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

2022-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当前中国的就业形势

科学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势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出现的就业问题,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认识。它是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汇流。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要从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入手,经济结构调整要与劳动力资源状况适应,重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的不同作用。

关键词:科学;应对;就业问题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风暴,给国际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体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有权威机构报告称发达经济体正经历二战以来严重的经济滑坡。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经济运行也受到严重冲击。一些问题和矛盾逐渐显现。劳动密集型、出口型企业所受影响最大,珠三角、长三角及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电力纺织、钢铁、有色金属行业亏损严重。严峻的经济形势,使本已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一、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一)严峻的就业形势打压了人们的市场信心,排挤了人们的消费空间,调减了经济增长速度

就业与经济增长是一对孪生兄弟。就业是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的劳动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既是生产的必要条件,又是消费的客观基础。就业既是生产、又是消费,换句话说,它是生产的原点,又是生产的终点。就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为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延缓经济增长。现代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新的资本资源的不断投入,(2)有新的资源的发现,(3)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及劳动力素质的提高,(4)科技进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对劳动力资源来说,资源、资本总是有限的,因此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就取决于既活跃又能动的劳动力资源上。在既定的经济条件下,如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劳动就业的增长,意味着生产的扩大,创造社会财富的总量相应地增加。反之就业的减少,意味着生产的萎缩,社会财富随之减少。

从生产的终极目的来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可以归结为直接或者间接为人们的消费需求服务,换个角度说居民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我们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吃好、穿好、用好、住好、行好,使消费层次不断得到提高,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消费,企业生产出来各种产品就会卖不掉,各种服务没人买单,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陷入停滞状态。由此可见,消费在整个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一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的经济状态,大部分商品供给已满足或超过市场需求由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宏观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动因直接取决于消费的持续增长。国内外的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多年来美国经济一直持续增长。个人消费是重要的拉动因素。美国私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保持在70%以上。而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态势,从1978-1990年这一比率在50%左右。到了近些年,个人消费占GDP的比率不超过40%。内需严重不足始终是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金融风暴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现实告诉我们依靠投资和过于依赖出口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中央为此推出四万亿的投资大单,意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能否达到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让人们手里有钱可花,而且愿意、敢花钱。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稳定人们的收入及消费预期。就业是收入的保障,收入是消费的保障,消费是内需的保障。有了内需才能给经济增长注入动力。通常情况下,与富裕阶层相比,工薪阶层或普通人群更具有较强的消费倾向。而且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虽然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基本上处于上升通道。只是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缺位等因素使得老百姓对失业、看病、孩子求学等都有担心,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预期。面对当前不断下滑的经济形势和不断恶化的就业市场,人们必然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就业状况以及收水平感到担忧。会把自己的钱袋子捂得更紧,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最紧迫的是稳定就业形势,让老百姓吃下定心丸。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而推出的减税降息,四万亿投资大单不能仅仅是为了保增长,更重要的是提振百姓的消费信心,让人们看到收入的稳定和增长的希望,让人们把高额的储蓄转变成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由此实现就业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否则恶化的就业的局势会使希望通过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意图落空。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还会恶化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成为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性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迅速的发展得益于多年来我们有一个相对和平稳定、安定团结的内部环境。目前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一3000美元时。发展就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显期。随着经济体制由传统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在不断调整、重组,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重合矛盾。利益的分化导致一些社会成员被边缘化,一些群体的利益被忽视、遭侵犯,由此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近年发生在中国不同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如贵州翁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陕西陇南事件,看似独立非普遍性的事件,其实背后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反映了我们的发展进笔了一个矛盾多发且易引发不稳定形势的新的历史阶段。有人把高速增长时期矛盾多发现象称之为“拉美陷井”。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下,突出的就业问题及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极易成为引发社会局部或全局动荡的导火索。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经济处于动荡时的失业问题与既有的失业问题的汇流。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虽然劳动力总供求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供给的主要特点仍然是供给过剩,劳动力供给依然大于需求。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报告显示,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每年需安排就业的劳动力将达2400万人,可安排1200万人左右就业,年劳动力供需缺口在12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短期内不容乐观。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经济增长与就业率出现了反向变化。20世纪80年代,一个百分点的GDP可以增加200万人左右的就业率。到了21世纪,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一半。受外部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已感到来自外部的寒流。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下降,企业试图通过裁员来度过难关。使得本已非常严峻就业问题、失业状况更加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影响到经济的平稳和健康发展。

社会上存在过多的失业人员,会更有利强势资本。导

致劳资矛盾的对抗性更加突出。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极易遭受侵蚀。近年来劳动者的收入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相应地提高,劳动收益占GDP的比重呈下降态势。来自全国总工会的调查表明劳动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例逐年大幅攀升。对于失业人员来说境况更糟糕,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陷入困难。有国外学者对于失业的危害进行了长期研究。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教授布伦纳通过研究发现当社会的失业率上升1%时,社会上囚犯就会增加4%,被杀率增至5.7%,自杀率增加4%,去看心理医生的人群也会大量增多。与失业直接相关的贫困问题更不容轻视。失业的激增会加剧我国已十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早已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水平。很多学者认同中国的贫困差距是世界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紧张状况升级,激化社会矛盾。邓小平多次强调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之路。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太大容易出大问题。这些都证明,在当前这样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失业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目前最不稳定的因素。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就业局势的敏感性,必须重视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对维护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措施及路径选择

造成日前就业市场恶化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元的。促进就业,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既涉及经济结构调整与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又涉及到劳动力总量、结构与产业发展的相协调。还涉及到劳动力市场微观主体的培育及市场体系建设。更涉及到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角色责任定位。因此推进就业工作需要进行体制创新,走协调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把促进经济增长与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总量结合起来,保持发展与就业的协调性

一般认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的扩大和劳动力更充分的利用。中国近年来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却存在着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投资、高增长状况,但就业并未随之相应增长,相反就业弹性系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是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源。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已达到60%,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2万亿美元。我们被称为世界制造大国,实际上位于制造产业链的低端。经济增长过分倚重资本,带来的后果是为获取最大收益,不断压低劳动收益以降低成本,资本不断扩张的同时,劳动权益受损,就业机会不足。粗放的低水平资本扩张型及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付出的是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挤压劳动的代价。这次危机中受冲击最严重的正是那些生产质量不高,技术管理水平落后、靠压低成本掠夺资源和破坏环境为生的企业。一些地方在发展中只关心GDP,没有转变发展观念,为保证招商引资不惜出台一些无视民生和长远利益的政策,如规定外资企业可以暂缓建工会和5年内不参加社会保障。发展的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必然带来当前结构的调整与重构。当前的经济发展遇到了国内国际的严重困难和严峻挑战。也是进行结构调整难得的机遇期。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劳动力资源丰富。调整结构要转变发展理念和模式,在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我国的资源禀赋。在产业升级优化过程中发挥我们的优势资源,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路子。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从1978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的28.1:48,2:23.7演变到2006年的12.6:47.5:39.9。不合理的状况已有很大的改善,但工业化、城镇化的任务依然艰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服务业只占GDP的40%,在美国这一数字高达79%,而服务业可以带来长期的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根据经济学原理,劳动力需求属派生需求,经济的增长并不能充分自然地带来劳动就业的增加,在进行结构调整、产业调整时,我们选择经济增长方式要有目的的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从根本上增加就业。国家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应投入到用来改善民生的公共服务领域,把促进当前经济增长与创造出更多长期的劳动需求结合起来,有效地利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比较优势、人才优势,这是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和首要任务。

(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发挥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畅通失业人员再就业通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因素。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最终也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属于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再分配。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必须立足长远站在战略高度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通过劳动力资源的市场化,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为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求职就业创造公平的环境和机会,从而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通过市场调节劳动力要素在国民经济中的再配置。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但由于受各种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劳动力市场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限制了劳动力的再就业,包括(1)劳动力市场的行政分割情况严重,各地对招工制定了很多限制。(2)用工主体存在用工行为垄断性,优先招用自己关系圈内的人,将其他的劳动力排斥在外。(3)引导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工资不能反映劳动力实际价值,没有市场化。(4)劳动者的就业存在就业岐视。这些直接影响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可见必须下在力气发展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是指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依据工资高低自由地在地区、行业、企业间流动,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双向选择、是平等的,他们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由劳动法律制度来调整规范。当前要强化《促进就业法》的作用,拆除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壁垒,发挥工资调节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杠杆作用,减薪不减人,稳定就业岗位,保证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的储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关劳动力市场的法律法规,使劳动力市场进入有序化发展轨道。有了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才会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创造宽松的就业平台。

(三)政府担负起促进就业的责任和义务,构建并完善保障劳动力市场有序运行的各种制度及社会安全网,为失业人员再就业撑起一片蓝天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及配置有赖于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但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与不足是与生俱来的。由于资本的内在逐利性,它总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压低劳动收益、损害劳动者权益是自由劳动力市场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必然导致资本与劳动对抗、效率与公平冲突。因此各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都是在一定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约束下进行的。即便最推崇自由主义劳动政策的国家也需

要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和调节。在我国劳动力总供求矛盾非常突出。当前的危机加剧了这一矛盾。劳动力严重过剩的劳动力市场供求条件下,资强劳弱是普遍现象,劳动力在整体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对于失业再就业人员更是弱者中的弱者。为此必须发挥政府在维护秩序、公正、公平、和谐发展方面的职能作用。当然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问题需要“市场与市长”相结合,经济增长不会自动解决所有就业问题。

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来自于满足社会公众需要,是法律赋予的。政府在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中主要职责是(1)通过制定并实施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扶持能吸纳大量人员就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2)制定并完善稳定就业治理失业的相关劳动法律制度,发挥其规范市场秩序为再就业及就业人员创造公平有效的就业环境的作用。在当前的背景下尤其要树立劳动法律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防止借口经济不景气随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普遍出现。(3)监控失业率。建立失业预警机制。设计覆盖城乡的失业登记、统计制度,对失业率与经济发展形势之间的关联趋势进行监测分析,确定失业率警戒线及应对机制。(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社会安全保障网,保障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四)加强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下岗再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是影响他们再就业的主要障碍。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老化。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落后的产业和技术要淘汰,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要发展,这将导致职业更新的加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全新岗位。传统产业要迎接各种各样挑战,不断调整升级,我们还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些对职工岗位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不断地流动、职业流动加快,也要求对对下岗再就业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劳动者就业不仅表现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在数量上的结合,还表现在结构上结合。低素质的劳动力供给对现代市场经济而言是一种无效供给。我们必须加大对劳动者尤其是下岗再就业职工的职业培训,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求职行为。职业技能高的劳动力很快被用人单位接受并适应相应工作岗。这种岗位素质又称职业能力,是职工求职就业的基本条件。如果不受其他条件限制,不受其他因素干扰,职业技能越高的劳动者越具有求职就业的优势。通过职业培训可以为再就业职工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职业培训的重要性早为发达国家所认识,称其为发展经济的“秘密武器”,“上岗通行证”。

对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培训要有针对性。这里包括对他们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也包括增强他们就业自信心、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的训练。要把传授知识、提高能力及增强素质结合起来。要调动社会、企业和个人三方力量共同发展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解决再就业问题。对于企业应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把对职工的培训作为企业的长期投资,不断提高职工的素质。要探索适应下岗再就业人员的培训体制。对下岗人员的培训是我们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虽然我们有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主管的针对成人的教育体系,但在体制、运行制度、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方面与再就业人员培训的实际要求有很大差距。为适应对再就业人员的培训,培训体制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政府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由市场、法律调整规范培训机构的运行,增强培训内容的的时效性、实用性。

作者:李林旺

第2篇:如何认识当前就业形势

评述由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虽已形势好转,但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有很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据人民论坛杂志调查,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就业形势,并非以劳动力市场冲击这种简单和单向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在就业冲击与劳动力短缺、农民工返乡与回城、失业率上升与下降等一系列扑朔迷离的现象中展现。如果不加分析地追循瞬息万变的表面现象,就很难准确地把握当前和未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大势。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就业状况瞬息万变,总体劳动力市场压力下的劳动力短缺现象,等等。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现象,我们该如何认识2010年的就业形势?

在经济回稳的背景下,如何认识2010年就业形势?笔者认为可用“周期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分析框架来寻找答案。

观察变化莫测的农民工就业形势

人们注意到,关于农民工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多大,官方发布的信息发生多次变化。从2009年年初到9月份,分别有春节前后2000万农民工因失去工作返乡、包括直接受金融危机影响1200万人在内的7000万农民工返乡、7000万返乡农民工的95%已经返城就业、农民工失业率不到3%、外出农民工总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1.4亿增加到1.5亿、返乡农民工的96%已经回城就业,以及农民工再次出现短缺等消息,经过官方渠道发布。从一个时间序列看,这些消息串联起来,足以构成了农民工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反应过程。

我们可以运用“周期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样一个分析框架解说上述变化。经济增长的周期造成就业增长的周期,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实体经济下行,就会产生周期性失业。既然遭受危机打击最大的是出口部门的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雇用的主要是解雇成本低的农民工,他们最先丢掉工作就是意料之中的了。虽然户籍制度到了今天,已经不再起到直接限制人口异地工作和居住的作用,但是,人户分离使得失去工作的农民工,难以享受工作地的社会保护和就业扶助,因此,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并不必然留在原地寻找工作。由于春节在即,提前返乡也是合乎逻辑的。

农民工的形成是因为农村存在剩余劳动力,意味着农村的岗位不能满足他们的就业需要,换句话说,他们本来就不是农村有需求的劳动力。此外,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使他们难以回到农村的岗位上。例如,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新一代农民工大多是80后90后青年,既不会务农也不愿务农。因此,春节过后,无论有无工作合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要回城寻职。农民工没有失业保险,也不能得到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由于承受不起长期失业,他们抓住任何就业机会的愿望比城市劳动者要迫切得多。制造业岗位减少了,他们就转到服务业;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第一轮效应的经济刺激方案启动时,他们就加入建筑业。不难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很快地就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通过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自我调节恢复了就业状态。

无论是由于中国国内消费的持续增加,各国经济的初步复苏,还是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扩展到更多的产业,经济增长总会或多或少回到它的轨道上来,周期性失业问题也会相应缓解。这时,在我们的经济学分析链条上再加上一条,即劳动力市场分割,这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对劳动力的额外需求,比如说圣诞节订货单的增加,都会形成劳动力供求的短期失衡,导致民工荒重现。例如,最近广东的东莞也发生了民工荒,劳动力市场上的求人倍率已经从最低时的0.76回升到1.51。

如果没有户籍制度,没有享受公共服务机会的城乡差别,因而没有劳动力市场的地理分割,就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是通过以下机制进行的。当经济处于下行区间时,一方面,是周期性失业率上升,失业者一边领取失业保险一边积极寻找工作;另一方面,则是一部分劳动者因工作难找和工资下降而退出劳动力市场,表现为社会总体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当经济处于上行区间时,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在降低失业率的同时,也会通过获得工作机会的容易程度和工资水平,把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那部分人重新召唤回来,甚至吸引新的经济活动人口,社会总体劳动参与率提高,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

但是,在存在户籍制度的条件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通常是发生在城市和沿海地区)与劳动力供给(存在于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在地理上被割裂了,劳动力供给对需求的反应,比正常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要缓慢得多,常常导致特定地区劳动力供给的大起大落。可见,人们所看到的农民工就业形势的瞬息万变,以及民工荒与返乡潮的空间并存,合理的解释就是要在上述“周期性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框架中寻得。

认识宏观经济波动中的就业

2004年以后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曾经有过切身感受与剧烈反应。而当全球范围金融危机以出口产品订货减少的方式,开始冲击沿海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时,劳动力市场剧烈波动现象则从相反的角度表现出来。对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认识宏观经济形势,也许主要不是依靠失业率等劳动力市场指标,但是,对于企业和劳动者来说,与就业相关的各种切身体验,恐怕比GDP增长率等宏观经济指标,都来得更加及时、准确和重要。

在美国,联邦政府每个月都会公布就业形势的最新数字,主要指标分别是基于家庭调查和企业调查得出的机构就业和失业信息。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早晨,一批被挑选出的记者准时获得劳工统计局独家发布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并给予报道后,常常给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在中国的劳动力统计项目中,虽然同样包括家庭调查和企业调查,由于调查结果汇总和发布较慢,不能满足判断宏观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形势的需要。通常,我们可以不定期地获得季度登记失业率,以及反应更加迟钝的在若干劳动力市场上收集的岗位供求信息。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宏观经济调控决策是在相对迟缓的就业判断之下做出的。

随着用下岗补贴的方式进行失业保障这个历史使命的完成,到2003年下岗职工这个群体在统计意义上就不复存在了。那些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人员,则转而领取失业保险金。因此,这一年登记失业率达到最高水平4.3%。随后逐年下降,直到2007年的4.0%。2008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现在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登记失业率上升到4.2%,2009年第一季度又提高到4.3%。同样地,在2008年以前,用劳动力市场上岗位数与求职人数之比表示的求人倍率,呈现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就业冲击中日益恢复的趋势,2007年和2008年高达0.98。但是,2008年开始的就业冲击导致第四季度求人倍率下降到0.85,到2009年第一季度为0.86。

在本次金融危机期间,由里昂证券亚洲分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别统计的PMI指数,广为关心宏观经济的人士所引述。这个指数在2008年骤跌之后,2009年年初开始回升,并分别于3月份和4月份超过了50这个基准线。此外,月度和季度的一系列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也都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回暖。相应地,就业指标也应该有所反映。我们的猜测是,调查失业率和求人倍率在一季度之后,应该处于逐月恢复的势头。

值得讨论的是,应该如何认识就业指标,即这类指标究竟是宏观经济中的先行性指标,还是滞后性指标呢?众所周知,劳动力需求是一种引致性或派生性需求,是由经济增长本身引起的。更具体地说,认识中国特有的就业形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至少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眼。

我们首先要认识的是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既然经济增长引致劳动力需求,宏观经济的周期必然反映在就业波动上面。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基就曾经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根据1998年就业的“零增长”现象,质疑当年GDP增长率7.8%的真实性。与就业增长一起用来质疑经济增长率的指标还包括如用电量和运输量增长等。不过,撇开就业“零增长”是一个错误结论不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被用来间接佐证宏观经济的指标,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就业、能源使用、运输量等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十分大——当经济处于上行趋势时,这些投入的增长势头更为强劲;当经济处于下行趋势时,它们的跌落也格外显著。

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有其特殊性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城市的非正规就业劳动者,以及大部分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的农民工来说,经济高涨固然产生对于他们的巨大而急切的需求,但是,一旦经济处于下滑状态,这些就业群体也往往首当其冲。也就是说,非正规就业对于宏观经济景气的反应弹性,比稳定的正规就业要大,因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更加脆弱的地位。认识这一点,对于了解中国的就业在宏观经济中的位置和作用,理解变幻莫测的农民工就业形势,是有很大助益的。

理解劳动力市场长期与短期特征

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有周期波动,周期性失业可以治理,不能根绝。但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现象及其所放大的社会影响,却可以通过改革予以消除。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整合,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世纪以来,外出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总量大体上翻了一番。按照6个月以上常住人口概念统计城市人口的话,劳动力流动对城市化的贡献是显著的。但是,农民工不能在城市永久定居,不仅导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不稳定,也扭曲了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因此,迄今为止所发生的城市化,由于没有实现农民工及其家庭的市民化,因而是不稳定的城市化。开掘经济增长可持续源泉,不仅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而且需要一个稳定的城市化,从而呼唤户籍制度改革。

不过,户籍制度不是一张纸片。如果不能获得市民的公共服务,就算农民工获得了名义上的城市户口,也并不能改变事情的本质。因此,通过实现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和其他公共服务的统一化和均等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啻为一条正确的改革路径。一方面,城乡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可以降低人口向城市蜂拥而至带来的社会风险,提高城市化的有序程度。另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或者广义上的社会福利体系,以及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对农民工及其家庭的接纳,增加了他们的选择机会,不仅使市民化成为一种渐进的过程,也达到了分享公共服务的市民化目的。这样推进的城市化,是稳定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更重要的是,稳定的城市化是培养人力资本,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治理自然失业的关键。2004年普遍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暂时性的,有其背后不可逆转的人口动因,意味着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态势的根本性改变,用发展经济学的语言就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开始消失,中国经济迎来了刘易斯转折点。

由于刘易斯本人对二元经济的基本定义在于农业中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考察和估算农业中究竟还剩余多少劳动力,是论证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回应各种疑虑和批评的最好方式。由于城市新增劳动力需要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给予满足,推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按照常住人口定义的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实际上已经呈现绝对减少的趋势。又由于那些年龄偏大的以及在校学生并不参与劳动力市场,出自农村的劳动力总量已经大幅度减少。

虽然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30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鉴于人均收入仍然处在较低水平,以及中西部地区的蓄势待发,今后10-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仍然是可能的。作为最先展示了摆脱本次金融危机的国家,中国经济在2010年将恢复到常规的增长轨道上,因金融危机影响而暂时中断的普通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以区域性、结构性和摩擦性的方式继续出现。治理这类劳动力市场矛盾的终极出路,是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整合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素质。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和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等一系列改革,具有前所未有的紧迫性。(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导)

作者:蔡 昉

第3篇: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难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题;应对方法

我国大学生占国民总数的比例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很严峻,而这个问题也是社会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就业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重要选择”。

1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1 用人单位误区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过分关注文凭。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者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另外生源地域歧视也是造成部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此外,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最大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1.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据最新统计资料表明,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和最忧心的问题。实际上住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全过程的是所谓的一种“前途意识”。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实现了从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的转变,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作为一群高智商、高文化的高自我价值的群体,其理想与追求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当他们面临着更多、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冲突也更大。特别是在目前,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矛盾的突出、就业难度的加大,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更大,因此就导致大学生出现了一些就业心理问题。

2 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

2.1 大学生自身

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其次,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最后,正确就业定位。端正就业态度,不要好高骛远,应该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该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2.2 提高大学生就业对策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在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形势,大学生就业工作由以就业市场的拓展和维护为主转向以就业指导教育为重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擇业观,以实现在充分就业的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高等教育直接培养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角度出发,探究就业指导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对学生发展成才、对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四个方面的作用,阐述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十分必要。高校的责任重大,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等措施,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2.3 社会及政府其他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还须政府社会共同努力。政府社会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入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作者:刘凯?张晓飞

第4篇: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1月15日---2010年2月25日

调查对象:2008届大学毕业生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的数据分析

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中国大学生毕业情况不理想。许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针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读研与留学、高考志愿填报、大学毕业生的满意度等做出了全面的研究分析。通过走访进行有效的问卷调查。

1、本科院校就业率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持平

据调查,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08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07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08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该报告中定义为待定族)。

此外,2009年就业报告还指出,2008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2、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

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与2007年1.2%的比例接近。云南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为1.9%,吉林1.7%,宁夏1.5%。而广东、北京、江苏、上海等省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排名靠后。自主创业的主要地区是就业比较困难的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类型是地级及以下城市。总体而言,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是大城市,就业环境越好,自主创业的比例越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最多的是工科类,其次是财经管理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类。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零售行业和文体娱乐业,其月收入大大高于受雇应届毕业生的月收入。

调查结果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见图三)。大学毕业生创业受其家庭的企业家文化影响较大。而且,其创业资金82%以上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只占1%。所以,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方面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

2008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创业理想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12%-15%),而大学期间对其创业帮助最大的是假期实习和课外兼职,学校、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以及大学的模拟创业活动也有显著帮助,如创业大赛等等。所以,高校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

3、工学、管理学就业率最高,法学和哲学最低

200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见图四),最低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最低2009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

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4.67万,占了高职高专失业量的34.2%。其中7个专业同时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此外,2009年就业报告还指出,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是200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

4、本科生收入下降,男女同工不同酬

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明显下降,“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是2549元、非“211”本科院校为2030元、高职高专为1647元,而2007届这三类大学毕业生收入分别为2949元、2282元、1735元,2008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下降幅度分别为14%、11%、5%,本科毕业生收入下降特别明显。2008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年后月收入经济学大类最高、医学类最低,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是公安大类、半年后月收入最低是医药卫生大类。

虽然2008届大学毕业生男女之间的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即便在女性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全部高于女性,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2008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

2009年就业报告还指出,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进入好的大学;父母一方是研究生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是父母是初中学历及以下的两倍以上。专业人员和管理阶层家庭的子女就读“211”高校的几率较高,农民和民工的子女就读高职高专的几率较高。这种差别可能是录取中的非成绩因素造成的,强调综合素质的高考改革可能会让农民与农民工的孩子具有更大的录取劣势,可以考虑建立帮助教育弱势背景学生的社会补偿机制,以保证享有高等教育质量上的社会公平。

此外,调查数据表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而不是像其他家庭

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为“大学招聘会”。相比之下,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家庭的子女,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最多、求职成本最高,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

5、大学毕业生亟须改进沟通和创新能力

2008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较好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而本科毕业生亟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高职毕业生则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说服他人。这些亟须改进的能力归属于沟通和创新能力。

统计分析表明,本科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对雇主的满意程度分别为70%和68%;“工作要求与压力”不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的是“薪资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其中,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类雇主的满意度最高,对“民营企业/个体”类雇主的满意度最低。然而民营企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2008届大学毕业生对不同规模雇主的满意度的总体趋势是:雇主规模越大,满意度越高。 综述:民营经济成理工科就业市场

统计的就业率是指大学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据统计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约1/3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较往届有所下降。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08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 86%,比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工学、管理学就业率分别为90%和89%,成为2008年就业率最高的两个专业。最低的两个专业是法学和哲学,就业率为79%和76%。 蓝皮书指出,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

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

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介绍说,就业蓝皮书抽样人数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8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的1196 个专业。

异议:国家就业形势存在变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博士今天解释说,就业情况与高校当年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及学生家庭条件和校友等各种关系均有联系。

因此,就业好与坏要看各方面的条件影响,经济条件只是一个外在因素,工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否一直好下去,还很难下定论。

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密集地区进行政策扶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制造业行业对人才需求比较大,是制造业吸纳毕业生众多的原因之一。

从大的趋势来看,毕业生更多的将去往企业,而不是考公务员。因此工学应该会持续热下去,但是持续时间目前还不好说。

对于现在的高考学生来说,4年后哪种专业能成为就业热门目前还很难下定论。但是,能够看到的是,民营经济一定会成为热点,应该成为吸纳毕业生的最大群体。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也介绍说,调查发现,就业难的毕业生中,来自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较多。袁岳解释说,这与毕业生城市社会资源的缺乏关系很大。

第5篇:浅谈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大学生就业

浅谈中国当前经济形式与大学生就业 班级09电材1班 学号3109006867 姓名李汝鹏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认为很有必要关注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但前提是要懂得分析当前的情况然后做出相应的调整。下面就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式与大学生就业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在2010年整个中国可以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经济政治地位民生等等方面。在经济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局面已经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在不断地加深。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周边的经济形势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同时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在此同时中国内部的经济持续增长国民生产力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对外有2010年的朝鲜核问题与钓鱼岛事件。究

1、努力学好大学基本课程学精专业课程。在做到学习生活两不误的条件下涉猎学科以外的书籍拓宽自己的视野掌握相关技能做到全面发展。在这个机器横流的世界掌握精湛的技术才是人生发展的根本条件。

2、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了解当前经济形势。关注中国对内对外的政治态度与经济对策及时掌握国外经济情况时刻注意自己与自己发展前景有关的资料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的改变紧跟着经济发展的脚步。

3、利用在校时间提高自己创业能力。积极参与各种创业技能大赛将自己学到的真理用实践来证明。当代的经济形势下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而不是理论型。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懂得政策。不过我们要懂得利用政策必须学会相关的法律知识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自己人生发展的目标。 而对于已经离开校园的大学生来讲下面几点很重要。

1、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再创业。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滞后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就业能够增加我们的社会经验与资本而在获取足够的经验与资本的条件下创业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改变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在求职过程中有些人会产生不敢就业和急于就业的极端心理。这就造成了一部分人信心不足甚至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有些人更是没有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就去茫然就职这样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得不到任何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有目的性计划性地就业。 不仅仅是在中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是迅速的所以我们就要时刻把握住经济发展的脉搏不能落后。一个大学生面对社会的瞬息万变必须时刻关注世界的发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到有计划有规划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6篇:当前自身就业形势的认识

09建环2班090410张慧欣

作为大四的毕业生,要面对的问题接踵而至。

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但是对于选择找工作的学生就必须面对毕业等于失业的情况。很多时候我们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归咎于沉寂的经济和人才过剩上,但是这并不是全部,自身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一.社会原因

作为大四毕业生,我认为自己在面临“就业难”的时候,最困难的是用人单位所提出的要有工作经验的要求。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是我们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如大家所知,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不比专科生或者高中毕业生容易。总的来说供过于求是很重要的原因。由于搞笑的扩招,导致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不得不说大学四年生活,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大部分时间我们都把时间花在背知识点中,相对而言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却极为薄弱。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二.经济原因

大四毕业生不像大一大二,完全处于校园生活中,作为毕业生,我渐渐开始接触和了解这个社会。我知道金融危机对于就业直接影响,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虽然我并不是很了解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一系列国际社会金融问题,但是从日常生活就可以体会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生活和就业的影响。大学生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消费者,而金融危机引起的人民币贬值,让我们知道只有工资高才可能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消费需求。

三.自身原因

一方面,作为大学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多少会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同时基于自身消费水平,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大学毕业生,哪怕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我们必须知道现实是残忍的这个事实。因此,我认为刚毕业先找一份工作比工资的高低重要,在慢慢的工作生活中积累经验,等能力变强之后再去找更好的职位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另一方面,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作为毕业生所能做的仅仅是尽量把自己的简历做得更加美观,在简历后面附上更多的证书复印件,然后在网上海投,或者拼命去挤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希望能有好的结果,但即使这样,四处的周旋仍然毫无结果,大部分投出的简历都没有回音。经历的次数多了,就开始认识到其实找工作的过程是一个自我了解的过程,只有真正了解自己了,才会更有希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了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更好的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我认为做到一下几点是有必要的

1.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规划学习的能力即大学生应根据其职业发展的趋势,并结合个人发展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或方式的能力。

2. 认真做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就业能力。

第一,要有确的职业理想。

第二,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第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第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3.提高自我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4.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心理素质,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锻炼自己坚忍不拔的性格;在求职中,充分了解就业信息,沉着、冷静应对所遇到的困难,用积极的乐观心态克服一切困难。

5.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乐业和敬业精神,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劳动态度,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在职业活动中团结协作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7篇: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认识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90年代末开始的大学扩招造成大学生毕业过剩,就业压力增大;前几年的金融危机更使大学生就业难上加难。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如下: 1.经济原因

我国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状况有很大的责任。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社会生产力低下,制造业多,但是科技含量不高。我国很多企业都是生产初级产品或低科技产品,很难用到高科技人才或用很少高科技人才,这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我国产业机构对大学生的就业很不利,由于我国很多企业都以生产低科技产品或初等产品为主,所以企业给职工的工资普遍偏低,一般的大学生寒窗十六年,父母在其身上投资相当巨大,怎么能忍受低工资?

08年9月金融危机的爆发直接影响各行业就业,并因此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由于无数企业、公司相继倒下,这导致了全球的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不仅我国大学生就业难,而且全球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都难。经济危机的浪潮下,资本主义国家收到的影响远比我们国家要大,很多在异国留学的学生选择回国就业,这一海归增多的现象会导致我国的当代大学生竞争力减小,竞争压力增大,竞争到就业岗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2.社会原因

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正在进行计划生育,但是人口基数大,我们这一代刚好赶上大学生人数多的时候。再加上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岗位不多,竞争人数多,因此很多大学生竞争不到好的工作,甚至毕业等于失业。由于近几年失业大学生的不断累积,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压力将逐年递增,大学毕业生的失业大军正不断壮大。普及大学本科教育的年代正在进行中,我们国家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之中,但是我们国家的就业体制不能符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的需求,这也导致一些地区大学生的工资难以比得上农民工。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当然,大学生就业难还与社会上的就业存在“关系户”有一定的关系。“关系户”、“走后门”不仅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更让大学生们为就业头痛不已。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

3.自身原因

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自我认识和社会观念不足,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本着“学历第一”天真的想法,希望自己能找到专业对口,薪水可人的工作。殊不知,用人单位注重工作经验,而应届毕业生只能说出一大丢理论来纸上谈兵,缺乏实践。所以大学毕业生不要自以为是,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目前状态的工作。

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呢? 下列对解决该问题做出相应的对策。 1.政府方面

政府要发挥它的宏观调控作用,就要通过各种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首先实现经济稳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含量;其次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市场竞争意识;第三,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缩小自主创业制度的门槛,同时减轻能扩大就业微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税负,大力支持和发展我国的服务业、中小企业、集体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第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五,健全市场法制建设维护企业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努力规范就业市场;最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服务功能改善就业评估体系和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2.社会方面

企业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在保证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接纳更多的大学生。在这一点上,企业领导人应该设身处地的为大学生们着想。也许他们也是从大学里走出来的,也面临过就业的问题,也许这些大学生就是他们的师弟师妹,他们难道就不念同门之情,就不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报答自己的母校。

作为工作第一线的各高校,更是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行动做好就业工作。各高校均成立以党政一把手牵头的就业工作领导组织,内设专门的办事处室。注重对毕业生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广泛搜集信息,形成信息传递网络,建立实训基地和内部常设市场。

3.大学生方面

大学毕业生要充分利用整个社会营造的就业市场,按市场规律办事,把个人融入其中。也就是说,面对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不能“等、靠、要”,更不要指望天上会掉馅饼。要以积极态度,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综合竞争能力。

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敬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其次对文明礼貌、气质和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等也很讲究。这就要求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实践技能,更要有很高的个人素质。

第8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的论文

《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 结 业 论 文

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的论文

【提 要】随着各高校连年扩招,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连年增长,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愈来愈困难, 虽然政府方面也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在这种形式下,毕业生们将会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形势 经济发展 择业 竞争 与时俱进 就业观念 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

【正 文】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靠社会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一、是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毕业生的就业,将形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是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

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亟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三、是认为高学历等于高就业能力。

这是目前我们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能力是与活动要求相符合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固定下来的概括的心理活动系统。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专业性教育,既可以是学术性的专业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性的专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过分偏重学术性专业教育的特点,因此这种教育下的高校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这些显然是相当一部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所缺乏的。

-1-

《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 结 业 论 文

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五、是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找工作存在误区,很多人不愿意到县和乡镇企业发展,只想呆在市区,就是没有工作也要呆在那里。而外地人来浙江工作就不那么“挑剔”,愿意到小地方就业,这对本地学生也能产生一种激励。同样地,到各地去招收高层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实现一项技术突破或带来了一些新项目,能够给我们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在小的城镇,那里还有一些岗位没有人愿意去干,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始流向小城镇,这是现在大学生的一个就业趋向。在城市里各个工厂,学校,等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已经不缺人了,在大城市找工作简直等于自找没趣。

二、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

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与现实社会自然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三、自我认识,自我了解不够准确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气质和性格往往对人选择职业和事业成功有很大影响。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2-

《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 结 业 论 文

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一、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在心理上必须从社会进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来加深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自觉地正视社会现实,转变观念,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二、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三、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四、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五、全社会和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要有所改变。

-3-

《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课 》 结 业 论 文

在市场就业的情况下,大学生个人的就业观念需要有一个转变,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调整。比如,最近上海市大学生求职时出现了“三多三少”,即东部多、西部少,城市多、农村少,外企多、国企少的现象。由于就业观念的不适应,有的大学生盲目跟潮,有的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还有的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目前,社会、家庭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就业不能认同,接受不了大学生失业的现实等等,这些都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

在我们就业过程中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

还要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 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现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天天的增加,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应付多变的市场,为我们的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我们以后的生活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葛寿昌主编《劳动经济学》1998年5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黄昌建.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02)

3、王裕国陈爱民主编《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问题》 2000年6月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4-

第9篇: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就业率比较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反,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个社会问题,既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发展,也不利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相关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网站相关信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创下历史新高。相对于大学生毕业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大学生相继毕业,从2002年开始,大学生就业率就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据相关统计,2002年大学生就业率就比2001年降低了10%,2004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3%,2005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2.6%,而到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0%。随着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要达到749万,堪称最难的就业季。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纵观我国各个高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其所设置的内容和课程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难最大的归因在于结构性过剩的矛盾。

1.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当前的家长和大学生自己都比较倾向于去政府事业单位、国企等相关单位就业。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身的就业期望也就越高。就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来看,他们的就业观念与现实岗位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抱有比较高的期望。他们比较倾向于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单位。如果社会中的就业岗位不能够满足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时,他们就会陷入失业的状态。

2.大学生供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纵观我国各个高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短缺,而社会需求不太高的人才高校有着重培养,导致供过于求。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终归因可以说是供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从实质上来说这是一个结构性过剩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绝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仍然是远离市场需求的。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比较陈旧,部分教师也没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部分高校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从而引发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3.就业市场环境不规范的影响

就业市场环境是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领域,就业市场环境不规范、不公平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常就业。就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环境来看,就业环境不规范、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单位片面强调学历观,有许多企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中就现状了

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歧视和崇拜直接降低了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环境,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正常人力资本发挥应有的功效;另一方面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存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正常现象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这种就业不公平、不公正既有在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有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就业市场环境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到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直接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大学生。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反,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个社会问题,即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发展,也不利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针对此,笔者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强政府积极引导,规范就业市场环境

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对大学生正常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环境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规范就业市场环境。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员工的招聘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选拔人才,要消除学历、学校以及性别偏见和歧视。完善用人制度,在选聘员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用工条件,消除人为偏见和歧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就业政策。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约束用人单位的各种歧视和偏见行为,以制度或者法律的形式消除人为歧视和偏见,为大学生的正常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高校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教学与就业相结合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针对此,笔者应该高校在新形势下应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教学与就业相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这就需要把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出多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一方面高校应该更加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着力推进和完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选择新的教材。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是运用单一的教材,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选择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新教材。通过科学合理选择教材和完善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多层次和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就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来看,他们的就业观念与现实岗位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抱有比较高的期望。他们比较倾向于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单位。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就业。因此,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需要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起大众化就业的观念。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加强政府积极引导,规范就业市场环境;高校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教学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措施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大学生的正常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J].求是.2013(20).

[2]春英.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构建[J].人民论坛. 2012(32).

[3]郝晓艳.大学生就业难及其解决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潘振华(1961.8.31-),男,江西宜春人,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副教授,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经济法、就业创业教育研究。

上一篇:幸福在哪里公开课下一篇:教材使用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