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中信息技术国培心得(共12篇)
——记2012年高中信息技术国培
广西柳州三中 覃筱杰
2012年10月,我有幸到江苏无锡江南大学参加高中信息技术国培研修。提到江南,总想起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令人神往。看到江南大学的校园,更让我领略到江大“生态校园,曲水流觞”的设计理念,不愧于“轻工高等教育明珠”的美誉。从学校隐性课程的角度来说,每天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景物和人文的浸润影响,效果并不亚于本次国培所开出来的专家讲座。
25号,我们迎来了第一位学科专家张剑平,他作的专题报告是《用ICT支持有意义的学习》。ICT是基于国际视野的一个提法,国内通常是指IT,但IT并不能完全包含的我们当前的课程内涵。张教授的讲座,就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全部的的生活都是问题解决,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ICT支持下的问题解决过程。这个问题是真实的,学生通过有意图的,主动的,合作的问题解决过程,最终构建自己的知识图景。
张教授认为技术可以并且应该成为有意义学习的工具,应该变革“从技术中学习”为“用技术学习”。技术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5点:
1.作为支撑知识建构的工具
2.作为探索工具支撑学习者在建构中学习
3.作为背景支撑做中学
4.作为社会中介支撑在对话中学习
5.作为智能伙伴支撑在反思中学习
接下来,张教授用一些学术前沿的应用实例来解释了这5点作用,其中第1点的工具实例提到了思维导图。我今年参与了柳州市“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这个课题的研究,因此对这一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的实践研究中,主要做了以下两个方面:
1、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例如在讲计算机的组成这一章,在进行这一章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安排预习,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后尝试用纸和笔画出计算机组成的思维导图。上课时,通过设置任务,由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完成对本节知识点的理性认识和能力的提升。完成课堂教学后,我让学生再次用电脑软件NovaMind绘制出本章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第二次制作思维导图时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整个知识体系更为清晰完整,并且用软件可以方便地添加图形和颜色,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识别组成知识的基本概念,努力发现并理解节点与节点关键词之间的多种联系。再次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有充分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其实就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不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而且有效地防止了学生死记硬背。另外,学生利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既能考查他们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还能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自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
2、头脑风暴。例如,在学习网站结构规划时,我使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中关于柳州螺蛳粉的片段。然后各小组分组进行讨论。讨论时,每个小组推选一个同学作记录员,专门记录组内同学的观点。记录员用NovaMind软件记录,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观点,大家都面对同一张图,知道现在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而围绕它展开讨论,并且讨论之后及时形成决议。小组讨论结束后,再在全班展示交流,理清了思路,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虽然大,但是在教学实践应用中,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学生必须学会熟练使用思维导图。这是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条件。我所在的学校在本学期初就启动了“思维导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这个科研课题的研究,所有的科任老师和班主任都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来教学生如何使用思维导图。这是我的教学实验得以顺利进行的原因。
2、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思维导图,教师要谨慎选择,精心设计,最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思维导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还很多,就目前来看,它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研究尚处于摸索阶段,实践经验不足,要想发挥其教学优势,达到有效促进教学的目的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工作。
张剑平教授还有一个观点是我非常赞同的,就是信息技术作为合作交流的工具时,应该尽量地使用社会性软件。我听了不少公开课,也看过不少教师自已开发的教学软件。为了搭建一个学生合作交流的平台,保证它的稳定性和流畅性,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可否认这些软件也确实做得很好很漂亮,但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不能用象QQ这样的软件呢?它可以即时通讯,QQ空间里可以放学生自己的作品和文章,群空间和群论坛可以上传教学资源,发起讨论专题和投票,教学软件要求的大部分功能QQ都可以实现。而且最主要的,它的门槛低,我们不需要专门抽时间来教学生怎么用。
最后,张教授介绍了一种变革的教学模式:微型学习。以实用短小的内容组块来呈现学习内容并组织学习活动,强调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相对短小的、松散连接的、自包含的知识内容或模块。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强调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但是信息素养的提升是必须有一定技术基础的,这些技术基础在教学中怎么处理?象以前一样占用课堂时间来一步步教学生用软件是不行的,那是不是可以将一些相对实用的操作技巧象可汗学院那样录制下来,提供给有兴趣的学生自学呢?实际上在城市的生源中,相当大比例的学生都有手机,如果他们有兴趣,完全可以在手机上通过看视频短片,有针对性地学习。本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有相当比例的操作任务采用屏幕录制的方式来给予学习支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也是一个小小的信息技术“可汗学院”。这将是我未来工作努力的一个方向。
27号,我认识了浙江瑞安的特级教师边楚女,她给我们做了题为“漫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专题讲座。边楚女老师给我的冲击力很大,可能因为她是一线教师,她对我们所经历的和正在经历的,有深刻了解。看到边老师时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她整个人散发出象珍珠一般柔和的光芒,沉静内敛,但你可以感受到她柔弱外表下强大的内心力量。开口讲话,更充满魅力,腹有读书气自华,说的应该就是这样的女子。
边老师对教师专业化成长有自己独到的“三格论”,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给我们阐述“三格论”:
1、“入格”:能够用较合适的教学法教给学生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情感。
2、“出格”: 不再拘泥于既成的教学框架,更注重教学的效能,且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在本领域内成为骨干教师。
3、“风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历炼中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风格,有自己独到的教学观点,在学科领域内有较高知名度,并能引领同行,成为专家型的教师。
对这三格,边老师不是泛泛而谈,每一格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她都给出具体的衡量标准:比如教学设计能做到什么程度,上什么级别的公开课,论文获奖或发表情况等等。入格和出格需要花多长时间也有个估计。听了讲座之后,我的感触是:要达到风格这个格子需要悟性和天分。但要入格和出格,是每一个老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一次次经历累积的力量,是推动多米诺骨牌成功效应的必要条件。这种积累,不是我们努力进行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设备管理工作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我们进行除了专业之外的广泛的阅读,天文地理、国学、音乐艺术、政治„„只有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具备良好的教学智慧、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则是我们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这次参加国培,我接触到这么多的专家和同行,在一次次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受到不小的冲击,对自己的教学产生了很多新的想法,开始更深入地思考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多上公开课,多参加集中培训,可以促使自己更快地成长。
如果说边楚女老师是江南柔韧的柳条,那么李冬梅老师就是北方朴实的柏杨。李老师在29号给我们带来了她30多年教师生涯所积累和形成的9个鲜明的教学观点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李老师不愧是一线的特级教师,她所作的专题充分地体现了朴实无华,但实实在在的特点。她非常了解我们的困惑,就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的教学问题如学生不做作业怎么办?管理问题如信息技术老师在学校杂务多怎么处理?都提供了可行性解决方案。李老师非常重视教学评价,从课堂教学开始,首先让学生明确任务的评价标准,然后是教师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在这个过程中,任务设计的开放性、作业批改的及时、反馈交流中教师睿智的点评,整个过程渗透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培养。这样的评价,强调的是发现并解决“能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挑战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信息意识,锤炼的是学生的信息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的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性的问题中又遭遇信息道德问题„„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她在批改学生作业上认真负责的严谨态度,每天她都要花至少3个小时的时间来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学生反馈。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地实现过程性评价,并且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11月2日,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闫寒冰老师。2007年我在做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论文时就接触到闫寒冰老师的书了,她是我们信息技术学科的先驱,很多观点对我影响至深。她的那本《现代信息技术量规工具》一直到现在还是我的床头书,给我的实际的课堂教学量规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次闫老师带来的专题是《参与式培训》,我大概记了一下她上课的流程:
活动1:头脑风暴,要求各小组讨论后写出“理想中的参与式培训”的特点。教师总结归纳
活动2:写出学习者喜欢的课程大纲(讲授)第一步:浏览“中小学教科研成功阶梯”,看看修改后有什么变化?小组阅读后发言 教师总结归纳
第二步:阅读材料,然后进行练习:
将列出来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名称进行修改。例如:PPT应用 改为:PPT与课程深入整合,PPT制作教学课件,讨论案例
练习:理解不同学习理论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学员阅读材料,分析案例中使用了哪些教学原则)教师提问,学员补充
练习:设计一个PPT培训课程,培训本校教师(学员讨论,使用建构主义教学原则设计课程)教师提问,学员交流,教师总结归纳 „„
从这个课堂简录来看,参与式培训真正实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听闫老师的课,小组内的老师不象听一般的专家报告那样,容易开小差,而是全神灌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我们通过自己亲身参与的讨论交流,思考问题,设计培训方案等一系列的活动,通过这个参与式的培训,真正了解到一堂课改的课该怎么上。闫老师的课给我的启发是最大的,因为每次参加培训,大概是因为培训的容量比较大,大部分专家还是使用一言堂式的讲授法。用老方法讲新课改,我总是没什么感觉,但闫老师的课,听了真正让我觉得,课改是对的,是可以走进课堂的,而不是仅仅用来赛教和表演。
●明确了自身方向
众所周知, 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来说, 不属于高考的科目, 被视为副科。许多一线教师, 处在家长反对、学生不学、学校不重视的尴尬境地, 造成教师上课情绪低落, 一直带着抱怨与不满, 而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与学校给定的工作量, 进行应付式的课堂教学, 因此, 平时很少花时间来梳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 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校的服务层面。比如, 如我除了一周14节课外, 还兼做如网络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校园广播等教学服务工作, 因此, 对教学的深入研究少之又少。
听李冬梅老师《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报告, 她说过一段话, 其概意为:我们一定要把各种所谓的杂活送出去, 我们一定要像其他教师一样, 拍着胸脯说, 我不是勤杂工, 我是信息技术教师, 跟其他学科教师一样, 有同等的地位。她的话铿锵有力, 深深地触动了我。是的,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 不应把学校的各项服务性工作放在第一位,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 只有指引好方向, 尽量把其他工作送出去, 花更多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研究, 这才是我们的发展之路, 也是作为教师应走的方向。
●受到了精神的洗礼
记得刚进入瓮安中学教书, 有一位老师问是我教什么学科的, 我说是信息技术课, 他回答说:“你是全日制的研究生, 来教信息技术不亏吗, 你还是换教其他学科吧。”我当时也没想什么, 摆着无所谓的心态对他说:“没关系的, 教什么都一样。”可下来之后, 我的情绪变得非常低落, 我知道教信息技术学科面临种种问题, 评职称就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当时心里想了许多许多, 久久难以平静……
听了边楚女教授《解读教师专业化成长》报告后, 我才感到我真的错了, 面对自己的学科都没有认真去正视它, 怎么能“入格”呢?在边教授的身上, 我读到了教师专业成长应具有的一个理念:“有位才有为”。是的, 边老师年纪轻轻, 现在是全国特级教师, 这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可她做到了。我想她至少具备以下几点素质值得我们学习:
激情, 这是教师最应当具有的素质之一。边老师在做报告时, 讲述了她自己上优质课的经历。不论是课堂的准备、课堂的授课经验、课堂的技巧, 都是她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完成的, 她在背后的付出虽然我没有亲眼目睹, 但通过她短短两小时的介绍, 我真正能够体会到, 她很爱这份工作, 她很热心地去做这份工作。
好学, 这是边老师与生俱来的能力, 从她与儿子的言谈中, 我真切地感受到, 她不仅关注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的提高, 同时还关注语言的历练。作报告时, 她脱口而出就是一首诗, 我想, 这也是她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平时积累的结果。我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只有表演好了, 学生才会有兴趣去欣赏, 所以, 有了教师平时的学习积累, 才能使教学有质的提高。
有温度, 这是边老师具有的人格魅力。从她身上感受到, 她有气质, 也很温暖。边老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 慢慢教育。从她的博客中, 我了解到边老师上课的风格, 不紧不慢, 可谓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这也是触动我的一点, 我们上课时, 如果具有足够的准备, 足够的耐心、足够的经验, 就没有不成功的道理。
●教学理念得到质的转变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 个体差异较大。在新课改前, 我们的教学侧重于教学技能的培养, 即注重教一些基本的操作知识, 而没有把教学的重点移植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来。听了李艺教授《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问题探讨》的报告后, 我深切体会到我们在教学方面真的离课程目标距离太远。李教授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解读, 我才悟到我们的教学是那么的失败, 那么的对学生不负责。不仅是我校的信息技术学科, 其他学科亦如此, 如果教学仅停留在教一些知识与技能的东西, 那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针对课程思想方面的问题, 除了李教授给我的印象深刻外, 我们的组长武前进老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他的思想境界, 他解读课标的能力, 是学员中让我感触较深的一位, 他虽然是一位生物老师, 但对信息技术课标的解读远比我们透彻得多。他说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 这的确是我们现在教学中最缺乏的, 且最难以体现的一个目标, 同时也是当今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如果没有这种培养的理念, 我想教学就如治病一样, 治标不治本, 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
●开拓了视野
我是小县城的一位教师, 虽然每天与师生进行交流, 可工作了三年多, 没感到自己有很大的进步。可出来这几天, 让我学到守住最宝贵的东西。听了江南大学副校长纪志成的《物联网技术前沿进展与应用》报告, 让我知道当前计算机发展的动态, 才认识到网络应用得如此广泛;听了余胜泉教授《技术何以革新教育》, 方才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听了著名的姚淦铭教授的国学讲座, 我懂得了人生与智慧, 从校本实施状况的交流中, 使我学到了课堂的许多教学方法……是的, 作为一名教师, 不能一天只拿着一本教材啃, 我们应当从多角度来进行学习, 多读一些有助于我们提高的书籍, 对我们日后的教学一定大有帮助。
●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每个人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体会与经验, 可有些人会总结经验, 进行研究, 得到大家的认可, 成为高层次的人才。我想,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 只是我们少了一些总结与反思。我很钦佩我们的一个学员, 他来自广东省, 已近20年的教龄, 竟然写了60多篇教学论文, 并且整理准备出版成一本论文集。当他拿出来时, 我非常地惊讶, 一个信息技术教师能有这么多的精力写出这么多的文章, 是什么力量驱使他呢?我想除了他认真努力外, 最主要是他善于反思。有时我有些纳闷, 为什么许多东西在脑海里能想出来, 也能说出来, 就是写不出来呢?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平时我不善于总结与反思, 没有形式系统性的知识。因此, 在平时教学工作中, 应当多动动笔, 多多进行总结与反思, 对自己的成长有益无害。
1 信息技术教师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不仅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而且对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巨大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以及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和信息技术教师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知识能力结构。
1.1 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要上好信息技术课,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熟知与课程相关内容,并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将知识内化到学生的心中,转化为学生所拥有的精神财富,赋予学生新的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如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远程教育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等)和专业技术知识(如网络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网络课程开发、多媒体与网络维护等)。
1.2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已成为掌握知识、驾驭知识,使知识迅速而高效率地转化为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关键。在学校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脚踏实地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创新教学;要学会创新学习,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学习的实践者,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新颖的问题和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树立多元的创新观。
1.3 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为了增强对社会和技术的适应性,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与时俱进,主动地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适应新环境,为自己成为创新型、研究型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为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榜样,才能成为称职的信息技术教师。
2 要实现初、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互补衔接
2.1 教材内容的认识方式和深度、难度上各有侧重
初中侧重感性认识,高中侧重理性理解。知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形成也不例外,它要经过由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回来指导实践的过程。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零起点”的现状,可以推行“多起点”实施的策略:在不同年龄阶段采用不同方法、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施教方法;根据初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已有知识结构特点,确立不同的教学重点;对于难以避免的重叠部分内容,可以改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层次。
如在“信息的获取与下载”这一章节的教学上,初中阶段可以考虑展开有关文字、图片、软件、网页等相关信息的下载,而对于譬如迅雷这样的专用下载工具,只要求学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就行。到了高中阶段,可以通过架设FTP服务器,制作BT下载种子等操作引入“断点续传、多线程、流媒体的下载、P2P下载原理分析”等深层次的问题,提升高中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各有侧重
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他们兴趣广泛、活泼好问、喜欢群体活动,为此,可以考虑采用情景设置和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开展教学,通过小组协作分工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以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而在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性和闭锁性较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同时高中生的思维更加具有预计性,也就是说,在解决问题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计划、方案以及策略等。为此,可以考虑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任务、过程、目标全部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仅仅起到指导、监控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设计主题网站”章节时,在初中阶段,要手把手先教会学生如何创建站点,怎么用表格来定位布局整个网页,如何插入图片和Flash动画等,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既定的任务设计,应该来说还是走的“先模仿后操作”的路子。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个方法肯定不行,他们已经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了,强迫他们按照教师的意图一步步完成网页制作那是非常困难的。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或许有些学生做的网站比教师做的还要漂亮,何乐而不为?
3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有常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对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最好体现。不要因为是新课改,就把原来的讲授法扔到一边;不要因为是新课改,就天天搞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很容易走入新课改的误区,而偏离了“关照全体学生”的课程目标。有些教师在新课改中改得很彻底,把原来的教学方法全扔了,一上课就要学生打开教学网站搞自主探究,结果是学生在下面搞其他的不相关的东西;也有的很喜欢小组合作学习,一有什么练习或者做什么任务,必搞小组合作,结果是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每个组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其中的中心学生,而更多的学生则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其中。
笔者认为,为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指导是必需的,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对学习小组内的分工指导,使各小组成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小组成果的汇总指导,使小组的合作学习不只是形式而有实效,发挥小组学习的互补作用。小组合作也要看任务的性质,有些工作量较大的需要群体完成的项目(如做网站、动画),就可以好好利用小组合作来完成;对于一些较简单的项目(如文档编辑、画图、搜索引擎),就应该独立完成。
4 任务的设置要科学合理
信息技术的学习一般是“任务驱动”方式进行的,学习的进程大致可分为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评价和总结提高等环节。在这样的学习进程中,学习进程的推进主要依赖于学生,因为进程的推进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定的。因此,笔者以为:教学与学习的进程设计要求情境化、明确化、合理化,即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不知不觉地积极地思维、积极地操作,在完成一个子任务的同时,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当然,教师事先设计的问题与任务应该尽可能的合理,任务的布置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能力水平进行分层,一般分为基础任务、中等任务、较难任务。尤其是中等任务和较难任务,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友情提示”,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提示下完成任务。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教师进修学校)
黄冈市蕲春县管窑镇寒婆岭小学—叶地友
教育本身既有“教”也有“育”,“教”是手段、是方法,“育”是过程和目的,手段和方法的有效运用是促进过程与目的顺利进展的保证,在“育”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得以成长,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教’与‘育’的和谐过程中,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教师往往侧重了对‘教’的投入,而忽视了‘育’的作用。伴随着当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多,教师的一碗水甚至一桶水,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学生的的需求,如果教师不能坚持学习,不成长自己,很显然跟不上学生成长的步伐,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跟得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呢?
首先是要不断充实教育理论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教育经典的理论和论著学习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很多年前的中外教育理论,如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论述,对于现实的课堂教学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如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也对教育的本质作了精辟的论述:“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其次是对互联网+的充分认识与学习。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教育的手段(如慕课、微课等新型教育模式),而且也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率,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跟上互联网+的步伐,是很难成长为一名让学生喜欢与敬佩的好老师。
知识是铜,能力是银;思维是金,思想是王。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点燃与唤醒、培植与壮大”的过程,更是一种“沟通与碰撞、熏染与释放”的过程。而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根”的教育,尤其是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如对生命的冷漠,对困难的逃避,对压力的畏惧等,均已成为中学教育面对的棘手问题,如果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沟通与碰撞”或者对学生做不到“点燃与唤醒”。
那么,教师无论多么努力的“教”,“育”的过程还是会出现偏差,出现问题的。面对不断变化与更新的互联网知识,面对充满好奇与渴求的学生,我们的基础教育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的难要克服,只有做善于学习,‘做立人的长效教’,才能真正把握住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共同成长,从而达到‘育健全的成长人才’之目的!
一、专题讲座,余音绕梁,不绝于耳
兰州市教科所调研员苗国宝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研究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结合兰州十四中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从自己的切身经历出发,图文并茂、风趣幽默地介绍了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现状与趋势。其讲座内容包括教学为本,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学科管理中的应用等等。他的讲座,让全我们这些参训学员真正感受到:在“互联网+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课堂教学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地联系起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增加教学容量,呈现教学问题情景,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宁夏大学张玲教授从立德树人出发,讲述了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学习不断的发展变化,我们义教课程要与时俱进。她还从2022版新课标入手,让我们知道了新课标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
来自兰州大学的崔向平教授从教育教学的变革、观察与选题的视角、范式与方法、教研论文写作等四个方面和我们分享了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研究。崔老师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展示了多种形式的微课制作。从信息化角度入手,给我们讲解了在信息化环境中如何进行教学研究,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论文,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建设,让我们看到了信息化在实际教学中的可行性。
二、认清不足,不断学习,勇于实践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能使老师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节省授课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沉浸式的体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停留在基础应用上,像课件制作、PPT软件、教室里辅助教学的智能平台、钉钉、微信的使用等等。但通过此次培训,我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如在课件制作上不够熟练,制作的课件不够精美。在双减形势下,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好。
信息化2.0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更是责任。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技能,才能顺应时代变化的潮流。
xx二中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 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xx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271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学生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转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的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使学习主体细致化(每组6人,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三、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语文学科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编制和审核均是2个人,执教人有的还不是学案的编制者,说明不是个人编制。
四、广泛的师生阅读
教师首先是勤奋的读书人,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阅读十本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其次让学生畅游书海,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 “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 ,“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就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如果只有现代教学媒体,教师不能很好的应用在教学中,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教师还应该具备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增强教师对工作的适应性。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具备在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算、推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基础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应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应变机智,创造能力。
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素质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网络资源的开发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可以提供实践和实验的模拟情景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使学生以独特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获得有关学习资料。所以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智慧。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要积极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行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增加和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经验。
2012年信息技术“国培计划”已开始很久,回顾这一次国培我所碰到的问题,以及我的学习心得,现总结如下:
一、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更加认真对待
我在以往的教学时,由于事务多,有时信息技术课没有很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这次我看专家的教学后,我为以前的错误感到很惭愧,因为即使为了学校的什么事,也不耽误了孩子的学习。
我想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为了上好每一节课,多去搜集一些材料,让学生学习学得有兴趣,有动力,只有如此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更好。
当然,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我要做的,就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出现问题的电脑,因为这些电子产品,说出问题就出问题。同时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课余时专业充电方面:
我平时也爱看一些电脑书,电脑使用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方面的书籍,也是让我爱不释手。平时我通过学习,在办公软件的应用方面,我还是不错,比如在2012年5月,在阜阳市教育局举办首届中小学教师计算机校本培训的测试中,成功的入围,成为一名计算机能力方面的骨干教师。同时这次国培级网上培训,也有幸参加了,我也通过学习使我接触到许多先进的知识和理念。
三、今后工作的目标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管理,让学生安心学习,不玩游戏类的程序。
4、能通过不同和学习方法,训练学生知识能力的训练。
5、在网站设计和动画,图像处理方面多下功夫,努力使学校能建成网站和学校信息化水平有较大的进步。
点击“确定”按钮正式进入测评。
本次共计有82道题目,必须全部做完才可以提交,提交后系统需要几秒钟的统计分析时间,然后会弹出测评结果。
在测评报告中会有一些根据您所选题目进行的分析。
系统会根据您的测评结果推荐一些课程,您在培训期间选课的时候可以用作参考。系统不会保留您的测评结果,建议您将测评结果截图保存到电脑中(切记不要直接保存网页呦~~)。
请认真填写意见、收获或者建议,如果不填写不能正常完成提交,提交后关闭该页面,回到工作室点击“完成测评”。
本篇有关于信息技术国培个人研修计划是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以供阅读参考。
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个人研修计划
能有幸参加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培训,这无疑会在我的教育教学成长上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长进,我将以在培训期间各位专家教授的授课精髓为指导,制定一套自我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网络学习,在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国培计划教师个人研修计划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教师终身与书本打交道,与人打交道。超时工作,超前学习,超时思维的劳动创造是教师必备的修养和习惯。能够与任何人合作是教师必备的处事哲学。这种修养与习惯多少都带有强制性,强制自己找时间学习,强制自己克服懒散的陋习,强制自己与他人协调工作,协调生活。天长日久也就养成了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勤于联想、勤于开拓创新的习惯,这种习惯的形成实际上也贯穿于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处处体现出一个人的做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人格修养。说白了,就是变了泥鳅就不怕泥鳅钻眼睛。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纵身学习不断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工作中,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从学生发展的高度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时刻提醒自己用脑子工作,使自己逐步成为研究型、开拓型、全能型的万金油教师。我制定了个人研修计划,内容如下:
一、多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进行读书研习。
广泛阅读各类书目,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悟生活化、情境化课堂教学的真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在总结和反思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近期内,我计划精读《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等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余,我计划欣赏一些文学书籍,写好读书感想,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二、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讨升。
目前进行的新课改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作为一名老教师,我将继续积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教研活动,平时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同时,积极主动地定期进行示范或研究教学,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争取每学期都能有一篇质量较高的反思和教学设计。同时,还要坚持每天都有点滴收获,及时归纳、及时总结,写出教育教学研讨论文。并一如既往地准时参加校内外教科研培训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自己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反思昨天在反思中扬长;审视今天在审视中甄别;前瞻明天在前瞻中创新。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勤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及时积累专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2)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通向未来的路不是回家的路;过去为你赢得成功的方程式将为你的明天带来失败。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受住“极限”的考验,在超越自我的同时,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面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我充满了信心,也有许多美好的设想。我将带着自己的激情和规划步入这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走进学生心灵,创造多彩人生,学习,再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超越自己。新的学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自修反思团队减少了集中学习培训的时间,加大教师自身的修心养性,很大程度上让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形势学习,进步。本学期我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计划本学期在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上做一些好的尝试和探讨,不断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好的思想,理念,运用于自己的课堂。主动承担组内研讨课。在组课研究上,辅助组内优秀的年轻教师参与,争取取得好的成绩。带领三年级组朝着和谐积极的方向发展。
实施措施:
1、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2、根据社会的变化与教育改革的发展,及时研究自己的不足(盲点),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自己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3、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为应付考试到为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方便。
精河县托托乡中学---崔军
本次参加“国培计划”的网络培训学习,觉得受益匪浅,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促使了自己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以下是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是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深远的意义。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发生变革,而这种变革重要的不在于形式和手段,而在于教育过程中行为和思想的转变。现代教育课程学习就是引导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一种学习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设计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要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他们能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得到发展。
二、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教师转变角色,改变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过去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
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合作性学习转变。学生可以在网络宽广的天地中自主探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和情感基础。
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方面的技巧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那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发挥到了教育信息化的优点。从而使信息技术更好地辅助我们的教学,提高我的教学质量。篇二:信息技术教师国培心得体会 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心得体会
赵川镇初级中学---明水学
我于2014年秋季参加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学习,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自己也积极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现将本次培训的心得总结一下。
一、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随之发生变革,而这种变革重要的不在于形式和手段,而在于教育过程中行为和思想的转变。他要求教师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并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信息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既是学习的对象,更是一种应用的工具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促进学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给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改变
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一只张着嘴的鸭子,任你往你面填东西,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堂,老师只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究、合作性学习转变。学生可
以在网络宽广的天地中自主探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习惯和情感基础。
总之,通过本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使我看到了差距,也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篇三:信息技术国培教育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国培教育 心得体会
-----------任
通过本次信息技术继续教育的学习所得,让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产生了许多的感慨,通过学习,本人了解到自己过去的许多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认识和获得经验。现主要从教学方式方面总结如下:
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学习方式形成、完善以及改变的重要因素,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我觉得教师要做到“四变”。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管理者、控制者、主导者、仲裁者为现在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由施与者转变成引路者,从讲坛走向学生中间,参与学习发生的全过程,体会共同成长的快乐。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知识,在今天教育信息化的平台上,教师的绝对权威已不复存在,因而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首当其冲者具有非凡的意义。从前倡导的换位思考、思维平等、理解学生等观念,在今天自然地成为教师的行为。
二是,教学策略的转变,研究适应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设计的改变,构建符合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模式群,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平台,探索长假、短假、平时作业形式的改变,为学生提供实践场、体验场,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学生的作业从昨天的复习知识、巩固加深这一学习的延伸阶段变成产生疑问、探求解答这一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活动。
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重情景、重民主、重过程、重引导、重体验。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学得生趣盎然、主动积极,创造力得到了培养。
还课堂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殿堂,这是现在教师们追求的一个境界,即使一个细节也不放过。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感悟、表达:可以用词语描述;可以用动作表演;可以用实物演示等等。这种教学设计,拓展了孩子的思维,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四是,教学呈现方式的转变,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为学生学习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公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进行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基于信息技术的网上学习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课题,因此可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课型。常识课堂的开心词典等都是生动有效的形式。
信息技术正被广泛,深入地应用到每一个方面,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学习内容更丰富,工作更高效,生活更有乐趣。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向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教育创造了无限的机遇。为了迎接时代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自觉地运用当代信息技术革新教育思想。
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教师更新教育观验、树立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更好地实现学校的办学理验和办学特色,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
成长。通本期的计算机培训和考试,我的计算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我相信自己继续努力,今后我一定会用信息技术处理教学工作。篇四:参加国培教育技术活动的心得体会 参加国培教育技术活动的心得体会
资中县板栗桠乡中心学校 段立苹
这次培训是教育部送给我们一线教师的一席知识盛宴,以专家讲 座为主,配合观摩教学、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等活动,内容丰富、实用。既重视对学员理念的更新,又重视具体操作技能的介绍,既有理论上居高临下的指导,同时也有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的交流。通过学习,使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对本职工作充满了信心和热爱。反思自己平时工作中的困惑,认真体会培训期间专家们精辟的阐述,感悟深刻。
一、真正认识并走进了远程网络教育,这是一种随着现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通过本次培训,让我进一步认识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堂中的魅力,它能化抽象为形象,化间接为直接,使课堂生动而赋予活力,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说教,不再是老师蹩脚的单人舞蹈,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走进课堂的今天,我们能看到学生全神贯注的眼神,能听到声情并茂的发言,能读到孩子们在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时对知识的向往。在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一个个有着思想和独特见解的精灵,老师只是导
演,在学生的表演中去感受新课堂的魅力。
二、更新了以往的一些教育理念。通过本次培训,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去学的,要去钻研的还很多,而且刻不容缓!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也给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我将重新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明白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努力
向前!
三、作为教师,我们要自觉学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促进教育信息化更好地实现。
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不仅可以在学生的进步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自豪,可以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且拥有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这次培训中,每个专家都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教师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影响巨大,引领着他们前进的速度和方式,甚至决定着他们前进的方向,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拥有最好的教师!这次的国培计划更是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师成长的关心。面对肩头担负的神圣使命,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需要不断地磨砺,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达到更高的境界和水平,如同涓涓流水,不断浸润孩子的心灵。我将在未来的路上不断磨砺自己,走向更远的前方。2010年12月篇五: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一至六章学习心得体会 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一至六章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2个多月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本人完成了第一至六章的学习任务,现在我就把我自己在学习期间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通过第一章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的学习,使我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之快,成就之显著,对教育领域贡献之大。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及应用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全面应用成为现实,也为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提供了机会,同时给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突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技术教育,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时刻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紧握时代脉搏,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第二章是信息技术的检索与下载。以前我要查阅资料的时候就知道百度,google等途径,文献检索给我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新的领域,让我很容易得到精确有用的材料。现在我要查阅大量专业的相关资料知道了分类查找,条件查找,精确查找等多种方法。在资源下载方面,在这一章学习之前,我总认为下载资源特别简单,学完之后,我掌握了许多下载的方法,例如:批量下载的方法,掌握之后,可以大量节约下载时间,提高下载效率。
第三章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处理——视频制作,第四章多媒体素材的加工处理——图像处理,这两章内容为我媒体制作技术,是我相对较熟练的知识,但通过学习弥补了我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也掌握了很多有用的技巧。以今后教学中,用到视、音频,图像的处理加工,我会更加得心应手,为学样信息技术教育服好务,当好头。
第五章网络交互工具和环境的学习,使我通过《网络交互工具与环境》的学习,我了解网络交互工具的概念及其分类,能够安装相关的交互工具软件或借助社会性平台申请建立自己的交互环境,并能熟练应用blog、bbs、e-mail等常见的网络交互工具。blog、bbs、wiki等工具在反思学习、行动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让我感触很深。最终提高了我科学合理地选择并创造性地利用各种交互工具支持自己的教与学活动的能力。第六章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前,我在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都使用传统的方法,制作出的多媒体演示文稿形式单一,结构无明显个性特征,及结构不够严谨等多种问题。通过这一章的系统学习我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母版,导航样的方法,会利用第三方模板制作演示文稿,掌握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结构形式,用概念图组织教学资源的方法,思维导图组织教学资源的方法,学会用思维导图组织小组讨论的方法,这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提高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求成中学
孙福宏
这次参加“国培计划”的网络培训学习,觉得受益匪浅, 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产生极大影响,感受到教学工作的艰巨。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下面就这次培训谈几点自己的收获:
一、对教学的思考
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新老师,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的时候从心理上说的确没有把他当做一回事,总感觉中学的微机课没什么好讲的,就是办公软件的学习,现在的中学生该会的已经会了,不该会的,人家也会了,讲起来很没意思,而且中考的时候分数微乎其微,学生和领导都不重视,无非是应付性的课程,看了专家老师的讲座才发现不是这样的,微机课也可以上的和文化课一样,形式多样,让学生喜欢,让领导刮目相看。
通过这次的培训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及对策、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分析、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价值研究、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引导、中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教学实施,使我重新认识了这门学科。专家们对理论的精彩讲解和实地观摩中一线教师为我们展示的精彩课堂使我不仅有了观念上的改变,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二、对技术的思考
因为上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理论知识,技术这方面基本上就是空白的,但是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才发现自己的技术上有很大的不足,因为现在教学都使用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室,作为微机老师,不光是授课,同时机房的维修与保养,机房的管理及多媒体设施的管理也是工作的基础,甚至是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上好课的同时,怎样让学校的多媒体资源有效的运行也是我们所肩负的任务,通过第七课的学习是我了解到自己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技术方面,资源建设方面自己还应努力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多像老教师学习,为学校资源的合理有效的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对学习的思考
此次培训让我感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各位专家和老师的讲座使我认识到,要有所发展,更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使自己不断地在学习中进步,在教学实践中成长。
四、对个人发展的思考:
在工作中,我承担了学校很多与计算机有关的工作,比如机房的管理与维修、资源库的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管理等,经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打杂的,没有太多的发展,在本次培训中,北大附中技术学科主任李冬梅老师的《信息技术教师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问题及对策》讲座给了我很大的触动,通过她的讲座使我对自身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
李老师的讲座通过对教师专业化的深度剖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成长的三方面的问题:“1 .专业基础不够扎实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欠缺 ;3 .缺少研究精神与研究能力 ”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的确自己也确实存在着这三方面的不足,甚至是更多的自己还没有发现,不过李老师的三点对策对于我来说就好像一把万能的钥匙打开了我成长的大门,使我明白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我需要做到以下的几点:
1、认真钻研信息技术课程,了解学科的特点及其在中学教学过程中所有的优势及劣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优势,采取相应的方法避免劣势带给自己的和学生的影响。
2、认真钻研教材,着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首先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为有效地教学打好基础。
3、注重教学方法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将传统的老师讲授变成学生的主动学习,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成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论是文化基础方面,还是实际授课能力方面,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将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并不断的努力向老教师看齐。
信息技术教师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能认识自身的优势,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投入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学会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及时总结和反思,就能更好更快地提升自我,促进专业化成长。
【2022高中信息技术国培心得】推荐阅读:
1.2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技术 及其发展05-26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06-04
河南高中信息技术会考11-06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10-15
高中信息技术 认识画图教案10-15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样题10-27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模拟11-17
高中信息技术课总结11-30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