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文化国际化传播现状与策略研究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各国优秀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其国际化传播,不仅能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也是一个城市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婺文化是浙江中西部经过两千多年孕育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婺剧、东阳木雕、金华火腿等是婺文化的重要内容。促进婺文化的国际传播,深化中外友人对金华乡土文化的认识,提高金华的文化品位,对增强金华城市综合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此,以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内容,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国际化传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文化国际化传播策略与建议,既能整合文化资源,也能帮助地方文化在国际化大背景下更好地走出去,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

一、婺文化国际化传播现状

为了了解婺文化对外传播的现状,本研究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制与开放式问答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调查问卷,将婺文化分为名人文化、艺术形态、手工技艺、生活文化、古建筑文化五大类,并从中分别选取三个典型的、有特色的且具有一定识别难易度差异的文化符号,共计15个(见表1),以此了解外籍人士在婺文化认知程度、接触渠道、传播方式、传播效果、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现问题。此次调研在金华展开,对象为在金华工作和学习的外籍人士,共发放线上线下问卷13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此外,对5名在金华生活时间最长的受访者进行了访谈。

从调查数据中(图1)可以看出,外籍人士对金华婺文化的整体认知度为2.91。在15个婺文化符号中,火腿的认知度最高,达到4.08,可以看出火腿作为金华特产之一,已为多数外籍人士所了解。其次为婺剧和斗文化符号的认知度较低,分别是1.8、1.3。其中,对于浦江乱弹表示不了解和完全不了牛,认知度分别为4.05、3.8,两者作为金华地区的传统艺术表现形态和节日欢庆仪式,在外籍人士的文化认知中占据一定地位。而义乌道情、浦江乱弹两项民间艺术形态的文化认知度则占据末位,受访者对这两个婺解的占78.5%。可以看出,受访外籍人士对地方艺术形态的认知度或者兴趣度并不高。

另外,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受访外籍人士对五个类别的婺文化认知度存在差异(见图2)。它们对手工技艺认知度较高,达到3.35。其次是生活文化和名人文化,认知度达到3.11和2.87。可以看出,贴近生活的,在当地人“食”“行”中普及率较高的文化符号对生活在该地的外籍人士的文化认知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认知度最低的则是艺术形态文化符号,认知度仅为2.38。一些地方性的艺术表现形态对于一些当地人来说也是知之甚少,加深了外籍人士对这些婺文化符号的认知障碍。

二、婺文化国际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查问卷和访谈内容的分析,并结合文化对外传播涉及到的三大因素,婺文化目前对外传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传播者与传播受众

在了解婺文化的来源和途径中,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了“学校老师”和“与本地人交谈”,可见在婺文化传播活动中,传播者主要为老师和当地人,而这些传播主导者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 传播者自身对婺文化认识不深、意识不足。

文化来源于生活,4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婺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于与本地人进行交谈,但这些传播者自身对婺文化尚不了解,也无清晰整体的概念,也未形成婺文化对外传播的自觉,这些都对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设置了障碍,影响了婺文化的传播效度。

2. 语言障碍。

无论传播者是老师还是本地人,受访者都表示,在了解婺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介绍都是汉语,没有双语或者多语解释,让外籍人士在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的背景知识、历史发展、内涵等方面的内容时难以理解。

3. 缺乏反馈。

由于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中83.6%是在校学生,因此65.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婺文化的了解大多来自于教师,而教师传播婺文化大多通过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进行,这就导致传播活动是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对传播受众的水平、理解和接受能力考虑得较少,传播者忽视了对传播受众接受度、认知度的反馈,影响了传播效果。

(二)传播内容

1. 尚未形成婺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近几年,金华等地成立各类研究会等对婺文化展开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也出版了诸如《阅读金华》等著作。但由于传播受众的不同,婺文化对内和对外传播应建立不同的体系,应根据来金华的外籍人士的需求和兴趣点,整合和提升现有婺文化要素,形成适合对外传播的婺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2. 缺乏文化课程。

根据调查问卷和访谈可知,目前学校所开设的文化课程中,大多介绍的是中国文化,很少涉及到婺文化。比如有受访者表示自己知道故宫,却不了解金华本地的太平天国侍王府。因此,如何开展地方文化的校本研究也是婺文化对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三)传播渠道

在婺文化传播和接触渠道方面,调研显示,受访者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了解婺文化的概率较小,可以看出,网络等新媒体中关于婺文化介绍和传播的数量、质量都不足以满足外籍人士的了解需求,而这些媒体在文化方面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却不容忽视。这就对强化自媒体、大众媒体外宣的国际化水准,提高文化吸引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有35.5%的受访者表示通过人际交往,即“与亲戚朋友交谈”了解婺文化。正如“两级传播理论”所提到的,舆论领袖在信息传中的重要性尤为显著。因此,如何让在金华学习、工作的外籍人士成为婺文化的传播使者,让更多的国外人士了解、喜爱婺文化,也应当成为地方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一个研究重点。

三、婺文化国际化传播策略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机制,为了提升婺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有效性,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为了促进地方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首先应从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层面完善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和机制,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意识和自觉性,并建立健全文化对外传播的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摸索有金华特色且符合婺文化传播内容的传播方式,为文化对外传播提供各项保障。

(二)培养和提高文化传播者素质

传播者是文化传播活动的源起者,且决定着文化传播内容和效果,因此提高文化传播者的素质是关键一环。首先,文化传播者要提高自身对婺文化的了解,全面、深刻地掌握文化传播的内涵,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只有文化传播者自身对婺文化有系统的了解,才能在对外传播中更好地向外籍人士介绍地方文化,提高对外传播的有效性。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印刷文化普及读本、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文化宣传活动等加强文化的普及性。其次,提高文化传播者的沟通能力和传播技巧。多数受访者表示在与教师、本地人等传播者接触过程中,听不懂对方的表达也是造成传播障碍的一大原因。不仅要求提高传播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也要求其能具备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解传播受众的理解障碍,能针对传播受众不同的心理特征、信息接收方式等调整其传播方式。最后,文化传播者应注重传播受众的反馈意见,完善反馈机制。不关注受众需求的单向的文化传播是无效的,会导致“传而不通”。教师等传播者应在婺文化传播过程中,深入调研外籍人士对于婺文化的兴趣点和认知效果,并据此调整传播策略,从而使地方文化的对外传播达到最佳效果。

(三)整合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容

为了有效传播婺文化,必须先整合、提炼婺文化的内容,这就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参与到婺文化的整理、研究和创作工作中。其次,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基地,可以开设与传播婺文化相关的课程和课外活动,开发校本资源,如选修课、讲座、兴趣小组、校外实践活动等。立足于婺文化特色,从传播受众的需求出发,注重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与直观性“四位一体”相结合的原则,让外籍人士真正了解婺文化的内涵,提升其认同感。

(四)创新传播媒介,建立多元渠道共推机制

传播者通过互联网、人际交流、课内外实践活动等传播渠道将地方文化传播给受众者,因此,传播媒介的选取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传播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如何选择传播媒介,提升传播渠道的多元化,有助于婺文化的对外传播。首先,传统与新兴媒介相结合。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新兴媒介,如网络视频、平板电脑、互联网等,各有其优劣,传播者应根据不同类别婺文化的特性和受众的具体需求,优化传播媒介的组合选择,开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从而加强互动扩大影响力和传播效力。其次,在调研过程中,受访者表示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地方文化考察活动也是其获取婺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比如学校曾带领其参观太平天国侍王府,组织学生参加由金华市社科联主办的外国留学生诗歌朗诵比赛,从而熟知艾青、骆宾王等地方名人,并参加后续的走进佛堂老街等活动。通过这些校外组织的各类活动,受访者表示更能直观地亲身感受婺文化。

四、结语

以婺文化为例的各地方文化都有其不同的特性和传播价值,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利于推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应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这三大传播因素出发,通过提高传播者素质、整合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渠道等方式,提高婺文化国际化传播有效性。

摘要:婺文化是金华各地文化经过多年沉积发展而成的一种文化模式,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不仅有利于加深中外人士对这项地方文化资源的认识,也是金华全面提升自我、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此,应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三方面着手,认识传播现状,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婺文化,国际化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蒋欣.浙江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19(9):10-13.

[2] 史安斌.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路径重构研究[J].现代传播,2016(10):25-30.

[3] 施建平.苏州文化对外传播的总体策略研究[J].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4-59.

[4] 任睿.金华古婺文化保护挖掘与利用初探[J].大众文艺,2015(14):40-41.

[5] 李姣.义乌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4(10):78-80.

上一篇:试论《三国演义》中孙策的创业者素质和性格缺陷与其命运的相关性下一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