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对西部数控职业教育的启示(精选8篇)
技能大赛对西部数控职业教育的启示
数控方面的人才是我国紧缺的人才,国家近年来已经启动了敷控紧缺人才的.培养工程.西部地区有好多院校也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通过近几年数控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西部的教控职业教育与东部发达地区还有着很大的差距.文章通过数控技能大赛的情况分析了西部教控职业教育与东部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做好西部数控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作 者:蒙斌 作者单位: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技能大赛 数控教育 促进
笔者作为教练和选手参加了在盐城举办的2009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数控项目) , 通过参加本次大赛, 获得了很多启示。
一、数控大赛是智能人才的竞技场
1. 数控大赛不仅是技艺的比拼, 而且是心智的比拼
参加数控大赛要求选手能够熟练地运用技术动作, 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零件的加工, 所以大赛是技能的比拼, 比拼的是选手操作的熟练程度。
参加数控大赛要求选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分析图纸, 准确地了解工件的加工内容, 每一部分加工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配合公差要求。如果选手对大赛图纸分析出错, 那么加工的零件肯定是不合格品。
参加数控大赛必须具有较高的数学知识, 比赛过程中, 图纸上往往有节点的计算、函数公式的推导、宏程序的编制, 且占很大比例, 假如节点算错了, 那么加工的零件肯定是错误的。
参加数控大赛必须具备一定的机械、数控专业理论知识, 包括金属材料、数控原理、刀具、机床、切削原理等内容, 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 选手才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加工方法和切削参数。
2. 数控大赛不仅是编程的比拼, 而且是工艺的比拼
数控比赛是程序的比拼, 程序的好坏, 决定了加工的质量、精度、效率, 这就要求选手必须熟悉系统的每一个编程指令, 以及各种加工要素的编程方法, 如螺纹、孔、型腔、岛屿、特殊曲面等, 程序不仅要编写正确, 而且要简洁、高效, 程序的输入要快捷。
程序编写正确的背后, 要求选手具备丰富的加工工艺知识, 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工序的安排, 装夹的方法, 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选择等多方面, 程序是工艺的表现形式, 工艺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了程序编写是否正确, 从而决定了工件能否顺利地完成、加工的质量、精度和加工的速度。
3. 数控大赛不仅是速度的比拼, 而且是质量的比拼
速度和质量决定了选手的成绩。速度决定了选手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零件的加工, 速度的比拼包括选手技术动作的快慢、程序的编写和输入速度、程序的运行快慢等。由于数控比赛题目加工量大, 加工的面多, 很多选手在五个小时内无法完成所有的加工。因此, 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加强速度训练。相对于速度, 质量更重要, 假如一个选手即使能完成所有的加工, 但质量不符合加工要求, 那他的分数也不会很高。
4. 数控大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 而且是体能的比拼
比赛时体力的消耗极大, 体能的好坏是能否顺利完成比赛的重要保证, 因此要求选手必须有良好的体能。我们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 要重视选手体能的训练, 跑步、打篮球都是很好的锻练方式。有了体能保证, 选手就能在比赛中有足够的精力, 始终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清醒的头脑、旺盛的斗志, 从而正常乃至超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二、数控大赛是办学实力的展示台
1. 数控大赛的选拔展示了数控教育的普及水平
大赛选手的选拔从班级→学校→县→市→省→全国, 选手的水平往往代表了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水平。从江苏近几届的数控比赛来看, 各地区水平越来越接近, 差距越来越小, 这说明了数控教育在江苏越来越普及。
2. 数控大赛的命题反映了数控专业的发展水平
纵观数控大赛的发展, 加工精度、难度、加工量越来越大, 越来越接近于生产,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数控专业的发展, 前几年大家都刚起步, 所以比赛的难度相对较低, 现在大家都重视了, 设备都先进了, 再加上通过上几届大赛的磨炼, 水平提高很快。
三、数控大赛是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1. 数控大赛使我们发现了学生发展的潜力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差, 思想品德差, 这其实是社会对职业学校的误解。数控技能大赛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平台, 很多学生从大赛脱颖而出, 成为许多厂家争抢的对象。我们通过大赛发现了职业学校学生发展的潜力, 他们能够掌握先进的制造技术, 加工出高精度、高难度的产品, 是国家制造业的未来和希望。
2. 数控大赛使我们明确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当今数控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高速、高精、高效、多轴、复合是主要发展趋势, 数控大赛反映了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要通过大赛, 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将大赛的内容引进到日常教学中去, 让学生了解数控技术的发展, 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接轨, 做到能与企业顺利对接,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这也是数控大赛举办的目的和宗旨。
3. 数控大赛使我们看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
通过参加全省数控大赛, 使我们看到了与全省顶尖水平的差距。主要以下几方面:
(1) 质量意识有待强化和提高, 缺少保证加工精度的措施。
(2) 编程水平和速度有待提高。
(3) 只重视单项技能训练, 综合训练做得不够, 工艺能力培养不够。
四、数控大赛是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1. 数控大赛扩大了教师的交往
通过数控大赛, 使教师结识了行业内的精英, 当遇到技术问题时可以相互探讨。只有交流才有进步, 大赛使我们这些相隔很远的人能聚到一起, 彼此相识, 这是大赛组委会组织大赛一大成果。
2. 数控大赛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通过参加数控大赛, 开阔了教师的眼界, 增长了见识, 提高了技术, 熟悉了先进的刀具, 了解了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大赛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 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 当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 必将带动整个加工制造业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 这也是大赛举办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一、以技能大赛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项目导入、任务驱动,能够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职业技能大赛是选拔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它不仅为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时也能帮助那些因社会偏见、自信缺失而一度陷入自卑的年轻人找到自信和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
二、以大赛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技能教学
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学校应将课程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通过汲取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对原有教学项目进行改造、提炼,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学。通过大赛带动教学、评价教学,在检验学校的技能教学成果和选拔优秀学生的同时,引导中职学校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方式的改革、课程模式的更新和育人理念的确立,确保学校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服务为宗旨”的职教目标指引下快速地提高中职学生的素质和技能。
三、以大赛促进校企合作,检验技能教学
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学校办学的一个方向标,是市场需求人才类型的航标灯,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各类技能大赛取得的成绩也向企业和社会客观的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利用大赛的平台在更深层次上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职业学校在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学校要利用好技能大赛的平台,与企业(行业)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努力把课堂、实训基地建在工厂车间等。
通过组织及参加技能大赛,发现许多学生理论知识要比动手能力强,这反映出中职学校在平时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也说明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急需改革,所以中职的教学内容应该做出改变。
1.以技能训练为抓手推动教学改革
调整教学计划,增加综合实操课程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要根据不同专业(工种)岗位要求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并依据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分别研制出相应专业(工种)的技能训练标准,制定相应的技能模块。通过目标化分解、课题化训练和阶段化考核,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技能训练顺序结构与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的技能水平随时间螺旋式上升,最终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和适应市场需求。
2.加强自主性实操,提高综合实操能力
实操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某种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多以说教性实操为主,学生只需按照固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操作即可。这种方式在基础训练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不利于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实操,让学生在严格遵守操作安全和操作规程的前提下自主设计实操内容,增强挑战性,激发创新欲望,培养动手能力。
3.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
目前的教学方法仅注重完整的教学体系和规格化的培养模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因材施教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可以发现学生的不同特长,这样就可以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优势,鼓励他们进步,培养他们成才。
四、以大赛营造育人文化,优化技能教学
学校建立了竞赛长效机制,对职业技能竞赛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让技能大赛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形成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良好育人氛围。
笔者学校近年都举办校园“技能活动月”活动,开展各层次的校内技能竞赛,重点考察学生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做好优秀选手的选拔工作;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针对性较强的技能训练,定期组织淘汰赛,确定最终参赛人选。对于被淘汰的选手,给予他们不断的鼓励,让他们在专业项目教学中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对其他学生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工作,带动周围的学生一起进步。
“数控综合加工技术”项目命题标准
一、命题原则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标准,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参照数控铣工、数控车工、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应知、应会内容命题,适当体现当今数控加工新技术和新知识命题,命题应符合当代数控加工技能的特点,部件组装完成后要求能够实现一定动作的机构或能够应用于生产的部件,增强其趣味性和实用性。部件大体由5-7个零件构成。
试件原材料建议用根据试件功能的需求选择45#钢或特殊材料。考核学生的装夹能力,装配尺寸的控制,及整体工艺安排。能够利用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按照图纸完成零件加工,最终装配组合成功能部件。竞赛时间为360分钟。
二、命题范围
试件特征包含内容如下:
1、加工零件基本内容必须包含的内容为轴、螺纹、非圆的回转面、锥配、内外轮廓、槽、孔、薄壁、倒角、二维配合要素,占分比例可控制在70%左右;
2、零件的其它内容为刻字、铣削螺纹、异型槽、曲线、曲面及三维配合等加工,占分比例可控制在20%左右;
3、涵盖部件装配所必需的基本安装调整方法;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由我代表一直为技能大赛工作辛苦努力的各位老师,把有关的工作向大家汇报一下。其实我的言语文字功夫不好,数控技能大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取得一等奖的成绩。今天在这里还要占用大家的宝贵时间,我很惭愧,在接下来的汇报中,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08年各个方面都很苛求的情况下我们第一次报名参加了省里的数控技能大赛。当时首先设备严重不足,只有一台法那克加工中心和一台华中世纪星数控车床,三人轮流使用。没有自动编程软件,在网上下载盗版,杨朝全主任找来一台电脑放在车间给学生使用。李自国主任负责给学生辅导Pro/E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李主任在Pro/E方面有着丰富的企业一线工作实践经验,是我们系宝贵的人才。从报名开始所有的课上课外时间,周末假日时间,张伟老师一直在车间负责学生全面加工技术指导。
第二个方面:当时没有任何经验可谈,杨主任晚上在办公室给学生播放有关技能大赛的视频光盘。但真实地有关这方面的经历和锻炼是很缺乏的,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沉着应对大赛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韩主任在2010年举办的机械系威达杯数控技能大赛是并非常有意义和值得提倡的,对参加省大赛有很好的选拔和推动作用。
第三方面:在参赛人员的选拔上存在不足。当时报名参加比赛,学过《数控机床与编程》这门课的大部分学生已就业或正在准备就业。因此没能做到层层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组成强有力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也很重要。三个人中向功伟重点练习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练得还可以,谢伟在比赛中耽误了他很多时间。在训练过程中发现谢伟的不足之处,但当时已经无法更换人选。
第四方面:训练的时间、强度还不够。学生参赛期间,我在考场外和青岛港湾职业学院的带队老师聊天,他说他的学生有时候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在车间加工到夜里一点多,为了大赛,他们天天训练已有一年多了,而我们在以上种种条件下才练了两三个月左右。
综合这一次参赛我们的经验教训,我们采取各种措施。08年下半年,韩主任和杨主任对专业教学计划作出调整,数控专业的学生提前开设《数控机床与编程》这门课,这样在报名参赛前对学生进行初选,通过一段时间操作训练和自动编程软件的使用训练。魏老师再次通过软件使用测试对学生再次选拔。魏老师对工作有着十二分的热情和专注。在训练开始,魏老师辅导学生联系Pro/E软件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结合我和张老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的考核,确定了最终人选:
薛峰、闫桂毅、李健三人。数控机床每人一台,电脑杨主任通过协调把Pro/E机房的两台电脑加上系里一台笔记本搬到车间给学生使用。一直到09年5月份参赛前所有的上课时间、课外活动、周末、节假日期间学生一直在车间练习,有时假日张老师有事,我们就轮流辅导学生,大部分时间由张伟老师负责辅导,张老师专业技能优秀,非常敬业,我们学院师德高尚的优秀人才,非常令人敬佩,为了学生参赛牺牲了不知多少假日周末的休息时间,五一假期也只给学生放了一个下午的假使。杨主任只要忙完手里的工作也会到车间。训练过程中,因为学生所用毛坯规格不一,张老师在给学生备料时想了各种办法,克服了重重困难。三人中闫桂毅和薛峰表现尤为突出,薛峰数控车床操作和自动编程很好,闫桂毅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和自动编程很熟练09年五月份他们去参赛。参赛过程中,选手还有些紧张,闫桂毅因为在绘图生成程序前有一个细节问题没注意到,耽误了时间,薛峰因为当时有裁判对他不停询问、对话也对他的能力发挥有一定影响,最后三人获得了优秀奖,赛后能感觉到他们因为水平没有充分发挥的悔恨和压抑,能看到他们升上憋着一股劲,当时,我和张老师、杨主任都鼓励他们吸取教训,下次再参加这次大赛的经历和锻炼对他们来说很宝贵。
接下来是2010年省里选拔大赛,先在枣庄选拔后再去省里比赛,很遗憾的是闫桂毅和李健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参加,毕竟工作多他们来说很重要,闫桂毅家中早已安排了工作,虽然杨主任给他们做了很多工作告诉他们2008年第一次参加大赛的向功伟赛后因此非常受欢迎,最后只有薛峰继续留下来比赛,从上一次比赛结束到2010年五月份去济南参赛,薛峰一直在车间跟着张伟老师锻炼,在2010年的比赛(单人赛)中薛峰在数控车的比赛中,提前一个小时就做完了零件,获得了全省第八名的好成绩,仅次于大赛考点——山东技师学院的学生,虽然不是很好的成绩,可是对于这条路上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是很不容易的。
以上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张伟老师、杨朝全主任的很多汗水和努力,杨主任工作热情饱满,工作效率高,沟通协调能力强,肯吃苦,负责组织协调,做了大量的不可替代的工作,张伟老师是数控专业的研究生,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乐于奉献,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数控实习、技能培训、技能大赛工作的第一线,多次作为裁判参加数控技能大赛,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因为能力有限,只是一路踏踏实实将《数控机床与编程》这门课的教学与实习工作做好为学生参加大赛打好良好的基础,而所有的这一切更是源自于王主任、刘主任、韩主任等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充分信任。在机械系教师团结、领导有方,工作中的辛苦因快乐显得微不足道。以上将有关大赛的组织、准备、比赛、过程和成绩向大家简单汇报一下。
下面有关大赛将我个人的一些想法说一下,首先数控技能大赛需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在各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断从思想认识上掀起学生技能比武的热潮,是优秀学生得到强化训练,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都得到锻炼。
其次,参赛选手不仅要层层选拔,还需要领导和老师们克服种种困难,能让学生放下心去连续三次参加大赛。只有这样,才有拿奖的希望,否则希望很小08级数控三班薛峰本来还可以参加2011年五月份的第三次比赛,现在还可以在车间继续训练,还可以带新生,张老师也努力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想法没能落实,薛峰已于前天去鹰普上班了,真的很遗憾。
最后在硬件方面,我们需要再建一个宇龙仿真的实训室,我们是宇航仿真,大赛都用宇龙仿真,两个仿真软件有一定的差别,还需要针对大赛用的软件建CAXA软件的机房。我们实训车间如果能有专人24小时值班看守,教师学生进出做好登记即可。这样,在训练时间的自由度上将会加大,在2010年赛前,晚上生在车间训练,张老师一步也不敢离开,若车间有人看守就好了。
当然这些我只是单纯站在一个方便大家的角度的一些想法,现在可能做不到,说的有点多,也没有条理,让领导和老师们见笑了。
谢谢大家!
基金项目:本文为全国教育规划办课题“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力研究”(课题编号:BJA090058)中的子课题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靳润诚。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01-0055-05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赛事活动.我国的职业技术院校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为核心.普遍开展和参与着不同级别的赛事选拔活动。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开展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已成功举办过四届,首届在,从开始.每年举办一届。从大赛活动开展的规模和程度来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受到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也受到大到中央,小到地方各级政府领导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教育部领导对大赛活动举办的意义、价值给予了合理的定位,指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
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既是对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成效的检验.也是对学生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的考量。大赛得到行业协会的广泛支持、参与和协助,促进了大赛的成功举办,通过大赛,也让企业寻找到本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因而职业技能大赛活动越来越多地吸引着行业企业及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与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活动受到关注的性质相同。
职业技能大赛是让学生直接通向财富大门的捷径。随着职业技能大赛的赛项内容,越来越接近职业领域的发展取向,反映了职业领域存在的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大赛对职业学校办学方向的引领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和突出。作为学校中执行和承担教学任务.担负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工作的专任教师、实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对他们的影响力是明显的。本文主要结合职业技能大赛,分析大赛对教师职业影响力的因素,提出职业院校教师未来努力的方向。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职业影响力的因素分析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育人理念的冲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因而培养大批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就业型人才,成为职业院校努力的方向。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由于职业院校学生生源素质比普通高中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素质要低,学生学习习惯和基础不好,学生文化课不好教,造成职业院校教师教学上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在教师心理上形成了对学生的低期望值,从而产生了职业院校学生难成大器的观念。同样在社会上也形成了对职业院校学生低素质的认同观念,因而进一步导致了职业院校毕业学生就业待遇低于农民工收入的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职业技能大赛让职业院校学生有机会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艺技能,展示自己独特、精致、创新的成果,也让人们了解了自己娴熟、高超的技艺在职业岗位上的表现力等等。每届大赛,都同时举办由学生制作、发明、创新的成果展览会,不仅让社会了解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成果.而且许多行业企业发现和招聘到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正是职业技能大赛这个平台,让社会重新认识了职业教育,也同时让教师看到国家重视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许多省市对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鼓励与倾斜,如天津市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凡有单位接收的大赛高职组获得二等奖以上的参赛选手都可以当年办理户籍进津手续.获得三等奖的选手在津工作2年后也可办理户籍进津手续。这一切都会让广大职业院校的教师产生观念上的.改变.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生,审视自己的职业价值,从而会给自己重新定位,树立新的学生成才观。
(二)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专业课程和实训课程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必修课程。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
然而.我国的职业技术院校长期存在着重知识学习、忽视技能培训的现状。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所占比重高于技能操作课程.许多学校缺少实训基地,缺少专业设备。尽管近几年,国家对职业院校财政投入力度加大.但是尚未实现职业教育人均经费投入应高于普通教育人均经费投入的比率。职业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高.导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教师应付教学,不仅影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获取与提升.也阻碍教师自身能力的发展。在现实中,许多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不高,专业技术能力更是缺乏。专业课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学生听不懂.实训课上又不能做到给学生以实际操作技能的演练示范。职业技术院校缺少双师型教师成为必然。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考核与职业竞技水平的极高要求,以及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动态,必然需要教师拓展专业领域知识,需要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既要让学生听得懂,理解透彻,更要具有直接指导学生进行岗位技术操作的能力.即在实训场地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而不再是只会纸上谈兵。
教师要实现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还要加强对科技和人文知识的学习,这会让教师视野开阔,促进教师理念更新。同时,职业技能大赛还会促进教师关注职业发展的理论和科技发展的前沿.关注职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变化.因为我国的职业技能大赛比赛项目都是企业生产的实景再现.代表了企业生产的新要求、新方向,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是一种指引。如数控比赛要求选手根据任务要求,制订工艺方案,并利用现场提供的软件条件,完成所有零件加工。整个比赛过程涉及生产组织、工艺文件编制、数控车削工艺、数控铣削工艺、加工程序编制、操作规范等职业素养。这提示着职业教育要时刻关注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关注行业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技术应用方向.加快基于生产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改革。教师素质提升成为必然。另外.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内容必然会逐渐反映世界职业技能大赛的发展态势.世界职业技能大赛正在将职业领域的最新的技术难点问题试图通过大赛来解决。我国通过举办几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逐渐积累了大赛比赛经验.计划在举办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增加行业企业参与范围和扩展比赛项目,并反映行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问题。可见,职业技能大赛会引领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改革方向.教师通过设计参赛活动项目.会促进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以此适应大赛对参赛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要求。
(三)职业技能大赛强化教师合作能力的要求
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依据项目内容,可能会接受教师和技能培训师的双重指导。特别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有的参赛项目是团体赛,如高职组的建筑楼字一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比赛、汽车技术一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比赛、计算机技术一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比赛、电子设计一嵌入式产品开发比赛等均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对外开放。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要求.体现的是职业领域中对职业技术人员团队合作的要求.在职业领域尤其是制造业领域,没有哪一项内容的完成能离开团队的合作。所以,职业院校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技能,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这其中就包括敬业爱岗、团体协作.这也是现代制造业对人才的基本也是最关键的要求。如数控比赛中,选手要将数控机床、数控铣床结合起来,制作并组装这些零件,在技能竞赛的同时检验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这也是企业特别关注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比赛中的体现。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很少与学生有交流,课堂上互动的机会也很少,体现在职业院校师生合作项目就更少。职业技能大赛让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更为亲密的接触与交流。从参赛方案的制定,到训练计划的实施,都离不开师生间的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如青岛艺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金三银七铜的好成绩,学校在总结参赛经验时就讲到,辅导教师加班加点指导学生训练,训练科目分管到人,层层把关。大赛前夕,指导教师以校为家,群策群力指导学生。参赛学生刻苦练习,技能和竞赛能力突飞猛进。可见,师生合作融洽与学生在技能大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师生合作不仅会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情感升华,实现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亦会促进生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从师生和谐相处,学生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就是教师榜样的力量。所以大赛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教师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迎接挑战
职业技能大赛虽然是对职业院校学生技能水平的检验,但同时也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检测。学校办学水平中教师的素质,特别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教师道德素质体现在实践中.就是公平公正地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尊重每个学生。对学生参加层层选拔的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教师应以积极热情的态度为学生做好相应的指导和帮扶工作。即便大赛没有教师直接参与的团体项目.教师同样在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上具有指导责任.这是教师良知和责任感等职业道德品质使然。因此,面对技能大赛,尤其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教师要本着育人的原则,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教理念,本着为学生前途着想,积极做好迎接大赛活动的一切准备工作。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把自己的课上好,还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影响学生、教育和带动学生。要重视平时上课时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技能课上练就学生坚毅的品格。在学生参加的技能大赛项目上,教师不仅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做好知识和能力准备,还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同时为学生参与技能大赛活动进行心理调试,提升学生的技能素质.让学生充满自信地参与大赛的层层选拔。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会影响教师并带动教师.以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迎接挑战。
二、教师未来努力方向
(一)技能大赛需要职业院校教师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技能大赛虽然是对职业院校学生竞技水平的全面大检阅,但同时也是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管理水平以及教师能力素质的间接考察。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内最高层次的面向所有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赛事活动.被誉为职教领域的“高考”。学生要参加这一国家级的大赛活动需要通过参加层层技能选拔活动,才能最终来到大赛现场展示个人技能。通过几届这种对职教成果的大检阅,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寻觅到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暴露出职业院校技能型教师的缺乏,既影响学生参赛的机会,也影响学生技能素质的提升。
20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几届大赛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大赛.高职组共有1372名选手参加比赛;中职组共有2715名选手参加比赛:连同带队和指导教师,本次大赛规模达到8126人。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参加各级比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达到400多万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20%以上。尽管如此,技能大赛尚没有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其中原因复杂.但从各地方对参赛学校的相关报道中获悉.强有力的教师指导团队与学生参与技能竞技活动的信心和意志品质的有机融合,是他们在大赛中取得佳绩的重要原因。同时,这也让我们体会到,没有过硬技能本领的教师指导团队,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到大赛活动中来。
职业院校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就在于职业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是大量的服务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教师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指导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本领.所以双师型教师是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亚龙科技集团董事长陈继权在大赛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前我国产业面临精确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纳米制造以及生物制造等多方面的挑战,我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有三个方面要发生变化:第一,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外的企业要走进来;第二,中国的企业要走出去;第三,国内企业需要升级。这些变化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重要的影响,教育体系要与世界接轨.培养国际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都要从整个产业化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考虑。川
陈继权还提出,以亚龙科技集团为例,作为浙江省省级技术中心,其人才结构为:博士生占1%.研究生占3%.本科生占11%.高职毕业生占到33%.中职毕业生占到52%。企业经营的实践证明,职业院校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强、动手能力强,这是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保证。这几年职业教育对国家人才培养作了很大贡献,但也存在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从企业的角度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生无法迅速适应岗位需要.一般都是在两三年后才能胜任岗位:2.动手能力差、交给他的项目完成不了:3.实践经验缺乏、创新能力不强;4.缺乏团队工作经验、沟通能力不强;5.知识面广,但专业能力不突出、不精专,特别是不懂生产流程、工艺要求;6.眼高手低.不能从基层做起。
鉴于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素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看到落实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管国家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自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以来,教育部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的意见》,10年来,先后遴选确定了56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同时依托大型企业建立了8个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各省市也相继建立了300多个省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基地建立后,积极开展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项目研究和开发,初步形成了涵盖新教师培养,教师和校长岗前培训、在职提高、高级研修培训,教师学历达标和学位提升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养培训项目体系框架。以全国重点建设基地为龙头,省级基地为主体,校本培训为基础,灵活开放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形成。然而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仍显不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情况仍十分突出。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带动下,职业院校办学方向需要瞄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和编订教材,实现培养的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大赛也直接惠及到职业院校的一些专业教师,让教师感受到成为双师型教师既是学生参加大赛的需要,同时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许多地方都对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学生的指导教师给予了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奖励.这对激励教师争做双师型教师工作也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亦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广大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积极参加和认真对待技能培训和实训岗位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要自觉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不仅要重视技能证书的取得,更要提升实际操作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专业教学和专业技能兼备的双师型教师。这既是岗位的需要,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更是广大职业院校学生成才的关键,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二)职业技能大赛需要教师做创新型教师
如今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活动种类繁多,受其影响,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也层出不穷。这既是对职业院校教师重视技能水平提升的积极引导.同时也是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展示才能提供平台。世界技能大会主席杰克・杜塞多普在参加我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时说过这样的话:“导师们的教育和专业发展,是任何技能培训制度的基石。要维持和拓展优质的学习,导师和学员都需要有机会.把自己的工作表现和同行比较,就像人类其它有意义的活动一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活动,企业可以寻觅到所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企业进一步地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人才后盾。由于企业在录用员工时,要看学历,认为学历是一个人工作的基础,而当入职后,企业看重的就是这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随后再考察的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所以,企业希望职业院校办学要考虑企业在想什么,企业在做什么,企业需要什么等,从而按照社会和企业的需要,开设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实际的课程,即以产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掌握各种关键技能,形成职业能力。
技能大赛让企业关注到参赛学校的创意,如几根渔网线、几片贴了VC膜的泡沫板、一台电脑和一个小型投影仪――如此简单的设备,却被广西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的师生玩出新花样,他们创作的“立体构成形成太光效艺术”作品,受到北京中视典数字科技公司青睐,有望转化为真正的产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源泉,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以后,我国把企业确定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同时提出了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这就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指明了方向。
2月21日.胡锦涛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提出了“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高级技能型人才在企业自主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院校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是企业储备人才的需要,也是学校服务于企业的办学方向。教师的创新观念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作为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具有开放的思维、开阔的视野,要善于求异求新;其次,要善于思考和研究,针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某些技术待提高、产品待更新等问题,教师敢于进行尝试研究,或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带到课堂中,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或带领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共同研究和探索:第三,要关注与自己专业领域发展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动态,并将这些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第四,要对学生的新思想予以积极地鼓励与支持,并尽可能帮助学生将新的思想尝试进行实际行动的落实.从而营造出学生敢于主动探索大胆求异的创造氛围.实现学生从理念创新到实践探索的积极发展过程。学生具有创造素质,会通过技能大赛展露光芒。教师创造性正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表现来体现.同时也通过教师自身不断探索创造性教学来实现学生创造素质的有效提升。技能大赛为创新型教师展示创造才能提供了平台,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收获了他们的创造果实。总之,做一名具有创新能力的创造型教师必然成为今后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未来努力的方向。
(三)技能大赛需要更多的德才兼备的良师
技能大赛让有才华的人才脱颖而出.为此每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结束后.都有一些企业向比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抛出“橄榄枝”,认为这些人是“中国未来高技能人才的坯子”.希望他们毕业后能来企业工作。
世界技能大会主席杰克・杜塞多普说.随着世界经济步伐加快.现在许多国家在新兴领域和其它主要经济发展领域内,都感受到技能人才的短缺。并且他体会到,在各国举办全国技能大赛期间,青年技术人员在国内备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领导人都在呼吁:必须加倍努力促进技能培训工作,这不单为了提升本国在全球的竞争力,也为社会谋福利。他还提出,尊重职业教育的氛围是需要营造的。2011月在日本静冈举办的世界技能大赛,“像奥运会一样激动人心”.来自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的850多名青年技工在50个赛项中竞逐殊荣。日本的宣传活动非常成功,前往观看的观众超过了20万人,连日本皇太子也接连3天到现场展台前一个一个参观,世界各地则有更多的人通过传媒和互联网欣赏盛事。所以,他认为职业技能大赛不能关起门来办,主办部门可以开通免费班车,把学生、家长都接到大赛现场来亲眼观摩。通过参与,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教育.对参赛的选手也是很大的鼓舞。
同样.技能大赛活动对于教师也是一个提升职业能力和增强职业幸福感的很好的契机。大赛活动应允许教师团参加观摩活动,让教师们都关注大赛赛况。大赛的氛围,会调动和激发教师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尤其是看到国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呵护,会让教师以新的价值观、人才观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会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而不再抱残守缺地认为学生素质很难提升。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态度、热情等职业情感,会因大赛的激励而勃发,教师会坚信在自己精心的教育和培养下,自己的学生也会获得很好的发展.从而教师会奋精神,认真对待自己的教学岗位工作,对业务才会逐渐做到精益求精.并在教学中会逐渐收获职业的幸福,这必将推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进一步提升。
国内职业院校普遍开展的一体化、项目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效果明显, 得到参与者的广泛肯定。职业教育重在实效, 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是否能满足企业需求是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尺度。我国自2011年开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参赛成绩逐届提高。几年来, 赛事在国内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 成为中国职业教育通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和技能培训的交流平台。通过比赛, 展示了中国技工的风采和职业教育的成就, 也让我们看到了自身职业教育的不足。
分析我国参赛的包括电子技术项目在内的多数项目, 存在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我国选手具备速度方面的优势, 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比赛的全部内容, 国外参赛者往往不能按时完成全部任务, 但是在最终成绩上, 我国选手却逊色于发达国家选手。原因多是作品的质量、精度不高, 设计过程缺乏创新, 操作过程不够规范。成绩虽然令人遗憾, 但参赛过程恰恰印证了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尚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大赛揭示出的具体问题有:重视高端技能、忽略基础技能;单独重视技能、轻视理论基础;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只看结果、忽略过程;操作规范、质量意识等职业素质严重缺失。
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观念上轻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的理念与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岗位的技术技能, 当前限制职教发展的根源是社会对于操作类岗位的歧视, 社会观念影响了选拔与招生, 接受职业教育成为学生不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后的第二选择, 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与歧视。这种偏见也存在于职教系统内部, 教师、学生与学校本身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偏差使得职业教育无法真正反映出“思想教育是灵魂, 基本文化是基础, 职业训练是特色”的本质。教师不能给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理念, 学生不能对自身有正确的认识, 也就不能主动获取一技之长, 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等、靠政策扶持并不利于自身发展, 严酷的市场环境才能造就强悍的行业。要想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观念, 首先要从教师自身观念转变做起, 帮助学生形成强劲的社会生存竞争力。
忽视基础技能的培养 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实践还反映出我国对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电类的基础技能水平难以用客观指标量化, 国内技能竞赛项目多偏向于高难度、设计型, 导致参赛院校“集中资源”的急功近利现象, 一些学生绕过专业基础, 直接瞄准竞赛项目, 短时间内的确取得了成绩, 但却不一定能适应未来的岗位需要, 习惯于经验借鉴而缺乏自主分析能力, 在创新和解决异常问题时就会遇到困难。电子类职校毕业生的主要工作方向是生产一线, 在制造业实际生产中, 对装配、调试、技术改造及一般初级操作类岗位的需求远大于研发、设计岗位, 从企业需求与大多数学生利益的角度出发, 职业培训的重点应该回归基础。另外, 职业素质、操作习惯大多是在初级训练阶段养成的, 基础技能训练应该引起重视。
理论与实践脱节 大环境影响下的职业院校在培养目标上一度混同于普通高校, 有相当的执教人员仍遵循研究型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 流于照本宣科。例如, 追求定理的推导与严密证明, 使学生空有计算与推导的理论方法, 导致有的学生在做题时能熟练使用基本电路理论, 而在实际电路原理理解、故障分析时却一头雾水, 忽视了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具体应用。在学生不能完整掌握课程知识体系时又经常简单化为概念陈述。一体化教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 在执行过程中效果不尽完美的原因在于项目设置形式化。师资能力和教学以外的繁重任务是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重要原因。当前, 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引进标准限定为硕士和博士, 并不利于尽快扭转这种局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另一种极端是只重操作, 基础理论和思维逻辑被严重忽视, 学生对实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知原因, 不会解决, 全程处于迷惑被动的状态, 因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失去学习兴趣。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专业技能性导致学校过于强调培养“岗位型”人才, 从而只注重技能培养而忽视了理论基础。具体到电子技术专业, 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扎实的理论是手工操作技能提高的基础。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这些基本专业课程所包含的基础知识, 可使学生对电子技术具有初步的了解并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而在现实中, 一些学生对于电的基础知识了解甚少, 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导致对基础课程的掌握仅限于理论层面, 并未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与科学的思维方式, 具体表现在实训中, 许多学生自主确定操作步骤, 不知道调试依据。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高度重视技能培养而忽视职业基础知识的做法确实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任何专业都需要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提高技能, 而技能的掌握也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学生对基础知识与整个专业内容的理解。如果不能在入门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那么在技能掌握上必然会出现问题。
忽视质量与规范性操作 世界技能大赛的竞技要求与规范表现出当今世界对于产品质量与操作的精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产品的质量、要求标准、规范与精确度这些硬性指标, 正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不足甚至盲区。如我们日常大量使用的充电器, 在维修中发现有的与原厂的电路完全相同, 但因为组装不规范造成故障多发。在电子技能培训中, 经常出现不遵循标准的焊接装配程序、只求功能实现不考虑指标的精益求精等现象。忽视细节的人才培养观和不良习惯, 源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一些行业、企业不具备一种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及高水平的服务的意识, 只关注产量与总产值的增长。另外, 中学及以前阶段只看结果不重过程的学习模式也影响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质量、标准、规范与精确度会影响产品成本及企业效益, 从长期来看, 我国的经济模式是要逐步实现集约化的, 质量与细节会越来越受关注, 不具备安全意识、不能按标准生产高质量产品、不能提供高水平服务的技工将被淘汰。严谨的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本属于职业素质范围, 在大赛中暴露出我国在这方面的严重缺失, 有必要专门列出, 以引起重视, 应首先从教师自身做起, 强化规范性操作, 重视细节。
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我国早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主要传授职业道德和经验、技术、技巧、能力等隐性知识, 这些知识在职业生涯中起决定作用, 规模化生产中师徒方式不再适用, 而国内的学历教育偏重原理、概念、理论体系, 现实要求把这些隐性知识的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内容。职业素质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包括专业技能、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三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 最缺乏的就是对于学生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的培养。如果说兴趣是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动力, 那么职业素质所包含的职业道德及敬业精神就是职业发展的本质要求。人才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经济全球化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需要的是将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作为人生价值观指导行动的高素质人才。我国现阶段对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虽较过去有所加强, 但明显不足以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需要, 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单纯的对规范、规则的死记硬背无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提高,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将扩大到日常行为的考核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强化手段, 更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电子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改革探索
用正确的职业理念引导教学 要扭转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首先教师要认清职业教育的本质, 用先进的职教理念引导正确的教育方法。转变教师职业理念的有效方法是参加行业实践, 掌握实践经验。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开展了广泛的企业调研, 走访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有代表性的院校, 查找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参加企业锻炼, 帮助教师了解企业生产过程, 了解企业需求。企业调研与校企合作收到了显著效果, 通过企业实习改变了许多陈旧观念, 教师不再抱怨“差生”多, 而是调整授课模式和内容吸引学生, 在授课中将企业实际介绍给学生, 将在企业具体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学生分享, 在传授给学生具体技能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先进的职业理念, 作为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及用工要求, 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把创造力、批判性思维、诚实正直、自我激励、解决问题的技能作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 调整了电子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初步设置了基础、核心和扩展三个层次共39个模块的课程知识架构,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改、补充。
重视基础技能, 夯实基础理论 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的掌握与具体实践环节脱节,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与学生就业脱节的一个共同的、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不灵活。世界技能大赛更加注重对参赛者实际操作能力———基础技能的考察, 所以, 无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世界技能大赛的角度来看, 基础技能的掌握都是当今社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学生对基础技能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在项目设置、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中都以基础模块为重点, 基础技能的重要性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 扩展模块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技能开拓了空间。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 要扭转这种情况, 就要在实训环节中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对于动手操作较少、基础知识较薄弱的学生, 可通过调整实训中心自动化和电子类实训课程、增加初识项目培训的方式, 把中学的相关知识补充到基础技能训练中。从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的测量开始, 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 由学生自主探索电的特性, 形成对电学的感性认识。不能单凭考试成绩高估学生水平, 对很多学生而言, 初识课是他们第一次观摩实物, 第一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特别有利于专业兴趣的养成。在职业教育中, 尤其是在电子技术专业领域, 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核心指导作用, 稍进一步的技能提升都需要科学的思维和扎实的理论作为基础。所以, 培养基础技能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教师应注重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方法的运用, 并使知识成为他们实用而科学的工具, 成为能够运用于实践的特殊技能, 抛弃“虚”的, 补充“需”的。在课时紧张、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情况下, 更应调整公共基础科目的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运用基础科目知识解决岗位上的实际问题, 不再纠缠于定理的证明推导。我校工程实训中心组织教师观摩了国外大学的公开课, 其全新的组织、授课方式拓展了教师的视野, 课程之间不再有界限, 电路知识、数学方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授课实践中借鉴国外经验, 对电子技能实训中的各种现象、预期都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 使认真实习的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学习变得轻松, 感觉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并能够主动加以应用。加强基础知识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电路理论, 同时训练测试、归纳能力。要求讲解调试方法时说明调试依据, 讲解排故时解释并查找依据。在此过程中, 要注意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 注重因材施教。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有了焊接、组装、测量、调试、软件操作等技能基础, 有了基本电路理论支撑, 能认真对待这些基础训练并达到训练目标就足够了, 而对部分有更高需求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引导, 帮助他们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完善考核机制, 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旧的师带徒的职业道德培养方式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模式, 学生不能主动地将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融入自身价值观, 院校与教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对专业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学生在校期间开始。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如果单纯追求任务完成和指标实现, 则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掩盖、抄袭、拼凑等行为, 反而破坏了学生整体优良素质的养成。在基础技能培训阶段, 所需理论知识相对简单, 通过动脑与动手整合知识与技能, 是培养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等基础素质养成的最佳阶段。检测和评价是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最重要手段, 全面合理的考核方法有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将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纳入考核范围, 可使考核的范围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以往这类考核由于掺杂太多主观因素容易引起争议, 导致最后的结果多流于形式, 忽略了考核的实质, 最后又偏向考核技能、注重结果。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试行的过程考核涵盖了职业道德内容, 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标准,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考核学生的职业作风, 对好习惯给予奖励, 对不良行为提出警示, 遵从职业素质对职业生涯的影响度, 使日常行为考核在总成绩中的占比过半, 并在试行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了行为习惯及平时表现在考核成绩中所占的比例, 将各种与职业素质相关的内容表现都纳入日常表现考核中, 将专业兴趣、操作规范、严谨、诚信等等都作为考察项目, 为了保证评价的公平性, 该部分由教研室制定统一标准, 对考核指标加以细化和量化, 部分指标只筛选优秀和较差, 在实施过程中工作量增加不多, 借用CIS考核系统进一步降低了工作量, 提高了考核范围的合理性, 在学生中也有较高的认可度。
注重校企合作 使企业与职业教育紧密联系, 才能牢牢把握住当前行业的发展方向及社会人才需求方向, 才能使教育与就业不脱节, 才能消除二者的界限, 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只有把握住企业的前进方向, 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同时, 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才能推动企业和行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发展。职业院校应开拓校企合作途径, 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 让学生充分而又完整地了解企业需求, 学校及时而全面地掌握最新发展方向与技术成果, 将职业教育环节与学生就业环节紧密地联系到一起。校企合作的形式有很多, 如企业制定职业标准, 引导学校课程内容改革;企业与行业通过推行资格认证证书反映社会需求方向;通过到企业实践与考察的方式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等等。由于企业的积极性不足, 当下我国的校企合作开展并不顺畅。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一方面不断巩固已有的企业资源, 并开拓新途径, 调整课程以配合企业生产;另一方面吸引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组, 通过教师带学生的方式实现了教师、学生同时参加校企合作, 在课题进行过程中了解企业研发、生产实际, 实践证明, 这种方式具有显著效果, 师生之间沟通更加直接顺畅, 学生的一些不良操作习惯得以及时纠正, 教师则将与企业合作的经验及时推广到班级授课中。
在世界技能大赛与工程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的支持下, 我校的工程实训中心开展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探索, 对照班级的各项评测指标, 证实了电子技术实训的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但是,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名伟.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设置与成绩特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5) :51-54.
[2]刘成尧.高职电子专业跨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3) :65-67.
[3]潘世华.创新引领的高职电子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1) :50-52.
[4]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 :78-83.
[5]刘东菊.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6) :48-52.
[6]周国明.从企业视角谈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8) :61-62.
[7]张进.浅谈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一体化技能训练内容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 2014 (3) :121-123.
【摘 要】分析高职会计技能大赛赛项设计特点、影响广西高职会计技能选拔赛比赛成绩的因素,思考广西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技能大赛 广西高职 会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023-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加快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财政部继2009年4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后,紧接着又在《会计改革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全面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随着会计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会计工作环境转化为以网络会计为基础,要求会计工作者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信息的输入、加工、储存、传递和输出过程中,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具体的会计任务。
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人员的这一基本要求,必然对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为了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教育部自2012年开始举办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力图让大赛成为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资源转化的平台,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和评价作用,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笔者连续两年指导本校会计专业学生参加省级选拔赛,试以广西高职院校2012年和2013年参加自治区教育厅举办的会计技能大赛选拔赛为例,论证会计技能大赛之于会计教学改革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高职会计技能大赛赛项设计特点分析
(一)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环境
高职会计技能大赛内容包括两个比赛环节,即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这两个环节的比赛均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来实现,比赛需要考务软件(B/S结构)和会计核算软件(C/S结构)支持。软件包括考务模块、答题模块和评分模块,考务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参赛人员信息管理、比赛过程管理和成绩管理,答题模块的功能是进行初始化和业务处理操作,将参赛选手的操作结果保存到服务器上,评分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操作结果的自动评判、成绩采集等。2013年会计技能大赛的会计业务手工处理采用网中网会计技能竞赛平台软件,无纸化方式,会计业务原始资料由软件供应商在赛前导入平台,参赛选手通过访问指定服务器进入比赛平台,利用平台提供的制证、登账、填制报表等功能分工协作完成竞赛任务,成绩评定由计算机自动评分与专家人工评分相结合。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使用用友U8.72软件,参赛选手在局域网环境下通过操作财务软件完成填制业务单据、编制记账凭证并审核、记账、期末转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及报表分析等竞赛任务,成绩由自动评分系统生成。
(二)基于高度仿真环境
以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为例,比赛内容是以制造业为背景,高度模拟制造行业经营环境及会计人员的财务、会计、税务、银行、供应商等职场氛围,通过仿真原始凭证提供企业当月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要求参赛选手以2006版《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为依据,严格遵守会计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规定,对当月经济业务按照会计岗位职责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基本要求,不同岗位的参赛选手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体验真实的会计岗位角色所应承担的业务处理任务。
(三)基于业务流程导向
以厦门网中网软件作为手工会计处理业务的特点是以业务流程导向,从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角度来设计比赛内容,要求参赛选手从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把握会计信息产生、加工和利用的全过程,并重视信息环境下的会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
(四)基于团体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会计技能大赛的团体总成绩由会计业务手工处理团体成绩加上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团体成绩两部分组成。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分设出纳、成本会计、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四个岗位,四位参赛选手以团队形式分工合作共同手工完成某制造企业为期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比赛任务,同时穿插各岗位专项技能竞赛。而在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环节,上述四位参赛选手通过操作用友U8.72软件单人单机独立完成某商业企业为期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比赛任务。两个环节的竞赛均为3个小时,在分岗位的会计处理过程中,业务是根据真实的经济业务处理流程和会计核算流程设计的,例如,涉及到货币资金收支的经济业务,只有在出纳岗位完成了货币资金收支的原始单据的制作之后,总账会计才能根据出纳岗位提交的原始单据编制记账凭证。又如,根据会计核算流程,各岗位参赛选手只有完成日常各项会计业务的处理,总账会计才能做月末转账业务、编制科目汇总表、核算财务成果、计算应缴的各种税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规范、熟练、快速完成各自岗位的工作?除了要求参赛选手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默契合作。
三、广西会计技能选拔赛(高职组)比赛情况分析
(一)广西会计技能选拔赛(高职组)团体成绩构成项目
自教育部2012年开设职业教育会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项目以来,广西教育厅连续两年通过举办选拔赛的形式派出区赛团体总成绩第一名参加国赛。广西会计技能选拔赛(高职组)的比赛规程与国赛规程相似,比赛团体总成绩由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两个环节的成绩加总构成。 其中,手工处理环节成绩400分由岗位专项技能赛成绩40分和团体比赛成绩360分两部分相加组成,专项技能是在手工业务比赛过程中穿插考核各岗位选手的业务能力,包括出纳岗位的点钞技能、成本会计岗位的原材料原始凭证的汇总能力、主管会计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能力、总账会计的财务比率计算能力,主要是检验参赛选手对点钞、翻打传票、小键盘录入、Excel表格应用、计算器使用、计算机录入、用友U8.72软件熟练应用、票据的填写等会计基本技能,大赛要求这些技能要规范、快速、准确。每个岗位的专项技能为10分,四个岗位合计总分为40分。信息化部分由上述四位参赛选手单机独立完成用友U8.72软件中指定模块业务操作,各100分,合计400分。endprint
(二)广西参赛高职院校各项目得分情况统计分析
截至2013年,广西共有42所高职(或大专)院校开设了会计类专业,参加广西教育厅会计技能选拔赛(高职组)的学校也由2012年的28所增加至2013年的34所,连续两年的选拔结果都是由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省赛团体得分第一名的身份参加国赛,在参加国赛的30支代表队中,广西代表队的团体总成绩2012年和2013年分别排在第18位和第19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通过对广西各参赛院校团体总成绩、信息化环节团体成绩、手工处理环节团体成绩(由专项技能成绩和各岗位团体成绩两项加总构成)、手工各岗位团体成绩和专项技能成绩等五项指标的分析,从团体总成绩的分布情况来看,前五名与最后五名的成绩相差非常悬殊,团体总成绩满分为800分,34所学校团体总成绩平均成绩386.35分,第一名成绩比平均成绩高出285.45分,比最后一名高出488.9分。前五名团体总成绩的平均分与最后五名的平均分相差417.22分,其他各分项指标差异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指标手工处理环节信息化
团体得分总成绩
团体得分
团体得分专项技能得分合计分
满分36040400400800
最高分325.531.57344.5346.8671.8
最低分45.64.1449.85121.9182.9
平均分171.3012.41183.71202.64386.85
最高分与最低分之差279.927.43294.65224.9488.9
最高分高出平均分154.419.16160.79144.16284.95
最低分低于平均分125.78.27133.8680.74203.95
(三)影响广西高职院校团体成绩的因素分析
1.学生综合素质
连续两届选拔赛排名结果表明,团体总成绩进入前五名的院校中有两所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其余三所则是会计专业办学历史悠久的财经类院校,这两类学校招收的会计类专业学生的高考成绩普遍高于其他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不少会计专业学生的录取分数在三本分数线之上,有的学生入学成绩比其他高职院校高出100多分甚至多达200分以上。职业技能大赛是对参赛选手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大检验,素质优良、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表现更稳定,成绩也更优秀。
2.参赛院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会计手工与信息化处理两个环节的比赛高度仿真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环境下的经济业务,比赛基于理实一体化、财务与业务一体化,比赛成绩不同程度反映了参赛院校会计专业的综合办学实力。总的来看,坚持会计专业教学改革,重视会计实训技能训练,愿意在实训环节投入人财物各要素的院校,例如及时采购大赛指定供应商软件的学院,参赛成绩遥遥领先于其他院校。
3.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经验
虽然大赛规程明确规定比赛最多只能有2名指导教师,但比赛内容涉及出纳岗位技能、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各种税金的计算与纳税申报、财务软件应用等相关的理论、知识、法规、方法,这些知识与技能涵盖了会计专业十门以上的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训练。这对指导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单个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很难完全胜任这一角色,在已举办的两届选拔赛中,笔者了解到,部分院校根据老师的专业特长组建了四到五人的指导教师团队,也有一部分院校安排两名老师分别指导信息化和手工环节,个别院校则是由一名教师承担指导任务。结果表明,由教学团队+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参赛的比赛成绩明显优于个别指导尤其是年轻老师指导的参赛院校。
四、会计技能大赛对广西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启示
会计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将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发挥检查、选优、引导功能,大赛所倡导的,期待的,必然成为学校和学生侧重的。广西会计技能选拔赛打破了各校闭门办学的格局,各校办学质量高低有了检验标准,如果将技能大赛作为衡量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杆,必将成为会计教学改革的催化剂,形成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促使大家反思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会计技能大赛促使高职院校动态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最近二十年是我国会计法规、准则体系改革变化最频繁的时期,尤其近十年,每年都有会计、审计、税收、内控等相关法规的修订实施,会计技能大赛要求比赛内容覆盖现行的财经会计法规体系,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成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各参赛院校通过技能大赛,可以及时了解到社会对会计职业的需求及其变动趋势,根据职业需求变化情况动态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会计人才。
(二)以企业经济业务流程为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和主题围绕企业的经济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顺序展开,体现了以经济业务流程为导向,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关注这种变化,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以经济业务流程为导向,以真实的会计任务为载体,归纳职业岗位能力,创设学习的情境,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学习团队,充分应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课程开发、课堂教学、实训练习高度依托真实的经济业务流程和具体会计岗位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专业知识转化为岗位技能。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endprint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会计技能大赛赛项的设计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这意味着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整合能力观的代表人物盖力和波尔在《能力:定义与理论框架》中将综合职业能力界定为“是与职业或工作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胜任一定工作角色所需的知识、技能、判断力、态度和价值观的融合”。国内外学者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将综合职业能力细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各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
图1 综合职业能力构成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整合个体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以及问题情境理解和分析能力。笔者的经验是在会计实践教学中引入会计沙盘模拟实训项目和手工会计分岗位实训项目,这类实训项目将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一定数量的项目团队,通过对团队成员角色和学习任务的确定,使团队具有共同的学习目标和共享的价值观念,形成团队荣誉感和归属感。尤其是沙盘模拟实训,是以竞赛的方式进行的,要求组内团体成员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实训内容包括制定年度销售、生产、财务等工作计划,工作过程和产品质量的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实训过程也是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的体现,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参加了这些实训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这种通过团队合作自主协作的实训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团队沟通与协作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使个体在共同协作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并促进个体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四)构建“三层双轨人机并行的实训模式”
会计技能大赛内容由专业岗位单项技能、手工分岗位业务和信息化会计业务三部分构成,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考核非常全面,如何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技能的培养有效衔接?笔者认为,各高职院校应尽快构建“三层双轨人机并行的实训模式”。
所谓三层是指单项实训、课程实训和综合实训三个层次,单项实训的内容主要是设计一些业务是单独的,不和其他业务相关联的项目,典型的如原始凭证填制、单笔经济业务会计分录的编制、坏账准备的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等。实训的目的就是一个实训项目只考核一个知识点,但强调准确率和完成速度。课程实训内容主要是针对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训练学生将单一经济业务串在一起加以处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在利用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过程中,能通盘考虑经济业务前后之间的数据关联性,各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数据的勾稽关系。综合实训是针对会计核算流程的实训,是将前面的单项实训和课程实训内容仿真企业经济业务,综合集中在一个月的时间范围内,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科目汇总表的编制到最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编制,主要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人机并行是指利用同一套实训资料,先手工做账,然后上机用会计软件做账,最后将手工账的结果与软件账的结果进行核对,如果操作正确,两套账得到的处理结果应该是一致的。三层双轨人机并行实训模式的设计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过程,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注重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会计技能大赛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技巧提出了挑战,比赛内容的综合性与教师专业化分工之间的矛盾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注重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因为凭某个教师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支撑一个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不可能带领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学团队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甚至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态。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年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等组建教学团队,通过传帮带、导师制、集体备课、科研和教改课题立项研究、同行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技能竞赛、经验交流等途径和方法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和实际操作的机会,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不断从职业道德、专业水平和团结合作等方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
综上所述,透过会计技能大赛,我们看到广西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一系列问题,充分利用技能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通过会计技能大赛形成对会计职业教育改革的倒逼机制,促使各高职院校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设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加大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实训项目的开发,推进校企业合作,将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放到应有的高度。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1JGA232 );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3JGA342);2011年度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桂教人〔2011〕40号)
【作者简介】郝林毅(1960- ),男,讲师,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肖绍萍(1967- ),女,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与物流配送管理。
【技能大赛对西部数控职业教育的启示】推荐阅读:
数控铣世界技能大赛11-01
职业技能大赛信息12-01
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总结09-10
航空职业技能大赛感想12-20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感言10-29
职业技能大赛新闻报道11-14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12-12
职业技能大赛主持词开场白09-14
“xxx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致辞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