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 家长们正面临着严重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如何为孩子提供合适的小学教育, 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

1 独生子女的欠缺

(1) 孩子过于依赖家长。独生子女从小的时候起, 做家长的恨不得什么事都帮他办好, 慢慢的孩子就养成了依赖的性格, 造成了霸道、易于受挫折、害怕困难的毛病。

(2) 孩子缺乏竞争意识和独立意识。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 千方百计的哄孩子开心的结果, 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由于缺乏竞争意识和自立意识, 孩子从小成长就有了畸形的陪伴。

(3) 孩子缺乏责任感。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 孩子长大必然缺乏责任感。

2 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小学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教育布局不合理。目前, 我国普通小学是按人口密度和所跨地区半径设置学校网点的, 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但也存在不合理、不经济的一面。城镇中小学布局是按原有的人口密度和地区划分设置的,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缺乏对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而使学校分布日益呈现出不合理趋势。

(2) 学校教育与实际需要相脱离。我国小学教育仍然是按部就班式的, 缺乏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所开展的特色教育。如在农村学校学到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与城市的生活环境有关, 因而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3) 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 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最明显的莫过于农村, 师资力量差, 班额严重不足, 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不少山区村庄的小学几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 有的小学甚至只有四五个学生在一个教室里复式教学, 一个教师承担所有课程的教学, 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教育设施的差异性, 造成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当前城市师资力量过剩而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师资非常缺乏, 形成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局面, 区域和城乡分布不均衡, 城市超编与农村部分地区师资紧缺并存。

(4) 小学老师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目前女教师是小学教师的绝对主体, 其造成的结果是导致当今我国小学教育的弊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对来说, 女教师喜欢乖巧的学生, 常常过分限制孩子的天性。女教师比例过高, 对于独生子女已有的性格缺陷、对于培养孩子的行为方式极其不利。

(5) 小学欠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不要以为抓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绘画、音乐、体育等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从小培养孩子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一个人的思维不行, 在将来他不可能成功。孩子欠缺素质, 国家必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注意知识量的积累, 而对知识结构的优化重视不够;至于培养能力, 也仅仅停留在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答相关的问题和学习新知识这个层面上。

3 我国小学教育发展方向的建议

(1) 解决教育布局不合理问题。由于教师缺编和校舍不足, 分布不合理现象突出。一方面, 农村小学数量多、规模小, 分布过于分散, 存在许多微型学校、微型班级, 严重浪费教育资源;另一方面, 城镇小学的“大班额”问题严重, 给教学活动带来困难,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质量。因此, 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势在必行。小学教学点应该适时地根据地域、学生数量加以调整。

(2) 解决学校教育与实际需要脱离的问题。教材的编写工作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士进行。此外, 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自主开发校本教材。各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但不论是哪种教材, 在编写时都应注意古今的结合, 既要体现传统性, 又要体现时代性;既要体现学生的实际需要, 又要体现教育的合理性。在不加重学生负担和不影响其他课程的前提下, 可采用开设专门学科和学科渗透两种办法解决课程设置问题。

(3) 全面提高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城市、农村教师交流及支援, 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教师的继续教育应该侧重于补充和更新教育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 提高教育教学技能,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 同时, 也要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讲, 教师也是社会的一分子, 不能独立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 社会的发展与其息息相关。因此, 教师除了提高与自身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外, 还应该大力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 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完善自我, 促进自身个性的自由发展, 最终达到教师职业需要与个人理想的统一。

(4) 小学大力补充优秀男性教师。小学男教师的匮乏、学校女性管理者居多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 北京东城区小学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 加大了男教师的引进力度, 任课男教师的比例上升到目前的13.1%;小学男校长的培养力度也有所加强, 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彰显课堂中的阳刚之气, 引导孩子的正确行为方式。

(5) 加强对孩子的素质教育。我国要成为21世纪的世界强国, 必须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而这一目标的实现, 关键在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1) 要狠抓习惯养成。一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培养孩子交往处世能力;三是要创造必要的条件, 培养劳动习惯;四是要培养孩子勤俭节约习惯;五是要开发孩子智力;六是要培养孩子做到诚实守信;七是要培养孩子勇于创造的劲头;八是要针对孩子的个体特点, 培养有利于其发展的特长。

(2) 针对孩子个体特点, 因材施教, 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自己掌握素质教育的一些科学方法, 不断掌握素质教育的新方法、新办法, 并针对孩子兴趣爱好, 个体特点, 有针对性地抓好孩子的素质教育, 进而逐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其次要让孩子明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主动接受素质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3) 关注孩子全面发展。要着眼于未来, 全面发展教育就是要促进人的各方面才能、兴趣、特长的和谐统一地发展。全面发展注重的是“素质”的教育, 强调实际能力的训练。具体一点讲就是更加强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 如今的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 教育是一次性的, 一旦出错, 很难有改正的机会。特别是在我国现实的国情中, 如何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摘要:我国家庭现在主要是独生子女, 如何培养孩子不是个人的问题, 牵扯到我国的未来。本文在分析独生子女的欠缺和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小学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我国,小学教育,现状,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晟利, 张子照.农村“空校”现象原因与对策分析[J].农村教育, 2005 (8) .

[2] 唐亚豪.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 2005 (3) .

[3] 李军霞.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农村教育, 2005.

[4] 肖第郁, 王佑萌.当前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 (3) .

[5] 安素霞.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基石[J].邢台学院学报, 2005 (1) .

上一篇:职务犯罪轻刑化的刑法研究下一篇:水质检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