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工作汇报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特色工作汇报(精选9篇)

特色工作汇报 篇1

20xx年,县人保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人保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强管理、办实事、创特色、争一流”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稳增长、惠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探索创新,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扎实推进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特色及亮点汇报如下:

1、精心打造了全民创业示范平台。为给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提供自主创业平台,带动全民创业,我县从今年起,全力将玉梁商贸街打造成一条极具特色的创业示范街,以该街为载体,可直接扶持100名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和100名失地农民、自谋职业退伍军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在示范街从事个体经营,实现自主创业,带动1000名左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自今年1月1日玉梁创业示范街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县就业局创业指导中心进驻街区办公,积极为广大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后续扶持等创业指导服务。目前,玉梁创业示范街已对街区的招牌广告、门牌标识和装修风格进行了“三统一”,并对入驻创业者实行“开业不登记、经营免四税、管理不收费、房租给优惠”等扶持政策。目前,已落户108户,安置就业320人,解决了一批企业改制职工和失地农民等的创业就业问题,实现政府企业改制与民生工程互为促进的双赢局面。玉梁创业示范街正发展成为带动我县全民创业的示范平台,其规模和成效得到了省就业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2、小额贷款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一是努力拓展放贷范围。在政策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扩大了贷款覆盖范围,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有创业项目的创业者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尤其加大了对妇女、退役军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的创业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了小额担保贷款的积极作用。同时,根据我县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从今年10月起,经县政府同意,将货运物流业、烟叶种植大户纳入小贷范围。二是创新信用评价机制。为维护小额担保贷款工作正常秩序,确保担保基金安全运行,促进我县小额担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效果好”,更好地发挥小额担保贷款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中的积极作用,从今年4月起,我县率先在全省推行小额贷款信用评价体系,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等级评定,评定对象为贷款人(含配偶)和反担保人,根据贷款到期还贷情况将评价对象分为a、b、c、d、e五级,评定的等级将作为小额贷款业务参考。三是严格评审工作程序。进一步做实小额贷款“四个台帐”;强化了收贷责任,紧紧依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加强对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和延伸服务。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大了司法催款力度,对恶意拖欠还贷者分别追究担保人和贷款人的经济责任,确保了小额贷款风险降到最低。截止11月底,今年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286万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6226万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512%,直接扶持918人自主创业,带动其他人员就业4946人。到期贷款回收率达到99%以上。

3、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进度快效果好。自8月21日全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了4个督查小组,建立了周通报、月调度工作机制,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四级包干负责制;同时,将城乡居保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考评内容,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县人保、公安、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及各乡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合力攻坚,使我县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快速高效推进。截止11月底,全县16—59周岁应参保人数62728人,实际参保缴费人数55460人,参保率达88.4%,累计收缴养老保险费1024万元;为1.57万位年满60周岁老人发放养老金526万元。城乡居保工作自启动以来,30天内实现基础养老金发放全覆盖,参保人数、参保率和发放率均列今年试点县前列,创造了城乡居民保险工作的速度,得到省、市农保部门的高度评价。

特色工作汇报 篇2

头版版面版式元素丰富

报纸传达信息有几种方式, 标题及内容文字是一种直接传达信息的方式, 图片和图表是一种形象传达信息的方式, 而标题、文字、图片、线条、色块、空白按照一定的思想组合编排而形成的版面形式则是一种综合传达方式。

标题字体、色彩运用灵活。标题字体、字号、色彩的选用, 不仅可以区分新闻的重要性, 还可以间接地传达各种信息。在香港《文汇报》头版的标题中, 稿件价值大的, 选用大一些的字作标题;稿件价值小的, 选用小一些的字作标题;稿件价值相同的, 选用差不多大的字作标题。翻开任何一期香港《文汇报》的头版, 你都会第一时间被硕大的新闻标题吸引, 尤其是标题色彩极其鲜艳, 在带给你视觉刺激的同时还能引导你的情感。

标题字体、字号、色彩的选用, 从某种意义上也会反映出新闻媒体喜怒哀乐等特定的感情, 进而使受众了解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的态度:是赞成、提倡, 还是反对、抵制。例如:2011年7月28日香港《文汇报》头版用两行通栏标题“对接香港现代服务业江苏科学发展开新局”刊登了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的访港之行。标题字体 (中宋字体) 、字号以及鲜艳的紫粉色和蓝色呈现出一派和谐明媚的蓝图景象, 这种喜庆欢快的感情跳跃在报纸上, 其中的内容即便来不及看也能预想到这是件利港利苏的喜事。彩色的运用, 可以增强版面的表现力, 有利于营造气氛、美化版面,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报纸媒体在现场感、真实感等体会上的不足。

文字以形达意。现代视觉艺术理论认为, 随着视觉艺术的表现形式日趋多样与丰富, 文字逐渐从“记录语言的符号”这一传统定义中解放出来, 不再单纯地扮演叙述、传递信息的角色[1]。通过不断强化提升自身形式力量的文字, 越来越表现出视觉艺术化的倾向。现代报纸版式设计领域, 文字的视觉艺术化首先表现在文字块的创意编排与造型上。文字块的编排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方正造型, 而是尝试在理解内容与主题的前提下形意结合。文字块以“意”造型、以“形”表意, 借此完成由传递信息到视觉表达的转换, 形成不同风格的视觉表现形式。

图片直观表意。如今步入了读图时代, 图片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新闻图片具有延伸信息的功能和文字无法比拟的视觉魅力[2]。一般来说, 同等面积的图像比印刷文字具有更多的信息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 图片要比文字更受欢迎, 因为它不受读者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水平的限制, 而且直观、显眼, 更具真实感。在2011年7月22日香港《文汇报》的头版中, 一幅占有四栏宽度 (该版的版面共有五栏) 的新闻图片, 呈现的画面是肉类市场上市民们注视着价格牌上一直居高不下的数字, 表情很是无奈。读者看到这幅图, 心理上和地理上的接近性马上吸引其驻足观看, 所以在这期的头版上无须用太多的文字进行画面解读, 画面本身就传递了丰富的信息。

头版版面区域井然有序

报头区鲜明亮丽。一份报纸的报头, 实际上就是这份报纸的标志, 就像企业的LOGO一样, 代表了这份报纸的精神面貌[3]28。报头是刊登报纸报名以及主管单位、日期、期号、邮发代号等重要信息的地方, 位置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 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 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 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香港《文汇报》的报头是竖排, 这在香港报纸中并非罕见。竖排是我国自古以来比较流行的编排方式, 再加上香港居住着很多保留着中国古典文化底蕴的文人墨客, 他们作为香港主流文化的代表人物, 对报纸、书籍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比如竖排阅读习惯、繁体字印刷等都被保留了下来。

报头区是报纸的眼睛, 香港《文汇报》作为竖排报纸的一种, 也是把报头放在上端偏右, 并且用独特的字体以及鲜艳的红色印刷体呈现出来。红色报头体现了香港《文汇报》的办报宗旨, 即“爱港爱国”, 在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

报眉区随机应变。报眉指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 包括报名、版次、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志等。香港《文汇报》的报眉区和大部分报纸一样, 都包括以上要素, 但是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其能随着时机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当然离不开编辑对报纸内容的策划和调整, 但是就报眉的作用和意义来说, 每一次变化都意味着对受众的尊重和满足。以2011年7月2日的头版为例, 这版内容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围绕这一专题, 报纸的报眉显然“退居二线”了, 似乎报眉不再是报纸的一部分, 但这并不是弃报眉于不顾, 而是从整体效果出发, 将整个版面换上了壮观的国旗党徽下人民大会堂开幕式的新装, 让人乍一看认不出这是一张报纸, 还以为是正在热映的电影《建党伟业》的宣传海报, 在满足了受众的视觉需求的同时, 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在报纸的左上端有“本叠内容”的相关信息以及右上端责编、版面设计人员的信息, 白底黑字, 虽然位置由原来一贯的眉线之上变成了现在的眉线两端, 但是这种“欲露先藏”的表现方式所起到的作用非但没有被湮没下去, 反而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 随机应变并不是变化无常, 香港《文汇报》的报眉区定位于眉线之上, 这是专业精神的体现, 适当做出变化, 这是审时度势、敢于担当的写照。

分栏简约清爽。现代报纸版面多以分栏的形式, 将各版面元素融入其中, 形成丰富各异的版面面貌。特别是将具有复杂组合型的元素重组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是达到图形与文字关系秩序化、条理化、规范化的手段, 同时实现合乎逻辑的内容传达和视觉效果的统一。香港《文汇报》的分栏有着简约清爽的风格, 这得益于它在分栏上遵循逻辑性、易读性和节约性的原则, 并且运用留白分栏、图片分栏和自由版式分栏的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分栏通过简单的网格体系诠释了版式设计带来的条理性, 使画面更具视觉感染力, 从而带给读者更大的阅读乐趣。

头版版面设计手法巧妙灵活

图表设计解剖时事。无论是头版, 还是其他版面, 香港《文汇报》都十分注重图表的设计。美术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合作就体现在图表的制作上。编辑根据内容特点, 将图形与数字巧妙结合, 把原本平淡枯燥的图表赋予了一种趣味、一种创意, 版面也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效果。凡是与股市、房地产等经济指标有关联的新闻旁边一般都会附有图表, 这些图表用不同的颜色做了鲜明的标记, 既不会造成读数上的困难, 更不会给头版带来厚重的负担, 反而成了版面分栏的指向标, 它们将整个版面划分成井然有序的豆腐块, 阅读起来很方便。

色块和线条引导阅读。线条在版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线的版面如同没有骨架一样容易走形, 但线条用多了又会显得凌乱;而色块无论对于黑白报纸还是彩色报纸, 都是最容易获得的元素。色块一方面有利于丰富版面的层次, 另一方面, 色块用得不合理的话显得有些画蛇添足。

对于文字来说, 单个的文字是“点”, 成行的文字是“线”, 成块的文字是“面”;对于图片来说, 单张的图片是“点”, 多张图片放在一块儿就成了“面”。有时候为了更好地处理“点线面”的关系, 需要借助一些色块、线条等辅助元素来达到目的。香港《文汇报》每期报纸的每一个版面都少不了图片的参与, 一般不少于4张图片。那么作为头版, 图片报道更是一种地位显著的方式了。有时候一期头版要放8张图片, 为了整齐美观, 美编们往往会采用蓝色粗线条将4张内容相关的图片组合到一块儿, 像是读一则连环画故事一样, 直观而有趣。

香港《文汇报》头版上色块的运用很频繁, 通过鲜艳的色彩美化版面, 增加可读性。通常香港《文汇报》头版中都少不了轻灰色的色块, 这种颜色和报纸的底色反差不是很大, 而其附近往往会有一张视觉冲击力很强的头条新闻图片, 二者相互映衬。与此同时, 色块的文字内容也是有讲究的, 一般都会刊登一些类似于“回忆录”、“事件簿”之类的小资料, 类似于互联网上的“相关链接”, 不失为一种取长补短的好方法。

利用特殊的插图作为间隔文章的做法也是《文汇报》处理版面时比较常用的方法:2011年12月18日的头版, 有关电费上涨的一则新闻作为该版的头条, 而头条图片是人物的近景, 这和下面的标题有交叠, 显然生硬地堆在一起很不美观。美编想到用一只电灯泡作为小插图放在版面左上端的空白处, 而且在灯泡的底端顺理成章地画了一条红色的粗线将其与下文隔开, 这根粗线明里是这灯泡的一部分———金属线, 而暗里是一根间隔上下版面的分界线, 这就两全其美了。

黑白灰调和版面有意义。对于版面来说, 大标题是“黑”, 内文文字区是“灰”, 空白之处是“白”[3]89。“黑、白、灰”需恰当处理。“黑”太多显得压抑, 太少版面显得没有力量, 灰蒙蒙的没有精神;“白”在报纸版面设计中是空气、是天空, 留白多了影响信息量的承载, 留少了版面会显得太拥挤, 透不过气来, 呼吸困难。“黑”与“白”是一对矛盾, 在“黑”与“白”的争夺战中, “灰”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调和剂。这在《文汇报》头版中似乎也形成了“黑、白、灰”的固定阵营。绝大多数标题都占据头版通栏的位置, 形成“黑色阵营”, 标题的厚度和标题字号的大小往往决定了留白的多少, 这两者的比例关系是要在电脑设计图中经过反复比对之后才能确定下来, 有时候并没有科学的数据要求该用多少比例, 而是靠一种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于日常的积累。当“黑白阵营”达成了比较紧凑的默契时, “灰色阵营”也就是正文部分的处理就大可放心地“自立门户”了, 即在已经画好的网格里填字, 而不用借助线条的指引。但是, 有的时候留白的地方过多, 标题的字号并不能随意放大, 这时候“黑、白、灰”之间的关系就面临分裂的危险。

报纸的功能是承载并传播信息量, 大部分报纸版面都会排得很满, 留白的地方很少, 标题醒目、张扬。但对于香港《文汇报》来说, 更注重的是每篇文章的实际分量而不是单纯地追求信息总量承载的多少。在香港《文汇报》的版面标题中, 你会发现标题字的灰度降低了, 给版面制造了一种轻松、典雅的氛围。香港《文汇报》版面设计敢于创新, 而且创新是基于办报的版面基本规律, 根据特定情况的需求将这些规律发挥到极致。

香港《文汇报》坚持做读者喜欢看的报纸, 强调信息量, 报纸版式注重条理化、秩序感, 便于读者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通过对香港《文汇报》头版版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内地报纸要赢得市场有利地位, 争得属于自己的受众, 不仅要做到版面与商业的结合, 同时还要把版面设计中的社会文化心理诉求与时代进步、现代文化进行有机结合。至此, 报纸的版面才能升华到艺术的境界。

摘要:香港《文汇报》作为一张历史悠久的报纸, 几十年来遵循一体化的版面结构的基本标准、报眉的标准、正文的用字标准、副文的用字标准、用色标准、图片的摆放标准等。这些标准按照一定的秩序协调组合, 就会构成一份报纸的总体风格标准。笔者重点选取了2011年7月到2012年2月这段时期的香港《文汇报》, 集中研究报纸头版的版面结构、版面要素, 深刻剖析报纸头版设计技巧和布局特色, 总结梳理它的版面创新之道。

关键词:香港《文汇报》,版面设计,版面创新

参考文献

[1]夏颖.报纸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力量[J].新闻前哨, 2009 (3) .[1]夏颖.报纸版式设计中的文字力量[J].新闻前哨, 2009 (3) .

[2]李爱英.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和作用[J].昌潍师专学报, 2000 (6) .[2]李爱英.新闻图片在报纸版面中的地位和作用[J].昌潍师专学报, 2000 (6) .

抓特色、创品牌,心系群文工作 篇3

廖武,广东梅县人,1959年生于辽宁省朝阳市,曾当过知青,服过兵役,做过编剧。1993年9月至2000年7月,担任梅州市戏剧研究室副主任,2000年7月至今担任梅州市文化馆馆长。他多次被评为广东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获梅州市人事局记功嘉奖,并被梅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梅州市十杰青年”提名奖,“梅州市先进劳动者”“梅州市劳动模范”“梅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获得梅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又被评为“广东省群众戏剧先进工作者”“广东省群文之星”“广东省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2009年,廖武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廖武是梅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在群文工作中开拓了新局面:他率先启动了“客家山歌培养战略双工程”——山歌幼苗班的工作,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由他策划实施的群众文艺活动品牌“群星舞台大家乐”日趋成熟,为梅州城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新颖的平台;一年一届的城区群众文艺汇演亦已成为梅州靓丽的文化品牌。作为国家一级编剧,其作品曾获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化部全国戏曲现代戏展演剧本创作奖、中国广播剧评比一等奖、文化部“群星奖”、广东省国际艺术节剧本创作一等奖、广东省群众戏剧花会剧本创作金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精品奖、广东省广播剧评比一等奖。在他的带领下,梅州市的群文创作一直处于全省上游位置,多次夺得全省群文作品评比总分第一名,省文化厅曾在全省文化馆长会议上推广梅州市文化馆的工作经验。

兴国五中特色工作汇报 篇4

一、均衡教育见成效

1、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均衡教育是社会公平的第一课,为了全面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子女,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每一个学生发展了,才有每一个班的发展,只有每一个班发展了,才有整个学校的发展。

2、实行平行班制,关注每一个班级

学校首先废除建校以来一直施行的重点班和普通班并存的班级编排制,统一实行平行班制,得到了大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拥护。在师资力量的安排上也力求照顾到每一个班级。通过这一举措,教师的积极性高了,竞争意识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再也不会出现编排在重点班的学生得意洋洋,而编排在普通班的学生灰心丧气了。

3、制定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目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一直以来学校教育注重的是“精英教育”,“尖子生”成了课堂上的 “主客”,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成为教师遗忘的角落。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思考,不主动参与,而是把自己当局外人,导致他们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每况愈下,所有这些都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相违背的。学校非常清楚认识到,再这样下去,势必导致学校的生存。于是学校非常坚决和明确地提出:要求每一个教师每一堂课都要制定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目标,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到学生的“就业率”。在课堂中,坚决反对垄断和霸权,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能有所收获。

在上学期第十七周学校举行的“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教学比武中,我们这些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关注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舞台,在提问时,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就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就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学校的每一次月考成绩来看,各个班发展也比较均衡,竞争态势强烈,从中我们看到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已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素质教育出新招

学校以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办学宗旨,积极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1、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全力培养学生自主超前学习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善学、想学、乐学的学习品质,学校不断加强课程教学研究,全力培养学生自主超前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首先教师要进行自主超前的学习指导。指导学生进行三级超前学习,即大超前、中超前、小超前。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堂、学法指导课等形式培训学生自主超前的理念、方法、技巧。学校同时要求学生备有各科超前学习笔记本。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自主超前学习的落实,要求教师新授之前,一定要有学生的自主超前学习成果展示。教务处还制定了以“是否实现学生的自主超前学习”为衡量标准的“教师课堂评价表”和 “学生课堂评价表”。每学期教务处都要组织至少二次以上的“自主超前学习竞赛”,同时在学期结束各班要评选表彰“超前学习标兵”。

2、开创“五小”活动,凸现五中德育特色

学校自2008年下学期开始大力推行“五小”活动(①学生名言目标 ②优点卡(喜报单)③自编小报 ④小演讲 ⑤小周记),现已成为成为我们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学校各个班教室门口的墙壁都挂着各个班评选出来的最佳“学生名言目标”,将学生相片及其作品粘贴在一起,署上“兴国五中学生名言目标”红印,制作装裱,起到美化、点缀教学楼的效果,同时又对学校文化建设内容的丰富与充实,更主要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小演讲”成为五中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喜报单”的推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敢于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勇气。“自制小报”意在培养学生寻找美,发现美,追求美的情操,鼓励学生独立创意、敢为人先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构思、编辑、绘画、写作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五小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3.大力开展“感动五中学生”评选活动。学校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激励赏识学生为主线的教育观,本学期继每次考试“双十佳”、“腾飞奖”的评选及张榜表彰之后,从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获得启示,开辟了“感动五中学生”评选活动,先由各班民主推荐上报政教处,政教处将候选人的感动事迹刊登在学校校报上,组织全校师生一同学习候选人的感动事迹,并推荐投票,再评选出十位“感动五中学生”。学校给予表

彰颁奖。以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推行洋思经验,谋求课堂发展

为了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从2008年下学期开始,学校在许扬清校长的带领下,大力推行全国先进模范学校——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经验,树立“切切实实学洋思 实实在在谋发展”的发展意识,从而促进兴国五中的快速发展。

为使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场训练”教学经验活动实在、有效,积极推进学校教学改革,学校教务处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先学习、模仿,再创新”的要求。先后举行了“学习洋思中学教学经验教研活动周”、“学习洋思经验,改革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研讨会。

学校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大兴教研、教改之风。倡导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实行行政干部、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听课制度,实行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制度,让学校逐步形成良好的教学交流氛围。县教育局多次公开场合肯定了五中学洋思的做法,并为五中颁发了“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的奖牌,市教育局领导也非常关心五中的教学改革,谢泽源、林望春先后到五中进行调研指导。通过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经验,教学课堂得到了解放,“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效果好起来了”。

四、实施“学案导学”,提高课堂效率

为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决定从本学期开始在全校推行“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改革。

“学案导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其主要教学策略在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操作要领是“先学后教,以教导学,精讲点拨,当堂训练”。

“学案导学”以“生本教育”及洋思中学“先学后教”为基本教育理念,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案导学”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实施“学案导学”的直接目的,是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

在“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中,“讲得精彩”已经不再是教师的最大成功。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编导”、“引导”和“指导”上,要致力于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办

法。“导学案”也不是原有教案的翻版,而是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安排有目的、有层次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也不再是传统的知识讲解与传授,而是学习过程的编排,解决问题方法的示范,以及思维的点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要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学案导学”要求学生由过去等待教师讲解,依靠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有效练习,温故知新,从而达到提高学习实效,减轻学习负担的目的。

团委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篇5

一、将“大手牵小手、青春暖夕阳”志愿服务活动继续深化下去。

自12月9日,共青团龙井市委举办以“大手牵小手、青春暖夕阳”为主题的志愿者服务系列活动以来。共有150名龙井市及各乡镇优秀青年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伍,共开展两节期间及日常慰问300余次。同时团市委制定的志愿者活动机制及“大手牵小手,青春暖夕阳”志愿者活动方案也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使我市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同时也提高了我市青年志愿服务意识。2014年我们将继续把此项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会在5月份组织空巢老人踏青行、6月份组织留守儿童运动会、8月份老人节慰问演出、10月份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月份留守儿童滑雪比赛等活动来进一步充实丰富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

二、“爱心苹果梨”进京,帮扶致富带头人,提高我市知名度。2013年团市委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开设销售点、借力驻外团工委等三项举措开展的“爱心苹果梨”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不仅帮助果农向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广州益卖苹果梨1500余箱,更宣传了龙井苹果梨,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2014年我们将继续推广,并将于今年3月份与北京朝鲜族企业家协会负责人签订订购1万箱的协议。帮助苹果梨致富带头人们夯实经济基础,为他们以后的创业做好铺垫,更为了龙井经济的发展,和谐新龙井的建设贡献一点微博之力。

三、新媒体建设

2013年在新媒体建设方面团市委一是丰富龙井市团委官方微博、官方网站“龙井青年民生网”内容。二是创建团干部微信公众平台,并每周更新2次团内信息,让更多的人了解团组织工作。2014年我们计划与龙井市广电局联合,在龙井新闻中增设“团旗飘飘”专题栏目,主要的目的是展示新时期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亮点,积极营造广大青年实现青春梦的良好氛围。通过宣传典型,从而进一步提高青年群体的感召力,宣传团的影响力。栏目报道的内容主要有宣传全市企业、事业单位优秀青年、优秀教师、乡镇创业青年、龙井省外优秀青年的先进事迹和团内要闻(“大手牵小手”贯穿全年的帮扶活动,雷锋日、五四、六

一、植树节、12.9等共青团重点工作。

四、返乡青年

返乡青年工作是今年团的重点工作,2014年我们将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好落实。一是广泛开展返乡青年调研活动。通过举办座谈会、走访调研、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摸清龙井市及各乡镇返乡青年底数、培训意愿。二是着力开展返乡青年技能培训活动。主要为返乡青年培训电焊、计算机操作、养殖、种植、美容、美发、餐厅管理等相关内容。三是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低息小额贷款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四是联合青年示范岗的企业单位为返乡青年提供就业见习岗位。

五、创建龙井市青年人才库 2014年为更好的发挥团组织作用、凝聚龙井市青年人才。我们计划建设一个发现、培养、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平台。选拔和培养一批在我市各项事业建设发展进程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青年人才,在今后的重大事宜和帮扶困难群体等事情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能大大提高龙井青年人才服务社会实践能力。为我市储备优秀的后备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创新性项目

2014年龙井市团委将深化新时期团组织的职能。在扶持青年致富带头人方面多下功夫,多挖掘好的项目。

现龙井市新华村由三合致富带头人梁作奎创办的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我们计划将其列为今年我们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该现有有机蔬菜基地20亩,包括日光温室8栋(每栋建筑面积700平方米)、温室大棚8栋。项目建成后,年产无公害蔬菜提高年产量2万公斤,年产值为40万元。我们计划其产出的机蔬菜主要供应我市中小学校食堂、社区、敬老院等地。为老人和孩子提供安全的良心菜,为我市青少年及孤寡老人健康贡献微薄之力。

学校德育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篇6

学校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德育工作思路,拓宽了德育工作渠道,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德育特色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健全、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运行机制。

学校积极倡导全员育人。建立了德育工作网络化实施系统。一是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和运筹全面工作。二是建立实施系统,形成了以德育处、少先队负责抓,年级组长协调抓,值周教师轮流抓,班主任具体抓,任课教师配合抓,学生干部协助抓的德育工作网络化实施系统。三是软件系统,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

二、依托学校特色建设,大力推进养成教育

小学不同于中学、大学,最主要的是小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生习惯的养成。正如《中共中共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的:“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重要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

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为此,学校上下达成共识,一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实施低起点切入,将养成教育融入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每个学期初,大队部、各班都制订明确的德育目标、计划。大队部分年级段组织诸如报告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群体性强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民族精神、诚信、法律意识,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努力实现“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人人成人”的教育目标。

2、抓好主题班(队)会这一德育阵地,强化学校德育建设

主题教育对学生思想觉悟提高、行为习惯养成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主题班会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来,学校大队部开展“文明礼仪”、“尊师敬长”、“珍爱生命”“学会感恩”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使每项活动收到预期目的,我们对各班举办的主题班会的过程、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规范。要求各班做好痕迹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检查。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了心灵的触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受到了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3、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的养成教育稳步发展,学校在xx年申报了国家级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调研,确立的课题研究的目标,经过几年的观察分析,课内外实践以

及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不断地总结出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校多名教师纷纷发表关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论文,在xx年12月得到了国家教育学会的评定,获得了认可,顺利地面完成了结题工作。

4、开展学生星级评比活动,规范学生发展性评价

1)学校统一为各班建立“星光璀璨”班级评比栏,开展争星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养成教育的积极性。

2)大队部建立“星光璀璨”评比台,定期对星级少年进行表彰。

3)通过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形成教育合力。

4)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初步构建和完善了十星级学生评价体系。具体流程是:月初申报、月末自评、小组评价、班级汇总等步骤,这样的操作程序使得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和进步。经过一个学期的试行效果很好。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窗口。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我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并让每一堵墙壁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为强化学

生的养成教育,大队部结合校园卫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课桌、教室、卫生区评比标准,每天坚持“早、午、晚”三扫,学生在参加创建洁净校园环境建设的活动中,得到了教育同时也懂得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另外,我校的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工作也扎实有效,每天从早七点到晚五点,都有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全天值岗。每节课间,都有值周教师和值周学生巡回检查,维持保障课间秩序,校园内每个课间也会有值周教师检查,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有关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国旗下讲话等。以上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网络,巩固学生养成教育

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是学生人生良性成长的第一站,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校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同时,专门成立了家长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组织,制定了家长学校的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家教知识的培训,帮助家长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不断创新家长学校的工作机制,实施家校互动,共同改善教育环境。几年来,学校开展了“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等活动;规定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定为家长接待日;邀请家长座谈并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德育工作。

特色工作汇报 篇7

关键词:团队合作;特色创建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17-1

《国家十年教育发展规划》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在“至善育人”办学思想指导下,围绕艺体办学特色创建目标,我们从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两个层面大力加强团队建设,扎实开展团队活动,有效深化了创建工作。

一、加强团队建设

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和实施者,教师团队的质量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建好教师团队是团队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是建好专业教师团队:我校共有十位艺体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且都具有本科学历。学校把他们集中起来,组成了一支艺体教育办学特色专业团队,使他们成为学校特色创建工作的中坚力量。

二是建好全体教师团队:创建艺体教育办学特色,不仅要依靠艺体专业教师,还要依靠基础学科全体教师。实现艺体与基础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可对特色创建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以,在建好专业教师团队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全体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从思想上、业务上促进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2.加强学生团队建设

在建好教师团队的基础上,我们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学生团队建设。

一是建好学科团队:为了促进专业特长生更好地发展,我们先后组建了合唱团、舞蹈团、书画班、小篮球队、小排球队、象棋围棋班等。

二是建好班级团队:在优化班主任配备的基础上,我们实行班队干部竞争上岗机制,选拔运用政治觉悟高、学习成绩好、管理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从而强化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优化活动效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建好学校团队:首先,我们从各中队干部中好中选优,选出能力超群、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大队干部。其次,在建好学科团队、班级团队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发挥学科团队的引领作用,有机整合班级团队,从而建成了一支高质量的学校团队。

二、开展团队活动

1.开展教师团队活动

首先,开展艺体专业教师团队活动。近年来,在学校的引导下,艺体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业务进修学习活动,成效显著。他们当中先后涌现出一位市级教坛新秀、三位县级骨干教师,共有七人次在市、县赛课或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有两位体育教师还承担并完成了一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过去的三年中,艺体教研组教师在国家级和省级教育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其次,开展全体教师团队活动。为了优化特色创建工作成效,我们在努力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的同时,还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特色创建活动和艺体学科教研活动,使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形成积淀,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开展学生团队活动

①开展学科团队活动。

我们依托乡村少年宫活动,从各班选出优秀苗子分别组成了合唱团、舞蹈团等八个学科团队,选派优秀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开展活动。这项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了孩子个性特长的发展,有效培养了各类种子选手。

②开展班级团队活动。

一方面,我校日常的大课间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的巡查,既有对师生参加人数、班级纪律等基本情况的要求,也有对活动效果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定期开展广播操、跑操、大合唱、集体舞、经典诵读等班级竞赛活动。这类活动的开展,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热情。

③开展学校团队活动。

我校学科团队和班级团队活动的高质量开展,为学校团队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各类学校层面的活动中,“千人花鼓”的排练就是我们最为成功的探索。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特色跑操训练、特色绳操训练、经典诵读排练等活动。

两年来,扎实开展的艺体特色创建工作使我们付出了很多。但天道酬勤,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学校在各级各类团体或单项艺术类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县小学跑操评比一等奖和县小学女子排球赛二等奖,获得县小学生手足双门球团体一、二等奖各一次,还获得过县体能运动会团体二等奖和县小学男子篮球赛二等奖。学生获奖更是硕果累累:在省“中国梦 我的梦”儿童画大赛等活动中,有四人获等级奖;在《全民大阅读》——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阅读绘画展示评选活动中,两人分获一、二等奖;在市中小学生“三独”(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共获得三个一等奖,五个二等奖。

石城一小德育特色工作汇报 篇8

齐 心 协 力 促 发 展

石城一小德育工作特色介绍

石城一小创办于1940年,已走过了77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是石城县办学最早、最具活力的公立小学。石城一小人在这里播种理想,耕耘希望,为千万莘莘学子的梦想,拼却心血千万点,换得新绿百千重。学校现有64个教学班,学生4469人,教职员工199人。学校以“诚”文化为主题,以“城”强校、以“诚”修身、以“成”报国。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放眼学校未来发展,着眼学生文化底蕴积淀,着力营造书香氛围,倾力打造“两香校园”(书香、墨香)。一年来,学校喜事连连,捷报频传,学校被评为赣州市文明校园、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承办全省教育信息化现场会;学生参加省、市、县学科比赛成绩喜人,其中全县小学生知识能力比赛,6名学生获得一等奖,几乎全部包揽3门学科的前两名;特别是刚刚结束的全省机器人比赛,我校刘宇杰和刘耀文同学以660分的好成绩获得小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了更好的让学校教育更具魅力,实现教育全方位、教育全员化,让优秀的家长朋友参与到学校管理、服务、保障的各个方面,补充学校教师工作的局限性,我们成立了近800人的优秀家长义工团队。他们每天为学校的许多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监督和帮助,得到了家长、老师、学校、学生的高度认可,也值得全县各类学校推广发扬。

一、家长每天进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源自现代教育理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校和家庭、社区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一致的行动,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落实中央会议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校究竟怎样立德树人,怎样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我想家长进校当志愿者,这就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适应石城教育现状。我县教育在进入新的3年发展阶段,教育局提出了走好教育新长征,打造“三个升级版”工作思路。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我校积极构建智慧校园平台,打造文化校园和“两香校园”。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有现代化的学校教育,如果脱离了社会的支持协助,教育也不是完美的,还存在着许多学校所无法达到的教育效果,一定要和社会、家长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实现新形势下的教育目标才能成功。

(四)凸显学校品牌特色。从整体上看,家校合作是我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德育体系构建的需求。家校合作是我校德育体系构建中的一颗珍珠,缺了它,我们就无法串成实用且漂亮的项链。第二,“诚”文化内涵发展的需求,“众志成城、至诚大成”的校园核心文化需要家长走进

校园学习领会,才会懂得教育孩子,同时才有能力向社会宣传。第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要想立足教育之林,必须要有扎实的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创新的育人理念和做法,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家长每天进校的组织和动员

(一)构建“六个一”合作模块。第一、构建一个组织管理模块。第二、构建一个宣传培训模块。第三、构建一个制度保障模块。第四、构建一个常规工作模块。第五、构建一个项目合作模块。第六、构建一个评价反馈模块。

三、家长每天进校的工作任务

1、督教、督学。邀请家长进校做7件事:巡、听、谈、问、督、查、评。具体内容包括:

(1)巡:巡查校园卫生和学生课间活动情况。(2)听:听老师上课,了解学生听课。

(3)谈:谈学校管理和对孩子教育的困惑,共商解决办法。(4)问:问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问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与教师达成共识,以促学生发展。

(5)督:督查老师上课。如老师是否有迟到或早退等现象,上课的方式方法。

(6)查:检查老师的到岗和上课情况,检查学生的文明行为情况。(7)评:评议学校管理中的优点和不足,协商改进办法和措施。

2、助教、助学。

(1)维护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学生在上学和放学期间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维护秩序,安全护送学生上学放学时过马路。(2)家长开办课外兴趣班,如书法、美术、健康医疗等。(3)参加学校升旗仪式,听学生国旗下的演讲。(4)参加学校举办的田径运动会或者社会公益活动。(5)共同组织防震减灾消防演练工作。(6)参与学校生活民主会议。(7)举行大手拉小手活动。

四、家长每天进校的成效

(一)学生方面:

1、家长在校园里巡查,发现地上的垃圾便弯腰拾起,学生看到后也不再乱扔垃圾了,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家长护卫队的成立,使学生课间、上学、放学时的安全得到了保障,也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教师方面:

1、家长听课,老师上课不敢马虎敷衍,课堂井然有序。

2、家长巡查,班级的管理得到了监督,班主任在班务管理方面不再怠慢。

(三)学校方面:

1、以“第三只眼”对学校的管理进行监督、评议并及时提出相应建议,使学校管理更加到位,做到精细化、人性化。

2、更多地理解学校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些创新作法,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少了一份埋怨。

(四)家庭方面:

1、为自已的孩子起到了榜样示范作用。

2、增加了家长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家长懂得了如何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品行。

(五)社会方面:

传递正能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德育工作结硕果)

(1)成功创建“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

(2)2016年被赣州市文明办和市教育局评为“文明校园”。(3)2017年3月被评为赣州市三八红旗集体。(4)石城县第二届灯彩艺术节上,“荷韵”获第一名。

(5)陈勋泉被评为石城县莲乡最美校长、温岚评为最美教育服务人、孔畅评为最美学生。

五、家长每天进校的感悟

街道计生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篇9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从以前的以罚为主逐步转向了以奖为主,管理模式也由行政强制转向服务引导的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在社区党总支一贯坚持的“新社区更要先进性”工作理念指引下,我们加快了思路转化,实施了“以服务型管理为核心,以优质化服务为延伸”的新工作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以服务为核心,树立计划生育新理念

工作的过程就是服务的过程。为了使计生法规、政策深入人心,让单位、业主配合计生工作,我们坚持四年的“三不断”工作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配合优质服务工作,提出了“三不怕”工作精神。

一是不怕跑断腿,不断随访线。居民们都知道我们社区有个“四千万”就是走进千家万户,说遍千言万语,吃下千辛万苦,剥开千丝万缕。正是凭着这四千万,我们的计划生育才做到了三个一百,知晓率百分百,育龄妇女查体率百分百,建档、验证率百分百;物业公司不配合,我们就不断联系,常跑多讲,把计生工作重要意义摆开说透,最后连社区的外籍人士都明白了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业户不在家我们就不断联系,多跑多上门,并在小区内建起宣传室,树立了两块社区计生宣传栏,发放了近千册“计生小册子”解答群众的疑惑。业户不让进门,我们就自己带上鞋套,进门先套脚上。业户不接电话,我们就群发计生宣传短消息,采取这一办法尽管我们个人多掏了些电话费,但是看到工作都到实处,通知都到了位,我们也就开心了。现在我们又实行了随访制,把原来对育龄妇女的“集中教育”拓展到电话预约上门随访,堵塞了因人户分离而可能造成的计生漏洞。同时加大查随访力度,深入居民家中查随访,送药具上门服务,发放常住育龄妇女需求信息调查问卷 余份,对使用药具的流动人口实行“一卡通”服务,一张卡片即可挂号、看病、查体、拿药、买药具,受到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

二是不怕磨破嘴,不断制度弦。528户居民,1022人(截至4月底),我们基本上每个月都要从公安和物业上查找新住户,入住一个随访一个,建档一个。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业务疏漏,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管理办法,做到“三个纳入、五项落实、七个清楚”。一是将社区居民的婚育信息纳入微机管理,及时为他们提供生活、生产、生育方面的服务,在各社区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站,组建志愿者队伍,建立心连心互助站,同时开展“三知情,三到家”活动(知想法,知职业,知家庭情况;把宣传工作做到家,就业信息送到家,解决困难包到家)。二是将人口维权服务纳入法律援助体系。社区建立了“计生维权站”,利用人口学校举办法律教育培训班,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维护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三是将流动人口纳入计生工作重要位置,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吸收流动人口进协会,向她们宣传计生法律、法规知识,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进行监督,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更好地为流动人口实行居民化服务。我们规定,计生工作人员对辖区居民尤其是育龄妇女要做到“五落实”,即身份证件要落实,避孕措施要落实,联系包挂要落实,协议签订要落实,档案管理要落实。我们的工作标准就是通过“三纳入五落实“,实现“七个清楚”,即清楚社区计生工作理念、清楚育龄妇女基数,清楚婚育状况,清楚流动人口情况,清楚育龄妇女避孕节育措施,清楚计生相关政策法规、清楚证件办理等各项程序。

我们街道还推行了计生干部坐班制度,社区计生干部轮流到计生服务室办公,坚持“定人、定点、定时、定责”,处理事务“有记录、有答复、有反馈、有签名”,及时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工作汇报《街道计生特色工作汇报材料》。

三是不怕惹麻烦,不断服务档。计生工作绝不能打折扣,要把工作做到群众心中。我们设立了服务热线,宣传口号就是“计生热线――我们时刻在聆听”。只要群众打电话保证居委会有人接听。我们发放了服务卡,把业务范围、通讯方式等情况送到居民家中,名育龄妇女人手一张,我们办起了小家政,业户大多数新来乍到,需要钟点工,小保姆,接送孩子,照顾老人等问题,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其联系,而且保证服务质量。对办理独生子女证、结婚证、老年证等等只要是需要居委会出具证明的,我们就会在核实的基础上尽快办理。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和形象,与物业公司形成了长期信任的良好关系。

小区广大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的领取,二胎生育证的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和奖励费的领取以及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计划生育手续移交等方面都得到及时落实,解除了小区广大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方面的后顾之忧,受到小区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

二、以优质为延伸,提升计生服务新水准

近年来,**市、**区都积极调整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了计划生育经费投入,大力改善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件。我们街道和社区也先后投资 万多元,添置了社区服务站医疗检查设备,借社区居委会扩充办公场所之际,对社区计生服务室进行了改扩建。目前,全办四个社区都按标准建立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室,计生服务用房均达到了 10平方米 以上,近几年对全办 名育龄妇女普遍进行了每年两次的妇科病检查。

要服务,更要优质服务。我们阳光花园社区在把握核心理念的同时,也把优质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社区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延伸到基础建设

近年来,**街道办事处始终把计划生育基层硬件和队伍建设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实施了“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室”建设规划,选拔配备好街道、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在此基础上,把解决社区计生工作薄弱环节的问题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社区和各居民楼院确定了兼职工作人员,并在业主委员会内建立了计划生育自管组,健全了社区计划生育协会。目前,**社区配备计生专干1名,确定兼职工作人员12人,义务宣传员97名,业主委员会计生自管组社成员三人。我们还千方百计解决工作人员的报酬,改善他们的工作待遇,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我们社区还依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妇科治疗、乳腺诊断、心电监测等,配备了多功能检查床,设置了热线电话。居委会计生工作全部实行了微机化管理,并在小区设置了居务公开栏和专用计生宣传栏,建立健全了以街道计生服务站为龙头,社区计生服务室为主体,计生专业人员入户服务为基础的计划生育技术网络,为开展计生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生育节育、环孕情服务、生殖保健咨询、妇科病普查诊治、访视服务和药具服务等6项服务工作。

(二)延伸到综合帮扶

我们社区全面实施了以“服务群众年”为先导,扶持就业上学和建设文明幸福家庭为重点的“双扶持”工作,以扶贫开发与计划生育相结合为重点,区分计划生育贫困户、独生子女户、孤老病残户的具体情况实行结对帮扶,确定帮扶责任,集中投入资金,使其尽快脱贫解困。我们积极为社区的特困独生子女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落实优先优惠政策,注重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生育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利益导向作用。仅2008年,社区累计筹措帮扶资金 元,帮扶计划生育贫困户 户,使社区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相继开展了“关爱女孩,远离侵害”专题教育活动、“男性生殖健康免费讲座”、“大龄未婚青年联谊会”等活动。并建立妇女健康档案 份,进行跟踪服务,有效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延伸到优惠落实

**省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以引导优生优育,我们社区配合市区、街道开展了以落实优惠政策为重点的“计生激励”活动。将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养老储蓄标准在上级核准的 元的基础上,自筹资金提高到 元,一女孩领证户一次性奖励标准由 元提高到 元,共申请奖励资金 万元。我们还加大了社会协调配合力度,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局面已经形成。各驻区企事业单位结合年初签订的责任书内容,均制定出台了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措施办法,贡献了相应了计生辅助资金,有力地促进了“计生激励”活动的开展。我们还积极开展了社区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已确定拟奖励扶助对象 人。

上一篇:我爱读书抒情作文下一篇:代销商品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