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2022-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张掖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发挥张掖资源优势为出发点,侧重于前瞻性可操作性,探讨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的开发模式。

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从人类共同利益的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来讨论生态文明问题,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同志关于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规律。他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这就告诉我们,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必须遵循生态系统自身的规律,否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2013年4月,他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头顶着蓝天白云,在清洁的河道里畅快游泳,田地盛产安全的瓜果蔬菜……这些是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最朴素的理解和对环境保护最起码的诉求。

中国人讲天人合一,按照老子的说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和自然是一个连续的宇宙状态。

张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汉设郡、历史悠久、遗迹众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历史“古城”。借“山水林田湖工程项目”强劲东风,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做好“半城塔影”的文章,与“半城芦苇”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建设生态特色城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样的定位和战略为我们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

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结合是指以农业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体验田园牧歌情趣的新型的生态农业旅游产业。

总投资52.6亿元的祁连山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和总投资29.93億元《张掖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资金保障。将会使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农牧民向生态管护人员转变,快缓冲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鼓励生态区农牧民积极参与发展生态旅游业,强化生态畜牧业,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为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先后向中外旅游者推出“生态旅游年”(1999年),“民间艺术游”(2002年),“乡村旅游年”(2006年),“和谐城乡游”(2007年)。目前,全国已建成的2万多个旅游景区(点)有一半以上在乡村,在几大黄金周期间,全囯有70%的城市居民选择到乡村去旅游,每个黄金周形成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全年约3亿多人次,旅游年收入400亿人民币。但和国外规模化、规范化的乡村旅游相比,差距很大,发展潜力巨大。

张掖有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节会活动的成功经验,今后应积极策划举办更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和品牌节会活动,充分发挥旅游节会活动的集聚扩张和短程引爆效应,努力形成大节会、大宣传、大旅游的格局。

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只有差异才是最好的旅游资源。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生态农业旅游资源的灵魂。张掖以生态、绿色为主打的如:甘州区的蔬菜产业;山丹小蘑菇;高台红辣椒;民乐大蒜、小土豆;临泽小红枣;肃南的特色畜牧业及其“祁尔康”等名优土特产品声名远播,高科技特色生态农业崭露头角。

特色生态农业游览区内应悬挂通俗易懂的科普图板;配备生动活泼的本土讲解员:安排生态农产品小超市让旅游者有机会选购喜欢的乡村农副产品。

张掖得天独厚,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已日益显示出其清纯优美、古朴自然、风韵悠长的独特魅力。可以通过乡村观光游的模式,使来自喧嚣都市的旅游者在山清水秀、土林环绕、花果满山、鱼跃禽鸣、荷塘柳色,土色土香、原汁原味的农耕景观中圆了自已的绿色梦,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机中找到回归自然的快感。

在利用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开展登山观光、野炊野营、垂钓摄影比赛的同时,还可以拓展挑战性、剌激性、运动性的专项活动吸引青年旅游者,如攀岩探险、龙舟竞技、峡谷飘流、悬崖蹦极、洞穴猎奇等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

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张掖人文资源丰富,民间传统文化享誉甘肃。农业文化旅游资源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我们可通过展示特有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婚丧嫁娶习俗、衣着飲食喜好、侍人接物礼仪、民间艺术样式、民间工匠绝活、日常生活禁忌,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使游客感受到唯一性、天然性、历史性、艺术性的震撼,获得纯真美、古朴美、诙谐美的享受。

此类型游览区应安排实景实物展示,乡土工匠实地操作,风俗现场再现,地方文艺表演等项目。适合的思路才是出路,适合的点子才是金子。以上模式要统筹兼顾,科学谋划,互相穿插,团地、因时、因人制宜,找准适合自己的模式便是最优模式。在张掖发展生态农业,促进生态旅游的模式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搭台,文化唱戏”以招商引资为形式的“打造精品景点”开发模式。政府組织“品牌文化活动”,推销张掖,招商引资。通过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没、优惠政策吸引、经营权转让、兼並重组等多种方式,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多个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打造高标准、示范性生态农业园区和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二是“公司+农户”以项目为中心的“合作社”开发模式。由龙头企业主持,农户以土地入股,自愿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同享、按股分红、以劳取酬”的专业合作社,从事比如:“优质食用菌基地”、“山坡笨鸡场”、“奇异瓜果园”、“无公害大棚菜”、“无性繁殖花卉”等一大批集科研、环保、生产、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开发。

三是“培植农村大户”以规模化为目标的“庄园”开发模式。鼓励土地向农村能人大户流转,建设比如“花果山”、“杏花村”、“桃花源”、“土林沟”、“红枣庄”、“沙枣林”、“窑洞坊”、“渔人港”、“荷塘月”、“八卦田”、“野菜园”、“水车阵”、“垂钓廊”等各具特色的庄园,提高庄园档次,完善庄园设施,将农村庄园建成生态农业旅游的乐园。

四是“城里人住乡下”以启动农村房地产业为内容的“二套房”开发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房子=郊区化生活,由此导致的是城市人在城里上班,在小镇或乡间居住或度假过“双休日”的“逆城市化”潮流。太原市的高速发展势必会引起“逆城市化”的到来,从许多房产开发商在张掖市近郊各区争相修建楼盘的情况来看,这种趋势已渐显明朗化。张掖所处离中心城市“一小时交通圈”的地理位置和具备的山水林生态环境决定了其将成为城市人选择周末举家度假的上佳之地。根据中央最新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为启动农村房地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〇一七年七月

作者:强成江

第2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

摘要: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副产品多级闭合循环利用的现代型农业,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高效型农业。本文分析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意义,结合江苏省盐城市近年来探索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扎实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建议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农副产品多级闭合循环利用的现代型农业,是以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是以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是以产业链延伸和产业升级为目标的高效型农业。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扎实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意义

生态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促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向意义。

(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同样要切实遵循并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尤其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全面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成为推进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需要。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农业发展领域也存在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变化的问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紧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解之题和重要方向。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补上农村这块“短板”,抓好农民增收这个关键。促进农民增收途径很多,既要在农业外做好促进农民转移,扩大就业创业增收,更要在农业内部做好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益增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减少投入,实现降本增益;可以生产高附加值的有机农产品,做到提质增益;可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达到综合增益。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可以做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支撑。由此可见,生态循环农业是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高效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

二、盐城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几种模式

(一)种养业内部有机组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盐城市在种植业或养殖业内部,通过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特点,实行立体混套种养,构建有机循环生产系统,推进有机种植和生态健康养殖。

在盐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由台企康森集团投资建设的330亩有机水稻种植,提倡“与自然共存、与土地共存”的生态循环理念,在稻米种植上,不用化肥和农药,采用自然方式种植,运用微生物菌技术对土壤进行改良,使用专门的净化池水灌溉,施用与台湾中兴大学合作研发的农业废弃物快速发酵设备,将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快速转化的有机肥料。 2017年,虽然亩产稻谷只有约800斤,但因稻米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口感良好,且绿色无公害,收获之前便预售一空,亩均收益5000元,是当地种植普通水稻的3倍,每年可转化近3000亩秸秆还田。

(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盐城市大力发展农牧、农渔结合互利模式,将农作物秸秆、牧草、玉米等作为畜禽饲料,畜禽粪便作为农作物有机肥,实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废弃物相互利用。

位于亭湖区盐东镇的江苏乾宝牧业有限公司,占地1060亩,首期投资4亿元,建设标准化羊舍150幢,年产精饲料3万吨,年出栏肉羊30万头,年产有机肥20万吨,目前已建成“秸秆饲料—湖羊养殖—有机肥”循环农业综合园区。每年帮助周边农民消化5万余亩玉米及其他农作物废弃秸秆20余万吨,用羊粪、尿生产有机肥20余万吨。

阜宁县益林镇的江苏闽中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以“秸秆—食用菌栽培—基料还田”的循环利用模式,利用秸秆生产蘑菇,基料有机肥还田,年生产食用菌基料6万余吨,消耗麦秸秆5万吨,沼渣沼液1万余吨,年产蘑菇5万吨,产值5亿元。

(三)清洁能源与种养业复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盐城市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风、光、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发展风力发电、秸秆发电、光能发电、秸秆气化、沼气等新型清洁能源,用新能源产生的热能,发展温室种养业,形成新能源与农业种养业相结合的循环模式。

东台市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在东台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建成年出栏100万头生猪的养殖场,年加工450万头的生猪屠宰线,装机容量达1.8MW的金东台沼气发电厂和年产沼气420万立方米的梁南沼气站。公司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利用猪粪生产沼气,沼气一部分自用,大部分用于发电,产生的电量一部分自用于职工生产生活、猪舍供暖排风,大部分并网输出。沼液通过提水泵、输送管道和灌溉水渠,为周边30000亩农田以及东台林场提供有机肥。沼渣为200多亩的鱼塘提供饲料,并生产有机肥还田。该公司以大型沼气工程为纽带,实现了热电肥联产,形成良好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盐城市积极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冷链物流、农村电子商务和休闲农業、乡村旅游、创意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产+加+销+游”产业链,“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链,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农业经济大循环。

东台市的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公司,建有千亩蚕桑生产示范区、百亩茧丝绸加工产业园和2000平方米茧丝绸文化馆,每年消化10万亩稻草产生的热能缫丝,拥有16个现代化蚕茧收烘站、40台先进的热风循环自动烘茧机;48000多平方米现代化生产厂房,拥有20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缫丝生产线、4条进口捻线丝生产线、28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意大利大型剑杆织机、20台德国电子提花机。该公司年产优质高等级白厂丝700多吨,捻线丝100吨,高档真丝绸面料100万米。“FUAN”牌白厂丝年平均等级达5A70以上,其中6A级高等级生丝的比例占80%,是国内唯一常年批量生产6A级高等级生丝的生产出口企业,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栽桑、制种、养蚕、蚕茧收购、烘制、缫丝、织绸、服装和文化旅游为一体,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典型。

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

从盐城市的实践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有可为。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一项重大任务,各地应高度重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一)明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总体要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着力围绕实现资源利用高效、产品安全优质、农业废弃物充分利用、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四大目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以“减量、清洁、循环”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为主线,以推进多种形式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技术集成应用为重点,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村创建为抓手。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示范带动,实行点、线、面统筹布局,着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清洁化、产业生态化、废弃物资源化,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努力形成“项目内部小循环、产业链接中循环、片区经济大循环”的三级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加快构建“功能布局合理、资源利用节约、农耕文化传承、农村环境良好”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

(二)把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绿色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的关系。打破传统农业发展路径依赖,着力推广使用有机肥和绿色植保,减少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实行智能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形成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联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机制。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选择合适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类型丰富、层次多样、结构各异的循环农业主体,以点带面,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四是坚持效益优先。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在追求农业经济规模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五是坚持创新驱动。按照思维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要求,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和集成应用农业“三新”技术,探索循环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手段,导入高新科技,提升农产品品质、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

(三)推广多类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结合盐城的发展经验,应着力推广以下几种模式:一是种养业内部有机组合模式。在种植业或养殖业内部,实行立体混套种养,发展有机种植和健康养殖模式。着力发展有机肥生产、绿色植保、净水灌溉式的生态有机种植业,生产有机大米、有机蔬菜等。着力发展生态畜禽、生态渔业等健康养殖业,推广多种组合的农作物间套种和轮种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推广“林菜”、“林菌”、“林药”等立体套种模式。发展水产立体混养和套养。充分利用作物秸杆、农业废弃物等,大力推广食用菌循环生产。二是种养结合模式。大力发展农牧结合互利模式,构建“青饲料—畜禽粪便—沼气工程—沼渣、沼液—粮(菜、果)”、“畜禽粪便—有机肥—粮(菜、果)”产业链,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稻鸭共作、稻田养鱼(虾、蟹)、鱼菜共生、“水稻+绿肥+鹅(羊)”、林下养殖等农渔林结合模式。三是清潔能源与种养业复合模式。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风、光、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发展新型清洁能源,用新能源产生的热能,发展温室种养业。着力发展风光渔循环产业、光伏大棚与鳗鱼等特种水产养殖、有机蔬菜种植结合模式,“风能+海水净化+液培(气培)”生产有机蔬菜等模式。四是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以冷链物流、农村电子商务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构建“产+加+销+游”产业链、“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链,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村、示范园区创建。要把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落脚点放在镇村和农业园区,以镇村和园区为重点区域和责任主体,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深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村、园区创建。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生态化。优化调整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支持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技术示范,推广稻鱼共生、鱼菜共生等新模式。借力“互联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推进农业生产清洁化。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用水利用率。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种植绿肥。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改造,推进畜禽清洁养殖。推广节油、节电等机械技术,降低农业装备耗能,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三是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因地制宜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鼓励规模畜禽养殖场建设沼气治理工程、发酵床养殖,积极发展生物有机肥生产加工、堆沤直接还田,促进畜禽粪便就地、就近利用。加大秸秆深翻还田、引导秸秆能源化利用。加快地膜标准修订,鼓励使用加厚地膜,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工程,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四是推进耕地质量护养长效化。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型复合种植,采用间套轮作、保护性耕作、粮草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方式,促进种地养地结合。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建立预警机制,推进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示范。

(五)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要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攻重点摆上重要位置,实行重点重抓。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农业综合部门、农业产业部门、环保、科技、财政、金融等部门密切协作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引领,认真制订和组织实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十三五”规划和年度推进计划,积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支持发展。强化典型示范,引导国有农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家庭农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主体,率先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示范,积极探索和总结成功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发展。强化考核督查,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列入对县(市、区)的专项考核,并加大权重。建立专项督查考核机制,实行按月统计和公布发展进度、按季督查、半年观摩、年终考核。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整合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扶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经营主体做大做强,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村(园区)创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开展银农对接活动,推进金融产品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延伸,切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重点项目。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责任编辑:欣文

作者:杨群义

第3篇:临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

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性保障。临安市在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之后,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努力实现由国家生态市向国家生态文明市的跨越提升。这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将牢固树立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之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升临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一、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生态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按照“减少投入、减少污染”要求,推行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

1、推进农田清洁化生产。2015年,完成各类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减少化肥投入总量785.5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传统化学防治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万亩,“一高双低”农药使用率达89.2%,农药使用量比2014减少6.2%。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8667吨,应用面积8.67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达2?3个百分点。

2、发展设施集约化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等节约型技术,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生产设施,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水肥、气等环境条件,既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再利用,又促进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和优质高效。2015年,新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000亩,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新建和提升蔬菜基地9100亩,新增补贴农机具2924台(套),建成设施农业面积2679亩。

3、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2015年,全市关停养殖场453个,完成保留场污染治理323个,新建干粪收集房10700.04平方米、沼气发酵池4622.23立方米、三级沉淀池31320.24立方米、沼液储液池5966.51立方米,完成生态化治理养殖场达标验收470个。通过就地利用、异地对接,新增生态消纳地6.3万亩,新增沼液利用12.5万吨。

4、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回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安全使用行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努力减少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植保专业统一防治等手段,并由合作社统一收集各种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2015年,制定了《临安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购置400只废弃物回收桶发放到全市162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6吨,农用薄膜回收1180吨,回收率为87.2%。

(二)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要求,推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1、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点、示范企业(合作社)和示范项目,形成点面结合有机联动的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太阳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原有生态模式基础上新增“太阳公社”模式,2015年继续推进1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创建,7家示范主体已通过省级认定,其余示范主体将于2016年进行认定。

2、创新农作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和构建新型农作模式,积极推广粮经结合、粮饲结合、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栽培等新型农作模式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生态循环模式,建立了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畜禽—沼气—作物”、稻田养鱼、果园套养家禽、吊瓜立体栽培等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提高资源和废弃物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循环发展。

3、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针对笋壳数量大、处理难的实际,突出笋壳等农业废弃物饲料化研究,在笋壳青贮等技术试验成功基础上,扶持发展以湖羊为主的草食动物产业,每年产生的8万吨笋壳基本都被羊场消化利用,既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变废为宝,降低了养殖成本。积极做好农作物秸秆、桑枝条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作有机肥还田综合利用的约9.2万吨,作饲料利用的约27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5%。利用桑枝条、山核桃蒲壳生产食用菌,年栽培量450万袋,实现产值2900万元,占整个食用菌产业产值的80%以上。

(三)按照“环境生态、质量安全”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为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订完善粮油、茶叶、蚕桑、水果、花卉、中药材、畜牧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标准,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点带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发布并推广应用临安市主导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13个,生产模式图入企率达到100%。2015年,临安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61.04%。

2、开展“三品”认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一体化认证工作,规范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至2015年底,全市共认定无公害基地总数达127个、无公害农产品136只,认证绿色食品5家、产品8只,认证有机食品(基地)15只,“三品一标”认证比例达50.3%。

3、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临安市检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项目绩效考核,检测能力名列杭州地区各县(市)前茅。全市18个镇(街)和26个主要种植企业均建立了农残快速定性检测室,初步建成了以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核心、全市各镇(街)检测室为主导、生产企业检测室自检为补充的市镇企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建立“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对所有检测室实行联网管理,各镇街(企业)的检测数据全部实时上传,实现了检测管理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检测室工作的开展。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农产品药残定量检测823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创新,内涵日趋丰富,效果日益显现。但要实现从点上示范推广向面上整体推进,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安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为主线,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为载体,着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和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

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符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结构、生产方式、运行机制、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广泛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水资源、肥料、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确保到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10万亩、高效双低新农药普及率达100%;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且比2015年下降6%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化肥使用总量逐年下降4%以上,农田土壤酸化与污染得到明显控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9.5%以上、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8.1%以上,年利用沼液量25万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61%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可追溯率达95%以上。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管理、占补平衡各项规定,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并举,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培肥土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强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密防控农业生物灾害,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奠定基础。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开发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生态循环农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资源节约利用。紧密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完善补贴政策,鼓励利用地力难以提升的丘陵山地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节地节水节肥设施应用,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老旧农业机械淘汰补贴机制,加大节能高效先进适用农机具应用,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二)围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农业本身是一条原料互为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的生物链条,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物质能量在产业间、区域间的闭路循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两区”建设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强村为抓手,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认真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统筹考虑环境承载、消纳能力,鼓励利用山地丘陵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动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实施临安市“十三五”现代农林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安排种养业结构。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加快发展生物质产业,大力发展草腐类食用菌,积极培育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产业,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加工规模和档次,改变农产品加工“低、散、小”和以粗加工为主的格局,减少加工环节浪费和废物排放。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冷链运输,支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建立冷藏保鲜设施,逐步形成从产地到市场完整的冷链运输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损失和消耗。因地制宜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休闲观光农业,弘扬农业生态文化,开发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三)围绕保障产品优质安全,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精品农业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行清洁化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整治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优化农作物用肥结构,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配方肥,控制和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有机质和理化结构。认真落实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规定,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应用,探索推进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大环保型饲料、兽药推广应用,推行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努力减少氮、磷等排放。积极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专业化服务,提高肥料、农药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抓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培育标准化实施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统一服务,实行按标准组织生产和订单收购。加强标准化技术示范,以点带面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快推进品牌化经营。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为品牌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加强品牌资源整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与基地农户共建共创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知名品牌。注重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鼓励开展品牌农产品直销和连锁经营,加快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四)围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预防和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创新农作制度。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循环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品种以及产业布局的研究推广,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等新型高效农作制度,积极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实现品质改善、地力培肥、生态改良的共赢效果。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促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鼓励农作物秸秆采取还田增肥、气化固化、基质栽培等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原料等综合利用转变。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进一步推进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健全沼气服务网点,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等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源。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农膜等集中回收处理机制,促进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处理,防止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控制机制,有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加强数据分析和开发利用,有针对性研究、落实分类治理措施,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防范土壤和农业灌溉水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围绕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要坚持科技研发、技术集成、转化应用并重,不断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根据生态循环农业的不同模式,加快形成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废物利用、经营服务等一体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建立生产、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使生态循环农业真正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攻关。积极推行农科教协作,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强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攻关,重点在新型生物农业技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的农作制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领域。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技术组装和集成配套,形成传统实用技术与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培训。加快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制度,以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和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项目为载体,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有效模式。以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户,并积极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三、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布局、要素组合、技术运用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有力有序推进。

(一)加强舆论宣传和公众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足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公众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提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加强社会公众的引导,主动加强与新闻、教育等机构的配合,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公益宣传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倡导建立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外在动力。

(二)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明确定位,又要立足当前,点面结合、分步推进。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分年度、分层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并作为贯穿“十三五”农业转型升级的主线,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在面上整体推进。同时,充分考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公益性和外部性,争取党委、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意见,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紧密结合“两区”建设,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认真研究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和工程保障,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纵深推进。根据《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户,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主体投入为主导、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统筹,自觉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作为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加大扶持力度。

(四)加强总结推广和典型示范。认真总结近年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等的交流和推广,提升整体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层层建立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整体推进。深入挖掘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模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先进模式的推广应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健全考核机制,努力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明确职责分工,注重上下联动,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农业)局

作者:周军

第4篇: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文章标题: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山区镇乡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XX镇要拓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需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

XX镇位于诸暨市西南部,属山区镇乡,南、西与浦江县相连,距市区中心35公里,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全镇已拥有规模相当的效益农业和环境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基础。

(一)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为生态旅游观光提供了基础。XX镇经过几年的效益农业开发,农业已形成有机茶、水果、花木为代表的效益农业,成为XX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水果品种在10种以上,包括传统水果枇杷、樱桃、柿子,也有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如红石榴、黄花梨、杨梅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一方特产——XX高粱酒,土称“秣秫烧”号称“江南茅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成为诸暨的历史名酒。市级示范基地有高粱专业村殿前村;樱桃专业村沈宅村。

(二)环境得天独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天然优势。XX通镇交通便捷,距金杭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仅10公里,镇内有市级风景名胜区——汤江岩风景名胜区。从2001年开始,由市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托管,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诸暨市民兵训练基地,”和“国家民俗摄影创作基地”。位于镇西2公里的边氏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公元1896年),投资近百万元的宗祠花园也已完工,央视《华夏文明》栏目诸暨系列专题曾在这里摄制;同时福莲庵、云台寺等景点也各具特色,其中福莲庵为台商出资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位于同源村的“XX头”常年树木茂盛,品种繁多,且有美丽的传说,为XX镇镇名的出点之处;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其中棕编艺术绝无仅有,响彻海内外;另外板龙、书画、木雕等等也是独具风格。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着全镇生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市旅游投资总公司的努力下,诸暨市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大旅游框架、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市委市府提出的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进行促销,整体包装诸暨旅游,着力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品牌,特别是今年5月,第七届五泄观瀑节开幕式在安华湖成功举行,扩大了XX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农业的认识不断更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民对发展旅游农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二、发展现状与成效

2006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三个发展、奋力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根据XX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农民的创造才智,保护生态环境,留住“山青、水秀、气畅、路通”的良好人居环境,使生态旅游农业得以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休闲旅游观光基地不断发展。观光农业基地快速发展,品种增多、品质提高。到目前为止,现有50亩以上观光基地30处,“金竹山庄”、“富润科技生态园”等综合性休闲山庄两处,正在规划建造的山庄基地12处,现共有果林面积4000余亩,各种水果十余种;浙江绿剑茶业公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千亩有机茶基地;以XX高梁酒厂为龙头的高梁酒产业,年种植规模5000余亩,年产红高梁酒600多吨。形成了外来游客在XX喝高粱酒、品绿剑茶、尝时鲜水果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

(二)农庄经济不断提升。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庄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效益农业和农庄经济三者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尝时鲜水果、品高梁美酒、游青山绿水已成为游客对XX的向往,并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紧紧围绕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依托汤江岩野外拓展基地、边村宗祠等原有景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总收入600余万元,创利润180余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两百人。

三、主要工作方法

(一)制订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

一是确立长远发展观念,结合集镇总体发展规划,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订《诸暨市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区详细规

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规划总面积530公顷,涉及景区周边布谷、临江2个村(8个自然村),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打好基础。

二是制订全镇观光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在高城头村、同兴村、三新村一带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改造高城头、唐仁等村山地及果园2000亩。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发展观

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四是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农民发展观光基地的积极性。利用在安华湖召开观瀑节的有利时机,举办“樱桃节”,充分利用汤江岩风景区的辐射优势,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XX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二)抓观光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农庄经济。今年,该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新规划建造农庄及观光基地12个,预计总投资1亿1千万元,利用荒坡山地450公顷。其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100万元的3家,投资20万元1家,各村开发樱桃、枇杷等基地6个近2000亩。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XX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70亩迪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XX高梁酒厂投资1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皇浆高梁酒获得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有效地提升了XX传统红高梁酒的品质,被评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休闲农业基地建设、从来人员上岗培训等农民素质培训班,听课人数超过600人次;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湖区实施了禁砂,经过半年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还结合“平安XX”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投资350万元的山头河2000余亩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来源于,欢迎阅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第5篇: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文章标题: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21世纪,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之一。旅游经济时代的到来,也给山区镇乡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XX镇要拓展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需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来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一、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优势

XX镇位于诸暨市西南部,属山区镇乡,南、西与浦江县相连,距市区中心35公里,镇域面积55平方公里。地形以丘陵为主,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全镇已拥有规模相当的效益农业和环境独特的旅游资源,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基础。

(一)绿色农业发展迅速,为生态旅游观光提供了基础。XX镇经过几年的效益农业开发,农业已形成有机茶、水果、花木为代表的效益农业,成为XX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排头兵。水果品种在10种以上,包括传统水果枇杷、樱桃、柿子,也有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新品种,如红石榴、黄花梨、杨梅等,素有“水果之乡”的美誉。一方特产——XX高粱酒,土称“秣秫烧”号称“江南茅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成为诸暨的历史名酒。市级示范基地有高粱专业村殿前村;樱桃专业村沈宅村。

(二)环境得天独厚,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天然优势。XX通镇交通便捷,距金杭公路、杭金衢高速公路出口仅10公里,镇内有市级风景名胜区——汤江岩风景名胜区。从2001年开始,由市旅游投资开发公司托管,景区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目前已成为“华东地区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诸暨市民兵训练基地,”和“国家民俗摄影创作基地”。位于镇西2公里的边氏宗祠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公元1896年),投资近百万元的宗祠花园也已完工,央视《华夏文明》栏目诸暨系列专题曾在这里摄制;同时福莲庵、云台寺等景点也各具特色,其中福莲庵为台商出资建造,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位于同源村的“XX头”常年树木茂盛,品种繁多,且有美丽的传说,为XX镇镇名的出点之处;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浓厚,为“浙江省民间艺术之乡”,其中棕编艺术绝无仅有,响彻海内外;另外板龙、书画、木雕等等也是独具风格。

(三)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着全镇生态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市旅游投资总公司的努力下,诸暨市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大旅游框架、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市委市府提出的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进行促销,整体包装诸暨旅游,着力打响“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浣江·五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品牌,特别是今年5月,第七届五泄观瀑节开幕式在安华湖成功举行,扩大了XX旅游的知名度。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上下对发展旅游农业的认识不断更新,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民对发展旅游农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二、发展现状与成效

2006年,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三个发展、奋力走在前列”的工作要求,根据XX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的乡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农民的创造才智,保护生态环境,留住“山青、水秀、气畅、路通”的良好人居环境,使生态旅游农业得以规范、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休闲旅游观光基地不断发展。观光农业基地快速发展,品种增多、品质提高。到目前为止,现有50亩以上观光基地30处,“金竹山庄”、“富润科技生态园”等综合性休闲山庄两处,正在规划建造的山庄基地12处,现共有果林面积4000余亩,各种水果十余种;浙江绿剑茶业公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千亩有机茶基地;以XX高梁酒厂为龙头的高梁酒产业,年种植规模5000余亩,年产红高梁酒600多吨。形成了外来游客在XX喝高粱酒、品绿剑茶、尝时鲜水果为主的农业观光旅游特色。

(二)农庄经济不断提升。集采摘、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庄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效益农业和农庄经济三者结合程度不断提升,尝时鲜水果、品高梁美酒、游青山绿水已成为游客对XX的向往,并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

(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增加。积极探索现代农业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子,紧紧围绕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依托汤江岩野外拓展基地、边村宗祠等原有景点,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总收入600余万元,创利润180余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近两百人。

三、主要工作方法

(一)制订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引导和宣传。

一是确立长远发展观念,结合集镇总体发展规划,与旅游局、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制订《诸暨市汤江岩景区休闲度假区详细

规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规划总面积530公顷,涉及景区周边布谷、临江2个村(8个自然村),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打好基础。

二是制订全镇观光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在高城头村、同兴村、三新村一带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改造高城头、唐仁等村山地及果园2000亩。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发展观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四是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农民发展观光基地的积极性。利用在安华湖召开观瀑节的有利时机,举办“樱桃节”,充分利用汤江岩风景区的辐射优势,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XX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二)抓观光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农庄经济。今年,该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新规划建造农庄及观光基地12个,预计总投资1亿1千万元,利用荒坡山地450公顷。其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100万元的3家,投资20万元1家,各村开发樱桃、枇杷等基地6个近2000亩。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XX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70亩迪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XX高梁酒厂投资1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皇浆高梁酒获得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有效地提升了XX传统红高梁酒的品质,被评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休闲农业基地建设、从来人员上岗培训等农民素质培训班,听课人数超过600人次;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湖区实施了禁砂,经过半年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还结合“平安XX”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投资350万元的山头河2000余亩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来源于,欢迎阅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规划》和《诸暨市汤江岩景区安华湖休闲带概念性规划》,规划总面积530公顷,涉及景区周边布谷、临江2个村(8个自然村),为发展休闲旅游业打好基础。

二是制订全镇观光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计划在高城头村、同兴村、三新村一带发展樱桃、枇杷基地1500亩,改造高城头、唐仁等村山地及果园2000亩。

三是出台激励政策,对发展观光旅游基地的行政村及农户给予每亩20元的资金补助;开展优质水果评选活动,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评比,对获奖人员给予500—1000元的奖励。

四是提供各种服务,促进农民发展观光基地的积极性。利用在安华湖召开观瀑节的有利时机,举办“樱桃节”,充分利用汤江岩风景区的辐射优势,加大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宣传力度,扩大XX休闲旅游农业的知名度。

(二)抓观光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发展农庄经济。今年,该镇在原有30个农业观光基地的基础上,新规划建造农庄及观光基地12个,预计总投资1亿1千万元,利用荒坡山地450公顷。其中浙江伊厦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资的环安华湖休闲农庄和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投资的里杭休闲山庄,预计投资均在5000万元以上,另有投资超过100万元的3家,投资20万元1家,各村开发樱桃、枇杷等基地6个近2000亩。

(三)实施品牌战略,促进示范特色基地发展。结合乡土特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开发新特产品,创各级名牌,进一步提高XX传统农产品的品质。短柄樱桃新品种开发成功,同华樱桃基地被科技局评为科技示范基地;金竹山庄在原有水果基地的基础上,开办了农家饭店,生意兴隆;创造优惠条件,引进综合性休闲项目“富润科技生态园”;山头河70亩迪1号红李引进,今年喜获丰收;XX高梁酒厂投资10万元,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皇浆高梁酒获得成功,攻克了技术难关,有效地提升了XX传统红高梁酒的品质,被评为绍兴市名牌产品和绍兴市绿色农产品。

(四)加强在技术、资金、发展思路、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结合实际,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开办休闲旅游农业讲座、休闲农业基地建设、从来人员上岗培训等农民素质培训班,听课人数超过600人次;引导果农建立相关协会,巩固原有各类基地,发展新的水果基地,扩大规模,形成集团优势,有组织地引导游客前来观光,使原有基地低、小、散的经营格局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五)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生态环境。采砂一直是安华湖环湖各村支柱产业,是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但该产业严重影响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为改变这一现状,年初,该镇联合有关部门,对安华湖湖区实施了禁砂,经过半年努力,极大地改善了安华湖的生态环境。同时,还结合“平安XX”的创建,经常性地做好当地村民的思想工作,解决开发单位与村民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半年,投资350万元的山头河2000余亩土地整理项目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大力推进康庄工程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实现村村通水泥道路,为进一步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来源于,欢迎阅读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思考与做法。

第6篇: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王国忠 朱恩 市农委种植业办公室、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农村经济2010年第4期

一、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资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就能把农业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二)发展生态农业是生产和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市民更注重生活的质量,安全、优质的生态农产品成为首要选择。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洁土”、“净食”的生活环境,就能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生态农产品,拓展广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

(三)发展生态农业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应用生态农业的一些先进理念和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化肥农药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减小环境压力,为上海的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四)发展生态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注重生态农业科技开发及推广应用,健全生态农业管理制度,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价值,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增收。

总之,上海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统一的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二、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与初步成效

(一)积极探索区域生态农业建设

1、农业部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上海郊区崇明县、宝山区已分别被列为农业部生态农业试点县和示范县(区),根据“立足示范、着眼推广、点面结合、讲求效益”的原则,在都市型生态农业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发展上海都市生态农业,建立一个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协调合理,整体功能较强,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优美整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新农村,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环太湖流域生态建设。上海市涉及环太湖流域有青浦区的金泽、练塘两个镇,共有耕地面积11.4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9万亩。近年来,这两镇围绕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推行绿肥养地轮作休耕制度,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以及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工程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二)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1、推进绿肥生产。绿肥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肥源,种植绿肥既可以增加农田经济效益,又可利用绿肥根瘤菌固氮、以小肥调大肥、以磷肥调氮肥等特点,富集或固定土壤中的氮、磷、钾及其它养分资源,翻压后可提供作物多种养分,绿肥秸秆还田还可增加土壤碳的含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其它理化性状,实施种地与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地力提高。在绿肥种植补贴政策的引导下,上海大力推进绿肥生产,2004年以来累计推广绿肥种植面积200多万亩。

2、完成耕地质量普查。2002-2003年,完成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普查工作,耕地符合上海市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占38.1%,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占47.9%,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占10.8%。2006年,又完成356万亩耕地的地力调查

与等级划分,全市耕地总体上处于较高等级,其中,一等地占17.4%,二等地占32.76%,三等地占26.09%,四等地占20.17%,等级最差的五等地仅占3.58%。同时,摸清当前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部分地区农田耕作层变浅,土壤次生盐渍化面积有所增加,养分失衡现象较严重,耕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3、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耕地质量监测是一项长期性的、公益性的农业基础工作。上海已在2007年底建立了500个地力定位监测点、100个环境质量监测点和30个肥料效应流动监测点,覆盖郊区大部分土壤类型和种植利用方式,每年为政府提供上耕地地力与环境质量报告。

4、加快中低产田改良建设。近年来,针对郊区部分耕地存在一定的障碍因素,一是推进松金青地区低洼地土壤改良工程建设,标准粮田建设面积30.4万亩;二是开展南汇5万亩滩涂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以及奉贤每年约2万亩平整田土壤熟化与改良工作;三是开展3万亩蔬菜等经济作物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四是嘉定等区开展重金属污染农田生物修复技术示范工作。

5、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为落实“占补平衡”政策,2010年以开展耕地质量评定工作为切入点,以建立和完善补充耕地质量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为重点,把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管理和验收工作落到实处。按照“部省共建、因地制宜、分级负责、部门协作”的原则,构建农业、国土资源两部门共同开展补充耕地验收工作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工作模式。2010年计划在奉贤区开展“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省级试点工作,做好评定和验收补充耕地质量工作,指导补充耕地质量建设。

(三)全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l、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商品有机肥推广作为解决全市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2004年在郊区水稻地区试点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1.5万吨;2005年至2007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工作连续三年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推广范围以粮田为主,兼顾种植蔬菜和西甜瓜的基本农田,三年累计推广应用33万吨;2008年、2009年继续加大推广力度,推广数量分别达15万吨和16万吨。至2009年累计推广数量达64万吨。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每年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50-60万吨,保护了郊区生态环境,改善土壤地力,减少氮化肥用量,减轻盐渍化程度,提升农产品品质。

2、资源化利用秸秆。一是推广秸秆直接还田。主要是在农作物收割时留高茬或利用农机设备直接将秸秆还田,以及稻田秸秆覆盖还田。目前,全市秸秆通过机械粉碎后还田的比例占到全市稻麦种植面积的80%左右。二是发酵制作食用菌培养料。以现有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组建食用菌培养基料生产中心,集中收集周边地区的稻麦秸秆,并加工成食用菌培养料,用于蘑菇等食用菌生产。同时,蘑菇种植后的废料还可用于水稻机械化育秧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秸秆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地遏制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量,有利于节约农业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的生物质平衡,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

3、减量化使用肥料农药。

按照上海市第四轮三年环保行动计划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实施方案,6个区县(农场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示范基地,累计示范面积8720亩,基本代表了本市种植业的主要生产方式,示范基地分3种类型:一是以规模种植水稻小麦为主的粮田双减示范基地,例如金山现代农业园区、奉贤庄行现代农业园区和长江农场;二是以种养结合小型家庭农场为主的双减示范基地,例如松江新浜家庭农场;三是以蔬菜生产为主的双减示范基地,例如青浦练塘茭白生产基地和嘉定华亭城市超市蔬菜生产基地。2009年通过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肥耕地地力技术、农药合理科学使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和种养结合等措施,减肥减药效果明显,各示范基地水稻、小麦、蔬菜化肥用量比2008年减少6~

12.11%,有机肥料与化肥、化肥中氮磷钾使用比例逐渐合理,农药减17.7-38.2%。

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目前,本市郊区除闵行区外,其他区县均列为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2009年全市测土配方面积达303.44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一是初步建立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包括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和水稻施肥分区图,稻、麦推荐施肥技术模型,以及推荐施肥的主要技术参数。二是肥料施用结构渐趋合理,氮磷钾比例逐渐合理,中高浓度复混肥料、配方肥用量增加,有机无机肥料平衡使用。三是节本增效经济效益良好,水稻亩均节本增效38.98元,小麦亩均节本增效41.59元。

5、探索种养结合农业。目前,上海已经在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方式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典型的模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松江区结合土地集中流转试点工作,推出了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家庭农场平均经营面积100-150亩,并在农场内建设一个年出栏1200头的猪场,猪场里产生的粪便和尿液,收集经发酵处理后就近还田利用。二是种养结合大型农场模式。警备区农场和海丰农场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形成了大型农场种养结合传统模式、现代模式以及欧盟模式。传统模式是指猪一猪粪一牧草一养猪模式、猪一猪粪一围河养鱼模式和猪一猪粪一林苗木一发展林业模式;现代模式是指猪一猪粪一有机肥还田一有机水稻和蔬菜模式、猪一猪粪(农作物秸秆)一沼气发电一养猪供暖和生活用电模式、猪一污水一氧化塘处理一还田模式;欧盟模式即“粪水生态还田”模式,建设全封闭粪水收集系统,将猪粪收集后由管道泵入储存6个月的大池中,经自然发酵无害化处理,然后通过大型粪水施肥机和搅拌机将发酵后的粪水喷洒农田。三是林下经济生态农业模式。随着上海生态林建设推进,逐步发展形成了林下经济等生态农业模式。据统计,2006年上海林地养殖规模百亩以上的使用林地11.6万亩,年出栏家禽115.37万多羽,产值约2000万元。2008年上半年,仅科委项目的一个示范基地约10000亩林地,养殖肉鹅60000多羽,实现产值约600万元。

三、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

(一)加快规划制度建设

l、制订发展规划。各区县应根据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所产生的废弃物再利用生态循环链建设为核心,科学制订生态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区域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目标。一是近郊城乡一体功能区(包括闵行、嘉定、宝山三区)。由于城乡处于一体,对农业生态要求更为严格,不仅要求将农业的自身污染降到最低程度,而且要求农业本身对都市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所以它是以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环境友好农业,着眼于通过使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技术、装备、手段及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业产出效率,还必须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重视发挥农业的生态友好功能,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二是远郊湿地生产功能区(松江、金山及青浦三区)。远郊湿地生产功能区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稻田的种植面积,以“稻田圈”作为重要的生态单元,减轻氮、磷元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生态安全和粮食生产双赢,确保上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在水体污染日趋严重,河、湖蓝藻肆虐,局部地区取水口水源严重污染,百姓生活用水发生困难的现象屡有产生的今天,充分发挥“稻田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更显重要。因此,该区域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应放在“稻田圈”为主的人工湿地建设上。三是滨海果品生产功能区(包括奉贤、浦东两个区)。该生产功能区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是上海市果品生产和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南汇的两甜瓜、水蜜桃,奉贤的黄桃,早已成为上海市著名的名、特、优产品。该功能区农田中经济作物栽植的面积较多,相对于粮食作物而言,经济作物对土壤肥办的要求较高,所以在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的投入较多,且对农田排水系统的要求较为严格,农田地力培育投入费用较多。四是三岛生态旅游功能区(包括崇明、长兴及横沙三岛)。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素以水清、气净、土洁而著称,加之岛上工厂企业少,所以生

态环境十分优良。三岛是上海绿色蔬菜和稻米的生产基地。该区域每年还有大量的滩涂经过熟化培育后转化为基本农田,该区域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加快熟化滩涂土壤,促进耕地质量提高。

2、出台相关法规。生态农业建设要得到长期健康发展,必须有完备的政策法规作保障。应加强生态农业立法,制订出台“上海市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上海市耕地保养管理办法”、“上海市耕地质量验收办法”、“耕地质量验收标准”、“畜牧业粪便污染处理规范意见”、“秸秆处理办法”、“种养结合生态补偿实施办法”等地方法规,为限制环境污染、鼓励资源再循环利用和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法律保障。

3、完善考核制度。为有效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加强各级政府工作责职,需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长效机制,配套制订《上海市生态农业建设工作考核办法》,对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做出成效或者失责的单位和人实施奖罚。同时,对区县、乡镇政府,应从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资源消耗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索新型绩效考核体制。

(二)加强队伍体系建设

1、恢复农业环境保护站。建议协调市有关部门,尽快恢复上海市农业环境保护站,具体承担本市生态农业建设技术指导工作,各区县农委相应成立本区域农业环境保护站,组织和实施本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工作。

2、健全市、区县和乡镇三级农业环境保护队伍。进一步健全市区乡镇三级农业环境保护队伍,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加强土壤肥料与环境保护实验室力量,承担农业环境检测监测工作。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认真总结推广传统农业生产中符合生态农业要求的投资小、易操作、实施面广、增收明显的生产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农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体系,重点研究开发无污染、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等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等。同时,加强生态农业技术培训与宣传工作,加快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l、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一是推广小规模种养结合模式。重点推广松江区新浜“畜禽养殖一粮食种植”相结合的种养模式;二是示范大型养殖场的生态利用模式。建设“畜禽养殖一废弃物综合利用一种植”示范工程,将畜禽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固体加工生产有机肥还田,畜禽粪便液体采用管道田间配套工程辐射周边地区还田。

2、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研究碳循环中的适用农业控制技术措施,并加快在农业生产中应用,降低农业生产的碳排放。3~5年内加大水稻、小麦、茭白、油菜秸秆综合利用力度,降低碳排放;发展有一定效益的经济绿肥50万亩,建议对实行低碳农业的栽培措施推行生态补贴。

3、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和蔬菜标准园建设。重点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基地生态配套工程和千公顷设施菜地标准园的建设,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成立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以保护生态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商标注册,参加农产品质量评比和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标识,打造知名品牌。

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按照稻麦、蔬菜、水果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标准化管理,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磷钾肥与中微量元素肥料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保障上海粮食和蔬菜等农产品的安全、优质、高产。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监测网络,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点,加强上游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实施重点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研究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

治技术,继续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降低上海化肥农药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畜禽粪便综合治理工程,推广商品有机肥20万吨/年;加快推进上海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工 作,争取在1~2年内摸清上海农产品产地环境基本情况,全面开展上海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开展农业投入品的有害物质跟踪分析和环境效益风险评估。

6、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建设生态庄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建设有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农业观光旅游基地、生态庄园。使农民在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观农村风光、带农特产品”的旅游消费中实现增收,并促使生态农业在丰富旅游内涵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

(四)强化资金政策保障

加大支持生态农业的投入,建立生态发展基金,以市政公债形式,社会化募集生态建设资金,并通过向污染者收取垃圾处理费、生态补偿费等补充生态建设资金: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鼓励工商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发展生态农业。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提高生态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小流域治理力度,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7篇:关于发展生态养猪的若干思考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我国养猪数已超过4.3亿头,但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周边环境对养猪生产环境的污染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以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原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影响出口

创汇的严重问题。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70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种,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猪、牛、羊、鸡病死,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直面世界金融危机,养猪业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仍停留在低水平徘徊,则难于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的养猪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求发展,而必须走与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生态养猪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人类健康,减少和治理养猪与猪肉产品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生产和制作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猪肉制品,这不仅是养猪业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口素质所应作的贡献,也是养猪业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我国生猪及其猪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旺盛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一、生态养猪的概念和实际效果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它是集约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亮点,是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生态养猪模式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动物福利。通过我们的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生态养猪的饲养效果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三省”,即是省水、省料、省劳力。因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和保持垫床60%以上湿度的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试验显示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栏时间缩短8~12天。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可批次饲养可达到800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三分之二的劳力。

2、“两提”,即提高免疫力、提高猪肉品质。由于生态养猪的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度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再加上有害微生物的大幅度减少和猪体拱翻过程中运动量的增加,有利于健康地生长发育。猪只抗病力增强,发病率降低,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的安全质量。经提取里脊肉、后腿肉检验,其氨基酸及其它营养含量分别提高了10%至15%,完全达到无公害猪肉标准,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明显优于该标准。如结合地方优质肉猪生产,将为开发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开拓优质猪肉产业打开一个新的渠道。

3、“一增”,即是增加养殖效益。生态养猪较传统集约养猪仅饲养环节即可减少饲料、节约用水等直接饲养成本40~90元/头。由于使用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仔猪成活率、母猪起栏率,产仔率提高20%,育肥猪可提前一周出栏。同时,该模式充分利用了锯末、稻壳、农作秸秆等作为垫料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之功效。所以新型生态养猪综合效益相对传统集约养猪可增加收入100~150元/头。

4、“零排放”,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生态养殖模式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该模式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避免了粪污在排放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5、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行发酵床生态养猪,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均可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成为非常好的有机肥。据调查,每10平方米的发酵床可以利用将近一亩地的玉米秸秆,这为避免焚烧秸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建设发酵床使用玉米秸秆、木粉、花生壳、稻壳等农作物有机废弃物作垫料,经发酵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实现农作物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我国养

猪业造成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加大“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力度,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为扭转城市和工矿区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肉猪存栏均超过了4.3亿头,出栏超过了

5亿头,猪肉产量超过了4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对江河造成的水质污染正上升为新的环境问题。

1、养猪业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环境卫生设施较差, 养猪业现代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对生猪粪便及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限, 在猪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密集排出,对附近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生猪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愈来愈突出,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粪便污水超出土地承受能力

畜禽粪便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目前,鸡粪已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等保护地施肥,且供需基本平衡。由于猪粪尿尚未进入流通领域,虽然每亩耕地能消化一头猪的粪尿,但在养猪比较集中的地区,猪粪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田的过度施肥(粪肥和化肥)则会增加土壤含氮量。因此对周围环境、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较大污染。

3、畜禽粪便对水的污染

土壤中的氮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多余的氮不仅随地表水或水土流失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而且还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对江河、湖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用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可使农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出现大面积烂腐现象;用于鱼塘或直接排入江河,则会影响水产养殖业。

4、畜禽对空气的污染

养殖场臭气的产生,主要原于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甲烷气、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特殊气体。若污染加重,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加大,导致空气中含氧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妨碍人、畜健康生存,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将使我国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5、生态负效应给畜禽疾病的防治带来的问题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微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相对散养,细菌性、病毒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种类增多、菌量加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和污染,造成人、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蔓延。尤其是存在如禽流感、sars等人畜共患病病原时,易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6、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问题

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动物疾病的增多,促使饲养者盲目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为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一些兽药厂和养殖场制定了预防疾病的用药程序,即无论是否有病,均定期使用抗生素。用此法防病,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细菌产生了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三、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发展立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变单一农业为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农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一业为主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养猪业为龙头,结合养禽、养鱼等饲养业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多业并举就是依托农业的发展,带动加工业包括饲料工业、屠宰加工业、肉制品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而孕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诞生,达到以工补农、以贸促农的目的。

2、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生态养猪业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机制,迅速推进养猪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即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生产,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因此,当养猪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入市场体系的建立,涉足生猪流通领域,配套和完善养猪的市场体系,走养猪产业化的路子,务求从根本上解决猪的销售问题,解决养猪的后顾之忧,然后再回过头来继续发展生产。只有这样,发展生态养猪业者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谈得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完善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

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管理体系。要从事生态养猪,并保证其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养猪全面实施,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猪的繁育体系、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地方猪种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种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优劣,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种猪的选育入手,建立和完善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为最终生产出市场畅销的品牌猪肉提供优良的种源。三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饲料品质的优劣、配制的好坏和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和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为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饲料。四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猪群饲养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对猪群实施科学的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群发挥最大生长潜力,确保生态养猪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五是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卫生防疫工作的好坏是生态养猪成败的关键。因此,从事生态养猪,卫生防疫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严格执行的卫生防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无病,确保生产出的猪肉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六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猪群的排泄物是猪场周边地区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周边地区环境的污染,对猪场直接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生态养猪首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生态养猪的良性循环,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贯彻污染防治原则,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无论集约化或小规模养猪生产,由于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和本场猪群的生产力和健康,而且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效益,成为制约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贯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落实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减量化就是尽量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合理选择猪场建设场址、合理规划和绿化场地,提倡干清粪工艺,加强卫生防疫、粪污和病死畜处理。

无害化就是对猪场固体粪污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干湿分离,发酵处理,生态还田的处理方案。

资源化就是将猪场粪便、污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和开发利用,必须根据资源化利用方向来选择处理工艺、设备和方法,争取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改善养猪环境,提高猪群生产力和健康水平,保障产品品质,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5、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利用

猪场环境的改善是生态养猪的前提。猪场环境取决于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场地规划布局、猪舍建筑设计、饲养管理设备选型配套、粪便污水处理和利用、兽医卫生防疫等,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从以上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一是采用合理生产工艺。猪场生产工艺包括猪群组成和周转方式、饲养方式、饲养密度、清粪方式、饮水方式、饲喂方式等,生产工艺的确定除考虑畜牧兽医技术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应有利于防疫和环境改善,如采用"全进全出"的转群制度和相应的猪舍建筑或专业场设置;采用"干清粪"方式和相应的设备等。二是改善场区环境。新建场场地应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牧场、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场地规划应区分为场前区(生活、行政、生产附属用房)、生产区(各种猪舍)和隔离区(病猪隔离舍、粪便污水及病死猪处理设施等);场内道路应净、污分设;应规划出隔离、防风、行道、遮阳等绿化地;猪舍布置应考虑防疫、生产联系,并保持适当间距,采用"多点式"专业场工艺时,各分场应相距3km以上;设置消毒、淋浴、更衣、种猪展示、外销猪装运等设施。三是猪舍环境调控。舍内环境调控应遵循既要保障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又尽量减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耗的原则。其一,要通过改善场区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改善舍内环境,不应单纯依靠猪舍建筑和通风、供暖、降温等环境调控设备;其二,要充分考虑猪的适应能力并给以适当的锻炼,不要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而把猪养成"温室花朵";其三,要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和时段,实行自然和人工设备调控相结合;其四,尽量进行猪体周围局部环境的调控和供暖、降温、通风、排污的综合调控,以降低分别设通风、供暖、降温等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6、强化食品安全、改善产品品质、积极面对国际贸易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与际国际接轨的一系列保障畜产品质量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贯彻实施到位。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验、检疫监管体制,加大生产的全过程监管力度。企业要加强对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的管理,并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把金融危机看成是一次历练的机遇,是自己转型升级的机会,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国家相关部冂要进一步采取及时、有力、准确的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和促进企业多接生产订单、增强出口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第8篇:关于发展生态养猪的若干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集约化养猪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生猪饲养量和猪肉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规模化养猪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妨碍人、畜健康生存,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日益加重,将使我国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大力发展生态养猪,保护生态环境是促进我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养猪业已成为我国不可缺少的产业。目前我国养猪数已超过4.3亿头,但养猪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周边环境对养猪生产环境的污染在一些地区还很严重,相关标准(兽药.饲料和食品)不健全、检测手段和设备落后.监管不严以及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驱动等主客观原因,畜产品安全已成为危及人民健康和畜牧业生存、影响出口创汇的严重问题。据全国畜禽疫病普查,我国共有各类畜禽疫病上百种,70年代以来,新增畜禽疫病就达37种,每年造成数以百万计的猪、牛、羊、鸡病死,直接经济损失达上百亿元;除疫病外,各类药物、化学物质、重金属、生物激素残留和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当前,我国直面世界金融危机,养猪业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仍停留在低水平徘徊,则难于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我国的养猪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求发展,而必须走与环境友好、资源合理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探索生态养猪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人类健康,减少和治理养猪与猪肉产品加工过程的环境污染,生产和制作无毒、无害、无污染、符合卫生检疫标准的猪肉制品,这不仅是养猪业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人口素质所应作的贡献,也是养猪业自身以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更是我国生猪及其猪肉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旺盛竞争力的根本保证。

一、生态养猪的概念和实际效果

生态养猪是一个跨学科行业,涉及到养猪学、动物营养学、环境卫生学、生物学与土壤肥料学等学科。它是以微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对猪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实行农牧结合、互相促进、低投入、高产出、少污染的良性循环的生态养猪系统工程。它是集约化养猪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亮点,是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生态养猪模式充分利用了猪的生物习性和环境变化规律,恢复了猪只的自然属性,体现了动物福利。通过我们的试验结果和相关资料显示,生态养猪的饲养效果可简要概括为“三省、两提、一增、零排放、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1、“三省”,即是省水、省料、省劳力。因生态养猪模式不需要用水冲洗圈舍,仅需要满足猪只饮用和保持垫床60%以上湿度的水即可,所以较传统集约化养猪可节省用水85%~90%。猪粪、尿被微生物分解转化为可被猪食用的有机物和菌体蛋白质,猪通过拱食,可节省精饲料15%~20%。试验显示育肥猪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栏时间缩短8~12天。由于猪场不需要清粪,饲养人员仅保证及时喂料、翻扒调匀过于集中的粪便、根据垫床干燥程度及时调整湿度即可,所以1个正常劳力可批次饲养可达到800头育肥猪,较集约化猪场节约三分之二的劳力。

2、“两提”,即提高免疫力、提高猪肉品质。由于生态养猪的猪舍通风透气、阳光普照、温度湿度均适合于猪的生长,符合动物福利要求,再加上有害微生物的大幅度减少和猪体拱翻过程中运动量的增加,有利于健康地生长发育。猪只抗病力增强,发病率降低,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了猪肉的安全质量。经提取里脊肉、后腿肉检验,其氨基酸及其它营养含量分别提高了10%至15%,完全达到无公害猪肉标准,在某些指标上甚至明显优于该标准。如结合地方优质肉猪生产,将为开发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开拓优质猪肉产业打开一个新的渠道。

3、“一增”,即是增加养殖效益。生态养猪较传统集约养猪仅饲养环节即可减少饲料、节约用水等直接饲养成本40~90元/头。由于使用了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提高了饲料转化率、仔猪成活率、母猪起栏率,产仔率提高20%,育肥猪可提前一周出栏。同时,该模式充分利用了锯末、稻壳、农作秸秆等作为垫料生产优质生物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生长之功效。所以新型生态养猪综合效益相对传统集约养猪可增加收入100~150元/头。

4、“零排放”,即实现粪污零排放,达到环保要求。生态养殖模式所产粪尿经过菌种发酵转变为微生物蛋白,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该模式将传统集约化养猪粪便污染处理问题提前在养殖环节进行消纳,避免了粪污在排放和运输过程中形成的二次污染,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方面开辟了一条新路。

5、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推行发酵床生态养猪,锯末、稻壳、花生壳、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均可作为垫料原料加以使用,通过微生物的发酵,成为非常好的有机肥。据调查,每10平方米的发酵床可以利用将近一亩地的玉米秸秆,这为避免焚烧秸秆,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条比较好的解决途径。建设发酵床使用玉米秸秆、木粉、花生壳、稻壳等农作物有机废弃物作垫料,经发酵后可作为优质有机肥用于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实现农作物废弃物的有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我国养猪业造成的生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在党和政府一系列加速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下,加大“菜蓝子”工程的实施力度,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为扭转城市和工矿区猪肉供应紧张的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肉猪存栏均超过了4.3亿头,出栏超过了5亿头,猪肉产量超过了400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但随着规模化养猪业发展造成的面源污染及对江河造成的水质污染正上升为新的环境问题。

1、养猪业对人类居住环境的污染

目前,我国环境卫生设施较差, 养猪业现代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对生猪粪便及其污水的处理能力有限, 在猪饲养及活体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和废弃物密集排出,对附近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生猪自身生活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愈来愈突出,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2、粪便污水超出土地承受能力

畜禽粪便可以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目前,鸡粪已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主要用于蔬菜、瓜果等保护地施肥,且供需基本平衡。由于猪粪尿尚未进入流通领域,虽然每亩耕地能消化一头猪的粪尿,但在养猪比较集中的地区,猪粪得不到充分利用,而农田的过度施肥(粪肥和化肥)则会增加土壤含氮量。因此对周围环境、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较大污染。

3、畜禽粪便对水的污染

土壤中的氮一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而多余的氮不仅随地表水或水土流失进入河流、湖泊污染地表水,而且还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对江河、湖泊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用被污染的地表水进行灌溉,可使农作物徒长、倒伏、晚熟或不熟,造成减产,甚至出现大面积烂腐现象;用于鱼塘或直接排入江河,则会影响水产养殖业。

4、畜禽对空气的污染

养殖场臭气的产生,主要原于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可分解释放出甲烷气、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特殊气体。若污染加重,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加大,导致空气中含氧量相对下降,污浊度升高,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妨碍人、畜健康生存,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也日益加重,将使我国的畜产品在国际市场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5、生态负效应给畜禽疾病的防治带来的问题

随着集约化养殖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环境微生物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相对散养,细菌性、病毒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种类增多、菌量加大,出现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和污染,造成人、畜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蔓延。尤其是存在如禽流感、SARS等人畜共患病病原时,易发生疫情,给人畜带来灾难性危害。

6、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耐药问题

养殖环境的恶化和动物疾病的增多,促使饲养者盲目大量使用抗菌药物。为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一些兽药厂和养殖场制定了预防疾病的用药程序,即无论是否有病,均定期使用抗生素。用此法防病,使养殖场一些常见细菌产生了强的耐药性,一旦发病,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

三、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发展立体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所谓立体农业就是变单一农业为多层次、多功能、多元化农业,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一业为主就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养猪业为龙头,结合养禽、养鱼等饲养业带动林果业的发展。多业并举就是依托农业的发展,带动加工业包括饲料工业、屠宰加工业、肉制品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等第二产业的发展,进而孕育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诞生,达到以工补农、以贸促农的目的。

2、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生态养猪业的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机制,迅速推进养猪业向商品化、现代化转变。即最终实现适度规模生产,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因此,当养猪生产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就必须把工作重点转入市场体系的建立,涉足生猪流通领域,配套和完善养猪的市场体系,走养猪产业化的路子,务求从根本上解决猪的销售问题,解决养猪的后顾之忧,然后再回过头来继续发展生产。只有这样,发展生态养猪业者才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谈得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完善体系建设、促进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

发展生态养猪、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和完善六大体系:一是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管理体系。要从事生态养猪,并保证其健康发展,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畜牧兽医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队伍,切实建立和完善生态养猪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体系,确保生态养猪全面实施,促进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建立和完善猪的繁育体系、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地方猪种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种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终端产品的优劣,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种猪的选育入手,建立和完善猪的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加强配套系的培育和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其开发利用,为最终生产出市场畅销的品牌猪肉提供优良的种源。三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饲料品质的优劣、配制的好坏和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猪肉的品质和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料生产和供应体系,为生态养猪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质优、价廉的饲料。四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猪群饲养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生态养猪的生产经营效益。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对猪群实施科学的的饲养管理,保证猪群发挥最大生长潜力,确保生态养猪取最好的经济效益。五是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卫生防疫工作的好坏是生态养猪成败的关键。因此,从事生态养猪,卫生防疫显得格外重要,必须建立和完善严密、可靠的卫生防疫体系,严格执行的卫生防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无病,确保生产出的猪肉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六是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猪群的排泄物是猪场周边地区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周边地区环境的污染,对猪场直接构成巨大的威胁。因此,生态养猪首先必须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体系,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和利用,从而实现生态养猪的良性循环,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贯彻污染防治原则,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无论集约化或小规模养猪生产,由于粪污处理不当导致的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周围环境和本场猪群的生产力和健康,而且间接影响产品品质、生产成本和效益,成为制约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必须认真贯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落实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减量化就是尽量减少养猪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合理选择猪场建设场址、合理规划和绿化场地,提倡干清粪工艺,加强卫生防疫、粪污和病死畜处理。

无害化就是对猪场固体粪污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采用干湿分离,发酵处理,生态还田的处理方案。 资源化就是将猪场粪便、污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进行科学处理和开发利用,必须根据资源化利用方向来选择处理工艺、设备和方法,争取做到污染物的零排放,实现清洁生产,改善养猪环境,提高猪群生产力和健康水平,保障产品品质,取得更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5、推进生态猪场建设,加强粪污处理利用

猪场环境的改善是生态养猪的前提。猪场环境取决于生产工艺、场址选择、场地规划布局、猪舍建筑设计、饲养管理设备选型配套、粪便污水处理和利用、兽医卫生防疫等,不仅对猪群生产力、健康和产品品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也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影响,必须因地制宜、考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源消耗,从以上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一是采用合理生产工艺。猪场生产工艺包括猪群组成和周转方式、饲养方式、饲养密度、清粪方式、饮水方式、饲喂方式等,生产工艺的确定除考虑畜牧兽医技术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外,还应有利于防疫和环境改善,如采用"全进全出"的转群制度和相应的猪舍建筑或专业场设置;采用"干清粪"方式和相应的设备等。二是改善场区环境。新建场场地应与居民点、工厂、其他牧场、交通干线保持一定的卫生间距;场地规划应区分为场前区(生活、行政、生产附属用房)、生产区(各种猪舍)和隔离区(病猪隔离舍、粪便污水及病死猪处理设施等);场内道路应净、污分设;应规划出隔离、防风、行道、遮阳等绿化地;猪舍布置应考虑防疫、生产联系,并保持适当间距,采用"多点式"专业场工艺时,各分场应相距3km以上;设置消毒、淋浴、更衣、种猪展示、外销猪装运等设施。三是猪舍环境调控。舍内环境调控应遵循既要保障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又尽量减少建筑、设备投资和能耗的原则。其一,要通过改善场区环境和加强饲养管理来改善舍内环境,不应单纯依靠猪舍建筑和通风、供暖、降温等环境调控设备;其二,要充分考虑猪的适应能力并给以适当的锻炼,不要盲目追求环境参数标准而把猪养成"温室花朵";其三,要尽量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因素和时段,实行自然和人工设备调控相结合;其四,尽量进行猪体周围局部环境的调控和供暖、降温、通风、排污的综合调控,以降低分别设通风、供暖、降温等设备的投资和能耗。

6、强化食品安全、改善产品品质、积极面对国际贸易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与际国际接轨的一系列保障畜产品质量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严格贯彻实施到位。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检验、检疫监管体制,加大生产的全过程监管力度。企业要加强对加工包装、储运及销售的管理,并以积极姿态迎接挑战,把金融危机看成是一次历练的机遇,是自己转型升级的机会,调整自己的出口策略,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成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国家相关部冂要进一步采取及时、有力、准确的措施,想方设法帮助和促进企业多接生产订单、增强出口能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努力实现外贸出口稳定增长。

(湖南省双峰县老科协高级农艺师方忠敬)

第9篇:温岭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思考

郏宣卿(温岭市农林局)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当前或今后“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温岭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主导产业明显凸现,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受资源、环境、市场等制约愈加突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面临着新的课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适应循环经济和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保护生态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市场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高效生诚农业的现状分析

1、农业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按照“效益农业强市,精品农业大市”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划为龙头,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手段,效益为目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培植主导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效益农业,规模、品牌农业迅速崛起。全市形成了以东部沿海8万亩的大棚西瓜,中北部平原6万亩的果蔗,东南部2万亩的大棚葡萄,南部1.5万亩的温岭高橙,西南部山区半山区1500万羽的温岭草鸡和白毛乌骨鸡等5大主导产业带。并建立了各类优质农产品基地30多个,面积20多万亩,玉麟西瓜基地、温岭草鸡养殖基地分别列入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连续命名为“中国高橙之乡”、“中国果蔗之乡”、“中国大棚西瓜之乡”、“中国大棚葡萄之乡”,温岭的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特点明显,产业特征突出,产品特色显著,已成为全省特色农业的三大亮点之一。

2、农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健全。坚持“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配套的思路,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把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至今,有23类农产品制订了地方系列标准73项,涵盖全市主导产业、优势农产品和地方特色农产品,使主要农产品有标可依、按标生产。为了使广大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易学、易懂、易操作,编制了生产模式图6张,提高了农户应用标准的水平。在制修订标准的基础上,加大了标准的推广实施力度,建立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基地18个,生态农业示范镇2个,示范村10个,生态农业保护区11个,经营面积达到15万多亩。有29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无公害基地认证,全面完成了农产品产地编码制度,建立了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被省评为无公害农产品建设先进单位,并列为全省首批7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市)试点之一。

3、农业产业化水平大为提高。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推进经营机制创新,大力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市拥有农业龙头企业69家,实现销售收入53.45亿元,其中超亿

元有4家,超5000元的有11家,建立农产品基地14.12万亩,带动农户10.54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总数达到59家,入社农户2500多户,建立基地7.55万亩,联接农户3.05万户,实现销售收入5.12亿元,向社员返还盈亏7630万元。箬横西瓜合作社等3家列入财政部、农业部合作社示范点,温联果蔗合作社等4家列入省示范性合作社。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发展态势看好,跨区域经营农业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有15家,各类大户723人,遍布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农产品基地17.05万亩,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9家,有27家企业、44位农民进入17个省市中的5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农产品营销网络,销售农产品13.39万吨,销售收入8.26亿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10亩以上种植大户4500多户,经营面积20.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1%,提高了农业的规模效益。

4、农业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针对农业结构调整后农产品数量大幅增加的实际,采取“铺路架桥、搭建平台、产销对接”的有效方法,正确引导农民进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产地市场注重“改善设施、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档次、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农产品的发展。全市46个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成交额达到100多亿元,其中松门水产品交易批发市场29.6亿元。运用现代营销理念,积极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农产品大卖场、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的产销对接,有27家企业和合作社与10多个大型超市、配送中心、200多个连锁店建立了长期的产销合作关系。坚持从服务农民、引导消费、拓展市场的实际出发,市政府每年分别在上海、杭州、南京、温州等大中城市举办温岭农产品推介新闻发布会,邀请新闻媒体参加,开展促销活动,为当地农产品进市场、活流通打开通道。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级举办的农交会、农博会、绿博会、洽谈会,展示展销农产品,扩大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切实抓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建设,落实专人,设点办证,提供优质服务,及时方便农民,自今年2月份开通以来,共有8036车次,3.48万吨本地农产品运往全国各地,减少运输成本88.47万元,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5、农业品牌化效应日益明显。按照农业品牌向品牌农业转变的发展理念,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向更多层次发展。全市有193件农产品注册了商标,玉麟牌西瓜、高龙牌草编等获省著名商标,绿牧牌温岭草鸡、美鲜达牌水产品、高龙牌草编、玉麟牌西瓜、滨珠牌葡萄等5只农产品被授予浙江名牌产品,坞根牌白毛乌骨鸡等7只农产品获台州市名牌产品。农产品质量认证步伐加快,全市有14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44只农产品成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质量档次明显提高。在历届省农博会上,选送的农产品获奖数逐年上升,2004年省农博会有12只评为金奖,名列全省前列,玉麟牌西瓜被评为“全省十大最受市民喜爱的品牌农产品”称号。在去年全省十大精品西瓜评比中,推荐的玉麟牌西瓜、“罗”牌西瓜独占鳌头,双双榜上有名,名列第

一、第三名。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和消费者的青睐。

6、农业设施化基础得到改善。为了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市政府加大农业的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导向,镇村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

近几年来,共投入资金10多亿元,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公路、百里标准海塘建设、金清新闸一期工程,江厦排涝隧洞、东海涂南片围垦,石塘、钓浜避风港等一批重点骨干水利工程相继建成,4900多公里的河道疏浚,4521公里的防渗渠道全面完成。通过土地整理、宅基地复垦、优质园地划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示范园区等建设,建成25.7万亩的标准农田,形成了“路成网、田成方、渠相连、林成行、机配套”的现代农业新格局。18万亩生态公益林正在建设之中,10万亩景观林建设项目开始启动。“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稳步推进,完成整治村建设52个,创建省级示范村3个,台州市级示范村9个,走在台州和全省的前列,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二、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经过各级的重视和努力,效益农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足和差距,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一是农民的思想观念落后。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大多还习惯于传统的生产经验和耕作方式,对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品牌意识不强,应用现代适用先进技术不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二是农业标准化推广实施力度不快。对农业标准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普遍存在着重标准制订,轻标准实施,农民对标准化的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有限,致使推广实施的范围不广、建设速度不快。即使获得认证的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等环节中,仍是常规生产、传统做法,科技含量低,标准化程度差。三是精深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结构调整,大宗农产品大多以鲜销和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比重低、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综合利用低,影响了农产品加工转化和附加值的提高。四是产品档次低下。农产品经营分散、规模偏少、量少质低,品牌产品不多,知名品牌更少,形不成自己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和拳头产品。有的有名无牌,有的有牌无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廖廖无几,免检产品、驰名商标尚未实现零的突破,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力。五是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工业“三废”、生活垃圾、污水排放以及农业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饲料添加剂、生长激素、防腐剂等对自然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对人体健康带来损害,造成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等各个层面的直接、复合、交叉、循环的主体污染,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安全,已成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要阻碍。

三、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思考

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一项涵盖面广、质量要求高、投资量大的系统工程,目前还刚刚起步,处在初始阶段,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要以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农业网站,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及高效生态农业知识,增强干部群众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上的统一性、认识上的自觉性、决策上的科学性、实践上的坚定性。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的方法,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保护农业生态

环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良好氛围,切实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经济发展路子,实现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制度建设是关键,规范管理是保证。按照“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要求,全面把握农产品质量,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面质量监控,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快农业标准化的制修订和组织实施推广工作,建立起“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农民主动、企业带动”的农业质量标准运行机制,使高效生态农业有标可依、按标生产、按标加工、按标包装、按标上市。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按照“集中、高效、权威、便捷”的要求,整合检测机构和力量,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检验和监督管理,着重抓好生产基地巡检、加工企业重检、市场交易抽检和出口创汇严检的检测检验网络建设,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条型码、生产经营档案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有档可测、有门可进、有质可追溯,保证绿色、生态、品牌农产品进市场,使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放心肉、放心食品。建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大执行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禁用品、假冒产品以及损害农产品安全的行为,保障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3、依靠科技,提高质量。高效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必须要用先进科技武装农业,推进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子。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名特优新为重点,以优化品种、品质为突破口,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繁殖、试验、示范、推广步伐,推动高效生态农业质的提高。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服务,搞活经营性服务”的原则,鼓励农业科技人员主动走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战场,通过创办和领办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范企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的推广和应用。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组织科技攻关,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着重在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科技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采取一对一结对、手拉手指导、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广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增强农民专业技能和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造就一大批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转化。

4、创新机制,培育主体。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着力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管理创新,整合生产要素,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注重品牌培育,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高效生态农业的精深加工水平和出口创汇能力。按照“政府支持、部门指导、规范管理、接轨市场”的原则,在多部门推进、多层次发展、多主体参与、多领域拓展的同时,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制订规范标准,建立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拓展服务领域,构筑合作网络,提高农民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

的组织化程度。坚持“因地制宜、规模经营、注重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建设一批“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带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的有利条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资源向优势大户集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高效生态农业的规模化水平。坚持“资源优化、优势互补、要素整合、市场拓展”的原则,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建基地、办企业、拓市场,实行跨区域经营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为新形势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辟新的发展路子。

5、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市场是起点和归宿,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和“绿卡”。各地要树立品牌观念,增强品牌意识,采取激励措施,大力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培育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实现贴牌为创牌,无牌为有牌,有牌为名牌。充分利用农业品牌优势,实行品牌整合,全面把握市场趋势,在稳定本地市场的基础上拓宽,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覆盖面。进一步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农民经纪人和专业营销大户的市场营销作用,加强与大中城市的农产品市场、超市的联合与协作,搭建信息平台,构筑营销网络,建立产销关系,开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储运配送,电子商务等流通手段,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和借助各种机会举办或参与各种展览、展示、展销活动,通过农产品的形象展示,提高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认真抓好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搞好管理和协调,促进农产品流通,减轻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

6、改善设施,营造环境。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要有良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各地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境外资本、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资高效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投入新机制,为高效生态农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为抓手,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变脏乱差的状况,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质量。以城市森林化、村镇园林化、农田林网化为载体,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平原绿化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创造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的良好生态环境。以重点水利骨干工程为重点,带动面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灾能力,增强发展后劲。以循环经济和清洁化生产为契机,加大农业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改善生态面貌、增强生产功能,实现生态安全,促进高效农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上一篇:排污管道施工合同范本下一篇:小学文明校园评比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