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2023-0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徘徊

摘 要:本文通过解读拉斯普京的小说《告别马焦拉》和《火灾》这两部作品,重点阐述拉斯普京小说中折射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相悖立的关系,并试图展现作家在这两者之间徘徊的心理图景,以及所呈现的两难选择的态势,最后剖析作家是如何最终把思想感情的天平倾向于坚守住俄罗斯传统文化的。

关键词:拉斯普京 传统 现代 价值取向

如果仔细阅读俄罗斯著名作家拉斯普京的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家对农村传统生活所流露出的浓浓爱意,而且也可深切品味到他对科技革命和现代文明充满了困惑和忧虑。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拉斯普京在思考科技进步与农村传统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是身陷于两者的矛盾之中并在其间摇摆不定的。作家不可否认,现代文明的到来给古老的俄罗斯乡村恒远不变的生活带来了一个清新的世界。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某些负面的影响,诸如导致了一些美好的传统古风的丧失。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二律背反,使作家的内心深感痛苦和惆怅,并通过小说艺术的描写将这种价值取向的“悖论”呈现出来。

在拉斯普京的小说《告别马焦拉》中,我们将从传统与现代的角度深入地探讨作品人物的思想情感。在小说中,处于同样生存环境中的老年人和青年人有着不同的生活道路。以安德烈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对现代文明充满了向往与追求,他们渴望过一种新的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心中憧憬着去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与过去的旧生活“一刀两断”,积极地准备投身于现代化的水电站的建设中去。“年轻人对眼前的变迁感到高兴,并且也不隐讳这种高兴”{1}。这充分说明了现代工业文明对青年们的巨大诱惑力。而小说中代表“老一代”的达丽娅大婶却固守着乡村的生活,表现出对传统文明的依恋。面对年轻人无情无义地斩断养育他们的土地,达丽娅感到无尽的悲伤,“将来活在世上的人们对马焦拉的回忆,难道也会不比对隔年的雪的回忆更深切一些吗?既然连自己的亲人都遗忘得这样快……”{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令达丽娅伤心的不仅是要离开马焦拉的事实,更是人们抛弃了自己所不应该抛弃的优良传统美德。作家对于小说主人公的不同道路选的择并没有进行任何明确的褒贬和评判。拉斯普京的这一态度实际上体现出他在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价值取向上的困惑与犹疑,他之所以无法给他的主人公们明确选择各自的道路,实际上流露出他内心的无奈与举棋不定。

在小说中,被夹在达丽娅和安德烈中间的巴维尔,其实,就可以被看作是拉斯普京的代言人。他的思想观点实际上也表明了作家本人对搬迁之事的看法,巴维尔努力地理解和接受生活的巨变,他明白应该从马焦拉搬走,因为建造水电站是国家建设的需要。“没有技术,没有大规模的技术装备,如今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就寸步难行。”{3}他心平气和地听着儿子的高谈阔论,认为这里面“包含着无法逃避的当今的真理”{4}。但是被慈母般的农村养育成人的他,一想到即将淹没的是“祖祖辈辈世世代代耕耘、施肥,养活了几代人的最肥美的土地,他的心就不禁疑惧地紧缩起来:这代价不是太高了吗?会不会得不偿失呢?”{5}巴维尔想,可能只有那些没有在这儿生活过、劳动过的人,没有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过这每垄土地的人,才不会心疼失去这片土地。所以当母亲和儿子各自固执己见地坚守自己的立场时,巴维尔的内心感到波澜壮阔。他试图寻找可以解决一切矛盾的真理,但却苦恼地陷入困惑之中,“真理究竟在哪儿,为什么把它抻得这样宽,这样长,既找不到头,又找不到尾?总该有那么一个根本的真理呀?!为什么我发现不了呢?”{6}这大概也可看作是拉斯普京当时最真实的感受。因为作家很清楚地知道,一味追求高速度的科技革命将会给农村生活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但作家心中还是充满了希望,他就像巴维尔一样安慰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准是好事,都会使生活变得更有趣、更幸福。那就活下去吧,用不着回头,用不着犹豫。”{7}或许,这只是新旧转换的必然,等到新的生活安定下来,一切也就步入常轨了。另外,在小说接近尾声处,作家为读者呈现出一幅頗有寓意、韵味深刻的画面:傍晚时分,马焦拉岛即将被淹没;可就在这时,河上升起了无边无际的茫茫大雾,大雾弥漫了整个小岛。大雾使留守在马焦拉岛上的达丽娅等老人及前来接老人的汽艇迷失了方向。作品写道:

他们陷入茫茫大雾之中,眼前两公尺外什么也看不清……不管怎样凝神谛视,一点岸的影子也没有看到。雾,浓重似壁,汽艇仿佛是在踏步不前,就像车轮打滑似的,无力爬过这面陡壁,徒然再爬上去,又一再滑下来。巴维尔不记得他什么时候曾遇到过这样的大雾,这雾是如此浓密,以致河水隐约的闪光,好像是从一口黑咕隆咚的深井里吃力地钻出来似的。……汽艇上的人不知自己是开向何方,又是来自何方的—— 一切都陷进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乱纷纷的迷魂阵里了。……加尔金终于失去驶出迷途的希望,关闭了发动机。顿觉一片死寂,周围只有水和雾。除了水和雾,一无所有。{8}

在这雾茫茫的混沌之中,那艘前来接老人的汽艇在安加拉河迷失了方向,汽艇上的后辈们找不到停泊的口岸,他们放声呼唤着岛上前辈们和马焦拉的名字,而岛上的老人们也不知自己身处何方,他们正焦灼不安地陷入了不分白天还是黑夜的处境,甚至弄不清楚自己是不是还活着。这段富有哲理的场景描写似乎寓意着: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与碰撞,科技的现代化进程打破了人们世代相传的传统,使老年人失去了传统道德,失去了养育自己的故土家园,而面对即将来临的新生活,他们感到焦虑不安、不知所措,一种恐惧和茫然袭卷全身。它象征着人如果抛弃土地和传统,那么一切都将陷入茫茫的迷惘之中。“浓重似壁”的大雾似乎还暗示出“传统”和“现代”在观念和价值上,好像隔着层层的浓雾屏障,难以穿越相融。与此同时,“老一代”与“年轻一代”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差距。这种代沟的距离使他们在心灵上无法沟通,以至于两代人根本不能汇合。作家通过此段的描述,极力地在告诫人们:要理智地对待现代与传统关系,否则世间的一切将会混乱,人们将会迷失前进的方向,陷入历史的迷雾之中。

在小说《火灾》中,真理的探索者伊凡·叶戈洛夫也同样处在现代与传统的迷惘之中。叶戈洛夫来自于被淹没的叶高洛夫卡村,尽管他在松树镇已经住了二十多年了,挣的工资挺高,但他在这个林场的小镇上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仍然对养育他的叶高洛夫卡村一往情深,而对现在所住的这个松树镇充满了陌生感。他觉得这个小镇不是他应该住的地方,而只有那个被大水淹没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家”;他觉得自己不是这里的主人,只不过是“宿营”在这里而已。失去家园的痛苦折磨着叶戈洛夫,然而,更令他痛苦的是现在周围的一切都乱了套,人们的内心也变得颠倒混乱了。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些人由此而产生了道德的堕落。叶戈洛夫一边在顽强地抵御“外在生活建设”的侵袭,一边仍然竭力保持传统的美德。可以认为,他是个传统的孤独的捍卫者。

拉斯普京笔下的巴维尔、叶戈洛夫都是具有广泛的社会历史内涵的典型人物形象,他们都是从农村走向城镇的。从现代化进程的普遍意义讲,城市化是历史进步的一种表现,于是理性与感性、历史与伦理之间的二律背反就形成了。这些人好似生活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的边缘,他们痛苦地徘徊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在精神上都带着对旧生活的怀疑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在行动上往往在新与旧的冲突中苦苦挣扎。一方面,他们不满于落后的故土;另一方面,他们又困惑于非理性的现代化建设,他们期望在故土寻找精神的寓所,但这里又远不是美的所在。他们体现着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彷徨的心理态势。就是在这样巨大的悖谬前面,为人生寻找一个正当的归宿和休栖地。作家对他笔下这些处于现代与传统之间徘徊的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开掘,或许,能够在深层意义上揭示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的心理特征。

拉斯普京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表达了自己所认同的生活境界和人生理想。小说主人公的矛盾心理和困惑心态,其实,也正是作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灵魂冲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作家本人的真实心理状态。当以西方为主导的现代化大肆对俄罗斯旧的物质文明、传统文化价值进行挑战和颠覆之时,像拉斯普京这样一向看重俄罗斯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注定是要陷入现代化的焦虑、困惑与无奈之中,在价值观念上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与困境,这就意味着陷入了认同危机。拉斯普京一边要迎合俄罗斯的现代化建设,一边又难以割舍几千年的俄罗斯传统文化,由于他生活在双重价值系统中,所以常会遭遇到价值的困窘和情感的冲突,这就造成了作家内心的双重焦虑和痛苦。在拉斯普京身上不仅存在着新旧价值的冲突,也存在着西方文化价值的冲击,因而,如果让作家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时,他就显得格外艰难。

在西方文化模式的冲突下,作家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既爱又恨、对现代意识既向往又抗拒的矛盾心态,这充分体现出他在价值观念上的矛盾和紊乱。如果说拉斯普京早期的创作在城市文明与乡村传统的价值取舍上表现出犹疑和困惑,在理智与情感、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之间还难以厘清界限,内在精神世界呈现出矛盾和冲突,其创作陷入一种抉择的困境的话,那么到苏联解体后,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走向越发明显是偏向于传统的回归。因为作家看到,随着俄罗斯工业化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进程的加快,人类精神生活却走向了衰败和贫瘠。“非人化”的人性扭曲和异化越来越严重。因此,在拉斯普京看来,要想找回失落的精神,就应到既往的传统中去寻找这种价值,即寄希望于传统价值的复归。拉斯普京似乎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传统是人文价值唯一可能的源泉,要重建现代人文精神,要为现代人重新找到一种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唯有到传统中去才可能找到。”{9}与此同时,作家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可避免性及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给予认可的。但对它给传统文明带来的巨大毁灭性,却深表忧虑和恐慌。可以说,以拉斯普京为代表的一些传统派的作家关注的不仅仅是农村的消亡,而恰恰是他们所担心的俄罗斯传统的遗失问题,他们担忧的是俄罗斯民族传统在西方文明和科技革命中所遭受的巨大破坏。

拉斯普京把对土地和家园的眷恋、对俄罗斯古老风情的追寻,化作了忆旧怀古的情调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因此,有些苏联评论者认为,他的小说充满了守旧和怀旧的情绪,似乎具有文化保守主义者的意味。因为时代是向前发展的,历史的新陈代谢必然会引起阵痛,那是谁也避免不了的。而作家本人为此辩护道:“我完全不反对电气化。我只是提请人们要注意人类存在的根基,对此是无情地斩断,还是珍惜地搬迁。”{10}作者透过那浓浓的“乡土恋情”,深刻地揭示了历史、传统和现代意识对于当代人的意义,并告诫处在高科技时代的人们要注意人类生存的根基,要珍惜地搬迁,同时作者也以此表达了对民族传统中有价值的东西在历史蜕变中被冷落、遗弃,乃至被无情斩断的忧虑。我们看到,作家并不反对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为他很清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不可阻挡的,人们必须放弃难以割舍的情感。但作家想一再强调的是,问题在于进行这种改建时所产生的道德问题。作者理智地看到了传统的生存方式中价值与落后同在,看到传统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蜕变。但是当小说被抹上过于浓重的挽歌情调时,它就不能不给人以价值取向上与历史进步相悖逆的错觉。而拉斯普京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情的纠缠,不是也正好说明他危机意识的强大和不可抗拒,而人类不也正是在历史与道德、理性与情感的逆悖中徘徊吗?

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模式如何向现代模式转换,这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作家拉斯普京思考的一个命题。他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安娜、达丽娅都认为,人生一世不过就是新旧交替运动中的一个环节,旧的事物终究是要死亡的。但“死亡总是在生者的心田里播下最有益的丰收的种子,腐朽和神秘之种能结出生命和理解之果。”{11}作家在现实中提出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与继承传统、保留精神价值的关系问题的同时,其实,也肯定了这样的一个重要的哲理:“传统与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中生生不断的连续体,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12}

确实如此,传统与现代并不是对立的一对结构,两者的关系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扎雷金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失去了过去,那么现在和将来也将不存在了——没有过去便什么也不能做。”{13}扎雷金的这段话精辟地道出了现在与过去、未来与过去的辩证关系。纵观历史,如果没有传统作为依托,现代化是难以成功的。事实上,拉斯普京也认为,现代是不能脱离传统而独立存在的,而传统也不能离开现代,两者是彼此相连的。新取代旧是必然的规律,但新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旧的也不是毫无价值地逝去,新的要在继承旧的传统基础上才得以生存、发展。在拉斯普京看来,传统与现代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他更愿意承认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关系。如果说作家在这两者之间更倾向于传统的话,那也是因为作家比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楚。拉斯普京正是以一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會责任感,去奋力寻找失去的素朴人性,以重铸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和品德。

{1}{2}{3}{4}{5}{6}{7}{8}{11} 拉斯普京:《告别马焦拉》,王乃倬等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1页,第377页,第314页,第355页,第312页,第355页,第313页,第451页,第345页。

{9} 张承良:《市场文明时代,我们坚守什么》,http://www.yuehaifeng.com.cn/YHF2004/yhf2004-01-13.htm。

{10} 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编译:《苏联当代作家谈创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页。

{1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6页。

{13} ЗалыгинС:《Личностьписателя》,《Литература》,18марта,1987г。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07JJD751075

作 者:王培英,博士,北京城市学院传播系教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中西方文化比较。

编 辑: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作者:王培英

第2篇: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

工笔人物画作为中国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画最早出现的画种,呈现出不同于西方艺术而独具东方品味的人物画科。工笔人物画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了一套完整的表现规律和格法,展现出独有的中国画审美特征。工笔人物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重视主体精神的表现,追求一种超物质精神本源和自然具象的束缚;其次是“以形写神”的法则入画,追求缘物寄情,物我交融的“意象”造型观;三是“以线立骨,尚骨气”的主要特征。线是工笔人物画画面的主要构成要素,线是中国画特定的语言符号。工笔人物画是在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艺术,补充和完善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文化艺术呈现出活跃状态。由于佛、儒、道的相互影响,玄学应运而生,中国绘画美学因此受到玄学影响而表现出对主体精神的强调。正因为如此,顾恺之提出的“传神论”是明显带有佛教思想印迹的美学理论,并在技法上用“春蚕吐丝”的笔法创造了“高古游丝描”。开创了一代画风,确立了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特征,成为中国人物画开创性的人物。而唐朝为适应儒家理论主义者教化功能之需要随着封建统治的极盛而达到高度写实风格的极端。画家们在创作中注重个性的发挥和技法的完善,也使艺术技巧更为丰富与多样。阎立本变顾恺之的“春蚕吐丝”描为更加浑厚刚劲的铁线描,确立初唐工笔人物画风。吴道子则在中国人物画史上承先启后被誉为“历代画圣”,有“吴家祥”之美称。而周防以“浓丽丰美”的造型,飘逸厚染的设色,以现实生活为本创造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唐代妇女形象,成为仕女画的楷模,被称为“周家样”。张萱则开创了工笔人物画绮丽华滋的重彩画风,对周昉的影响很大,成为“吴家样”的开拓者。五代顾闳中成为该时期人物画的杰出曲范,其代表作《韩熙载夜宴图》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极具有史学价值,两宋时期白描则已形成为独立画科,李公麟虽不是白描的开创者但把白描的创造归于他,他开创了以文人士大夫审美意趣基调的透逸、疏朗、简雅、放达的一代画风,给中国画的“骨法用笔”添上了精彩的一笔,成为后来的必修之课。艺术的发展当随时代,而赋予时代意义的艺术总是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在与外交流融合中成长起来的。现代工笔人物画也是如此,中国工笔人物画在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走上了复兴之路,再次证明了其存在的艺术价值。在这一时期,一批工笔人物画家给衰落的工笔人物画带来了新的希望,其杰出的代表有徐悲鸿,他开工笔人体之端,把油画写实的造型方法、中国人文化的笔墨结合起来,以素描为基础,把传统线描推向一个新境界,为濒临绝境的工笔人物画开拓了新路。林风眠从西方现代派绘画入手,他的作品既没有传统形式的空白,也看不到传统的文人笔墨,更没有文学式的比兴寓意,而是追求绘画本质属性的回归,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崭新广阔的道路。潘挈兹一生坚持工笔画事业,他入手明清后宗法宋元,广泛吸取异域绘画的精华,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拓宽工笔画的领域,为工笔人物画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何家英作为工笔人物画新生代的代表,他的工笔人物重彩画能从传统艺术中把握底蕴,又能恰到好处地吸收采纳外来艺术的营养。把工笔人物重彩画的表现力在当代被第一次全面完整地发挥到了极致。唐勇力则较何家英更具“写意”倾向,他在体会古人的审美情结后把自己的艺术推向一个极致,他那迷离扑朔的意境更体现了画家个人情绪的诠释,有着古典的文人气质。当代陶瓷艺术家在传统和现代艺术之间选择了解过去才能发展未来。

作者:马涌

第3篇:吟游在传统与当代之间

张启元的童年是在互助县威远镇度过的,他身上很早便流露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天赋。

家人回忆,儿时每当有戏班子演出,年幼的张启元便会兴致勃勃地挤到台前不厌其烦地观看,回到家就立刻披挂起用床单被面做成的道具,有板有眼地唱将起来。在大人的眼中,这或许只是张启元童年的游戏,可是那些来自河湟乡间的民间曲艺,却在无意间完成了张启元的音乐启蒙。

后来,书店里出现了这样一本书——《怎样识简谱》。虽然那时张启元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可是一番精打细算后,这本薄薄的册子还是成为了他书包里的藏品,凭借着这本书,张启元很快掌握了识谱的技巧。

文工团的岁月

在中学时代的乐理课上,张启元知道了聂耳,知道了冼星海,知道了《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如果此前他眼中的音乐,仅仅只是那些来自河湟乡野的民间小调,那么这两首气势磅礴的歌曲所传达出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带给他的就只能是灵魂的震撼了。

在这个世界上竟然会有这样的音乐?多年后,在这个清秋时节如梦般轻盈的早晨,讲起当年那种神奇的感受时,张启元的眼中,依旧闪动着一种别样的神采。也就是从那时起,艺术创作的欲望蠢蠢而动,张启元开始尝试着作曲。

语文老师在校报上发表的两首小诗,成为了张启元谱曲的对象。时光的流逝中,如今的张启元早已忘记了当年自己稚拙的笔锋究竟为那两首小诗,写下了怎样的旋律。可是多年后,当张启元在出差途中偶遇那位老师,那位老师竟立刻哼唱得出那段旋律,眼里在刹那间涌满了泪水。

临近毕业时,互助县文艺宣传队到他所在的学校招人,张启元和学校里的几名文艺骨干分子经过严格筛选后成为了文艺宣传队的队员,一年后,宣传队更名为互助县文工团,张启元成为了文工团的正式团员。

作为县级的文工团,每个团员必须要身兼数职,因此,在文工团的日子里,张启元既是演员,又是乐器演奏员,他甚至还说过相声、演过话剧、唱过秦腔,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文工团乌兰牧骑的性质,张启元也因此学会了多种乐器,这为他多年后走上作曲之路打下了基础。

用音乐回应时代的召唤

下乡演出是文工团员的日常工作之一,在那个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张启元和他的同事每一次下乡只能吃住在老乡家,有时一住就是十几天,这样的生活,为张启元接触诞生于河湟大地的民间艺术创造了条件。

在与老乡们的接触中,张启元惊奇地发现,河湟谷地广阔的山野,竟然蕴藏着储量丰富的民间音乐,那些带有山野芬芳和田园野气的民间小调,有着强悍的艺术感染力。

张启元几乎震惊了。那段日子,收集和整理這些民间小调,成为了他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

虽然当年,录音还是一件奢侈的事,可张启元还是用那只被人们戏谑地称为“黑煤砖”的录音机,录制了大量民间艺人珍贵的唱段。这是他丰富的素材积累。张启元的音乐素养和艺术感悟力,因为这样的滋养,变得越来越敏锐、越来越厚重,中断已久的作曲的欲望,又一次在张启元的心头升腾喷涌了。

地处河湟腹地的互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浩瀚的岁月流转里,汉、土、回、藏、撒拉等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经过善良乡民的淬炼和加工,最终被铸炼成了凝聚着整个民族记忆的民间音乐。在时代的变迁中,集萃于民间音乐的情感和诉求,得到了一次次的发酵。

上世纪70年代末,互助县文工团准备排演五幕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为歌剧谱曲的任务,落在了张启元和另一位作曲家身上。

《拉仁保和吉门索》是一个在土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故事的情节与梁祝有着惊人的相似,由这个故事创作的民歌在土族民众中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虽然那时,张启元已经在不同的场合,听过《拉仁保和吉门索》的演唱,可是,当张启元尝试着将这首民歌改编成五幕歌剧的主旋律时,却始终找不到灵感和激情,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河湟广阔的乡野。

互助北山扎龙沟,苍茫的林莽深处保留着土族最原始的文化形态,在这里张启元结识了85岁的土族民歌艺人张玉堂,老人用沙哑的歌喉,为张启元演唱了《拉仁保和吉门索》。

这是一种古老深邃的曲调,曲调中有一种未经雕琢的苍凉和悲怆,这首经过岁月陈酿的旋律重重地敲响了张启元的心鼓,让他音乐创作的灵感潮水般地喷涌。张启元说,那一刻,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的主旋律便在他的胸臆间悠悠回荡。

创作是对民间音乐的升华,为了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张启元将民间音乐中原始的商调式和羽调式运用调式交替的手法融入到了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的序曲中,这样的创作,既保留了《拉仁保和吉门索》原始的音调旋律,又拓宽了音域,烘托了主题,在背景合唱的衬托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在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中,张启元完成了80%之上的音乐创作,并先后指挥西宁市歌剧团管弦乐队、青海省民族歌舞团管弦乐队,完成了在互助县的数场演出、省上的文艺调演,以及青海省文化厅在青海剧场举行的专场演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来自文化部以及省市音乐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1983年,张启元受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歌剧研究会的邀请,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第二届中国歌剧座谈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歌剧词曲作家共同探讨了中国歌剧的创作方向,之后,由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歌剧选曲集》一书中,也收录了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中的两首经典唱段《蓝天上有多少星星在闪光》和《为啥花儿这样芳香》。

就在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得到人们认可的时候,张启元的论文《简论土族传统歌谣》也创作完成了。这是一篇系统论述土族传统歌谣艺术风格流脉的论文,扎实的田野调查和乐理分析,让这篇论文成为了研究土族民间歌谣的经典之作,不久后,张启元便受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邀请,赴北京宣读了这篇论文,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献给土乡的音乐盛宴

张启元深知,对于艺术创作而言,必须要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和专业技能。一边扎根民间,努力在浩瀚的民歌海洋中积累必要的创作元素,一边注重学习,铸练扎实的基本功,贯穿了张启元的整个创作生涯。

青年时代的张启元先后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系和青海师范大学音乐系深造,在和声、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等音乐理论上取得了很高的建树。通过不断的学习,张启元的音乐感悟和音乐修养不断增强,他的艺术造诣日益精进,他音乐创作的热情日益高涨。

上世纪90年代,张启元受西宁市文化局和西宁市歌剧团的邀请,创作了大型歌舞剧《彩虹飞落的地方》。

《彩虹飞落的地方》由《序幕》和《春》《夏》《秋》《冬》及《尾声》组成,这场大型歌舞以歌舞组合的方式,生动传神地反映了土族的风土人情,张启元的艺术才华在这场歌剧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彩虹飞落的地方》在青海省文化旅游艺术节的文艺汇演中荣获了一等奖,而且获得第五届青海省优秀文艺作品奖。

“源于传统而抛弃传统,这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音乐艺术的哲学意义亦是如此。”张启元说。

钢琴组曲《土族风情素描》是张启元献给土乡人民的又一部音乐佳作。这部纯器乐作品探索的是一条运用当代作曲技法和音乐语言表现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面貌的创作道路。在组曲中,张启元运用了现代钢琴创作的思维模式和创作手法,有意打破了传统和声功能序进的逻辑理论,将现代作曲技法和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使得整部作品洋溢出了抒情浪漫、恢弘大气的艺术风格。

组曲由《晨曦》《古隆寺观经》《安召索啰啰》三首乐曲组成。

夜空静寂、星光璀璨,山野中,牧人歌声悠扬,小鸟欢快吟唱。《晨曦》以左右手白键与黑键音小二度的并置,以四度叠置和弦为骨干音,充分利用钢琴的独特音域以及音色对比,交叉弹奏的技巧,模拟出了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完美展现出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曼妙场景。《古隆寺观经》则通过四度叠置及其转位和弦与多调性的结合以及音块色彩的运用,展现了宏伟、庄严、金鼓齐鸣、肃穆庄严的神秘的宗教意境。旷野中传来了安召舞的歌声,歌声此起彼伏,欢快悠扬。这是土族人民的狂欢。在《安召索啰啰》中,张启元利用一种类似肖邦马祖卡舞曲节奏与土族音乐相结合的技巧,以回旋曲式的结构布局,赋予了古老的安召舞曲以现代的神韵。

1987年,钢琴组曲《土族风情素描》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国际钢琴“中国风格”作品比赛,在来自中国、美国、日本、英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20首参赛作曲中名列第16位进入复赛,在国际和国内音乐界产生了较大反响。

让非遗从乡间走上舞台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张启元萌发了为非遗谱曲的想法。2015年他为西宁市非物質文化遗产《非遗之旅》展演创作的《土族婚礼舞曲》和《花儿圆舞曲》就是在这方面的尝试。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土族民间婚礼是在歌舞氛围中进行的,是土族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舞台上用音乐反映土族的婚礼,对于张启元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张启元认为源于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是艺术创作的唯一出路,因此他调动了音乐创作的所有手段,让这段舞曲中既保留了土族婚礼歌的原始形态,又赋予了民歌鲜活的时代特色,音乐深情饱满,质朴无华。在北京录音时乐队编配老师和演奏家们都夸赞音乐写得好、很棒很美,非常有特点。《花儿圆舞曲》以土族“花儿”中的直令为原型,以交响乐和合唱相结合的方式传神地演绎出了河湟“花儿”的艺术魅力。与《土族婚礼舞曲》一起在西宁市非遗展示演出后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舞蹈音乐《蛙图腾·四片瓦》是张启元受西宁市群众艺术馆邀约创作的曲子。四片瓦是青海大通县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舞蹈。如何将民间的四片瓦舞准确而生动地搬上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非遗的魅力,对于舞蹈编导和曲作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源于生活且要高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为了创作好这个作品,张启元和舞蹈编导深入大通县黄家寨村实地考察拜访四片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体会民间艺人表现青蛙“奔、跳、挪、跑、蹬”的舞蹈动作和四片瓦敲击的节奏声,并试图从中寻找音乐的灵感。四片瓦舞蹈的难点在于背景音乐除了要配合演员的舞蹈动作之外,还要有青蛙的各种叫声和四片瓦清脆的敲击声以及水的音效的配合。

当第一稿出来后编导对音乐部分非常满意,但美中不足的是青蛙的叫声不够逼真,不满意,演员道白也缺乏力度。为了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张启元在浩若烟海的网络音效库里以及各地朋友、电台的音效资料库里寻找,但仍然找不到合适的素材。为了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张启元选择星明月朗的夜晚到文化公园人工湖畔录制各种青蛙的叫声,终于捕捉到了清晰的蛙鸣。为了表现四片瓦敲击时的清脆声,他特意邀请传承人带着珍藏的鹿腿骨片到录音棚现场录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脸部涂了青蛙图腾的演员们在富有青海民间地方音乐的旋律衬托下,配合着逼真的蛙声和鹿腿骨片发出的清脆节奏,惟妙惟肖地模仿青蛙的舞蹈时,观众们不禁发出了啧啧赞叹。

这个舞蹈不仅获得了青海省群文舞蹈大赛一等奖,同时还登上了2016年青海广播电视台春晚的舞台。

让“花儿”拥有时代的气息

《花儿组曲》是张启元为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创作的民族器乐与声乐相结合的作品,组曲中融合了白牡丹令、仓啷啷令等多种“花儿”曲令。与我们熟悉的“花儿”旋律不一样的是,《花儿组曲》除保留了河湟“花儿”特有的悠扬、抒情的艺术特色外,还平添了一种明快、活泼的韵味,这样的韵味与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的气氛,有着难以置信的契合,这韵味正是张启元对“花儿”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发展。

在《花儿组曲》的配器中,张启元别出心裁地使用了铿锵有力、节奏明快的现代打击乐,打击乐的使用在传统的“花儿”演奏中并不多见,这种近乎“另类”的表现手法,不仅没有削弱“花儿”的感染力,反而扩展了《花儿组曲》的艺术内涵。我问张启元,何以会选择这样的表现手法,他说,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决不能只做古老民歌的抄袭者,他应该赋予民歌与时代高度吻合的艺术魅力。

为时代留音,是每一个音乐家的梦想,这也是张启元矢志不渝的追求。中国声乐家协会西北地区副主席、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连葵曾这样评价张启元的音乐作品:“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青海再也不是‘青海长云暗雪山’的古战场,更不是‘风吹石头跑’的苍凉之地,青海的壮美风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多彩民风,让张启元把所有的创作情感都倾注到歌唱青海、放歌青海的事业之中。”这或许正是张启元的音乐作品始终都洋溢着昂扬向上的总体基调的原因所在。

在张启元看来,是音乐的思维注定了作曲家笔下音乐的风格,这一点清晰地反映在了他对“花儿”的改编上。“土族‘花儿’的旋律,由土族情歌发展而来,并吸收了不少藏族民歌的音乐元素,旋律高亢、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多用三拍,结束拖长而下滑。”张启元说。在为大型音乐晚会《花儿唱祖国》谱曲的时候,张启元便利用在音乐的变奏和配器上的创新,赋予了“花儿”旋律不同的风格和内涵,让“花儿”拥有了宏大叙事的功能。

“音乐就是生活的录音机,你有什么样的生活,它就会录下什么样的声音。”张启元说,“音乐给了我一双看待生活的眼睛。”

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或是灯光璀璨的电视演播厅里,曾有一首“花儿”串烧触动了无数观众敏感的神经。这就是张启元2016年为青海广播电视台春晚创作的《花开青海》,在《花开青海》中原生态的青海“花儿”在交响乐与合唱丰富多彩的织体伴奏下完美地得以展现。张启元对“花儿”不同思维的演绎和诠释,让这个节目成了春晚的一大亮點和当年手机微信刷屏率最高的节目。

音乐中的电影梦想

对“花儿”的时代诠释,在张启元的艺术创作中并不罕见。

第一次观看青海本土电影《无手老师》,是在多年前某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上,这是一部以我省残疾教师马复兴为原型创作的电影作品。因为工作原因,我曾与马复兴有过很深的交往,对他的事迹十分熟悉,同时那年由我担任编剧的一部纪录片,也恰好参加了此次FIRST青年电影节的影展,因为这样的机缘,平日很少进影院的我,才有机会坐在大屏幕前,看完了这部由青海电影人独立拍摄完成的影片。田塍交错,黄土无声。当影片以长镜头的方式,将主人公孤独的背影放置于这片熟悉的风景中时,背景音乐骤然响起,这是我所熟悉的“花儿”“咿呀依”曲令。影片中的这段旋律,除了保留了咿呀依令特有的高亢嘹亮的特色外,还多了一丝苍凉和悲怆的味道。这是对马复兴悲惨命运的音乐再现。或许正是因为被这样的音乐所打动,昏暗的电影院刹那间鸦雀无声,邻座的一位女士甚至还发出了轻微的抽泣声。

后来我才知道,这部影片全剧的曲作者就是张启元,为了营造影片特有的悲凉哀婉的艺术氛围,他不仅将咿呀依令做了多种变奏,以适应影片不同场景的需要,还利用了大量的民族乐器,强调了音乐中浓郁的地域特色。据说,这组电影音乐在北京中影机房完成合成后,在场的人无不为音乐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和一波三折欲述还休的艺术氛围深深打动。

在谈及这部影片中音乐的创作时,张启元感慨地说,唯美是这部作品追求的旋律线条,震撼是这部作品的整体效果,正能量是影片与音乐结合起来所散发的思想气息。张启元用音乐的形式,完成了对马复兴的致敬。

创作出土族音乐的经典

上世纪80年代后叶,张启元调到了省城影视制作部门工作,但他仍将艺术创作的重心,聚焦于有着彩虹之乡美誉的广袤土乡,放在了河湟谷地的山林沟谷。

那时,张启元曾应约接受了为互助县创作一组歌曲,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这组歌曲必须能传达出土族人民的精神面貌、情感诉求和风土人情,并力争成为土族人民的音乐代言。

如何将这样的要求,幻化成具体的音符,并将这些音符谱写成打动人心的旋律,是对作曲家功力和艺术修养的考验。

张启元坚信,就艺术创作而言,任何一种重复,都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想要创作出撼动人心的作品,只能不断地创新,不停地自我突破。

此时的张启元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土族民歌的旋律,并诞生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理念。在张启元看来,音乐不仅仅是对生活情态的简单描摹,还是对河湟百姓诉求和心声的艺术表达。在创作这组歌曲时,这样的意念尤为强烈,他一次又一次地重返互助,在土族乡民火热的生活中,寻找艺术的灵感。

“高山银峰总有雄鹰翱翔,平川绿野总有鲜花开放,美好生活总有歌声悠扬。”这是张启元应邀创作的土族敬酒歌《古然格吾》中的唱词。张启元在创作《古然格吾》时,以土族婚礼歌曲“阿隆罗”和土族安召舞曲“占昭舞”的旋律为素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有度的艺术构思,使得笔下的旋律既合理巧妙地运用了土族民间音乐的元素,保留了鲜明的土族音乐特色,又将现代音乐技法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奏形式以及音乐风格融入其中,产生出了高亢明亮、舒展激越、饱满热情的冲击力。这首歌从2000年创作以来,便得到了青海各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经过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演唱后,更是传遍了全国各地,此后不久,阎维文就将这首歌收入他的个人专辑中。

与阎维文的结识,并邀请他演唱《古然格吾》,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

张启元十分喜欢阎维文的歌,有一次在北京录音时,张启元得知歌唱家阎维文要来录音棚录制一首新歌,他便产生了让阎维文演唱《古然格吾》的想法,于是他就在录音棚静静地等候阎维文。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阎维文终于完成了当天的录制工作走出录音棚后,张启元走上前去,恭敬地递上了《古然格吾》的曲谱,并提出了邀请阎维文演唱这首歌的想法,阎维文接过曲谱,小声地哼唱起来……

或许是被《古然格吾》的旋律所感染,抑或是被张启元的真挚所感动,阎维文爽快地答应了张启元的请求。

这次偶然的际遇,让阎维文与青海结下了不解之缘,阎维文曾数次来青海将这首歌唱响在河湟的土乡大地;唱响在第四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唱响在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青海慰问演出的现场。而这首歌也因为鲜明的时代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创作技巧如愿以偿地成为了被土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

后来张启元又邀请阎维文演唱了为门源县谱写的歌曲《我的缘啊在门源》。

谈起这首歌的创作张启元感慨地说:创作这首歌颇有些周折。当初门源县邀请我为门源油菜花节开幕式创作主题歌,并要求音乐既要有回族的风格,还要有藏族、蒙古族的元素,既要反映门源人民的精神风貌,又要衬托恢弘大气、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还要好听又好唱,朗朗上口,这显然是一个创作难点。其次,《我的缘啊在门源》歌词中连续有四个“这门源……”的排比句,对音乐创作来说又是一个难点。如何达到这一要求,我苦苦思索了半月余,仍然找不到切入点。有一天的午后我突然爆发了灵感火花,于是先写出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我的缘啊在门源……”,其后整个乐曲如流水般倾泻而出,一挥而就。

由于当初与阎维文有一段难忘的合作经历,张启元提议由阎维文来演唱这首歌,而阎维文也克服了许多困难千里奔波来门源现场放歌,给门源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后来在美丽的金银滩草原上举办的青海省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的现场阎维文又一次放声高歌《我的缘啊在门源》,这首歌成了门源人民难以忘怀的音乐记忆。同时,这首歌在2010年还获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以及第九届中国电视文艺“百家奖”音乐类一等奖,并登上了青海电视台春晚的绚丽舞台。

“春光在眼波里流彩,丝线在针尖上绕开……”这是土族阿姑临窗刺绣时的美好场景。在创作《刺绣阿姑》时,张启元巧妙地利用了土族“花儿”的音调,并使用了再现性三部曲式结构和表现力丰富的女声合唱,生动刻画出了土族少女俏皮可爱的形象。

哭嫁是土族沿袭已久的婚俗之一,哭嫁的唱词多以感谢神灵和父母的养育之恩为主,唱腔委婉动人,同时,土族哭嫁时所唱的“哭嫁歌”也因为表达出了年轻女孩嫁为人妇时紧张的情绪,而拥有了生活的情趣,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乡间咏叹。

在创作《哭嫁阿姑》这首歌曲时,张启元利用了土族婚礼中“依姐啊依姐”的原始音乐素材,并和土族葬礼中的哭腔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如泣如诉、哀婉缠绵的艺术特色。为了加强《哭嫁阿姑》的感染力,张启元还将民间音乐中常见的二胡加到配器中,从而展现了土族新娘对故乡的留恋之情。这首歌经过著名歌唱家谭晶的演绎后,将土族阿姑重情重义的性情表现得入木三分,成为了最能代表土族民歌艺术的经典。

安召舞是土族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是土族人民悲壮历史的体现,它也是土族人民在转战迁徙生息繁衍过程中,为我们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财富。

“昭昭因召呀赛赛因赛”是土族跳安召舞时一首代表性的民歌,张启元在创作土族歌曲《安召索啰啰》时,大胆借鉴了“昭昭因召呀赛赛因赛”的原始曲调,并以独唱加四声部混声伴唱的形式对这种曲调做了重新演绎,可以说,这是一首土族音乐旋律与西洋和声技法完美结合的歌曲,曲调悠扬,感情豪放。著名歌唱家李丹阳和马文娥在演唱《安召索啰啰》时充分表现出了土族人民热情豪放的性格特征,更赋予了《安召索啰啰》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2009年,《安召索啰啰》荣获青海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古老藏歌的现代诠释

聊起自己的创作经验,张启元说,一位好的作曲家,首先应该是一位思想者,没有思想的深度和超前的想象力,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

张启元是一位对青海民间音乐有着独特感知和理解的作曲家,他的视野不仅只停留在生于斯、長于斯的土族山乡,他的心中充满了对青海大地的热爱。在张启元创作的作品中,有一首歌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曾获得中国广播新歌创作金奖、96’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银奖、青海省第三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青海省第四届优秀文艺创作奖的《牛背摇篮》。

这是一首有着浓郁的藏歌特色和深远场景的歌曲,歌曲不仅保留了藏族《摇篮曲》的动人旋律,而且还用多种音效叠加并置的方法,展现了青海高原层次丰富的自然风情,同时,音乐中还蕴含着生动细腻、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这样的表现与影像艺术中集合了长镜、微距、宽影等多种表达手段组合创造的立体场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拿张启元的话说,创作这首歌时,他几乎调动了所有能够想到的藏族音乐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和来自雪域高原的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旋律,这样的风格,即是对高原厚土的讴歌,也是对雪域人民精神世界唯美多情的赞颂。

《牛背摇篮》创作于1996年,那时著名音乐人何训田刚刚创作完成脍炙人口的《阿姐鼓》,藏族音乐流行化悄然起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牛背摇篮》一诞生,就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对流行元素娴熟的运用把握,引起了中国乐坛的关注,并成为了藏族音乐流行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正如张连葵所说:“这首歌的创作中,有藏族民歌的音乐元素,但又完全是张启元大脑中的意向的旋律,并非民间音乐元素的融合发展,这首歌带有近现代音乐创作的思维意识。”而张启元在2013年赴西藏参加《藏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过:“民歌的传承,有一个自生自灭的过程,这并不奇怪,藏族民歌实际上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它也是吸纳别的东西逐渐演变过来的,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东西,藏族音乐应该因势利导,在体现藏族音乐最基本的文化特色的情况下,把它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来。”果然几年后,藏歌流行化成为了当代藏歌创作的趋势,这样的预言,成为了张启元坚实的艺术功底和判断力的体现。

让音乐与青海相约

这是立冬前的一个艳阳和煦的午后,我和张启元相约在省城一家咖啡厅里小坐,这是我对他的又一次采访,和此前所有的采访一样,那天早晨我家的音响里,始终回荡着张启元创作的歌曲。他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听着他创作的歌曲,我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受,如果在最初的创作中,张启元仅仅是试图用音乐的形式去描摹他留在故乡的生活和情感的经历,那么后来,他音乐中的“故乡”就有了别样的含义,这是一种对土地的深刻思索,跳动在他心中的有关故乡的音符,也就拥有了更为厚重的意义。

熟悉张启元的人都知道,他儒雅而谦逊,他的骨血中似乎永远都珍藏着这片土地留给他的基因密码。我急不可待地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张启元,张启元却未置可否,他说,就艺术而言,每一个优秀的作曲家,几乎都终生在探寻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他们会从大地的深处汲取营养,并用这样的营养,滋补自己艺术的灵性,这是一种本能。

听了这席话,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多年前张启元为青海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作的主题歌《相约青海》:

多少次我们如约而来,欢乐相聚在青海;多少次我们默默期待,用歌声表达心中的爱;祝福家园美丽常在,祝福明天春暖花开。

歌曲明朗清澈,百转千回。歌曲开始时曲调委婉动情,这是高原人与春天的约定,随着旋律的渐渐推进,高潮处突然爆发出了青海“花儿”的旋律,在辉煌的演播厅里,在亿万观众的屏幕前,张启元用个性极强的音乐元素定义了青海春晚,赋予了这首歌一种喜庆吉祥的基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迄今,张启元先后为省内外五十多台晚会创作了音乐。为了迎合不同晚会的需要,他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的舞蹈音乐和歌曲,这样的创作,成为了张启元艺术生涯中不能轻易忽略的组成部分。

他担任音乐创作和导演的大型电视文艺晚会《花儿唱祖国》荣获建国六十周年文艺晚会最佳作品奖和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他担任编导、撰稿的电视文艺专题片《放歌一曲为青海》《才伦多森林屋的主人》双双获得第九届中国电视文艺“百花奖”三等奖;他参与制作的多节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文艺晚会,在青海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问他参与这些晚会的感受,张启元说,是爱吧,对土地的爱,对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乡人的爱。张启元无法相信,一个对土地没有感情的人,能写出什么感动人的作品。

“创作的过程有时很痛苦,别人看我神情恍惚,问我想什么,我说我在苦苦思索,在寻找音乐的灵感,有的时候急得嘴上都起泡,茶饭不思,觉都睡不着,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但这个痛苦煎熬的过程不久会幻化为无尽的享受。”回想起自己的创作经历,张启元这样说。

《花儿红了》是张启元创作的一曲舞蹈音乐。在创作这首乐曲的主题乐段时,张启元采用了土族安召舞中“尖尖玛赛呀幸中布索”的原始素材,在节拍、节奏、调性、配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展开,使这个主题乐段贯穿全曲,形成了既有统一又有对比的艺术效果。他认为优美流畅且抒情达意的旋律线条就是土族“如歌的行板”。在整首乐曲中他还糅进了土族的其他音乐元素,寓意“花儿红了,姑娘要嫁了……”的缠绵场景。在《花儿红了》中音乐与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一群情窦初开、清纯活泼、俏皮可爱的土族少女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这个舞蹈成为了当年青海电视台春晚重要的节目之一,随着电视讯号的播出,这个舞蹈在青海大地以及央视和其他省台的平台上传播,这首乐曲也成了土族舞蹈音乐创作的经典。“在艺术创作中,我不仅仅要向民间学习,而且还要重新开辟和创作出新的音乐思维,并赋予这些音乐元素以时代的魅力。”张启元说。这是张启元成功的秘诀。

三十年的创作生涯为五十多台晚会谱曲,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几乎是一件堪称奇迹的事,张启元说,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每一台晚会都是青海的,必须要体现青海的特色,每一首曲子,我绝不克隆自己,我要在创作中完成自我的超越。

你切不要以為张启元的音乐视野仅仅局限于河湟地区,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音乐家,视野越大,笔下的音乐才会越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这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怀。

在为舞蹈《秋水长天》创作音乐时,张启元就将这样的艺术理念,体现在了每一个音符之中。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这是一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古诗。

有一年青海电视台与浙江湖州电视台联合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剧组要求以上述诗句为主题,创作一支反映青海高原与江南水乡的舞蹈《秋水长天》。

一边是浩渺无际的青海湖,一边是苍水茫茫的太湖,一边是气势恢宏的大美青海,一面是秀美隽秀的江南水乡,将这两种地域和人文上的差异,实现艺术上的汇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为了表现导演的艺术创意,有人建议张启元在创作中利用诸如《茉莉花》《太湖美》这样闻名遐迩的江南小调的音乐元素,可是张启元总觉得这样不够味。

有一天中午,张启元突然想起了多年前在苏州听到的评弹,他想到,这或许就是创作《秋水长天》的突破口,经过无数次的思索推敲,无数次的否定再否定后,张启元终于将苏州评弹的旋律和高原韵律的旋律结合起来,完成了《秋水长天》的创作。

当来自千里之外的吴侬软语和铿锵有力的高原音律在舞台上响起的时候,台下的观众几乎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相隔千里之遥的两种艺术形式,经过张启元的奇思妙想的“联姻”后,居然产生了这样非同凡响的艺术魅力。

“民歌给我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元素,还有一种音乐的表达方式和感受方法。”张启元说。

用音乐为英雄立传

《壮烈千秋》是张启元为设立在甘肃古浪的西路红军纪念馆“序”场馆谱写的配乐。多年前张启元曾与作曲家王建忠合作谱写反映西路红军事迹的歌剧《祁连山那无声的雪》,所以张启元对西路军的史实十分了解,但这次主办方要求“序”的音乐仅需2分20秒,多一秒都不行,并在这2分20秒中,既要配合灯光音效,又要将西路红军从进军河西走廊到遭马步芳残杀的悲壮事迹表现出来,实非易事,张启元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他在創作音乐时再次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经过数日的思索,音乐终于跃然纸上。这段音乐由“信念—鏖战—悲怆”三段式组成,具有交响乐奏鸣曲式的思维来结构。“信念”中在一个波莱罗式的固定音型衬托下,《国际歌》变奏的男女哼鸣合唱由远而近,由弱到强逐渐推进,再现了红军艰难地行进在河西走廊,革命的信念不灭,胜利的希望不灭的悲壮一幕;突然音乐有一个急促的转折,这是“鏖战”部分,这是典型的奏鸣曲式展开部的写法,音乐中有马步芳骑兵的急速奔跑,有红军进军的号角,有《国际歌》的变奏,有红军与马队厮杀的场面,几种音乐元素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了战斗惨烈的场面。硝烟散尽,战争结束,红军将士英勇殉难;此刻“悲怆”部分音乐发出了强烈的怒吼,这是一个由甘肃洮南民歌谱写的合唱,是对英烈们的悼念,是对残暴马匪的控诉,是西路红军将士的呐喊。据说当这段音乐在纪念馆大厅里回响起来的时候,很多前来参观的国防大学教授和老将军们都激动万分,热泪盈眶。张启元完成了对西路红军英烈们的礼赞和告慰!

让青海民歌与世界握手

青海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各自不同,又互相影响,彼此交织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流脉,赋予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对于张启元来说,这就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温床。在长期的音乐创作中,张启元深刻地意识到,河湟地区的民间音乐,是人们了解这块土地的一扇窗口。

2006年,应青海省委宣传部外宣办的邀请,张启元为应邀来青海拍摄的美国好莱坞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编导的《马可波罗·世界屋脊》电视片配乐。这是一部反映青海人文历史和自然风情的人文艺术片,片中不仅展现了青海山川地貌的壮美旖旎,而且还体现了汉、藏、回、撒拉等民族各自不同的民族风情。克里斯蒂·里比,这位后来以纪录片《钓鱼岛真相》饮誉全球的导演,对青海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要求《马可波罗·世界屋脊》的音乐一定要体现出青海的地域特色,一定要体现出青海多民族聚居的特色,一定要有高原的味道。

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启元始终和克里斯蒂·里比在一起,他们不停地交流着对青海原生态音乐不同的理解,张启元要用最朴素的民间音乐,向世界致敬。

“在《马可波罗·世界屋脊》的音乐创作中,我融合了青海多民族的音乐特色,并使用了最现代的表达手段,使得这部纪录片的配乐,显得元素丰富,有着很强烈的地域民族特色。”张启元说。

当音乐与电视画面合成后,克里斯蒂·里比竖起了大拇指说:“你的音乐很成功,很好!”而且还激动地给张启元送上了一个深深的拥抱,并说“与你合作很愉快”。

也正是因为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马可波罗·世界屋脊》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纪录片,不仅在美国多家电视台播放,而且还获得了美国电视“紫铜像奖”,发行的DVD碟片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热卖。青海带着属于自己的音乐旋律,走向了世界。

做一个音乐王国的行者

屈指算来,张启元在音乐的海洋中已经畅游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来,他创作的《刺绣阿姑》《安召索啰啰》《古然格吾》《牛背摇篮》等歌曲,不仅成为了青海各族群众耳熟能详的歌曲,而且还获得了各种奖项。

这是一部辉煌的艺术简历。

1984年,大型歌剧《拉仁保和吉门索》获得青海省政府颁发的优秀文艺作品奖;1999年,歌曲《我们爱家园,爱民族,更爱母亲》获得青海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2009年,《我的缘啊在门源》获得第九届中国电视文艺“百家奖”音乐类一等奖、2010年获青海省第六届文学艺术创作奖。多年来,张启元与阎维文、谭晶、王宏伟、李丹阳、马文娥等著名歌手合作,拍摄的多部MV在中央电视台和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后,有力地宣传了青海。与此同时,张启元还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简论传统民歌》《彩虹飞落的地方音乐创作谈》等十余篇论文,对个人的创作经验和河湟地区的音乐特色做出了总结,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见解。这虽然不是张启元艺术成就的全部,可是从中我们依约能看到一位卓越艺术家的才情和贡献。

艺术的成就引来了关注的目光。2012年,张启元受到文化部的邀请,前往北京担任“群星奖”的评委,成为了当年参与这样国内重大艺术赛事的唯一的青海评委。

如今身为青海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张启元依旧在音乐创作的道路上奔波不息。“音乐创作是一个从必然王国转向自由王国的过程,我就是一个乐此不疲的行者。”张启元说。

作者简介:李皓,西海都市报专刊部主任,作品散见于各报刊。

作者:李皓

第4篇:《中国:传统与变革》读书笔记

税务1101 贺双双1402110106

暑期读书笔记

——《中国:传统与变革》 费正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有声望的汉学家。他的着作及其主要观点代表着美国社会的看法,对几代美国学者和政治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费正清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号称“头号中国通”。此书从远古的史前文明一直写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跨度几千年,涉及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及意识形态各个方面的传承与流变。

身为中国人,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中华文明是何等灿烂辉煌,中国文明是博大悠远,于是小时候的我们莫名得就有了一种身在这片土地的幸运感。当我们随着时间长大才发现,这个可怜的国家其实曾经落后而又贫穷。 时间封印住一切,过往的事情已无人能改,但对事情的记述却难免作者的或有意或无意的局限性。 西方史学家与我国史学家的一大不同是全球视野。国内史学界一向固步自封,只知埋头钻研故纸堆,却不知放眼世界。费正清等一些西方史学家,擅长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史里进行东西方历史的比较研究,从而让我们有更宽阔的视野看待我们的国家。 从这本书书中我弄明白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中国历史漫漫数千年,却一直以中央集权的政体延续至今?又为什么中国曾经很长时间里,在技术,文化多方面傲视全球,却从来没有发展中今天西方的科学与人文精神?《中国:传统与变革》中有许多讲解。

这本书以类似塞缪尔·亨廷顿的角度阐述了东亚文化圈的起源。即地理上的原因,中亚的荒漠,南亚的茂密雨林,东边的海洋,将东亚在现代西方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以来一直就作为一个相当封闭的文明圈在独立发展,而其中中华文明又是绝对的主体。上溯自夏商周,甚至更早的历史时期,因为对抗黄河泛滥等自然灾害,以及农业文明对抗游牧文明骚扰的客观需要,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中央集权形式的统治结构。对比之下,也就能理解古希腊城邦及其早期共和民主能诞生在一个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又多岛屿环海条件下的原因了。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往往不是几个偶然会导致。

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和集权专制特点又受到其他几个因素的推动,比如有一点很出人意料的一点,那就是汉字。费正清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那些不能互相沟通的方言其实已经可以算是

不同语言,其差异程度近似今天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但中国并没有因为不同语言分裂为像欧洲那样的多个国家,而这正是得益于汉字的特性。汉字兼具表音表意的功能,可以书写差异极大的不同语言。虽然如南方各地方言各异,但如果书信可以交流,政府的政令就能传递,中央政府的统治就能继续存在。

中国的专制机器能如此顽强的存在几千年,期间却从来没有出现过近似西方共和民主及议会这一类的事物,实在非常神奇。这是一个陆地国家,地大物博,经济自给自足,因此没有了与国家之外进行贸易的动力。这又是一个农业比重极高的国家,大量的农民在有限的土地精耕细作,靠水稻这类高产的农作物养活了几倍于当时其他国家人口密度的人口。充裕的人力资源又削弱了人们研究机械及新技术的兴趣,古代西方没有的轿子却多车就是一例。人口繁多,又多是只能温饱的农民,受教育的阶层统治未受教育的另一批人,于是靠高低秩序的体制就一直稳定的存在了下去,又乱到制,从为消失,甚至今天。春秋战国有一个时期百家争鸣,混乱时代下诞生出非常多元的哲学思考,其他文明中出现的法制,语言逻辑,甚至新兴宗教都曾经出现过。但最后胜利还是属于一个强大专制制度下的新帝国。儒学这类强调的等级制的哲学思想也开始占领其主导地位。于是中国从物质上,精神上都愈加开始愈加成熟的中央集权统治。

书中有一段”为何中华帝国得到重建而罗马帝国却一蹶不振,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南朝与希腊拜占庭帝国相比保存了更多的帝制传统,而由于地理上的原因,南朝对北朝的影响也超过拜占庭对意大利、法兰西诸邦的影响。另外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汉朝的帝制模式要优于罗马帝国。上乘“天命”的中国皇帝受到民众的支持,他通过选拔贤人担任政府职务来实行公正、有道德的统治,这比罗马帝国的法制理念更易为当时的人所接受。汉字可能也起到了希腊字母文字所不能比拟的文化凝聚作用。“蛮夷”们如果想能掌握读写就必须学习汉文,因为汉字很难与胡语通用。此外,尽管中国各地方言各异而且相互之间很难听懂,但中国人却都使用汉字。最后一点是,汉人人口众多,这就使中国比欧洲更快、更彻底地把蛮族吸纳、同化了过来。由于中国农业属于精耕细作型,它生养了更多的人口,而入侵的异族也就越来越快地消失在周围人海般的汉族人口中了。”做了很全面的一些分析。

历史不会重演,但会惊人的相似。历史上这么多次改朝换代,也还只是一个王朝替换另一个王朝,却几乎完全不曾自发得发展出民主之类的火星。当然近代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叩开大门后, 开始绝望的试图转向,实属例外。历史及其懒惰,如果几千年来渗入我们基因,浸透我们文化的都是这样一种中央一统的文明性格。希望中国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汉族文化中心主义”。作者指出这种以中国为世界中心,以汉族

政权为中国正朔的意识形态帮助中国人在遭受异族入侵及统治时保持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并最终成为胜利者。同时,也导致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的普遍排斥。中国对外部世界的憎恶与轻蔑,以及一味关注本国事物的狭隘视野,逐渐演变为一种民族中心主义思想。他的这一观点,对当今中国很有借鉴意义。民族主义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这本书,让人读到的不是孤立离散的历史事件、苍白无力的人物描述,而是可以通过作者细微独到的分析,了解整个社会的运转、体制的优缺、文化传统的发展,内容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经济、军事、教育的传承与流变。你能知其然并能知其所以然。 读了这本书真的让人收获颇丰,不虚此读。

第5篇:传统美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变革与发展

江宁学校 王秀玲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如何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有机整合的大背景下,遵照中共中央《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认真探讨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并在探索传统美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变革与发展的同时,通过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训、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情操陶冶等有效手段,积极开发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资源,帮助学生体验、认同、感悟传统美德的意义与价值,逐步将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较好地达成课题实验的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物昌盛、人才济济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传统美德的历史积淀,博大精深,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世代相传的美德,如敬业乐群、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怀;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等等。自古以来,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深刻地熔铸在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华,它塑造了中国人谦让、宽厚、稳健、含蓄、克己、耐劳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然而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在中国5000多年的传统文化里,虽有不少糟粕,但不可否认也有很多精华。毛泽东同志早就提出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然而在经久不衰的反封建浪潮中,传统文化中越来越多的成分被当作“糟粕”横遭批判,尤其在十年**期间,传统美德更是被打倒在地,批驳得体无完肤,以至于被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封建糟粕。

近百年来,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在创造辉煌业绩的同时,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等。进入21世纪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了“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阴谋,更需要我们不断地丰富和拓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把弘扬传统美德和传承民族精神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有效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又下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指导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好这两个《纲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对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几年十几年后,他们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将承担起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发扬光大的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渠道,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具有强有力的育人功能。为了体现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满足家长的自身需求和社会发展要求,为了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校在扎扎实实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环境科学进家庭”、“创新教育进家庭”等系列教育后,选择与认定了以《家庭传统美德与学习型家庭的营建》作为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全面开展“传统美德进家庭”的系列教育。

通过民族精神的传承,通过以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教育活动,我们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弘扬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宽容大度、谦虚谨慎、友爱同学、助人为乐、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等良好的社会公德,体会到传统美德的魅力,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课题研究的做法与成效

1、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研究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目标:

(1)为家长提供帮助。提高家长思想道德、教子育儿水平,帮助家长克服“重教轻养、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等错误倾向,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2)提高学校的家教文化含量。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者和管理者的理论水平,提高服务意识、指导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家庭教育

指导工作水平和家庭教育质量都有新的提高。

课题研究内容:

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按照“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尊老爱幼、宽容大度、谦虚谨慎、团结友爱”等“家庭美德”要求,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与年龄特点,我们分别制定了各年段的教育内容。如小学低年级: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指导孩子学会关心、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小学中高年级:让孩子懂得合理消费、学会审美、重视家风的熏陶;初中年级:开展道德法制教育、让孩子迈好青春第一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等等。教育既有侧重点,又有层次性,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力求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的实际与需求。

2、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训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抓好教职员工的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实施“传统美德进家庭”的关键。

(1)率先垂范

我们利用班主任例会及全校的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训,把为家长服务、提高家长素质作为家庭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学校特邀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专家来校作关于“教师心态与学生健康”等知识讲座。因为教师的心态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体现着教育的力量,教师的积极情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为了加强家庭伦理道德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美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应当修身律己,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并饯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传统美德与现代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师表风范。我们注重师德形象,为人师表,在全体教职工中培养和树立了一大批自觉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典型,通过教师的高尚美德影响全校学生。

(2)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了现状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了解课题实施过程中各阶段的教育现状;运用行为矫正法:通过学校习以成俗的跟踪教育,进行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正强化;重视经验总结法:认真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估、开展经验交流,推进课题实施。

其中我们积极进行了以跟踪教育为重点的个别教育方式的实践研究十分有效。老师们十分重视对学生行为现状的调查,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制订跟踪教育计划,进行有计划的连续性的跟踪观察。老师们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思想活动及发展趋势,把教育工作做在问题将要发生之前,起到了防微杜渐的作用。

3、加强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我们把家庭美德教育引入家长学校讲课内容。根据家长实际,进行分层次、分类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我们分年级进行了家长调查问卷,对各家庭结构、家长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对家庭藏书、报刊、电脑、书桌书房等学习硬件,对家庭共同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双休日的安排等学习软件,以及亲子交流话题、沟通时间、沟通方式、沟通困难、终身学习理念等方面均作了全面调查,还了解了家长对家庭精神生活的自我评价与对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建议,倾听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即时需求,同时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指导活动。

(1)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要养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达成家庭教育的目标,有赖于各种亲子活动的经常开展。结合0

2、03年暑假上海市家庭亲子共同学习节学习型家庭系列活动方案,我们组织家长开展双向互动、寓教于乐的亲子活动,积极参与“读、谈、画、唱、说”等系列竞赛,通过绘画、文字、英语情景对话„„进行亲子之间的心声传递,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同时联系家庭教育实际,增强家庭美德教育的实践体验。学生创作的《诚实守信》等四幅漫画入选区编辑出版的《德趣画选》,由此改编的亲子共演的短剧参加区家庭教育现场会展示演出,获得好评。今年暑假,我校和长寿路街道联手开展了一次“长寿社区暑期家教超市”,开展亲子游戏、亲子读书会、文艺沙龙等各类活动,供家长各取所需,自主选择。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家长们接受了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并将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辐射到周边地区和学校,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2)家教咨询

学校开设“校长信箱”、“校长热线”、“心理热线”,尽学校所能,为家长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除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和烦恼。我们经常聘请曹志方等有名教授坐堂,开设“专家门诊”,为家长开出对症下药的“教育处方”。我们还应家长需求,开展了多次大型家庭教育咨询活动,邀请许多专家同时坐堂设摊咨询,解决更多家长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同时我们充分发挥那些教子有方的家长的示范作用,经常邀请一些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卓有成效的家长现身说法,传经送宝。这样的交流更切合家长实际,容易引起家长共鸣,深受家长欢迎。

(3)家教沙龙

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家教沙龙”是充分体现家长主体作用的指导形式。我们利用学校传统的“家教沙龙”模式,抓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家风的熏陶”、“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等热点话题,开展了行之有效的研讨活动。家长们畅所欲言,挖掘提炼了各自在家庭传统美德方面的有效经验与做法,在总结交流中进一步提升了对传统美德教育的认识。同时我们创建了家庭互动小组,由家长携家庭自由组合,优秀家庭带动薄弱家庭,开展经常性的学习交流、家庭联谊和实践活动,起到互帮互助、资源共享的作用。

(4)网上家教

运用学校较为完善的校园信息环境,我们几年前就开设了“江宁网上家长学校”,效果很好。我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开发适合家庭教育指导的音响制品和多媒体软件,并设置“专家论坛”、“网海了望”、“家教沙龙”、“优秀个案”等网页,开设了“王老师信箱”,扩大网上家教信息功能,拓宽家校联系的渠道。我们多次利用校园网络召开网上家长会,和与会家长就学校的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主题进行网上交流与磋商。“网上家长学校”通过网络家庭教育的宣传、咨询、交流活动,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科学经验与方法,进一步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改进教育行为。

(5)个案培育

我们曾组织“长寿杯”家庭美德征文比赛,以家庭伦理道德、家庭美德为主线,着重反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家庭教育内容。家长们踊跃投稿,以小见大、以微见著,语言生动、真实感人,反映了许多真人真事。

在最近街道组织的学习型家庭评选和优秀学习型家庭个案征集活动中,我们充分挖掘家庭教育潜力,培养好学习的家庭、成长的家庭、温馨的家庭、幸福的家庭、现代的家庭等优秀家庭教育个案,让家长们通过浅显的理论、切身的体会、生动的实例、活泼的形式,写出在“传统美德进家庭”活动中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典型的情景故事,反映家长们终身学习的理念、平等民主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分享等学习型家庭的基本要素,体现亲子之间共同学习、一起成长的新观念。家庭教育的个案培养帮助家长跳出了学外语、学电脑、学琴棋书画等狭隘的学习天地,从孩子学做人、孕育道德情操上广泛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学习型家庭的质量。

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多模式、多渠道双向互动的家庭教育指导,既重视面上的共性化指导,传播家教新观念,普及家教新知识,增强家长的教子责任感,又积极开展别开生面的个性化指导,充分发挥家长在指导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师、家长和谐默契的教育伙伴关系。

4、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情操陶冶

(1)强化学习

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大力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充分运用《道德教育》系列读本与《东方小故事》等音响资料,将家庭美德教育引入思品课、晨会、班队会教学。我们充分运用《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团结友爱是快乐之源》、《“慎独”使人高尚》、《宽容使人受益》等优秀教材,使传统美德成为贯穿学生一生的品德。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历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取得胜利的历史。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就蕴含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蕴含在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蕴含在中华儿女五千年奋斗创造的足迹中,蕴含在中华儿女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

(2)体验感悟

除了学习认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在体验感悟。我们发动学生对传统美德的教育内容逐项进行细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具有可操作性。如“诚实守信”:做到忠诚老实不说谎,敢于对老师、家长暴露自己的缺点,敢讲心里话;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老师在与不在同样遵守纪律,有人在、无人在同样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借别人东西要按时归还。如“尊老爱幼”:对父母有礼貌,在父母面前不说谎,听从父母劝告;理解、体贴、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不为难父母,不让父母操心;像孝敬父母那样孝敬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帮助爱护比自己年幼的孩子。又如“宽容”:将心比心,充分体谅、理解别人;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敞开胸怀,容纳别人的缺点过失等等。领悟细化的过程是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让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认同、感悟。

我们还要求每个学生重点领会其中

一、两个在自己身上最为薄弱的中华传统美德,对照学习,找到差距,制订措施,逐步将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3)勇于实践

社会实践是实施家庭美德教育的主阵地,以学生为本,重在实践。我们创建了各种实践机会,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使学生的心灵在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陶冶净化,思想境界和道德人格不断得到提升和升华。我们曾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投入“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创新主题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理导行,注重训练,深化道德实践,养成道德好习惯。学校还发动每班学生与本区启星学校的一名弱智儿童帮困结对,定期捐款捐物,建立了“爱心基地”。通过一系列“爱心”活动,让具有强盛生命力和凝聚力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身上发扬光大,教他们学会付出真情,关心周围所需要关心的人;献出爱心,帮助周围一切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课题实施,有力促进了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进一步形成,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学校多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科研先进集体、上海市示范性优秀家长学校、上海市绿色学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全国雏鹰大队等荣誉称号。

三、课题研究的思考与建议

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

(1)父母必须言传身教

融洽的亲情关系和积极上进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传统美德的培养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因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构成了无意识示范和暗示的家庭氛围,以身作则具有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家长必须从自身素质着手,注意营造健康的家庭文化环境,重视家庭风气和文化生活环境建设,自觉进行道德修养,优化自身的道德人格形象。如今的孩子知识面十分宽泛,他们可以从社会各种通道上接受信息,而家长往往忙于工作与家务,知识面相对显得狭窄。目前孩子对家长的要求已在无形拔高,他们在对父母的评价中已经十分在乎父母的谈吐、言行、思维,因此做个好家长是每个父母一生的功课。家庭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方法,父母要重视对孩子的情感启蒙,注意自己的言传身教,建构起有利于孩子道德人格养成的家庭美德环境,通过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等家庭美德的弘扬,培养孩子的真善美,寓人格铸造于个性美的活动之中。

(2)科学扬弃兼收并蓄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文化。我们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虽然我们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已经走出了曾经困扰过我们的误区,但是我们的认识并不是很清醒,我们还要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儒家文化,对于传统文化需要“破”与“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握好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

另一方面,要正确对待中国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一切外来文化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关于道德修养、健全道德人格的教育,虽然西方家庭的礼仪文化与我们的差别很大,但他们中能体现个体性、竞争性、外向性的因素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我们所缺乏的。我们应进行科学的扬弃,兼收并蓄,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它民族的长处,把优秀的中华统美德与西方的理性、逻辑性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求知上进、不断进取的品质。

(3)全员参与形成网络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教育工作必须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综合管理,多管齐下,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我们在有组织、有基地、有措施、求实效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参与。只有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发挥“三结合”的巨大合力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强化育人功能。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传统美德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奠基工程。为了让中华传统美德走进千家万户,使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形成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家庭氛围,为了把未成年学生培养成举止文明、谈吐高雅、心理健康、情操高尚、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承载作用,继续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第6篇: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

论文题目: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之

间的关系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演化成型的一种反映名族特质和风貌的名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名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其核心内容是儒家文化,另外还包括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对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运用上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在当今时代告诉发展的时代,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要想使企业能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拥有自己一套独特的企业文化则成为了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的发展也最终将回到文化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名族和中国文化产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得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之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基石。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它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融合统一,是员工自身价值和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代表着一个企业的形象,表现为企业的追求与理想。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是依存于企业的价值观念,是培养员工忠于职守、乐于助人、勤勉尽责、诚实守信的一种制度,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全体员工的力量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科学快速发展,阻止企业衰败;而落后的企业文化则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直至导致企业破产。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它支配着人们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内部控制才会更有效。在IBM公司的发展史上,曾多次出现过濒临灭亡的危机,而每一次它都能够生存下来并最终成为当今世界500强之一,依靠的就是公司全体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内部控制,优化各种资源,使其基业长青、生机勃勃。因此,企业文化,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而且能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始终处于有效状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很深的历史古国,传统文化层出不穷,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对企业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1.重人轻物,讲求和谐。

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重人轻物”的特征。儒家思想主张人乃天地之心。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全在于人,主张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追求用价值观念来协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力求在企业内部形成亲密、微妙的人际关系,使劳资双方及雇员之间亲密融洽,避免内耗。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重人轻物,追求和谐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企业应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这方面有价值的东西,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2.贵义贱利,见利思义。

所谓“义”,指行为合乎各种伦理规范准则,所谓“利”,即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孔子肯定所有的人都有富贵的欲求,但他更强调以“礼义”制约“利”的重要性,将“义”作为人们对“利”的取舍标准。

“贵义贱利”、“见利思义”的“义”是封建社会要求人们按不同的等级安分守礼,享有一定的物质利益,并最终为巩固统治者的统治利益服务的。但人们在追求财利的过程中讲求“义”与“道”(即所谓“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一优良传统对现代企业实施企业文化激励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要求企业员工在对待个人利益时,不能不择手段、见利忘义,而应在讲“义”的基础上强调“利”的重要性:在求“利”时,接受“义”的约束。

3.贵仁爱,尚伦理。

孔子最早用“仁”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而不仁,如何礼?”意思是没有仁,礼义有何用?孔子更进一步要求统治者,将仁惠与礼义互相结合。孟子提出“性善论’,主张以仁义教化人民的心性,管人先管心,方能使人心悦诚服。先秦之后的儒学更将贵仁爱,重家庭及伦理道德推广到社会所有人。“三纲五常”的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企业文化消极的影响

中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家,悠久的传统文化,至今仍深深地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中国企业文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并且是双重的,我们应冷静分析传统文化中糟粕,使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健康发展。

1、精忠报国的思想强调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忽视了个人需要

精忠报国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它要求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因此才有岳飞、杨家将的故事世代被广大人民传颂。毛泽东也弊端曾经记述“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这种思想决定了人民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许多企业都把“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观念,以追求卓越,致力于创造高效益和精品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对于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激励员工为社会为人民多做贡献,有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在强调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人的利益和个人的需求。

2、贵义轻利观念束缚着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和企业家的手脚

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不提倡人民去追求高利润的经济利益,例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尚义,小人尚利”等等。传统文化中把义和利、文化与经济对立起来,这种观念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进取方向,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是企业生存的前提,企业是生存不下去的。西方企业家在事业竞争中遵循两条法则,一是不触犯法律,二是有利可图。而中国企业家往往在传统义利观的束缚下,不敢放开手脚地取追求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怕被人们指责为见利忘义。也有一些企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获取不义之财。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也是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3、过群体意识,忽视了个体存在,不利于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开拓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群体的作用,它不仅把个体看成是一个整体,而且把个体之间也看作有机的整体,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待人与社会、人与企业的关系。这种观念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有一个显著的缺点,过分强调整体对个体的制约力量,过分强调整体的巨大

作用,忽视了整体中每一个个体作为最积极的行为主体,它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以及这一行为主体的活动对整个团体所产生的巨大的观念和现实行为方面的影响。

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外加上当今社会的种种现状,使我国的企业不能大胆地放手实施自己的方案,而总是把个人想法藏而不露,尽量在工作中不别出心裁,不愿意显示个人的力量,以此来换得一种表面上的整体和谐,换得一种“皆大欢喜’,的局面。如此一来,虽然企业的日常活动能够维持,但从长远来看,达不到最终的目标。企业受到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也影响到企业文化,所以要想建设优秀的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应从自身企业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实事求是,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成为第二家海尔企业。但从长远来看对企业的发展不利,许多有见解的职工在工作中依靠经验所得出的真知灼见,即因受到这种文化观念的影响和客观现实的制约,不能显露出其耀眼的光彩,影响了企业文化,最终阻碍了企业的寿命。

4、中庸之道和求和思想压抑了人的竞争意识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中庸之道所提倡的是不偏不倚,其实质依然是不提倡冒险精神,不提倡竞争精神,不提倡开拓精神,更不提倡进取精神。在现代企业中,这一思想也仍然左右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同时也左右着企业文化的发展。人们往往瞻前顾后,

左顾右盼,既不愿落后,更不愿超前,缺乏一种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我国改革开放已有20多年了,市场经济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是中庸之道的影响还相当沉重,作为一个企业家不愿意冒富,担心冒富之后受到税务又工商、政府的“关注”,在企业内部,缺少竞争机制,职工干好干坏一个样,表现最突出的是,有些企业增加效益,裁减员工不是根据员工的能力业绩,二是中庸的用“年龄’,一刀切,使大批熟练的劳动力过早的离开了工作岗位,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作为企业的员工,在行为上保持着随大流,缺少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担心突出,会引起人们的议论和嫉妒。总之,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而求和思想也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更是根深蒂固,有个性的、不同观点的人反被理解为昌尖,出风头等遇到了极大的扼杀。儒家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为贵”的思想是我们中国人追求的一种理念和人际交往的准则,但在现代经济发展的今天,这些思想会把企业引向反面。以往在企业中,人们习惯于‘有福同享有难不同当’,的思想,这样一种思想行为的后果是助长了可想而知的作风,委屈了先进人物,压抑了人的进取精神,使其不能发挥才干,不愿争先创优。市场经济提倡公平和公开的竞争,在竞争中优胜劣汰,通过市场竞争和调节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也应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企业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企业文化也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我们应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屏弃其糟柏,只有这样,我们创建的企业文化才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四、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中国有一个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优势,就是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中国的文化底蕴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关于商业文明方面的文化蕴涵,他的精神价值观曾经濡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商人,乃至形成了儒商传统。也就是说当代企业家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取能适用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

1、培养诚信的企业文化

诚信是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最高要素。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以道德为前提的,而不能以道德沦丧为代价。儒家认为:“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无德即无行。孔子认为“德”的基本内容是仁义,“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从长远来看,企业只有严守商业道德,做事讲求诚信,才能够与顾客建立起长久的良好关系,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市场优势。商业道德首先是诚信,讲究商品质量,货真价实,严守合同协议。那些违背诚心原则,恣意妄为,给国家、集体、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极大的危害的企业只能是自取灭亡。“德不孤,必有邻”,企业对政府、社会、对自己的供应商、员工也应该讲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够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凝聚更多的力量促进自身发展。

2、拥有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

现在有很多国人把国学等同于儒学,从而认为儒家的“中庸”并不适合于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时代。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仅仅是儒家传统,它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其中的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都蕴含着现代企业所追求的积极进取的管理思想。《荀子》中的“人定胜天”的思想、《易传》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人格理想,无不体现出一种阳刚向上、富有竞争精神的向度。在中国历史上,每当中国社会处于平庸、面临挑战时,也总有思想家出来大声疾呼,以求打破平和,超越现状,拼搏进取晚清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言犹在耳:“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这种竞争精神的体现。因此,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传承过去、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3、拥有强大的团队精神,和谐奋进的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中庸与和谐,它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主张以利共生的价值取向,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教化,追求技能,提倡社会责任感,勤奋工作。其中的“和为贵”、“义以建利”、“民生在勤”等思想都与现代企业管理中所追求的和谐共存的思想不谋而合。儒家思想作为一种伦理规范进入企业,经过调整与现代经济运行机制相协调,可以在培育群体意识上发挥重要作用,使得企业内部人人都能恪尽职守,人人具有主人翁思想和意识,从而形成企业内部的和谐风气和团队精神。

4、拥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以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思想反映了儒家对人的本性的理解,它是源于人的血缘亲情形成的一种内心感情和自觉的道德意识,以此推及社会人群,就是人际伦理关系的道德准则,其本质就是爱人、关心人、尊重人。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企业的发展目的最终也是为了人,人是企业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人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意义。只有重视顾客、雇员的利益,公司才能在凝聚中求得发展,只有发展,公司才能有长久的经济信誉。企业文化的优劣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如果企业能够本着儒家思想建立“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观,在对待职工和企业利益的问题上,体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思想,将职工的利益、消费者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放在企业利益之前,企业才能拥有长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对企业文化的几点建议

1、在对西方国家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进行“扬弃” 企业文化必须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依托,既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的背景,结合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也要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既要拿来,更要消化。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另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为哲理与思辨,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必须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

2、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培养一系列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在现代企业中,要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概念。必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培养和造就庞大的企业经营队伍,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而这些方面中,最为关键的是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

3、切实发挥企业基层组织的作用

现代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企业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根据青年职工的特点开展工作,团结和带领青年在企业各项工作中发挥"突击队"作用。切实地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六、结论: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当中,而今天的企业应该自勉自励的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方面进行改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重要的一点要结合本企业的文化状况,充分吸收国内外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从而形成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提高竞争力。

第7篇:在法理与情理之间

一部非商业性的影片,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让我们静静地看、细细地品;一部非娱乐性的影片,扣住了我们的心弦、使我们与之共鸣、为之动容。这就是故事影片《真水无香》。它并非纪实性影片,似乎在叙说一个电影摄制组拍摄跟踪法官宋鱼水的办案过程以及案外故事,但真实再现了宋鱼水法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形象。影片也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表现手法平实朴素、表现风格如清水观鱼,却讲透了宋鱼水法官办理的几个普通案件的法理和情理。也许,影片中的人物对白的语气和语调有太明显的“话剧”味,以至于其中的台词留给我的印象超过了故事情节、场合背景、音乐烘托和人物造型,而正是这些台词,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

一、法理和情理

有一句“台词”虽然只从宋鱼水口中说了一次,“法理和情理之间难道就真的没有结合点吗?”但这句话的意蕴涵盖了电影里的每一个情节,也串联起了影片中的每一个案件。

面对高中汉案件,宋鱼水的同事李法官因证据不足判高败诉,高心中委屈、认为无处可以说理,便从广告牌上跳下致残;宋鱼水和她的法官同事除了同情关心外,一次次地问自己,何谓“公理”?面对林老板的案件,宋鱼水法官很清楚,这个工厂的老字号商标“荷香园”被对方抢注,现在反而被对方告上法庭;凝聚着数代人心血、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商标,依法将判定属于对方,“理”在何方?“荷香园”的案件最终获得了圆满的解决,是因为法官们找到了该案法理与情理的最佳结合点——调解。但高中汉案件呢,虽然宋鱼水和同事李法官一直关心、关注高中汉,并用真诚让高对法律有了那么点希望,但他内心的怨恨还在,虽不是针对法官,但能说仅仅是怨恨自己吗,就不会针对法律、针对社会吗?法理和情理在高中汉案件中似乎并没有融和。

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办案法官都经历过这样的事业困惑或者说心理窘境:依法判决的话不合情理,成全情理的话则会违法裁判,进退两难,无所适从。有人还为此冠以一个并不确切的哲学名词“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似乎从法律(或者说司法)产生时起就相伴而来。宋鱼水法官也在办案中遇到了这个千古难题,以致于她和她的同行们会为之追问“难道法理和情理之间就真的没有结合点吗”?

法律来自于人定,本因循于人情、合乎情理。但法律针对的是一般化的人和类型化的事,具有普适性;而人有不同,人的性情、性格各异,人的经历、境遇有别,故人的心理和观念也有差异。所以普遍适用的法在个案中就会遭遇法理之中、情理之外之事。此非法律之祸,乃司法之难。司法之难,难在如何使个案解决既在法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内。

事实上,我们每个法官都会遇到那么几个法与情相悖的案件,虽困惑而不气馁;我们都曾努力寻找法理和情理之间的通道或结合点,并成功地在个案中使这两者兼容相通,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做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可见,使法理和情理有机统一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只是那些特殊案件的法理和情理的通道难找、结合点不同罢了。

法官是一个很难的职业。法官之难,是因为法官之职就是为解决人世间的难事而设,如果社会上的各种纠纷非法官者都能化解,还要法官干什么。法官职业受人敬重,并非权力象征,也非官员地位,而是作为司法者,法官能将抽象的法律运用于具体的纠纷化解中,能将纸面上的权利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权利义务,能破常人不能破之难题,能解常人不能解之死结,使法律成为“活法”。法官还应该将法律内在的公正性宣示出来,将法律之中蕴涵的人情味展现出来,通过司法中的法理和情理的融和使法律真正成为“良法”。也许,这个目标本身就很难,但它应成为我们每一个法官毕生的职业追求。

二、看得见的公正和看得懂的公正

影片中有一句不太令人留意的“台词”,宋鱼水法官跟她的年轻同事说:“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法律”。我想,她说的意思一定是,要让老百姓能看得见法律的公正,也要让老百姓看得懂法律的公正。宋鱼水所以有感而发说这句话,是因为她审理的一起知识产权纠纷案中,张先生代表的公司因侵权而被判败诉。宋法官知道张先生心里不服,所以一次次不厌其烦地给张先生打电话,试图通过“判后释疑”,能让他理解判决的道理,让他明白法律的公正。有意思的是,几天后,当宋法官遇到这位张先生的时候,张说他看了一本书,叫“法律的尴尬——谁动了中国人的奶酪”。当时我就想,这书名的风格很象英国大法官丹宁的写书命题,但没听到过这本书。我看过丹宁勋爵的《法律的训诫》、《法律的界碑》、《法律的未来》、《法律的正当程序》等,但他没有研究过中国的法律,不可能以中国“奶酪”作副标题,是不是我国的学者写过该书名的专著。如果我是宋鱼水,我也会到法律书店去找寻这本“书”。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位张先生“忽悠”了我们。其实,他也不是为了捉弄谁,他的本意是想告诉法官他从败诉中看到了我国法律的“尴尬”,看到了一些中国人的利益(奶酪)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搅动着。最终,宋鱼水法官的自信坦言,虽没有让张先生明白一审判决的法理,至少让他明白了法律程序上的公正性,明白了他仍然有上诉的权利,也让他明白了宋法官多次打他电话想与他交谈决不是怕他上诉,而是想让他看见法律的公正、看懂法律的公正。此时,我们与宋法官共鸣的是,判决只是在今天用现在的法律针对目前的这个案件的最佳选择,五年、十年后的法律可能不会作出这样的判决选择,这不等于说今天的判决错了,而是说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法律进步了。

常言道,公正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让谁看见?当然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亲眼看见了司法审判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或切身感受到了司法公正,才能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这就是最好的社会效果。我曾经说过,法官应具备两个方面的延伸能力,一是展示“看得见的公正”的能力。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调解能力等,都应当是在塑造“看得见的公正”。因此,法官在驾驭庭审时要“静心听讼、兼听各方”,使当事人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在过程中看见公正。二是展现“看得懂的公正”的能力。法官的裁判文书,不仅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判之有法,使之展示看得见的公正,还要入情入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之展现“看得懂的公正”。所以,我们法官的审判工作,决不是案件一判了之,而是要让老百姓看得到公正,也要能让老百姓看得懂公正。

三、“瘦”的调解和“胖”的诉讼

针对“荷香园”商标纠纷案的特殊性,宋鱼水对她的年轻同事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最差的调解胜过最好的判决”。只有深临其案,才会真正体会此言的真义。

影片中反映宋鱼水承办的一起知识产权纠纷,两个“荷香园”官司打得难分难解。那个司掌着百年老厂的林老板认为,他们的产品是老祖宗打出来传下来的品牌,凭什么不让生产;但对方却先行注册了商标,享有合法的知识产权。林老板以为凭良心就能打赢官司,庭上庭下都显得“理直气壮”。即使通过宋法官的努力对方愿意作出补偿的情况下,这林老板还是“蛮横无理”,坚持不愿调解,任凭法官如何规劝,就是“抱着死理不放”。宋法官心里很清楚,依法判决的话林老板必输无疑。按理说宋法官依法下判当无愧疚,但她于心不忍,她很清楚,这个案件这样判是合了法理却失了情理,失却情理的法律(判决)则无公正可言。宋鱼水说:“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让我们再努力一次。”终于,经过宋法官不懈努力,多次耐心细致地说理、释明,最终促成了双方当事人的调解,使濒临倒闭的百年老厂又有了发展的希望和生机。这个案件的调解肯定耗费了法官大量的时间精力,成本可谓不低,原告也付出了本来“依法”可不需支付的那笔补偿费,但其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却远远超出了原本拟作出的“公正”判决。

西方法谚有云:“瘦的和解胜过胖的诉讼”。缘其意循其理,就是说调解解决纠纷程序简单,程式简化,即使一方当事人有所让步、有所吃亏,但只要双方都接受调解结果,实际上就是化解了矛盾,解开了纠葛,这要比通过复杂程序、繁琐程式最终以判决解决案件更经济,更有效果,何况判决结果还可能使败诉一方大不满意,甚至使双方都不满意。调解不仅是解决个案纠纷的有效手段,它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方式。

四、法律思维和大众思维

记不得为哪个案件、在什么场景下,宋鱼水说过,“我们不仅要考虑法律的逻辑,还要考虑老百姓的逻辑。”什么是“老百姓的逻辑”?就是普通民众的呼声和需求,是普通民众的思维方式和法律评价,甚至是普通民众的无理纠缠式的倾述。

你看影片中的那个大妈,无休无止地缠着宋鱼水,说是要立案,为她1951年被单位开除之事打官司。起先,宋鱼水还对她作法律释明,后来她知道了,大妈只是想找个人——一个她信得过的人——倾倒五十多年来的心中苦水。于是多少个傍晚,在法院门口那长长的似乎跨不尽的台阶上,宋鱼水与大妈或拾阶而坐、或挽手漫步,一个倾听、一个倾诉。为何宋法官有这份耐心和细心,因为她深感老人的孤寂和郁闷,为何宋法官对普通群众如此关心和爱心,因为她理解了老百姓的逻辑。

由此我想到,法官不仅要有法律人的法律思维,还要有社会人的群众思维。法官不仅要会说法言法语,还要会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言语。法官不仅要深谙法律之真谛,还要身感群众之体会。法官要时时考虑人民群众的呼声、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评价。法律的公正需要法官去宣示, 还要群众来“体感”,老百姓的“体感”公正比法官的宣示公正更重要,否则,法律将失去公众的支持,法官的判决也将失去社会的认同。

宋鱼水作为人民法官,她懂得人民大众的逻辑,与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电影里她说过,“法治的进步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利益为代价”。这句话发人深省。法治的发展固然会以牺牲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利益为代价,但不能以牺牲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那些社会底层的处于弱势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代价。任何一个时代,失去人民大众支持的法治改革和进步都会受挫,都会无功而返。法治不只是法律人的事业,更是由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事业,离开了人民大众的理解和支持,改革难以成为善举,法治难以成就伟业。

这部电影不只是宣传全国优秀法官宋鱼水,而是借用了她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法官的一组群象:他们崇尚法律、尚法而行,他们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他们情系群众利益、倾心司法为民,他们理性而不理想化,讲情理而不情绪化。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各种纠纷,他们不畏艰辛,攻克难题;面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矛盾和司法需求,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中、法理与情理之间挑战难题、敢于碰撞,一次次开辟理想与现实的新通道,一次次探寻法理与情理的融合点,真正肩负起了司法者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

第8篇:爱在宽容与原谅之间

瑞金四中 谢燕清

在这个夏日缠绵,秋意纷飞的九月,在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我迎来了自己教书生涯的第四个教师节,心里却颇不宁静,思绪不断的翻飞。

如此明媚的盛夏光年,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荷香,穿过海棠,穿过人群,穿过周遭的纷纷扰扰 ,一天、两天,一月、二月,一年、两年、三年。。。。。。似梭的岁月,穿行在忙碌的时光机器上。不知不觉,才发现原来自己已工作满满三年了,在那个太阳升起的地方,在那个群山包围的地方,在那个远离喧嚣的地方——日东初中,我已安然度过轮回的四季,切实感受着它的春香。夏暖。秋瑟。冬凉。

四年前,从师范毕业就分配到瑞金较偏远的初中——日东初中。当我满怀憧憬去到那所学校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傻了眼,低矮的几排小屋和一幢教学楼就是整个学校,心情一下跌倒了低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无道理。

报到后的那几天,心里一直很纠结,这样的学校以后怎么办呢?我胆怯了。在无奈中一直等到学生报到,由于学校给我安排了初一(1)班的班主任工作,只能硬着头皮上。当我走进本班教室时,眼前的景象使我很受触动,在那间破旧的教室里端坐着一群衣着朴素的学生,脸上带着稚气,眼中透露着渴望,看着他们,我暂时忘却了害怕。为了能对得住这些农村的孩子们,我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满怀信心地站上讲台,每天都精心地设计自己的教案,想引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遨游。可干了不到半年,我才知班级管理并不如我想象那般充满情趣,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常常让我举步维艰。且不论如何去面对家长的评头论足,如何去穷于应付各种繁杂的事物,班里的那几个“顽皮”学生就弄得我焦头烂额,更何况自己还要花更多精力进行语文教学的探索。于是,当一个又一个难题压来,我真的不知所措,只好滥施强权简单粗暴地应对学生。然而班级非但没有因我的专制和高压管理有所改变,反而愈加杂乱无章。到后来,我有些怕进教室,怕自己日益滋生的坏脾气会忍不住出口出手伤人。还好,由于自己的勤奋和虚心讨教,总算顺顺利利地当了一年的班主任,但我还是有意无意地伤害了一些学生,我以为他们会怨恨我。记忆最深的是来自龙井的曾志伟。由于他不爱做作业,爱顶撞科任老师,还经常破坏课堂纪律甚至几次三番和同学大打出手,我只好三天两头就把他的家长请来学校,或亲自扭送他回家,夸大其词告状,结果他常常被父亲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为此,第二个学期他父亲便不然他来学校了,我想他肯定是对我狠之入骨。可有一天在日东圩上,我隐约听见有人在喊“谢老师”,茫然四顾,却在一个角落发现是他,那个曾经捣蛋的学生,那个我曾经“讨厌”的学生,那个曾经我以为会恨我的学生,那一句简单的问候,让我知道他并没有怨我。让我现在想起这事心里都十分酸涩。

为师第二年,新的学年新的气象,在新的班级我怀着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但因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在班级管理上收效甚微。正当我茫然困惑之时,我有幸看到了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写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智者的引领,犹如暗夜中的灯烛,一下子打通了我闭锁的心智、狭隘的眼界,唤醒了我创新的勇气。为让学生享受成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我创造了班级名言,设立了每日杰出学生,改革了班干部的任用制度,以惩戒违规学生写反思取代了先前空洞的说教和严厉的斥责……这一系列的有益尝试,不仅让班级面貌焕然一新,师生间产生了亲和力,而且更唤醒了我直面教育教学的热情,初步建构起了“让学生幸福地走过每一天”的管理理念。不过,在探索从专制走向了民主的路上,尽管我已经意识到了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是教育的前提和保证,但师权意识并未从我的脑海完全清除,因而在自己成长的路上又伤害了些许,来自陈埜的张京就是其中最让我愧疚的一个。就因为他在课堂上冲我说了句脏话,我竟然强行把他从座位上抓扯起来示众以维护所谓师者的尊严。尽管我也曾努力地弥补自己的过失,但直到现在我都不能原谅自己当时竟然默许了这种残忍的体罚,我以为他会怨恨我。

安静而缱绻的初秋,依然浮云白头,在这个静谧的小山区,日子过得平淡而安详,没有太多的惊喜和意外。尽管晚休的电铃扯着嗓门声嘶力竭地驱赶着校园的兴奋和聒噪,但是对于刚刚返校不久的少男少女来说,他们并没有使校园迅速恢复老师们所期待的宁静和安谧。推门声、放水声、断断续续的歌声、溜达学生叽叽喳喳的私语,使星夜笼罩下的校园增添了几许松散和无序。

也许是开学伊始一切尚未真正步入正轨,也许那天本该是一个如此特殊的日子。

当我伏案工作的的时候,听到了敲门声,起身,打开门,好几个去年带的学生齐刷刷的站在我的面前诡秘的笑,让我吃惊的是张京也在。他们变魔术似的从身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礼物和鲜花高举在我的眼前,见我一脸茫然的样子,孩子们倒从容的说笑起来。“老师,节日快乐!”、“师傅大人在上,小小心意,请笑纳。。。。”“美眉老师,我最喜欢看你笑了,像是有种魔力让人不禁跟着嘴角上扬,所以要像鲜花一样永远笑的这么美哟。。。。。。”“老师,以前和您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成了我们今后最亲切的怀恋,虽然我们上初二了,可我们心里都装着您,您对我们的好我们永远记着。。。。。”“老师,谢谢您以前对我的不放弃,我会好好努力,为了山那边的那片“海””“老师,你胃不好,每天一定要记得按时吃饭,好好照顾好自己,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呢!”。。。。。。看着一张张写满祝福和关切的小纸条,不觉湿了眼眶。

没有心灵之间的碰撞和沟通,没有煽情的言语,心瞬间暖暖的。夜深沉,风乍起,指尖微凉。回想一年所经历的事,有过害怕、有过抵触、有过担忧、有过欢笑、有过感动、有过隐忍、有过疲惫、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一直害怕在这个群山包围的地方会消磨掉自己所有的憧憬和期盼,一直害怕自己就这样被时间推着走,一直以为自己已折断翅膀很难飞翔。弹指间,挥去昨日那一片云彩,顷刻,我发现我的世界即刻模糊,定定神,又渐渐清晰起来。

悄然而逝的日日夜夜,我拥有最多的就是教育的蒙昧与愚钝罢了。为师几年,我何曾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过教师的职业?我何曾品味过内在尊严的觉醒?我何曾享受过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快乐?我何曾将课堂提升到生命的高度?

有时会用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思考青春应该是什么颜色,又该如何去泼墨描绘,氤氲出别样的年华,可当指尖敲击键盘,想让指尖开出恣意花来时,脑中却只闪现,青春是一场逆风的飞扬,会有疼痛,会有错过,会犯错,也会有时光的馈赠和岁月的烙印,也许这就是成长。初为人师时,总是心浮气躁,对学生总是缺少那么一份耐心,总是责怪他们怎么这么不懂事,每件事都要一再的强调还是会出错。其实自己知道,最初是害怕困居在这个大山深处。渐渐地、渐渐地,试着去接受、去改变,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多,和他们走的越来越亲,彼此关心和鼓励,彼此宽慰和谅解,真的像一家人了,那种感觉真好,从未有过的满足,眼前的群山也感觉越发的可爱和苍翠。慢慢的懂得只要真心为学生们做一件小小的事情,那些山里的小孩便会回馈你满满的爱,他们脸上总会流露最最纯真的笑容。现在的自己,渐渐地敛去了身上的那份稚气和躁动,懂得了唯有真心付出,才会有最真的感动。也真正明白了越单纯越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用我们察觉不出的姿态蹁跹翻飞,总会有那么一天会想回头看看。在这个浓情滚烫的夏末初秋,我想在心里种下一棵树,是珊瑚树,是梧桐树,还是高大的香樟树?也许这都不重要,只想在我迷途时它可以指引我回家的路,让我坚定信念;在我哭泣时遮住我流泪的面庞,让我微笑面对一切;微笑时在我头顶绽放七彩阳光,让我给孩子们带去点滴温暖。我想在心里种一株花,是蔷薇花,是格桑花,还是黑色曼陀罗?也许这也不重要,只想在我失望时它可以守护我孱弱的内心,在我倦怠时它可以唤醒我沉睡的悸动,在我醒来时陪我看云卷云舒、细水长流,让我能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原谅时光,记住爱。工作的第四个年头,我来到了瑞金四中,一个全新的环境,一个全新的挑战,一个全新的开始。看着初二(9)班、(10)那些孩子们一张张充满善意的笑脸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青春飞扬,看到了活力和希望,也看到了我的责任。几年的教书生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宽容和原谅,什么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第9篇:行进在哲学与生活之间读后感

行进在生活与哲学之间

说实话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思想者,所以我不也不认为我能很透彻的解读这本书。以下是我对此书发表的一些愚见和愚感,若有不正之处,只因我知识面宽度不够,观者请多见谅。

一张纸上点一个黑点,你问很多人看到了什吗,大多数人可能回答的都只是看到黑点,而不是空白的大部分。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思想者,或是哲学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工作。试想一下,让一个挑粪工和一个企业老总对比。就算他能以超脱物外的心态来看待这种有点大的贫富差距,他的儿子恐怕不会如此。更何况,这样的挑粪工出现的概率低的无法言明。是否每一个低产阶级都能像本书所言“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岗位。把自己当成社会的一分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献上一份力,我奉献,我快乐。”恐怕只有少数人能做到这样,而大多数人更多是对自己现状的不满吧!

老实的说,我觉得这本书有点难以让人读下去,当然我指的是占中国人口比例最多的工农阶级,和我们这些对政治避而远之的年轻人。理论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灰太狼总是在梦里抓到羊的。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你如何能让一个人真正理解这本书的思想,取决于经济实力,而不是社会思潮。在我眼里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但应该怎样的将这些思想下里巴人化,才是现今思想家应该做的,而不是咬文嚼字的把理论化的思想上升的一个更高的理论化。邓小平说的很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实践出真知。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人们有怎么会勒紧裤腰带读哲学呢?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本书也在极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放在生活中来讲解。但是其论证多为一些经典著作,而不是实际生活,给人一种高考作文的感觉,不免有些空泛。当然可能作者著作本书的目的也并不是针对于包括下里巴人的各类人群,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学术上的交流,而不是有血有肉的论证。这样的话,作者则大可不必将论证涵盖各个方面了。正如本书所言,人们应该具备仁义精神,爱国精神。然而确没有说明该怎样让人拥有这种精神。应该谁都会说,应有不是会有,这中间没有任何的必然联系。正如一个人将香港四大才子的武侠看完也不一定会有侠客行为,更何况只是草草几笔?

本书可以说是滴水藏海,短短200多页竟然从生活写到境界,而且其基本内涵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可见他对于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深,见解之广。以致于让我觉得我根本没有资格来讨论这本书。总体上我是怀着很恭敬的态度来阅读这本书的。的确此书的文笔流畅,观点更是卓越,但是我确实始终无法以平静的心态来读这本书,因为我总是觉得书上的种种美好,与现实的黑的白的红的相比,总是像梦幻空花一样遥不可及。或许我只看到前文所说的黑点吧?然而,我想大多数人也只是有且只看到黑点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哪怕有一个人过于突出,就会有一群人心理不平衡,这就是所谓的黑点效应。虽然我很讨厌这种心理,但是小小的虚荣心都会让人产生多多少少的不平衡。只是一种人是通过强大自己接近强者,一种人是败坏道德损己更坏人。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前者的。毕竟人类的道德观念有了穿越洪荒的积累。社会主义只能无限接近,因为马哲里的社会主义没有绝对。就算生产力达到物质和精神都极高的境界,也不会达到绝对的社会主义。有不同就会有矛盾,比如美女不会只有一个人喜欢,有情敌就会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不和谐。可能会有人说可以公平竞争呢?两个人可以,一堆人呢?当然我说的可能也许是一定陷入极左主义了。再次重复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是不可否认的,可以说是当代哲学中最实际的。

但是,共产主义的历程很长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马哲思想与脚踏实地的践行,绝容不得一点冒进。看社会的思维形态,应从生产力水平分析,而不应该空谈理论。现在中国是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但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造成的,其根基很难撼动。没有生产力支持的经济是不健全的。

以上讲的比较宏观,这本书很大一部分谈了哲学与人生境界的关系。当然此处的哲学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作者的认识里,人生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哲学。作者也在书中指出学了哲学以后,人们的胸襟会变得更加宽广,看问题也会看的更加的高远。的确;哲学是一门智慧的学问。学习哲学确实可以拓宽和改变看问题的视角,所谓站的高,看得远。只有在思想上站得高,才能在视角里看得远。

言尽于此,意尽已。愿足2000字。

上一篇: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下一篇: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