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6所中高职学校为例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02年, 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12年, 教育部组织拟订了《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 (试行) (征求意见稿) 》。各职业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教育部号召, 立足中职教育, 决心培育高技能高素质人才, 积极安排学生参加顶岗实习。然而在顶岗实习过程中, 除了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等突出问题急需学生学习和适应外, 心理方面的状况也成为学生顶岗实习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学生顶岗实习心理状况问卷调查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年龄在16~18岁, 刚步入成人阶段。很多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低, 思想不稳定, 多数学生还存在未真正了解顶岗实习的性质、目的和作用等问题。

本次调查对象为重庆市6所中高职学校2015级的顶岗实习学生, 向其随机发放问卷200份, 问卷涵盖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个人评价四个方面, 每个方面50份问卷, 发放回收审核后有效问卷180份, 其中适应能力问卷47份, 人际交往问卷46份, 抗挫折问卷45份, 个人评价问卷42份, 有效回收率为90%, 同时也收集了学生的相关个人信息。

2 学生顶岗实习的心理问题归因分析

2.1 企业要求过高, 任务过重, 制度过严

企业和学校是不同的社会机构, 有独立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目标, 它以追求人力资源利润最大化, 仅仅兼顾对学生的培养, 但是却以社会化管理和正式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 设置一定甚至超出能力范围的工作任务要求, 有部分企业缺少人性化管理, 以制度和奖惩机制代替沟通和辅导, 导致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遭遇挫折, 丧失自信, 以及不适应等心理状况的出现。

2.2 学生身份存在偏见, 课程设置特殊, 心理健康普及不到位

社会上广泛流传, 中职学校是“差生”的收容站。人们普遍对中职学生存在着偏见, 认为他们都是恶习较多、德行不好、不爱学习、被社会遗弃的学生。中职学生带着这样的标签身份进入中职学校, 在内心上极度不自信, 以至于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中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与普教有着极大的区别, 更加体现专业性。艰深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得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心理上不适应甚至排斥学习和学校。

在父母保护伞下面长大的学生, 没有经受过任何挫折, 到中职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 因新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出现的不适应以及受挫现象时有发生, 然而他们却缺乏正确处理的方法, 这就体现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较少, 使得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对自身存在或者出现的心理问题不知道、不重视、不解决, 最终导致自身出现心理问题, 影响心理健康。

2.3 学生自我认知不当, 缺乏问题处理方法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是介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 生理方面逐渐成熟, 但是心理方面还有点幼稚。他们的生活范围主要在学校和家庭之间, 对社会未知环境接触较少, 父母和老师的包容包办较多, 以至于他们到了新环境, 遇到挫折, 很容易出现不适应。当中职学生遇到挫折或者困难, 也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以及求助对象较为单一, 根据我们对22位实习生的现场访谈结果发现, 当他们与别人发生冲突或者与别人发生矛盾时, 41%的人选择忍着, 41%的选择吵架和打架, 13.6%的人选择协商或者不理, 而72.8%的学生选择求助企业师傅, 18.2%的人会求助同学, 13.6%的人选择求助带队老师, 可见他们极度缺乏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方法。

3 对策与建议

3.1 企业应该改善管理方式, 关心和包容中职生

对于顶岗实习的学生而言, 企业既是工作单位也是心理归属地, 是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地方。因此, 企业应该根据中职生的情况, 因人而异地建立有别于正式员工的专门管理制度, 以关心为主, 采取积极与学生沟通的人性化管理, 多包容学生, 允许他们犯错。此外, 积极改善和提升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让学生可以由内到外的融入企业。

3.2 学校与企业积极沟通, 实时关注学生的实习情况

首先, 在学生在学校期间, 应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不定期地开展有针对性的讲座, 比如“如何与人交往”“直面挫折”“我是中职生我骄傲”“扬起自信的风帆”“适应能力的提升训练”等主题的讲座,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 搭建信息平台, 与时俱进地利用现代化方式和学生沟通, 例如手机、QQ、微信、贴吧、实习软件平台等, 在实习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积极引导心理咨询教师介入辅导, 排解学生心理问题。

再次, 学校要加强对任课教师在心理知识方面的培训, 让每位任课教师都能够掌握心理学的知识,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的问题, 及时解决。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设置心理健康主题的活动, 增强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最后, 带队老师、班主任和实习管理员需要对实习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 总结和破解, 以预防为主, 建立长效应急预案, 以预防突发情况。

3.3 学生自身要主动关心心理问题的发展

中职生作为实习的主体, 是自己心理问题的起源者、受害者和解决者。因此, 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 变“要我实习”为“我要实习”, 变“我不行”为“我可以”, 理解实习的本质和目的, 调整好实习的心态, 增强对自己的信心;其次, 主动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及解决办法;最后, 要对学校、企业有信心, 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跟带队老师、班主任、企业的辅导师傅等熟悉的人倾诉和沟通。

上一篇:运用现代科技改良蛋鸡产业的措施探究下一篇:质量监督检验中化工产品抽样过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