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特色展示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德育特色展示(精选8篇)

学校德育特色展示 篇1

成 果 展 示

为进一步将我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校得德育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一个有较大社会影响、具有特色的德育特色学校。一年来,我们坚持以县教育局印发的《宜阳县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德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通过开展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评定,进一步树立“人本德育”、“全面德育”、“创新德育”的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总结2014-2015学年创建经验,积极吸收检查组提出的宝贵意见,分析研究,下大力气,努力工作。现将我校一年来创建成果及取得成绩扼要总结。

一、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要重视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以贴近学生实际的文化熏陶学生。我校通过富有特色的文化环境布置,营造出浓烈的教育氛围,使环境育人的功能得到充分发展。争取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资金20万元,建成包括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室、德育活动室、科技活动室、书法室、心理咨询室、阅览室、电子琴室等九个功能室的少年宫。争取改薄资金70余万元,建设学生运动场。(图片见成果展示11)

二、积极向上、文明高尚的精神风貌

(1)为了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爱我家乡,爱我校园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环保小卫士。我校于2016年3-6月开展了“爱我校园从我做起 争当环卫小卫士”主题教育。通过此次活动培养了学生“环保从我做起”的行为道德意识,养成了不乱扔乱倒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搞好了学校清洁卫生和环境整治。现在随时走进校园,都是干干净净的,十分舒心。从而,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建设。

师生携手 共建校园(2)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拾金不昧蔚然成风

由于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学生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遵守校规校纪,打架斗殴几乎绝迹。相互帮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更可贵的是学生的拾金不昧精神。14年任可心同学拾到一百多元。主动上交学校。今年九二班的李龙同学拾到61元,主动上交学校。三元、十元、电动车钥匙、学生手表等数不胜数。

(3)邀请宜阳县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为我校全体师生做 “文明伴我行”报告会

4月25日下午我校邀请宜阳县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为我校全体师生做一场 “文明伴我行”报告会。会中,三位老师分别为大家做了“坐立行走的基本礼仪”“文明用语,普通话在交际中的作用”“我的播音主持梦”。整个氛围轻松活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全体师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会后每一位同学都认真写了听后感。学校也加强引导学生良好习惯行为的形成,从不知礼到知礼,从知礼到遵守,从不习惯到习惯,从习惯到成自然,努力把文明礼仪规范落实到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营造学礼、知礼、重礼、守礼的良好氛围。

播音主持人周浩宁为学生作报告

播音主持白云利为学生作报告

播音主持陈伟玲为学生作报告

三、丰富多彩,地域色彩鲜明的德育主题活动

(1)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6周年为契机,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为载体,深化“中国梦”学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吸引中小学生广泛参与,引导中小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9月22日至10月11日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活动精心组织,印发《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年级各班认真学习、宣传、动员并实施。及时记载并借助学校网站宣传班级网上签名寄语开展情况,部分精彩寄语将通过广播播出。七八年级进行《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黑板报检查。10月11日前,各班上交《画国旗、做敬礼、写寄语》图文资料。活动结束后,学校将对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

(2)为充分展示我校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果,树立一批学习榜样,并通过榜样的力量影响和带动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推动和提升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我学在2015年底--16年新春,开展了“星级学生”推荐、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广大学生的典型,积极推进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实践活动,推动了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的建设工作。学校通过倡议书形式,利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时间以及德育大讲堂的宣讲将争做星级学生的精神传达给每位学生,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经过审查推荐,精心组织,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每个班级积极推荐4-6名星级学生人选,并认真撰写候选人事迹材料。活动领导小组从各年级推荐上报的候选人中,反复审定,根据推荐和公示情况,最终确定推荐45名同学成为“星级学生”。学校通过电子屏对本次活动的获奖学生进行了表彰,号召广大学生向“星级学生”学习,16春季开学第一周周五举办表彰会。

本次活动,活动参与面广,最重要的是本次活动的选举均以学生的主动选举为主,班级的星级学生由班级内部全体学生参与投票产生,全校12多个班级全部参与,具有全员参与性。本次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思想认识得到提高,进一步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追求。在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推荐出了事迹突出、有代表性、可亲可信可学的学生先进典型,使广学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示导作用。同时通过对星级学生的大力宣传,全校已经营造了关注和支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学生中掀起讲美德,争当“星级学生”的争先热潮。

首届星级学生评选宣传发动

电子屏滚动表彰星级学生

制作宣传版面宣传表彰

(3)4月4日我校利用清明节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扫墓活动”,初三学年各班学生干部代表共计110人步行前往三乡镇汉山文化园广场烈士陵,本次活动由王洪波老师主持,杨校长在烈士墓前介绍了王凤照同志的事迹,学生代表向烈士们敬献了花圈,全体同学默哀三分钟,在默哀过程,同学们保持安静,神色肃穆,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的优良素质。随后,周璐瑶同学进行演讲以示对英烈的悼念,鼓励同学们继承先烈的遗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最后所有学生还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作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

通过此次扫墓活动,同学们受到很大的教育,同学们都感受到和烈士相比我们是幸福的一代,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下,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同学们也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儿女用生命换来的,今后我们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周璐瑶同学在“清明祭扫”活动中演讲

水校长在“清明祭扫”活动中总结讲话(4)为了让学了解家乡历史,详熟家乡文化。引起对家乡建设的关注,配合我三乡镇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我校在5、6月份集中力量举办了“知家乡 爱家乡 争做小导游教育活动”“知家乡 爱家乡征文比赛”。为使活动高效进行,我们搜集了大量家乡历史资料,整理制作版面三块,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要求语文教师利用写作课向学生选讲李贺诗歌,要求学生每月背诵3首李贺诗歌。利用星期天带领诵讲社成员参观家乡古迹名胜和国家级老干部安养基地建设。学写导游词,练习做小导游。本次活动围绕家乡名胜古迹进行开展,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实地考察、观察、采访、查阅书籍和上网查找资料,亲身进行实践活动。充分体现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自主性五个特点。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绘画和排版的能力、感受美和体验美的能力、写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等。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学会了采用采访、考察、做纪录、上网等方式来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也学会了整理资料。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提高了。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了社员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育了社员们作为李贺故里人的自豪与骄傲。从而激发了社员“知我家乡、爱我家乡、建我家乡”的热情,从小树立起勤奋学习、练好技能、学好本领、服务家乡、报效祖国的壮志。

学生实地参观五花寺塔

学生在老干部安养基地参观

“知家乡

爱家乡”宣传版面

“知家乡

爱家乡”宣传版面(5)本学期开学,借助开学第一课,围绕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校开展“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活动,引导未成年人重温红军长征的光辉历史和英雄壮举,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崇尚英雄、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首先,在号召学生9月1日收看《开学第一课》;然后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班会,会上介绍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其中重点介绍了我们日常的一些英雄人物,讲述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创建起新中国的历程。利用德育室举办红色电影展映活动,高年级同学征集观后感并进行评比,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营造校园浓厚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最后,举办《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征文比赛。评出奖项,优秀作品出版供展。

电子屏通知动员收看节目

贺龙之女贺捷生讲述长征故事

蔡国庆深情演唱《五星红旗》

接过先辈旗帜

传承长征精神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征文选

优秀作品展

四、硕果累累的素质教育

在2015-2016学年中,我校素质教育可以说是硕果累累

(1)书法班学员梁舒婷、张珊怡、裴婷婷2015年10月参加宜阳县硬笔书法比赛,均获一等奖。

(2)2016年5月,冯贵甜参加县第二十三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演讲赛,荣获县一等奖。

(3)2016年6月,冯贵甜参加县“关注人防 珍爱生命”演讲赛,荣获全县第一名,并于7月8日代表宜阳县参加洛阳市“关注人防 珍爱生命”演讲比赛。且获得前八名的优异成绩。

(4)2016年5月,春季县运动会开幕式上,我校舞蹈班成员70余人,编排的大型团体扇子舞《中国美》参加宜阳县第二届阳光杯运动会开幕式,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的赞誉。荣获宜阳县第二届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组织奖。我校健美操队荣获全县健美操比赛二等奖。

(5)2016年9月,在首届宜阳县汉字听写大赛在,我校五名参赛选手发挥出色,喜获二等奖。

学校德育特色展示 篇2

日前, 普兰店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中全面开展了德育特色分片展示活动。全市已有27 所学校进行了展示。

各校在展示中, 相互学习借鉴, 不断优化本校系列化工程的途径方法, 推动全市“一校一题一特色”德育系列化工程向纵深领域发展。自2013 年以来, 普兰店市教育局根据大连市特色目录学校创建工作的要求, 结合全市中小学的实际情况, 确定出“一校一题一特色”德育系列化工程的总体思路, 每所学校研究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德育系列化工程要突出的重点内容和确立的总主题, 并从2015—2016 学年10 月份开始在上一学年度德育特色典型引领的基础上开展中小学校德育特色分片展示活动, 全市中小学共分七个片区进行展示, 展示内容为升旗仪式、大课间活动、课堂德育渗透、学校文化参观、特色展示、工作交流等环节。

论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 篇3

“特色引领发展,品牌成就事业”,我们期待“品牌工作室”能成为将特色变为品牌的摇篮。

主持人简介:

广东教育学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首席专家;云南省“生存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广东省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导师,佛山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导师,广州市番禺区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导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小学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社区与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学校特色品牌与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等。主持全国及省市重点科研课题十多项;在品德形成交汇点研究、创意学教、道德整合教育、叙事德育、学校德育创新和特色品牌创建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与实践指导工作,成效显著。

品牌营造相关业绩:

(1)主持广州市教育发展战略、原广州市越秀区优质教育资源调整与学校布局、番禺区沙湾镇学校特色营造等项目。(2)成功指导和打造“活力教育”、“叙事德育”、“有为教育”、“阳光德育”、“活动体验德育”、“创意教学”、“精细德育”等10多个学校和区域德育特色品牌;(3)指导培养8名名班主任培养对象获得广东省名班主任称号,其中2人获得全国“双优”(全国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称号。(4)为教育部“师培计划”、北京、四川、河南、云南、湖北等省市及广东省各地市作德育及骨干班主任培训讲座200多场,深受欢迎。

成果及代表著作:

《中国教育病》、《智慧:内在财富》、《教育蓝图》、《创意学与教》、《童心解读》、《班主任基本功》等10多部著作;《道德整合:德育的素质教育取向》等100多篇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在核心期刊发表,其中《教育研究》5篇。

本期主题:德育创新与学校品牌建设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是指在鲜明的个性特点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和广泛影响力的学校德育模式和德育文化。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在现代教育或德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学校德育优势资源诊断,核心主题提炼,校本行动研究,德育模式构建,特色文化营造等环节,进而形成德育特色品牌的自主创新过程。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新取向,是德育管理的实践智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促进学校优质发展的行动策略和有效途径。

一、促进内涵发展: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的意义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打造优质高效德育品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德育实效、促进学校德育和教育教学工作内涵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提升育人品质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具有增强德育本体功能,促使德育价值增值的意义。德育的本体功能,指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它的树德育人功能。前者指德育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和应有的作用。后者指德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功能。“德育首位”、“德育为先”是人们对学校德育地位的认识。然而,因受升学教育的影响,学校德育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无位”局面,“德育首位”、“德育为先”成了空话。德育“无位”(首位不到位),导致了德育“无力”(软弱无力)、“无效”(缺乏效果)、“无用”(毫无作用)、“无为”(无所作为)和“无奈”(无可奈何)的状态。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都在这“六无”怪圈中打转。德育缺位,必然导致德育本体功能的整体弱化而出现德育低效、知行脱节、“5+2≤0”等现象。德育低效成为困扰学校德育的老大难问题。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的树德育人的效益、效能、效果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力和有效地强化了德育的本体功能,使德育产生价值增值效应,促进和保障了德育核心地位的落实到位。

其次,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具有拓展德育自我发展功能,扩大德育作用,创新德育理念的功能。现代德育除了树德育人的本体功能外,还有与其他各育协调发展、互动促进的功能;现代德育除了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之外,其内涵外延、方式方法、载体途径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法制法纪、公民意识、社区文明、生态环境、网络行为、国际理解、全球意识成为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体验德育、叙事德育、对话德育、精细德育、心灵德育、网络德育,等等,社会大德育观念、思路和格局逐步形成。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根本的和核心的内容。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德育的本体功能,而忽视它在学校教育整体发展中的“个体”协同功能,忽视它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指导功能和整合作用,因而导致了德育功能狭窄化、德育与教学质量分离的“两张皮现象”,以及“德育在不断加强声中不断削弱”的怪圈的出现。通过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拓展德育自我发展功能,是破解德育与教学质量分离的“两张皮现象”的根本出路。

第三,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具有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意义。20世纪末我国“普九”大业完成后,全民教育迈向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学校优质化发展与均衡化教育时代,即从“人人受教育到人人受良好的教育”,从普及教育走向“人人享受优质、公平教育”的时代。 “等级学校”、“示范学校”、“学校教学水平评估”等制度的实施,是促进学校优质、均衡教育和学校改进最主要的政府督导性教育行为。通过“挖角”(引进人才)和“挖潜”(加大工作量和作业量)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是学校促进自身发展的主要策略和措施。然而,这种得益于等级学校评估杠杆和过度教学资源挖潜这两大举措开发营造出来的优质学校,在同类型学校比例越来越多,彼此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其质量优势会日渐减弱,步入发展的“质量高原期”。因此,如何超越学校发展的“质量高原期”,成了学校教育优质化、均衡化发展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通过德育创新营造德育特色品牌,“迂迴”促进学校改进的探索引人注目,成为引领学校突破“质量高原期”围栏的一匹黑马,成为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和新生长点,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寻求学校优质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办学策略和学校改进的有效的实践模式。

二、特色自主创新: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的策略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在某种德育理念指导下的个性德育模式的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过程一般经由八个环节:(1)理念指导。理念是特色品牌的灵魂。德育特色品牌的理念通过特色主题来体现。学校德育特色品牌的营造是在现代德育或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模式构建和自主创新实践。(2)资源诊断。在对学校德育的各要素和资源进行全面调查与科学分析基础上,找出特色与优势资源,为创建特色品牌奠定目标和方向的基础。(3)目标定位。确定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目标取向,明确其对引导与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的意义和作用。(4)主题提炼。依据特色品牌营造的主要理念、资源诊断得出的特色优势和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进行整合思考,提炼出特色品牌的核心理念与主题概念。(5)整体规划。依据核心理念与主题概念,对德育特色品牌创建进行整体构想和系统设计,制定总体创建思路及实施方案和具体策略。(6)行动研究。通过开展校本行动研究,落实特色品牌创建方案;同时,保障创建活动在科研引领下更科学地达成预期目标。(7)模式构建。模式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德育特色模式是德育特色品牌的载体,学校德育特色模式构建是实现从特色到品牌目标跨越的主体工程。(8)营造文化。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构建的全过程,实质是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营造和形成的过程。学校德育特色文化,表现为显性的和隐性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环境的和制度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氛围和传统,它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标志和最终体现。

自主创新,像一根红线贯穿在这八个实践环节之中,自始至终起着引领、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德育特色自主创新,既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动力,也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的策略。品牌营造策略是为实现既定品牌目标所选择的途径和采取的措施与方式。从特色到品牌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过程,是德育特色自主创新的过程。因而,也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基本策略。

所谓特色,是指一种独特的风格,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的与众不同的特点。可见,特色的发掘实际上是特色的创新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的德育特色,不是硬件,不是外在形式,而是独特文化,是丰富内涵;德育特色不是昔日辉煌,不是历史陈列品,而是传统积淀与传承创新; 德育特色不是简单模仿,不是仿制品,而是制造品,生成品;德育特色不是追求时髦,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与众不同。因此,我们把学校德育特色定义为: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稳定性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德育特色品牌营造过程是学校德育的自主创新实践过程。

德育特色品牌是在德育特色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示范性、推广性、应用性和影响力的德育理念和模式。如果把特色比作是一缕阳光,是百花丛中一点红,那么品牌就是彩霞满天,就是万紫千红满园春。特色以品牌为追求、作指引,而品牌则以特色为个性、作基础。由德育特色到德育品牌的创建过程,是学校德育“由内而外”的内涵发展与彰显个性的过程,是特色创新营造德育特色品牌的过程。因而,特色自主创新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核心策略。

德育特色自主创新,指在德育理论和实践领域创造性地提出和实施新的德育理念、模式、途径、方式、方法等,以拓展德育功能、提高育人效果、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德育特色自主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过程,是德育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实践创新的自主创新过程。

德育特色品牌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借鉴某些知名特色模式或受到其启示而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主题。如,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学校的“有为教育”特色模式,就是受到“成功教育”模式的启迪而形成的。一般来说,任何一种特色模式都是特定的文化资源和客观环境的产物,特色的独特性说明它的不可复制性,它的形成需要自主创建。然而,一种新的特色模式的形成往往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它需要借鉴、借助或参考传统的或现代的教育模式或经验,至少可以从中找到它的理念基础或文化渊源。因此,德育特色品牌构建,可以采取借鉴的方式。但是,特色模式的构建主要是自主创建的过程,自主创新是德育特色模式建立的主旋律。“经验借鉴”和“自主创新”不是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三、校本行动研究: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三部曲”

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一种实践行为,是一种校本行动研究。实施过程的立足学校、服务学校、发展学校的“优势诊断”、“主题提炼”和“模式构建”是三个关键环节,是谱写学校德育特色品牌这一“交响乐章”的“三部曲”。

(一)优势诊断

诊断是对学校德育资源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和提出优势发展方案的教育管理行为,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定位诊断”和“优势资源诊断”两部分。前者主要了解和确定德育特色品牌创建的目标定位及实施方案;后者侧重寻找和开发学校德育特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优势,为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奠定基础。

德育资源指具有德育功能的影响源和德育过程的所有构成元素,特别是管理、师生、课程、文化、传统等要素。德育资源的诊断包括发展性诊断和风险性诊断,优势资源和劣势资源诊断、显性与隐性资源诊断,现实资源与潜在资源诊断,等等。受“木桶短板理论” 和“取经”思维模式与传统习惯的影响,学校在品牌营造过程中,最常用的是“短板”诊断法和“他山石攻玉”法,即迁移别人的成功经验以弥补自己不足的做法。事实上,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一种创建品牌过程。因此,德育资源诊断不仅是问题和差距的诊断,更主要是优势特色资源及创新发展的诊断。寻找特色资源,发掘优势资源,形成德育特色,应该是优势资源诊断的本有之义。因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要进行“特色-优势资源诊断”。一所学校的德育特色资源,往往也是它的优势资源,所以“特色诊断”实质是“优势诊断”。

资源诊断是一种发展性诊断,因为诊断是面向未来和服务于特色品牌创建的目的。学校德育优势诊断,可以有专家诊断、自我诊断和专家指导下的自我诊断。德育诊断是在校长领导下的学校自主性组织行为,而专家引领有事半功倍和少走弯路的作用。学校德育发展诊断是一种科学的德育管理方式。诊断目的,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确定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发展的目标与措施。诊断过程包括提出发展设想、调研师生发展需求、分析存在问题、寻找发展优势与资源、论证德育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形成德育促进师生和学校特长特色发展与整体发展的规划等环节。诊断的内容包括:学生发展需求诊断,教师发展需求诊断,学校德育课程、环境与文化诊断,学校发展优势与资源诊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需求与管理诊断,教师、班主任德育需求与专业发展诊断,学校、家庭与社区德育文化环境影响诊断,学校德育组织与常规管理诊断,等等。诊断维度越多,优势挖掘越充分。

(二)主题提炼

主题提炼是从学校德育特色资源中抽象概括,总结归纳出主题词或主题概念的过程。主题提炼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形成的关键环节。主题提炼是教育理念、特色资源、科学思维和教育智慧有机融合的结晶。近年来,我们在开展“课程改革加强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和德育模式创新实践中,指导不少学校总结提炼了自身的德育特色,作为这些学校的科研指导、教育顾问和实践见证者,我们以此为案例来探讨德育特色主题提炼的基本原则,特色定位和具体方法问题。

1.主题提炼的基本原则。主题提炼要遵循“三确”原则:正确性原则——主题理念要正确体现主流教育理念;准确性原则——主题内涵要准确把握特色资源本质;精确性原则——主题语言要精确概括主题内容。

正确性原则,要求主题概念要正确体现现代主流教育理念、理想、目标,德育理念或学校办学思想、育人宗旨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如,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的“活力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的“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有为教育”模式,体现了生命教育、励志教育、人生理想与价值教育、成功教育的理念,而且,就价值取向而言,“有为”比“成功”更关注人生价值的社会导向,更侧重于激励未成年人对实现人生价值过程的追求;广州朝天、东莞朝天和时代朝天小学的“心灵德育”模式,体现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现代德育理念;广州花都狮岭镇冠华小学“创作教育”模式体现了素质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广东顺德一中的“高雅教育”模式,反映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和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价值导向的时代精神。

准确性原则,要求主题概念要准确把握特色资源的本质内涵。如,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的“阳光德育”模式,准确把握了“以阳光文化育阳光人格”的“阳光小北人”育人目标;深圳市罗湖外国语学校的“四自”德育模式——“行为自律,管理自治,活动自主,精神自强”,用“立社会志,做自为人”的“自为教育”加以概括,更明确、准确和更能反映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自主,由自主(发展)到自为(人生)”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与自我构建的现代品德发展与教育理论。

精确性原则,要求主题概念要用精确的语言概括出主题内容。如,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纪念小学的“立社会志,做有为人”的“有为教育”模式,比原来的“健康有为”模式更加精炼简洁;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河源市第二小学和江门市第九中学等学校正在实施的、由我们倡导和指导的、被誉为“草根德育”与“原生态德育”的“叙事德育”模式,比原来的“小活动,大德育”的做法更加精准明确。

2.主题提炼的特色定位及具体方法。特色定位是对优势德育特色资源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特色定位是德育特色主题提炼的核心环节,特色定位是否恰当、准确,直接影响主题提炼的正确性、准确性和精确性。而特色定位是否恰当、准确,关键在于对现代教育或德育理念的把握,对学校或区域特色资源的审视、提升和对学校办学思想的理解。将这三大因素整合思考和分析,找出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往往就可以作出准确的特色定位。这是一种道德整合教育的智慧和思维方式。以广州朝天小学的“心灵德育”模式为例,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整合是现代德育理念,“明德归仁”是这所前身为“广州同文馆”、有140多年历史的学校的传统,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它的一项德育特色,“朝着未来,天天向上”是它的“朝天精神”和办学理念。将三者整合起来,“心灵德育”的特色定位就会在头脑中呼之欲出。在上述三大因素中,对学校或区域特色资源的审视和提升,是特色定位最关键一环。最常用的审视和提升方法有:

“溯源法”——寻找特色资源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根源而创新形成新的特色主题。如,广州市天河区猎德小学的“立德教育”,溯源于宋代杨雄的“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名句和猎德村的尊崇道德的文化传统,加上广东话“猎德”与“立德”谐音,“立德教育”便水到渠成;东莞市中堂潢涌小学的“德本教育”源自明代以来“德本之乡”的传统资源;广东鹤山职中的“自强教育”则源自咏春拳一代宗师李小龙、叶问的“尚武崇德,修身养性”的武德传统;广州市番禺区沙湾三善小学的“塑美教育”模式,来源于具有800年历史的沙湾古镇的传统民间艺术——灰塑。溯源不是复古和回归历史,就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是颂读经典一样。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溯源只是弘扬传统和寻找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它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精神为取向,这样的特色定位才有生命力,才能成为学校或区域教育发展的生长点。以“塑美教育”为例,“灰塑”民间艺术只是它的源头,“灰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然与追求审美价值为使命,而“塑美”——塑造美好人生,更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北京市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让我们对“塑美教育”的现代教育价值和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拓展法”——根据特色资源特性开发其德育特色主题内涵。如,把“四自”德育模式拓展为“自为教育”模式;把“高雅校园文化”扩展为“高雅教育”模式;将“活力校园”拓展为“活力教育”模式;广东河源市第三小学将班级自主管理拓展为“自主教育”模式;广东顺德陈村职中将“精细管理”特色扩展为“精细德育”模式。

“升华法”——在特色基础上提升其教育理念内涵而成为特色主题。如,把“健康有为”模式提升为“有为教育”模式;将中山市石岐区烟燉小学的“威风锣鼓”学校文化提升为“鼓舞教育”模式;将“阳光小北人”提升为“阳光教育”模式;广州花都圆玄小学将“本善本色”学校文化提升为 “至善教育”模式。

“概括法”——把德育经验或做法用总结的形式加以概括而形成特色主题。如,南海九江中学把“小活动,大教育”概括为“活动(体验)德育”模式;中山市东区雍景园小学把“亲子义工”志愿者文化和家校合作模式概括为“以爱育爱”的“育爱教育”模式;广州市109中学将“三感”(感动、感激、感恩)总结为“体验教育”。

“生成法”——学校德育特色在原有办学理念、教育理想、实践经验或特色资源某一亮点基础上,自然生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特色主题的内涵。如,中山市坦洲镇林东小学、河源市第二小学和江门市第九中学的“叙事德育”模式,就是在他们原来的叙事式主题班会和学科教学基础自然形成的;广州花都区狮岭镇冠华小学的“创作教育”模式,也是基于学校在皮革皮具作品制作设计方面的基础而生成新的特色内涵。

(三)模式构建

德育特色模式构建,是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创建从特色到品牌跨越发展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其重要性相当于在三级跳最后的踏板上起跳。一个完整的德育特色模式体系,由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的特色德育理念系统,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结构系统,以及特色德育评价系统等三部分构成。

模式构建的第一步是形成理念。理念是模式的灵魂,是模式构建的向导。以活力教育为例,“活力”是学生素质“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核心的原动力。因此,是一种充分体现中小学素质教育宗旨和目标理想的特色理念。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活力教育的理想和理念,笔者专门为此作了一首《活力教育之歌》:

活力是生命的象征,活力教育是鸣奏生命乐章的旋律;

活力是成长的动力,活力教育是实现成长梦想的桥梁。

活力是理想的风帆,活力教育是扬起理想风帆的桅杆;

活力是创意的翅膀,活力教育是创意展翅飞翔的蓝天。

活力是智慧的源泉,活力教育是流淌智慧源泉的河床;

活力是求知的渴望,活力教育是满足求知渴望的乐园。

活力是生活的激情,活力教育是燃点生活激情的圣火;

活力是学习的热情,活力教育是激发学习热情的鼓点。

活力是开朗的微笑,活力教育是传递人际关怀的使者;

活力是人格的魅力,活力教育是期望唤醒希望的智慧。

德育特色模式理念的形成,是对德育特色模式本质内涵的界定、概括和理论依据的寻找。以“有为教育”为例,“立社会志,做有为人”是对“有为教育”内涵的界定。有为教育的实质是“有为人生”教育,是立志成才与人生规划教育,以“有为人生教育”为基本理念,以教育学生立志做有为之人为己任;以丰富和成就儿童少年的人生基础为内涵;以培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自主发展,创新有为”的现代有为少年为教育目标。“人人可为,人人有为”—— 多元智能理论是有为教育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模式构建的第二步是建立模式内容结构。内容结构是模式构建的主体工程,是模式形成的实质体现。例如,“有为教育”的内容结构,是“有为人生”教育、教学体系。目标——引领学生追求有为人生;基础——打造有为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班风学风;环境——树立“有为精神”,形成有为校园文化和有为家庭文化;关键——培育有为之师,让教师发展学校,让教师成就学生;方向——营造有为之校,树立奋发向上共同愿景,促进学校优质持续发展。

模式构建的第三步是建立模式评价系统。评价系统是模式构建的检验系统,是模式体系是否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建立模式评价系统,模式体系才能完善。以“有为教育”为例,配合有为教育的有为人生、有为教师、有为班级、有为家庭、有为学校的发展目标,建立相应的“有为之星”评价制度,构建“有为少年”、“有为之师”、“有为班级”、“有为家庭”、“有为学校”评价体系。

德育特色品牌营造是将特色资源、德育理念和时代精神,用教育智慧加以整合的自主创新实践,其更广泛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学校通过自主创新式的实践行动,走上一条由德育特色品牌向学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相信这将是一条越走越宽广的“星光大道”。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 广东广州510600)

德育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篇4

当你走进开封市金明小学时,也会被这座兼具北国壮美与南方秀美的花园式景观所吸引。新装修的“明润楼——主教学楼”高大挺拔,幽雅秀丽的校园景色错落有致,纯白的长廊与缠绕周围的紫藤、葡萄藤相映成趣,蜿蜒的七彩石小路在清雅的竹林间曲径通幽,“荷叶亭”、“三角亭”掩映在一片浓绿之中。融“三声”、“三乐”、“三省”为一体的三角亭,表达着金明学生“声声入耳,事事关心”的志趣,抒发着教师“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乐趣,陶冶师生着“每日三省吾身”的情趣。校内一处处宣传栏,无不向你传递着这所“开封市窗口”小学的现代文明气息,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的学生身上散发着的文明礼貌的气息,校园里看不到喧哗吵闹,师生相见脸带微笑、摆手致意,学生进出校园自觉列队、文明有序,现代文明中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精华。

金明小学小学以特色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的思想;以深厚的国学经典陶冶学生的情操;以丰富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的品格;以有效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着眼于大教育,践行在小细节”,将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教育做得扎实有效,让每个孩子体验着成长的幸福。

一、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生道德认识。

一直以来,金明小学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核心。抓住“创建书香校园”这个中心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等形成系列,创造性地,富有特色地完成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逐渐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努力把学

生培养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体魄健美、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学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为核心,养成教育为主线,校园生活课程为载体,以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育人理念体现了新课改下学校对学生人格塑造和健康成长的关注,以人为本,促进了学生内在的道德取向和价值观的养成。

金明小学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教学楼内的走廊文化设计以鲜艳明快的色彩和独特的内容彰显出这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特色。走廊墙壁上,有学校每位教师的“心语祝愿”,图文并茂,活泼新颖,将老师对学生的期盼,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展示在每位学生的面前。楼道间还设计了清新淡雅的温馨提示、格言警句,触动心灵,陶冶情操。校园围墙上,既有运动员飒爽的影子,又有“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期望,特别是学校西南的围墙上大幅的“清明上河图”,更是将金明小学的德育与开封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浓郁的历史厚重感融为一体。这样独特的校园氛围文化显示了金明小学在德育教育中发展创新的智慧与情怀,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更是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个学校不仅仅让文化体现在墙壁上,更是要让这种文化精神深深植入学生的心灵,学校通过主题讲座、讨论研讨、交流感悟、践行活动等形式将有形的文化转化为无形的自我发展驱动力,从而达到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引领。

在大的校园文化引领下,这个学校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上,也尽

显教师和学生的创造力,从而改善班风班貌,形成班班有特色,人人有需求。这个学校共有62个班级,现在各个班级形成独有的班级发展特色。在特色班级创建上,班主任和学生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精神来凝聚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学生的品行感染力,彰显魅力,启迪思维,使孩子的思想得以启迪,人格得以升华,情操得以陶冶。班主任以班级文化在每个月开展了以“感恩、明礼、守纪、励志”等主题活动,形成了文明有序、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风。

二、吟诵国学经典精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营造书香校园”是金明小学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抓手。每月的“经典诵读”活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主阵地。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经典的选萃;)分低、中、高三个阶段,6年完成。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在学校,以国学的博大精深让学生从思想上受到熏陶,同时将规范践行到生活实际中,同时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加强了家校联系,请家长当助手,召开家长会、讲清读诵经典的意义,要求家长在家每晚和孩子一起朗读。校方与家长互动,使这项教育开展得更实际,有效果。要求孩子每天落实“四个一”感恩行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倡导学生为父母端茶添饭,洗碗倒垃圾等一些日常生活小事。

使他们在家庭劳动中,体味着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给妈妈捶一次背,给父母洗一次脚;用小行动表达对母亲的体贴关爱;与父母做一次交流,加深情感沟通;为了将践行活动落到实处,建立家长反馈卡,督促孩子持之以恒去为父母做事,按期进行评比,对于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评为“孝敬之星”,有效地促进了孩子道德行为的养成。把经典诵读教育穿插进节日中进行对学生教育,是很有感染力的。这个学校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家庭父母亲人的尊重热爱品质,劳动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劳动能力的培养及自理能力的教育;国庆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系列活动,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学校还开展了以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环保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等十项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了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主体意识、良好品质和能力,给学生以充分的成长空间,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促进了孩子的健全人格形成。

学校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三月五日开展“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组织“缅怀先烈,做革命接班人”入队仪式;五一假期开展“我劳动我快乐”家庭实践活动;6·5世界环境日组织开展“湿地考察”“变废为宝”科技小制作活动;“国庆六十周年”开展绘画、手抄报、征文活动,了解祖国的发展增强民族责任感;邀请交警、消防队员到学校介绍交通法规、防火知识;每年组织学生走进老年公寓开展“关爱老人送快乐”活动,组织学生走进“雅歌”学校,去关爱聋哑儿童。为汶川、玉树灾区捐款捐水。更是显示了金明小学学生的浓浓爱心。每年的毕业典礼,学校都会为毕业的学生组织“感恩母校

感恩父母”主题活动,为每一位学生送上精美的纪念册。今年学校为了加强学生挫折教育,让他们学会坚强,还组织春游、秋游活动,既饱览家乡的优美风景,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构建“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大队辅导员、年级段长,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大队部―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了“二支队伍”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行为是推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行为仿效的榜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他们必然在教师中寻找自己的榜样。各学科教师的群体形象及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本身就是养成教育丰富的资源和最形象、最生动、最富有感召力的教育。因此,学校在狠抓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重点强调了师德建设,大力提倡“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的三爱教育,力求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去感染、教育学生。在师德教育中,做到治本为先,抓起点、抓风气,对教师高要求、严要求,大力倡导“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育人观念,从教师的自我养成,自我完善着手。特别

是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遵纪守法、爱护学生等方面,教师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

班主任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关键,班主任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养成教育的目标能否落实到实处。为此,学校加强了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工作,做到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学校每两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会例会,通过例会组织班主任进行理论学习,向班主任传递最新的德育信息与方法。请优秀班主任作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的经验介绍,外请教育专家举办讲座,从而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班级管理和育人工作。学校还安排青年教师承担副班主任和教导处义务德育教导员的工作,使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得到锻炼,培养了大批的班主任后备力量,为青年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建德育特色学校论证汇报 篇5

创建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根据《泰安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精神和泰安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整体部署,按照市教育局“德育工作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评估标准的要求,我校德育工作特色的创建将着重从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实施与推进,为使活动扎实、有效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创建德育特色校的指导思想

走德育特色之路,就是在德育工作做强做实的基础上做精做细,特色建设的目标是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各种设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牢固树立“德育即生活”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社会针对性、实效性。

二、创建德育特色校的工作目标

以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学校教风严谨、学风浓厚、校风纯正,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度、美誉度。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优化现有德育管理机构,完善现有德育管理各项制度;

2、完善开展家校共育等工作机制;

3、指导班级开展日常德育工作,如:班主任培训、学生干部培训、班级辅导员培训、日常工作检查组织建立等;

4、形成处理日常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程序、方法等的途径和方法;

5、以生活育人、环境育人为指导思想,树立德育即生活的理念,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细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日常事务要求,教室布置、着装要求、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等等。)

6、评选各种标兵、考核班级工作,开展家长培训班等。

7、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更好有效的把德育工作融合到生活中、兴趣中。用艺体活动吸引学生、并以活动等为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共同的教育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

三、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思路和要求

1、工作思路:学生主体、全员参与、教师表率、辐射家庭等。

2、工作要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形成科学与规范。

四、创建德育特色校的组织机构 为了顺利有效的推进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凸现学校特色德育,总结德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学校整体办学效益。

五、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具体措施

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是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根据实际,从以下方面着手,整体推进我校德育工作。

1、突出校级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通过参加集体的实践活动和教师点拨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突出班级活动,创建“德育特色班”。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学校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推出“德育特色班”,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师生共同讨论,自主确定“礼仪、自理、科技、环保、合作、法制”等不同主题。

(1)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结合班队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宣传和教育,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踊跃投稿,每班每月出一期相关内容的德育小报,并收集成册。

(2)各班每月还围绕德育主题进行了 1—2 次主题展示会,并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展示,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共同参与。

(3)各班将利用班队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并进行相关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体验、研究活动中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事的道理内化成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亮点。

(4)建立班级德育特色档案:推出“德育特色班”。

3、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 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少先队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升旗国旗下讲话等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站搞好德育宣传工作。

4、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最佳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景观,它所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和全校师生的精神风貌。

一是加强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能够赋予更多的教育意义和育人功能。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结合实际情况,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入手,为师生们提供整洁优美、恬静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走廊文化建设,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是加强人本文化建设。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升旗式、两操、队列、自行车摆放、卫生扫除、课外活动等形成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锻造、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三是加强文化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广播站、校报的主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健康向上。

四是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班训、班徽、班歌等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个班级都必须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侧重于凝聚学生的班风、班训、班规等。体现班级德育活动的德育活动展区,体现整个班级每学期学年整个德育教育、德育活动、德育效果的班级特色档案盒。构建出各班的德育特色文化。

五是开展(校本)德育科研,注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通过教师例会、学生活动、黑板报、校园广播多种途径,进一步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投入到的特色学校创建的热潮中去。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召开主题教育校会、班会加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教室各块专栏开展班务工作,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

六是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坚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定期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生动活泼的体育比赛和文娱活动,组织开展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利用雷锋月、植树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教师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组织传统的纪念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

七是深化落实常规性的德育工作,开展好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

5、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合力。

(1)、开设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2)、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加强沟通。

(3)、充分利用家长会,及时做好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交流

6、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核心辐射作用,把德育融合到各学科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美、意境美、人物美、语言美,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是教学过程也因德育的渗透而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同时每位教师更要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做到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从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净化学生的心灵,树立学生的荣辱观及道德观。

7、教师师德建设:德育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要率先垂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1)做教师、学生的楷模,以点带面,在全校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育四有新人”的活动,以办公室为单位,讨论谈体会。使教师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无私奉献。加强“三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开展“争创政治业务强学校,争当政治业务强教师”的活动。要以“教书育人、服务于人、管理育人”为导向,使全校教师思想上比进步,比遵纪守法,比贡献,比教师良好行为的执行情况。师表要求言行规范,仪表端庄,言谈文明,举止大方。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全体教师的综合能力;使全校教师人人争做政治业务强教师。(3)练师能。加强学校各种研讨组的活动,搞好各种实验课题的研究。加强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的学习与指导,以课代培、以课代训,加快教育技术现代化的进程。

新市小学创建德育特色学校方案 篇6

一、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长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创建素质教育特色校活动,提高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的要求,以县教育局印发的《农安县中小学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活动实施方案》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德育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通过开展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和评定,进一步树立“人本德育”、“全面德育”、“创新德育”的理念;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更新德育观念,深化德育改革,加强德育创新,形成德育特色,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目标

积极锻造一支富于创新、充满活力、乐于奉献的德育队伍,经过一至两年的努力,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于德育常规之中,进一步将我校德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本化,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我校得德育特色更加鲜明,形成一批能辐射区域、有较大社会影响、具校本特色的德育活动品牌。

三、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思路和要求

1、工作思路:学生主体、全员参与、教师表率、辐射家庭与社区

2、工作要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形成科学与规范

四、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创建制度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学校决定成立以校长莘荣军为组长的“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全部中层领导。同时,要组织人力抓紧修改、完善学校工作计划,制定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相关要求与制度,研究落实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实施项目与办法细则。

(二)构建“家庭·社区·校园·心灵”四维支撑的立体式大德育体系

学校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坚持弘扬“童心母爱、教书育人”的德育理念,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教师中倡导始终为学生保住一颗童心,留下一份母爱,要 “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在学生管理的常规工作中坚持宽严相济、严爱有度的原则,既善待学生,也礼待家长。在这一观念下,努力建设好具有鲍家特色的立体化大德育体系

1、重视思想教育的感情融通因素,让德育走进温馨家庭。由于很多学生住读,学生家庭团聚的时间比较少,因而对亲情的渴望必然比较强,亲情的教化功能也相对较突出。学校要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德育网站等渠道,及时加强家校联系。政教处要经常组织开展让学生在家庭和亲人团聚一次,就要感动一次家长的活动,并在初一年级开展“感念亲情”的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来让家长感到孩子在鲍家中学的进步与成长。

3、让校园的德育活动渗透于教学之中、生活之中、细节之中。学校计划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教师经验荟萃、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探索并形成适合我校各年级、各时期、各素质培养所要求的系列活动主题及实施过程设计。此外,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组织多个活动小组,让学校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我们的口号是:“月月有节日,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比赛,人人有项目”。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同学不用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不愁个人的潜能得不到更大的开发,让每一个同学充分展示才华,展示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未来生存与竞争所必需的能力。

(三)全员参与,以生为本,严格管理。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我校“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关爱”的德育思想,首先从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做起,挑选最优秀的教师做班主任,特别是一批科组长、教学骨干,形成一支战斗力强的队伍。他们在工作中会管理、善教学,能奉献。创建文明班级和学生文明宿舍活动,直接和班主任的评优评先挂钩,让班主任在工作中获益。同时,明确学校各级领导、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心理教师,还有宿舍管理员,以及学生自身都是我校德育工作中的一员,共同致力于学校的和谐发展。

(四)丰富鲍家的德育内涵,拓宽我校的德育阵地

这方面,我们要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融德育于学科教学。我们提倡:育德于教。作为老师,要寓乐于教;走上课堂,要寓教于乐。课堂内外,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学中不能仅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设计目标必须体现教书育人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措施,必须见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成熟与成长。

2、融德育于环境教育。环境的力量不容忽视,有时胜过千言万语。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以推行环境教育为抓手,进一步发挥环境的熏陶育人功能,以绿色文化丰富人文校园。把环境教育体现于隐性课程建设和学科课程建设之中,引导学生从兴趣爱好和乡土人文中发现、提炼、搜索研究课题,把环境教育引向学生的心灵深处,立体化开展对学生的环保教育宣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升华,将环保意识转化成对美丽校园的自觉关爱和维护,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习惯

3、化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有机成分。现代德育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灵健康。我们在创建德育特色活动中,要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学校整体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当前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心理疾病隐患较多,很多违纪行为都不是出于品德原因。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甚至容易导致个别极端事件发生。这方面,我们要教会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心理健康课,有针对性地根据各年级的特点对我校学生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抓好心理咨询室和校医室、宿舍、班级这三个窗口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和掌握个别心理异常的学生,利用小组活动、体育活动、同伴咨询这三个平台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五)做好德育课题研究,加强个案指导

1、继续重视德育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研究课题,在研究中不断总结教育经验规律并将之运用推广。

2、要注重德育规律的总结,也要注重个案的具体指导

3、认真落实研究课题

(六)不断创新探索,形成宝高特色

1、让我校已有的德育优势更强

①以人为本、整体构建、严中有爱、全员育人的理念优势;②形成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有机结合,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载体优势;③政治素质优良、业务水平较高、勇于创新、作风深入的队伍优势;④致力于德育课题前瞻性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的理论优势。

2、让我校的“亲情教育、责任教育”成为德育传统

每年每学期,通过组织这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主题班会、家庭采访、家族探访、亲子故事收集、让时光倒流、手抄报、小品、……等等,唤醒学生对父母的深刻理解和体验,填满横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代沟,帮助老少一家人共同成长,促进家庭亲情健康发展。

3、创建同伴咨询,发挥学生的自助互助功能

同伴心理咨询师实际就是各班推荐3-5热心同学,经过心理老师的专门培训,然后服务于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因为是同学,便于同学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因为受过培训,他们又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咨询原则、咨询技巧,因而又比简单的朋友疏导更为有效。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具体表现。

六、实施步骤

(一)2011年3月,完成德育特色学校申报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的准备。

(二)2011年4月,预计正式全面启动创建工作,逐步实施各项具体工作内容。

(三)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基本完成计划中的各项创建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研究综述 篇7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特色的内涵

(一) 概念界定

对学校德育特色概念的界定, 由于研究局限, 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主要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李季 (2010) 把学校德育特色定义为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稳定性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王宗亮 (2009) 、陈子春 (2012) 等人认为学校德育特色是学校管理者根据现代德育思想和学校独特的德育理念, 从学校实际出发, 在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校独树一帜、个性鲜明、成效显著的办学风格、教育教学模式、管理运行机制及德育文化。罗莹 (2010) 从职业学校办学特色的角度分析了德育特色的四层含义, 即:实践特性, 市场需求导向, 被社会公认的办学风格, 独特、优质、稳定、整体化的统一。王征征 (2011) 认为职校德育特色主要是职业特色, 认为要加强对中职生职业意识的培养, 并渗透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所有方面, 在中职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上要符合职业的要求, 突显职业性。

综合上述说法, 笔者试图对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做如下界定:中职学校德育特色是学校管理者根据现代德育思想和中职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 从学校实际出发, 考虑学校特点, 在学校教育实践过程中努力挖掘、继承发展并积极创造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创新性、科学性、稳定性的德育理念和模式体系。它是在办学主体刻意追求之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的自主创新实践过程。

(二) 功能与特点

所谓功能, 专就事物的作用与价值维度而言的, 学校德育特色的功能是指学校德育特色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本体或附加价值。李季 (2010) 、林冬桂 (2010) 等人归纳了学校德育特色的三大主体功能, 即增强德育本体功能, 促使德育价值增值;拓展德育自我发展功能, 扩大德育作用, 创新德育理念;提升学校教育教学品质,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作为学校德育特色的特殊范畴, 其功能理应符合上述特点。

关于学校德育特色的特点, 主要是指其区别于其他事物或相关事物的特殊性而言的, 王宗亮 (2009) 着重探讨了其独特性、示范性、稳定性与整体性, 李季 (2010) 非常强调其创新性特点, 陈子春 (2012) 对此进行了补充, 认为优质性、发展性也应是学校德育特色必须具有的特点。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也必然具有其相异于上述特点的本体特点, 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形成过程与构建条件

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其间需要经历一些关键的阶段, 研究者一般把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选择与确立阶段、组织与实施阶段、巩固与完善阶段、推广与革新阶段 (陈子春, 2012) 。这为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提供了路径参考与过程规划借鉴。

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非朝夕之功, 它需要学校内外部相关条件或要素的有力保障与长期支持, 有学者还专门对学校德育特色构建的内外部条件或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外部条件主要体现在国家或地区先进教育方针政策的导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相关科研团体及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社会媒体和舆论的广泛支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王宗亮, 2009) 等方面, 而富有个性与创新性的校长、特色化的高素质德育教师队伍、学校自身的物质基础条件、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则为其内部关键条件 (王征征, 2011;陈子春, 2012) 。中职学校由于其培养目标的职业性与学生身心特点的独特性, 决定了其德育特色的打造必须具有针对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 形成合力。

三、中职学校德育特色构建的原则与策略

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源于实践的探索与创新, 它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因此, 只有落实到实践操作的设计才是有效的、合理的。在学校德育特色创建的具体实践中, 学者们对其创建原则的论述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科学性、客观性、循序渐进性、实效性 (陈子春, 2009) , 以及内生性与借鉴性 (李季, 2010) 。相对于学校德育特色建构的具体策略, 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比较丰富, 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二个方面。一是理念指导策略, 树立现代德育理念, 坚持德育为首, 全面育人, 走德育创新之路 (刘小养, 2006) 。二是观念更新策略, 树立新观念、新思维, 注重人文性、和谐性、职业性、创新型 (王征征, 2011) 。三是目标制定策略, 注意目标与现代教育理念、国家教育目标与学校实际的符合性, 以及目标的系统性、连贯性与具体性。四是管理与制度创新, 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建立系统、协调、有效的德育管理体系, 健全相关支持或保障制度,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五是德育教师队伍培训培养策略, 加强投入, 安排培训、理论学习, 聘请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德育专家来校做讲座, 讨论交流, 以老带新, 完善监督与考核机制等活动 (毛裕介, 2012;李大珍, 2010) 。六是大力开展德育科研, 以课题带动德育创新。七是德育途径建设的多样化、渗透化, 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校园文化优化, 德育学科以及其他学科渗透性德育, 生活德育 (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 , 职业实践德育, 社会实践德育, 建设校内外基地, 自主教育, 班务活动社区教育,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健全高职生心理健康素质 (丛峰, 2009;李玉鸿, 等2010;李大珍, 2010) 。八是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坚持形式多样化、内容生活化、管理制度化、实施真实化 (梁景萱, 2010) 。九是德育资源挖掘与创新策略, 主要是国家政策优势、区域优势德育资源、学校优势的与德育资源与传统的开发与利用 (张晓冬, 曾娟, 2009) 。十是德育方法与形式创新, 改革德育方法, 变革德育形式, 增强德育实效, 加强德育过程的实践性、自主权和主导性 (吴亚军, 2005;温兆标, 2005) 。十一是构建系统的德育特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 促进德育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吴永春, 2013) 。十二是德育环境创新策略, 通过校园文化创设育人氛围, 进行隐性教育 (史晓鹤, 马永明, 程彬, 2007) 。

中职学校在德育特色打造的初级阶段, 有必要认真借鉴策略建设上述几个维度, 结合自身特点与学校实际, 通过自主创新, 探索出符合职校德育特色的具体策略体系, 真正实现中职德育的品牌创新。

四、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机制与模式

相关学者对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机制与模式也进行了探讨, 对于机制来讲, 大多数研究者都非常重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的协同, 认为学校是主导, 企业是关键, 社会是重要阵地, 家庭是重要支撑, 必须充分发挥它们在德育特色营造中的合力作用 (郭金玲, 2007;朱广丽, 等, 2011) 。这也是中职学校德育特色打造的长效机制, 而且其职业特点影响了它必须充分重视职业或工作场所的德育机制,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还有研究者专门从学校层面探讨了“学校决策、政教督办、年级实施、班级落实”四级联动以及“全员参与、全面开发、全程利用、全有效果”的系统工作机制, 以确保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胡焕荣, 等, 2007;薛丽君, 2010) 。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也应是立体的, 坚持横向贯通与纵向连锁, 惟其如此, 方可发挥整体效用, 构建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另外, 还有研究者主张通过课题带动、充分利用企业社区基地带动机制构建 (李玉鸿, 王学利, 2010;钱志刚, 2012) 。关注度的薄弱、研究力量的不足, 使得中职学校德育特色的建设有必要选择科研路线。模式是一套联接理论与实践的控制系统, 对模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具有先进性与创新性的理念;较为完善的内容结构, 包括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系统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具体、可操作、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体系 (李季, 2010;祝长水, 等, 2012) 。模式指向于操作实践, 上述途径为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模式提供了原理性参考, 有助于提高中职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效度。

五、述评与展望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 学校德育特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 专门以“中职德育特色”的研究较为无力, 但其仍存在以下关键问题:一是多限于点的分析或讨论, 从某一角度出发展开论争, 如办学体制与模式、教师管理、教育资源、学校文化建设, 相对而言, 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作为一独立范畴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较为薄弱;二是经验总结性研究、叙事性研究较多, 对中职德育特色与品牌进行理论提升与深入探索的研究实为欠缺;三是研究对象大多基于学校个案, 针对全国或区域实际进行的宏观与中观研究甚是寥寥, 这对提炼先进经验, 进行系统化理论体系构建, 研究全国或区域特点, 科学设计与指导整体构建中职学校德育特色体系, 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束缚;四是缺乏德育特色或品牌评价机制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作为一种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机制, 它的缺位必然造成研究迟滞和实践动力衰减。

对于研究方法而言, 已有关于中职德育特色与品牌研究主要集中于理性思辨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三种方法。第一, 理性思辨法, 即基于某一特色或品牌建设, 尤其是学校特色建设理论, 以中职德育为对象进行相关维度分析与具体内容借鉴、演绎, 最后得出相对“合理”的中职德育特色建设的基本框架, 作为实践的参考 (刘连亮, 2004;丛峰, 2009;游聪, 2010) 。这种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 但实践意义较为受限。第二, 经验总结法, 这种方法较为普遍, 主要是各个中职学校以自己德育特色或品牌建设经验为基础, 进行模式与机制、内容与方法提炼、总结, 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史晓鹤, 马永明, 程彬, 2007;曲京民, 2012) 。此种经验总结相关研究存在着理论起点低、经验性成分较重、片面性、浅显性等问题, 理论提升、系统构建程度有限。第三, 个案研究法, 这类研究主要是指某些研究者以特色理论为支撑, 以某个中职学校为个案, 进行策略提炼与模式总结, 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理论水平, 改进工作方案 (王宗亮, 2009;陈子春;2012) 。此类研究具有极大的价值, 但由于个案较为局限, 研究结论往往不具有推广性与普遍意义, 故仍待商榷。

因此, 以学校特色论和系统协同论为理论基础, 采用质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系统、科学地构建符合中职学校德育特点与实际的德育特色理论框架与实践操作体系, 应成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中职德育研究与大多数中职学校工作的重点。

摘要: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效性、时代性、针对性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 在德育改革推进越发困难的情况下, 德育特色建设已成为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与激发创新活力的必然选择。文章综述了学校德育特色的研究成果, 主要集中于内涵、功能、特点、形成过程、构建原则与具体策略、模式与机制等方面, 以作为中职学校特色建构的借鉴。构建系统化的、符合中职德育特点的德育特色模式和实践操作体系, 已成为当前与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职德育特色发展的主要任务。

学校德育特色展示 篇8

关键词:学校 德育教育 办学特色

学校以德育工作为先导,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前提,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对未来的社会做出大的贡献。而一个品德差的学生,他的才能越大,则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应本着德育为先的原则,对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始终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国、爱校、爱学生”作为师德建设的主旋律,积极开展以“树师德、为师表、塑师魂”为主题的师德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自律,以德育人的自觉性,铸造“敬业、乐业、专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学校还应坚持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升国旗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最基本的方式,是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真切的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解放中国所付出的一切,让生活在安逸环境中的学生能更多的了解旧社会的中国,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另外,学校还应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与集体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责任与担当,进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德育教育应渗透在各学科的教学之中,把每节课的德育教育目标放在评价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校在开展教育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评价的主要部分,引导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做到德育教育的常态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师的言行举止,学校宣传栏的标语,校园广播等都是对学生有效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德育教育是一个塑造人、改变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具有实效性与持久性。有效开展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守则》《规范》为标准,要求学生熟记内容,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学校画廊定期更换教育内容,学校主要位置设置宣传标语,让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随处都能受到教育,充分展示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

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依法治校。学校应指定专门的中层领导负责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学校法制工作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法制宣传和法律知识考试、讲座、培训等普法活动。学校还应定期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与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的师生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学校每学期要为学生开设法制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从小就养成法制观念,学校设有申诉办公室,及时处理师生的申诉,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的工作进程。法制教育是安全工作的保障,我校始终以“质量为先,安全第一”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各职能部分分工要明确,各项工作要落实到人;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及应急预案制定要科学、合理;各项安全责任要落实到位;开展具有实效性的安全演练;安全及法制教育要做到经常性。调动全校领导、教师以其高度的责任心,开拓的进取心与事业心、无私的奉献心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之中,确保学校安全事故零发生。学校经费的使用关系到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保障。因此,学校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会议及文件精神落实财务工作,重大开支项目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确保经费使用合理。把学校的每一分钱教育经费都用到实处。为此,学校要成立专门的财务领导小组,对学校的经费使用进行审计、监督,并定期向教职工公布学校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确保学校的经费使用规范、合理。

積极推进学校特色办学,加强教育特色的成果展示与推广。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校要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评价机制,学校应本着不求人人高分,但求生生发展的办学宗旨,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与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自己所擅长的方面有更大的发展,将来成为一名有专业特长的人才,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样大的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学校要积极开展与探索分组教学实验,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新的课程教育理念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积极开展、探索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教学实际中的应用。回顾自己多年的学校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多来年自己的各项教学工作都能按照学校工作计划与教学目标有条不紊的开展,自参加工作一直以来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完成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学校的德育、教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但在这些成绩取得的同时,也难免在工作中存在不足与纰漏,这些不足与纰漏也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教学与反思,这些问题都会在教学过程中所解决,为全面推进新的课程教育发展,形成适合学校发展与学生实际的独特的办学理念,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形成学校显明的办学特色。

上一篇:医院感染三基培训计划下一篇:贵州丹寨小镇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