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语言学英汉习语比较论文

2022-05-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习语则是文化信息特别集中的词组或句子,是语言的精华。英汉习语表达中有许多共同特点和修辞技巧,但也各具强烈的文化特征[1]。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语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分析英汉习语在文化特征方面的异同及影响英汉习语文化特征的因素。研究目的是为对比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习语研究提供启示和参考。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特性

(一)英汉习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在人类社会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性,这是因为人类生活的地域、气候、风俗习惯、历史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都在各自的文化中打下深深的烙印[2]。这些特性反映在习语中,使习语带上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来都以农耕为主,人和土地两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出现了不少和农业相关的习语。如“五谷丰登”“春华秋实”“瓜熟蒂落”等等。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为了生存人们必须与海洋进行斗争,在此过程中英语形成了不少来自航海或与海洋相关的习语。比如:“weather the storm(渡过恶劣气候或骚动)”“know/learn the rope(熟悉情况)”。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经常会讲那些勤劳的人、吃苦耐劳的人拥有一种像老黄牛一样的精神。鲁迅先生的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尽人皆知,那种“甘为孺子牛”的人在中国是深受人们敬仰以及爱戴的。英国则不然,古代英国主要的耕作工具为马,所以在英美文化里面马是勤劳且能吃苦的象征,因此英语里面有这样的习语:“as strong as a horse”“to work like a horse”。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所以在英语和汉语里面都有和神话、传说、寓言相关的习语[3]。汉语的“三顾茅庐”“得陇望蜀”“开天辟地”等等,展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英语里面同样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源于希腊神话的“Pandora's Box(潘多拉的盒子,灾难之源)”,还有“to shoot Niagara”“to send out to Coventry”“to meet one's Waterloo”等也都能充分反映出民族的文化蕴涵。

中国人大都性格内向、含蓄、坚忍,这也体现在一些汉语习语里面,如“失败乃成功之母”等等。相比较于中国人,英美人普遍性格比较外向,不仅好动而且颇具冒险精神。同时,西方文化较为关注思想和理性,主张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对立,构成了西方人征服自然、驱使天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他们喜欢说“I'll try”“If you think you can,you can!”“A good pilot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the water is fair”“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等等。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英汉语言中使用的习语均有鲜明的民族性。

(二)英汉习语修辞手段多样

英汉习语集中展现了语言修辞手段的多样性,如比喻、排比、叠字等。大多数习语文字形象生动而且简练通俗,通过运用声韵和谐来展现语言的美感,让习语简洁易懂,便于模仿[4]。

英汉习语中主要的修辞手段是比喻。如英语“red cap”可译成“车站搬运工”,因为做这份工作的人基本都会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汉语里面则会将讲话或者文章无聊比喻为“味同嚼蜡”,将无处可走说成“山穷水尽”,等等。比喻分作明喻、暗喻、换喻等。明喻是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如汉语里面的“烂醉如泥”,英语里面的“as timid as a rabbit”都是明喻。暗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没有喻词的比喻。英文中的“A little pot is soon hot(量小易怒)”“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人靠衣裳马靠鞍)”“have a lot of irons in the fire(手头有很多事要做)”,汉语中的“时间就是金钱”“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等均为暗喻。所谓换喻主要指的是以与本体事物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来对其加以指代,如“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里面的“the pen”指代文人,而“the sword”则指代军人。

汉语会运用叠字来对语义容量加以充实,如“凄凄惨惨”“红红火火”“娇滴滴”,以此方式对语言的表现力予以强化,进而令语词悠长且舒畅。英语里面的叠字数量并不是很多,主要在口语中使用,如“bye-bye”“longlong”“blob-blob”等。但英文中常用“and”或“or”等连接重复单词,起到类似叠字的修辞作用。例如“again and again”“more and more”“neck and neck”等。

很多英语习语都运用头韵以及尾韵等方式来提升语音美感以及修辞效果。如“time and tide”“as blind as a bat”是押头韵;“by hook or by crook”“as snug as a bug in a rug”“high and dry”是押尾韵;“step by step”“call a spade a spade”则用了重复修辞法。汉语不押头韵,但押尾韵,如“嘴上没毛,说话不牢”“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等。

汉语习语有“对仗”的修辞手法,讲究“音律相对,事体相关,比赋相衬”。例如,“大同小异”“古往今来”等。英文的音节长短不一,无法和汉语一般拥有严格的对偶,可是同样能够找到部分对仗修辞的句子,比如“here and there”“far and near”“ups and downs”,还有“Out of sight,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No cross,no crown(不经磨难,就没有成功)”等等。

多样的修辞手段使得英汉习语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产生一种音韵美。

(三)英汉习语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和固定性

英汉习语在结构上有完整性,经常以短句或短语的方式出现,意义一般并非每个构成部分的综合,而是要视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如“to lose one’s head”并非“丢了脑袋”,而是“仓皇失措”的意思。英汉习语具有完整性。不少习语来源于民族历史文化里面的神话和典故,具有固定和约定俗成的整体意义。对于这部分习语绝不可将其拆开来解释。此外,部分习语并不一定遵循相应的语法规则以及逻辑推理,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理解。比如“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里面,“cut”就不可以加“s”,即便这是和现代英语的语法规则相违背。“ups and downs(兴衰、悲喜)”里面的副词“up”以及“down”分别加上了名词复数词尾“-s”。就逻辑而言,“to rain dogs and cats(大雨倾盆)”是毫无道理的。同样,汉语里面的“四季如春”也是与逻辑不相符的。

习语的构成还具有固定性,不可随便改变构成习语的字词,或以同义字词来代替。如汉语里面的“缩头乌龟”的意思就是“胆小、懦弱”,不能将其改为“缩着头的王八”;“雪中送炭”不可以改作“雪中送煤”。同样,英语里面的“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也不可改作“at sevens and eights”。

二、造成英汉习语文化特性差异的因素

影响和决定英汉习语形成的因素有很多,但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联想是其中最主要的四个要素[5]。

(一)地域环境

中国和英国两个国家地理位置的差异造成了两国习语文化特性的差别。

英汉两种语言里面,“东风”和“西风”的象征意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汉语的“东风”一般是褒义词,代表的是进步和向前,如“东风夜放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里的“东风”代表的是“春天”以及“温暖”。“东风”把大地吹绿了,万物得以复苏,所以有“东风报春”这个说法。“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孔明借东风”,历史故事里“东风”所代表的褒义在中国也是尽人皆知。和“东风”不同,汉语里的“西风”所代表的则主要是荒凉和没落,比如“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等诗词中“西风”的文化含义和特征。与中国不同,英国气候是温带海洋性,因此来报春的是西风,西风将春天带到英伦三岛。雪莱是英国著名的诗人,他在诗歌《西风颂》里讴歌了英国的春天,诗歌中最后一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及坚定的人生信念:“O,Wind,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啊,西风,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在中国,人们时常会将夏天和炎热联系到一起,因此会有“骄阳似火”“七月流火”等习语。但是,由于地域环境不同,英国的夏天是温馨宜人的季节,英国人常会将夏天与“温和”“美好”以及“可爱”联系到一起。了解这些地域环境产生的差异之后,很容易解释为什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里面会将爱人比喻为夏天了:“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这两句的大意是:“安能以君比夏天?君比夏天更温婉。”

英国是一个岛国,四面都是海,这一地域环境产生了特色明显的航海以及海洋文化,因此英语里面有不少和海洋以及船相关的习语。如“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a sea of troubles(无穷的烦恼)”以及“know the rope(熟悉内幕,rope指船上用来挂帆的绳子)”“rock the boat(捣乱)”“tight ship(管理完善的企业、家庭和组织)”。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众多的农业人口,所以汉语里面有很多和农业相关的习语,比如“斩草除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等。

(二)风俗习惯

民族风俗形成了习语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习语赖以出现并且得到顽强生命力的肥沃土壤[6]。因为风俗习惯不一样,所以即便是对于一样的事物,人们的看法也都是有区别的,形成的相关习语其文化特性自然会存在差异。

“龙”是中英神话传说里面都有的动物,可是其象征意义却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文化里面,龙代表的是吉祥还有权威,“龙凤呈祥”“龙颜大怒”等习语都展现了龙在汉语文化里面的文化内涵。但是与中国不同,英国文化里面“dragon(龙)”所代表的是邪恶,它是一种面目狰狞的怪兽,比如圣经里面的魔鬼撒旦就被叫作“dragon”。英语里面的“a dragon of a woman”意思就是“凶悍的或令人讨厌的女子”,“the old dragon”一般会用来指魔鬼,在文艺作品里面时常会沦为被讽刺和嘲弄的对象。在中国,“蝠”代表的是“福”,人们会将蝙蝠的形象以剪纸的方式贴于窗户上。英国人对于“bat(蝙蝠)”没有好感,觉得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始终将其和罪恶以及黑恶势力联系到一起,尤其是“vampire bat(吸血蝠)”,只要一提到它就会让人心生恐惧。因此英语里面有“as blind as bat(像蝙蝠一样瞎)”“a bit batty(有点反常)”等贬义的习语。在汉语文化里面,狗为“势利”的代称,其贬义十分明显,反映在习语中,有“狗仗人势”“鸡鸣狗盗”“狗胆包天”“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可是在西方国家,狗被视为人们最为忠实的朋友,欧美人喜爱狗就像喜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时常让狗和人之间平起平坐,将狗当成家庭成员里面的一分子。英语里面和狗相关的习语多是褒义的,例如“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a lucky dog(幸运儿)”。此外,英语习语时常会将狗的形象来对人的行为进行比喻,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皆有得意之时)”以及“Dog does not eat dog(同类不相残)”“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中国人比较喜欢猫,在中国的文化内涵里面,猫一般有可爱精灵的特性,人们时常以“馋猫”来比喻贪嘴,伴有亲昵的属性。可是西方文化里面“cat”则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人们讨厌它,习语“She is a cat”指的是“她是一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中英习语的差别还在饮食等不同风俗习惯影响下有所展现。中国人的饮食主要是大米,汉语里面有很多与米有关的习语,比如“生米煮成熟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西方人喜欢吃面包,所以英语有“to take the bread out of one's mouth(端掉某人的饭碗,炒某人鱿鱼)”“a bread-winner(一个挣钱养家的人)”等习语。对于中国人而言,红色代表吉祥和喜庆,过年过节时挂的灯笼、贴的对联等都是红色的,有关红色的习语更是数不胜数,如“万紫千红”“大红大紫”“开门红”等等。可是在英语国家,红色一般代表警示、危险和负债的意思,习语“to be in the red”指的是“债台高筑”。在中国文化中,白色是一个不吉利的颜色,比如自古以来亲人逝世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的孝服,出殡时打白幡。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被认为是高雅纯洁的象征,习语“a white soul”意为纯洁的心灵。汉语习语里面的“九”带有一种“神圣”“至高无上”的色彩,如“九重霄”“九九归原”“九五之尊”等;英语习语对于“七”却非常眷顾,如“the seventh son of a seventh son(显要神圣的后代)”,因为“七”在《圣经》中就是神圣的象征。在学习语言时,必须注意风俗习惯造成的英汉习语文化特性的差异。

(三)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现象,为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方面,反映在语言上就会令不少习语附着上浓厚的宗教色彩[7]。英国人基本上都信仰基督教,信仰上帝创造世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应该秉承上帝的旨意。《圣经》问世之初,其宗教意义要远远超过文学价值,后来《圣经》里面的典故慢慢流传开来,许多故事演变成生活里面的口头习语,如“forbidden fruit(禁果)”以及“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等。道教和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非常大。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汉语里面有很多直接通过道家或道家语演变而来的习语典故,如“长生不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等等。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汉语随之出现了大量来自佛教或与其有关的习语,如:“借花献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看僧面看佛面”“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等。因此,在学习语言时,也须注重这一文化现象造成的英汉习语文化特性的差异。

(四)心理联想

一样的事物或形象在不一样的语言文化里面会有不一样的联想意义,这也是造成中英习语文化特性产生差异的原因。比如“醋”在汉语里面的联想意义为“嫉妒”,所以有“吃醋”“醋坛子”“醋罐子”等习语。英语里面的“vinegar(醋)”,其联想意义却是“badtempered(脾气不好的)”或“being unhappy(闷闷不乐)”,如“His resort was delivered with a strong note of vinegar”意思就是“他怒气冲冲地进行了回击”。联想意义不同就难以产生意义相似的习语。不同的民族常常会以不一样的比喻来表达同样的思想,因为不一样的联想,喻体也会有变化[8]。如,汉语用“一箭双雕”,英语用“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汉语说“力大如牛”,英语说“as strong as a horse”。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like a duck to water(如鱼得水)”“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等等。只有理解中英语言文化中同一事物或形象在不同语言文化里面的联想意义,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中英习语文化特性的差异。

习语是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瑰宝。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习语在民族语言和文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语言文化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发挥着重大影响作用。由于在影响习语形成的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联想四个要素方面存在差别,英汉习语存在文化特征、修辞手段和语言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值得我们在英汉语言对比和翻译时学习和研究。

三、结语

学习一种语言,不单是学习语音、词汇与语法知识,还必须学习和研究承载有关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的习语,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的精髓,才能保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

摘要:习语是文化信息特别集中的词组或句子,是语言的精华。本文以对比语言学理论为指导,采用语料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英汉习语的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英汉习语表达中有许多共同文化特征,但也各具特点,这是不同国家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及中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对比语言学,英汉习语,文化特征,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上一篇:儿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论文下一篇:妇科急腹症5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