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2022-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标解读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途径探讨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学的不断深入,当今的教学部门已经不再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中。同时,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已成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基于此,将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

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学质量;教学途径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网络已经走进了大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大众生活中无法取代的一部分。因此,在当今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防止学生与社会发生脱节状况。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应该对自身的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以此保证整体的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虽然说,当今多数学生家庭中都会装有电脑设备,学生也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但是,多数学生所掌握的信息技术只限游戏以及QQ聊天,针对计算机内部的知识系统,他们并不了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这种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其次,由于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掌握能力不同,所以,当教师在开展统一教学时,学生所感受到的知识难度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地开展分层教学,以此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在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分层处理。比如,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成A组,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分成B组,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成C组。同时,在此处值得注意的是,当教师在实施分组时,一定不能将学生的考试成绩视为主要的分层标准,这样不仅会使得整体分组出现不公平的状态,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一定的程度的影响[1]。

当教师完成分组之后,便可以为不同的小组制订不同的学习计划以及学习任务。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Word”文档相关的知识时,针对A组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自行按照教材进行学习,然后鼓励其自行制作文档,并加入一些超链接、插图以及表格等元素,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引导其对教材进行讲解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制作难度较低的文档,比如转换字体字号,或是更改字体颜色等等;针对C组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对其持有强大的耐心,此时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计算机对C组学生的计算机进行控制,然后为其演示操作方式,并引导其进行文档的制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倘若教师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就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初中生的年纪多数在13~15岁之间,正处于较为好动的阶段。倘若此时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那么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地优化自身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導学生机进行自主学习,进而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2]。

比如,当教师在讲解与Excel表格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开展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全班学生的姓名都录入到表格中,然后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学习氛围:假设现在你们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那你们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呢?当学生表达完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然后引导学生将梦想一致的学生进行归类,并对这些单元格进行合并拆分,以此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课余时间内,教师可以组织同年级的学生开展竞赛活动,为学生规定主题,然后要求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PPT的制作,并对其进行统一评价,评分最高的学生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身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能提升自身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进而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3]。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入的时代,在初中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重点任务。该教学内容的设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帮助自身能够充分地融入社会。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豪.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教学教育现代化,2016,9(11):15-16.

[2]胡志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J].初中信息化教学,2017,2(45):85-86.

[3]安佳慧.浅谈新课标背景下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途径探讨[J].初中信息教学天地,2013,3(15):12-13.

作者:朱建均

第2篇: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学业质量水平解读

学业质量水平,又称成就标准、表现标准或表现水平,是描述学习者在某个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学业成就或精熟度水平的系统。国际多采用标准划定的方法,比如安格夫(Angoff)方法或标尺方法(Benehmark)等,来确认不同水平切;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的内容,清晰描述了学生学业质量发展的五级水平,这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大重要突破。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如何认识学业质量水平这一新鲜事物呢?本文旨在简析2017年版课标中学业质量的重要作用,并结合不同目标维度的要求,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式进行分析、阐释,以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实践指导。

一、学业质量水平的重要作用

常见的学业质量水平的阐述方法分为跨年级的连续性尺度模式、分年级的成就模式和能力水平的案例例证模式。2017年版课标所采用的是跨年级连续性尺度模式,它以高中三年为连续体,对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进行具体、翔实、可操作的阐述。其重要作用如下:

第一,学业质量是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学科课程目标的教学落实。

学科课程标准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和评价建议以及表现标准构成。学业质量以课程目标为依据,是对课程目标达到水平的具体描述,它与课程目标一样,同是课程标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课程目标是对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学习之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体现的是国家对该学科领域内学习结果的具体反映;而学业质量水平是表现标准,是基于课程目标对学习领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应该达到的程度进行阶段性的界定和描述,它规定了学生在课程目标上实际应该达到的程度,是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评判标尺和准则,也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学业质量促进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评价反馈的有机衔接,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围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了五级学业质量水平,同时对每级水平所对应的社会意义进行了具体阐述(见表1)。其中,水平2特指学生在修完必修课程之后所达到的水平,此时学生应该能够通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水平4特指学生修完选择性必修课程之后所能达到的水平,此时学生应该能通过高校招生录取考试。

第二,学业质量水平为确保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质量保障,为教学管理与改进提供了基本依据。

学业质量对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详细而具体的描述,阐述了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具体表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进步情况,并判断学生与该阶段最终水平的差距。同时,学业质量水平也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广度、完成度。

二、学业质量水平的内涵描述

下面将从学业质量水平的类别和分级两个方面对2017年版课标进行解读。

1.學业质量水平的类别阐述

2017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方面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在学业质量部分,每一项核心素养又被划分成三个类别。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语言建构与运用被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探究。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被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逻辑思维的发展、批判思维的发展、创造思维的发展。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在学业质量水平部分,审美鉴赏与创造被分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美的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基于课程总目标的设定,学业质量水平从文化传承意识、多元文化理解和当代文化参与三个方面分别对“文化传承与理解”进行了阐述。

2.学业质量水平的分级阐述

下面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为例,具体看看课程目标是如何在学业质量部分得到分解和逐一落实的。在课程目标部分,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被分为语言积累与建构、语言表达与交流、语言梳理与整合,在学业质量部分的相应表格中也对应这三个类别进行逐一阐释。

在课程目标部分,“语言建构与运用”部分的子目标“语言积累与建构”要求学生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问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在探究中理解、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而在学业质量的“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达到水平1的学生能够做到“有主动积累的意识,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能对学过的各类语言材料进行归类”;达到水平2的学生能做到“具有主动积累的习惯,能进一步扩展语言积累,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达到水平3的学生能做到“在扩展和整理自己语文积累的过程中,能发现联系,探索规律,尝试结合具体的语言材料,说明自己对语言运用规则的理解”;达到水平4的学生能做到“不断扩展自己的语文积累,自觉整理在学习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达到水平5的学生则“有探索语言运用规律的兴趣,能主动收集、整理、探究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这个意识层级从一级到五级,所使用的词汇在逐级递增。

教师要注意观察课程目标表述与学业质量表述的差别和联系,帮助自己在课程实施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逐一落实这些不同的阶段性的目标和终结性的目标。

三、学业质量水平的具体案例

下面,我们将从每一个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中选择一个子目标,以具体案例的方式展示不同水平的学生所能完成的任务,为一线教师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提供范例。

1.语言建构与运用

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中,我们以“语言积累与建构”为例进行阐述。

“语言积累与建构”要求学生在积累意识和积累行为上都有所增進。达到水平1的学生能“对学过的各类语言材料进行归类,留心观察生活,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达到水平2的学生能“运用多种方法整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发现其中的联系”。这个程度比水平1有了较大的提升:积累的方法不能只是一种,要求发现所积累语言材料问的内在联系。达到水平4的学生则能针对积累的语言材料和经验中的语言运用规律进行专题探究,且要自觉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当中。下面以古诗文积累进行举例。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我们以“批判思维的发展”为例进行阐述。

就“批判思维的发展”而言,达到水平1的学生并不能展示出质疑的特征;达到水平2的学生则“能对获得的信息及其表述逻辑作出评价”,但只能针对信息内部的逻辑表述进行思考,审视其逻辑是否合理;而达到水平4的学生则“能就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质疑,展开联想,并能找出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反驳或补充解释文本的观点”。这里,学生质疑的要点不仅是信息内部的表述合乎逻辑与否,而且需要对内容本身进行质疑,同时也要质疑语言形式能否有效表达信息的要点,并自行查找证据材料来或支持或反驳或补充文本提供的信息。下面以《说木叶》为例,展示不同水平的学生所能完成的任务。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我们以“文学作品的鉴赏”为例进行阐述。

举例来说,在文学作品的鉴赏方面,达到水平1的学生“能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传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即处在水平1的学生能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即可,他们所能做到的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而达到水平2的学生“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即处在水平2的学生不仅仅是感受和理解作品本身,还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作品进行点评,点评对象包括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而达到水平4的学生“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与达到水平2的学生相比,达到水平4的学生在如下三个方面能力更强:首先,他们能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的表现手法有自己的评价;其次,他们能超越单一的文学作品,针对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和作品风格的异同上进行对比;最后,他们能反思他人对作品的阐述,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我们试着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例,阐述不同水平的学生所能完成的任务。

4.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中,我们以“多元文化理解”为例进行阐述。

就“多元文化理解”而言,达到水平1的学生“能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感受和理解不同时代和地区的文化”,这个水平的学生能够阅读不同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不同时代地域的文化。达到水平2的学生“能理解各类作品中涉及的文化现象和观念,能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观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不仅能理解和包容作品中涉及的文化现象和观念,还能形成自己独立的看法。达到水平4的学生“能在阅读和表达交流中探悉有关文化现象;能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相关的文化现象和观念,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各类作品在文化观念上的异同”。达到水平4的学生可参加高考,他们能在分析和阐述作品蕴含的文化现象和观念的同时,比较、分析古今中外在文化观念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下面以经典名著为例进行阐述。

总的说来,学业质量作为2017年版课标的新事物,是我国课程标准一个新的突破,也是落实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依据。作为语文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每一学段课程学习完成之后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为自己的课程研制、教学设计以及考试评价作好较为细致的规划,把握每一学段中所倡导的重要能力,围绕这些能力作出精巧的设计,并在教学中逐步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作者:赵宁宁 张秋玲 何艺璇 田皓

第3篇:中学作文教学新课标解读及实践策略分析

摘 要:中学作文教学新课标颁布以后,无论是教学的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较大的变化。而作文教学在新课标的整个过程中是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作文教学需要不断整改和更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新课标;实践策略

新课标下的中学作文教学要以教学策略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从语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入手,全面深入地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翔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并根据作文教学任务,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一、解读与分析

1.现状解读

自从人教版的新课标改革以来,中学生作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教师是中学作文新课标的重大引领者,也是新课标实施的实践者。为进一步推进新课标的适应性和精细化,提高中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中国众多教师中,有一些具备适应改革的能力,还有一些缺乏将新课标落实到实处的决心和方法。经过诸多实质性的调查,中学生作文新课标教学中,教师注重理论比较多,在实践方面落实性比较差。在作文教学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写作的主体性、创造性,但是这些在实践方面比较难以落实。

2.方法举措

中学作文新课标教学中,如何将“新”落到实处呢?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在作文教学指导书下给学生讲解,但是学生领悟并不多,甚至存在与教师讲解脱节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较为实际和生动丰富的教学模式,将中学作文教学新课标落到实处。比如可以制定中学作文教学新课标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中学正是学生由启蒙到提高的阶段,作文能否有跨越性的提高,初中阶段是非常关键的。

二、新课标的困境与突破

1.困境

传统的作文教学对如何选题、如何审题比较看重,大体都是段落教学的模式。教师会读很多范文,让学生把这些优秀的作文框架牢牢地刻在脑海里,很多学生甚至会被这种教学模式所禁锢。新课标实施后,虽然题材范围扩大,但是对题目的解读仍然设定了很窄的框架,学生如果发挥想象力,稍微离题就会被扣上跑题的帽子。因此很多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只能按照教师讲的那种模式写作文,导致中学生的想象力被禁锢,优秀的文笔难以得到发挥。很多中学生的写作风格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平时看到的优秀作文就是最好的,这扼杀了很多充满想象力的文章和人才。

2.突破

中学作文教学在不断的摸索和修正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中学作文新课标中提到“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从无内容可写到内容丰富,表达出真实情感。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作文写作心得上的交流互动,给学生写作提供更多的“米”。

三、教学成效

以我班教导为例,取得的成果如下:

1.成立名著读书小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有米”,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在新课标的实践中,我班学生成立读书小组,对读过的优秀的文章进行交流,然后各自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比教师在讲台上灌输写作素材高效得多。对名著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技巧进行解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技巧,还能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生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初中还是学生写作能力成长的阶段,很多文章不可能像作家一样一气呵成,写出的文章会有这样那样的漏洞。通常文章都是教师帮忙修改,学生很难通过自己的推敲琢磨发现自己的问题。中学作文教学新课标的实施,使学生加强了独立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使他们在不断摸索中进步。

总之,新课标下的中学作文教学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现教学质的飞跃。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教学要给当代中学生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写作世界,为其在写作方面稳扎稳打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时金芳.作文教学问题归因探析[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

[2]王高年.作文教学的层次性和评价标准[J].语文教学通讯,2006(36).

[3]谢活.作文教学过于拔高目标要求,妨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11).

作者:刘菁

第4篇:初中信息技术课标学习心得

七年级

** 二十一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全新社会,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由老师教学生学(被动接受),后来发展为我要学——我会学——自主学——互相交流学,这也是教学的必然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学生的指名、轮流转化为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课堂教学更民主化,学生有了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它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我认为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时候用,讨论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绝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学出现“浮躁与虚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结果却为低效”等现象。教学工作也是脚踏实地、不断革新的艰辛尝试与实践,绝不能使“有效教学”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妆品。

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让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爱心和睿智去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虽然很早以前就参加过课标、教材的培训,但是以前在很多时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并没有真正走进研究与探索中去。现在我校要在开学初对所有的教师要进行专业的测试,我发现我对新课标认识还很肤浅,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对新的体制我在理解新课标时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新课标,从而也有了更新的体会。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新”“实”“活”的特点。新主要表现在选材新、结构新;实主要表现在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强调实际运用、更突出实用效果;活主要表现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处理和开发、教法学法要活泼、为生活化学习提供范例。这样既拉近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更体现了信息技术本身的个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与生活更贴近了。

使学生愿学乐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新教材体现“新” “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新”“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尤其是在课堂上,如何使一节课鲜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曾尝试这样做: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在探索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景创设的形式力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最好是能够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感情体验的过程。老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剥夺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权利,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体验是个体生命独有的心理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允许有差异,不要把专家的实践操作体验强加给学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讲对操作的了解,对结果的理解,对不同问题的见解。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忘我的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也使得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与活力。

努力做到上课使人喜闻乐见,下课使人回味无穷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5篇:2013年“初中信息技术课标研讨”研修简报

一、研修班开班典礼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我们来到伊川县汇丰公寓五楼会议室,参加了“洛阳市2013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暨人教版修订教材研修班”研讨会,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王志奎主任就本次培训的目的、意义、具体要求做了明确的指示和安排,指出了教师发展的方向,对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提出了“五大方面研修”要求;并指明了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大胆改革,勇开实践,形成特色。

二、研修学习要点总结如下

(一)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研修

信息技术四维目标研修,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四维目标要点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培养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情感目标:明确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 1

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研讨

研修过程中,大家总结了近年来初中信息技术中的一些特色教学,这些教师的特色教学值得在全市进行推广,总结如下:

1、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

如:讲解文字处理中的图文混排时,以奖状、名片、海报等实物作为字处理软件的输出载体。使用Word软件中的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等工具,将这些对象混排,形成作品,教师争取学校支持,将优秀学生作品打印为实物,用于教育教学。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以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搭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平台

群管理员是信息技术课代表,布置长期作业《课前说IT》,学生作业上传至群共享,以课前演讲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前沿IT(包括脑电波的应用、高端鼠标和键盘等),开拓视野,紧紧跟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保持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共享学习资源。

3、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多媒体制作软件PowerPoint时,因为其中的一些专业知识在学习Word,Excel软件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所以在学习该软件时就对学生作品的制作提出一定的要求,同初中学生学习的课程如地理、生物、历史、政治结合起来,针对学生所学课程中的探究活动进行选题制作,作品制作完成后进行探究展示,使学生所学能较好地同其他学科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初中信息教学中可引入机器人编程教学探索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利用机器人仿真软件,利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进行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三)针对初中信息技术中招考试的研讨结果

目前市、县信息技术考试相关教学,各学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洛阳市信息技术教材与信息技术考试不相符,需更新教材 考试系统才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考试软件环境为OFFICE 2003,但教材讲的内容是WINDOWS 2000和OFFICE 2000,由于软件介面差别太大,这与考试极不相符。

2、考试分值应提高到20至25分

若2014年信息技术中招考试计入中招总分,10分的分值太低,希望能提高分值,这样才能起到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

3、考试应公开题库,这样对学生是公平的

因为教材问题,考纲问题,教学问题等,建议洛阳市中招考试加入信息技术的前三至五年,应公开试题库,成功经验就是理化生实验题库公开。

4、规范初中信息技术课题周课时标准

初中信息技术周开课标准是每周2节以上,但是现在开课基本都是一周一节课,达不到标准,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第6篇: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解读总结

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新课标解读学习总结

德江民中

王江宁

通过此段时间对新课程标准解读的学习,本人认识颇深,现总结如下:

二十一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的全新社会,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这就必然向教育者提出新的要求——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潜能。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学又是一门有难度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每位从事教学工作者应当深思的问题。

过去的课堂教学是由老师教学生学(被动接受),后来发展为我要学——我会学——自主学——互相交流学,这也是教学的必然发展过程。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学生的指名、轮流转化为发言不必举手,想说就说,井然有序的发言变成迫不及待的抢答,课堂教学更民主化,学生有了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它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我认为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时候用,讨论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绝不能留于形式,以防止教学出现“浮躁与虚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结果却为低效”等现象。教学工作也是脚踏实地、不断革新的艰辛尝试与实践,绝不能使“有效教学”成了“面子工程”的化妆品。

新时代,新要求,新挑战。让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每一位同行树立良好的形象,用爱心和睿智去谱写自己的教育人生。

虽然很早以前就参加过课标、教材的培训,但是以前在很多时候只是走走形式,自身并没有真正走进研究与探索中去。现在我校要在开学初对所有的教师要进行专业的测试,我发现我对新课标认识还很肤浅,一次次的自己研究,面对新的体制我在理解新课标时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迫使我不得不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新课标,从而也有了更新的体会。

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新”“实”“活”的特点。新主要表现在选材新、结构新;实主要表现在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强调实际运用、更突出实用效果;活主要表现在活用教材,既教材需要整合处理和开发、教法学法要活泼、为生活化学习提供范例。这样既拉近了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更体现了信息技术本身的个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与生活更贴近了。

使学生愿学乐学一直是我追求的目标。新教材体现“新” “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新”“实”“活”三个特点,在此,我只想谈谈对“活”的认识,尤其是在课堂上,如何使一节课鲜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曾尝试这样做:在阅读教学中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尽量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在探索中体验阅读的快乐。情景创设的形式力求活泼生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最好是能够在共同的学习探索中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感情体验的过程。老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剥夺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权利,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体验是个体生命独有的心理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允许有差异,不要把专家的实践操作体验强加给学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讲对操作的了解,对结果的理解,对不同问题的见解。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忘我的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也使得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与活力。

努力做到上课使人喜闻乐见,下课使人回味无穷是我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7篇:国培初中语文课标解读模块二自我测试

1 分数: 4

(单选题)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中,九年一贯四个学段是一个纵向结构,此外,还从五个方面设计了

横向结构。以下哪项不是横向结构中的内容:

选择一个答案

a. 写作

b. 汉语拼音 c. 口语交际

d. 阅读

错误

正 确 错误

错误

e. 综合性学习

错误

f. 识字与写字

错误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2 分数: 6

(多选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的特点有: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增强时代性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b. 整合知识与能力

c. 突出过程与方法

d. 追求三维融合

e. 追求综合化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6/6。

Question 3 分数: 6

(多选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我们: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正确

b. 注重对语文材料的标准化解读

c.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d. 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6/6。

Question 4

正确

正确

分数: 4

(单选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选择一个答案

a. 工具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b.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 工具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d. 人文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5 分数: 4

(单选题)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多少字:

选择一个答案

a. 80万字

b. 100万字 c. 260万字

d. 150万字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6 分数: 4

(多选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

正确

正确

正确

错误

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错误

b.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7 分数: 4

(单选题)写作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第二学段,“写作”的具体表述是什么:

选择一个答案

a. 习作 b. 作文

c. 写作

正确

错误

错误

d. 写话

正确

错误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8 分数: 4

(多选题)三维目标包括哪三维: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

a. 社会和生活

b. 知识和能力

c. 过程和方法

错误

正确

正确

正确

d.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9 分数: 4

(单选题)运用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在哪个学段提出的要求:

选择一个答案

a. 第二学段 b. 第三学段

c. 第一学段

d. 第四学段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正确

错误

错误

错误

第8篇:2013年小学新美术课标解读发言稿

小学新美术课标解读

民航路小学齐弘

小学美术新课标带来很多新的理念,它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在此,说说我对美术新课标的一些体会

一、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会。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注意安排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制作方法。例如,在“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中,我在介绍完几种表现方法之后,并不限定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而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方法,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

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四、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

儿童最高兴的莫过于玩了,要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玩自己亲手制作的东西,在玩中增长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总之,新的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才能胜任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20

13、

2、26

第9篇: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信息技术教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一种生活的素养。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

实践活动是综合程度很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内容的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实践活动的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综合实践活动使儿童随时随地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为研究学习对象,自然地、综合地学习。这种学习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个人意义”地学(主动地学),而不是老师要他们学(被动地学),这将还原出他们探索生活的美好的天性。

二、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将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内容融入其中。信息技术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还是非常有用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一要教会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二更要让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不能象以前只注重讲练结

合,只要求学生会,而应该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要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上一篇:新入员工安全培训下一篇:做幸福快乐的幼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