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问题初探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 二者的区别

1. 控制主体不同。

公司治理的主体是股东、董事会、总经理, 以及其他利益关系人, 既有企业内部的, 也有企业外部的。内部控制的主体是董事会、总经理以及其他职能管理部门, 内部控制主体仅限于公司内部。

2. 所涵盖组织结构范围不同。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与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而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包含两个层面的设置:一个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设置, 在这个层面上主要是理清控制权、监督权与执行权;另一个是管理部门的设置, 在这个层面上主要是对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

3. 所属层面及约束不同。

公司治理就是建立完善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衡关系, 法律往往对公司治理做出基本的强制性规定。而内部控制则属于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法律只是原则性地规定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而不对其进行强制性规定。

(二) 二者的联系

1. 二者都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防止董事、经理等代理人侵害股东的权益。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减少虚假会计信息, 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其基本目标是通过追求经营效率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是保证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因此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统一于实现企业的目标。

2.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没有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必然就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反之, 公司治理完善, 就能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行之有效。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机制得以顺畅运行的保障。

二、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 宏观市场经济环境缺乏监控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司制改革进程也不断前行, 然而与其相配套的监控机制仍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中介机构能否挑起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监控的重担, 能否进行独立审计, 出具真实的独立的审计报告, 能否站在公正的角度保护投资人利益和相关者利益, 有待思量。

(二)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 股东大会虚设现象普遍存在。《公司法》规定, 股份公司的一切重大事项均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当前, “一股独大”、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公司职位重叠现象严重, 权利与责任的划分不明确, 严重地影响公司决策执行质量, 加大市场经营风险。同时使得职业经理人的形成机制失常, 市场约束作用不能真正有效发挥, 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三) 内部审计缺乏真正意义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 来建立好的控制环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与其人员的资格、权限以及可使用的资源密切相关。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相对独立并且直接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我国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即使存在, 却不具备真正的独立性, 流于形式。

三、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控制完善对策

(一)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 应当实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三权分立”, 即制定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分离, 在董事会设立内部控制委员会, 取代风险委员会, 负责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内部控制制度实时完善.管理层负责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监事会负责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 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作用, 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相互制衡机制。另一方面, 应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可以对公司的内部进行全面的检查、有效地进行监督、公平评价, 能进一步强化公司制衡机制, 从而达到有效遏制“内部人控制"的目的。

(二) 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结构中关于生产经营方面的延伸和具体化, 内部审计不仅熟悉本企业的财务运作、会计核算, 而且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容易发现问题, 并有能力参与评价企业存在的风险。因此, 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 把内审活动当做企业管理的延伸和拓展, 针对内控缺陷、管理漏洞, 提出切实可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建立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员工综合素质、道德水准和价值观念被认为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因素, 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要与提升员工素质、建立员工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相结合。员工素质的提升, 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立的目的在于保证职工忠诚度、正直、勤奋和有效的工作能力, 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因而, 公司应通过建立严格的招聘程序和职位提升制度、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 对重要岗位员工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 实行工作岗位轮换制, 同时, 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具有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公司行为准则, 使内部控制制度内化为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摘要:内部控制能否有效运行, 与公司治理是否完善密切相关。文章立足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把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微观环境中, 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 程新生.论公司治理与会计控制[J].会计研究

[2] 瑾, 柯大钢.新视角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的融合[J].经济研究导

[3] 朱荣恩.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上海会计管理

上一篇:企业信息系统下经济效益的探究下一篇:iCAPRQ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常见故障与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