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精选11篇)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1

教学实践证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适当地选用电教媒体,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突出训练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质量和教学效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选用教学效果最优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所谓最优,是指在某一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几种教学媒体都可用的情况下,选用教学效果最好的媒体。如《火烧云》一课,火烧云颜色和形状是文章的重点、难点。我利用CAI设计了9种颜色的投影,将书上所描写的颜色都展示在学生的眼前。学生对于葡萄灰、茄子紫、半灰半百合色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喜爱火烧云绚丽多彩的景色。而形状方面,我根据文中所提供的材料制作了马、狗、狮子等形状的火烧云,并配以声音。学生通过逼真的画面,了解了火烧云变化多端,形态各异。这样突破了重点,解决了难点。

将CAI技术引用课堂教学以后,电化教学的`效果大为改观。它具有特殊的魅力,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古诗教学中,一般都强调通过学习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现在运用计算机教学,我们将诗上的画面制作成一些动画片,通过生动的画面来取代教师枯燥的讲解,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概念。如教《小池》这首诗,我先让学生自己想象一下小池那美丽的景色。然后打开计算机请学生欣赏一个小动画: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从池塘那小小的泉眼中缓缓涌出细细的泉水,绿树那茂密的枝叶遮住阳光,形成的树荫映在清清的水面上,荷叶刚刚冒出小小的尖角。这时飞来了一只小小的蜻蜓落在上面。为更深入地理解古诗内容,进行情感朗读打下了基础。

二、现代教育技术也要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要为现代教学服务,其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具有发展的功能。所谓发展,是指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其智力同时得到开发。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指导。不能是教师拉着学生走一条固定的路,为了学生的智能发展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认真思考,设计计算机软件时充分考虑学生思考的余地,按照各自的思维路线去发展、鼓励创新,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这样的教学媒体的使用就具备和发挥了发展学生思维的功能。

如教《那片绿色的爬山虎》时,将文中“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余晖下的爬山虎”设计成小动画,让学生进行对比思考、递进思考、换位思考、总结思考,来深入地理解课文,明白了“绿绿的爬山虎”就是“我”在叶老的教导下,不仅懂得了怎样作文,怎样充实自己,而且懂得了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做人。本文教学目标也得以全面实现。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教学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地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在更换与变化上,无论多么优良的教学媒体单调而重复的使用,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因为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除了发挥自身的优势需要交替和变化外,还要不断刺激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基础训练的教学中,我在计算机课件中设计了“基础篇”这部分内容,利用多媒体交互作用的这一功能,让学生在友好的交互作用的环境中,通过人机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减轻了学生和老师抄写批改的负担。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主动参与并拓宽了知识面,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2

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特点

所谓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 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我国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以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也是进行积极思维活动, 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动力。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通过耳朵听一听、闭上眼睛想一想、动嘴说一说的教学方法,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很好地创设学习情境, 为新课教学的展开打好了铺垫,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 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形象,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低年级儿童的各种感官, 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识字教学这一重点, 完成了识字教学任务,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正确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教师在制作课件时, 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选择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同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 要看教学内容是否需要, 如果仅需要几张精美的图片及轻柔优美的背景音乐就可解决问题的, 我们只要制作简单的Power Point就可以了, 而不能片面追求课件的技术含量, 非要制作复杂的Flash动画。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小学语文;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3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会促进生产方式的巨大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即体现在课堂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传统的语文课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机会比较缺乏,诸多教学内容不易展开,而现代教育技术走进小学课堂这一探索实践活动,为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程趣味奠定了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1 现代教育技术价值解析

1.1 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对教师而言,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开展教学内容的有利助手,它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辅助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真正地培养学生体察社会的能力。

就《孔融让梨》这篇文章的讲述而言,第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整片文章,掌握主人公孔融的行为;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将事件进行还原,为学生深入体会文章内容营造环境。第三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分析孔融身上的品质;第四个阶段,教师为学生布置必要的作业,用于巩固和提高;针对本片文章而言,可以鼓励学生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述给朋友和父母。

就人物传记类的文章,教师可以以影视作品作为文章介绍的切入点。以《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一段关于贝多芬的电影,对贝多芬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和创作氛围予以必要的介绍;在讲课过程中,可以播放一段贝多芬的音乐,对贝多芬的创作风格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观后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对教学任务进行分解,对贝多芬的优秀品质进行解读。

1.2 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对学生而言,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扩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而且延长了学习的时间。它使得语文的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之上、四十五分钟之内,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个大舞台,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时间的平台,这为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难点,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突破。教师将教学课件上傳至网络,为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提供了便利;如此一来,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延长了,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有限的几十分钟,而是在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都可以系统高效地学习。

部分教育学家主张,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氛围,再加之教师的必要指导,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学习效果优化的目标。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师一对一辅导学生创造了条件。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尚且存在困难,实现一对一辅导的难度更大。但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学生可以利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针对自身学习存在的困难,与教师进行交流,而教师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相关问题予以解答。此举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突破学习上的障碍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2 现代教育技术问题解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开展教学活动对配套的人员和设备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共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以此为媒介不断提高修养和增加知识储备的过程。教师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为顺利开展教学课程,语文教师需要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技能。教育体制改革,不仅革新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体系,而且改变了教师既有的授课模式。学校开展的有限的培训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工作中出现的多元化的需求。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部分教师十分排斥使用多媒体,但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产生依赖的现象;部分教师制作的幻灯片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接地气,最终造成教学目标不能实现的后果。

3 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教师一方面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必要的技能,以便娴熟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课堂相结合。进一步而言,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是目标,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现代技术,均为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如何适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调整依据。

4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既是科学技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教育史上引人注目的一次改革。教育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但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的优化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完善学生人格。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转变既有的观念,让学习成为一件有趣的事情;教学技术的现代化也有利于课程的开展和内容的学习。但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传统的课堂,也是一个十分具有挑战意义的探索,期间必然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问题,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克服这些困难。

参考文献

[1]郑江海.浅论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53):47.DOI:10.3969/j.issn.1673-8918.2014.53.043.

[2]石月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小学语文教学法”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123-125.DOI:10.3969/j.issn.1004-3985.2014.03.053.

[3]李在会.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196-196.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4

2014-11-8 报告类别:课堂教学□信息化环境□其他

【摘要】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我们课堂教学之中,而多媒体教学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走入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应用�研究

一、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目的

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利用多媒体科学、准确、生动、形象、视野宽阔等方面的教学优势,能优化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开始教学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新课教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我在教《锄禾》一课,导入新课时,设计一组“动画”:“太阳炙烤着大地,辛勤的农民手拿锄头用力地耕种,大颗大颗的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滴入稻田里。”此情此景,学生已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随后,我又在图画上方出示古诗,诗句和图相对照,激起学生思维的层层涟漪。对于刚才“明于心而不明于的心理状态,立刻带点字锄、汗、粒等的已是一触即发了。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在入境、动情的愉快氛围中,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语言打下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具有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尤其是多媒体的运用,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化。这就不但使教材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培养观察力和发展思维能力,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还可以减轻他们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供大量的表征,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途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集文字、图象、图形于一体,它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我教《桂林山水》一文,先播放一段漓江两岸迷人风光的录像,再配上清新典雅的乐曲,让学生饱览桂林山水的“奇、秀、险”和“静、清、绿”,亲身感受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奇妙感受。这样,无需多说,学生的身心自然会沉浸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去,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适时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灵活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渲染气氛,制造氛围,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使他们更加兴奋,学生的学习兴探求知识的欲望就更加强烈,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则必然使学习过程盎然,学生自然爱学、乐学,乐在其中,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激发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多媒体的运用不能就此嘎然而止。如何将课文中的静态画面和比较抽象的,离我们生活久远的意象转化为生动的、形、有、易于理想象的动态画面、图像,是我们语文老师冥思苦想在研究的课题。多媒体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现象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出路。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降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顺利突破。例如,我在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没有感性认识,特别对爬山虎的脚在爬墙时的一系列动作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一看便明白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以及满墙绿叶在风儿吹动时泛起层层涟漪的动态美。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爬山虎的脚在“爬”时的形状及动作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视听结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无声语言和有声的语言及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如我在教《望庐山瀑布》时,首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庐山风景图”;伴着动听的音乐,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庐山的秀美风光;最后,我把“庐山瀑布”来了个特写,并茂地向学生介绍道:“同学们,庐山风光中最壮观的要数‘庐山瀑布’了。你们看,它在千丈青山的衬托下,飞流直下,溅起一阵阵水雾,多么令人神往!从古到今,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为它倾倒,写下了无数不朽的诗篇。你们想不想读一读大诗人李白看了庐山瀑布后写下的诗?”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并在实践中积极地表达美、创造美,营造出一幅美的景象,让全新的多媒体教学贯穿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很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中恰当地扩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使学生置身于音像、语音、文字的环境中,使演示和呈现的速度加快,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对教学内容作一些补充,例如作家的生平、作品背景介绍,以及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众多相关资料,让学生在充分掌握资料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如:我留课下作业时,让学生上网查询《月光曲》的曲作者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会人,对贝多芬的人生产生了那些影响,他的音乐作品反映了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阅资材等,让学生通过自学明白学习是一件很快乐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的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一味地追求新颖和现,结果不是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2、要使多媒体教学与教学内容有机组合、突出重点与难点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借助其交互优势和视听优势,从听觉、视觉、空间等多种视听途径将抽象、难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形象的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加强学生的听课效果、思维效果。因此应当避免只注重花俏的表现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课件中内容的全面性,课件中修饰的动画太多、图标太多、动画太多、显示窗口太多,最终导致课件的内容太多、太杂、太乱而主次不分的现象,因为这既淡化了主题,又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所以我们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切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导学情绪,恰到好处地化解难点、消除疑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现代化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其中教师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权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教学内容、选择的媒体是固定的,而学生却是多种多样的,当某些学生遇到某个教学难点或疑点时,若只用多媒体机械地重复,不能因人而异,不能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仁厚里小学 郭英蕊

信息技术是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且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单一的教学逐渐向多元化教学转变。这对教师的教学角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为学生学习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学生不再只关注课本知识,不再单纯地学习读写,不再一味地死记硬背。任何概念的解读都可以到网上查询,所以概念的讲解和术语的了解逐渐退出课堂的主要位置。与此同时,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对学生搜索能力进行培养,这对教师就提出了新的任务

一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起到教学语言、教学结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创设教学情境,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品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课文情境,做到该喜则喜、该怒则怒,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促进其思维的升华。

我在教学《开国大典》一课时,课文所描述的事发生在1949年,那段历史背景离学生所处的时代有一定差距,为了让学生理解甚至进入当时“特定”的环境,上课我用多媒体播放了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盛况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特别是当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在今天成立了”时,主席台下人民群众欢呼、跳跃的场面此起彼伏,很好的起到了辅助作用,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教师如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课件制作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具有形象、生动、真实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 主人。

如在教学《鲸》一课的教学中,因为学生从未见到过鲸,所以在教学本课时,我利用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鲸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图文结合,更好的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知道了海洋中最大的动物原来是鲸,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而这一课教师巧用多媒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奏好了这堂课的“序曲”,敲响了动人心弦的第一锤。

三、运用多媒体,突破知识难点

小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对于大部分课文,我们既可剪辑影视片段并配以的解说作为课前的导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动画再现课文当时的情景。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五年级的课文,学生在理解圆明园的地理位置“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时,我为学生出示了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了“众星拱月”的意思,知道哪是“月”哪是“星”。在教学“毁灭”一段时,课文中只用一段话进行了描写,学生很难感受到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只有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才能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到当时的情景,体会到英法联军烧、杀、抢、掠的野蛮行为,使之突破这一难点。

在教学《长征》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时,先让学生观看“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录像片段,再指点学生体会“暖”实指心理暖,表达了巧渡成功的愉快;“寒”则写出了强渡的惊心动魄。历史情境的再现,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四、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课文中的许多事物,由于年代久远,时空限制等,使得学生学习课文时,很难把握住作品的意境。利用多媒体能为阅读教学提供详实的背景资料,使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

例如《詹天佑》一文在教学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为学生准备了详实的关于詹 天佑的身世及工作情况,当时旧中国的内忧外患等资料,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并且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使学生从心底深刻地感悟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像《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要求学生体会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些高科技知识,我课前上网查阅、搜集了大量有关科技发展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建立了一个资料库,根据学生的阅读需要提取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拓展了知识面,了解到了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学生从情感上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科学的教育,同时极大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

五、应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年龄小、知识面不广,抽象思维刚刚开始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单纯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抽象的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难理解。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直观形象中感悟知识。

教师在教学归类识字课《比一比》时,设计了“一匹马和一群马”、“一只蜜蜂和一群蜜蜂”、“一只羊和一群羊”、“一支铅笔和一堆铅笔”、“一个西瓜和一堆西瓜”、“一棵白菜和一堆白菜”等画面,让学生直观感知“群”是数量多,聚在一起的意思,多指有生命会动的物体;“堆”是指数量多,紧紧地叠在一起,多指无生命不会动的物体。这样学生理解“一群”、“一堆”就比较容易了。

六、应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备课、课件的设计和操作上,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充分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显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提示道理,拓展知识。同时,教师还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避免操作时的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从而赢得教学时间,使课堂练习和内容更为广泛,新知识巩固更为扎实,为减轻学生课外过重的课业负担提供了保障。

自从多媒体进教室后,我们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发现在课堂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率提高。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受到,教师只有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更为有效,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才能使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我们低段语文教学中更放异彩,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之外,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回到家中只是完成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个体的针对性,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具有适应性,但是并不能满足全部的需求。而多媒体和互联网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课堂接收知识的不足而有针对性地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来学习。这就是自主式学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这种自主式学习很有可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教师不妨将自己的课件放于网上,提供给学生共享。学生在家就可以根据教师的课件内容找到自己课堂之上的薄弱点,进而借助互联网来查询弥补。这个过程中,学生完全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人机交互自主独立学习,不仅培养了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立的观点。如果教师有条件可以在网上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当然,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一定要肯定多于批评,要给予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式的学习之后,确实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于学习内容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如何使这些东西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之上利用多媒体解决重难点,尤其要直接明了地告诉学生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在哪儿,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学习。如果教师能够设计几个问题来让学生回答,效果更好。事实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可以及时迅速地拓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开始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不能忽视的作用,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方面素质。不过教师不能过于依赖多媒体和互联网教学,任何教学工具都有它的使用性。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该得到肯定,但是教师要从内心清楚其利其弊,扬长避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6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特别是长沙作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学校多媒体软、硬件设施配备较为先进,为多媒体教学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我校语文教研组多次举办了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好课、多媒体软体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发

现和收集到一大批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从中看到了我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实力,但也发现了我校在多媒体软件制作中存在的种种误区。

一、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好范文版权所有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是一些软件设计者和制作者据此认为一个多媒体软件必须完整地包含多媒体各要素,才能达到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不管内容是否需要,总要生搬硬凑些声音、影象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一些让学生自己阅读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读声音;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呈现一张哭丧的卡通脸并来上好大的一声警告,吓人一跳;讲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画面中出现一段大火熊熊燃烧的录(像,是学生无法想象火烧的景象吧?

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时候,不能为了展示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多媒体软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其功能是辅助教学,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软件时,一定要注意心理策略,遵循教育原则,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二、为表现技术水平而使用技术

有些教学软件,画面上充斥了复杂的三维动画,让人看了自叹不如。还有一些软件,内容平平,操作不便,但是表现的手段中却含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似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我认为,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内容,而不是展现技术,显示实力。技术只有为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创造出一流的教学效果。

三、盲目追求艺术美感,华而不实。

现代人审美观的提升也在多媒体软件的美工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场合的。

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软件的首页无一例外的是一张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或秀美柔和、浪漫绝伦的风景照,搭配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一些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却要费尽心思地在中制作出带阴影的浮雕效果,再生成高分辨率图片导入到软件中;一些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着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软件可能一上来确实能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适得其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把多媒体软件设计得尽量美一些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尺度和场合问题。实际制作中,因从多媒体软件的学科、内容、用途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切忌华而不实。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根深蒂固的“课”件性

教学软件课件化,是一直以来多媒体软件的主要特点,因此,我们常常把它称之为“多媒体课件”。我们发现,一般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有一个共性。就是几乎所有的软件主菜单上千篇一律的标注着“复习”——“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步骤,内容密度也正好掐在分钟一堂课内。这类教学软件属于量身定做型,一旦制作完毕,只属个人所有,也只有本人用起来效果最好。

有时同样一个课题,不同教学方法的老师为了完善地讲授一堂课,都非要按自己意愿再制作一个软件,因而走入了课件通用性不强,制作人员重复开发的误区。因此,我们应尽快摆脱这种窘状,从多媒体软件的课件化走向积件化、模块化的道路上来。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7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发展状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最近几年中, 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硬件设施建设上, 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多方面的实践, 各省市的教育部门也对这方面相当重视, 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其中国家教育部的“为二十一世纪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的第一批研究课题———《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就指出了现代职业教育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学中应用和质量评价。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当

一些高职语文教师为了适应改革趋势, 追求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只知道一味的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 利用计算机画面为学生们展示教学内容, 缺乏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 不能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程特点有效的融合, 死板的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们, 这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没有什么分别, 并没有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的真正目的。

(二) 夸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 带来了新的活力, 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这在客观的事实在是毋庸置疑的。使用电脑除了可以显示, 它还有可以模拟移动的功能, 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 从静态到动态, 从抽象到具体, 微观世界放大, 宏观对象缩小。但是在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当中我们会经常看到, 为了适应形势需要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 忽视学科特点

为了实现现代化教学, 也不管是什么课程, 什么课程内容, 教师全部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教学。但是, 高职语文的每一个课程内容都有着一定的课程特点和它的逻辑思维, 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都是最好的方式, 都可以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文讲课时, 一定要结合每一节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 不能盲目追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效果。

(四)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质量不高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在现代教育技术当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 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内容制定的优劣对于能否提高教学质量, 现实教学计划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高职语文课堂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质量水平还不是很高, 设计上存在的缺陷, 内容也比较简单, 缺乏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 提高校园网的利用率, 建立语文教学资源库

校园网不仅能与互联网资源总丰富的语文知识达成共享, 还可以帮助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工作。校园网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种手段, 在辅助高职语文教育活动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提供相关的教学和科研网络资源, 还可以为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之间搭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共享网络资源的一个平台, 大大促进了互动式教学, 有利于师生间的和谐相处。另外, 在校园网中建设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教学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可以有助于教师快速备课, 利用数据库资源丰富备课内容和教学素材, 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吸引力, 学生可以通过语文资源数据库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语文知识文献进行查阅。

(二) 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的理论知识, 在具体的高职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念, 完善教学方式方法, 从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帮助学生之间进行网络互动式学习和语文资源共享, 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要根据不同层次, 不同水平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通过网络互动教学为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和答疑;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安排学生的自主学习, 利用灵活自由的网络教育平台, 进行师生之间信息的反馈, 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 开展与语文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兴趣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实际的语文教学内容, 开展学生层面的一些课外活动。例如使用的电脑绘画插图文字, 动画, 主题的选择, 电子小报网页等等, 在丰富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 也学生增长了见识, 开阔眼界,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 还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创建班级主页, 并提供语文学习, 书法绘画, 经验交流版块, 让学生努力尝试网络新闻写作, 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它的好处, 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我们应该保持理智的认清现代教育技术只是辅助高职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结合高职语文自身课程特点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摘要:在当今的高职语文教学中, 通过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不仅仅可以完善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同时也是现在高职教学的发展方向。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视频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自主学习语文精神和自学能力。因此, 本文通过介绍高职教学中的语文课程特点, 了解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希望能为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职语文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玉鹏.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8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它已成为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实践证明,应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具有互交功能的学习资源,设置全新的课堂情境,构建新的师生交流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置全新的课堂情景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需要设置良好的课堂情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情景,这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如《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课文描写的是西双版纳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北方孩子来说,从未见过、去过那里,很难想象文章所描述的情景,这里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一同到“西双版纳”欣赏美丽的风光。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课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情景,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地方,使他们看到了从没看到过的景象。在这种情景下,学生认识事物就容易得多了。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中写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认知材料,可以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完全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在《古诗两首》这一节课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将原本固定、刻板、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逼真、声音动听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以调动听觉和视觉,越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学习障碍,体会到了诗中描述的情景,学生从接受到掌握到再运用这些知识的全过程都是在自发中进行的,他们不再感到新知识难以接受。相反,成功的喜悦伴随着整个学习过程,这使他们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有更持久的兴趣,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觉和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较好地表现事物的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如《语言的魅力》一课,学生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是比较困难的,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制作两组课件进行对比,一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另一组则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出现了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

四、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把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如在口语交际课《当有人敲门的时候》中,教者用录像分别创设了爸爸的同事来敲门、自己的同学来敲门、维修管道的工人来敲门和一个坏人来敲门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如果你就是那个小朋友,你会分别与他们怎样对话?与自己的同伴来表演一下如何与不同的来访者对话。这样的情景与现实生活非常接近,学生一下子就溶入对话情景之中,感到非常亲切、实在,从而体会与不同的对象对话时要注意好分寸,讲话要得体,要有礼有节。再如第十册基础训练3“听话、说话”,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教师课前先按参观顺序从介绍校园角度拍成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对着录像配解说词,学生争着拿着话筒煞有其事地介绍,俨然真的小导游。以上语言实践活动,由于恰到好处地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师生交流平台

在现代教学中,师生交流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已不只是停留在制作多媒體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观看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环境。而通过网络这种形式的沟通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它可以构建新的师生交流平台,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近距离交流,可以使教师掌握到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学生心理活动的状况,它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改变这一切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时时沟通,网络为实现时时沟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学习《鸟岛》一课时,可以建立“青海湖鸟岛”、“鸟岛”两个主题学习网站,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满怀热情地展开学习。“青海湖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关于青海湖鸟岛的知识平台,学生通过这一情境,可以了解到鸟岛的各个方面知识,还可以通过留言板交流网站上没有的知识。“鸟岛”主题网站是一个课文内容的学习平台,这个网站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了个性化的学习,通过这里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留言板交流信息。基于这两个网站,学生通过网络交流,就能够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语文课堂结构,丰富教学资源,构建新的师生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立项报告》(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1998年12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章剑卫等,2001年4月)

3.《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与思考》(李文琪、解月光,《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月)

4.何克抗。《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中小学电教》,2001,1.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网络已步入人们的生活。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些原有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更新的知识结构,甚至制约着课改的推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辅助教学的发展,这种模式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小学教学手段的革命,它正迅速的深入到教育教学领域,并且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学校的教育面貌。在教学上,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强度,增大信息密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人人发展,化抽象为具体,促进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提高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追逐事物的新奇,自控能力差。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取决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计算机具有声、光、色、形,综合表现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复、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能给学生以新奇的刺激感受,运用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去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在教学减法的概念时,可以把课件设计成这样几个情景:

小明过9岁生日,在蛋糕上面插了9支蜡烛,现在小明吹灭了1支蜡烛,还剩下几支蜡烛?;小红的手上拿着5只气球,手一松,一不小心飞走了2只,还剩下几只?;汽车上有10位乘客,到站后,下去了6个人,车上还剩下几位乘客?

通过这样创设的生动形象动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学习起来非常主动积极。有时同学们可以一边做作业,一边享受多媒体播放的轻音乐,感觉非常棒。

二、能化繁难为容易。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表现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概括思维过渡。尤其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直观的实物比较感兴趣,能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制作课件来揭示数学中繁难、抽象的知识,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降低知识难度,使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例如在学习“连加连减”时,可把情景图制作成课件“草地上有5只小鸡在吃食,接着跑来了2只小鸡,最后又跑来1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在吃食?” ;“8只小鸡在吃食,2只吃饱了离开了,又有2只小鸡吃饱后走了,还剩下几只小鸡?” 动态的演示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容易的理解了5+2+1和8-2-2的意义和计算顺序,从而达到由深变浅,化难为易的目的,在结合教师必要的讲解,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能化被动为主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忽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传授,学生单纯的学会模仿,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看起来很顺利,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就不可能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也不可能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多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借助信息技术这一高效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例如:教学《位置》时,课件出示小明凌乱的房间,“你能帮助小明把房间整理好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要求帮助小明,并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整理过的房间各不相同,充分体现的个性化。再如: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的复习课时,利用课件让学生们最喜欢的麦当劳叔叔引领学生走进麦当劳,让学生先看清楚每一种食物的价格,然后模仿购买,一是让学生购买自己最喜欢的两种食物,需要花多少钱;二是给学生19元钱买一种食品,应找回多少钱。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空间,积极的讨论、充分的表达,从而也使学生深深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自主探究学习。

四、能突破教学难点和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揭领、融会贯通,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效果。

例如:在教学将两个一步计算式题2+4=6,3×6=18组合成为一道综合式题时。就可以先将两个算式中相同的数字6用相同颜色显现出来,然后再用另一种颜色将表示这个数字的算式找出来2+4,并且将这个表示数字的算式动画移动到3×6=18的数字6的下面,在外面添加小括号。最后再将3×(2+4)=18抄下来,就这样组成了一道综合算式。整个过程层次清晰,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例:在教学 “相遇问题“时:

用速度和乘以两物体同时行走的时间,求路程和,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于是用微机显示两人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5分钟相遇的画面,然后用线段图表示两人走的路程和,接着闪现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并把它们合并成一条小线段,即速度和,走了5分钟,有5个这样的小线段,它们的总长度是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借助计算机,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传递又是那么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

五、能缓解老师的劳动力

传统的教学,老师书写黑板不但费时而且费力,对身体也没有好处。粉笔是用石灰制做的,书写时会伤害老师的皮肤,不少老师粉笔字写多了连手指的皮肤都裂来了。粉笔引发的灰尘还会刺激学生和老师的呼吸道,引起咳嗽。以前老师黑板上写的内容保留不了很长时间,就要被擦掉,换写下一个内容。等到要复习的时候,老师又要书写大量以前书写过的习题,重复的劳动耗费了老师本来就不宽余的时间。而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上课的习题和资料很好地保存下来。需要时,可以随时调取,复制、粘贴,重新组合。老师还可以利用PPT等软件制作漂亮的电子黑板,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健康。例如:在教学“平移”时,老师需要在黑板上画出很多横线、竖线组成的网格,还要画出物体原先的位置和移动后的位置。这不仅在画图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学生也很难理解“平移”其中的含义。如果老师把网格制作成课件,上课时只需点击一下鼠标,物体就会在网格上平移一格,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用在画图上的时间,而且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物体是如何“平移”的。

现代信息技术不但是老师的好帮手,还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时,有的同学可能计算没有过关,错误率也居高不下。但每天出习题给这些同学去做,再批改,那可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向现代信息科技要生产力了。可以利用课件软件制作随机出题的程序,并且设计有判断对错的功能。这样,课外时间让同学们到多媒体教室里做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习题,当看见屏幕上的“你做对了”时,他们会非常的高兴,在他们的脸上再也不会出现 “补习功课”带来的烦恼表情了。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10

白冬冬

(陕西省铜川市新区教研室)

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灿然绽放。为小学数学的发展迎来了大好局面,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就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其实践中所遭遇的尴尬,为二者的整合出谋献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问题;办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乐于投身于现实的数学活动中,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小学数学的内容、教学环节及对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有效地融合,创设一种理想的数学教学环境,让好动而依赖直觉经验的学生在满足数学审美的同时唤起好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探究,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可视数学”,最终实现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的问题

现代科技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践运用中却也遭遇了不少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化、单一化,整合水平低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追求教学重难点的板书呈现,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仅是简单地在公开课中使用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鲜有真正用武之地,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选择上,也仅限于多媒体的运用,形式单一。如何把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及教学对象进行有机融合,成为我们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2.教师舍本逐末,为“用”而教,而非为教而“用”

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花费过多心思,势必使学生在教学设计程序上分心。有时,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不必要的技术运用,甚至会弄巧成拙。许多教师为了突出信息技术特点、片面追求课件的视听效果,忽视小学数学教学规律,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难以集中到教学内容上去,这便扭曲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本意,不仅达不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还会使教师事半功倍。

3.过分依赖课件、网络,教师主导地位被剥夺

备课时,教师罔顾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滥用网络资源;教学时,教师完全依赖现代教育技术,课件越俎代庖,教师成了只是充当解说的操作工;评价时,课堂被内容繁杂的课件占领,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师生情感交流受制。

二、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办法

教师是优化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实践者,要突破教学中的整合“瓶颈”,关键要从教师着手。具体可以参照以下做法:

1.深化小学数学专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1)结合学科特点、考虑学生的阶段特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数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抽象化思维,富有一种深沉、内敛而又理智的美。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从具体事物中获得表现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小学数学美育要求审美对象直观而具体。在教学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动态演示,可以让学生在拟真的学习环境中形成数学概念、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

(2)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各环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不是机械地将信息技术作为教与学的辅助工具,而是要擅用多种信息技术,在教材基础之上优化组合多种媒体,融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教师评价等各个环节,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最佳整合。

(3)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达到与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平衡

信息技术不能代替教师的课堂指导与基本数学活动。应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同时,达到和板书示范、逻辑推理、纸笔运算、动手操作等之间的平衡,既不忽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能实现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学的融合,体现“混合式”学习,强调“主体―主导”教学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运用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首先便要转变传统观念,打破“闭门造车”的小学数学学科常态,强化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学习,加强交流,构建网络资源平台,使教师根据现实情况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3.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实现由“教”向“学”的技术转变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使年青一代系统社会化的过程。现代信息素养作为社会化人的必备品质,教育必须使教师在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让其为学生所用,使信息技术实现由教师向学生的转移。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加深课堂各要素互动,继而内化数学表征。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虽然已经在我国小学数学课堂上得到了初步运用,但是实践操作中仍会陷入窘境,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征以及学生认知特点予以改进,贯通教学过程,实现教师―学生―小学数学―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四元结构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黄宇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01)。

[2]张艳侠。漫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J]。科教文汇,2010(08)。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4):33.

[4]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09):37-48.

在小学语文中现代教学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优秀论文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效果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会涉及很多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动手能力的教学内容,要合理组织这些教学内容,离开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不能实现的,而且可以把电脑、电视、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善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用简单易懂的形象方式呈现出来,保证了教学效果,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一、现代教育技术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借鉴了包括哲学、信息科学、控制系统、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传播学、生物学、管理学、物理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为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所使用的物化形态技术和智能形态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相比,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学与教的理论为依据,并用系统方法去调动、协调、处理好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使教育技术更有时代特色,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而系统方法是它的核心,其目的就是为了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根据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小学数学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训练,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形式,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努力实现互动式的课堂教学环境。新课改《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要实现这个目标,单纯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难懂的学科,而要让教师在课堂中展现出其生动、活泼的一面,就必须要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帮助他们理解和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法则,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丰富学生的表象,使学生在观察中启发直觉思维;能使学生产生联想,从直觉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空间

兴趣可以帮学生从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寻找到快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是一件复杂而又极具挑战的事情。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除了要努力发掘出数学中的闪光点外,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如在课堂中通过播放动画影片、玩智力游戏、数学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在思路出现短路时放松身心,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解到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就能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合理的环境和正确的时间,用最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为学生营造出发散思维的学习空间。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难点,突破重点

教师要对教材的难重点有所突破,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凌驾于教材的内容,但又不脱离教材,除了要合理处理和安排教法,还必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教材里一些难点内容用特殊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从而突出难点,突破重点。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

在新课改中,要求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知识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实行知识的再创造,才能对学习的知识真正理解,才能灵活运用知识。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学会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和合作交流。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一个机会去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归纳、发现、探索,从而让学生可以用创新思维去思考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恰当地运用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交互式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数学教学环境。如在低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拼出美丽的图画》教学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合作小组,放手让每个学生大胆进行创造性的拼摆,再由每组学生代表在展示台上展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空前活跃,相互合作,互相启发,创新意识得到显著增强,最后居然有几十种拼法,有的像人,有的像变形金刚,有的像小山,有的像房子,有的像路标……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成就感,在互动中增强了合作意识。这种交流与合作在多媒体状态下得以呈现,彻底优化了教学结构与效果。

四、总结

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改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总之,要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应该更加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把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合理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周莲朋.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魅力中国,2009(5).

上一篇:学校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下一篇:技能竞赛领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