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 我国建设工程领域中的项目管理都是采用单纯性的由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规定的模式。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种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国家重点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力度逐年扩大, 建设市场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但竞争却渐趋激烈。因此, 为了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降低建设工程造价, 同时能达到以科学合理的资金投入, 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工程建设和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核心环节之一。自1981年试行以来, 招标投标管理工作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1998年《建筑法》和1999年《招标投标法》和《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颁布和执行, 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了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向规范化、科学化和高层次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是, 在实际的履行和适用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许多的实际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关于招标投标管理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 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存在的问题

在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 为了遏制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 虽然对遏制和规范建筑市场中的不良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由于建筑工程领域广泛, 投资金额大, 且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关系, 再加上在实践中有些地方及建设单位在招标投标的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流程等方面存在着偏差, 所以还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

1.1 资质审查不严, 虚假中标、违规分包现象严重

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 有些施工企业自身不具备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施工资质及能力, 但却通过一些非常手段获取资质或者通过挂靠以具备资质的企业的名义参加投标。如果遇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的资质审查不严, 导致不符合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中标, 就会造成“高资质投标, 低资质进场, 无资质施工”的现象发生。同时, 让不具备施工资质和能力的企业中标, 还会给中标企业以通过工程牟取非法利益的机会。一旦不具备相应施工资质的企业中标, 就会马上倒手转包或者在未经建设单位同意的情况下将工程分包给任意的第三人, 更有甚者会出现再次转包、再次分包的现象。经过几次换手之后, 不仅实际用于该工程项目的资金会逐次减少, 而且建设单位还会对真正的施工单位的资信和能力失去有效的监控, 从而为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的质量安全埋下隐患。在实践中, 建筑工程领域中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 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因为在工程的招标投标中, 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质审查控制不严, 虚假中标、违规分包现象造成的, 这已成为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一大弊病。

1.2 规避招标投标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实践中, 作为建设工程施工标段的划分其实应当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条件、机械化程度以及对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则来进行。但是现实生活里通常在一些小型的建设工程中, 建设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和便利的需要, 往往会尽量回避采取以招标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 而是自行指定设计和施工单位, 更有甚者对本身已经达到招标投标要求的范围的工程项目, 建设单位千方百计通过化整为零或其他的方式, 将项目划分成若干不合理的独立的小标段项目, 使每个小项目涉及的金额均在招标投标要求的限额以下, 从而来达到回避招标, 获取更大利益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使建设单位回避了必要的招标投标, 但是由于将整个工程项目化整为零, 造成过多的施工单位的进驻, 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连贯性, 不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开展, 而且还会造成施工过程中责任不清, 相互扯皮等现象发生, 使得建设项目失去其应有的竞争力和监督性。

1.3 建设单位、承包商都存在行为不规范的问题

一部分建设单位往往在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维护部门和小团体及个人的利益而千方百计规避公开招标、跑邀标、搞陪标, 以达到私下交易, 明招暗定的目的, 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建筑市场交易秩序。有的建设单位即使搞了公开招标, 但由于其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难以满足公开招标工作的需要, 又拒不委托有资质的代理机构, 这样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现阶段, 明显存在这过度竞争的现象, 加上市场上混杂这许多资质等级名不副实的承包商, 迫使很多承包商在标外下功夫。投标前挖关系、走后门, 在投标过程中为了中标而互相残杀, 低价抢标;高标准承诺, 低标准施工, 偷工减料, 以次充好, 造成工程质量下降, 达不到工程要求的标准, 使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失。

1.4 行业垄断、地方保护、行政干预影响招标投标工作的发展

有些行业和地方为保护自身的利益, 在公开招标活动中搞政策倾斜, 或在投标过程中限定投标人范围, 或在评标过程中加入不公正条件, 倾向某些企业, 更有个别领导干部, 为满足私利, 对公开招标工作横加干预, 打电话, 批条子, 推荐投标人, 使工程项目发包人和招标投标管理机构无法按照公开招标的工作程序办事, 严重影响了公开招标工作的正常开展。在一些大型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中, 不管是公开招标, 还是邀请招标, 总是能看到有些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地区或行业的施工单位。他们中有的虽然实力不如其他众多的投标单位, 但却总是要为他们保留一些标段或者强制别的中标单位把其中的一部分工程来分包给指定的施工单位, 有的地方还出现要求外来的施工单位降低自身的资质等级来进行投标, 以保护和扶持本地的施工企业。这些现象说明在我国的建筑市场领域还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 并未完全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1.5 招标程序和评标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革

现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标的程序有不利于公开招标工作的一面, 如资格预审不严密, 评标采用的打分制, 很容易掺杂一些人为的因素。

2 针对推行招标投标所面临的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招标投标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最重要的环节, 它进展的顺利与否, 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 同时也是保证工程质量, 从源头上杜绝“豆腐渣工程”出现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 在工程招标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建设单位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 研究制定出与该工程项目相应的具体的招标投标实施方案, 完善其管理制度, 增加工程项目建设的透明度, 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的限度, 消除不正当的竞争方式, 真正体现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1 严把资质审查关

首先建设单位要组建和设立专门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或基建处, 来具体负责工程项目日常性的管理工作, 并建立良好的规章制度, 实施目标化管理, 同时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做好工程项目招标书和投标单位的资质预审。其次及时协调在招标投标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认真履行工程合同, 如果建设单位存在着专业人员不足、业务不熟悉等困难, 也可以将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作委托给当地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 从而减轻建设单位的工作压力。再次招标投标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 对参加投标的施工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或法人授权委托书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 并且还要对经过初步审查合格的投标单位的实际业绩进行实地考察, 重点了解投标单位的施工业绩、企业信誉、其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所拥有的设备状况。再有就是对投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项目部管理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价, 同时还要调查用户对该施工企业的评价, 以确保最终的中标单位全部是资质高、信誉好的施工单位。

2.2 严把招标投标程序关

建设单位在招标投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招标投标程序办事, 做到公开透明, 科学规范。在招标过程中, 招标单位必须在准备招标的5d (不含节假日) 前, 通过当地报刊媒体等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信息。这其中要求: (1) 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要行为公正, 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 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2) 认真编制招标文件, 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的原则, 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 以确保合理的标底。工程定价模式则要尽可能采用目前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确保编制出严谨、科学、高质量的招标文件。 (3) 严格管理合同的签订, 编写的合同文本应合法、全面、详细, 技术规范内容应翔实、准确、具有可操作性。中标人在投标文件上涉及到的工期、质量、造价及造价的调整和调整依据、方法、保修等承诺的事项应全面、明确, 同时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 (4) 控制好招标投标过程中的四个时间段, 即:编制招标及投标文件的时间、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评标时限及签订合同时间。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 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 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 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同时作为要约和承诺的条件, 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注意将评标时采用的方法、规则表达清楚。

2.3 加大执法力度, 会同有关部门, 排除各方干扰, 作好招标投标的管理工作

如今在招标投标领域有很多法律法规, 有国家的、部委的还有省市的, 都是指导我们工作的依据。在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管理上, 还缺乏很多的法律法规, 更需要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资质管理和处罚力度。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为投标人营造一个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样, 承包商就必须凭借自身技术经济实力, 通过竞争承接工程, 这势必迫使承包商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走凭内功发展的道路。

2.4 严把监督关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整个招标投标过程中, 都应依法接受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纪检监察组织在参与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监督职责, 必须依据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 使用正确的方法, 掌握尺度, 还要注重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开展监督工作, 严格遵守建设市场的规则程序, 强化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意识, 规范招标投标各方主体的行为。其主要职责包括:配合业务管理部门开展有关法规制度的宣传和专项执法监察工作, 参与有关制度规定的制定和完善, 监督检查有关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 对工程项目特别是重点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负责接受招标投标当事人的投诉举报, 对违纪违法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等。同时, 招标投标的管理在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之风的问题上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上虽然存在有诸多的不良行为, 但随着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政府管理手段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我们应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结合具体实际, 从源头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有效的实施办法和制约措施, 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有形建筑市场, 最大限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杜绝暗箱操作, 净化建筑市场的环境。入世后, 国际间的企业势必要共同竞争, 国内建筑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这又给招标投标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此期间, 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和帮助我们的企业, 提高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摘要: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在很多地方, 建设单位在招标投标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所以, 有必要加强招标投标的管理工作, 使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日趋有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真正体现招标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科学管理

上一篇:高等学校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下一篇:企业、行业参与职业学校评价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