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授资格条件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授资格条件(精选3篇)

江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授资格条件 篇1

第一条 评定标准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授须具有本专业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职业技术现状和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动态,有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生产实践经验和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根据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新的技术研究领域的专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设计、艺术作品,或出版高水平的著作、教材;教学经验丰富,能有效组织和指导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取得显著效果;具有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能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职业技术院校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管理工作,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工作质量和职业道德评估合格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考核、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不合格者,延迟2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获学士以上学位后,取得副教授资格后,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

(二)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后,受聘副教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副教授资格后,受聘副教授职务3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除经批准免试外,需取得由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有效合格证。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质量(能力、水平)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其中1门为基础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并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良好以上,至少有1次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

(二)专业课教师累计有半年以上从事实习、实训、设计、调查等工作实践,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

(三)积极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在教学改革或教育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

(四)系统指导过青年教师或进修教师。第五条 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教学效果好,有4次以上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

(二)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三)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四)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称号。第六条 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均授课超过200课时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论著2部,且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

(二)出版论著1部,且发表论文:理工类2篇以上,文科类3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三)发表论文:理工类4篇以上,文科类5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四)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以上。

二、年均授课为100-200课时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论著2部,且发表论文:理工类2篇以上,文科类3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二)出版论著1部,且发表论文:理工类4篇以上,文科类5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三)发表论文:理工类6篇以上,文科类7篇以上(均要求至少有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四)在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以上。

四、通过处理重大技术问题或解决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技术分析报告或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篇以上(经省级以上部门鉴定或被采纳实施),并公开发表论文、出版著作(教材)1篇以上。

第七条 破格条件

一、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或获省(部)级一等奖;或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以上。

(二)主持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或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以上。

(三)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且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或三等奖2项。

二、论文、论著条件

年均授课必须超过150课时,在第六条“论文、论著条件”要求基础上,按授

— 2 — 课课时数的不同类别,分别增加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 3 —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副教授资格条件

第一条 评定标准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副教授须对本专业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有较丰富的职业技术教育、生产实践经验和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掌握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并获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设计、艺术作品,或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著作、教材;教学经验丰富,在实践环节教学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指导实验室(实训车间)的建设或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具有处理、解决复杂、关键性技术问题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能运用一门外国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职业技术院校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管理工作,并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工作质量和职业道德评估合格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考核、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不合格者,延迟2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博士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受聘讲师职务2年以上。

(二)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获学士以上学位后,取得讲师资格后,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

(三)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后,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讲师资格后,受聘讲师职务3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除经批准免试外,需取得由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有效合格证。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质量(能力、水平)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系统讲授2门以上课程,并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习、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估良好以上,至少有1次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

(二)专业课教师累计有半年以上从事实习、实训、设计、调查等工作实践,— 4 — 具有较高水平的操作技能。

(三)参与编写教材、教学参考书或制定教学文件,能主持教学研究活动。

(四)系统指导过青年教师或进修教师。第五条 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教学效果好,有3次以上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

(二)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

(三)作为主要参加者(前三名),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

(四)获市(厅)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第六条 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年均授课超过200课时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教材)4篇(部)以上。

(二)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教材)3篇(部)以上(其中有1篇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三)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以上。

二、年均授课在100-200课时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教材)5篇(部)以上。

(二)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教材)4篇(部)以上(其中有1篇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三)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有2篇论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

四、通过处理重要技术问题或解决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专项技术分析或重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篇以上(经市级以上部门鉴定或被采纳实施),并公开发表论文或出版著作(教材)1篇(部)以上。

第七条 破格条件

一、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获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二)作为主要骨干(前三名),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主持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且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

二、论文、论著条件

年均授课必须超过200课时,在第六条“论文、论著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增加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独撰或第一作者)。

— 5 —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讲师资格条件

第一条 评定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讲师须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掌握教育理论,熟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教材教法,能独立开设专业或基础课程,在教学中重视实践环节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取得良好效果;具有一定的从事教育和教学改革、参与科技开发项目研究及指导助教的能力;公开发表有一定水平的本学科研究、教学论文或科技实验报告;能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职业技术院校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管理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教师职业道德评估合格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考核、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不合格者,延期2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后,取得助教资格后,受聘助教职务4年以上。

(二)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助教资格后,受聘助教职务4年以上;或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助教资格后,受助教职务3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除经批准免试外,需取得由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有效合格证。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质量(能力、水平)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量。系统独立讲授1门及以上基础或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年均授课不少于300课时;兼任党政管理工作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兼任行政工作的教师授课时数不少于专任教师的二分之一。教学质量评估合格以上。

(二)参加科学研究、教研活动,承担科研工作或参加教材、教学参考书的编写。

(三)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实习、设计、社会调查等)。

— 6 — 第五条 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教学效果良好,有1次教学质量评估为优秀;或获校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

(二)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的研究。

(三)科研成果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含优秀教学成果奖)。

(四)获校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第七条 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发表论文1篇或参与编写论著(本人撰定不少于2万字)。第八条 破格条件

(一)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教学效果良好,教学竞赛市(厅)级以上奖励,或获校教学竞赛一等奖。

2、主持校级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市(厅)级以上课题研究。

3、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

4、获市(厅)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论文、论著条件

在第六条“论文、论著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增加1篇论文。

— 7 —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师资格条件

有关词语的特定解释

一、“国家级奖励”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奖项。

“省(部)级奖励”是指省(部)科技进步奖、省社联优秀科研成果奖、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央及国务院各部委或省委、省政府定期评选的相关奖等奖项。

“市(厅)级奖励”是指由市(厅)级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对应的奖项。凡获奖均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国家级科研课题”是指“973”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教研项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项目、其他部委重点项目。横向课题经费文科达5万元、理科达20万元的,可视为此类课题。

“省(部)级科研课题”是指省科委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软科学项目、省科技推广项目、省教育规划项目、省教育厅教研项目、省计委攻关项目、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项目。横向课题经费文科达3万元、理科达10万元的,可视为此类课题。

“市(厅)级科研课题”是指由市(厅)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相对应的项目。横向课题经费文科达1万元、理科达5万元的,可视为此类课题。

三、“论著”是指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或教材(主编或第一作者;如系合著,则本人必须撰写:理工类6万字以上,文科类10万字以上)。

“论文”是指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除条件中特别说明外,均为独撰或第一、二作者)。凡在学术刊物的“增刊、特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论文集收录的论文(除非被SCI、EI或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均不计入规定的数量,只供参考。

艺术类专业技术人员其创作的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参加省级以上展览会、音乐会等专业艺术活动;或在全国公开征集活动中被采用)的高水平艺术作品,可计为论文数。

艺术、体育类教师直接指导的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演出、比赛等活动获个人或团体一等奖以上的,视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获个人或团体二、三等奖的,视同市(厅)级科研成果奖(多名教师指导的须列前3名)。

“核心刊物”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公开学术刊物;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认定的相应类别的核心期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纸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转载或详细摘要的学术论文视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四、高职管理人员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其“论文、论著条件”参照该条第一款“年均授课为201课时者”的要求。

五、凡冠有“以上”级别的,均包括本级。

— 9 —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高级实验师资格条件

(试行)

第一条 评定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高级实验师应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实验技术发展动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能提出有较大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科研课题,具有担任本学科重大实验工作的能力,能解决实验工作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参加实验课题研究与技术开发,并取得具有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实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或教学研究方面成绩显著;发表、出版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论著;具有指导和培养中级实验技术人员的能力;能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维修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在职在岗实验技术人员。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合格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考核、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不合格者,延期2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博士学位,取得实验师资格,受聘实验师职务2年以上。

(二)获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获学士以上学位后,取得实验师资格,受聘实验师职务5年以上。

(三)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实验师资格,受聘实验师职务5年以上;或具备上述第(二)点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实验师资格,受聘实验师职务3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除经批准免试外,需取得由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有效合格证。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质量(能力、水平)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独立规划实验教学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

二、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评估良好以上。至少有1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被评为优秀。

三、主持设计与建设新的实验室或在改进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性能方面效果良好。

四、积极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工作,在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指导青年实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第五条 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科研成果获市(厅)级奖励。

二、作为主要参加者(前3名),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或作为课题实验工作的负责人,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作为项目负责人,成功设计重要实验装置,或改进关键性实验技术、设备性能,使用效果良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证明材料)。

— 11 — 第六条 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论著(主编或第一作者;或本人撰写6万字以上)1部,且发表论文2篇。

二、发表论文3篇以上。第七条 破格条件

一、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或获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二)作为主要参加者(前2名),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

(三)作为主要参加者(前2名),完成市(厅)级科研课题,且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二、论文、论著条件

在第六条“论文、论著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分别增加1篇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

— 12 —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验师资格条件

(试行)

第一条 评定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师须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实验技术发展动态;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和技巧,能独立设计实验项目,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取得一定价值的科研成果;掌握实验教学规律,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参加编写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发表、出版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论著;具有指导和培养初级实验人才的能力;能运用外语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从事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维修与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在职在岗实验技术人员。

第三条 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任现职期间,考核合格以上,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合格以上。

任现职期间,出现下列情况,在规定年限上延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者,延迟1年申报;考核、工作质量与职业道德评估不合格者,延期2年申报;受警告以上处分,没有解除处分者不得申报,受到不能解除处分的人员延迟3年申报;已定性为技术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延迟2年申报。

(二)弄虚作假,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者,延迟3年申报。

二、学历、资历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硕士学位后,取得助理实验师资格,受聘助理实验师职务2年以上。

(二)获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后,取得助理实验师资格,受聘助理实验师职务4年以上。

(三)未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助理实验师资格,受聘助理实验师职务4年以上;或具备上述第(二)点规定学历(学位),取得助理实验师资格,受聘助理实验师职务3年以上者,任现职期间,如其业绩条件与论文、论著条件符合第七条要求,则可破格申报。

三、外语条件

除经批准免试外,需取得由政府人事部门颁发的有效合格证。第四条 专业技术工作质量(能力、水平)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

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独立完成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并指导学生实验的全过程(含讲课和批改实验报告),教学质量评估良好以上。

二、参加实验室的建设工作,或编写、修改实验工作计划和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第五条 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校级以上教学竞赛奖。

二、科研成果获校级以上奖励(含优秀教学成果奖)。

三、参与完成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研究。

四、完成2个以上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效果良好;或加工、改进实验技术和装置,取得较好的效果。第六条 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发表论文1篇(第一作者)或参与编写论著(本人撰写不少于1万字)。

第七条 破格条件

一、业绩条件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竞赛奖。

(二)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奖励。

(三)作为骨干成员,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

二、论文、论著条件

任现职期间,发表论文2篇以上;或参与编写论著(本人撰写不少于5万字)。

— 15 — 附则

江西省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验资格条件

有关词语的特定解释

一、“国家级奖励”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奖。

“省(部)级奖励”是指省(部)科技进步奖、省社联优秀科研成果奖、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央及国务院各部委或省委省政府定期评选的相关奖。

“市(厅)级奖励”是指由市(厅)级政府部门颁发的相对应的奖项。凡获奖均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国家级科研课题”是指“973”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教育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教研项目、中宣部“五个一工程”项目、其他部委重点项目。横向课题经费文科达5万元、理科达20万元的,可视为此类课题。

“省(部)级科研课题”是指省科委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软科学项目、省科技推广项目、省教育规划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计委攻关项目、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项目。横向课题经费文科达3万元、理科达10万元的,可视为此类课题。

“市(厅)级科研课题”是指由市(厅)级政府部门下达的相对应的项目。

三、“著作”是指公开出版的专著、译著或教材(含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论文”是指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除条件

— 16 — 中特别说明外,均为独撰或第一、二作者)。凡在学术刊物的“增刊、特刊、专刊、专辑”上发表的论文以及论文集收录的论文(除非被SCI、EI或正式出版的国际会议论文集收录)均不计入规定的数量,只供参考。

“核心刊物”是指: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公开学术刊物;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编辑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三版)中认定的相应类别的核心期刊。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国家级报纸理论版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全文转载或详细摘要的学术论文视为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江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授资格条件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女教师 职业倦怠

[作者简介]周素华(1970- ),女,江西永新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江西南昌330013);王海仔(1968- ),男,江西永新人,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和心理学。(江西南昌330029)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085-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省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大多数普通中专升格成高职院校,至今已有46所,其数量远远超过了本科和专科院校。原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后,要求高职教师既要具有双师型资格,又要具有科研型素质;既要有相当的理论水平,又要有实训课的教学经验。而高职女教师既有以上工作压力,又有生儿育女的家庭负担;再者随着教育消费观念不断变化,社会上出现了追求高学历的现象,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质量降低等都给女教师带来压力。① 使得高职女教师缺乏归属感,进而产生职业倦怠。

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针对普教系统的较多,针对高校教师的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女教师的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样本的调查,了解我省高等职业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并通过有关人口统计变量的分析,探讨该群体职业倦怠的特点。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江西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江西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五所高等职业院校中,抽取320名教师(女教师164名,男教师156名)进行测试。施测时间为2006年5月中旬。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16份,回收率97.5%,有效问卷305份,有效率达95.8%。

2.测试工具及数据的收集整理。采用Maslach编著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赵玉芳、毕重增(2003)曾对MBI-ES问卷的信度、效度做过研究,其信度和效度符合施测要求。②

MBI-ES问卷包括了三个纬度:情绪衰竭(9个题目)、去个性化(5个题目)、低成就感(8个题目),共22个题目。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从来没有”(从不)、“一年只有几次”(极少)、“一个月左右有一次”(有时)、“一个月有几次”(频繁)、“一周几次”(相当频繁),分别计0~4分。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两个维度上各题的得分分别为本维度所有项目得分的总和;低成就感维度各题目采用反向记分,然后将得分相加即为本维度的分数。各维度得分越高,职业倦怠越严重。收集上来的数据用SPSS12.0进行统计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一)高等职业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分析

我省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较普遍。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来看,首先表现为成就感水平低;其次是情绪衰竭,体验不到工作的乐趣;最后是去个性化,有教师经常无法集中注意力,对学生的态度日渐冷漠。高等职业院校男女教师在职业倦怠的总平均数上和职业倦怠三因子均无明显的差异。

(二)高等职业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和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1.年龄。25~41岁以上(每5年为一个年龄段)6个年龄段女教师职业倦怠三个因子存在差异(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女教师在情绪衰竭因子上36~40岁达到顶峰,去个性化因子在25岁以前最高,这两个因子都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先下降而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低成就感因子除在31~35年龄段稍有回落外,从总体上看呈现上升趋势。36~40岁女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最高。

通过方差检测发现,高职女教师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具体为:36~40岁组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25岁组(T为-3.397,P<0.01),41岁以上组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25岁组(T为-3.574,P<0.01),41岁以上组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26~30岁组女教师(T为-2.131,P<0.05),41岁以上组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31~35岁组女教师(T为-2.153,P<0.05)。其原因是年轻女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发展与相关职业能力培养的预备阶段,对职业的期望相对模糊,故成就感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年龄36~40岁在职业倦怠三个因子上的总得分最高,原因是该年龄阶段的女教师职业生涯处于关键期,除工作外,还要教养子女,甚至还要面临婚姻家庭的种种情况。41岁以上的女教师在前两个职业倦怠因子上得分低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教师,但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女教师,原因在于高等职业院校扩招带来的生源素质差,教学理想难以实现,向上晋升困难,也可能由招生专业的调整所带来的知识更新困难等所致。

2.教龄。不同教龄的女教师职业倦怠三因子得分如表2所示,其中教龄11~15年的女教师职业倦怠得分最高。通过方差检验分析发现,不同教龄段高职院校女教师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具有显著差异:教龄16~20年的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5年以下女教师(T为-2.943,P<0.01),教龄21年以上的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5年以下女教师(T为-2.755,P<0.01)。其原因与表1所示的年龄导致的低成就感类似,即由不同教龄段的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所致。

3.职称。不同职称的女教师其职业倦怠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职业倦怠三因子总得分随着职称的升高而升高,从具体的三个因子来看,情绪衰竭因子和去个性化因子得分都是随着职称的升高先升后降再升,低成就感因子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不同职称高职女教师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经过标准差法检验发现:助教及以下职称与讲师职称有显著差异(T为2.976,P<0.01),讲师及以下职称与副教授以上职称有显著差异(T为2.128,P<0.05)。造成高职称低成就感的原因可能为:职称高的教师由于长时间的固定于教师职业,角色被局限化了,该角色限制了其学习成长的能力,原有的知识经验跟不上变化了的高职教育情境,低个人成就感也就产生了。

4.任教课程的性质。基础课与专业课女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表现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基础课女教师成就感显著低于专业课女教师(T为2.438,P<0.05)。其原因为:一是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枯燥,部分学科与实际的联系较弱。加之各个职业院校由于教学经费有限,一般注重专业课程教学手段的革新,基础课的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而导致学生对基础课的不重视,甚至对基础课教学产生抵触心理。二是高职教育要突出职教特色,大量压缩基础课课程和周课时量,这也严重地影响了基础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三是高职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极度功利化,也使得基础课这种隐性教学效果的课程受到学生的轻视。③

5.招生与科研。招生任务、科研任务对女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体现在女教师的成就感降低(T为2.348,P<0.05)上。首先,这与不少的职业院校面临着困境和危机有关,不少职业院校要求自己的教师完成一定的招生任务,并与福利奖金挂钩。而普通高校的扩招,加上高职院校的学生近年来就业不景气,很多教师难以完成招生任务,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收入,甚至会影响一段时间的生活质量和上岗,使教师的成就感水平一再降低。其次,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个人绩效的考核与职称的评定中,科研任务的要求与以前中专时比更高了。科研任务与职称挂钩,与收入的联系也相当紧密。女教师在忙教学、忙家务的同时,还要忙着做课题、做论文,也会使女教师个人成就感降低。

6.知识枯竭与职业倦怠。知识枯竭是指教师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知识的急剧更新,难以应付学生的问题而体验到知识上的耗尽感。④ 经常有知识枯竭感的女教师与从来没有知识枯竭感的女教师比,在情绪衰竭因子上前者显著高于后者(T为3.538,P<0.01),在成就感上前者显著低于后者(T为2.491,P<0.05)。

我省高职院校近年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的合并升格、办学规模的做强做大、招生就业上,忽视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得不到保障,使得教师的知识老化,能力日渐衰竭,有些教师不得不沦为“上课的机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学生整体拥有的信息量往往超过一名教师,很多高职教师来不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能适应新教育环境。又由于高职院校体制的限制,经费投入的不足,大部分女教师十多年来都得不到新知识、新观念、新技能的培训进修,现有的知识观念又解决不了新时期学生的问题,这样,教师知识的枯竭感产生,并影响到了工作情绪与成就感。

四、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我省五所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并结合有关人口统计变量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高职院校女教师的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年龄在36~40岁的高职女教师职业倦怠较其他年龄段严重,教龄在21年以上的女教师较其他教龄段女教师职业倦怠严重。其二,高职院校女教师任教基础课的比任教专业课的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其三,职称、招生、科研、知识枯竭等因素是影响高职院校女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其四,本次研究中尚未发现性别、婚姻生育状况对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

[注释]

①贾素萍.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意义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6(4):24.

②赵玉芳,毕重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1.

③陈素红.普通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云梦学刊,2001(9):87.

江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授资格条件 篇3

副教授资格条件(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具有系统而坚实的本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及时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发展前沿的动态,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系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具有提出本专业新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业绩突出,教书育人;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具有外语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各类高等学校在职在岗的专职学生思想教育教师,具体范围包括:

(一)高等学校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兼

任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形势政策教育、法律基础、思想品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课程的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具体包括专职政治辅导员、系(部)团总支(支部)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系(部)党总支(支部)副书记、学校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中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以及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级领导。

(二)过去长期(一般在7年以上)专职从事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现仍在学校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部)党总支(支部)书记、校团委书记、宣传部长、党委书记。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敬业爱岗。

任现职期间,综合考核在合格(称职)以上,且思想政治考核须为优秀。

任现职期间,在规定的年限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从下年起延迟申报。

(一)考核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及以下或受警告

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谎报资历、业绩,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行为

者,延迟3年以上。对伪造学历、学位等情节特别严重者,取消其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

2年以上。

(二)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讲

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5年以上。对本科院校中40岁以下的申报者,原则上须具备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但大学本科毕业,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5年以上,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8年以上的人员亦可申报。

第五条 外语要求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并在有效期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

(一)取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

(二)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

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三)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有关规定。

第六条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

具有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所需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参加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取得《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或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职称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并取得省职称办、省教育厅统一颁发的合格证书,均在有效期内。具备下

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

(一)取得计算机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二)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七条 基础理论要求

申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资格的人员,均须参加省教育厅统一组织的基础理论课程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并在有效期内。考试科目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大学教育与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学。

第八条 继续教育要求

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要求,任现职以来根据所从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完成《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进修工作规程》所规定的进修任务和其他继续教育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教学与研究水平和综合工作能力。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九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具有系统而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深刻理

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较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对大学生中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具有较强的剖析能力。

(二)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具有

负责学校某一方面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全面负责一个系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完成具有全局意义的报告、总结、规章制度等。能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开拓创新,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特点、新形势,及时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并取得较大的成效,其经验在省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第十条 教学业绩、成果要求

(一)系统讲授过1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须为

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职教师规定工作量的三分之一。能就某些问题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教

学效果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思想特点,定期组织面向学生的专题讲座,上党课,开展心理咨询,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并累计担任辅导员工作5年以上,且任现职以来不少于2年。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第十一条 科研业绩、成果要求

(一)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针对学生的思想发展

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最新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知识,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新观点和新的工作方法。其研究成果对高等学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任现职以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

作者发表对实际工作有积极指导作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4篇以上;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术著作或教材1部,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2篇以上。

(三)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获得校级

以上的奖励;或获得过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 破格申报条件

大学专科学历,在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年以上,取得讲师资格并受聘讲师职务6年以上,业绩特别显著,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

第十三条 破格评审条件

任现职以来,在符合第三章第九、十条规定的评审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教书育人、教学改革、课程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教学综合考核须为优秀。

(二)任现职以来,须具备以下条件中第1条和第2、3、4中的两条:

1.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对实际工作

有积极指导作用、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论文5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或者撰写正式出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著作1部,本人撰写8万字以上(或参加编撰通用教材1部,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同时在核心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在本学科权威刊物上发表。

2.主持省(部)本学科研究项目1项以上,或市(厅)

级重点研究项目 2项以上,并通过鉴定或已经完成准予结题。

3.获得过国家级奖励或省(部)级二等奖,或市(厅)

级一等奖以上的奖励2项以上(前三名)。

4.获得过省(部)级以上表彰。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从其它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转至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的人员,申报副教授资格,专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在3年以上,且业绩、成果须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论文、研究成果可适当参考,在掌握上不超过总要求的三分之一。

第十五条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副教授资格,不实行资历破格申报。

第十六条 申报副教授资格者应提交第三至十三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上一篇:中国移动业务管理平台下一篇:安全月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