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通用9篇)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效益,使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统一起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值得深思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新时期班级管理工作应追求的理想目标。怎样才能实现理想中的班级管理模式呢?本文就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班级的凝聚力较差

作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成员之间应该有较高的心理互依性,集体应该有确定的被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成员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中职学校大部分的班级凝聚力都较差,同学之间不能相互信任,对班集体的建设几乎没有人愿意出谋划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普遍较差。

2、班级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

班级的规章制度分为两种:成文的制度和非成文的制度。成文的制度包括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一方面调节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保证共同活动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也维护个人在团体中的权益,从而使个体获得发展。在成文的班级制度中有一种倾向,即科任老师或班主任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班干部,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学生,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控制。这种方式导致科任老师或班主任只关心如何矫正学生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行为与利己意识,学生只关心如何表面地、形式地维护规章制度,班干部只从事监视的活动,监视同学不违纪、不犯错。班级中非成文的制度主要指班级的传统、舆论、风气、习惯等,是班级中约定俗成的规范。由于多数的同学认为班级的制度不是由班级同学自己讨论制定的,在班级中大家也不会根据班级情况的变化修订班规,所以导致了规范全班学生行为的班级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形同虚设。班级的制度建设对于班级的建设至关重要,对于中职生来说是其学习如何适应社会集体生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班级制度建设尚未健全,部分制度反映的只是学校管理者的意志,这类的班级制度剥夺了学生实际自我管理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3、学生不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

班级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作为学生教育的主体,能否为学生提供有趣、有意义的生活经历对学生的成长也很重要;学校或班级能否为学生组织有吸引力的活动也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生活质量的评价。对于中职学校来讲,需要努力的是寻找具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学生对本该使中专生活更加绚丽多姿的各类社团活动往往是寄予厚望的,但希望如果得不到满足,学生的怨气就会很大。因为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渠道释放多余的精力,谈恋爱的现象就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目前的班级生活不满意,其理由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不够人性化、学习气氛不浓、专业习训课无内容等等。

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对教育目的的片面理解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育目的在确立的时候既要考虑社会 的需要,也要考虑人本身的因素。学校是现代社会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场所,一方面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类人才,另一方面也协助学生实现了生理、心理、智慧、品性、技能等各方面全面的发展。现代的教育应该围绕人一生中的4种知识支柱而展开,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然而许多中职学校却忘记了自己肩负着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挖掘隐藏在每个学生身上的财富。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观念的养成、个人人格的完善、民主意识的建立、与他人和谐相处等能力的培养几乎都被忽视了。另外,学校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也没有把握好这个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水平,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一味地强调“服从”、“统一”,漠视了学生的自我选择、自我尊重、自我成长的要求。

2、对学习所具有的个性化特征把握不准确

学生作为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一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即使两个人在学习目的的表述方面相同,也未必有着同样的理解和理由;二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和基础,并由此影响到各自的学习兴趣、能力或风格;三是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因此,进行有效学习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四是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各自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教师要想成功地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或高效学习,就必须在把握学生之间共性的同时,花大力气把握他们彼此之间十分不同的个性。

3、对学校管理的“教育”特性认识不够

不同于其它社会组织,学校是一个专门培养人的机构,有其独特的组织和管理特性。学校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且学校管理的主要客体——学生更具有特殊性,是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他们是具有可塑性和可发展性的。对于学校来说,追求效率和效果不是学校管理的唯一目的和根本目的。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学校中的一切活动既与培养人联系在一起,又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和任务。管理活动既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又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然而,一些中职学校在对学生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过于强调“管理”,而忽视了“教育”。学生在课堂中被教育要诚实做人,但在课堂外他发现学校的很多措施和学校在对外宣传时所做的许诺不一致时,学生学到的可能是“虚伪”和“欺骗”。所以,这类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不仅要利用管理这一资源来发挥其教育的功效,更要谨防不良的管理措施所带来的负面的教育效果。

三、改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正确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相信所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都能学好、都能成绩优异,把学生当朋友看待。学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是自由的、具体的、独特的、不断生长着的生命体。然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下,学生还是学生,老师就是老师,学生要听从老师,对老师的思想观点来不得挑战。尽管大部分老师都愿意和学生探讨,但由于历来的“威严逼人”型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养成了接受性的习惯。所以教师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此基础上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造相互探讨的学习氛围,养成互动的学习习惯。

2、以制度建设作为班级管理的有效载体

推行制度化建设,实施制度化管理,不仅是集体建设水平的标志,也是班集

体得以形成并向优秀班集体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了行为标准和行为调控的依据,能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但在制度“管”学生的环节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度要跟着学生走。学生到哪,制度就要跟到哪,置班级于制度控制之下,做到有章可循、有约可依,借助于规章制度的约束力,使班级目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2)制度要有操作性。班级制度要在形式上精确,具体可行,便于操作。班级制度要在全班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并结合年级的量化管理条例来制定,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还应不断搜集资料,进行比较,不断修改和补充,使之更加完善。

(3)制度要具有科学性。班级制度的制定要从班级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符合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学校管理特点。

(4)制度要有教育性。制度的制定要从管理需要出发,考虑教育目标,发挥教育功能。

(5)制度要有相对稳定性。在执行中要不断完善,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朝令夕改。

3、确立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专业组长、班主任、学生干部共同进行班级管理的模式。专业组长是所在专业各班级的总负责人,负责把握班级管理建设的方向,负责加强班级管理工作指导、检查,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目标的评价机制;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指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也是完成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责任人;而学生干部是联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桥梁,三者缺一不可。因此,要不断提高专业组长、班主任、学生干部的业务素质,强化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机制,建立学生干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机制;采取“专业组长、班主任、学生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以生为本,和谐共建良好学风班风,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关键词:中职校,机房管理,问题,措施

中职校机房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承担计算机专业课的实训教学外,往往还承担其它专业如财会专业的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专业的服装设计、电气专业的PLC等实训等专业课教学实训及全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实训教学任务,甚至包括数学课中的统计部分以及语文课的欣赏课等。这使得机房使用频率过高而设备性能又不是最先进,所以对机房的设备管理、日常维修与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中职校机房的管理是计算机教学与上机实践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但目前中职校机房管理存在的大量问题,会严重影响计算机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因此,探索机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是中职校机房管理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中职校机房管理现状

目前中职校机房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软、硬件易损坏

受学校资金、设备等制约,大部分中职校的机房担当着较多的教学任务,需要安装较多种软件,甚至需要多种操作系统,装机与维护工作量较大;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同时也可能具备较强的破坏能力,造成系统瘫痪或感染病毒等,影响机房的正常运转。

2)实训室环境差

由于教学资源的紧缺,部分学校机房一般都是从早到晚一直运作,使用极其频繁,造成机房的空气质量较差,机房的通风、散热、防尘工作也不是很好,再加上学生的素质与修养不同,部分学生甚至把食物带来实训室里,机房的环境就更差了。

3)病毒的破坏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达,五花八门的计算机病毒也会威胁系统的稳定性。

2 管理与维护措施

2.1 人员管理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机房装机与维护工作量较大,单靠一个人来管理与维护很难做到快速、正确。为确保机房正常运转,我校由原来的一人管理全校机房改为对实训处的五人同时进行了机房管理与维护培训,然后分配给每人管理一至两个机房的任务,如遇复杂问题及时上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组建了学生学习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与到机房的管理与维护中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实战能力,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除了对机房管理、维护人员的管理外,还要加可对上机学生的课堂管理,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机房管理制度,确保机房设备、环境的安全及学生的人身安全。

2.2 软、硬件管理

中职校机房使用频率高,出现问题多,管理人员必须运用高效合理的管理维护手段才能确保机房正常使用。我校采取的措施也是创建了一个能满足各个专业教学需求的GHOST万能系统包,以备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Ghost网络克隆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需系统恢复到指定的计算机中,从而保障教学所需。

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临时修改、查看CMOS各项参数的设置情况,我们选择利用硬盘保护卡来满足学生实验教学所需,允许学生对机器进行“破坏性”操作。

还原精灵可以保护硬盘免受病毒侵害,恢复删除或覆盖的文件,彻底清除安装失败的程序,并避免由于系统死机带来的数据丢失等问题。且只需简单的几步安装,即可安全地保护硬盘数据。因此,我校机房也安装了还原精灵。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住一些基本设置,有效保证教学需要,也减轻了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另外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专机专用,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软件的误删与损毁,减轻机房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针对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配置的机器,组建不同档次的机房,如网络机房、多媒体机房、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等。

机房应该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各种健康有益的学习软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上机时能专注于学习。

2.3 制度管理

进一步完善机房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训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做好实训室管理工作的关键。我校建立了《机房管理员工作职责》、《机房卫生管理制度》、《机房公物损坏赔偿制度》、《学生文明上机守则》等。并将各项制度张贴上墙,让管理员、实习指导教师和学生都明确自己的职责。为每个机房准备设备使用情况表,每台机器都配备上机日志,使机房管理员对每台机器的运作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对出现故障的机器可以及时处理,从而保证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正常进行。

2.3 环境管理

1)定期对机房进行卫生清理,一是定期进行除尘、卫生死角清理、键盘、鼠标消毒清理等工作。

2)做好日常保洁。机房要定期进行换气处理,可利用机房的休息时间定期进行换气;尽量使室内的温度控制在10℃~25℃之间,湿度控制在30%~80%之间,特别是在夏天与春天要注要降温和防潮。

3)营造健康机房环境,引导学生文明上机。学校通过讲座、讨论会、宣传标语等方式,倡导学生树立文明上机的习惯,自觉爱护机器设备,爱护机房环境卫生,文明健康地使用计算机。[2]

3 结束语

中职校机房建设体现了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高低,而机房管理的好坏又关系着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笔者通过对中职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机房管理应采取的对策,希望在中职校机房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效,更好地服务于现代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葛特.关于中职学校机房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235.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班级管理缺乏竞争机制,不利于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现阶段,中职学校对班级的管理与评价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依赖各年级学生分会对班级的检查;另一方面是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学生分会日常检查积分体现了班级的优劣,班级积分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绩效。这种管理模式,缺乏竞争机制,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起不到积极作用。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现阶段学生会的检查缺乏常态,随意性较大;检查的内容与标准比较模糊;检查后的情况反馈不能及时,往往错失了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学校组织的活动没有列入到班级日常管理中,导致这些活动开展起来的难度较大;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没有纳入班级管理中,这是班级优劣评比中的重大缺失;违纪学生的处理没有与班主任工作挂钩,使班级评比存在水分。以上几个因素直接影响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导致有些班主任工作“弯腰不出力”。可见,班主任没有真正起到“管理者”的作用,更不用说用这种评价体系去培养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了。

二、学校部门之间各自为阵,缺乏协调性,导致学生工作过程中出先盲区

班级管理不仅仅是学生工作处和班主任的事,它应该是学校各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班级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高,而就目前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而言,学校各部门还没有作到有效协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中层以上的大多数领导对班级情况不太了解;各职能部门对学生的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加以反应,甚至相互推诿,把一个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变成“都不管”的事,这样,原本可以消除化解在萌芽状态中的事,很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甚至酿成大事;有些领导对班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的事,缺乏“齐抓共管”的良好协作氛围。

三、有些科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意識不强,个别老师的言行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有些教师存在这样一种想法:上课是教师的责任,讲授完了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迟到、缺席、早退是班主任的事。这种思想对教师的组织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教师因此放松课堂管理,无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无视学生的迟到、旷课现象,这直接影响班级管理工作。有个别老师在课堂上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凭自己的情绪随便发牢骚,将一些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话在学生中散布,使学生产生道德和认知的偏差,消解了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再者,有些教师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不严谨,经常迟到、早退、缺课,这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就不言而喻了。

以上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的。学校管理是一盘棋,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全局都将产生影响。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也应该有一盘棋的思想。下面就班级管理提出一些改良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1.学校各部门领导要深入到班级中去,了解现阶段学生的新特点、新动向,协同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可以采取领导蹲班的形式,使各部门领导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抓好本部门的工作,这样更能加大学校在班级管理上的力度,使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实施行政领导值日制,加强学生分会的职能,值日领导带领学生分会干部加强对班级的检查,这样既能保护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又能改变当前学生早晚自习的状况,也缓解了住在校外教师的工作压力。

3.思想教育方面,要将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具体要求相结合,促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变化,提高学生素质。例如,现在的“八荣八耻”教育、和谐社会建构等可以与儒家、道家等对道德培养的要求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中加深对善恶、对错、美丑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荣辱观,以促进班集体的建设。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对科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行要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明确科任教师有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义务,以减少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盲区。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摘要】: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阵地。而中职学校更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针对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职 德育 误区 对策

道德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最壮丽的日出”,人因道德而崇高。正如古代著名思想家苟况在(苟子中所言:“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道德教育永远是一种脚踩大地,仰望星空的存在。脚踩大地是因为教育必须扎根实践;仰望星空是因为教育必须执着人类的理想和理想的人类。任何教育工作者,对德育的道理既懂也能讲,而且对德育都能评判一番,而难的是操作与践行,难的是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对策,中职德育更是如此。

一、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一)从中职学校学生现状来看:由于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 上世纪90年代初出生的,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在蜜缸里泡大的一代,经过了普通高中的层层筛选,来校就读的学生在学习、能力、素质等方面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生。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素质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把许多不良行为带进校园:上课进进出出、吃东西,碰到老师熟视无睹、乱扔垃圾、说脏话、旷课、逃学、聚众斗殴、违反规章制度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

(二)从社会环境看:不良思想文化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改革开放中,由于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西方资本

主义腐朽糜烂的生活观,通过影视或网络传入我国,像洪水猛兽般腐蚀着我们青少年的思想,使学生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甚致有部分学生半夜爬围墙出校门,到网吧通宵上网。加上社会上某些人的认识偏差,“职高无用”论使他们厌学情绪普遍高涨。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三)从家庭教育看: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们跟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爱,使孩子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大手大脚、好吃懒做、不思进取,怕苦怕累,经受不起大的挫折,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也给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误区

(一)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把智育当“硬件”来抓,德育当“软件”可有可无,结果“软件”真的软了,“硬件”也没有真正地“硬”起来。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造成学生们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三是以智代德,一俊遮百丑,长期以来的“成圣成贤”的单一价值观念浓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智低能”的“废品”,有些甚至是“高智低德”的“危险品”。

(二)由于中职学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多年以来,由于社会上新的“读书无用论”的产生,及学生、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再加上社会民办职校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宽容。现在的学生思想走越来越开放,生活方式也越来越新潮怪异,中职生恋爱不仅蔚然成风,还的愈演愈烈之势,学校对此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的问题学生,学校作出的解释也是:招生不易,正面教育为主吧„„

(三)德育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简单粗暴,理论脱离实际。学生为什么对德育感到枯燥乏味,主要是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而心灵静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走出困境,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成为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以下谈一谈解决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强化道德规范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

用符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理论来武装学生,结合德育课教学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以增强学生的明辨力。一方面要注重用革命传统教育学生。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以及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用时代精神感召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由于形势的需要,责、权、利各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适应形势,以时代精神去感召每一个学生,是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坚持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创业教育

学校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特别是职业观和就业观,坚持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培养学生择业意识、创业意识。

我们的德育课不能停留在原有政治课抽象的说教上,而应该是真正对学生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理论思想,对他们就业有帮助、创业有促进作用的观念与事例,让学生背。行行出状元的意识,对自己的将来充满信心,从而克服学生的厌学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校期间应有组织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为将来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进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学生道德观念是道德情感和行为的思想基础和内在动力。有些学生的错误言行、不道德行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观念或是由于道德的无知所造成的,所以要强化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使他们明辩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把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四)用优良的校风熏陶学生

校风是学校精神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优良的校风中要力求“三风”并重。一是严抓干风。抓干风主要是抓各级管理干部,设立明确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干部以身作则,做老师和学生的表率,使学生言谈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实抓教风。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要从教师的语言、仪表、工作方法入手,凡要学生做到的,教师不仅要做到,而且层次要高。要组织教师进行师德规范学习,爱岗敬业,使他们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中去。身教胜于言教,教师朴素大方的仪表,严谨勤奋的教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使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恒抓学风。要坚持不断地教育学生勤奋学习、热爱专业、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可以通过增加奖学金、评选三好学生、减免优秀学生就读费用、聘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体会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业务的信心及追求上进的积极性。

(五)用校园文化活动启迪学生

以珍爱生命、健全人格教育为重点,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廉洁教育等专题教育。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先决条件,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能品德高尚。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心理困惑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用适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做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正确对待批评、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六)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根据中职生年龄特点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以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要重点进行诚实守信、热爱劳动、艰苦朴素、克服困难等正确信念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七)针对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配合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抓好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育。

一、二年级以职业意识启蒙、树立职业理想为重点,三、四年级以职业意识强化、职业理想确立、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为重点,在顶岗就业实习前以端正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修正发展目标为重点,引导学生挖掘自身各方面潜力,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懂得珍惜在校生活,主动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养成职业生涯发展所必需具有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八)维护、发展好学生个性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创造条件发展人的个性、特长,以学生发展为本。中职教育应针对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支持学生的创新精神,给学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更加生动活泼地学习。

(九)填补以往教育内容的空白——感恩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现在,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容易忽略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有位退休老师曾伤感:有个班级他做了近三年的班主任,仅一次在教师节收到该班学生的贺卡。可后来有个实习老师只待了一个月,却得到了学生的鲜花和礼物。这说明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在意,而对于已拥有的珍贵的东西,并不珍惜。再如,许多学生对父母的嘘寒问暧,不但不感动,却认为是唠叨。针对这一现状,应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从教师开始,做好“感恩”榜样,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品德。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如算算读书期间所花费用),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帮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等等。也就是说: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对赐于我们生命的人的牵挂„„只有学会感恩的人,才拥有谦虚之德。事实说明,我们不要责备学生缺乏感恩,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不能把学生“教”成不懂得感恩的一代。

(十)适度提出行动要求,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

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道德素质相对较差,他们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行为上经常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但他们又很朴实,经常是自己违犯了纪律,主观上却还没有意识到,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德育工作中,过高的要求会使学生感到做不到而失去进取的勇气,而过低的要求则达不到引导学生进步的目的。因此,德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适度的要求,不断地提出德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他们需要激励,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学生道德思想的不断强化。

(十一)为学生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有一支令世界吃惊的网络文化参与大军,据统计,在13亿人口中,有1.38亿网民。在网络狂潮呼啸而来的时候,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混乱。比如,一些媒体在大量报道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同时,出现了网络妖魔化的倾向,似乎互联网就是海洛因。这种误导造成许多家庭禁止孩子上网,甚至让父母产生了网络恐慌。然而,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能否有效地掌握互联网这个工具,在相当程度上标志着能否有效地学习。应该说,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对青少年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中职学生,关键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和使用网络。为此,学校应购置和利用网络资源,组织学生在校上网,并由老师值班指导。明示上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程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在有组织有纪律的网络环境中,就能使学睁开眼睛生自信友善,学生既善于自我管理又有责任感,而且具备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以自身的免疫力,主动规避网络风险。网络不但不会伤害他们,而且会让他们充分享受网络时代的新成果。

(十二)构建师生平等高效对话交流机制

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你可以将一匹马牵到河边,但你决不可以按着马头让它饮水。对于德育而言,如果没有对学习主体的了解与尊重,就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集。转化学生,需要通过师生的情感交流、观点碰撞,教师真正与学生互动起来,给学生以人性的温情,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从而从认识上取得一致,使学生与教师在精神领域相遇、相识进而达成共识。因此,中职道德教育应构建一种机制,使师生之间的道德交往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用教师自身的高尚德行和人格魅力感化学生。只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春风化雨,育人成才显神效。

总之,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学校应随时代的发展

而采取相适应的方式和措施。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同时,更要使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成为具有创新意识、探索意识的新世纪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职德育课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李静.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2009,(24).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5

关键词:班级管理;热点问题;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作为学校管理的基础--班级管理。因此,对目前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认真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当前班级管理面临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分析。

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理论维度看,班级教育管理理论底蕴亟待增强。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因此,班级教育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范围也很广,其中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的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研究产生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

当前,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班级管理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因为许多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进行过班主任上岗培训。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认为学生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老师无暇学习教育理论。在“应试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下,考分和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教育行政部门及整个社会都把它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的标准,在此背景下,学校只能体定出相应的措施将这一重担压在老师身上,并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相连,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科的任课教师,同样面对这些问题,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使班主任老师没有精力再学习管理知识。三是形式主义的检查,使班主任老师忙于应付。

2.从设计维度看,班主任管理决策亟待改变。班级是一个教育管理系统,又是一个自我教育管理系统,其功能的实现既受到班级系统内部要素、结构和运作状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受到班级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班级管理者应从学生的实际和班级其他各种因素变化发展的实际出发,对具体实施的对策和举措进行正确的决策。

当前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不切实际和班级管理者没有注重综合各种力量形成教育合力的现象严重。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管理学研究不深,以至于对班级管理的组织行为,班级内部的正式、非正式群体不知所以。二是教育工作方法的简单化。批评教育乃至惩罚是显性效果最明显的教育方法之一,多数老师爱用这种教育方法,因为它费时少,见效快,但许多老师忽视了它的负面影响,把一些本属心理上的问题升格为道德问题,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学校功能的萎缩。三是联系不够,班主任不能与任课老师协商本班的教育问题,证明其有形成教育合力的意识;在处理家庭和学校关系时,班主任老师很少或从不家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沉重的课业、班务负担占满教师的全部工作时间。

3.从操作维度看,管理观念和能力亟待提高。目前,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操作情况不尽如人意,平均积分均不能达标,中小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且小学略好于中学。主要表现在:一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学生几乎没人参与过制定班务计划或总结工作,班主任从心理上认为这项工作没必要让学生参与,其实,班级管理是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而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怎么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怎样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呢?二是学生对教师和班级管理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对班集体的不满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教师的不满意而引起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优化班级管理的对策思考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教人目标的基本保障。因此,班主任必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细、严谨、严格地管理班级。

1.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符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2.确立集体奋斗目标。在班级管理中应实行目标激励法。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应为全班学生确立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方方面面都争当学年组最好的班级,学生承诺这个目标,就会“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勇于超越自我。同时,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老师的奖励。这样,学生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适应未来,实现自我价值。

3.树立优秀学习榜样。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学生的显著特点。因此,“比、学、赶、帮、超”这样激动人心的口号往往在学生群体范围内喊得最响亮,激励的效果也最明显。班级中的学生总会有优、中、差之别。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就要重点对优秀学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树立榜样的过程,也是弘扬班级正气的过程。要张扬声势,造气氛,介绍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分析其成长的原因,号召同学们向先进看齐。

4.建立健全班委会班级管理自责化制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烦琐、费时的工作,把几十个生龙活虎、个性不同的学生管理好,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班委会协助班主任做好这项工作。班委会在班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班委会工作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教师每接一个新班后,首先应研究学生档案。了解学生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情况,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其次,要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挑选一些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当班级干部,实行“干部竞选制”和“干部责任承包制”,实现班级管理自责化,做到班级里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再次,班级实行了分片管理后,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片管理,选好每组的组长,并要求各组的组长定期交自己小组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总结报告。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自责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就得到了提高。

5.发挥科任教师的群体效应。班主任应教育学生对所有科任老师采取尊重的态度,努力为科任教师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每堂课都要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要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与科任教师发生矛盾,班主任决不能一推了之,而应主动承担责任,深入了解情况,排除一切干扰,妥善解决问题。班主任还应利用班会和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学生和家长大力宣传每位科任教师的优点,用班主任的信任度提高科任教师在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地位。班主任还应特别关注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和单亲家庭子女,千方百计关心他们,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不感到孤独。班主任是授课组的核心,只有调动授课组的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做到班级管理最优化。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摘要]:教学管理在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是起到了基础性、核心性的作用的。作为职业教育,由于其教学的目的和特点与一般学历教育不同,更注重实践性和方法性,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更为特殊。当前,一些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存在体制机制、组织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这更需要加强研究,切实解决。[关键词]:教学管理;体制;问题;加强研究

一.引言

高职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全面加快推进高职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偏向了重视学历教育,对全日制本科教育投入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一直比对职业教育更多。但是,随着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学历教育与职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凸显,人们不得不反思教育思路和理念的偏差,进而更加重视职业教育。本文正是从加强和改进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出发,对如何推进新形势下职业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以教学管理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当前学校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化水平不高

当前,多数职业院校普遍倚重于垂直管理为主的行政教学管理体制,强调行政职能作用,强调行政计划性,对来自基层一线的教学管理反馈重视不够,决策缺乏必要的民主性、公开性、透明性和科学性。一是民主管理意识不够自觉。一些高职院校缺乏对民主管理的主动意识,有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甚至认为民主管理会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引来不必要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推进教学民主管理的内在动力不足。二是中高层管理者与基层一线教师互动不够。一些院校管理者习惯了行政命令式的管理,在院校升级创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材开发等方面,基本都是按照自上而下的程序进行的,制定重大教学活动政策文件,缺乏必要的征求意见环节、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科学性、可行性论证。三是决策政策的执行,对基层一线的教师宣传发动不够,不重视对基层一线实施意见、实施效果、实施评价的反馈和收集,对实施过程的失误缺乏纠错机制,对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转化运用力度不够。

(二)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不够 教学管理队伍是一座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领导力量,这支队伍素质的高地直接决定了学校的长远发展。但是,实际教学管理中,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对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不够重视,一些院校认为,学校的发展壮大,关键在教学,核心在教师,根本在投入,对属于管理层面的重视程度非常轻,学校普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教材、课程、教学研究工作领域。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高职院校领导层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存在某种偏见,认为教学管理人才队伍过于重视,对院校的发展是一种负担甚至阻碍,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给整个院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导向作用。所以,一些院校为了节省管理成本,往往采取缩减教学管理队伍,通过大量的兼职,即教学与管理一肩挑的方式,将大量本应专职专岗的管理职位变成一人兼职而为。此外,从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上分析,教学管理队伍的经济待遇普遍比教师低,在评优评先、政务晋升、提拔重用等方面,院校往往优先考虑教师。

(三)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双向互动不够、双向误解、双向不认可不信任的结果。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处于教学行政管理岗位,往往容易产生一些“官本位”思想,对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理念理解不够、贯彻不够,难以身体力行地深入到广大教师和学生中间去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甚至对本应服务师生的事项采取“吃拿卡要”的方式,有意甚至障碍和关卡,极大地损害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形象和威信。另一方面,教师往往认为教学管理人员能力不如自己、素质不如自己,对他们身处管理岗位有不服、不满、抵触情绪,而在内心也有某种程度的“看不起”心理,尤其是一些教师在办理事项时受到教学管理人员不好的服务的时,更容易对教学管理人员产生厌恶的情绪。此外,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在平时的交流沟通时,没有恰当的沟通交流方式,这是造成两者之间产生矛盾纠纷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提升教学管理民主化水平

高职院校要切实从过去的依靠计划组追、行政命令管理院校教育教学中解放出来,加快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理念、思路和制度的转型升级。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在民主教学管理、重大决策集中民主进行、重大校务信息全程等领域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规章制度。要细化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将教学管理职能和责任进行逐级分解,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责任落实体系,将教学管理民主化通过各级各部门的高效落实来实现,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和综合效益,推动高职院校整个教学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二)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育工作 一是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要在教师队伍教育培养和教学管理队伍的教育培养之间选择最佳平衡点,既要一如既往地加大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养投入力度,也要高度重视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养工作。当前,尤其要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同等对待,在进修培训、外出考察、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经济待遇等方面,要多向表现优秀、业绩突出、工作岗位艰苦的人员和岗位倾斜。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学管理队伍的培训工作。要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院校财政预算,在岗前培训、继续教育、进修培养等方面,分批分期分岗位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轮训,将教学管理的最新理论、前沿问题、先进经验等第一时间为广大教学管理人员掌握。三是高职院校要加大教学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建设。要善于打破条条框框,对不合理、不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要进行大胆的革新,并通过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广教学管理人员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营造敢于创新、锐意进取的浓厚氛围。

(三)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的互动交流

一方面,院校领导层在制定重大决策政策时,要注重听取和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并在决策实施过程,要实时跟进决策的实施效果和问题,注重师生对决策实施情况的反馈,从而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够在全校上下高效贯彻落实,抓出成效。另一方面,教学管理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当好广大师生的“服务员”,为他们提供周到、细致、全面的服务,让他们在教学一线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去。同时,教学管理人员与广大师生也要互相加强沟通交流,尤其在岗位锻炼方面,可以建立管理岗位与教学岗位互相挂职锻炼,让优秀的管理人才成为优秀的教学人才,让优秀的教学人才成为优秀的管理人才。

四、结语

总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的推进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把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一一予以妥善化解。当然,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改进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的不够的,这需要包括政府、教育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通力配合、协力合作。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一、中职学校教科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虽然中职的教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规范的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1. 认识不到位,科研氛围不浓厚

由于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许多教师思想不重视,认识不到位,对教育科研积极性不高,不能自觉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即使教学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避重就轻,缺乏教育教学质量发展的长远规划。有的教师虽然也搞了一些专题研究,但由于缺乏科学性、计划性、系统性,研究成果往往在现实中无法得到应用,不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丧失了课题立项的根本意义。

2. 管理制度不全面

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科研活动顺利完成的保障。但中职学校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往往在科研管理制度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一是制度的制订缺乏规范性、科学性,没得到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完全认同,管理制度执行不力,无法完全落实。二是缺乏激励和保障制度,不能调动起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

3. 科研研究不严谨

一是科研课题数据资料的真实性不够。由于获得科研数据、资料难度较大,耗费精力较多,所以有些科研课题的资料、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现实情况,经不住推敲,管理部门审查也不够细致严格。二是科研课题计划性不强,有些课题一旦立项就被搁置一旁,直至汇报评审才仓促得出结论,完全忽视了科研课题的计划性、严谨性。

4. 科研成果缺乏实用性

进行科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但中职学校的科研在立项的选择上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许多科研项目在学校发展中缺乏实用性,没有推广应用的价值,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二、提高中职学校教科研水平的主要策略

1. 转变治学观念,坚持教研先行的理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科研是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决策与宏观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先进治学理念的竞争,任重而道远。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教科研工作,坚持科研强校、教研先行的治学理念。教师在学校领导的引领下,积极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潜心研究,逐步提高。

学校的科研管理人员可通过“科研助其成功”和“不重视科研失败”的典型事例,帮助领导及教师转变思想观念;也可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获得雪中送炭的效果,逐步改变领导与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看法,使其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2. 加强中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充实科研队伍

科研力量薄弱成为中职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壮大科研队伍、增强科研能力属当务之急。一是加强中青年研究人员、科研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为其提供进修深造、参加学术讲座、学术研究等多种学习机会,增强学术能力;让其参与课题研究、撰写专业论文,增强科研能力;令其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调整、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等,增强教研能力。二是引进高学历人才,为科研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聘请职业教育界阅历丰富的职教专家担任技术顾问,针对学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出谋划策。四是采用“专家引领、教师参与”的校本教研方式,树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的校本教研观,增强教师的教研能力。使科研队伍呈梯度发展,既有基础科研,又有高层次科研;既有专职人员,又有兼职人员;既有科研核心力量,又有科研队伍的群力,以加速中职学校的发展。

3. 运用激励理论,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阶段,中职学校科研人员的收入普遍较低,且低于同职称的任课教师和行政人员,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没有区分,隐性劳动没有得到回报,抑制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将五层次的需要基本分为两大类,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精神需要以物质需要为基础,每一时期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年龄稍大、职称较高的教师,高层次需要相对占主导地位,他们在关心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多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渴望受人尊重、期待自我实现,对这类教师除了重视物质激励外,还须充分发挥精神激励的作用;对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教师,生存压力大,对工资、奖金、住房等物质方面的需要有着强烈的追求,对他们可采用以物质为主的激励方式。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还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当一个人取得报酬后,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获得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投入的比率进行比较,当两者的比率相等时,就会觉得公平,保持原有的工作投入;当后者大于前者时,会感到不公平、紧张不安,就会减少对工作的投入以求平衡。因此,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岗位职责、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实际贡献大小等情况,适当向科研人员倾斜,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4. 改善科研条件,创设良好的科研环境

科研工作的成败既取决于科研人员主体的能力,又受制于外部价值诱因和条件,评价的科学公允程度及学校整体教学、科研等基本条件等。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可愉悦身心,开启心智,产生灵感,提高工作效率。美国大学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七年后可享受一年学术休假,从事科研或著书立说;英国凡有终身职位的教师每六年可获一年科研和著书假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虽不可照搬,但为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学校应该且尽可能积极创造条件,如逐年增加图书资料购置经费,不断补充纸质及电子教育教学资源,增设科研经费,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弹性工作制度等,减少事务性工作,设立专门研究室,为科研人员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环境。

5. 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强教科研成果的指导应用性

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一线培养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劳动者。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中职教育必须以就业市场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中职学校的教科研亦应与企业紧密结合,深层合作,以增强科研成果的指导应用性。一是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课时少时轮流到企业实践,不仅可提高技能水平,还可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沿、单位用人要求及新的岗位标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将其融入教研教学之中,努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员工零距离对接。二是要求专业带头人定期到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所需,与企业共同研究专业设置、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方面的问题,编写工学结合一体化教材,增强教科研的指导性。三是选派承担应用性项目的科研人员到企业实践调研,丰富他们的企业实践经历,保证科研项目的实践应用价值;同时促使其了解市场需求,及时分析市场的变化趋势,使科研项目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操作价值。四是鼓励科研项目负责人主动与企业合作,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中去,为其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6. 制定教科研管理制度,规范教科研管理工作

良好的科研管理制度对规范科研管理工作,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制定教科研参与制度。如教师每学期在本系部做一次研究课;一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心得体会一篇;两年在正式期刊上至少公开发表一篇论文等,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科带头人每年要完成一项校级课题,三年要完成一项市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等。二是制定科研项目的选题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须从校科研管理部门指定的选题指南中进行选题,或是申请科研课题,经校科研管理部门同意方可开题研究。三是制定科研项目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对于校级科研项目,由学校科研领导小组从实用性、创造性、可行性、校本性、完成质量等方面对科研项目给予评价;对校外科研项目,评价结果依据组织单位的评选结果而定。

对于对教学改革、学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的科研项目要给予重奖,承担者及参与者在评聘、晋级、评先、评优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而没有完成当年教科研任务的教师及学科带头人不能被评为学期或学年优秀教师,充分体现科研服务于教学实践的原则,对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给予肯定,激励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度。

三、结语

中职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领导的重视、教师的认同,求真务实的职业精神及科研人员无限的创造性,学习型、研究型校园将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刘俊峰,冯修猛.高等医学院教研管理工作的问题研究与质量改进[J].卫生软科学,2009(4):36—38.

[2]宋嵘嵘.激励理论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启示[J].高教论坛,2009(8).

[3]杨榆昭,王斌.对中等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几点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级管理策略 管理效率 班级凝聚力

随着国家对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然而,在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从学生层面上来说,存在着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相对散漫,学习效果不明显,道德发展水平相对低,素质提高困难等“老大难”的问题。笔者以为作为中职学校发展一个重要系统的班级管理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是实现学生管理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手段,班主任是接触学生最多,工作在学生一线的工作人员,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高低和水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人格养成和身心发展,更为深远的是学生的终身发展。

1.班主任实行兼职制

班主任实行兼职制是导致班级管理能力出现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总是有限的。目前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不仅承担着教学的任务,而且还承担着管理学生的重任,在这两者之间想要试图寻求一个平衡是相对困难的。因此,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一人两用现象,而且是跨度相对较大的两个职位,是出现效率不高的一个重大的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在学习上表现的厌学情绪更为高涨;在生活和行为上表现更为的叛逆;在个性上表现更为的独特;这些都是需要作为班主任的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学生。但是目前我们中职学校实行的兼职班主任制制约了班主任这些工作的开展。

2. 班主任上岗培训机制目前处于缺失或严重不足状态

俨然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和初高中的班主任,乃至和大学里的辅导员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策略和技巧。在管理上只有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才会取得更为有效的结果。但目前中职班主任的上岗培训机制是处于缺失或严重不足的状态。很多学校的班主任都是拿来主义,不考虑实际情况,随意抓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没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所以当他们面临问题的时候,也只能尝试着用自己觉得可能正确的方法去解决。这样不仅势必会出现摸着石头过河的现象,而且有时候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效果却不佳,更多的时候甚至只是一个沉重的教训。

3. 班主任对自我定位和工作定位出现误区或错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班主任要想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对自我的定位和对工作的一个准确而又明晰的定位。现实生活中,很多中职的班主任很难清晰的自我进行一个定位,进而也无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明确的定位;他们忽略了几个角色问题;首先,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一个引领者,但很多班集体的管理制度很少由学生参与制定,一般都是由班主任規定,因此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指导审核变成了直接超控,这就忽略了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在班级管理制度的执行过程中,班主任要时刻发挥并体现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其次,班主任是学生行为规范的示范者。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也比较善于模仿,因此极其容易产生崇拜心理;因此教师的身教远远胜于言教;但很多班主任在工作中忽视了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些基础的素养,取而代之的是压,控,令等手段。这样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再次,班主任是学生心理辅导者,但在现实中,很多班主任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影响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有些班主任缺乏一些必要的心理方面的基础知识;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挫折教育,人际交往问题以及激励上都相对匮乏;最后,班主任要充当父母的形象。班主任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业,生活,心理的变化,热爱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但现实中中职班主任经常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姑息纵容的溺爱,一种是毫无保留的去批判,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4.班主任工作在激励机制方面有待加强

激励是指引起个体产生明确的目标指向行为的内在动力。在管理过程中,激励是一种动力手段,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其实质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就中职学校的班主任而言,有效的激励机制是促进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中职班主任工作中能引入激励机制的还很少,这就造成了很多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工作出现敷衍和例行公事而已,没有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目前,就中职学校来说,班主任工作辛苦和劳累确实是得到了肯定,但很多学校只是在物质层面给予班主任一定的补助,而且这补助跟其付出没有成正比。往往是班主任的工作量大大超出了自己所得到的物质回报,所以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对于担任班主任工作一职都不是很乐意,这也会影响到其工作的效率。为此,只能要求做到只要不出大乱子,不出现大的教学问题或生活问题,这是由于班主任这个庞大的队伍是由任课老师或专业老师兼职的原因导致。兼职老师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所以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也没办法进行过多的干预。中职学校近年来由于受大学扩招的影响,同时受一些观念的影响,认为上中职不想七八十年代那么好了,中职出来学历低,技能一般,工作也不尽如人意等,办学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较小。这些问题使得中职学校更多的去关注学校的招生,跟其他兄弟院校竞争生源,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招生工作中。在对学生的管理上,更多的是注重技能和各种竞赛能人的培养机制上,这就势必导致了小部分人成功成才而大部分学生处于游离的状态;学校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招生和科研上,这是理所当然,但忽视了对学生的管理。

二、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提升对策

1.建立中职学校班主任专职制

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要现实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良性和长远发展,实现对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必须建立中职学校班主任专职制。中职班主任的工作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中无可替代的一部分,而班主任的工作是无法采用专任教师兼职的形式来实现的。因此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专职制,可以借鉴和采纳高等学校辅导员制度的相关内容和条款来招录,并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对班主任职位的要求进行限定。这样才有利于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向更深层发展,也是实现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基础。

2.做好中职班主任上岗前的培训工作

岗前培训就是向新员工介绍企业的规章制度、文化以及企业的业务和员工;是新员工在组织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岗前培训意味着新员工必须放弃某些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适应新组织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行为。企业在这一阶段的工作要帮助新员工建立与同事和工作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而针对学校来说,班主任的岗前培训就是要了解你的教育对象,了解你的学校,了解你所处的环境,从而改变你的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以便更好的开展你作为一个班主任的工作。这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实现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可以采用集中培训的形式:例如讲座,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观摩,实战演练等进行对岗前的一个培训,而且到后面可以不定期的进行。

3.建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管理者依据法律法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等,对管理对象之行为从物质、精神等方面进行激发和鼓励以使其行为继续发展的机制。要实现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建立激励机制必不可少。激励的方式可以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来进行。依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有所侧重的激励方式,一般来说,针对中职学校班主任的特点,物质激励的效果要远比精神激励现实。可以采用月评比,学期评比和年评比或不定期评比的方式评出月优秀班主任,学期优秀班主任,年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并给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要将这些激励措施当做常态来进行,并形成机制。

4.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需要采取灵活性的方式

中职学校班级的管理技巧这是最复杂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只有处理好这些技巧才能促进班级管理的向上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的向善成长。首先,班级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沟通的技巧。许多时候师生之间的对立,学生之间的对立,真正的原因在于沟通的不畅或信息的失真造成的,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要学会与学生真诚的沟通交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而不是一味的按自己的理解去管理学生,压制学生,这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中职班主任要做一个真实的倾听学生心声者,和学生心对心的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是协调的技巧。很多中职班主任都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之上,没有认清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是以一个命令者或者领导者的身份出现,这就使得问题的协调变得更为的不公和困難,难于服众,学生只是表面的接受,而并非心服口服。平等永远是协商的起点。最后是规划与统整、决策与执行的技巧。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班干的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的规划与统整,决策等就起得尤为关键的作用,班干是执行的重要一环。通过走访,很多班主任要么就是管得过死,抓得过严,班干的作用和力量被弱化;要么就大部分放权,许多事情都让班干去管去抓,去完成,当事情都不可开交的时候,班主任才插手,结果导致很多学生不满意。

【参考文献】

[1]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11).

[2]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3]陈佑军,李敏.现代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浅析【J】.教学管理,2009(4)

[4]李万兵.如何有效管理班级 培养学生能力【J】,教育论坛,2011(2).

[5]文萍.做一名出色的中职班主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6]颜冰楠,桂新春.中职学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能力的提升技巧【J】,管理微探,2012(1).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荆门市东宝区大桥小学 刘德虎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教职工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是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同时也是校内各群体之间协调利益、维护权益、促进和谐的重要机制。教代会在党支部领导下开展工作,属于教职工民主管理范畴。从教代会的实践看,教代会在我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是明显的,成效是显著的。实践表明,建立和健全教代会制度,是深入贯彻党的“依靠”方针的有力保障,在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动员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同时也应看到教代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强

我校实行教代会制度以来,教代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为推进学校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了一定贡献。但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学校民主氛围还不够浓,领导对教代会重视程度还不够强,还没有真正把教代会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教代会作用的发挥。

(二)教代会四项职权落实不够全面

教代会有四项职权,但从目前我校落实情况来看还不够全面。如源头参与、决策参与很少;有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有的没有交教代会审议征求意见;校内奖励、分配原则和办法等没经教代会审议通过,没有专门进行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等等。

(三)校务公开工作不够到位

校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是教代会制度的延伸和发展,是深化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但从我校校务公开的情况看,一是不太规范,二是不够到位。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重大问题没有公开,如年终津贴发放办法等,教职工意见较大。

(四)自身努力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

学校教代会(工会)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自身努力不够,工作主动性不强,不能依照四项职权积极主动开展工作,有“等待”工作的现象,同时还存在处理具体事务多、参与重大决策少的现象。二是教代会制度向基层延伸和拓展不够。三是专门工作委员会除提案工作委员会有其可实质性操作内容外,其他专门工作委员会开展活动不正常,有位无为,有的专门工作委员会从来没开展过活动(如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委员会)。四是代表素质参差不齐,代表培训工作没跟上,致使有的代表参政议政意识薄弱、能力较差,表现不尽人意。

二、对策

(一)、加强教代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教代会代表的素质

1、思想建设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的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大兴认真学习之风,民主讨论之风,团结协作之风,求真务实之风。

2、作风建设

要强化服务意识,教代会要把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学科研、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少说空话,多做实事。

3、队伍建设

配齐配强教代会执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的力量,将那些年富力强、理论水平高、且懂得法律知识的同志选用到这个岗位上。加强教代会代表的培训工作,完善教代会代表培训制度,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积极争取行政领导的支持,把教代会日常经费、代表培训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在培训时间上给以保证。

(二)、落实教代会审议建议权和评议监督权

凡涉及学校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经费资金使用、招生入学、教育教学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都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并经教代会代表民主讨论。

凡涉及教职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重要事项,都经教代会审议,然后决定。

每学期,学校要通过职工代表座谈会、问卷调查、民主测评等形式,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对学校领导干部进行评议,督促其不断改进工作。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教代会、两次职工代表座谈会,对评议、座谈中反映的问题及时、科学地给予答复和解决,并对于优秀提案给予奖励。

(三)、落实校务公开,推进民主建设

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目的和落脚点应该是维护学校的稳定,深化学校的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学校重大建设、教育教学办学方向和教师专业发展、三好生评选、干部聘任和人事制度改革、各项评优、绩效工资的发放等做到向全体教职工公开,并在公示栏中进行公示。

(五)、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加大依靠教职工办校的力度 进一步完善教代会制度,落实好各项职权,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质询与通报制度、代表巡视制度、民主管理接待制度、教代会报告制度、提案评选制度、代表培训制度等。在关系学校改革与发展、重大事项决策和涉及教职工聘任、社会保障以及相关利益的改革方案时,一定要提请教代会审议,切实落实教职工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六)、大胆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

1、坚持务实、精简、高效的原则

学校教代会工作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有的放失,精减增效。切不可因时间有限随意削减会议议程,也不可用行政职权代替教代会职权。在筹备和召开会议期间务实求真,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用足、用活、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

2、建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学校党、政、工应把教代会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党政搭台,工会唱戏。工会应做到三个争取:一要争取将教代会工作纳入学校党政工作议事日程,建立专题会议制度和定期汇报制度。二要争取建立工会与学校行政的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和解决民主管理事项以及教职工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三要争取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达到全面铺开、共抓落实的效果。

3、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工作上台阶

上一篇:赴英国办签证在职证明下一篇:小学语文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