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推荐8篇)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篇1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该定义强调了两个内容:一是强调生态旅游向游客提供了一种旅游生态产品;二是强调生态旅游应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责任。可见与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相比,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绿色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以旅游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准确点说就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还会使当地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 历史。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建设,则是一项新兴产业。森林公园的涧流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我国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自1982年我国在湖南诞生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及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到1997年底我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建立了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大部分森林公园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不少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的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发展。

根据《中国林业“九五”计划和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旅游事业的总体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以森林公园建设和开展特色旅游为重点,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提高水平,到2010年,我国森林公园将发展到2000处,面积达到1900万庆,使森林公园真正成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地。

三、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是较短,目前尚未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所以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生态旅游概念理解的泛化和误解

生态旅游的概念在我国有泛化的趋势,如果只把生态旅游理解为自然旅游或和可持续旅游,这些看法是片面的、不正确的。自然旅游主要强调的是利用自然资源来吸引旅游者,让旅游者在自然风光中获得一种享受,并不注重对自然的保护;而生态旅游更强调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要对自然保护做出贡献,不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旅游不能称为生态旅游。比如,狩猎旅游可以是一种自然旅游,但它不符合生态旅游的标准,因为它是对生物造成了伤害;而观鸟旅游是一种生态旅游,当然其前提是不破坏或干扰鸟类的生存环境。可持续旅游是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而引申出来的旅游业发展原则,适用与所有能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保持和谐发展的旅游形式,它绝不仅局限于生态旅游,还包括其他形式的旅游,当然做不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不能称为生态旅游。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新求知的高层次旅游。能让更多的人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欣赏体验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感受反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同时,进一步唤起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增强环保意识。

(二)缺乏规划、过度开发、盲目建设问题突出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的论证、评估与规划,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盲目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对许多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造成损害与浪费。例如旅游溶洞的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一旦发现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了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溶洞环境的平衡,加速了洞内景物的老化,如今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 景观趋同现象严重

许多生态旅游区热衷于旅店、餐厅、商店的建设, 盲目修建旅游设施。人为地修建过多的模仿性极大、格调低、缺少趣味性、粗制滥造、与周边自然景观不和谐的人造景观, 造成景区在自然景观中演变出大量的城市化、商业化景观空间,大大降低了生态景区的美学价值。很多景区存在着建筑物的线条、形态、颜色和质感与生态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背景极不协调的现象,破坏了旅游区景观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四)缺乏必要的管理机制、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区内各大饭店、宾馆林立而起,由于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景区内的楼堂馆所及生活设施也随之巨增,随即带来了生活废水、垃圾粪便和燃煤等污染,使旅游区的环境质量下降,观赏价值也随之贬低。而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需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旅游人数增加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的自然保护区出现资源退化。

(五)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

我国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自觉的旅游环保观念远未形成。许多不文明现象在一些景区比比皆是:随手丢垃圾、乱写乱画、践踏草地等。旅游经营者也存在素质不高的表现,不少饭店、餐馆的污水和垃圾未经处理就随处排放;低级粗糙的商业化景观泛滥,与环境很不协调。许多生活在景区的当地人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采造成的破坏让人触目惊心。有调查表明,我国绝大多数旅游风景区的水质、空气以及土壤、植被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四、促进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了解决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很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普及生态环境知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生态旅游是符合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旅游,只有将保护思想融入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要克服“低投入高产出”的误导,处理好可持续发展观与生态旅游经济功能的发展观的之间矛盾;要克服“生态旅游无污染”误导,处理好保护环境与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矛盾;要克服“非耗竭性消费”的误导,处理好生态旅游资源的有限开发与客源的迅速增长的矛盾。

2、搞好生态旅游区规划。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明确行动方案,以促进生态旅游积极稳妥的发展。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市场应规范,应建立机制,对相关人员进行资格认定和评审,从制度上确立规划人员的责任和利益。

3、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了解决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体制障碍和机制缺陷,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对产业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不合理部分,补充不足的方面,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明晰产权关系。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可以引入承包经营等不同的经营开发模式,将经营权出让给私人业主,政府部门应尽快从具体的经营管理中脱离出来更好的行使规划、管理、监控的职能。

调整收益分配制度。生态旅游的收益包括直接收益,即门票和景区内旅游服务收益;间接收益。调整目前的收益分配制度,一是在旅游经营管理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制定相关政策,使收益在目前的情况下向当地居民倾斜,同时大力吸收本地居民参与景区的管理、服务等各项事务;二是在旅游区与政府之间,适当减轻旅游区经营管理的经济负担,通过各种渠道将旅游直接收入的分配向旅游区倾斜,使得旅游效益更多的用于旅游区建设、保护与开发。

利用税费等其它经济手段进行有效调控。实行差别税率和优惠政策,扶持生态项目,利用财政、信贷等经济杠杆,调动旅游开发经营部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积极性。

4、加强对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整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的饱和和超载问题,要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的生态旅游者告知已发生的饱和和超载现象,使其改变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决策;在旅游旺季提高门票、食宿等费用;替代性开辟新的生态旅游区;延长旅游季节等措施来扩大旅游供给能力,增加分流。同时,根据生态旅游区不同景点的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分区管理,如建立远眺区、控制区、适度开放区和开放区。

5、健全环境立法和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有效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质量监督和评价。要结合各种有效手段,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运用法律武器,为保障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五.结语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现阶段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的初级水平,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科学理解;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 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从而形成我国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已经给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改变当前畸形的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篇2

1 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优势

1.1 生态优势

应县森林、生物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越, 全县林草面积6.63万hm2, 其中生态公益林5.10万hm2。境内生物种类丰富多样, 山林密布, 灌木丛生, 水草丰茂,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 十几种动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全县林草覆盖度达到43%, 初步形成了春有百花、夏有荫、秋有果实、冬有绿, 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城在林中、人在花中的城市新景观。尤其是南部山区, 林海茫茫、郁郁葱葱, 分外壮观。

1.2 资源优势

应县历史悠久, 山川秀美, 人文荟萃,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拥有闻名世界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应县释迦木塔旅游景区。景区内有驰名中外的国之瑰宝, 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佛宫寺释迦塔、净土寺、佛牙舍利。有被誉为塔乡地质奇观的石柱山及姝海寺、永镇寺、文殊寺等众多人文景观和以跑马梁为主体的南部山林自然景观。从宏伟的释迦塔、净土寺以及周围辽金风情的城市景观, 到奇峰叠起, 犬牙交错, 山势迂回, 千姿百态, 怪石嶙峋, 绿树成荫, 野花盛开, 泉水叮咚, 秀色可爱的自然景观, 引人入胜, 美不胜收。站在黄花岭一片林海, 往西望是金沙滩古战场, 东瞧是田连阡陌的平川, 是怀古赏景和游览避暑胜地。长城、古城、三岗、四镇等古遗址, 都具有一定的考古价值。新建的释迦塔文化宫、塔北万亩生态公园、龙首山生态文化园, 以及田园观光景区、无公害蔬菜园区、林果葡萄园区、花卉温室园区等, 各具特色, 初具规模。

1.3 交通和区位优势

应县交通纵横交错, 快捷便利。大运、荣乌两条高速公路横穿境内, 全长63.60 kg, 荣乌高速的出站口就在木塔西, 距县城迎宾大道入口不到1.0 km。县境内有省道117 km, 县乡公路700 km, 村村通水泥路。2010年动工的原平到大同的铁路线途径应县, 薛家营火车站正在建设中, 建成通车后将结束应县没有铁路的历史。从西安到大同的高速列车道开始施工, 途径应县城西的寇宅火车站也即将动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为应县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搭起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起跳平台。在旅游区位上, “荣成—乌海”高速公路通车后, 应县具有了事实上的首都远郊区的区位特征。应有北有内蒙古大草原、昭君墓、成吉思汗陵、大同云冈石窟, 东有北岳恒山、悬空寺, 南有五台山、芦芽山、晋祠、乔家大院、介休绵山等等众多名胜古迹, 对来自北京和周边地区的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资本、旅游产品等, 都有较强的聚集和吸附能力。

2 发展生态旅游业现状

近年来, 应县结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 立足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林业、观赏林业、商品林业, 重点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造林、村庄绿化等重大生态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中, 整合资金, 坚持乔、灌、草立体种植, 针、阔、花科学布局, 通道绿化与景区绿化并举, 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初步建成了以建设中的新火车站为中心, 由附近的黄花岭古战场、辽萧太后行宫、薛家营水库组成的西部景区;以木塔和净土寺两大国宝文物为中心, 包括佛牙瞻礼馆、民俗宫, 具有辽金风情的城市景观和塔北万亩生态文化园的古塔释迦塔景区;以龙首山生态文化园为中心, 包括龙潭湖和生态湖大桥及桥栏800个仿古雕、罗汉像组成的龙首山文化园景区;以跑马梁为主体的南部山林自然风景区;以南河种寺庙群、明代内长城为主体, 包括南河种、下社、金城镇在内的田园观光景区。特别是以接马峪蔬菜市场为主体的1.0万hm2无公害蔬菜园区、南河种1 334 hm2林果、下马峪153.33 hm2苹果、葡萄园区, 以及拥有高标准日光温室130个、栽培50多种鲜切花的珍玉花卉温室园区, 让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亲历纯朴的乡间生活, 极大地拓宽了农林业发展的新领域, 丰富了应县生态旅游的内涵。2011年, 政府投资上亿元的塔林公园清宁园改造和高标准的县城街道园林绿化工程, 也全面铺开。

3 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 应县生态旅游开发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 但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生态旅游开发现状与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不相称。主要表现为:一是环境落后。与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严重滞后, 旅游服务行业档次不高, 旅游环境整体差距较大。二是合力不够。全县的旅游资源条块分割, 形不成整体合力和竞争优势。三是人才匮乏。全县旅游业发展缺乏一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的服务人才。四是经济效益差。由于投入不足, 开发滞后, 产品有限, 设施不配套, 生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未显现。五是旅游宣传不够。除木塔、佛牙舍利外, 其他各项旅游景点还缺少知名度, 旅游市场开发较慢。

4 发展生态旅游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的快速转变和消费结构的较快升级, 感受自然, 回归自然, 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对此, 应该顺应潮流, 抢抓机遇, 发挥优势, 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4.1 明确理念, 制定措施

发展生态旅游, 首先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速度”的理念, 积极推进生态县建设, 大力营造生态文化, 加强生态保护, 发展生态经济。2005年, 应县已经规划出工业生态园区, 并先后建起了雅士利乳业、晶都太阳能电力公司、吉祥制药厂、中粮集团、山梨集团、皮革厂、减水剂厂、玉雄淀粉厂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但如何把分散的小企业引入园区集聚发展, 统一处理排污, 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 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促进企业清洁生产。要搞好工业园区的绿化, 改善生态环境, 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发展腾出空间, 创造条件。

在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中, 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森林景观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 采取有力措施, 在保护的基础上加快资源开发, 推动产业发展。

4.2 高点定位, 突出特色

应县木塔闻名世界, 游客络绎不绝, 为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县委、县政府以此为依托打造旅游大县, 投资100多万元聘请国内外旅游策划专家作出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并先后完成了石柱山旅游专线和停车场建设, 启动了木塔周边环境整治项目, 塔北万亩生态园、万亩经济林带观光旅游项目及塔林公园、城镇园林化建设等项目。这些工程的实施, 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丰富旅游内涵, 必须发展生态旅游。

首先, 要把县城建设成为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要按照建设“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北方园林城市的总目标, 继续完善塔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龙首山文化园等景区景点的整体规划和生态建设。结合县城基础设施建设, 推行街道艺术化, 搞好县城的绿化、亮化、美化、净化, 进而形成山上绿林、山边花亭、蓝天碧水、山水相依, 凸显北方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 真正让游客感受到塔乡的亮丽景观。

其次, 要雕琢精致的景点景观, 对自然景观进行开发性保护。比如, 把群山环抱、树木葱茏、花香四溢、泉水潺流的石柱山建成集漂流、观光、探奇为一体的自然风景旅游区;把林海幽静、山水如画的龙湾建成赏山色、探林海、觅野趣的森林公园, 让游客真正领略塞上江南般的葱翠秀色;把湖光山色的龙潭湖库区建成快艇飞驰、轻歌踏浪的水上乐园;把跑马梁看作一个生态社区, 强调“旅游者”、“原住民”、“原文化”、“自然基底”等元素之间的联系, 形成旅游社区的“有机生物链”。塑造自然、怀旧、超脱的旅游产品;也可以在跑马梁一带建成集高山滑雪、骑马狩猎、滑翔伞比赛等项目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第三, 要挖掘本地文化特色。要把应县淳厚的风土文化、优美的生态环境、原始的天然景致凸显出来, 开发田园旅游、小吃旅游、森林修身养性游等富有吸引力的旅游新产品, 实现旅游的综合性、多元化。特别是要充分挖掘释迦塔的文化底蕴, 进一步丰富佛学文化旅游项目。在旅游区内推出烽火台狼烟表演、地方小戏演出以及骑马登山等旅游项目, 将民俗风情瑰宝融入生态旅游开发之中, 使之成为应县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

4.3 完善机制, 多元投入

旅游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大, 效益长久的项目, 单靠政府投资难以在较短时期内见效。应由政府主导营造环境, 坚持举市场之力, 走开放之路发展生态旅游。应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参与、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开发生态旅游的机制。一是政府引导性投入。政府每年要拿出专款, 继续用于改善景区的交通通讯条件, 完善基础设施, 丰富景点景观, 开展宣传促销。二是部门参与性投入。县里要做好生态旅游的统一规划、整体设计, 并按“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明确各部门在景区的景点建设任务。三是争取项目性投入。全县各单位各部门都要把旅游政策、项目、资金的争取作为“项目兴县”的重要内容, 精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 建立项目库, 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争取每年都能从生态环境建设、高效农业、基础设施、旅游开发、小流域治理等不同方面, 争取资金投入生态旅游建设。四是市场性投入。要以招商引资为重点, 按照“思想上放胆、领域上放开、经营上放活、税费上放宽”的原则, 制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要运用市场手段, 鼓励外商、集体、个人和有实力的旅游大集团投资参与生态旅游开发。

4.4 强化基础, 拓宽市场

旅游服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使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营造舒适、安全、卫生、文明的旅游环境不仅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亮点, 也是吸引游客的卖点。要不断提高城市和旅游景区的管理水平, 提升队伍素质, 加强旅游景点的开发和专业人员的培训, 提升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形象品味, 塑造优美的旅游形象。要不断完善旅游公路、旅游餐饮住宿、生态环保厕所、娱乐设施等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 从而提高全县旅游业的服务水平。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促销, 加大宣传经费投入,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健全营销网络, 积极拓宽旅游市场, 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摘要: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 也是21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介绍了应县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优势以及现状, 指出了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篇3

关键词: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的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它是将生态环境和本土文化相结合起来,被看作是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手段。泉山森林公园为保持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1. 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 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泉山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三环南路,总面积达3.28平方公里函括泉山、泰山、凤凰山(部分),国家林业部于1992年准予成立为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U状地形形成“五老峰”,景区内林木总蓄量达2569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峦起伏、林海浩翰,被誉为“天然氧吧”。

景区植被资源丰富,以温带植物为主,占38.13%;热带次之,占33.46%。其中,刺槐、侧柏、白榆、山槐、合欢、黄檀、臭椿、香椿、朴树、苦楝等乔灌木是林区主要生长的乡土植被,1973年引进黄栌、三角枫、五角枫、青桐、栾树、桑树等外来树种500余种,丰富了树种的多样性。园区有野生动物200余种,有哺乳类动物,常见如猕猴、狐狸、黄鼬、野兔、獾、刺猬等;有鸟类常见如鹦鹉、喜鹊、啄木鸟、黄雀、柳莺、斑鸠、乌鸦、戴胜、百灵、八哥等;有水禽类,常见如骨顶鸡、野鸭、大雁、天鹅等……还有各类小型软体动物及昆虫更是不计其数。

森林的生态旅游是以森林景观为主,自然景观为辅,加以人文景观,相辅相成,综合利用。泉山国家森林公园闻名中外,为省级环保教育、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风景示范点,园内景区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结合,主要景观有绵羊石坡、世外桃源、银杏园、牡丹园、藤蔓谷等,建立了野生猕猴保护区、龙泉湖鸟类自然繁育区、丹顶鹤野化驯飞基地等自然保护区,是徐州及周边地区森林生态旅游的首选之一。

1.2 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国内的生态旅游主要集中于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逐渐由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转向具有人文特色的生态景观,已经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正是基于此衍生出来的,它既有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又有着人文景观的文化价值。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建设在不断地发展,相关的旅游设施配套服务也在不断地完善,初步实现了以生态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进程,重点建设生态环境体系,实施景观绿色工程,建造一個绿色生态的文明景区。

近年来,随着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步伐日益发展,伴其出现的问题也接至而来。首先,概念混淆,生态环境保护不到位。自泉山森林公园提出生态旅游以来,国内外游客纷至踏来,游人众多,以致于给泉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不同,它更强调的是旅游过程的文化意蕴,一些游客由于区分不开而造成景观的植被遭受损坏,生态环境也受到相应的破坏。其次,游客管理缺乏规范化。来泉山森林公园体验生态旅游的游客一般都是自行观赏,许多游客并无导游陪同,有些景区由于无明显的警示标识,并缺少管理员的巡查,使得部分游客无章无循,乱扔垃圾,甚至在林中吸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 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建议与对策

2.1 科学规划,合理建设景区生态系统

景区须制定合理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生态系统建设,避免粗放式的开发,否则将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须科学地进行研究规划,加大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发挥政府部门的各项职能,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森林生态旅游是集吃、住、行、观为一体的高雅娱乐方式,必须把加强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加以保护,以发挥其应有的意义和作用。

2.2 引进科研,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

科学技术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掌握了科研,才能更好地保障泉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生态旅游建设的时候,景区物种的保护是重要的方面,引进科研力量能够有效地保护物种不被灭绝,建立濒危物种基因库,驯养濒危物种。如通过建立健全野生鸟类救护中心,加大力度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等措施实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此外,进行生态旅游建设的同时,须建立完善的法令法规,只有制定保护政策,园区生态旅游发展才能有序运作,如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进行破坏环境的工业建设应坚决禁止实行,对有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的须严惩不怠。

2.3 全民参与,树立游客环保意识

综合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发展方面的研究表明,发展生态旅游争取游客积极参与对其有着很大的作用。泉州在进行生态旅游建设的同时,应首先为游客着想,多一些有益于民的民生工程,最大的赢家而并非是政府和旅游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并不是仅凭政策或者制度就能实现的,如果没有游客的参与,生态旅游并不能真正地发展起来。为此,要发展生态旅游,须注重宣传教育,如开展各种环保活动,设立环保指示牌,通过导游或者媒介宣传对游客进行教育,并使其了解任何非法破坏的行为都是要得到严惩的。

3.结束语

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世界的发展趋势,特别是森林生态旅游,更注重生态、经济和效益三者的统一,以此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操作上,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是以全新的生态观念保护着自然的景观,同时又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达到人与自然共同走向和谐,使生态环境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泉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认识到如果要走出传统的发展模式,必须创新思维,采取正确的措施,让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能够成为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利器。

参考文献:

[1] 姚晓燕.生态旅游发展的经济学思考.商业时代,2014,(13):122.

[1] 汤钦.国内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 魅力中国,2014,(10):35.

[1] 姚海云.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和管理探析.价值工程,2014,(15):313.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篇4

【摘要】生态旅游是针对传统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因其贯穿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加快发展青海生态旅游业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而且对于提高青海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生态立省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 /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中特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前景 篇5

一、全域旅游的政策背景及乡村旅游历史发展渊源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它超脱过去完全依托景点景区建设和观光为唯一平台的旅游发展思维,把旅游发展从单一的重点景点景区拓展为以景点景区为龙头,是以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旅游体系。是对旅游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的全面提升和拓展。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也给“乡村旅游”赋予了新的理念和内涵,现行的“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如:游居、野行、诗意栖居、第二居所等,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它是全域旅游构架的重要内容和平台,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也可以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是乡村的环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传统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而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它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过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旅游产业蓬勃驱动,以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丰富优质的旅游供给及新时期、新常态下的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新思维。

2016年7月,总书记在考察宁夏时指出“发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这既是对宁夏的肯定,更是对全国全域旅游工作的肯定。全域旅游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系统总结中国旅游30多年来的发展实践,分析未来中国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其后,国家旅游局颁布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发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公布了首批和第二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名单,为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我县发展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的基础分析 1.旅游业综合贡献。2015年,我县接待游客数量达到50万人,旅游产业收入1.2亿元,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5%左右,实现旅游总收入10亿元,旅游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上下,旅游新增就业人数2000人,旅游脱贫人数达到3000人。由此可知,旅游产业对我县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

2.旅游资源和要素。从旅游资源数量的等级来看,攸县旅游资源类型比较齐全,涵盖了八大类,旅游资源与张家界、韶山、南岳和崀山存在差距,但是在中部地区来看,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目前,我县旅游产品体系较为完整,包含酒仙水韵、道教文化、宝宁禅意、神奇禹王、民俗风情、洣水神韵、多姿田园、历史文化等体系。民俗文化要素:如传统活动-贾山皮影戏、探灯,传统习俗-豆腐宴,传统技艺-打铁水等;乡土工艺要素:如藤编、织布、泥塑、绣花鞋垫、豆画、贴饰、木雕等;水系要素:如古井、滴灌、水车、沟渠、排水系统等等富有乡村特色的景观;植物要素:如野生植物资源、水生植物、绿篱、农作物、路边野花(草),地方特色瓜果等;动物要素:如家禽、家畜、水产、昆虫、野生动物、微生物、鸟类等;地貌要素:如山地景观、农田景观、低山、丘陵、梯田,湖泊景观、岩溶景观等旅游要素。旅行社已达到15家,并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星级宾馆达到3家,住宿类型不断多元化,乡村度假酒店蓬勃发展;攸县餐饮做为湘菜的一大菜系,其风味独特。

3、旅游规划与理念。近年来,我县根据本县旅游资源要素,以自然山水和文化遗存为依托,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溶洞探险、康体养生、商务旅游、乡村旅游为主打,先后编制了《*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并准备启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阳升观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致力于把我县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旅游发展战略方向和路径明确。

4.旅游交通网络体系。我县交通较为便捷,平汝高速的开通,使我县纳入了“长株潭两小时生活圈”。S315的提质改造,构建了“攸县一小时交通圈”。公路交通在其交通中占据主要地位,目前我县的公里总里程和公路密度均居全省前列,已经形成了“四纵七横”的公路网络。但铁路交通尚不完善,现有的醴茶铁路主要作为支线铁路参与运营,目前没有高铁。我县水资源丰富,湘江支流洣水和攸水在境内汇集穿城而过。

5.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我县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有力地推进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完善了景区(点)交通、环卫、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等基础服务设施。但是要进一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五大体系。要着重提高公共游憩空间、完善旅游集散咨询体系、生态停车场数量等。让游客方便的来,快乐的玩,带走自己喜欢的东西。

6.旅游智慧平台体系。旅游信息化建设普遍成为新时期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智慧资源体系正在尝试打通,通过重点项目、平台、系统的搭建构设智慧旅游发展框架。目前正在积极开发全域旅游电子商务智慧平台。但是,在推进过程中,智慧旅游在基础设施层面要不断加强硬软件配套,普及旅游实用信息wifi、自助触摸屏,加快旅游二维码配设,并不断完善智慧旅游基础数据库。全域要着力开发在线平台,陆续推出智慧旅游系列网站、网络旗舰店、各类包含四导(导游、导航、导览、导购)功能APP软件、呼叫中心等,并与主流旅游网络平台合作营销,实现旅游资讯与电子商务平台对接融合。此外,微信、微博已经成为各地智慧旅游的得力推手。多地区正尝试推行智慧旅游卡,进一步打通旅游产业链。完善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搭建主要包含智慧电子政务、办公系统、游客及景点监测、旅游团队服务监管、安全运管中心、移动执法、交通定位、旅游大数据分析的内容。

7.旅游发展环境质量。持续打好城市提质战,不断深化城乡同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公共安全感测评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10位。全面启动洣水、攸河两江四岸生态保护和区域开发,强力推进了以“治污、治水、治采、治餐、治违”为重点的“五治”行动,全部取缔了水上餐饮,基本实行了城区禁养,着力改善了城区生态环境,着力将两江区域打造成为“城市绿心”。坚持以开展“洁净攸县”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稳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8.旅游开发与推介。近年来,我县的旅游开发建设力度加大,旅游产品推介工作进一步加热。民间资本正在不断渗透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攸县与株洲市政公司正式签订的《攸县酒埠江生态新镇建设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湖南省首个旅游业PPP项目正式地实施。民间资本的融入极大的改变了我县旅游开发投资结构和投资现状,进一步加快了我县旅游开发发展的步伐。在旅游从宣传推介方面,几年来,我县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和参加博览会、招商会、节庆活动、外联活动的机会,积极宣传景区,极大地提升了攸县旅游的知名度。旅游宣传推广资金保障措施完备,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新途径在宣传推广中的运用正在不断扩大。

三、我县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和不足

1、本土文化的挖掘和旅游景点文化的塑造比较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灵魂”。我县是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一个县域,自汉高祖五年建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有一千五百年的道教文化的浸透,有十分丰厚的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历史长远的彭祖文化印迹,有网岭汉墓群等为主的文物古迹等等。但是,在景区建设的背后,我县旅游产品还比较缺乏系统的本地文化烙印。文化旅游资源发掘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塑造还相当滞后,旅游的基本要素和产品缺乏“灵魂”,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县旅游业品质、品位的提升和旅游长远发展。怎么以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本地的宗教文化、酒文化、仙文化、攸女文化、红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餐饮文化、工业文化和经商文化,有待进一步探索。

2、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规划和整体布局理念比较滞后,旅游开发缺乏整体性。自从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我县正式步入旅游开发发展开始,虽然做了一些旅游发展规划,并为我县旅游开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规划的全局性、整体性和长远指导性不强,特别是国家提出全域旅游新理念后,我县对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规划已经滞后,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缺乏方向,已经对我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项目包装申报、整体发展布局形成了“瓶颈“的制约,可能还会造成资源破坏式的开发。特别是在全国全域旅游大背景下,如果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乡村旅游项目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很可能重规模、轻质量、盲目开发、各自为政,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导致各类农业资源破坏和无序经营,农村旅馆高楼化、城市化倾向可能会比较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3、旅游景点景区及旅游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相对滞后,旅游宣传缺乏系统性。在传统观念中,旅游宣传营销由旅游部门来承担和执行,既合情合理,又便于明确责任主体。但是在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从“小众”享受转变到“大众”消费的大趋势下,再秉承和坚持这样的观念,则显得不合时宜。因此,要把旅游宣传营销纳入到一个地区对外的整体形象的高度来考虑和推动,树立和强化“一个好的旅游形象体现的不仅是旅游业的形象,还关乎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形象”的理念,统筹考虑和整体谋划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从目前我县旅游宣传营销的现状看,一是没有整体的旅游宣传营销规划,在开展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中没有行动指南和整体布局;二是旅游宣传营销投入严重不足,这已经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性瓶颈。旅游宣传营销引领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大量有效的经费投入。目前国家对旅游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旅游业也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和使命,财政对旅游业发展包括宣传营销在内的投入势必需要加大力度,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和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壮大,旅游宣传营销的投入显得尤为重要。三是宣传营销机制体制不健全,宣传营销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4、专业队伍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及从业培训比较滞后,旅游人才比较缺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县旅游从业人员仅占总人口比重不到2%,与全国平均水平6.1%比较,低了4.1个百分点。旅游专业人才更是小之甚小,大大制约了全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一方面,反映在旅游管理队伍人才匮乏。从服务管理、景点景区运营管理到旅游策划、旅游综合管理,都显得人才缺乏,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中的旅游人才队伍还处于较低层次,这与迅速发展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相矛盾,严重制约了我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反映在导游和讲解员队伍人才奇缺。作为旅游先导宣传者和旅游前沿媒介主体,它是旅游发展最为重要基本要素之一。目前,我县的导游队伍基本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这已经与全面发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大势不匹配,影响我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再一方面,旅游教育培训工作落后于旅游业发展需求,使各类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不多,知识、信息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我县旅游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弱化。与此同时,旅游信息平台建设还比较滞后。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和全域旅游强势推进中,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已经成为旅游管理必然的选择。目前我县旅游智慧平台建设正在着手启动,但开发建设的工作量十分巨大,经费不足、技术人才缺乏、网络建设难度大等问题不少,还需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四、对我县全域旅游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展开一幅醉美的攸县全域旅游图章,重在解决业态格局的规划。我县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业态格局应在高品位打造酒埠江风景区、阳升观风景区的基础上,精品化发展城市旅游和夜间旅游,纵深发展乡村旅游,开拓发展自驾旅游,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做好县域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数据库综合设计。综上所述,我们建议:

1、突出规划引领,科学策划,全力构筑我县全域旅游全新格局。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业发展的蓝图,是旅游业发展布局的基本构架和指南。一是,建议尽快落启动《*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阳升观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围绕《*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及《酒埠江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阳升观旅游发展规划》,以构建我县大旅游格局、选择基础条件最佳、区位优势最好的酒埠江和阳升观景区为龙头,集中资源实施景点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辐射全县,循序渐进,逐步带动以网岭汉墓群开发为中心的汉文化、中药种植和养生体验旅游区、以洣水河风光带中心的城市风景旅游区,以皇图岭为中心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观光旅游区,以红旺园林、云田花卉为中心的南部花果观赏区的全面繁荣。二是搞好旅游整体形象策划。要导入形象设计战略,根据我县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特色,策划和设计我县全域旅游及重点景区和乡村旅游总体形象,使我县旅游品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三是做好旅游项目策划。精心策划一批旅游景点建设、旅游线路包装、旅游休闲娱乐项目,扩充旅游容量,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扶持,培植我县旅游业发展后劲。四是严格规划布局的落实。在开发拓展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旅游要素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及全县经济发展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精心规划和策划,做到宜做旅游的做旅游,不宜做旅游的做旅游发展的配套产业,切忌形成村村冒烟、户户点灯的现象,尽量避免旅游的乱开发、乱建设、乱投资的现象出现,避免重复建设、资源破坏、经济结构失衡的现象发生。

2、突出资源整合,以点带面,努力提升我县全域旅游整体效应。

我县旅游资源丰富,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培育,形成了许多较成熟的、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然而,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旅游主题形象不突出,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旅游产品空间布局分散等问题,导致我县旅游难以形成核心吸引、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格局。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有效解决资源分散、缺乏拳头产品的重要措施。要加快推进酒埠江风景区建设和阳升观风景区的规划及开发步伐,将酒埠江景区和阳升观景区联为一体。同时,加快推进和完善景区旅游环线建设,通过旅游环线的连接,实现景区之间的资源整合和景区自身体量的扩大。要加快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的规划布局和设计策划工作,做到科学定位。建议在酒埠江和阳升观主体景区的基础上,形成“一心三区”的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格局,即“一心”是以县城为核心、以洣水风光带为主线的城市旅游观光休闲区;“三区”是以网岭汉墓群开发为中心的汉文化、中药种植和养生体验旅游区、以皇图岭为中心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观光旅游区,以红旺园林、云田花卉为中心的南部花果观赏区。在此框架下精心策划设计精品旅游景点,做到一区一品、一村一景。在重点的两个景区建设上,我们建议:

酒埠江风景区建设。按照已编制的《酒埠江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加快推进酒仙湖景区的设施建设,深度开发白龙洞、仙人桥及周边的柏市温泉、禹王洞项目,着力推进欧公山、泉塘幽谷、八福垅、桃源谷、红军兵工厂等景区规划设计,加大风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全力打造成湘东南最大的,以彰显历史文化和张扬生态景观为主的,融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5A级景区。在酒埠江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上,要采取政府主导、规划定位、统一经营管理、多层面融资的模式。避免开发建设单一独统,久而无果、开发无序的现象,避免景点分割、经营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景区经营体系的局面存在。

阳升观景区建设。以道教文化为依托和切入点,沿张司空采药、洗药、制药和修道的路径,修筑绿道,建立慢行系统,以问道、寻道和修道为主线,深入挖掘司空文化,开展祈福、养性、养生和净心活动。开发温泉养生、竹海养生、道学养生、运动休闲养生等项目,实施休闲度假计划,达到养生康体目的,把司空文化与阳升观独特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打造有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根据阳升观景区的自然特征,在开发建设上,一是重点挖掘道教文化,全面对道教司观进行复原性的重塑和有规划的扩建;二是把景区居民点分为搬迁、扩建和保留三个类型,调整阳升观和司空观周边居民点密度;把保留的居民点改扩建为特色民居、传统民居和风情客栈三个类型,调整阳升观和司空观周边居民点的建筑风貌;三是深度开发阳升观自然景点,如:千洞峡漂流项目、幽居竹海项目、紫云峰攀爬登山观景项目、石山书院遗址复原建设项目、瀑布群建设项目、深山仿古别墅养生居所项目等,做好一批吸引游客眼球、留住游客心身的精品景点。四是采取政府主导,规划定位、统一经营管理、多方融资(PPP)项目的形式进行开发建设。

3、突出文化塑造,挖掘内涵,潜心打造我县全域旅游精品形象

现代旅游是人们主动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种大众性综合活动。在当前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旅游业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旅游价值的基础,业是旅游业的立足点和灵魂。只有通过深入挖掘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的附加值,才能和提升旅游景点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吸引力,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使旅游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旅游和文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涵,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通过文化的塑造,可以使旅游更具趣味性和品味性文化的深刻内涵,则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作为置县已有两千多年,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县,有着一千五百年的道教文化的浸透,有十分丰厚的美食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历史长远的彭祖文化印迹,有网岭汉墓群等为主的文物古迹等等,如何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迫需要解决问题。我们建议:一是以文广新局牵头,组织专业队伍对我县历史文化、本土民俗风情、历史传说、名人古典等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工和整理,形成我县文化体系。二是以商务旅游和粮食局牵头,组织专业人士,依据规划的要求,对我县所有的景点、美食以及乡村旅游要素进行全面的普查,按照旅游要素的基本要求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全面摸清我县旅游资源。三是组织专家团队将我县本土文化适得其所的对应相关的景点、景区、美食等旅游载体进行塑造,给所有的景区赋予一个美丽的文化装束,给所有的景点、美食以及旅游资源赋予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充分结合地方民俗文化和当地民间工艺等,积极打造富有地方乡村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以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味和档次。深入挖掘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寻找有利于改变我县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档次低的状况的方法。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

4、突出宣传营销,创新开拓,着力提升我县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随着我县“旅游强县”战略的提出,旅游业势必会成为全县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以提高我县旅游知名度为目的的各种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要克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树立起大宣传、大推介的意识,不断创新旅游推介机制,提高旅游业宣传推介的整体水平,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宣传推介来提升我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资源的推介和地域文化的打造和包装。如何发挥宣传部门职能作用,提升对外宣传水平,从而科学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过去我们业努力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从中得到一些理性化的思考。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我们要围绕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一手抓旅游发展,一手抓旅游宣传,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力,虚实相应,动静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做大做强客源市场。一是利用媒体促宣传。通过在中央、省、市电视台、电台、报纸等大型媒体宣传我县旅游资源,不断提高景区知名度。二是通过网络促宣传。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尽快建设完善功能完备、内容丰富的旅游智慧平台,全面推介县内旅游资源,让消费者不出家门就对攸县的旅游资源有所了解。三是创新方式促宣传。把我县的古文化编成通俗易懂的民间故事,广泛进行宣传,在提高群众的理解力和知晓率的基础上,提炼出古攸州的文化内涵。四是抓住节会促宣传。以举办大型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积极跟进,组织参加规格高、影响大的旅游交易会,展示自身的品牌形象,通过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使国内外更多的人关注攸县、走进攸县、了解攸县。在旅游宣传营销工作上,要凝聚力量和共识,把旅游宣传营销和全县大的经贸活动、重要纪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全县的日常宣传、重大营销活动、节会宣传等,力争旅游宣传营销做到“月月有影响、季季有高潮、年年都精彩”。做好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工作,把具有攸县特色的旅游景点融入湖南和全国的旅游产品体系中去,实现我县旅游产品的有效销售。推出诸如“缤纷四季,快乐攸县”的踏青赏花季、避暑漂流季、休闲采摘季、冬补养生季等季节主题,打造一批旅游特色旅游目的地、自驾游特色旅游目的地、醉美攸州村镇、露营地、自驾车宿营地等旅游项目,促进特色化、多元化市场开拓。加大旅游宣传保障力度。旅游宣传营销需要复查巨大的人、财、物力的投入、财政必须要确保旅游项目包装策划、宣传推介的经费,确保旅游宣传推介工作的开展。

5、突出队伍建设,理顺机制,聚力推进我县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

关于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建议 篇6

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特色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目前,生态旅游农业在国内正蓬勃发展,它既是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又是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有淮北平原农业区、江淮丘陵农业区、沿江平原农业区、皖南山地林茶粮区。这些区域特产丰富,如富硒之乡-石台、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此外,我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市场环境良好,为发展安徽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搞试点、逐步推广的方式,建立集自然资源、文化遗产、网络营销、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特色生态旅游农业。

一、安徽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充分利用自然风光、文化遗产优势,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开发取得了一定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我省各市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和特色生态旅游农业转变观念,注重加强基础建设,添置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旅游休闲服务,把单纯的农业开发转向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特别是充满郁郁生机的各类“农家乐”和企业推出的基地认购及体验式旅游,给城市人们旅游、休闲、观光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其中以石台县的富硒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成绩优越,政府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大力推动,涌现出沃丰农业“私定密制”一亩富硒农田和天方茶叶认购一亩富硒茶的新模式,将体验旅游与特色生态农业相结合,为我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发展提供一条新思路。

二、安徽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重视不够。目前我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基本是以单个企业、农民自主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功能不配套,简单效仿、粗放经营,在开发建设上随意性较大、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各级政府对于大的格局规划不够清晰明确,统一区域品牌引导和宣传力度还不够。

(二)整体档次不高,品味偏低。从目前我省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状况看,起步较晚,开发类型较少,仍以观光浏览为主要活动内容,停留在休闲农业的基础层次上,内容不够丰富,度假、体验型项目建设较少,生态、文化内涵不高,缺少现代农业展示、教育、示范型旅游活动,社会影响力不大,知名度不高,缺乏吸引力。

(三)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不高。存在着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各个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的问题。一些区域建设总体规划、行业标准和要求还没有统一建立起来,游客的餐饮、住宿、娱乐等安全、卫生等方面还不规范。

(四)服务人员缺少培训,素质还不高。现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工作人员,对旅游业缺乏管理经验,特别是对于体验式旅游农业的管理。旅游服务人员也大多不是正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的虽然进行了短期培训,但整体上看素质仍然偏低。

三、推动安徽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于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认识,加大扶持力度。

1、把特色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业链的延伸,特色生态旅游农业不仅融合了农村第二、三产业,拓展了旅游农业的内涵,形成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了农业的经营范围,更重要的是农业旅游的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切实把发展农业旅游作为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手段、一项重要的产业来对待,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

2、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特色生态旅游农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朝阳产业,省委、省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整体推进,保证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切实研究和制定旅游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在品牌支持的基础上,争取在信贷、税收、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要加快建立“政府扶持,业主为主,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投入力度;对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区内用于农业生产管理用房、配套设施用房等所需土地指标,予以优先安排,对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建设提供的信贷、金融等,予以优先支持,对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加大宣传、营销推介,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搞好交通、通讯、水电、环境治理、安全保障等公共服务,增强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活力。

(二)科学规划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区,采用试点示范推动。

1、合理布局,科学发展。一是搞好规划,实行理性开发。我省人口相对较多,资源丰富,城市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大,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农业,首先要制定科学发展规划,贯彻“开发与资源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二是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近期、远期的主要任务、可开发的景点、农业品种品牌、旅游市场的细分,以及开发利用的成本、效益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邀请知名专家进行论证实施,努力把我省建成全国特色农业旅游名省。三是规范管理,促进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针对当地特色生态旅游农业存在的问题,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完善行业标准,落到实处,促其规范发展。

2、先搞试点示范,而后推广。目前,我省生态旅游农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对特色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还缺少深入的研究,在制定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统一整合资源,促进各经营单位协调和有序发展。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行支持和扶持一批农业旅游示范县区作为样板推出,通过抓示范、树立样板等形式,扩大示范辐射效应。

(三)发挥各地优势,彰显特色农业。

1、充分利用各地方优势条件。我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内涵深,规模大。既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又有民俗、工业、农业和城市等旅游资源。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日光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以淮河为分界线,淮河以北属暖湿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为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省内各地市特产丰富,如富硒之乡—石台、枇杷之乡-歙县、山核桃之乡-宁国、酥梨之乡-砀山、红茶之乡-祁门等。安徽有着丰富的戏曲文化:如黄梅戏、庐剧、凤阳花鼓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物产,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安徽的生态旅游农业提供了独特的资源。这些各地的独特资源都能够很好的与旅游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让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战略成为我省旅游的又一个“站点”,使特色生态旅游农业收入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2、突出地方特色,强化园区建设。突出特色是生态旅游农业生命力的精髓,是创造差异性的核心元素。我省资源丰富,条件优越,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古代遗迹、民俗风情相互融合,具备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把有条件的地方建成技术示范、成果转化、经济龙头、用户体验、旅游观光的多功能农业园区,牢固树立“特色品牌就是资源”的理念,在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中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突出当地文化特点,精心设计生态旅游农业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如节庆活动、农庄休闲、农家美食、休闲渔业、主题公园、度假修养和采摘体验等活动。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结合实际,研究特色、挖掘特色、突出特色,打造特色品牌,以新取胜,以特色取胜,以品牌取胜,真正达到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关于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思考 篇7

(一)游客购物整体消费水平不高

旅游景区虽然是游客在游玩之时购买商品的主要场所,但是游客购物消费目的主要为留念和赠送亲友,选择都是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低价小物件,主要是一些能够代表当地特色的旅游商品。一些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对旅游购物的投入有限,商品同类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没有加强对旅游商品的规划与开发,无法吸引游客的大量消费。游客在景区的购物主要体现在价格低廉的小商品上,整体消费水平并不高。

(二)缺乏旅游特色商品的经营

游客在景区购物主要目的就是围绕着旅游展开,希望能够通过某些商品,表达自己对景区的怀念。纪念性是景区商品的一大特征,也是景区商品存在的必要价值,更是旅游商品区存在的意义。但是,在现有的旅游景区内,一些商品缺乏旅游景点特色,制作粗糙,代表性不强,难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目前的旅游景区大多不具备自主研究旅游商品的能力,景区内充斥的主要是外购的商品,这些外购商品游客在非景区也可以轻松买到,商品的非替代性弱,不具有鲜明特征,甚至同一个景区不同的摊点售出的商品一样,这都影响了旅游景区的商品消费。

二、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问题

(一)旅游商品价格不科学

旅游商品的价格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景区有些商品的价格高于景区外,商品很普通但价格较高,这就难以吸引游客的购买。由于景区商品面对的销售对象是大量的旅游者,这些游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一旦所购商品出现价格和质量的问题,游客的投诉率比较低,这就给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带来诸多的侥幸心理,让他们在价格和质量上做文章。由于景区具有封闭性,都是凭票进出,对于那些没有带足食物的游客来说,景区的食物和饮料成为他们最近的选择,这就容易导致景区内食品、饮料类商品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景区外。还有一些景区商品的经营者实行垄断做法,导致景区商品虚抬高价,影响了景区消费的合理性。

(二)旅游购物管理不规范

目前的旅游购物存在诸多管理不完善的地方,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做保障,对景区的旅游商品购物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同一旅游景区内,经营者缺乏沟通、恶性竞争现象比较明显,旅游景区发展购物缺乏秩序的约束。在一些旅游景区甚至出现强买强卖的现象,给景区的旅游购物造成不良影响,扰乱了景区的市场秩序,降低了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影响了旅游购物的发展。

(三)游客受购物经验影响

游客在景区购买商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其投诉成本比较高,而且多数游客为不影响旅游心情,选择沉默不追究。一些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就利用旅游者的这种心理,出售残次商品或虚高抬价。游客在购买这些不合理的商品之后,会利用多种途径向其他人诉说,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对旅游景区购物的不良评价,造成游客对景区购物的负面固有印象,继而影响潜在的消费群体。

三、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的策略

(一)端正态度,重塑认识,摆正对旅游商品的看法

旅游者对游玩过程中的衣食住行消费,具有固定性、常态性,对于景区购物方面则相对有限。购物属于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的非必须需求,具有很大的伸缩性,这既是旅游景区购物发展的局限性,也是旅游景区发展购物的优势所在。旅游景区要正确认识景区发展购物的价值,全面分析旅游购物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发挥旅游购物对旅游业的有利促进作用。旅游景区如果能够出售极具代表性、足够吸引力的商品,不仅可以满足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要,还能借助旅游商品的使用与传播,无形之中宣传景区,提高景区的关注度。旅游景区发展旅游购物,必须要端正对旅游购物的认识,重视对旅游商品的开发运作,促进旅游购物的发展。

(二)突出特色,加强管理,规范旅游区市场制度

旅游区的商品要突出景区的特色,要能代表景区的文化内涵,要能体现出与景区外商品的差别,能够彰显景区的品味,带给旅游者丰富的纪念价值。一些旅游景区的纪念物品,可以通过工艺品、纪念册等方式,赋予商品的民族性、文化性特征,吸引旅游者的消费购买。旅游景区可以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利用现代化技术,丰富旅游纪念品的形式。另外,景区管理者要加强对景区旅游购物的管理,规范景区内的商品经营制度,严禁强买强卖现象出现,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景区管理者可以通过定期曝光不合理商家,提高商家合法经营的自觉性,通过开通景区便捷投诉服务,及时接受和处理消费者的不满投诉,增加旅游景区购物的规范性,提高旅游者对景区的整体评价,推动旅游景区的更好更快发展。

关于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发展 红色旅游文化 思考

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从本世纪初以来,当地党委、政府就着手开发旅游业,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了享誉省内外的梵净山景区、中国土家族第一村——云舍、寨沙侗族村、九龙洞景区、思南石林、苗王城、云台山景区、万山国家矿山公园、乌江百里画廊等著名风景区,旅游业已经成为铜仁市的支柱产业,并呈快速增长的势头。据统计,2013年铜仁市接待游客20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7%,旅游总收入157.07万元,比上年增长31.4%。2015年“十一”黄金周,铜仁市接待游客260.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亿元。当前铜仁市正在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努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城市品牌,致力于打造大健康旅游產业示范区、世界级生态和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世界知名、国内著名的健康养生基地、休闲度假胜地。随着该市调整铁路通车和县县通调整公路的交通优势,铜仁市的旅游业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金洲集团董事长、云南湄公河集团董事长俞锦方先生在今年九月召开的第二届贵商发展大会上说:贵州结天时地利,已经到大发展大机遇的时候,贵州旅游拥有三个方面的差异特点,一是贵州不仅是地上青山绿水,地下也处处是景观,这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的;二是贵州是活的民族博物馆;三是贵州是中国革命的摇蓝,红色旅游文化前景可观,俞景方先生概括出了贵州旅游的多内容性。回顾铜仁市在这十年开发生态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红色文化旅游确牌相对滞后的状态。笔者义为开发红色文化旅游,将是铜仁今后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内容,铜仁完全具备开发红色文化旅游的丰厚条件。

一.红色文化旅游的两大社会功能

笔者认为红色文化旅游具有两大社会功效。一是红色文化旅游展现的红色文化,是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可对旅游者进行红色文化熏陶,有育人的功效。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及其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种族人民,在追逐中国革命成果进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其表现形式为在民主革命时期,许多共产党人和仁人志士,在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英勇斗争中,表现出的不怕牺牲、不畏困难,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严以修身、严以律已,有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来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学习党史、国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他特别强调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不断向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灌输红色文化精神,让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是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广大群众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强大精神力量。通过红色文化旅游,就可以让旅游者,接受以上红色文化精神的熏陶,在旅游中受到教育,起到育人的收效。二是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收入,拉动经济增长,有经济效益的功效。改革开放以来,不少革命老区逐渐开拓红色文化旅游,将其红色文化资源推向旅游市场,从而产生了红色文化旅游新型文化产业经济模式。据统计,2003年全国参加红色文化旅游的有1亿多人次,给革命老区带来的综合经济效益达200亿元。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产生出红色文化产业经济模式,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民主革命时期党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那里发生的许多革命业绩的地域都是大山深处偏僻的农村,是贫困地区。现在全国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奋斗,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贫困地区全面脱贫,而在这些地方开拓红色文化旅游,也就会成为拉动这些地域经济增长,摆脱贫困的一条实实在在的路子。

二.黔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黔东北是贵州省一块红色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34年5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红二军团)在贺龙、夏曦、关向应同志率领下,从四川彭水县西渡乌江向黔东进军,6月19日中共中央湘鄂醇西分局在德江县的枫香溪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了贵州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黔东特区。黔东人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组建农工会、贫农团、游击队、自卫队,掀起了伟大的土地革命风暴。到同年9月底,在印江、沿河、江口、松桃、酉阳、秀山六县毗邻地区建立了十七个苏维埃区革命委员会,成立了一百多个苏维埃乡政府,五个独立团和十支游击队,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壮大。

1934年8月,中央红军为民突破敌人第五次“围剿”,实行战略转移,中央军革委命令任弼时、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西征,执行长征先遣队的任务。红六军团于十月进入石阡县境,七日在石阡县甘溪的战斗中失利,陷入湘、桂、黔三省敌军24个团的重要包围之中。16日困牛山战斗打响,军团主力突击石阡。师长云龙和团长田海青率红18师52团800多名战士断后,他们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只剩下百余战士,在弹尽粮绝被敌人层层围困下,毅然集体跳崖壮烈牺牲。10月24日,红六军团主力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红二军团)在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完成了长征先遣的任务。在土地革命时期,黔东北留下了大量丰富的精神财富和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成为了独特的黔东红色文化。

出生在黔东北地区的周逸群、邝继勋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为民族求解放、建立新中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在我党的历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其革命事业和革命精神永远是黔东北地区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上足以表明黔东北地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大力发展黔东北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

根据上述两点,可以纵观地处黔东北的铜仁市有必要也有可能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为发展当地的红色文化旅游业,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制订一个发展铜仁市红色文化旅游的规划。做好可行性的认证,以及旅游点的选择,提出建设的关设施的计划,评估出近期、中期、远期发展步骤和达到的目标。

2.要建设好红色文化旅游的平台。对黔东北红色文化资源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包装,对其革命战争年代所遗留的纪念地、标志物及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要进行策划和安排,通过适合游人心理、游人需求创造条件,搭建展现其红色文化旅游的平台。可以运用任弼时、贺龙、王震、肖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全国人民中的崇高威望,策划一些红色文化精品旅游平台:一是红二、六军团共同会师;二是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在枫香溪召开会议以及建立的黔东特区;三是中央红军先遣队红六军团在石阡县甘溪、困牛山等地战斗过和地方,在石阡县创建的湘黔边革命根据地,以及在铜仁和思南分别建立的周逸群和邝继勛纪念馆。通过这些平台,使旅游者得到精神熏陶,同时又实现了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

3.要宣传黔东北革命前辈的革命业绩,以吸引广大游客。要向省内外积极宣传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夏曦、关向应的领导下,创建的黔东革命根据地。川黔边地广大军民,经过英勇奋战,先后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使根据地不断巩固和。黔东苏区全盛时期,东起酉阳南腰界,西抵德江县潮砥,南到印江县梵净山,北至沿河县城。纵横二百余里,人口十多万,红军和川黔边苏区人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敌人进行了频繁、激烈的战斗。在建设和保卫苏区的伟大斗争中,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红军干部战士、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进行了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英勇斗争。要大力宣传革命前辈这些革命精神,吸引广大游人去领略这些精神,从而开启铜仁市的红色文化旅游。

4.组织一些特殊群体参加红色文化旅游。

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一些特殊的群体,如在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学习的干部,在一些培训班接受培训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的学生、高中生等,到这些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参观,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带动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

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就可以使铜仁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呈现出俞锦方先生提出的贵州旅游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那时铜仁市将迎来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参考文献

1.黄细嘉,薛盈盈.《革命老区发展与红色旅游关联性研究》;

2.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红三军在沿河》党史资料丛书。

上一篇:去南方抒情散文下一篇:外汇期货期权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