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语言特色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背影》的语言特色(推荐9篇)

《背影》的语言特色 篇1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文章写的是19冬,因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至徐州,和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办完后,父亲去南京谋事,作者返北京上学,父亲同行一段路以后,不得不在浦口车站分手时的情景。

《背影》的题材极其平常,表达的感情却极为真挚深沉。它通过描绘父亲为给儿子送行时无微不至的父爱,抒发了拳拳思亲的感情,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一般人们的困苦生活境遇以及凄凉灰暗的社会世态。

《背影》篇幅短小,却具有经久不衰、叩动人心的艺术魅力。首先它构思巧妙有新意,布局凝炼更精美。作者把描写的焦点凝聚在一个极普通又典型的细节--父亲的“背影”上。作品开门见山地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全篇写提真切感人的父子之情,开头却只说忘不了他的“背影”。这是用诗的具象方法来构思并点题的。但是点题的,作者也没有扣住背影写下去,而是由远及近地、层次有序地描述了祖母的.丧事,父亲的亏空,并再三强调父亲对远行儿子的慈爱温情。在这简洁的叙述中,笼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切气氛,这为下文重点描写父子离别情景作了铺垫,十分自然地为主题的展现起了过渡作用。作品在着力刻画背影时,避免平均着墨,尽量做到浓淡相宜,虚实结合。如作品中除开头以背影点题外,又三次提到背景。第二次是为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过铁道,作品饱含深情,用笔较重,具体细腻地勾画了父亲的背景,实中有虚。第三次是写离开车站时,父亲一刹那的背影,只虚带一句:“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这淡淡的一笔,将父子不忍分离的悲酸怅惘都活画了出来,是对前面描写的有力补充,这里虚中又有实。第四次则是结尾,作者引用父亲来信中的话说明父亲晚年心境的凄凉,仿佛又一次见到父亲的背影,这完全是记忆中的背影,是多年后由强烈的思念而产生的景象,是幻觉,也是实情,它把全篇情感升发到不可逾越的高峰,并与开头呼应。可见作者非常重视剪裁艺术,紧扣前影这一中心来提炼素材,精心构思,布局详略得当,虚写实写结合,紧凑而和谐地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其次,作者以简洁有力的文笔,透过背影描写,由表及里地展示了父亲复杂的内心世界。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特写境头,作者没有静止地描绘父亲的背影,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层次分明地先描摹他的形态:身体肥胖、穿着臃肿、步履蹒跚,这简朴的形体素描,不仅给背影提供了实感,而且写出了父亲老态、憨厚。接着作者深情地写出了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字里行间充溢着父亲对儿子的慈爱。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两脚向上缩”,“身子向左倾”……父亲艰难的举动,肥胖的背影打动了儿子的心,使他禁不住落下泪来。这里背影的描写,把父亲对儿子的一腔爱怜之情以及儿子的心理变化和盘托出。

第三,抒情和叙事有机结合。《背影》是一篇至情文章,是作者在读了父亲的来信后,“泪如泉涌”,感情十分冲动的情况下写成的,作者的感情和父亲的背影完全融在一起了。对于父亲的深切眷念,作品在追叙之中巧妙地以自己悔恨的情绪加以反衬,这样使思念之情格外深沉。

《背影》的语言特色 篇2

本文暂且搁置不讨论“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种解读,是朱自清本人的,是《背影》 文本的。因为已经有绝大多数读者,通过研读笔者的《背影》课和文章《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高度认同 “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确是朱自清的,的确是《背影》文本的。并且,也是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自然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给学生的。

本文只说本人讲授《背影》课的语言训练。语文教育界,有相当一部分人,有一种笼统而不加思索、不加分析的误会,我是首先提倡人文的,那么,我自然就必然是忽视语言训练、忽视语言应用的,以致于以讹传讹。尤其当我的课有了似乎新鲜、似乎创新的解读,因而吸引住了人们的眼球时,愈加加深了这种误解和讹传,比如本人的《背影》 课。这种误解、误会产生于语文教育界的一种简单、粗陋的“两分思维”,左边是“人文派”,右边是“工具派”,“人文派”就是不注重文本和语言应用训练,“工具派”就注重文本和语言训练。这种“两分思维”,就如同过去我们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二分的简单思维完全一样,以为资本主义就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人剥削人、人间地狱,社会主义就是完全的计划经济、人帮助人、人间天堂。其实,你在语文教育界,找不到一个你所以为的人文派教师的代表,他的语文课就不进行大量系统的扎实的语言训练,你也找不到一个你所以为的所谓工具派教师代表,他的语文课就不进行大量系统的人文教化。我只是想特别强调,语文教育界的简单、 粗陋化的“两分思维”应该丢弃了。正如众多国内外经济学家所说,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完全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找不到一个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语文教育界,你说谁是工具派老师,谁是人文派老师,恐怕没有一个人承认。我没有听过一堂语文课,把工具和人文分开了。大家所见到的我所发表的十几个课例,无一不着眼于并且不遗余力地强调系统、扎实、细致的语言应用训练。 本人讲授的《背影》课,其实就是非常典型、精到、 系统的语言训练课,对学生训练语言应用的真正语文课,读者不妨读一读本人的《背影》 课实录。读者可以暂时搁置对“生命的脆弱和短暂”这个解读的疑问,专门看看本课的语言训练。

具体来说,笔者讲授《背影》一课,有丰富、系统、灵动、多彩的语言训练,计有九个环节。

一、识字解词,积累字词

开课,系统认读并解释14个词语:差使、狼藉、簌簌、蹒跚、交卸、奔丧、典质、赋闲、颓唐、琐屑、举箸、惨淡、情郁于中、 触目伤怀。

二、背诵文段,积累语言训练

让学生当堂背诵开头一段,“我与父亲不相见……是他的背影”,背诵最后几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能与他相见!”学生用课堂时间三到五分钟,一般都能背诵过。这也是我的一贯主张,即“课内背,背课内”,利用课内的时间来当堂背诵,并且背诵课文内容,不是背诵课外。笔者多次在外地讲《背影》课,除偶尔的客观原因,如会议压缩时间,我都要求学生当堂背诵。

三、阅读文本,辨识人物的阅读训练

笔者问学生:“本文写到了朱家几个人物?”训练学生的阅读辨识能力。

若阅读不认真、不深思,必答错。有的答:“两个,朱自清和父亲”,有的答:“三个, 朱自清和父亲,祖母”,有的答:“四个,朱自清和父亲,祖母,茶房”,有的答:“四个,朱自清和父亲,祖母,朱子”,有的答:“五个, 朱自清和父亲,祖母,朱子,朱红”。而正确答案仅一个。

有的学生说:“祖母不是朱家人,因为她不姓朱。”有的学生把“茶房”当成“朱家人”。有的学生把“朱红的橘子”之中的“朱红”二字,当成一个卖橘子的小姑娘的名字。

于纷纷扰扰中,在辨驳中,学生的思维, 斟酌、辨析,就受到训练。无疑,这算精到的语文设计吧!

备课时,本人摒弃以下三问,看看我的教学用心:

A :本文写了几个人物?

B :本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

C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A :最易,翻书即能答对。

B :稍难,但大部分都能答对。

C :过难、过繁。

笔者舍弃过易、过难及无意义之问,选择“写了朱家几个人物?”这是我阅读训练之“用心”。

四、深悟人物角色和关系的阅读理解训练

依次问《背影》中“写了几个儿子,几个父亲,几个祖辈,几个孙辈”。

学生答“两个祖辈、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四条生命”。这些都是对《背影》的深化理解。

“两个父亲”,即写作《背影》时朱自清也是一位“父亲”。这意味着,年轻父亲在感念年老父亲。只有自己做了父亲,有了为父体验,才可能真正懂得为父之不易,才可能深深走入父亲的内心。

“三个儿子”,让学生体会朱父也是儿子, 他正承受着失母之重创;而朱自清的儿子在, 更加衬托出朱自清父亲的身份。把“四代人” 看作“四条生命”,是让学生思维产生升华、 概括,形成“生命意识”。凡此种种,都是非常好的深化阅读训练。

五、咬文嚼字,推敲文字,理解人物的阅读训练

让学生咀嚼几个词语: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努力。

咀嚼“蹒跚”和“慢慢”,读出走路迟缓、年迈老态。咀嚼“探身”,读出小心翼翼、腿短、害怕腿伤,得出“年迈、腿脚老化”的结论。

咀嚼“攀”、“缩”、“微倾”、“努力”,读出体胖、年老体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的感觉。

学生如此逐字逐词咬嚼、琢磨、摩挲, 就是典型语文训练,读书训练,“语文课”特色尤浓。

六、有创意的汉字审美、联想、想象训练

1.“背”字审美联想。从“背”,想到 “力量”,想到“背负”、“负重”之“负”; 想到大丈夫之“夫”; 想到“父”。理解标题“夫之影”、“父之影”。

2.由“背”字,让学生想到“虎背熊腰”。理解标题:“背影,父亲虎背熊腰的影子,变成了弯腰驼背的影子。”

3.让学生说出对父亲“背”的感受。学生答:“厚实”“温暖”“安全”“踏实”“宽大”“幸福”……

4.跟学生一起唱歌:“阿门阿前一棵葡萄树……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在歌声里,咀嚼歌词,体会“蜗牛”般坚韧的“父亲”,体会“背”字——父亲“背着重重的壳”,“重轭”下的父亲,让学生会铭心刻骨。

诸种语言训练,已不是字形、语音、语法意义的,而是人性意义的。这都是富有创意的语文训练。

七、用“背”字概括课文文段的语言训练

“ 近几年来, 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学生概括此段为“背井离乡”。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学生概括以上三段为,“走背字”、“背运”、“点儿背”。这些训练, 有创意,有趣味,有实效。

八、不断“重命名”标题的语言训练

在以上过程中,学生不断把理解放回到标题。说出“两个男人、两个儿子或两个父亲背井离乡的影子”,“朱家走背字儿的影子”, “朱家背时背运的影子”,“朱自清父亲虎背熊腰的影子,变成弯腰驼背的影子”。这是最具 “语文课”特色、又富创意的训练。

九、贯穿课堂始终的富有感情的朗读、默读训练

学生朗读“四次流泪”的文字,边读边咀嚼。计四次朗读。

朗读《匆匆》,从“燕子去了”一直读到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朗读两次。

朗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朗读一次。

朗读《毁灭》文字:“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什么影像都泯没了,什么光芒都收敛了。”朗读一次。

默读“近几年来……做了许多大事。”“那年冬天……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回家变卖典质……办了丧事。”“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此四段,计默读四次。

整课,朗读、默读共十二次之多,或单读,或齐读。平均四分钟一次“读”。如此频繁的“读”的训练,更是“语文课”的突出特征。

以上九大环节的丰富多彩的语言训练, 有以下特点:

第一,全面而系统。有字词认读,有文段背诵积累,有12次的高频率地读,有辨识阅读理解,有复杂的深度阅读理解,有理解人物的推敲字词、咬文嚼字,有文学审美的字词联想、想像,有重命名概括。

第二,启发引导,循循善诱。巧妙设疑, 由简到繁,由易至难,层层铺垫,一步步牵引思维。

第三,充满创意,趣味横生,扎实有效。

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 篇3

新闻语言要符合真实性的原则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新闻语言在运用上必须要保证真实可信,要用事实说话,它应该如实地记叙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具体的人、事、时间、地点和经过,以及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切不可主观臆断或以偏赅全。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总是客观地述说记者调查来的事件真相,并没有过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和个人对事件的理解,“让事实说话”成为这一栏目的特色,这也正是它之所以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受到公众普遍欢迎的原因。

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是对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要使新闻语言更好地为新闻事实服务,还要认真研究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规律,使其能动地反映新闻事实。这就是说,不仅要写出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还要注意选词的准确。同样一个“说”字,我们可以用“声称”、“断言”、“认为”、“叫嚣”、“承认”、“透露”等词替换,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用“建议”、“要求”、“命令”、“恳求”等词,其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的差异,使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挑选。

新闻语言应当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新闻语言应该提倡明快简洁、隽永清新,而不应该是累赘、拖沓。在叙述新闻语言时,遣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切不能过多地堆砌辞藻。毛泽东同志写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是一篇著名的新闻报道。此文仅用了简短的文字,就记录了我三路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经过,语言真挚、简洁,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左传》鲁哀公十二年所载晋楚之战中晋军败退之事,只有一句话“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就把晋军战败后渡江逃命的惨状写尽:兵士们争夺船只,捷足先登者驾船夺路而逃,后至者攀附船舷抢着上船,先登者唯恐船沉危及自身,便用兵器砍断攀附者的手,船中的断指可以用双手来捧,惨败之相可以想象。这一句话胜过了上千字的场面描写。

新闻要用鲜明、具体、生动的新闻语言来描绘新闻场景,使人们未到现场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触其温,如嗅其味,最终达到如临其境之感”,使新闻语言声情并茂,在观众心中产生挥之不去、难以磨灭的印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和《焦点访谈》栏目不乏此类例子。

新闻语言应该体现大众性原则

大众性原则即是新闻应该体现方便大众阅读和收看的原则。新闻工作者应该追求新闻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扎实地进行采访。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新闻写作的唯一源泉,观察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验生活,从人物自身的生活出发,研究人物的语言,深入实际去吸收人民大众语言的精华,寻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写出独具特色的新闻语言。

美联社在发给记者的《写作手册》上曾提出这样的要求:“尽量使用常用词汇。记住,美联社的工作并非在于扩大读者的词汇量。如果你不得不使用读者可能不熟悉的词,那就必须对该词作解释。”我国记者陆拂为在谈到他和穆青合作的著名长篇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说:我总觉得,形容词和修饰语的级别越高,效果往往反而越差。我们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删除。例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第三段开头一句话是“林彪反党集团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有的同志看到清样后认为不解恨,建议添上“万恶的”三个字。但我们认为事实本身已很能说明问题,不必再增加什么了。

《燕赵都市报》有一篇名为《高中生源战背后的“恶性循环”》描写了很多中学因为利益驱动进行“生源大战”,在写学校举行“冬令营”考试保生源一事时,用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农村俗语,生动地描写了这所学校为保住优秀生不外流的无奈。

许多富有特色、表现力较强的新闻语言都是来源于我们的观察,来源于我们对语言的提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外,还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注意积累大量的词汇,这样才能把事物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另外不要忽略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要使自己的新闻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新闻作品中出现的失实现象,有些是由于犯了语法错误才产生的失误;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修辞知识的学习。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新闻事实叙述得更清楚、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真切、新闻语言运用得更生动,使我们塑造出更多视角独特、性格鲜明的新闻人物。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

②石义彬:《新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光明日报》,2000年5月16日。

③石义彬:《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2)。

④郭小平:《论媒介的生态共生与信息互补》,《当代传播》,2002(4)。

(作者单位: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各种文体的语言特色 篇4

记叙文的语言特色,无论是记叙文还是小说,散文还是随笔,通讯还是童话,总的来讲是要求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从记叙文的语言构成来说,大约有五个合作伙伴,即:叙述性语言,对话性语言,抒情性语言,描写性语言和议论性语言。叙述性语言要客观化,对话性语言要个性化,抒情性语言要情感化,描写性语言要细节化,议论性语言要深刻化。当然,这五个合作伙伴不一定都能够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它只是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提供支持。

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色,可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不孤立地仅从局部去抓文章的语言特色;②按文章所属的文体的特点去揣摩文章的语言特色,在共性中体现出文章的个性;③在“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总特色”下,体会记叙文语言的客观化、个性化、情感化、细节化、深刻化是如何在一篇文章中构成和谐的完美的整体的;④在关注作者个人因素,如气质、素养、阅历、经历、性格等的同时,还要关注作者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写作个性会有不同的语言特色;⑤仔细推敲文章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尤其是含义深刻的语句。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总的要求是准确、简洁、富有表现力。无论是事物说明还是事理说明,抑或是科学小品,都不能例外。准确、简洁,是说明文语言的最本质的特征。从说明文的主要功能来看,说明文主要是传播知识的。要使说明文传播的知识准确无误,就必须使用准确的语言冷静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准确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要使传播知识的说明文让读者一读就明白,说明文的语言就必须简洁。在此前提下,一篇具体的说明文,由于说明对象、读者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语言特色可以平实见长,但有时也可以生动活泼。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练,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可根据具体的文章而定。

揣摩说明文的语言特色,可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要有综合观念。揣摩说明文的语言特色不能置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于不顾,要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看。②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本质特征,去理解文章中表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词语。③弄清什么是平实说明,什么是生动说明。④认真分析文章所用到的各种说明方法,各种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科学运用,正是说明文语言特色的正确体现。⑤注意说明文中动词、数量词、修饰限制性词语的准确运用。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上。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要讲清道理,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必须准确,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常常体现在句子中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上。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要把道理说得让人心服口服,文章的论点一定要鲜明,作者的褒贬态度也一定要鲜明,作者在文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一定要通过鲜明的观点、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议论文善于将事物加以抽象,从而反映事物的特点。因此议论文的语言概括力特别强,常常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②在把握论点、琢磨论据、分析论证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③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语、状语等修饰限制成分;④反复琢磨关键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⑤反复推敲文章中概括力很强的词语;⑥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

诗歌

一般说来,诗歌语言常见的有以下一些特点:

(1)清新。表现为语言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就是如此。

(2)平淡。也称质朴。表现为使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而又平易近人,直接而明朗。如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如画一般的山村之夜在作者的笔下如此宁静,如此祥和,而如此生动地展现出来。

(3)绚丽。主要指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情思。如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本来是一次生活中常见的离别,经过诗人那特有的奇幻绚丽的语言,便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体,创造出色彩缤纷的童话般的幻境。

(4)含蓄。指意在言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如杜牧的《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托事于物,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便戛然而止,不再多说一字,但他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怀,对自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5)简洁。指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十个字便将幽居的特点托出。再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仅十个字即写出了环境的清冷,钩勒出空旷寥廓、幽寂冷漠的背景。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十个字突出垂钓老人孤独傲岸,抗风斗雪的傲然之气和不屈精神,把诗人虽在逆境之中,虽觉孤独寂寞,但决不同流合污的气节展露无遗。这些作品均是简洁的典型。

(6)作者人生经历和性格特点所导致的语言特点。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热情奔放,气势磅礴;杜甫的诗则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清新空灵;李商隐的诗瑰丽含蓄。

(7)诗歌所表现的流派所具有的语言特色。现实主义诗歌提倡客观地观察生活,并按照生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的描写生活,表现生活。真实地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人的作品。浪漫主义的诗歌则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感情热烈奔放,语言绚丽多彩,想象瑰丽神奇,多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李白、李商隐、李贺等人的作品。宋词中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的婉约派,其作品比较婉曲,比较含蓄,多以艳情为题材,严守音律。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其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广阔,风格多样,旷达洒脱,慷慨激昂。

(8)诗歌的修辞手法所具有的语言特色。

以上鉴赏手段并不是关于诗歌语言特色的唯一描述,常见的分析方法还有:从语言的形式、表意和意象等层次进行分析的方法。但由于中学教材采用上述分类方法,并且此种方法较为全面,所以广为流传。

散文

就总体而言,散文的语言特色有散中见整,清新自然。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而且,散文的语言经过情感的陶冶、锻炼,又有很强的抒情味和感染力。

小说大体上讲小说的语言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叙述为特色,另一类以描写为特色。这两类并没有伯仲之分。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追求整篇作品的味道,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追求形象的鲜明性。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叫情节小说,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叫细节小说。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读起来舒畅,它以语感为先导,吸引读者进入它的艺术世界,这种语感贯穿于作品的始终,处处可以感到这种语感的存在,它往往给读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好读、畅快。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往往以一个接着一个的细节抓读者,它给读者的感觉就是形象,就是一个又一个鲜明具体的细节,作品就是以细节与细节的内在联系,吸引读者不断地看下去,这里不说读下去;以叙述为特色的小说可以说读下去,不说看下去。以描写为特色的小说,它的语言可能很简练,如果读的话可能有点涩,但描写的细节很抓人,不得不看下去,它就像看画面艺术一样,只是画面,只是形象,这画面、这形象很吸引人。

小说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虽然都是散文化的语言,但它们是不同的。小说是客观性的语言,作者有什么思想感情,作者并不站出来说,而是让人物、让情节代作者说;而散文则是主观性的语言,作者不站出来说,还不行,作者可以直抒胸意。

元稹诗歌的语言特色 篇5

在元稹的诗文集里,诗人曾一而再再而三地赞赏白居易的诗歌,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作为交往密切的诗友,他们之间是非常了解的。故元稹所指出的白居易诗文的九大特点不可等闲视之,是值得我们今天重视的,其《白氏长庆集序》云:

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是以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五言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于情,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诰长于实,启表奏状长于直,书檄词策剖判长于尽。

元稹也曾提出他自己诗歌努力要达到的标准,其《上令狐相公诗启》云:常欲得思深语近韵律调新,属对无差而风情宛然,而病未能也。

元稹认为自己的诗歌并没有能达到白居易诗文的长处和自己一再追求的目标,而只是具备了“感物寓意”、“词直气粗”的一般特色。当然这是诗人的谦虚,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现在我们参照元稹对白居易诗文的赞扬和元稹对自己诗歌的追求,根据历代人们对元稹诗歌的评价,仅就元稹绝大多数诗文的艺术特色谈一些我们的浅见:

一、浅切,即所谓的“道得人心中事为工”。宋人张戒《岁寒堂诗话》、明人陶宗仪《说郛》文云:元、白、张籍诗皆自陶、阮中出,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张司业诗与元、白一律,专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此亦即元稹白居易自己所说的“意切”、“言激”17。具体地说,我们以为可大致分为:

其一,对时事的急切:元稹从为君悯民为国的目的出发,写了不少忧时愤俗的诗歌,例如《乐府古题·夫远征》云:送夫之妇又行哭,哭声送死非送行。夫远征,远征不必戍长城,出门便不知死生。

其悯民之意愤懑之言激荡而出,沁人心腑感人至深。又比如长庆年间同州发生大旱,春天无雪夏日无雨,田地无苗山野无草。百姓家家无粮,生活甚为蹙迫。时为同州刺史的元稹请求上苍临灾于己而降雨于民,并在诗中一再要求下属与他一起“同苦辛”,多过问人间的不平,多关心百姓的苦难,诗云: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竭力不敢

惮,惭戴天子恩。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由此可见诗人关心百姓的急切心情。

其二,对朋辈的恳切:元稹与朋辈酬唱的不少诗歌表露了诗人对朋辈的恳切之情。如元和十年三月元稹贬谪通州,长期受压的不平和客地瘴气的侵袭,使诗人刚刚来到通州就病倒在床,正在死亡线上挣扎。当他听到白居易也贬放江州的消息时,不顾自己的病体猛然挣扎着坐了起来,想问个究竟想讨个公道,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诗云: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种对朋辈的关切之情可谓感人至深,难怪白居易有“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之感叹。又如元稹自兴元返回通州后,收到了久无来信的白居易之信,有诗《得乐天书》云: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诗。

在政敌的迫害之下,多年贬谪的`诗人并没有屈服从无半点眼泪,而收到朋辈的一封远方来信却一反常态止泪不住,吓得妻惊女哭,其恳切之情宛如画出。

其三,对妻女的亲切:元稹的妻子韦丛婚后七年亡故,诗人对她的思念之切出自内心见于诗文感动他人,如他的《六年春遣怀八首》之六云:

伴客销愁长日饮,偶然乘兴便醺醺。怪来醒后傍人泣,醉里时时错问君。

妻亡情在,虽死犹生,故惊怪他人之悲泣,误问已卒之妻子。诗人还有不少诗篇感伤妻子在世时的贫寒,怀念两人往日的深情,最为人所知晓所称道的莫如《遣悲怀三首》,诗云:

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

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皆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

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

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而当时元稹的妻子韦丛已先诗人而去,死后虽能同穴共寝,但人死魂散,又能期望什么?虽有来生再做夫妻的传说,但岁月悠悠,漫长的等待又如何度过?这种无法排遣的恋情难于补报的追悔,只有也只能以“唯将终夜长开眼”的思念来“报答平生未展眉”之遗恨了。悼亡诗的深切,无过于此。元稹悼亡儿女的诗凄切之情也跃然纸上,其《哭子十首》之二、之三、之四云:

才能辨别东西位,未解分明管带身。自食自眠犹未得,九重泉路托何人?

尔母溺情连夜哭,我身因事有时悲。钟声欲绝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节量梨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诗中都是平时之口头话语,极为平常也非常普通,但他思念儿子的深情却甚为亲切,追悔管教过严的反省也引人共鸣。女儿元樊夭亡,诗人有《哭女樊四十韵》等诗篇痛悼女儿的夭折:

四年巴养育,万里硖回萦。病是他乡染,魂应远处惊。山魈邪乱逼,沙虱毒潜婴。母幼看宁辨?余

慵疗不精……空垂两行血,深送一枝琼……此中临老泪,仍自哭孩婴。

诗中自谴自责悔恨交加,哀痛之情凄然可见。

二、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明快:亦即前人所言“务言人所共言”。赵翼《瓯北诗话》文云:

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试

平心论之,诗本性情,当以性情为主。奇警者犹第在词句争难斗险,使人荡心骇目不敢逼视而意味或少

焉!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此元白较胜于韩孟。世徒以

轻俗訾之,此不知诗者也。

“务言人所共欲言”是通俗诗派的语言特色,宋代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云:

苏州司业诗名老,乐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王安石说的虽是张籍之诗,但我们以为同样适用于元稹白居易的诗篇。诗歌的精辟内容要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来表示,写成之后要让人容易看容易懂。这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实际上写作之时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推敲,十分艰苦,比用华丽辞藻来表达更为困难。元稹诗歌的语言出语平常,有“如作家书,如对客面语”,“善用俚语”18的特点,如他的《感梦》、《遣悲怀三首》、《酬乐天江州路上见寄三首》、《花栽二首》云:

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朝朝宁不食,日日愿见君。

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

以口语组织入诗看似容易实非易事,人人所共欲言并非人人都能言;更不容易的是要求诗人用极通俗极自然的语言组成耐人思味的意境,表达复杂微妙的感情,也就是以“眼前景口头语”而达到“沁人心脾,耐人咀嚼”19的效果。如《行宫》云: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全诗以极平常的话语构成了发人深省耐人咀嚼的意境,使读者从“人人所共欲言”二十个字中看到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的私欲葬送成千上万宫女终身幸福的罪恶。又如《长庆历》,诗云:

年历复年历,卷尽悲且惜。历日何足悲?但悲年运易。年年岂无叹,此叹何唧唧?所叹别此年,永

无长庆历。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篇6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准确、鲜明、富有概括力上。议论文是说理的文章,要讲清道理,文章中的每一句话必须准确,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常常体现在句子中状语、定语等修饰成分上。议论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要把道理说得让人心服口服,文章的.论点一定要鲜明,作者的褒贬态度也一定要鲜明,作者在文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一定要通过鲜明的观点、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议论文善于将事物加以抽象,从而反映事物的特点。因此议论文的语言概括力特别强,常常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揣摩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人手: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②在把握论点、琢磨论据、分析论证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③注意理解句子中定语、状语等修饰限制成分;④反复琢磨关键语句中的关键性词语;⑤反复推敲文章中概括力很强的词语;⑥注意作者的情感倾向。

浅谈新闻语言的特色 篇7

在人类社会中。政治有政治的语言,文学有文学的语言,电影、戏剧、舞蹈等都有自己特殊的语言。新闻作品报道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内容,它要涉及文学、法律、艺术、科学、经济、政治、军事等社会各方面内容,在它的语言中,不可能不吸取和借用这些方面的语言,新闻语言有它自己的特殊的概念,即就是从新闻的角度对全社会进行“选择”和反映所用的工具;新闻语言有自己特殊的语言表现方法,新闻语言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它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这就是新闻语言的个性。

一、新闻语言具有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1. 准确无误。

准确反映客观事物,准确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前人说的好;“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为其梗塞。”因此,新闻语言用词要贴切,要仔细推敲,新闻语言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关系到能否取得好的宣传效果,更关系到新闻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

2. 语言鲜明。

鲜明的语言才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吞吞吐吐的语言是不能准确反映内容的。新闻语言是就是,非就非。但是,用词含混,语言不鲜明的毛病在新闻中是常见的。如;“某某村每年向国家提供10万斤商品粮。”文中没有交待“每年“的范畴是哪年到哪年,具体指10年还是5年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给人印象模糊,不具体,不鲜明。

3. 文字生动。

生动的文字才能增加新闻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语言的效果,新闻语言可谓一字千金,字斟句酌,去掉多余的字,这样才能使文子生动,含概力强。

此外,电视镜头是独特的新闻语言。它是身体头脑的延伸,是生命的外化,借它,观察着周围的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感染他人发挥一定的功效。如在报道某地发生洪灾的过程中,镜头的运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镜头在拍摄洪流时一定要用广角,反映大面积受灾的情况,反之用特写镜头来拍摄就说明不了问题(用特写镜头没有参照物也可以把一条小河说成滚滚洪流)。其次,在拍摄群众受灾的镜头时一定要把背景选择好,最好把背景选择在倒塌的房屋或者水毁的公路的前面,再配有同期声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二、文学语言与镜头语言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电视是镜头语言的艺术,不同点在于:文学语言是口语和书面语,这些口语和书面语都是由词汇构成的;电视片的语言则是镜头和镜头的相互组合,镜头就是词汇。

他们的共同之处:创造形象,对文学语言进行大量的阅读、分析、研究,就会对我们拍摄、编辑工作产生影响,使我们的艺术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枯藤、老树、昏鸦、瘦马、古道、西风这首诗,实际上是六组镜头的蒙太奇,其中有远景、中景、也有近景和特写,这六组镜头的格调都是灰色的,给人以古都、凄凉、悲壮之感,都表现一个主题:断肠人在天涯。这就告诉了我们如何在镜头中表现人物的处境、情绪和心怀,即恰当而集中地突出渲染人物生活的特定环境———用镜头语言来描写主人翁在特定心态下的环境和其在特定环境下的心态,使人中有景,景中有人。

三、电视镜头的模糊性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

在电视新闻中,那些以事件报道为主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试听语言的残缺,有的画面晃动,有的构思随意,有的集中点不清,有的声音不清,但这样的新闻却透射出真实性的现场感,具有新闻自身所特有的吸引力。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所拍摄到的不完整、不稳定的画面,采录到的不清晰的音像,丰富了电视新闻的语言,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有独特的表现力。如在拍摄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有些声音和图像就不可能像平时拍摄专题类节目那样清晰稳定,这种不稳定、不清晰恰恰说明了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使广大受众更加感受到一种现场的危险性以及亲临现场的感觉。

音乐教师的特色语言艺术 篇8

一、音乐教师的音乐语言艺术

音乐语言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有一定指向性的点缀性音乐,其中包括音乐课中的师生问好、起立坐下、鼓励等。教学音乐语言应贯穿于整堂音乐课的始终,使学生一直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感受和欣赏音乐,从中受到教育。比如让学生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律动进教室;用连续弹奏几个音区的分解主和弦表示起立和坐下;全体学生有表情地唱师生问好歌;回答问题后,让学生用鼓掌拍击节奏表示鼓励等。经常采用这些方法,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加强节奏观念。这些音乐的使用充分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和优势。

二、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应该是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讲解和范唱时要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其次,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组织有序的,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是能够准确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把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真正地融入到音乐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达到音乐情趣教育目的。

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正是因为有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的完美结合,才富有它迷人的艺术魅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语言也是如此。美化音乐课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音乐课的审美价值。教师要注意让课堂语言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恰到好处地表达教学意图,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另外,音乐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作品创作背景和诠释作品内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比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冼星海的创作经历,让学生从中领悟中国人民奋勇抗敌的伟大精神,从而打开了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音乐教师的表情语言艺术

表情语言是指教师的眼神、口型与面部表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利用眼神与学生交流,是音乐课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当音乐响起时,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愤怒,教师的眼神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作品起到一种辅助作用。在控制课堂气氛方面,眼神更有其重要作用,对学生走神、唱歌跑调等不利课堂因素,语言往往会打断教学环节甚至破坏课堂气氛,而一个恰到好处的眼神既能提醒学生,又能保持学生的愉快心情,保证课堂气氛的延续性。口型与面部表情是表情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人说音乐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牢牢地吸引住每一位学生,而口型和面部表情就是表演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唱歌过程中,在力度、速度等方面需作出对比时,教师若用有声语言就可能破坏声音的美,而用无声的口型加以提示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若时时加以解说,有可能会破坏学生欣赏音乐的注意力,这时,丰富的面部表情加上事先准备的解说投影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了。

四、音乐教师的声势语言艺术

声势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可以发出声响的人体姿势,人体的许多部位,乃至全身的自由活动,都可以作出不同的姿势。最常用的声势有拍手、拍腿、拍肩、跺脚、捻指等。运用声势语言,对于锻炼学生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音高及力度的辨别能力等都有积极的作用。如在教授《土耳其进行曲》时,可用声势训练来增强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说出表示行进(走、跑、跳、奔)的词语,继而引出节奏(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配上声势练习加深对节奏的印象,再引出打击乐器(碰铃、舞板、双响筒、铃鼓)进行轮奏、合奏。随后教师再播放《土耳其进行曲》的乐曲,指挥学生为乐曲进行伴奏。这样在学生对乐曲加深印象后,教师再对乐曲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投入,从而提高了学生欣赏乐曲的兴趣。又如让学生用动作,如撮手、鸣指、拍腿来模仿下雨的声音:先是集体跟老师做动作,如然后每竖排随着老师做,老师走到哪一排,哪一排的学生就随着老师的动作进行变化,其他同学继续做原来的动作,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总之,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除了重视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外,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文学修养,使有声语言与形体语言在每一节课中完美结合。只有这样,音乐课才能富有吸引力,切实让学生感受美,更好地达到美育的目的。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9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岩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上一篇:散文:童年是那样美好下一篇:双庙小学教师业务考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