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

论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 篇1

论我国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法学理论基础

孙玉欣 陈庆云

摘要:公司治理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良好的公司治理可树立市场信心。许多国家把公司治理做法作为提高经济活力的途径,从而增强整个经济的绩效。我国在实践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从法学理论方面剖析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指导公司治理实践,促进我国公司健康发展。

关键字:公司治理制度缺陷范畴理念

一、公司治理的范畴

国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起步较晚,一些知名学者率先在国企改革的研究性文章中使用了这一概念。目前,在理论界、金融界等对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一些基本概念仍存在一些混淆。国内理论界对公司治理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钱颖一、吴敬琏、费方域、李维安的观点。

钱颖一认为,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他提出,只有利用这些制度之间的互补性来降低代理成本才能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李维安认为公司治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广义的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股东、债权人、供应者、雇员、政府、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以上几种观点就可以看到,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治理范畴,当前学术界对公司治理的范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界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逐步向多学科交叉领域延伸,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必然会形成一个多视角、多层次的公司治理范畴。然而,从法学的视角来看,公司的治理范畴涉及到法学学者对公司治理本质的认识,涉及到法学研究这一问题的范围和着力点。也可以说,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着公司治理的研究范畴,因此,公司治理的范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首要问题。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法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

二、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架构的关系

目前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在公司治理有关概念的使用上都存在着混淆的现象,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是既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第一,公司治理是协调公司与所有者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既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相互制衡形成的内部治理,也包括可以对公司内部经济主体产生激励约束作用的外部治理。

第二,公司治理结构是主要协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制度。它具体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决策程序,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司治理包含公司治理结构,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目前我国公司治理存在问题的法学理论基础

第一,董事和董事会制度方面的不足

1.法人董事的任职资格和董事职务的解任未明确在董事的任职资格问题上,一个较有争议的问题是法人能否担任公司董事?现行《公司法》对此缺乏明确的规定,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规定只能由自然人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但由于其规范的效力层级比较低,且该规定并不能及于所有的公司类型,因此对这一问题至今仍有争议,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即“肯定说”和“否定说”。“肯定说”认为,从法律上赋予法人可以担任董事的资格,并不会影响董事的选任和董事会职权的行使,也不会影响相关法律的适用,实际上却有利于维护法人股东的合法权益,并有利于监督和约束法人行为,追究法人董事的法律责任,增加第三人获得损害赔偿的途径。“否定说”则认为,公司法关于董事的资格、权利和义务都是针对自然人制订的,并且法人担任董事会造成法人和自然人的责任不分,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权责明确”的基本原则。

现行《公司法》中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作了具体规定,但对不符合任职资格的法律后果、解任程序等问题的规定不够完善。对立法的这一缺陷,有人认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任职资格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对内保护公司财产和股东权益,对外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审视相关条款的具体规定,区分在不同阶段不具备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效力,建立相应的解任程序。 2.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现状不容乐观 1)独立董事提名受大股东操控现象严重。《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100强公司治理评价》报告指出,100强公司中,对提名独立董事持股比例的规定,有66%的上市公司规定是1%.有13%的上市公司甚至将这一比例规定在3%或以上,还有20%多的上市公司甚至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看来中小股东希望在董事会中选出自己代言人的愿望,近期难以实现。这也反映了独立董事很难“独立”于大股东。

2)独立董事人员构成不理想。根据上述报告发现,独立董事的职业背景分布从比例来看,教授、副教授、讲师(不含会计专业)占披露独立董事的40%左右,会计专业和法律专业占13%左右,尽管比例相对较大,但对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需求来说,会计和法律人才相对需求来说仍然是比较稀缺的。公务员不允许在上市公司担任独立董事,但统计中出现了法官和检察官,证券监督委员会没有进行审核。另外对于独立董事人数不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也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3)独立董事的实际运作仍待改进。调查报告显示,从独立董事发表过独立意见的数量看,60%以上的独立董事没有履行过发表独立意见的义务,有35%的独立董事不能参加任职公司的全部董事会会议,甚至有独立董事基本不出席董事会会议,而是委托他人行使权力,从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际运作情况与证监会移植独立董事制度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初衷相去甚远。

公司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美国,该制度在美国的存在是由美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特殊的司法制度所决定的。我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暂时并不适宜强制移植该制度。我国的股权结构比较特殊,与美国公司的股权结构大相径庭;独立董事与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职能相互重叠,容易产生“搭便车”的心理,两个机构之间的扯皮、推诿很可能将仅有的一些监督绩效降低为零:独立董事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因此,在我国现有的经济土壤之中并不适宜生长,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扩大监事会的职权,才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机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第二,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不足

1.中小股东知情权被侵害

我国上市公司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信息披露,维护股东的知情权。部分上市公司存在主观违规和非主观违规两类情况。主观违规是上市公司故意隐瞒信息,而非主观违规则是上市公司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制度不健全,集中表现在临时公告中对应该披露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及时以及披露程序不妥。另外,股东在完成出资后,已不可能再对公司的财产享有最直接的支配权,尤其弱小的中小股东不能直接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对公司经营状况渐渐陷入模糊不清的状态,加之我国立法对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和实践都存在很大缺陷。这样就造成在实践中大股东、董事会及经理层对中小股东知情权的侵害,进而损害其合法权益。

2.派生诉讼制度未能有效实施

在我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中,尽管相关法律对公司内部结构有明确规定,对股东、董事、经理、监事的权利义务的规定也很清楚,但由于股权内涵不甚清晰、个人自律意识不到位,且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形同虚设等原因,使得法定的公司治理结构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大股东“掏空”公司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法律确立了股东诉讼制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股东诉讼案例,但由于案件本身的影响力有限,不能真正触及大股东及相关公司高管的“痛处”。同时,我国许多上市股份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一股独大,在大股东控制下,公司的管理层成了大股东的代言人,而国有股的主体虚位又使其几乎不受任何人的监督,内部人控制现象非常严重;在实践中,大部分股东因派生诉讼的收益小且诉讼成本太大的特征而不愿意为公司利益提起派生诉讼;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又没有好诉的风气;现实中存在着司法腐败、法院的官僚作风,普通民众视诉讼为诉累,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打官司,更不用说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由众多股东组成的公司利益而去主持正义。因而也就谈不上发挥法律应具有的社会规制作用。

3.中小股东的参与决策权很难实现

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中小股东的权力行使空间实际很小。在股东大会上提出临时提案和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是股东在必要的情况下行使股东权力、纠正管理层行为的两个重要渠道。但这一愿望目前还难以实现。在股东有权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方面,根据调查报告显示,虽然71%的中国百强上市公司在其章程中作出了与《公司法》完全相同的规定,但没有发现哪家企业向前迈进了一步,降低一点对股东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所需持股比例的限制。有78%的公司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将“股东提出临时提案的条件”确立为单独或合并持有公司股份的3qo.94%的样本公司规定“单独或合并持股10%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考虑到公司规模等因素,对于我国中小股东而言,股东提案权、股东大会召集权的门槛仍然较高。有关样本研究证明,上市公司从第五大股东开始,只有1成多点的股东能够超过这个门槛。第五大股东往往是公司的发起股东,他的利益与公司控制性股东是相当一致的,因此绝大多数流通股股东没有可能达到这个门槛,而让流通股股东联合起来的情况也不理想。研究证明,即使把前10位流通股股东联合起来,仍然也有6成半的公司难以让流通股股东获得提案资格。

第三,职工参与制度

我国目前职工参与公司治理的方式包含以下几种形式:(1)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公司治理,这也是权限最为广泛,普及程度最高的一种方式;(2)通过监事会参与公司的监督管理;(3)通过监事会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4)职工持股制度。

这几种参与方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职工代表大会的权限没有明确的规定。

《公司法》与之前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法》最大的区别在于对职工代表大会权限的规定。虽然《公司法》也规定公司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但是对于职工代表大会的权限却没有明确规定,仅指出职工代表大会有权选举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对于不设置职工代表大会的企业,《公司法》没有规定惩罚措施。换言之,公司可以设置职工代表大会,也可以不设置。这势必会导致大量的私营公司不设置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设置了职工代表大会也不能够真正履行职责,从而使公司法的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2.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制度的立法缺陷

在职工董事的规定上,只规定公司可以设置职工董事,但是没有做出强制性的规定。也就是说仅仅为职工董事出现在董事会中增加了可能性,至于是否真正会出现则要看股东们的选择。同时,公司法中没有明确规定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与其他的董事和监事法律地位。另外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权利保障和权利救济的相关规定缺失。

四、结语

论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 篇2

1.1 公司章程的概念

公司章程是公司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管理和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是约束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必要性文件,是公司成立的基础和前提,更是公司发展壮大赖以生存的土壤。

1.2 公司章程的性质和特征

公司章程是公司在不违反强制法的前提下由股东意思一致制定达成的合意,作为私法一部分的公司法应该充分发挥公司章程的灵活性,贯彻私法的意思自治原则。目前公司章程的性质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学说。

第一,自治法说。该学说认为公司章程就是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为了完善经营管理、调整公司结构,而在公司成立时意思表示一致所制订或者修订的自治性书面法律文件。该学说为大陆法系的主流学说,同样是我国的主要观点。

第二,契约关系说。该学说认为公司章程是一份契约性文件,是股东在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契约的各主体之间都是自由平等的关系,即把公司章程看成是股东之间或者股东与公司之间订立的合同。该学术是英美法系国家的主流观点。

第三,宪章说。宪章说既不是自治法也不是契约关系,而是在于侧重说明公司章程是位于国家控制管理之下的。认为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所制订的宪法性文件,是公司一切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笔者认为,契约关系说符合公司章程的性质。公司章程是和《公司法》一同担负起管理和调整公司的契约性文件,是法律赋予公司股东和发起人制定的由公司股东意思表示一致形成的在公司设立登记时提交给公司登记机构进行登记的自治性规范。公司章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法定性、自治性、稳定性、公开性。

2 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的内容

2.1 对内效力

公司章程的对内效力对象主要是公司、股东以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部分将对其进行分别讨论。

2.1.1 公司章程对公司的效力

公司章程是公司存续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公司运行的基石,因此,公司章程对公司有以下法律效力。

第一,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成立与存续的前提和基础,是公司设立时必须提交公司登记机构进行登记的法律文件。

第二,公司应当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经营,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超范围经营会导致行为无效。公司法之所以没有规定超越公司章程的经营行为无效,就是为了保护交易相对人的权利,保证交易的安全与快捷,降低交易风险。

第三,公司章程对公司的对外投资或担保有直接决定作用。依据《公司法》第16条可知,公司对外投资或担保应依据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且投资、担保数额不得超过公司章程规定的限额。

2.1.2 公司章程对股东的效力

第一,公司章程对股东权的保障《。公司法》中对股东利益进行统一的保护并不能满足于不同公司的需要,因此股东权需要通过公司章程做出进一步的明确,以保障股东利益。如《公司法》第42条规定“:股东会会议的表决权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股东会行使表决的方式都可以通过制定公司章程来进行规定,这足以说明公司章程对股东管理权的效力;当股东之间出现违约产生纠纷时,公司章程又将发挥准据法和证明的作用。

第二,公司章程对股东的约束力。新《公司法》取消了原有的发起人最低出资比例及验证程序,但股东仍应履行公司章程中的出资义务。新的公司法删除了旧公司法中股东要在公司成立前将不低于一定比例的出资缴付于公司账户中的义务,允许股东自由出资而且不再验资。此外,公司章程在股东之间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亦对其有约束力。如《公司法》第20条、第22条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股东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上述《公司法》对于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在保障股东权利的同时也对股东相对人的股东权利进行了约束。

第三,公司章程对董事、监事、高管的效力。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即是公司投资者所委托的管理人员,主要由他们来对公司的运营事项进行决策、监督和执行,是公司运营过程中真正的操纵者,因此董事、监事和高管就有可能会为了个人牟利而损害公司利益。公司章程通过对其权利义务关系进行明确,来保证公司的良性运转。作为公司管理者与监督者的董事、监事及高管必须在公司章程的框架内行使权利和履行自己的义务,若是违反章程规定而导致公司受损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对外效力

2.2.1 公示效力

公司章程在公司设立时经过登记即意味着向社会公开,一般社会公众即可获悉该公司章程的内容。公司章程可以反映出该公司的经营范围、财务、信誉等基本状况,为投资与合作人提供参考服务,保障其交易安全降低风险。一家成功的公司同样可以通过公司章程的公示效力来展示信誉,为其吸引投资、促成交易。

2.2.2 公司章程中经营范围对交易相对人的效力

《公司法》中规定,公司不得超出经营范围进行经营。但根据《合同法解释(一)》的规定,这并不会意味着所有超出经营范围的经营行为无效,即人民法院并不会认定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无效。越权经营无效原则会不合理地增加交易相对人的负担,提高交易风险,不利于保障交易安全。公司超越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进行经营,与相对人所订立合同的效力分为两种情况:原则上公司的民事权利能力不受其经营范围约束,公司超越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进行经营所订立的合同不会因此无效;作为例外,公司超出经营范围与相对人订立的合同违反特许经营、禁止经营及限制经营的规定,因为公司不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而导致合同无效。

3 公司章程的效力瑕疵及补救

3.1 瑕疵的来源

3.1.1 主体瑕疵

在我国公司章程订立后要经过公司登记主管部分进行审核,因此在此环节通常不会出现主体瑕疵,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公司章程在公司成立后的修改: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需要全体股东三分之二以上的表决权通过,股份有限公司则是出席股东大会的在场股东所持有股权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才能修改,这就为公司章程出现主体瑕疵创造了可能。公司章程的修改出现主体瑕疵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公司章程修改主体不适格

主体不适格分为两种情况。第一,主体为依国家强行性规定不能成为股东的主体,如公务员等。依《公务员法》公务员本身不具备成为股东的资格,因此其以股东的身份对章程的修改进行表决时会导致章程修改无效。第二,主体不合法。如董事会或公司经理私自修改公司章程的行为,会导致决议无效,使公司章程产生瑕疵。

(2)公司章程修改主体意思表示瑕疵

修改公司章程是股东的共同法律行为,只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形成一致才能成立法律行为。而法律行为生效的一个重要要件就是主体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意思表示真实、自由。如果股东在对修改公司章程进行表决时的意思表示存在瑕疵(受欺诈、胁迫、产生重大误解等)就会导致公司章程产生瑕疵。

(3)公司章程修改主体未达法定股权

依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都应达到法定的股权表决权。如果做出决议时有限责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未经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未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有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则公司章程存在瑕疵,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可撤销。

3.1.2 程序瑕疵

我国《公司法》规定,开股东会应当提前通知开会时间、地点、议程等事项,然后由董事长主持会议并表决。如果股东会的召集或表决程序不符合规定,则会导致程序瑕疵。

3.1.3 内容瑕疵

公司章程违法强行法主要是指公司章程违反《公司法》第25条有限责任公司、第81条股份有限公司所要求的必须记载事项,如缺少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会导致公司章程存在瑕疵,但也并不会导致章程无效、公司消灭。还有一些少数情形是公司章程的内容直接违反《刑法》等强行法,如以擅自生产销售枪支弹药为经营范围,该类公司章程则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确定无效。

3.2 瑕疵的后果

3.2.1 公司章程的瑕疵可能产生民事责任

公司作为我国民事活动的主体,根据民法通则及《合同法》《、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因公司章程瑕疵而导致民事行为效力待定、不能产生民事法律行为所期待的法律后果时,由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同时相应的责任人员应承担连带责任。

3.2.2 公司章程的瑕疵可能产生行政责任

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存续与经营的基本准则,在股东或发起人制订后应根据《公司法》提交公司登记主管部门进行审查,这就体现了公司章程法定性中的受行政管理性。如公司设立时并未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向公司登记主管部门提交载明了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的公司章程,那么公司将可能承担不能成功注册的不利后果,即可能承担公司章程瑕疵的行政责任。

3.2.3 公司章程瑕疵可能产生刑事责任

公司作为营利法人,具有很强的自治性。但公司章程如果违反强行法的规定依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如公司章程将生产销售枪支弹药列入其经营范围即可能需要依据《刑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3.3 瑕疵的补救

3.3.1 依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当公司章程出现瑕疵需要修改时,有限责任公司经三分之二以上的表决权通过、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股东所持有的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通过即可通过内部修改的方式来弥补公司章程的瑕疵,并且修订后的公司章程需要主管部门审批的要进行审批、特殊内容需要登记的还要进行变更登记,而且修改后的内容不能违反强行法。以通过法定程序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来对公司章程瑕疵进行补救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补救办法,既维护了公司的自治性与内部股东之间的和谐,也完善了公司章程的效力。

3.3.2 向人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

根据《公司法》第22条的规定,当公司章程出现瑕疵时,股东在决议的60日内可以通过起诉的方式来请求人民法院进行撤销。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通常是在公司无法以内部的方式自行弥补公司章程瑕疵时才会选用的办法,通过公力救济来弥补自治原则的盲目性,达到维护公司权益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永军.商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开国.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3]钟秀勇.钟秀勇讲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

[4]蔡立冬.公司自治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冯国.公司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6]李杰.试论公司章程的法律性质[J].社会经纬,2013(01).

[7]南秋萍.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的效力[J].中国律师,2014(9).

[8]周思阳.浅议公司章程的性质和效力[J].群文天地,2011(10).

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法律关系 篇3

关键词:母公司;子公司;法律关系;具体内容

公司的组成形式作为一种典型的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组织形式,根据具体的发展策略积极调整发展方向,在公司组织结构上积极创新,转型发展。根据我国颁布的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内容中根据企业制度本身的遵守价值与道德精神的一系列制度和原则进行了适度调整与创新,在发展过程中加入了制度创新的新型内容,在司法的内容中并不完善,在实行中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注重单个公司的对象和制度中存在一系列的各种难题与具体公司竞争和子公司法律地位的一系列问题,在母子公司中的法律关系没有进行全面规定。在实践中,企业之间的竞争缺乏有效的结合,企业之间的产权转让和组成类型严重缺失,导致《公司法》执行中的问题频频出现。

一、母公司的法律概述

1.母公司的涵义

母公司的涵义指的是一家公司获得或拥有其他公司一定份额的股份,或根据协议,可以控制、支配其他公司中人事或财务、业务信息等事项的公司。这种公司是股份总体的结合,代表所有股东的利益,最基本特征不在于是否拥有或持有子公司的股份,而是在于是否参与子公司的业务经营。

2.母公司的法律地位

一般说来,拥有股份多的股东对公司事务具有更大的决定权。因此,一个公司如果拥有了另一个公司50?上的股份,就能够对该公司实行实际控制。在实践中,大多数公司的股份较为分散,因此,只要拥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就能取得控制地位。除控制股份之外,通过订立某些特殊契约或协议,也可以使某一个公司控制另一个公司。

3.母公司的特征

母公司的特征一般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特征,主要有:

第一,母子公司整体合并报表,形成统一使用。母公司根据自身享受的经济收益,合并报表,根据母公司股东的利益与观点结合编制报表,合并报表后母公司的会计报表得到扩展,合并报表的主要使用者就是母公司本身的股东和债权人。

第二,合并净收益。合并净收益是母公司所有者的净收益,子公司中少数股权股东所获得的净收益应排除在外。

第三,少数的股权收益,母公司的股东观点是针对一项具体费用进行计量和使用,基于子公司的损益进行净收益的处理,根据股权比例计算得出。将少数股权的收益看成一项费用,根据会计计算实务将少数股权的收益确定为合并净收益的一个扣除项目。

第四,少数股权权益,少数股权权益本身,从母公司股东观点来看一项负债,计量根据子公司资产负债的总额乘以少数股权的比例得出具体的数量。将少数股权股东的权益作为一项负债不符合负债要素的定义,实务中将少数股权股东权益放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单独列示。

二、子公司的法律概述

1.子公司的涵义

子公司的涵义指的是母公司的附属公司,是一个总公司的附属,一家公司被另一家公司进行实际控制,控制的公司被称为母公司或控股公司。自然人不能组成子公司,只有法人能够成为子公司。自然人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想法与自身动机选择子公司的发展路线,然而法人可以根据股东的权益进行整合,从股东权益出发考虑子公司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因此子公司中法人可以控制其所有行为。通常拥有一家子公司,必须先拥有其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但亦有其他的控制方式可行,且对于需要怎样的控制及如何达到的精确规则可以是非常复杂的。

2.责任义务

第一,子公司指的是在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家公司所持有的过程中,受到另一家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虽然子公司本身受到母公司的实际控制,但是在法律上,子公司仍然具有法律地位,也是一家独立企业。子公司拥有自己的独立公司章程与名称,受到母公司的控制和保护,在法律上子公司仍然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企业。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业务活动,其财产与母公司的财产彼此独立,对各自的债务各自负责,互不连带。

第二,子公司的行为要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子公司在经济发展上依靠母公司的支配与控制,在法律上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子公司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拥有独立的名称和公司章程;具有独立的组织机构;拥有独立的财产,能够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自己的名义进行各类民事经济活动;独立承担公司行为所带来的一切后果与责任。

三、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法律关系

1.母公司与子公司的相关性

一是控制关系。子公司虽然是独立的法人,可以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内从事各种经营活动,但其自主性是有限的。母公司在子公司的股东会上起主导作用,子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实际上是母公司决定。

二是投资关系。母公司拥有子公司,除了极少数通过协议控制外,基本通过投资实现。母公司与子公司间的投资关系分为两种情况。①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全部由母公司进行投入,以此保障子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运行稳定性。②母公司与其他公司的共同投资,在子公司中,母公司所投资的比例一定要超过其他公司,对子公司形成实际控制。

三是财务关系。子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实行独立核算过程中,母子公司在财务上是相互独立的,但是母公司可以根据调剂资金的名义,以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从子公司中拿出所有资金和收益。子公司的财务状况与发展如果存在风险,则影响母公司本身的发展,对母公司的发展构成影响,导致母公司的收益降低。

四是在母公司的管理关系上,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差距在名义上是生产与经营商享有自主权,但是在实际行动上存在一系列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母公司永远享有对子公司的管理权。通常母公司除了自身直接开展生产与经营活动外,主要责任还要对所属的各类子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领导不同的子公司进行生产和经营,防止其他风险的产生。

nlc202309020013

由此可见,以母子公司为核心组成的企业集团是市场经济体制中一种重要的市场主体,根据母子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向与管理方式来看,它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散经营风险具有重要作用。调整母子公司法律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司立法的重要内容,根据母子公司的具体运营情况以及具体运营方式判断母子公司所要承担的具体责任与义务。通过公司投资、或公司之间签订企业支配协议形成母子公司法律关系。母子公司法律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是母子公司内部之间的管理和控制关系,二是母子公司和子公司债权人及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的外部关系。

2.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法律关系

(1)子公司收到母公司的实际控制与管理,实际控制主要表现在母公司对子公司运行和资金使用,人事调动等重大事项的实际决定权,根据子公司董事会的组成和股东股份利益的集合,做出具体的决定。其中重要的内容是母公司自身通过行使权利帮助董事会的多名董事争取实际权益,将母公司的股东切实利益照顾好,股东的权益大于子公司的权益。

(2)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是基于股权的占有或控制协议。根据股东会多数表决原则,拥有股份越多,越能够取得对公司事务的决定权。因此,一个公司如果拥有了另一公司50%以上的股份,就必然能够对该公司实行控制。但实际上由于股份的分散,只要拥有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就能够获股东会表决权的多数,即可取得控制的地位。除股份控制方式之外,通过订立某些特殊契约或协议而使某一公司处于另一公司的支配之下,也可以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的关系。

(3)母公司、子公司各为独立的法人。虽然子公司处于受母公司实际控制的地位,许多方面都要受到母公司的管理,有的甚至类似母公司的分支机构,但法律上,子公司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独立公司企业,它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公司章程,并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其财产与母公司的财产彼此独立,各有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在财产责任上,子公司和母公司也各以自己所有财产为限承担各自的财产责任,互不连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母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可以看出母子公司之间的融合主要以母子公司主体的价值和承担义务。从法律角度分析子公司和母公司的相应责任和权责归属,根据相应的母子公司的发展进行融合,提出了母子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

参考文献:

[1]董建珠.论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债务责任,《集团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34-35

[2]李杰.专科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改革探索,《中国教育科学探究》,2012年第l期,37-38

[3]张新民.论劳动关系中的企业商业秘密保护,《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2月7日第三版

[4]傅弯,曹理.《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权滥用防止研究》,《当代法学》,2011年3月,第20卷第2期

[5]颜运秋.《公司利益相关者派生诉讼的理论逻辑与制度构建》,《法商研究》,2012年第6期

[6]张富春.《企业集团组织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论一人公司的负面效应的法律规制 篇4

王兆华王力

[摘 要]随着一人有限公司的形式即将载入《公司法》,我们必须警惕一人有限公司存在的种种弊端,从一人公司的登记设立、财务监督和加强股东责任等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以促进一人公司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一人公司弊端规范

7月24日《新京报》报道,公司法修改草案已基本形成,草案规定,一个自然人可投资成立1个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5万元。一人公司的形式有可能得到法律认可,体现了国家更加注重建设有效率的、平等的市场经济,一人公司也激发人们的创业欲望。

对一人公司概念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一人公司,也叫独资公司、独股公司,是指公司资本的由一个股东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1]“一人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股东,并且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一人公司也称独股公司、独资公司。”[2]“一人公司,系指公司之全部股份或出资,全部归属于单一股东之公司”[3]一人公司是公司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人公司仅有一个股东,二是一人公司的全部出资或全部股份由公司惟一的股东所有,即一人公司的惟一股东必须持有全部出资或全部股份。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人公司的出现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出资经营者为追求有限责任利益,将其独资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形态的结果。

既然公司的股东可以享受有限责任的保护,自然会有人通过滥用公司的形式来逃避责任,在我们对一人公司充满期待的时候,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一人公司存在的弊端,例如公司股东会、监事会制度因为只有一名股东而无法建立,公司的财产易于与股东的财产发生混同,使得交易者承担了不必要的风险;对债权人的保护薄弱;股东易于滥用公司人格图谋法外利益;规避侵权责任,严重削弱侵权法的社会功能等。这些公司治理与法律规制方面的问题,成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在早期禁止一人公司存在的依据,但理性的人们很快发现,一个具有合理存在理由的现实,只能通过制度进行完善而不能禁止。与其可能存在的弊端相比,一人公司对于市场活力的作用更值得期待。于是,当今市场经济国家纷纷建立了一人公司的制度,并在公司立法时修正有限责任原则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以控制股东对一人公司法律人格的滥用,引导规范一人公司的良性发展。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基于一人公司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笔者以为,在确认一人公司合法性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通过相关的法律制度,来有效地对一人公司的运行进行规范”[4],这是涉及对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以及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的重大问题。“公司法理应针对一人公司之负面效应,构建一套有利于其扬长避短、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其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使一人公司在科学严谨的法律体系下良性运转”[5]。因此,我国应当在以下在一人公司的登记、经营、和责任等方面下手加大对一人公司的法律监督:

1,实行严格的登记、公示和必要的书面记载制度,同时禁止滥设一人公司,禁止一个自然人设立多个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严格规定一人公司的设立条件和设立程序,禁止滥设一人公司”[6]。防止一人公司的滥设,就必须强化登记机关的权力,实行实质审查主义,公示主义。为了使一人公司的债权人在于公司交易时充分了解公司的状况,一些国家要求一人公司在设立时必须予以登记,并记载于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簿上可供公众查阅。“日本和德国公司法均规定了一人公司唯一股东的登记和公示制度。”[7]有的国家的规定更为严格,不仅要求设立时要登记,还要求自一人公司公开登记起的运营状态,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如欧共体第12号指令就要求,一人股东应执行股东大会的职权,但以股东大会身份通过的决议应当以书面形式入档。同时,由他自己和由他代表的公司签订的契约,也应以书面形式纪录入档。这种书面记载制度增加公司的透明度的做法,确实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实行最低资本金制度,强化资本充实和维持义务。“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人公司中很容易出现资本不实或资本混同的问题,为了使最低注册资本具有实际意义,还应重视公司注册资本金的充实”[8]。资本充实义务的履行,无疑可使最低资本金制度具有实际意义。强化资本充实义务主要使股东要完全和适当履行出资义务,防止出资不实或抽逃出资;在一人公司的场合中公司的资本极易流失使得成立后的公司成为“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所以自公司成立后和解散前皆应力求保有相当公司资本的现实资产,这就需要从外部加强对公司的监督。但是外部监督不能干涉公司的经营活动,侵犯公司的经营管理权.

3,实行公司法人资格否定制度。为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律应当充分肯定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使投资者即股东获得有限责任利益;同时,法律又不能漠视股东利用公司的法人资格,从事不正当的活动,以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缺乏有效约束,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一人股东滥用之可能性,远远超过非一人公司的场合”。[9]但在司法实践中,这种反向适用该法理的成功判例比例仍较低。如前面提到的实证分析资料所以,必须把公司法人资格否认作为公司独立人格的必要补充予以确认。“一人公司因无其他股东可以牵制单一股东,更易发生滥用有限责任原则的现象。即使通过公司立法的加强,上述现象仍难以完全避免。那么,一人公司的场合下,就给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留下了广泛的空间”。[10]公司法人资格否定,在英美法系就是“揭开公司面纱”(piercingthecorporateveil)制度,这一点为大家所熟知;而在大陆法系德、日、法等国就是所谓的直索制度,直索指“法人在法律上独立性的排除,假设其独立人格不存在之情形”[11]。在美国公司法中公司法人资格否定适用的常见理由有,“①制止‘欺诈行为’(fraud);②制止‘非法行为’(i11igality);③制止‘虚伪陈述’(misrepresentation);及④达到‘公平’(equity心)的目的”[12]。这些对我们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在单一股东滥用权力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强制单一股东承担个人责任,滥用权力情况包括:一人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资格回避法律;或利用法人资格回避契约的义务;或利用法人资格欺诈第三者等。这些情况出现时,法院可以否认一人公司的法人资格,强制该公司股东个人承担责任,以保护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在一人公司的场合下适用公司法人格

否认法理,强调公司直接承担滥用其独立人格的一人股东的责任,实践意义重大”。[13]

4,建立严格的公司财务制度,加强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监督,严格禁止自我交易,杜绝公司的财产与股东的财产发生混同。既然一人公司属于法人的一种,其财产就必须独立,且严格和个人财产分离。在一人股东主观上有恶意,滥用了公司人格来规避债权或其他责任的时候应当适用法人人格否认,让一人股东承担无限责任,而判断一人股东主观上是否恶意滥用了公司人格的依据就是对其财务的监督,而这就必须建立严格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健全公司财务制度,将公司每一笔业务登录在册,形成备忘录和年度财务报告,以便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审查,减少公司财产被转移、隐匿的机会”[14]。对一人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也是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对一人公司,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保存备忘录、年度财务报告,以供检查。另外,还可以设立专门的私人会计公司,负责对一人公司的财务进行监督。

5,建立一人公司的债务担保制度。这种制度主要是强化了股东个人的责任,一人公司的股东除了以其出资额为现对一人公司承担责任外,在公司破产或解散清算时,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应当承担有限的担保责任。这种担保制度的规定,不应当是强制性的规定,而应当是一种任意性的,毕竟一人公司也是法人,是法人就应当承担有限责任,何况有限责任也是一人投资办公司的动力源泉,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人公司为了取信于对方交易人,可以向交易人披露本公司的投保情况,以加强本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法律通过这样的调整,会在一人股东、一人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人之间实现权利、义务的相对平衡”[15]

6,对一人公司的权利能力进行限制。一人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系统,对交易安全和经济秩序的稳定不利,故对不同的一人公司应限定其从事一定范围的行业:国有独资公司应被限定在有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垄断性、公益性行业或其他重大行业为宜;非国有的一人公司不得从事这些行业的生产经营;对于股东为外国人的一人公司的能力范围可根据维护国家经济独立原则做出特别限制。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能够在以上几个方面加强对一人有限公司的规制,可以想象我们将能够把一人有限公司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一人有限公司必将在扩大就业,繁荣市场,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等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

参考书目:

[1]江平.公司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35

[2]孔祥俊.公司法要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3]苏一星.关于我国“一人公司”的立法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6).144

[4]单士兵.警惕“一人公司”的负面效应[N].中华工商时报,-7-29(1)

[5]刘平.一人公司制度的法律思考[J].当代法学,2002,(1).65

[6]刘素芝.一人公司立法完善之我见[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2(2).63

[7]陈伟航.论一人公司的法律规制[J].商业研究,2002,(8).137

[8][14]张荣梅.试论一人公司[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6(3).46-48

[9][10][13]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一人公司的规制[J].法学评论,,(5).59-64

[11]贾敏.论一人公司[J].四川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学报,,(6).7

[12]胡果威.美国公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84

[15]周 延.一人公司利弊分析及其立法思考[J].学术论坛,2003,(3).45

论洞庭湖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办法 篇5

生命科学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 学号:14490113 姓名:杨影

摘要:作为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洞庭湖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洞庭湖发展造成的影响,总结了实现洞庭湖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

关键词:洞庭湖;环境现状;治理方法

正文

作为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各个地方来水,如松滋、藕池、调弦分泄长江, 汨罗江登小河流也汇入洞庭湖,经湖泊从城陵矶流进长江,水域环境复杂。洞庭湖区的生态环境一步步变差是由人口增多,资源被开发,环境被改变等问题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洞庭湖面积缩小,调节周围生态环境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不断出现。专家们对洞庭湖考察探究,讨论和分析。贺建林[ 1] 等专家指出洪涝灾害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是影响洞庭湖的关键所在。张人权[2] 等分析后指出:长江中游盆地已经被认为严重改变,成为半人工半自然的环境,近些年依然没有缓解的趋势,在这种趋势下,洞庭湖将可能变成纯过流行湖泊,很多重要分段将会高过地面,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显然,人类必须与环境共存,改造自然是人类发展的不二途径。人类只有将发展与环境保护恰当结合,自然资源的开发才能合理进行,水土资源的发展才能得以持续进行。洞庭湖生态环境现状.1 洞庭湖演变

洞庭湖地区的地貌为碟形, 中间向下凹,旁边是丘陵.据考证,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湘水与澧水同时汇入长江,而资、沅2水则在汇合处形成一个面积较小的洞庭湖地方后合流入江, 随即,由于长江洪水位升高, 洞庭湖后来发展壮大.公元222~285 年, 荆江两处地方溃决, 洞庭湖在长江水的灌入下与青草湖相连,面积因此扩大。云梦大泽逐渐消亡后, 洞庭湖进一步扩大其面积。明清时候,荆江水位还在抬高,洞庭湖的发展到了历史巅峰,雍正年间洞庭湖达到历史最大面积。清末,湖水形成四口分流,泥沙进入洞庭湖后淤积在此,面积因此缩小,人工围垦更是让面积骤减,至今洞庭湖面积已不足三千平方千米。.2洪灾加剧

洞庭湖目前出现的问题是频繁的洪水灾害,严峻的防洪形势来源于湖水的容量逐年变小,调节能力日益下降,同时,某些地方汛期时水位偏高,洞庭湖泄流能力不足,因此无论哪个地方来大水,都会在湖区形成高洪水位,并且持续不断。如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2 年洪水.洞庭湖连年受到水灾的冲击,局面无法控制,湖中泥沙堆积,不能及时排除,这又导致水位上升,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治理迫在眉睫。据统计,1949年以来的五十多年年中,有四十多年发生洪水灾害.1954年长江大水,3万余人因溺水,疾病不幸遇难;1996年,因水资源灾溃垸144个, 数百亿元在此次灾难中化为乌有,60多万人被困在防洪大堤,生活极其不便,长达数月之久。此外高水位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由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20 d,增加到20世纪80年代的31d,进入20 世纪90 年代达到60 d.1998 年洞庭湖水位达到29d,超过1954年历史最高洪水位,且水资源多次出现“小水大象及水洪峰遭遇后果更是难以设想.洞庭湖调节能力继续在下降,汛期调蓄量不得不增加,而湖水外排难度极高,洪水只进不出,损失逐年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环境问题也凸显出来。

1.3涝、渍灾害加剧

涝、渍灾害的加剧来源于多方面的原因,泥沙淤积在洞庭湖内无法排除,由此导致河床抬高,湖区田面高度相对下降,由此导致垸老天低局面的形成,地下水也因此抬高了水位。一到汛期垸外水位高,垸内排水困难,于是导致灾害。地下水位上升同时诱发了另一个问题,稻田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涝、渍发灾害同样威胁洞庭湖区.据统计[3] ,湖区有60 %潜育化稻田,即相范额当于3.02×99km2左右.每逢夏季,洞庭湖地区大多数时间地下水位不超过25cm,因此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相互作用, 肥力下降,土壤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整个农业生态。2 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洞庭湖的生态和长江流域的整体生态状况密不可分,长江流域地貌奇特,环境特殊,加上不合理的活动使得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极不稳定,极易发生不良改变。长江地区的树木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较高,长江中游河流含沙量因此很小[5].但随着人类的破坏,森林覆盖率骤减,至今仍没有改善[6]洞庭湖水资源进入衰退阶段显然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由于长江上游流域水资源的水土流失, 宜昌站地方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达4.98×99t.据1956 ~ 1998 年实测资料统计[ 7] , 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沙量1.535×91317t ,其中荆江4口入湖沙量1.65×99t ,占66.2%,4水入湖泥沙量0.301×108t ,占16.3%,而城陵矶多年平均出湖沙量为0.512 ×104t,仅占入湖泥沙总量的22.3%,淤积在湖内的泥沙每年为1.306 ×108 t ,占总入湖量的79.1%.全湖1952~1995年平均淤1.1m淤高速率为2.458cm/a.其中1952 ~ 1975 年平均淤高0.44m ,淤高速率为2.87cm/a;1975~1995年平均淤高0.5 m,淤高速率为2.38,cm/a.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生态状况,水沙结构、湖区泥沙输移规律, 同样也引起了下游水沙条件变化, 1967 年、1969 年,中洲子和上车湾两处地方人工裁湾,沙滩子在三年后又发生自然裁湾.湖泊面积这一点成了解决湖泊环境问题的关键,处理好泥沙问题,才能减缓洞庭湖的衰老速度。治理办法

3.1为调节汛期洪峰,应在长江及上游修建水库,下游的水沙条件同样需要改善,以此减轻下游的水沙灾害。长江三峡水库的修建改善了洞庭湖的水沙问题,洞庭湖应借助三峡水库,调节好江水湖三者的关系。

3.2洞庭湖区错综复杂导致行洪能力减弱,防洪堤线长,解决此问题应当整治疏浚河道,平垸行洪,.湘、资、沅、澧四条河道必须加大力度整治,扩大其行洪能力。

3.3防洪、航运、生态等多方面的问题也与湖区的治理息息相关,应当综合考虑,抓基础,依照发展趋势整体改善环境。结论

在过去的历史中,人类的不合理行为已经给洞庭湖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水土流失,水沙灾害,洪涝灾害,水质问题等等。人类的发展依附于自然,倘使继续如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从即刻起合理开发和利用洞庭湖的资源,并且通过修建堤坝,整治河道,规划垸区等途径来保护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不再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论金融担保公司的法律地位 篇6

1 金融担保公司的概念

要想明确金融担保公司所具有的法律概念, 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其概念, 只有做到充分的了解, 才能保证金融担保公司成分发挥其地位上的优势, 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企业地位的提高等。金融担保公司主要存在于企业与银行之间, 是一种中介组织。当前市场上存在众多的中介组织, 例如想要买房, 中介机构可以提供帮助, 而想要贷款, 就需要担保组织的帮助了。我国的金融担保公司面向的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 因为中小企业具有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如果管理得当, 发展势态良好, 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还贷, 一方面有利于银行的资金回笼, 也有助于企业自身信用的提高。金融担保公司在进行担保前, 首先要进行一系列的考察以确保该担保的可行性, 主要考察企业的资产以及发展前景, 是否具有收回资金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担保人的能力进行考察, 通过一定的了解才能将金融债券担保给担保的对象。当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只有合理规范市场的行为与规范, 才能使金融担保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不逾越法律的底线, 杜绝金融借贷风险的出现。因此, 本文重点强调了金融担保公司在法律中的重要地位, 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促进金融市场的规范化,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根本规则。

2 金融担保公司的法律性质

金融担保公司在性质上属于独立的法人。因此, 一旦发生问题, 其需要负责, 并且是完全责任。金融担保公司的成立必须要满足法人的一切条件, 在从事金融活动的过程中, 其必须要为自身承担必要的权利与义务, 这是法人必须要遵守的原则。国家对于金融担保公司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要想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从事担保活动, 就要严格遵守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这不仅是对中小企业的责任所在, 同时也是一种保障制度, 是降低银行担保风险的重要举措。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 当前金融担保公司主要面向的担保对象是中小企业, 保证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担保公司的任务所在。

另外, 我们应该意识到金融担保公司的性质不属于政府机构, 而是独立的企业, 应按照企业的要求对其进行约束。政府可以向担保公司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这也是主要的担保资金来源, 另外一部分的担保资金取决于担保费的收入。这两项主要的资金来源构成了金融担保公司的资金支持, 所以从资金的来源这方面看, 担保公司的性质并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投资的, 而是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解决其在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而形成的担保组织。在这一前提下, 我们充分了解到金融担保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是一种市场体制下的行为, 不能将其归结在政府的行为中。金融担保公司最后的保障是政府的支持, 一旦出现金融风险, 政府就会承担最终的后果, 有效的减轻了担保组织承担的压力。所以,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 我们要认清金融担保组织的性质, 才能从事担保的活动, 促进经济的发展, 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金融业务水平的提高。

3 金融担保公司在融资担保法律关系中的作用

金融担保公司是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与纽带。当中小企业需要流动资金而又因缺乏信用得不到贷款, 银行部门需要放贷而又谨慎于风险防范不敢放贷时, 金融担保公司的出现, 就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矛盾, 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架起了融资桥梁。目前, 由于金融管理体制的缺陷和企业管理体制不协调等原因, 银行与企业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 中小企业不熟悉金融政策, 资产不足, 求贷难入门;银行不了解中小企业的状况, 有钱也不敢放贷。金融担保公司的建立, 能够比较有效地沟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联系, 拓宽了银行融资渠道, 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找保难的状况, 使银行与企业融资渠道畅通, 加速资金的有效配置, 促进经济的发展。金融担保公司之所以能有效地激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协作互动, 实现银企合作的“双赢”, 关键在于它能弥补银行体系的缺陷, 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 为金融机构提供全部或大部分的信用保证。从各国信用担保的实践来看, 金融担保机构支持的企业, 大多是处于创业阶段或有扩大生产的需求, 但启动资金、流动资金不足, 而又基本无资产抵押或资产状况不是很好的中小企业。即使这些中小企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银行也不予放贷。金融担保公司的出现, 为银行提供了信用保证, 银行也就敢于放贷, 从而也就拓展了银行业务, 增加了银行的收益;同时使中小企业因能及时贷到款, 发展了生产, 产生了经济效益。在企业贷款发生偿付危机时, 金融担保机构作为负有连带责任、代偿责任的第三者, 就要承担代位清偿责任, 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贷款银行的后顾之忧, 承担了本应由银行承担的大部分贷款风险, 降低了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 为银行贷款债权的实现增加了一条保护线, 有效地改善了银行贷款的质量。金融担保公司的出现, 解决了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 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保证, 增强了中小企业的信用。信用担保恰好介于银行和企业之间, 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保证结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务活动。由于金融担保公司担保的介入, 分散和化解了银行贷款的风险, 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 减少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后顾之忧, 企业与银行的贷款渠道变得畅通起来。

结束语

总之, 金融担保公司是为了解决中小企业找保难, 银行放贷难这个两难境地而产生的。是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推动健全社会信用机制, 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摘要:金融担保是一项金融业务, 其中的组成部分较多, 最重要的就是负责金融担保的公司, 在担保的过程中, 其是以债券为担保对象而从事的一项金融活动。金融担保公司连结着银行、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 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金融担保不仅能够有效的提供中小企业的企业信誉, 还能为其提供更具有保障的资金, 促进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重点论述了金融担保公司在法律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为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在金融活动中具有无法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信用担保,金融担保公司,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怡莹.我国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法律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4 (1) .

[2]张勇.我国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体系研究[J].征信, 2013 (9) .

论公司高管劳动法律适用问题 篇7

关键词:公司高管;职务解聘;合同解除

一、公司高管身份的双重特性

公司高管,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是指在具有很高地位的管理人员,对公司的重大事项有一定的决定权。我国《公司法》对于公司高管规定非常明确,公司的经理、财务负责人,以及公司章程规定其他人员都被认为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通过与他们签订协议,来聘请他们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并对一般的劳动者进行监督和管理。单从这个层面来说,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又具有一定的雇主特性。但我国的劳动法,对劳动者没有一个统一的明文规定,如果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那么就是劳动法上讲的劳动者。

然而国内与国外相比,不同的是外国法律对劳动者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理论上有两种不同的学说,即从属说和控制说。两种学说归纳起来的相同点就是,公司与劳动者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和身份上的从属关系。譬如德国法规定公司的雇主包括企业法人和总经理;日本法规定雇主包括企业主和企业中的主要负责人等;美国法的相关规定,雇主包括代表雇主利益的人和公共机构。可以看出,虽然各个国家对雇主的概念规定有差别,但是都大相径庭,都对雇主的概念进行了扩大解释,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雇主,这种对传统企业主的突破,更加符合了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目的,能够更好地解决纠纷,稳定社会秩序。

然而,我国的《劳动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将公司高管排除在劳动者之外,因此可以看出,在我们国家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但具有管理者的属性,还具有雇员的特性。但是,我们在理解高管的概念时,对于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要结合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和本意。在司法实务中,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出发,来处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关系解除问题。

二、公司高管劳动关系解除的法律适用

在司法实务中,高级管理人员劳动法律关系适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公司单方面与高管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适用,最为典型。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董事会有权决定高管的聘任和报酬事宜。因此可以得出,董事会有权决定高管的去留问题,并且无需任何的理由。那么当董事会解聘高管之后,他们与公司的劳动关系是否当然解除呢?对于上述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持第一种观点的认为,公司如果对高管解聘的,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也应该自然地解除。因此高管不能认为公司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持第二种观点的认为,董事会对高管的解除,与劳动法上的合同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董事会解除高管职务之时,劳动关系不能就当然地解除,如果用人单位就此解除了劳动关系,那么用人单位就是违法解除。

本人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即董事会解除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之后,双方的劳动关系依然存在。从《公司法》的角度解析,公司对高管的聘任是基于信赖关系,即高管必须对公司履行勤勉注意义务,对公司忠诚。然而,一旦这种信赖关系不存在了,那么公司就有权依据《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解聘公司高管。

而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公司解聘劳动者,不但要求程序上的合法,还要求实体上的合法。解聘公司高管必须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必须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才能解聘。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交合法解除的相关证据,那么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当董事会依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解聘公司高管时,不能当然就认为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就解除了,公司如果想与高管解除合同关系,必须依照《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找到解聘高管的法律依据,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综上,如果公司依据《公司法》解聘公司高管之后,双方的信赖关系就不存在了,但是公司首先应该对解聘高管职务之后,进行其他工作的调整安排,其次双方可以协商确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公司不能就想当然地认为,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自然地就解除了。公司董事会解聘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关系后,如果没有法律依据和合法的事由,并且解除程序和实体内容都违法,那么被认为违法解除合同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从而是公司陷入被动的境地。

三、结语

综上所诉,关于公司高管的劳动争议法律适用问题,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高管这个特殊的劳动群体,应该给予差别的对待。适用法律时应该将《公司法》和《劳动合同法》加以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切实保护不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公司对于高管的社会保险、薪酬待遇以及工伤认定方面,这些基本的权利应该切实维护;而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还应当加以区别对待,从而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所以本人认为应该将公司高管纳入到劳动者的范围之内,但是同一般劳动者的概念又不完全一样,即公司将高管解聘之时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而与高管解除劳动合同又适用《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司法实务中,对于高管这个特殊劳动合同的认定还不明确。

上一篇:残疾女性励志故事下一篇:第一课 爱在屋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