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2024-07-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精选7篇)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1

【摘要】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它能磨练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它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创新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综合素质

一、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与实践能力的定义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动力之源,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根本要求,就是具备实践创新能力。而积极建立、完善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实践能力总体上可以分为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具体包括:动手操作能力、科研能力、生活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二、传统教育的缺陷

传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思维能力、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②仅以实习报告列为考核实习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指标,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医学融合,阻碍了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③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④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少,缺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有效措施。21世纪对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且创新教育是教育价值观重新定位的一个必然趋势,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尤为重要,因为更多的医学知识和难题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医学生去开发、解决。

三、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它能磨练青年大学生的意志,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它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健全人格

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和认识积累,包括智商、能商和情商三大领域,最终将转化成为人的精神世界,即人格力量。大学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紧跟时代步伐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仅要实践训练各种社会职业能力,更要接受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和熏陶,促使自身全面和谐成长,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身心健康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有利于构建合理知识结构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结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要求进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了解并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职业工作岗位的专门知识,而更要求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能够适应社会职业工作对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从以往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来看,都一致感到社会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十分广泛的,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需要。甚至有的在职场工

作10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对我们说,已经差不多忘记了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了,因为实际工作不是我们大学专业所设计的课程知识体系的翻版,大学所学的书本知识是相互割裂的,需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说明,大学课堂不可能完全形成大学生毕业后职场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体系,唯有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构建能够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结构。

3.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人们,尽管意识这个东西可以在人的实践活动之前出现,但是,意识是否正确,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人的正确意识的形成是在反复实践之后才逐步形成的。人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实践能力,同样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就是说,人的创造性实践能力不是指人的一次、两次或三次实践活动就能够实现的,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实践、多次完整的实践过程才有可能形成。意识和能力都早已不再是客观层面的东西,而是主管层面的,被人的自觉实践活动所内化了的东西。可见,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形成。

4使大学生在现实中了解现实,培养品德和创新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比之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通过与社会的接触来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身经历,从而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让大学生在真实可信的情境中增强其明辨是非、识别美丑的能力,从而形成一种道德习惯,同时能动地运用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课本上所没有教授的新问题和新矛盾,进一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使大学生在现实中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现实社会中竞争如此激烈, 然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显得比较薄弱。社会实践活动通常以团队为单位来共同完成某一项既定目标,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互相配合、紧密合作才能有效的完成实践任务。通过一段时间的团队共同生活,共同工作,能够使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存在着辨证的关系

1.实践的物质性与素质的文化意识性两者存在主客观性关系,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形成的扎实基础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有具体对象的过程性活动,看得见摸得着,具体生动,不以实践者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物质第一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带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并掌握实践对象的基本属性和变化规律,学会发现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和才干,提高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2.实践的过程性与素质的形成性具有相关一致性关系,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形成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通过一系列带有研究性质的活动进行的,其中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社会公益性质的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大学生三下乡、服务进社区、普通话推广、爱心家教服务等;第二种是针对所学专业课程开展的以学习社会职业专项技能为目的实践活动,如工程技术类专业学生深入工厂企业进行上岗实践、文化类专业学生到文化行业进行实践、师范教育专业学生到学校或教育机构进行实践等,通过专业性质的针对性实践活动,学生消化吸收书本专业理论知识,了解了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规程和职业素质要求,掌握社会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

3.社会实践的动态属性对综合素质的养成属性具有作用与反作用关系,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可靠保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是鲜活的、时间是变动的、对象也是更换着的,大学生在实

践中所获得的体验也都是新鲜的,因而具有动态性特征。对学生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每一次实践活动都有素质元素产生,随着实践活动的逐步增多、实践活动内容的逐渐丰富、实践体验的不断加深,这种素质元素也将不断增加和丰富,达到一定增量时,大学生的素质必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和提高。

今年是中山大学实行三学期制的第一年。我们学院在第三学期安排了以“健康迎亚运,科普社区行”为主题的老年人义诊活动。通过参加义诊,我获益良多。首先,我在实际的操作中发现了自己在操作技能上的一些失误,经由同学的指证而及时纠正过来;其次,在深入社区中,我们了解了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并对其发病时间和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在义诊的过程中,我们有了更多的与老人亲密接触的机会,学会如何与人沟通。

“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觅真知”,如果说传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单一性的、纯理论的灌输,那么社会实践活动更强调从纵向与横向、从历史与现实、从理论与实际等各个角度各个层次使学生受到教育,强调实事求是,强调教育符合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识、新理想,去追求真理。大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活动对其进行世界观、劳动观点、群众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地使学生自觉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进一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弥补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克服政治观念上的摇摆性和不正确性。在创造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无私奉献中感受义不容辞的责任感,真正发扬“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勇于实践、自觉奉献”的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

参 考 文 献

1)郑少燕,杨棉华,何萍等.高素质医学人才新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华医学研究杂志广

东药学院学报,2005,5(6):589-592.2)覃都娥,仇小强.谭盛葵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以社区为导向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与

实践.华夏医学,2008,5(21):971-972.张凯,王学春,陈廷.改革预防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06-1007,1011.3)覃都娥,仇小强,谭盛葵,江世伟,欧超燕,宋丽萍等,中外健康文摘,第24期

4)周春明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综合素质关系研究

5)张黎明 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素质培养问题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9第6卷 第4期

6)朱君强.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石油教育,2000,(8):20-21

柳云飞, 吕华.试述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南京农专学报,1997,13

(3):50-53

7)詹全友.“两课”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5):151-153

8)张慧春,宝君邢 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和措施,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第2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2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二、人文素质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在高职阶段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有关各个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去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崇高理想、优秀情操、完美人格、求实精神和儒雅风度的良好素质的人。

高职英语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任,但却是很多英语教师忽略的部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语言本身的教授中,帮助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这些的出发点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目标,更明确的目的是学生的四、六的通过率。把英语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一个个不同用法的词汇和短语以及一个个包含了生词的例句。完全的把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英语本身所带有的文化性,忽视了通过英语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语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去表达出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对课文本身的内容及涉及到的词汇、句法和语用进行必要的讲授外,还要对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这些内容包括事件的因果,语言现象产生的背景等。对其如不进行解释或解释不清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对其课文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也能使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当然如何去进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靠教师把握,切忌本末倒置,总的原则是课文教学为主。

三、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话题课堂讨论

英语教学中遇到很多值得同学们去思考文章,师生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来共同挖掘课文内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在高职英语新理念综合教程中,第一单元college life中介绍了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在开始新的学习之初要如何去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生活,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交友,如何去处理遇到的问题。这个话题对于新生来说很有意义,每次我都会在课前让学生们讨论你理想的高职生活,本单元结束后还会问一些关于新的高职生活你的计划之类的话题。

2、开展系统的文化讲座

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仅仅依靠英语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毕竟是有限度的,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化,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对于大学综合英语教程的每一个话题可以在学期之初分配给不同的英语教师,按着课程的顺序,在课余时间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仍以第一单元为例,在讲校园生活时,可以介绍英美国家的大学,大学的类型包括两年制、四年制、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对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著名学府,可以重点介绍一些内容。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对于英美国家学校的认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的高等教育进行对比。

3、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影音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外语教学,不仅在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而且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教学中所提供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的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多彩,而且“视听资料”都是“原汁原味”的精品佳作,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强,更贴近生活、自然,使学生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领略异国文化,品味地道英语,在轻轻松松的声像并茂的学习环境里去领悟目的语的妙趣及所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输入语言、文化信息的同时,输入文学艺术修养内容。

4、突出教师作用

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文素质去吸引学生。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除精通英语语言的形式外,还应熟悉西方文化,自身的人文素质要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注重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四、结束语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3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学生;素质培养

对人的自由的追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关于”新型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构想, 1845年马克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抽象的”人”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内的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而其后出现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使得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终成为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综合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和把握:第一 ,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的能力,又包括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第二,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的,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第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极其匮乏,人的需要只能在一个极其低下的层次上得到满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

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

今天,我们认识和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承认马克思这一学说在揭示人的本质、掌握人的发展规律上的成就超过了他以前的几乎所有人,他在他所处的时代把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论认识远远地推向前进。他的学说中已为和将要为实践检验通过并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将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2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离不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培养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人越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也就越多,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当代社会人的发展总体上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独立性时期。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目前,我们还无法逾越物的依赖性这一阶段,也无法根本消除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外在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的途径与手段,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生理与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使人的个性与潜能得到培育与开发,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自觉追求生命与生活的质量、品位与文化内涵,以逐步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及物对人的支配。当代素质教育正是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些内在要求与尺度而提出的,因而是现实条件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之途径

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规定与指导下,针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某些缺陷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对人才素质越来越全面的要求。在当代高职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

首先,当代素质培育应加强社会主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时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就说明,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是”社会人”,即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其次,当代高职人才素质培育应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因此,在当代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通过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在当代高职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应树立现代能力观和技术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再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的,对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的思考,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念,并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为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手段,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入手,促进当代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4

摘 要::市场经济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在为大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氛围的同时,对大学生的团队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个人要想在竞争中无往不胜,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必不可少。当前,大学生喜欢我行我素,缺少互帮互助的热情,习惯于自我奋斗,不大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对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大学生团队与团队精神内涵的探讨与研究,以创业与就业为导向,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市场综合竞争能力.关键词:大学生、团队、团队精神、素质教育团队及团队精神的定义

团队,首先是一个集体,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自觉合作、积极努力的一个凝聚力很强的社会群体。团队凝聚力强、合作程度高、成员贡献意识强,团队工作效率比一般群体高,在团队中人们的心情也比较愉快。

所谓团队精神,就是个人在实现自身理想的过程中,和团队成员共同认可的一种集体意识,自愿主动与组织成员积极协作,使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所有成员自觉的工作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团队成员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体现,是凝聚团队,推动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团队精神对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培育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灵,而且也推动了学校长效有序地发展:

2.1 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已成为当代教育者们所形成的共识。社会也把“是否具有团队精神”作为人员是否录用的重要指标。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力量显得非常渺小,单靠个人能力来解决重大问题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更多的成果是靠“集体大脑”,而创新人才将以一种团队的形式体现出来。也就是说,时代要求个体在具备必要的自身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协作能力。为此,培养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必将是高校教育的职责和神圣使命、2、2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班集体文化因素,它要求全班成员之间分工合理,班长、室长、或者是无任职学生,将每个成员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使他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通过完善的制度、学校配套的管理措施,使所有学生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实现班集体的学习目标而奋斗。

2、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4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认为,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过程来重新设计、组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就是指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全球第三大软件公司EDS(电子资讯系统)公司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John W.Egan(约翰-宜根)先生在江西先锋软件学院作的《从EDS的发展看IT服务的未来》演讲中建议大学生在学好软件的同时,必须掌握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他说在IT这个行业,团队精神与技术水平将显得同样重要。

3、如何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

3、1通过教学活动,特别是“两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团队精神的培育

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并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些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化,而且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因此,如何在进行教学、课外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由较低的认知水平提高为较强的行为表现,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3、2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益处并提高他们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与人共事时团结协作的主动性,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人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团队精神建设对成员个性化及认同自己社会角色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健全学生人格、塑造学生良好个性的要求。

3、3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团队精神应该作为高校培养大学生品德素质的一个重要目标。团队精神不是与生俱来,必须通过后天教育获得的,因此,在对大学生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团队精神的教育。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大学生传授、宣传或由大学生自身有系统地学习团队精神的基本理论,逐步养成团队精神。

学校开设相关的课程、举办讲座或专题教育。在相关课程中加强或增补与团队精神相关的教学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群体的关系;有计划地邀请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和杰出校友来学校进行团队精神为主题的活动,分析现阶

段大学毕业生在团队精神方面的不足,向大学生传递团队精神相关信息,讲团队精神在创业实践中的作用。通过多种有利的渠道,结合对人才的社会需求,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

3.4 增强团队凝聚力

人们的心理凝聚力是团队精神集中表现的心理要素。古人云:人心齐,泰山移。没有凝聚力,就没有团队精神,也就没有团队。有了强凝聚力的群体,就有了团队。因此要全面协调团队成员的心理关系,调节好团队成员的经济利益,协调成员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成员的归属感,融洽相互喜欢和相互信任的心理关系,进而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从而培养团队精神。

3.5 营造和谐的环境

人才的培养与环境密切相关。要努力营造一个充分理解、相互信任的团队,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团队内的冲突,把个人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系在一起;建立团队与高校其他组织的有效联系,妥善处理学校和社会的复杂关系,增进班与班、系与系之间的横向沟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行新的探索和学习,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极限及过去的成功,运用团队的智慧,增进团队思维的敏感度。

3.6 开展好团队的活动3、6、1开展大型团队活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比如,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组织团队外出调研、为商家促销、承办学院和学校的大型文体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感受竞争与合作、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3、6、2加强班级建设,完成团队精神的内化。学生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结构单位,通过抓好班级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中能彼此关心,互相爱护,树立自信。学生个人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从班集体中获得帮助和慰藉,取得成绩时能从集体中得到承认和肯定,完成团队精神的内化。3、6、3正确引导社团活动,强化团队意识。大学的社团组织较多,一般都有几十个,这些社团大多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而组建,其成员对群体的情感倾向性较高。社团的指导教师要结合各自的专业优势,利用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活动,通过正确的引导,强化群体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3、6、4班团组织要积极不定期的组织全班同学,参加校园足球联赛、篮球联赛、沃特杯三人篮球对抗赛、乒乓球联赛、羽毛球联赛、校园长跑及环湖长跑比赛,打字比赛、英语理事会的朗读、演讲及经典老歌大赛、软件开发比赛、硬件装机培训、DIY攒机大赛、网页设计大赛、C语言程序设计大赛、电脑维修服务、书画展等实用性、应用性和针对性的专业比赛活动,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没有那方面特长的学生,也要参加,当拉拉队,为参加的同学比赛出谋划策,以增加全班的凝聚力。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5

工科学生工程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高等学校工科学生的社会职业定位是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其工程行为对工程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现代工程向大型化、综合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工程安全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工程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工程教育,致力于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素质培养.对工科学生的工程安全素质培养,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服务需求面而独具特色,以适应社会对工程安全人才多样性要求.湖南科技大学在工科学生的培养中,从培养目标的改革中加强了对工程安全素质的要求;从培养内容的.改革中加强了对工程安全知识的传授;从培养方法的改革中加强了对工程安全技能的训练;各项改革中的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作 者:赵文武    谢东海    罗一新    ZHAO Wen-wu    XIE Dong-hai    LUO Yi-xin  作者单位:赵文武,ZHAO Wen-wu(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湘潭,411201)

谢东海,XIE Dong-hai(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湘潭,411201)

罗一新,LUO Yi-xin(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筹)工商管理系,长沙,410205)

期 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ISTICPKU  Journal: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年,卷(期):, 17(2) 分类号:X925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    工科学生    工程安全    安全素质    人才培养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6

通过新世纪课程改革,小学的教育课程中加入了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程设定的目的在于充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动手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课程要求是以小学生为中心,开设具有创造性、实践性、趣味性等内容为主的课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收到一定的效果,在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思维逐渐养成,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不同教学环境下课程开设有差异,从全局而言,小学实践活动课对提高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一般性的做法。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实践活动课对小学教育及小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作用,提出了提高综合能力的措施,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及素质教育的落实提供依据。

二、实践活动课的作用

借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应对小学生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处于认知世界,习惯养成的特殊年龄段,认知能力、听说书写能力、自主动手能力均需要教师适当合理的引导,而教师借助这一实践活动课的平台,有计划有目的的完成教学人物,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下面具体阐述这一平台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充满新鲜感,但是大多是感性认识,浅尝辄止且不能分辨是非。通过课程平台,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认知大千事物所反应的问题及本质,帮助学生自主去认知,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产生意识和直接经验并积极实践,提高自身认知能力。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亘古不变的话题,而小学生认知正处于待开发的阶段,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容易形成创造性的想法。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的相关课程可以促进学生自己建立疑问,并自主的研究事物本质,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由于小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很足,通常可以提出打破常规的问题,而通过探索产生答案通常可以形成创新的思维。同时,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回答可以促进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开拓眼界,开阔视野。

(三)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课本中有一篇关于团结合作的文章,讲述了一群学生依次从狭窄的瓶颈中抽出代表处于危险中的小人玩具,最后都避免的被火烧的危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只能形成这种团队合作的意识,但是没有付诸实践,缺乏这种实践的锻炼,真正遇到危险时,学生会忘记已形成的意识本能的为自身考虑,无法形成团队合作的效果。通过实践课程,教师指导学生付诸实践,形成合理的人生观,团队成员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另外,在团队合作中遇到问题,团队相互理解包容,鼓励支持,共同完成任务,这对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均具有促进作用。

三、提高综合能力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设置与落实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课程本身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完成实践活动课的关键。下面针对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激发创新教学环境,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而发现问题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许多研究人员或科研能力很强的科学家在研究开发时往往形成思维定式,甚至不敢提出质疑。但是对于认知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学生,很容易提出问题,合乎常理且不脱离实际,而这些问题中可能存在打破常规或创造新事物的可能。教师可以创造创新性的教学环境包括实验、视频演说、谈话、谜语等,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学生的直接经验不足的问题。

(二)通过情景再现、模仿,提高学生认知与创新能力。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在课程讲解的基础上,多一些情景再现,模仿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设定情景,让学生充分学习后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设置自己的对话内容,并以自己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原版本内容。这一过程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模仿情景,让学生参与评论或导演,变换角度,激发学生学习评价、辨识优劣、指导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结合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素质教育,教师在设定课程时需要结合德智体美劳这写方面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结束语

论当代大学生参加实践与素质培养的关系 篇7

将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致良知”中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的一面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正确、积极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古为今用。

近年来,国内有关大学生道德情感问题的研究所受到关注程度不断增加,道德情感培养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成为新的热点,出现了一大批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著作,但目前国内专家、学者大多都只偏重于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内容、发展现状、缺失表现等方面的研究,文章另辟蹊径,将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儒家文化中的精髓之一——“致良知”中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的一面与当代大学生情感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树立科学正确、积极向上、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古为今用。

一、“良知”说的起源

良知说最早源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乃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本意是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强调良知是道德的根源,是评判主体行为的标准。

二、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形成

为了激励人们努力进行自身的道德修养,王阳明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即“致良知”的最高标准。王阳明将“良知”与《大学》的“致知”结合起来,构建了他的“致良知”说。

“致良知”学说认为,人虽有圣愚之分,但是,作为本体的良知,却是与生俱来,不假外求的,圣人贤人,山野村夫,愚妇愚夫,老者幼童,其与生俱来的良知都是相同的,即使是孔圣人也与普通人相同,“良知只是一个,随他发见流行处当下具足,更无去求,不须假借。”

“致良知”学说体现了内在主体(良知)和外在的实践(致)要有机结合。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也就是将良知作为行动和判断客观事物的一切标准,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符合道德的标准。王阳明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也就是强调内在和外在的统一。

三、“致良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概述

王阳明认为,“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良知虽人皆有之,“但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同时,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标准是“天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的基本特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年的主要观点,其实,知行合一说所讲的仍然是本体根据与道德实践之间同一的关系。因而知行合一应当说是致良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实践的基本特征。

“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的基本特征。“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早年的主要观点,其实,知行合一说所讲的仍然是本体根据与道德实践之间同一的关系。因而知行合一应当说是致良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可以说知行合一是主体致良知实践的基本特征。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的实践主要突出“事上磨炼”的实践,即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如果说在通常意义的实践结构中尚且包括目的、动机、意志等主观性因素的话,那么在阳明的实践结构中意志、动机等主体性因素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所以,根据以上的分析,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主要强调的是主体的道德情感的内在性,注重主体内心的自我完善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情感的培养中,可以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核心内容

根据王阳明的观点,良知是主体的内在表现,离不开道德主体的,是主体外在的道德理性和内在道德情感统一的基础上的一种具体体现。而王阳明的“致良知”的结果是获得并发展了主体的良知,强调了“致”,即道德实践的过程,在“致”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良知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表现为主体在社会道德理性下,道德情感发展的结果。

而“致良知”就是以自律为准则的形式,积淀下来的道德自我约束能力。良知则是个体对自我道德弘扬。至于良知形成以后,所表现出来的的自我价值,那就更加显而易见了。良知的自我价值,也就是良知对主体的道德行为所起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的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三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在主体实践行为之前,良知对主体行为的出发点的选择,主要是起鼓励或抑制作用;在主体实践行为中,良知起监督和促进作用;在主体实践行为之后,良知对行为的结果起评价和判断作用。

(二)“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手段

“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手段和方法,体现了大学生道德主体性方法,就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理念、主观意志自觉的进行道德选择和评判,自己主动的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一种表现,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主导性以及目的性和主动性等特征。“致良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就是指具有良知的道德主体在遵守社会主流道德标准的前提下,以自我道德良知为标尺,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促进的过程,主体会高度自觉地接受道德良知的约束,从高度自觉地按照道德良知的要求去行动,不断促进自我道德的进步,进而成为一个真正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按照主体性程度的深浅,王阳明致良知主体性价值可以概括为自主性、创造性和个性三个层次。

在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求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要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另一方面,要坚持德育的教育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坚持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同时发挥大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充分引导学生的道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道德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不断促进自我道德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致良知”促进了大学生道德情感从自觉转向自愿

道德是自觉与自愿相统一的体现,道德情感的自愿是指一种对道德的认识,一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的一种自我意识;而自觉则是主体在道德实践活动中未超出自愿、趋于被动的一种道德情感。在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思路上,反对外在的因素,强调“内求”,把“格物”解释为“正心”,就是不断通过内心的修养,达到格物致知的目的。

在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中,如果学生仅仅凭着自己对道德的一种是非还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学生自我约束以及道德情感好恶的引导,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自觉的进行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道德情感的好恶。当代大学生并非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判断,而是情感的“好恶”,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学生,而是用自愿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因此,“致良知”有效促进了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从是非转向好恶的觉醒。

[1]朱熹.孟子集注[M].齐鲁书社,1992.

[2]王国良.明清时期儒学核心价值的转换[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生活中圆周运动评课稿下一篇:快乐的我英语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