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促进运输业发展

2022-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政府促进运输业发展

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摘 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公路运输经济是一种交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很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就我国公路运输的特点和公路运输经济的现状,就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充分发挥公路交通运输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交通运输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公路运输又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公路运输是在公路上运送旅客和货物的运输方式。它担负着部分陆上运输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任务。公路运输的经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公路运输经济有很强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包括的项日很多,比如说货运、客运、货物或者是旅客等等,这些都是公路运输经济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对社会经济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公路运输特点

(一)可以“上门”服务。公路运输中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汽车。由于汽车的体积较小,运动灵活,运输途中一般不需要换装,不但可以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输外,而且还可以离开路网,将旅客和货物送到单位、乡下农村、居民住宅等等其他运输到不了的地方,可实现“上门”的运输服务。这是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比拟的特点之一。

(二)公路运输的速度比较快。在较短途的运输中,除了沿公路网络运输之外,还可以将运输的途径延伸到企业、工厂、农村、城市住宅等内部,即“上门”的运输服务。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快速发展,道路运输已经实现了旅客或货物的直达运输,就是由始发地直接运送到目的地的运输形式。因此,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公路运输的运输时间较短、运输速度较快。与运输集装箱相比,货车运输体积更小,运输效率更高。

(三)路网覆盖广、运输较灵活。我国目前所形成的公路运输网络是各种运输线路共同组成的,高密度,覆盖角落比较全面并且其有高科技含量的公路线路,能够实现在国内大部分范围的地域内,根据运输时间、空间方面的需求,随意选择自己需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比较灵活,而且到处可见公路运输,公路运输还能够随时实现对物品或人的装运或者搭载。运输车辆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运输中的各个环节方面,运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公路运输对乘客或者是货物的运输量也有很强的灵活性,能够实现灵活转变和调度,而且对于公路运输来讲,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可以随时实现移动,面对自然灾害时候所需要运输救援物资方面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需求,以实现抢险救援的积极意义和影响。所以,就目前国内所能够形成路网覆盖情况而言,覆盖面积广,能够根据需要制定路线,这也反应了公路其备机动性强。

(四)行业门槛低、投资较少、流转资金较快。在运输体系中,水路运输与航空运输都需要比较齐全的固定设施,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公路运输则不然,公路运输的投资比较少,主要因为公路运输一般都是短途的运输,而且有很强的安全性,不需要大量的资金,公路运输的固定设备种类较少,投资费用不高。公路运输的车辆成本比较低,因为比较容易制造,所以车辆的购买费用非常低,投资兴办比较容易。一般都是一次投资,终生回报,只需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即可,且资金的回收期相对较短,能够实现短期内收回成本并且获得利润。此外,操作力法和模式也比较简单易学,公路运输的操作方法和铁路水路相比简单易学,只要踏实努力,严于律己就可以达到要求。而且对于司机的要求没有其他交通运输高。司机的任用上也没有那么多严格的程序,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的技能知识就能够被任用。

二、公路运输经济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运输方式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全国公路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公路等级和公路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导。随着公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公路设施水平发生了跳跃式发展,目前,我国公路道路网络的建设速度总体上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我国已经有多条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对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公路运输作为一种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公路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了较大的比重,而且随着各个地域之间的联系性越来越密切和频繁,公路运输的使用频率会越来越多,不断缩短运输所花费的时间,正逐渐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高速公路运输的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公路运输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措施

(一)全面实现公路运输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就日前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来看,公路运输的运营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公路运输的企业或单位仍然是独立运营的方式,仅仅是实现自我的发展,而对公路运输行业的全面和整体的发展却不是很重视,公路运输行业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性和集约化的经营方式,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耗资、耗能较大,处理的关系也较复杂,十分容易发生运输方式的冲突和矛盾。公路运输经济在市场中的经济竟争力没有办法得到提升,而且公路运输行业得不到实际的发展,公路运输经济就只能停留在落后状态,要想不断发展公路运输的经济,提高公路运输在市场经济中的竟争力,保持社会市场经济的平衡与稳定,就必须对公路运输的经营力式进行改革,实现集约化的经营模式,这样公路运输就能够在经营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运输成本,在运输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的便利,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少公路运输的时间,有效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二)健全和完善公路运输行业的政策。公路运输行业要在观念和思想上进行突破和转变,公路运输经营方面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等要进行不断更新,创新和完善新的运输管理理念和观念,以平安和安全为主,要尽量避免公路运输过程中出现故障或者是重大交通事故。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公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经济竟争力。同时对公路运输的制度和体系要进行严密的监督和控制,对公路运输行业的制度和体系进行监督和控制,并且在经营管理权上要进行统一,要不断创新运营的机制,要全面保障国民企业的经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三)公路运输行业要对风险进行平摊。公路运输行业出现经济上的风险或者交通事故是很正常的,这是由公路的性质决定的,公路本身就是交通事故高发地带,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公路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事故较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不断地提高,公路运输出现的事故发生率也在小断地上升,因为事故一般都是意外发生的,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公路运输企业要对公路运输过程在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进行平摊,才能够有效地减少公路运输行业的风险产生,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才能够在运输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实现效率最大化,质量最优化。

四、总结

目前,就我国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国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发道路运输的发展。公路运输业是延续国家经济的命脉的重要服务行业之一。随着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公路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良好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状况就能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公路经济将会得到快速的进展。希望通过对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讨论,促进公路运输经济更有力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段新,刘振华,王屾等.公路运输区域关联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13(1):27-28.

[2] 陈媛.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运输经营管理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3,06(9):65-66.

[3] 衷平,何吉成,刘胜强等.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重点与存在问题分析[J].公路,2013,11(7):47-48.

作者:邹亚金

第2篇:道路运输结构优化对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

摘 要:在我国道路运输是最为重要的货物、旅客运输方式之一,其灵活性强,便捷程度高,对于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价值巨大。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各行各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而对原有道路运输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既是提升道路运输服务质量、运输效率及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我国运输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路径。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运输经济的发展环境,然后探讨了以道路运输结构优化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相关路径,希望能够为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运输结构;优化;运输经济发展;路径

在我国,道路运输业是重要的国民经济发展行业,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道路运输业也随之水涨船高,为运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我国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并不断深化供给侧改革的今天,大力发展道路运输经济,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发展道路运输经济,可以促进道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从而调整区域投资环境和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和资源、要素流动。二是道路运输经济可以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会催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从而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并形成教育、医疗、建筑等全新的经济增长点[1]。

近年来,为了促进道路运输经济发展,我国大力改善道路经济发展环境,推动道路运输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更加认清了现状问题。为此,笔者粗浅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的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环境及道路运输结构优化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路径,仅供参考。

1 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1.1 我国道路运输经济发展环境总体上不断优化

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各行业的物资运输需求逐年增加,而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也带动了公路运输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道路运输总周转量持续攀升,公路运输的品类、质量和运量都有明顯的向好趋势。一是公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加,现代化公路物流发展迅速,道路运输的仓储、装卸和中转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运输技术不断升级,专用化、智能化、节能化的运输设备不断被投入使用,道路运输信息资源的开发深度和利用水平有了明显进步,运输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2]。此外,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使得近年来违法经营、不正当竞争行为越来越少,公路运输税费缴纳持续降低,运输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大大增强,这些都对我国道路运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典型的促进作用。

1.2 道路运输经济持续发展中依旧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道路运输经济的集群效应发挥不足,由于当前道路运输的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模式还在逐步推广和进行当中,因此道路运输市场上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抵押经营、联合经营、个人参营等分散化经营模式仍旧广泛存在,虽然有助于提升道路运输的灵活性、机动性,但是更容易搅乱运输市场,大大降低道路运输效率,影响道路运输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3]。二是当前道路运输中的科技水平有待提升,特别是对于运输信息的利用仍旧不够深入,对于市场需求信息的分析不够透彻,这就导致“扎堆经营”与“市场空白”两类问题同时存在。此外,目前道路运输领域还存在着一些诸如监管机制不完善、引导力度不理想等问题,这也是后续道路运输结构优化中,我们必须持续思考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2 以道路运输结构优化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2.1 优化运力结构,满足层次化的市场需求

所谓运力,就是指目前道路运输行业中持有的各类运输车辆的比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运输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个性化和高质量化发展趋势,而传统道路运力结构中的普通运力过剩、中高档车辆不多,因此道路运输中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为此,要想促进运输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就要对道路运力结构进行优化。

在笔者看来,优化运力结构,一是要积极更新车辆,着力发展新型运力。要通过政策约束手段,采取“先审后买”的审批原则,引导市场主体购置技术进步、智能高效的中高档运输装备,及时申报老旧车辆报废程序,杜绝车辆改装后继续使用,从而以安全性、舒适性更佳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4]。要强化对道路运力的管理,约束普通运力的盲目增长,大力发展中高档运力,并有效引导市场上的运力分布,防止盲目竞争情形的出现。二是要针对市场上的个性化道路运输要求,进行“定制化”的运力调整。比如,针对人们近年来猛涨的旅游出行需求,鼓励更多高级客车进入包车客运、旅游客运市场,以此提高运输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其经营潜力;针对特殊货物的运输需求,推出冷链运输、高速直达等运输车辆,以配置更加高级的集装箱、箱式货物运输对口满足社会需要。

2.2 优化运输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竞争能力

道路运输行业既具有为社会服务的“公益”属性,又具有提高经营效益、促进行业发展的经济属性,提高竞争力是行业内的永恒话题。目前,我国道路运输经营主体中,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同时存在,分散化经营特点突出,而个体竞争力普遍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因此,对运输企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走集团式、规模化发展道路,就成为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思路。

一是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市场经营理念深入到企业组织结构的方方面面,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准绳,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不同所有制的联合及不同的资产构成方式,积极探索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集团制运营模式,以集群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二是要积极引导非公有制道路运输,通过合并、联营、合作等方式,实现多种所有制经营方式的优势互补,使转型建制成为运输企业提高专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经营能力的良好契机[5]。

2.3 优化运输班线结构,提高道路运输效率

运输班线是经主管部门核定的、准许开展运输经营的特定通行路径;合理调整运输班线,统筹各个线路资源,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是提高道路运输效率、促进运输效益提升的关键。就目前来说,我国道路运输班线较为单一,覆盖范围,特别是向农村地区的线路覆盖范围还严重不足,这给打通我国道路运输脉络,实现“最后一公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为此,我们必须提起对于优化运输班线结构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全面化、精细化的思维促进此项问题的快速、及时解决。

一是要不断扩大班线的覆盖范围。虽然我国的私家车保有量在逐年攀升,在很大程度上碾压了运输班线,特别是客运运输班线的生存空间。但是,农村市场仍旧是一片“蓝海”,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了大量的农产品运输需求,而农村劳动力输出、人员输出带来的客运运输需求也不容小觑。为此,必须以鼓励“车头向下”的政策,积极开辟农村班线市场,向广大偏远农村乡镇、行政村等下沉班线运力,切实解决农村群众的出行和货运难题。二是要发展长途运输和定制化、专业化运输。要增加省际长途班线数量,推动长途班线不断向中西部地区拓展,搭建更加全面的道路运输网络;要大力发展旅游班线,提高旅游车辆的服务水平和运营能力,以包车服务为游客带来更加优质的乘车体验,并以线路定制服务带动“冷门”优质景区的发展;要大力发展定制化班线,以高速直达班线、快件运输班线、散货运输班线、專用运输班线等,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实现运输班线的现代化布局。三是要合理引导班线竞争,取消班线运输终身制,引入线路招投标等竞争制度,以此规范班线运营,遏制垄断现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性作用。

2.4 优化经营结构,扶植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就目前来说,我国道路运输经营的总体思路还不够开阔,往往局限在传统产能当中,经营服务领域没有紧随市场发展而不断扩张。为此,我们要积极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经营结构,以此有效克服盲目发展、组织落后、发展失衡等问题。

一是要加快物流业务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现在的商务渠道和购物渠道越来越多,因此对于商品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以最新技术不断优化运输、仓储、中转、配送流程,使物流业成为我国道路运输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要大力发展快件运输和特种货物运输能力,针对生鲜产品、冷冻食品、特殊产品、危险品等货物的运输需求,制定对应的运输路线,以干线合理、零担支线通达的班线经营结构,促进市场的快速发展。三是要不断整合经营信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大数据技术对现有经营情况进行分析,定期筛查经营效率不高、经营效益不强的线路并进行调整;要充分利用市场信息,深入挖掘运输市场需求和自身运力潜力,以供需之间的合理匹配,促进运输设备和运输班线的周转率提升,以此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运输结构的优化对于促进运输经济的发展具有核心价值,对当前的运力结构、企业结构、班线结构、经营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既有助于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更有利于我国路网结构的完善和道路运输经营范围的扩大。为此,我们一定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努力以更加科学的行业发展模式促进道路运输经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王立囡.论新农村建设时期道路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04):223.

倪培治.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与调控[J].农家致富顾问,2014(08):67-69.

马慧玲.道路运输结构的优化对促进运输经济发展的作用探究[J].中国民商,2019(08):13.

于忠珍.传统道路运输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问题探析[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9(04):33-36.

谢应乐.公路运输经济现状和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12):9-10.

作者:严兆明

第3篇:加强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促进公路运输经济发展

【摘 要】高速公路具有车道宽、车速快、检查少等特点,然而随着经济及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情况十分普遍。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入手,重点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

一、引言

最近几年来,国内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现象不断增多,对高速公路桥梁及路面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相关单位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情况予以治理,切实提升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加大执法力度,为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危害

高速公路超限运输危害十分严重,其不仅损害了公路路面及桥梁的质量,还会对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明显缩短了高速公路的使用时间,增加了运维成本。此外,高速公路的超限运输还会对整个运输市场秩序形成一定的干扰,且不符合法律法规等要求,属于一种不合法的行为。从运输安全的角度出发,高速公路超限运输具有十分严重的危害,超负荷重量会对车辆性能产生直接影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三、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原因1.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

因对高速公路的超限运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涉及部门比较所,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合作不力的情况,导致高速公路超限治理工作存在推诿扯皮、此严彼松的现象,给部分车主以可趁之机。

2.运量不足,运力过剩

近年来,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货物运输车辆数目的不断增多,货运量相对不足的情况逐步显现。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广大车主及货主只能走降低运价的道路,不自觉的进入了不公平竞争的怪圈。加上,运输过程中收费项目的增加,如果不采取超限运输的方式,则会出现亏本情况。

3.与现行政策有关

当前,我国实行的通行费、养路费征收政策是与车辆荷载吨位联系在一起的,超载意味着漏缴规费,在明显降低运输成本的同时,还增加了利润,这也是很多车主冒险超限运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治理策略

1.加大对广大车主思想教育力度,实现长效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运输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广大车主思想教育的力度;第二,采取合理措施,有效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严禁出现钓鱼执法的情况;第三,在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应立足长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模式,统筹兼顾,全面监管;第四,扩大路政管理的工作范围,有效实现全网式覆盖,并在重要路段及路口安装监控设备,同时安全专人不定时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拦截超限车辆,让车主的侥幸心理得以彻底破灭。

2.确保运输市场的规范性

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对货运税费的改革力度,对运输费用的各个款项予以合理设计,选用科学的计税方式,促进运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第二,政府部门在对高速公路运输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密切结合当前国内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的实际情况,并以此为重要依据,选用合理的方法,充分协调运力与运量之间的关系,有效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升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第三,从政策上加大对运输企业及个人的支持力度,合理规避恶性竞争情况的出现;第四,相关管理部门应对高速公路运输车辆型号的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全面普及集装箱运输的方案。

3.实施计重收费方式的方式,并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

针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进行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集中收集方式,依据重量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有效改善高速公路超限运输情况。如果存在空驶车辆,可以依据情况降低收费标准,对于超限车辆则依据规定提升收费标准,对于严重超载的车辆,必须要求其将货物卸载后方可通行。采用集中收费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车辆监控网络系统,有效实现对运输车辆的超限管理。同时,加大关于超限运输管理的宣传力度,切实提升运输企业及个人的法律意识和超限管理意识,为确保高速公路超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支撑。

4.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予以充分利用

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得以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普及使用。在对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过程中,也可以采取合理方式,对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予以充分运用,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路面监控网络,有效实现各个路段信息的管理和共享。在高速公路超限治理过程中,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还能明显提升公路超限运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众所周知,高速公路车辆超限运输管理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必须加强各个部门的沟通与协调,采取长效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监督、查处和管理,一旦发现有超限运输的车辆应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确保超限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超限运输车辆予以严格管控,尽最大努力保护高速公路,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为人们出行安全以及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白铭,贤红.浅谈高速公路超限运输管理[J].价值工程.2011(09):112-113.

作者:张艳丽

第4篇:规范运输市场秩序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宜昌市运管处交叉检查活动小结

2011年,宜昌市运管处坚持以建立“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道路运输市场为奋斗目标,深入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治理整顿,保障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运管处“通知[2011]5号”工作安排,各县市区运管所(局)、客管处抽调精干力量,于10月17日至10月28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道路运输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行动,重点针对客货运输市场、驾陪市场、危险货物运输市场等环节,取得了很好的整治效果,现就整顿情况小结如下:

一、客运市场进一步规范

在本次交叉检查过程中,我们重点查处不按规定站点停靠、站外揽客、倒客、甩客、宰客、卖客、客货混装等违规经营行为以及客运市场上反映强烈的宜兴线、宜秭线及宜野线上的非法营运车辆进行打击。在整治行动过程中,各所抽调的执法人员互相配合,严格执法,针对在日常过程中经常碰到的取证难、司乘人员不配合等难点问题,各单位执法人员互相交流经验,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共暂扣涉嫌非法营运车辆15台次,检查各县市农村客运线路20余条,有效的打击了长期活动在各条客运线路上不法经营行为,也使我市的客运经营市场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

二、货运市场管理得到加强

针对目前货运市场上出现的车辆改型、不按规定检测等经常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在本次检查过程中,检查组也作为重点开展整治。本次共检查各类货运车辆300余台,查处不按规定检测、擅自改型以及未取得相关从业人员资格的车辆40余台。针对目前货运市场从业人员从业素质普遍偏低的实际情况,执法人员在查处同时,向从业人员反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不按规定检测、擅自改型以及驾驶员未取得从业资格等违规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真正达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货运市场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从而达到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健康发展的真正目的、

三、驾培市场步入规范化管理

本次检查中,检查组针对目前我市驾陪市场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等实际情况,在各县市开展检查时,重点查处无证经营、教练车老旧、经营行为不规范、无固定训练场地、擅自压缩培训时间和减少培训项目等问题。本次检查中,共查处培训行为不规范、手续不齐全的教练车12台,清理黑报名点5处,在达到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也得到驾陪市场从业人员的一致好评。

另外,针对各县市的危货运输市场,检查组通过深入企业检查、路上临时检查等方式,对各辖区的危险货物运输企

业开展安全检查,共检查各类危险运输车辆30余台,从业人员60余人次,并重点针对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从业人员资质把关等环节开展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交叉检查,不仅有效的促进我市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各兄弟单位的相互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各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我们的执法手段及规范执法行为,也进一步提高我市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达到社会效应和内部管理上的双赢,建立起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第5篇: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指导意见

交运发〔2014〕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交通运输厅(局、委),天津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部管有关社团: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1〕63号)等关于培育扶持龙头骨干企业、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工作部署,加快转变道路运输发展方式,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保障,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把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作为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的重要抓手

龙头骨干道路运输企业(以下简称龙头骨干企业)是在道路运输行业相关领域具有较大经营规模、较强竞争力、代表行业先进水平、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经营企业,是行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道路运输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市场集中度低,经营主体“小、散、弱”,致使运输资源难以集约配置,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缓慢、技术应用水平偏低、服务质量不高。加快形成并壮大一批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龙头骨干企业,使其成为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和技术创新的先行者,成为诚信经营、规范竞争和安全、节能、环保的示范者,充分发挥其在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中的排头兵和应急运输保障中的主力军作用,能有效推进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促进道路运输发展的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培育扶持骨干企业、促进行业集约发展,切实改变运输企业“小、散、弱”局面,带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鼓励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行业集约发展,是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战略部署、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实际行动,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迫切需要。

二、 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鼓励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行业集约发展放在加快运输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按照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快形成一批以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品牌化等为特点的龙头骨干企业;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力营造良好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通过提高龙头骨干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现代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市场主

体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在自我发展中提高综合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健全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形成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和行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环境。

——扶优扶强与引领带动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鼓励、引导道路运输业中有条件的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注重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对道路运输行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引领作用,带动全行业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基于运输行业门类多、企业类别复杂的特点,以道路客运、现代物流、运输站场经营等为重点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进维修、驾培等子行业经营企业做大做强,并积极向其他领域延伸。

——因地制宜与分类引导相结合。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探索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路径。结合道路运输不同子行业和不同类别企业的特点,分业施策,分类引导,探索企业多种做大做强模式。

(三)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在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道路运输行业集约发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骨干企业,运输市场经营主体结构明显改善,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促进运输业组织化程度、集约化水平明显提升,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差异化发展的市场格局逐步形成。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完善法规体系。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全面清理修改阻碍企业做大做强、网络化发展的有关法规规章,修订和废止设置行政壁垒、排斥外地运输经营者等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制度和规定,打破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健全相关法规规章,完善市场准入、监管和退出机制,适应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改革形势,对新设立道路运输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运营条件。推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物流管理等领域的立法,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改善大型物件运输市场环境,加快完善零担快运市场体系和市场规则。

(五)健全考核机制。健全涵盖各从业主体的市场诚信制度,完善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企业等级管理等制度,全面落实运输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行业诚信与安全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公开,将考核结果与运输资源配置以及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挂钩。

(六)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配合有关部门加大对涉企收费行为投诉的查处力度,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项目、违规设立风险抵押金政策等,切实消除隐性壁垒和减轻企业负担。规范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营运、垄断货源、欺行霸市以及超限

超载、超员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信息记录管理,落实“黑名单”信息库制度,为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加强对连锁、联盟等企业联合体的监管,杜绝挂靠经营。

四、鼓励发展龙头骨干企业

(七)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完善客运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对诚信好、服务优、重安全的企业,在新增线路经营权、车辆更新、增加经营范围、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先推荐龙头骨干企业申报交通运输行业开展的接驳运输、甩挂运输、节能减排、货运枢纽(物流园区)、综合客运枢纽等试点示范项目。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设施配套、管理完善的公路服务区设立接驳点,开展接驳运输等业务。

(八)落实优惠政策。研究适应“营改增”试点政策的相关措施,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网络化经营。切实落实针对国际标准集装箱车辆、大吨位货车、甩挂运输推荐车型车辆的通行费优惠政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省内定期定线运行的客运班线车辆通行费可实行月票或年票制,实行大客户优惠。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协调发改、公安、国土、财税、金融、保险等部门,落实国家对道路运输业的支持政策。对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国家及省市级站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保障建设用地。协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制度。

(九)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适度加大龙头骨干企业经营自主权,激发企业市场活力,对符合条件的客运线路,在满足安全指标要求和最少运营班次的前提下,允许其根据客源情况自主调配运力投放和运营班次。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允许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按照规定程序适时调整运价。创新政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调整运力结构,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推荐车型,积极探索网络型、联盟型、多式联运型甩挂运输组织模式,适时率先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行试验。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客车小件快运、汽车租赁、城市共同配送、城市通勤车运输等交通运输相关新兴服务业态。

(十)加强资金引导。充分利用中央、地方有关服务业发展、节能减排、甩挂运输、技术改造等各种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对龙头骨干企业站场基础设施建设、车辆更新、信息化建设、安全技术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等项目给予积极支持。

五、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

(十一)促进资源整合。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有关政策,充分尊重企业意愿,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以资产为纽带,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骨干企业参与异地收购和资产重组,协调解决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重大问题。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规范化管理,增强企业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支持适合网络化运营的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直营、区域分拨配送中心等。鼓励机动车维修业连锁经营。鼓励中

小企业通过联盟、联合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加大对联盟等企业联合体的支持力度,引导集约经营。

(十二)加强品牌建设。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创建知名品牌,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领军型企业。引导龙头骨干企业树立品牌管理意识,加强品牌的宣传和保护。鼓励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对企业发展动态、先进管理经验、企业文化等进行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大力宣传龙头骨干企业发展成就和经验,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鼓励。

(十三)集聚人才资源。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经营管理水平高、熟悉行业产业政策的新型企业家。鼓励龙头骨干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业务骨干,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并享受当地政府人才引进待遇。各类人才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重点向龙头骨干企业倾斜。完善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强化重点和关键岗位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十四)强化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带动中小企业,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营造环境,完善政策,引导龙头骨干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主动开展技术、管理、服务、文化等创新。积极推荐龙头骨干企业申报建立国家级、省部级等企业技术中心,主动争取国家、省等各级技改项目及配套资金,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

(十五)创新经营方式。适应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的需要,鼓励运输企业与大型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等加强各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物流需求社会化。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甩挂运输、接驳运输、多式联运等运输组织方式和实施班线的公司化改造。强化对货运中介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鼓励货运中介向现代物流服务商转变,充分发挥其对物流资源的整合作用。鼓励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

(十六)提高信息化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并接入和使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与全国或区域性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扩大信息化应用范围,实现信息化全覆盖,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探索应用电子商务、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十七)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展国际道路运输业务。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在客运服务、现代物流、低碳交通及智能交通等业务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国际发展空间,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支持国内大型物流企业整合并购国际物流资源,建立覆盖全球的物流网络。

六、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发展龙头骨干企业、促进行业集约发展的重要

意义,将其作为破解道路运输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会同、协调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有关单位、部门间工作协调机制,强化协作配合,落实分工和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主动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将道路运输企业纳入地方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和扶持范围。

(十九)改进引导服务。充分发挥行业规划、政策、标准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加强对运输市场动态监测分析,建立健全龙头骨干企业经济运行调查和分析体系,加强行业发展跟踪分析。建立道路货运成本信息与运价指数发布制度,引导市场合理议价、公平定价。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作用,积极为企业发展提供法律、政策、技术、管理咨询和市场信息等服务。完善与龙头骨干企业的联系制度与交流机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支持企业参与行业规划、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

(二十)加强企业自律。探索建立龙头骨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龙头骨干企业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服务质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确保安全生产;建立人性化企业文化和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加强节能减排,保护资源环境;积极承担应急运输保障等社会责任。

(二十一)开展试点示范。按照“分类筛选、示范引导”的原则,选取部分龙头骨干企业,开展经营模式创新、智能绿色发展、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示范,及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鼓励各地在开展试点示范过程中积极引导其他地区的骨干企业在本地设立分支机构,推动企业网络化经营。遴选部分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支持技术开发、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和管理创新,加快形成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行业骨干企业群体。选择一批自主合作意愿强、资源整合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引导开展联盟发展模式探索。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按照本指导意见精神,因地制宜研究制定落实方案,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服务举措,确保抓实见效。

交通运输部

2014年3月6日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路运输管理局。

第6篇:“运输业发展的实施打算”政府工作计划

对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提升区域中心乡村的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我市汽车货运业发展,推进现代物流建设,繁荣地方经济,为决战工业500亿工程提供充分的运输保证,根据 实际,就加快汽车货运业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超凡规发展意识,充分发挥我市货运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整合货运市场为切入点,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全社会营造加快汽车货运业发展的氛围和合力,做大做强汽车货运产业,打造 货运品牌,全面提升我市汽车货运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物流资源整合,依托海关、商检机构和高速公路的兴建,立足 公司等大型工业企业充分的货运需求,走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规模集团化、经营区域全国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汽车货运业发展之路,鼓励发展长途货运重型车辆、专用车辆,加快道路货运车辆厢式化进程,加速形成以集团货运公司为骨干、货运配载网络为纽带,集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多式联运等企业簇群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加快打造赣西的现代陆地港口。力争近期全市货运车辆突破10000辆,一批汽车货运集团公司进入国家二级货运企业行列,基本形成 货运品牌。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 市汽车货运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王其德;成员:市财政、交通、物价、监察、公安、法院、交警、工商、国税、地税、稽征、法制办、司法、物资总公司、人保财险、人行、工行、农行、交行、中行、建行、农村合作银行、 公司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具体负责汽车货运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规划制定、协调服务和督促考核等工作。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加快货运业发展的合力,着力寻求汽车货运业发展新突破。

2优化服务环境。各涉运部门要从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动身,坚决破除部门利益,进一步强化职责,切实协助公司业主和车主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涉运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货运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交警部门成立市外重大交通事故处置协调服务机构,主动协助处置市外交通事故,为企业排忧解难。平安公司要及时料理各种事故理赔。交警部门对新落户车辆,按车主提供的有效合格证予以上牌。市交通局指导和协助各货运公司建立全国联网的货运信息网络,大力发展货运信息部,随时掌握全国货运市场信息变化,做好信息发布,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稽征、工商、税务、运管、交警、物资等车辆办证及税费征管部门要为汽车货运业发展建立专门服务窗口,简化办事顺序,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便当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货运资源整合及货运市场的规范管理工作,为外地货运业发展发明良好的市场环境。

4加大金融支持。采取“四连环贷款法”破解车辆购置资金瓶颈,即:以运输公司为贷款单位,贷款人向运输公司申请;交警部门对抵押车辆不得过户,平安公司提供安全,银行发放贷款。鼓励和支持银行放贷,提高消费贷款信用度,防范金融风险,制止恶意逃债行为。积极启动民间资金,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通过合伙、入股等形式,解决购换车辆的资金来源。

5大力引车落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大力引进外地车辆,扩大货运车辆规模,积极培育税费源。对引进的外地车辆,各有关部门要上门服务,实行委托检测。对来 落户的大型货运企业在优惠政策上可采取一企一策的方法,鼓励外地有实力的货运企业来 发展。

6规范税费征管。各涉运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既要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又要从源头上杜绝偷漏税费行为的发生。对新上牌车辆,交警部门要责成车主到稽征部门落户后才干核发行驶征;对已挂牌车辆,应不欠税费才干给予年检。对市内、市外 籍车辆所欠税费要采取联合执法,依法进行追缴。市财政按实际追缴税额的20%给予安排追缴经费。

7加强行业管理。各汽车货运公司必需规范管理,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驾驶员行为。要加强对驾驶员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做到老实守信,按时还贷,公平交易,遵纪守法,照章缴纳税费。驾驶员扣货、短货、偷货、对货主进行敲诈的所属公司要给予严肃处置,涉嫌犯罪的司法机关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金融、平安应建立汽车货运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按信用等级,信贷方面予以支持。对多头开户和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联合制裁。涉嫌金融诈骗的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8建立考核机制。制定发展目标,分解到各县、区及涉运部门。对县、区及涉运部门发展汽车货运业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核。一是考核巩固数,即坚持年初确定的车辆基数;二是考核发展数,即年末车辆新增数;三是考核税费增长率;四是涉运部门服务质量及成效。对发展快的县、区及服务好、效果显著的部门予以惩办奖励(考核奖励方法另行制定)对工作不达标的予以通报批评。

9强化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加快发展的氛围,并依照本计划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市政府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的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工作推诿、落实不力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推进我市汽车货运业的快速发展。

【范文网】

第7篇: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

意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平稳较快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一是继续加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督查,切实抓好配套资金到位、资金使用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力争2009年、2010年全社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2008年稳步增长,重点支持对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关键意义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快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省级连接线、瓶颈路段扩容改造,重点加强区域间的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改造,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切实把农村公路建成脱贫路、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做到路通、车通、人通、财通。三是积极推进内河航道特别是长江黄金水道、京杭运河及干线航道建设以及内河航电枢纽、对沿海港口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出海航道和防波堤等建设。四是加快实施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加大物流园区、中心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选择有条件城市开展示范工程。五是建立全国性公路、水路交通信息网络,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六是抓紧交通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行政审批,尤其要抓紧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批和施工许可工作,为加快交通工程建设创造条件。

二、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提升行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一是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鼓励大型航运企业和与交通运输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交叉持股,组成战略联盟。二是统筹城乡客运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客运、快速客运和农村客运,建立方便快捷、满足不同层次出行需求、网络化运营的客运服务体系。三是加快集约化、专业化、网络化现代运输方式发展,积极推进多式联运、甩挂运输、集装箱运输、江海直达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四是加快发展城市配送、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等物流服务,鼓励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和实现物流延伸服务,逐步建立快速高效、无缝衔接的运输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调整交通运力结构,引导运力合理发展。一是鼓励交通运输企业根据国家鼓励老旧车船报废更新和强制淘汰单壳油轮的政策,加速船舶、车辆更新。二是加快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三是加强运力宏观调控,控制新增运力,对实载率低于70%的客运线路,不批准新增运力。提高公路货运车辆的安全、节能环保准入标准,优化运力结构。四是适度调控中国籍国际航运船舶进入国内航运市场,严禁国外运输船舶变相进入国内航运市场。

四、加强和改进运输市场监管,营造公平、公正、规范的市场环境。一是强化执法监管,打击无序竞争、违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市场公平交易。二是促进运输市场的统

一开放,消除地方保护和制约运输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制度及政策障碍,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三是推进交通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及通报制度,促进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四是继续加强车辆超限超载和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杜绝以罚代管等现象。五是深入开展打击“黑车”等非法运输经营的行为,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六是进一步完善项目审批机制,规范项目审批行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交通运输行业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

五、推进节能减排,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一是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集约化发展理念作为编制各项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规划的主要原则,做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工作,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二是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建立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修订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范,在交通建设领域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三是以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限值标准为依据,尽快建立并实施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经济补偿政策,组织开展高耗油营运车辆提前退出运输市场的试点,力争用5年时间,使在用营运车辆全部符合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四是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节油节电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23号)要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有条件的省会城市,适当提前城市公

交车辆的报废期。五是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在部分城市推广使用以混合动力为主的节能和新能源公交车及出租汽车。六是推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和经验,组织开展第三批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活动。

六、加强运输市场监测分析,完善运行预警和反应机制。一是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和反应机制,充实工作力量,完善监测手段。二是切实加强对交通运输市场的跟踪分析,以月为周期及时掌握运输生产动态、运力供求及运价变化走势等市场信息。三要在市场出现异常苗头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适当应急措施,维护市场稳定。四是与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建立信息互通和化解风险机制,积极争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维护大型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稳定,防范出现大面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五是建立与交通运输企业、相关学会协会更加全面和直接的联系,密切关注企业受当前经济下行的影响程度,了解企业困难,听取企业建议,及时研究出台有效措施。六是研究建立应对燃油价格上涨和波动的长效机制,促进交通运输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七、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加强行业法制建设,进一步梳理现行交通运输法规、政策、机制及标准规范,积极推进“废、改、立”工作,配合制订《航道法》、《公路保护条例》、《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及修订《收费公路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等,加快完善促

进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法规体系。二是以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以及税费改革为契机,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市场监管,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创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律的体制机制。三是积极推动和深化公路、航道、港口、海事、救捞等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巩固引航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按照大部门体制要求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四是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确保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货运输、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等原有政策的优惠力度不减。

八、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力维护行业稳定。一是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确保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二是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港口安保工作,加强对化学危险品运输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船舶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力度,加强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的日常监管,做好航运企业封存船舶集中停靠及安全监管工作。三是提高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能力,开展营运客车安全标准研究,督促“三关一监督”制度落实。四是继续加强安全生产专项督查,对存在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不齐、现场防护不达标等问题的项目坚决不准开工。对特殊、复杂的工程进行安全生产专项评估。五是认真梳理交通运输行业在政策方面

存在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及早研究工作意见,防止因政策不落实、不完善或制定出台政策时考虑不周,引发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六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重点做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涉及征稽人员、收费人员的转岗和安置工作。七是积极了解公路、水路运输相关人员的从业情况,帮助解决问题,树立信心,度过难关。

第8篇:大部制改革对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作用

大部门体制,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很久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实行各种运输方式分部门管理,由于管理部门分割和部门利益的问题,使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服务协调、交通资源配置、交通信息传递等方面效果和效率不够理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企业没有实现规模经济和综合运输效益,致使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物流成本占国家GDP接近2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水平。在交通资源利用率较高的发达国家中,以"大交通"体制为模式的综合运输管理体制被广泛地采用,多年来,我国政府也一直在进行相关探索。

新组建的交通运输部整合了原交通部、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职责以及原建设部的指导城市客运职责,并负责管理国家邮政局和新组建的国家民用航空局。交通运输部的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公路、水路、民航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涉及综合运输体系的规划协调工作,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 大交通政府体制的形成,将有利于交通运输服务业效率的提升。目前几个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尽管具体管辖业务不同,但从其职能来看,具备合并成为大部的条件。合并后的政府机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更多的加强社会经济事务的宏观管理,减少和下放具体管理事项,把更多的精力转到制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上来。所以,这种合并最能体现相关部门在决策、监督、执行等方面的协调。

大交通政府体制形成,有利于国家从大交通的角度,通盘考虑多元协调的交通体系,合理调配公路、民航、水运等交通资源,能够有效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对接和利益均衡,对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业的服务效率有重要意义。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联结、协调能力在中长期将有所提升,交通资源浪费和之间的

竞争将有所减弱,能够提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运营效率。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状况将有所改善。从长期看,从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的角度考虑,在大部制下,交通运输企业的资产整合也是一种趋势。

大部制改革的推进为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空间和机遇,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绿色交通,以信息化建设为引领,扩大交通服务社会的功能;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业监管多种手段并重,培育健康有序的运输市场。

大部门体制改革,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发展现代运输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大交通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和区域客运一体化。加快发展旅游客运、快速客运和农村客运,建立资源共享、布局合理、安全便捷、畅通有序的客运服务体系。随着大部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道路运输管理体制的理顺,公交客运和出租车客运行业长期形成的法制建设滞后、管理手段乏力的局面将有望得到有效改变。

部门的调整和行业的整合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加快用现代物流的理念改造传统货运业的速度,发挥道路运输业比较优势,推进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建立快速高效的运输网络,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货运服务,积极发展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厢式货车运输等现代化道路运输方式,实现运输方式的集约化、专业化和网络化。

交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协调将促进道路运输增长方式的转变。交通运管部门应当注重引进、应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运营模式,推进道路运输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安全管理和应急保障,促进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交通大部制改革,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部门协调意识,加强基础研究,针对行业发展、改革、管理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进行调研,加

强科学研究,做好立法、完善规章制度、调整发展思路等基础工作,完善行业发展政策,为发展现代道路运输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有助于完善运营服务标准与规范。发展行业文化,培育行业精神,树立行业典型,凝聚行业力量,实现道路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部制改革对运管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此次大部制体制改革为契机,与有关部门密切沟通协调,科学调整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能、名称、性质和级别,为推进现代道路运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基础和机制保障;将运管机构的工作重心从重处罚向处罚教育与政策引导并举转移,从重监管向市场监管与服务公众并举转移。将运管力量向客货集散地和运输源头延伸,向培育市场环境和提供公众服务延伸,强化运管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结合职能调整情况、按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逐步改善运管队伍的专业结构、有效提升整体素质。

大部制体制要求运输管理部门加快改革,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增强行业宏观调控、把握行业全局、驾驭市场的能力。

第9篇:创建文明行业树立行业形象促进道路运输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创建文明行业树立行业形象促进道路运输事业健康蓬勃发展×××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担负着全市道路旅客运输、货物运输、汽车维修、运输服务和水路运输的行业管理任务,内设×个科室和×个直属站,运政人员×××人,行业管辖×个县市,全区共有运政人员×××人,从业人员近8万人。自97年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按照“抓机关、带系统、促行业”的创建工作思路,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树立交通人良好社会形象为根本,以争创文明示范“窗口”为突破点,不断深化“三学四建一创”活动,促进了道路运输事业健康蓬勃发展。运输生产力有序发展。目前,全市营运客车、营运货车、出租车分别发展到1499台、9205台、4904台,其中中高级客车比重达18,8吨以上、零担、危险品运输车和特种车比重达17.9;年客运量、客运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平均增长率为6以上,2002年完成客运量0.22亿人次、旅客周转量9.41亿人公里、货运量0.17亿吨、货运周转量7.15亿吨公里,乡镇通车率达到100,村屯通车率达到98.2。运输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市现有客运站场24个(县级以上7个,乡镇17个),货运站场24个(县级以上7个,乡镇17个),汽修企业261户(

一、

二、三级分别为14户、61户、186户),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4个,客运站内安检测站7个,配货站68户,驾校11所(

二、三级分别为2所、9所),口岸3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我处98年晋升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自97年以来连续三次被交通部命名为道路运政管理文明单位,在全市纳入行业目标管理的14单位中创建省(部)级文明单位5个、创建地市(厅)级文明单位9个,2000年我市道路运输系统被省交通厅首批命名为“全省交通系统文明行业”。在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机制,保障创建组织运行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机制。我们成立了由处党委班子成员、各专业部门和吸收道路运输协会同志参加的创建活动领导机构,实施一把手抓两手的“一把手”工程,制定了“一岗双责”的文明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形成班子成员谁主管谁负责的管理机制,领导小组分设了综合、客运、货运、汽修技术、稽查5个专项推进组。各基层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组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领导体系,确保了创建活动有组织地运行。二是强化目标管理机制。按照省局、市局创建文明行业规划的部署,我们从上到下制定了文明行业创建“十五”规划、2010年远景目标及每年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规划。为确保目标的完成和规划的实现,我们把目标层层分解、量化、细化,层层落实责任制。由一把手与各科室和各县(市)运管站签订创建“双文明”目标责任状,年终考评与评优奖励直接挂钩。各县(市)运管站也层层签定责任状,把创建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科室、职工、经营者身上,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调动广大职工和经营者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机制。为了强化运政管理监督机制,我们制定了18项76条规章制度,坚持实行了道路运输审批、报停、收费、违章处罚的“四公开”,成立了督查室,负责工作督办检查和人员执法纠查。处领导坚持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单位面对面地检查创建工作,重点部署和指导,发现问题,当即研究,现场拍板,帮助解决。同时全市市县两级运管部门聘请了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单位、经营者代表等167人为监督员,定期组织召开经营者及用户座谈会,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信,与经营者建立联系户制度,做到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对窗口部门的服务质量进行测评,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共取消261台文明出租车,取消14条文明线路,取消38台文明客车,取消13户文明汽修厂,提高了创建活动的社会透明度和群众认可率,群众满意率在98以上。

二、育人为本,提高行业队伍素质一是抓宣传教育工作。我们通过召开动员大会、散发宣传单、出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开辟新闻媒体专栏等形式,面向全社会做了大量充分的宣传动员教育工作,大造声势,大造影响,创造浓厚有利的舆论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运管人员和经营者的参与意识,赢得了社会各方面的理解与支持。从2001年6月份开始,我处在交通广播电台开通了《道路运输市场新干线》栏目,每周二次30分钟政策法规、好人好事等行业管理内容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了运输经营者的文明守法意识,大力倡导了文明经营、优质服务的行业新风。二是抓运政队伍建设。我们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德”、“三观”、“五爱”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的宗旨教育,开展以“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为主题的法制教育,开展以《交通行业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珍惜环境、爱我交通”为主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集中培训和组织学习相结合的

上一篇: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下一篇:不是维护国家安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