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精选8篇)

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篇1

林秋琴

以‚世界末日‛为背景的好莱坞大片《2012》,讲述2012年12月21日,全人类经历了灾难和逃亡后,一部分人和动物在‚诺亚方舟‛上活下来的故事,由此掀起了一股讨论‚灾难与地球末日‛的狂潮。‚末日‛的场景越触目惊心,人们对‚拯救‛的期望就越高。

从电影《2012》的地球末日预言,到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从我国西南百年一遇的大旱到横扫大半个中国的沙尘暴,都给人类敲响拯救地球的警钟。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全球灾难性气候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甚至极大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地球造成的影响。

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地球,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了‚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首次活动于2007年3月31日晚间8:30在澳大利亚悉尼市展开,当晚,悉尼约有超过220万户的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事后统计,熄灯一小时节省下来的电足够20万台电视机用1小时,5万辆车跑1小时。更多参与的市民反映,当天晚上能看到的星星比平时多了几倍。“地球一小时”活动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今年是3月26日,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短短5年时间,吸引了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一股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潮流已经开始席卷全球。

今天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这一问题,主要是了解四个问题:一是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二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各国实践;三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四是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

一、低碳经济兴起的时代背景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首先是英国人提出来的。2003年,英国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低碳就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倡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在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方面的具体化。

对低碳的内涵,有三种解读。

一是绝对低碳,即零碳或无碳。能源供给来源于碳中型的生物燃料和无碳的核能、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零碳或无碳目标显然是理想的,但是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第二是满足一定目标的低碳。例如,发达国家实现《京都议定书》减排目标,即可视为低碳。如果我们在2020年相对于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就是低碳的。

第三是相对低碳。如果某企业单位增加值的碳排放低于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这个企业可以称为是低碳的。参照值还可以某一基年照常排放水平,或其他方式。对于发展中国家,低碳应该是相对的,不应该成为约束发展的因子。

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

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社会转型;其本质在于要求低碳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制度的创新,推动世界走向低碳社会。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具有共性,强调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但也有区别。

循环经济强调的是物质的循环利用、清洁生产、能源的尽量利用、废物减量,从而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概念较为类似,强调生产过程的生态化设计和管理,从而减少外界的物质与能量输入,实现自我良性循环,避免对外界的不利影响;

绿色经济强调环境友善,污染得到控制,环境得到修复,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生活环境绿色。

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碳的约束,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要求削减碳排放。无碳的活动,不受约束。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一)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

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

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北极熊为何要伪装成大熊猫?

气候变暖啦,北极熊移民来到了中国,所以伪装成大熊猫了。1.人口爆炸。气候变暖关键在人口爆炸。占世界7%人口的富国制造了全世界50%的温室气体,而最贫穷的50%人口仅仅制造了7%的温室气体。

2.化石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使用过程中会新增大量温室气体CO2。大量的历史数据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地球升温的罪魁祸首。通过燃烧化石燃料,我们已经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由工业化前的280ppm增加到了现在的387ppm。

因此,全球变暖的形势比原先预计的更加紧迫,目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达到危险值,临界点:350ppm(百万分比浓度),应采取必要行动使之回到350ppm或更低水平。

3.伐木毁林。由于能通过光合作用固化二氧化碳的树木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大大升高。

4.破坏水循环。原油泄漏或破坏海洋生态等情况,改变了全球水循环和洋流走向,最终导致气候变化。

(二)气候变暖的影响

20世纪的100年,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过去的50年,又是过去1000年中最暖的50年。气温变化过程证实着全球变暖的残酷事实。在全球普遍进入工业化的近100年来,地球平均地表气温升高了0.74℃。

据IPCC第四次报告说,在本世纪结束之前,全球温度将有可能上升摄氏二度到六度。一般来说,气温只要上升2摄氏度,全球GDP的1/5将灰飞烟灭,就会对于全球环境造成伤害,除了冰帽融化,生物灭绝,上升的海平面更会淹没许多岛国或者临海土地,让无数个家庭无家可归。

‚冰川都化了,我们站在哪儿?‛(企鹅)1.海平面上升 众岛国被淹。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会升高1米以上。威尼斯—‚水正在成为‘水城’最大的敌人。‛倒计时:40年 印度洋上平均海拔只有约1.5米的马尔代夫将彻底消失。这个岛国上的人们将沦为气候难民,举国搬迁。倒计时:90年

2.冰川融化,淡水资源流失。通过筑坝等水利工程,人类目前已成 功控制了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但不幸的是,在此之后其中有近3成已不能到达海洋,成为时涝时枯的季节河。水资源匮乏已开始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全球性问题。

3.众多生物物种灭绝。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2009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显示,其评估的44838个物种中,有16928种达到了濒临灭绝的状态,其中包括八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四分之一的珊瑚和三分之一的两栖类动物。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地球生命指数评估结果也同样让人痛心:1686种脊椎动物的种群数量,仅在从1970年到2005年这30多年间就下滑了30%。

从2006年起,欧盟生物多样性办公室和重庆市环保局等单位一起,开展了全面的重庆物种调查,目前第一阶段调查已经结束。调查认为,虎、狼、藏原羚这3种珍稀野兽,以及斑背潜鸭、黑海番鸭、黑鹳、秃鹳这4种珍稀鸟类,在重庆已经处于绝灭状态。

4.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近期中国灾难性气候频频发生:

(1)西南大旱——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对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统计数字显示,罕见旱情已导致中国西南地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1800多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2)强沙尘暴—3月19日开始的沙尘天气,是今年入春以来北方地区遭受的强度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不仅对我国北方地区造成影响,还给江苏、安徽、湖北等南方地区带来扬沙或浮尘天气。16个省份约2.7亿人遭受沙尘侵扰。

科学研究表明,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 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漫天飞舞的黄沙,就是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掠夺的抗议,就是对那种不计资源、能源和成本的经济增长模式的惩戒。

(3)内蒙古9800万亩草原遭鼠害。进入5月份以来,气温回升,气候变化异常,内蒙古全区爆发大面积鼠害。在鼠害严重地区,一公顷土地上能有1400多只老鼠。草原上满地的鼠洞,让骏马难再奔驰。刚刚返青的牧草,被老鼠大肆吞噬,让牧民们挠头不已。绿色的草原正在变成黄褐色的荒漠。

(4)南方水灾。6月27日8时-28日8时,广东西部、广西东部西部、贵州西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局地降了大暴雨。最大点雨量为广西藤县249毫米,广东阳东235毫米。受降雨影响,辖区内大部分河流超过警戒水位0.25米。6月28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分析,今年以来全国洪涝灾害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灾害损失偏重。二是山洪灾害致人员死亡比例高。山洪爆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及其引发的房屋倒塌致死人数占洪涝灾害总死亡人数近九成。三是受灾区域集中损失重,局地重复受灾。6月13日以来,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四川、湖北、贵州等10省区市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93亿元,死亡215人。广西、江西、广东等省部分地区多次重复受灾。

5.农作物减产,饥民更多。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2亿。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

6.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特别是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地震、洪涝和强风暴,以及多次蔓延全球的各种传染性疾病疫情等灾害,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遭受巨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探索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国际社会为减少“碳足迹”也签订了不少公约。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制度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气候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确立了 “共同而区别”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2.《京都议定书》。根据《气候公约》第一次缔约方大会的授权,缔约国于1997年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签署了《京都议定书》,确定《气候公约》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的减排指标,工业化国家在1990年排放量的基础上减排5.2%。同时,确立了三个实现减排的灵活机制。即:联合履行(JI)、排放贸易(ET)和清洁发展机制(CDM)。

3.巴厘岛路线图。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4.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和《哥本哈根协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但事与愿违,由于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态度变得消极,在量化减排、资金支持和技术转让等问题上缺乏诚意,有关各方分歧进一步拉大,最终各方代表最终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规定全球气温较工业化前上升幅度应控制在2摄氏度内,发达国家设立强制减排指标,发展中国家展开自主减排行动。

尽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的最终不尽人意,但会后各国都会从发展低碳经济入手,尽量减少和控制碳排放。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并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低碳经济方面进一步采取重大措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领域有所突破,以此主导全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行新经济的变革。

二、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

1.英国: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复苏。英国政府不久前出台了《英国低碳过渡计划》以及《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三个配套文件,目标是要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温室气体34%。该计划标志着英国正式确定了将低碳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复苏突破口的战略,拟通过抢占低碳经济发展先机,从根本上提升英国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英国经济在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5月,英国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右二)与车手亨德森、文宁和威尔敦合影。3名车手将骑着高科技太阳能动力自行车环游世界,全程约1.9万公里,以此向世界宣传太阳能的潜力。

2.美国:出台《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国之一和最大的人均排放国。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的目标,被广泛认为太过小气,与其超级大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符。

3.冰岛:计划到2050年成为不使用石油的国家。

4.丹麦:找不到垃圾的丹麦小岛。丹麦珊姆索岛所有的能源都是环保的,来自没有污染的土地,又回归于这片净土,永久性地循环下去,因此没有真正的垃圾。

5.挪威:拟建造世界上最高的木质摩天大楼。挪威宣布将打造世界最高的木制摩天大楼。这一新建筑可望成为北半球高纬度地区集多种风格与知识进步象征意义的标志,以及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碳排放平衡的典范。(挪威木结构大厦效果图.)6.以色列:六十年不放松 全球应对水危机的领袖。在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第五届国际水技术与环境控制展览会展会上,展示的海水淡化装臵和集水装臵。

7.德国:目标是最终建立起零垃圾的循环经济系统。德国是国际上公认的垃圾资源化做得较好、垃圾管理体系较为先进的国家之一。德国克尔海姆县垃圾堆肥厂

8.日本:从世界最脏到环保第一。日本在进入发达国家之列的同时,同时也拥有着工业大国中最高的森林覆盖率,最发达的环保产业,最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以及最显著的污染治理成果。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

三、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现阶段,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巨大压力。我国通过发展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化解能源危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国家的政策倡导、企业的低碳生产以及公民个人的低碳生活三个层面的互动。

(一)基本理念和目标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 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

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政府首度宣布中国的低碳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承诺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二)具体行动 1.政府举措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这些举措主要包括5个方面: 一是制订并实施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明确了到201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

二是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和行动,鼓励和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4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近期要通过严格市场准入、强化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大执法处 罚力度,淘汰煤炭、焦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的落后产能。

三是将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并建立了地方、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逐级进行考核。

四是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和企业参与、资金投入,大力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农村沼气等低碳能源。

五是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和财税体制改革。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行业政策

可再生能源: 2009年底《可再生能源法》修订案通过,确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电网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立法上强制性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上网。

资料图片:风电近年来在中国呈现爆发式的发展,年均装机增速都在100%以上。这是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的一处风力发电场。

建筑:通过政策大力推动建筑节能。2008年10月1日开始施行《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到2009年底,全国新建建筑物施工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汽车: 2009年3月公布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对采购新能源汽车实行了优惠政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步伐。(新能源汽车图)(三)未来展望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政策措施:

——在“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

——在“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

——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中,指出“前瞻部署气候变化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

——在“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指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推进资源税改革”、“鼓励外资投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在外交工作中,指出新的一年进一步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对外工作,在妥善解决热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些指明了今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向和重点

上海世博会中的低碳元素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围绕着这样的理念,上海世博园区内的低碳元素比比皆是。

图为世博园区有几百辆零排放的燃料电池汽车向游客提供服务。图为印度馆内竹制的世界最大穹顶,这个竹制穹顶上方是小型风力发电装臵和太阳能电池板,为整个场馆提供绿色清洁能源。

图为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红色幕帷,能发电,可天然降解。图为世界气象馆墙体外层如人的皮肤,防风、防雨、透气。图为由回收的可乐瓶制成的环保包。

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轮胎、水管、瓶子组成的“零碳酒吧”。图为游客在丹麦馆内享受自行车带来的乐趣。图为西班牙馆外墙是用藤条材料组成,既环保又传统。图为世博伦敦零碳馆内由废旧纸箱做成的沙发。

四、积极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一)低碳生活—关爱自己也关爱地球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崇尚低碳生活,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追求健康生活,不仅要低脂、低盐、低糖,也要低碳!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

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就是简约的生活方式。

“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二)减少碳足迹

对我们来说,生活方式描绘了每个人的“碳足迹 ”(产生、使用和消费这些东西共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1.碳足迹:是表示一个人或者团体的‚碳耗用量‛。‚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碳足迹‛就大,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反之‚碳足迹‛就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它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计算。这个概念以形象的‚足迹‛为比喻,说明了我们每个人都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2.‚碳足迹‛估算公式: 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耗电度数×0.785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油耗公升数×0.785 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以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公里数×0.275 中途飞机旅行(200公里至1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55+0.105×(公里数-200)长途飞机旅行(1000公里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公里数×0.139(三)行动起来—此时、此地、此身

1.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好东西,但太遥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低碳经济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任何节能、防治污染、环境友善的行为,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

低碳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臵,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不仅取决于国家的经济战略、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相应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更取决于每一位公民的低碳理念。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我们的衣、食、住、用、行都可体现低碳生活。

作为生产者,企业搞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关闭小火电、小水泥等落后产能,是对低碳经济的贡献;作为消费者,我们随手关水龙头、关灯,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用太阳能热水器,这都是在向低碳化迈进。以节能灯为例,曾有专家测算,到2010年,预计全国2.7万亿度用电量中照明用电量将超过3000亿度,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

所以低碳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生活、生产和消费中。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从点滴做起,把减少二氧化的行动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小学生们在展示获赠的环保袋和省水阀

2.过快乐时尚的低碳生活。由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全国“低碳家庭·时尚生活”主题活动启动仪式2010年3月24日在北京召开。活动旨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推行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低代价的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家庭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贡献力量。我国有3.7亿个家庭,如果全国所有的家庭每节约1千瓦时电,就将减少2.9亿公斤碳排放,每节约1吨水就将减少0.72亿公斤碳排放,每少使用一个塑料袋就将减少37吨碳排放。活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同步启动。主题活动提出了“家庭低碳计划十五件事”:

(1)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拔插头;(2)少用空调多开窗;

(3)使用节水型洁具,循环用水;(4)温水洗衣自然晾晒;

(5)随身自备饮水杯,不用一次性纸杯;(6)少喝瓶装饮料,多喝白开水;(7)外出用餐自备筷、勺等便携餐具;(8)购物使用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9)电梯少乘几层,楼梯多爬几层;(10)每周少开两天车,多坐地铁和公交车;(11)每周上班走路或骑自行车一到两次;(12)多在户外运动锻炼,少去健身房;(13)提倡减少荤食,合理健康饮食;(14)家里多养花种草,绿化居室环境;

(15)建立家庭低碳档案,核算每月家庭减少的碳排放量。广西“低碳家庭”科普传播进社区活动3月24日启动 3.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2009年6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湖南大学时对广大学子提出六字希望——此时、此地、此身。这虽然是对大学生提出的希望,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公民来说都是适用的。

此时,就是现在应该做的事情,就立即做起来,不要拖延到以后; 此地,就是从你所处的岗位做起,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不要等到别的地方;

此身,就是自己应该而且能够做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担,不要推给别人。

面对气候变暖的威胁,我们应牢记总理的寄语,努力承担起社会责任,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变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此地、此身,开始低碳生活!

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用自制道具在校园内进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 公民的低碳生活应当从衣、食、住、用、行做起:

(1)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穿化纤衣服,多穿棉质衣服。衣服洗净后,挂在衣绳上自然晾干。解下领带,应季穿衣。

(2)食:科学营养,合理搭配。提倡多吃绿色食品。少吃荤,多吃素;少喝酒,不抽烟。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

(3)住: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净化室内空气;及时关掉电器的电源。注意安全。

(4)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选用节能电器。少用一次性水杯、筷子等餐具、少用塑料袋,少饮用瓶装水。

(5)行:多乘公交车,少乘出租车 ;多爬楼梯;少乘电梯;多爬山运动,注意锻炼身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行为,大改变。“低碳”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责任。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严峻的形势催促着我们,重大的使命激励着我们。为了国家的永续发展,为了生活的和谐美好,为了我们的家园天更蓝、水更碧,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入手,做践行低碳生活的引领者,以低碳生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名词解析

1.碳中和:是现代人为减缓全球变暖所作的努力之一。利用这种环保方式,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1997年问世以来,‚碳中和‛的概念在西方逐渐走红,实现了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

4.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 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6.森林碳汇(Forest Carbon Sinks):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是未来30—50年经济可行、成本较低的重要减缓措施。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7.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玻璃制品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征收。这完全可以视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延伸。‚碳关税‛不仅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也违背了《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8.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一种以保护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的名义,对来自于国外的进口商品加以限制的手段和措施。其中以低碳名义征收的“碳关税”尤其值得警惕。按照《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的条款,如果美国没有加入相关国际多边协议,自2020年起,美国总统将获权对来自未采取措施减排温室气体国家的钢铁、水泥、玻璃、纸张等进口产品采取“边境调节”措施,即可以对这些产品征收关税。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排放税多是国家内部征收,其目的是督促本国企业和民众节能减排。一些专家认为,将碳排放税变成“碳关税”,用于对外贸易,实质是保护本国企业竞争力,说到底这是一种新的贸易壁垒。

联合履约机制(JI)就是指某一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另一发达国家实施的减排项目,该两国均需是京都议定书的缔约国。

排放权贸易(ET)是指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即俗称为碳贸易。目前,在北欧电力交易所已形成欧盟内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每日挂牌交易。

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发达国家把帮助发展中国家削减的排放量算作本国的削减量,只有CDM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

(四)低碳经济发展呼唤低碳人才

根据联合国劳工署的统计,绿领人才到2030年将增加约2千万个工作机会,美国甚至每四个工作机会中就有一位为绿领,欧盟在绿色建筑产业工作机会也将增加350万人,约为目前职缺的三倍,显然,绿色产业相关人才正逆势成长,“绿领产业”方兴未艾。

据专家保守预测,2010年我国绿色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与之相关的从业人员将超过1000万人。

随着迈向“低碳时代”步伐的不断加快,许多企业纷纷进军低碳产业,环保型“绿色人才”成为进场企业的热招对象。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凸现,一些企业人士直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

教育部网站2010年2月发出“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说,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有关高校从本科教育入手,积极申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相关的新专业。

通知指,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领域包括:①新能源产业。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核能技术,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新能源汽车等。②信息网络产业。传感网、物联网技术。③新材料产业。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④农业和医药产业。转基因育种技术。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⑤空 间海洋和地球探索与资源开发利用。

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篇2

1 低碳经济

1.1 内涵

对低碳经济进行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抒己见, 大体上是从社会资源结构、经济发展模式、技术应用等方向对其进行思考与研究。而实际上, 低碳经济就是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在发展进程中结合的产物, 在物质循环与碳平衡理念的辅佐下, 对人类碳排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以后, 提出标准, 那么在低碳经济的约束下,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不仅仅考虑经济利益取得的情况, 而且极关注“环境—社会—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

1.2 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气候, 管控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十二五”期间,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号角吹得愈发响亮, 我国大力提倡低碳经济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管控气候变化的趋势, 改善地球生存面貌;使产业结构发生转型, 践行“科学发展观”路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终结目标;维护生态平衡, 降低能耗量, 最终完成小康社会的构建工作, 为社会、人类创造财富。

例如, 浙江省杭州华辰国际酒店, 其在经营方面践行了“低碳”的路线, 例如变频器在每个机房中都有安装, 保证了酒店时刻处于恒温的模式中。这样的经营达到了低碳经济的效果, 不仅仅使华辰国际酒店省电率高达30%, 同时也给客人带去了舒适的感觉。目前浙江省绿色饭店有328家, 在全国居于首位, 达到了节约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尤其是华辰旅业中水泵变频节电、照明智能节电、太阳能等技术的应用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2 低碳农业

在2008年, 《中国农业信息》 (第8期) 有“低碳农业经济略论”, 该论文也因此成为“低碳农业”产生的源头。此外“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对策”一文中也做出这样的表示:只有增强我国农业应对多变气候的能力, 这样农业总产值才不会受到影响, 也会落实持久、平稳发展的战略计划。其实无论是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还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还是普通刊物上, “低碳农业”的论文占有很高的比例, 可见“低碳农业”一词的提出是广泛性的。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衍生出的产物, 实质上就是在农业生产运行的过程中, 在多样化高端技术的辅助下, 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不可再生资源的耗损量, 同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在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为人们谋福造利。其特征可以总结为, 低能损、低物耗、低排出、低污染、高效率、大效益。

低碳农业模式并非单一化的, 立体、生态、绿色、循环、休闲观光、生态高值农业模式较为常见且有较高的应用率。对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行探讨, 在多变的气候面前也不会慌乱, 有效的解决资源紧张问题;同时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保护生态平衡;使农产品安全性能更高, 为农民创造更大的经济利润;此外使人体健康水平与素养水平综合提升。

3 低碳作物生产

目前研发出的“低排品种”Disang与Liut可以达到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 这是因为在农作物生长期间CH4排放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有研究资料显示, 后者比前者降低30%的CH4。对Disang品种特征进行描述, 叶面积指数高、根系体积大, 而Liut自身具有高产量植株的形态特点。水稻品种CH4排放量存在差异性, 内在原因是其基因存在差别。此外绿色超级水稻品种的推广使用发挥了“三节”的功效, 即节约氮肥、节约水资源、节约农药。

低碳栽培技术, 主要用于填间管理进程中, 其应用原理就是田间农作物生长发育时期, 为了降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可行手段。实践表明, 间接灌溉应用于水稻生长阶段, 使CH4排放量为20.04g/m2, 比长期淹灌降低45%, N2O排放量也比长期增加四成有余。通过计算, CH4与N2O产生温室效应的总量为4651.70kg/hm2 (CO2) , 比长期淹灌降低43%左右。低碳栽培技术水稻田间管理中的应用, 不仅仅缓解了温室效应, 而且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的建立健全。

4 结语

化学教学与低碳生活 篇3

一、让低碳理念走进化学教学

化学的产生与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环境,可以说环境的污染、温室效应等很多环境问题都是化学生产的“畸形儿”,着实令从事化学工作的人感到无比痛心。世界各地每年都会发生很多起因环境破坏而发生的灾害。今年发生在我国云南、贵州、重庆等地的干旱,百年不遇,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这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活生生的案例是我们教育学生的素材。“低碳、低碳”的呼声响彻全世界,我们的温总理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庄言承诺减排目标。“我们言必信、行必果,坚定不移地实现甚至超过低碳目标”。这是负责任的大国向全世界的承诺,也是对我们自己及子孙万代担负的责任。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要保卫我们的地球家园,国家的低碳目标要细化要分解到每个人去具体落实,低碳生活,人人有责。

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让低碳理念走进课堂,走进生活,扎根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时刻想着我能为低碳做点什么?在化学教学中适时进行低碳教育,让学生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比如在讲能源时,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出路何在?一方面教育学生节约现有能源,别一方面积极开发新型能源,在新能源的使用没有普及之前,现有的化石能源怎样才能做到低碳排放?启发学生能不能改进燃烧的工艺?既让燃料燃烧充分释放出最大的热量,又让产生的二氧化碳转化合成别的物质减少直接排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一种时代责任去思考,学习就有了动力源泉。再比如在讲金属材料时,钢铁的冶炼产生大量工业废弃物,有害尾气等。启发学生直接把这些有害物质抛弃,可能眼前省去不少费用,但后患很严重:大量矿渣堆积占用耕地、污染土壤及水源;尾气直接排放又污染了空气,引发疾病。冶炼的技术能不能进一步改进?废渣又怎样巧妙利用?如何使化学更加绿色化?金属的锈蚀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每年的锈蚀占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造成很大浪费,如何才能防止金属生锈?最大可能地利用金属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等等。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时刻想着如何更加低碳,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二、坚定信念用所学知识改善环境

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知识,将来有义务有责任去改变自然、服务社会。环境问题中属化学带来的恶果,相信用化学手段一定能根除。青年学生面对种种环境问题,虽有雄心壮志,但没有丰富的化学知识去武装头脑只能望洋兴叹。我们要教育学生在当下自己的首要任务是: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发奋学习,储备丰富的化学知识,并积极实践,将来为消除污染、改善环境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比如:做饭用的燃气充燃烧时既可节约燃气又可减少污染,同学们在家通过观察燃烧的情况,就可学着调整进气、进风阀门至最佳状态。再如:水壶中水垢积多了,烧开水时,既费燃气又费时,同学们就可用化学知识去水垢,这样的小实践既可巩固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为节能减碳做一点事,体会到了学习的价值。

三、推行低碳、教育学生正当时

我们今天的教育对象是未来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只有他们在学习期间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才能主动自觉地去宣传去实施,让学生有意识地担负起节能低碳的社会责任。当下,中国推行低碳生活很有必要,也很是时候。咱们中国通过几十年改革开放,人民物质生活有了很大提高,有些人就认为浪费点儿资源、能源不算啥,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咱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浪费能源为代价的。而咱们中国的资源、能源人均拥有量是很低的,我们浪费不起。随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中国能源依赖进口的程度越来越高,而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只有发达国家的50%。1990年我国人均拥有煤147吨,占世界平均拥有量的41.4%;人均拥有石油2.9吨,占世界平均拥有量的11%;天然气占世界平均拥有量的4%,其它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很低。面对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还忍心浪费吗?还有什么理由拒绝低碳生活的方式吗?

四、把低碳生活理念自觉化为行动准则

低碳生活不是高不可攀,它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只要我们从点滴去做人人都能帮助阻止全球变暖。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节能是每个人的责任。下面从衣、食、住、用、行方面列举一些:

衣: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少买一件可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排放。

食:多吃素,少吃肉,少喝酒。生产一千克牛肉排36.6千克二氧化碳,而菜只有它的九分之一。一人一年少喝0.5千克的酒,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

住:选择小户型,不过度装修。减少1千克钢材少排二氧化碳1.9千克,少用0.1立方米的木材,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

用:节电、节水、节气。

行:多步行、骑自行车,少开车。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减排98千克二氧化碳。

五、通过学生辐射社会

环境保护与低碳生活 篇4

松溪一中开展了对学生具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本小组深入城区主要街道、校园和凯震地产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及问卷活动。

调查中我们发现松溪一中和凯震地产的绿化程度比较好,松溪一中的绿化面积多但未做到垃圾分类处理,松溪城区的主要街道垃圾桶数量较多但稍微次一等的街道垃圾筒数量少筒与筒之间间隔远人们人垃圾很不方便,且街道两侧的绿化面积不够造成尘土多。垃圾处理方试以焚烧为主,造成空气质量不好。通过我们小组的走访调查,松溪人民环保意识不够,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的人表示自己居住的小区没有或很少的宣传环保的专栏更不用谈及所谓的环保活动。人们的日常出行方式都以耗能型的方式出行为主,骑自行车上帮的人较少。环境保护于我们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做到“低碳”实行低碳生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小的力量积少成多就可以创就辉煌。

地球是人类之家。大自然是同我们生死相依的朋友。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都必须领先环境提供自然资源,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必然会危及人类的自上而下和发展。我们既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又要很好地保护环境,是它永远生机勃勃,同人类和谐发展。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着社会财富与物质文明,但同时也严重破坏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如由于人类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致使森林锐减,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地球增温等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目前世界各国认识到生态恶化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不仅纷纷出台各种法律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而且开始思考如何谋求人类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面对松溪县的环境状况我们要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县政府应在地方电视台播放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各小区的居委会要在小区中开辟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的宣传专栏向小区居民发放传单,教授环保小知识定期开展环保讲座发动大家行动起来。各学校要做好学生们的环保教育工作是同学们养成从小保护环境的意识,环保部门应在各街道加装垃圾桶减少垃圾乱扔的情况。

大学生与低碳经济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低碳经济;低碳文化;推动者

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乃至国家权益的深刻变革, 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低碳文化”来提供软实力的支撑、传播和引领作用。当代大学生思想先进, 思维活跃, 是传播低碳文化的一支潜力巨大的重要力量, 应当成为低碳文化的有力推动者,并在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进程中, 改进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提升综合素养, 加快健康成长成才的步伐。

一、低碳文化的内涵

低碳文化是以低碳经济为基础的, 是低碳经济的文化内核, 是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社会运行状态下展现出的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思想、精神与追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实质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 在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探索的过程中, 逐渐意识到需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生产生活中对人类的传统方式与模式加以改进和提升, 进而产生了低碳文化的认知, 使之成为低碳经济的”软实力”, 通过低碳家庭、低碳人生、低碳生活方式等形式多姿的文化形态表现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呼唤、要求与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是传播低碳文化的一支潜力巨大的重要力量

1.从大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定位来看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也是引领和践行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与方式的生力军。大学生拥有何种成长与发展理念, 在生活与工作中如何领悟和践行正确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表达渠道, 将会深刻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而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呼唤, 是中国未来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 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及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历史新使命的承担者, 应该走在低碳生活的前沿,做低碳时代的文化领跑者.2.从大学生的群体数量和教育质量上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 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 2000 万,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 其对社会实践的践行、示范和渗透的力量是深刻而深远的, 是必须牢牢抓住的中坚力量。同时必须看到, 一个大学生即代表着一个基本的家庭、一个未来的工作单位和一个稳定的交往群体, 形成合力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强大的社会传播、辐射和带动效应, 其力量与效果是广泛而不可估量的, 是大有潜力可挖掘的坚实依托。此外, 当代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社会道德修养, 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和民族情怀, 朝气蓬勃, 思维理性, 行为文明, 是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合适人选;理论水平高,应变能力强, 勇于担当使命,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是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最佳媒介。

3.从大学生的群体思维与行为特征上看

当代大学生多为“80”后”和“ 90 ”后, 个性张扬,思维活跃, 接纳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西方现代价值理念, 独立意识较强, 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期较为短暂, 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追求时代潮流的思想浓厚, 但也并不完全人云亦云;敢于尝试, 勇于实践, 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 逐渐加深了自身的社会化程度, 能够正确地看待成功和认识失败, 乐于向自己的观点和成就挑战, 凸显出高级人才的优秀品质。因此, 当代大学生完全有可能并且应当成为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有生力量, 在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时

代潮流中, 检验自身的不足之处, 不断实现自我认可、自我转换和自我超越;在营造和浓厚低碳文化的历史背景下, 以个人为枢纽, 带动更多的人为实现低碳社会而贡献青春、热情和才华。

三、当代大学生应成为低碳文化的有力推动者

1.牢固树立养成和争当低碳文化先锋的思想观念

当代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对个人素养的培育、生活方式的转变、思维角度的拓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紧紧跟随”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社会”的时代潮流, 从自身开始, 从身边做起, 不断养成传播低碳文化的自觉行为, 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传播低碳文化的先锋军, 积极投身于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伟大实践中, 号召、带动整个大学生群体投身低碳事业, 鼓励、促使更多的大学生提升环保意识, 提倡实行并向社会大众宣传低碳文化生活方式, 倡导科学健康的低碳生活, 把低碳文化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 并在其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 加深对社情民意的了解, 加快成长成才的步伐, 展现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2.大力弘扬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的文明风尚

当代大学生应以低碳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为契机, 加强和提高自身对低碳经济、低碳文化和低碳社会等“ 低碳”概念的认知, 以良好而准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引, 积极参与到发放倡议书、校园低碳签名、街头宣传、计算碳排放量、低碳生活宣誓、“ 地球一小时“等形式各异、色彩多姿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让自己成为校园低碳行动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志愿者, 为校园节能减碳贡献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使“低碳”理念的种子播撒于校园的各个角落,让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成为“ 低碳达人”。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和流行尚处于初级阶段,对大多数人尤其是群众, 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需要加深了解和认知。当代大学生应在社会实践之中深入农村、社区和企业, 开展“ 倡导低碳生活, 共建环保家园”等科普教育系列活动, 围绕节能减排与气候变化、上海世博会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群众讲解“ 怎样减少碳排放“等科学知识, 向社区居民介绍简单易行的节能窍门, 将节能低碳观念传递给社会大众, 使群众在个人生活中选择低碳产品与低碳成本生活。同时以手机短信、QQ、博客等新媒体为媒介, 不断创新低碳文化传播的手段、方法和形式, 把新鲜灵活的低碳理念用通俗易懂、简单简约的方式表达出来, 使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便于接受、乐于接受, 提高低碳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持久性。

3.努力探索推进和加深低碳文化的新途径新方法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善于总结, 善于思考, 在身处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 一线”过程中, 在亲身经历和直接感受中认识和体察到低碳文化传播中或现存或潜在的问题、存在的薄弱环节,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 在作好调研的基础上, 努力思考、探索弥补和完善低碳文化传播过程中凸显的缺陷所在的新途径新方法, 并形成规范化的理论文本, 提出对低碳文化传播政策的完善或改进的建议, 为政府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政策依据献言献策, 为新时期下增进低碳文化的内涵、推动低碳文化的良好传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4.积极践行符合和适应低碳文化要求的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习惯, 在人们当中逐渐兴起一种“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的思维状态和生活方式, 使更多的人成为“ 低碳一族”, 是低碳文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表现。当代大学生应当把“低碳生活”的理念贯穿于个人的生活、学习、消费和交往的全过程, 积极践行符合和适应低碳文化要求的生活方式, 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 以绿色生活方式为主导, 从个人起步, 从点滴入手, 从现在开始, 从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张的正反面重复利用、废纸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尽量随身携带饮用水杯、少使用或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使用环保型购物袋、循环利用塑料制品、养成无人在寝室时随手关灯和关电器的习惯等小事和细节中参与、传播和践行低碳文化, 关

注和思考个人生活方式所描述出来的“ 碳足迹”, 在各个环节之中降低对碳的依赖和消耗。通过把“ 低碳”养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在平日的各种活动之中, 主动去约束自己、提醒自己、改进自己, 追求多节约、不浪费的简约美, 在日常生活中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计划性购买日用品、减少个人物品的闲置、提倡循环利用物品、拒绝多余的商品包装和爱心捐献等, 让自己每做一件事情都能为节能减排贡献一份力量, 让“今天你低碳了吗?”的流行语真正转换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使自己过上舒适而新潮的“ 低碳生活”, 迈入文明而优雅的“低碳人生”。

参考文献: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篇6

发展低碳经济,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可行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也是我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经过几周的学习,我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有个全面的理解,反思过去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的循环和低碳观念几乎还是空白的。所以,就先自我检查一下我的工作环境中有哪些与低碳原则不相应的地方吧

首先,是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对于医疗系统而言,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了吧。最初是基于标准预防的概念,为了保护患者也是保护工作人员,而后来,我们渐渐习惯了一次性医疗用品带来的便利----便宜、干净、方便,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应用范围也在悄悄的扩张,从最初的一次性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垫单到现在包括注射类、导管类、敷料类、缝合针线类、放射性类,透析类,骨科类,中心静脉插管类,试剂类,卫生用品,护理器材及临床需要的其他器材,一次性医疗用品几乎涵盖了医疗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就在我们尽情享受一次性用品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我们也在制造越来越多的医疗垃圾,因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特殊性,这部分医疗垃圾是不可回收的,而且基本上是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对其的处理也极简单,焚烧或是破碎掩埋,不论是哪种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都不容小视,而其浪费的能源更是无法估量的。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活等-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必然选择。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毫不保留地为人类提供各种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还随意地毁坏自然资,比如森林砍伐,比如废气排放,导致泥土流失,树木被黄沙替代,破坏性风暴增多,生物种类减少,这些都是人类造成的。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危害,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氟氢烃等都对人体有着较大的危害。工业生产与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和尘埃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途径。工业废气中的尘埃颗粒还会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还会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生成更多污染物,形成二次污染。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并且使臭氧层受到破坏,致使全球气候变暖。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了,甚至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新研究表明,当年的尼德兰人就是在气候突变中灭绝的。气候变暖真的导致灾难吗?人们的疑虑不是没道理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和我们有关系?当然,人类只要呼吸便会排放二氧化碳,可是总不能不让我们呼吸吧?这应该是那些轰轰向天空吐出一团团黑烟的化石能源企业的责任吧,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才是导致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可是我们和那些能源企业的距离真的不相干吗?会有谁想过,这些消耗制造大量二氧化碳的企业最终把生产出来的能量输送哪里?谁又是他们的消费者电灯.....哪一样不需要消耗能量?在升入高空的二氧化碳中,你“贡献”了多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电脑,电灯,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使用节能电灯泡,一只的照明效果顶的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的过高或过低,这样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多步行,骑自行车,坐轻轨或地铁;电视机屏幕不要太亮,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节能又能保护视力,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我们面临是日益恶化的环境,让世界变的更美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是我们是基本国策,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自己,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大规模使川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脑,80%,如果全国使用3亿台电视机,仅调暗亮度这个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人范围研发

空调,11W节能灯12亿只节义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手机,热水器,亿度。即将枯竭的化石能源,其实只要举手之牢就能的路,从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目标出发,安排好有关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和时间表.必须从传统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零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型和资源循环型产业转变.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又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与低碳经济 篇7

低碳经济的雏形, 可以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 英国2003年颁布了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其中提出英国能源的未来是创建低碳经济, 英国遂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

此后的一系列事件, 如应对气候变化的后京都谈判的开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发布、巴厘路线图、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的通过等, 使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也不断走向深入, 并逐步形成了全球共识。我国也高度重视低碳经济的相关问题, 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了大量工作。“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都把降低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作为重要指标。2007年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确定了中国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同年,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 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 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1月, 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 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为中国和全球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自英国提出“低碳经济”一词后, 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实现的可能性、实现的途径、碳汇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 所提出的思路也有所差异, 却普遍忽视了草原的固碳减排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 草业碳汇的关注度远远低于林业碳汇, 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为少见。而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正是看到草业碳汇的价值, 并且充分利用了清洁能源和金融工程的方法, 还结合了广大牧民的利益。总之,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十分符合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的涵义

草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植被类型之一, 草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具有多功能性。但长期以来, 人们注重的仅仅是草原、草地承载多少草给牲畜, 生长出多少饲料, 而忽视了草原在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固碳减排等方面的多功能性。

我国是草原大国, 全国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 约占国土面积的41.7% (1) , 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30%, 居世界第二位。草原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中天然形成的最有价值的生态屏障, 但是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草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地退化, 其中沙化、退化和盐渍化的草原面积已经达到了1.35亿公顷。

现有的一些保护草原和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如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封栏育草和建立禁牧区、禁猎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等, 很难从根本上扭转“一边治理、一边破坏”、“治理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的被动局面。究其原因, 主要是大部分措施和项目没有充分考虑到牧民的长期收入问题, 没有把造成草原生态退化的牧民脱贫致富的压力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释放出去, 就很难根除草原超载过牧等问题。政府实施扶贫攻坚、牧民定居工程、草原建设、防灾保畜基地建设等措施, 只能缓解牧区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 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牧区的贫困落后状况。也就是, 在草原生态项目建设中, 草原经济发展缺乏一条完整、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遵循草原生态规律下, 探索一条适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是一项集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 涵盖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产业建设工程, 包括风能发电 (部分地区也可以考虑太阳能发电) 工程、水利工程、草场恢复及建设工程、畜牧工程、生态旅游工程等。与已有的实施项目不同,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综合了生态恢复、产业链建设、牧民致富以及功能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等多方面的考虑, 调动政府、牧民、企业等多方力量的积极参与, 探索出草原生态治理、草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新模式。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通过构造财政资金、信贷资金和社会企业资金相结合的金融支持体系, 引导地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的整合, 形成一条多元化且集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业链。这一过程, 将当地资源 (主要包括土地、草、地下水、风能、太阳能等) 就地转化为生产力, 在促进草原生态恢复的同时也加快了牧区经济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 系统解决了草原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可考虑广泛发展家庭生态牧场 (也可以结合草场联营形式) , 建立风能发电 (部分地区也可以考虑太阳能发电) 系统抽取地下水, 采取喷灌这种比较节水的灌溉方式给草场浇水。并实施500亩/5000亩草场建设方案, 即5000亩的草场中, 以500亩进行人工灌溉的饲料草场建设, 剩余4500亩保留自然草场。为保证自然草场很好地恢复, 严格限定4500亩自然草场的载畜量。饲料牧草生长、自然草场恢复和畜牧养殖的互动, 不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美化草原的景观和优化人居环境, 还可以增加当地牧民的收入。因为, 牧民的收入除了保留原有的畜牧养殖的收入外, 还可以新增人工灌溉草场的饲料的收入, 草原的恢复和建设还将推动当地草原旅游进一步的发展, 带动当地经济的滚雪球式发展壮大。

三、草原生态金融工程与低碳经济

1. 低碳经济的概念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国合会政策研究报告2009》一文中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 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 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开发,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 当然还包括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转变, 即摒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通过低碳的经济增长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 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 积极实践低碳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发展新型的低碳工业, 建设生态文明。从而避免走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和先粗放后集约的工业化道路, 走低消耗和低排放的新型发展模式, 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与低碳经济

目前林业碳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国内外已经有不少林业碳汇项目正在实施。然而, 草业碳汇还未得到应有的关注, 草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土壤和植被中, 草原碳汇是不亚于森林碳汇的珍贵资源。

“首届碳汇草业研究会”向全国发出倡议书, 呼吁积极开展草业碳汇的研究, 摸清草原的碳汇家底, 积极发展草产业、沙产业——这都是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全国政协常委董恒宇在研讨会上强烈呼吁:要像重视森林一样重视草原、要像重视基本农田一样重视基本草牧场、要像重视农业一样重视草业。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正是看到草原在生态、经济、社会这三个方面的无限潜力,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属于低碳经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保护和治理草原, 可以为固碳减排作贡献。草原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 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草原和草产业在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草原的治理和恢复可以为国家和世界增加碳汇资源。在全球呼唤低碳经济的今天, 保护现有草原, 治理退化草原, 发展草地资源, 可以有效地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是低成本的固碳减排的一种途径。据测算, 1亩天然草原固碳能力为0.1吨, 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0.46吨。由此推算, 我国60亿亩草原固碳能力为6亿吨, 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6吨 (1)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温室气体, 为我国的减排作出突出贡献, 也将为缓解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一定贡献。

其次,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进行草原灌溉。风能和太阳能是可重复利用的清洁能源, 属于低碳经济的范畴。我国大部分草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单独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或风能发电系统, 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的约束, 很难全天候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而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 白天光照强时风小, 夜间光照弱时风能由于地表温差变化大而增强, 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是发电系统在资源利用上的最佳匹配。草原地区地处边疆, 地广人稀, 面临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这两种清洁能源的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导致并网困难, 另一方面草原深处用电困难, 网电运输的距离远、成本高。草原生态金融工程正好能解决这个问题, 就地发电就地使用, 这将改变地方资源难以使当地居民受益的现状。

四、结论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和形势不容乐观, 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矛盾、能源结构、总体技术落后等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完全符合我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方面保护和治理草原可以为固碳减排作贡献, 另一方面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进行草原灌溉, 属于低碳经济的范畴。总之, 草原生态金融工程将改变地方资源难以使当地居民受益的现状, 它将惠及广大牧民, 从根本上改善牧区的贫困化问题, 走上低碳经济的幸福道路, 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Koji Shimada, Yoshitaka Tanaka, Kei Gomi, Yuzuru Matsuoka.Developing a Long-term Local Society Design Methodolog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An Appli-cation to Shiga Prefecture in Japan[J].Energy Policy, 2007 (35) :4688-4703.

[2].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3) :14-18.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应对气候变化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 2009 (08) :8-10.

[4].金乐琴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1) :84-87.

[5].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 光明日报[N].2009-04-21.

[6].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 2008 (03) :38-42.

[7].杨金贵.2010,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N].北京财经周刊, 2010-03-11.

[8].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R], 2009.

论科技创新与低碳经济的良性互动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科技创新

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现状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2003年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以来,它迅速为世界许多国家采纳,成为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哥本哈根峰会与坎昆气候大会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产业界的共识。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的低碳化。即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注重对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进行科学统筹和规划,大力引进和运用新技术,关注自然资源的循环和再利用,注重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使之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2)分配的低碳化。指政府进行再分配时,要通过法律、税收、转移支付等经济调控手段,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实行倾斜和优惠,同时对于那些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予以限制,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以实现产业低碳化,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3)消费的低碳化。即积极倡导文明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在消费结构上要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文化消费等。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等新概念应运而生。

(二)低碳经济的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积极推动低碳绿色增长。尤其是为了应对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些国家更是把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重要动力。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分成三股力量:欧盟、伞形集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展中国家(77国集团+中国)。欧洲是低碳经济的起源地,也一直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机会的摇篮,低碳经济已经写入欧盟未来发展战略规划。欧盟将低碳经济视为“新的工业革命”欧盟英、法、丹麦和挪威等国的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近年迅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果。而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的美国选择以开发新能源、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重新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动力。虽然布什政府时期对《京都议定书》一直持不合作、不作为态度。但奥巴马上任之后不仅在美国国内积极推动气候立法,令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安全法案》(ACES),更热衷于绿色外交、四处打清洁能源合作牌。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美国政府低碳经济政策可以进一步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的开发是核心。2009年1月,奥巴马宣布了“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以发展新能源作为投资重点,计划投入1500亿美元。2009年2月,美国出台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投资总额达到7870亿美元,该法案将发展新能源列为重要内容,包括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等)。在节能方面最主要的是汽车节能。此外,为应对气候变暖,美国力求通过一系列节能环保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有资料显示,美国以世界6%的人口消耗了世界30%的能源。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

对于中国的而言,气候变化问题如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迅速兴起、人口老龄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等一样,有可能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社会的重要力量,并且会为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全球变暖本身将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球温度的升高、降水的变化、海平面的升高,以及由此所造成的对水资源、农业、自然生态、基础设施以及人力资本等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极端性的气候事件所带来的冲击性和持续性地破坏,都将会改变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中国逐渐承担控排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减少能耗和碳排放量,采取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约束性条件,而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高的企业和行业将会面临显著的风险。中国将会在市场、技术、标准、投融资方面不断推出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会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社会等手段实现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中国最终将会建立起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建立起能够真实反映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稀缺性的价格体系,建立起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财政与税收体系,建立起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社会经济生产与消费体系,这都会对中国企业的营商环境带来巨大变革。

如今,我国正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基本上是一致的。从经济的角度讲,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原始生产要素的高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工业化中级阶段,经济发展以投资和科技进步为主要带动力量;工业化高级阶段则以信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中国的经济转型摒弃了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路子。正在向工业化中期迈进。

三、低碳经济呼唤科技创新

低碳灵魂是科技创新气候变化的脉搏牵动全球“冷暖”,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成为全球共同目标。如今人们逐步认识到,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解决资源、环境、污染物排放问题,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目前,我们还沿袭着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三高一低”特征,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能源消耗,碳排放居高不下。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下,低碳经济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有效途径。

但低碳经济究竟如何发展,需要实现“五个创新”,即观念创新、结构创新、科技创新、消费方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其中科技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资源,才能够争得先机,赢得低碳经济的主动权。应该说,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是各个先决条件中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市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环保产业,以煤层气为代表的新兴能源方面,以及传统能源升级改造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而搭上低碳经济这趟列车,需要科技的有力支撑,需要加大对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需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掌握核心科学技术,才能在低碳经济发展中掌握主动,实现大发展。例如,在新能源煤层气开发利用上,为什么我们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局面,一方面与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关,进入门槛较高;另一方面也与我们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企业科技水平不高,实力不够有直接关系。新能源被业界专家普遍认为是2030年后的产业主流,而守着丰富煤层气资源的晋城,如何使煤层气成为今后新兴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加大引进新技术和自主开发的力度,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好煤层气,使煤层气产业为晋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实现传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样是摆在我们目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现煤炭产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同样需要科技作保障。煤炭等传统能源只有通过科技进步,才能提高效能,降低能耗,向绿色经济方向转型。因此,我们要加快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研发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结构升级。要加大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使传统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当前,低碳经济之路为全世界展现出美好而光明的前景,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正当其时。同时,也为加快科技进步提升创新水平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正如有关专家所言,科技将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等问题开辟途径。我们要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把培育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永恒主题,抢抓机遇,推动经济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姚文涛,徐浩,葛琳.中国的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J].科技促进发展,2009,(1).

[2]周韦慧,陈乐怡.国外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措施的进展[J].中外能源,2008,(3).

[3]汪曾涛.试论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的实施策略[J].经济论坛,2009,(6).

[4]中國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语文中的德育教育下一篇:客运安全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