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精选11篇)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篇1

*乡地处老君山腹地,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境内自然景观荟萃,有我国面积最大、发育最完整的丹霞地貌、有一天三次日出日落的奇特天象及“月挂红岩”的夜景等自然景观,市委、市政府将老君山确立为全市“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战略中的西翼,黎明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世外桃源村(本都丁村、史夸丁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文化脱颖而出,具备了申报云南省第二批旅游特色村的条件。

一、世外桃源村基本村情

世外桃源村隶属于*乡黎明村委会,有农户53户,人口200人,均为傈僳族居民,国土面积有7569.21亩,海拔250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0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芸豆等农作物。有耕地482亩,人均耕地2.41亩;20xx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二、旅游资源特色

世外桃源村位于洛玛底峡谷,黎明村委会石寨子组西边的沟壑中,一条溪流穿梭于奇峰丹石,层层转折,转出一道道瑰奇靓丽的景色,一村村诸如羊打脚、世外桃源村等如梦如幻的傈僳族村寨;沿溪而上,溪水随山石一回一转,路一回是一处美丽的景色,一个如仙境的村庄;水一转就是一座令人赞不绝口的奇峰,形成“曲溪百折,奇峰横卧”的迷人景色,举目四望,都被丹霞红崖包围着,丹霞纹理断层醒心明目,奇石无以数计,千姿百态。世外桃源村保留和延续着许多古老的民风,有最原始的穴居岩洞、也有傈僳族木楞房,这里每时每刻都被霞光包围着,早有朝霞,午有阳光直射丹霞赤壁的霞光,晚有晚霞,这里的一切生灵都在这美妙绝伦的霞光中生存。

三、区位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黎明这块神奇的土地备受世人关注,20xx年,“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20xx年,老君山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国家地质公园;20xx年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老君山旅游开发的要求,市委、市政府明确将老君山开发列为丽江旅游二次开发的重点;20xx年2月24日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在黎明乡破土动工,敲响了黎明景区开发的钟声。

四、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情况

世外桃源村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原因,发展相对缓慢,群众收入低,20xx年1月29日,市委书记和自兴同志率市县各级领导到我乡慰问调研,在世外桃源村召开了现场办公会。会议要求把世外桃源村建成民族生态村,同时配套相应的项目资金。年内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投资4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7734个工,完成了石寨子小组至世外桃源村全长5.3公里的道路硬化,极大地改善了该片区8个村民小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到项目资金,投入10万元的人畜饮水工程,改善了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为了在国家公园规划范围内帮助社区原住居民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丽江老君山国家公园社区建设选择了世外桃源村的三户傈僳族民居为生土建筑绿色更新示范户,通过三户人家的建筑与环境更新改造,使原住居民的传统生土建筑通过新理念与新技术的引入得到绿色的更新,在提升其功能的同时,提高生活品质,使建筑更加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同时为生态旅游的民居建筑改造更新提供示范;20xx月2月24日,参加丽江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项目开工典礼的刘平副省长率省、市、县各级领导,亲自到世外桃源村进行指导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这些都为下一步该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篇2

近年来,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自治区旅游局积极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示范评选工作, 一批有价值的古镇、古村和特色旅游名镇 (村) 得到有效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

黄姚古镇位于贺州市西南面60多公里处, 风光秀丽, 钟灵毓秀, 素有“梦境家园”之称。据记载, 黄姚古镇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 兴起于明朝万历四年, 鼎盛于清朝嘉庆年间。古镇以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宇多、楹联匾额多、祠堂多、古树多著称。现有别具岭南建筑风格的明清古屋500多座, 其中有光绪皇帝亲赐的满汉文对照的圣旨牌匾。近年来, 黄姚古镇先后荣获了“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等称号。

兴安镇位于广西兴安县境中部, 境内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运河工程——灵渠, 拥有体现秦汉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和岭南市井风俗的水街景区。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景区和桂林乐满地休闲世界, 给兴安镇增添了无限魅力, 让古镇声名鹊起。2005年, 兴安镇被中央电视台授予“中国十大魅力名镇”称号。

村申报文明村申报材料 篇3

近年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扎实推进文明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团结友爱、崇尚科学、弘扬正气、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基本情况

岔口村地处XX县大洲源腹地,2008年初,村级行政区域调整后,岔口村由原岔口、绍村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岔口村是岔口镇政府的所在地,是大洲源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集散中心,辖区人口1500余人。主要经济收入以茶叶、蚕桑为主,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领导,创建效果明显

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始终把创建文明村工作纳入总体规划。成立了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分析全村情况,探讨工作新举措、新思路,努力开拓创建工作新格局。2008年村级区域调整后,岔口村由原来的两个村合并为一个村,村里人口增多了,工作压力也变大了。我们首先组织成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民兵应急小分队,保平安,促和谐。因为只有稳定了,才能谈发展。他经常组织应急小分队,在村内开展巡逻守护,村里平安多了。在汛期,他带领民兵分队参加了岔口镇水库与鸟雀坪、益州、白石库地质灾害点的抗洪抢险工作。2009年初,岔口村文明创建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但资金不足困扰着岔口村的建设,我们首先组织村干部将沿河的垃圾清理干净,积极筹集资金,建起垃圾焚烧炉,购买40多只垃圾箱,定期进行垃圾清理,使村庄更加整洁,现在再也看不到村民到处乱扔垃圾了。我们提倡移风易俗,引导村民新事新办,争相致富的良好风气,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村民素质。现在全村干群关系和谐,全村赌博、打架斗殴等治安刑事案件明显减少。

(二)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因此,在文明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始终把村干部班子制度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从不松懈。要求村干部班子成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勤政为民,不搞特殊化,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工作中走在前,干在前,不接受吃请,不以权谋私,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体村民。2009年,村民邵学军得了重病,住院缺钱,我们两委干部积极捐款,同时发动村民为其捐款3400余元,送到邵学军手中,解决了其燃眉之急。2010年,在得知村里两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辍学后,我们及时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并带头捐款,使两名学生重返校园。为了提高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我们积极主动向镇党委政府争取,于2010年9月建设完成了新的村委会,全面推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使得村里的大事小情,能及时得到掌控,矛盾纠纷能第一时间得到化解,村民难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围绕经济建设,积极开动脑盘,出谋划策,真正当好村民的“领头雁”,真正为群众当好家、理好财。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变村容村貌

岔口村村委会从切实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不仅让农民群众直接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还转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善了发展环境,强抓社会治安,一是防火防盗工作长抓不懈。随时随地向村民宣传防火常识提醒居民锁好车辆,关好门窗、注重防火防盗,确保村内零盗窃零火灾事故和村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二是要求买摩托的群众全部考驾照,安全、文明行车,随时督察、防范,确保村内无吸毒、贩毒人员。

(四)开展群众性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提高全村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明素质,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一是抓好村民思想建设。在开展教育的同时,抓好对村民公民道德“二十字”方针、“八荣八耻”等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抓住群众议论、关心的热点、疑点,开展针对性强、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思想建设融入到有声有色的行动之中。二是抓道德风尚建设。2010年以来,始终注重社会公德建设,引导和教育村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做文明村民、文明社员。积极开展了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此外还在全村即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健康的文化娱乐,反对聚众赌博等;使“邪教”无藏身之地,取而代之的是学文化、学技术的新风尚 通过“文明村”创建活动,我村的生产发展、经济的发展有了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今后,我们将继续下功夫做发展探索更完善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抓住机遇,努力奋斗,为我村创造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生育保险待遇原则上由参保单位和女职工分娩的医疗机构向市医疗保险局申请支付,特殊情况下参保人员持单位证明也可直接申请支付。㈠申请产假生育津贴时,须提供以下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1份:女职工生育服务证、身份证、结婚证、婴儿出生医学证、生产出院证,填报《女职工生育保险产假生育津贴申领表》一式二份;

申报计划生育手术费时还须提供定点医疗机构的门诊病情证明原件、门诊票据原件及相关附件,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参保单位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参保单位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 申请男职工配偶生育医疗补助时还应提供男职工配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男职工配偶户口所在地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出具的男职工配偶未就业证明,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参保单位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参保单位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㈡本市定点医疗机构申请结算分娩医疗费时须提供;分娩女职工《妊娠登记表》、产前检查收费票据、分娩住院结算票据、收费清单、复式处方,填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与医院结算申领表》一式三份、《生育医疗费与医院结算接收清单》一式二份。

香水村农家书屋申报材料 篇4

申报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问题,香水村力求为农民朋友营造良好文化学习环境,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筹建了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两年来,香水村“农家书屋”办得有声有色,藏书逐步增加至2500余册,六大类图书涉及农用技术,政策法规,生活健康,文学名著,民俗文化,教育管理等,在存书量有限的情况下,电子阅览室配备7台专用计算机,供村民网上阅览。村两委班子坚持科学发展、统筹管理的原则,通过创新管理,初步建立了一套切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农家书屋管理体系。加强了对干部群众的文化教育培训,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村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现将香水村农家书屋建设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用人合理

在农家书屋建设中,香水村两委班子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务求实效。支部书记王显春责成村委李明水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基础设施的配备,投入使用。而且香水村在农家书屋筹建工作上充分放权,将具体工作都交由本村大学生“村官”宋阳负责。这样充分调动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

炼。同时,也充分利用好了大学生“村官”这一宝贵财富,用他们的思想来推动香水村新农村建设。

二、创新宣传方式,强化规范管理

“农家书屋”项目是一件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党和政府切实为民办实事的好项目,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村两委对农家书屋的管理注重细节,力求创新,追求实效,切实做好对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维护和使用等工作。

一是扩大宣传工作,让每一位村民都知道“农家书屋”,村支两委不仅在村委公开栏上出通知的形式进行宣传,还通过在全村各个人流集中处宣传“农家书屋”借阅时间灵活自由,还书方式多种选择等特点,吸引群众。带领村民走进农家书屋参观,是大家真正了解农家书屋,做到真正的家喻户晓。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农家书屋的图书管理员由村里大学生村官担任,在图书分类、登记、上架、保管和借阅等全部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做到农家书屋的所有书目都经认真核对、登记、制度上墙、免费借阅,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三是强化科学管理。为保证通过“农家书屋”这个载体更好的开展优质便民服务,该村在书屋内多视角醒目粘贴了书籍分类标识,就连桌椅、书柜、报栏位置等不起眼的细节都精心设计,用心摆放;定期为村民播放农家书屋内的电子音像制品,注意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听取他们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维护以及对出版物需求的意见,有效地促进了图书的科学化管理。

四是协调资源共享,与周边村农家书屋定期交换流通自己没有的书籍,扩大图书流通领域,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坚持学用结合,充分发挥作用

该村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开展读书征文,读后感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帮助农民通过书本学到一定技能。并且将农家书屋与农村党员教育结合起来,使农家书屋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声音以及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阵地。

四、务求取得实效,推进有序发展

通过兴办农家书屋,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凝聚了合力,加快推进发展。村民群众的文化意识增强了,看了书的农民都觉得见识广了,思想开放了,眼界开阔了,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改善了农村文化环境,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惠民的心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广大群众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

申报“农家书屋”管理员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的初秋,经省委组织部的选拔培训,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香水村工作。初到香水,我就感到了农村的变化,记得小时候跟随爷爷到农村老家时,那时候的农村还很落后,现在已全然一新。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农村开始进入大踏步发展的时代,农业生产发展了,村庄环境美丽了,村民也富起来了。与此同时,农民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也越来越强烈。农家书屋的开办解决了村民看书难的大问题,满足了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香水村两委班子重视农民诉求,力求为村民办实事,创建了村级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书屋放置了涉及农用技术,政策法规,生活健康,文学名著,民俗文化,教育管理等六大类图书共2500余本,在存书量有限的情况下,电子阅览室配备7台专用计算机,供村民网上阅览。我也借此东风,成为了香水村农家书屋的管理员。

一、主动接手管理重任,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素质 初到村里,书记便和我谈话,介绍村中的实际情况,了解我的工作意愿,当书记谈及农家书屋缺少一位专业心细的管理员时,自由爱读书的我便主动请缨,承担了书屋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前没有图书管理经验的我,想把农家书屋管理好也着实为难了一把,但工作赋予我的责任感促使我迎难而上,我找来图书分类与管

理、图书馆基本服务等方面的书认真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为了顺应网络化需求,我还专门注册了网上图书网站的账号,方便查阅各类图书资料。就此,我的图书管理工作就此开始了。踏进农家书屋的第一天,看着摆放纷乱的书籍,我把自己关在了图书室一天,静下心来,仔细分类各种图书,为了尽快将新建成的图书室投入使用,中午不吃饭、加班熬夜也要做完,第二天,看着整齐有序的图书在书柜里等待阅读者取阅的时候,心里不自禁的高兴起来。村里喜欢读书的农民很多,农家书屋播洒知识,传承文明,让乡村田野散发出书香味,让农民读到更多的好书。农家书屋的开办,不仅方便了农民的读书,同时历练了我的工作经历,在“农家书屋”里,我了解了许许多多的农业知识,了解了农村的风土人情,更了解了我所热爱的事业。便利了我的工作,使我更加有信心在这片热土上,完成自我理想,为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边管理维护边宣传,使村民乐意走进农家书屋 虽然没有参加农家书屋的筹备工作。但是书屋建好后,接下来的怎样吸引村民来看书。这便是我一再思考的问题。首先,要给村民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阅读环境。把农家书屋的地面、书柜、书桌打扫得干干净净,书籍摆放得整整齐齐,将书籍按照图书编号分类上架,使图书的摆放井然有序。其次,要让村民知晓农家书屋及它的好处。于是,我在村委会张贴海报标语,我走到村主

干道上和村民宣传,鼓励村民参观,营造了浓郁的氛围,让家家户户都知道有个读书的好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书屋都给人一种整洁的感觉,村民们都愿意去书屋看书、借书。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们学知识、学文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受到村民的欢迎和好评

“干一行爱一行”,这句话是妈妈经常教育我的。为了给村民提供满意的服务,我首先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按时开放农家书屋,保证每天开放。在书屋开放初期,村民不熟悉书籍的分类和摆放,我都详细地、耐心地介绍书籍,提供信息,解答问题。严格执行借阅制度,认真做好登记,防止了图书的丢失和破坏;开动脑筋,创新形式,制定了一个需求书目登记制度,让村民填写最喜欢和最需要的图书,进行对村民需求的调查。然后,把这个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反映,从而提高图书供应的针对性。

此外,我还在筹划如何把农家书屋变成一个教育基地,比如利用寒、暑假组织中小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里也能通过读书增长知识。我的热忱服务,受到了村民的真心拥护,许多村民都亲切的称我为“小宋管理员”。在做好了服务村民工作的同时,我本人也从图书里吸收到不少的营养。要借农家书屋这个平台,把更多的知识普及到村民生活中,让更多的村民读到 的好书,都成为懂政策、讲科学、知法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

四、书籍进村、惠及一村百姓

由于香水村离市图书馆、省图书馆比较远,不利于农民朋友们借阅图书。以前在农闲的时候,人们围经常在一起打扑克、搓麻将,一坐就是一天,也经常因为打牌的事情争个脸红脖子粗闹出些矛盾来。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成立后,这里可就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人们更愿意坐下来看看书、讨论问题,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和睦了,而且有不少人通过农家书屋学到了不少知识。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借书看书的人多了,村里的孩子们也不再没事乱跑,常到书屋看书了。那些农村儿童更是把书屋当成自己“爱的港湾”,种地的父母也安心了,农家书屋同时为两代人点燃了希望的火种。我还积极策划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读书活动,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的“文化大课堂”。今年以来,先后开展读书征文,读后感演讲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青少年阅读比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等主题活动也正在筹备中,让农家书屋火起来动起来,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突出亮点。这让我有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

墨舞飘香农家院,书屋添彩新农村,农家书屋给我们的村民提供了美好的精神食粮,他给农民开启了智慧之窗,文化水平上去了,眼界开阔了,素质提高了,社会文明了,科技创业新鲜

更足了。你看,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平衡,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正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共同为农家书屋欢呼,我真心的说上一句“我爱我的工作,更爱我的农家书屋”!

庙岭村文明村申报材料 篇5

庙岭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西邻金昌村,北邻居集镇劳动村,南面中咀岭村,共辖9个社,348户,1830人,其中少数民族1226人,占总人口的67%,近些年在县委、县政府关怀和全乡各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团结共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村耕地面积1390亩,人均占有耕地0.76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蚕豆、土豆等。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庙岭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村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村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大文明创建力度,使四个文明建设互为促进,协调发展。同时,认真开展政策法规进农家、道德风尚进农家、环境卫生进农家、致富本领进农家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全村上下形成了敬业奉献的道德风尚,团结民主的干群关系,文明和谐的家庭新风,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2007年以来,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村曾荣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二等奖,综合考评二等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集体,劳务输出先进集体。

一、强化创建意识,营造浓厚氛围

村支两委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按照围绕经济抓创建,抓好创建促经济的工作思路,依托资 源优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清洁乡村,开展乡风文明活动,真正使创建工作为群众服务,让群众受益,使群众满意。

二、推进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

立足村情,突出重点,采取“两推进”措施,加速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和乡风文明建设。

推进乡村清洁工程,美化村容村貌。为彻底改变乡村脏、乱、差的局面,提升村庄品位,该村先后投入资金26.5万元,兴修庙岭至金昌水泥路,全长5.4公里辐射2个村,18个社,3200人,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

推进文化活动开展,增强文明意识。该村把文明创建与农村“四洁”工程相结合,扎实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村民学校”、“全民爱卫日”等系列活动,极大激发了群众互评自评,争评先进,争创文明的热情。有效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生产生活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村域经济

村支两委通过认真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发展思路,按照县上“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以草食畜规模养殖为重点、以扩量增收为目标” 的畜牧发展思路,根据当地饲草料丰富、草场宽广,发展牛羊草食畜前景广阔的优势,庙岭村被确定为养羊示范村,坚持联户集中饲养与分散饲养相结合,按照户均建一座简易塑料暖棚、一座青贮氨化池(一亩牧草)、存栏十只繁殖母羊的“一一十”建设内容,狠抓养殖示范村建设,共扶持养羊示范户60户,群众自筹建暖棚63座1885平方米,项目建设投放良种母羊300只、公羊10只,免费提供苜蓿种子种草79亩,现扶持户存栏繁殖母羊617只,按年繁活羔羊500只计算年增收15万元。示范村建设可带动全村农户走养羊致富之路,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文化生活

加大投入,搭建文娱平台。为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村委会建立了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活动中心,建起了农家书屋,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文化共享设备,同时制订了远程教育设备使用、图书借阅等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定时开放。

马圩村创建平安村申报材料 篇6

马圩村位于老庙村东北2公里处,西靠交通要道阜胡路,东靠利辛县,乌江湾穿境而过,系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马圩村境内以盛产西兰花而闻名全国,距阜城约30公里。马圩村有17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820户,4205人,有党员71人。马圩村民风淳朴、人杰地灵、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远近文明的小康村、蔬菜村、示范村、平安村。近3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马圩村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以蔬菜兴村,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双轮驱动,争取再通过3年的努力,把马圩村打造成“颍东第一村”。

近年来,我村紧紧围绕“文明村、平安村”建设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个大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成立了以张子友主任为首的“治安联防队”,妥善处理影响全村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强化法治环境为经济建设环境服务的理念,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消除不稳定因素,使“平安村”建设扎实有效地得到推进,使整个平安创建工作富有成效,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了的外部环境保障。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

马圩村两委对“文明村、平安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把“文明村、平安村”创建,切实纳入了马圩村的总体工作部署,摆上日程,抓在手上,一抓到底。

(一)、切实加强对“文明村、平安村”建设工作的领导。村上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各村民小组组长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平安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村平安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定期 1

研究部署,定期检查指导,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整改,定期总结。

(二)、建立健全创建“平安村”的网络建设。马圩村成立了“文明村、平安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维稳工作应急预案。组上成立了民调组织、综治组织。人员从村组干部、老干部、老党员、优秀青年中产生。并将工作职责、制度进行了完善和细化,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了村规民约。村党总支以创安责任书的形式,要求各组看好自己门,管好自己人,办好自己事。把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层层落实到人,从而在马圩村形成一个目标明确,责任细化,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二、排查纠纷,调处矛盾。

在平安创建中,我村主要是把以开展“文明村、平安村”建设为重点,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村积极主动地正视各类矛盾,充分发挥联防队、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能作用,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维护村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设法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经济发展,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建立健全了信息网络。针对我村2011年对影响全村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纠纷苗头进行详细调查排摸,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抓早、抓小、抓苗头,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2)建立健全了维护社会稳定预案和预警机制。进一步分解了任务,发挥各村民组的职能作用,完善了处置方法。(3)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一是村综治办会同各村民组,做到每月一排查;二是对排查后的矛盾纠纷实行分解处理,将每一起矛盾纠纷落实到人,安排具体时间调解,调处情况向村主管领导汇报。三是我村十分重视信访工作。认真落实每年年初村与各自然村、综治工作《责任书》,建立健全了信访接待制度和对群众来信来访案件专办督办制度。同时,加强了村

信访组织网络制度,明确了信息员,落实了《责任书》中规定的包案责任制,维护了全村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大局的平稳。四是近年来,在大灾面前,村党总支统揽全局,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详细认真的摸底,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调查落实。

三、统筹兼顾促进全村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村党总支以创建“文明村、平安村”为目标,统筹兼顾,使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两基”工作成绩显著。2011年对村21名青壮年文盲进行扫盲,参加脱盲考试的21人,合格率达100%;狠抓普五工作,加大控辍劝返力度,通过依法治辍、责任堵辍、扶助截辍、教育防辍等有效措施,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确保了“两基”如期达标和巩固工作。

二是计划生育工作有序进行,全面落实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制度。按时进行环孕检,跟踪访视重点育龄妇女,使孕情检出率、环孕情及时率明显提高,节育措施进一步得到落实,性别比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

三是以改善医疗条件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和受益面,积极推进医疗机构改革,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四是切实做好了社会保障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劳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的技术能力。

五是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排查整制各类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确保各行业生产安全。

六是禁毒工作,年初制定禁毒计划,与涉毒区群众签订十户联保责任书,与各村民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七是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三德”教育,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村”、评选“文明村”、“文明户”、“幸褔文明家庭”等活动。

八是村党总支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和思想道德建设,结合“五五”普法,制定普法规划,在全民中每年集中进行法制宣传活动,增强群众的法律。

帮扶村扶贫项目申报材料-样本 篇7

(上行文格式)

县××镇人民政府

关于报送××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

建设计划的请示

铜梁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铜梁县×××镇×××村专项扶贫开发规划,经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特编制××年扶贫项目建设计划。×××镇×××村计划建设项目×××个,当年计划投资××万元,其中:市县财政扶贫资金×××万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万元,社会投入及农民投劳折资×××万元。分类投资如下:

1、××××××项目1个:当年计划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建设内容为:……。受益人口×××人。

2、××××××项目1个:当年计划总投资××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建设内容为:……。受益人口×××人。

…………

经审查,上述项目符合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原则和投资方向,特此上报,请予审定。

附件:××村村民委员会××项目实施请示(村向镇的请示)

××(镇)人民政府

11年村卫生室先进申报材料 篇8

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打好基础

-----信阳市申报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材料

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口650多万,农业人口达536万。根据2011年全省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在省卫生厅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市按照国家“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针要求,积极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加强村卫生室内涵建设,规范村卫生室管理,高标准实施乡村医生系统培训,为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筑牢了基础,获得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超前谋划,提前完成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一)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市委副书记王道云、分管市长曹新生高度重视我市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多次亲自听取汇报、亲自实地调研,形成了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齐抓共管局面。

(二)部门倾力协助。在实施建设过程中,明确各级政府、村委会、卫生部门、财政部门、建设部门的职责,确保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三)媒体广泛宣传。我们还利用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乡村医生和村民了解村卫生室建设的目的、意义和优惠政策,主动参与村卫生室建设。2009年6

月11日网络媒体对我市村卫生室进行宣传报道后,中央电视台七套《聚焦三农》栏目、《健康报》及河南卫视等媒体也进行了专题正面报道,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好事办好,卫生厅刘学周厅长也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信阳的工作,上级领导的支持给予了我市极大的鼓舞,在领导重视、部门协助、媒体宣传、群众拥护的条件下我市已于2009年底提前三年完成2807所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工作。

二、强化督导,规范管理,加强村卫生室内涵建设。村卫生室建设好了,用好、管理好尤为关键。按照村卫生室建设“基础设施标准化、诊疗操作规范化、规章制度具体化、标识标牌统一化、卫生人员合格化、设备器械完备化、乡村管理一体化”的要求,我市不断加强对村卫生室督导管理,着力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督导检查。我市卫生局根据工作安排和实际情况,从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抽调6名懂业务的骨干组成了重点卫生工作督导办公室,采取随机抽查与重点督导、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形式对各县区村卫生室进行检查通报,并下发整改通知书。截至2011年11月,实际督导村卫生室972所次、下发21期整改通知书、21期村卫生室督导周志、1期督导路线计划,972份村卫生室督导表、29份各县区整改反馈意见。通过加强村卫生室规范建设、管理,我市农村卫

生服务的硬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就医环境,使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获得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截止目前,我市建设2807个村卫生室,已全部竣工通过市、县级验收并投入使用,入驻乡村医生7409名;县乡奖补资金全部兑现,共计12948.5万元;配备观察床、诊断床、紫外线消毒灯、计算机等设备67582件(台),价值3194.8万元。今年年初,我市评选了200所优秀标准化村卫生室,并奖励其冷暖空调2台,大大改善了村卫生室的就医条件,也充分调动了其他村卫生室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的积极性。

(二)强化规范使用。今年年初,市政府起草并下发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村卫生管理工作的意见》,按照2011年新的“三个不”要求(即“村卫生室一个不能空”。每一个建设的标准化村卫生室投入使用,不能空置。“性质一个不能变”。所有新建村卫生室要性质不能变,严格禁止改变村卫生室的用途。“管理一个不能差”。村卫生室管理水平不能差,规范管理,为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我市村卫生室的管理。为明确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职责,加强各县区管理力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卫生局要重新规划核定、上报辖区范围内已审批的村卫生室,加强内涵管理,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

三、注重实用,高标准培训,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能力 我市在开展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村卫生室人员队伍建设,以“科学培训、侧重实用、规范管理、造福百姓”为宗旨,大力实施乡村医生系统培训,提高乡村医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努力构筑农民家门口的温馨服务网络。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系统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将全市注册乡村医生全部送到省级医学院校进行2个月理论知识学习和省级医疗机构1个月临床进修学习。各县区财政部门积极落实培训经费,平均为每位乡村医生提供5000-7000元的费用,使乡村医生在省级院校及医疗机构培训期间的吃、住、学、行等实行了全部免费。截至目前,全市计划对6615名乡村医生进行系统培训,现已完成理论培训6425人,完成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培训6010人。经过培训后的乡村医生普遍反映:村医知道自己该看什么病,不该看什么病,普遍感觉由原来“胆大”变成现在“胆小”了,群众亦反映“小病在村室能看好,花钱也比从前少”。

四、以“一体化”为抓手,狠抓规范,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筑牢网底

我市各县区政府均下发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稳步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工作,强化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职能,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业务指导的枢纽作用,促进村卫生室的业务发展和农村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如潢川县按照对村卫生室实行“二证、二独立、七有、六统一、一分配”的管理思路,印发了《潢川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村卫生室的性质、地位、主要职责任务及初步管理办法,并采取新证审批与乡村一体化管理相结合等措施,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平桥区制定了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九统一”(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目标考核、财务管理、药品管理、规章制度、养老保险、乡医聘任和业务培训)和“两独立”(村卫生室实行法律责任和财务核算独立),并同时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的“平桥区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具体负责一体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部分县区勇于探索,先试先行,积极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等问题,平桥区采取以政府补贴为主(每人每年补助840元),乡村医生支付为辅的方式,积极探索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纳入了社会保险范围,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充分激发了乡村医生的服务热情,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市村卫生室的规范管理和运行,为服务基层群众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解决了“家庭诊所”问题和村医设备仅是“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老三件的窘象,有效的改善了

农民群众就近诊疗条件;二是提高了业务水平。投入使用的村卫生所业务收入月增加了20%左右,缓解了村医劳务报酬的难题,村医看到了希望,村级卫生队伍人心更加稳定;三是为新农合政策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基本服务平台。让老百姓享受到方便、快捷、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达到“小病不出村”的目的,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村级卫生组织建设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省卫生厅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和上级领导要求、群众期盼还有一定距离。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新医改方案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大胆尝试,探索创农村卫生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卫生网底作用,为农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护航。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篇9

近年来,酉华乡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的目标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主攻方向,精心组织实施,积极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民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村务公开示范单位等。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有:

一、组织好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领导班子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规范考察后备干部,为村级领导班子抓好梯队建设。特别是在村级换届中,充分尊重民意,依照程序,层层推选,圆满完成村委会和村党组织换届工作,换届后,村委班子平均年龄只有33岁。并组织新班子参加乡干学习班和县委村干部任职培训班,新班子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地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发展致富,在群众中的威望进一步提升。

二、强化理论学习和培训,建立一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

通过集中上党课、座谈、观看远程网络平台、播放光盘等形式组织党员每月理论学习不少于一次。根据农村需要邀请农技专家来村授课指导,以提高农民科学种植意识,两年来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四次,听课达2500人次。

认真开展一年一度的主题教育。做到有集中学习,有座谈讨论,有笔记心得,有走村访户,有活动总结。使活动与工作相互促进,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思想更加牢固。

抓好双培双带、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员承诺制等“五大载体”建设,真正使广大党员干部所作为有所抱负,也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更大的效果。

三、健全各项机制,使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

建立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党员电化教育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财务制度、党务村务公开制度等,并严格对照执行,做到工效挂钩,工作协调、服务有力。定期进行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定期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议事会。各项制度完善后,管理措施容易到位,两委班子关系协调,工作开展井然有序。

四、加快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申报材料 篇10

潜心创建新班子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根据本村实际,对支村委干实行了交叉任职,即党支部、村委会“两个牌子、一套人马”,使村组干部职数从11人减少到现在的6人,他针对本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现状,对村干部工作进行精细分工,明确职责,各把一关,分别负责村里的产业结构调整、村办企业、劳务输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使村里的大小事情,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从而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他还带领全村6名干部每人创办一个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率先致富,为群众致富提供了样板; 2007年8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万余元,建起了一个设备现代、功能齐全的党员活动室,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理事会、党员“一课三会”、支村委干部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还在党员干部中大力开展了“帮贫致富结对子、送温暖”活动,从而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为新农村建设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新局面。

精心打造新村庄

××村旧村改造始建于80年代中期,到2000年,宅院房屋规划建设基本到位。为了迅速改善广大村民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的生活品位。近几年来,××同志带领支村委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采取“在外人员捐助一点,发动群众集资一点,职能部门帮扶一点,国家专项资金倾斜一点,发动群众集资一点,职能部门帮扶一点,国家专项资金倾斜一点”的办法,对全村所有基建进行了“四化”改建。一是投资30余万元,水泥硬化该村的大街小巷,全长10.7公里,在全村实现了“田”字型道路,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问题;二是投资20余万元,对全村所有巷道文秘杂烩网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同时兴建了一一个占地7亩大的街心公园,共栽植各种树木花卉2.5万余株,把一个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园林美景奉献给广大村民;三是投资8余万元,在大街小巷安装了30余盏高标准路灯,使全村所有道路晚上亮闪闪,明晃晃;四是投资10余万元,水泥硬化了13公里长的街道排水沟,基本解决了排水排污难问题。同时,还在村里建起了四个垃圾池,划分了五个卫生责任区,确定了5个环境卫生督查员。制定了环境卫生公约,确保了全村巷道环境经常干净卫生。其次,他组织村民在各家各户实施了以兴建沼气工程为主要内容的改厕、改厨和改圈工作,从而节省了村民用电、用煤的开支,洁净了村民的居住环境。

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村里环境兴起来之后,××同志又重点组织村民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为了提高全村村民的生活质量,他聘请市、县文体局有关专家实地测量设计。经他四处筹资,共投资6万余元,建起了农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配套安装了各种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高标准农民篮球场。同时,他还组织村民积极安装程控电话、有线电视等,普及率达98%,尤其是电脑、远程教育网等高新电器开始步入该村,有20%左右的户享受到现代化电器生活。同时,开始建设方便村民日常生活的商业一条街,各类商店门面应有尽有。

热心培养新农民

××同志带领支村委一班人把培养“懂技术会经营、懂政策守法规、讲文明会生活”的新型农民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这几年来,他以党员活动室、农民技术夜校为阵地,经常性地从市、县聘请有关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广大村民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普法教育、科技兴农教育,以及实用技术培训、劳动技能培训、文体活动骨干培训,逐渐使全村群众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村里的图书室常常是座无虚席。从而使全村群众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了社会主义公民的荣辱观,提高了广大逐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真正使广大农民脑子活起来,手动起来,口袋鼓起来,成为懂政策、明法律、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旅游特色村申报材料 篇11

南岗子村位于镇赉县城南5公里处,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示范区。该村区域面积17.96平方公里,总人口2185人,现有耕地面积471.6公顷,林地198.7公顷,草原面积140.92公顷。主要产业:蔬菜大棚种植。目前在南岗子已经建成占地1600亩的蔬菜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区内蔬菜大棚的数量达到1000栋。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已达9000元,仅大棚蔬菜经济年产值就达2000多万,蔬菜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的成功使得南岗子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近几年来,南岗子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绿色蔬菜产业基地的会议精神,把发展无公害棚膜蔬菜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首要任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抓好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南岗子村在大力发展棚膜蔬菜之前,农业经济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为解决这一发展困境,在镇赉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南岗子村村委会坚持科学发展理念,准确定位发展思路,根据市场需求,以绿色果菜为主攻方向,以种植反季节果蔬为目标,大力推广适应寒

带地区果菜生产的先进种植技术。坚持把棚膜经济作为富镇裕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大了行政推广力度。为了使棚膜蔬菜产业在南岗子村生根发芽,村两委班子带领村党员及致富能人多次到周边县市区蔬菜基地参观学习,回村后通过开各种群众动员会,宣传会,号召本村村民充分发挥南岗子村毗邻县城,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发展棚膜蔬菜。为了打消群众的心理顾虑,村两委班子领导带头建起了大棚,一方面为以后发展积累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先富的典型效应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岗子村大棚蔬菜产业实现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得规模化发展,“要想富,建大棚”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实施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认识。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逐渐提高,绿色天然食品是今后食品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南岗子村把发展无公害蔬菜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为了进一步扩大南岗子村蔬菜无公害示范基地种植的规模和质量、效益,致富广大农民,同时针对广大群众对实施无公害蔬菜种植还相当陌生的实际情况,南岗子村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宣传培训的覆盖面,积极营造良好的无公害宣传氛围。一是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页、举办文艺活动、开办科技宣传栏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大棚蔬菜无公害种植的目的、意义和效益等内容,提高群众对无公害的认识。二是

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无公害种植蔬菜的科学知识,指导群众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种植,使群众深入体会实行无公害种植带来的好处。三是组织培训,提高素质。利用农闲时间,邀请农业专家为种植户讲解大棚蔬菜无公害种植的一些技术要领,并大力培养科技示范户,不断提高群众的科技素养。从2000至今,南岗子村共举办大棚蔬菜无公害培训班70多期,培训人数达3000多人次。四是向群众发放资料,采取多种形式推广。如将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主要内容用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发到每户农户,使标准更具体、更容易被广大农民所接受。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充分提高广大群众对蔬菜无公害种植的认识,形成人人关心蔬菜无公害种植,自觉实施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良好氛围。

(三)搞好基地示范,发挥带动作用

在县农业局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对土壤、气候、水资源的广泛调研、分析、对比,南岗子村把本村能够集中连片的600亩的大棚蔬菜生产区域作为全镇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在示范区内建立高毒高残留农药警示牌,把无公害蔬菜生产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名录清楚标明,对农户进行经常性警示教育,严格监督和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禁用化肥。同时,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规程要求,对示范区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采用物理杀虫方式,安装杀虫灯,有效杀灭害虫,减少蔬菜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县农科部门专家,及时指导农户正确

使用农药、化肥,极积帮助解决农户在生产种植无公害蔬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蔬菜生产按无公害标准进行。

(四)拓展蔬菜销售渠道,争创市场一流品牌

蔬菜示范基地运作的成功,除了要有必备的科技支撑外,同样也离不开销售理念的不断创新。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岗子村始终坚持蔬菜生产与流通同步,信息与市场对接,反季与需求结合,宣传与操作到位的工作方法推动蔬菜棚膜经济快速发展。

一、信息指导。依靠涉农工作部门利用已有的信息网络,搜集整理域内外农业市场信息,定期发布,指导生产。并通过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提供稳定的产品销售渠道。目前,蔬菜产品已销到大庆、齐齐哈尔和满洲里等地。

二、宣传保障。南岗子村在发展棚膜蔬菜经济之初,就非常注重宣传的作用。并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基地的绿色蔬菜品种,不断扩大基地绿色蔬菜的品牌效应,受到了很好的成效。如今的棚膜示范区呈现的景象是:人流、物流、资金流——商流涌动、瓜菜、果菜、绿色菜——溢满飘香。

三、培育组织。农业中介组织是农业走向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南岗子村通过宣传、指导、提供政策优惠等方法建立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已成立了西瓜协会、蔬菜协会、香瓜协会等8个产业协会,培育各种专业合作社5个,培育30多人的经纪人销售队伍。这些组织都充分发挥了他们在指导产品生产和协调商品流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上一篇:大学生学期个人鉴定800字下一篇:一件难以忘怀的事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