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免费(精选7篇)
境的保护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上海卷)目前全球已有188种杂草中的324个生物类型对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
A.品种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2.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a~d四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形成如下几种结构,其中最稳定的是()A.a→b→c→d B.C.D.a→bcd 4.(2012·深圳二模)广东省与外界交往密切,气候温暖,适合生长的生物种类相对较多,使其成为全国外来入侵生物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一般地说,外来物种大量繁殖()A.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B.不会降低基因的多样性 C.能有效丰富物种的多样性 D.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的描述是()① 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② 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能量伴随食物链而流动 ③ 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④ 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形成的整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2·揭阳考前练兵)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适于生长在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二、双项选择题
7.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与化学信息传递相关的是()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 C.蝙蝠捕食
D.花香引蝶
8.(2012·江苏卷改编)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多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三、非选择题
9.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 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量不到0.01 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2: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可以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称为信息素。根据其化学结构,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在防治害虫上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 2 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国外应用“迷向法”防治森林大害虫舞毒蛾是比较成功的。我国最近进行了“迷向法”防治棉红铃虫试验,处理区的监测诱捕器的诱蛾量上升到99%以上,交配率和铃虫害率均下降20%左右。
(1)材料1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
信息,而不是
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1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3)微量的性引诱剂就可引起同种雄蛾的反应,这说明引诱剂具有
性和
性。
(4)从材料2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
,从而使害虫种群的 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地区的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出了该地区A~E五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以及与大气的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图中未表示出分解者),请据图回答:
(1)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填图中字母),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2)上图中D的同化量少于C,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能量通过C自身的 作用消耗掉了,另有一部分能量流向了
,还有部分能量未被利用。
(3)温家宝总理在国际会议上指出:“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持续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大力增加森林碳汇……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
① 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能实现碳汇的生物学作 3 用除光合作用外,还有。
② 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 能力。
③ 1997年联合国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呼吁各国都要注意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这是基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具有 的特点。
11.(2012·惠州二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居民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
(2)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湿地中的芦苇、浮萍、浮游动物等生物共同构成。
(3)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进一步加重了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
调节。
(4)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
,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
12.(2012·肇庆一模)回答下面与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Ⅰ.不同生态系统中环境变化对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同。下图反映了不同生态系统在相仿的环境条件变化下,不同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反应。(1)相对于甲、乙两个生态群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是
(选填“甲”或“乙”)生物群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生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态的系统的 稳定性就越高。请分析生物多样性增加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的关系:。
(2)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的协调。
Ⅱ.在气候条件苛刻、生态位较宽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维持主要依赖于少数的“关键种”。在生态系统中,这些“关键种”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它们的生物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比例。
(3)北美洲的黄石公园中,至关重要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马鹿→灰狼”。其中,食物链中的“关键种”是
。在一段时间内,由于人类活动的原因,该“关键种”在黄石公园中消失了,请问,在随后的一段岁月中,该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应该是。
第3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 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C 2.C 3.B 4.A 5.A 6.C 7.AD 8.AD
9.(1)化学 物理(2)信息传递有益于种群的繁衍(3)高效 专一(4)干扰雌雄虫的正常交尾 出生
10.(1)A 5 A→B→E→C→D(2)呼吸 分解者(3)①化能合成作用 ②自我调节 ③全球性
11.(1)太阳能和化学能(2)垂直 生物群落(3)正反馈(4)无机盐被充分吸收 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为了适应多变的环境,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与资源相关企业相互作用而形成一个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商业生态系统。Moore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以组织和个人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生产出对消费者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联合体,具体由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供应商、投资商、竞争者、互补者、企业所有者或股东,以及有关的政府机构等构成,涵盖了企业开展商业活动所需的各种资源[1]。骨干企业( Keystone)、主宰企业( Dominator) 和缝隙企业( Niche player) 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主要 “物种”[2]。面对动荡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企业及系统的长期发展的前提条件。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是指,当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等外部条件发生较大变动时,系统能维持经营不受重大影响的能力,以及外部影响因素消除之后,系统恢复原经营状态的能力。生态位理论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物体之间的竞争性等问题的重要理论[3,4,5],为研究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应用生态位理论分析我国 ×× ( 整车生产企业) 商业生态系统中发动机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生态位宽度与重叠度,从企业生态位的视角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
1 企业生态位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物种都占有自己的生态位,它是生物不断进化形成的,在一定范围的时间和空间中稳定拥有的生存资源(包括食物、栖息地等),使其获得最大生存和竞争优势的特定的生态定位[6]。处于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受多维因子的制约,其中时间、空间以及资源是3 个主要维度[7]。企业生态位是生物生态位隐喻而来,指在特定时期和生态环境里,企业能动地与其他企业以及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功能作用。它既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和环境的生存位置,也反映了企业在该环境的社会、经济、自然等资源生态位因子上的梯度位置,还反映了企业在生存空间的资金、物质、信息、技术和人力流动过程中扮演的角色[8]。与生物生态位不同的是,企业生态位是由企业管理者选择决定的,并且可以依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变动或跃迁[9]。
生物学家通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等一系列的指标对生态位进行刻画,形成了生态学中重要的生态位重叠理论和生态位分离理论。生态位宽度是指在生态位空间内,沿着某一特定路线所通过的 “距离”[10]。如果不同物种需求同一资源( 捕食的时间、生存的空间、食物类型等),将导致物种间对同一资源的争夺,即发生生态位重叠。各物种为了生存,会主动采取生态位分离策略以降低彼此之间的竞争程度,并逐渐找到适宜繁衍和生存的实际生态位。类比于生物生态位宽度,企业生态位宽度是指企业所利用的各种市场资源的总和,即对市场环境资源适应的多样化程度[11]。从单维的角度考虑,即表示企业在该资源中所占据的长度。一般来说,生态位越宽,企业更能够表现出多元化,适应能力越强;反之,企业发展越单一,应变市场的能力越弱[11]。若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成立的时间,以及企业控制的各种资源等因素存在相似,则企业生态位一定会发生重叠[12]。
若仅从资源维度考虑,根据重叠程度的不同,可以将企业生态位重叠分为4 类: 即生态位完全重叠、生态位基本重叠、生态位部分重叠、生态位完全分离(如图1 所示)[13]。生态位重叠的部分越多,则表明企业相似性越高,竞争越激烈[14]。在这4 种状态中: a. 企业竞争相当激烈,企业应当采取生态位分离战略; b. 表明两个企业生态位都较宽,存在严重的重叠,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应当适当的将生态位分离; c. 这种状态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企业之间只有小部分重叠,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 d. 企业的生态位比较狭窄,虽然企业彼此能够和平共存,不给对方造成伤害,但是难以应对市场的突发变故从而保持企业稳定发展,应当适当扩宽生态位,谋求多元化发展。
2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生态位
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最重要的3 个维度是时间、空间以及资源。时间维度是指企业进入市场时间的先后、决策的及时性以及捕捉机会的能力等; 空间维度一方面是指其在商业生态系统的整个价值网络当中的所属位置; 另一方面是指在市场中企业地理分布的广度; 资源维度是指企业拥有并且能够控制的资源状况,主要包括资本、人力、市场、技术等方面[14]。在商业生态系统中,除骨干企业外,其它企业生产的中间产品通常不能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是将中间产品逐级供应给上一级企业,最终由骨干企业生产为成品投入市场。由此可见,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根据它们提供产品的类型( 即零部件、子系统、成品) 被分成了不同的层级。不同层级里的各个企业在系统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拥有不同的资源。所以,每层级之间企业的生态位是完全分离的;同一层级里的企业提供不同的中间产品,即系统中企业在 “产品” 资源维度上的生态位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企业在系统中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如图2 所示)。在这个 “金字塔”层级里,位于低层级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改变核心资源使生态位跃迁到上级,它们只有通过战略调整扩大或缩减生态位宽度,甚至移动生态位以应对外界的变化。因此,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生态位布局相对稳定,能够保持系统结构的相对稳定,从而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营。
在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生态位大多为完全分离、少数为部分重叠、极少企业生态位完全重叠。企业生态位分离,可能是生态位彼此相邻,也可能是生态位完全分开,这两种情况下企业之间都没有竞争,系统中各个企业各司其职、和谐共处,自觉维持系统秩序保持系统稳定。企业生态位相邻可能是企业彼此主动回避竞争的结果;企业生态位的完全分离,虽然两个企业没有竞争,但企业生态位彼此之间的空白地带表示资源是不完全被利用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重叠会产生竞争。这是因为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的发展终究要受到各种资源的限制,企业的数量总会达到商业生态系统的 “饱和水平”。当资源都被占用时,生态位重叠将产生竞争。如图3 所示,纵轴表示资源的数量,横轴表示商业生态系统处于不同时间点的企业数量,当资源总量一定时(即k所在的位置),只要系统中企业的数量不超过A,都可以被系统容纳。若企业无限制地加入系统,必将导致企业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甚至使部分企业退出系统。当某种资源稀缺时,系统中企业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争夺该资源上。例如同样为争夺骨干企业 “产品”资源的一级供应商,一旦一家 × 企业成功获取某一类全部 “产品”资源,且 × 企业的规模正好满足骨干企业的需求,那么该骨干企业就无法容纳第二家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除非骨干企业为了防患于未然希望有两家企业提供),任何想与 × 企业竞争的企业都会发现,当系统无法接纳也没有计划接纳生产同样产品的两家企业时,执意参与其中只会两败俱伤。因此,企业之间适度竞争,能给予企业适度的压力,促进企业积极效力于商业生态系统,有助于系统稳定。企业之间过度的竞争可能导致系统原本稳定的结构遭到破坏,倘若该企业为构成系统结构中关键的一环,那么很可能导致系统结构瓦解,难以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企业想要长期与骨干企业保持合作,保持系统的稳定,与其与同一层级的企业之间相互争夺有限资源,不如通过改变自身的方式来开拓广泛的未被利用的资源空间,即避免生态位重叠,充分开发未被利用的生态位,尽可能使每个层级的企业生态位相邻。
3 企业生态位测量模型
3. 1 研究对象和生态位因子的选择
我国XX整车生产企业,有着较长的历史并且经历了复杂的变迁。通过对整车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扩充产能,引进更多新车型,建立发动机工厂, × × 整车生产企业不再仅仅是一个汽车组装厂,而是一个有研发能力的现代化汽车商业生态系统。选取 × × 商业生态系统生产企业网络中企业的生态位作为研究对象,可以为我国汽车制造商提供借鉴。
通过对我国 × × (整车生产) 商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整个系统的成员企业都长期稳定的将 “产品” (零部件) 提供给骨干企业,由骨干企业生产出最终产品投入市场。因此,可以认为该商业生态系统中每一层级供应商企业的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基本相同,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扮演基本相同的角色,但在资源维度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随着 × × 整车生产企业对零部件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相同 “产品”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对 “产品” 资源的竞争越发激烈。因此,有必要从资源维度对 × × 商业生态系统的一级供应商企业的生态位进行分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多种资源的支持,而企业生态位在资源维度上则表现为对资源的占用情况。对于 × × 商业生态系统的一级供应商企业而言, × × 整车生产公司是供应商赖以生存和成长所必需的 “食物”资源。当 × × 公司购买供应商企业的零部件产品时,该企业就获得了骨干企业 × × 公司的资源,也就是对其资源形成了占用。对于不同供应商企业,由于提供的 “产品”有所不同,因此占有骨干企业资源类型不同。
3. 2 构建企业生态位测量模型
在生态学中,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分别是描述物种的生态位和物种间生态位关系的重要指标,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度测量方法主要有Levins公式、 Hurlbert公式、 Pianka公式、Petraitis公式等[14]。由于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优点及缺陷,在实际的应用中可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在上述公式中,Levins的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可以借助资源矩阵(利用物种所占据的资源状态,即资源类型和资源数量构建的矩阵) 估算出,并能客观的反映出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以及与另一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度。如果物种占有的资源越相似,那么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越接近于1,反之越接近于0。由于选择的是一级供应商提供给 × × 公司产品的种类和数量,符合Levins的生态位宽度测量方法和Pianka的生态位重叠度测量方法在生态学的应用要求,并且测量结果能够真实和客观的反映供应商之间对资源的占有程度和对资源的争夺程度。因此,选择Levins的生态位宽度测量方法和Pianka的生态位重叠度测量方法用于XX商业生态系统企业生态位的研究。
供应商企业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测量计算步骤如下。
3. 2. 1 构建 “产品” 资源矩阵———零部件矩阵
以 × × 商业生态系统中成员S个一级供应商为行,R种零部件类型作为列,形成表示一级供应商对骨干企业 “产品”资源利用状况的零部件矩阵[15,16]。
其中,Nij为一级供应商i供给零部件j的数量; Yi是一级供应商i占有产品资源的总数; Xj为零部件j的总数; Z是 × × 商业生态系统中所有产品的总数。
3. 2. 2 计算企业生态位宽度
利用公式(1) 计算企业生态位的宽度[17]。
式中,Bi为一级供应商i的企业生态位宽度。Pij= Nij/ Yi是一级供应商i供给零部件j的数量占该企业占有零部件资源总数的比例。Bi越小,企业生态位越窄; 反之,越大。
3. 2. 3 计算企业生态位重叠度
利用公式(2) 计算企业生态位重叠度[18]。
式中,αmn= αnm,αmn表示一级供应商m与一级供应商n的企业生态位重叠度; pma和pna分别代表一级供应商m和一级供应商n提供零部件类型a (a = 1,2,…,R) 的数量占它们提供给整车生产企业所有类型零部件的总数量的比例。企业生态位重叠度数值的范围在0 ~ 1 之间,生态位重叠度为0 表示企业生态位完全分离,生态位重叠度为1 则表示企业生态位完全重合,即 αmn数值越大,生态位重叠度也就越大。
4 实证分析
4. 1 企业的选择及数据采集
在生态学中,衡量物种生态位都采取的是时间点数据,那是因为通过对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测量反映当下物种之间的生存状态和竞争状态。同理,对于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生态位的度量只需选取时间点数据,不需要考虑企业之间合作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因此,选择2014 年 × × 整车生产企业MEQS型发动机的21 家一级供应商为研究对象,原始数据如表2 所示。为了保护 × × 商业生态系统的权益,供应商企业名称用字母表示,即表2 的第一列所示,第一行为构成MEQS型发动机零部件种类的名称。表2 中的数据为每家一级供应商提供给 × × 整车生产企业MEQS型发动机相应零部件的数量(个/台)。
个/台
4. 2 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的计算
2014 年 × × 整车生产企业的21 家一级供应商分别提供给 × × 公司的零部件总量= 每台MEQS型发动机需要该零部件的数量 × 搭载MEQS型发动机汽车的生产量。由于每年 × × 公司生产的汽车总量是一定的,也就是生产的汽车总量是一个常数,所以对于每个零部件总量的考察可以化简为对每台MEQS型发动机需要该零部件的数量的考察。由于MEQS型发动机是定型产品,构成部件相同,对各种零部件的种类、型号和数量需求是一定的(表2)。
由表2 可知,21 家供应商中7 家的企业生态位相互重叠,以相应的9 个 “产品”资源———零部件类型作为列,形成如表3 所示的零部件矩阵。利用公式(1) 计算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宽度。如表4 所示,供应商J的生态位最宽,为3. 0000;供应商S和供应商U的生态位最窄,宽度均为1. 0000,余者在1. 0000 ~ 3. 0000 之间。
利用公式(2) 计算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重叠度。如表5 所示,供应商R与供应商Q的生态位完全重叠,重叠度为1. 0000; 供应商A与供应商J的重叠度最小为0. 2243, 余者在0. 2243 ~1. 0000 之间。
个/台
注: 表中空白处表示企业之间生态位分离,没有重合部分。
4. 3 计算结果分析
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宽度在1. 0000 ~ 3. 0000之间,生态位重叠度在0. 2243 ~ 1. 0000 之间。生态位的宽度反映了供应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生态位的重叠度反映了供应商对骨干企业零部件产品资源的占有程度。供应商之间重叠度越大,则其生态位相似性越大,之间的竞争也越大。图4 是7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分布图,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客观地反映了这些供应商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之间的竞争程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MEQS型发动机的21 家零部件供应商中,14 家供应商的生态位分离,5 家有一定程度的重叠,2 家完全重叠,客观、准确地度量了相关供应商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刻画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程度。 × × 整车生产公司为了应对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将会调整和开发新的车型,并会要求商业生态系统中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相应的配合,对于某些应变能力、研发能力较弱的供应商或者规模达不到要求的供应商,系统会引入提供相同零部件的供应商,这是导致 × × 商业生态系统中某些企业生态位产生重叠的原因。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1) 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 × × 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生态位分离、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状况并存,说明供应商之间存在着对相同资源的争夺,有的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还非常激烈。作为实证对象的21 家供应商均从2005 以来与 ×× 整车生产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能够反应 × × 整车生产公司的一级供应商之间生态位的实际状态。二级及以下供应商以小企业为主,无法采集到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缺少这一层面的实证结果是本文的不足。
(2) 企业生态位的重叠表明企业之间具有竞争关系。竞争有利于促进供应商改进产品质量和提升生产效率。商业生态系统是互利共生的经济体,系统中的所有企业都有其生态位,各司其职,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协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整车生产企业作为骨干企业是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和领导者,应采取有效的策略使每一层次的供应商之间具有合理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来促进供应商之间进行有效的竞争,在不断提高系统整体竞争力的同时,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其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的相对稳定,能量、物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究其原因是不同的生态系统都有在一定范围内消除外来干扰的能力,即自我调节能力。当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引起其它成分发生一系列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反馈调节。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其中负反馈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能使最初发生的变化向相反a的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正反馈则是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发展。
例1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解析 水蚤以藻类为食,早期藻类大量增多,水蚤增多,因水蚤大量繁殖导致藻类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而后期因污染导致水蚤死亡,水蚤的死亡又加重了污染是正反馈。
答案 B
点拨 判断正、负反馈调节的方法:从调节后的结果状态与原状态之间的变化分析。调节后的结果:进一步偏离原有水平为正反馈;回归原有水平为负反馈。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生态系统抵抗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其核心是抵抗破坏,保持稳定。抵抗力稳定性的强弱取决于的营养结构,即: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越高。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其核心是遭到破坏,恢复稳定。一般情况下,二者的关系是相反的且同时存在,即抵抗力稳定性高,则恢复力稳定性就低,反之亦然,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选项A、B、C正确。
答案 D
点拨 首先分清外界干扰对生态系统破坏后的结果状态,其次据结果状态判断稳定性的类型,最后根据稳定性的类型来解题。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以及对环境的污染往往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那么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包括:首先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其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该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例3 关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
B.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
C.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
D.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加大相应物质、能量的投入,以维持其稳定性
解析 本题考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应运用生态系统稳定性原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解题。生态系统稳定性在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禁止开发,而是合理利用,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对于人们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加大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物种的数目有关,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可适当增加物种数目。
答案 A
点拨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题目,主要围绕两点:首先,看最后的结果状态有无通过增加物种多样性来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其次,看外界干扰的最终结果能否打破原有平衡来判断是否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习题,要从题目中找到各种外界因素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后的结果状态,然后以其为核心点展开分析来解决问题。
[练习]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树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2.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排水]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 。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 。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 ,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 。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 。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 、 进行调控。
[参考答案]
1.C 2. (1)高 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 (3)增加水中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 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课型:新授课 执笔人:彭娜 审核人:刘莎
使用时间:2009.11.30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目标: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3、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
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学习难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四、授课内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或 的能力,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不是 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生态系统难以恢复。
『自主学习』分析河流受到轻微污染和森林害虫数量增加时,生态系统是如何自我调节的。
『典例分析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五)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 的能力叫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 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合作探究』分析北极苔原和热带雨林两个生态系统,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典例分析5』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虫危害,其主要原因()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总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其自我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而恢复力稳定性。
(六)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 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的协调。『迁移运用』举例说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措施。
五、反馈练习
4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
A.生产者 B.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分解者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2.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温带草原 4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温带针叶阔叶林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低
B、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
D、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一旦消失,原有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
44.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
A.松毛虫繁殖能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4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可以说明生态系统的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食物网的结构可以改变 D.受气候更替的影响 48.18.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错误叙述是
A.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 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
C.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2.能力方面: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教学难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引用一些直观的图片,指导学生分析实例,总结规律,得出结论,运用实践的能力。同时应用讲述法、比较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一些实践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和应用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导入:
同学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习过一首古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蕴含了生物学知识: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使经历了大火,这个生态系统仍然复苏了。那么为了证明生态系统确实具有这样的稳定性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实验来证明它。其中很著名的一个是美国的科学家们做的实验。
课件展示“生物圈II号”实验资料
【提问】八位科学家原打算在“生物圈II号”中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为什么中途撤出了?这个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提示:1.由于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消耗掉大量的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部分二氧化碳又与建“生物圈II号”的混凝土中的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氧气含量由21%下降到14%。2.昆虫中除了白蚁、蟑螂和蝈蝈外基本死亡,食物链等营养结构联系中断。3.靠花粉传播繁殖的植物都灭绝了,粮食严重减产。„„)
【讲述】: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人工制作的生态系统都难以长期维持稳定,因此人类应当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唯一家园。那么现有的生物圈为什么能够自我长期维持稳定呢?应该怎样保护呢?今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板书]: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1.概念:见课本109页
【讲述】:我们把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设问]: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为何仍能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讨论:略)
[实例阐述]:请同学们看课本
①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②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
[教师归纳]:以上列举的实例,都说明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
[板书]:
2、原因:自我调节能力
[讲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即种内斗争。
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
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即环境容纳量。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并且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
展示PPT课件:草原生态系统兔与草的数量存在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回答出“负反馈”的概念
[讲述]:大家刚才列举的实例中,在调节机制上有很多与此类似,调节的结果都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这种调节机制叫做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通过它的作用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稳定,因此我们说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板书】
3、基础:负反馈调节
(设问):刚才讲了负反馈调节它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那么在生态系统中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不是无限大呢?
实例分析:①黄土高原由于植被被长期滥采滥伐造成水土流失
②草原放牧过量造成植被啃食过量草场退化严重
【讲述】: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过度的污染,超出了自身调节能力范围,鱼类的数量就会大量死亡,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死亡。这就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过渡:那么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实例分析:草原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比较 学生思考回答: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无机环境有关
教师总结: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单一,一种生物的死亡就会影响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而森林生态系统食物网复杂,一种生物的死亡可以有同一营养级的其它生物代替,这样就不会影响下一个营养级生物的生存,因而稳定性就强。同时环境越好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板书】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成正相关
【过渡】: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干扰和破坏不超过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这种稳定性表现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板书】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一)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内含指的是什么。实例分析:①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
②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
[提问]:抵抗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比较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不同
学生回答: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有一定限度。
【板书】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正相关 [过渡]: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什么叫恢复力稳定性。【板书】
(二)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实例分析: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②河流遭到严重污染后
[提问]: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思考比较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不同
学生回答:1、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数量多,繁殖快。
2、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小。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的生物种类越繁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
【板书】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一般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负相关
(三)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利用曲线图说明)
(a为抵抗力稳定性,b为恢复力稳定性)
[提问]:如果将两个生态系统放在一起比较,显然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那么,恢复力稳定性又是谁高谁低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①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②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如果遭到破坏,比较容易恢复。③但是,还要考虑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如,当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热带雨林由于所处的环 4
境高温多雨,气候适宜,故能够较快地恢复;但极地苔原由于寒冷,天气恶劣而须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说明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比后者高。
[小结]:看来,比较恢复力稳定性时,除了考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外,营养结构简单,遭到破坏后比较容易恢复,还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课堂巩固]:
1、比较热带雨林和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高低?
2、比较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和沙漠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高低? [过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态系统具有保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可是,这种能力也是有限的。因而我们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
三、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和措施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提问:谁能够举出两个方面的例子?
学生:合理放牧,合理砍伐,合理捕鱼等;建立自然保护区,兴修水利,建防护林等。
小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在人们的生存面临了许多的危机,将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才是最有意义的事。【作业】练习一二
八、板书设计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自我调节能力
3、基础:负反馈调节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一)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正相关
(二)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一般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成负相关
(三)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广药白云山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于8月13日再度揭幕。8月13日至8月31日期间,广药白云山将在全国各授权的更换点进行家庭过期药品的回收,居民可凭身份证按《换药目录》中的品种1:1比例更换新批号产品,不同城市的回收时间可参见官方活动公告。
同时,本次活动还支持线上参与。市民可使用支付宝扫描药品上的电子监管码,填写提交相关信息,一键呼唤菜鸟快递上门取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市民还能领取广药白云山天猫旗舰店的优惠券,优惠券使用时间为2018年8月13日至9月30日,可用于购买广药白云山天猫旗舰店的任何商品,欢迎广大市民前来参与。
据了解,广药白云山为鼓励广大市民参与药品回收,还专门推出了趣味小游戏。小游戏以动态漫画故事的形式展开,根据故事指引,玩家将了解到药品的一生,体验一粒药被买下、被遗忘到最后过期的感受,用户将会为这颗过期药做出选择,决定它的去向结果,同时还能将结果分享到朋友圈,生成玩家所在城市的支持海报,与伙伴们共同分享游戏乐趣和药品回收所带来的满足感。游戏最后,玩家可转入广药集团回收过期药品活动,同时收获超值药品、知识和快乐。
据了解,广药集团早在2004年就关注过期药品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启动了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今年时值活动十五周年,广药集团对“家庭过期药品回收(免费更换)机制”再次进行创新提升,与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国大药房、大参林、海王星辰、成大方圆、张仲景大药房、怡康医药、阿里健康等主流医药终端连锁正式组建“广药白云山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终端联盟”,并将陆续在全国200多个城市的“永不过期药店”进行过期药品回收或免费更换。
一、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对于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人们很多时候都会更加关注对地表的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从而忽略了对地下的微生物系统进行生态上的研究, 尤其是土壤的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从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的流动角度来看, 微生物在其中是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的。因此, 对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促进整个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
土壤中各种有机营养物和无机营养物是十分丰富的, 它为整个微生物的成长和繁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场所。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土壤生态系统也是复杂和多变的。一般来说, 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指的是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层次的变化情况。这些指标对整个微生物群落的稳定有着象征性的意义, 同时也可以对土壤生态机制和土壤胁迫对群落的影响进行相应的显示。近些年来, 在地上部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研究方面, 已经开展了较多的研究, 但是在土壤的多样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方面, 相关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在土壤当中, 细菌和病毒的分布是十分广泛的, 但是具体的数量却不算特别多, 如果某种细菌的数目在增加的话, 那么相应病毒的数目也会在增加[1]。
二、土壤中微生物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自身的抗干扰和维持系统平衡的一个能力。对于这个稳定性来说, 它的受影响因素也是十分广泛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特征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也会和外界的一个干扰的轻度和特征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二是恢复力的稳定性。抵抗力的稳定性主要指的是生态系统遇到环境改变或者由于人的原因所产生的改变时, 这个系统恢复到原来就有的一个状态的能力。除此之外, 敏感度也是一个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指标。敏感度指的是生态系统遇到自然或者认为环境改变时的一个变化程度, 它和抵抗力的稳定性恰好是相关的概念。
三、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一直以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一直是人们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因为生物多样性如果出现了丧失的现象, 那么就会引发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都出现下降, 并且是一个可持续下降的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们开始慢慢地去关注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并且对二者的关系也开始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当前, 人们会认为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根据之前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 生态系统生物的一个丰富度和数量的增大都会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大大的提高。不过也有研究认为二者之间的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的。当前, 也有学者认为, 生态系统分类单元的一个多样性情况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对环境胁迫的缓冲作用的影响才是二者关系之间最基本的影响因素和问题[2]。也就是说, 微生物多样性越高, 对于一些胁迫的互补型单元就越有可能存在, 从而受到环境胁迫后整个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也会越来越高, 使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得到了提高。
土壤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物种的一个丰富度和均匀度会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抵抗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且生态系统的一个特定的功能对于环境的胁迫响应程度也有着一个很显著性的差异影响。在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研究方面, 国外的很多研究结果认为,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影响不是通用的, 它们至今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展开一个更为深层次的研究。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和物种的变异等, 在这个研究上面, 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因此所需要的研究力度的投入也会更大。
四、结语
如果单纯地考虑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对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因为对于生态系统来说, 地上的系统和地下的系统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并且有着很复杂的一个物质交换的关系。因此, 在以后如果要对陆地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 就需要更好地把地上和地下生态系统进行结合, 同时要促进宏观理论和微观实验的结合, 确保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更加准确, 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合理。
摘要:土壤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一直以来都是生物界研究的重点。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生态和大自然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随之而来的破坏也在加大, 对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关系进行研究, 将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护工作的良好开展和推进。
关键词: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稳定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孟培.土壤生态系统微生物多样性及稳定性关系的思考[J].智能城市, 2016 (03) :170.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免费】推荐阅读:
优质课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05-31
生态系统生态学作业12-14
《生态系统的结构》的教学案例02-24
生态系统概述教案05-24
生态系统教案设计07-14
生态系统调查表格11-05
生态水利工程与河流生态系统保护探讨论文01-24
浅谈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构想10-27
第四节生态系统教学设计03-20
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