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特色课程资源建设

2022-08-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食品特色课程资源建设

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背景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高等院校食品专业十分重要的一门专业课,围绕特色骨干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探讨和改进了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旨在构建轻工院校特色鲜明的“食品添加剂”教学,提高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特色骨干

Key words:Food Additives;teaching reform;specialty backbone

0 引言

2015年10月,国务院开始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乘此东风,为国家“双一流”战略服务建设,贯彻落实《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意见》精神,郑州轻工业学院综合分析办学历史、办学层次、办学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把发展类型定位为以工科为主,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内有较大影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在特色建设中彰显学校的工科优势和突出学校的轻工特色。特色骨干大学主要要求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型高素质人才。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尤其是学校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特色学科群”获批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为契机,围绕河南省食品产业重大需求,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目前,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鲜明的办学特色,根据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启动制订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因此,探索构建适应特色骨干大学发展要求的特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迫在眉睫。

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载体[1]。食品添加剂学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已成为食品业界的共识[2]。“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不仅涉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领域,还与“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营养”等专业课密切相关,是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体现,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为食品行业所需要的在食品工艺和研发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另外,由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暴发,食品添加剂成为消费者最为担忧的食品安全风险因素[3]。通过“食品添加剂”教学,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实现有效解决食品加工中非法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物质、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4]。因此,在创建特色骨干大学与明确了人才需求定位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食品添加剂”的教学改革探索,对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和独立创新能力,提高食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优势学科发展需求的特色教学体系,进而保障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丰富理论教学内容 突出课程特色

传统的教学内容重点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性质、毒性、使用方法、应用范围与剂量,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原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按照功能的不同,我国最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4],种类繁多。对于学生来说,各种不同功能的食品添加剂不容易被系统、快速地掌握。另外,由于食品添加剂的研究动态变化快,新的食品添加剂及其功能层出不穷,而大多数选用的教材内容相对滞后。因此,在传统的教学内容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经济服务定位,选择符合学校的情况与适应新形势下的食品工业发展水平的教材。在优选教材的同时,完善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全面性。注意参考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国际动态,确保内容的新颖性,重点讲述与消费者日常生活密切或与食品安全热点事例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与性质、使用原则与方法、应用范围与剂量、最新研究的进展。

學校“食品添加剂”指导教师精心选择了由学校赵电波老师参与编写的“十二五”部委级教材《食品添加剂学》。该教材按照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的功能为主线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再结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孙宝国院士主编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食品添加剂》进行补充完善。另外,学校地处中原地区,紧紧围绕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奋斗目标而努力。河南省的粮食及肉类加工能力位居全国第1位,其中面粉加工能力6 100×104 t,占全国的30%,居全国之首;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米面速冻制品等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肉类加工基地和速冻食品生产基地销售的产品,分别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和60%,火腿肠的1/2,方便面的1/3,汤圆的3/5,水饺的7/10产自河南省。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突出课程特色,重点讲述粮食、肉类、速冻食品等加工单元操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类型食品添加剂,并增加有关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研究开发与安全性方面的内容,不断丰富食品工业发展中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等知识。其次,增加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内容,重点理解如何确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相关的法律法规管理,使学生既作为将来从事食品专业的人员,又作为普通消费者,从科学层面理解食品添加剂的真正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从而建立起食品添加剂与方便、营养和健康之间的正面联系,保证学生在掌握食品添加剂作用的同时,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合理、准确的使用。最后,适当地增加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教学案例。指导教师可以参考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每年组织食品和食品安全领域相关权威专家进行的科学解读的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食品安全问题到底是否是“食品添加剂惹的祸”,科学、准确、及时地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提升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的客观需要,正确解读相关食品安全的问题,进而理解并认识到学习食品添加剂知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增加实践教学活动 做到学以致用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5]。从定义可以看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性特征明显。它的使用有利于食品加工、增強食品营养成分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食品添加剂的性质与作用,指导教师应当加大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食品添加剂”课程安排在32个学时左右,课时量少[6]。但该课程的知识点繁多,往往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活动,造成培养的人才与高校追求的人才目标不符,导致学生毕业后缺少实践经验,难以胜任食品研发工作。

针对目前的现状,必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由于某些高校的教学课程量已较大,难以再单独通过增加学时去弥补食品添加剂的实践教学内容。而学校将“食品添加剂”课程安排在“食品工艺学”理论课与“食品工艺学”实习课之间,从而增加了“食品添加剂”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机会,也增强了与其他专业课程间的相关性。在食品工艺实习期间,由企业导师和指导教师设置的课题是根据河南省食品工业特点、教学科研、合作企业的优势,分为肉类加工工艺、果蔬加工工艺、速冻食品加工工艺、粮油食品加工工艺、天然产物提取工艺五大类别[7]。这五大类别课题将食品添加剂应用与相关的食品工艺流程、食品加工技术等有机结合,从而进行新产品开发。通过使用各种食品添加剂,进而充分体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效果。其次,通过“食品仪器分析”课程中大型检测仪器的学习,增加检测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实验内容,分析各类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是否存在超过最大使用量的问题,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例如,肉类加工中亚硝酸盐使用量、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残余量检测、原料肉中瘦肉精检测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制定了参观实习周,参观河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品牌食品企业,包括双汇集团、好想你、三全、思念食品公司等,了解各个企业的生产工艺、研发部和检测中心、学习各种产品配料,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巩固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研,了解食品添加剂的行业发展,完善和补充课堂的教学内容。学校额外增加创新学分制度的实施,为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为了确保创新学分实施,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并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学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办法和措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创新能力。另外,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产、学、研融合。依托河南省食品生产与安全协同中心平台,以企业冠名创意产品大赛为载体,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如“剑鱼杯”天然复合调味料创意大赛、“雪麦龙”调味品大赛、饺子创意大赛、椰果创新制作大赛等,开发天然复合调味料、新产品,大大激发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通过申报立项、导师配备、产品创意书撰写、实验、PPT讲解、报告及实物等形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指导教师和企业专家导师制等措施保障科技创新活动进展顺利,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深入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方法、最大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增加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利于实现特色骨干大学追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 转变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食品添加剂”的教学内容通常按照食品添加剂的简单分类进行讲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传统授课普遍存在过于重视理论讲解、轻视实践、在课内外与学生沟通交流较少等。因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往往被动地接受食品添加剂的知识树,严重缺乏思考,难以转变学生依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如何转变教学模式,调动学生主动性,提高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首先,指导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案例、食品安全热点视频为切入点,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参与的自觉性。然后,指导教师采用食品安全热点事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形式进行知识讲授,注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让学生理解与各类食品添加剂有关的性质、作用和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再次,借助课下布置关于调研常见“食品添加剂”作业,让学生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种类、作用、允许最大使用量、安全性评价等。另外,利用参观实习周,让学生深入食品企业的生产研发一线,了解食品添加剂在新产品开发的重要作用。然后,由学生作为课堂主角进行讲解。例如,按照食品分类(肉类、果蔬、速冻面制品等)或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提前让学生进行专题分组,让学生选择代表性的食品,讲解在加工中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开展有关食品加工中添加剂的讨论,课后制作PPT。这样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图书馆数据库查阅相关科技文献,在课堂上学生以PPT形式分别进行自我展示,增强学生关注食品添加剂安全的问题,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经过各组收集资料、讨论、指导教师归纳讲解、答疑互动等环节,不仅形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问题分析与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和写作报告的技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今后从事食品研发或继续深造学习打下良好 基础[8]。

4 改进考核模式 提高学生主动性

“食品添加剂”课程传统的考核评价主要以学生的平时作业和期末闭卷考试为依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传统成绩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判断,与时代精神和教育教学理念相背离,不符合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要求。因此,改革食品添加剂的教学考核制度,利用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践技能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进行综合成绩的评定,各部分分别占20%,10%,15%,55%。平时作业包括课上作业与课下作业。课上作业重点围绕各类食品添加剂在加工工艺中的性质与应用。课下作业以收集资料、市场调研、撰写实践报告为主,关注各类食品配料中常用食品添加剂的分类,调研食品添加剂市场现状或食品企业对食品添加剂应用状况。课堂表现以学生分组讨论、自我展示PPT和参与互动的情况为主。而实践技能评定则包括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和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中应用食品添加剂研发产品情况、数据分析、试验报告、团队协作表现等。最终,科学评定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5 结语

食品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广大消费者和食品专业学生也对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关注。而新的食品添加剂层出不穷,加工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快速变化,因此,必须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方向,适应新的食品安全形势。“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食品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凸显了学校轻工特色。在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背景下,为进一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必须构建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包括丰富理论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活动,同时转变教学模式和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学生主动性,真正引导学生学习更多对实际生活和从事食品专业有帮助的食品添加剂知识,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特色骨干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为地方经济和促进食品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吴君艳,吴存兵. 高职类食品添加剂应用技术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7):89-92.

孙宝国. 食品添加剂[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3.

孙金沅,孙宝国. 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3,15(4):96-97.

王蓓,曹雁平,孙宝国,等. 新食品安全形势下食品添加剂教学改革研究[J]. 食品安全导刊,2015(11):59-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S]. 北京: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靳国锋,何立超.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4):16-18.

栗俊广,白艳红,张华.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工艺学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 轻工科技,2017(5):140-141. ◇

作者:李可 赵颖颖 刘骁 张华 赵电波 白艳红

第2篇: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背景下《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食品分子生物学是农业和农学类以及理工类院校相继在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转型发展新形势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

一、前言

2015年11月5日省教育厅出台《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分类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特色骨干大学、应用技术类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的高等学校分类模式和发展思路。我校作为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应紧紧围绕推进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目标和人才培养任务,持续巩固优势学科和专业体系,强化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十三五”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持续增加以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等国家政策引领,给我国食品工业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发展契机。为适应现代食品科学研究的发展需求,必须培养高素质、多层次的食品学科专业技术人才。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现象、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供应链中,无不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其带动下,食品安全、膳食营养与慢性病等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高新阶段[1]。利用该理论与技术,可以更加深入地阐明食品科学相关问题,建立与食品科学分子水平相关联的研究方法体系,并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到食品原料生产、产品研发、品质控制等领域。为适应行业发展和科学研究需要,工科类院校相继在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了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2]。在教育转型新形势下,我校的优势特色专业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引入了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对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和改革进行探索势在必行。

二、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对食品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为工科类院校食品学科的一门重要的跨学科专业基础课,食品分子生物学主要以人和食物的关系为中心,以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崭新视角研究食品原料生产、产品开发、食品营养、食品分析检测等。在分子生物学推动食品学科发展这一深层次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今后食品相关领域更趋专业化,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营养健康产品的消费需求。

(一)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改善公共卫生状况

食源性疾病依然是食品安全的头号大敌,而致病微生物污染食品是引发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因素[3]。以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为基础的致病微生物的检测,能够有效提高检出效率和特异性,克服了传统培养——生理生化鉴定的不足[4]。此外,DNA分子探针和宏基因组学测序等也被应用到预测微生物学的研究[5]。转基因食品作为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食品资源改造的高科技产物,其安全性一直是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从基因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对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片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6]。分子生物学技术还可基于对过敏成分源基因的快速分析,检测食品中的过敏源成分,从而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7]。

(二)为新资源食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开发新的食物资源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从核苷酸水平上筛选优良的食品发酵工程菌或通过基因改良培育出更优良的菌种以优化食品生产和加工工艺,如单细胞油脂等的生产[8]。此外,16S rDNA扩增同源性分析、16S rDNA PCR-RFLP技术、种特异性序列扩增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用以鉴定新资源食品中的乳杆菌,从而有效弥补生化鉴定法的不足[9]。

(三)全面认知膳食营养素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现阶段食品营养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膳食对營养素缺乏症的改善作用,而是上升到其在慢性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在食品学科领域的应用,有利于人们从分子水平上认知食品中的活性成分对慢性病预防的分子机制,揭示营养因子及其代谢产物与疾病预防、治疗之间的潜在关系,为精准营养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10]。

三、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探索

(一)根据食品学科专业特点精选教程和优化教学内容

食品专业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普遍不足,完全借鉴生物技术专业的教材,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根据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方案,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设置滞后于生物化学、食品化学等专业基础课程。此外,很多食品分子生物学教材中重复了部分生物化学的内容,如生物大分子合成与代谢等。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应将生物信息的传递、基因表达调控、疾病与人类健康、营养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转基因食品等纳入重点进行讲授。例如,在“转基因食品”的讲述中,应以专题的形式将分子生物学技术改善食品营养特性的经典案例纳入讲授内容,如黄金大米及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大豆的研发等[11-13],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理论应用到转基因食品开发的过程,消除“谈转色变”的恐慌。此外,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应体现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在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如多重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滚环扩增、基因芯片、噬菌体展示技术等在食品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14,15]。

在营养素与基因相互作用这一章,应让学生逐步意识到简单的生物化学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营养素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治疗之间的关系。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除了为机体提供燃料和必需营养素外,还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激活相关受体和信号通路。继“精准医学”之后,“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逐步走向公众,成为预防医学和营养学界的新使命。而作为食品人的专业使命之一就是丰富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驱动营养型食品加工业的升级,促进营养科技成果的转化。此部分还应以专题的形式,运用具体案例,从基因多态性角度阐述营养素与基因交互作用,从分子营养的角度阐释营养素与慢性病进展、预防之间的关系,为个体化营养健康食品的开发、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素高效保持提供理论依据。

(二)根据食品行业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

食品分子生物學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如何增加学生对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接受度,使学生获得脉络清晰、系统性强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进展知识体系,是教师普遍面临的问题。

1.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授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对促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尤其是对食品分子生物学这一专业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尽管受教于同一专业,毕业于不同类型高校(农林、工科、医学)的教师展示出的专业特色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应“因材施教”。MOOC时代的到来推进了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尤其是教学团队的建设。多人专题授课的形式被逐步采用,以代替传统的一人承包制。对理论功底强的教师,应优先让其讲授理论知识部分,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注重课堂引导,启发学生思维。而对后半部分课程内容应多采用专题式教学,多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因为青年教师因学术研究需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在教材基础上结合文献报道并适时将自己在该领域的科研工作带入课堂教学。

2.研究性教学手段的实施。特色骨干大学依然扮演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角色。随着高等学校对科学研究的日益重视,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中青年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课题研究和论文发表上,而疏于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控。特色骨干大学的教学工作应该是研究型教学,应包含知识的创新和创造。科研工作应立足于教学,服务于教学。以科研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核心,以科学问题为载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向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还是演绎课堂活动的策划者、知识的答疑者。在研究型教学活动中,学生思想和行动上的同步参与能够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16]。

3.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食品分子生物学教学涉及生物信息的传递和基因表达调控,传递过程复杂,参与调控因子和模型众多,对于食品专业的学生来说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存在难学和难教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起到辅助理解、加深记忆的作用。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应图文并茂、动静结合,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7]。例如将原核基因调控乳糖操纵子模型等抽象概念借助多媒体将教学内容通过文字、图形、动画等信息作用于学生感官,以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灵动的方式达到预期教学目的。而这种授课形式对专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投入的要求更高。

4.第二课堂平台的搭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集中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学管理部门应以大学生科技活动项目为依托,鼓励学生多参与科研活动。教师设置的很多课题都涉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术,如引物设计、RNA提取、逆转录、扩增、蛋白提取及凝胶电泳等。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实践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组建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8]。

(三)改革考核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手段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为期末考试(70%)+过程考核(30%)。这种传统考核方式,加之课程本身的特点,导致学生平时上课不积极主动,临近期末时突击复习,以求过关。但知识的掌握、专业素养的培育更在于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和互动。为贯彻研究型教学手段的实施效果,应对传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19]。应优化过程考核(70%)和期末考试(30%)的比例。过程考核中增加以专题报告为主的考核形式,全员参与、同侪平量,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结论

在高水平特色骨干大学建设背景下,本文充分考虑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特点,对食品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进行针对性的初步探讨,以期建立起一套适合食品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食品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梁盈,林亲录.分子生物学引入食品专业的发展浅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157-157.

[2]赵超,童爱均,刘晓艳,等.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

[3]陈君石.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J].科学中国人,2012,(10):71-71.

[4]黄卉.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6,(4):80-80.

[5]张昭寰,娄阳,杜苏萍,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测微生物学中的应用与展望[J].食品科学,2017,38(9):248-257.

[6]沈泓,李超,李珏.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转基因食品检测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信息,2017,(15):57-59.

[7]佘之蕴,范安妮,张娟,等.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食物过敏原的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12):4721-4725.

[8]刘韬,马燕,倪永清.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最新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5):7-12.

[9]薛晓晶,张焱鑫,陈会君,等.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新资源食品中乳杆菌[J].检验检疫学刊,2016,26(5):1-4.

[10]陈君石.每日服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保健新趋势[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2,10(4):290-290.

[11]王蔚,杨金志.我国培育成功淀粉品质改良的转基因甘薯[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9,(11):18-18.

[12]Adrian Dubock,赵明超.黄金大米现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6):69-84.

[13]Rao S,Abdel-Reheem M,Bhella R,et al.Characteristics of High α-Linolenic Acid Accumulation in Seed Oils[J].Lipids,2008,43(8):749-55.

[14]胡雨欣,何早,陈力力,等.噬菌体展示技术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2015,36(11):236-239.

[15]潘兰芳,黄建飞,陈晶,等.食源性致病菌鉴定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7(8):3300-3305.

[16]王兴平,罗仍卓么,李峰,等.分子生物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初探[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科版),2013,(4):70-73.

[17]续晨.分子生物学多媒体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146-146.

[18]赵超,童爱均,刘晓艳,等.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0).

[19]马佳,段巧玲,郭俣,等.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5,(9):764-767.

作者:禹晓 刘欣 翟娅菲 相启森 申瑞玲

第3篇: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特色研究

摘要:《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是高职食品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核心专业技能课程,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基于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路,该课程教学应以食品检验工的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为依据,结合食品企业岗位和业务范围,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重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和技能及其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食品理化检验;项目化;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食品理化检验》是高职食品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课程与职业岗位中的食品检验工相对接,旨在使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国家质量标准操作各种分析仪器,对食品中主要成分、有害物质及食品添加剂等进行分析与鉴定,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应用性、实践性,实践操作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更好地体现食品理化检验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课程的理论与实训内容相辅相成,而且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使操作技能得到强化,职业能力得到提高,我院通过总结近几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基于项目化教学思想,以工作过程为主导,对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革探索与实践。

《食品理化检验》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项目化教学是指传统教学内容与企业项目相融合,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完成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因此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及开放性等特点。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技能及一般的项目开发流程,又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在进行项目课程构建的探索。

《食品理化检验》主要注重对食品专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课程的理论内容较多,所涉及的检测项目广而复杂,一般都是在理论知识讲授完之后,再进行验证试验,或者最后安排2周的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脱节,不足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专业的职业技能。针对食品检验较强的专业性和高技能性,笔者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的“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非常适合《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

课程项目化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课程改革的理念 按照行动导向的学习理念,根据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思想开发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精简、融合、重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即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集体观念,培养团队精神,以达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整体提升。

课程改革的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为核心,以工作内容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基于这个思想,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首先要针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进行大量调研,建立起以企业工作过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课程设计要依据工作任务选择和安排学习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实施工作场景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1.校企联合确定课程标准,设计培养目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对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分析,确定课程标准。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各方面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本课程培养目标设计包括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强调技能、知识及素质并重。

2.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确定学习项目。要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确定典型项目,组织课程内容,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安排应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行业标准、规范及质量体系的内容。课程学习共分为10个项目,每个学习项目都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设置具备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氛围。以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采取引导—自主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学生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思考,进行开放式、自主式学习,完成学习项目。每个项目的学习都安排以基础技术为载体的活动,以学习型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由专职和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课程实现“教学练做”一体化。

4.突出技能考核,构建“知识、技能、素质”一体化考核体系。以项目任务为基础,构建新的课程考核体系,依据“技能加态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改革新特点,课程考核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

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化选择与重构

本课程经过大量专业调查,针对我国食品检验机构和食品企业实际学习项目需要及职业道德要求,依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食品检验工》考核内容,选取所需要的知识,以培养学生掌握食品理化检验专业技能、形成并提高食品理化检验工作能力作为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强调技能与生产相匹配、知识与技能相匹配,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和专业针对性,以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对食品行业整个职业能力的分析,结合食品企业岗位和业务范围,结合食品专家提出的典型工作任务,依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以及食品检验工由初级到高级的成长规律,设计具体的学习项目和学习型工作任务。《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食品理化检验的具体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划分学习项目,如表1所示。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组织设计 本课程为达到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以工作过程为主导”课程观课程开发的目的,依据专业标准对食品检验技能的培养目标,融食品理化检验方法于具体学习项目中,由简单到复杂,依据食品检验工由初级到高级的职业发展规律,创造职业氛围,遵照食品检验国家规范组织教学,最终实现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鉴于本课程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加强实训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特设置了综合实训。具体要求和组织如下:(1)要求实地确定理化检验学习项目,结合生产工艺或市场监督,学生分组制定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2)实事求是地报告理化检验数据,实验结果准确可靠。(3)学生完成一项系统、完整的食品理化检验项目。(4)任务完成在职业氛围环境和规范下,在实训室训练工作过程。(5)综合实训学习项目:每5人一组,按照国家食品行业理化检验标准要求组织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做到单元技能反复演练,综合技能集中强化。

教学方法手段 (1)实施引导式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2)每个项目采用边讲边练、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3)采用“循环操作训练实践教学法”对单元操作技术反复训练,使学生达到娴熟水平。(4)课堂设在实训室,利用多媒体实现讲授、学习、练习、实训一体化。(5)实施网络教学,针对一般性问题,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的学习平台,建立留言簿及解疑平台。

课程的项目化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属于技术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主要依靠平时的积累和训练,依据“技能加态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教育改革新特点,考核与评价应从课程考核、职业技能认证两个方面进行。课程整体成绩计算如表2所示。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应按照项目分别考核,课程考核成绩则是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不再安排期末集中考试。其中,每个项目成绩分别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部分成绩组成,考核可依据学生提交的成果、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结果进行,可采用笔试、实验操作和问答等多种方式。由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经常分组操作,应充分考虑个人在合作中的贡献。

职业技能认证 本课程与《食品感官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共同完成后,学生可申请直接参加国家食品检验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核,考核成绩将作为课程整体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档案。

总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式淡化了高深理论的说教,可以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在完成各个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锻炼综合职业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综合素质可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甄久军.基于项目化教学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26-28.

[2]张伟,刘靖,等.对高职院校食品检验技术课程实施项目教学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18-119.

[3]张春霞,易艳梅,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4):98-99.

[4]杜淑霞,莫慧平,徐丽,等.高职《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职业时空,2009,5(12):52-53.

[5]苏秋芳,吴云辉.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8):105-106.

[6]苏盛通,戚林,许潘健.项目教学法在微生物检验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53-54.

[7]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53-54.

作者简介:

王振伟(1980—),男,河南沈丘人,硕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与食品生物技术研究。

作者:王振伟 郭永

第4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王桂芹(十„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97

更新时间:2011-10-10

★★★

【字体:小 大】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

1、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打破了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变单一的国家课程主导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齐头并进的新格局,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使得学校从课程的使用者转而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开发者,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和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了传统课程自我封闭的局限,有助于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转变服务方式,提高使用效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助于学校拓展校外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与校外机构合作。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充分展示和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基于此,许多学校都加大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空前繁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出了既具有学校特色,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校本课程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许多学校不问条件具备与否,也盲目加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列。其二,校本课程开发背离了需要性原则。不问学生需要与否,一厢情愿的开发校本课程,结果是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加重了学生负担。其三,忽视了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许多学校没有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和地方资源,校本课程内容雷同,缺少特色。

2、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位于珲春市郊,有着丰厚的矿山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一向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在教育教学进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活动蓬勃开展,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确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课题。2006年12月,此课题被确立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同时调整了课程结构,将10%—12%的课时分配给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就保证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促使学校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学校特色。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教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我们认为只有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抓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和问题的关键,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⒉体现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综合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建立在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地方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将使课程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性原则。

⒊发挥地方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使课程更具针对性,更能提高地方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能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蕴含在其中。

⒋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地方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财富,教师对于地方资源的熟悉和了解,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更能发挥教师的价值。同时通过课程的开发,满足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需要,为其提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建立课程开发的联合体,建立一支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教合一,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吸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丰富课程资源,兼顾本地社区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探索出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经验,更好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可以说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教育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创建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它可以更好的更充分的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价值和功效,培养出更多高规格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相信,它的成功经验的推广,必将迎来教育上的又一次革命。

三、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校本课程与资源开发的关系;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内容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途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意义和理论意义;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关系。

1、我校作为课题的实验学校,几年来,一直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原则,多次承担各级研究课题,具备较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科研管理水平,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学校具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经验。确立本课题之前,学校就着手开发校本课程,到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语文积淀系列:《诗词集锦300首》、《成语1000条》、《精品寓言》、《精选格言1000则》、《名著、名篇》、和《文言文集锦》;民间剪纸系列:一年级:昆虫——蝴蝶系列、海洋系列;二年级:瓜果蔬菜;三年级:植物系列;四年级:动物系列;五年级:人物系列;六年级:吉祥文字系列;人文教育系列:包括一年级《文明礼仪篇》;二年级《尊师敬长篇》;三年级《健康成长篇》四年级《遵守公德篇》;五年级《环境保护篇》;六年级《哲理小语篇》。同时,还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材、体育活动系列教材,为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要求的学生创造学习、成长的空间和平台。如今,我校正在积极开展“书香校园”特色创建工作,大力倡导和开展读书活动,学校领导班子率先成立了“文津书苑”,带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师生中掀起读书热潮,让学生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进步。通过这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形成了学校的特色,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实验坚持的原则

⒈需要性原则。课题研究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社区发展的需要出发,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⒉目标性原则。本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坚持目标导向,目标指引,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适时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目标达成。

⒊系统性原则。坚持运用系统理论指导研究工作,实验研究坚持按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总结等环节进行,力争实现系统最优化,过程最优化,目标最大化,提高研究工作的整体效率。

⒋反馈性原则。建立科学的反馈系统,通过及时信息反馈,调整研究方案,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验中加强理论学习,规范实验操作,力求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出理论经验,加以推广、应用。

五、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 、精心研究,确定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我们要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而且我们拥有一支学历达标,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学校的“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课题。

2 、精心策划,细化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全课题组成员要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方向,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课程纲要。做到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并统一设定了校本活动开发的基本框架:即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六个部分。

3 、科学规划,落实主题

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将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剪纸校本课程,语言校本课程定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各位教师要精心组织,认真钻研,既有过程资料记载,同时也要进行简明教材编写。

4 、注重过程,务实研究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

( 1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夯实理论基础。

( 2 )、学校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

( 3 )、疏通三条渠道——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要采取多种渠道才能保证其功能性、实效性。我校主要疏通和保证了三条实施渠道。

(一)课堂教学

按上级要求,我校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教学,在保证课时的同时,针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学科属性,选派相关学科教师执教,并对任课老师进行培养、跟踪和指导,并引导自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理念转变、行为研究、过程反思等各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还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实施。除校本课外,还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进行,每周积累三条成语、三条名言警句、一幅对联,还组织学生收集精彩片断等,师生的积极性很高,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创造出一系列的校本课教学和学习方法。

(二)活动促进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中,我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收获、展示个性自我、共享快乐时光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如:开展校本课竞赛, 诵读竞赛活动,阶段验收活动,校本展演活动。

(三)家校携手

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样需要学校教育网络合力的支持。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校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使广大学生家长高度认可、鼎力支持。与此同时,在家庭中也能积极配合学生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形成了家校合一的学习空间,有效推进了校本课实施进程。

5 、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

( 1 )、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 2 )、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对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研究步骤

1 、酝酿准备阶段:( 2007 年 3 月至 2007 年 6 月)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进行宣传发动,拟订实验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同时制定有关研究制度。并组织教师进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培训。

2 、实验研究阶段( 2007 年 9月至 2010年 6月)

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展开实验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 1 )、组织教师总结研究,为实际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并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专著,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召开研讨会,再次讨论、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 2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结合特色及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并组织编写了体育校本教材、语言系列校本教材、剪纸校本教材。形成了系列、形成了规模。

( 3 )、加强兴趣型课程开发过程管理,建立兴趣型课程开发保障系统。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 4 )、遵循修改、完善后的具体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而务实的研究并开展评价。我们要求各位课题研究教师必须在期初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期末写出研究总结,并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 5 )、定期组织汇报观摩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和阶段成果。

3 、总结验收阶段( 2010 年9月至 2010年 12月)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然后再实践、再论证、再修改,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最后总结实验得失,物化实验成果。

七、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负责人是学校教学副校长,曾经常年担任语文教学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具备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多次组织承担大型的科研活动,曾经被评为 “全国煤炭系统优秀科研工作者”。

参加研究人员中,薛冰松是珲春市进修学校德育部主任,曾经担任学校校长,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李永利是进修学校的校本教研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邹艳霞是珲春市十小的校长,曾主持过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他参加研究的人员均为学校科研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了一个高素质、强能力的研究团队,成为本课题研究实验的坚强堡垒。

课题研究具备由专家组成的顾问组,形成了课题研究支持力量。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兑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机会,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进行研究信息反馈。

5、学校做到保障实验经费。

第5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实验方案

作者:王桂芹(十„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97更新时间:2011-10-10热★★★【字体:小 大】

一、问题的提出与背景分析

1、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和逐步深入,打破了固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变单一的国家课程主导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齐头并进的新格局,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给予了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使得学校从课程的使用者转而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开发者,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新课程改革中,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和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可以使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打破了传统课程自我封闭的局限,有助于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合理配置设施资源,转变服务方式,提高使用效率。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助于学校拓展校外课程资源,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积极与校外机构合作。此外,校本课程的开发,还能够充分展示和彰显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基于此,许多学校都加大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力度,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得到了空前繁荣,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代。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开发出了既具有学校特色,又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积累了经验,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校本课程开发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许多学校不问条件具备与否,也盲目加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列。其二,校本课程开发背离了需要性原则。不问学生需要与否,一厢情愿的开发校本课程,结果是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加重了学生负担。其三,忽视了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许多学校没有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和地方资源,校本课程内容雷同,缺少特色。

2、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公办学校,位于珲春市郊,有着丰厚的矿山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一向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在教育教学进程中特别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活动蓬勃开展,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此,我们确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课题。2006年12月,此课题被确立为吉林省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中,国家建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同时调整了课程结构,将10%—12%的课时分配给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这就保证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能够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的学习生活,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促使学校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学校特色。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⒈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教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价值在于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

色。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我们认为只有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抓住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和问题的关键,具有前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⒉体现多样化发展的需要。综合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建立在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地方资源状况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将使课程更能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体现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性原则。

⒊发挥地方资源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避免千人一面的雷同现象,使课程更具针对性,更能提高地方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地方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利用地方资源开发的校本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还能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等思想教育蕴含在其中。

⒋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地方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宝贵财富,教师对于地方资源的熟悉和了解,是课程开发的基础,更能发挥教师的价值。同时通过课程的开发,满足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需要,为其提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建立课程开发的联合体,建立一支专业的校本课程开发队伍,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教合一,提高教育的效果。同时吸收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丰富课程资源,兼顾本地社区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能够探索出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经验,更好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工作。

可以说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教育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创建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它可以更好的更充分的发挥地方教育资源的价值和功效,培养出更多高规格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相信,它的成功经验的推广,必将迎来教育上的又一次革命。

三、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校本课程与资源开发的关系;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内容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方法、途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意义和理论意义;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的关系。

1、我校作为课题的实验学校,几年来,一直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原则,多次承担各级研究课题,具备较高素质的研究队伍、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科研管理水平,为本课题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2、学校具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经验。确立本课题之前,学校就着手开发校本课程,到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语文积淀系列:《诗词集锦300首》、《成语1000条》、《精品寓言》、《精选格言1000则》、《名著、名篇》、和《文言文集锦》;民间剪纸系列:一年级:昆虫——蝴蝶系列、海洋系列;二年级:瓜果蔬菜;三年级:植物系列;四年级:动物系列;五年级:人物系列;六年级:吉祥文字系列;人文教育系列:包括一年级《文明礼仪篇》;二年级《尊师敬长篇》;三年级《健康成长篇》四年级《遵守公德篇》;五年级《环境保护篇》;六年级《哲理小语篇》。同时,还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系列教材、体育活动系列教材,为不同爱好、不同特长、不同要求的学生创造学习、成长的空间和平台。

如今,我校正在积极开展“书香校园”特色创建工作,大力倡导和开展读书活动,学校领导班子率先成立了“文津书苑”,带头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在师生中掀起读书热潮,让学生在读书中成长,在读书中进步。通过这一系列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形成了学校的特色,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实验坚持的原则

⒈需要性原则。课题研究坚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社区发展的需要出发,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利用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⒉目标性原则。本课题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研究工作,坚持目标导向,目标指引,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适时进行调整,最终实现目标达成。

⒊系统性原则。坚持运用系统理论指导研究工作,实验研究坚持按计划、实施、评估、反馈、总结等环节进行,力争实现系统最优化,过程最优化,目标最大化,提高研究工作的整体效率。

⒋反馈性原则。建立科学的反馈系统,通过及时信息反馈,调整研究方案,改进实验方法,提高实验效果,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用先进的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验中加强理论学习,规范实验操作,力求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出理论经验,加以推广、应用。

五、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 、精心研究,确定方向

校本课程开发应该从考察学校层次的环境着手,才能开发出适合本校环境的课程。我们要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实践,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横向、纵向比较。而且我们拥有一支学历达标,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软件、硬件设施齐全。学校的“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为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素材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的课题。

2 、精心策划,细化目标

校本课程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性质。目标一旦确定,课程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就有了一定的依据。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全课题组成员要综合分析了影响目标设置的各种因素,认真、全面地考虑了特定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社会中的社会角色和方向,既制定了比较笼统的、宽泛的目标,又制定了具体的、细化的目标,并根据目标设置课程纲要。做到课程开发有的放矢。并统一设定了校本活动开发的基本框架:即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准备、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反思六个部分。

3 、科学规划,落实主题

课程组织就是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我们在分析学校环境和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了课程组织。将开发的体育校本课程,剪纸校本课程,语言校本课程定为校本课程的必修课,各位教师要精心组织,认真钻研,既有过程资料记载,同时也要进行简明教材编写。

4 、注重过程,务实研究

校本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和走进课堂的过程,它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此项内容的研究,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及课程组织,并参照其他发达地区相似课题的一些好的想法和做法,

( 1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目标。学习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业务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为校本课程开发夯实理论基础。

( 2 )、学校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环境保障,并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在课题研究上,做到定期研究和随时研究相结合,集中研究和教师个人分散研究相结合。

( 3 )、疏通三条渠道——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要采取多种渠道才能保证其功能性、实效性。我校主要疏通和保证了三条实施渠道。

(一)课堂教学

按上级要求,我校每周安排一节校本课教学,在保证课时的同时,针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学科属性,选派相关学科教师执教,并对任课老师进行培养、跟踪和指导,并引导自修、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理念转变、行为研究、过程反思等各方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语言积淀系列校本教材课堂教学还采用定时、定量的方式实施。除校本课外,还利用每天的晨读时间进行,每周积累三条成语、三条名言警句、一幅对联,还组织学生收集精彩片断等,师生的积极性很高,结合学习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创造出一系列的校本课教学和学习方法。

(二)活动促进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进程中,我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展示学习收获、展示个性自我、共享快乐时光的机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展示活动。如:开展校本课竞赛, 诵读竞赛活动,阶段验收活动,校本展演活动。

(三)家校携手

校本课程的实施同样需要学校教育网络合力的支持。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我校要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使广大学生家长高度认可、鼎力支持。与此同时,在家庭中也能积极配

合学生学习,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形成了家校合一的学习空间,有效推进了校本课实施进程。

5 、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

( 1 )、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

( 2 )、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同途径的信息,对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研究步骤

1 、酝酿准备阶段:( 2007 年 3 月至 2007 年 6 月)

学校成立课题研究的组织,进行宣传发动,拟订实验方案,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同时制定有关研究制度。并组织教师进行与课题相关的理论培训。

2 、实验研究阶段( 2007 年 9月至 2010年 6月)

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展开实验研究,并进行了一定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 1 )、组织教师总结研究,为实际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感性材料,并再次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理论专著,进行文献研究,并通过召开研讨会,再次讨论、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 2 )、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结合特色及学校实际,精心对校内外的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目标。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并依靠各方力量,制定了完善的课程结构,并组织编写了体育校本教材、语言系列校本教材、剪纸校本教材。形成了系列、形成了规模。

( 3 )、加强兴趣型课程开发过程管理,建立兴趣型课程开发保障系统。为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

( 4 )、遵循修改、完善后的具体实施方案,课程目标及课程结构,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认真而务实的研究并开展评价。我们要求各位课题研究教师必须在期初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期末写出研究总结,并在认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学校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 5 )、定期组织汇报观摩活动,积累实验资料和阶段成果。

3 、总结验收阶段( 2010 年9月至 2010年 12月)

整理、汇总课题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然后再实践、再论证、再修改,并做好课题结题的评估、验收工作,最后总结实验得失,物化实验成果。

七、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负责人是学校教学副校长,曾经常年担任语文教学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具备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多次组织承担大型的科研活动,曾经被评为 “全国煤炭系统优秀科研工作者”。

参加研究人员中,薛冰松是珲春市进修学校德育部主任,曾经担任学校校长,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李永利是进修学校的校本教研员,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邹艳霞是珲春市十小的校长,曾主持过省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其他参加研究的人员均为学校科研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了一个高素质、强能力的研究团队,成为本课题研究实验的坚强堡垒。

课题研究具备由专家组成的顾问组,形成了课题研究支持力量。

八、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2、定期召开例会、研讨,听取实验教师汇报

3、按时兑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创造条件为实验教师提供各种外出学习机会,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增强能力。

4、实验教师按时写教学反思,积累资料,及时进行研究信息反馈。

5、学校做到保障实验经费。

第6篇: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彰显办学特色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彰显办学特色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办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依据这一理念,我校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自由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家长都能收获希望,将学校办成充满人文活力的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同的温馨家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形成了“和谐、共生、发展”的校园文化特色。

为了进一步彰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我们深入挖掘学校发展中的优势,分析学生成长的需要,确立了以满足学生整体发展需要和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校本课程体系。其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课程是——“书香校园”和体育学科校本课程——“独轮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是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烛光工程”。在这些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我们全面关注学生身心均衡发展的需要、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为每一位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可持续的发展奠基。

一、以“书香”浸润心灵,启迪智慧。

2012年,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家长十分关注孩子课外阅读的情况,希望学校在这方面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多读一些有益的课外书。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我们开设了“书香校园”校本课程。

(一)编写《小学生读书指导》校本教材,把课程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整体的设计,按照计划实施。为此,我们确立了两条实施途径:一是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系统学习阅读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营造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落实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开设了《小学生读书指导》校本课程,同时组织干部教师着手编写教材。首先,制定了《小学生读书指导》课程标准,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形式等。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的修改,最后编写完成了《小学生读书指导》上、下两册教材。这门课程在

二、四年级分别开设,每周0.5课时纳入课表,有兼职教师任教,有主管干部监督、指导。在人员、时间、教学内容上都有明确的要求,保证了课程实施的质量。

(二)开展读书展示活动,营造浓郁书香氛围

为了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读书,充分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寒暑假期间每位学生读一本好书,制作了一张读书手抄报,由班级统一整理、装订成册,全校进行评比展示。学生们将印象深刻的人物、精彩的情节以插图的形式画下来;将发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将读书时获得的启示、撰写成读后感。一幅幅图画,一段段文字、透露出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真善美的向往。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学校倡导各班建立自己的小书箱。班级书箱里的图书一部分是学校配发给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愿捐献的。各班都建立了图书交换制度,进行有组织的自由借阅,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

学校还开展了书香班级的评比活动,鼓励班主任结合本班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读书活动,在期末组织专题交流。有的老师,按月确定不同的主题,学生依据主题选择书籍,便于学生针对同一领域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交流。有的老师结合时事教育组织阅读,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指导学生阅读防灾、避险、自救的书籍,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当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时,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科普读物,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都展现出高度的热情和非凡的创造力。

通过近五年的努力,“书香校园”校本课程初具规模。读书已经成为我校师生生活中不可或缺一部分。

二、“独轮车”运动强健体魄、磨练意志。

独轮车运动在医学界被称为“益智运动”,学生通过骑行独轮车,不仅可以锻炼平衡及神经反射能力,促进小脑发育和心肺循环,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又培养学生勇敢、坚韧的心理素质,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大有益处。同时这项运动对场地和器械的要求不高,因而十分适合在小学生中开展。

我校1995年引进了独轮车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成立了独轮车运动队。 2003年我校被丰台区体育局、丰台区教委命名为“独轮车特色学校”。 2004年,在校长的组织和引导下,学校成立了独轮车课程开发小组。

(一)编写教材,保证课时,做好普及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教导主任及体育教师为核心成员,信息技术教师、美术教师共同参与的独轮车运动教材编写小组。该教材共分七个章节,内容涉及独轮车的结构;独轮车的发展历史;独轮车运动在我校的发展历程;独轮车教程;独轮车比赛的规则;中国独轮车技术等级标准等。其中在“教程”一节中,对独轮车的基本功和各种骑行技术的训练要点和指导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本教材是我校独轮车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成果。不仅为这一课程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同时,为我们今后开发和研究其他的校本课程,建立了信心,积累了经验,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在编写教材的同时,我们调整了课时计划。从一年级开始,在课表内每周安排0.5课时,由体育教师任教,至今已坚持了7年,循环了一轮。全校有50%的学生能够掌握骑行的技术,有数十名学生自愿购买了独轮车,除了在学校练习外,回家后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骑行。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已逐渐养成,实现了基本普及。

(二)开设课外小组,提高运动技巧,创造品牌效应

在做好大面积普及的同时,我们还开设了独轮车课外小组,每周活动1小时。在六年多的时间里,不仅小组的人数成倍的增加(从创建之初的十十余人增加到近百人),而且这些学生当中已经有二十余人掌握了独轮车的骑行花样技术,运动的技巧明显提高。近几年我校独轮车队多次参加校内外的大型活动,为社区居民表演,参加丰台区运动会展示,特别是2008年以来,智利共和国驻华大使多次到我校参观,独轮车队的同学们都进行了精彩的表演,连智利奥运代表团的运动员们都想一试身手,主动与小队员们切磋技术。独轮车运动已成为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三、以“烛光”传递温暖,点亮希望。

“烛光工程”是针对个性心理发展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一项师生携手、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的助学活动。在实施中,我们从全校学生中筛选出助学对象,采取师生“一对一”的自主双向选择,52名干部、教师与学生结成了“助学伙伴”。师生在相互信赖的基础上大手拉小手,通过各种形式的辅导,帮助孩子解决孩子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为了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我们向学生发放了详细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家庭背景,生活细节。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逐渐的走入他们的内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思想、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关注。每周帮扶的老师都要找孩子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孩子有了困难或问题,也能主动找到结对的老师倾诉。通过这样经常性的交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事物,帮助他们建立信心,为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帮扶的老师,在儿童节、新年,或孩子的生日时,为他们送去礼物和祝福。放假前,每位老师都给自己的学生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把对孩子的鼓励和期望,融入字里行间。假期里老师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电影院,在亲密的接触中、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拉近师生的距离,带给孩子欣喜和满足。近几年在少先队开展的各项评优活动中,就有不少他们的身影,有些还被选为光荣的升旗手。孩子们在期待与鼓励中正在不断进步。

“烛光工程”工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欢迎和上级的肯定,2008年我校被评为丰台区教育创新先进集体、心理教研组被评为丰台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班组。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全校推广班级团体辅导,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使生活在西罗园五小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带着灿烂的笑容,并且把这份健康和快乐传递给每个人。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形成了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从着力创建书香校园、发展特色运动项目,开展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导三方面构建具有西罗园五小特色的校本课程。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奖励。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探索,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

第7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现阶段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对于具体到每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设置相对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对足球教学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而关于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未涉及。本研究以“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为目标,研究出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课程方案,达到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教学课程和有组织的足球训练及比赛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足球运动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足球系列活动。

2.探究校园足球校本化实施策略,形成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及校园足球队训练方案。

3.形成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成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以足球为主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研究的内容

1.以学生实际的足球运动水平出发,以现有的足球教材为依托,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活动项目。通过对初中、高中体育足球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内容的在加工,对足球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研究编写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以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有关地区足球特色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学校实际出发,先形成校园足球运动教材的大体框架,通过实验学校的试点后,在对教材进行筛选、增删、重组、调整,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我校足球教学的校本教材。

3.研究以校园足球运动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4. 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5.研究校园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主要研究足球队训练计划、目标、内容。成立教练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练组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活动、相互交流、积极完善改进训练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积极改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在再用行动研究法时,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对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3. 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国家有关足球改革的文件和领带讲话,系统的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有关专项书籍,搜集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适合本校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5.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 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收集了大量关于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我省某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研究的资料以及足球运动的教材教法等。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后,一致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突破的方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及时的跟进和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积极的开展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 1.开展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开展了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分别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00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3.探讨足球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技术水品分层递进教学法 讲解示范教学法 游戏比赛教学法

4.设计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5. 制定“体艺2+1”足球技能选测项目考核标准和要求 6.开展校园足球队训练研究

7.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 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课题专家组钱有力的领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研究思路,精心策划研究过程,及时小结,反思研究过程。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果:

(一) 设计开发了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二)设计开发了系列校园足球游戏,并在初中二年级举办了系列足球游戏比赛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超过预期。

(三)撰写了校园足球教学设计,并在高二年级实施了教学,学生很乐意学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编写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五)撰写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六)撰写了部分校园足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计划。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强。

2.课题研究活动还趋于形式,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课题而搞活动的现象明显,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

3.课题研究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时间不足,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研究的思路不够缜密。

4.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程度不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笔提高。

(二)改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积极围绕研究目标设计和开展有关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及时小结。

4.加强与其他课题组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5 [2]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2015 [3] 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2015 [4]河南省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小学足球课程建设的研究,2014 [5]谢珂.校园足球运动的校本化实施研究,2014 [6]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严大方.足球教学与科学训练[J].虹口教育

[8]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2016 [9] 教育部.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2016

第8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开发校园足球游戏。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少年儿童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2)开发学校《足球校本课程教材》,开设一节以足球为主要教材内容的体育课。把足球运动中的各项技术分解到各个年级,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进行教学。 (3)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拟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不同方法。同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行动实践研究法: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与实际经验,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 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 1.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2.组织体育教师全面实施课题并组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3.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4.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 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五、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教学设计 2.自编足球操 3.系列校园足球游戏 4.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5.教学论文

6.校本课程研究等方面的论文及经验总结,形成课题报告,汇编成《校园足球特色课程成果汇编集》。

第9篇: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心小学 蒋雄超

【摘要】《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如何运用学校已有的特色、地方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资源并依托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本文从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需要、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方面介绍了开发背景,以立足本土、贴近学生、基于学校为开发原则,从学校、基地、地方三个主要领域进行资源开发,提出了梳理资源,形成主题;模式建构,经验借鉴;依托校本,系统支持三条路径进行开发的策略,构建、开发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词】特色资源 综合实践 课程 开发

特色资源是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包括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或学校特色建设中形成的可利用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特色资源可以理解为凡是具有区域、学校独特方式或特点的内容都可以归为特色资源的范畴。

充分挖掘特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在充分发掘学校课程资源的同时,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区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特色。”“根据学校及所在地区的特点, 集中体现学校特色,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基于现有课程资源的办学模式,拓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空间。” 同时,特色资源生活气息浓郁,不仅易得、易用、实用,而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存在于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与之相关的主题活动也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和情感。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意识到特色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积极素材,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对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学校特色,丰富的地方、自然、文化、社会等特色资源底蕴的关注,将学习场所从教室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空间;构建和形成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一、特色资源开发的背景

1.学校发展建设需要特色资源开发

学校特色是学校内在教育力量的综合体现。我校作为一所百年老校,科技特色显著,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已成为学校的优势特色项目。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以“小发明、小创造”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教育,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已不能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学校师资培养需要新的模式,原先靠教师个体辅导学生的模式已不能推动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新的发展;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校科技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促进学校了特色办学,有力地促进了学校课程文化重建,使活动在已有的广度上拓展深度,重视结果,更关注过程;有效整合特色教育教学资源,能积极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特色办学、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需要特色资源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指导纲要,需要教师和学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进行开发、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实践性”,但在具体实践操作中课程实施随意性大,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时间和空间;而且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任课老师大都是兼职教师,以至于很多综合实践活动课变成了语文、数学课;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活动价值和观念认识的局限性,使得活动流于形式,活动内容的组织套用学科课程的逻辑,“教书”现象严重;在实施方面过分依赖课外活动,只要求学生做一些简要地调查,写一写心得或报告等,异化为素质教育替身,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实施成为空谈。由此可见,学校的需要影响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反过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与开发又满足了学校的需要。因此,努力发掘蕴藏于邻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教育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常态化为主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实施具有明显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活动能较快获得师生的认同与参与,充实学生学习生活,促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

3.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特色资源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性质和现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课程资源的开发决定着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生活或生存方式。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常常处于被设置的地位,好奇心、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难以有效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难以充分发挥其课程价值,凸现学生主体地位。特色资源具有浓郁的区域色彩,真实的反映了地方社会生活实际,对地方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炼、梳理,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观察和思考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为学生的自主实践、开放探究、合作生成学习提供支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分析、解决身边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探究兴趣,展开深层次探究,实现活动到综合实践活动“质”的转变。

二、特色资源的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土

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资源的拥有量也不相同。因此,特色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选择课题方向、确定指导力量时制定适宜的办法。一是关注本地乡土资源。如民间艺人、种养殖专业户、技术人员、能工巧匠、自然环境、风俗习惯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二是与地方课程开发相结合。这种结合可以使地方课程更具有实际价值,避免为地方课程而地方的倾向。

2.贴近学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是基于学生经验和实际的课程,体现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在特色资源开发过程中,学生的需求和愿望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此,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资源的具体利用中要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状况和发展水平,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实际出发,致力于学生体验和能力的锻炼。

3.基于学校

适合学校的资源,才是有价值和可利用的。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特点认识的偏差,很多学校将资源开发关注的视角指向校外,长期积累的校内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关注学校周围环境,尽量做到就地取材,既方便了指导教师,又为学生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三、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内容 1.学校特色资源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如校园文化、校园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都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丰富题材。如我校在二十多年的科技创新活动基础上确立了“科技创新梦想未来”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成立了“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实践活动、科幻画”为主的社团,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学科界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非学科课程文化和丰富的活动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了生活技能,增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基地特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是以社会资源为依托,选取合适的场所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丰富学生的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整体认识的课程资源。基地特色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活动场所,还提供了优质的课外指导力量。用好基地特色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常态化的基本条件。如我校联系共建的嘉兴科技园、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南湖、信达南郡等场所都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特色课程资源,它们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舞台,起着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

3.地方特色资源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指出:“选择内容时应注重本土性,根据地方实际,体现活动的地方特色。”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产与风光,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等资源。它们需要有意识地开发,为学生构建开放、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渠道,构建课内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我镇余新泥猫、曹王庙会、塔塘桥、余新老街等都是优质的可供课程开发的地方、人文、自然资源。

四、开发特色资源的策略 1.梳理资源,形成主题

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帮助学生提炼主题就是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方向。特色资源内容繁杂,不能直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需要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与筛选,充分发掘特色建设中丰富的物质、文化、人力等资源,整合设计出建议师生实施的活动主题,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体系中。通过对资源的盘点,尽可能全方位地掌握特色资源,厘清学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具备的条件,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2.模式建构,经验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根据活动领域、主题、目的和方式等的不同,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还会有多种具体形式。因此,不同特色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不同的活动模式,在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需要切合实际、具体有效的实施模式。如我校技术设计与制作模块的“先做—后导—再做”劳动与技术教育模式;主题实践模块的“选题—活动—展示—拓展—评价”活动模式;技术小发明模块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模式,为生动活泼地开展富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活动保障,也为建构特色资源操作模式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平台,有效推进学校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3.依托校本,系统支持

校本课程教材作为紧密联系国家必修课程教材,是国家课程的补充,特色资源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泉之一。把特色资源转变为学生可参考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感悟和情感目标的落实,满足了学生需要,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系统支持,依托特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能充分利用特色建设的良好土壤,让学生在范例引导中发现更多探究内容。

通过教材,除了师生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材料外,更重要的是树立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认识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可选择、可自主建构的。如我校充分挖掘学校、地方特色编写了《我爱科技创新》(3-4年级、5-6年级)和《余新泥猫》两套校本教材,体现开放性与实用性;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处理教材,确立分年级活动目标,呈现螺旋上升的要求;在内容上整合开放,在形式上以活动为主,注重学生兴趣、能力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采用讲授、观察、调查、实验、考察等不同手段,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和探究中将取得的活动成果编入教材,达成特色校本课程的教育目标。

五、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评价策略 1.与特色资源结合

在运用一般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的评价原则与方法外,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突出与特色资源相结合的具有特色的评价方法,要从学校特色出发,与特色建设有机结合,为学生成果展示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如在开展 “泥猫”实践活动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学生在活动中的照片、调查访问表、小报等张贴于“泥猫”实践活动区;在科技特色教育中将学生科技小发明制作成展板展示于少科院活动区和教学楼走廊,将学生的小制作陈列于橱窗等。这些富有特色的评价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与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与活动过程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不过分注重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而将其关注的视角指向学生活动的过程和获得的体验。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需要对阶段性活动情况进行总结、交流、充分展示。通过在班级教室外墙上设置可拆卸式KT板,发挥学生的自主与创意,注重实践反思与感悟,从版面设计的新颖性、艺术性、真实性等方面,展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艺术才华。将特色活动中的主题、设计、活动进度、反思、感想等资料进行展示,由师生共同进行投票评价。

以特色资源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特色资源的开发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丰厚的人文、自然等题材,以多途径、多方式、多渠道进行开发、积累、优化,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课程生成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向课程的过渡,从常态化、系统化向校本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田慧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2]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4]姜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推进与校本化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上一篇:细节描写作文辅导教案下一篇:环境污染与人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