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导向与培养途径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大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新环境

培养大量高素质的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学生的培养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社会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技术高新化要求高校培养多样性的综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应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科技水平、一定的科研能力、综合的判断能力、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一定的思想政治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2)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大学生成为“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这不仅要求要有较高的素质与能力,而且要求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国心。3)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要求成为自己成长的主体,能尽可能地根据兴趣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多样化的发展模式下选择成长道路。因此,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如何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永恒话题。

2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导向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促进大学生成长与成才。

1)学会做人——在品格修炼上自律。学会做人教育属于基础道德教育,它以社会需要、青少年精神需要及人类普遍价值观为依据对基础道德内容进行筛选提炼,形成了做人教育的基本内容。即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社会的人,首先要做到遵纪守法讲道德;个人品质应该具备自律、正直、良知;与他人交往应做到尊重、宽容、真诚;对自然环境要爱护等,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在道德修炼上实现自律,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学会做事——在职业生涯中自强。学会做事是指在科学素养的基础上,学会以首创的精神能动地参与广泛而生动的社会生活,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在工作中的创新能力以及在市场环境中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学会做事是人们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人们不仅要提高自觉做事的能力,还要培养做事的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持久和忍耐力、适应约束和挑战困难的能力、适应社会变化和竞争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从“学做”走向“会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高效、敬业和负责地工作,在职业生涯中实现自治,完成“学会做事”的职业价值观的内化。

3)学会学习——在学习生涯中自主。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教师教学仍然起主导作用,但教师更多地是引导大家学习,但更多地要靠同学自主地、自觉地学习,只有做到了学习自主,才能达到主动求知,才能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品性一定会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和学习策略基础上。

4)学会生存——人生道路上自理。现在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造成日常的生活常识没有、基本生活技能不会。过去侧重应试教育,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导致高分低能的出现。人没有压力,不经受挫折,在其成长过程中就缺少处理面对外来冲击的能力。在现在的教育中应充分增加挫折教育和模拟情景处理能力的教育,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压力,有处理紧急事件和遇险自救能力,使自身素质得到多方面的提高,在人生道路上自强不息,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

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途径

当前,高校的育人模式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必须随着时代而发展和变化,把握时代特征是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的生命力所在。

3.1搭建大学生成长成才管理平台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加强宣传教育一直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面对新的复杂形势,搭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必将对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2)儒家经典教育平台。孔子言:“性相近,习相远。”即人本性相近,但后天的习得会使人相差甚远。如何能让原本可有同样成就的人能够有相近的收获,那就需要用我们自己的国学精粹重新唤起共同的认知。因此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尽量经常请一些国学学者进行讲座,并同时开展讨论,使学生感受国学,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使学生提高抗击外部冲击的防御能力,强化本土文化的感召力,进而起到时刻严于律己的现实作用。

3)网络传媒沟通平台。学生与辅导员、导师之间不用见面便可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会在网上就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网络的开放性不仅使学生方便地在网上查到相关知识,而且能变枯燥的理论灌输为生动直观、丰富多彩的文化熏陶,营造全新的网络文化氛围。

4)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这三个层面的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聪明智慧。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和社会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力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以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统一的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艺术修养,使之成为育人载体。

5)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新形势下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增长能力,加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大学生科教文化“三下乡”、“双休日”型的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在自主活动中,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得到了提升。

3.2建立大学生成长成才管理体系

1)学生思想排查监控体系。高校必须建立一整套的思想监控评估系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及时引导,通过不断的释误和纠正使学生的思想保持正确的轨道,使学生的自我管理一直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状态。

2)与家长沟通联动体系。利用网络和热线的形式使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建立起长效的沟通机制,通过双方的合力,建立一种互动的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模式,学校引导、学生自律、家长督导,三者结合,这样自我教育的效果可以更加明显。

3)目标明确的职业前景规划体系。在就业压力日趋激烈的今天,高校应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贯穿在学生就业指导全过程中。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利用四年的大学时间不断摸索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优职业前景。它是学生在自我评估、正确进行职业分析、确定职业目标、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自我管理、自我定位的有效机制。

新时期如何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是一项复杂的教育管理系统工程。只要坚持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把握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相信大学生成长成才指导工作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摘要: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针对高校学生成长成才面临的新环境,规划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根据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确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途径:搭建大学生成长成才管理平台,建立大学生成长成才管理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灿国,李才俊.大学生成长与成才导向研究:从“四会”到“四自”[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

[2]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

[3] 张耀灿.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才能指导他们成才[N].光明日报,2011-07-11(016).

[4] 钟发亮.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成才观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1).

上一篇:大数据分析对金融业的影响与对策下一篇:试论执法单位如何加强文书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