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跨文化传播(精选8篇)
电视线性传播在网络开放结构中破解,策应了人类理性思维方式的回归。“传播者主权”下的话语中心裂变成无数个自由的话语单元,使后传媒时代文化更具有人文关怀的品格
在传统电视线性传播结构当中,大众获取信息是以牺牲独立的思维品格,以受权话语主权缺席为代价的。“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他们只能遵照媒介机构已经安排好的顺序进行接受。而且只能按照时间流程的方向,是不可逆的。因此,相应的思维方式具有线性的结构。”[1]但是,线性思维并非是人类思维的本质属性。跳动、发散、随意是人类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本体思维模式。电视线性传播的技术手段禁锢了人们的思维,将人类原有的开放性、跳跃式的思维方式强制为与媒体线性传播相同步的惯性思考模式,令“‘把关人’在控制信息传播时,处于‘决定媒介内容’的支配地位”,使得媒体可以在传播中“往往从一个层面上推行着总体化策略,将多重性简化为一致性,或者朝着一个目标去组织话语”[2],并“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3],从而达到自己议程设置功能的主观目的,形成有明确价值指向的意识形态传播逻辑。此外,由于缺少类似电视媒体的强势技术手段,受众即使具有自己的理性空间,也无法在这种单向的线性传播结构体系当中拥有自己的话语空间。这样,“久而久之,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就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媒体提供信息来源,规定话题的内容,而受众则无论喜欢与否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媒体提供的信息,谈论媒体规定的话题”[4]。“沉默螺旋”的出现将无法避免。这种传播结构本身对文化发展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它使受众丧失了独立的人文品格,独立人文品格的丧失,又意味着“受众失去了否定、批判和超越的能力,而成为单向度的人”?[5]。其次,传统电视媒体借助高投入的传播手段,置自己于一个封闭的话语中心区,也难以保证媒体在面临商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等多种矛盾冲突中的自律行为。
传播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可以把传播行为本身从传播者编织的以传播者为主导的总体传播策略体系中解放出来,“受”与“传”双方成为既不可分割又具有独立品格的行为主体,大众群体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依旧保留了自己独立的话语权,并从总体上策应了人类发散性思维的回归。这种由“传播者主权”向“受众主权”进行的传播形态的转型,使后传媒时代的传播渗透出更加强烈的人文关怀品格。
2.电视与网络传播技术手段上的融合,客观上加速了不同传播语境界限的消解,促进了同
域文化(同质或异质)、异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认同,使后传媒时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结构
对于电视节目传播和解读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大致方向集中于:在大众媒介研究的范畴下, 电视制作者的传播意图在受众间的持续效果;和在文化理论的范畴下, 将电视内容作为文本形态进行的研究。不论是大众媒介研究还是文化研究, 目的都是为了揭示特定媒介内容, 即主流意识形态对受众起到的作用。
不言自明的是,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大众媒介都重视和实践着支配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同样地, 我国电视媒介作为“人民的喉舌”, 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媒介职责的履行、社会稳定以及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 形成有效传播的一个整体路径是:节目制作者通过制作的节目, 将特定信息传递给受众。受众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进行反馈。接下来, 节目制作者根据受众的各种反馈和对收视环境的分析, 开始下一轮的制作。那么, 在此过程中, 我们认为, 是电视受众所处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对这一“有效传播的路径”产生影响。受众在解读电视节目内容的过程中, 产生了几个需要厘清的关键问题。第一, 受众是否可以全盘接受电视节目对其发送的主流意识形态?受众对内容产生偏好的依据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 都需要我们从受众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 以及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对受众理解媒介内容产生的作用来着手。
简单来讲, 意识形态总是“依托”于特定社会结构, 通过这种社会结构所孕育的特定文化来发挥作用。而电视, 恰好是具有社会和文化双面性的事物。所以说, 一切问题都源于电视媒介的特点或者说它自身的角色。作为大众传播的电视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机构, 在整个国家社会的范畴内, 与其他因素一起维持着整个社会的运转。另外, 既然谈到电视意识形态的问题, 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为它要探求的是电视节目本身不会直接表达的符号和意义。而这种符号和意义往往试图“指引”人们的价值和观念。在这个前提下, 了解社会和文化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不可否认, 社会和文化在定义上相互包含。但是, 宏观地说, 社会趋向于解释一种结构和模式。而文化趋向于解释符号和意义。接下来我们将要进行具体地分析。
1 社会与文化
社会, 一方面强调一种以经济和政治资源、权利为代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 代表以家庭、社区、国家为代表的社会关系。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人们才逐渐培养出具有共同性的特定符号和意义。这些符号和意义就是我们的文化。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所确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论述, 以特定生产关系为基础所建立的社会结构决定着意义的产生。
“文化是社会成员文明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传统和生活方式, 包括他们模式化的、反复性的思维方式、情感和行动。文化是一种历史遗留下来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模式, 以符号结构来表现, 人们通过它进行交流和生存, 并传承关于文化的知识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 (Baran 2005:9) 在对文化的此种定义里, 不论是“社会需求的传统”还是“历史遗留”, 都明确地说明了意义等同于在某个特定社会里才能产生的特殊的历史沉淀。
但是, 社会和文化虽然相互包含, 它们并不是从属的关系。相对于“物质基础”的社会而言, 文化并不应该被简单地看作“上层建筑”。因为文化不仅仅是社会的衍生物。社会对文化的作用既不是绝对的, 也不是单一的。换句话说, 处在特定社会中的人们共有的符号和意义是人们用以考察和评价这个社会的唯一方式。詹姆斯凯瑞把文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认为社会生活的内容不仅只有权力和职业——这些社会因素, “它也包括美学经验、宗教思想、个人价值体系和情感及知识见解的共享。”这就是詹姆斯凯瑞的“仪式传播”模式 (Carey, 1988:34) 。一言以蔽之, 正是我们的文化反过来又决定着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形态。
所以社会与文化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
2 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
意识形态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 他们都是由于特定群体的思考而总结出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与主张。同时, 意识形态对文化的作用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理解关于电视节目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前提。因为电视在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因素。
相较于意识形态而言, 文化是一种外延更加宽泛的概念。文化这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在特定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在精神层面上形成各种社会意识。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 从符号的观点来看, 符号系统中的能指和所指正是由文化规则约束的, 并且必须能够被特定的“诠释社群”所接受, 从而产生含义和概念。电视在借助其便于理解 (且不论这种“便于理解”是否是真实的) 和广泛传播的能力, 大量生产符号并共享含义的过程, 就是一种影响巨大的文化行为。理解电视的文化内涵, 是为了对于找出“为什么电视是一个意义斗争的场所”这样问题的答案做好准备。
西方很多学者, 包括社会学者和媒体文化研究者都证实电视节目是充满了各种潜在意义的。而这一过程, 是普遍交织了文化和意识形态内容的。从文化角度上说, 电视节目使用一套常规来控制并限制剧情、人物、新闻事件的意义。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力图控制并把这些意义聚焦为比较单一的、为主流利益群体所喜爱的意义, 起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 (Fiske, 1997:6) 。西方大众传播的“主流范式” (主流范式的概念源于麦奎尔对许多不同观点的概括) 观点倾向于“一种假定了民主的 (选举制、普选权、代议制) 、自由的 (世俗的、自由市场的环境、个人主义的、具有言论自由) 、多元的 (政党及各种利益和党派之间制度化的竞争) , 以及有秩序的 (和平的、统一的、公正的、法制的) 社会正常运作的主流范式” (Mc Quail, 2006:39) 。这种主流范式虽然受到了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学派所提出的“另类范式”的挑战, 但它依然留给我们一些重要的意义:比如它清楚地描述了关于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具体内容。同时, 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 对于种族、阶级, 男权制度、唯物主义等认识也支配了这个社会的文化, 同时, 它的支配地位使得这些因素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
文化和意识形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文化的外延相对而言更加宽泛。所以我们说, 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不单纯是社会存在的现实反映, 它具有鲜明的阶级功能。和文化相对, 意识形态主要体现的是支配阶级的利益。当然, 根据马克思的理论, 作为一种“超个人”的与客观的武器库, 意识形态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世界的方式:它赋予人以认同、尊严和道德的幻象, 而使人们与现实的实质轻易地脱离。在对意识形态的表述中, 我们除了注意到它在构建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体的构成、调整和改造功能, 同时, 还注意到意识形态在联系个人和社会起到的作用。事实上, 意识形态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来开脱和提供借口, 跨越社会制度与生存的目的之间的鸿沟。它假设制度的需要是产生于生存需要的, 是一个用来代替真实世界的表象世界。主要作用是使其控制范围内的大多数人生活在被意识形态所包裹的虚假的生活之中。
应该注意的是, 电视作为大众传播的一个环节, 发信者是拥有支配地位的利益群体。接收者则是一个基本上拥有共同文化的群体。以文化的视角看待电视, 便不难理解意识形态因素在特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电视作为整个社会机构的一个重要环节, 主流利益群体的意识在电视传播中不断地被表达出来。西方媒介体系和意识形态体系虽然决定了媒介一般不会故意地或着重地“宣传”意识形态 (甚至批评“宣传”的作用) , “不过在实际中, 大多数的媒介内容会通过选择性地强调特定价值与规范, 潜在地散布意识形态。通常这些情况反映出媒介体系所处的民族文化, 不过也反映了拥有、控制以及生产媒介人士的阶级地位和理念”。 (Mc Quail, 2006:421)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和个人之间并不断然相符的联系被一种“虚拟的桥梁”所连接。正如我们所说的, 电视所展示的“现实” (意识形态) 是一种用来代替真实世界的表象世界。
而理解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这一区别, 有助于研究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毋庸置疑的是:电视用这种“主流意识形态宰制”的方式占领大众的文化空间, “告诉”人们思考和解释世界的方法。事实上, 电视的意识形态控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问题的重点在于, 电视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控制”大众文化。在中国, 某些学者认为 (马驰, 2002) :一方面, “我国当前的文化研究有意无意地排斥意识形态的介入以至于有人提出淡化意识形态的主张。”这是一种对于“媒介应当放弃意识形态控制”的主张。另一方面, 关于媒介应该“加强宣传职能, 灌输和引导主流意识形态”的观点从未消失。
应该知道, 文化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主流意识形态对文化的影响不应该以“霸权”的方式取得宰制的地位, 而应该是一个“谈判和斗争的”过程。这两种极端情况的问题在于, 它们都把意识形态问题和文化问题混淆起来。应该了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信仰、价值、习惯、道德等因素的历史沉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发展过程中的折射物。对特定社会群体而言, 文化一旦形成, 就具有包括内在价值和向心力在内的巨大力量。意识形态是主流利益群体对社会的构建。是主流利益群体对社会结构的控制。意识形态的发展是在与大众文化的“支配和反抗”过程中共同发展的。
3 电视的角色:社会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和其他大众传播方式一样, 电视往往被认为是个人认识和现实之间强有力的中介。“电视是现实的镜子”。这和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连结社会和个人的桥梁”的理解方式颇为相似。但是, “中介”的解释似乎并不足以描述电视的准确位置。事实上, 电视传播本来就具有文化和社会的双重性质。因为作为电视传播者的电视台, 本身就是一个从属于社会结构下的社会机构。“大众媒介机构却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而大众媒介技术的基础结构, 则是经济与权力基础的一部分。” (Mc Quail, 2006:52) 这也就是说, 我们既可以认为电视是文化行为的表现, 也可以认为电视本身就形成着当今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
认清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充分说明了电视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化发起者的重要身份。另外, 它证明了, 电视既是文化的发起者, 又同时在用自己创造的意义来解释并保证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合法性和重要性。在中国电视的语境下, 电视作为“人民的喉舌” (1) , 认为必须坚持维持现有的社会结构而使整个社会有推动、批判和引导文化的义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是今天中国媒介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立场。在这个背景下, 电视作为社会结构的角色被加重强调。
根据罗森格伦 (Rosengren, 1981b) 的社会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理论, 当大众媒介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 那么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就是唯物主义的。这样的一个理论观认为文化依附于社会经济与权力结构, “无论是谁拥有或控制了媒介, 谁就可以选择或限制他们的作为”。那么, 在这个理论指导下, 文化就被放在附属的地位。文化似乎是可以“被社会结构所控制”的。所以, 以电视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当然可以对文化进行“引导”。这似乎是中国的情况。不过, 这个理论恰恰忽视了文化对社会的主动的解读层面。尤其在当代社会, 由于信息传播方式的飞跃, 互联网的发展, 交通通讯方式的便捷化, 人口的加剧流动, 文化的来源和兴起变得更加多元。文化对社会结构及其因素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反观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的中国, 从早期的新闻宣传到今天的新闻形态的多样化, 从娱乐内容的匮乏到丰富, 变革的动力都来自于人们为构建社会而赋予的不同的意义——文化的变革。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动力可以使媒介结构进行如此重大的自发的改良。
1989年的“政治风波”可以视作文化对社会结构的典型、强烈的冲击。在之后的三年, 新闻界一直进行着反思和探索。“在这三年里, 思想政治工作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成为新闻媒介的主旋律”。但是, 新闻机构的这种尝试显然与文化现状背道而驰。导致改革的动力减弱, 思想再次被禁锢, 从而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危害。直到1992年, 中共中央才放弃这种左倾化的反思。显然, 原因在于左派的思维模式不能适应社会文化中的自由化思潮。这一点显示了电视作为社会机构在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 不可能背离文化的发展进程。处在同一个社会里的人也只能通过文化范畴里的意义思考社会 (参考:方汉奇, 2004) 。
时至今日, 中国的主流社会、政治理论依然认为电视作为大众媒介的有力组成部分, 担负着引导社会舆论, 引导主流文化的责任。这也就造成了电视的文化性的削弱和社会机构特征的增强。问题是, 正如我们所说的, 我们生活的社会是由我们所赋予给物质生活的意义所构建起来的。人作为主体创造文化, 同时又作为对象被文化创造。如同Burgelin所说, “大众媒介本身并不构成整体文化, 而只是它们所属的文化系统的一个必然部分” (Burgelin, 1972:317) 。
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革, 这种忽视文化行为的影响力的观念会造成一些可以预见的问题。对于意识形态控制方面的研究, 早在批判学派从葛兰西 (Gramsci:1971) 的控制理论中引借的“霸权理论”中就有描述。“霸权意味一套松散相关、充塞整个社会的支配性观念。”不过, 霸权理论说明了反映现存的权力与价值体系的一套常规是一个被自然化的过程。可见, “统治集团的支配权并不是通过操纵群众来取得的, 为了取得支配权, 统治阶级必须与对立的社会集团、以及它们的价值观念进行谈判, 这种谈判的结果是一种真正的调停。”面对存在多元文化的特定社会, 如果电视不能考虑到文本的多义性, 就变成了极易产生抵制性解读的封闭式文本。我们应该明白, 主流意识形态不能以强迫性的方式取得统治地位, 而是一种“普遍赞同的一致舆论” (意识形态宰制) 麦奎尔称之为“不受质疑的共识”。
4 结论
我们的分析指出了两个重要观点:第一, 受众所处的特定社会和文化会对受众解读电视内容产生强大的影响。第二, 电视传递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事实上, 我们的论述对于当今电视节目的内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各个节目形态中, “宣传痕迹过重”的情况一直在发生。新闻节目尤为如此。从另一个方面讲, 当今中国各种新的娱乐节目形态蓬勃发展, 也得益于电视制作者对大众文化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电视作为一个拥有社会性和文化性双重身份的事物, 它既应该引导大众欢迎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 同时应该时刻关注网络文化、外来文化等多样性文化的冲击或融合, 让自身贴近大众, 适当顺应大众的话语形态和流行趋势, 从而使得电视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中, 与大众“协商”出一个“普遍赞同的一致舆论”。
摘要:电视内容, 特别是含有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的传播, 怎样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节目制作者关心的问题。电视作为宣传战线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应该自我定位于一个国家机构还是一个文化提供者?这涉及到电视内容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传递何种信息。本文试图论述电视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而揭示电视能达到最有效传播的方法。
关键词:电视,传播,社会,文化,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Baran, Stanley J.大众传播概论.3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Burgelin, O.Structural Analysis&Mass Communication, Harmondsworth:Penguin, 1972.
[3]Carey, J.Communication as Culture.Boston, MA:Unwin Hyman, 1988.
[4]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Fiske, J.Television Culture.London:Methuen, 1987.
[6]Gramsci, A.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London:Lawrence&Wishart, 1971.
[7]Mc Quail, D.Mc 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8]马驰.论文化与意识形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关键词:数字技术;传播;电视传媒;转型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32-01
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很多,人类社会也逐渐不如到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中,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为了满足人们现阶段的多元化需求,电视传媒领域也在积极的进行改革,最终产生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等。电视传媒转型是数字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数字技术传播下电视媒体转型进行深入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一、数字化传播技术对国内电视传媒经营发展的影响
(一)电视频道数量增加。
以往频道数量非常有限,但是借用数字技术的优势,频道数量得到有效增加。信息传送从以往的大众传媒逐渐转向小众传媒,各种资讯也从以往的“广播”转变成为了“窄播”。用户只需支付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求。因为电视频道数量的增加,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变得更为广泛,频道想要吸引更多的关注度,就需要强化电视节目包装和制作,对于促进我国电视传媒领域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影响。电视频道的品牌意识得到提升,电视节目也逐渐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用户的选择权发生了逆变。
(二)电视信号高清传送和多媒介传播。
数字电视是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如今很多电视产品对于清晰度非常关注,有一个品牌电视产品的广告语为“你就在那里”,代表的意识就是给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数字高清信号使得用户即使在家中也可以感受到如同电影院那种印象效果和画面清晰感。因为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使得电视的新境界成为了现实。传统电视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身在传媒领域的竞争力,就需要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变革。如果你在与朋友聊天的过程中讲述你最近观看了某个节目,他不能确定你观看的到底是电视节目还是网络视频,这也表示现阶段电视传播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互动式收视体验与分享。
数字技术在电视传媒领域中的应用,使得用户在对节目进行观赏过程中变得更加自由。可以说增强电视传媒的互动性,也是电视传媒领域转型的主要目的之一。使得人们对于节目收视、收听的习惯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用户可以对信息接收进行自主选择。抛弃了以往单向进行信息传输的限制,用户可以体现点播服务。而且文字、声音等多种媒体融合服务也在不断进行升级,很多增值服务也在进一步开发之中。家庭电视不仅仅可以对电视节目进行观看,同时还可以完成电子商务工作,对生活信息进行储存,数字电视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全面化。
二、电视传媒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一)传媒市场受众定位不明确。
以往我国电视台在对电视节目进行制作和传播过程中,一直在计划经济与传播领域竞争环境之间摇摆不定。同时受到国家政策宣传需求影响,导致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定位不够细化。从某种层面上进行讲述,电视传媒领域具有较为强大的经济功能,其价值体现也有着多元化的特点。如今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市场定位不清晰必定会阻碍电视传媒的转型发展。
(二)受众资讯需求开发简单。
我国电视传媒领域盲目跟风情况普遍存在,在电视节目创作内容和类型方面相互缺乏,严重缺发创新意识。在数字技术传播下电视传媒转型,必定会受到电视节目内容缺发,信息功能有待完善等因素,对于用户的使用欲望造成不良影響,对数字电视的推广造成限制。需要明确只有不断增强用户的满意程度,才能为电视传媒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三)传媒市场化程度较低。
我国传媒领域市场化发展还属于起步阶段,市场宏观调控作用还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只有传媒市场具备了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才能使得电视传媒从节目内容和信息服务质量方面得到有效改善,才能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发展,使得数字电视可以得到受众的认同和喜爱[1]。
三、广电传媒数字化转型运营思考
(一)电视传媒转型需要体现数字时代媒体发展特征。
笔者从电视传媒产业层次进行分析,电视媒体转型会使得传媒产品的生产方式和受众的消费规律发生转变。将产业链进行打破重组,促进电视传媒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升,帮助其打破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组织层面进行分析,电视传媒领域市场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保护壁垒将不复存在,使得电视传媒领域众多制度规则需要重新进行制定,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视传媒属于高流量、高宽带的产品。如今受众的选择权得到了有效提升,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和喜爱对节目进行选择性观看。电视系统的内部资源得到了高度整合,以往存在的不足之处逐渐被弥补,使得电视媒体具有的市场价值得到了有效提升。从全局性进行考虑,电视传媒领域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需要打破原有的广播宣传体质观念。
电视传媒在转型过程中,必须要打破原有的广播宣传体质理念,利用多种媒介进行电视节目的传输。电视传媒需要呈现出扁平化发展特性,促进电视传媒产业实现整体化运行。要积极进行电视传媒资源库建设,将多种信息资源具有的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转型过程中需要明确对内容和技术进行统筹是转型的基础,统筹的质量和效率是转型的关键所在。对于受众的实际体验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加强商业模式构建,注重创新,这样才能促使电视媒体转型不断加快[2]。
结语:数字技术传播下电视传媒转型,是电视传媒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视传媒产业需要明确数字时代产业发展要求,以及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找寻电视传媒产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众多瓶颈,积极找寻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电视传媒转型需要体现数字时代媒体发展特征,要打破以往广播宣传体质的限制,这样才能为电视传媒转型消除道路上的阻碍,使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妍.三网融合下电视传媒运营模式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88-89
2. 总是风韵独到,总是出乎意料。
3. 梵海--梵天韵律,大海心胸。
4. 创意非梵莫属,菩提时尚文化。
5. 梵海--水的气质,魂的精灵!
6. 爱迪生带给人们一个光彩的世界。
7. 梵吾一如,海涵万族,梵海无疆。
8. 梵海文化:包容未来,传播精典!
9. 执掌现实,穿越理想,梵海文化。
10. 盖茨带给人们一个Windows的时代。
11. 智慧轮回,创意无限--梵海文化。
12. 揉揉之海,韵在奥义--梵海文化。
13. 生命轮回,智慧同归--梵海文化。
14. 千古华蕴汇梵海,选择梵海定能顺。
摘要:近些年,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更加注重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和追求。茶文化最为一种具有极高艺术价值、欣赏价值以及精神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类型,有着丰富多样的具体呈现方式,如茶艺、茶道、茶歌茶舞等,既能用来欣赏、待客,又能用来独酌养生。因此茶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但是也要看到,茶文化在传播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力度不够、手段单一、内容陈旧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茶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领域的更好传播。而广播电视作为一种集声音、图像为一体的媒体形式,其在社会大众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茶文化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的优势,找准其与茶文化的契合点,创新思想、丰富方式,让茶文化在广播电视的平台中得到更好地传播及弘扬。
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招收了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名学生,专业方向为网络传播学和广告学。
2005年,招收了涵盖四个专业的329名学生,其中,新闻学专业104人,广告学专业84人,传播学专业73人,编辑出版专业68人。
2006年,在招收四个专业的基础上,新招了新闻专业的专升本班,共为192人,其中新闻专业27人,广告学专业58人,传播学专业53人,编辑出版专业31人,专升本23人。2007年,又增加了媒体创意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其中,广播电视新闻学50人,媒体创意学专业27人,07级总人数为210人。
2008年,新闻传播系在全系六个专业增加144人。
2009年,新闻传播系预计招收210人,其中新闻传播学类(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专业)150人,媒体创意学专业30人,并增设一个企业传播专业学,招收30人。
新闻传播系依照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办学定位,延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有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南广学院的定位与目标,提出专业为本、育人优先的教育理念,即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根本,促进人文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
目前,新闻传播系正致力于探索大学生成长规律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的成才规律,按照人才成长的过程性与阶段性特征,实施阶段化、个体化教育。通过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如对 04 级学生实施“一带三”的导师制、倡导“终生读书计划”、开办专题讲座、承担院报的编辑工作、鼓励学生办报、支持社团活动等,强化学生自我成长意识。
在课程设置上,结合南广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力求将中国传媒大学校本部的课程特色及学科优势与南广新增的应用型、基础型课程相结合。在课程体系上,注重基本素质课程,并将学科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模块化,以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传媒人才的需求。
培养目标明确: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传媒人才
坚持“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有专长”的教育思路,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形成厚基础、重技能的课程新体系,为社会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大众传媒和企业传播人才。
教学特色明显:以实践为依托,以作品促教学
搭建全媒体应用平台,设有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等全员实训课程,使各专业学生都有充分训练的机会;成立卓越工作室,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报、《江宇之友》、《新恒永》、《景韵枫桦》等企业杂志;建立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现代快报、东南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影联广告公司、上海若邻网等几十个优质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实训成果丰硕。
核心能力突出:接受人格教育、专业培养和职业教育
对学生进行四年不断线的职业教育,使他们在志存高远的同时,建立务实的初次择业目标;倡导“终生读书计划”、开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组织社团活动、加强学生自组织建设、进行假期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事习惯,使他们逐步具备在组织中工作的各项行为能力。
系训:厚德博闻,卓越传播
关键词:广播电视,传播人才,传媒英语素养,提升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传播变得越来越复杂。我国的传媒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一直不高,这直接影响到我国媒体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国际上取得与我国综合实力相对应的话语权对我国的传媒行业发展极为重要。所以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如何让广播电视传播人才通过媒体来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公众的利益,让我国在国际上拥有足够的话语权,成为我国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要让传媒人才能够在国际上为国家争取更多的利益,首先就要对传媒人才的传媒英语素养进行提升。
1传媒英语的概念及内涵
对于传媒英语概念的界定,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论述。有学者认为传媒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不同的主题材料,支撑读者的思考空间和多元观点,使学生对新闻传媒专业的理解更加深入,提升学习者使用专业语言的能力。还有学生对传媒英语教学进行了界定,认为传媒英语教学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双语教学,完成传媒知识的传授,最终达到学生和教师都能使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思维进行传媒的学习和研究。这里的传媒英语教学是指利用两种语言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掌握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按照传媒英语实际使用来看,将其称为英语传媒似乎更合理,即以英语媒体发表的相关传媒内容作为教学的基础,让学生对传媒专业词汇和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传媒英语教学并非单纯的语言教学,其更多的是偏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传媒英语实际上应该是传媒从业者使用英语完成日常工作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传媒英语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决传媒专业问题的技能技巧,而是利用英语传媒资料开展语言教学,通过对传媒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传媒英语这种特定文体的语言应用和表达方式。
2传媒英语素养的培养目标
(1)对于传媒英语的词汇
根据传媒英语的实际情况来看,其与普通英语词汇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主要是传媒英语中涉及到较多的专业术语,并且词汇的抽象程度较深。在词性方面,传媒英语主要以关联作用的副词、介词和连词的使用频率较高。
在对传媒英语词汇构成的教学过程中,构词法的教学是主要内容,在掌握大量词汇的基本用法后对其进行实际应用,从而加深对传媒英语构词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传媒英语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利用基本的词汇对专业语言和科技词汇进行理解,让学生能够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在进行前、后缀词汇教学的时候,要让学生掌握前、后缀的使用规律,并且引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带前、后缀的词汇,让学生全面掌握带前、后缀词汇的构词方法。
(2)语句表达的句式
在传媒英语教学中,主要包含三个层次的表达句式,分别是传媒英语复句、传媒英语长句和传媒英语单句。其中传媒英语复句主要针对逻辑关系和连接方式,传媒英语长句是训练把握主要结构理解意义,而传媒英语单句主要是常见和特殊的句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三个层次的句式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和功能概括,让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来进一步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并熟练运用。如在开展传媒英语复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句子中的逻辑关系词和连词等进行着重讲解,让学生掌握这些词语在句中的作用,以及这些词汇的意思,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复句表达句式。
(4)传媒英语学习策略
在学习传媒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正常使用工具书,拥有比较词汇和句式的能力,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相关文章,完成对表达句式的积累、归纳和分析,并且要掌握常用的词法,在掌握这些传媒英语学习策略后,学生的传媒英语学习将能取得很大的进步。而在学习传媒英语的过程中,学生还要掌握其它的学习策略,从而满足传媒英语的学习要求。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准备一些传媒相关的英语资料,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阅读来增加对传媒英语的了解。当然学生还必须要有词典之类的辅助工具,在碰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词汇的时候,可以通过查阅来完成对这些词汇或句子的理解,这样能够加深对这些句子或词汇的印象。
(5)交际策略
在开展传媒英语的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有针对性的习题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传媒英语学习的基本应用要求,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3传媒英语素养提升的途径
通过对传媒英语教学的研究,发现学习者能够通过对传媒英语知识的学习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并且能够掌握一定的媒介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经验。而教学活动的难点在于不能将媒介知识与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必须要为学生的传媒英语学习建立媒介知识与语言知识的桥梁,让学生能够了解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的各方面的差异,从而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分析能力,掌握评价信息的方法,让学生的传媒英语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1)传媒英语素养提升的词汇策略
在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明白专业词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尤其要重视对构词特点的引导教学。传媒英语中的构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1)合成词。合成词是指由多个常见单词构成的专业词汇,如黄金时间prime time、搜索引擎serch engines、卫星电视satellite radio、有线电视cable TV等。在进行合成词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词的基本特征,即组成这个词的单词一般是专业中常见的词语,并且合成词的意思一般是几个单词意思的组合,直接将每个单词翻译后按照顺序罗列意思,就能得到这个合成词的意思。
(2)首字母缩略词。首字母缩略词就是只利用单词首字母的组合来代表英文单词,其中常见的有公益广告PSA、高清电视HDTV以及数码摄像机DV等。首字母缩略词其实就是组成合成词汇的各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在进行这类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合成词知识,这样才能保证首字母缩略词教学的顺利进行。
(3)衍生的特定词汇。这种词汇是由通用词汇原本的意思演变出具有专业含义的词汇,如独家新闻scoop和代表一种多媒体网络浏览器的Netscape等。衍生的特定词汇是词汇教学中难度较大的,因为这些词汇本来是常用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分清其真正的意思。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对这些词汇进行强化记忆,因为这种词汇的数量本就不多,长时间的强化记忆有助于较好地掌握这些词汇。
(4)媒体和网络中产生的词汇。这种词汇主要是在媒体或网络中产生,具有网络应用的意义,其中播客podcasting和博客bloggers等都是在网络中产生的词汇。媒体和网络中产生的词汇,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尤其是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词汇将会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交际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时候,要让学生在平时上网的时候多注意这样的词汇,并对这些词汇进行记忆和理解。
(2)修辞策略
在传媒英语的应用中,也会经常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段,一般的学习者并不能完成对这些修辞隐含意思的理解。如在换喻的修辞手法中,传媒英语中会将政府的地名表示,如唐宁街Downing Street代表的是英国政府,而白宫The White House则代表美国政府,而美国的立法机构则用议会山Capitol Hill来表示,华尔街Wall Street代表的是美国金融行业等。在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这些基本的富含文化底蕴的表达的讲述,让学生能够对传媒文章具体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掌握西方传媒用用语的语法特点。
(3)媒介素养
所谓传媒素养,就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根据媒介素养的定义可以知道,媒介素养有四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对信息的获取、对信息的分析、对信息的评价和对信息的传播。而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现实世界媒介传播活动的基本要素,并且在传播活动中缺一不可。在开展传媒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对学生传媒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理解到传媒英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的媒介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4)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培养媒介素养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传媒行业逐渐转向网络和新媒体,这样必然会产生更多的专业传媒英语词汇和句式。而在网络中的信息流通速度极快,所以在出现新的词汇后能够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对其有所了解。通过接触最新的传媒英语知识,学生能够掌握传媒英语发展的规律,从而在不断的积累中完成对传媒英语的深入学习,并接触到传媒英语专业术语背后的各种文化信息,完成传媒英语素养的全面培养。
4总结
传媒英语素养对于传媒行业从业人员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传媒英语更是传媒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语言。根据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来看,广播电视人才传媒英语素养还比较低,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以及我国际地位的需求。只有不断增强广播电视人才传媒素养,才能为我国争得应有的国际话语权,从而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端木义万,郑志恒,赵虹.英语报刊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南京地区十所高校英语报刊媒介素养调查报告[J].山东外语教学,2012(5):43-47,52.
[2]冯延群,陈淑英.信息时代的大学英语教育与媒体素养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4):41-43.
[3]高淑娜,李嵘剑.论传媒英语教学改革中通识教育的有效性[J].英语广场,2016(1):78-79.
[4]李真.影视传媒英语的特征及其功能[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3):54-55,58.
[5]王莹莹,张旭.通识教育模式下传媒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校园英语,2015(36):33-34.
在当代这个消费盛行的社会里,消费文化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行为。随着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的共生与流行,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成为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源泉,人们通过大众传媒来消费大众文化。上个世纪90年代,作为将大众文化搬上荧幕的电视交友娱乐节目曾在大江南北风靡一时,但是不少类似的交友节目最终却败下阵来。而今以冯氏电影《非诚勿扰》为创意点的江苏卫视新派电视交友娱乐节目《非诚勿扰》自2010年年初开办以来,收视率节节攀高,无论社会对这档节目是褒是贬,她还是赢得了广泛而成功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一轮新派的电视交友将引爆整个电视娱乐市场。《非诚勿扰》节目让我们看到了其内在与社会环境发展紧密相连的文化价值,特别是作为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时代下所凝聚的一种和谐力量。
电视交友娱乐节目传播机制的立体化
电视媒体是交友娱乐节目传播最合拍的技术平台。电视以自身独特的制作传播特点为广大的参与者或受众提供了话语平台,就像提供了一个传播磁场,吸引了人们蠢蠢欲动的内心世界,刺激人们尽情地释放自我。《非诚勿扰》节目正是以电视媒体为传播载体,通过视觉化影音化的包装设计,将现实生活的内容再现于荧幕上,以仿象的世界呈现给受众,赢得受众的共鸣。电视媒体既是交友节目的背后策划,又是传播者、传播载体。画面中的每个人物都是被电视公开的话语传递者,一个由电视营造出的交友公共场便成为电视的卖点。
大多数电视交友娱乐节目传递的主要内容是游戏的娱乐,是男女间搞笑的滑稽的对话,缺乏更多的理性和人文内容。虽然是娱乐节目,是相亲节目,但是内容的超娱乐化、过俗化,往往只是一笑而过,我们也需要更多能够引导社会价值取向和提供社会思考的内容。在大多数《非诚勿扰》的fans中,他们更多看重的是节目中给人以思考、醒悟、启发的内容,可以说是在欢乐里思考着人生内容。《非诚勿扰》抓住社会的亮点热点,内容紧密地贴近大众群体,让娱乐不脱离我们的生活内核。因为我们的时代太娱乐,人们的心志被愚乐得处在崩溃的边缘,若还是仅为狂欢的内容而娱乐,为纯感性的内容而娱乐,那么剥去娱乐的外衣我们剩下的只是精神思想的枯枝败絮。
当代社会随着80后、90后的人们成为社会的主流,社会以及媒体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格外得关注,特别是触及终身大事的问题上,像“剩男剩女”这样的高频词随处可见,“剩男剩女”已经成为新型的大众文化,在我们身边肆虐地流行着。可以想象社会中“剩男剩女”这样的群体在新的成长环境以及新的传媒环境下,原本就具有的时代性格会在外部的逼压下促使他们主动地走向舞台,走进交友节目的荧幕中,成为婚恋交友的平民化明星。这是一个广告的时代,参与节目的人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公众话语平台上向全国推销自己,表现为更加个性的征婚广告。《非诚勿扰》中的每位嘉宾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职业背景,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最重要的是形形色色的各种婚恋观和家庭观。参与者在舞台上要面对突然袭来的惊喜、争执、打击等等状况,而这一切都是参与者诚心诚意地摸寻合适伴侣所必须付出的。
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而主动选择观看电视节目。受众观看电视交友娱乐节目一定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身心需求,比如休闲、放松、引发思考、规范比较等等。《非诚勿扰》的受众群体各年龄层次的都有,主要集中在年轻群体,正是由于对爱情婚姻向往和恐惧的年轻群体的存在,他们背后的父母也希望从节目中获得启发,在面对这档节目的时候一方面受众通过画面以及紧张有趣的相亲过程获得身心愉悦,另一方面受众在嘉宾对某些问题的回答中和性格色彩分析专家的提问解释中得到更多现实的深入人心的思考。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现在所面对这类节目的受众绝大部分都是受过良好教育,具备一定素质层次的,在社会中喜欢思考、喜欢有人能够给予共同理解的人群,通俗地说,人们面对的是越来越自恋的自己,所以节目要给予受众更多的人文关怀。
《非诚勿扰》节目从传播的功能上看,一是提供娱乐,二是监视环境,三是反映生活。
提供娱乐这是由节目本身的娱乐性质所决定的。监视环境主要体现在对社会道德、伦理、价值观、思想精神等各方面的质疑与探讨,把这种功能嫁接在娱乐之上,顺其自然地为受众头脑注入对环境监视的疫苗。正是传媒文化的日常生活化,大众化才使得节目必定是反映真实生活的,反映得如此逼真生动,间接勾起受众对生活的反思与重新体悟。三者的合力实现了节目动情引向的功能机制。
传播机制循环图
技术的支持、心理的满足、功能的实现最终又为传播的社会机制释放了更多的话题,引发循环的讨论,如此不断循环下去促进一个立体化的交友娱乐操作平台的发展。
电视交友娱乐节目的传播价值
历史的发展把我们推进了以物质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漩涡,在这里我们的大脑都被消费的概念清洗了。如今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的高速发展,人类已经掀起了社会变革的第三次浪潮,这一次我们面对的是泛滥的信息洪流以及日益同质化的信息文本。作为能够生产产品的大众传媒电视,面对由于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而带来激烈的生存竞争,电视媒体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依靠高收视率来提高广告收入和经济效益,这也正是在以商业逻辑为指引下的生存的真谛。
电视只有生产出受众喜闻乐见的,适合受众口味的产品,才会拥有去和广告商交换的受众资本,最终获得足以维持生存发展的广告资本。因为社会的传播环境的碎片化、小众化,这为电视交友节目以一种新的姿态重返人们的内心世界提供了生存机遇与活力。就《非诚勿扰》来看,它将节目定位于提供邂逅而不包办婚姻的娱乐服务上,将受众市场定位于80后、90后已经、正在或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人们,将节目的话题牢牢地锁定在社会、网络流行的有关婚恋的话语及现象。正是在明确细分市场和精准定位基础上,节目自开办以来,收视率节节升高,之前有连续3周黄金档收视率达到省级卫视第一的纪录。婚恋节目收视率能够有所突破也充分证明了收视率反映观众需求和习惯的变化,依据商业逻辑的判断与创意必然是成功的。
这是个品牌至上的时代,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被无数的品牌包围着,所有的品牌都渴望得到消费者的芳心。在目前传媒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尤其是电视媒体为争夺电视机前的我们而煞费苦心地改版、创新、抢占资源,尽一切可能留住它的受众。因此,电视媒体品牌的树立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不仅仅是现代媒介经营的前沿意识,更是电视媒体可持续发展,走向和谐的动力源泉。电视媒体通过线上线下多样的手段来全方位传递自身品牌形象,以其在这个微利的空间里获得公众的忠诚与信赖,电视形象的传递从自身的优势上看就是在节目上的创新与整合,因为节目是最直接达到受众那里的,电视媒体准确的定位配合以优秀的电视节目,以视觉化的方式将媒体全面的形象传达给受众,让受众也能充分理解和感受到媒体的发展方向,总之,深入人心的电视媒体品牌背后必定有着支撑其出色品质形象的优秀节目。
作为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前沿电视媒体江苏卫视,整体品牌定位从“情感”升级为“幸福”,提出“情感世界幸福中国”的品牌口号。对于《非诚勿扰》节目的创办也正好配合了整体的定位,在突出节目关注社会、关注人们幸福的基础上并与其他节目共同为“幸福中国”的定位提供了有力的支点。
数字化生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利用数字化多媒体实现传播互动成为当代的主流,随着web2.0的广泛应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的互动整合成为媒体共生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信息反馈、互动交流、品牌推广、营销事件等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这为新媒体带来了丰厚的广告效益。新媒体通过对传统媒体提供技术支持以获得一定的宣传效应。《非诚勿扰》节目在整合互动资源方面,与网络媒体的合作上,坚持与新浪、网易、腾讯、百度这四大门户网站展开合作;在互动平台上,设置官方网站的投票、留言板块,与优酷、56.com等视频网站合作;作为婚恋交友节目,还得到中国最大婚恋交友网世纪佳缘以及百合网的赞助与技术支持。节目的报名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的方式,受众可以在电视和网络上同时收看节目,受众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获得嘉宾的相关资料,最突出的要说是在虚拟社区、论坛、博客里有关节目、嘉宾、主持以及某些观点的讨论铺天盖地地涌现。有记录显示该节目在百度的日网络搜索量曾超过22万,排名第一。以上可见,《非诚勿扰》为相关媒体链带来了丰厚的效益和火爆的人气,证明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整合互动的市场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爱情不是游戏的性质决定了婚恋交友不是单纯的游戏,单纯的游戏形式那是对节目的敷衍。大众越来越需要贴近他们生活、理解他们生活、引导他们生活的实际内容,并想在娱乐中汲取智慧。感受生活、拥有生活、享受生活是人生存的最大目的、最大奢望。《非诚勿扰》的成功在于它注重娱乐的同时而不媚俗,关注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让受众内心深处浮起强烈的认同感,成为沟通年轻群体的桥梁,赋予节目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节目中有以下几个创新处:一是设置了诚信、文雅、有学识、有丰富阅历、沉稳幽默的主持人孟非,配合了节目名称非诚勿扰并依靠主持人很好地控制现场,不以吵闹来取悦受众。二是安排了一个很专家的人物就是性格色彩分析师乐嘉,这个人物以尖刻的提问与启迪的回答可以说使得整个现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三是场上的24位女嘉宾以及轮流出场的男嘉宾,先由女嘉宾选择男嘉宾,即女生权利,当然表现了女士优先的原则,只有当经过三关女嘉宾的考验后还有灯未灭即进入男生权利,由男生选择心仪的女生。这样的交换其实符合人类进化的自然规律,男生为了满足自己求偶的欲望,必然会主动去挑战,接受对方的考验。四是通过不同男嘉宾的VCR包括基本资料、成长经历、理想女生、朋友的评价反映出不同求偶者的心态和背后的故事,这也正好满足当代大众对隐私的窥视需要。总之富有社会生活、文化思虑内涵的《非诚勿扰》整体的包装策划坚持了时代主流的价值取向,摆脱俗不可耐的境遇。
有人说过,通过电视能够看到人生,通过电视能够感悟人生。电视将社会、生活、历史、自然等等都以大众的方式传播给受众。电视整合了我们的社会文化,提升了再现文化的能力。《非诚勿扰》中的参与者来自天涯海角,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文化背景、家庭背景,由于现代生活工作压力大,很难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圈内找到合适的伴侣,所以希望通过大众媒体这个广告的平台实现自己的心愿,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现实的境况。
尽管中国的80后、90后在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起来,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使他们开放、个性、叛逆、有独特的思想,但是我们在节目中也能看到他们的宽容和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恪守,比如孝顺、勤俭、刻苦、志气、历练等,这些都具有文化内涵的身影。通过感悟媒介表现出来的“他人”生活来进行社会化,这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特征。传播学家格伯纳提出的“共鸣效果”指出:电视节目中的内容、观点若与受众自己所持观点相近,那么培养效果就会有扩张的趋势。节目面前的大众会以某些嘉宾的观点、价值观来对照自己的生活,也会对与自己不符的价值观进行内心的反思,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个人发展的现实。当交友娱乐中的人文内涵,符合伦理道德的婚恋观在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受众心理世界的时候,有利于重塑受众的价值观,调整社会心态,稳定社会秩序,弘扬和谐的精神理念!我们会发现与幸福息息相关成为《非诚勿扰》具有十足魅力的最大社会原因。
尾记
【电视传媒跨文化传播】推荐阅读:
中传媒传播学概论06-11
文化传媒公司架构11-06
江苏影视文化传媒公司11-09
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请示报告09-21
广播电视文化产业07-20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10-09
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工作计划11-24
传媒实习内容06-21
传媒文案策划07-23
传媒集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