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文化英文演讲稿

2023-03-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出一份优质的演讲稿,可在语言的感染力下,让更多人了解到演讲稿内容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中,演讲稿成为了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你会正确编写演讲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和文化英文演讲稿》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教育和文化英文演讲稿

浅谈中英文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

[摘 要] 广告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广告用语越来越丰富的今天,其中蕴含的中西文化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如何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使之更好地为广告翻译服务,值得每一个英文工作者探讨。

[关 键 词] 广告翻译;中英对比;文化差异

[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显而易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告用语越来越丰富,下文就来为中西方广告翻译的差异和技巧略作阐述。

一、广告翻译中的中西方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英语广告语言受其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言简意赅。耳熟能详的麦斯威尔咖啡所设计的广告词“Good to the last drop.”中文如若翻译成“好到最后一滴”便过于直白生硬,缺乏意境,令人难以记住了。但是按照中国的思维模式,运用中国人特有的表达方法加以修饰,翻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就将咖啡的余香绕唇、回味无穷融合在一起,让消费者在品味广告词的同时,产生品尝这款咖啡的欲望。

(二)价值取向的差异

价值取向的差异往往来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人十分注重群体,时时处处强调群体观念,而西方则主张个性的张扬。因此,中国的广告语中多“我们都爱喝”等从众性语句。英文广告中却常用“YOU”这一个人的表述来打动消费者,使消费者有被尊重的感觉,继而产生主动消费欲望。国内一家出租车公司的广告语为“接天下客,送万里情”被翻译成“Ready to meet you from all over the world”。这样的译法在西方国家能大大缩短消费者与广告商之间的距离。若将“客”字直译为“guests”则产生较大的距离感。

(三)文化背景的差异

任何语言都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极大影响着中西方对事物的描述方法并向广告翻译延伸。例如在中国,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所以建设银行大力推行“龙卡”。而在西方人眼中,龙是邪恶的象征,故而建设银行的“龙卡”被翻译为“Long Card”,而并非“Dragon Card”。

(四)审美观的差异

各地域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的不同,审美情趣也大不相同。广告翻译必须要尊重和遵循当地大众文化、审美水平和视角。例如,中国的白象牌电池家喻户晓,但“白象”被翻译成“White Elephant”则效果欠佳,因为在西方国家“White Elephant”代表“没用的东西”。

二、广告翻译的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对可译的辞格,尽可能直译,即保留原文句子结构和修辞,努力再现其形式、内容和风格。例如,一则橘汁广告语为“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 a day without sunshine.”可直译为“没有橘汁的早餐犹如没有阳光的日子。”

(二)意译法

意译法则对难译的辞格,尽可能加工。如果采用直译法,读者无法接受,这时只好牺牲原文的某些文化特色,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内容的完整性。我国的“帆船”牌皮鞋原译文为“Junk Leather Shoes”。但“junk”是旧货、假货的意思,十分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最后,被翻译成“Yacht Leather Shoes”。

(三)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根据原文发音和译文发音的相似性进行翻译的方法。例如,“Puma”的原意是“美洲狮”,但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后被音译为“彪马”,其原因就在于中国普通大众对美洲狮并没有概念。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马”英姿飒爽的形象展现,突显其运动品牌的特性。

(四)意译、音译相结合

音译、意译相结合既巧妙地保留了原文的发音,又能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和人文色彩,是最佳的翻译之一。例如,Konka品牌被翻译为“康佳”,既在发音上与原文基本符合,又符合中国人对“身体安康”“佳偶天成”等美好寓意的向往。试想将这样一台电视机买回家,美好生活则近在眼前。

三、关于广告翻译的建议

(一)了解商品的受众特点

在广告翻译中,了解商品的自身特点和了解其受众特点同样重要。结合当地文化背景,考虑当地受众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审美观,是做出恰到好处的广告翻译的关键。

(二)灵活运用翻译手法,直译与意译适时结合

广告翻译常用的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音译法、音译与意译相结合。在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需要结合商品的自身特点、消费者特征以及相应的文化背景。当然,必要时还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

(三)再创造性翻译

再创造性翻译,是一种“意会”,就是要脱离翻译的范畴,寻找中西文化的结合点,然后重新进行创造,从而使两种文化相互

交融。

参考文献:

张瑾佳.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翻译技巧[J].新闻界,2011(1).

作者:单敏

第2篇:语言和文化(英文毕业论文)

英语11002班 胡 畔 1010291061 Cultural Comparison of Animal Idio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Abstract: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like two wheels of our human beings. Language is a vehicle that helps record and interpret culture. And culture becomes alive by means of language. However, culture is not only unique to human, but also something concerning animals.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society, idiom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concise expressions, rich and vivid.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carry th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is paper will mainly analyze some idioms on dogs in terms of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religious influence, historical influenc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etc, and explore the possible reasons which can account for these differences.

Key words: Animal idioms; dog;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difference; similarity

1. Introduction

Language is an indispensable carrier of culture. Culture finds a better representation through language use. Vocabulary,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a language, will surely reflect the multi-dimensional image of a society. Countri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attach various associative meanings to their vocabulary, which is especially obvious in animal terms. Because animals play a significant part in daily life, animal term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own culture, convey different cultural features and messages of their own nation, reflecting their own culture.

In the long course of human history, animals, especially dogs, have been keeping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beings and also influencing their living and growth deeply. This relationship brings people all kinds of complex emotions such as fondness, sympathy, disgust and horror. Moreover, many animals have become a kind of symbolism in people’s thinking, and this symbolism is reflected in the language. Languages of all nations contain plenty of words and phrases connected to animals, so

1 英语11002班 胡 畔 1010291061 do English and Chinese. However, 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in one language do not parallel with those in another. Due to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geography, customs, historical allusion, religion and so on, such idioms embody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cience, globalization is a more and more obvious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ies is becoming closer and clos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se idioms more clearly and mak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ore effectively, it is useful and necessary to compare such idioms. The paper will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imals employed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2. Comparison of connotations of animal idiom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Take idioms on dogs for example) 2.1 Similarities of connotations All humankind lives on the same planet. They have similar environment,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ability; therefore,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nearly have the same knowledge of animals. As a result, the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association and give the same cultural connotation to animal words. So it also applies to “dog”.

In China, dog is defined as,“哺育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 And in English, the definition of dog is," an animal with four legs and a tail, often kept as a pet or trained for work, for example, hunting or guarding building.” Judging from it, we can easily notice that Chinese and English have similar knowledge of dog. Meanwhile, both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dog” can be a negative or positive word. The examples are as followings: (1) He lives a dog’s life——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2) A lucky dog——幸运儿 (3)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4) 犬子

2.2 Differences of connotations The majority of animal words carry different connotations, because of their

2 英语11002班 胡 畔 1010291061 different natural environment, customs, and society systems. Besides, English history is influenced more by Egypt and Roman, while Chinese history is much more independent. For example: In English: I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 lucky dog:幸运儿

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

every dog has it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 While in Chinese: 狗胆包天 狗急跳墙 狗屁不通 狗崽子

3. Possible Reason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imal Idioms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personality. So there is more dissimilarity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en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There are many sources responsible for these differences, such as natural surroundings, social conditions, religions, customs,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thinking styles,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national traits and so on.

3.1. Historical Influence

China has experienced more than 2000 years feudal society, and agriculture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s economy while other counties already began their industrial age. There are more than 0.9 billion peasants in China; therefore Chines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animals such as oxen, cows, sheep, silkworms, bee and so on. So we use silkworm as a metaphor to illustrate people who are hard working, while English-speakers don’t. For example: (1)Rain cats and dogs: it originates from Nordic mythology,in which dog symbolize wind. (2)狗咬吕洞宾:it originates from Chinese myth.

3 英语11002班 胡 畔 1010291061 3.2. Religious Influence

Ancient Chinese believed in Buddhism, and most of the modern Chinese have no religious belief. However, most of the English people believe in Christianity. There are many religious stories that involve animals in both Taoism and Christianity. That’s why same animal referent may have quite different senses. For example: The dog return to his vomit(狗又呕吐了,比喻重犯旧日的罪行)

3.3.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idiom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labor and life of people. English people and Chinese people live in quit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The UK is located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Its seafar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 well-developed. China is located in Eastern Asia, the west coast of Pacific Ocean. Its agriculture is well-developed. On account of these distinct differences, people in two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 the same animal. For example, Chinese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agriculture. Ancient Chinese people depended on the ox for survival, so there were many idioms about “ox”, e.g. “孺子牛”, “力大如牛”, “强的像头牛”, “牛劲”. In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ox was a symbol of hard work. They always compared industrious people and those who bore hardship without complaint to ox. In history, past and present, many celebrities liken themselves to ox. Take Lu Xun for example. He had a famous sentence called “俯首甘为孺子牛”.

But in English it’s hard to find corresponding vehicles. English culture originated from nomadic herding. In the eyes of English people, the horse was a strong and assiduous friend. Therefore, there were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idioms about “horse”, e.g. “a willing horse”, “flog a dead horse”, “work like a horse”, “be on the high horse”. Horse was a symbol of hard-working. Owing to these, people sometimes used two different aniamls to express the same meaning. 4. Conclusion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both rich in animal idioms, which reflect the culture of a country. In turn, animal idioms are influenced by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English

4 英语11002班 胡 畔 1010291061 and Chinese differ from each other greatly in language cultur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emotional awareness, as a result, majority of animal words have different expression and culture connotation when us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or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ds with ethnic or culture background. Only by grasp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connotation can we truly grasp a language, so that to make it work for us as a communicative tool. Besides, connotative differences influence a lot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e, so we need to update our concept so that to adapt to other people’s culture in order to have a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第3篇:成都文化介绍和英文翻译

成都文化——成都是一座拥有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故称“天府之国”。西汉时期,成都织锦业驰名天下,有“锦官城”之称。五代时期蜀主在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又有“蓉城”之称。历史上,成都水网密布,江桥众多,树木葱茏,繁花似锦,还有“花城”之称。成都有太多的元素留住游人的脚步。此方案采用中国传统剪纸的手法将成都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融入了座椅纹样的设计之中,彰显成都特色,传达成都航空公司对旅客温暖贴心的服务。

Chengdu Culture—Chengdu is 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It is called the “Heavenly Land of Plenty” for its fertile land, mild climate, rich products. In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Chengdu was famous for its brocade industry and had a good reputation of “Brocade City”. One of the kings of Sichuan once planted Confederate roses on top of all the city walls, and that is why Chengdu is also called “The City of Confederate rose”. In history, Chengdu had prosperous waterways, numerous bridges, flourishing trees and flowers. It is called “the flower city”. Chengdu has so many elements that attract visitors and make them reluctant to leave. This proposal adopt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paper-cut art style into the pattern design of seats, depicting beautiful scenery, delicious food and entertaining activities characteristic of Chengdu. It communicates the message that Chengdu Airlines will always offer warmhearted service to passengers.

第4篇: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福克纳小说中的圣经意象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中西方饮料的跨文化差异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Strategi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

An Interpretation to The Characters in Nella Larsen’s Novel—Passing 从符号学理论角度探讨网络命名的文化倾向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 浅谈中学生中国式英语产生及对策 浅析《蝇王》中的人性黑暗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红字》中珠儿和相关元素的象征涵义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海明威小说中的英雄伦理观和英雄形象研究 The Archetype of the Ugly Duckling in The Secret Garden 从中西方政治文化差异看中美关系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从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性主义观点看《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形象塑造 分析《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人物形象和悲剧意义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浅议《女勇士》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苔丝悲剧形成原因研究 英语俚语翻译研究

从电影《姐姐的守护者》分析人的自私性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纯真年代》中社会与个人的碰撞 从成长小说角度解读《马丁•伊登》 中英道歉语的比较分析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违反合作原则下的幽默效果

女性的自我迷失与回归—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蒂凡尼的早餐》(开题报告+论文 ) 目的论指导下的报刊新词英译

女性主义家园乌托邦思想的构建--论夏洛特•吉尔曼在《戴安莎的作为》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43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44 关于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影响的研究 45 文化意识与语言教学

46 《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

47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48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圣经人物原型分析 49 英汉基本颜色文化内涵对比 50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51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人物性格

52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对美国内战爆发的影响 53 《潜鸟》女主人公——皮格特•托纳尔悲剧的探析 54 中式菜谱英译策略研究 55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56 英文导游词的特点分析 57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

58 Escap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59 马丁伊登的自杀根由 60 英汉数字的文化差异

61 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

62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63 中英文动物俗语的感情差异研究--以“狗”为例 64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65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 66 浅谈中西体态语的差异

67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68 Comparative Study of Love-Tragedy Between Romeo and Juliet and The Butterfly Lovers 69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70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71 中美文化中面子理论的对比分析 72 从曼诺林角度研究圣地亚哥形象 73 “赞同”在英语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74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性格分析 75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

76 Aesthetic Arts in Allan Poe’s Poetry—An Analysis of Israfel and Annabel Lee 77 On Allan Poe’s Application of Gothic Elements and His Breakthroughs — Through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78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79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美国现代社会 80 论英语新闻标题中修辞的汉译

81 The Tragic Color of Tender Is the Night 82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 83 商务英语中含蓄否定句的研究

84 冰与火具有毁灭生命的同等威力——《呼啸山庄》主题探讨

85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nd Influences on Cross-cultural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Communication 86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87 论身势语的跨文化交际应用

88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之死的必然性

89 师生关系与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之关联性探析 90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习语学习的影响 91 高中英语听力课中的文化教学

92 被压抑的堕落的人性——《包法利夫人》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93 Hawthorne’s Religious Notion: an Analysis of The Scarlet Letter 94 从美国核心价值观分析美国家庭学校产生的必然性 95 比较中西方身势语在沟通中的应用

96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97 浅析艾米丽•迪金森诗歌的主题思想 98 中美个人理财规划的对比分析 99 试析《弗兰肯斯坦》中的哥特风格 100 课堂管理对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影响

101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 102 浅谈英汉颜色词在使用中的文化差异 103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 104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英汉习语研究 105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 106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

107 The Study of Symbolism in Moby Dick 108 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

109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110 目的论下的修辞手法翻译:以《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两个汉语译本为例 111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12 中西方礼仪差异

113 英语电影片名翻译策略研究

114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Teaching Liste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115 中西文化中的颜色内涵之异同

116 <<罗伯特家的苔丝>>中动植物的作用 117 血性意识—D.H.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爱情观 118 翻译中的语境因素分析

119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20 简析《黛西米勒》女主人公的悲剧 121 论《紫颜色》中黑人妇女的反抗 122 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作用

123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24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

125 论商务谈判桌上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谈判的影响 126 外教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27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28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129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130 “词块”理论及应用前景探微 131 浅谈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32 Shaw and the Discussion Play 133 国外品牌翻译及其接受度研究 134 数字的文化内涵及数字的翻译

135 黑人性的遗失与保存从黑人文化传统看《日用家当》 136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137 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互译

138 从《永别了,武器》与《老人与海》浅析海明威的战争观 139 汽车广告中的双关研究:关联理论视角

140 他者形象:最逆来顺受与最狂野的—中国女性在西方电影中的形象 141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142 从文化角度谈旅游翻译

143 浅析爱伦坡短篇小说《黑猫》中的象征手法和心理描写 144 On Elizabeth’s Rebellious Spirit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45 浅析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意识 146 浅析官方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 147 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技巧

148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 149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

150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151 日常生活中手势语的应用

152 Why is Valentine’s Day More Popular than Qi Xi — Cultural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estivals 153 《虹》中的女性婚姻观浅析

154 从《金色笔记》看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 155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56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157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158 英汉品牌名的文化差异 159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160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161 A Reflection on the Amplifica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62

163 《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研究

164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65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66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167 英语毕业论文)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分析商务谈判中的报价策略 168 A Tragedy of Ambition on Macbeth 169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170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1 《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女性主义

172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法国香水网络广告语的汉译本的语言特征 173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174 《等待野蛮人》中的寓言式写作手法 175 中西俚语中动物意象的对比分析

176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 177 济慈六大颂诗的意象

178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179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180 经贸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及其应用 181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

182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 183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84 A Comparison of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185 汽车广告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研究 186 英汉颜色词语义对比研究

187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 188 《吉姆爷》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89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190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分析

191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192 广告中反语现象的关联分析 193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194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

195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196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197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198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199 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200 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剖析《喧嚣与骚动》

第5篇:专题教育党课讲稿——从《选编》之用典看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局党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今天,我给大家讲授党课。我所讲的题目是“从《选编》之用典看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目的就是与大家一起加强对书中所用典故的消化,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自觉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

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读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一个最为深切的感受就是他善于用典,常常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出于个人兴趣,在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的过程中,我统计了书中所有用到的典故,将其分为为政、修身、信念、历史、笃行、任贤、立德、廉政、辩证、敬民等10个篇目,并逐一作了注释。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我只讲立德、修身、笃行三个篇目。

一、立德篇(9)

1.为官避事平生耻。

■原典

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世之乱也,上下纵于亡等之欲,奸伪相吞,变诈相角,自图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难避害,曾不肯捐丝粟之力以拯天下,得忠诚者起而矫之,克己而爱人,去伪而崇拙,躬履诸难,而不责人以同患,浩然捐生,如远游之还乡,而无所顾悸。由是众人效其所为,亦皆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

-〔清〕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

■释义

“为官避事平生耻”,是从曾国藩《治心经·诚心篇》中“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化用而来的。曾国藩认为,为官从政者应在其位谋其政,避事而不积极干事,任其职不尽其责,当是最大耻辱。

在这段话中,曾国藩结合亲身经历谈了忠诚的力量。天下大乱之时,人们大多畏难避害,想尽办法谋求自身的安全,不肯出点滴之力来拯救天下的危难。只有忠义之士,视死如归,奋起匡正时乱。于是,人们都以他们为榜样,以苟且偷生为羞,以避事避害为耻,终于“戡定大乱”。曾国藩认为,君子之道重在以忠诚二字倡导天下,匡扶正义,敢于承担责任。

2.一命而偻,再命而伛(yǔ),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zhān)于是,鬻(zhōu)于是,以糊余口。

■原典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共,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其共也如是。

-〔春秋7>〕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释义

(三次受命)每一次都诚惶诚恐,第一次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顺着墙根走,也没有人敢侮辱我。不管是煮稠粥还是稀粥,只要能糊口就行了。

作为三朝上卿,正考父深受倚重,但三次受命时他的谦卑程度层层递进,与一些官员的飞扬跋扈对比鲜明。正考父有一条经验值得官员们学习,那就是得势后仍保持简单的生活方式和谦卑的待人态度。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典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释义

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荣华富贵,对我而言就如同天上的浮云,毫无意义。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4.君子喻于义。

■原典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释义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孔子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原典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ní),小车无軏(yuè),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释义

人若无信用,那是万万不行的。就像牛车、马车没有木销子,还怎么行走呢?

孔子把个人信用看做为人立世的重要关键点,没有信誉的支撑,就没有人格的树立。所以,《论语》里又说:“民无信不立。”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原典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乎掌。

--《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

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手掌之上(喻非常容易)。

孟子论述的核心,在于统治者要把“人之常情”推而广之、普惠民众。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也隐含着群众的观点:在做事的时候,干部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从群众需要什么、如何思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7.己不正,焉能正人。

■原典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篇》

■释义

《论语·子路篇》中,子路向孔子问政,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孔子认为为政者最主要的是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德行,上行下效,以身作则,才能管好手下的人。

8.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原典

在上者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言必有用,术必有典,名必有实,事必有功

--〔汉〕荀悦《申鉴·俗嫌》

■释义

不听不真实的话,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做虚伪的事。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为官大忌,却总能让不少人尝到甜头,以短时间内的“政绩”骗得赏识,一拍脑袋就做一个形象工程,赚取一时的浮华名声。总书记上任以来,推出中央八项规定并反对“四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针对“虚言”、“浮术”、“华名”和“伪事”开刀,他心目中的好干部“愿听真话、敢讲真话、勇于负责、善抓落实”。

9.德不孤,必有邻。

■原典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释义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认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随。对此,朱熹《论语集注》释曰:“邻,犹亲也。德不孤立,必以类应。故有德者必有其类从之,如居之有邻也。”

孔子强调“道之以德”。在其看来,有德之人,会被众人所环绕。人们交朋友总是喜欢寻找与自己性格相近、品德相类的人,于是“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周易·系辞上》有言“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乾卦》又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阐释的也是此意。故《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称:“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

二、修身篇(10)

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原典

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fú),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

--《尚书·商书·伊训》

■释义

上面这段话出自《尚书·伊训》。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去世后,右相伊尹扶立其嫡长孙太甲为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教导太甲。这段话当是史官记录的伊尹的言论。

伊尹教导太甲说:“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在上位者能够明察下情,这样在下位者才能够对上竭诚。“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对别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必须严格约束。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便被视为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原毁》中说:“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清初思想家唐甄的《潜书》有言:“与人当宽,自处当严。”可见,伊尹所言堪称嚆矢。

2.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原典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北宋〕张载《西铭》

■释义

要成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艰难困苦的外部条件往往可以像打磨玉石一样磨砺人的意志,使之终有所成。

习总书记多次引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句古语,说明艰难困苦于个人而言可以磨炼意志,于国家而言会成就伟大。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不畏艰险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穿越风雨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这与坚持立足本国国情,坚持改革开放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敢于涉险滩,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未来将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3.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最要在“速改”上著力。

■原典

吴知先问“过则勿惮改”。曰:“程子所谓‘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曲折专以‘速改’字上著力。若今日不改,是坏了两日事;明日不改,是坏了四日事。今人只是惮难,过了日子。”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一

■释义

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就应该立刻改正从善。最要紧的是在“速改”上下大工夫。

修身讲究缓养,如文火炖物。同时也讲究急攻,如猛火煮物。养的是善性;攻的是恶因。修养所面对的问题很多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大道理,但为什么我们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屡屡犯错,甚至终身犯错呢?原因就在于“知其不善”,却不能“速改”。一个错误放过了,下一个错误必然也会放过,道德惰性是自己纵容出来的,“大错误”也是从“小错误”日积月累的。

4.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原典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三国〕诸葛亮《论交》

■释义

靠权势和利益结成的交情,难以保持长久。有修养的人之间彼此深交而心息相通时,就好比花木,温暖时也不会多开花,寒冷时也不会改变叶子的颜色,能够经历一年四季而不衰败,经历艰险日益牢固。

5.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

■原典

子曰:“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故君子不与也。”

--〔隋〕王通《中说·礼乐篇》

■释义

《中说》,亦称《文中子》,为隋代哲学家王通(门人私谥”文中子”)语录。该书体例仿《论语》文中的“子曰”为文中子王通说。

“以势交者,势倾则绝;以利交者,利穷则散”出自《中说》卷六《礼乐篇》。意思是,以权势交友的,权势失去了,交情也随之断绝;以利益交友的,利益穷尽了,交情也随之结束。

势利之交不长远。对此,早于王通九百多年的庄子有更为深刻的论述。《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认为,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浓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甘甜而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相接近的,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究其实,小人之间的交往,掺杂着浓重的功利因素,他们把“友谊”建立在相互利用的基础上,表面上“甘若醴”,但倘若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功利需求时,就很容易疏离断交。所以与人交往,要亲君子,远小人。

6.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原典

惟木以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尚书·说命上》

■释义

木材如果按墨线的印痕锯刨,就能变得很直;人听从直言规劝,就能避免错误,成为一个日渐完善的人。

7.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原典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huī)惰,玩岁愒(qì)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

■释义

志向不确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办成的事情,就算学习一门手艺、技术,也莫不如此。如今不少读书人,却在懒散怠惰中荒废时日,百无一成,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没有立志的缘故。立志成为圣人,就能够成就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能够成就贤人。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没有辔(pèi)头的马,没有舵的船,四处飘荡,将要去往何方呢?

8.自知者英,自胜者雄。

■原典

李密问英雄。子曰:“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问勇。子曰:“必也义乎?”

--〔隋〕王通《文中子·周公》

■释义

能够正确估价自己,并且克服各种私心杂念、战胜自己的人,才是英雄。也就是说,人对自己应有正确的态度和判断,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在行动中便能扬长避短,无往而不胜。总书记引用这一典故意在强调,我们党必须清醒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担当,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着力克服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重大风险挑战。

9.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原典

人有偏蔽,终身莫之知乎?贤者见之宽恕而不言,小人暴爱而溢言,亲戚怜嫉而贰言。人有偏蔽,恶乎不自知哉?是故君子检身常若有过。

--《亢仓子·训道篇》

■释义

亢仓子,春秋时期陈国>人,老子的弟子,道教祖师之一,被尊为洞灵真人 。其作品《亢仓子》(亦称《洞灵真经 >》),主要解说老子之言,阐发老子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道家“道”的学说。

人有缺点,一生都不能自省自知吗?对于人的缺点,贤者会因为宽容而不说,小人会因为寻求偏爱而竭尽溢美之词,亲戚会因为怜悯呵护而不当面讲穿,所以人的缺点只有靠自知。君子要时时反省检查自己,就像知道自己经常会有缺点过失那样。

10.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原典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管子·乘马》

■释义

各项事业都产生于周详的谋略,成功于辛勤努力,失败于骄奢放纵。

做一件事时,事前要精心谋划,做事时要勤奋,付出艰苦的努力,还需要时时小心在意,谦虚谨慎。因为接近成功或已经成功时,往往因为骄傲懈怠而功亏一篑。管子用言简意赅的话告诉我们,圆满地完成一件事其实是不容易的。

三、笃行篇(10)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原典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果断,乃罔后艰。……”

-《尚书·周书·周官》

■释义

这句话的背景是,周成王灭了淮夷,回到王都丰邑,和群臣一起总结周王朝成就王业的经验,并向群臣说明设官分职用人的法则。他在告诫“有官君子”(大夫以上有职事者)要忠于职守、勤于政务时说:你们要认真对待你们的职责,不能怠惰疏忽,要知道“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意思是说,取得伟大的功绩,在于志向远大;完成伟大的事业,在于工作勤奋。

2.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原典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清〕金缨《格言联璧·学问》

■释义

上文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彰显了一个人的远大志向,以及为理想不断求索的进取精神。趋:归向。届:到。意思是,人若志存高远,则无不可实现之目标.纵然山海尽头,亦不能阻止其追求理想的步伐:则无攻不破的壁垒,即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抵御他的坚定信念。

立志,是指立下志愿,树定志向。即一个人确定一个长远目标,循序渐进,不懈进取奋斗,进而向自身目标不断靠拢的过程。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格言联璧》处事类中还有“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树立远大志向,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登上成功的巅峰。

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原典

魏文侯使西门豹往治于邺,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义。”豹曰:“敢问全功、成名、布义,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无邑不有贤豪辩博者也,无邑不有好扬人之恶、蔽人之善者也。……夫耳闻之不知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释义

《说苑·政理》阐述了古代贤人为政的道理。在上面这则故事中,魏文侯派西门豹去管理邺这个地方,行前叮嘱他要“全功、成名、布义”。西门豹问怎样才能做到成全功名、广施仁义。魏文侯答道:“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意思是,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可靠,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脚踏勘可靠,用脚踏勘的不如用手辨别可靠。

据《史记·滑稽列传》记载,西门豹到了邺县后,及时深入调查研究,“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迅速破除了当地“河伯娶妇”的迷信习俗,并发动民众开凿十二“渠”,“名闻天下,泽流后世”。

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原典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南朝〕刘勰(xié)《文心雕龙·知音》

■释义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 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 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意思是,演奏上千首乐曲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上千把宝剑才能知道如何识别剑器。这句话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做任何事情,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习主席在此引用这个典故,旨在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实践,从实践中不断提高推进改革发展的执政能力。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原典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毫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

--〔战国〕荀子《荀子·儒效》

■释义

“儒效”,即儒者的作用、儒学的功效。《荀子·儒效》阐述了知与行的关系。

荀子认为学习要落实在行动上。他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意思是,没有听到不如听到,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认识到,认识到不如去实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他认为“行之则通明于事”,“通明于事则为圣人”,“圣人无他,在止于行其所学也”。

除荀子外,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关系还有诸多论述。如老子主张“不行而知”,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主张“知行合一”,王夫之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行”,主要是知识分子个人的践行,和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社会实践有本质区别。

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原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南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释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为陆游的一组教子诗,共八首,本诗是最著名的第三首,作于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底。陆游在诗中勉励儿子做学问要早下功夫,坚持不懈,强调做学问不能满足于书本知识,必须“要躬行”,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才能学有所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书本上得来的知识难免肤浅,要透彻地认知事物还必须亲身实践。他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诗人的这种见解,对后人的学习、求知同样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

7.知行相资以为用。

■原典

诚明相资以为体,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则于其相互,益知其必分矣。同者不相为用,资于异者乃和同而起功,此定理也。

--〔明清之际〕王夫之《礼记章句·中庸衍》

■释义

明末清初学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倡导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性命。王夫之在批判陆王心学及程朱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辩证知行观。他说:“知行相资以为用。唯其各有致功,而亦各有其效,故相资以互用。”相资:互相凭借。意思是:知与行都有自己的功效,两种功效互相凭借才能发挥作用。王夫之认为知与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过程。

为力纠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重知不重行的流弊,王夫之的知行观突出以“行”为基础。他提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之尽,则实践之而已。”“知而后行之,行之为贵,而非但知也。”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原典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yān)嵫(z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屈原《楚辞·离骚》

■释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思是:前方的道路漫长又遥远,我将上天入地,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去探寻。

屈原写作《离骚》时已被楚怀王疏远。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他不断遭到保守贵族集团的排挤、打击和放逐,已到了救国无门的地步。《离骚》后一部分主要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他上叩帝阍(hūn) , 却遭到冷遇;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接着,诗人找灵氛占卜、巫咸问策,并听从灵氛的建议,决计远行。但正当他“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要升腾远游之时,“忽临睨夫旧乡”(忽然看到了楚国大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国的强烈眷念使他不忍离开。展示了诗人内心去与留的复杂矛盾。

9.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

■原典

功业有绪,恶劳而不卒,犹耕者倦休而困止也。夫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也。

--〔汉〕桓宽《盐铁论·击之》

■释义

功业靠不断继承累积。害怕花力气而不能坚持,就像种地的人,因为疲劳困乏而停止耕种。做事半途而废的人不会成功,种地偷懒的人没有收获。总书记引用这一典故意在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党内的突出问题,要常抓不懈、锲而不舍。

10.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原典

我家洗研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四首》(其三)

■释义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源自元代诗人、画家王冕在《墨梅》上的自作题画诗。王冕一生淡泊名利,他爱梅、植梅又画梅、咏梅,在冰肌玉骨的梅花身上,寄托自己高洁傲然的情怀。

“我家洗研池头树”,点出了梅花所在的位置。“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所绘梅花,朵朵均用淡墨点染而成,因而神清骨秀、疏淡清逸。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盛赞梅花的高风亮节。诗人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性,巧妙地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end)

限于个人文史功底,我今天就讲以上这些,错误在所难免,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6篇: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

分享到:

游啊游旅游网 时间:2011-03-19 09:45:3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游啊游 浏览

31次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各少数民旅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保护少教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岌展和创新,鼓励各民簇加强文化交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要内容。新疆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形态多样、民间文艺丰富多彩。目前新疆已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术支持、社会参与的宝贵格局.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保护和岌展少数民旅语言文字。自治区政府制定实施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则,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各级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机构.加强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一些高等院校设立了民族语文专业,培养了大批从事少数民族语文教学、科研和翻译的人才。在新疆,新闻、出版、广播、电髟、电视等都广泛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新疆日报》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等4种文字发行,新疆电视台用4种语言播放节目,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5种语言广播,新疆人民出版社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等6种文宇出版各类图书。新疆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与音像制品中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占到70%以上。在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中小学校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俄罗斯等七中语言文字授课:高校使用4种语言文字授课。一年一度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中,新疆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等多种文字的试卷。为保证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政府还组织编写、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教材。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目前已研发出“博格达维哈柯文排版系统”、“锡伯文、满文文字处理和轻印刷系统”“新疆2000多种图文排版系统”、“阿拉伯文及多种排版系统”等软件。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共享信息化时代的成果。

第7篇:中国当代文化和教育与实现中国梦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于是“中国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词汇并迅速走红。

一、文化建设

1978年,一句“不管黑猫还是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把中国领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今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平稳的发展,创造了和平崛起的世界奇迹。可是相比经济建设上的成就,文化的发展简直不堪一提,社会拜金、商家一味逐利、监管腐败等社会文化问题严重。

如今给我们“普及化学知识”的不只有书本,还有注了水银的刀鱼、将猪肉变成牛肉的“牛肉膏”、菜肴调色的化学色素,再加上此前的“三聚氰胺”牛奶、洗虾粉、浸泡血旺的福尔马林溶液,还有什么“陈馅月饼”、明矾瓜子、敌敌畏火腿„吃东西本来也就是一顿饭的事,现在却成了一辈子的事——吃不准,这辈子就过去了!这都是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恶劣后果。

国外很多名牌,比如LV、爱马仕、凯恩莱博等,这些产品不就是几张皮几块布么?在市场上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些品牌包凭什么卖得这么贵?而中国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品牌呢?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其实人家卖的不就是文化么?可见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

江泽民曾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这一论述表明,文化力量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由于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部分,因此,谁能够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在这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二、人才培养靠教育

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关系整个民族的振兴。我们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物资资本人均也是很少的,而我们要实行追赶战略、跨越战略,主要是要靠人才,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基础是教育。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并且是一个多火山、地震和海啸的国家。可就是这样一个国家,竟然能在二战后短短几十年迅速崛起,GDP位居世界第三。靠的正是科教兴国。在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一段话这样来描述日本对知识的渴望和重视:“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出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政府财政收入的2%”从这足以窥视日本对教育都重视程度。中国在发展经济、文化的同时也万万不能轻视了教育。

“中国梦”是一个中华各族人民长期努力,共同奋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展先进的文化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只有实现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中华民族才算得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世界强国。

上一篇:城市管理工作机制下一篇: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