,使学生心悦诚服的走上进步之路。�

3.

学会尊重,让关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尊重学生是师德的根本。教师只有保持尊重姿态,才会公正、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理解、赏识、接纳每一个学生。首先,在我们和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能“弯下腰”来和学生说话,用一颗童心、诚心和学生进行交流,并且根据学生的要求和意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弯下腰”不仅仅体现在身体这一形式上,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要有一颗平等之心。而在学生的心目中,由于自己处于低位状态,往往有一种惧怕心理和仰视心理,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都能够将身体弯下来,首先在身体上与学生体现出平等,这样的老师必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后进学生”,他们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佳,被老师、同学、父母公认为“后进学生”,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平时,他们在表面上好像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痛苦的,很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作为我们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实现埋藏在心底的美好愿望。�

一位教师,只有对学生充满无私的爱心,才能产生做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地教好学生。有了这种爱,教师才能兴趣盎然地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探索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径。有了这种爱,教师才有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的愿望,热情主动引导与帮助学生,真心诚意地尊重学生,才有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无私传授学生的意愿,把知识的乳汁输入学生的心田,把真理的阳光射入学生的心灵,影响并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趋向积极和崇尚的境界。

教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

我班有一个调皮大王,就是曾锐同学。他虽然调皮,但是头脑很灵活。俗话说多动多搞的小孩特聪明,此话果真如此。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力气总算没白费成绩上去了,不管任何时候都能考到六十容多分。从这可看出和家长的合作是多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法。

教师关爱学生典型事例

殷雪梅——失控汽车驶来时她扑上去推开学生

“慈师真爱感动天地,圣母情怀流芳千古百。”

殷雪梅1954年出生,1976年走上教师岗位,生前在金坛市城南小学任教。

*月*日,殷雪梅老师在一辆狂奔而至的车辆面前,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路过的学生,从“虎口”下度夺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却被车辆撞飞25米远,最后光荣牺牲。她是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有近30年教龄的先进教育工知作者。

生,人人之所欲;死,人人之所畏。但在突然来到的生死抉择中,人的精神境界却高下有别。在这迅速作出的选择背后,是道义无反顾的爱。

【用生命铸就师魂——殷雪梅事迹介绍】殷雪梅是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她用爱心教书育人版,以真情关爱学生,更在危急关头用生命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追悼会那天,不到20口的金坛城区,有10前来为她送行。相识的,不相识的,都为她感权天动地的爱心而热泪滚滚……

第6篇:教师如何真正关爱学生

如何真正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分数而生存,而应该是学习为他们更好的生存服务

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给好的学生关心和鼓励,可以促使其上进。其实,差的学生更需要关爱,很多孩子在家里缺乏完整的父爱、母爱,导致了各种性格缺陷。给他帮助和爱甚至能改变一生的命运。所以说,我们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却很有价值和意义。

首先,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

其次,要善于尊重信任学生。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再次,要善于理解宽容学生。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我幽了自己一默。他含羞红了脸,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作。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7篇:教师关爱学生的简要事迹

如何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有家的感觉,是每一个班主任都要去思考的问题。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知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作12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多次撰写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所上的写字课在市级比赛课中获一等奖。

良好的班级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扎实有效地加强班级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对于班级的后进生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照顾,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常找他们谈话,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辅导,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我还经常和家长沟通联系,交流孩子的情况,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就会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第8篇:教师关爱学生的简要事迹

发表文章

百度搜藏 QQ书签

收藏本文

如何让班里的每个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有家的感觉,是每一个班主任都要去思考的问题。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知 “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犯错时,教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分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作12年来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多次撰写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所上的写字课在市级比赛课中获一等奖。

良好的班级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扎实有效地加强班级学生的行为规范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对于班级的后进生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照顾,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常找他们谈话,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他们辅导,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我还经常和家长沟通联系,交流孩子的情况,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取得了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就会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有这样一群孩子,正值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享受生活的快乐、家庭的温馨,却因家庭贫困,过早地品尝着生活的艰辛:他们买不起新衣、他们不敢奢望有游玩的假期、他们与外出打工赚钱的父母分离、他们甚至有病不敢就医„„他们偷偷羡慕和祈祷:羡慕同龄人的幸福和轻松,祈祷有一双大手能给他们帮助和温暖。

今天的儿童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关爱今天的儿童就是关注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第9篇:邓家庄小学关爱教师方案

邓家庄小学工会关爱教师实施方案

五图街道邓家庄小学

2018年9月

“ 邓家庄小学工会关爱教师方案

2018年,我校提出“人性化管理,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服务”的管理观,让广大教师深深体会到幸福、乐观、积极向上。继上学期,学校又对教师将继续抓“关爱”两字,让每一位老师享受幸福、享受快乐。

一、用“心”,关爱教师。

“管理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的问题,只有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管理作为一种艺术和方法,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使职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有精神上的满足,能在工作中成就事业。在生活上关心帮助老师,是学校的用“心”策略。学校党组织对生活困难的师生摸清底数,建档立册,掌握困难师生底数和生活情况,建立台帐,实行分类管理,并于每年7月份和12月份报县教育局党委备案,全面掌握师生的生活状况,实施动态管理。要组织开展“联、帮、促”活动,以党支部为单位联系2个困难家庭,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采取党员个人提出承诺事项、党组织审核把关、公开向师生承诺的办法,为老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服务老师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生活困难老师结成帮扶对子,有条件的党员每年都要承诺为老师办一两件实事,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老师的捐赠活动。学校的这个举措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更是校园和谐、温馨的集中体现。

二、用“情”,激励教师

“让教师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幸福”这是为教师创设的目标。本学期继续推行“师徒结对”和“集体备课”活动。关心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提高。学校把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做为关爱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结合实际,制定教师业务学习培训计划。根据劳动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学校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给全校老师开展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的新知识、新业务培训。为教师提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提高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倡导集体合作的同时,还积极创造和谐的从教环境,让老师们享受集体的幸福。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年级组办公室、先进教研组的评比,在评价的措施上我们更多地采取整体性、捆绑式评价。既注重在教师个人方面开展各种评优争先活动,更重视在教师群体层面上开展各种争创活动,强化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力和组内成员的凝聚力,以促进组内成员的自主合作,和谐发展。

三、用“管”,服务教师

“管理是两个词:‘管’是建立一种秩序和规范;‘理’是建立一种诊断和引导的机制与文化,二者不可偏废”。对一个教师来说,专业成长受益最大的人是他自己,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因此,领导“管”你的论文撰写、“管”你的案例分折、“管”你的科研能力、“管”你的教育教学能力、“管”你的教学质量、“管”你的先进及学科称号评选等等。本学期,学校领导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及发展空间,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二年、三年、五年成长规划,并根据青年教师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每年进行考核。对任劳任怨、尽心尽责的青年教师,给予表扬,肯定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点滴成绩,弘扬优良作风,实现学校与教师双赢。关心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进步是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学期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按照上级各有关部门确定的学习内容,加强对教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保证党员和教师每月有半天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倡导教师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教师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经常开展对教师的谈心活动,采取党员与教师交心恳谈、组织教师座谈等多种方式,倾听教师的意见,及时了解掌握教师的思想状况,对教师继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经常性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思想疑难问题。要认真总结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要及时进行表彰,努力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管理不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制度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人性化管理,是在服务学校大局的前提,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理想,化群体管理为自我管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和热情,是全小追求的目标。

四、充分发挥工会效能,把“关爱教师”活动落到实处。 本学期,学校工会为丰富广大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工会在认真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筹划、组织教工之家活动,确定了每月一次的“教工之家”活动日,开设了图书、象棋、围棋、跳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项目。通过活动不但愉悦了心情,更增进了师与师之间的交流和友情,达到和谐发展之目的。让工会真正成为教师们温馨、亲切、信赖的家园。

五、开展了学生关爱老师的活动

学生关爱教师,也是学生关爱自己。是检验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成效的一种体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来自学校、社会、教师的关爱,也需要自身加强约束和锻炼,以提高自已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关爱他人、关爱教师,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举行了我让教师感动——“拿什么报答您,我的教师”主题征文比赛。

(1)活动内容:每个学生做一件让教师感动的实事;写一篇以报答教师教育之恩、立志成才为主要内容的作文。

(2活动方式:各学校将收到的作文全部张贴进班级专栏,对优秀作文在校广播站广播和校专栏张贴,大力宣传关爱教师的先进个人和事迹。

2、万封贺卡送教师

全校同学以班为单位,每个班制作并写一封贺卡,向教师祝福新春佳节,<莲山课 件>祝福教师节,祝福生日,表达感谢和敬意,并由班委会、学生会收集后组织学生代表统一送到教师手中。

3、组织学校爱心大行动

组织学生假期开展“向教师服务”活动:包括打扫卫生、文艺宣传、教师调查、为教师做好事等活动。要求每位同学在假期撰写实践报告,家长签字,开学上交。

以后学校会开展更多“关爱教师”的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教师、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积累经验,查找不足,逐步建立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的长效机制,做到关爱教师健康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五图街道邓家庄小学

2018年9月

上一篇: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下一篇:社会组织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