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特色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潮州特色(精选7篇)

潮州特色 篇1

潮剧音乐是潮州音乐的组成部分。其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奏法多变,而承载体现这些艺术形式的乐队,随着历史的行进则由弱到强,由少到多,从不配套到逐步配套,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它在汲取和淘汰每一样乐器时,总是经过认真的筛选,并加以改造和改革,使其适合于潮剧音乐这一特定形式和观众欣赏的需要。琵琶作为特色器乐进入潮剧伴奏乐队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它取代月琴、秦琴的那一刻开始,便在乐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代乐师不懈地努力和改革创造,逐步形成了一套传统南派琵琶的演奏程式。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这套既定的模式已暂不能适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唱腔伴奏的需要。琵琶不论从乐器本身还是演奏方法,都必须进行改革,创新,才能适应今天潮剧的伴奏。

潮州音乐和潮剧唱腔的基本调是F调,音律则是较有地方传统色彩的“七律”。传统的潮州琵琶定调为F调(即CFGC),琴弦则采用丝弦子弦采用胶丝弦,这种琵琶发音欠明亮,音量较小,表现力差。当代北派的十二平均律琵琶,定调则是D调(即ADEA)琴弦采用钢弦,这种琵琶发音明亮,音量大,表现力较丰富。在潮剧唱腔伴奏中,如果采用传统七律琴则音色差,发挥不了大作用;如果采用北派的十二平均律琵琶,则音律与其他乐器不协和,加上还须转调,故影响到潮州音乐传统韵味的发挥。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潮州乐师们大胆地引进北派十二平均律琵琶并加以改造,首先,用缩短弦距的方法,使原来的北派琵琶基调升高一个小三度为F调,使其定调与潮州音乐的基调相吻合。从而大大丰富了琵琶的演奏手法及其表现力,提高和发挥了琵琶的演奏技巧,解决了十二平均律琵琶定调不适宜潮乐演奏的问题。进而又在此基础上,把第四品与第十二品的位置作重新调整,使其音阶与七律音阶基本协和。这样,使改造后的琵琶既保留传统七律的特色,更具备北派琵琶优美、宏亮的音色。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是成功的,现已被国内外潮剧团乐队普遍采用。潮剧唱腔伴奏乐队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几百年的沿革,在这漫长过程中,经过历代乐师的不断努力,今天的伴奏已日臻完善。高、中、低各声部搭配比较均衡,表现形式日趋丰富。我们期待潮剧唱腔未来的音乐工作者,勇于创造,敢于创新,为潮剧音乐奏出时代的强音。

琵琶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同样是创造性的劳动。演奏是琵琶音乐艺术实践过程中的核心,是联系的环节,是创作的实践。演奏者作为作品的二度创作者,首先应对作品进行研究、挖掘,把握好作品的内涵,再通过具体的演奏方法、即技术、技巧、音色处理、形象创造等环节,从而达到演奏水平的不断完善,使音乐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由此,琵琶演奏艺术的探索仅仅停留在具体的,一招一式的研究已经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故要求演奏者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演奏技术、全面的演奏技巧、丰富的演奏经验,重要的是要理性把握好作品表达的内涵及再创造。下面谈谈本人在演奏潮州音乐“活五”调《柳青娘》过程中的点滴认识和体会。潮州音乐“活五”调名称来源于潮州传统二四谱,全称为“活三五”调,以567124六声构成曲调,演奏时除51两音较为稳定外,其他各音均有上下滑动,特别是72(即二四谱的三五)两音,滑动更为频繁,滑动幅度也更大。“活五”调虽只有数音,但演奏时,则一音多韵,以韵补音,音高滑动幅度的大小略有差异,一般随旋律的行进而变化,一般情况下,当72两音出现在乐句的重音时,则滑动的幅度稍大,反之,当其出现在乐句的过度音时,则滑动的幅度稍小,这就要求演奏者首先必须理性地把握好“活五”调的音高,音韵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此后通过左手按弦的推、拉、吟、颤等手法,来完成“活五”调音阶持有音韵的共认值。“活三五“调,顾名思义就是要把72两音弹活。笔者在独奏“活五”调《柳青娘》时,除了把握好乐曲特有的韵味外,对72两音进行了特别的处理,即在演奏这两音的滑动过程中,再加上吟音或颤音,从而使滑音更有动感,使旋律更加哀怨动人。传统的“活五”调多用于悲剧人物的塑造,善于表达悲哀和忧愁的乐思,缺乏愤慨、激昂的情绪,针对此情况,本人在演奏《柳青娘》乐曲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用5度转调的方法,使旋律由低音部提升至中、高音部,并加入“扫轮”“挑轮”等手法,从而突破传统“活五”调只悲不愤的定式,使乐曲既表达哀怨、凄美的情绪,又生动地表达了乐曲主人公悲愤交加的思想感情,从而丰富了乐曲的内涵,赋予乐曲新的生命力,为传统调式的激活拓展了一条新思路。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曾到潮汕地区采风,它对本曲情有独钟,对活五调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掌握了活五调的琵琶曲《柳青娘》的演奏技巧,在北京的一场音乐会中,刘德海大师亲自上场演奏潮州活五曲“柳青娘”,使海内外的行家们认识到了潮州音乐的独特魅力,京师同行们也从此对潮州音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潮州老婆饼 篇2

相传清朝末年,广州莲香茶楼有一位潮州籍的点心师。一日,已去家多时的他提着大包小包的各种精美的点心回家看老婆。不料,老婆一一尝过之后竟“口出狂言”,称这些点心都不好吃,还不如她做的炸冬瓜角呢。丈夫闻之颇为不悦,便让她做出来给他尝尝。

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焦黄别致的冬瓜角就端上来了。丈夫尝后,顿觉清甜可口,风味独特,不禁连声称好。问其做法,老婆告知说,先熬上一锅冬瓜茸,然后加进白糖,再撒进适量面粉,熬到半干不湿时捞出锅以作馅,将猪油和进面粉中搓揉好后擀制成皮,馅置入包成角状放入油锅,炸熟后起锅食用。

几天后,丈夫带了许多冬瓜角回到莲香楼,其他师傅品尝后都赞不绝口。店主闻之也前来一尝,果然味道不凡,连忙问这么美妙的点心是何高人制作,点心师说是“潮州老婆”,老板脱口而出:“潮州老婆饼”。细一盘算,老板觉得这种独具风味的点心用料简单,价廉物美,有利可图。于是便让手下的师傅如法炮制,不多时便成了莲香楼的一道当家点心。

潮州小吃 介绍 篇3

便宜、为人们茶余饭后所吃用为特点,而区别于下餐和筵席大菜的食品。在我国,小食往往又被人称为点心,因为在中国的烹饪史上,从古到今,小食和点心这两个词经常都是互相代用,一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

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凡是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地方,必定有那个地方的地方小食。那是因为小食是一种饮食文化,它来自民间,植根于千家万户,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民以食为天”,社会的生存与进步,离不开饮食,所以一个地方的文明和文化,必定会在那个地方的饮食上反映出来。

潮州地处祖国南疆,已有二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故潮州也和中国其他各地一样,有着许许多多历史悠久、具有浓郁地方风味、饮誉海内外的地方小食。

潮州俗语趣谈 篇4

一、课题提出

潮州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支涓涓细流,在潮汕地区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下,于漫漫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潮州民俗文化独特,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她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潮州俗语是潮汕文化的特殊凝聚载体,是潮州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个多层次、高品位的文化宝藏。

潮州俗语与生活习俗、风土人情有着什么关系?俗语反映着怎样的民俗现象?她又有哪些较高的文史价值呢?当代人又是怎样去看待她呢?

二、目的方法

(一)研究目的

1、认识和了解潮州俗语的内容、出处和意义。

2、发掘潮州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3、学会分工合作,共同探究知识,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实践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为适应新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研究方法

1、通过到图书馆、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潮州俗语。

2、采访老一辈人,了解潮州俗语,做好记录。

3、收看潮州电视台《茶话》《讲古》等节目。

4、日常用语整理。

5、整理所有数据,并讨论分析材料。

6、撰写调查报告。

三、研究过程

由于该课题范围比较广,所以我们把它分成五个子课题进行研究:

(一)潮州俗语的来源

(二)潮州俗语的文史价值

(三)潮州俗语的民俗价值

(四)潮州俗语的社会意义

(五)潮州俗语的修辞方式

一开始我们先在网上查阅资料,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通过收集大量信息,对潮汕俗语做一个系统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全组六个人分工,周末各自去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相关的地方性潮汕俗语,并做相关记录。通过与公伯这一代人的交流,了解潮汕俗语在长辈们生活中的运用。接着,通过在校的随机调查,了解今天年轻人对潮汕俗语了解的程度,以及潮汕俗语在年轻一代人生活中运用的频率和年轻一代人对潮汕俗语的看法。在此之后我们又对一些俗语做了更详细的了解。试着从历史方面去总结潮汕俗语对潮汕文化的影响。最后写出我们的心得。

附:工作分工

上网查阅:全体成员

访问长辈:陈爽 排版:郭潇枫

编写论文:彭健伟,陈育奇。

调 查 问 卷 你平常在和别人交流时用潮汕俗语的频率()A经常用

B偶尔用

C很少用

D基本没用 你认为在公共场合用潮汕俗语好不好()A很好

B无所谓

C土得掉渣 你有没有一些口头禅是潮汕俗语()举个例子: A有很多

B有几句

C没有 你经常看一些有关潮汕俗语的电视节目吗?()A常看

B偶尔看

C基本没看 你在学校和别人交流是希望用什么语言()A普通话

B潮汕话

C英语

D其他 你认为潮汕俗语在今天,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作用大不大()

A很大去

B有作用但不明显

C基本没用 说说你对潮汕俗语的未来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查资料,我们发现了一本对我们很有价值的书——《潮汕俗语文化趣谈》,如右图。它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潮州俗语,我们从中分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我们还利用假期的时间观看了潮州电视台的《讲古》栏目,从讲古人诙谐幽默,合辙押韵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很多俗语故事。同时,我们也看到潮州俗语的趣味性。这使我们更加喜爱潮州俗语。

四、研究成果

“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的风俗习惯。”(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第一册第一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89)。潮汕俗语在民间流传,使用极广,潮人以富有魅力的语言,艺术地反映生活现实,不少俗语、浅白通俗又深有寄意,不仅高度地概括民情俗尚,而且直接表达群众爱憎褒贬,为人所喜闻乐诵。英国著名民俗学家查•索•博尔尼(C•S•Burne)在其《民俗学手册》中指出:“有韵的俗语、俚语等,平时常挂在口头的人,虽然不会去理会它的原来的涵义,但就采风者而言,却是颇具科学的意义。”因此,潮州俗语还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

(一)潮汕俗语的来源主要可分为五大类

1、气象农时

潮汕地区农业发达,但人多地少,以精耕细作和高产著名。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手段是手工耕作,预测气象、掌握节气事关重大,对于出门商旅、渔航以及手工百业,也都关系密切。因此,不少方言、谚语、民谣与气象、节时、物候有关,以之指导农事。如:

夜昏(黄昏)起云半夜开,半夜起云雨就来。星照湿地,雨落唔离(下不停)。四月初八无雨,果子多过石部(石头)。东风吹过夜,大水浸楼棚。

正月寒死牛,二月寒死马,三月寒死老历假(久病老人)。霜降雨,毒过药,一亩去一石。

2、乡土风情

一些俗语反映出潮汕的风光物产,当时繁荣的城乡景观、特殊的市井风情,语气中流露出潮人的乡土感情。

到潮无到桥(湘子桥),白白走一场。十五夜看灯——出出唔平样(不一样)。

桥头仙(闲人)——日日有。(潮州湘子桥上天天有闲散之人。讽刺无所事事者)上世有修,正出世在潮州。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爱穿待嫁,爱食待生。(妇女出嫁时穿新衣,生育时吃好东西,喻盼好事)

以宗教活动入谚,并不限于宗教本身,而是以之引申、借喻日常生活之事理、体现出多

神崇拜的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之广:

太阳公生做戏——唱乞(给)天听。师公(道士)遇着鬼——无法。食无三日菜脯,就想上西天。

3、世态人情

这方面的俗语,内容十分丰富,既勾画出社会百态,也有生活经验;既有愿望追求,也有嘲讽调侃;既有赞美青春与爱情,也有各种人世忧伤、快乐;既有惩恶扬善,弘扬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小农意识、市民意识或扭曲了的心态。但都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以及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好好鳖削到屎流”,是形容工作不得法,好端端一件事,却弄得一塌胡涂,不可收拾,难以善后。或者形容某些人不知自爱,自毁前程。“好好鳖削到屎流”,是形容工作不得法,好端端一件事,却弄得一塌胡涂,不可收拾,难以善后。或者形容某些人不知自爱,自毁前程。鳖,俗称脚鱼、甲鱼、水鱼,是很好的营养滋补品,宴席上的佳肴。民间剖鳖,让它在鼎中游水,炉里缓缓加热,水温逐渐升高,鳖渐渐受不了,越游越快,尽力挣扎,终于排泄尽出,肠中无物。然后将鳖拿出来冲洗清水,开膛破肚,干净利索,毫不费力。不懂得剖鳖的人,将一只活鳖放任砧上便用刀;或把鳖头横刀砍去,鲜血直喷;或像削鱼一样先破肚,让它拼命挣扎;或用刀把鳖打昏,此时的鳖都会屎尿失禁,流满砧板,臭不堪闻,整只鳖被弄得一团糟。

猪生猪惜(疼),狗生狗惜。(喻同类相亲)胶己(自己)拍(打)父,叫人行孝。六月大菜——假有心。十二碗丸食存一粒——假客气。一人主张,不如众人参详(商量)。双头做斋赚无食。

4、人物掌故或民间传说

人物掌故的出处,包括当地民间传说、历史掌故和传统的小说戏曲,前者更具地方色彩,后者由于融入地方方言,押韵上口,使传统文化更易为大众所接受而起了传播作用。如“前门夏雨来,后门夏秀才”就来自我们所熟悉的民间故事《夏雨来》。

“观音生雅一块败”是用来指美中不足。观音“败”在哪里?众所周知,南海观音的塑像总是刻画得美轮美奂。然而,细心观察一下,观音菩萨竟长着一双大脚丫。在崇尚“三寸金莲”的社会里,这双大脚当然不尽人意了,因而是“一败”。这里头还有个故事。据说观音菩萨原来是个男身,大慈大悲。他为了解救民间一切苦厄,经常去云游四方。有一次,他走着走着,忽然听到一间民宅里传来了声声痛苦的呻吟声。仔细一听,原来是一个孕妇难产,而家中亲人又不在身边。这孕妇边哭喊着边祈祷观音菩萨前来解救她的厄难。菩萨一听,这孕妇却也心诚。只是待要进去,自已又是男身,多有不便。左思右想,顿生一计,摇身一变,化作一位俊俏的接生婆模样。只是匆忙之间,脚板子忘了变化,便走了进去。在菩萨帮助下,产妇顺利产下一男婴。那产妇对菩萨感恩戴德,但菩萨被产妇身上秽气一冲(也就是我们说的“目着产”),再也变不回原来的样子。所以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女人身、男人脚。潮汕人也从这个传说演绎成了这句俗语。

“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意思是比喻事物不断在变化,不能以老眼光来看待新事情。它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贪婪狡猾的地主,他既要长工干活,又想方设法不付工钱。某县有兄弟两人:哥哥比较老实,叫阿芋;弟弟聪明能干,叫番薯。有一年,阿芋到地主家做长工,地主与他约法三章,到年底要回答他三个问题,否则全年的工钱全部扣除。阿芋答应了,早出晚归为地主干活。到了年底一听地主提的三个问题,哑口结舌,回答不出,只好空着手回家。弟弟番薯问明情况,明年代替哥哥到地主家做工。地主又提出相同的约定,番薯满口答应,但声明要双倍的工钱。地主心想反正到年底他一分钱也拿不回去,就答应了。转眼年底到了,地主悠悠然一脚跨进门槛,一脚留在门外,要番薯猜他究竟要进来还是要出去?番薯说:“你要出去。”边说边把地主抱到外面。地主说:“你怎能抱我呢?”番薯不慌一忙地说:“你的苦力事不都是我干的吗,抱你一下合情合理。”地主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你知道天有多高么?”番薯笑着说:“天有两个屁股高。”“胡说,你有何证据?”“老爷,这可是你自己说的,你不是常说你媳妇在洗衣服时屁股翘得半天高吗?那翘两个屁股不就是顶着天了吗?”地主无话可说,只得指着自己的脑袋,提出最后的问题:“我的脑袋有多重?” 5 番薯一听,跑去拿了一把锋利的刀和一把秤,朝地主的头左看右瞧,说:“据我估计,你的脑袋刚好十八斤重。如不信,可砍下来秤一下。”说完就提刀向前,吓得地主连连后退,惊叹道:“今年番薯唔比旧年竽。”并把双份工钱如数奉还。

老北(识)字掠无爬蜞(蟛蜞)。(清初禁海,不识字者不为布告所阻,敢下海营生。喻有知识不如文盲)

韩文公教示——知小理(羞耻)。(典出韩愈治潮,兴文教化)一板拍死江西王。(此为明代潮阳人肖端蒙除暴故事)牛脾孬过丁盛发。(丁盛发为潮州名医,脾气大)

武松个阿兄——武大。(潮语“武大”有扩大事态或大讲排场之意)红面关爷——激着住(就)行。(重义少思,易于动怒)陈三五娘相娶走,放掉(丢弃)益春在半山。(喻过河拆桥)火烧草料场——事出有烟(因)。

5、性状事理

有的俗语并不专指什么事物,而是用以表达事物的形状如速度、好坏、美丑之类。这些俗语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惯用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情况和观念的变化。如形容速度之快,谓:“猛过纸影担竹椅。”是因为潮汕民间剧种铁筷木偶摆出小竹椅作为象征城、桥、床的道具,不像潮剧换布景那样又复杂又慢,故以之喻快。又有“雅过纱灯”,是因潮汕元宵灯会有人扮的“活灯”,也有将人物绘于纱罩上的纱灯,扮演者或画上的人物很美,故用于喻事物之标致。这类俗语以日常所见或民风民俗喻事理性状,使语言变得风趣、活泼。还有以下例子:

力(套)唔着批担(扁担)鼻,去到下寺。(喻方法不对,适得其反)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一物甲(合)一药,虼蚤(跳蚤)无涎掠唔着(抓不到)。

(二)潮汕俗语的文史价值

1、“潮州福建祖”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移民史。周、秦以前,潮汕大部分地区是“大海茫茫水拍天”的地方。晋以后由于北方战乱,从中原逃难南来的有不少汉人先在福建定居,后又辗转迁入潮汕,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末五代初,史称“俭约好礼”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海阳。又如明代潮籍学者薛侃,他的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卜居凤陇”。其它的如海阳著姓林氏,迁自泉州;澄海林氏,迁自福州;潮阳肖氏,迁自龙溪等,故有“潮州福建祖”之熟语。

2、“潮州九县,县县有语”对于这句话的了解我们深有体会。在学校,班里的同学来自潮州的各个地方,虽然说的都是潮州话,但是有的字发音却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县县有语”。

3、“潮州厝皇宫起”这句俗语说明了潮州建筑的特点。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也不难发现潮 6 汕建筑也有自己的特点。

某些俗语典故反映了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既有潮汕本土的,也在非潮汕本土的。例如:

4、“赶你去狗卵山烙日花”反映的是唐朝陈元光带兵到潮州镇压畲族人民的暴动,结果被畲族人民围困在一个山头的历史事实。

5、“识字掠无蟛蜞”则反映了清朝初年,清统治者实行海禁的历史事件。“识”字音读“北”,义为识别。康熙年间,清政府为了对付郑成功的复明活动,遏止海上武装力量与沿海民众的联合,实行了消极的靖边政策——海禁。当时潮汕沿海居被内迁五十里。整个韩江三角洲的饶平、澄海、潮州人民,皆在迁徙之列。沿海地带,划地筑堤为界,限期迫迁,边民越界出海捕捞者杀。告示出后,识字怕死的不敢越界到海滨谋生;有些不识字的深夜照样越界,捕了鱼虾蟛蜞,卖了钱,勉强度日。这样,识字的反倒吃亏。于是,这句话就这样传开了,意思是指循规蹈矩、照书行事者反而干不好事情。

6、“斫断头指头” 则出自唐朝将军南霁云为讨救兵,抗击安史之乱。唐朝玄宗年间,发生了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当时的名将张巡守睢阳城,浴血奋战。但寡不敌众,只好派手下大将南霁云向其它城守将讨救兵。南霁云带了三十名骑兵,奉命突围到附近的临淮关搬救兵。敌军数万人发现南霁云等的踪迹,就四面拦截,不放他过去。南霁云左右驰射,人马所到之处,好象闪电一样,倏尔明灭,使得敌军神摇目眩,不知所措。南霁云突围成功,到达淮阳时只损失两名部下,唐朝的将军们都妒忌张巡的威名,坐视其败,不愿伸出援手。临淮的守将贺兰进明,尤其如此。南霁云苦口请兵,贺兰进明只是不答应。南霁云悲愤之至,在宴会中拨出佩剑,砍断一只手指,鲜血淋漓地斥责贺兰进明自私,座中人不禁为之泪下。睢阳城破,张巡、南霁云等被俘不屈,以身殉国。潮阳及澄海都建有双忠公祠,以纪念张巡和许远。而南霁云“斫断手指头”的这个典故,也随之流传。但其语义已有所演变,今比喻某些人做错了事之后决心改正,痛改前非或指某个人下定了决心。

7、“荆州借久成已业”则反映了三国时期吴国、蜀国矛盾的根源。据《三国志》所载,荆州原是刘表辖地,刘琮带着荆州归降曹操。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从曹军手中夺得。于是对荆州的所有权各执一词。孙权认为荆州是他们的战利品,起初只是借给刘备,现刘备既然占据川中,成了气候,就得把荆州还给他们。而刘备则认为荆州本来是刘表的,无所谓借与不借的问题,不肯还给东吴。潮汕民间俗语的“荆州借久成已业”,就是从这历史故事演绎而成的。所以,常用这句俗语指那些借用了别人的东西后赖着不还,甚至占为已有的行为。

从一些流行的熟语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潮汕地区的一些人文历史。例如:

8、“澄海无客,大埔无福”,反映了早年移民的分布特征。在外地,如广州地区,人们常把潮汕话称“福佬”话。“福佬”一词是用来称由闽徙潮的中原汉族后裔,以别于潮汕原来的土著民族,后来,潮汕一带的少数民族逐渐被汉化,“福佬”就逐渐被用作潮人的泛称。客家人和福佬人一样,都是从中原辗转南下的汉族人,在时间上,客家人来广东,比潮汕人 7 来得迟。客家南迁最早可追溯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在大埔、梅县一带的五个“流人营”被认为是闽南、粤东的客家之祖。而客家人大量南迁还要到北宋。当客家人大量南迁的时候,福佬人早已入住潮汕多时,潮汕地区平川沃土以及水陆交通要塞大多被福佬人占据,客家人不得不在兴梅地区艰苦奋斗。由于长期交错转徙,客家人与潮汕人在潮梅各地互为杂处,而只在大埔纯客家县,澄海纯福老县。

9、“陈林蔡,天下得一半”,反映了移民的分布情况。就潮汕地区而言,虽然有200多个姓氏分布在各地,但这种分布不是很平衡,好多姓氏的人口总数不多,有的姓名不过几万几千几百。而人数较多的姓占潮汕总人口的比重很大,尤其陈、林二姓,除饶平县外,在许多地方都是当地的主姓。

10、“插居多过镇土”,也是这种移民分布情况的总结。有一个村落,原有居民,或最早定居的,便称为“镇土”。如果几个姓氏最早定居某地,便称为“企姓”,有时这个定居点只有一个姓,便以这个姓命村名,如蔡寮、上陈、许厝等。那些后来的人来到这里定居,如像凭空插上一足,便被称为“插居”。如果慢来的人口繁衍得快,超过了企姓,或者企姓衰落,人口式微,人们便说:“插居多过镇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镇土的企姓对后来者并不排斥,有时候,为了祈望吉祥,还专门请一些姓氏来杂居。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希望得到安宁、幸福。潮安县彩塘金砂一村,全村6000多人都姓陈,只有个别人家姓蒋,这样蒋氏在这里就是小姓,但他们从来不会受陈姓的欺负,因为相传陈姓祖先来这里创乡的时候,请来了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船地”,既然是“船地”,在这里居住就必须有船桨,才能乘风破浪,因此,陈姓祖先便专诚去邀请一户姓蒋人家来这里插居,取其“蒋”与“桨”谐音。

11、熟语典故中有一些反映了潮人的过番史,例如:“无可奈何桩甜踩”“荡到无,过逞罗”清朝嘉庆、道光以后国力逐渐衰落,潮汕在清朝时,随着人口增长,已经从唐宋时的地旷人稀,逐渐变为人多地少,谋生艰难。加上明清两朝长期实行海禁,明末清初的战乱又延及潮汕。因此,潮汕许多地方的粮食无法自给,许多农民渔民难得温饱,生活极其困苦。不少潮汕人因为生活所迫,飘洋过海移居国外。他们来到樟林,带上一些不易变质的干粮,乘上了红头船,漂洋过海。潮州俗语说:“无可奈何舂甜粿”就是描写了这种过洋的状况。在过去,甜粿是一种稀罕的食品,要等到逢年过节才春上一点来祭祀祖先或者神祗,平时是绝对看不到一点甜粿的。因为每次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行程需一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则需要一个多月的行程,因此必须多带一些干粮,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过洋的人才准备甜粿,但此举实在是无可奈何。而侨居国外的潮人,则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寄回家乡赡养家里人,家里人则坐享其成,所以熟语说:“番畔钱银唐山福”。

(三)潮汕俗语体现了民俗民生

1、茶薄人情厚,说到潮州就会想起我们的工夫茶。一杯功夫茶在潮州人手中。雅雅的泡着泡出几多深请,几多亲情以茶待客是我们潮汕人最普遍的礼俗“寒夜客来茶当酒”。只要家里来客人,我们都会摆出茶具,煮茶款待客人茶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出花园是潮汕人为孩子告别童年而举行的一种成人礼。表示孩子已经长大,可以走出园,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不论男或女,到了15岁(虚岁)这一年,孩子的父母和外公外婆就要筹办孩子出花园。出花园一般是在每年的农历三、五、七月尤以七月初七为多。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穿外公婆新缝的新衣,脚着外公婆新送的红木屐,要显得潇洒成熟。清早,孩子的父母便把先准备好的猪内脏,包括猪肠、肚、肝、肾、心,煮熟成汤,并下点糖,让孩子吃下。其寓意就是15岁了,人必须更新内脏,抛弃肮脏的东西。接着是拜“公婆母”,其仪式是将三牲果品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中午,备办丰盛的午餐,有肉、三鸟蛋,共十二道菜。青菜以厚合、青蒜等为主,其意是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六合”;青蒜,长大后能算会除,聪敏伶俐;芹,是终身勤劳。出花园者的座位也是有讲究的,这一天,他(她)用餐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别人不可动,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出花园者的专利。其意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3、“七样羹,七样羹,大人吃了变后生(年轻)。”讲的正是正月初七吃“七样羹”的传统习俗。隔天就是正月初七,许多家庭主妇已经忙着张罗七样青菜,准备精心烹调这道蔬菜盛宴阖家享用。而一些家庭因吃腻了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初六就已开始吃“七样羹”了。

“七样羹”其实也没有特别固定的菜种,你喜欢哪几样就买哪几样好了,但有几样,象厚合(百合)、萝卜、大蒜、芹菜、芥菜等是一定要有的。“七样羹”里的菜都讲究一个好意头,如萝卜取“清白”,春菜取“大地回春”,芹菜取“勤劳致富”,百合大蒜寓意“诸事合算”:“大菜”(即芥菜,寓意吉祥,事业兴旺,家人健康平安;“厚合菜”寓意做事合人,希望得到贵人的提携栽培;“菲菜”寓意仕途发达……等。

吃“七样羹”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晋时,南人以七样菜为羹”,这是关于“七样羹”的最早记录。可见这种习俗是从中原地区传到潮汕的,而今历经千多年,连名字都没有变动,而中原这种习俗早已随时代的变迁而湮没了。惟独潮汕文化仍然固守着这久远的文明。

在潮汕又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传正月初七是女娲氏造人的日子,“人日”必须食一种用七样青菜做成的饼食,再后来没做那些饼,而改为直接食七样菜。七样羹,其实就是蔬菜节,如果从人文意蕴的角度来探究,应当是缘于潮汕先民对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恩。这种风俗代代相传,也可以看作是市民对返朴归真生活的向往。

4、“十五夜抱大猪”道出了,元宵佳节在潮汕人心中的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

5、“食圆大一岁”圆是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食物。潮汕人相信吃圆后,新的一年所有事都会合乎心意。圆圆满满。

6、“坐大菜嫁个好夫婿”潮汕少女元宵夜到郊外田地坐大菜的风俗由来已久。她们情真意切地祈望嫁个好夫婿,找个合自己心意的郎君,夫妻恩爱宛如芥菜的叶蕾一样簇拥、紧抱、亲密、好合,未来家庭美满和谐,生活幸福。

(四)潮汕俗语的社会价值

在众多的潮汕俗语中。有一部分俗语反映了潮汕人的凝聚力。如:“众人头毛打成大垫锁”表现了潮汕人一种浓厚的凝聚力。还有一部分俗语反映了潮汕人刻苦耐劳的美德。如“力吃值,惰食痰”。

“论理你着叫我做阿伯”这一句俗语用来批评那些不懂人情、缺少礼貌的人。从前,有一天,揭阳官溪都有个年近花甲的老伯正头戴竹笠,在水田中拨草。这时,后面传来一声发问:“喂,阿兄,此处离仙窖渡还有多远。”老伯侧头一看,原来陇上站着一个后生人向他借问。这后生人年约二十左右。老伯有心跟他开个玩笑。便说:“你是在问我吗?至仙窖渡还有五六千步。”后生人一听,十分奇怪,到底五、六千步有多远?就粗声粗气地说道:“什么五、六千步,人家都论里嘛!”老伯一听,正中下怀,便站直身子,颔首一笑,高声说道:“你要论理吗?论理你着(该)着我做阿伯!”后生人一听,满脸通红,十分惭愧。

(五)潮汕俗语的修辞方式 比喻:

“放掉面桃去抢饼”。

“懒过虫”树上的虫蛹一样动也不动,看起来十分懒,于是便以“懒虫”来比喻懒人。“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喻人家说了许多话,而他一点听不进。“油麻”,芝麻。“三”指数量多。“斗”量器,盛谷物,一斗二十斤。

芝麻,有黑芝麻、白芝麻。是制香油原料,粒子微小,比米粒小得多。人的耳廓耳孔像漏斗状,芝麻可以倒进。也许只有几粒,对孔不正,有不能掉进之理。可数量之多,三斗之盛就应该有一粒能够掉进吧!“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该是他,自己塞上耳孔有意避开,不许一粒掉进。

以芝麻微小,喻细语忠言。以“倒无粒落耳”,喻听不进。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人家的善意劝语还听不进,这说明此人已经一意孤行,不通世故。

对比:“力食值,惰食痰”

“有心打石石成砖,无心打石石胶郎(囫囵)。” 讽刺:“鸭卵算出骨粗糠榨出油”

对偶:“企阿企食公社,堵阿堵食政府”“ 潮州腐乳饼,汕头妈宫粽球” 夸张:“饭后走百步,胜过开药铺。”

押韵:“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胆大过老石部。”:在为婴孩幼儿洗澡时,在全身尚未下水之前,大人要以手掌舀起一些水向孩童胸部轻拍几下。并念着:“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胆大过老石部。”这几句顺口溜,既是吉利话,又有趣,使孩子听了欢乐,乐于洗澡。如果孩童骤然下水,体温骤降,容易受凉生病。经轻拍胸部,毛孔、神经末梢和皮肤对冷的温差应变就有所准备。

潮汕俗语始终有着其特有的魅力和作用。但是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却是令人担忧的。10 从长辈的口中我们知道。以前的老一辈人,出口几句俗语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了。这不但是一种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说话的艺术。一种本地传统文化的体现。但是现在,我们的调查和日常的行为观察显示。有不少潮汕青年人。别说交流用俗语。就是给句俗语出来,他也不知道啥意思。更有甚者有的甚至连一些普通话都不能说成潮汕话。这是事实。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经过调查和讨论得出这样一些看法。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冲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话,正规化,学校重视普通话的教育。基本每一个小孩从上幼儿园起就接受普通话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时在一天中说普通话的时间甚至比说潮汕话的时间长。而这个年龄正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因此导致现代潮汕青少年语言习惯的改变。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啊。

我们在接受现代文明哺养的同时如何才能保证不丢掉本地传统文化。如何处理好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是每一个当代潮汕青少年所要面对和把握的问题。将潮汕俗语与现代文明接轨,使潮汕文明走向现代话,这是我们这一代潮汕青年的责任。

五、收获体会

通过此次学习,培养了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了如何查找资料(包括上网、上图书馆等等),学会如何对资料进行选择、归类、去粗求精,有针对性地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此次学习,还培养了我们进行调查研究的能力,使我们初步掌握了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并得出结论。通过此次学习,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了解到很多我们在课堂上接触不到的社会生活知识,真正体会到了“探真求实”的乐趣。——彭健伟

千言万语凝于笔。这次探究性学习对我们来说可谓是一次文化之旅大大增进我们对家乡文化的了解。锻炼了交际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我们对事物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对家乡俗语的探究激发了我们对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并且延伸到对现代文明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冲突这一现象的思考。这些经验对我们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让我们终身受益。

——陈育奇

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次艰巨的挑战。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我觉得坚持更难!我曾多次想过放弃,但当我看到其它的同学都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践这次活动,我又重新燃起了斗志。再试一次,试试看——不是面对峰回路转杂草丛生的前途枉自嗟叹,而是披荆斩棘举步探索。最终还是成功结束了这次活动。此次活动使我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坚持,成功还是有希望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郭潇枫

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是有一定实践意义,我们研究调查的一些方法可查找应用于学习方法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这次学习的经验与精神用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谢锐杰

我们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思考,也为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苏 兵

这样的活动是我第一次参加,我既兴奋又担心。我们带着好奇和浓厚的兴趣,步入自主研究的殿堂,从漫长的研究调查过程中明白了其中的艰难,但最后的成就令我们很满意。觉 11 得很有成就感。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又使我们感受了其中的乐趣。——陈爽

指导老师评语:

潮州绿太阳作文 篇5

绿太阳是我们潮州有名的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去处。

暑假这一天,天气晴朗,我和爸爸妈妈来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绿太阳”游玩。

来到大门口,我们就能看到“绿太阳”这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眼都是绿。那一排排高高低低、形态各异的树,绿得那么耀眼。小道旁,还有绿得像绒毯似的草地,草地上耸立着一座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难怪叫“绿太阳”呢。

我们顺着一条弯弯的小路,通过一扇石门,就来到了时光胡,这个湖湖水清澈见底,里面还有许多鱼,有金枪鱼、眼龙鱼……顺着湖堤往前走,就能看见一条小瀑布。白花花的水从山坡上直泻下来,可壮观啦!

我们往瀑布上方走去,再经过绿色的小山坡,就来到了山脚下。山脚下有两个小池子,这两个小池子的水是山泉水。泉水清凉透亮,甘甜可口。我真想喝一口解解渴呢!

潮州特色 篇6

考察小组以潮州大锣鼓在潮州地区的活态生存现状为考察主线, 观摩了由“潮州市潮州民间乐团”的日常排练;探访了为积极备战今夏举行的“2012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的潮安县磷溪镇埔涵村和潮安县彩塘镇等民间乐班;采访了潮乐国家级传承人黄义孝、省级传承人陈镇锡、市级传承人余少莹以及多位潮乐传习人;并考察了如今依然活跃的民间乐社“西湖儒乐社”, 以及“潮州市传承潮剧艺术中心”中的“少儿潮剧演艺社”……考察小组所经历的一系列关乎潮州音乐的乐人与乐事, 既是一次次偶然的音乐文化事件, 也是潮州音乐在当代社会环境下所展现的多个面相与缩影。同时, 不同身份的研究者、不同传承脉系的乐人、或兼具局内、局外多重身份的乐人 (或学人) 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也呈现出关于潮州音乐“传统”与“传承”的多个话题。本文撷取其中一些片段, 作为此次田野考察的一个简明的描述与回顾。

一、“官方行为”与“民间礼俗”

潮州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潮州大锣鼓”历来与民间礼俗传统密不可分。清末民初时期以来, 当地具有民间信仰与祖先崇拜色彩的“游神赛会”是潮州大锣鼓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礼俗语境。潮州大锣鼓与礼俗之间的联系, 既是可追溯的历史遗存以及延续至今的活态传统, 也是民间乐人通过做“乐”来实践信仰归属和礼制观念的体现。

考察小组此行探访了活跃于潮州地区磷溪镇、意溪镇的数个村落中的“锣鼓队”, 获知当地各村几乎均有自己的锣鼓队。如潮州大锣鼓名师陈镇锡所言, 仅潮安县的锣鼓班, 就号称“三百六十班”。潮州大锣鼓在民间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以村落为单位拥有各自的锣鼓队并非偶然, 是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游神赛会”作为班底。在每年的正月, 村村各择吉日, 组织自己的锣鼓队, 以最为整齐的队列、最为震撼的声响敬神拜祭、告慰祖先, 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三月。对于当地的民众而言, “游神赛会”中锣鼓, 绝不仅仅是一次自娱自乐的演艺活动, 而更是一场充满着敬畏的神圣仪式。可以说:在如今, 民间礼俗依然是潮州大锣鼓在民间活态遗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语境。除此之外, 潮州大锣鼓在农村作为自发性的群体活动则并不多见[1]。

盛夏的7月, 考察小组却有幸在潮州地区潮安县的各村领略到了潮州大锣鼓的风采。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潮州市委、市政府主办, 潮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承办的“2012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使得本来只有在新春“游神赛会”中才能在村中得见的潮州大锣鼓, 在盛夏的田野中再次响起。潮安县意溪镇橡埔村锣鼓队长施邵春排演了《赞神鼓》、潮安县磷溪镇埔涵村锣鼓队长丁双树排演了《六国封相》等潮州大锣鼓的传统曲目。他们或继承传统的潮州锣鼓曲牌, 或重新创编多种组合形式, 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人员, 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排演活动。锣鼓队人员大多是尚在打工或学习的青壮年, 他们不计报酬、全情投入, 积极参与到这次备赛的盛事之中。

各村锣鼓队排演的地点均在祠堂。祠堂是村落中体现儒教孝道、宗族观念的核心场域, “尊卑有序”的儒家理念与“祖先崇拜”的祭祀礼仪是其不变的精神内涵与功能核心, 共同在祠堂这一空间场域中有机地融合:1981年由族人集资重修的潮安县磷溪镇埔涵村之“丁宦房祖祠”中, 一幅对联“典祀千年重, 绵延百世昌”贴于正门;“义路”与“礼门”在侧门标识, 后厅则设祖先神龛供奉, 旧时行各种大礼的中厅如今已是该村锣鼓队为迎接锣鼓比赛的排演场所。这次埔涵村“2012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的备赛活动, 经费由村中集资筹备, 村中锣鼓队的参与人员由团长丁双数负责组织, 由于家家户户的积极参与, 不仅人员数量得以保证, 并且还有充足备选人员以供挑选。村民将这次活动不仅看做是一次普通的竞技比赛, 更是关乎于宗族荣誉的大事。这些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着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的年轻人, 在传统观念和习俗的感召下, 严肃认真地投入到队列整齐、震撼庄严的锣鼓表演中, 以此完成了对本土文化与历史传承的的再一次体认和回归。

潮安县意溪镇橡埔村在祠堂中挂着“橡埔村民间音乐组”的匾额, 拉起“精心组织、积极排练、迎接省大锣鼓赛”的横幅。旧时祠堂中祖先牌位和祭祀神祗, 已被官方所颁布的一张张醒目的奖状所代替。橡埔村等级分明的组织形式与表演场域仍然体现着显著的宗法观念, 同时也表达着民间乐人期望得到政府和官方认可的强烈愿望。

一次政府组织的“潮乐大赛”, 以强大的推动和助力, 使得历来植根于民间礼俗的潮州大锣鼓, 又获得了新的生机和特殊的涵义。对于官方而言, “潮乐大赛”是一次实践“文化民生工程”的文化事件;对于村落锣鼓队的组织者来说, 参赛是一次获得其群体公信力与艺术地位合法性的有效途径;对于乡村中的普通民众而言, 一次积极参与、默契合作的潮州大锣鼓的经历, 已然是强化宗族观念与传统文化的一次洗礼。如是, “潮州大锣鼓”在新时期所展现的多重面貌和文化特征, 还有待更多的学者继续深入地解读。

二、“锐意创新”与“坚守传统”

论及“传统”, 不仅与过去代代相传的文化习俗、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基础相关, 而且往往与“现在”产生着不可隔断的关联。自20世纪末以来, 将传统与现在的复杂关系作为传统定义的一部分, 已被许多民俗学家所接受。[2]在考察小组对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中, 依然可以看到潮州大锣鼓的“传统”在与“现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1953年由民间艺人创编的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被音乐学者所记录, 成为较早研究潮州音乐珍贵的原始资料[3];1957年《抛网捕鱼》又在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斩获金奖——《抛网捕鱼》这一原本来源于潮州大锣鼓传统曲目的创编作品, 不仅代表了那一时代的潮州大锣鼓受到广泛关注、收获成功的历史符号, 在如今, 已然成为潮州大锣鼓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标志, 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潮州大锣鼓的曲目之一在潮州及世界各地经久不衰——曾经的创新, 已然成为传统。

同时, 我们也感受到潮州大锣鼓的“传统”在当代潮州乐人的坚守与创新中诠释出多样的意义。陈镇锡 (1943—) ,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潮州市民间音乐团副团长。他多次率团赴国内外交流演出, 在当地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威望。陈镇锡先生在曲目和演奏技法上特别注重创新[4], 其音乐创作手法正如黄唯奇在《潮州大锣鼓著名演奏家剪影》一文中描述的那样:“ (陈镇锡) 较喜欢追求现代手法, 有一股强烈的创新欲望, 不甘于以传统鼓垒、鼓点为主的原始组合规律, 传统的原始俗套, 热衷于模仿和吸收外来各种新型鼓点、新节奏型……”[5]考察小组曾多次观摩陈镇锡先生“潮州民间音乐团”的排练, 其排练的曲目也多以《腾飞》、《盛世欢歌》等新时代创编的曲目为主。可以说, 陈镇锡是潮州大锣鼓在当代锐意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

黄义孝 (1935—)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也是当地颇具声望与影响的潮州大锣鼓大师。与陈镇锡先生致力于将潮州大锣鼓舞台化交流演出的经历略有不同的是, 黄义孝先生常年奔走于潮州的各乡镇农村地区, 教孩子们习鼓 (也常有各地潮州锣鼓爱好者的慕名前来) 。黄义孝先生在教学中, 更为看重对传统曲目与传统技法的培养。对于传统, 黄先生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笔者:您为什么特别重视传承潮州锣鼓传统的曲目和技法?

黄义孝:“我教的东西, 很少有花样, 都是老先生传下来的传统。传统是第一, 传统是根, (如果) 根站不稳, 没有巩固, 怎么能发展得好呢?”

关于创编的技法, 黄义孝先生坚持运用传统的组合规律, 极大程度的保持着传统的风格与特征。黄义孝:“我创编的全部都是老先生最拿手的鼓点, 再重新组合。基本的传统的鼓点都没有变。”

可以看到:不同的乐人, 对于潮州大锣鼓的传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诠释。我们无需作一个简单的“谁更能代表传统”的价值判断, 却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保持, 绝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接收, 而是在不断强化旧的观念, 同时又重新加入新的内容的不断演变的过程。殊不知, 在潮州大锣鼓传承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的时代要求会不会改变其固有的本质与属性?又或者, 当代的创新会不会在不远的未来又成为新的“传统”?其中, 个人与社会的因素又在何种程度上影响着潮州大锣鼓的发展和变迁?这些问题或将成为研究潮州大锣鼓在当下发展的论题。

三、“西湖儒乐团”与“少儿潮剧演艺团”

更广泛意义的“潮州音乐”在潮州地区的存在现状与传承状况也是此次考察小组关心的论题。2012年7月21日, 考察小组探访了位于牌坊街闹市一隅的“西湖儒乐团”与邻近的“少儿潮剧演艺团”, 为研究潮州音乐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资料。

“西湖儒乐团”是潮州市自发组织的表演潮剧与演奏“潮州弦诗乐”的民间乐社之一。“西湖儒乐团”在每日上午均有演出, 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恪守着传统。社员以中老年票友为主, 其中不乏年逾古稀甚至耄耋的老人。潮乐的演奏与演唱与他们闲适的老年生活已融为一体:一杯清茶、几位志趣相投的老友, 一起合作潮剧与潮乐, 不论有无观众, 都足以让这些老人们消磨一个美好的上午——他们正以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旨趣承继和展现着活态的音乐文化形象。相比之下, 在当下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的困扰下, 年轻人自发参与、观演潮乐的热情则相对低落……

在“西湖儒乐社”的不远处的“少儿潮剧演艺团”正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着传统。“少儿潮剧演艺团”正体现着音乐文化与当代音乐教育之间的有效互动。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休戚相关, 正如陈雅先教授所言:“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 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 使音乐教育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6]

位于潮州市太平路“潮州戏苑”内的“潮州市传承潮剧艺术中心”是培训少儿潮剧人才的重要基地, “少儿潮剧演艺团”便是该中心常年培养潮剧演艺人才的成果, 多次赴国内外演出并获奖。2012年7月20日, 考察小组来到此地, 正值“中心”暑期培训潮剧的授课时间, 原潮州市潮剧团的知名演员钟曼珊老师正耐心得示范和纠正小演员们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孩子们均居住于周边城镇, 用自己熟悉的方言学习唱念, 显得格外自然亲切。当现代的生活方式已经很难维持潮剧传统的自然生态之时, “潮州市传承潮剧艺术中心”为之增添了新生力量, 注入了新的活力。由此, 考察小组与“中心”的组织者、学员及学员家长进行了访谈, 进一步了解了民间社团活动与当地音乐教育相互作用的现状, 同时为建设岭南民间音乐资源的校本课程转换提供了参考。

结语

2012年的潮州夏日之行, 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田野考察小组了解当代潮州音乐在潮州本土的存在与发展状况提供了资料,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思考。首先, 作为潮乐重要组成部分的潮州大锣鼓的人文环境是民间礼俗的历史沉淀与当代政治文化背景相互渗透的结果。潮州大锣鼓在当下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时代意义将有待学者进行更深层次地解读。其次, 潮州大锣鼓的传统在当代潮州乐人的演绎中出呈现出多重的含义, 作为音乐学研究者必将关注正在发生的不断巩固传统、又不断创造出新的传统的过程。最后, 潮州音乐作为转化为本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丰富资源, 有待学人进一步整理与开发, 以使优秀的本土文化遗产在当代课堂教育的途径中得到良好的保护与继承。学人对潮州音乐的理解必将随着研究的继续进行而不断深入, 我们也期待着古老的潮州音乐在学者们不断探究的努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2]Green.A.Thomas1997.Folklore:an encyclopedia of beliefs, customs, tales, music, and art.ABC-CLIO.p.800:“Thus, the definition of term tradition elicits a variety of responses.One definition would deem tradition as something pass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generally by informal means, with little or no change in the transmission of that item or in the item that is transmitted.However, particularly in the later decad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ny folklorists have asserted that tradition entails a complex se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in which the past set precedent for the present and the present reflects the past in its adherence to a particular tradition.”

[3]张振涛.民间文艺汇演的历史反思.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 3, 第32-37页.

[5]黄唯奇.潮州大锣鼓著名演奏家剪影.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 3、4.第38-41页.

[6]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第166页.

[1]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第163-167页.

[2]黄唯奇.潮州大锣鼓著名演奏家剪影[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 3、4, 第38-41页.

[3]刘涧泉.粤东潮州大锣鼓研究[J].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6, 2, 第58-62页.

[4]李卫育.潮州古建筑的价值及其档案收集的紧迫性[J].城建档案, 2012, 2, 第28-30页.

[5]张振涛.民间文艺汇演的历史反思[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8, 3, 第32-37页.

潮州青龙盛会记 篇7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人山人海!我如一叶孤舟被人潮推着向前涌去……

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潮州青龙庙“大老爷”巡游的必经之路。听老人们说,此次游神赛会六十多年来才有一次。上至八十岁老妪,下至咿呀学语的幼儿,都想一睹“大老爷”的英姿,感受“文化踩街”队伍的狂欢盛况,就连闻讯的海外华侨也赶来了。

听说以前“大老爷”的出游常常是全城轰动,大家认为让“大老爷”停在自家门口就会得到更大的好运和福气,因此不惜重金购买鞭炮迫使队伍停下。可游行时间是固定的,队伍也不能停留太久,所以队伍只能奋不顾身地向前冲,这样一冲一阻,鞭炮满天飞,人头攒动,更是热闹非凡。据说,六十年来由于废旧推新,又几经动荡,潮州还没有举办过如此盛大规模的“大老爷”出游,所以人人都期盼亲睹“大老爷”出游和“文化踩街”队伍的风采。

思索之间,出游队伍缓缓逼近。不必说在屋顶上瞧的人,也不必说站上椅子翘首等待的人,更不必说爬树远眺的人,单是这外围的观众组成的人墙,已是水泄不通。

近了,更近了,鼓乐喧天,欢声阵阵,巡游队伍已来到身边。看!警车在前面开路;瞧!缕缕青烟从香炉上升起,“大老爷”接踵而来,四队护卫在一旁显得威风十足。我低声问奶奶“大老爷”有什么来由。她老人家因为过于兴奋,丝毫没听见。我从议论纷纷的人群得知了答案,“大老爷”叫王伉,是三国时期西蜀的有功之臣。传说是因为潮州人谢少苍在某一年因擅开粮仓救济百姓被罚曝日七天,在第六天时,人只剩下一口气了,突然天空中王伉带来了一片乌云挡住了毒辣的日光,救了他的命。当他衣锦还乡时,便奉王伉像回乡,供入青龙庙,这便是“大老爷”由来。

在众人的交谈之中,“大老爷”也正离我近在咫尺。“大老爷”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双眼咄咄,傲视群雄;“大老爷”的夫人坐于轿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后面跟随着“文化踩街”的队伍,有潮州大鑼鼓队、舞龙、舞狮、鲤鱼舞、英歌舞、布马舞等队伍,尽情地展现潮州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百十个鼓锣齐轰,如要撕裂苍穹,带着一丝丝远古气息,狂舞、融合、变幻、升华……浓烈的潮州文化气息,令人叹为观止!

双眸凝视着队伍,直到队伍消失在视野,我还在深思着:一个潮州当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也如此吗?

上一篇:小淘气作文350字下一篇:有效的沟通技能招聘选拔晋升面试题DI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