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中高年级进行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识字学习本身是枯橾的,形式机械单一。

第一篇: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语文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在课堂以及课下的过程当中指导学生学习关于阅读的知识,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基础阶段。在目前看来,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阶段,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参与者,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没有办法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自主阅读能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创新优质的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文阅读习惯。本篇文章就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展开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

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就一定要让小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注意在课堂当中要以学生为本,把语文阅读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第一,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好榜样,注重自身的阅读素质培养,然后去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意识,拓展语文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且要把语文的阅读学习拓展到现实生活当中,只有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才能够有效的培养语文的阅读习惯。其实对于目前的小学生来说,间接性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很适合小学生本身的发展,甚至有时候会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厌倦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角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语文阅读,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其实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仅仅是指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的习惯,其实还包括了在语文课堂之前的预习习惯,平常的生活当中读书的习惯,在进行阅读时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等等,阅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逐渐积累的,注重关注生活当中的事物,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思考能力。第二,教师还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进行标注和思考,在重点的句子当中进行标记,并写出自己在阅读当中的感受和想法,也可以把在阅读当中不理解的句子标记出来。在第一遍的阅读之后,语文教师要及时的对课文当中标记的句子进行解读,对不理解的句子进行深入的讲解。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小学低段的语文课堂当中,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上。所以,教师要注重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掌握学生在进行阅读时的内心活动。比如,如果在语文阅读课堂当中学生比较调皮,贪玩心思比较重,在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设置教学情境去进行课堂当中的阅读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行情境教学有很多的优点,进行合理的情境教学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当中运用知识,也能够促进技能的提高,实现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连接,让学生在情境教学过程当中掌握学习的知识,并且能够灵活的运用,提高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质量。在小学语文阅读当中,学生一定要具备很多的阅读量,能够对每一个阅读的主题表述自己的看法,但是,有调查的研究结果表示,在目前的社会当中,有很多的小学生只在语文课堂当中跟随语文教师开展关于语文的活动,在下课的课外时间很少去进行主动的阅读,如果在这个时候缺少语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很难去表达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想法。为了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笔者认为,教师要从语文课堂当中渗透阅读能力和技巧方法,抓住课堂当中的基本功,也要尽量的去减少语文的课后作业,为语文的阅读留出足够的时间。

三、语文阅读方法的探讨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很有必要的,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力不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程度很大,而看书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对世界的渴望。在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注意对学生阅读的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想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技巧,在学习生活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阅读,在不知不觉当中使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注重閱读方法的教学,即使在课堂上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阅读,也应该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时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时刻接触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日常的课堂阅读,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对于阅读,使用一些方法并没有坏处,通过想象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或其他事物联系起来,就可大大增强阅读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百利而无一害,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非常重要。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了基础,也能够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让学生通过阅读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慧,阅读教学重在拨动方法之弦——谈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9,(56)33.

【2】桑坚德浅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一兴趣、方法、刁惯让语文阅读教学轻松有效[J].课外语文2019,(57:)590.

作者:李萌

第二篇:浅析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学生如果没有流利地、快速地、半自动化地书写的技能,他就像半盲目的人一样。由此可见,阅读和书写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而想要习得这些技能,首先要做的就是识字。本文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开展识字教学进行了浅要的探析,寻找教学策略。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低段语文;感官识字;教学思路;教学应用

一、小学低学段语文识字教学的基本思路与策略

针对低学段小学生的语文识字教学应该首先明确思路,例如围绕感官思维激发学生的识字动机,抑或者通过教学汉字客观规律,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识字建构能力。结合这两点思路,下文就展开了针对小学低学段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感官识字、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对于低学段小学生而言,感官刺激是最直接的教学方式,通过教授学生多种感官识字教学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动机与识字兴趣,让小学生从传统中的“要我学”逐渐过渡转化为“我要学”,即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意识。

根据心理实验结果表明,处于小学低学段的6~7岁儿童注意力只能最多持续15分钟左右,但是小学低学段每节课有40分钟,也就是说低学段小学生的注意力是难以保证40分钟全部集中的,如此一来教学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思考创新教法引导学生,强化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深入学习汉字知识内容,比如利用各种感官刺激提高学生识字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具体来讲,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识字五到”,即“手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在将感官刺激与识字教学紧密相连过程中。教师还要提出许多奇思妙想,例如要培养学生边学、边写、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即当学生动手写一个汉字时,要让他的脑子里同时出现这个汉字的读音,比如在《口耳目》一课教学中,教师就围绕“耳”这一汉字提出了感官刺激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摸摸自己的耳朵,脑海里想象耳朵的样子,确保学生在学习识字过程中保证字音、字形、字义的相互衔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开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法,围绕你比划我猜、拼音汉字交朋友等等游戏方式全面铺开教学,渲染课堂氛围,建立课堂教学乐园,利用游戏将识字与事物认知过程联系起来。比如说在《口耳目》这一课中,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展示人体五官图片,然后采用“说图意”的方式展开识字教学,让学生观察并指一指自己认识的五官部位,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各种游戏学习汉字、音形与字义。在“你比划我猜”这一环节中,一名学生就利用各种日常生活动作来暗示另一名学生自己所表达的某一五官形象,然后猜出答案,活跃课堂气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感官都得到刺激,他们的眼睛在观察、耳朵在聆听、嘴在交流、大脑在思考、身体在做动作,在这样的全身心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得以快速提高。

(二)引导学习汉字规律、提升学生建构能力

按照布鲁纳所提出的“发现即是教育儿童的最佳手段”这一思想,教师应该了解低学段小学生的学习内在动机,希望以此来促进他们认真学习,也通过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探究反射能力来引导他们学习汉字内所蕴藏的各种客观规律,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教师应该设计发现汉字音、形、义的识字工具,例如汉语拼音工具、汉字笔画笔顺工具、字典查阅工具等等都能引导学生学习识字。而关键在于让学生边学习边发现潜藏于汉字中的各种客观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自习观察,在运用各种工具过程中思考并说出自己在识字中发现了什么,通过发言和大家分享。

比如在学习《小蝌蚪》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发现问题并提出“老师,我发现‘蝌蚪’这两个字,其中‘科’和‘斗’前面都加了一个‘虫’字。”此时教师就会告诉学生,实际上许多昆虫、两栖类动物的汉字中都会看到“虫”字旁,除“蝌蚪”以外,还有“蜘蛛”“蜻蜓”“蜥蜴”等等。由此,教师就帮助学生找到了潜藏于汉字中的重要客观规律,学生也能结合这一汉字中的客观规律展开自主学习,形成汉字联想模式,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并学习更多汉字,形成识字独立思考能力。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的经验总结

如上文所述,在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应该结合理论实践,刺激学生感官,同时帮助学生找到存在于汉字中的各种客观规律,总结种种教学经验,形成一种直观多变的教学方式。比如说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当前的多媒体、微课、新媒体等等平台及形式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以便于学生理解。整体来讲,就是结合低学段小学生心智年龄与学习注意力来导入趣味性教学,例如如上文所述的游戏化教学、互动教学模式都能保证小学生注意力的长时间集中。

再一点就是要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深入认识汉字象形形象,并尝试独立思考寻找到存在于汉字中的字形特点。而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中的角色地位也需要发生转变,教师首先应该从一个教学者逐渐转变为点拨者,它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汉字,成为主动学习者,例如通过独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实践探索,实现自学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识字部分是小学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该多思考能够直观打动学生的教学方法,例如感官教学、引导发现教学等等,多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脑理解事物,形成对汉字的主观认知体系,實现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参考文献:

[1]唐敬萍.巧用识字策略,提高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识字教学研究[J].才智,2019(18):161.

[2]王金华.浅谈小学语文低段扎实有效的识字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61+63.

[3]王玲利.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4):154.

[4]张尧煌.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7(30):51.

作者:张丽琼

第三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中高年级进行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基础。识字学习本身是枯橾的,形式机械单一。教师在识字教学时,要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紧扣部编版教材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儿童掌握识字规律从而培养识字的能力,适应部编版教学对识字教学之需求,在教学中灵活采取识字教学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 部编版教材特点 识字方法 教学策略

一 部编版教材识字内容编排的特点

教材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重视识字能力的提高。部编版教材的识字内容主要安排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识字单元,课文部分,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如一年级下册教材还安排了两个专门的识字单元,同时在语文园地中专设 “识字加油站”,采用丰富多彩的样式进行集中识字学习,以一年级教材为例,第一单元中就有各种识字方法,语文园地中有的是形近字,有的是字理识字,有的是发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还有的是语境中复现生字等。

二 多方式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

2011版课标中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实用结合。部编版教材中虽有看图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等形式,但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识字只作简单的笔画,结构分析,不注意识字方法的变换,机械识字多,办法单一,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大大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特别是生字的巩固,一味采取机械抄写,甚至十几遍,学生一旦听写错又罚抄几遍,反复抄写的惩罚对于心智尚不健全的低年级儿童一般会产生畏惧心理,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后破罐破摔,完全失去对文字的爱好。因此,在教学中灵活采取识字教学策略,采用相应的识字方法。

(1)字理识字。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来看,象形、会意的造字方法,增加趣味,又加深记忆,部编版低段教材对识字的编排主要以呈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为主,根据教材的这一点,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应如何运用这种识字方法呢?以奥鹏学习当中的优秀课例为例,如:鄂老师执教的一年级上册《秋天》一课时,鄂老师在引导生认识“人”字时,充分利用象形字的特点,引导生进行字理识字,看图,看字把甲骨文的人字和今天要写的楷体字一笔一画对应起来,这样有利于掌握字的形,义和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以及思维能力。结合人字的象形字的特点,引导生看插图,一个人正弯腰在进行双手行礼,引导生要有文明礼仪的教育,“人”字一撇一捺,表示中国人顶天立地,利用汉字简单的字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通过这样的字理识字,学生容易记住汉字的音形义。从上面的例子看出,有些字在教学的时候,应尽量从造字的规律与特点出发,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爱上汉字,从而体会汉字的“生命意义”与“精神意义”。

(2)随文识字.

边引导边学文边识字,将识字贯穿课文的学习中,有利于提高识字能力,增强学生的语用能力。将生字教学放入情境中教学,有助于生理解字义,可以解决一下子学习很多生字的压力,比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的“应接不暇”的“暇”字,学生容易误写成“目”字旁,利用课文情境识字,先让生反复读文,借助语言环境正确识记汉字的读音,理解意思,将汉字“寓识千读,寓识千境”,接着播放视频图片,让生感受花的世界,五彩缤纷,花团景簇,姹紫嫣红,让生感觉到看了这边的,还想看那边的,看了上面的还想看下面的,看了这边的又想看那边的,眼睛忙不过来,从而让生体会到景物,事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理解了应接不暇,“暇”课文中指眼睛来不及看,是空闲的意思,跟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正确识记。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识字,体现“识字是阅读的拐杖”这一理念。

(3)生活中识字。

教材中每一次“识字加油站”的安排,都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各种媒体、身边生活、甚至我们自身,处处都是识字的资源。“展示台”的安排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交流语文学习成果的平台,同时也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识字,如在教学“树”时,引导生利用字的特点,引导观察,让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树木,认识哪些树?和生活建立起联系,又如学习姓氏时,让学生找一找班级同学的姓氏。通过在生活中识字,提高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增加识字量,能尽早让学生进入阅读的环境中。

此外,低年级识字教学还可以通过顺口溜,猜字谜,表演动作,给生字配画等方式,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不同方式的复现,巩固识字,加深记忆。

三 识字教学要做到循“序”而教

部编版教材“汉字应循序渐进”的编排特点,也启示识字教学要做到循“序”而教,即精准定位每一次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不拔高,不降低,较扎实,有弹性,遵循这一原则,在识字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識字教学应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汉语言文字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识字教学讲究识字方法多样化,但并非多多益善,力求做到一种为主,多种为辅。

3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和写作,为了识字而识字的做法是不科学的。

因此,对于适应部编版教学对识字教学之需求,要根据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合理运用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汉字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润芝.小学语文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特色及教学建议[J].文学教育(上),2018(5):103-105.

[2]张彩云.部编本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材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256.

作者:艾美华

第四篇:小学数学低段课堂组织教学策略

摘要: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真正接触数学的一个开始,是其意识的产生与积累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数学教师们需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以调动学生对自主掌握数学知识的兴趣,并积极探究数学世界。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训练数学思想和数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理水平,并参与到数理课程教学上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往往拥有更强的好奇心和期望得到夸奖的胜负心,而且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十分丰富,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学生现有的特点和心理,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改变现有的数学教学氛围,使数学课堂上充满生机与活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再厌烦,而是学会主动探索,进而增强组织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摒弃精英式教育

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都是大班教学,所以师长们很难关心每一位学员,现在很多师长们也开始按照业绩和班上名次对学员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教师们欢迎业绩好的学员几乎成了我们形成的普遍共识,在新的变革中明确提出了大众数学概念,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实用性数学教育,所以幼儿教师必须摒弃精英教学的教学模式,因为数学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而不是少量优秀学生。同时小学也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教师也是广大学生数学道路上的启蒙老师,一定要将大众数学的理想教导给每一位学子。

2、摒弃纯理论化教学

用进废退的事理我们人人都明白,在数学中就是这样。新一轮的教育变革中需要将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因为数学教育一定是有价值和发展性的,而这就要求数学教育理论能够应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适应学生在未来对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此数学教育才能够持久地延续下去[1]。

3、因材施教

世间上总是缺少二片同样的树叶,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是唯一无二的。人的唯一无二性不仅仅因为外表,更由于人的思想。在小学的数学教育中,老师一般以课堂教学为起点,而传统的课堂中起点往往是终点,因此老师仅仅教授课本上的教学而不注重于学生的创造性发展。在改革下的数学教育中,老师必须以小学课本为主要素材,使学生从教材内容的掌握中找到问题,并且老师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认识和探索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并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开放式探索,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中真正的主角。

二、小学数学低段课堂组织教学的策略

1、利用媒体资源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当前教学中,更多的老师也已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给每个学员设置不同的情景教学环境,以提高的视线,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老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播放每个学员比较感兴趣的插图、视频甚至是童话故事等,以它们为数学课堂主题的开始,进而引起每个学员的注意力,使每个学员在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环境中了解数学知识,进而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效果,让每个学员在限定的上课时间中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2]。比如,在学校一年级下册中的《认知图形》一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找出各种动画图片视频,用来播放各种图形,利用卡通动漫的方法让学生对图形有较为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数学教材上的知识不再毫无头绪,教师利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2、增加师生课堂互动,提高参与程度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教师与学生的友好互动逐步改变数学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增加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在课堂过程中的热忱,并利用这种热忱感染学生学习的欲望。而老师在课堂中和学生进行互动与沟通,也可以拉近师生关系,使学生与教师能象朋友一样互相交流,从而解放紧张紧绷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更好地和教师沟通自己的思想,从而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从而协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数学教学。例如,老师在学习二年级上册中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运用身边现成的工具,直接提问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们主动地在教室课堂中找到角的存在,也可以让学生们小组协作,看看每一个中可以在课堂中找到哪些角的存在,而老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接进入学生的小组中,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老师与学生们进行互动的同时,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交流方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压力,在交流中多鼓励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学生在学习中受到表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善用数学知识游戏,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正是因为如此,小学数学书本上那些较为空泛的理论知识无法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行数学知识的有效转化,影响数学教学的最后效果[3]。所以,老师在传统数学教育过程中可运用一些数学游戏,让学习者从这种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从趣味上探索未知的传统数学世界,使书本上的知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习者在课堂上的活动力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数学课堂效果。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上册中的《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外场地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让学生伸出手指或者用粉笔画出自己所代表的字数,或者是代表时针、分针和秒针,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生:现在几点了?师:现在三点了。然后让学生找出代表三的同学,与此同时时针分秒针都跟着转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未知世界,从游戏到学习数学知识,寓教于樂,认识钟表。教师通过组织游戏会让学生对课本上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从游戏中学习数学,探索数学。

结束语:总之,在当前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影响教学的原因不少,所以老师在教授数学课堂过程中需要把握学习者心态变化规律,从学习者的视角考虑,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使学习者可以在数学课堂上积极寻找好自身的位置,学习者可以跟随数学教师在课堂时的教学思想,进而对掌握数学形成了浓厚兴趣,学习者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和老师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吸取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潘红.小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研究[J].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7.

[2]朱亚丽.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石河子大学,2019.

[3]张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研究[J].渤海大学,2017.

作者:曾金英

第五篇: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智”+“慧”探索

摘要:“智慧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在推动教育工作改革,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方面产生了重要推力。为了进一步突出“智慧课堂”对阅读教学的推动作用,本文从课堂导入、师生互动和“趣味”训练等角度对“智慧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旨在落实“智慧课堂”教育地位的同时,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智慧课堂”

随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构建,成为教师工作的主要方向。“智慧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需要教师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让课堂变得有趣,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学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向多维度发展,由教师的“智”引导出学生的“慧”,让学生在智慧的状态下与教师进行互动,并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一、唤醒阅读——开展“智慧”导入

在小学低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想要构建起智慧课堂,就必须要先做好对“智慧”运用。教师要在充分学习新课标、素质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课堂当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进行课堂上的师生角色互换;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需求,并将这些内容作为阅读教学的基础。

(一)链接已有知识

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旧的知识顺利链接新知识,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比如利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知识,与文章结构有关的知识,与人认知世界有关的知识等。

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已有知识,忌仅文字叙述或理论叙述,宜通过游戏、活动、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在直观的感知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唤醒已有知识。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课时,可利用希沃白板的“知识配对”功能玩“想一想,连一连”游戏。左边出示文中出现的三种植物,右边随机出示的三种植物旅行的方法。请学生开动脑筋,想一想,连一连。这样的课前导入,有效地调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可以帮助学生阅读时更加清楚地认识文本里植物妈妈旅行的方法。

(二)预测

阅读前的“预测”,其实就是让学生“猜一猜”。面向教材中单个文本的教学,怎么猜才能有效地提升阅读能力,这是关键。在充分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猜。一般来说可以从文本的题目、课文中的插图、主人公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期待。

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文本插图对比明显,可以采用插图猜测法。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疑问: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都掉了?

学生1:葫芦可能干死了。

学生2:葫芦可能生病了,没有及时医治。

学生3:种葫芦的人偷懒,没有好好照顾葫芦。

学生带着这样的猜测进入课堂,不仅主动性大为提升,同时也轻松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实现“智慧课堂”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融入,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做好铺垫。

(三)提问

有效、精准的提问,也是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然课堂提问要善于聚焦,提出有思考价值、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在高水平问题的驱动下,才能学有所得,并且印象深刻。而课前提问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从而链接到文本的学习。

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就在师生的一问一答中实现了对整个故事内容的梳理。

师:通过预习,你知道“狐”指谁?

学生:狐狸。

师:很好!“狐”指的是狐狸。那“虎”指谁?

学生:老虎。

师:是的。课题里还有两个生字,一个是“假”,一个是“威”。这两个生字在故事中指得又是什么意思?打开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故事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狐假虎威”的意思,请你画出来。

所谓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这双眼睛才能打开整篇文章。因此聚焦课题进行有效提问,能让问题正中“靶心”。设计中前面两个问题就题论题,比较浅显,学生只要浏览一遍课文或者看看课文插图就能找到答案。而后面的两个问题则有宽度和深度,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重点处,需要学生认真读故事,并且能读懂故事才能准确找到信息。

二、活跃阅读——实现“智慧”互动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做好对“智慧课堂”的构建,就必须要优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逻辑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的低段学生,阅读学习中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渴求自主学习需求的满足。而师生交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这一过程的实现。因此实现师生间的智慧互动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做到在学生产生疑问时,可以通过交流对他们进行解惑;在学生出现理解困难时,可以借助交流来完成思维引导;当学生出现兴趣缺失时,可以用交流来激发阅读兴趣,让“阅读教学”可以在智慧的状态下予以开展和实施。当然要想实现智慧互动,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清晰地解构文本

解析一篇文章,不能只看到它的文字表面,更要看到它背后到底有哪些关键元素。它的支架是什么,结构是什么,脉络是什么?这可能是需要从文本的表面走进去,进行一个“解构”的过程。

首先是梳理文本的脉络。如《蜘蛛开店》这篇童话故事,它有三个情节,涉及众多角色,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容易混乱。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去梳理,把整个情节借助表格清晰地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见表1)

提取文本的重要元素,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低年级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取信息,从而实现清晰解构文本。

(二)不同维度地重构文本

一篇文章分解開来以后,还要进行不同维度地重构。首先是复述,复述实际上就是把文本进行一个重构。如《蜘蛛开店》,可以根据课后提供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尝试着借助这个图示把故事梳理出来,并且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故事的过程、关键的元素,就“刻”在学生的脑海当中了,便于学生形成一个网络,看起来是在复述故事,实际上是在发展思维。

接下来是比较。先把文本打散,然后从另外一个维度把文本进行重新组合。比如《蜘蛛开店》中“不一样的招牌”。每个招牌都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这需要把这篇文章里面所有写到招牌的文字聚合在一起,并加以分析和比较。如:不一样是“织”。每一次的“织”看起来大体相同,但是有微妙的差别。第一次是给河马织口罩,“好难织啊”;第二次是为长颈鹿织围巾,是“织啊织”。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变化,从而体会到当词语重复的时候,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的难织,背后折射出来的时间漫长、痛苦,这是一种递进,一种加深。

比较,为后面学生去编故事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引领,按照这个故事的脉络往下去编,往下去发展的话,应该是什么呢?这就是教师后面要做的文章,也就是第三个环节——建构。

(三)智慧性地建构文本

建构什么?文本本身有意义,但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还要给它延伸出新的意义。这两个意义的叠加才是语文教学的意义所在。以《蜘蛛开店》为例,应带着学生思考、破解的核心问题。

师:“蜘蛛老是这样做,后面没法收场了,问题出在哪儿?”

师:“这个蜘蛛敬业、努力、热情,问题出在哪儿?”

随着这递进式的互动,学生渐渐发现:不能够对每位顾客都收一元钱。

当然本课并不止于此,可以继续让学生去思考并续编这个故事。比如说:计价方式要改变,生产方式要改变,蜘蛛一个人在那生产,无论如何也应对不了市场这么大的需求啊?这里有无限发展的空间。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思维方式要变。

总之,在清晰地解构、不同维度地重构、智慧性地建构文本过程中,不仅让低段语文阅读变得理性,同时也变得非常深刻,实现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让阅读变得活跃起来。

三、沉淀阅读——进行“智慧”训练

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的思维水平,让他们有更好的状态去进行阅读学习,就必须要开展具有智慧性的课堂阅读训练。只有引导学生把文本主旨和学生生活、学生内心相联结,才能把文本真正留在学生心里。语文教学关乎“工具性”,同时也关乎“人文性”,要让孩子在阅读中焕发出生命力就需要我们以必要的拓展阅读和一定的背景材料为根基。传送适合学生吸收的养分,让他们不会因为营养缺乏而面色憔悴,也不会因为营养过剩而消化不良。

(一)拓展关联阅读,学会迁移

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课堂训练中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内容,由此来实现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启发和锻炼。如在完成《小蜗牛》的阅读教学之后,就为学生布置了阅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故事的训练任务。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完成阅读,还要借助图片猜读词语,读懂故事,并在之后的互动环节中进行展示,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表述来判断他们的阅读效果。在这种阅读训练模式下,学生不僅可以获得阅读能力的有效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当前的阅读能力和状态,阅读训练环节由此达到了一举多得效果,这为“智慧课堂”的有效构建带来了重要助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二)回应文本,提升认识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把文本主旨与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生活实际、自我内心进行联结,形成较为清晰的属于自己的观点,提升自我意识,让阅读沉淀下来。

如在教学《曹冲称象》这一课,当所有学生都明白曹冲称象的过程,且都觉得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时,教学不能止于此。此时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年仅七岁的曹冲能想出这个好办法?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们都回答“因为曹冲聪明”时,教师还需要继续延伸,引导学生由事情的表象去思考本质,继续追问:曹冲仅仅聪明吗?引导学生找到人物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智慧课堂”的运用策略研究,不仅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还能够实现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启蒙,这对于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智慧课堂”的应用性和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维水平、兴趣需求,并将这些内容作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核心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做到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可以获得语文知识理解、分析和探究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感受和体会到阅读的魅力,获得语文阅读智慧的锻炼与培养。

参考文献:

[1]曹爱卫.低年级语文这样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68-73.

[2]李玉成.核心素养下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智慧课堂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1(7):95-96.

[3]张航.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智慧课堂阅读教学方法探析[J].新课程,2020(47):109.

责任编辑:黄大灿

作者:赵捷 黄婷

上一篇: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下一篇:小学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