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2024-05-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通用8篇)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1

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已经成为了“问题”,中国前现代状况的存在并不能成为后现代主义不存在的理由.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文性”,大众文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文本;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大众文化批评的历史主要是批评大众文化的历史,改写这一历史是后现代主义的学术成果之一.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文化态度和价值立场等五个层面来考量,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辩护理论.

作 者:孙长军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刊 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23(6) 分类号:G0 关键词:大众文化   后现代主义   辩护   现代主义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2

一、消费主义产生和盛行的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社会某个阶段的文化特征总是与经济、政治、科技等要素密切相关, 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和盛行的原因分析有必要放在整个社会环境下进行探讨和研究。

首先, 我国急剧的社会转型使然。社会转型涉及到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社会机构以及社会运行方式的集体变动, 进而引起现代文明与新文化的诞生, 以及多元价值文化的发展。消费文化、商品文化正是在以上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并借助于现代高科技网络通讯技术得以盛行。

其次, 消费主义文化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消费主义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属于上层建筑, 因此其发展和盛行必然最终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经济高度市场化并呈现高速发展势态, 国家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以及百姓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必然驱动人们去寻找和追求更丰富的物质消费和更多元的文化需求, 消费主义文化在此背景下就应运而生了。

再次, 喧嚣繁杂的社会环境加剧了人们对消费文化的追捧。当前, 社会各利益体矛盾冲突逐渐凸显、工作生活节奏日趋加快, 诸多压力使人们普遍感受到精神上的抑郁和沉重, 他们渴望通过物质满足和感官刺激等方式来获取情绪上的宣泄和自我认可;从符合学角度讲, 消费作为社会地位和阶级层次的象征更是得到了消费者大肆吹捧和追求, 消费主义作为身份认同和建构的象征维护着消费社会的秩序, 成为了构成所有社会成员之间的纽带和标志。就像波德里亚曾深刻地揭示出:一定的消费活动成为人们进行身份确认和社会区分的标志, 而消费主义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消费的对象不再是商品和劳务的使用价值, 而是它们在一种文化中的符号象征价值。[1]

还有, 媒介组织作为受众和商家的中介对消费文化的盛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作为社会和市场主体的一个有机构成必须会向资本和利润靠拢。媒介和媒介内容受制于社会经济、社会体制的变化, 而受众需求更是被媒体作为改革和定位的风向标, 受众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 受众缺什么就提供什么, 因此当下民众浮躁的社会心态和渴望以消费而得到满足的心理正好为媒介创造了利润和资本的空间。如果说“政治的”, “建构的”是20世纪八十年代的媒介特定修辞, 那么“经济的”、“消解的”就会被指派为20世纪九十年代的大众传媒, 从那时起, 娱乐和消费等观念逐渐渗入媒介文化的创造和传播中。[2]由此分析, 媒介与消费主义的共谋, 也就不足为奇了, 消费主义有了大众媒介这双有力的翅膀在当下得到蔓延也成了必然。

二、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构建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电视、报纸、网络充斥着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品, 露骨地宣扬着消费第一、娱乐至上的价值观和愿望, 把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推崇到了极致, 由媒介和其他经济利益体导演的这场消费秀已经使整个社会和大众处于喧嚣、浮躁和癫狂的状态。在媒介报道议程里, 硬新闻被软新闻取代, 严肃性被消费主义所消解, 整个银屏展现了一个非常世俗化、充满物质欲和感官诱惑的消费世界。

在媒介重构的以“消费、娱乐、享乐”为特征的“拟态环境”影响下, 大众的信息甄选辨析能力和抵制能力日渐萎缩和消退, 他们乐此不疲地享受并消解着媒介所塑造的物质功利主义价值观, 传播学中曾一度受到质疑和否定的“枪弹论”、“皮下注射论”在这一层面尽得到了完美的印证。毋庸讳言, 如果不加控制和限制, 消费享乐主义将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整个社会最后将沦为一个可怕的局面:主流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的缺失甚至匮乏, 人们正确的思想文化和行为方式被无形异化和歪曲, 中国全球化进程和信息文化产业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优秀文化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也将日渐殆尽。很显然, 以“享乐、功利、娱乐”为表征的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已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程度, 对大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构建俨然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在这里, 有必要先简单的厘清一下媒介素养的概念和起源发展问题。媒介素养教育历经70多年的演化, 在深度上, 经历了“免疫接种”抗拒大众传播媒介的批评范式一认同大众传播媒介“流行艺术”的文化分析范式一一思辨性解读大众传播媒介的符号表征范式一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民主赋权范式这样一个不断进化的动态发展轨迹;在广度上, 经历了从英国到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 再到世界各国不断迁移拓展的过程, 媒介素养教育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3]媒介素养起初是欧洲为抗拒由电影普及所带来的流行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而提出的。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 还有评估、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辨性回应能力。[4]

因此, 当下消费主义文化越演越烈趋势下, 构建大众媒介素养旨在加强和培养受众理解媒介信息的能力和对低俗文化的思考和评价能力, 为受众树立正确的媒介消费观, 形成强大有效的媒介抵御力, 不盲目轻信媒介提供的内容, 不轻易被媒介所左右和诱导, 使他们学会有效规避不良信息造成的伤害, 进而保证在纷繁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健康成长。因此, 只有把媒介素养有效地纳入教育体系以及广泛地宣传与应用, 才能更好地体现媒介教育的先进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目前媒介素养构建与培养尚存的问题

(一) 理论建设滞后于媒介发展

我国提出和引进“媒介素养”这一问题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 (学者卜卫1997年发表《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第一次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引入中国大陆[5]) , 研究水平还处于介绍和借鉴英国、加拿大、美国等西方国家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的阶段, 尚没有形成与国内媒介环境相适合的本土化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 有关方法和理论研究也存在较多的缺陷和不足。与国内飞速发展的媒介技术和纷繁多变的媒介生态环境相比, 我国媒介素养理论构建的脚步显得有点疲乏, 较之国外70多年的研究历史也显得滞后许多。

(二) 研究力度稍显薄弱

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力度还略显薄弱, 真正能发挥指导实践作用的理论还比较少。从研究内容看, 大多文章局限于策略型、措施型探讨和分析, 没有深入建构出媒介素养理论在当下的实质性指导意义和指导方向。从研究方法看, 大多文章属于思辨性研究, 实证研究比较少, 另外定量研究的文章较定性文章数量也略显不足。从研究深度来看, 由于“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是舶来品, 国内目前对媒介素养的研究还处于介绍、分析国外研究的层面, 真正结合中国国情和我国媒介特殊语境进行研究的还不是很多, 尤其是如何合理运用和借鉴国外媒介教育的先进经验使之有效地成为指导国内媒介教育实践的理论还很少。

(三) 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组织和教育链条

大众媒介素养理论的推广和实施应该由政府引导, 多方社会机构共同参与合作, 形成一个立体化、系统化、全方位的组织和运动, 对大众进行有效的宣传和教育, 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舆论环境。如英国的“全国初级传媒素养教育小组委员会”、加拿大的“媒介素养教育协会”、美国洛杉矶的“媒介素养中心”、新西兰的“全国媒介教育协会”等机构, [6]对当地媒介素养的教育和推广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国内, 类似的组织和协会很少, 相关运动的开展也比较缺乏, 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完整的教育链条, 媒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也就难以实施开展, 可想而知大众的媒介分析意识和批判意识也就难以建构。

(四) 以学校为主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停留在浅层次阶段

目前,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开展和普及的进程较为缓慢。在高校, 虽然基本都开设相关课程, 但很多都是作为选修课程而开设, 专业性不够强, 即时是本专业的学生, 也因为长期受体制教育的束缚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 相关教材以及授课内容陈旧、技术和设备跟不上媒介环境和媒介技术的更新、优秀教师资源也相对贫乏。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比起高校更不容乐观, 据调查, 在反媒介素养贫乏教育的试点学校, 有51.3%的学生 (高中) 不知道媒介素养概念, 49.5%的学生 (高中) 对是否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持无所谓态度。[7]可想而知, 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基本是缺失甚至是空白的。总体而言,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尚未被有效纳入教育体制中来, 整个媒介素养教育程度还处于表层阶段, 没有引起教育界和社会界的足够重视。

(五) 媒介素养相关实践还有待加强

一方面由政府、行政机构和相关行业协会主导的社会公益行动目前还相对缺失, 像以营造绿色传播环境、节约传媒资源、保护未成年身心健康、提倡传媒与社会和谐发展等为主题的宣传和调研活动还没有积极开展开来, 缺少来自社会、大众方面的舆论信息和媒介知识的储备情况。另一方面, 我国媒介教育实践尚未广泛开展起来, 尤其是中小学层面的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还比较缺乏, 以高校为主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只是停留在介绍和描述的浅层次阶段, 大多都是仅限于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 对于由传媒造成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影响的实证研究和实践分析还没有落实到位。

四、消费主义文化盛行背景下构建媒介素养的过程和措施讨论

(一) 加强媒介素养理论全方位建设

媒介作为社会有机结构的一个重要成员, 对于媒介素养理论的分析和建设应当放在当前社会形态和组织结构之下考虑, 应当适时地与社会结构组成、经济体制特点、市场形势、大众行为模式相结合考虑, 并建立在以上各个基础之上, 对于媒介理论的研究一定要做到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前瞻性思考。另外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和借鉴国外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水平上, 应加强对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媒介素养理论的研究, 改善不完整的理论体系机构和框架, 研究和制定出对媒介素养实践真正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来。不可或缺的是, 媒介素养理论研究应置于不同的学科之中, 有机地将媒介素养研究和其他学科诸如社会学、人文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联系结合在一起, 提高各个学科相互交叉度和渗透度, 保证研究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研究方法的准确性。总之, 理论研究和建设是改善当前传媒秩序、净化传播环境的基础, 更是普及大众传媒知识、培养大众媒介鉴别能力的首要保障。

(二) 政府、行业协会应倡导媒介教育的建设

针对我国媒介教育建设机构单一的层面以及当前媒介生态失调和不稳定局面, 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要积极重视关注起来, 协调和组织相关部门, 使各部门各司其职, 并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使之整合成强大的合力, 形成一个完善合理的管理链条, 以弥补媒介管理缺失的不良局面。另外, 政府机构还应积极推进媒介教育相关活动的实施, 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和保障媒介素养理论研究, 并且加快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出台。

(三) 改善高校媒介教育工作

首先, 媒介教育要注重学科的交叉性融合。作为一项横跨多个学科的教育活动, 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被视为一种综合的教育方法……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渗透到各种课堂活动中, 包括地理、自然和语言艺术。[8]针对目前高校媒介素养普及度不高以及媒介教育落后的现状, 高校应首先完善相关课程的修改和教学安排的合理性, 除了在本专业开设媒介教育素养课程外, 应在其他比如人文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内交叉融合进去, 把媒介素养当作大学生必修或辅修的一门学科全面铺开, 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并了解媒介专业知识和媒介道德伦理属性;另外, 媒介素养教育应注重和实践的结合。比如在研究生阶段, 高校可根据自身实力和经济情况安排双导师制度, 正如笔者所属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 院领导根据媒介当前环境和就业形式果断决定试行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度, 一个是校内学术性导师, 另外一名安排业内的实践型导师, 这样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理论以及具备科研能力的基础上, 更多地能参与到社会相关实践活动中去, 并充分了解媒体的运营机制, 以及媒介复杂性、虚拟性等本质属性, 从而强化了他们对媒介内容的警惕性和批判力以及, 并增强了他们对媒介使用的合理性。

(四) 媒体组织应恪守职业操守, 提高媒介伦理道德

首先, 媒体要努力扮演好自身角色, 积极引导大众合理消费观念。在大众、社会乃至民族都沉浸在日益膨胀的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氛围中, 媒体组织应该义不容辞地扮演好社会“守望者”、“监测者”以及“舆论引导者”的重要角色, 科学、合理地倡导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勤俭质朴的观念, 为建设一个和谐健康有序的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另外, 媒体也应注重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合理性, 适当减少消费性和诱导性广告的投放, 在节目内容的选择中, 议题设置要合理健康, 一些炫富、奢靡、享乐、拜金等等镜头应尽量减少, 或采取较隐蔽的软性传播方式来表达。

总而言之, 在媒介商业化、利益化日臻凸显的时代下, 媒介固有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不应借此而被遗忘和抛弃, 媒介组织应积极奉行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恪守职业操守, 提高思想觉悟, 以正确的舆论和文化思想观来满足大众不断增涨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 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

一方面, 应提高大众自身对媒体内容的批判性解读能力。大众要学会对媒介提供的消费性、娱乐型和媚俗化内容的甄别能力和抵抗能力, 要掌握媒介真实和社会真实之间的关系和界限, 不能任由媒体摆布, 全盘接收, 更不能由此误入浮躁和奢靡享乐的境地, 失去自我。另一方面,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作为传播者也应遵守正确的传播法则。在享受新媒体带来愉悦和便利的同时, 受众除了自身要学会抵抗和警惕外, 也要保证对自身传播内容的把关和监督, 要有正确传播意识和媒介素养, 熟悉网络传播环境和工作方式, 做到污染信息不制作, 不法内容不上传, 表达言论不过激, 为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环保的新媒体环境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五、结语

在媒介的推波助澜下, 消费文化呈不断弥漫和盛行之趋势, 奢靡享乐式的消费也空前盛行。在此背景下很多社会负面问题层出不穷, 亟需引起业界和学界的深刻思考, 因此媒介素养的合理建构、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实施等问题已上升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媒介素养必须尽早提上研究日程。当下环境, 国家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只有协同合作, 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水平, 才能抵制由媒介带来的诸多负面效应, 才能更好地应对由媒介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摘要:在以娱乐为中心和消费至上为表征的现代传播环境下, 整个社会、媒介、大众持续上演着物质消费秀和娱乐狂欢秀, 人们判断信息能力和批判精神随之不断萎缩和消退, 社会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 由此引发的种种负面效应已逐渐渗透到大众和社会的各个层面, 在此危机下媒介素养的构建就有必要被提上研究日程并进行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消费主义,社会环境,媒介素养,媒介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玉霞, 张筱薏.消费主义背景下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历史透视[J].学术研究, 2008 (6) :50-54.

[2]蔡骐, 蔡雯.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244.

[3]任志明, 宋晓雪.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辨析[J].当代传播, 2009 (6) :98-100.

[4]黎泽潮, 董保堂.信息时代公众媒介素养中消费观的培养观照[J].现代传播, 2010 (2) :118-121.

[5]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 1997 (1) :29-33.

[6]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模式与中国模式[J].国际新闻界, 2010 (5) :23-28.

[7]添天.中小学反媒介素养贫乏教育的制度缺失和政策框架构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 (4) :34-35.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3

[提要]在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不仅在革命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文化对于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红色文化的特性与功能,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助于唤起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使人民群众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红色文化;特性;功能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大众认同,被大众掌握,并被大众自觉地用来指导实践。历史已经证明,在革命时期,红色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表明,没有反对白色文化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壮大,就没有中国工农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普遍觉悟,而没有工农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普遍觉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不可能实现。红色文化孕育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红色文化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正确结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红色文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正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将外来的马克思主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最终确立了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那革命年代,红色文化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同,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

以红色文化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进一步挖掘、研究、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使红色文化继续为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发挥积极作用。但这项工作的根本前提是必须保持红色文化的根本特性与内涵,即坚持其马克思主义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这是红色文化的根本所在,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是革命的文化、先进的文化,它不仅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还继承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马克思主义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为基础,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领导中国人民创建的反帝、反封建的先进的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红色文化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是红色文化生存、发展的指导思想,它决定着红色文化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

第二,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的近现代史表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从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到资产阶级的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无不证明了农民、封建地主、资产阶级等,都无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反外国侵略、反本国压迫的胜利。只有中国工人的先进代表——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华民族找到真正的出路。中国共产党由刚诞生时的十几个党员,历经艰难险阻,逐步成长壮大。最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获得国家统一、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红色文化充分体现了党的这段成长历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既由党的成长史所证明,也由“红色文化”所见证。

第三,红色文化昭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中国道路的选择经历几代人的艰苦的探索。太平天国政权证明了封建主义不能保全中国,辛亥革命后建立的统治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才看到了曙光。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不断的学习与创新中,中国共产党人摒弃了纯粹的俄国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红色文化伴随这种选择不断发展前进,因而它昭示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在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它的根本特性决定了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因为红色文化“抓住”了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即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红色文化不仅影响着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群众的政治觉悟,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媒介。所以在以红色文化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还必须重视红色文化的三大功能,使广大群众在红色文化中找到其文化归属感,从而在思想与情感上认同、接受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与实践准则。文化的归属感是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人民如果缺乏统一的文化归属感,必将四分五裂;一个民族,由于享受一份共有的文化,不论他们是否居住在一起,也不论他们是否生活在共同的制度下,都会有民族的认同感,都会在心理上和行为上联结在一起,不可分离。这正如布卢姆所说,“民族的意义或事业可以为人们深入思考政治制度和治国才能提供基础……而文化归属感为民族事业提供正当理由。”…红色文化能够给唤起中国人民的文化归属感,一方面是由于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它由于它具有价值整合功能、社会导进功能和批判功能。

第一,红色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红色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是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功能,其目标是要使人民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任何社会中的人们在价值观上都存在着差异,但经过统一的文化熏陶后,他们可能在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形成大体一致的价值观念,因为被一个社会文化所肯定事物与行为,必定是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追求的。红色文化整合人民的价值观,使价值体系系统化、协调化,并使价值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进而把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社会主义建设的轨道和模式,从而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红色文化通过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红色文化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培养民族荣誉感、规范人民行为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促使人们形成统一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保证社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第二,红色文化的社会导进功能。红色文化的社会导进功能包括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巩固社会主义的进步成果三方面。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导进系统,如教育系统、决策系统、计划系统、管理系统等。红色文化渗透于以上的各个导进系统中,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有计划地推动社会各方面的进步。红色文化是一份社会遗产,这种遗产是逐步积累的。红色文化积累着

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所取得的各项成果,它又是通过各种途径将科学的、时代的、民族的、创新的文化思想渗透到劳动者、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象之中,改变着劳动者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社会主义物质、文化水平,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

第三,红色文化的批判功能。红色文化在时间上的承续性和在空间上的融合性是不容置疑的。它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它的批判功能是对文化的一种真正的承续与融合,它包括学习、纠正和发展三个方面。现代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但我们决不能让“开放性赶跑了本土的文明,只留下这个嚅嗫无语、失去意义的国度”。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而我们的文化界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性挑战。能否抵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能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国家的文化竞争力。红色文化的批判功能就在于珍视本民族的文化特性,自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蕴涵着无以伦比的意义和价值启示。在固守我们自己阵地的同时,红色文化也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并与各种敌对文化相抗衡,及时清除文化园地里的杂草与害虫。红色文化本着批判的态度,认真对待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红色文化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与时俱进地开拓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整合功能、社会导进功能、批判功能,以红色文化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结合红色文化的三大特性,把红色文化引进群众的日常生活,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让红色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潜入群众的头脑。当然,在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我们还必须立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际进程,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红色文化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古人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文化的表现具有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大层次,形而上的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如政治文化、法律文化、历史、文学、艺术、伦理、道德、教育等;形而下的文化主要指缺乏精神表现的文化,如一些流行文化形式、科技文化成果、公众文化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文化不仅体现了“道”,而且还表现了“器”——它将“道”藏于“器”,又于“器”中显现“道”。这一方面表明,红色文化既是优雅文化,也是通俗文化,它从不同的接受者出发,从各个的角度体现文化的层次性、时代性与阶级性;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既是精英文化也是大众文化。精英文化更多地表现文化的思想性、先进性;大众文化则表现文化的娱乐性、生活性,而红色文化集两者于一身。正因为红色文化是“道”“器”结合的文化,所以在传播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它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精神实质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4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学生群体素质的特异性,高等教育大众化背影下的生源素质走低,以及毕业生就业的多元化和非专业化趋势,必然带来关于学生教育的`一系列新问题,充分调查分析当前艺术类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是一个崭新而又必须重视的课题.

作 者:盛光希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职业大学艺术表演系,湖南,长沙,410004刊 名:教师英文刊名:TEACHER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 大众化 文化多元化 对策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5

所属课《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程 主义文化强国》(下)倒计时 35:41

一、判断题(10 道)

1.从一个政党来说,有没有强烈的文化担当,反映着这个政党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

正确 错误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2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您的得分:95.0!恭喜,您通过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下)的考试

2.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一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家建设。

正确 错误

3.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正确 错误

4.文化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正确 错误

5.人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没有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 错误

6.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正确 错误

7.文化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正确 错误 8.科学发展观空前地突出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正确 错误

9.建国以后,发展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任务。

正确 错误

10.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思想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20 道)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由()主持。

A.国务院 B.中央政治局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政协常委会

2.浪漫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任凭个人的主观愿望和意志而随意安排摆弄的东西,集中表现在()。

A.解放初期 B.改革开放初期 C.“大跃进”年代 D.“文化大革命”年代

3.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为标志,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军事 4.农业“以粮为纲”和工业“以钢为纲”的思想是()的突出表现。

A.科学发展观 B.重点发展观 C.浪漫发展观 D.荒唐发展观

5.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规划》。

A.发展 B.振兴 C.促进 D.调整

6.大量事实证明,文化是以()为王。

A.形式 B.内容 C.效益 D.产量

7.文化建设的主导方应当是()。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群众

8.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A.文化 B.科技 C.经济 D.教育

9.我国未来1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六大奋斗目标之一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A.全面化 B.基层化 C.均等化 D.平等化

1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A.基础设施 B.公共设施 C.公益设施 D.福利设施

1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A.科学发展观 B.改革开放政策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到()年要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A.2012 B.2015 C.2020 D.2025 13.对于文化产业,各国的叫法有所不同,例如英国将其称为()。A.文化产业

B.创意产业 C.信息产业 D.版权产业

14.历史、传统等文化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

A.基础资源 B.重要支点 C.主要构成 D.关键所在

15.2006年10月11日,党的()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六中全会 C.十七届三中全会 D.十七届六中全会

16.文化与民生幸福的关系表现是()。

A.直接关系 B.间接关系 C.无关系 D.无法衡量

17.“宁要社会主义的贫穷,不要资本主义的富有。”——这种思想属于()。

A.浪漫发展观 B.荒唐发展观 C.重点发展观 D.片面发展观

18.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科学 B.发展 C.以人为本 D.统筹兼顾

19.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为()亿元。

A.5000 B.10000 C.15000 D.20000 2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大发展 B.大繁荣 C.发展繁荣 D.大发展大繁荣

三、多选题(10 道)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要原因是()。

A.科学发展需要建设文化强国 B.人民幸福需要建设文化强国 C.国家强盛需要建设文化强国 D.和谐社会需要建设文化强国

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事业范畴的是()。

A.美术馆 B.文化馆 C.科技馆 D.博物馆

3.抓文化发展,应当做到()。

A.从实际出发,研究和尊重客观规律 B.有自己的创意 C.珍爱资源 D.重视内容健康

4.文化软实力突出地表现为文化生产力和()。

A.文化创造力 B.文化传播能力 C.文化影响力 D.文化竞争力

5.文化产业比起其他产业来,具有()特性。

A.消耗能源少 B.使用自然资源少 C.环境污染少 D.不存在声、光污染

6.文化能使人们(),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A.提高素质 B.更新观念 C.开阔视野 D.振奋精神

7.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不重视文化的现象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在()。

A.对文化的价值不认识 B.对文化工作不研究 C.对文化的落后不在乎 D.对文化理念不接受

8.科学发展观,是()提出来的。

A.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B.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C.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D.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9.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责任之一是制定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如()等。

A.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 B.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 C.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 D.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0.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公民”。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6

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文化、文化的大众化

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大众文化风光无限,文化个性化创造的空间一天天在缩小,主流、经典、高雅的文化何以哺育深患偏食症的大众,怎样才能避免文化生态的恶化,这是大众文化研究最重要的问题.把大众文化与“大众的文化”、“文化的大众化”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特定的考察视角,有助于形成建设性的.文化观念.

作 者:汤宇华 TANG Yu-Hua 作者单位:毕节师专,马列教学部,贵州,毕节,551700刊 名: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BIJIE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3(1)分类号:G0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众的文化 文化的大众化 改写 嫁接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7

一、广州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其当代定位

广州自秦汉以来两千多年皆为岭南地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心, 积淀了独特丰富的广府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中极具广府民系特色的地域性文化。从本质意义上看, 文化是人类在解决自身生存问题的漫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 “文化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是人之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2从存在特质上看, 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层面的人类产物, 是内在于社会物质生活过程中的精神生活过程及其产品。综合“生存性”和“精神性”两个基本范畴而言, 文化是基于人们生存方式又表现人们生存方式的社会精神存在, 这种精神存在通过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语言、观念、技艺、信仰、饮食方式、建筑园林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样式表现出来。

广州在古代历史上曾是都督府, 尤其是明代起成为岭南地区的行政区划, 故而广州亦称广府、广州文化亦称广府文化, 广州文化是属于广府民系的地域性文化。“广府文化是以使用粤方言为语言特征, 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周边的粤西、北部分地区的民系文化。”3从更为全面深入的维度来看, 广州文化与广州地区的族群民系、生存方式、地理环境、语言谱系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 广州文化就是凝结了当地汉族群体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的粤方言民系的社会精神形态。广州文化主要包括语言文化、美食文化、名人文化、建筑文化、观念文化、礼节文化、技艺文化、信仰文化以及红色文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广州已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以及经济发达的巨型城市, 正是如此, 广州文化在传承古往文化中走向了现代转型, 这需要较为清晰地把握广州文化的现代定位。具体来说, 一方面, 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凸显近现代发展历程, 更适合用“广州文化”来表达“广府文化”, 二者根本内涵是一致的, 都是概括广州粤方言民族的精神生活特色的范畴, 前者侧重于突出广州之现代城市文明进程, 后者则更侧重于突出广州之传统地域文明气质。另一方面, 广州自古以来享有“青山伴玉城”之名, 从南越国时代至今一直是岭南地带的重要都城, 城市文明是广州历史的发展逻辑。换句话说, 广州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城市历史。“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集聚而形成的较大聚落区。城市的基本特征是:工商业发达, 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完善, 建筑林立。”4因此, 从现代定位来看, 广州文化实际上就是广州城市文化, 结合广州文化的历史内涵而言, 广州文化就是凝结了当地汉族群体长期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生存方式的粤方言民系的城市精神形态。

二、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广州文化是广府人民在长期历史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精神产物, 凝聚了广州人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实践探索, 积淀了丰厚独特的优秀文化元素。这些优秀文化元素对于当代社会的先进文化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遵循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而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下的个体文化, 因此, 结合当今时代特点, 发挥区域文化优势, 弘扬区域文化, 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已成为一种应然选择。”5广州文化作为南粤大地的区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时俱进的个体文化, 蕴含了丰富的优秀文化结晶, 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内在关联。广州文化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在于追求社会进步和人性善美的共同要素和共同旨趣。也就是说, 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一致之处, 蕴含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要素。事实上, “广府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开放、务实、善变”。6这些文化特征实质上与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自由、诚信的意义是一致的。当然, 这并非指广州文化的所有成分都包含核心价值观要素, 也并非指广州文化直接包含了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涵。

从广州城市文化的构成成分来看, 在语言文化上, 粤方言的表达方式通俗、简洁、丰富、新颖, 即贴近生活实际、意义一目了然、用语多式多样、融汇外来词汇, 如称“客人”为“人客”“别人”为“人哋”, 更突显人之首要地位和主体价值, 体现以人为本, 显出和谐之意。而且, 由于经济地理优势的推动, 粤语越来越成为时尚语言, 对外来人口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能为人民兴趣所致又易于理解。在美食文化上, 广州素有美食之都、吃在广州之称, 当地美食佳肴数之不尽, 这是广州人在物产丰富的南粤土地中努力开发和萃取自然资源的成果, 凸显人们的锐意和富庶, 显出富强之意, 同时, 广府人喝茶即是一种兼容商业气息的生活艺术, 客观上使喝茶人处于一种平等沟通、友善相待、身心和谐的高雅氛围, 显出和谐、平等、友善之意。在信仰文化上, 广州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 如五羊仙, 为广州带来五谷丰登的福祥之气, 给广府人带来富庶生活, 尽管饶有神秘色彩, 但也表达了当地人求富之志, 显出富强之意。又如关公是伦理教化之模范, “关公是传说中的武财神, 更是诚信之神、正义之神。”7这一形象显出文明、公正、诚信之意。在名人文化上, 生于广州一带的仁人志士如康有为、洪秀全、詹天佑、朱执信、冼星海等, 是为中华之解放而贡献的代表, 显出爱国之意。在红色文化上, 广州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又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传承了宝贵的红色文化, 如洪秀全故居、邓世昌纪念馆、黄埔军校旧址、中共三大会址、农讲所等都是近现代民主革命的宝贵遗产, 极其鲜明地洋溢着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之一。在技艺文化、建筑文化等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要素不胜枚举。由此可见, 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众多一致性, 这种文化又贴近生活实际, 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广州文化事实上可以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社会平台和精神动力。

三、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互动发展

文化是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对此, 利用广州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是广州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以人民群众的形式使之为人民群众所接受, 是“化大众”与“大众化”的统一, “既体现了理论对群众的需要, 也体现了群众对理论的需要”。8而文化本身就是人民大众生活的结果, 文化就具有大众化的内在属性, 这为广州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创造了真实基础。从整体上看, 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互动发展的过程。一方面, 广州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具有诸多一致性, 广州文化中蕴含了核心价值观要素, 广州可以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要素, 以广州文化的具体形态和独特风格来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 公益文化是首要的文化传播载体。人们可以在报刊杂志、信息网络、交通工具、公共场所以及大型文化活动中用广州文化元素来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影响。此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大力发展广州文化产业, 能极大地推动广州文化发展进而为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创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运作环境。“文化产业将成为这些文化资源传承的重要渠道和表现舞台, 品牌化的经营策略, 有助于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协同发展中实现其经济利益增长与文化价值认同。”9另一方面, 社会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本质上是为了提升人民的精神文化修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认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能推动广州文化的革故鼎新和自我完善。

总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接受并自觉践行, 才是鲜活的, 也才能发挥其功能, 因此, 必须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群众‘自己的’事务而非外在的任务。”10推动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互动发展将有助于使之成为广州人民“自己的”事务。

摘要:广州文化是广府民系长期历史生存方式所凝结成的城市精神形态, 是极具粤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广州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一致性, 应努力开发广州文化中所具有的核心价值观要素以及利用广州文化来推进广州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关键词:广州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人民群众

注释

11 .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17.

22 .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21.

33 .陈泽泓.广府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19.

44 .宋迎昌.城市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26.

55 .刘国华.潮汕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契合度研究——以广东潮汕地区高校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3) .

66 .陈泽泓.广府文化[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2:11.

77 .黄天骥.岭南新语:一个老广州人的文化随笔[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14:212.

88 .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65.

99 .陈舒劼.文化产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发展的策略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 (7) .

女权主义和大众文化 篇8

卡隆版的《远大前程》是一部绝对大众化的电影,而吸引阅读狄更斯的大学生们的却正是这样的电影。这使得人们不能不对“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的高下、雅俗区别发生疑问。

【大众文化中的价值观】

在美国,大众文化有着多种定義且都能找到相应的例证,但每一种又都不能充分显示大众文化的多元样式和多种特征。而且,有的文化研究由于过分注重边缘性的大众文化,反而容易忽视影响更为广泛的大众文化。例如,基督教就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大众文化,群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和网络上的布道)使得基督教以新的大众文化形式发挥道德教化、社会组织、选举政治动员等重要作用。

美国的大众文化中随处可见基督教价值的影响,对一些有道德争议的大众文化的批评,正是以社会主流价值为依据的,而这些主流价值则大多与基督教价值相一致。

然而,在大众文化有争议时,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同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这也是主流社会能普遍遵守的价值Ô¬则。在美国,最有道德争议的大众文化可以说是饶舌、摇滚等音乐中有关暴力和性的内容,对这种道德偏差的批评很多来自深受基督教影响的“保守”民众。但由于主流价值观中包含着自由价值,这种批评并不要求政府动用行政权力去禁止或惩罚饶舌和摇滚等音乐,因为在文化问题上动用政府权力,这本身就不符合限制政府权力,保护公民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政治传统。

大众文化的个人选择是自由的,发表的言论也是自由的,但每个人的自由都不应对他人的自由形成限制或造成伤害。一方面,由于言论的重要,必须坚持言论自由、不得压制;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言论的重要,对言论不能不加理会、听之任之。所以,言论自由坚持的不是言论不容批评,而恰恰是言论可以批评也必须认真对待批评。政府在运用批评权力时尤其会特别小心,不能用“禁令”(书报审查)去管制公民自由,但应该以“督导”(批评和不同意)去引导社会价值观,让社会自己发挥应有的道德判断和舆论作用。政府只有超越党派意识形态,主持社会正义,坚守普遍价值,才能令人信服地发挥它的价值督导作用。若政府以各种“禁令”管制公民的思想、言论和文化,公民社会就无法成熟起来,而一旦社会不能发挥道德舆论作用,民众道德就只好托付给官吏和法律,于是便会形成“大政府、小社会”的恶性Ѭ环,这本身便是一种社会整体性的弱智退化。

在美国,政府对言论的督导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仇恨语言”,指的是对他人有伤害、侮辱、歧视作用的话语。深受其害的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如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同性恋者、妇女。仇恨语言违反了美国公认的社会正义、平等、公民权利和尊严等基本价值Ô¬则,危害了民主秩序,因此成为政府督导的重点。

政府的第二种督导针对的是“色情”。政府管的是在公共场所“性暴露”的色情,强调的是色情对儿童少年的危害。例如,美国的电影都有明确的等级区分,还有限制“红灯区”,不得在学校附近开设色情电影院和出售色情杂志。这种限制不只是来自政府,更来自社会本身。公民们对自己居住区附近开什么店,有什么服务有很大的自主、自理权(开店、改造房屋甚至砍树都必须张榜告示,让周围居民发表意见,并在必要时举行社区听证),这种公民的自主和自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可以称为“大众”的文化价值和传统。

【精英如何介入大众文化】

美国现有的对电影和饶舌、摇滚等音乐的督导制度,是在两个不同的“正义Ô¬则”的对立和妥Ь中形成的,一个是保护儿童,另一个是言论自由。电影督导制度(等级区分)形成于1960年代后期,而饶舌和摇滚等音乐的督导制度则形成于1985年以后,在后者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美国的精英人士是如何在民主宪政、法治和公民社会的运作中对大众文化产生影响的,以及产生什么性质的影响。

1985年,在一些精英人士的发起和参与下,成立了一个叫“家长音乐资源中心”(以下简称PMRC)的民间组织,其目的是为家长们对自己子女所听的音乐提供必要的公共信息。“PMRC”的发起人和组织者蒂珀·戈尔,是当时任参议员、后成为副总统的戈尔的夫人。

PMRC建议,为了方便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唱片应像电影那样实行等级区分和标明,并要求歌词应该印在唱片套上,有粗俗内容的唱片必须放在柜台下,必须向无线电广播台提供包括歌词的乐谱等等。PMRC还出版了《每月通讯》,向60多家音乐公司和全美广播Ь会、全美唱片公司联合会等发出了有关要求督导饶舌和摇滚音乐的信件。PMRC的行动是美国公民社会运作的一个典型事例,它是由公民们而不是政府发起的。

然而,PMRC同时又是美国公民社会运作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因为它的发起者是社会地位特殊的精英人士。对PMRC的倡议,美国唱片联合会(它占有美国唱片总销量的85%)起先表示反对,拒绝讨论这个问题。对此,PMRC解释了自己的立场:它所倡议的不是由政府来审查唱片内容,而只是要求出版商为家长和儿童提供必要的信息。这是一个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不是道德净化问题。尽管如此,唱片联合会还是拒绝合作。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争执终于被提交国会参议院举行听证。1985年9月19日,参议院举行关于“色情摇滚”的听证,这可以说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为媒体广为报道的一次听证。这件事在国会受到重视,与PMRC中那些活动能量可观的“华盛顿夫人们”有相当大的关系。

参议院的听证从一开始就定下了一个基调:这不是政府对大众文化的干预。在听证会上,有四位参议员发了言,PMRC和唱片业的多位代表各自表明了立场,最后还请一些专家教授和心理学家就音乐对人的行为影响发表了看法。

这样的听证会发挥了讨论公共问题的论坛作用,它既不是制定政策决定的行政会议,也不是专门针对ˬ的道德宣判大会。时任参议员的戈尔是听证会的成员,他的夫人蒂珀是PMRC的代表。戈尔强调,需要的是“自愿合作而不是政府审查”;蒂珀则表示,对唱片作分级和标示应该是唱片公司的“自愿合作”行为。苏珊·贝克在总结PMRC立场时也重申,这一组织所期待的是唤起唱片业的责任感和自律,而不是要求政府为管制思想或审查言论内容进行立法。

在美国,像蒂珀·戈尔这样的社会精英们清楚地知道,在大众文化和在其他公共事务问题上一样,她们必须在宪政法治的制度中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不是凭借精英身份或权力地位可以号令他人的。

在听证后,PMRC 得到全美家长和教师联合会的支持,并于1985年11月1日与美国唱片公司联合会达成了一个Ь议。Ь议规定,在自愿的情况下,出版公司应该在唱片封套中印出歌词,磁带例外(因为印刷空间有限),但也应标有“歌词可见唱片”字样,有色情内容的唱片还需标明“家长须知:此唱片有暴露性歌词”。这些措施虽没能实现唱片的等级区分,但也称得上是一个积极的妥Ь办法。

多元的大众文化存在于多元的公民社会中,在大众文化中形成道德、伦理的价值共识,厘清分歧,找到合理的化解方式,这些都取决于民主、自由、宽容这样的公民社会基本价值,也取决于宪政民主的法治制度。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精英人士和普通民众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有悖于社会共识的大众文化价值偏离,政府的作为在于提供督导和Ь助形成公民社会的共识,而不在于行使宪法没有赋予它的文化领导权或是下达未¾¬民主立法的禁令。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5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浅读教师个人成长总结下一篇:5.20告白祝福语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