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新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材比较研究 ——以人教中图版、教科版、粤教版为例

摘要:教材质量是保障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17版新课标”)颁布后,与新课标配套的五个新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于2019年9月秋季学期起在全国多省市普通高中投入使用。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每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也是学业水平考试重要的命题依据。因此本研究以新版信息技术必修模块教材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版本教材使用的普遍性选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中国地图出版社联合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以及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三个版本的必修模块教材(以下分别简称“人教中图版”“教科版”和“粤教版”)进行分析,充分获悉三个不同版本教材的优缺点,帮助一线使用者熟悉教材,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研究过程中仔细研读了17版新课标和三个版本的新教材,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内容分析法、课程难度模型法、萨塞克斯教材分析法等方法从定量、定性角度对教材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新版教材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以“教材内容难度”、“教材组织结构”、“教材呈现方式”为分析维度,界定了相关概念,确定了研究的理论依据。其次,对教材进行分析,计算三个版本教材的难度,分析教材的组织结构以及呈现方式,比较三个版本教材的差异。再次,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不同教材的使用感受与体验,以及对教材的评价。最后,结合静态文本分析和动态访谈调查结果,为使用和完善教材提出建议。通过分析发现新教材的特色如下:首先,三个版本的教材均完整包括课标所有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其次,教材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组织内容,均基于项目的学习进行内容设计;再次,结合学科特点,教材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倡导学生动手实践;最后,教材均在整体上采用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的组织结构,均有相应的配套光盘,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习和教学资源。三个版本的教材也存在待改进的地方:首先,编程语言的基本介绍相对较少,课程实施困难;其次,粤教版和教科版两版教材先介绍算法的相关知识再介绍Python的基本知识,教材中先出现比较复杂的程序语句,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次,教材中存在程序语句和流程图等方面的个别错误,对教师授课学生学习造成一定困扰;然后,教材部分项目与案例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最后教材内容难度参差不齐,存在部分知识点案例与项目设计偏难,而有些知识点介绍又过于简单,不能向学生介绍清楚的情况。论文最后针对这些方面提出了教材质量提升的建议,包括优化教材组织结构,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正教材存在的错误,确保教材的科学性;修改教材部分案例使之更贴近学生实际;丰富拓展资源展现形式,不局限于光盘这一唯一形式。同时也提出了教材使用建议,包括继续组织好新教材的培训和研讨活动;组织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恰当选择教学内容,灵活安排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校本化;完善硬件设施,提供设备支持和提升学生基础水平等。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17版新课标;必修模块教材;教材分析;教材比较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教材编写新建议

1.1.2 多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于2019 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1.1.3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亟需熟悉、掌握新版教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材与信息技术教材

2.1.2 教材分析与信息技术教材分析

2.1.3 教材比较

2.2 理论基础

2.2.1 教材编写相关理论基础

2.2.2 教材编排相关理论

2.2.3 双重编码理论

2.2.4 视觉学习理论

第三章 教材内容难度分析与比较

3.1 教材广度分析与比较

3.1.1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广度分析与比较

3.1.2 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材广度分析与比较

3.1.3 教材广度分析与比较总结

3.2 教材深度分析与比较

3.2.1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不同维度课程内容水平划分表的确定

3.2.2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深度分析与比较

3.2.3 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材深度分析与比较

3.2.4 教材深度分析与比较总结

3.3 教材课时分析与比较

3.3.1 课程标准的课程时间分析

3.3.2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课时分析

3.3.3 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材课时分析

3.3.4 教材课时比较

3.4 教材内容难度比较

3.4.1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内容难度比较

3.4.2 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材内容难度比较

3.4.3 教材内容难度比较总结

3.5 习题内容及难度分析与比较

3.5.1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习题内容及难度分析与比较

3.5.2 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习题内容及难度分析与比较

3.5.3 习题内容及难度分析与比较总结

第四章 教材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与比较

4.1 教材整体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与比较

4.1.1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教材整体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

4.1.2 必修二“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材整体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

4.1.3 教材整体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比较

4.2 教材局部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与比较

4.2.1 人教中图版教材局部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

4.2.2 教科版教材局部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

4.2.3 粤教版教材局部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分析

4.2.4 教材局部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比较

4.3 教材组织结构与编排方式比较

第五章 教材呈现方式分析与比较

5.1 教材版面设计分析与比较

5.1.1 人教中图版教材版面设计分析

5.1.2 教科版教材版面设计分析

5.1.3 粤教版教材版面设计分析

5.1.4 教材版面设计比较

5.2 教材栏目设置分析与比较

5.2.1 人教中图版教材栏目设置分析

5.2.2 教科版教材栏目设置分析

5.2.3 粤教版教材栏目设置分析

5.2.4 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5.3 教材图表设计分析与比较

5.3.1 人教中图版教材图表设计分析

5.3.2 教科版教材图表设计分析

5.3.3 粤教版教材图表设计分析

5.3.4 特色图表

5.3.5 教材图表设计比较

5.4 教材呈现方式比较总结

第六章 教材使用与评价的访谈调查与结果讨论

6.1 访谈内容、访谈方法与访谈提纲设计

6.1.1 访谈提纲的设计

6.1.2 访谈法与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6.2 访谈结果分析与总结

6.2.1 各版教材的特点

6.2.2 教师教材使用情况与存在问题

6.2.3 学生教材使用情况与教材评价

6.2.4 教材使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6.3 教材质量提升与教材使用建议

6.3.1 教材质量提升建议

6.3.2 教材使用建议

6.3.3 学生基础提升建议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1.1 研究工作总结

7.1.2 研究成果总结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风险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公司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