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通用9篇)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1

文/任龙业

当前,我县正在进行着以严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对能源公司等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就是在产权制度上由原来单一封闭的国家所有权制度,变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度,实现企业的制度创新。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又指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完善企业领导人员的聘任制度”。国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完成以后,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对推动股份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做大做强,维护出资人的权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又称公司治理,是一个泊来词,它是指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例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条件下,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不一致而产生的委托一一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代理成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 1 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概念中外学者都有科学的论述。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柯•梅耶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赖以代表和服务于它的投资者利益的一种组织安排。它包括从公司董事会到执行人员激励计划的一切东西”。并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随着市场经济中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我国著名学者吴敬链先生在他的《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一书中指出:“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管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之间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通过这一结构,所有者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公司董事会托管,公司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拥有对高级经理人员的聘用、奖惩以及解雇权;高级经理人员受雇于董事会,组成在董事会领导下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经营企业”。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曾指出:“对世界经济而言,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将像健全的国家治理一样至关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浪潮席卷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夯实经济基础的必要手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十余年来,我国大多数大中型骨干企业实现了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但不少企业改革还不到位,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一有的形同虚设,有的被严重扭曲,董事会成员与经 2 理人员高度重合的现象较严重,缺乏必要的制衡和约束,影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努力构筑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1993年12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治理作了明确的规定,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依据。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在于以下四个环节:

1、落实股东大会权力,规范股东行为,维护股东利益。

维护股东利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公司治理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所在。公司治理结构必须有利于保证股东权利的享有和行使,而要实现股东权就必须切实落实股东(大)会的权力。股东会应切实享有选择董事的权利,加强对董事(会)的监督制衡;坚持股东选任监事、监事(会)对股东会负责的制度;落实股东(会)对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权等。鉴于股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的行为,所以要在努力优化股权结构的同时,把规范股东(特别是大股东)行为作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重点。控股股东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控股股东对其所控股的公司应严格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不得利用资产重组等方式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利,不得利用其特殊地位谋取额外的利益。

2、规范,完善董事金制度

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对公司重大问题作出决策,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要独立于经理决策。要限制在经 理层兼职的董事数量,确保董事会中有一定比例的不在公司内部任职的外部董事。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不兼任。这样有利于分权制衡,有利于代表股东利益,防止“内部人控制”,落实董事会职权。要按照公司法规定,实现董事会各项职权到位。一是完善董事会决策制度。要坚持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决策制度,保证董事会职权由董事会集体行使。优化董事成员结构,提高董事素质·强化董事义务和责

任。二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指不在公司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职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的关系的董事。独立董事的基本职责是确保董事会考虑的是所有般东的利益,而非某一特定部分或团体的利益;就公司战略、业绩、资源、主要人事任免等问题作出独立判断;探讨董事会和执行董事的表现;芏执行董事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时介入。总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可独立监督公司管理层,另一方面可制约控股股东利用其股权优势作出不利于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决定。

3,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

公司的监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公司的董事会成员、经理层成员和财务人员不得兼任监事。使监事会真正能向股东(会)负责,代表股东对董事、经理、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优化监事构成,提高监事素质。监事会成员必须具有履行监督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一般应有财会、法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强化监督手段,落实监督职权。除公司法规定的职权外,还应赋予监事代表诉讼权,在董事、经理给公司造成损害时,监事(会)有权以公司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作为代表股东对董事、经理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的人员,应对股东负责,勤勉尽职地履行监督职责。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机构应明确议事规则与程序,规范监督行为,以保证监督的公正与效率。

4、完善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任用与激励约束机制。

公司经理层由董事会聘任并对董事会负责,其主要职责是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有生产经营决策权和用人权,经理可以列席董事会会议。一是建立科学的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要按公司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产生、任命,经理由董事会聘任产生。要制定企业用人、任用经营者的标准,充分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形式选拔人才;培育、健全经营者市场,实现经营者的市场选聘制度。二是建立合理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使经营者业绩报酬挂钩、权利义务对等、激励约束对称。可采取年薪制、持有股权、股票期权等。落实激励机制要健全制度,规范操作,公开透明,特别要建立健全经营者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三是建立有效的企业经营者约束机制,强化企业经营者的义务和责任,明确其对公司的信义义务和经营责任。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健全业绩考核制度,实行竞争淘汰,依其经营能力和业绩决定其是否留任。

三、积极稳妥推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企业制度创新。

我县企业存在着两个“一股独大”,一是国有企业大多是国有独资,二是非公有制企业的家庭投资和家族管理,这是目前构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障碍。随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完成和民营企业告别家族式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会逐 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在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面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股权结构,为构筑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造前提。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结构优化,有利于股东间的监督制衡,进而有利于建立真正相互制衡、规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拓宽国有资本退出的通道;推进民营化战略,拓宽融资渠道,推进股权多元化、股权结构的优化。要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多股东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对已完成公司制改造的企业,也要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国有资本的退出,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如通过国有资本的协议转让等。

2、坚持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构筑公司治理。公司法人治理要坚持公平原则,要保持股东利益平等,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要兼顾相关人(债权人、职工等)的利益。公司治理要坚持效益原则,以提高公司效率,有利于公司发展为目标。坚持删繁就简的原则,在治理。要发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在推动公司法人治理中的作用。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情况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各利益主体相互博奕的结果,是市场理性选择的结果。凡是有利于公司各方利益、有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会保存下来,反之则被淘汰。政府机构在构筑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开放),健全市场竞争机制,创造公司治理的环境,引导、规范公司治理,协调相关利益,维护社会公平、社会秩序,根据 6 各类公司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程度,采取不同力度、程度的监管和规范。

4、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同步进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加速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在各项改革的连动中推进这一工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构筑公司内部组织机构,保证资产出资人到位并履行好职责,解决公司治理的根本动力和基础问题。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培育人才、经营者市场,完善企业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约束机制,以保证公司治理结构人员的素质和治理的效率。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推进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培育发展,通过有效的资本市场、竞争淘汰机制,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2

一、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进一步改进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法人内部治理机制

1.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问题。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致命缺陷。很多企业改制上市后, 仍未能弥补这种缺陷, 这也成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障碍。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有明确提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同时提出要在“中央政府和省、市 (地) 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 坚持政企分开, 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这有助于解决国有企业中较为突出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 进而给予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巨大活力。

2.强化多元股权结构约束。目前, 大多数以国有企业改制而上市的公司, 国有股权仍占有绝对控股地位, 普遍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 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 所谓企业自主经营, 就成为一句空话, 企业的法人地位就不能切实地体现出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是: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做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要做到政企分开, 可以用法人相互持股的方式组建企业集团, 以期在减少政府直接干预的同时, 对代理人实施更好的约束。在股权结构建设方面应将重点放在以市场为基础, 构建商业化的公有股权运作机制, 降低股权集中度, 改变目前的政企不分的状况, 并且为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框架。在以股权资本为主的前提下, 通过发行企业债券, 提高间接融资在上市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比例。

正确理解股权与法人产权的关系, 严格按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规范股权结构, 维护上市公司法人产权的独立完整;正确把握国有股权的所有者与授权代表的关系, 维护上市公司经营权的独立完整;维护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切实明确国有股权所有者及国有股权所有者对国有股权的处置权限与程序, 在国有股权边际权力得到保障的同时, 简化国有股实体权力的行使程序和审批程序, 维护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和利益最大化。目前, 上市公司正在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 也是实现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的良好途径。这样既有利于我公司的科学决策, 又不影响国有法人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使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3.建立内在化、动态化、长期化的激励机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还必须尽快建立市场化的、动态的、长期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上除了要突破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限制, 提高经理人员的收入标准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有效方案, 给予管理层股票或股票期权, 以股权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身利益与公司股东利益结合起来, 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还股于民和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中的激励与约束。

4.引进独立董事机制, 切实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日常决策中的监督作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由于国有法人股所占比例已高达60%以上, 使得占绝对控股权的大股东拥有了对公司的绝对控制权, 而这种专权往往为大股东谋求种种不正当利益提供了通道。目前我国有相当多的上市公司其董事大多数由第一大股东派出, 股权过度集中导致大股东实际上控制了董事会, 在董事会的人员结构上表现为内部董事人数占绝对优势, 其结果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 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不良后果。董事会职能失灵、内部人控制等现象直接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短期化行为以及上市公司与控股大股东之间的不正常关联交易, 甚至出现上市公司成为控股大股东“抽血工具”的很多个例。在很多情况下, 公司治理结构及董事会结构上的缺陷成了上市公司质量衰退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 小股东的利益也根本就没有受到良好机制的保护。

在这种背景下, 上市公司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 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一, 引进独立董事机制, 有利于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上市公司在引进独立董事时, 可以从不同的行业, 不同的领域选择有专业知识、懂管理、懂法律的专业人才担当独立董事的重任。一般来说, 独立董事大都是某一领域的知名人士或专业技术人士。在现阶段,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管人员等等, 都可以作为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人选。第二, 引进独立董事机制, 有利于对公司的检查和评判。独立董事在评价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时能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相对于内部董事更能够坚持客观的评价标准, 准确、公正地对公司的运作及高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评价, 并易于组织实施一个清晰的形式化的评价程序, 从而避免内部董事“自己为自己打分”, 以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利益。独立董事在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较之内部董事, 这种监督会更加超然和有力。

二、进一步改进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法人外部治理机制

1.加快企业购并, 促进控制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在提高内部治理有效性的同时建立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目前, 无论是政府主导型、家族主导型, 还是法人主导型, 都没有充分利用兼并、收购、重组、破产等市场机制来改善公司治理效率。这显然与我国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不完善有关。在企业购并和国有股减持、转让过程中, 切实保证国有股权的受让对象是完全的企业法人和非国有法人, 以再造新的法人治理主体, 为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奠定基础。还应逐步统一股票市场, 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 为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用国际惯例来约束上市公司, 以使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朝着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博采众长的混合模式的方向发展。应加快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 加快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向民营社会法人和外商协议转让工作, 加快涉及国有股转让的购并重组和控制权的转移。积极发展机构投资者,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外部推动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已推出的QFII使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更为重视投资对象的公司治理因素, 他们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将对健全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2.培育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 从长期来看, 离不开一个充分竞争有序的市场。政府应当努力为企业提供一个规范、有序、有利的市场环境, 全面设定和执行市场游戏规则, 建立法治秩序, 完善市场运作机制, 让市场竞争机制在更广范围内、更深层次上发挥作用。首先要强化完善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和退出机制, 经营情况严重恶化、法人治理结构完全瘫痪达到退市条件的公司, 坚决予以暂停上市或中止上市。其次要培育职业经理人才市场。一个市场化运作的经理市场是科学的选聘机制建立并发挥作用的前提,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积极措施, 促进经理市场的发展。同时, 应当对经理人员实行公开聘选机制, 改变行政任命方式, 改变企业领导“能上不能下”的状况, 将竞争机制引入经理聘选中, 加强上岗竞争激励。

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如能从上述几个方面入手, 就能解决好目前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济效益低下等诸多问题。

摘要: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根基, 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当前, 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较为严重的所有者缺位问题, 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致命缺陷。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应进一步改进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法人内部治理机制,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多元股权结构约束, 建立市场化的、动态的、长期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改进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法人外部治理机制, 加快企业购并, 促进控制权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在提高内部治理有效性的同时建立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

关键词:上市公司,法人治理,国有控股

参考文献

[1]曾艳.关于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商业研究, 2003 (1)

[2]郭翠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4)

[3]顾功耘.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与今后的课题[J].证券市场导刊, 2001 (3)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3

一、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主要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①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日益多元化、复杂化,传统的校长单边管理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大学问题;②高校受上级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较多,缺乏充分的自主权;③党委、校长、教授的权责界定不明晰,教授群体的地位和作用边缘化;④权力集中于一些行政职能部门,院、系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⑤行政权力泛化,学术事务受干预较深,学术带头人官僚化,钻研学术的氛围淡薄;⑥决策民主化程度低,广大师生不能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⑦人事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制度不健全,人员职责不清晰,存在“大锅饭”和论资排辈现象。

在上述问题中,前两个问题属于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后面五个问题则是内部机制问题。

二、当前形势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出现了向地方分权、向高校放权的趋势,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也日益兴起,这就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突出地表现为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高校之间围绕着财政拨款、地方政府扶持、社会资源支持以及优质师资与生源等办学资源的竞争日趋加剧。对高校而言,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就必须大力进行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以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三十八条提出,“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为我们解决高校法人治理的外部环境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引和政策依据。第四十条提出,“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这就描绘出了高校治理结构的理想形态,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

三、对策建议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定位,探索建立有政府、行业、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代表参加的学校理事会或者董事会,在章程中明确理事会或者董事会的地位作用、组成和议事规则,并实施重大决策的听证、论证、公示制度,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是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以及其他学术组织的职权和运行机制,发挥学术权力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术道德教育与管理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明确尊重和保障教师、学生在教学、研究和学习方面依法享有的学术自由、探索自由,营造宽松的环境。同时,针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要强化监督和惩罚措施。

三是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协调处理好高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通过加强教代会、工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在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师生权益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师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申诉权。

四是加强建章立制,实行依法治校。高校应科学设计绩效考核体系和内部组织框架,明确学校与内设机构,以及各管理层级、系统之间的职责权限,管理的程序与规则。

五是权力重心下移,加强二级院(系)的作用。下属二级院( 系) 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核心载体,为了保障其履行这些职能,就须权责一致,给予其充分的自主权。为此,高校权力重心必须下移至二级院(系),使其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

就完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外环境而言,我们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在高等教育管理上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当前要切实推进高校去行政化进程,贯彻落实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方针,从而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4

管仲军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100069)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具有现代事业组织的公法人地位的公益性事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着法人机构不健全、法人权限不明确、法人责任不明晰等问题,应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支持与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高校要建立和健全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民主管理机构和社会合作机构等“五类法人机构”,要处理好法人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监督权力(内部和外部)等“四种法人权力”的关系,要处理好法人的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学术责任、民主监督责任(内部和外部)等“四种法人责任”的关系,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同时,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防止与国外“接轨说”。

关键词:现代事业组织;法人治理;高等学校

深化体制改革,探索建设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为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高校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和完善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都对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和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把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作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推进。笔者就公立公共机构(现代事业组织)法人治理模式、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公益性事业组织以及高校完善法人治理模式和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公立公共机构(现代事业组织)内部治理模式及评析

治理结构是指为了达到组织治理目的而设计的组织架构,主要是关于法人权力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三个部分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制度安排,形成各自独立、权责明确、协调运转、相互制衡的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是治理结构的一种,是针对法人这种组织而设计的治理结构,又译为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等,日本称为“统治结构 ”,香港称为 “督导结构 ”,我国学界更多地称其为“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等[1]。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产物。随着各种组织的发展,法人治理结构已经不再局限于公司法人,而广泛运用于各种法人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不同性质的法人,有不同的宗旨和目标,但是作为一个组织,其运转和管理同样需要治理结构。法人的权力机构,又称决策机构,它是法人自身意思的形成机构,有权决定法人的生产经营或业务管理的重大问题。法人的执行机构,是法人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有权执行法人章程、条例或设立命令所规定的事项以及法人权力机构所决定的事项。法人的监督机构,是指对法人执行机构的行为实行监督检查的机构[2]。而作为更加完善的法人治理来说,不仅包括内部控制和治理,还应包括利益相关人的治理,主要履行监督和建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决策层和执行层分开,以利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判断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的基本标准是,能否构建和谐、健康、平衡的经营管理环境和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利益相关方各得其所。[3]

1.公立公共机构治理结构的三种基本模式。

一是“首席执行官”模式;二是“管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模式;三是“理事会+执行官”模式。绝大多数国家的公共机构都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执行官及团队作为执行机构。一般认为,“首席执行官”模式简单易行,适合规模小、人员少、提供具体服务的基层公共服务机构。“管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 模式可以发挥行政负责人的主导型,又有利于对该机构的控制,适合部门代理机构以及其他行使或间接代为行使公权力的非部门公共实体采用。而现代公益性事业组织由于其职能范围的广泛性、组织地位的独立性以及行为目标的公共性,适宜采用“理事会+执行负责人”的内部治理模式,形成理事会、执行人、监事会相互制

衡的内部治理机制,使公益性事业组织成为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理事会是事业单位的权力机构,重大事项由理事会决定,在法律上理事会是对组织负有最终责任的机构,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执行负责人或执行层是治理结构的核心,主持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享有用人权等。政府出资举办的事业单位要建立监事会,监事会则对决策层和执行层形成制约和监督,监事会一般由监管机构、消费者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2.建立与治理模式相适应的治理机制与治理规则。

治理机制是治理结构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1)治理用人机制。关于选聘和解聘理事、理事长、监事会成员、执行负责人等的范围、资格条件、程序等一系列规定和操作规范,能进能出、引入竞争、公开公平是关键环节。(2)治理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一系列制度和程序的安排,包括对理事、理事长、监事会、执行负责人激励的条件、考核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激励的主体、激励内容制定的依据与标准等内容。(3)治理监督机制。包括谁监督、监督的内容、重点和程序,以及纠正偏差的方式和程序等一系列制度安排,监督的对象是理事会成员和执行负责人[4]205。除了治理机构和治理机制外,还需有具体的制度规范可供指导决策、管理和监督运行,这就是治理规则。治理规则范围很宽,主要包括理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工作程序和制度、行政负责人管理制度、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等。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三位一体,构成事业法人治理的新路径。

3.现代事业组织法人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4]354。

1986 年通过并实施 的《民 法通则 》首次对事业法人的地位进行了规定。但是,《民法通则》及有关行政法规对于事业法人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且《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是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转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因而法律层次较低。我国事业法人承担了繁重的公益性公共服务,然而与许多国家的公益机构相比,与国内企业法人等其他法人相比,事业法人的法律位阶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已经暴露出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明显不适应,不利于事业法人稳定发展和有效监管。同时,许多重要内容都没有做出规定,例如,“不分配约束原则”是对公益机构的最基本规定,能够保障公益机构的公益性质,避免公益机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可能,但对事业法人信息披露义务也没有明确规定。

4.现代事业组织需要利益相关人参与的共同治理。

从共同治理的角度来讲,法人治理结构不仅包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及内部监督 机制,还包括法人与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监督机制。

5.现代公益性事业组织内部治理模式评析。

事业单位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质上就是实现组织功能的内部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包括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法人治理结构来源于企业或公司法人。事业法人作为民事主体独立享有法律权利和承担法律责任,但没有界定事业法人的性质,与国内企业法人等其他法人相比,事业法人的法律位阶处于较低的层次,并且许多重要内容没有做出规定。不同的事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应不尽相同,应该与事业组织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与《宪法》

和《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党组织在不同事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匹配。按照改革的目标,公益事业单位最终将成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公法行政实体,不再受来自主管部门 的直接管理和外部行政化约束。

二、高等学校是特殊的公益性事业组织

高等学校担负着高等教育的职能,与其他担负公益性公共服务的部门或组织有所不同。现代大学的价值和功能包括人才培养、知识与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具有现代事业组织的公法人地位。《高等教育法》 第三十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校承担着部分行政权力和大量公共服务职能,但不是政府及其附属物,而是独立的事业法人。高校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能够独立承担法人所具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服务公共利益为目标,属于非营利性组织; 高校的活动受到公法的严格约束,活动内容、活动范围和活动方式都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规定和监督。同时,高校是具有部分公共事务管理权的法人,这个公共管理权也就是自我管理的权力,即法律赋予高校的一种公权力———高校自主权。因此,高校是事业法人,法人的性质应该定位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并受公法规制的公法人。一般认为,公法人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根据公法或公法授权而设立的组织体;二是具有权利能力的组织体;三是存在目的在于以间接行政的方式履行公共任务。因此,作为公法人的高等学校,具有主体性、权利能力以及公共目的性三大法律表征[5]。

党和政府一直强调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1985 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教育管理体制的任务是“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在政府和学校的关系上,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1995 年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教育法》规 定了学校的法人地位。199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并规定高等学校的“七项自主权”,即自主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育教学权、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权、国际交流权、自主的机构设置权和自主的财产使用权。《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中国特色的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大学、社会的新型关系,同时对大学治理结构建设提出要求,改进和完善政府监管方式,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建设,逐步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因此,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依法稳步推进,任重道远。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变革过程及评析。1950年《高等学校管理规程》明确规定“所有大学一律实行校长负责制”;1958 年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该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961 年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正式确立大学实行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负责制”;1996 年《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全国所有大学都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1998 年《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多年来,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完善高校内部治理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大学法人治理模式已经形成,建立起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框架。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事业组织,高校法人治理不同程度存在着法人机构不健全、法人权限不明确、法人责任不明晰的现象;存在着治理运行成本高,建设发展、履行高校功能效率低的现象。在具体的权力运行、民主管理与监督、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高等学校完善法人治理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任何组织治理结构的完善都要与组织的功能相适应、相匹配。在法人治理基础上的科学管理是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法人自治”要求公益事业 组织拥 有独 立的(公)法人地位及相应的财产和责权利能力,能够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面向社会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科学管理”则要求公益事业组织建立和健全与其履行国家事业职能以及公立公益服务组织特性相一致的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及人事、财务、分配等内部管理制度。对于现代大学来说,尽管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学,其治理模式不尽相同,但科学、完善的治理模式是其存在、发展的根本要素。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内涵。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就是要明确高等学校更高位阶的公法人地位,建立和健全法人机构、明确法人机构的权限、明晰法人机构的责任;建立和完善与治理模式(领导体制)相适应的治理机制与治理规则,完善权力机构的决策机制、执行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监督机构的民主与监督机制,使大学内部的治理关系和谐共赢,降低运行成本,发挥高校整体效能最大化、最优化。为此,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与监督、社会支持与监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依此完善相关运行机制。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必须高度关注高校法人“三个维度”的建设,即建立法人机构、规定法人权限,明确法人责任,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权力关系和责任关系。

要建立和健全高校法人机构,科学界定法人机构的职能和权限。法人机构包括法人的权力机构,又称决策机构,即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及其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法人的执行机构,是法人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即校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议、学位委员会议、岗位聘任委员会议、教育教学委员会议等等;法人的监督机构,是指对法人权力机构和执行机构的行为实行监督检查的机构,即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 法人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参与法人的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的民主管理的机构,即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工代会;法人的社会合作机构,是法人履行组织功能,取 得社会支持和监督组织发展的机构,即校务委员会、董事会、理事会。要规定法人权限。法人权力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监督权力(内部和外部)。要处理好四种权力之间的关系,科学行使权力,按规则行使权力,不求四种权力互相制衡,但求运行高效、和谐共赢。要明确法人责任。法人责任包括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学术责任、民主监督责任(内部和外部)。要处理好四种责任之间的关系,自觉履行,科学担当,按规则履行责任,不求一时一事共同担当,但求一事一时有人负责。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的管理运行机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是治理结构的重要支撑。主要包括:用人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高校法人机构管理运行规则(治理规则)。除了法人机构和人员以及健全的治理机制,还需有具体的制度规范来指导决策、管理和监督运行,这就是运行规则(治理规则)。运行规则范围很宽,主要包括法人机构的议事规则、工作程序和制度、治理信息披露制度等等。高校不是没有治理结构,而是需要完善。坚决防止和反对把现有的制度说成一无是处。因此,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工作,要研究解决如何在学术管理中、高校行政管理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和行政管理的问题,又要坚持学术自由等权利问题。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进行。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不能与国外 “接轨”,防止与国外 “接轨说”,而要与《高等教育法》接轨,与《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接轨,与《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接轨。因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强调的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接班人”。高校治理结构的完善要依法进行,遵守党的章程。要认真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的要求,防止削弱党的领导,取消行政管理。高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过程,要与改善和改进党对高校、高等教育的领导方式相结合。同时,也不能搞一刀切,依据学校规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特色等分类指导,探讨建立更有效的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酶慎实.现代公司机关权力构造论[M].北京: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1996:32.[2] 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66.[3] 张振军.浅谈完善法人 治 理结构 [J].航天工 业管理,2005(8).[4] 左然.中 国 现代事业 制度建构 纲 要 ———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目标模式及路径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 李昕.作为组织手段的公法人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5

赵昌军

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如何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思考与对策。

一、全县村干部队伍的基本现状 全县15个乡镇,辖293个行政村,农业人口309482人。其中,1000人以下的村184个、1000至2000人的村96个、2000人以上的村13个。现有村主职干部819人,其中:书记、主任“一肩挑”的51人,占17.4%;女干部10人,占1.2 %;35岁以下的122人,占14.8%;36至45岁332人,占40.6%;46至60岁339人,占41.4%;60岁以上的26人,占3.2%;大专以上的4人,占0.48%;中专或高中394人,占48.1%;初中以下421人,占51.4%;连续任职5至10年的250人,占30.5%;11至15年的273人,占33.3%;16年以上的262人,占31.9%。

据调查,目前,现任村主职干部人均工资为3500元/年,其中75%的村干部年待遇在3000至4000元之间,20%的村干部年待遇在2600元至3000元之间,5%的村干部年待遇在2400元左右。

我县作为贫困山区,村干部身处最基层,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强度大,且收入偏低,老无所依,村干部难选、难当,个别村干部“摞挑子”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影响村干部队伍稳定和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1、工资待遇与工作任务的失衡。村干部长期处在农村工作第一线,“端的是泥饭碗,干的是硬任务”,工作非常辛苦。而在工资待遇上,标准低、难落实的现象普遍存在,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干部甚至还自己贴钱办公事。特别是在国家工作人员工资大幅度上调以后,对在职村干部冲击很大。水坪镇向家汇村原村主任嫌工资低、待遇差,2005年村“两委”换届时,第一天当选,第二天就悄悄出门打工了。

2、有心办事与无钱落实的矛盾。税改后,村级财力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经济“空壳”现象普遍存在,面对有限的资金,集体公益事业往往无钱落实,导致村干部上任时的承诺不能兑现,群众的愿望不能实现,不仅挫伤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在广大群众中的威信。蒋家堰镇芦沟口村,近年来想方设法培养了一名年青人当村文书,可是该青年觉得村级无财力、办点实事很困难,坚决不当这个村干部,致使73岁的村文书至今还在坚持工作。

3、自身素质与形势任务的不适应。一是工作能力不适应。面对农村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许多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也对各种矛盾感到力不从心。二是管理方式不适应。一些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淡薄,宗派意识、人治痕迹还没有完全消除。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通过转变工作方式,运用说服引导和依法办事的方式来推进工作,使部分村干部一时能难以适应。

4、权力无限小与责任无限大的尴尬。“村官”是我国农村最原始也是最基层的“官”。税改后,尤其是合村并组后,虽然精减了干部,却相反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量。一方面,村干部职能由领导转为引导,变管理为服务,“权力”相对弱化;另一方面,虽不再催粮收税了,但计划生育、社会综治、村级建设、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各项农村工作又都得靠村干部去组织、去落实,使村干部感到工作累,担子重,责任大。

5、在职拼命干与年老无人管的反差。相当部分村干部退职后生活没有任何保障。有的村干部连在职时的工资都没有拿到手,数额多的达几千元,拖欠长达10余年,更有少数退职干部随着年事增高,家境贫寒,养老无靠,逐渐转变成新时期的农村贫困户,致使在职村干部产生了严重的后顾之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大受影响。

三、建立和完善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思考与对策

1、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搞高能力素质。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解决村干部“不想干”的问题。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村干部的头脑,坚定他们建设小康农村的信心,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使他们乐于奉献,谋求发展。二是要加强业务培训,解决村干部“不会干”的问题。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抓好实用致富技术等培训,在丰富村干部科技知识、增强村干部工作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在培训方式上,要突出实践性和灵活性,坚持专题培训、基地培训和外派培训相结合,提高基层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使干部掌握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依法办事等工作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放在积极主动地为农民排忧解难上。

2、改进考核奖惩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一是要改进考核方式。按照“依岗定责”的原则,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变单一考核为综合考核,增强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坚持组织考核和群众考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同时,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评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对村干部进行评优表模、待遇兑现的依据。二是要改进奖惩方式。要改变以往重惩轻奖和偏重精神鼓励、忽视物质奖励的倾向。在精神激励上,可以采取每两年隆重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村干部,对任职达到一定年限的村干部由县委、县政府颁发荣誉证书等方式。在物质激励上要敢于对在经济发展、招商引资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真正起到“鼓励干的,鞭策看的,推动慢的”的作用。三是要改进工资兑现方式。通过预拨转移支付资金或对村干部工资实行半年一发放,以减轻村干部负担。要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村干部报酬的最低标准,并确保报酬及时兑现,逐步推广村干部财政统筹、工资直达等模式。

3、建立养老保险机制,解决后顾之忧。一是确定保险对象。保险对象应为村两委班子主职,可根据人数多少对任职年限进行限制。二是多方筹集保费。实行县、乡镇、村干部个人“三个一点”的办法交纳保费。对村干部个人负担部分,还可按其工作年限长短对负担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工作年限长的,个人负担比例适当降低。三是严格交费方式和保险责任。具体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首先确定村干部年老后领取养老金的标准,然后根据村干部的性别、投保时的年龄确定交费方式和交费标准,年龄较大、接近领取保费年龄的一次性交清,年龄较小的可以分10年交或20年交,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执行,不在职后自己每年按标准交纳。另一种是针对村干部任职时间和自身年龄差异较大的实际,灵活选择交费方式和领取方式。即在职时,按“三个一点”的办法交纳保险费,不在职后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定额或不定额地交;也可根据所交保费确定领取标准,到时按月领取;也可中止合同,领回所交保费。

4、创新帮扶解忧机制,加大帮扶力度。一是要加大对村级的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等制度,加大对贫困村、难点村、后进村帮扶力度。要转变帮扶思路,将扶贫资金以及部门扶持资金“捆绑”起来,每个乡镇每年集中扶持几个村,集中解决难点问题,增强村干部克难攻坚的信心。二是要关心爱护村干部。要关心村干部的身体、生活等实际问题,防止和克服对他们“责难多、理解少;指责多、尊重少;使用多、关心少;要求多、帮助少”的现象。强化乡镇党政领导驻村工作责任,每月集中时间驻村帮助村干部开展工作,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建立农村干部生活困难补助基金,对那些工资报酬不能完全兑现,家中出现突发性灾祸或患重大疾病的村干部,家庭特别贫困、工作勤恳努力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

5、推行考录公务员制度,增强岗位吸引力。根据中央、省、市关于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切实把工作业绩突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连续多年被县级以上授予表彰的村干部,通过“双推双考”(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乡镇干部或国家公务员。对村干部报考公务员要给予政策倾斜,在年龄、学历等条件上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努力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6

(苏水办基[2005]31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和申报工作的通知

苏水办基[2005]31号

各市水利(务)局,厅属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组建和申报工作,保证项目法人组建质量,提高我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根据《水利部文件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水建管〔2001〕74号)和《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精神,对我省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和申报工作进一步明确如下:

一、按批准的项目可研报告或初设文件确定的项目管理权限,厅直属单位组建的项目法人,由该单位上报组建方案报省水利厅;市水利(务)局组建项目法人,由市水利(务)局上报省水利厅;县水利(务)局组建项目法人需由省水利厅批复的,经市水利(务)局审核后上报水利厅。

二、法人代表为专职,应由具有较强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且熟悉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人员担任。法人机构负责人应设正职、副职和技术负责人,并应由具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人担任。

三、根据工程需要,须设置的工程、财务、综合、质检等部门,其负责人应由有相适应的技术职称、从业经历的专业人员担任。

四、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批复后,按项目管理权限上报项目法人组建的请示文件。文件中应明确项目立项依据,项目法人组建目的及任务,项目法人、技术负责人和主要人员配备等内容,并须随文上报以下材料:

1、江苏省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基本情况表(详见附件),主要包括正职、副职、技术负责人、各部门主要人员情况;

2、工程项目可研或初设批文,应包括部、委、厅、局各级批准文件(复印件)。

3、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机构各部门职能;

4、因工程需要在现场设立建设单位,应将其职能、人员等情况及时上报省水利厅备案。

附件:江苏省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基本情况表

(一)、(二)。

二〇〇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江苏省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组建基本情况表(一)

项目类别:本项目是属于中央项目或地方项目; 建设性质:本项目是属于新建项目、除险加固、续建配套或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 项目类型:本项目是属于治太、治淮、江堤达标、海堤达标、城市防洪等。

关于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 篇7

一、对内部控制概念的理解

目前, 我国会计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主要有:内部会计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成分三种提法。这三种提法实际上反映了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 主要是从划分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提出的, 即注册会计师只负责审查内部会计控制, 包括与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的授权批准、职务分离、实物保护和内部审计, 并提出相关的审计意见。内部控制结构概念较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有两点显著变化:一是将内部控制称为内部控制结构;二是提出内部控制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笔者认为将内部控制称之为内部控制结构, 恰如其分地反映内部控制的性质。所谓结构是构成事物整体的内在框架, 内部控制也就是构成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内在控制框架, 以这些内在控制框架为基础建立反映企业业务运行规律要求的各种度便成为具有内部控制特性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把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组成部分, 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尤其是关于董事会、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内容, 更加突出说明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内部控制成分的概念提出是在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进一步纵深发展, 其中将结构改为成分, 更清晰反映内部控制是要素性的, 只有将内部控制作为成分与企业业务活动环节和程序相融合, 才能体现内部控制真正的价值。

二、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

按照COs O委员会的报告, 内部控制框架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部分构成。上述框架是内部控制的理想框架。就我国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看,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一步到位地完全达到这一框架的要求是不太可能的。因此, 我们应该抓住关键因素, 有步骤、分重点地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目标尽管呈多元化趋势, 但概括起来主要涉及以下两点:一是合规经营, 具体而言, 就是保证企业依法组织经营活动,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确保财产安全;二是效益性, 即保证企业管理政策的贯彻实施和效益目标的实现。从上述对内部控制目标的归纳不难看出, 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只是企业自身的事情, 它有着广泛的社会性。采取宏观监控措施迫使企业合规经营是政府宏观管理的重要职能, 从这个角度看, 政府必须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事实上, 我国《会计法》已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内容做出了规定, 国务院转发国家经贸委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对法人治理结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财务会计报告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内容都提出了规范性要求。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 我们应该双管齐下, 采取政府宏观指导和企业自身逐步完善相结合的战略:在现有法律规范的基础上, 政府有关部门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的基本要求和一般标准, 并就货币资金管理、采购与销售等企业基本业务的内部控制做出统一的规定, 作为企业制定内部控制措施的依据;各企业以统一的内部控制规范为指导, 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和特点建立内部控制框架, 并制定具体的控制程序和措施。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 应采取分步走的策略:对于会计核算混乱、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的企业, 应该从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牵制制度着手, 按照合规经营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做到财产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真实;在此基础上, 逐步按效益性要求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内部牵制、班组 (柜组) 核算、责任中心管理、预算管理等基础工作做得较好的企业可以直接按效益性要求构建内部控制框架。

三、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关键因素

1. 健全管理机构, 理清管理权责

一般而言, 内部控制的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健全的机构, 这是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硬件要素;二是各内部机构间、各经办人员间的科学分工与牵制, 这是内部控制机制产生作用的软件要素。公司制企业中股东大会 (权力机构) 、董事会 (决策机构) 、监事会 (监督机构) 、总经理层 (日常管理机构) 这四个法定刚性机构为内部控制机构的建立、职责分工与制约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框架, 但内部控制机制的运作还必须在这一组织框架下设立满足企业监控需要的职能机构。

2. 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核心地位

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下, 董事会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中的地位是不同的。从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董事会、股东大会、总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看, 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原因在于: (1) 对于董事会而言, 建立内部控制框架是为了通过“不丧失控制的授权”来保证公司有效运行、完成公司的目标; (2) 内部控制是董事会抑制管理人员在获取短期盈利机会中的机会主义倾向, 保证法律、公司政策及董事会决议切实贯彻实施的手段; (3) 内部控制以及涉及内部控制的信息流动构成解决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 而确保信息质量是董事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3.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科学定位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看,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除了包括审核企业会计账目外, 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部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 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和报告。”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 内部审计的作用在于监督企业经营业务符合内部控制框架的要求, 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和纠正错弊的建议。《公司法》和《审计法》均未对内部审计做出法律规定, 《会计法》虽提出了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要求, 但未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作出具体规定。

4. 强化预算管理

目前, 内部控制结构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查弊纠错和保护资产安全, 其目标已延伸到提高效率和效益、保证管理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为此, 预算控制已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按照道格拉斯·R·卡迈克尔的观点, 预算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运行质量的监督手段凹]。预算管理是将企业的目标及其资源的配置方式以预算方式加以量化, 并使之得以实现的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或过程的总称。预算管理由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考评等环节构成。在一个信息无成本、信息可观察、计算能力无限的理想企业环境中, 企业最高决策者可以适时制定出最优方案并通过内部控制保证其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 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的作用可能有限。

四、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

内部控制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管理活动, 涉及组织、人事和业务多方面,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如何协调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是能否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 因此, 财政部、审计署、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经贸委等部委应加强联系、协调管理。同时我国的干部管理体制决定了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还需组织部、人事部的参与配合。另外, 在我国内部控制法规建设中还应注意相关法规的统一, 例如在《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及其相关行政法规涉及内部控制时, 对其概念、内容、方法等表述要统一规范, 避免各成体系或相互矛盾。总之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对加速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五、重视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内部控制的宣传

内部控制成败如何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 而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从理论上讲, 内部控制本身也有局限性, 其中主要是单位最高领导人控制的随意性或相互串通、搞内部人控制。因此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内部控制宣传、提高他们自觉执行内部控制的意识, 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一些企业的现状分析, 这些企业不是没有内部控制而是没有很好执行, 其中往往是企业负责人带头不执行、破坏既定的内部控制程序, 导致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或只对下不对上。《会计法》已明确规定, 单位负责人负有执行《会计法》的法律责任。今后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同样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 只有这样, 才能使企业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健康发展。

摘要: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要求,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很不统一, 比较混乱。这种认识上的混乱现象, 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本文提出应注重内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并重视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同时要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与现行体制、法规的协调统一;重视对单位负责人进行内部控制的宣传。

关键词:内部控制,建立,完善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内部控制的理论发展.上海会计管理, 2006;5

[2]朱荣恩, 傅祁琳.内部控制概念的新发展.上海会计, 2007

[3]李健.公司治理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营造发展 篇8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企业的核心,是企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职责及相互关系的表现,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客观上就要求做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

总体而言,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股东组成,主要职责是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如决定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董事和监事任免等行使表决权;而董事会则是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聘任高管人员,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等等;监事会是企业的监督机构,主要职责是检查公司财务状况,检查公司董事、总经理等高管人员是否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及股东大会决议的行为,检查公司劳动工资计划、职工福利待遇等是否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等等;经理层是由以总经理为主体的经营管理班子组成,主要负责实施公司董事会的各项决策事项,组织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规范这四个方面的关系,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就是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新经济条件下,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要从营造“场”和“势”两个环境来着手。

“场”是一个支撑的着力点,任何事物都必须在一个“场”的环境中存在,它既可以是一个能量场、也可以是一个发散场,并由此产生一种“场”效应,我们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实就是营造这个“场”环境或者“场”效应的过程。透视一个企业的发展,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即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技术层面只是一种操作过程和手段,也就是经理层日常经营管理活动,而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则是一个制度层面的东西,并有逐渐向文化层面过渡的趋势。因此,营造企业的“场”环境,把企业各个层面通过相应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有机的联系起来,架构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制度,以实现企业协调运转,有效制衡,并由此形成一种“场”效应,促使规范运营、良性发展。

而“势”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势”就是这个过程的驱动力,并由此产生一种“势”效应。我们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其实是一种营造这个“势”环境或者“势”效应的过程。在新常态下的企业改革发展中,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就是一种“顺势”而为、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顺势、乘势、借势、造势、用势”等方式,通过“势”的驱动力,不断推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规范,并由此形成一种“势”效应,实现企业持续改革发展。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 篇9

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果说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那么,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就是飞跃的翅膀。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体制保证。为使金融机构尽快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灵璧县联社对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运行机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形成了此报告。

一、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现状

(一)开展增资扩股,明确产权关系,引入战略投资者。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增资扩股工作,提高入股额度,引进优质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规模经营户,优化了股权结构。通过增资扩股,构建了新的产权形式,为建立合理科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二)按照章程规定,初步建立了“三会”框架。

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社员代表,由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成员,通过了农村信用社章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的议事规则,理事长、行长、监事长分设,初步建立了“三会”框架。召开理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会议,就重大事项形成决议。建立健全授权体系,理事会对行长进行授权,总行对支行进行法人授权,行长对支行行长进行业务授权,支行行长对辖内进行分授权,一级对一级授权,一级对一级负责,层级授权体系初步形成。

(三)内控制度进一步健全。

本着“实效性、可操作性”原则,对原有内控制度进行修改,重新修订信贷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岗位职责、内部审计、安全保卫、责任追究、风险防范等为重点的内控制度,彻底消除管理“断层”和制度“盲区”,形成农村信用社与基层之间、农村信用社各部门之间、基层支行各岗位之间既分工协作、又监督制约的内控制度。

二、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职责范围需进一步落实细化。

一是虽然建立了“三会”制度,各自权力和义务在章程和各自的议事规则中明确,但都比较原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处理好相互关系,处理好授权与分工的等问题,确实很难把握。职责范围不够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权限界定不清,比较模糊,权责难以明确。二是职责范围还不够细化,定位还不够明确。在日常工作中,理事会如理事长的引导、定向、决策、监督职责,范围太广,难以准确定性把握;党委会议制度要求重大决策由党委研究决定,重大决策如何正确界定是一个难点。

(二)内控文化并未真正形成。

基层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根据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及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每次检查都发现存有漏洞,由于现行行业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一套规范、有序的系统性内控制度,规章制度数量庞大,但分散于各类文件中,缺少整合性。有些控制制度尚未建立或不健全,管理部门之间的衔接不充分;部分基层机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不容乐观,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部分管理办法和制度在一些基层机构得不到全面落实;银行分支机构内控制度的检查、评价不足。

(三)内部管理机制不适应。

内部管理机制不适应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主要存在四个缺乏:一是缺乏“能进能出”人员流动机制。人员流动的权力高度上收,流动渠道十分狭窄;二是缺乏“能上能下”干部任免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弊端没有彻底根除,竞争选才的“赛马”制度难以公正运作;三是缺乏“拉大差距”收入分配机制,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大锅饭”式的收入分配制度,既不能调动一般员工的积极性,又不能激发高级管理人员的创造力;四是缺乏“严肃查处”机制,对制约和危害农村信用社快速健康发展的人和事,不能坚持严肃查处。往往是有制度、不执行,有执行、不查处,有查处、不到位。

三、对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与措施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就是要逐步建立起理事会、行长室、监事会各负其责、协调运作、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和科学规范的运作机制。因此,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有力推动农村合作金融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当前,农村信用社要切实有效地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从经营者角度出发,重点要把握好以下方面。

(一)明确职责定位。

“三长”工作职责,监管当局已在有关规章中作了明确,如果把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比作“宏观”,具体组织实施比作“中观”,实际操作比作“微观”,那么,在具体职责划分上,理事长及其领导的理事会则主管宏观,行长及其领导的经理层则主管中观,支行一级则属于微观层次,而监事长及其领导的监事会则对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实施监督。换言之,理事长关键在于当好“领路人”,统揽全局、掌握方向是其职责的高度概括;行长执掌全行经营管理的大局,举旗定向、务实创新是其核心职责;监事长,顾名思义,监督事务、监督事实乃其基本职责。

同时,理事长应在总行发展目标、经营方向、市场定位、机制塑造上多花心血;行长应按照社员代表大会和理事会确定的目标、方向,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应将总体规划分解成看得见的步骤、路径,将远景目标细化成摸得着的计划、任务。监事长既应对理事会的决策、经营层执行的科学性、效率性实施监督,对理事会、经营层履行职权承担责任的合法合规、公正廉明与否实施监督。“三长”关系的处理,关键在于自我约束、团结协作。无论哪“长”,职责均很明确,各自履责,既不应越位,也不应错位,更不应缺位。

(二)明确授权管理体系是农村信用社自主经营的根本保证。

建立明确规范的授权管理体系是确保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在规范有序的运行框架内自主经营与独立管理的根本保证。社员代表会、理事会、监事会既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加强对银行重大问题和重要事物的决策与监督,又坚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明确而充分地授权经营班子自主发展、大胆开拓、积极创新。在运行中做到分权管理、层层授权、各司其职。理事会对行长授权一方面要体现权限的划分,另一方面要从风险防范和战略决策的高度进行授权,对明确农村信用社战略发展规划、投资方向、风险防范总体要求,确保行长室在理事会的决策范围开展工作;对日常经营行为,经营层要有一定的经营权,行长室做好转授权工作,对分管行长、职能部门、基层网点进行转授权。行长对副行长、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社主要负责人进行分授权,大家严格按照授权内容工作,不越权,不推诿,各负其职。

(三)健全“三会”制度,确保协调一致。

一是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法人治理结构各项机制和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落实党委会决策制度,将党管干部的原则和法人治理的要求有机结合,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提高党委的决策能力,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委成员达成共识,党委形成一致意见,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确保法人治理结构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二是建立理事长、行长、监事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召开一次,相互通报情况,做好沟通与交流,并对需要会商研究的事项提请商议,使“三长”认识一致,步调一致,大家都围绕中心开展工作,避免了磨擦,提高了效率。三是建立“三长工作日志”制度,加强有效监督,理事长和行长应就重大事项决策、日常经营管理建立工作日志,自觉接受监事长的日常监督。四是坚持定期召开理事、监会例会,听取行长阶段性工作汇报。农村信用社领导班子成员认真登记工作手册,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四)积极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是如何既保证那些具有经营才干的高层经理人员放手经营,又不至于让所有者丧失对银行的最终控制,这就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选拔聘任机制,应当很好借鉴商业银行及国外合作金融的相应经验,尽早建立健全与产权组织、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激励办法,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完善。一是推进人事管理改革,充实高级管理层,注重培养经营人才,广泛面向社会吸纳贤才,打造一支精通农村信用社业务、政治素质过硬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强化激励与约束,严格落实理事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业绩考核与奖惩办法;对中层干部在选拔任用中,实行竞聘、试聘制,明确考核、考察程序,实行公示制,引入责任追究制度,把握“入口”,同时试行末位淘汰制,疏通“出口”。将职工“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二是推进工资分配改革,充分建立起以经营目标为核心的经营机制,将经营目标任务的完成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干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挥。

上一篇:2024年上半年学校党务工作小结下一篇:牛虻读后感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