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精选7篇)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1

[摘 要]文化馆总分馆和联盟作为一种加强交流合作、增进资源共享的模式,得到越来越多地方的认同。加强文化馆总分馆和联盟建设有利于破解当前文化馆的“孤岛状态”,实现地区文化馆资源共享,推进服务均等化。本文通过分析深圳市文化馆、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及嘉兴市文化馆的联合运作模式,探讨如何加强文化馆合作,推进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总分馆;联盟

2016年12月25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出台;文化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些政策体现了高层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性、便利性的重视。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龙头。长期以来,地方市、县、乡镇、村(社区)的文化馆(站)因行政、财务、人员从属不同,往往都是“各自为政”的“孤岛状态”,导致信息资源缺乏整合,文化服务城乡发展不均衡。文化馆总分馆和联盟机制是促进均等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市大渡口区、嘉兴市和深圳市等文化馆的联合运作模式,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加强文化馆之间的合作。

一、文化馆合作模式分析

当前,我国地方文化馆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总分馆模式。总分馆模式一般是整合地方文化馆资源,按照多级投入、双重管理、一体化建设的模式进行。以重庆市大渡口区(常住人口32万)为例,构建一个“以区文化馆总馆为龙头、城镇(街道)分馆为骨干、社区(村)服务点为网点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形成“总馆 + 分馆 + 服务点”模式。这种“层级式”的组织架构,优点在于管理严密、分工明确,有利于总馆与分馆、服务点之间的纵向协调,也有利于分馆与分馆之间、服务点与服务点之间的横向合作。这种模式适用于面积小、人口少、财政统一的县区级城市。《指导意见》强调推进“县级总分馆制”也是出于这种考虑。

(二)联盟方式。与总分馆不同,深圳市采取文化馆联盟方式。联盟一般采取是平行模式,各联盟单位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深圳市文化馆联盟由深圳市文化馆牵头,各区级文化馆、文体中心加盟形成。组织架构分为:主席团、联盟执行办公室和五大专业委员会(执行层)。联盟模式使得各区文化馆的资源(尤其是品牌文化活动资源)都可以放在联盟的框架下共享。联盟成员单位因为行政隶属、人事和财政关系不同,都是独立运作的单位,联盟之后保持平等合作关系,旨在实现全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二)总分馆+联盟模式。嘉兴市的总分馆体系有所不同:在“大嘉兴”(常住人口455万)范围内,构建以嘉兴市文化馆为中心馆,各县(区、市)文化馆为总馆,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为支馆的“市-县-镇-村”四个层级一体化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这种体形成了“中心馆-总馆”联盟体系、“总馆-分馆”总分馆体系、“分馆-支馆”延伸体系三级服务体系。与深圳市仅在市级、区级联盟相比较,嘉兴市将镇(街道)、村(社区)文化站和活动纳入其中,优势是全市公共文化更加一体化,更有利于资源统筹和共享,劣势是体系更庞大复杂,不易管理运作。

实践证明,实行文化馆总分馆制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服务效益,通过一体化和专业化管理,实现系统内各馆之间资源、设施和服务等多方面共享,使文化馆的管理和运行更加高效。而总分馆和联盟作为我国文化馆体系建设的模式之一,亦有其先进性,现阶段已在一些地区得以有效实施并取得了可喜成效,其它许多地方开始纷纷仿效,全国逐步铺开。

二、文化馆合作模式的优势分析

总分馆和联盟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有利于统一规划,在整体上更科学布局。总分馆制和联盟机制改变了过往“一级政府办一个文化馆”、“一个区域设一个文化馆”的局面,由一个主体或多个主体联合建设一个“大”文化馆。这个“大”文化馆可以是由上至下的多层级模式,也可以是横向联盟的扁平模式。这种模式既能通过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实现体系内政策标准的统一、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的区域联动,又具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当地实际需要配置资源,统筹兼顾、协调联动,最终促进服务效能的提升。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时,可以根据现有基础和经费实力等情况,较为准确地把握总体方向,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确保文化项目有序推进。

(二)有利于文化馆之间资源共享,促进地区文化繁荣。

之前,处于“孤岛状态”的各文化馆,文化资源的交流合作太少,一些有的品牌项目仅服务本辖区市民群众,其他辖区的只能闻名不能见面。例如,罗湖区文化馆的“军哥剧说”的戏剧小品非常受欢迎,但该演出在罗湖区大放异彩的同时却很少走进别的区,无法在全市范围内“巡回”,让广大市民共享。有了深圳市文化馆联盟以后,类似的品牌项目就能在全市各区文化馆很好地流动、共享,服务全市市民。

(三)有利于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更贴近大众。当前,基层文化站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服务不规范;设施闲置浪费,或者挪作他用;基层文化工作者对整体部署不清楚,文化服务工作不到位;基层文艺骨干匮乏,工作人员业务熟悉程度不高。通过文化馆总分馆制,有利于整合区域内群众文化资源,加强对区域内文化活动、文艺创作、文艺辅导、送戏下乡、队伍培训以及演出器材设备调配等方面的统筹,克服基层文化服务不足。

三、文化馆合作模式的几点注意事项

??内外图书馆总分馆和联盟机制有许多先进经验值得借鉴,但因为服务方式和产品有细微差别,文化馆总分馆和联盟应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摸索创新。

(一)要建立健全、长效的机制

从目前看,各地方的总分馆模式和联盟模式,其各成员单位没有从属关系,仅靠约定的章程动作,很难长久,因此需要更有效的机制来运作。如何形成一个高效、严谨的联盟内部运行机制,仍是摆在联盟各成员单位面前的重要课题。各地文化主管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制订完善制度章程、管理模式及服务规范,为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和联盟体系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使总分馆和联盟能够高效、长期运行。

其次,要有经费保障。一方面,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将财政分级拨放的分散经费进行整合,一部分用于分馆、基层文化站正常运作,一部分集中用于整个地区的文化大项目、大活动。这是构建文化馆总分馆的关键,因为总分馆和联盟的根本目的在于统一建设规划,统一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有必要建立专项经费,用于总分馆和联盟专项服务的开展实践。

再次,总分馆和联盟要逐步去行政化。当前,文化体制的行政化使一些事业单位不再是清水衙门,而是成为十足的名利场,各种“协会”不以发展创作为第一要务,而是沽名钓誉,明争暗斗,文化资源的垄断和权力寻租也备受诟病。文化馆的基本职责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去行政化有利于还原文化馆生产文化艺术、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的职能。

(二)要简化机构设置,避免功能重复

总分馆和联盟动作需要建立一套“班子”,尽管人员都是得“兼任”,但还是增加了组织建设和工作量。因此,建设总分馆和联盟建设要精兵简政,简化组织,尽量采取非?蛹痘?的结构。比如数字文化馆建设,深圳采取联盟模式后,就由市文化馆牵头,各区馆加入并承担相应模块的内容,建设一个服务整个深圳市的、功能强大的“数字文化馆”,各区文化馆没有必要为应付评估而建立一个类似网站的简单的“数字文化馆”。

(三)重在资源共享,延伸服务触角

无论是场地设施还是人才配备,单一文化馆的资源力量有限,总分馆、联盟机制能统筹协调一个地区文化馆系统的资源,实现共享,发挥合力,提升资源使用效能。

基层社区、乡镇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强弱,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无论是东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还是西部中相对落后的小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难点都在基层社区和乡镇农村。基层社区、乡镇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最差,经费支持最少,但它们离老百姓最近,是人们获得和享受文化服务最便捷的场所。加大对基层经费和人才的支持力度,能有效解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有限的问题,延伸服务触角,是保障老百姓切实享受文化建设成果的有效途径。

(四)向社会开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建设总分馆和联盟不能限于体制内的文化馆站,还应该允许企业或个人文化组织组建中间性的非政府的公益文化组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及采取公益创投、公益众筹等方式,依法依规有序参与总分馆制建设,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比如,一些民间收藏家拥有价值高、数量大的藏品,政府可以在馆藏场地、安全保障方面给予一定帮助,同时要求收藏家履行一定的公益文化服务职能,提供展品举办公益性的展览等。

结语

文化馆行业整合资源、统筹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总分馆和联盟模式能更好实现地方文化馆之间资源、设施和服务等多方面共享,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服务效益,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实施。但由于体制所限,地方文化馆之间的合作仍然存在诸多障碍,需要深化改革破解。

参考文献:

〔1〕陈娟.试论区域性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的建设.文化馆的实践与创新.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2):P12-16;

〔2〕彭泽明.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总分馆制探索[J].上海文化,2013(2);

〔3〕张诗东.关于加强公共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论述[J].文化学刊,2016(4);

〔4〕顾金孚.嘉兴市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研究[J].上海文化,2014(8);

〔5〕巫志南.杭州市江干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研究[J].上海文化,2014(8);

〔6〕陆卫琴.基于资源共享的图书馆与文化馆联盟模式研究[J].教育观察,2015(12);

〔7〕李晓辉.国外大学图书馆总分馆制的优势及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0(8)。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2

一、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2004年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4]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走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发展的道路。2006年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又提出“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推行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职业教育发展蓝图。在上述国家政策背景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学界开始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但不约而同, 国内外研究主要针对工科专业, 对文化教育类专业的探索却非常匮乏。

宏观上, 国内现有校企合作模式基本可分三类:学校本位校企合作;企业本位校企合作;“中庸”式的校企合作, 即介于学校本位与企业本位之间的校企合作。在已有校企合作中, 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与发展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要求, 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相反, 主动要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 形成一头热 (学校) 一头冷 (企业) 的格局。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原本是为适应企业对人才实际需求状况而产生的。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根本特点, 也是高职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强烈的利益驱动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所在。职业学校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为了获得其提高竞争力所需要的人才, 二者的结合点是创造共同的核心竞争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和使用。”[2]企业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高职院校提供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 适销对路的人才是职业院校合作的资本。而当下一些企业和职业院校上并未就此达成共识, 这直接影响了双方合作意愿的达成和合作的深度。

究其原因, 一方面社会上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量, 有过于注重眼前利益的短视行为, 缺乏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的责任感, 往往将培养人才当做企业额外的负担。另一方面, 学校也存在影响合作的消极因素, 表现为对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以文秘专业为例, 某些高职院校在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时, 以规模论资格, 轻视中小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导致自我窄化了校企合作对象的选择范围。文秘专业培养的人才绝大多数就业去向恰恰是中小企业, 因此造成校企合作对象的错位。加之当前地方政府这一协调角色的缺位, 使该大类专业校企合作举步维艰。

而文化教育类专业先天的劣势, 在校企双方合作意向不对等方面也表现得尤其明显。

二、高职文化教育类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劣势与优势

与工科类专业与“物”相关的特点相比, 文化教育类专业基本属于与“人”打交道的专业, 缺少技术方面的优势。这是该类专业的劣势,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特别是地方性高职院校, 企业需要其提供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 所谓“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是指地方高职院校根据企业生产需要及时提供技术改造、研发、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的能力。”[3]这正是文化教育类专业的短板。

以文秘专业为例。“由于秘书职业的非行业性特点, ”[4]“具有典型的人文社科性特征, 没有理工科专业的‘技术性特征’”[5]其“职业技能往往涉及相关性不密切的岗位群, 且管理、服务对象一般是‘人’, 而非‘物’, 其职业活动领域的内涵往往不易明确, 规范性和流程性都不强, 经验成分或‘潜规则’较多, 一般无清晰的文本描述。”[6]因此, 文秘专业难以找到适合的校企合作企业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 这也是导致该类专业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现实中该类专业常常是通过“搭便车”方式参与在校企合作的。

文化教育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优势何在?分析起来有:软件方面, 具备充足的理论教学师资。实践经验缺乏一直是我国高职师资的先天缺陷, 但理论素养却是他们的擅长。相对企业来说, 不缺乏技术人才, 缺乏的是有良好人文素养的技术人才。规范化的企业往往注重文化建设, 而文化教育类专业教师在职业院校中部分承担着这方面的义务。可见, 双方存在需求互补性, 这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可能。

三、探究与文化教育类专业相适应的校企合作模式

通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从课程开发、提供培训、人才及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 可探索出一条该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新路。

(一) 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目前从合作深度上看, 我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尚处于浅层次和中层次, “处于中层次的校企合作表现为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7]提供咨询是校企合作的起点, 在服务中求发展是推动校企合作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学校希望得到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 企业则希望高校杰出人才为企业产品开发、企业发展等提供咨询服务, 双方都有从对方获得人才优势利益的企图与需求, 且可以互助互补。”[8]

(二) 短期见习。

如我院文秘专业档案工作见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到企业轮流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表现为, 对企业来说, 短期实习一方面增加了企业额外的工作负担, 学生刚学会就要离开, 对自身帮助不大, 影响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热情。加之目前在我国政府还未真正发挥学校与企业间“牵线搭桥”的作用, 相关政策法规不到位, 就需要职业学校方面更多采取主动, 动脑筋想办法, 尽量满足企业需要。如变一次性短期见习为小组轮流到企业去见习。另外, 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企业继续见习, 建立长效机制。

(三) 成立虚拟秘书事务所或秘书服务公司。

充分发挥学校自身这一庞大教学资源的实践教学功能。把各处室的秘书部门建设成灵活性的实训基地, 将一些部门秘书工作或相当于秘书工作的岗位提供给学生顶岗实习, 如在文印室、档案室, 宣传部、学生处、图书馆等行政管理部门安排轮流实习实训, 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实训基地。[9]学校教学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硬件主要指办公自动化设备方面的资源;软件方面指人际沟通资源、任务资源、指导学生工作的在岗人员的工作经验, 等等。

平时为学校各类行政部门提供诸如文书撰写、办公室事务等服务。举办大型活动时, 文秘专业学生就有了施展特长的空间。如大型会议, 学生参与其中, 逐步了解会议的工作流程, 通过所在岗位工作人员 (指导教师) 的言传身教, 观摩整个会议从筹备、策划、组织、协调、服务等一系列流程。在此过程中, 学生锻炼了人际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当然有一个前提, 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文秘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才行, 因此最好是从第二学年待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后再实施。

虚拟秘书事务所或秘书服务公司业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 从校内逐渐发展到校外。开始时为得到认可, 打造自身品牌和知名度, 可免费为客户提供文秘服务。待有了一定社会影响力后, 适当收取一定的报酬。一方面, 可提高学生服务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自己为社会所需要的成就感。另一方面, 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善文秘专业办学条件。

尤其要重视与各类行业协会的合作。行业协会 (如工商业联合会) 拥有广泛的企业关系资源。通过加强合作, 一是让对方了解本专业, 另外也为日后拓展、缔结更广泛、更匹配的合作对象打下基础。

这一合作模式既可将专业实践从课内延伸至课外, 丰富教学内容, 又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为日后积累文秘工作经验。

(四) 培育师资。

指教师向学校申请到企业担任文秘岗位工作。一方面, 教师亲自“试水”, 到企业真实的文秘工作情境中去感受、收集鲜活的工作案例和素材, 为课堂带来“源头活水”。另一方面, 也为企业发展送去了优秀的理论教学师资。

实施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其一, 学校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是否支持这种做法。其二, 教师是否愿意下企业锻炼。其三, 如何处理与企业之间用工合同问题。其四, 企业信息的保密问题。

(五) 提供培训, 为企业建立继续教育基地。

“职业培训能力是指地方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升级和转型需要, 对企业职工进行的技能提升、转岗就业等方面的继续教育能力。”“相对于人才培养和供给能力、技术研发和服务能力, 目前这一能力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和状态, 因此, 可视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企业的一种辅助能力。”[10]包括“企业员工的学历教育、岗前培训、上岗培训, 企业培训问题诊断等”[11]在这一合作模式中, “学校承担合作伙伴的在职人员进修高职课程。可以发挥学校教师的智力优势, 承担企业员工理论培训任务, 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12]

(六) 加强横向课题研发, 合作进行课程及教材建设。

如在课题申报过程中, 教研室与企业部门间互邀加入到各自的课题组。教研室听取企业专家的意见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共同编写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教材等。

(七) 找准文化契合点, 建立学习型组织。

高职教育文化和企业文化由于其主体分属不同的组织类型, 二者似乎很难找到共同点, “其实二者具有共同点, 即都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 以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为原则。”[13]建立学习型组织就是二者的契合点。文化的融合是合作双方最高层次的融合, 也是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坚固基石。

文化教育类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选择上,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根本, 以提供培训、咨询等服务为辅助, 充分发挥专业自身的优势。以文秘专业为例, 随着社会服务业的发展, 秘书已成为普适性职业, 不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有社会团体需要, 甚至个体工商户、个人都有聘用秘书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秘书职业非行业化特点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文秘专业广阔的校企合作前景。

参考文献

[1]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 2004 (4) .

[2]史志洪.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究及其基本实践[J].江苏教育, 2010 (6) .

[3][10]张清雅.校企合作模式下地方 (下转第159页) 2012 (5) .

[4][11]董长春.校企合作培养文秘人才的路径[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2 (3) .

[5]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以高职经管类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3) .

[6]苟建华, 陆建平.校企合作模式下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4) .

[7]匡维.“三螺旋”理论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 2010 (1) .

[8]赵桂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思考[J].正德学院

[9]曹丽萍.高职文秘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J].职教天地, 2010 (5) .

[12]周颖.论高职学院校企合作的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3) .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3

摘要:企业的体育文化不但能够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思维能力、行动能力,而且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考虑到企业内部缺乏必要的专业人才,所以在体育文化的建设中难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更好推动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依托于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基础,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但解决了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还能增加与高校的联系,使得交流与合作加强,这对于企业的体育文化的持久发展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文化;校企合作;可行性;问题

企业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良好的身体素质是生活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的不断深入,企业已经逐渐认识到了建设企业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不但符合现在人们要求生活品质与健康的要求,同时对于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利用专业的场所对员工进行体育锻炼就成为了建设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人物,校企合作模式也就应用而生,以前在企业的管理由于很少认识带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企业在这方面相对比较薄弱,缺乏相关的人才以及必要的场所设备,而购置这些设备,必要场所的提供以及专业人员的聘请都需要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如果在企业中立即采取这些措施的话,很容易造成企业股东的反动,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为了逐步缓和进行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校企合作就成为了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过渡,并且也是以后展开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地。

一、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内涵

由于企业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先对企业的文化的概念进行必要的阐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状态下,通过不断适应市场行为而产生的相同的价值观念、组织制度、行为方式、文化表征、行为规则、思想创新等的总称,它以企业的价值为核心,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又要的作用。而企业体育文化包含在企业的文化当中,因为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内哈将不断的扩充,而企业文化就是近年来被人们认识的企业文化的一种。其产生主要是两个方面促成的,一方面就是我国的员工的自主意识的兴起,其主张自己的权利以及应当获得的待遇福利,而体育健身就是企业处于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应该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就是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发现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身体素质不能满足工作本身的时候,会给工作者带来一定的负担,并且影响工作的效率,而通过必要的体育锻炼,不仅仅能提升员工的身体素质,对于员工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这两个方面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这种培育企业体育文化,加强员工的体育锻炼,以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增加企业人文关怀的目的。

在物质文化上,为了能够加强能够保证员工体育锻炼的权利,就必须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这就需要企业为员工提供一定的体育锻炼场所以及必要的体育建设器材,这样物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企业对于员工的健康的重视,表现出了一种健康关爱的文化特征;在制度文化上,由于原来的企业并没有相关的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而为员工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后,就需要对企业目前的管理制度进行重新系统化,不但需要建立体育管理制度,还需要对各项制度间的和谐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实际上为企业的制度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企业的制度文化更加完善;在精神文化上,加强体育锻炼的目的不仅仅锻炼身体素质,还能锻炼心理素质以及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企业的向心力。体育锻炼是人们之间交流的方式,这样就摆脱了在工作中不能很好交流的困境,使得员工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这满足了员工 心理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是对员工的一种激励,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的效率。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校企合作模式虽然对于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为了其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可行性的分析:

1.校企合作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校企合作模式对于企业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

(1)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高校是一个人才富集的地方,在这里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想要达到对于员工的科学化专业化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文化的熏陶,高校是最合适的地方。在这里员工可以合理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并且根据高校教师的建议来选择自己的体育锻炼的方式,以及重点需要加强的地方,这样就避免了员工在进行盲目的体育运动而造成的受伤和效果的不理想,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员工的身体,还能向员工传播科学化的锻炼方式和理念。

(2)为企业员工提供必要的设备。对于以经济效益为根本目的的企业来说,投入与回报的比例使其资金投入主要考虑的方面,在现阶段很多企业对于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可以花费大量资金修建场所以及购置设备的地步,这就需要来转换思路来找到可以供员工们进行锻炼的地方,而高校是一个具有齐备资源的地方,通过合作就可以利用这里的场地和设备对员工进行锻炼,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资金,给企业的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留出了一个过渡期,这样对于体育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为企业锻炼必要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企业还能与学校进行项目合作,可以对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进行开设训练班,选择那些成绩以及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参加企业与学校合作的体育项目,这样就可以为这些有可能进入企业工作的学生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使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节省了企业大量的培养时间,同时还可以使其为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不但对于企业的人才培养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同样有着长远的影响。

2.对于高校的影响

对于高校来说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

(1)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校的就业。学校可以利用这笔资金优化自己的体育设备,并与企业开展合作项目来吸引学生来参加。这可以作为高校作为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的措施,该项目可以设置为一个选拔的形式、或者是一个淘汰的形式,对进行到每个阶段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那些能够达到企业体育要求的学生可以使其与企业签订一定的就业合同,这样就能为高校的就业率提高一定的保证。

(2)提高体育教学组的科研水平。由于校企合作,校方主要负责的就是提供一定的场所、设备以及必要的师资,校企合作项目的资金主要由企业来支付,这样就可以使学校不不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对于体育教学组的科研能力进行提高,既能帮助企业达到其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也能使自己的体育教学事业更上一个台阶,这对于学校来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校企合作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1.双方人员的组成比例

在双方人员的组成比例上一定要充分调动企业的主体作用,高校的教师资源,其还存在着一定的课程任务,所以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校企合作项目中来,针对这样的具体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对校方人员的比例确定上要尽量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保证教师在课余时间能够对项目进行指导,比例上也应该确保企业的人员占到多数,这样不仅能培养锻炼更多的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人员,对于项目的分担压力也相对较小,这样更利于项目的执行。

2.体育文化建设不等于体育锻炼

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表现在体育锻炼上面,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并不能仅仅局限在如何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各项体育测评项目的成绩上,而是要根据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制定属于其发展,对其身心都有好处的个性化的方案,使体育文化成为一种理念。其不但对于身体素质的增强有好处,对于心理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人的压力大,聒噪,经过体育锻炼能缓解这些紧张情绪对于身心的影响,体育文化是一种健康文化,并不是简单的锻炼以及测评成绩就能代替的,要发掘体育运动本身对自己身心的重要意义,从中认识到调节自己的身体、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办法,这对于在工作应对突发状况时有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建设既能使人处于一种健康向上的状态,同时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3.合作机制需要不断完善

由于校企合作在我国发展并不是非常完善,对于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合作机制保持一种良性的状态,如遇到企业员工参与度低、学校配合度差等问题,就需要立足于具体的实践来找到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企业员工参与度低是不是公司的相关制度没有协调好,是不是员工存在着一定难处,只有那这些问题尽快落实才能让员工们积极参与进来;如果学校的配合度差,就需要想想是不是企业没有考虑到高校的利益,是不是高校体育教学组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如果是高校的利益方面,就需要及时对双方的合同书上进行必要的添加合理内容,如果是高校的体育教学组存在排斥,就需要及时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问题。由于相关的完善的经验比较少,就需要从小处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校企合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四、总结

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目前尚不成熟,校企合作是其发展的有利的过渡措施,本文通过对企业体育文化的内涵作用、校企合作的可行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有必要进行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谭福刚:辽宁省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征及创新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2]晏心平:基于构建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09(14).

[3]刘 慧:构建和谐校园应加强学校的体育文化建设[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4).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4

社会事业系

侯晓霞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教育关系到高职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其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处于摸索试验阶段,因此积极探索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高职教育中又一重要的课题。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我院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的,并于2000年由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几年来,该专业一直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

(一)涉老产业需要高职教育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具有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形式多元化等特点;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变化,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养老形式开始走向社会养老形式。另外,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老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还要求心理上、精神上的慰藉及老年病的预防和康复,这样对养老设施的条件环境、照护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单靠以前的福利形式的服务和家庭服务,已难以满足客观要求,而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化、产业化的模式。当前,各地新建了很多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托老所等涉老产业,涉老机构的设备条件也在不断地提高,但从事照护服务和管理的人员总体来看数量不足,素质上也不能满足要求:数量上只能满足5%的社会需求,而素质上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很多是下岗职工、临时工,很多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生活上、精神上、医护上的需要。因此,当前社会迫切需要大批经过专业培训,具有良好职业素质,懂得现代老年养护技术,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我院经过对国内外大量的考察、调研,同时借鉴国外相关专业的办学经验,通过专家们的严密论证,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它的建立不仅填补了我国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的空白,更有利于提高涉老产业的整体水平,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教学必须与涉老机构产学研合作 1.产学研合作,才能准确地把握涉老机构的切实需要,正确确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2.产学研合作,才能充分利用涉老机构的教育资源。从目前学院的办学条件看,虽然建有高水平的老年养护实训室,学生在校内可以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但这些训练多数是模拟的,与学生未来就业的真实职业环境和对象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学生将来服务的对象是老年人,实习和实训内容是要面对真实的老人进行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医学护理。没有真实的老人群体,不可能真正掌握对老人的养护技能。因此,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必须依托涉老机构,在涉老机构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到涉老机构挂职锻炼,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了解涉老机构的现状,另一方面能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涉老机构中有多年从事老年照护经验的高级护理师、护士长等,可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4.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首先,产学合作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由于学生在涉老机构实践过程中,自己成为工作实践的主体,这一身份的改变大大增强了他们接受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增强了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学生在实践中直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通过亲身实践,学生们体会到涉老机构需要什么样的护理人员,自己目前还有哪些缺陷,明确了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大大增强。第三,学生在涉老机构接受涉老机构人文环境的熏陶,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经过努力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遭遇的挫折,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5.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教师可以承担涉老机构或相关行业的科研课题,配合涉老机构及相关行业搞技术开发创新或科技成果向实际产品的转化,还可面向涉老机构开展咨询服务和培训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6.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要树立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则最终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我们培养的学生,其知识、能力、素质状况不仅取决于我们学校自己的评价,归根到底要取决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对其认可和聘用,即最终学生就业的实现。通过产学合作,涉老机构在参与专业建设、教学全过程中,既了解了学生的成长和学业状况,又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素质的考核,必然会促进涉老机构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综上所述,涉老机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建设和教学又需要紧密依托涉老机构,所以说,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必须走产学合研合作的道路。

二、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实践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自成立至今已与大连市社会福利院、大连市工人疗养院、大连铁路养老院、旅顺社会福利院、革镇堡敬老院、北京东方国际太阳城老年社区、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等32个涉老机构建立了产学合作关系,涉及国有、民营、中外合资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实质性合作,取得明显效果。

(一)专业指导委员会是产学研合作的载体

专业指导委员会是由各涉老机构中的高级护理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大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也参与其中。专业指导委员会一方面担负着学校与涉老机构相互沟通,密切学校和用人单位联系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专业指导委员会直接参与专业教学全过程,即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在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制订教学计划。在创建该专业时,学院成立了专业工作小组,其成员到大连及全国其他城市的涉老机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邀请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了DACUM(课程开发)论证,根据社会各养老机构的工作实际需要,确定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然后围绕目标和规格确定相应课程。六年来,我们反复修订教学计划,使得现有的教学计划更趋于合理完善。该专业主要为社会福利院、老年公寓、敬老院、社区服务中心等各级养老机构培养懂得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医学护理的高级护理员,为各级老龄产业输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老年休闲活动组织策划能力及老龄产业的开发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为此,我们在课程建设上构建了以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心理护理和老年常见病护理三大护理主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学时分配上:理论学时为1442学时,实践学时为1214学时,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为5.5:4.5。

2、制订和完善教学大纲。为保证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我们不断改进专业课的教学大纲,现已建立起一个以技能培养为主线的教学大纲体系。

(三)加强教育教学的改革

1、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根据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我们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主要通过三种形式完成:一是在每门专业课的总课时中有一定数量的课时为实践课,与相关的理论教学相配合,以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这种实践教学主要以见习为主,每进行一次就及时填写实习记录并上报教务处实训科;二是规定在第一、二、三、四、五学期分别安排2周实训教学,专门强化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三是安排第六学期为毕业实训,我们制定了整套的实训计划,规定实训内容及要求。为了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训中能够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在实训过程中配备了带队老师和涉老机构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在实训时要直接深入到对老人的护理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学生以毕业论文的形式将自己的实训成果向学校汇报,学生毕业实训鉴定由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进行,学院为该专业提供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环境,2000年我们在校内建成面积300平方米,投资100万的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老年养护实训室,内设相谈室、洗浴室、理疗室、家庭护理室、健身活动室等,着重训练学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医学护理等方面的技能,2003年又拨款20万用于更新实训设备,以便让学生掌握现有设备及技术的同时,了解国际先进的护理方法与技术。学院积极创建校外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的32家涉老机构都是我们的实训基地,产学研合作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进行。

2、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多样化:注重教学方法改进,特别是针对高职院校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以往的“教师为本”向“学生为本”过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现场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角色模拟等,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我们经常到学院附近的大连铁路疗养院老年公寓现场教学,学生可在老年公寓通过观察、相谈和实际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和积累相关知识技能资料。然后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及教师的现场指导、总结,实现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老年公寓的高级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一直参与指导,效果很好。我们还将一些敬老院、老年公寓的老人接到学院老年养护实训室组织活动,由学生担任组织和护理工作,老人们活动得很开心,同学们也很高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操作技能。(2)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了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便于学生直观地接受教学内容,增加信息量,我们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强教学内容录像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的收集和制作,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3、深化考核制度改革。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对考核方式、方法做了相应的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是一卷定终身。卷面所反映的是单一的理论知识,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很高但缺乏应用能力,尤其是实际的操作能力,所以不能很好地体现出高职教育特色,也不符合涉老机构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我们将主要专业课考试内容做了调整,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两部分,实践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知识的运用能力,除了在校内老年养护实训室通过动手操作、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外,我们还采取产学研合作的考核方式,到敬老院、老年公寓等涉老机构与用人单位一起实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完善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由于“老年服务与管理 ”专业在我国为首创,一直以来,国内没有合适的专业教材,学院专业教师与涉老机构合作搜集相关教学资料,同时参考国外相关专业教材及教学资料,并根据高职教育标准的要求,编写出护理专业课程讲义。近几年,我们不断总结教学及实践经验,与涉老机构相沟通,共同对讲义进行修改和完善,坚持以“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原则,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并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与衔接,这些讲义得到涉老机构专业委员会的一致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又结合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养老护理员”资格标准中对老年人护理的要求,在内容、体系等方面又做了进一步补充与完善,现已编写出教材,拟出版发行高职高专系列老年护理教材。

(四)做好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规定专业任课教师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原则及规律,按教学大纲及高职教学的要求授课。为了加强师资力量,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我院与日本濑户内短期大学、澳大利亚中吉普斯兰理工学院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国际领域交流。专业教师和涉老机构护理人员积极投身该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并积极开展科研活动。该专业已参与国家、辽宁省各级教学研究课题四项,其中一项为国家教育部的科研课题,另一项已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辽宁省教学改革二等奖,发表省级以上论文近20篇。我院对专任教师加强实践培训,提高实际技能。教师每年都要至少2个月在涉老机构参与实践活动,有2名教师分别在旅顺福利院、革镇堡敬老院兼任副院长。由涉老机构的领导、高级护理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在教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我院还聘请了国内外相关专业的教授、学者,对专业教师及学生进行讲学,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新动态及行业发展前景,使本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

(五)开展培训和咨询

鉴于涉老服务队伍和涉老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低下,以及涉老机构人员的素质急待提高的实际,我们积极开展各种短期培训,提高涉老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先后为辽宁省民政厅、大连市民政局举办各级养老院院长及高级管理服务人员培训班进行业务培训;与大连市慈善机构、香港汇丰银行合作为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培训,并使之在养老护理员工作岗位上实现再就业;为大连市沙河口区民权街道组织的居家养老护理员提供技能培训;专业教师为各级养老机构提供业务咨询,为大连市劳动局承担了养老护理员初级、中级的职业技能鉴定与考核工作,定期为大连电台、大连电视台做老年养护咨询节目。几年来我们开展培训达1000余次,各种咨询活动100多次。培训和咨询工作得到涉老机构的欢迎和大力支持。

(六)产学研合作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1、做好毕业生就业前培训指导。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主要为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涉老机构培养具有从事老年护理、老年产业的产品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从事护理,还是从事管理工作,其服务对象都是老年人,老年人是个特殊的服务群体,所以从事这一行业就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服务观念。毕业前期,我们加强学生爱岗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从事老年护理,需要有爱心、耐心和热心,如果缺乏这“三心”,即便有再高的专业水平、再强的能力也不能胜任这一工作。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首先,我们请来了养老机构的院长、管理人员、护理人员,他们声情并茂的讲解及大量事例的介绍,使学生对这一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真正意识到所从事的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工作,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请民政局、老龄委的有关专家,就国内外、大连市的老龄化、养老机构情况及行业前景、市场需求等方面做充分系统的分析、预测并介绍相关的政策。通过介绍,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倍受鼓舞。比如今后社会劳动保障部将借鉴国外的模式对养老护理员划分为几个级别,持证上岗,不同级别不同报酬,而我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年的工作,经考核就可拿到高级护理员资格证。获悉这些信息后学生们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从事这一行业的信心。

2、做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我院重视学生的毕业就业推荐工作,学院先后派专业教师到北京、天津等地涉老机构联系毕业学生的就业。自2002年以来,现已有三届毕业生144人,已毕业的学生受到涉老机构的普遍欢迎,每年就业率都达100%,为大连市乃至其它省市的老年产业输送了高素质的老年养护专业人才。其中有3人在北京东方老年国际太阳城,2人在天津鹤童老年福利协会,10人在大连社会福利院等任管理和护理工作。

三、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要坚持学校主动性原则

同我院合作的涉老机构大多数是靠学院主动寻求而来的,而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的机构少之又少,这主要是涉老机构对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人力资源这一功能缺乏认识造成的,也是因为我们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短,还没完全被社会所认识和接纳,根据当前涉老机构的现状,学校必须主动向老年产业寻求合作,主动为他们着想,主动向他们汇报学校教学情况,主动为他们服务,以赢得他们的支持。

(二)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必须得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发展

我院能在短时间内便与众多的社会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涉老机构建立产学合作关系,主要原因是得到了大连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的支持和帮助。

(三)产学研合作的前提是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产学研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利益驱动的合作关系,存在着利益上的协调与制约,这种制约不是相互间的牵制和对抗,而是相互参与、合作服务、分享成果。涉老机构在其经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力资源市场、教育培训市场、技术市场等与高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校和涉老机构的共同利益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学校和涉老机构在事实上互为供方和需方。在人力资源方面,学校要向涉老机构提供合格的人才、涉老机构则可以向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在教育培训市场,学校可以向涉老机构提供员工培训的相关服务,涉老机构则可以向学校的教师、学生提供实训基地。因此,要想取得产学合作的实质性成果,首先要遵循学校与涉老机构利益共享的原则。另外,既然合作双方有一定的共同利益,必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一定感情,双方都要加以珍惜,并用心维护和巩固,感情来自于真诚的交流与互动,以感情为纽带的机制将更加持久。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企业需求为主体的“用工荒”和以农民工及大学生等群体为主体的“就业难”相互矛盾的两个问题凸显。“用工荒”反映了各类教育机构提供的各种人才未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就业难”反映了各类教育机构未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各类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作为技术人才培养和输出的支撑力量,“就业难”和“用工荒”等看似尴尬的问题也是对职业教育如何发挥其作用的现实考量。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属公共教育体系,但职业教育具有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一是职业性,主要体现在针对岗位或职业的培养目标的职业性;二是实训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技能培养过程的实训性,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三是经济性,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需要经济基础的支撑[1];四是终生性,由于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每个人在一生中需要不断接受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教育掌握和应对新技能及新发展。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肩负着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其供给的有效性是扩大人才输出和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我国职业教育供给现状及问题

自以来,我国的用工荒问题日益凸显;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及大学生就业难却愈演愈烈。人力资本市场既供给过剩,又供给不足。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反映出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短缺,同时缺乏技能或不具有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却呈现过剩状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底,我国农民工达1.32亿人,达到2.3亿人,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只有0.13%,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经过任何技能培训而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人社部调查显示,技术人才供不应求,企业对初、中、高级工的求人倍率分别为1.42、1.44、1.6,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程师的求人倍率更高,分别为2.36、2.36、2.2,技能的缺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2]。因此,我国人力资源供给过剩的实质是劳动者素质“低”,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实质是职业技能教育“弱”。

作为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方式,我国职业教育呈现既供给不足又需求不足的窘境。供给不足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从质量和数量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典型表现是“用工荒”现象;需求不足是指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供给的需求方面,主要表现为职业学校的“招生难”现象。目前在政策层面对职业技术教育给予了大力扶持,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环境、资金不足、针对性不强、技术含量不高或流于形式、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强等发展障碍仍不容忽视。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技工学校数量由的4395所下降到20的3077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达到11611所,比减少4324所,减少比例为27%[3]。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虽然近年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使职业教育的总体发展得以维持,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仍需引起重视。

(一)学历职业教育供给困境

随着教育供给的不断改善,民众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却呈现出明显的供大于求。首先,学历职业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成为了“落榜生”、“劣等生”的无奈选择,职业教育普遍遭受鄙视成为“次等教育”,这也是学历职业教育生源素质较差、生源萎缩的重要原因。其次,受资金、师资、设备等条件限制,职业学校办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形式等导致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降低。最后,为了短期利益,部分企业在招工过程中不能有效推行持证上岗等规章制度,并且秉承“只用工不培训”的思想,这助推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轻视。

(二)非学历职业教育供给困境

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是针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城乡新生劳动力等群体的初级技能培训。非学历职业教育是人力资产增值、企业增强竞争力及组织效益快速提高的重要途径。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如美国政府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每年达600亿美元;法国每年用于员工培训的费用占全国教育经费的`25%;新加坡在培训方面的政府投资达3000万新元。

我国政府和企业虽然也意识到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性,但政府和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投入还有待提高。首先,职业教育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缺乏对企业高新或先进技术的针对性;其次,职业教育机构限于资金、设备等客观条件,无法进行基于企业先进技术的有效培训;再者,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缺乏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的重视或制度约束,大量在职员工对于技术水平提升和职业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二、职业教育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政府部门通过“阳光工程”、“劳动力就业培训”等补贴措施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普惠性和公益性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已经在我国基本形成。在具体实践中,职业教育的供给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民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并没有明显释放或爆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必须跨越传统教育的范畴,建立在深刻认识职业教育问题并对职业教育本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一)职业教育供给与供求基本原则的偏离

教育供给和需求密不可分,二者之间存在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职业教育供给涉及数量、质量、结构、公平和效率等五个方面,即职业教育有效供给应当数量均衡、质量满意、结构合理、公平优先、兼顾效率[4]。第一,数量均衡。教育供给以社会公众的教育需求为基础,需求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三个不同的层次和指向,国家和个人的投资需求最终会以企业人力资本需求的方式体现,在满足职业教育供需均衡的前提下侧重于职业教育输出和社会需求人力资本的供需均衡。第二,质量满意。职业教育在数量供需均衡的前提下要充分提升教育质量,从而达到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如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的社会适应性、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等。第三,结构合理。职业教育的供给结构必须和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对应。第四,公平优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的60%~70%来自农村,中职生家庭属于中等以下收入阶层[5],为社会基层劳动者提供基础性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不仅事关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事关公平正义的维护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五,兼顾效率。教育供给的有效性不仅是教育供给机会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教育需求的充分激活,包括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我国职业教育供给困境的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没有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适时调整或转变供给的基本要素,职业教育的供给、教育的产品输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协调,还未能建立起需求驱动的职教供给体系,职业教育供给的形式、数量、结构和类型等与社会需求的针对性、公正及质量等相互平衡方面还有待完善。职业教育供给偏离市场需求,供给过程满足不了市场对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市场对职教供给低效的这种结果反作用于职教的供给数量、质量和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公众、企业和社会对职教供给的消极应对。

(二)职业教育缺乏良好的发展氛围

职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公众对其认识极不相称。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二流教育”,相对于同层次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在招生层次中居于最低端。同时,地方政府和学校未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导致职业教育发展举步维艰;一方面,普教招生高烧不退而就业十分困难;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就业形势非常看好而门可罗雀,两者形成强烈反差。社会歧视导致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压力较大,职业院校学生都将学历歧视放在第一位。

(三)市场需求的导向功能不强

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直接驱动力,也是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具体体现。“用工荒”的实际原因是教育和市场的脱节,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技能人才在择业时具有明显的职业选择优势,进入社会后在岗位上技能的价值能够得以有效体现,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而发展的前提就是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市场引导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按照市场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政府、行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让市场成为职业教育产品输出,服务供给的指挥棒。职业供给的前提是市场需求,除了职业教育机构本身要依据市场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以外,企业和市场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方也应主动与教育机构合作,为职业教育供给提供明确的导向。

(四)职业教育供给低效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社会共同努力,需要职业教育机构加强内部管理,也需要市场对职业教育的引导,更需要民众对职业教育认识的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是社会中相关因素综合作用导致职业教育供给缺乏有效性的结果。

影响职业教育供给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职业教育的定位,也就是教育供给能否按照市场需要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师资和管理,即教育能否按照市场需求保质保量完成人才培养,一般包括师资队伍、硬件设施、教育过程管理等因素;三是职业教育供给对企业作用的发挥,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者和最大受益者,其参与程度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的作用发挥和继续培养等具有重要作用,企业参与包括资金支持、培养过程参与、人才使用和跟踪培养等,学校主动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在职业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是保障职业教育供给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职业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看好的情况下,这些学生进入岗位并没有体现出职教毕业生相对于普教毕业生的技能优势和价值。职业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缺乏针对性措施;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规范学生管理方面缺少职教特色,使得社会、家长对职业学校成人、成才的管理缺乏信心。再加上目前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良好环境尚未真正形成,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上升渠道不畅通。企业在招聘、用工管理等方面对技能人才重视不够,缺乏对技能人才重视的具体措施和氛围。全方位、立体化、多部门共同参与、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产品供给体系尚未确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供给缺乏有效性。

三、多元合作职教供给模式的构建

世界职业教育的两大思潮是学校本位职业教育思潮和多元化职业教育思潮。多元化职业教育思潮认为,社会发展中的劳动力需求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在职培训和企业本位教育上,以避免职业教育的资源浪费。多元化职业教育思潮的理论自二战以来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得到广泛推广和发展,如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制度”、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产学合作”等职业教育模式。基于我国实际,为提高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应该以学校职业教育供给为基础,发展多元职业教育供给模式。

(一)多元合作供给模式的构建

人才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仅是职业教育机构或个人的问题,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参与。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应当从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四个维度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构建,打造一个引导、供给、监督、使用的共同体。关键是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各司其职,同时在供给的过程中彼此相互协调,在现有职教资源基础上充分提高供给的有效性,促进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图1 提升供给有效性的保障体系

1.各主体的合作互动

首先,各主体的职责。个人作为职业教育供给的“第一站”,其职责主要在于购买服务、请求或主张权利等。社会作为包含多种个体的共同体,不仅要为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也要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主体进行监督。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中市场需求的重要载体,其对于技能人才的需求不仅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向标,同时企业基于自身需求配合其他部门提供职业教育供给也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保障部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督管理等是其基本职能,政府应承担起制度建设、财政补贴、服务购买与供给等管理职责。

其次,主导和部门间的监督。职业教育供给有效性的提升不仅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职业教育供给在不同角度具有不同的属性,在供给的需求方面,企业具有主导作用;供给主体基于公平正义应以政府为主;服务购买和权利实现以个人为主;发展氛围则需要在政府引导下各方积极参与。同样,个人在教育需求方面具有向供给主体请求和监督的权利;企业对人才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职业教育供给的直接监督,其也有权利和义务对职业教育供给过程进行监督;社会除了提供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政府及其合作对职业教育供给进行监督。

2.各主体行为取向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利于行为主体的行为价值取向对于事业的发展具有内在驱动力的作用。首先,在市场经济中,职业教育不仅在内在素质方面对个人是一种提升,也是个人在社会中自我价值充分实现的重要渠道。其次,社会作为利益共同体,在全社会形成发展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再者,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有效的职业教育供给不仅有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利润。政府作为公民让渡权利的产物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呵护既有利于政府合法性的体现,也有利于公民发展需求的实现。

(二)政策及管理建议

第一,以学校职业教育为基础,创建多元合作职业教育模式。职业学校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加强其思想政治教育、习惯养成教育等基本素质教育,同时创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以职业学校为主体进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积极创新合作方式和内容,突破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用学生乐学、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增强教育过程的实效性。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权益,同时要和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通过合作增强企业参与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第二,增强企业的本位意识,实现职教供给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以制度化的方式使企业、社会团体或个人等受益者承担教育过程中可以承担的部分。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年的技术教育支出80%以上是由企业承担。发挥企业在教育过程中针对性、培养效率、培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对职工培训的投入,依法建立和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加强上岗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鼓励企业推行企业培训师制度和名师带徒制度,建立技师研修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成长。

第三,强化社会本位职业教育意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有不同的对象、层次和人才培养模式,侧重点和培养目标也存在差异,如针对适龄人口的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学历性职业教育,针对下岗工人再就业的短期技能培训等。倡导并发展“终身教育”,使教育过程不仅可以满足在职人员的学习需要,也能促进员工和企业、社会的同步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供给多元合作模式构建的基础是通过提高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实现教育资源供给以及供给对象的多元化,改变传统的职前教育为终身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管理过程等方面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同时,通过多元主动参与的多元化监督管理、绩效评估等运行机制确保供给的有效性;激发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提高有限职业教育供给的有效性,真正把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现代职业教育基于实效性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义.我国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贡献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18-19.

[2]刘万霞.“技工荒”视野的职业教育需求测度[J].重庆社会科学,2010(10):58-61.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学有所教——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J].教育研究,(3):3-25.

[4]陈福祥.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有效供给——基于制度分析的角度[D].重庆:西南大学,:68.

[5]张秀兰,胡晓江,屈智勇.关于教育决策机制与决策模式的思考——基于三十年教育发展与政策的回顾[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38-158,160.

[6]郝克明,杨银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启示[J].教育研究,2010(3):3-14.

[7]肖化移,李铁林.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思潮[J].职教论坛,(5S):62-64.

Construction of Multifaceted Cooper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ly: Study on the Enhancement of Supply Effectiveness

HE Shu-xia

(College of Commerc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hortening of updating cycle of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 of difficulty of skills and knowledge contents, the requirement for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ly is urgent. However, influencing by the factors that the supply principl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lack of conducive atmosphere, and the guidance function of market demand isn’t fully exerted, the supply of vocational confronts with predicaments, and the supply is also inefficient. Therefore, the high effici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supply system participated by society, vocational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individuals should be constructed in China.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文化意识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推进,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育国际化呈迅猛发展的势头。2012年8月, 上海市教委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制订了《上海市教育国际化工程“十二五”行动计划》, 旨在推动上海市合作办学项目的进一步开展。作为教育改革的产物, 中外合作办学丰富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更为中职院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以上海食品科技学校为例, 我校于2009年与澳大利亚职业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为了促进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们有必要将跨文化交际理论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

二、跨文化交际理论概述

跨文化交际理论 (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是一门多学科的学问, 涉及了人类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多个领域。跨文化交际主要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往。20世纪60年代, 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及日益深化的民族矛盾等社会问题, 引发社会学者率先提出跨文化交际这一理论, 继而进入到教育学科领域。其目的就是加深目的语使用者对目的语文化、风俗及语义的了解, 增强语言使用者对目的语的敏感度, 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理论在我国的历史很短,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才引起学者的注意, 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及语言与文化的研究等方面。上世纪80年代初, 许国璋先生在《现在外语》上最先发表了一篇关于语言与文化的论文, 文中着重探讨了不同国家相同词汇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存在的差异性。此后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理论逐渐产生兴趣。随着语言交际教学的推广, 人们注意到语言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 也是接触和学习另一种文化的过程, 仅有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

文化是指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心理层面 ( 即精神层面) 上, 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情感和民族心理等。简单地说, 文化就是一个生活群体的社会习惯, 是大家普遍认同的生活方式。文化和种族、肤色无关, 和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习一门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 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所学语言国家社会生活等相应的文化知识, 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比较能力, 并根据语言情境进行成功的语言交际。

2. 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的任务转变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 中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 并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与文化意识等几个维度来进行目标描述, 更加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实用性与交际性。

传统的英语课堂, 以“教师为主体”, 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且, 教师的教学侧重点主要集中在语法讲解、单词听写、课文背诵等初级教学层面, 并以应对各类英语考试为最终目的。英语课堂枯燥无味又缺乏新意。学生在课堂上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即使在考试中能够得到很高的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难以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成功的交际。

在当前合作办学中项目中, 英语教学更加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如果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法, 学生的语言能力就仍是停留在考试层面上, 既不符合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也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或留学的实际需要。就合作办学项目而言,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已不再是应对各类考试, 而是教授学生真真正正地掌握一门语言, 能够熟练地应用这门语言去进行有效地沟通。

因此, 英语教师须认识到当今英语教学的任务已经转变,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 摒弃以往不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优越的教学资源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帮助他们扩展知识视野, 体验另一种文化, 认识另一种社会, 能够做到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

3. 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为中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一部分, 英语教学作为基础语言教学对国际的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办学项目在我校开展以来, 我们在英语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我们仍处在探索阶段, 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 1) 外教流动性大, 教育能力良莠不齐

近几年来, 中国经济发展, 生活水平提高, 国外就业环境又不景气,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求职就业。这为合作办学的学校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但也不能认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会说英语不会上课的外教不乏其人。因此, 学校要紧把质量关, 对其教学能力、教学资质和工作经验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合作项目中, 外教是英语教学的宝贵资源, 我们要合理利用, 才能保障合作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 2) 中方教师授课方式传统, 文化知识传授很少或几乎没有

虽然课改已经颁布了很久, 但仍有教师继续满堂讲语法、背单词。英语课堂既无趣味性可言, 也没有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 中方教师担任的大都是基础课, 由于在课时安排、授课内容等方面都受到严格的限制, 教师为了完成授课任务、授课计划, 没有时间和精力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就中方教师自身而言, 他们出国培训的机会很少, 所以本身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也有限, 更不要说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了。

( 3) 学生的文化知识贫乏, 行为举止不得体

在和一些外教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外教对我们学生的一些言谈举止很不理解。当某外教做完自我介绍后, 他让同学们自由提问, 有的同学竟然问“Are you married” ( 你结婚了没有) “How many kids do you have” ( 你有几个孩子) 等在外国人看来非常私人的问题。有的同学还随意动外教放在桌子上的物品。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 学生获得的零星的文化知识大都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渠道, 教师课上传授的文化知识非常少。他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他们觉得很有趣, 同时对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也有帮助。

中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势, 进行科学有效的英语教学管理。适当地在基础课程中加入文化元素, 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同时也会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更能保证教学质量,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四、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 实用性优先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 文化教学应首先遵循实用性优先的原则。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精力与接受能力有限, 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导入过于多样繁杂的文化知识, 很容易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方向, 无法把握主次问题。而就文化本身而言, 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广泛, 涉及的内容多样。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科学筛选, 合理安排所要教授的文化知识; 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保证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 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适当增加文化课程, 如“英美概况”“欧洲文化入门”“中外文化比较”等课程作为语言学习的辅助性课程, 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 达到语言有效沟通的最终目的。

2. 实践性为主

文化教学, 以实践教学为主。学习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效沟通。因此, 就所学文化知识进行情景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做中学, 学中做”理论, 充分阐释实践能力不是简单地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 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 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动态的, 开放的英语语境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受力, 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并展开讨论, 如可以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讨论有关“文化与交际”“涉外职业礼仪”“欧美法律常识”等实用性较强的课题, 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或表演等激发学生潜在的文化敏感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能够灵活地实践, 切实感受英语文化气息, 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 中西文化互动

任何文化的学习都不是单向的, 在学习的同时, 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 展开有针对性的文化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语言教学时, 不仅要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导入相应且适量的文化知识, 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比较, 体会文化间的差异性, 使他们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并不是一方完全遵守另一方的文化习俗, 相反, 不管是群体间还是个体间, 跨文化交际总是两种文化接触、冲突、协调的动态过程”。也让学生们意识到, 异国文化的学习不是语言间此消彼长的过程, 其目的也不是培养学习者思想与行为上的西化, 而是为了提高他们自身的人文素养, 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国家间的语言和文化都是平等的, 相互促进的, 彼此间总会存在某些共性, 只有深入地了解本国的文化才能更容易地接受他国文化。因此, 应摒弃文化优越论的观点, 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 更不能否定中国文化。

五、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1. 从教材着手, 深挖文化内涵

作为职业教学的一部分, 笔者不得不说当前中职英语课本的编写更加人性化、生活化、灵活化。课本的内容也符合当前英语教学实用性与交际性的发展方向。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教材,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就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大教学任务。中职《英语》第一课介绍的就是各国见面礼仪和文化差异。在课间就有学生提出, 为什么各国人见面时打招呼的方式会有所不同。从文化角度来说, 中国、日本作为典型的亚洲国家都尊崇儒家文化, 提倡的朋友之道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而欧美国家主要受西方宗教影响, 主张平等、自由、宽厚、博爱, 兄弟姐妹一家亲, 所以即使是陌生人见面也会热情的打招呼或拥抱等。通过深入挖掘课文中涉及的西方国家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 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2. 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进行直观文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多采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手段, 当前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已不再满足于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通过音频与视频来刺激学生的感官, 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近距离地体会中外文化差异性。许多学生在看过美国影片《消防犬》之后, 都表示这部片子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为什么在中国以狗为题材的影片是少之又少呢? 这是因为狗“dog”在中西方词汇的内涵上上差别很大, 在西方, 狗是个褒义词表示忠诚, 所以有“Lucky dog” ( 幸运儿) 之说; 在中国, 狗常用于贬义, 这点从成语中可以看出, 如“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等。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西方文化氛围, 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 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

3.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实践教学

教师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实践教学。切实地完成课堂以“教师中心”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化, 还课堂与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所学知识展开演讲、辩论或表演等, 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懂得中外文化差异,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从思维方式上看, 中国人做事比较保守, 不善变通, 常根据以前的经验直觉做事情, 所以在交际时经常犯“以己度人”的错误, 这种思维定势势必影响跨文化交际, 导致语言交流上的失败。而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交际实践, 可以改变以往的思维定势, 适应对方的思想观念。

4. 利用外教资源, 实练缩短差异

充分利用外教资源, 发挥资源优势。当前, 虽然我校有相当数量的外籍教师, 但由于课程安排缺乏系统性, 没有专项的文化课程, 导致外教的文化教学不规范, 甚至缺失, 以致无法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甚至还有老师认为, 让外教上文化课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应让外教负责英语口语与写作这样的专项训练。事实上, 文化的学习也是语言学习的另一种方式, 学生在文化学习时同样增长的词汇, 练习了听力与口语, 同时还接收了系统的文化知识, 培养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而且外教教授文化课程更有优势。我校的外籍教师大都来自欧美国家, 熟知欧美文化, 我们可以根据外教的教学特长开设相应的文化课程, 诸如文化与行为、欧洲旅游常识、文化与心理等。当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在一起讨论两国文化的过程, 也是文化切磋与融合的过程。增进外教与学生间的理解与文化包容, 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培养文化内涵。

5. 丰富第二课堂, 开展文化活动

第二课堂是丰富校园文化的有效途径, 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文化氛围。在培养学生语言交流的层面上, 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 带领学生展开丰富多彩语言文化活动。譬如, 举办英语小品比赛、英语戏剧、外国影视赏析、英语课题研究等活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分组,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与讨论。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体味英语学习的乐趣, 也可在不断地练习中摸索语言的规律与文化的内涵。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在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敢于表达与沟通,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

六、结语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与优势在于, 以引进国外优质资源为保证, 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让学生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当前最前沿的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英语教学应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与文化敏感性, 在走出国门后少走弯路, 尽快适应外部的环境, 并在不断的语言文化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中国有句古话叫“入乡随俗”, 一个人如果要融入一个新的环境, 首先要对这个环境有所了解。同理, 想融入一个新的社会, 就要对这个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有所了解。

参考文献

[1]Adler, P.S.Beyond Cultural Identity:Reflections on Culture and Multicultural man[J].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 1982.

[2]Hall, Edward T.The Silent Language[M].N.Y.:Anchor Books, 1973.

[3]Harrington, H.L.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and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1993.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模式 篇7

【关键词】考试改革;多元评价;多方参与;能力评价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深入,传统考试方式已经成为了改革短板,如何建立一套高效的、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考试模式,是高职院校一直在探索的重点。本文将从实际出发,去探索一套符合教学改革要求的考试改革模式。

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进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1)考试改革是新时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新时期,社会对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日常教学重要环节的考试,也应该从传统的知识型考查转变为能力型考查,从一元考查转变为多元考查,以真正培养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考试改革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必不可少的部分。传统的考试方式由于考试形式单一、考试内容死板、考试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等种种弊端,整个过程没有企业信息融入和企业参与,无法检验出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促进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改革,已经成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短板。

二、考试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

教育考试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在考试改革实施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多方参与原则。在考试评价标准的设计上,要引入行业、企业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以实现考试过程中的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企业所需人才。(2)能力考核原则。在考核形式的设计上,要打破传统的知识型考核模式,创新方式,以开卷考试、项目设计、现场答辩、方案设计、面试等多种方式进行,去考核学生职业能力。(3)职业性原则。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考试,开发出实用性、职业性、开放性强的考试题库,在考查职业能力的同时,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去引导教学。

三、教育考试改革的实施

为了适应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教学改革需求,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考核评价引入企业标准。考试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担当者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重要角色,一套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人才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考试评价体系建立中,应该引入企业评价和职业资格标准,用企业眼光去衡量学生,以行业标准去检验学生,从而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人才。同时,在和企业共同制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教师也会进一步明确教学改革方向,调整教学内容,从而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的发展。(2)考试内容引入企业项目。传统的考试内容多数出自课本,或者是课本内容的简单变形,无法很好地检验学生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也不能体现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完整性。因此,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组织校内专家和企业行家共同进行,引入企业项目,将实际产品开发、外观设计、方案策划、模拟现场实施等作为考试内容,给学生一个相对开放的环境,让其去合作或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从而检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当然,企业也可以将一些特殊项目引入考试内容,从学生的考试结果中获取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和思路,以促进企业发展。(3)考试方式打破传统,坚持多途径、多形式。在考试方式的设计时,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考试束缚,设计出符合课程特点的考试方式。课程的考核应坚持以基础理论为支撑、以能力考核为核心,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方案策划与现场答辩结合、项目作品与过程评价结合、理论考试与现场模拟结合等形式进行。例如,我校文秘专业在考试中就打破常规,采用开卷笔试、现场模拟、项目作品、方案策划等形式灵活进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总之,高职院校的教育考试改革应该从知识型考核转变为能力型考核、从一元考核转变为多元考核,引入企业评价,融入企业项目,加大职业能力考核力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

参 考 文 献

[1]董金凤,曹世燕.“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育考试改革初探[J].河北企业.2011(4)

[2]康娜.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可行性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3)

[3]耿晶晶.试谈高职教育改革[J].企业导报.2009(11)

上一篇:最幸福时刻的个性签名下一篇:语文学科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