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如何培养中职生的职业意识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职生在职校期间是职业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使学生尽快树立坚定的职业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尽快形成爱职校、爱专业、懂就业、快成才的良好学习氛围和职业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1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关爱,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

要分析、了解学生,“师者”要成为学生职业意识形成的引路人。

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种挫败感,他们已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中遭遇了滑铁卢,他们带着“中考”的失落和无奈走进中职校门,对中职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方式陌生,容易产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诸多不适应。在学生中相当部分学习基础较差,难以承受繁重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习训练,学习情绪低落。因此教师在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尤其重要。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学识和道德言行去感化学生,真正从心底关心学生,爱护他们,以人为本,善待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与学生心心相印,教师的行为成为学生的楷模,教师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磁铁。使他们愿意跟着教师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一起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从而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自己,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选择的职业。

2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具有职业尊严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做一个有尊严的职业人。

要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首先要让学生学明白该学习的知识。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应运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基础文化课的教学中要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在施教过程中绝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低起点、缓爬坡和不断加密的原则,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补习初中文化课,由浅入深地逐步导入新课,为学生清除学习障碍。

在专业理论教学中要按照学生可接受的程度组织和选用紧贴本专业的精干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在教学中应丰富教学手段,更多地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学明白,逐步建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实训操作技艺,是学生的立业之本。因此在实习训练中要致力培养学生的实训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强化相关工种技术操作基本功的训练,加强专业技能等级的考核。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专业训练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能、学有所获,不断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知程度和职业热情。在培养学生实训能力的同时,更要培训学生专业技术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接受已有知识的同时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增强学习热情和专业成就感。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今后就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 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俗话说“一国有规一国兴旺,一校有规一校兴旺,一家有规一家兴旺”,没有规则意识的人将无法在社会立足。因此培养中职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是中职教育所要承担的重大责任。

我在上会计专业的《出纳》课时,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知道作为一个出纳人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1)熟悉并认真执行相关财经法规、政策和制度。(2)掌握专业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中要细心、耐心,做到口勤、手勤和腿勤;要实事求是,如实反应货币资金的收支事项;要洁身自好、清正廉洁,遵纪守法、注意保守机密。(4)工作中还要具有协作精神,积极协助其他岗位的工作。并且在以后的教学中随时强调、处处培养。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我校在实习教学中始终贯彻“实习现场6S管理制度”,也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即实习现场必须随时保持以下状态:(1)整理(SEIRI):随时将现场物品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类,及时将无用的物品清出现场。(2)整顿(SEITION):将有用的物品分类定置摆放,保持数量、质量清晰、井然有序、取放方便。 (3) 清扫(SEISO):自觉地把生产、工作的责任区域,设备、工装、工位器具清扫干净,保持整洁、明快、舒畅的生产、工作环境。(4)清洁(SEIKETSU):认真维护生产、工作现场,确保清洁生产,杜绝职业危害,防止环境污染。师生也要做到着装、仪表、精神清洁。(5)素养(SHITSUKE):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循规蹈矩,提高素质,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习惯。(6)安全(SAFETY):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生产、工作中必须确保人身、设备、设施安全,严守国家机密。如此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训练,让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

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应通过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学,始终贯彻对学生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执行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尽快成长为合格的职业人。

4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控,使学生成为真正心理健康的职业人。

各种研究发现,现在的职校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人,大多数来自农村。这些学生的父母一般都在外打工,孩子从小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长大,没有跟随自己的父母。因此在物质条件都不会很差的今天,他们在心理上普遍存在孤独、寂寞的现象,容易产生焦虑和忧郁的情绪。在心底里没有真正的倾述对象,精神空虚,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和负担就不容易化解。再者,中职学生毕业后初入职场,一般从事基层操作工作,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简单、枯燥,学生面临生存环境改变,面对上司的压力,同行的挑战和情感生活的考验,都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在学校期间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控,学会排解心理压力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各种知识,还应该辅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习惯。使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面临困境,情绪懊恼的时候,只要生活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人是乐观的,就会逐步从低落的情绪中走出,面对新的挑战。

总之,中职校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关爱下,一定能重新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成为心理健康的现代化建设的专业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从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积极性缺乏, 职业意识淡薄, 心理素质差等问题入手, 阐述了中职学校及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职业意识, 养成良好的自我心理调控的习惯, 使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学生,技能,信心,职业习惯,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家祥, 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黄桂珍, 姜晓梅.高职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及其引导策略[J].职业时空 (综合版) , 2006 (11) .

[3] 吴少银编著《责任胜于能力》出版日期:2007-1-1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上一篇:增值税税率降低为1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和对策下一篇:“慎”的思想,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