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创新教育的主要方法

2023-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创新人才要调整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结构, 实行灵活多样的方法, 激活学生思维, 营造创新环境, 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和个性原则,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为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职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对知识的合理吸收、理解和运用, 由于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 院校不可能交给学生终身所需的知识, 因此教给学生一种基本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应把教学过程由传授和记忆知识转变为学生发现信息、加工信息、研究问题、增长知识的过程。创新教育要注意个性化教育, 要营造一个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氛围。因此院校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逐步改变整齐划一的陈式, 深入开展专业教学改革, 实行多种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和创造。

二、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一) 要营造一个“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学术环境

在创新教育的精神环境建设过程中, 学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 大张旗鼓地推崇创新, 鼓励创新, 使之人人皆知, 创造浓厚的环境气氛;树立师生中的创新典型, 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 为师生员工提供可资模仿的具体榜样;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培训和教育, 使师生员工系统接受和强化认同学校所倡导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文化。从深层角度看, 还必须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和师生观。首先, 要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发展学生的特长, 鼓励学生的独创性, 努力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其次, 要确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改革不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和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及富有安全感的交往过程中, 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念, 大胆求异, 积极创新。

(二) 创新教育的制度环境建设

在教学制度方面, 要深化教育改革, 本着“厚基础, 宽口径”的改革目标, 调整专业课程结构, 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实施通才教育, 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大幅度增加选修课程的比重, 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选修课程, 全面实行学分制;更新教学内容, 修改陈旧教材, 引导学生进入学科前沿;改革考试制度和教育评价体系, 变单纯的知识掌握为知识能力的考核并重, 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展示;建立和完善学生科研制度,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三、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重组相关专业及课程

由于职业院校培养的是直接从事生产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这就需要在进行创新教育时, 不能仅仅关注教师如何安排教学, 更重要的在于从整体上能够与时俱进, 适应市场需求, 不断重组相关专业及课程, 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构建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 通过对工作岗位的分析, 确定专业所需要的能力要素体系, 进而确定与此相对应的课程体系。针对职业院校的职教特色, 在确定课程体系时, 应本着精、宽、安、活的原则, 突破传统的基础、专业、实习三段制模式和统一模式、统一计划去铸就各类专业人才的传统方法, 加强技能性课程, 新增拓宽性课程, 以应用为目的, 以够用为度, 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同时, 要加快以创新教育为中心的教材建设, 一是教材内容要新, 要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的学术动态;二是要使学生在掌握前沿动态的同时, 了解该学科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建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一)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在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向启发式转变, 在功能上由传递知识型向培养学习方法型转变, 在结构上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首先, 构建“教与学互动”的课堂模式, 其次, 改进学生评价体系。除了考试分数以外, 还应该在学生的思想素质、想象力、创新能力、发展潜质等方面来考查学生。

(二)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的创新教育要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在意识、发现意识和想象意识。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是要使学生对某一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有自己的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方面的知识, 要“见多识广”, 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 才能功底深厚, 思路宽广;三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在实践中不断观察, 积累感性认识, 积累生活素材, 为思考、提出问题奠定基础;四是要引导学生注意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摘要: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做好转变观念;营造环境;适应市场;建立机制等几个方面, 开展多元化的创新教育体系。

关键词:职业院校,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侠业.职业院校实施创新教育探析.职业技术教育

[2] 谢明荣.高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徐州师大学报

上一篇:浅谈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的接口通信下一篇:铁催化邻苯碳醌与炔烃的苯环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