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共8篇)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篇1

国家统计局连日来发布的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表明,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我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

1、我国GDP从世界第十升至第四 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1978年,我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十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1979年至2007年,GDP年均实际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平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也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平均增长3.0%的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年至2006年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在此基础上,2007年一年又增加3.76万亿元。

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由1978年的第十位上升到目前的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折合成美元,我国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280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3.7%、日本的74.9%、德国的99.5%,分别比1978年提高17.2、59.7和78.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也有明显上升,1978年为1.8%,2007年提高到6.0%。

2、我国跃居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

经过30年的大发展,我国人均GDP成倍增加,在由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1987年的1112元后,1992年达到2311元,2003年超过万元大关,达到10542元,到2007年又迅速攀升至18934元。扣除价格因素,2007年比1978年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8.6%。人均国民总收入也实现同步快速增长,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236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使国家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78年国家财政收入仅1132亿元,2007年,国家财政收入已经超过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1979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14.1%。

同时,我国外汇储备实现由短缺到富足的历史性转变。

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仅1.67亿美元,人均只有0.17美元,折合成人民币不足1元钱。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壮大,经常项目贸易盈余不断积累,1990年外汇储备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亿美元;1996年超过千亿美元,达到1050亿美元;2006年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位;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扩大到1528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3、贸易进出口额中国位居第三 利用外资自2002年以来一直居世界前三

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位次已由1978年的第29位跃升到2007年的第3位,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也由0.8%提高到7.7%。

改革开放前,我国基本上处在封闭半封闭状态,对外贸易规模较小,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0多亿美元,利用外资基本是空白。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对外经济逐步实现大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由弱变强、空前提高的30年。

2007年进出口总额21737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04.3倍,年均增长17.4%。其中,出口增长18.1%,进口增长16.7%。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8%,提高57.1个百分点。我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由1980年的49.7%上升到2007年的94.9%。以食品、农副产品等为主的初级产品出口占

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07年的5.1%。与此同时,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快速增长,而初级产品进口额占比下降。

同时,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1979年至200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7602亿美元,平均每年262亿美元,2002年以来利用外资一直居于世界前三位。对外投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2003年到2007年,对外直接投资额(非金融部分)分别为29亿美元、55亿美元、123亿美元、176亿美元和187亿美元。

4、制造业大国地位初步确立

22个大类中,7个居世界第一,15个名列前三

根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资料,1995年至2000年,我国制造业年均增长9.3%,比工业化国家快6.1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4.0个百分点;2000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11.2%,比工业化国家快9.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快4.2个百分点。按照2000年不变价计算,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由1995年的5.1%上升到2007年的11.4%。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我国制造业占世界比重在7个大类中名列第一。其中,烟草类占比49.8%,纺织品类占比29.2%,衣服、皮毛类占比24.7%,皮革、皮革制品、鞋类占比33.4%,碱性金属占比23.8%,电力装备占比28.2%,其他交通工具占比34.1%。有15个大类名列前三。

5、中国能源总自给率达90%

发电装机容量30年增长11.6倍

能源不仅关系到经济能否取得稳定的增长动力,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增加能源供给。30年来,通过不断大幅度地增加能源投入,我国能源生产能力大大增强。

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23.5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2.8倍,年均增长4.7%,已经成为世界上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能源生产国,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在主要能源中,2007年原煤产量25.26亿吨,居世界第一位,比1978年增长3.1倍。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篇2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建国后, 毛泽东的集体经济思想及实践, 是在一个复杂的变化的过程中实现的。其核心在于:走社会主义道路要发展集体经济, 不能动摇。但是他追求“一大二公”, 搞升级过渡, 刮“共产风”, 使得社会主义事业发生挫折, 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遭到一定破坏。

1949年9月政协通过了《共同纲领》。在《共同纲领》中规定:“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为整个人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政协的《共同纲领》, 建国以后, 新中国将继续搞一段新民主主义, 等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在迅速恢复的基础上得以发展。这个过渡时期总路线简称为“一化三改”。“一化”即“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的主要任务是“变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个体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实践证明, 毛泽东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 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对个体农业, 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 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

之后, 1955年7月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指出:“我们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采取了逐步前进的办法。毛泽东在《一个从初级形式过渡到高级形式的合作社》一文按语中指出:对于条件已经成熟了的合作社, 就应当考虑使它们从初级形式转到高级形式上去, 以便使生产力和生产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在建国初期, 广泛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政治斗争和经济变革, 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 但在一个有几亿人口的农村, 把合作化当政治运动来搞, 难免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也就导致了毛泽东集体经济思想的一个误区: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一) 小平同志的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邓小平经历了中国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各个阶段: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及农村改革之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经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总方向, 这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早在1980年中国农村改革之初, 邓小平就提出了“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的论断。此后的十多年中, 他一直强调在中国发展农业集体经济的必要性。1984年3月14日, 在与胡乔木、邓力群谈话时再次强调集体经济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总方向。1985年11月24日, 同薄一波谈话时, 薄一波谈到农村党员干部在发展经济中的三种情况时, 邓小平指出:“……将来还是要引导到集体经济, 最终要引导到集体经济。”1992年, 在审阅中共十四大报告稿时的谈话中, 邓小平指出认为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这包括:

1、农业集体经济必然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集体所有制。1992年7月, 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 农业也一样, 最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

2、农业集体经济活动的主体是集体, 而非单个的农民。也就是说, 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决定了, 农业的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活动主要由集体组织。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 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

3、农业集体经济内部, 成员共同劳动, 实行民主管理。这是由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决定的。

4、集体经济有多种组织形式。1962年, 中国拆散人民公社所有制, 个别地方愿意保留, 农村出现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和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并存的情况。可见, 在邓小平的思想中, 农业集体经济并不是单一的模式。

小平同志认为: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会有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就是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农业的集体化、集约化、现代化, 是邓小平一贯坚持的思想。他概括了集体化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是:机械化水平提高了, 管理水平提高了, 多种经营发展了, 集体收人增加而且在整个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了。而且他认为这种转变不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形式, 而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

(二) 新时期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

在新时期, 胡锦涛认为当前农村工作在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搞好扶贫开发,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切实解决“有钱办事”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中 (2007) , 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 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对邓小平理论认识的深化。这是对邓小平所同志的所说的“两个飞跃”的进一步概括和总结。中国的农村集体经济经过家庭责任制, 充分释放农户分散经营的能量后, 中国农村经济正处于集体经济“二次飞跃”的转轨时期。

三、总结

从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变迁可以看出, 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在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它会不断创新, 尤其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即主要通过个体、私营、合伙、合作制和吸引外部资金的股份制等形式, 来促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向城镇化的转化, 使资源配置适应市场的要求打破地理空间而不断优化。

摘要:文章通过认真梳理中国农村集体经济思想的变迁, 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在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它会不断创新, 尤其是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思想变迁,中国

参考文献

[1]、张恒杰.毛泽东论集体经济[DB/OL].集体经济创新网, 2010-03-15.

[2]、赵智奎, 彭海红.邓小平的农业集体经济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5) .

[3]、朱有志, 肖卫.集体经济“二次飞跃”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J].求索, 2007 (11) .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篇3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启示

收稿日期:2009-10-17

作者简介:阚秀玲(1968-),女,黑龙江龙江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学。

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限制发展时期(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之前,经过抗日战争以后的认识积累,在新中国成立后搞一段新民主主义已成为党内共识。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并存构成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对这五种经济实行“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的方针。建国之初,由于坚决地全面地贯彻执行了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经济建设方针和《共同纲领》的规定,实行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调动了各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新中国国民经济在极其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国家的积极扶持和正确引导,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为我国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得到较快恢复作出了贡献。

1953年底,国家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公布实施,标志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政策的重大变化:由团结资产阶级,转到用和平的方法,消灭资产阶级和改造资产阶级分子;由保护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到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至此,中国的私营经济被消灭,非公有制经济作为“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而被彻底排斥。

第二阶段:恢复发展时期(1979-1991)。

改革开放初期,安置返城知青就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1979年起,中央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鼓励和扶持城镇待业人员自谋职业。1982年党的十二大指出:“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同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通过《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从此,个体经济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就业问题,允许、鼓励个体劳动者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在社会上、理论界基本没有引起多少议论并且很快形成了共识。但是,面对私营经济的重新发展、崛起,引发了人们的激烈争议。争论焦点在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能不能允许具有雇工剥削的私营企业存在与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采取了“等一等,看一看”的方针。1983年1月,中央在《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对超过上述规定雇佣较多帮工的,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而应因势利导,使之向不同形式的合作经营发展。”(俗称“三不”政策)1984年12月,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一动,群众就说政策改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中央对雇工问题的“三不”政策和“看一看”的方针,为后来私营经济发展留下了一条生路。

中央在经济“看一看”和大量调查及实践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时作出了历史性的决定。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承认和肯定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第一次明确指出私营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提出“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党在私营经济问题上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1988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第一次被写进了宪法。从此,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被纳入到法制轨道,进入了合法的阶段。

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时期(1992-2001)。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发表南巡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对非公有制经济此后的繁荣具有决定性意义。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3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通过第二次宪法修正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写进宪法,这为私营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舞台和发展空间。

在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大批体制内的人士纷纷下海,自主创业,这不但开始从根本上扭转人们陈旧的择业观念,也从人才、资源等方面大大增强个体私营经济的实力。此外,在这个阶段,大批的乡镇企业实施改制,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私营经济,成为私营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到1996年底,个体工商户达2704万户,比1991年底增长近一倍;私营企业达到81.92万户,比1991年增长了7.6倍。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随后,1998年召开的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十五大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论述,通过法律程序列入了国家根本大法。至此,个体私营经济从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地位上升到“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私营经济步入了新的迅速发展的轨道。1998年,私营企业户数突破100万户,达到120多万户。

第四阶段:稳定发展时期(2002-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十六报告,向全党全国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发展私营经济将由政策推进转向制度保障,是非公有制经济理论政策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涉及非公有制经济内容最多、最丰富的一次。既有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定位问题,也有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问题,还涉及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内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问题。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报告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两个平等”的思想,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非公制经济占GDP的65%,占出口的68%,纳税近60%容纳就业人口占80%,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最具活力的发展引掣。

二、非公有制发展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对中国国情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由于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使得中国超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而进入了社会主义。但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可以超越,并不意味着我国可以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进入成熟的社会主义。这一历史矛盾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必然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前,我国为了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超前消灭私有经济。结果,生产力发展严重受阻了,教训不谓不深刻。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状况下,只能选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启示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程。

从1956年到1978年,我国对个体私营经济采取排斥政策,尤其是十年“文革”期间,对个体私营经济进行“围、追、堵、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重新恢复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冲破了长期存在的“左”的思想束缚,开始允许个体私营经济存在发展。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掀起了思想大解放的浪潮,明确回答了多年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非公有制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明确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突破性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和政治地位得到确定和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赢得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发展趋向稳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的过程,是解放思想的过程。我们的思想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的思想越解放,就越能够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启示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党和国家一系列方针政策支持鼓励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国家对私营经济采取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并在1956年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私营经济在中国基本绝迹。1978年至今,私营经济“春风吹又生”,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成长,离不开思想解放,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从“资本主义尾巴”到“必要的有益补充”,再到“重要组成部分”,从“两个毫不动摇”到“两个平等”,党和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理论政策的一次次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自主创业的热情,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得以竞相迸发,大大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篇4

新中国6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思想理论上说,这是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丰碑。怎样总结它的基本经验?这有多种视角,可以进行这样那样的概括。本文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思路着重论述五点。

一、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指南

实事求是思想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获得辉煌成就的伟大指南。

首先要讲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思想来概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使之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个伟大贡献。作为思想路线,它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工作取得成就的基本经验。新中国60年的历史发展也证明:凡是凯歌行进之时,就是坚持和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思想所获得的丰硕成果;凡是发生曲折和挫折之时,都是违背实事求是思想种下的祸根;最后纠正错误、拨乱反正,也要高擎实事求是思想旗帜,才能使党的路线和作风,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新中国60年按照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前“30年”和后“30年”。先看前“30年”的情况。新中国建国后头8年在总的方面坚持了实事求是思想,遭受战乱破坏的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新民主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八大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一五”计划进展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邓小平同志说:建国后的前8年,我们搞得不错,政策是恰当的,发展是健康的,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当然,在个别方面也存在不实事求是的缺点。但是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党的指导思想就逐渐违背甚至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作风,“左”的错误越来越严重。邓小平同志总结这段历史指出: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犯了“左”的错误,后来又搞“文化大革命”,走到“左”的极端。这一“左”,差不多整整20年。他强调:“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对前“30年”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

1978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批判“两个凡是”,就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高扬实事求是思想的“30年”。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实事求是思想本身的内涵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被正式确立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被视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虽是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但它被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由邓小平同志首次倡导的。他在1980年2月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1982年十二大的新党章基本沿用这个表述。邓小平同志还十分强调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他在许多讲话中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统统归结为“实事求是”,明确指出“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过去我们打仗靠这个,现在搞建设、搞改革也靠这个。”在党代会报告中,比如十四大和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思想路线内涵时,对邓小平同志讲的“解放思想”和江泽民同志讲的“与时俱进”思想还展开作了分析,强调改革开放实践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也是从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拓展实事求是思想的内涵。

二是创造性地运用实事求是思想拨乱反正,制定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之源。

实事求是被明确为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之后,也就成为在实践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意识形态上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根本点。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上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基于这个思想,在进行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拨乱反正的同时,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的转变历程。实事求是思想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获得辉煌成就的伟大指南。

二、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新中国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小平同志讲到我们国家的历史经验时多次指出:“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这是说到了问题的根本。

什么是社会主义呢?最核心的是社会主义本质问题。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归根结底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式,认为社会主义有五大要素: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构成社会主义的总体概念。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开始探索这个问题,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如果不能采取正确政策,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经过长时间深邃思考,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个界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为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奠定了理论基础。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还在于不了解我们国家所处的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即一是没有把握好社会主义的本质,二是没有认识到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那时犯“左”的错误的一个重要理论根源。我们党在1981年的《历史决议》中就提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问题。党的十三大,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两个方面,阐发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作了新的界定,强调在这个阶段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2月,中央领导人撰文,进一步指出:讲初级阶段不光要讲生产力的不发达,还要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够完善和不够成熟;它有两大任务: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一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这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又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就是一切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个创造性发展。

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政治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即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第二大要素,即作为一个基本点的四项基本原则;第三大要素,即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

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那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则主要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即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基本路线的初始思想,在改革开放前已经有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有三大要素。第一大要素,即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党的八大决议已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第二大要素,即作为一个基本点的四项基本原则,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尽管那时没有这样的说法。另一大要素,即改革开放这个基本点。在党的八大前后也有许多很好的思想,但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这两大要素都不牢固,没有一以贯之。上面三大要素更不可能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不断总结经验,十三大对党的基本路线内容第一次作了明确概括,并将其称为我们党的主要经验。此后,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指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最重要的是要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进一步强调它的理论意义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新中国发展进步选择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经济体制和机制

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具创造性的探索和回答。

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世界现代经济理论的一大难题。上世纪2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共产党人和非共产党人就在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它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一直没能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的领导人虽然没有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认识,但毛泽东同志等已提出社会主义需要发展商品生产的思想。难能可贵的是有的经济学家(如孙冶方等人)对此作了艰苦的探索,但是不仅被埋没了,而且被视为“异端”遭到了批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我们党逐渐找到了破解这个理论难题的途径。从实践层面说,一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引发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二是兴办经济特区推动形成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为探索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实践基础。从理论层面说,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的论断,为探索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体制作了重要理论准备。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做报告,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使我们国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理论的创立,是一个伟大的创造,破解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一大难题,使我们党不仅实现了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认识的飞跃,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有巨大改变。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最伟大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发展。

五、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新中国发展进步,探索到正确的发展理念,总结出正确的发展规律

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对发展的认识不断地走向全面和科学有密切关系。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肩负着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都在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说到底,就是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艰辛探索。既然是探索,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就会有胜利的欢悦,也有曲折的痛苦。三年“大跃进”和十年“文化大革命”,就是在发展问题上误入了歧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也包括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内,从此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当然,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放到集约、由把握精要到更加科学全面的过程。由于国情的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在发展巨变的同时,前进中仍面临着不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新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回答了在中国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采取怎样的发展方式,来建设社会主义;在理论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赋予党的发展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实现了由以社会为本的发展观到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上述三个问题,即一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我看来,是许多法宝中最重要的三大法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篇5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穿的方面,人们穿着向“成衣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生活中人们印象最深刻、最直观、最生动的变化莫过于衣着服饰的变化。十几年前,人们服装主要以“灰白”、“军绿”为格调,样式陈旧。可如今,人们穿着成衣化大大提高,衣着讲究美观、舒适,款式繁多且变化快。以往注重服饰厚实耐穿的观念,遂嬗变为追求衣著新颖雅观,部分高收入阶层的妇女日就华丽。黄金项链、脚手镯,以至袒肩露胸的上衣和超短裙,已在部分青年女子身上出现。

住的方面,住房成套率明显提高,居室环境大为改善。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住房建设速度的加快,一批“安居房”、“解困房”和居民小区相继建成,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甚至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小洋楼或者是别墅形式的楼房。

居民日常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个在六、七十年代曾代表富有标志的“老三件”,曾经是多少人的向往和梦寐以求,并且成为人们追求的奢侈品,时过境迁,居民家庭的耐用品演绎了两次更新换代。

最后,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国民的寿命的提高和改革开放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也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篇6

洛夫、昌耀、食指、严力、韩东、伊沙、徐江、沈浩波、尹丽川、春树……阵容强大,群星璀璨。这是《1991年以来的中国诗歌》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每一位入选者都该感到荣幸,并且保有虔诚之心和感恩之心,在未来的写作中用更优秀的作品丰富自我内心的厚度。

724页,上百位诗人,近千首名作,带你游览当下华语诗歌的 “秘密花园”,你看到的不是诗,而是诗的黄金。

作者:老K

新中国以来的经济形势 篇7

景气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半年,夏粮产量比去年同期略有减少,但仍处于历史第二高位;受生猪和马铃薯价格上涨的影响,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继续提升;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务农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食品消费实际需求保持平稳增长。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农业经济景气指数(2003年增长水平=100)为101.3,与一季度基本持平(略升0.1点)。以上数据表明,农业经济总体上延续年初以来的平稳运行态势;二季度,农经预警指数为96.7,比一季度低6.6点,继续在显示正常的“绿灯区”运行。

从未来预期看,一方面,6月底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洪涝灾害,局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严重,极端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压力;与此同时,多数大宗农产品价格走弱,农民增收压力加大。

另一方面,我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重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以适应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农业部表示将投资15亿元支持农业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以推进农业的绿色发展,农业景气有望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发展历程 篇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把发挥港口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不断调整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上海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上海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支援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港口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中国;上海港;历史发展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F552;K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22-04

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没有港口就没有上海这座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把发挥港口优势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障,不断调整和创新港口布局、完善港口功能,实现上海港的飞跃式发展。同时,上海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支援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港口发展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

1949—1978:在恢复中发展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心,是长江入海的咽喉,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几乎囊括全国20-30%的地区。这种“襟海带江”的地理优势,使得解放前的上海已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口岸。但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得上海港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

短期制约因素:战争环境对上海港发展的持续影响。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从大陆败退台湾时,对上海港口设施和港内船舶实行了全面破坏,凡能开航的轮船几乎全被劫走,不能劫走的被凿沉,整个水上运输处于瘫痪状态。据统计,1949年5月底,上海港共有公营船舶189579.08吨,私营船舶58219.46吨,分别只占1949年初的42.7%和11.5%[1]。上海解放不到一周,败退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即对上海口岸实行武装封锁,企图以此阻止上海内外交通,断绝粮煤及工业原料的供给。同年6月起,其还对上海市区进行空袭轰炸,目标不仅是电厂、车站、桥梁等重要设施,也包括码头和船舶。这些因素对上海港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1949年1月至5月上海港的进出口货值占全国的61.72%,而6月至12月仅为15.39%[2]。

长期制约因素:对外贸易环境的改变使得上海港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经济封锁,我国积极调整对外贸易的重点,把苏联和东欧国家作为主要贸易对象。1950至1952年,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由33.5%上升为81.3%,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比重则从66.5%下降至18.7%[3],这一趋势在“一五”时期更为明显。同时,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的特殊地位,以其为基地,与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展转口贸易。

我国外贸重点的转移,带动了内陆贸易和以港澳地区为基地的转口贸易的发展,但对上海而言,作为我国航运中心和外贸中心的地位则有所削弱,1946年上海的进出口货值曾占全国的80.25%,但1950年仅占全国的19.47%,1951年为10.01%,1952年进一步降至9.94%,1953年虽有所回升,也仅为10.3% [4]。

上海港作为我国物资流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仅对上海自身的发展影响巨大,更关系着全国的发展。面对这两方面的制约因素,上海着力解决恢复并充分发挥上海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这个关键问题。

一是在港口发展的定位上,把为国内生产服务作为上海港发展的主要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委即提出,要把为国内生产、为全国人民服务作为今后上海一切企业生产的方针与发展的方向,“我们建设新上海的方针,就是要把过去帝国主义买办官僚剥削压榨中国人民的旧上海,变成为国内生产与为中国人民服务的新上海”[5],这也决定了上海港发展必须立足于为全国经济建设服务,致力于实现从一个以外贸为主的港口向一个内外贸并重的港口转型。

1955年11月5日,毛泽东在视察上海港时说,上海是我国的第一大港,又是一个国际港口,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港口,一定要把它管好[6],要求上海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要推动上海自身的发展,更要支持全国的发展,发挥沟通国内外的作用。

二是在港口发展的举措上,充分利用现有设施,不断提升港口运输现代化水平。“一五”时期,由于资金投入有限,上海港把发展重心放在充分利用港口现有条件,通过开展生产改革、改善工作条件、添置各类设备,提高港口装卸的机械化程度。从1954年起,对港口各装卸作业区道路进行修建,港区内和港区间基本连成一片,浮码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固定码头,推动上海港的运输效率提高110.9%,港口装卸效率提高184.3%[7]。1958年至1960年,上海港基本建设形成第一次高潮,投资额达7020万元,为“一五”计划时期的3倍,新建一批泊位和水陆联运码头。1973年起,根据周恩来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上海港掀起第二次建设高潮,三年中共新建、改建22个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9个),为全国同期最多。

三是在港口发展的管理上,建立统一机构作为组织保障。1949年10月,以接管的上海航政局为基础,在华东区财政经济委员会运输部领导下,成立“华东区航务管理局”(1950年5月起改称为“上海区航务管理局”)。1950年10月撤销“上海区航务管理局”,成立“上海区港务管理局”,为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的直属机构。它的建立,结束了旧上海港的分散混乱状态,统一了港口的行政管理和生产业务。

虽然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和国内政策对上海港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但在中央的支持下,上海市委、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上海港的货物吞吐能力不断提升。“一五”时期港口生产平均年增长21.2%,1955年完成吞吐量1476.4万吨,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1936年的1400万吨[8];1957年更是达到2248.8万吨,超额完成“一五”计划规定的吞吐量指标。上海港的发展不仅成为上海自身发展的有力支撑,而且成为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

1978—1994:在转型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处于改革开放“后卫”位置的上海,面临着历史遗留的老问题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新矛盾叠加交织的困难和考验,开始重新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先后制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提出上海的发展要走改造振兴的新路子。其中,如何发挥上海港的独特优势,成为推动上海城市转型、实现上海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方面,明确提出了“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港口”,强调要“充分利用在历史上形成的工业生产、科技文化、金融贸易等技术基础和良好港口条件”。1985年2月,国务院批转《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确立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基本思路:到20世纪末“努力建设成为开放型的、多功能的、产业结构合理的、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技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发挥对内和对外两个扇面的作用,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开拓新型工业,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上海发展的战略选择。《汇报提纲》特别强调,上海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广泛的国际联系。上海应当发挥这些优势,依托经济区,服务全中国,面对太平洋,通向全世界,勇当全国四化建设的开路先锋。次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规划方案》并未停留在城市布局、市政公用设施等一般意义的城市发展内容上,而是对上海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作出全面规定,指出:“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重要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文化中心。同时,将建设成为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另一方面,结合上海推动改革开放的新要求,以及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上海港空间布局和运输方式的重大转型。进入新时期,上海港作为重要的物资运输通道,对上海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起到了保障作用。如1984年时全市所需的91%的煤炭、82%的石油、55%的钢材、28%的矿建材料、69%的木材和75%的粮食都是经由港口进入上海的[9]。尤其是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外贸吞吐量在港口总吞吐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976年时,上海港外贸吞吐量在总吞吐量中所占比重为16.2%,1979年上升为20.6%,1980年进一步上升至21.1%[10]。对外贸易的发展、货物吞吐量的上升与上海港硬件设施相对滞后、航道条件局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货物压港、难以及时运出的现象要求对上海港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积极适应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港口空间布局从以黄浦江内老港区为主向长江口新港区为主的转型。从1979年起,上海港掀起了一次以建设集装箱码头和老港区改造、外移为重点的港口建设高潮。先后在黄浦江关港地区和长江口南岸的宝山地区、外高桥地区新建了关港、宝山、罗泾、外高桥一期、外高桥二期等新港区,使上海的港区范围从以黄浦江为主扩展至长江口。

积极适应国际航运业的发展趋势,上海港逐步向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方式转型。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就已开始采用集装箱运输的方式,到七八十年代,集装箱运输装卸速度快、质量好、船期短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承认,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导的海上运输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上海港对部分码头泊位进行改造,兴建一批现代化集装箱码头。1983年,在第十装卸区建成上海港第一个现代化集装箱码头。同时,上海积极开辟集装箱航线,建设通达环太平洋地区的干直线网络,吸引著名的外国航运公司在沪设立机构。至1992年,以上海港为枢纽,形成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7条,主要有上海至香港、日本、韩国、东南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波斯湾、地中海北岸、西欧、美国和俄罗斯海参崴等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运输航线。上海港在全国集装箱运输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1992年全年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3.1万TEU,占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26.4%[11]。这标志着上海港在港口现代化进程中取得重要进展。

这一时期,上海港在探索港口主要功能、生产结构、生产布局等诸多方面转型过程中,实现了港口发展的新飞跃,1984年上海港完成吞吐量10066万吨,首次跨入亿吨大港的行列[12]。

1995至今:在创新中发展

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对外经济交流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达到127.18亿元;作为上海腹地的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也是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呈现迅猛增长之势,这都要求上海港加强港口建设扩展货物交流的平台。不仅如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决策,上海实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其中,以上海港为基础的航运业的发展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支撑金融、贸易、信息等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建成高效的交通设施,才能使人才、物资、资金和信息的交流畅通无阻。为此,1996年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浙江、江苏的江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001年5月,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至2020年)》,明确要“把上海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四个中心”发展定位的提出,是对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深化和发展,既强调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建设“四个中心”体系中的支撑保障作用,只有同步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才能为国内外市场的沟通连接、为贸易所需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吸纳吞吐“通道”,从而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也突出了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在建设“四个中心”体系中的优先发展地位。

与建设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不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受到的政策限制较少,更容易发挥上海的主动性。2009年4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要充分发挥上海具有先进的港口基础设施、高效的航运服务体系、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广泛参与全球竞争的周边经济腹地等有利条件,积极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港、现代化港口集疏运体系、现代航运服务体系。2012年上海市第十次党代会也强调,要进一步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航运机构、航运市场和航运产业快速发展,航运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加快启动,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日益凸显。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目标的提出和发展,是对上海港发展从宏观到微观、从思路到实践的全面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

一是创新港口布局,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港的空间布局基本延续依托现有地理条件和港口资源、以黄浦江为主的发展思路,港口主要分布于黄浦江两岸和长江口。但随着国际集装箱船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长江口航道水深仅为7米,乘潮方能进出吃水9米的船,而作为远洋干线主要船型的第五、第六代集装箱船无法满载进出。

为此,上海虽然对长江口航道开展疏浚和整治,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航道水深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这一瓶颈问题,在1992年市第六次党代会上,上海市委就把深水港建设列为上海新一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并组织专家先后对北上(罗泾)、东进(外高桥)、南下(金山嘴)等建港方案进行论证。从1996年起,上海在交通部等国家主管部委的指导下,历经四年,分200多个专题,开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建设方案、港址论证和建设前期工作的研究。2001年3月,国家正式批复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立项。2002年6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至2006年8月竣工验收。洋山港二期工程从2005年6月正式开工,至2006年底建成开港、投入运营。继洋山深水港一、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后,三期工程于2008年投入运行。洋山港的建设,开创了远离大陆依托海岛建港和陆岛联动营运、港城同步发展的新模式,也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体上海港基本完成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转变。

通过创新港口布局,上海的港口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在洋山港区运量增长的拉动下,2005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全球第一大货运港。到201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新加坡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上海港的货物年吞吐量也已连续5年位居世界第一。

二是创新产业内涵,从货物装卸向提供服务发展。长期以来,人们对航运业的认识主要是对货物进行装卸,航运业发展的重心也集中于增加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上。但随着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把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实现港口功能层次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更加注重软实力建设,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提高航运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快航运要素集聚。1996年11月,由交通部和上海市共同组建的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运转。交易所发挥“规范航运市场交易行为、调节航运市场价格、沟通航运市场信息”三项基本功能,在加快培育和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航运市场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已基本确立了中国航运政策研究中心和国际航运信息发布中心的地位。波罗的海航运公会上海办事处等一批航运协会、航运人才培训机构、海事法律仲裁机构等功能性机构在上海集聚。同时,上海还积极吸引班轮公司、国际船舶代理公司和国际货运公司来沪开设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先后落户上海,马士基、东方海外、韩进、铁行等世界前20大班轮公司都把上海港作为基本港之一,世界上最大的8个船级社都在上海开设了代表处。

改善口岸环境建设。上海率先启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的“大通关”工程,2001年开始在空运提货时间、快件递送时间、电子报关系统、风险管理制度、一站式服务、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立法等七个方面开展试点,并于2002年底提前实现“大通关”目标。2003年在国家海关总署的支持下,正式启动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试点。上海口岸通关效率明显提高,已形成港口、航运、海关、国检、边防、外经贸、海事等部门密切合作的口岸运作格局;在航交所内设立“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集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报关企业、货代船代企业于一体,实施“一门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探索实行“无纸通关”、“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等通关模式。上海设立的国内第一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是目前国内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监管区域,有效提升了上海口岸城市的服务功能。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硬件、软件综合配套、协调发展。虽然目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就显著,但与世界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改变目前存在的重自然条件瓶颈束缚的突破,轻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的遵循;重泊位和航道的拓深、拓展,轻内陆集装箱疏运网络的延伸和完善;重码头货物吞吐量的增加,轻相关附加值的增值等认识不足,进一步完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疏运体系、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服务层级、强化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功能辐射,仍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8][9][10][12]上海港史(现代部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5. 80-81.221. 187. 214.

[2][4]上海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通志(第四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2914. 2914

[3]吴承明,董志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716.

[5]中共上海市委会对于粉碎敌人封锁和建设新上海的方针[A].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市党代会、人代会文件选编[C].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7.

[6]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毛泽东在上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183.

[7]上海市统计局编:胜利十年——上海市经济和文化建设成就的统计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78.

[11]上海港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港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252.

上一篇:请示领导的报告怎么写下一篇:从古到今的名言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