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推荐7篇)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篇1

永城市教育体育局

关于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局属学校、二级机构、乡镇中心校:

现将《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永城市教育体育局 2018年9月11日

全市教育系统

开展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工作方案

根据永城市纪委、永城市委组织部关于《全市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开展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工作方案》的要求,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持久地开展“帮圈文化”整治,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整治“帮圈文化”专项排查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整治在党内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治理党内关系庸俗化的现象,纯洁党员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促进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工作重点

专项排查工作以治理“酒局圈”为切入点,严格落实《河南省公务活动全面禁止饮酒的规定》,重点查处党员干部五类“酒局圈”:以同乡会、老乡会等名义组织的“酒局圈”;以同一系统工作为由组织的“酒局圈”;以校友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形式组织的“酒局圈”;以对口联系、协调工作、解决困难等名义参与关系不清的商人组织的“酒局圈”;以兴趣爱好趋同为由,以球友会、牌友会等形式组织的“酒局圈”。通过严肃查处“酒局圈”问题,切实把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使党的纪律和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最大限度压缩“帮圈文化”滋生蔓延的空间。

三、排查方式

专项排查工作从8月底开始,到11月中旬结束,集中力量解决“酒局圈”突出问题,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单位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期坚持、持续推进,加强经常性监督检查,坚决遏制“帮圈文化”,着力营造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通过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各单位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实现党组织、党员干部全覆盖。要重点排查党员干部中是否存在违反有关规定组织、参加自发成立(未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的行为;是否存在经常组织、参与各类“酒局圈”活动的行为;是否存在热衷于拉关系、找门路、套近乎、站队伍,广织关系网络的行为;是否存在投机依靠、趋炎附势,将上级领导当成个人靠山的人身依附行为。对排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逐项逐条列出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建立整改台账,认真开展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工作,坚决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要组织党员干部签订不参与“小圈子”,不搞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等行为承诺书。承诺书要以适当形式进行公示,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二)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发现问题。各单位党支部领导班子要把开展“帮圈文化”专项排查作为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深刻剖析“帮圈文化”产生的根源以及带来的严重危害,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领导干部要重点查摆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在党内培植私人势力、以人划线、在选拔任用干部上任人唯亲、排斥异己的行为;是否存在借助“小圈子”,结利益同盟,搞权钱交易,用公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是否存在通过“小圈子”为自己营造声势、捞取政治资本的行为;是否存在利用“小圈子”明争暗斗、争权夺势的行为;是否存在充当“地下组织部长”妄议干部人事安排、泄漏组织人事工作秘密行为;是否存在在党校学习培训及毕(结)业后,以同学名义成立联谊会,开展有组织的活动的行为;是否存在利用“小圈子”和商人称兄道弟、江湖义气,经常参加各种私人宴请的行为;是否存在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对“帮圈文化”现象听之任之、放任不管,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的行为。领导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要把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说清楚、谈透彻,自我批评敢找“病灶”,相互批评敢动“真刀”,坚决防止以工作建议代替批评意见。对案件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要加大民主生活会督导力度,确保民主生活会质量。

(三)通过信访举报发现问题。各单位党支部要畅通反映问题渠道,公布监督举报方式,将开展专项排查工作的目的意义、重点内容和有关要求公布于众,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四)通过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教体局监察室将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市教育系统所有单位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着力发现党员干部组织、参与“酒局圈”问题线索。对发现的“酒局圈”问题线索要优先办理,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责任分工。各单位党支部作为专项排查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专项排查放在全面从严治党整体工作之中来谋划部署。要坚持从意识形态和舆论导向入手,扎实开展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培育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组织人事部门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严格执行干部选任标准和程序,坚决斩断圈子利益链条。要注重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在班子换届考察、年度测评和干部考核中,把是否存在拉帮结派、搞“小圈子”作为重要内容。

(二)坚持以上率下。各单位党支部 “一把手”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发挥好“关键少数”的作用,当好表率、树好标杆,切实把自已摆进去,坚决不搞各种“小圈子”,自觉远离各种“小圈子”,自觉与各种“小圈子”作斗争,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使人身依附、拉帮结派、搞“小圈子”没有市场和生存土壤。

(三)把握政策界限。在专项排查中,对“小圈子”的甄别要以是否结成利益集团、是否存在利益寄生和输送为主要衡量标准,要区分长期性和偶然性、相对固定性和人员松散性、依附性和平等性、排他性和社会性等不同特点,与正常的人际交往、社会组织区分开来。

(四)严肃责任追究。教体局监察室对发现的拉帮结派、团团伙伙、培植私人势力等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要追究所在单位党支部的责任。对开展排查工作行动迟缓、敷衍塞责的单位,对签订承诺书后又参与“小圈子”的党员干部,要依规依纪、从严从重处理。

(五)抓好以案促改。各单位党支部要结合专项排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切实抓好以案促改,扎牢制度笼子,深化标本兼治,注重在思想教育、权力制约、选人用人、强化民主、监督检查、追责问责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篇2

我国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在其影响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国家的体育文化有着鲜明的对比。而奥林匹克文化,从古代到现代,都深深的扎根于人类文化中,其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不管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还是奥林匹克文化都有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二者之间的补充做出分析,力求使两种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

2 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是由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创始的,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奥林匹克运动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14-18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思想文化运动对古希腊体育的复兴与创新奠定了基础,对近代体育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也铺好了宽阔的道路。

3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的特点———竞争思想的凸显

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以西方体育文化为基础。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就能看出竞争思想十分凸显,古希腊人在生活的一切领域中都要追求最好的成绩,无论是在文学艺术领域,还是在哲学领域等,竞争意识无疑成为古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竞争意识体现在体育领域,即为“永远争取第一,永远超过别人”的理想。因此,受这种思想的熏陶以及延续,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十分凸显这种竞争思想,主要是通过和平的运动竞技方式来实现争夺第一的思想。所以,在这样浓烈的思想下,现代奥运会出现了十分严重的服用兴奋剂的现象,其目的只有一个,争夺冠军的思想驱使人们不择手段不断的追求,不断的竞争,以达到其终极目的,这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追求和平的思想有明显的差异

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它不同于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举行,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必将向全世界展现其特有的魅力,不仅与奥林匹克文化相互融合,而且对其进行补充,极大地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使得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民族性和时代性;(二)兼容性和开放性;(三)统一性和连续性;(四)非宗教性和泛道德性。

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奥林匹克凸显的文化的补充

5.1 体育思想的补充

5.1.1 中国传统体育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作指导,其中阴阳五行说等观念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体育之中。而且中国传统体育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人口众多。这种地理环境形成了我国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农牧渔业并存的经济格局。在中国,农业型的社会使人们始终遵循着和谐、宁静以及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对于西方那种带有冒险、刺激,甚至于对抗性的竞争活动一点都不热衷。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讲究的天人合一,不追求对自然、天地的超越,注重的是对身心的和谐,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天地的和谐。

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与西方文明,其中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希腊。其拥有众多的港口,这种地理环境促使了希腊人以航海贸易为生,同时也使得他们养成了与自然斗争,与大海拼搏的观念这种条件下形成的西方体育重在强调竞争取胜冒险的精神。而奥林匹克文化在此基础上也开始追求这种精神。尽管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是通过体育运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统一发展,但是现在的奥林匹克运动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我国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人文奥运”的理念中,和谐是其核心,这对主张“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5.1.2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仁爱、友善、诚实、公正等具有儒家思想观念的传统体育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使得中国传统体育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它偏重人体的保健、康寿,以养生为主要目标。而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只是片面的追求肌肉强化、骨骼强健等,而且关心的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能力,没有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主,忽视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的和谐,无疑,这种状况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补充和完善。

5.2 体育手段的补充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活动的方式手段上形成了与体育思想相应的特点,即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一切肢体活动与心紧密结合,并服务于调心炼意。因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强调意念的作用和内部修炼,“若一志…耳止于听,心止于符”,“形神合一”,而极少有单纯锻炼人体外形的活动。由于对人体外在形态的淡化,因而中国很少有肌肉剧烈收缩运动的活动方式。[1]中国传统体育手段一般不会产生代偿性副作用,例如在太极拳、武术、气功等运动中,不但要求人分与自然中,而且动作要顺乎自然。

在西方,很多都是单纯的讲究锻炼人体的方法,也有很多专门化的比赛,十分注重对人体外形的赞美。例如在古希腊,刚刚出生的婴儿都要接受检查,体弱多病的将要被抛弃,而身体健康的则被留下接受军事训练,由此促使他们追求人体的健美、崇尚发达的肌肉、匀称的体型和优异的身体素质。在现代,西方文化仍然深深地根植于奥林匹克文化中,各国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为了在奥运会中取胜,都接受了严格的体育训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了大量的训练和竞赛。

在现代,兴奋剂的使用已经进入了高潮,涉及众多的国家和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使用兴奋剂的每个运动员之所以这么做,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在奥运会中取得冠军,通过这种手段来获得胜利与奥林匹克精神完全不符合。而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以养生为主的体育手段与奥林匹克文化中所体现的体育手段很大程度上不一致,忽视了人体的和谐发展。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方式对在奥林匹克运动中所运用的体育手段是一种重要的补充。

5.3 理性精神的补充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是公平,诚实,仁爱,友善等具有儒家色彩观念的传统体育思想,其中要求在比赛中,遵守比赛规则,友好相处,不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参加比赛,不使用卑劣的手段获取胜利。这种理性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在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中也张扬了这种理性精神。

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体现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已经使得这种理性精神销声匿迹。职业化的影响,滥用兴奋剂等社会现象严重地违背了这种精神,违背了人们对体育道德的推崇现代体育运动没有职业化就没有高水平没有高水平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这种职业化像一把利剑刺穿了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同时腐败行为也与理性精神发生了冲突。1998年底盐湖城奥申委贿赂案的曝光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腐败行为的现象也使得现代奥林匹克文化急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回应和补充。

5.4 人文精神的补充

人文精神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用文化的力量教化人的精神,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继承和沿袭了儒家思想,表现出友善,诚实,公正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深深的渗透于我国体育文化中,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更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的培养,强调身体与精神的统一,更看重通过有形的身体活动来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十分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在奥林匹克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西方文化,其核心是竞争、自由、拼搏、开拓、进取等,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相悖。奥林匹克运动以争取第一、破纪录为宗旨,鼓励竞争、强调竞争,显现高超的体能,完全忽视了人体的自我潜力。尤其随着竞技体育逐渐的商业化,奥林匹克文化不注重体育人文精神,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说兴奋剂、黑哨、球场暴力等都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其宗旨和精神相背离的趋势,而具有儒家思想的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腐败现象等具有净化作用。

5.5 教育价值取向的补充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对它的认识因为社会环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教育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显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质;而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教育随着历史的变迁改变着它的形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1]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重视的是伦理教育,重人伦、重道德。中国传统体育指导思想中渗透着儒家思想,以及从属于这个范畴中的忠、恕、信、义等内容,并且体育也进一步的纳入了道德教育中,在这种取向下,把体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道德规范、手段,并以其来体现仁、礼等。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倡导的不是争取胜利,而是在竞赛中互相尊重,使其实现道德的升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养生为主,其儒家思想中的宽厚、谦虚、忠诚等也在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充分体现出来。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这种教育价值取向使中国传统体育主要表现为修身、养性,不主张激烈的竞争意识,而主要提倡的是娱乐性、表演性等。

教育是奥林匹克的核心,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奥林匹克理想,从这个新的角度出发来教育青年。西方近代体育文化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代表,主要凸显出了公平竞争的取向,在这种取向下,奥林匹克文化逐渐包含了以鼓励个人充分发挥自身生命潜能和智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文化,在奥林匹克运动中逐渐表现为运动能力的强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的身体素质,充分的体现出了奥林匹克理念“更高、更快、更强”,这种教育价值取向赋予了人们强烈的竞争意识,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取胜比参与更加重要,与奥林匹克的倡导者———顾拜旦最初的创办理念不符合。这种教育价值取向忽略了人本身的发展,不注重内部的完善。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取向是对奥林匹克文化中教育价值取向的补充。

6 小结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缩影,它已经成为当代世界重要的文化现象,奥林匹克文化也随之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色,与奥林匹克文化一样,对人们的认识有着深刻的影响。奥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补充将在北京奥运会中充分体现出来,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将极大地丰富奥林匹克文化,再加上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也将会使奥林匹克文化呈现出一幅绚丽的图景,使现代奥林匹克文化继古希腊奥林匹克文化之后,又一次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诠释,使其再次成为伟大的世界遗产同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将在此基础上得到广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怡.奥林匹克演绎的教育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孙葆丽.奥林匹克文化忽然教育的多元化趋势[J].体育文化导刊,2003,(4):24-25.

[3]涂传飞,杨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2):13-15.

[4]窦吉吉.试论中国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3,(6):11-13.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高职学生;思想状况

一、校园文化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随学校的出现而产生,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是所有校园人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管理制度和历史沉淀等方面。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高职院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和享有的具有高职院校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养,是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次。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内的物质基础,例如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生活设施及空间环境等。精神文化是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例如体现学校特色和精神的优良传统、校风校貌、人文精神等。行为文化包括校内师生的日常言行,开展的各种学术型、娱乐性活动等。制度文化指学校成员高度认同并能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

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

1.缺乏自信心。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学生和家长偏激的认为高职院校就是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选择高职院校是高考失利的无奈之举,因此,在学习期间,部分高职学生心态失衡,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下降。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以及我国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念,导致很多高职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危机,因此,在择业期间,高职院校学生更容易表现出烦躁、迷茫、自卑的心理状态。

2.缺乏理想信念。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其他方面的素质也相对欠缺,加之部分学生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严重的自卑心理时常认为自己难以掌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精神支柱和奋斗目标,甚至开始随波逐流,相信命运。同时,随着紧张的中学阶段向自由的大学阶段的转变,面对自主的学习方式和突然增多的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安排学习和合理利用时间,网游、网聊便成了课余消遣的主要方式,甚至沉溺其中难以自拔,逐渐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

3.存在功利主义思想。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导致物质和金钱的诱惑比以往更加明显,市场经济的功名逐利已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职业类院校的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是主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学习中片面注重实用性课程的学习,而轻视学术思考。容易过早、过多地参与社会兼职和社会活动,因此,高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目光短浅,功利思想严重。

三、校园文化在改善高职学生思想状况中的作用途径

1.先进的物质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品性。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依托,也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保障。高职院校在规划和建设时,就要立足自身的办学历史,吸收当地的优秀文化,结合时代特征,规划统筹,丰富内涵,使校园环境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形成先进的物质文化,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健康的精神文化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对校园的物质文化又起着反作用。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首先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既要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也要发扬优秀的校风,具体体现在整个学校的“教风、学风、考风”。作为教职工,要注重其师德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增强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作为学生,要大力倡导认真学习、勤于学习的好风气。狠抓考风是落实学风的有效途径,要加强考风考纪教育,严格考试管理制度,促进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到刻苦学习上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积极的行为文化有利于改善学校的育人环境。将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人文德育素质、心理健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之中。首先,充分利用学生会、学生社团开展既有品质又丰富多彩的学术、艺术及娱乐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帮助营造充满活力、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内文化氛围。其次,广泛利用院报、广播、宣传橱窗等舆论工具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学习竞赛、职业技能大赛、科技竞赛或学习研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尽量减少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改善校外及周边环境就显得很有必要,因此,学校要积极与当地政府或执法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4.健全的制度文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的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人文情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广泛听取师生意见,结合科学的管理手段,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各方面的组织机构,真正建立贴近学校与学生实际,发挥学生主体性、充满创新活力、富有人文情怀、体系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这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婷,李小波.论新升格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篇4

1 称谓

称谓(address forms)具有保持、加强,甚至建立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按其使用范围可大致分为亲属称谓(kinship address)和社交称谓(social address)两类。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是采用直称名字(First name)还是称谓加姓(Title+last name)的形式上。近年来,在英语国家,人们即使是第一次见面就以名互称已成为一种趋势。在美国人中更是相当普遍,无论年龄和地位是否同等,人们都倾向互相直呼其名,并且不认为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如,孩子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学生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可以直呼上司的名字。显然,这种称谓习俗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关系很密切的人,如亲戚、朋友之间才使用FN,无论对长辈还是对老师,如果直呼其名,就会被视为不恭。此外,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有时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要以亲属关系称呼,如:“大爷、阿姨、大姐等”。而在英美国家,人们很少使用亲属称谓称呼对方,绝对不可用亲属称谓称呼与自己毫无亲属关系的西方人,否则别人会以为你强加于人;用抬高别人的辈分或次第的办法称呼西方人不仅不会给人以尊重的感觉,反而会招致极大反感。在中国人看来颇具礼貌的称谓形式对西方人来说却是一种失礼的表现。很显然,把中国惯用的亲属称谓迁移到异文化中就会引起不愉快和误解。在职业称谓上,“老师”是又一个典型失误的例子。中国人基本遵循“姓加老师”的公式,张老师、王老师、“老师,早上好”不会让任何人感到不舒服。然而却让西方人感到完全陌生,不可思议。“当我的学生对我说‘Hello Teacher'时,一位英国老师抱怨道,我觉得很不自在”。“老师”在英美国家只是一种职业,不能用作称谓。因此,“老师,早上好”完全是中式英语,在英语词汇中找不到这样的字眼。

2 问候语

问候语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重要交际口语。中国人喜欢为对方着想,在见面打招呼时,一般都以对方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比如:“您去哪里?”是中国人最为常用的问候语,这只是一句简单的招呼而已,并不是真正想打听对方要去哪里。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自己去哪里跟别人没有关系。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简单地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 are you?或者干脆谈论天气,It's a lovely day,isn't it?再比如,“您吃饭了吗?”是被中国人用得泛滥成灾的一句问候语,如果用来招呼西方人,就会让对方诧异不已:他为什么问我吃饭了吗?难道他要请我吃饭?

3 禁忌语

禁忌语是指人们在说话时容易让对方不愉快或引起对方反感的话语。在跨文化交际时,如果不了解对方禁忌习惯,则较易引发文化冲突。以谈话内容为例,中国人在聊天时,喜欢询问对方年龄、工资、婚姻状况等,比如:你多大了?一月挣多少钱?结婚了吗?这些很“平常”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却纯属个人隐私,中国人认为自己完全是在表示友好和关心,西方人却认为自己神圣的隐私遭到了侵犯。相比而言,西方人在谈话时更注重避免触碰敏感话题。中国人讲究关怀体贴他人来让对方感到温暖,愿意向需要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尊老爱幼”是中国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让座被视为一种美德,比如,一名中国学生给一位美国老人让座得到的却是拒绝和怒目而视。中国人一般会建议身体不舒服的人马上去看医生,表示真诚的关心。而西方人会对此不理解,认为难道他的病有那么严重吗?而且这属于私事,不需要别人关照。西方人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同情的方式和程度则是视对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

4 谦辞与敬语

谦辞与敬语是中西两种文化中又一明显差异。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中国人在言语交际中,习惯放低自己的身价,抬高别人以示尊敬。如用鄙人、敝人等来谦称自己,用愚见、拙见来称自己的见解。敬语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常用的敬语有“您”、“请”、“劳驾”“您贵姓?”敬语是构成文雅谈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谈话人风度与魅力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交际中表示友好和谦让。此外,中西文化差异还表现在谦虚上,这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对于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是推辞谦让,认为谦虚是一种涵养。“你今天穿的很漂亮?”“哪里,哪里”。“你英语说得挺好”“不行,不行,说得不好”。相反,如果对方接受了表扬反而被认为不谦虚。但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却是一种自卑或不自信甚至虚伪的表现。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以上是中西文化差异较大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重点把握的的几个方面。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语言交际中不能忽视文化因素,文化干扰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中国教师在传统的教授英语过程中,大多只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形式的传授,或以语法为主,培养的学生多是做题高手,语言中渗透的文化因素却往往被忽略。造成的结果是,由于对英美文化缺乏了解,学生无法对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别进行对比,从而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广大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要注重对两种文化对比的学习和讲授,重视语言教与学中的文化渗透,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最终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Applied Linguistic[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毕继万.汉英社交称谓的差异[J].语文建设,1997(1).

[3]杜学增.英汉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篇5

【关键词】 企业文化建设一流企业

观察和评价一个企业,我们往往习惯于从经营发展现状、市场营销举措、收入支出比率等硬性指标入手,往往忽视一种软物质的作用,但恰恰是这种物质。造就了企业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战胜和克服各种困难的神奇力量,这就是企业文化。

1.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为创一流企业奠定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信运营企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需要有一种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便来源于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网络、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上, 即实现一流的企业。 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的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为创哈通信公司实现一流企业打好基础。相反,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提出的目标与口号大而且空,明显偏离企业发展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

2. 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创建一流企业的经营理念

在新的历史时期,哈联通公司要想冲出竞争的重围,就要建立新的现代企业制度,要用文化的视角去审视企业的竞争之道、经营之道和管理之道。为全力创新营销体制,广泛拓展营销渠道,丰富营销方式,用集中营销和分散营销相结合的方式,来打造企业文化内涵,用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为人才的发展创造空间,为创建一流企业提供可靠保证。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到一个企业,只要几秒钟的接触,从接待人员、办公室人员、工作人员的神态、情绪和秩序,就可以捕捉到一种精神、一种气氛、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这就是企业文化。虽然说企业文化是一个抽吸的概念,但是从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战略、企业追求、企业管理方式、企业形象以及员工面貌、管理风格等方面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中,且对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先进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企业文化,就很难提升一个高度。世界知名的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曾对企业文化及企业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凡是成功企业的背后,都有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也对企业经营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企业文化的支持和引导,没有文化氛围的激励和促进,企业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和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哈联通公司融合以来,树立起了企业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理念,创造了促进公司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从而拉进了迈向一流企业的距离。

3. 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创建一流的员工队伍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对企业人的塑造和培养。既公司要培养自己鲜明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則,把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企业的最高宗旨,使员工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和价值。要大力培养企业的民主意识,只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拥有一种民主意识,企业才具有文化气息,才能塑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具有一只能打硬仗的员工队伍,才能无往而不胜,才能创建一流的企业。哈联通公司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一流的队伍。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公司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 人人要爱企业,爱岗敬业,对企业忠诚。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办事认真的习惯、责任心强的习惯 ,人人要有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面对竞争的压力,企业只有这样再造自己的栋梁人才,建设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才为创建一流企业作了不可缺少的铺垫。

4. 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是实现一流企业的灯塔。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

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管理的价值观。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

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总而言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创建一流企业是相辅相成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创建一流企业的保证,一流的企业必需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公司要创一流的企业必须先创建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从而为实现一流企业铺设一条阳光大道。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篇6

关键词: 初中课标 中国文化史 异同

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递,还更承担着培养学生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等价值取向方面的重任。相较于政治史,文化史教学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更大,“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同时“历史课程标准是了解、认识、把握中学历史课程的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文本……是师生教学和教学评价的依据,也是教科书编写的依据”②。教师对课标的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本文所选取的课标分别为:1997年版香港“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中一至中三”③、大陆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④、台湾1998年修订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社会学习领域”⑤和澳门修订的“初中社会与人文基本学力要求(初稿)”⑥。

香港、澳门的初中历史教学采用专题史形式,香港的课标在乙部文化史部分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选定六个专题,横向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澳门将文化史归入“文化与科技”这一范畴,作为四大范畴之一来展现;大陆和台湾的初中历史教学因采用通史体例,所以文化史融于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演变过程中,没有单独体系。就单独的文化史课标比较来看,以香港课标作为比较基准更清晰。因香港的课标在文化史部分仅是针对中国历史科,且基本集中于中国古代,因此异同的比较范围限定在中国古代文化史,同时以课标传达的价值取向为比较重点。

一、四地课标对于史前文化的表述

香港课标在课程内容上以专题的形式选择“远古时期的文化、文字起源与发展、科技文明与重要建设、中外交通发展概况、学术思想发展、宗教概说”六个课题。从具体课题看,香港课标乙部的课题一“远古时期的文化”与课题二“文字起源与发展”都属于史前文化部分,相应的内容大陆、台湾、澳门课标都有涉及,只是大陆和台湾的课标缺少文字的起源这一内容。

香港课标与此对应的要求是“认识远古时期的主要文化,并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及日常生活的概况”。对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及新时期时代黄河、长江、珠江个流域和东北地区的史前人类活动情况都做了明确的要求,注重知识体系的全面性。

大陆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介绍了以北京人、半坡、河姆渡为代表的新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在知识范围的广度上不及香港,但大陆课标更注意培养中学生的历史研究的能力与方法。

台湾在课程内容上并没有对中国的史前文化做出要求,对于中国史开端的叙述直接从三代起,但在其中一个具体的课程计划示例书中的要求是“能理解早期中国文明的起源,统整「八上」中国地形、气候对史前文化人类活动的影响”。台湾课标的特点是综合了地理的知识来系统认识史前文化,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联系意识,在学习能力要求上要高于大陆和香港。而在另一份课程计划书中要求“说明早期中国文化的起源是多元发展,有着区域的文化特色。可举河姆渡、半坡等代表性遗址具体说明”,对学习内容做具体的说明。学习能力要求上“不必列举太多遗址名称,亦不必进入方法论及学术史层次的介绍”,体现了课标制定基于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原则。

澳门课标要求“描述中国传疑时代的传说故事,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没有对文明起源做具体知识上的规定,更强调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注重历史学习方法的传达,符合其基本理念中强调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原则。

从价值取向看,以史前文化为例,香港注重具体知识的认识了解,没有体现学习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意义,尤其是在体会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对中华文化强烈的归属感这一方面作用不大;大陆课标“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传承性的重视;而台湾将学习重点放在台湾早期文化的发展,弱化了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完全恪守了其“培养学生以居处的台湾为立足点”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对台湾这一地区的归属感而非中华民族的归属感;澳门课标更多体现其对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方法的重视,就文明起源这个课题而言无法体现培养对悠久中华文明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二、四地课标对于古代科技发展的表述

香港课标课题三讲的是“科技发明与重要建设”,从知识范围看,涵盖以四大文明为代表的科技文明发展的过程,介绍长城、运河及五大都城,从内容选择上看与澳门课标最相似。因为大陆和台湾课标未有涉及工程建设的内容,所以只针对科技发展的内容做比较。香港课标要求“认识即探讨汉代造纸术、时计和天文器的发明,宋代方向仪的应用与西传概况,火药起源和火药西传的概况,唐宋两代印刷术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传播的贡献”。大陆则是“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澳门要求“举出不同时期中国的重大发明及科技著作,了解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港澳和大陆的课标在关于科技发展这方面的表述比较相似,在介绍科技发明本身的同时注重中国科技发明的西传和对世界文明产生的意义。从价值取向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及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通过对古代中国科技发明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先进的科技文明,在同时期内曾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反观台湾课标“能知道宋元时期学术、科技的发展”这一要求仅停留于对知识本身的认识,学习能力要求较低,同时只罗列科技发明本身无法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三、四地课标对于中外交流和思想文化传播的表述

就“中外交通的发展”这一课题而言,除澳门课标未有涉及外,大陆和港台课标在内容和能力要求上比较相似。从内容看都涉及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郑和下西洋等史实,都注重理解这些史实在中外交流方面产生的意义与影响,且学习要求相对较高。注重文化交流方面的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从各地区间的交流融合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有助于强化民族意识。

对于“学术思想”这一课题,香港课标从先秦的百家争鸣、汉武帝尊儒、魏晋南北朝玄学的流行、宋明理学的发展到民国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内容安排具有连贯性,一以贯之,类似的还有澳门的课标;大陆台湾因采用通史的教学模式,这些内容都置于各朝政治史内容中间。以四地都涉及的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为例看课标体现的差异,香港要求“认识先秦学术百家争鸣(主要认识儒墨法道四家概说)”。大陆要求“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台湾要求“能知道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学说的蓬勃发展”。澳门要求“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概况,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港台注重对“百家争鸣”这一现象本身的认识和了解,即对各学术思想流派的认识;大陆和澳门在知识点上着重学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重视儒家思想的演变及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对于学习能力的要求高于港台。

香港文化史的最后一个课题是“宗教概说”。香港课标的要求是“认识佛教、道教、基督教、回教各教在中国的传播概况”。台湾对此相对应的课标要求是“说明魏晋南北朝佛教之传入中国,并说明道教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特别是与一般民众的关系”。澳门则要求“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尊重及包容不同的宗教信仰;简述天主教在澳门的发展概况,了解天主教在澳门所扮演的角色”。港澳台对于各种宗教在中国的发展状况都有涉及,且台湾课标对道教起源这一知识点做了较高的要求,澳门则重点提到了天主教对澳门带来的影响;反观大陆课标对宗教起源发展概况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标中基本未提及,虽然提到了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实,但主要是为了说明中西文化的交流,对具体的宗教在中国的发展概况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可以看出大陆课标在知识内容范围还不够广,可能是与现代中国普遍没有宗教信仰这一因素有关。

四、四地课标体现的价值取向

综合上述比较的结果看,就知识范围的广度而言,采用专题史教学的港澳,内容涵盖比较广,课标中对中国文化史所做的规定要远远多于大陆和台湾;从具体的能力要求看,四地对初中文化史学习的要求普遍不高,以行为动词为标准,基本都属于认识、了解的阶段,基本停留在识记的层面,虽偶有理解的要求,但整体学习能力要求要低于政治史的内容。

从课标传达的价值取向看,大陆和港澳的文化史课标都是比较注重对传统优秀的中国文化的宣扬,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增强其民族意识,但台湾地区的课标相对弱化了文化史的教学甚至整个历史教学对学生中华民族意识的培养。台湾教育部门通过《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总纲纲要》的发布,将历史划入社会科学习领域,历史学科在中小学阶段不再作为独立学科,因此没有明确独立的历史课程标准,作为民族教育重要环节的历史教育的地位明显被削弱了;台湾教育部门还“通过一系列压缩中国史、增大台湾史的教纲修订,逐渐将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台湾史从中国史中分离出来,并将‘台湾史作为中小学历史教育内容的主体”⑦。这是“去中国化”现象在中学历史教育中的反映,因此从课标中所体现的台湾文化史相关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价值取向上培养的是一种以台湾为主体的意识,难以体现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归属感、认同感的培养意识,这又是政治意识形态在教学中的反映,“其最终目的是培养与形塑台湾青少年新的民族与国家认同”⑧。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也是教材制定的基础,大陆在2011年颁布新的初中历史课标后并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因此在这几年内初中历史教学都是新课标、旧教材的模式。2016年新学期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可以发现明显加重了社会文化史方面的内容,将青铜器与甲骨文、百家争鸣等与文化史相关的内容单列一课,与新课标的要求相适应。因此,与文化史课标及教学相关的研究日益重要。

注释:

①徐晓红.初中历史课标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变化.教育科学论坛,2013,5:21.

②李稚勇.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8、71.

③香港教育署.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1997.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⑤台湾教育部门.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社会学习领域,1998.

⑥澳门课标为未公开发行的材料.

⑦⑧李理.“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书.台湾研究集刊,2008,2:26.

参考文献:

[1]香港教育署.中国历史科课程纲要[M].1997.

[2]台湾教育部门.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社会学习领域[M].199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李稚勇.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李理.“去中国化”的台湾中学历史书[J].台湾研究集刊,2008,(2):26.

帮圈文化思想教育方面 篇7

一、群众文化工作要抓住三个突出

一是突出群众文化的地方特色。

群众文化以其突出的地域特色, 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主动融入其中。要做好群众文化工作, 就应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 把突出的地方特色、健康的民俗习惯与时代需要融合在一起, 赋予群众文化活动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 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强大的综合功能和教化功能。要强化品牌意识, 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 打造精品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部门应当认识到, 搞好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是带动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的良好契机, 积极将人力、物力、财力向这个时期倾斜, 做到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 组织群众按照地方传统举行一些观花灯、赛龙舟、庙会、山会等具有鲜明民俗特色的喜庆文化活动。使地方特色在在传统节假日得到集中的体现并日趋丰富。满足广大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 使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为文化的振兴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突出群众文化的和谐特征。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群众文化中的突出特征, 社会和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我们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 必须注意突出“和为贵”“和合迎福”“尊老爱幼”“邻里互助”“与人为善”等优良传统理念。通过和谐文化建设, 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培育现代“和谐”思想,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突出文化和谐特征, 就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等优良传统, 以和谐思想为文化内核和价值取向, 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 提倡和实行团结互助、和睦友爱、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要把和谐理念贯穿于现代文化形态和文化理念之中, 紧密联系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 创造更多更好的体现和谐追求的文化产品, 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三是突出群众文化的通俗特征。

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基层群众。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比较接近平常人的心态, 能更亲切、生动地反映普通人的思维和情感, 从而引起群众心理上的共鸣。长期以来, 人民大众就喜欢通俗的、潮流的群众文化艺术。为此, 各级文化部门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体验生活, 积极创作反映基层群众精神风貌的大众的、通俗的文艺作品, 要注意发展特色民间民俗艺术活动、卫生保健与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自娱自乐型业余文化表演活动等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 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应加强基层文化市场管理, 正确把握文化脉动潮流, 提升广大群众的审美趣味, 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做到通俗而不低俗和庸俗, 从而实现文化创造过程中的求真、向善和审美的目的。

二、群众工作要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确保政府支持到位。

基层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政府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做到处主导之位, 尽主体之责, 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首先要树立抓文化建设也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 努力克服重经济、轻文化倾向, 真正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把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纳入目标考核管理范畴, 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同部署, 同落实, 同考核;还要加大投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人力、财力、物力上, 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 增加公共财政对群众文化建设的投入, 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场所、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所需的经费;三要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加快文化资源整合, 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效益最大化;四要重视对群众文化团体的扶持, 注重培育、扶持和发展有规模、上档次、大众性的文化娱乐产业, 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确保思想引领到位。

文以载道, 群众文化历来是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必须注重正面思想引导,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把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要求, 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理念和精髓融入群众文化当中, 成为群众文化的核心和引领。使群众文化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与时俱进, 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文化支撑。

群众文化活动要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现实存在的问题, 着力弘扬诚信友爱、和谐互助、公平正义、民主法制的精神, 让广大群众自觉用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规范自己的行为, 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 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三是确保人才培养到位。

群众文化事业的核心是文化人才。基层党委和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要着力把热心群众文化工作, 懂文化、爱文化、会文化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文化工作岗位;要积极提供交流学习和进修培训机会, 不断提升现有专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要制定吸引人才、壮大队伍的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面向社会招贤纳才;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改善工作条件, 提高生活待遇、用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留住人才。

各级政府部门要继续深化群文事业单位的改革, 建立健全基层文体服务体系。要坚持壮大专业文化队伍与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引导群众唱主角相结合, 加强对民间文化队伍的培养。大力发掘民间文化人才, 培养草根文化骨干和民间艺人, 保护他们的文艺积极性和创造性, 打牢群众文化工作的根基, 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三、群众文化工作要理顺三个关系

一是理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群众文化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公益性是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目的和前提,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得到了空前的增长。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及时为广大群众提供丰盛的精神食粮,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我们要看到, 目前许多地方文化馆 (站) 仅仅是政府投入的产物, 是政策扶持的产物, 没有政府的投入和扶持, 很难生存下去, 更谈不上发展。如果不注意群众文化由单纯的社会效益向综合效益转化, 增强这些文化馆 (站) 自身生存本领和造血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就难以生存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究群众文化发展规律, 认识到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规律下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产物, 对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地文化馆 (站) 发展壮大的主要途径。要主动深化改革, 顺应市场经济潮流, 大力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产业, 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二是理顺多样性和针对性的关系。

群众文化发展还应处理好多样性与针对性的关系。既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 又要注意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层、不同经济条件等情况, 找准受众, 有的放矢的开展活动, 才能达到教育群众、娱乐群众、共创和谐社会的目的。

1. 在形式上提倡多样性。

文化部门应该运用各种社会资源, 整合力量, 更好地服务群众。文化活动要做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多姿多彩。要注意把群众文化工作与新兴媒体、网络的宣传结合, 增强辐射力、影响力;把群众文化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结合, 彰显文化的地域特色。文化部门要积极拓展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着力培养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社区文化等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文化场馆除开展辅导业余艺术活动外, 还应积极拓展书刊借阅、科普讲座、文化展览等职能。这些空间利用好了, 群众文化工作就能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2. 在受众上增强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 区别农村、城市, 区别歌舞、琴棋、书画、赏石、根雕、盆景、泥塑等文化形式针对的不同受众, 分析心理, 找准定位, 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引导, 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要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 把教育的要求与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 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理顺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群众文化具有很显著的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特点, 群众文化的创新, 是以批判的继承为基础, 是对传统的扬弃。

一方面, 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传承性, 特定历史时代的人群只有在继承上一时代文化内容的前提下, 才能进一步去发展新式文化。群众文化同样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 以鲜明的民族文化艺术特点扎根于群众之中, 才能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撇开群众文化的继承性去谈论所谓发展和创新问题, 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无异于无源之水、空中楼阁。我国各地都有一些历史传承悠久、充满乡土情感的文化形式, 这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蕴含着当地人民特有的审美价值和精神追求, 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 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增加紧迫感, 采取有力的措施,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另一方面, 文化作为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 创新是它的本质特征。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群众文化创新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更加突显出来。群众文化工作根在百姓, 重在建设, 生命力在创新。必须抓住文化创新的根基,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 把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先进发展理念、把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融合进去。创新基层群众文化的工作理念和管理机制, 创新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要以服务群众为目的, 锐意进取, 求新求异, 创造新的文化景观。

上一篇:腰鼓教案全套下一篇:生态文明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