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民俗性特征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表演中, 表演形式丰富多彩, 其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表演, 它往往能很快的吸引观众的眼球, 除了在形式上有歌舞乐一体的表演思想, 这点优先于我国的民族表演和美声表演, 如: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体现的美声、民族、原生态 (大多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少数民族表演, 也有一部分汉族音乐表演) , 美声, 民族常常歌舞分离;最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民俗性特征的具体表现打动了观众, 令人耳目一新, 亲切富有内涵, 使表演有血有肉。

“民俗, 从定义上来说, 有内延和外延之分。其内延即为‘民间风俗, 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 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 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 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 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 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外延为民俗既包括农村民俗, 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 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 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它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2]笔者经过分类整理, 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音乐表演中所表现的民俗性特征:

一、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舞蹈性语汇体现的民俗性特征

舞蹈, 在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很多民族的音乐表演都是歌舞乐一体的, 即演唱舞蹈器乐伴奏是同时进行的, 这延续了古代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观念, 而这种观念和民俗是密不可分的。如:新疆的音乐表演, 在节庆活动或在音乐表演比赛中, 新疆人大多载歌载舞在本土伴奏乐器的演奏下表演, 而他们所跳的舞蹈动作 (即各种舞蹈语汇的连接) , 都和民俗具有密切的联系。新疆的移颈, 绕腕、步伐是维吾尔族舞蹈中最为独到的特色动作, 它代表了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色和风格, 以至于所有民众后来都按照这个模式去表演, 共同体现它的民俗性特征。新疆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中的“摘葡萄”的动作语汇, 就是来源于新疆人民在葡萄园里劳动的场景。它和新疆人民日常摘葡萄的生活民俗是分不开的。毛主席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而民俗是广大民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因而, 从民俗中去挖掘舞蹈性语汇是有利于我们的舞蹈编导、舞蹈创作的;反之, 歌舞乐一体的观念渗透在音乐表演中反映在少数民族声乐表演中, 其舞蹈性语汇体现着民俗性特征。

关于中国舞蹈的起源, 古代史籍中曾有这样的记载, 做为炎黄以前的氏族领袖“阴康氏”在执政期间, 连年涝灾, 河流堵塞, 天气潮闷, 民众的气血不通畅, 许多人患上了肿腿病, 直接影响了生产发展。于是, 阴康氏创造了舞蹈, 让大家活动筋骨, 促进血脉循通畅, 愉悦心情。[3]这说明舞蹈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和民俗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处, 它也在特定的时代、地域和民族中形成, 并不断扩布、演变, 和民俗的定义具有相似性,

又如, 藏族音乐歌曲表演《翻身农奴把歌唱》, 在演唱中演唱者往往加入舞蹈语汇以丰富表演形式和内容, 他们表现的舞蹈动作语汇和农奴的生活劳动动作非常相似, 可以说是农奴平常生活化动作的高度艺术化, 可见, 本作品舞蹈语汇的创作者对农奴的生活习俗等民俗是做了调查研究的, 因而才能很好的创作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

综合上面例子,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舞蹈性语汇体现了民俗性特征。

二、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演唱发声特点体现的民俗性特征

我国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民族、生活习俗等各种差异性, 导致他们不均匀的分布在全国各地, 虽然其中有部分民俗已汉化或它族化, 但在少数民族聚聚的地区, 尤其是少数民族自治区, 仍然会保留他们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民俗性特点。

由于少数民族分布不均匀, 笔者在这里只笼统的以西南西北两地的音乐表演中演唱的发声特点来比较鉴别。

西南地区由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影响, 很多民族方言很保留着, 反映在演唱中, 自然带有地方民族语言特色, 同时, 他们的生活环境, 地域, 气候等原因导致他们说话的发声音色音量都和西北地区的有所不同, 西南地区位于我国的南部,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空气湿润, 对演唱来说具有很好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湿润性空气有助于保护嗓子, 西南地区人们声音细腻, 婉转, 发声位置偏低, 而西北地区声音往往干涩, 高亢, 这源于西北地区气候干燥, 寒冷, 人们说话由于地势、民俗等因素影响, 发声位置普遍偏高, 声音音色和西南地区比较, 较为暗淡。人们经常误把一个刚从南方回来的北方人说成是南方人, 很多都是根据他说话的特点, 发声, 来做出最后的判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误会, 和北方人长期在南方生活受到他们潜移默化的发声影响有直接联系。多数人长期形成的语言发声民俗特点在地处以这种民俗性特征为主体的区域里同化了另一以前不受当地民俗熏陶的北方人发声, 即不同的语言体系, 其民俗也不尽相同, 同样, 演唱的发声跟语言的发声有很大联系, 不同地方的语言也形成了不同的演唱发声方法。

如:云南歌曲《阿细跳月》, 演唱发声细腻, 温婉, 明亮, 阿宝演唱的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演唱发声高亢, 洪亮, 和云南歌曲形成截然不同的声音特点。因此, 笔者认为不同的语言发音体系, 在演唱发音上会形成明显的差异, 而语言发音体系的不同, 和他们身处不同的民俗环境有直接联系, 所以在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演唱发音特点也体现了民俗性。

三、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服装道具体现的民俗性特征

在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 他们所表演的节目大多是很注重体现他们节目的民族性, 体现各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 而这些常常通过服装道具显示出来。服装道具的不同所体现的民族性, 会显示其不同的民俗性。

如: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民族唱法三等奖获得者云南普米族歌手茸芭辛娜演唱时所穿的具有普米族民族特色的服装, 成为音乐表演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和全场西式的礼服蓬蓬裙相比, 突出了它的个性, 民族性, 经过交流讲解, 茸芭辛娜解说了她的服装, 她穿的是节日的盛装, 按照她们的民俗, 只有在重大的节日时他们才会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盛装, 这已经形成当地一种民俗, 而在重大的节日上, 篝火会上, 酒会上, 他们会载歌载舞庆祝, 显然, 这表现了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服装道具体现的民俗性, 或者说, 通过对少数民族一月表演中服装道具的观察, 可洞察他们的民俗。

又如:苗族可以说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 居住分散的一个民族。其“小聚居大分散”的布局, 又因崇山峻岭, 交通闭塞, 形成了“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苗族同胞都自己相对的独立空间, 各个村寨的歌都不同于它寨, 就算歌类相同, 旋律曲调也不相同, 仅在贵州, 据说就有十几种不同的苗族族群, 他们根据不同的服饰命名。头上长着红线的, 叫“红线苗反之”;戴着长角的叫“长角苗”;穿着黑底灰蓝边上衣的叫喜鹊苗;还有小花苗、大花苗等。[4]他们用不同的服饰来区别不同的村寨, 区别不同的歌曲旋律和音乐表演, 体现着不同的民俗风格特点。

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 可以为其音乐表演提供更好的表演道具、表演内容甚至于表演形式等, 提高音乐表演的效果。

四、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体现的民俗性特征

情感, 曹日昌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从心理学来界定其概念为:“较多地用于表达感情的内容, 它一般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5]就人的情感活动来讲, 它是参与了多种心理活动的精神现象。少数民族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地理环境、语言、文化等民俗差异, 会形成特定的民族心理差异, 同时这种心理差异会在音乐表演中通过情感表达体现。

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往往表达的是那些具有一定稳定性的, 有代表性的, 经过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有深刻意义的内容, 民俗就反映了这样的特征, 而情感就其定义来看, 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如:回族音乐, 由于历史上的长期压迫、民族的变迁、地理环境的恶劣等原因, 他们的音乐在情感的表达上表现的是不屈不饶, 备受压抑, 苍凉抑郁的情绪, 表演的是对生活疾苦的宣泄, 而这种情感也在由世世代代传下的民俗产生, 演绎, 发展和演变的。之所以能很稳定的表达出这种悲凉的情感, 和回族民俗在人们心理上长期受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又如:“苗族古歌中的“结亲歌”, 讲述的是父母与儿女如何在火塘边商谈婚姻大事。一般是在媒人提亲后, 当事人准备定亲时演唱的。所以歌中要唱苗家的亲戚是怎么来的, 婚姻的规则是什么样的。歌词为:婚姻是自由的, 在今天的火塘旁, 当着父母兄弟的面啊, 年轻人, 你可以自由决定。你的选择要讲清楚, 只要你选择了, 就要负责任, 决定了的婚事啊, 一定不能反悔。这首歌曲表达了自由和责任, 是苗族古歌中传达的社会道德和婚姻规则, 自由, 也许是苗族情歌丰富多彩的源泉, 而责任, 也许就是这个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动荡中, 保持着独特血统的原因?”[6], 可见, 这些规则以民俗的方式存在于少数民族音乐表演的情感表达中。

五、结语

以上对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舞蹈性语汇、演唱发声特点、服装道具、情感表达中体现的民俗性特征四个方面的论述, 可总结出少数民族音乐表演和其民俗密不可分, 少数民族的音乐之所以受到当代人们的关注和喜欢, 也因为其体现的不同的民俗特征, 使其具有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内容、审美思想等, 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舞蹈性语汇、演唱发声特点、服装道具、情感表达又是音乐表演中存在的重要内容, 因此深入掌握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民俗性特征, 有助于我们提高表演效果。

摘要:笔者经过知网检索, 发现, 关于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民俗性特征研究特别少, 他们大多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民俗文化或少数民族宗教的结构等方面去研究, 而对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民俗性特征, 则几乎没有涉及,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音乐表演中的民俗性体征也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本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音乐在舞蹈性语汇、发声特点、服装道具、情感表达、四个方面民俗性特征的总结, 提炼出少数民族表演和民俗紧密相联, 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指导从事少数民族音乐表演的表演者能在实践中注重民俗性方面的知识, 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表演,民俗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 3.

[2] 钟敬文.民俗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 5.

[3] 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5.

[4]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010.3, 207.

[5] 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4, 335-336.

[6] 萧梅.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3010.3, 211.

上一篇:天然气集输管线冬季冻堵及解决措施分析下一篇:消防自动报警灭火联动系统在实际设计、施工中的问题探讨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