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

探索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问题

【摘要】“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社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是能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力保障,也对能否建设好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区;基层党组织;社区工作

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应紧紧抓住在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契机,开拓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努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突破中发展。本文结合对哈密地区部分社区的调查研究,谈谈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基层党建工作。

一、深化认识,形成齐抓共管基层党建工作的合力

一要正确认识党建与社区工作的关系,克服和纠正普遍存在的重社区日常工作,轻党建的错误思想。部分社区工作者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社区存在等、靠、要的落后思想,等就是坐在办公室等待问题上门,而不是主动走访、主动发现问题。靠就是出现问题总想靠其他部门或上级组织来解决,而不是先从自身想思考解决方法。要就是总是向上级部门要政策、要人、要经费,而不是积极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不想办法多方筹措经费。这都与新形势下社区工作的要求不符,必须通过加强党建工作,来提高思想认识。

二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党委、党支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认真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要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社区居民这个中心,努力构建基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充分发挥好社区基层党组织联系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要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的管理组织,通过开展支部活动,把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抓起来,把党员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出来。对于业务精、思想先进的社区工作者,要积极培养,吸纳,对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要积极宣传,激发全体党员的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

二、强化社区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

1、要强化社区一级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是党员干部队伍的火车头,因此,要全面加强基层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努力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有高尚的品质、过硬的本领、务实的作风,始终战斗在工作最需要的第一线,团结带领党员干部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社区作为整个社会的基础,面对的是整个辖区的居民,责任重大,因此这区领导班子必须配齐、配强,主要包括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社区领导班子选配应坚持民选和组织选配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工作经验并重的原则,坚持优中选优、能上能下的原则。

2、要强化基层社区干部的队伍建设

要着力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重视和强化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优化社区干部的知识结构,从而具备良好的思想作风,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成为既熟悉业务工作又精通社区工作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哈密市各个社区干部主要来源于四种、民选干部、组织选配干部、公益性岗位、其他单位借调干部(主要包括新招录公务员及大学生村官)。人员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干部缺乏社区工作经验。二是部分干部缺乏工作热情,有镀镀金或混日子的思想。三是部分干部素质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较低,个别关系干部存在只拿工资不干活的现象。四是部分借调干部不服从社区领导,又缺乏原单位监管,存在“两张皮”现象。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尤其是相关制度建设,从而强化基层社区干部的队伍建设。

3、要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

要努力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散。如通过举办党的基础知识、业务知识、法规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等形式,增强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意识和勤政廉洁意识等。哈密市各社区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是积极组织走出去,有组织的选派社区干部到社区工作经验先进的地区考察学习。二是积极向兄弟社区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三是积极协调请上级组织部门和其他单位职能部门对社区相关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拓展思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是思维要新。抓党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紧密结合社区工作重点、难点和社区居民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找准突破口,积极探索创新。例如哈密市阿牙社区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没有花一分钱,在新浪网建立阿牙社区博客,在社区和居民之间建立起相互了解、沟通的一座桥梁,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这种形式非常好,但还需要加以宣传,让更多的居民来关注博客,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是方法要活。基层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既要体现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又要达到生动活泼和充满时代内涵的要求。例如哈密市天山西路社区紧抓“结对共建”求发展的有利契机,不等不靠,主動联系辖区各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解决了许多重点、难点问题,如:居委会阵地建设资金,办公设备、办公经费不足,资助困难户、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残疾人、资助特困生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作风要实。基层党组织要教育引导社区党员干部职工自觉成为优化服务的排头兵,从“一切方便社区居民”出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进而树立起社区工作者的新形象。例如哈密市启明社区鉴于辖区范围大,居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出租房屋多,老年人多的“四多”现象,社区党支部规范“民生民情”信息咨询服务站,充分发挥信息咨询服务和民情民意收集,以便民为途径,结合亲民爱民为民服务工作,制定《启明新村社区“六民”主题实践活动服务菜单》,主要从12个方面、开展五大服务。面向广大居民,开设点服务,首先依托社区“七站一室”工作站,开辟服务窗口,有12个服务项目设立了热线电话,在辖区内创建便民集市、便民早点、便民家电维修点、便民医疗卫生服务点、便民超市、便民理发店、便民馍馍店、便民门球场、便民器乐练声场、便民活动广场等10个便民服务点,专门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了形式多样、格局特色的便民利民服务。

总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努力拓展思路,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新突破,并结合社区工作,落实完善各项制度。才能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理念,稳中求变,以变促新,使社区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才能建设好精神、物质文明昌盛,居民生产生活便利,充满活力、富有生机的、和谐、平安的美好家园。

作者:袁小辉

第2篇:关于加强社区教育民间组织建设的思考

摘 要:发展和培育社区教育民间组织,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社区教育作用,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新命题。为了研究社区网格化管理大背景下,如何加强社区教育民间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课题组以后宰门街道为例,认真调查了社区民间组织对社区教育作用发挥状况,研究分析影响社区民间组织对社区教育发挥的主要因素,了解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社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为进一步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社区教育作用提供适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发展;培育;社区教育民间组织

了解现状确定目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不同、覆盖广泛的民间组织体系,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力量。民间组织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意味着民间组织将面临新的发展契机。民间组织的发展,也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带来契机。社区教育隶属于社会服务的范畴,也正是民间组织涉及的主要方向之一。从社区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民间组织,他们都是社区教育的积极推动者,都是做着提升人的素质工作。因此,民间组织既是承接社区教育的载体,又是深化社区教育的平台。

2006年以来,后宰门街道被列为南京市民间组织备案管理工作试点街道,在市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相关领导的大力指导和关心下,街道按照市、区领导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对6个社区进行深入调研,由街道民政办负责牵头,召集民间组织负责人会议,对基层民间组织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街道主要领导提出具体要求,将基层民间组织登记备案工作作为加强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2006年,街道首批备案了60家社区民间组织,2007年新增了14家,2008年新增了11家,目前,街道共备案85家社区民间组织,其中维权类18家、服务类14家、活动类53家,此外在玄武区民政局备案登记了爱心援助协会一个社会团体,后宰门社区服务中心、爱心慈善超市和6个社区爱心互助社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

后宰门街道工委通过认真梳理地区资源,在整合义工服务队伍和规范社区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建立了心声读书吧、心语爱心社、心身关爱园、文明劝导队等四个社区教育民间组织。

心声读书吧这个项目由在职和离退休教师组成的社区教育义工服务队认领。他们利用金陵图书馆富贵山社区分馆的基础设施,为读者办理图书借阅、青少年校外学习辅导、网络远程教育帮助等服务。

心语爱心社由江苏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社区教育义工服务队认领。他们利用玄武区特殊教育学校基地,通过青年大学生每周五下午定期上门辅导教学、帮助自理、共同游戏等义工服务,帮助智障儿童提高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心身关爱园由非公企业在职零散党团员认领。他们利用富贵山老年照料中心服务基地开展活动。通过义工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陪伴聊天等活动,给老年人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文明劝导队由社区老党员认领。他们利用明故宫广场服务基地开展活动。通过社区党员义工在广场和交通路口的文明劝导服务,制止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和随意闯红灯等不文明陋习,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方法多样 做法详实可行

以后宰门街道社区民间组织为调查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我们对社区民间组织的社区教育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我们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在积极培育、规范管理、提高质量等方面加强了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的做法:一是积极培育。引导四类社区教育民间组织从满足群众需求出发,加强人才的整合,壮大自己的队伍,结合自己的特长积极开展公益性活动。二是规范管理。加强对社区民间组织的指导和监督。一方面,进行登记备案管理,另一方面,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确保社区教育民间组织健康发展。三是提高质量。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展交流活动等,提高社区教育民间组织建设水平,提高社区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成果显著 提升社区文化

本次调查显示了社区民间组织在下列几个方面有较高的评价:对社区一是对社区民间组织的社区教育作用发挥状况持有较高认同度。本次调查显示,高达93.7%的人认为社区民间组织在开展社区教育中“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是否赞同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调查时,76.8%的人选择“非常赞同”,在“您组织社区教育作用发挥状况”的调查时,有62.3%的人选择“作用发挥好”。可见,大多数调查者认同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作用发挥现状。对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形成了广泛而又高度一致的共识和认同,认为社区民间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拓宽社区就业渠道、丰富居民文体生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二是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的参与度渐次提高,但仍需一个过程。绝大多数调查者都认同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意义,那么是不是赞同就意味着愿意投身其中呢?在关于“您及您组织成员是否有兴趣参与社区教育”的调查中,选择“很有兴趣”的占58.2%,与之相关的关于“您及您组织成员的参与程度”的调查显示。有53.7%的人选择了“绝大多数成员都积极参与社区教育的活动”,可见,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极高。当然,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作用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无论是社区民间组织、社區居民的参与还需要一个过程。虽然大多数调查者对其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有较高程度的认同,但调查发现,居民对社区民间组织的认知度并不高。通过访谈还发现,有的社区居民即使参加了活动,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功利性和无组织性,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民间社区教育作用的发挥。从参与群体来看,一类是离退休老人、下岗职工、低保对象等弱势群体;二是假期中的中小学生。造成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程度低下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社区教育活动内容、形式尚未迎合居民的兴趣、爱好。二是社区工薪阶层居民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参与或不愿参与社区活动。三是社区的不少外来人口对社区的事情完全不关心,社区组织什么活动,觉得与自己无关。作为社区民间组织的管理者,保护并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广开渠道,提供更多机会,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其中,才是目前扩大社区居民参与,有效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作用的关键所在。三是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领域更多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提升。问卷调查显示,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领域,文体休闲活动、健康知识宣

传与教育、教育培训排在前三位。在“您组织目前为居民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哪些”的调查中,排在各选项前三位的分别是:开展文化体育休闲活动、社会治安工作、医疗保健工作。从以上调查反映的情况看出,当前社区民间组织社区教育领域更多关注居民文体生活的丰富,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因为社会越进步、越文明,公民就越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从关注的群体看社区民间组织更多关注社区的老年人、青少年和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现在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居民生活质量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社区民间组织的服务宗旨和社会责任,也反映了社会的和谐程度。制定措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1.加强社区民间组织的统筹领导,重点是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民间组织

一是要加强统筹整合资源。政府应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角度出发,统筹协调和指导社区民间组织社会活动的优先发展领域。要整合资源,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民间组织,通过奖励性、委托性、补贴性或购买性的投入方式,重点扶持为社区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和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服务的民间组织。二是要实现政府的合理赋权。根据发达国家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特别是社区民间组织的社区性、公益性、自律性强的特点,政府应把一部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让渡给民间组织,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的功能作用,比如,社区居民文体休闲活动的开展、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与居民的知识健康普及、青少年的校外教育等等,政府部门都可以委托社团组织去完成。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政府大量工作,同时民间组织可以发挥其特长,优质的完成委托工作,使社区群众得到实惠。三是政府应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政府对民间组织的扶持培育,最重要的是资金方面的资助。一些国家和地区民间组织的资金30口以上来自政府资助,在部分国家高达45%,周边的香港高达60%——70%。如果缺乏政府提供的资金,许多民间组织就难以生存。目前各类民间组织都反映在税收管理方面遇到一些问题,为了促进社区民间社团组织的规范发展,建议国家专门建立与民间组织有关的税收管理制度,对一些公益性民间组织,国家应采取优惠或免交税收的政策予以支持。

2.扩大社区民间组织的居民参与,增强广大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通过调查分析,居民参与不足,制约了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影响了其社区教育作用发挥。当务之急是加强引导,重点是组织有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有关人员,学习一些与社区民间组织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对社区民间组织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形成人人参与社区民间组织培育的良好氛围。其次是要面向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喜闻乐见的社区教育活动。要针对社区的特点,以居民需求为信号,以服务社区居民为目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把广大居民发动、组织起来。扩大社区居民的参与范围,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结社意识,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的。再次是要加强社区民间組织的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发展和培育一批社区民间组织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带动更多的民间组织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3.注重社区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其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能力

能力建设是新时期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民间组织发挥社区教育作用的关键。注重社区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首先,要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民间组织自身内部的管理,包括组织决策、日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筹资管理等。从理论上看,完善内部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在于保证社团组织机构的构建和运转的有序进行。从实践上来看,社团组织人员的老化和低效率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阻力。因此,必须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和完善社团组织的内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国外的经验表明,完善的内部管理是影响组织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且是21世纪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次,要加强社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加强组织管理者的培训,普及民间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技能,提高民间组织的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资金筹措和运作能力等。与此同时,还要通过吸收高素质的志愿者来弥补人才资源不足,并通过培训提高民间组织的能力,这也是国际上流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三,要转变观念,摆正位置。作为社区民间组织自身也应积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牢固树立为民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意识,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增强凝聚力、权威力和公信力。各社团组织之间应打破门户之见,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合力,发挥好政府与社会组织及个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曹 怡

第3篇:创新“镇管社区”加强基层治理

[摘 要]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面对快速城市化给基层社会治理带来的新挑战,积极探索“镇管社区”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做法,为上海市城郊区人口大镇加强社会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带来了许多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城市化;镇管社区;基层治理

[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上海市嘉定新城(马陆镇)于2011年8月调整成立,随着新城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楼盘落成、大量人口涌入,原来“镇——村(居)”的城镇化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滞后性逐步显现,新城核心区社会管理领域的体制缺陷和短板问题日渐突出。为积极应对新城建设发展的战略任务,推进基层治理,嘉定新城(马陆镇)创新“镇管社区”模式,在城市化地区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镇管社区”模式创新的核心背景是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城市规模膨胀与传统管理模式有限绩效之间的张力。近年来,随着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上海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大镇、大居社会管理的矛盾问题日益凸显,“镇管社区”模式正是通过增设和调整城市基层治理单元从而达到调和这种绩效张力的目标。

(一)政策背景:“镇管社区”模式是对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目标的积极呼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推动城市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社会治理改革方向上,上海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了“镇管社区”的体制改革要求,要求探索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使政府、社区、居(村)委共同履行好政治控制、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统筹协调、群众自治五大核心职能,这为嘉定新城推进社会治理方式转型提供了基本路线。嘉定新城(马陆镇)根据实际新增设六个社区,建立了“两委五中心”的社区管理体制,力图实现社区多元共治格局,强调通过增加主体多元性带动治理有效性的提高,呼应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目标。

(二)现实背景:“镇管社区”模式是对上海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生成问题的积极回应。作为特大城市,上海的强大吸引效应带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的结果,这在城郊地区表现尤为明显,由此引发城郊地区社会治理困境重重。在嘉定新城(马陆镇),原有的镇级管理组织无法有效解决城郊城市化后的新问题和新需求。管理主体的地域界限和职责权限不清,管理环节上的权责失衡和条块协同不畅,导致管理盲区频现,社会矛盾凸显。“镇管社区”模式在镇和居(村)委之间设置社区管理中间层,一方面将政府职能管理部门延伸到社区层面,为社区居民提供广泛的行政事务与公共服务功能;另一方面将社区内各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纳入到治理主体范围内,增加治理队伍力量,减少社区治理的行政成本,从而解决城市规模与治理绩效之间的矛盾。

(三)理论背景:“镇管社区”模式是对城市社会治理转型理论的现实回应。首先,是对治理理论的实践。治理理论主张主体多元,方式柔性协作。镇管社区模式中,社区治理的主体既包括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也包括社区内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体现了主体多元性的特点。同时,“镇管社区”模式强调通过党委领导、社区共治和居民自治实现高质量的治理效果,强调运用去行政化的参与、合作、协商和评议等方式对社区事务进行管理,体现了柔性协作的特点。其次,是对科学设置城市基层治理单元的实践。科学设置城市基层治理单元就是要通过合理设置管理幅度和层级既实现服务均等,又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镇管社区”模式虽然增加组织的层级,但只增加必要的工作编制而不设置一级政府,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效果。

2013年8月以来,马陆镇立足于城郊地区新城管理的实际,进行了“镇管社区”模式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做法。

(一)合理整合归类,科学划分区域。嘉定新城(马陆镇)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嘉定新城核心区西面约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在兼顾现实要求与历史现状的基础上,参照城区街居制社区管理方式,按照“相对集中、规模适度、效能优先”的原则,整合区域内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资源,科学划分出六大社区,每个社区的管辖面积为3-4平方公里,形成“镇—社区—村(居)”的管理架构。做到既有利于属地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又能确保权责统一、职责明确、运转灵活。

(二)创新治理体制,搭建治理平台。嘉定新城(马陆镇)围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城市网格化管理、发展社会事业(居务)、推进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等社区工作职能,搭建相应的社区治理架构。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每个社区建立了“两委”的组织架构,即社区总支委员会和社区工作委员会,下设党建、居务、综治三大办公室。其中,社区总支委员会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领导村与居委会党支部(一般每个社区有5-8个居委会),对社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工作负总责,并指导基层自治。社区工作委员会则承担政府委托的行政管理职能,对辖区城市管理、社区建设及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落地管理、督查协调和改进服务。由于对社区的主要职能、工作流程和运行机制进行了科学界定,划清了社区、居(村)之间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了社区治理平台结构合理、能量充足。

(三)下沉管理力量,加强财政保障。为确保社区权事责的对等统一,嘉定新城(马陆镇)通过赋予社区相对独立的人财物权和必要的软硬件配套,切实夯实社区组织、壮大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基础工作。为此,各社区13-17名班子成员、管理人员都由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精兵强将选调组成,此外每个社区还配备了至少50人的联勤、安保和各类协管员队伍,各类政务、事务、居务的支出则按照核定标准,由镇财政全额支出。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加强社区治理提供了必要的资源要素支撑。

(四)统筹资源配置,注重民生需求。为满足新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嘉定新城(马陆镇)在原有8个邻里中心的基础上,统筹邻里中心规划布点,确保每个社区建立1个邻里中心,加快软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大技防和信息化管理力度,为开展社区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场所,在解决好“物”的依托的基础上,聚焦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注重协调好、监督好邻里中心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的开发和引进,确保邻里中心业态分布合理。同时,适时在邻里中心内开设“五中心”,即社区综治联勤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分中心、社区事务受理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分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提高社区的综合功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马陆镇探索的“镇管社区”基层治理模式,紧紧围绕“管理出实效、群众得实惠、基层有活力”的工作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提高了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效率。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在于通过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手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镇管社区”模式打破了原有由镇行政区域所划分的村居界限,通过在政府与村居间搭建综合党务、居务、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社区层级,划小服务半径、消除管理盲区,并通过给予社区层级充分的人财物授权,确保了行政管理能够下沉到底,居委会、村委会管理更加井然有序。以居民区顽症治理为例,通过“条专块统”的整治方式(即职能部门提供执法保障、社区统筹整治推进),“群租”整治工作效果明显,全镇认定的878户“群租”户,目前约谈713户(约谈率为81%),自行整改387户(整改率为44%)。同时,在城市道路、绿地工地等方面由于“建管脱节”出现的工作盲区,也形成无缝对接,有效实现了社会管理的全覆盖,提高了社会管理的工作效率。

(二)缓解了多元分化的公共服务需求。社区不仅是一个综合党务、居务的工作平台,更是公众表达诉求、资源集聚共享、解决民生需求的主阵地。实施“镇管社区”后,社区作为政府下沉到基层的一级行政组织,既能依靠区域内公安、医院、学校等“条”的垂直组织力量,又能有效整合“块”内的各方资源,在实现纵向联动和横向互动的服务资源整合、配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社区服务中心分中心的建立,从文体、医疗等生活服务到党务、政务服务,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避免了管理区域过大容易产生的“一刀切”式服务带来的资源浪费。

(三)体现了社会协同的基层治理方向。“镇管社区”的社区层级,不仅是政府派出的一级行政组织,同时是一个综合党务、居务、社会事务于一身的工作平台和服务窗口,负有在其管辖区域内统筹引导、协调各方参与社会共治的职责。各社区以互利共赢为基点,建立了“网上议事日”、“希望树”微信平台等社区共商共治机制;以政社互动为推手,健全了社区事务联席会议、“义工”联合会等社区事务共管机制,社区治理正逐步由政府单一主体转变成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的新格局。

马陆镇基于城市基本管理单元的“镇管社区”模式,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上海市城郊人口大镇加强社会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带来了许多启示与思考。

(一)党委领导、党建先行是政治保证。一方面,“镇管社区”是在区、镇两级党委的指导下探索的一条适合城郊结合部区域需求的基层治理方式;另一方面,在“镇管社区”探索中形成了“镇党委——社区党委——村(居)党组织”的垂直覆盖体系与“社区行政组织、村、居民区、驻区单位”的横向覆盖体系,从而实现了党建的全覆盖。

(二)建立“主体多元、合作共治”的管理框架是核心。马陆镇探索的“镇管社区”模式,构建了“主体多元、合作共治”的社会管理框架。其核心机制是社区共治,实践逻辑是行政分权与多元合作,有效实现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目标任务,推动了城郊基层治理现代化转型。新设置的马陆、陆家、石冈等6个大社区均配备10余名专职管理人员和大约20人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引导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这些“小班子”撬起了社区的大资源,提升了社区共治和自治能力,让居民有了近在眼前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三)厘清行政性主体在社区共治过程中的角度与功能是关键。在现有社会管理体制行政主导的大背景下,要实现“镇管社区”模式的改革目标,关键要厘清行政性主体在社区共治过程中的角度与功能,科学配置各方主体在社区共治过程中的事、权、责。马陆镇在镇管社区实践中,科学界定了各行政主体的职责与功能,党组织专事党建,发挥引领作用,镇政府则专事协调管理,发挥组织协调和资源配置作用,社区专事共治,发挥议事执行作用,居(村)委巩固自治,发挥自治培育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四)合理划分基本管理单元规模是基础。城郊高度城镇化区域,要以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为主要依据,兼顾服务效率与规模经济,合理划分基本管理单元规模,搭建镇——社区——村居管理架构。马陆镇地处城郊结合部,其中70%以上是外来人员。针对粗放型的管理体制与快速城市化的现实不适应带来的众多社会管理难题,该镇按照“相对集中、规模适度、效能优先”的原则,将区域内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15个拟筹建居委会划分形成马陆、陆家、希望等6大社区,每个社区的管辖面积为3-4平方公里,人口约2万人左右,缩小管理半径,消除了管理盲区。

(五)聚焦资源下沉,充实管理力量是重点。以需求为导向配置精简高效的管理能力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马陆镇着重将各类资源整合充实到社区层面:一是做实社区组织架构,在每个社区建立“两委、三室”,明晰职责,做到各司其职。二是下沉管理力量,配齐队伍体系。三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组织开展为民服务项目。例如,2014年以来,该镇的白银社区与4家驻区单位、7家开发商、7家物业公司构筑了共建关系,建立了3个专业委员会,实现了社区事务的共管共治。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动与“小蜜蜂家庭菜肴速配中心”合作,解决了居民买菜难的问题。再如,为了打造熟人社区,白银社区每月会举办一场便民赶集日活动,免费为居民提供磨刀、理发、量血压、心理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提供服务的除了社区志愿者外,还有来自辖区内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妇幼保健院等单位的专业志愿者。既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又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周奕韵

作者:张敬芬

第4篇: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团结社区党总支

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金顶镇团结社区组建于2003年11月,是一个白族、普米族、傈僳族、彝族、纳西族、汉族杂居的城市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驻地海拔2250米。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1698户5363人,驻区域内单位34家,个体、私营工商业户350家,流动人口近2000人。社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党小组13个,共有离退休党员159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总支始终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居民群众为主题,仅仅围绕“党建立区、民主管区、服务优区、文化活区、依法治区”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为抓手,以促和谐为目标,迅速启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实效,为建设“文明祥和、幸福安康”的和谐社区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先后被省州县授予“云南省敬老先进社区”、“怒江州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社区”、“广场文化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我社区以加强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抓基础,建阵地

1 社区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有基础设施作保障。2003年团结社区党总支、居委会设立时,除配备了“两委”班子成员6人外,其他办公用房、活动场所、办事必备条件,几乎一无所有,无处着手,唯一办法租房过渡,白手起家,步履十分艰难。从2004年起,经过八年三届“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工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帮助下,至今团结社区办公和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得到解决,社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建成了占地面积902平方米,建筑面积935平方米的五层综合服务楼,为社区居民服务搭建了良好平台,立足社区职能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和“10个工作室”即:书记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工青妇组织活动室、青少年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残疾人康复室、社区警务室。有一台电脑、二部电话,设立了党务、居务、科普、政策法规宣传栏,有能够满足社区工作要求的其他必备的办公设备,基本实现了社区阵地建设目标。

在硬件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社区党总支积极创新工作思路,采取创新举措,深入推行了“一站式”便民服务,提升服务工作水平。一是在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行“四亮”活动,即亮身份、公开工作人员姓名、职务、岗位、职责、照片等;亮标准、公开社区服务承诺;亮联络,公开社

2 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工作人员联系方式;亮程序,公开社区工作流程。二是推行多元化服务。依托社区服务中心,依托社区志愿者,积极开展敬老助残、扶贫济困,治安环境卫生、医疗保健、计划生育、文体娱乐、法律咨询、文化辅导、防震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服务1.2万余人次。三是推行经常化服务。正确宣传、及时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积极引导社区成员顾大局、重法治、讲道理、守秩序,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把纠纷、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区”。

二、抓党建、带队伍

针对社区党员工作生活分散,文化教育、年龄结构、社区意识参差不齐等特点,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利于社区发展的原则,对不同特点支部、不同类型党员进行了分类管理,对年老体弱离退休党员从坚定理想信念入手,进行“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教育,组织他们争做党的政策宣传员、市民教育辅导员、民间纠纷调解员、居民群众联络员、社会治安管理员和环境卫生监督员等,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对下岗职工党员,从关心思想、生活入手,进行“下岗不失

3 志”教育,帮助他们转换择业观念,提高再就业能力。对流动党员,进行“不忘我是党员”教育,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其在活动中增强党员意识,主动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同时,社区党总支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看、坐下来学”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进行教育培训,不断提升社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能力。

每年社区党总支举办入党积报分子培训若干期,邀请县委党校教师为社区党员、团员、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积极稳妥地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创建工作机制、扩建党建工作覆盖面,消除党建工作空白点。

三、抓服务、促共建

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社区党总支以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为根本,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树立了社区文明新风。一是以民间协会等形式,先后组建了由100多人参加的舞蹈队,健身舞队、门球队、象棋队等4支文体团队,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二是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新时期孝男孝女”、“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弘扬了时代精神。三是开展“五个一”活动。针对部分离退休人员存在“人退休、万事休”,

4 忙于“提篮子、抱孙子、摸棋子”的安逸思想,组织开展了“从身边事做起,以邻里情着手,以家常话开头,将心比心考虑”、“时事新闻听一听,光荣传统忆一忆,社区发展比一比,美好前景望一望,自身差距找一找”。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吸引离退休人员为社区建设发挥余热。同时,充分发挥社区活动室、棋艺室、阅览室、娱乐室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让居民在社区“居住得安心、生活得舒心、娱乐得欢心、活动得开心”。

“居民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社区党总支历来重视社区各类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生活困难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等人员基本生活需求,不断向上争取资金、政策,近年来,为25名企业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为159户379人,105户239人落实了低保、廉租房住房和廉租租赁补贴,为年满60周岁44人,满80周岁18人落实了社会养老金和保健补助,为年龄不足60周岁63人办理缴纳社会养老金,为900多人办理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为24人重病重残、42人下岗失业人员建立了档案,使部分人员推上了再就业、创业工作,虽然看似乎很小,但是却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居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您的需求是我们的第一要务。

四、抓老干、发余热

团结社区有各行各业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曾为兰坪的社会经济发展呕心沥血、贡献一生,有着丰富的经验,社区

5 利用老干部多的自身优势,抓好老干部工作,促余热发挥,使其为和谐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一是成立“老干党支部协会”,下设6个会员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按“协会建立在会上、活动搞在片上、任务落实到理事、会员肩上、工作做到群众身上”要求并制定了离退休老干党支部“一对一联系帮扶”社区贫困、五保户制度。二是建成社区离退休老干党支部助老网络。借助社区平台,把老干部协会工作与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各项工作融为一体,围绕和健全工作机构和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老干部参与率。三是组成社区离退休老干党支部法律义务帮扶队、离退休老干党支部邻里矛盾调解队、离退休老干党支部“五老”进社区宣讲队3支队伍。四是在老干党支部中开展了“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活动,为离退休老干部送温暖、献爱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受到广大老同志的欢迎。五是完善了《离退休老干部“四走访”制度》、《离退休老干部“五慰问”制度》、《离退休老干部“六服务”制度》、《离退休干部协会学习制度》、《离退休干通报制度》、《离退休干部表彰激励制度》等老干部管理服务制度,使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以“四个就近”为目标,“五个老有”为内容、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在“老有所养”上。社区以特殊困难老干部为服务重点坚持做到“四到家”,即助老服务到家、尊老宣传到家、扶

6 老帮助到家、爱老关心到家。开展了“四走访”、“五慰问”、“六服务”,重点对独居、孤寡、空巢老干部进行服务,逐个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社区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社区主任、副主任、小组长与他们建立了结对帮扶,每周两次上门为他们排扰解难,对空巢老干部社区实行邻里相助,在社区上下形成了尊老、助老、敬老的氛围。

在“老有所医”上。一是为社区内所有老干部建立健康卡片,卡片上记录老年人的年龄、住址、血型、既往病史。使工作人员对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为“空巢”家庭以及身体较弱的老干部安排“一助一”服务对子,时时关心照顾老干部,同时,定期对社区内所有老干部经常开展医疗知识、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保证社区老干部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享受低偿护理,急病得到及救治。

在“老有所学”上。为确保老干部思想常新,定期组织老干部理论学习,通报国内外形势和我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干部们迫切要求学习的愿望。

在“老有所为”上。搭建社区平台,就近发挥作用,在老干部就近学习、活动、生活上得到照顾的同时,充分发挥老干部的政治优势和丰富经验。按照自愿量力的原则,较好地发挥了老同志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建设,发挥他们的作用,玉屏社区多征求老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来拓展社区的工作思路。做到人人都来参与。在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7 自我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老有所乐”上。结合实际搞活动,丰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根据老干部的居住情况、特长爱好和身体状况,社区把充实老干部生活内容、提高生活品味和质量作为重要内容,减轻老干部们的孤独感、寂寞感。积极组织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活动和比赛增进社区老年朋友间友谊,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使老年人夕阳无限好,晚霞更灿烂。

自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党总支一直积极探索建设和谐社会的道路,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一直以居民是否满意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全身心地为居民办实事好事,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团结社区党总支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三抓”,抓基础、建阵地,抓党建、带队伍、抓服务、促共建,较好地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疑具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真正做到了“组织不断线,管理不放松,学习不断岗,思想不掉队,作用不弱化”。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社区将以开展向杨善洲学习为契机,结合当前“四群”教育工作开展,不断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为“创业兰坪〃〃绿色锌都”

第5篇:加强基层社区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党的群众工作也因此面临新的形势。

党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只有每一位党员时刻牢记、时时默念,融化在血液之中,才能保持追求先进性的动力,才能有奉献社会的毅力与决心。近年来,随着进入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党员人数逐渐增多,受社区党组织直接管理的党员主要有

三类,一是社区原有党员,二是高校毕业生和部队复员军人,三是社区辖区内无党组织的企业所发展的党员。但从现实情况看,社区党组织能直接方便管理到的党员仍然是一直存在于社区的那部分党员,而这部分党员存在严重的老龄化倾向。以高塍镇高塍社区为例,在社区党组织现有的94名党员中,有33人年龄在60岁以上,占总数的35%,这部分党员参与社区基层服务的能力下降。对于转入社区党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和部队复员军人,很大一部分只是组织关系的转入,其本人并不在本辖区或本市工作,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而第三类党员分布在各个企业,大多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虽然是企业中的佼佼者,但对社区基层服务工作的融入感并不强。

因此,就高塍社区情况来看,服务基层的主体还是社区工作人员,而其他党员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圈子,要他们参与到社区服务工作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引导性、组织性和长效管理机制。

1、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党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同时要加强党员管理工作,要对辖区党员进行详细的调查登记,根据党员分布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对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党员,要以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为载体,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对组织关系在社区的外出流动党员,采用党员联系卡等形式开展组织活动,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

2、建立健全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工作网络,加强与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为主的党建工作联系,强化属地管理功能;加强各居民小组的党小组建设,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让工作延伸到每一位社区党员,辐射到社区居民群众。倡议社区党员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个人专长,自觉参加社区建设,社区党组织要对党员加以组织和引导方便党员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参与到社区建设和服务中去,并且在参与社区服务的同时增强党员对基层党组织的信任感和归属感。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的社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积极培养、吸收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和辖区居民中的优秀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

3、社区党组织总揽全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提高社区党建服务水平。一是建立帮扶困难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帮助社区弱势群体解决困难;二是建立社区班子联系社区基层支部机制,以加强社区党组织的纵向联系,完善定期走访老党员、困难群众,老干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员活动中心、居民活动中心的阵地作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使居民切实得到好处。

社区党建必须以服务为根本,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只有把尊重民意作为社区工作的着眼点,把集中民智作为社区工作的根本点,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工作的落脚点,才能更好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推动社区发展。

第6篇:昌盛社区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举措和成效

…….社区成立于2006年4月,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现有6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17栋,住户744户,常住人口1886人,城镇人口973人,流动人口33人,辖区单位19个,其中机关单位6个,学校3个,医院1个,个体商业网点308个,有志愿者队伍5支52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6名,其中支部书记2名,公益性岗位9名,进村进社3名,就业援助2名。社区本着便民高效的服务理念设居务大厅、党建工作站、警务室文化活动室一厅一站两室的模式,在居务大厅设党政群团、民政低保、劳动保障、残协老龄、计划生育五个服务窗口。

社区现有两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26名,其中正式党员25名,预备党员1名,女党员10名。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24名,其中离休2名,退休22名,女党员4名。驻区在职党员44名。

社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根据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和指示精神,结合社区实际工作,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职能要求,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以创特色为目标,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抓手,不断推动社区党建、计生、民政低保、劳动

保障、残协老龄、文体、综治、卫生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现就社区2011年加强社区组织建设举措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健全组织管理,完善设施建设,拓展服务功能,加强环境整治,强化治安维稳,把社区建设成平安温馨和谐社区。

二、工作举措

今年社区建设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也继续做好以党建、计生、民政低保、劳动保障、残协老龄、文体、综治、卫生等常规内容为主的社区中心工作。

(一)社区党建工作:

1.社区支委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内部团结,分工明确,办事公道,具有较强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党的执政建设能力,推进党政群团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对社区党员进行有效教育管理,定期组织社区党员开展活动。听取党员学习、工作、思想汇报,及时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3.与辖区单位实行党建共驻共建,不定期召开共建联席会,商讨社区建设事宜。重视群众工作,使支部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困难,化解矛盾,办事公正公平,群

众满意。

4.在发展党员方面:今年发展2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预备党员,2名发展对象转正。同时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二)计生工作:

1.紧紧围绕和盛镇党委、政府、计生办的统一安排深入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上街发放宣传单,让社区每一位居民了解计划生育政策,改变生育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计生宣传活动,定期刊出宣传栏。

2.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推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适时开展计生寻访工作,对新婚夫妇,产褥期、哺乳期妇女做到随时走访,积极为她们讲解产后保健及哺乳期避孕知识。为社区内的育龄妇女免费发放避孕套、避孕药等。督促环孕检对象到镇服务所进行环孕情检查。

3.健全微机台帐、卡、表、册等相关资料。数据准确、真实、无一人错登漏登,及时运转表、册,做到卡、表、册、证、人五对口,补充完善育龄妇女信息。

4.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及时动员外出人员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积极开展每月一查,每季度一核的普查验证工作;为方便流动人口做到有计划地生育,要不定期的发放宣传资料,避孕药具等,让流动人口感觉到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

本、优质服务”的工作理念。

(三)劳动保障:

1.推行文明办公,增强服务意识。规范办公程序,做到服务热情、耐心周到。通过我们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良好的精神状态,使社区居民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2.加强就业培训,增强就业能力。每季度进行一次技能培训,每次培训人员保持在100人左右,并聘请县劳动工作站专业人员讲课。推荐他们参加市、县、镇组织的创业培训,并为他们创业提供便利。通过大力发展失业人员的技能和创业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3.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就业力度。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今年将继续坚持为劳动就业服务,大力拓宽就业渠道,构建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机制,实现下岗职工再就业,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我们还将与少数特别困难的家庭建立“定人、定期、定户”的结对帮扶制度,为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鼓励自主创业,宣传优惠政策。对有条件的失业人员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将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优惠条件、就业信息、社会保障规定宣传材料送到每个人家中,同时了解他们的要求、愿望。

5.加强规范化管理工作,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关心失业人员的生活。帮助再就业对象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四)民政低保:

1.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低保惠民政策,不断完善审查制度,定期公布执行低保情况,接受群众监督,使低保工作更加“阳光透明”。

2.对低保户家庭实行定期走访制度,及时掌握他们近期的家庭生活状况,实行动态管理。为孤寡老人残疾人上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

3.定期召开低保人员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低保政策。同时倾听低保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支持享受低保人员创造就业机会,鼓励他们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为创建和谐社区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残协老龄:

1.加强对残协老龄人的情况摸底工作,建档立卡,努力做到及时掌握他们的最新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并将各种信息及时上报。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2.做好节日的慰问工作,对那些生活确实困难的人员做好关照,多组织开展老年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定期到残疾人家中走访,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

(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在社区实现了“五无”目标,即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居民犯罪、无治安灾害事件、无非法宗教活动,

杜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2.加强对居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增强居民的法制观念,提高群队群治意识。

3.及时调处民事纠纷,做到了无因民事纠纷调解不及时,造成矛盾激化,导致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

4.发动辖区群众及义务联治队员、楼栋组长,不放过一个可疑的人和事,以杜绝案件的发生。

5.深入开展“不让毒品进我家”、“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做好吸毒人员监控帮教工作。

6.加大反邪教警示教育,组织举办反邪教培训班,提高居民群众的反邪教意识。

(七)活跃社区文化,广泛宣传社区精神文明公约,提高文明新风、文明行为。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文艺汇演、书法比赛、下象棋等活动,进行科普宣传、法制宣传。管理好文化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

(八)发挥社区自治功能,认真执行社区自治章程和各种自治制度,办事公平公正,监督措施落实,群众满意。

(九)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了适应社区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特修订“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即政治思想好、遵纪守法好、团结和睦好、环境卫生好、科技兴农好、完成任务好、计划生育好、艰苦奋斗好、生产生活好、移风易俗好、把符合上述10个条件的

“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出来,给居民树立榜样,促进社区和谐、居民安居乐业。

(十)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做到社区内净化、绿化、亮化、无脏乱差,确保环境整洁干净。

社区成立以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社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进一步壮大。

三、社区建设服务内容逐步丰富。

四、社区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有新起色。

尽管社区建设区得了巨大成效,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社区办公场地全部租用且办公条件差,场地狭小,影响了业务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

二、社区进入业务准入制度不健全。一些职能部门只给业务和任务,缺乏资金和人力支持。

三、社区经费来源单一,仅仅靠财政拔付有限的资金,活动经费和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各种活动的全面开展。

四、缺少业务人员的培训制度,业务人员办事能力较差,影响了工作效率。

社区是城市最基层的单元,社区建设是巩固基层政权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基层组织自治建设,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

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在维护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在新的形势下,社区建设已成为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力量源泉,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社区成为构建和谐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基础。社区作为城市的最基本单位,在城市管理、公共事务等方面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就目前我社区建设的现状来看,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城镇需求。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未来,增强社区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我们对社区建设提以下建议和意见以解决我社区存在的各种问题。

一、建议上级部门把社区办公场地建设纳入政府的规划之列并付之实施。

二、建立健全社区进入业务准入制度,完善各种业务进入制度。使社区在进入业务的同时,也能有资金和人力的大力支持,使得各种业务能在社区顺利地开展。

三、建立和完善筹资机制,解决社区建设经费短缺的问题。

(一)建立政府补贴长效机制;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改善社区福利和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多渠道

筹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鼓励社会捐助社区事业;

(三)出台政策,明确驻社区单位按照共驻共建的原则,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社区建设给予支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促进社区资源整合;

(四)鼓励社区结合社区服务兴办经济实体,开展家政、物业、信息等居民大量需求的服务,确保社区收入渠道畅通。

四、建立健全社区业务人员的培训制度,提高社区业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而提高整个社区的办事效率。

第7篇: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 凝聚力量促和谐

奎西社区党委下社区三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25名。社区党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五好社区党组织”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团结协作,勤政廉洁,有着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近年来,奎西社区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效显著:

一、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建设团结、廉洁、务实、创新、高效的领导班子。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加强班子建设,打牢组织基础,这就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党委在党员和群众中有着较高的威信,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凡涉及重大问题的,均先由集体讨论,再由党委做出决定;党的生活制度健全,“三会一课”制度执行好;党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效果显著;党委所属党员没有发生违法违纪等问题。这些都为党委更好地开展工作,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注重自身的学习和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党建知识,提高班子自身素质。党委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组织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历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报告以及党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党委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始终保持勤政廉洁和艰苦奋斗优良作风。

(三)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找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社区党委在做好日常党务工作同时注重总结以往好的工作方法,创新特色工作方式,拓展为民服务渠道,积极实施以“创业、文明、平安、美化、暖心、康复”为主要内容的六联工程,充分调动社区各方力量,构建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区的生动局面。

一是实施“创业工程”,推进辖区企业与失业居民的联动。以“企在社区、共促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辖区企业和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双向调研,摸清辖区就业岗位及就业人员底数,及时搭建交流平台,开展“送岗就业”活动,先后招聘安置2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在“博世汽车专业维修中心”实现再就业。奎西社区党委还设立30万元创业扶持基金,通过村民工资、房屋等担保形式,面向有创业需求的人员发放低息贷款,扶持自主创业;二是实施“文明工程”,推进辖区文化阵地与居民的联动。与奎山小学、奎山大地书画社等单位联动,建立社区图书阅览室,共收藏图书1500余册,方便群众借阅。社区 “青少年人生导师”与青少年们开展“大手拉小手、共话创文明”系列活动。夕阳红宣传队经常深入社区、走入楼栋、进入企业,举办了“校地共建谋双赢,科学发展我先行”、“同唱爱国歌曲,喜迎六十华诞”等文艺活动,丰富居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奎西老年太极拳辅导站的100余名成员坚持健身锻炼,带领社区群众养成了科学健身的好习惯。三是实施“平安工程”,推进辖区单位与安保人员的联动。社区现有4名专职保安队伍,10名老党员义务巡逻队,每天按时定人定线路开展治安巡逻,维护一方平安。5名“五老”法制宣传队员,深入社区,走家串巷,开展“用身边的事说法”、“如何识破骗子伎俩”等活动,切实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居民法律意识, 社区民事调解员积极疏导化解各种矛盾多起纠纷,在社区中营造了和谐平安的浓厚氛围;四是实施“美化工程”,推进物业公司与环卫人员的联动。积极落实“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的市场化保洁机制,加强对保洁公司监管力度。组织社区党组织成员与小区签订环境卫生责任状,开展社区无职党员认领绿地活动,积极营造了“小区是我家,美化靠大家”创建氛围,为和谐社区建设营造了清洁优美的环境。五是实施“暖心工程”,推进党团志愿者与弱势群体的联动。通过建立特色档案,开展“尊老敬老家庭”评选,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对困难党员群众开展帮扶活动, 推进党团志愿者与弱势群体的联动。通过老党员志愿者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对一帮扶,解决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难问题。三个支党建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对辖区3名特困党员,2名低保党员,33名贫困党员开展帮扶活动。今年春节前夕,社区党委走访辖区困难户25户,44户80岁以上老年人,为患病职工胡路生、苗天祯捐款1万余元;六是实施“康复工程”,推进医疗机构与弱势群体的联动。依托徐州市中心医院开设健康知识讲座,普及保健知识、老年病预防知识,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指数。组织开展免费体检、上门义诊等活动,为弱势群体提供康复保健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奎西社区党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充分发挥党委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很好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经常性的党建工作与繁杂的日常工作难协调。 目前社区虽然设有一名专职党委副书记,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兼顾其他工作,一方面必须要应付长期性的"中心工作"和日常性事务,另一方面,还得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系列的工作。真可谓"上面千根线,下面一线穿"。

2、社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比较困难

从社区党员情况来看,有一定比例的党员是外出打工、经商和流动在外的,这些党员党委往往了解掌握不多,平时的一些党委活动、会议他们也很少参加,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训不够。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如何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手段,这也是造成社区党员平时活动到位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3、社区干部队伍素质和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下的社区党建工作是一个新课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党建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支革命化、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的“四化”社区党建工作队伍。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社区干部队伍还相对较弱,许多是从机关、企业中退休下来的同志,在年龄、文化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对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够了解,他们虽然工作都比较认真,但创新精神及工作冲劲往往相对差些。社区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尚待提高。

三、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加强社区党建工作

1、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管理创新。具体讲就是:(1)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在充分利用社区党校、远程教育、活动室等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探索社区党员小型化的教育模式。(2)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重要措施。社区党组织要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组织丰富多彩,又富有政治性的各种活动,从而健全和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全面提高党员素质。(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号召全体党员从自身做起,处好邻里关系,教育自己的亲戚朋友做文明市民的表率。同时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队伍,开展一系列为民服务,清洁家园活动,充分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着眼凝聚民心,工作内容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立足于抓小、抓好、抓实。一是抓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是社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二是抓弱势群体救助。积极组织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活动,组织社区党员为居民提供服务。同时,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开展 "党员一对一帮扶"活动,惠及困难居民。

3、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活动载体,丰富和活跃社区党建工作 从前一阶段的党建工作来看,奎西社区已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并创造出了以“六联工程”为代表的活动载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后,奎西社区的党建工作,在活动载体的设计要与泉山区的“建设江北现代服务业强区”工作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使这项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奎西社区党委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八日

第8篇:社区基层政协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并提高履职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政协自身建设,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既高度评价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还表达了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又对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刚刚结束的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省委书记石宗源在讲话中也强调“搞好人民政协自身建设,是

一项涉及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界别、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在内的‘四位一体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也是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需要。”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新时期加强基层政协的自身建设谈一下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加强主体建设提高履职水平

政协的优势、活力、潜能都蕴藏在政协委员之中。加强主体建设、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是政协工作的关键一环。

加强委员主体建设,首先勤学习是基础。通过学习,使广大政协委员更新观念,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政协工作的政策理论,搞准政协工作特点,把握政协工作规律,不断适应新形式新阶段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从而推动和创新政协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白云区政协将始终坚持把委员的学习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落实,通过全委会、常委会、中心学习组和各专委会等学习形式,认真组织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区的指示精神。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考核办法,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为委员作学习辅导报告,组织委员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习讲座和开展学习讨论交流,为委员征订和印发学习资料等形式,积极为委员创造学习条件,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政协工作,用新时期人民政协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提升委员履行职责的政治理论水平。

其次,多参与是责任。积极参加政协的会议和活动,是委员的责任和义务。委员的主体作用,是指委员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中发挥自身智力优势和特点专长,抒发爱国为民的情操和愿望。委员履行职责的主要形式是开会和参加活动,要提高委员的参与度,除了要坚持出席就是协商,就是监督和参与外,还要在机制上去创新,要研究从“如何发挥委员作用”向“委员如何发挥作用”的转变,政协机关干部要更多地考虑委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用心服务,精心搭建委员履行职能的平台,除考虑多数委员的共性需求外,还要研究少数委员的个性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从研究构思和设计政协会议、活动开始,每一次沟通、每一个环节和细节,都能让委员感到备受尊重,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平台、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氛围来表达诉求、奔放激情、涌流智慧、建言献策,使他们每参加一次会议、活动都想言、敢言、能言不同声音,能在知情明政上有新提高、在自我提升上有新收获、在发挥主体作用上有新展示。

再次,关注民生、多办实事是天职。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协在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中,要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把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参政议政的重要领域。去年,白云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沙文镇苏庄村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政协委员和非公经济人士纷纷伸援手、献爱心,自愿捐资20余万元,帮助该村20户农户修建了以餐饮、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布依“农家乐”。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通过项目支持、产业培育、村寨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逐年推进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打算用4—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全村的农房改造建设的村容村貌治理。

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能力

政协机关是政协工作的窗口,直接关系到政协在社会上的形象。白云区政协机关要在巩固和完善去年机关作风教育整顿活动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机关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按照团结、务实、创新的工作要求,加强领导班子之间、各专委会和委员之间、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之间的团结,汇聚力量、凝聚人心,为白云经济社会建设作出新贡献。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实情、真抓实干、敢讲实话、注重实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出实招、办实事上事、放到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上来,放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紧迫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上来,从而增强政协工作的实效性。政协工作只有创新才能出实效、有力度,要通过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来推动学习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使机关工作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确保机关工作协调统

一、规范高效。

服务是政协机关的主要工作,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机关干部的公仆意识和统战意识,树立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整体形象。要在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上下

功夫,不求所得、但求所为,勇于进取、乐于奉献。要深入基层、面向委员、积极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条件,使政协机关真正成为“委员之家”,使委员在政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氛围中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工作,更加自觉地履行好政协职能。

三、加强制度建设激发机关活力

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

重要内容,只有用制度加以规范,才能达到协调统

一、规范有序,从而不断完善和规范政协履职的各项制度和程序,通过制度来管理和规范各项工作,为广大政协委员提供可靠有力的制度和机制保障。因此,要不断完善和实施好《常委会工作规则》、《政协委员管理办法》、《提案工作实施办法》、《加强与委员的联系制度》、《委员视察通则》、《机关工作人员守则》、《机关干部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等有关规章制度和管理规则。抓好目标任务、落实责任、监督考核三个体系建设,坚持以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建设,真正把政协履行职能纳入“三化”轨道。

此外,要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以防止政治协商的随意性。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广泛听取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提案、建议案、调研视察报告等形式,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加强政协与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相互沟通和联系,不断增强政协工作的生机活力。

四、加强界别建设形成社会合力

人民政协具有界别性强的特点。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界别意识,完善界别机制。一般来说,各专委会都是由相近的几个界别组成的,因此专委会要充分发挥委员界别的载体作用,配合政协组织成立好界别活动小组,选好配强界别召集人,组织好界别召集人联席会议,推动界别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通过界别座谈、调研、考察、讲座、联谊等多种形式的界别活动,密切与相关界别的联系,为其参政议政创造条件。要切实增强政协会议和活动的界别特点,把政治协商作为反映界别呼声的重要平台,把政协提案作为凝聚界别智慧的重要手段,把政协专题调研视察作为发挥界别优势的重要途径,从而使政协组织的界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加强组织建设汇聚群策群力

讲政治、讲大局是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政协党组是党在人民政协中的派出机构,肩负着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重大责任。加强组织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协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在履行政协职能中,讲政治,就是要忠于党,讲大局,就是要忠于事业,讲作风,就是要忠于职守。政协中的中共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搞好平等协商,加强合作共事,多做增进团结、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消除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白云区政协要在区委的领导和上级政协的指导下,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从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出发,增强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真正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政协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并体现到实际行动上,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使政协履行职能的各项工作有新进展。

第9篇: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

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组织更是重要的基层群众组织。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社区的社会管理地位将更加重要,基层的社会管理工作任务将更加繁重。因此,我们要加强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不断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方式。整合政府有关部门在基层的办事机构,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政府各部门不得将应用由自身承担的行政性工作摊派给社区组织,对于那些由社区组织承担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委托给社区组织承担。

二、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在了解居民需求、提供便民服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妥善解决社区居委会开展有关服务所必需的房屋、设施和经费,积极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各项便民服务,使社区居委会的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加强社区信息化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梳理、整合各类呼叫热线,建立统一的社区服务呼叫网络。

三、加强社区人员队伍建设。切实解决社区居委会成员和各类公益岗位人员及聘用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保险等福利待遇问题。经常开展对社区人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社区人员服务居民,管理社区的能力。鼓励社区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提 - 1 -

高社区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

四、加强对社区服务活动的监督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监督管理社区服务活动,制定各类社区服务工作标准并监督执行。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严禁将救助、福利、公益款物挪作他用。认真解决在社区服务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纪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保证社区服务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作用将愈来愈重要。我们应加快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和总结社区工作经验,使社区在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

- 2 -

上一篇:道德的力量的理解下一篇:在传统与变革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