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篇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

之前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在1992年制定的,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行,这套企业会计准则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近两年中国对已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与原有的准则相比,新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它实现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趋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

目前我国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予以制定,都属于同一层次的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的基本目的也是一致的,即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不致造成执行过程中对两者的无所适从。但从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发现,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基本内容上显然仍然有其不一致之处。

现在,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以及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中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作比较,对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会计假设的新旧准则与制度的比较

旧准则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新准则的规定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会计制度仍然规定为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比较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二)持续经营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新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三)会计分期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季度和月份。,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的报告期间。

会计制度的规定概念与新准则相同,但将会计期间分为,半,季度和月度。,半,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所称的期末和定期,是指月末,季末,半年末和年末。

(四)货币计量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新准则仅仅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对记账本位币未作规定。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并且规定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会计原则的新旧准则与会计制度比较

旧准则规定有十二项一般原则,即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原则(实际成本,配比,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谨慎性)。新准则为了与财务报告的目标相协调,将会计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目标相协调,命名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对原基本原则分别作了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将2001年1月1日实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的原则纳入基本准则;同时突出相关性,弱化可靠性原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和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十三项基本原则,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一)维持不变并加以修改补充的会计原则

1、可靠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真实性,又称客观性。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由此可以称为可靠性。

会计制度规定:在旧准则的内容上增加了现金流量的反映。

2、相关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一原则规定也是财务报告的目标,作为相关性强调了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可比性和一致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将会计处理方法改为会计政策,这比会计处理方法的口径更宽,并且强调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和不同企业同一时期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保持一致,会计制度规定:与旧准则规定相同,强调为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4、及时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5、明晰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围绕着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强调了对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的服务。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6、谨慎性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以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新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7、重要性

旧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二)修改变化的会计原则

1、权责发生制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新准则在第一章作为权责发生制假设来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将权责发生制原则变化为权责发生制假设。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性

旧准则规定: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

新准则无此项原则。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历史成本

旧准则规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新准则无此项会计原则。而是在会计计量中,针对会计计量属性规定了历史成本的定义。即历史成本是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并且强调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相关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新准则无此项规定。

会计制度规定:基本与旧准则相同,增加本(或一个营业周期)以及几个会计(或几个营业周期)的界定。

(三)新增加的会计原则

即新增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旧准则无此项规定。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会计要素的新旧准则与会计制度比较

会计要素始终不变的是仍然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六大要素,新准则的突出点是针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作了明确,强调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来确定会计要素。

(一)资产

旧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并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六类,并详细分别定义,解释,说明。仅规定了资产的定义,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资产的内容

新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删除资产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强调资产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b)必须由企业拥有或控制;c)包含未来经济利益。满足资产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才可确认为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仅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区确认条件的项目,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二)负债

旧准则规定: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并对其分别做出详细规定仅规定了负债的定义,没有关于如何确认负债的内容。

新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删除负债具体分类的内容,该内容由各相关的具体会计准则做出规定。强调负债的三个特征:a)过去的交易和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b)义务包括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c)义务的履行必须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满足资产负债定义的同时,应同时满足:a)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已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的计量。

会计制度规定: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三)使用者权益

旧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明确定义所有者权益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并对各项作了具体解释。

新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未对如何具体分类做出规定,仅规定企业应当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进行严格区分,不得相互混淆。

会计制度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四)收入

旧准则规定: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新准则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计制度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

(五)费用

旧准则规定: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将费用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新准则规定: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姑娘发生的对象化的费用构成产品或者劳务成本,在确认产品或劳务收入时,计入当期损益;无法对象化的费用直接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会计制度规定: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六)利润

旧准则规定: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新准则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得和损失等。利得指收入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损失指除费用和直接计入所有者项目外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出。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篇2

(一) 会计合并方法的变化

目前国际上对于合并会计方法主要有两种: 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 号———企业合并》规定: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公允价为基础,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为基础。由此可见, 新准则要求针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合并分别采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

(二) 合并会计报表基本理论的变化

新准则从现行的以“母公司理论”为合并基础转为以“经济主体理论”为合并基础, 对合并主体的所有股东一视同仁, 合并报表应反映所有股东的利益。

主要区别有四点:一是对少数股东权益的处理, 新准则包括在股东权益中, 在所有者权益项下单列一项“少数股东权益”;二是对少数股东收益的处理, 新准则规定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此项变化不只是报表格式的变化, 与少数股东权益一样也是内涵的变化;三是对股东权益的计量方法不同, 新准则既然将少数股东权益也列入合并权益中, 因此, 对子公司所有的净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四是对集团内部未实现利润的处理, , 新准则规定全部予以抵销。

(三) 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化

1.小规模子公司和特殊行业子公司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

新准则在确定合并范围时强调的是控制原则。按照控制的标准, 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 只有这样, 合并财务报表才能反映由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新准则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内部交易的抵销和相关信息的披露上。

2.新准则取消了比例合并法。

因为控制实质上意味着只有一方能够对另一方实施控制, 按照合同约定同受两方或多方控制的合营企业不完全符合合并财务报表控制的定义。也就是说, 按比例合并的这部分被投资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损益和现金流量等, 实际上母公司单方面是控制不了的, 合并进来没有实际意义。因此, 不应将这种联合控制主体按比例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四) 投资准则修订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按照成本法核算。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首先要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核算, 调整母公司会计报表, 依据调整后的母公司会计报表和子公司的会计报表在抵销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后进行编制。由此可见, 新会计准则体系下,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首先要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调整, 其后才能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五) 合并商誉后续处理的变化

合并商誉作为一项特殊资产, 反映合并方的投资成本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的差额。目前世界各国对合并商誉的定义已达成共识, 但对其后续处理却有着不同的方法, 2006 年2 月15 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第二十三条规定: “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 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由此可见, 我国新准则将合并商誉由系统摊销法改为减值测试法, 采用了与国际会计潮流趋同的会计方法。

二、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

1.企业合并的分类。

目前国际上适用的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基本倾向于购买法, 即将企业合并交易看作是一个企业购买另一个企业的股权或净资产的过程, 无论是国际准则还是美国准则, 均将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排除在外。而我国实务中出现的不少企业合并均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所以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原则上要求按照权益结合法进行处理;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原则上应采用购买法。

2.购买日的确定。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 与IASB 对购买日的规定相同。而FASB规定: 购买日是指购买方实际取得被购买方资产和权益的日期。从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对购买日的确定与美国不同可以看出, 我国采用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有利于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健康发展。

3.负商誉的处理。

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规定: 购买方经复核后对于合并成本仍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 即负商誉) 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IASB 对负商誉的规定一致。而FASB 规定: 负商誉先冲减除流动资产、递延税款等以外的其他资产, 如有剩余再计入当期损益。

4.商誉的减值测试。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规定: 在对包含商誉的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时, 如与商誉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 应当首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计算可收回金额, 并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然后再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 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 确认减值损失。我国会计准则对于商誉减值的测试只有一个步骤。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商誉减值的测试也只有一个步骤, 但是引入了“现金产出单元”的概念, 而非我国采用的资产组概念。美国FASB 对于商誉减值的测试则分为两个步骤。

三、结语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中, 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逐步规范, 但是在企业并购过程中, 企业会计行为还缺乏完善的会计准则进行指导。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从根本上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商誉处理等进行了规范, 同时, 为减少因公允价值使用引起的利润操纵以及合并形成的利润失真, 对合并损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关注;它既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也体现了我国的国情。当然, 检验一项准则的变革是否有效, 关键还在于考察企业的实际运用情况, 这就需要结合企业合并的会计理论, 分析企业面临的客观环境, 对我国合并准则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企业并购业务的发展, 合并会计问题引起了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的极大关注。2006年2月15日, 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等一系列准则, 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进行了新的规范。与原有规定相比, 新准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基本上参照了国际准则来制定, 同时又保持了自己的中国特色, 在部分内容上的规定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准则略有不同。下文主要从新旧差异和国际差异两个方面做一阐述。

关键词:企业合并,合并会计报表,新旧差异,国际差异

参考文献

[1]聂林.合并会计报表的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7, 9 (4) :149-152.

[2]余文山.浅谈新会计准则下的报表合并.时代经贸, 2006, 4 (48) :57-59.

[3]杨荣彦, 朱为绎.新《企业合并》准则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财会通讯, 2007, (4) :122-124.

[4]季晓云.新准则体系下企业合并会计的变革.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10 (9) :41-43.

[5]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6]朱峰.商誉会计的模式重构.财会月刊, 2006, (7) .

新旧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之对比 篇3

关键词:基本准则;对比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基本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日,财政部亦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具体准则,这些具体准则自2007#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新基本准则)是对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旧基本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基本准则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没有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的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是为了规范企业跨及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而制定,属于准则体系中的最高层次,起统权作用。相比较而言,新旧基本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对比情况如下:

一、整体结构

新基本能准则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十一章,旧基本准则分为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财务报告、附则共十章,新基本准则较之旧基本准则增加了第九章“会计计量”,第二章名称由“一般原则”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总则

在准则效力方面,新基本准则规定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而旧基本准则规定制定企业会计制度应当遵循本准则。

在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方面,新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旧基本准则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旧准则的规定明显有计划经济色彩,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且对会计信息的具体用途未作出明确规定。而新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具体用途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会计假设方面,新基本准则第九条明确规定企业仍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较之旧基本准则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

在计量单位方面,新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旧基本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新基本准则较之旧基本准则,货币计量假设,不再要求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在适用范围方面,新基本准则适用于设在境内的所有企业,而旧基本准则适用于设在境内的所有企业,以及设在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新基本准则不再要求设在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应按基本准则编报财务报告。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新基本准则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新增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并对谨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重新做了概念性表述,谨慎性原则所涵盖的内容更加明确。

较之旧基本准则,新基本准则第十六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突出会计核算中注重经济业务实质,而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形式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

四、会计要素

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大会计要素方面,新基本准则较之旧基本准则,在定义上有较大的差异。

在资产的定义上,新基本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进一步列举或定义了“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企业拥有或者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等概念的含义。旧基本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新基本准则在资产基本概念表述与旧准则有本质差别,与《企业会计制度》定义相同,并规定了资产确认的控制原则、资产确认的未来经济利益原则。

在负债的定义上,新基本准则规定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旧基本准则规定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较之旧基本准则,新基本准则负债定义与旧准则有本质区别,强调过去形成、现时义务、预期经济利益流出,同时,新基本准则对现时义务作出明确规定,“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并增加了负债的确认原则,规定:“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在所有者权益方面,新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进行了重新定义,采用剩余权益的概念,新增利得和损失,引入国际会计准则的“利得”和“损失”概念,新的所有者权益的确定方法与定义相匹配。新基本准则规定“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而旧基本准则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企业投资人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以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在收入和费用的定义方面,新基本准则与旧准则不同,更加强调经济利益的可能流入流出及可靠计量,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原则作出更为明确的规定,并对费用确认作了延伸表述。

在利润的定义方面,同所有者权益一样,涵盖了利得和损失。

五、会计计量

较之旧基本准则,新基本准则新增了会计计量这一章节,增加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及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分别进行了定义,同时规定计量属性的选用原则。而旧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作出一般性规范,只是在会计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原则作了原则性规定。

在新基本准则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并于第四十二条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进行定义,同时对上述会计计量属性的选用进行了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他计量方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六、财务会计报告

在名称上,旧基本准则第九章的名称为“财务报告”,而新准则则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在定义上,新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旧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B面文件。”,新准则增加现金流量叙述,明确“会计信息”概念。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篇4

一、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和成因

(一)所得税会计的定义

所得税会计,其定义可分为广、狭义两种。简单来说,狭义的所得税会计主要指计算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这一具体会计处理过程,即企业在依据相关会计核算方法计算得到税前会计利润后,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税法要求对其进行调整并由此得出应纳税所得额;而广义的所得税会计则包括与纳税相关的全部过程,乃至涉及纳税前后,也可概括为企业运用适当的理论、方法对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显然,广义所得税会计所涉及的范围已将狭义所得税会计这一具体会计处理过程囊括在内,因而所得税会计、所得税会计准则在一般意义上均是针对广义而言的。

(二)所得税会计的成因

不论是广义的所得税会计还是狭义的所得税会计,其核心都是对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二者之间的差异进行会计处理,这也是产生所得税会计的直接原因。然而,税前会计利润的计算依据是会计准则,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依据则是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由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对独立,其所遵循的原则、规范的对象、体现的要求等并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也同时直接导致了差异产生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因此,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相对独立,二者间存在差异,是产生企业所得税会计的深层原因。对于这一差异进行必要的分析,将有助于企业进行实际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1.差异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如利用损益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差异有永久性、时间性之分,再如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差异有可抵减暂时性、应纳税暂时性之分,以上都是从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差异导致的结果差异这一角度进行分类的,若从产生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之间差异的原因来分析,则二者间的差异有原则性差异、税基保全差异和目标导向差异三种之别。

(1)原则性差异,即是由于二者遵循的原则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会计准则的原则是确保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能够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企业所得税法的原则是确保国家有及时足额的财政收入,原则差异导致了对于同一业务,会计和所得税法采取的判断依据和处理方法均有所差别。

(2)税基保全差异,主要体现在收入确认和费用扣除标准两方面,由于税法以财政收入为目的,为了得到最大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保证及时足额的获取税收,避免税款流失,税法总是最大限度地扩大应税收入的范围,并对税前扣除项目的种类和规模进行严格限定,对各事项的确认都有精确的标准甚至直接予以列举,而会计准则以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便为决策者提供有效会计信息为目的,因而一般只给出原则性标准来判断和确认某一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在实际选取核算方法时通常需依据该业务的实质和自身经验。因此,会计上确认的收入是小于应税收入的范围的,且税法对税前扣除项目的种类和规模有着严格的限定。

(3)目标导向差异,是因为税收的另一重要目的是调节宏观经济,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税法中有专门奖励或限制企业的某些经济行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有税收优惠等条款,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具有的。

2.差异的原因

会计和税法间的关系决定着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法间的关系,因而后二者间产生差异的原因亦取决于前二者间产生差异的原因。通常来说,某一国家财务会计目标与税法目标二者间的趋同或背离程度决定着会计和税法间的差异程度,而会计模式则决定着这一趋同度。对于某一国家,会计模式的选取受到经济水平、法律制度、税收制度、政治制度、企业资金来源乃至地理特点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决定性因素则是经济市场化程度、企业制度及其资金来源等客观经济环境。

对于我国而言,会计和税法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体制转轨所带来的会计目标与税收目标二者的背离,而直接原因则是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引起了会计与税收在目标、遵循原则等方面出现差异。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取决于政府计划,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没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经济利益,在这一体制下,会计基本决定于税收,二者目标基本一致,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国家获取企业利润,会计与企业所得税法在确认和计量企业资产、负债等要素的方面也大致相同。市场经济时期,市场成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而计划手段成为辅助,企业开始拥有独立的经营自主权和经济利益。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使得会计与税收两者的目标不再一致,即会计的目标转向准确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并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但税收的目标基本未发生变化,仍是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宏观经济、合理分配国民收入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标不再一致,二者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便有所差异,这一差异在1993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中被首次明显展现出来,而标志此差异确立的则是实施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因此,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所导致的会计与税收目标的分离,从根本上决定了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间的差异。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不断深入,目标已不再一致的会计与税收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也不再一致,并最终导致会计与税收在实际的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出现差异,这导致了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间差异的直接产生。

二、我国新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区别

当前,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程度和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国内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已有了并仍在产生着较大的变化,如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合并、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现象日趋普遍,对企业进行资产重估的情况日趋频繁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所得税,直接表现为原有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相应的会计信息也无法准确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向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准则所遵循的理念有了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即资产负债表理念取代原来的利润表理念,这一转变是我国当前国情以及经济形势的现实需要。理念的转变反映到实际,即体现为会计准则由“旧”到“新”。

所谓“旧准则”,即指我国发布于1994年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和颁布于1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DD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而“新准则”,则指的是我国发布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DD所得税》。“新准则”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及经济形势的情况下充分借鉴吸收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DD所得税》的内容,不仅满足了改革我国会计准则的现实需求,同时也实现了与国际通行会计准则的接轨。

(一)“旧准则”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在“旧准则”下,我国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和会计处理常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大类,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两种。两法(或说三法)并存虽为企业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选择方法提供了较大的余地,但也因此导致所得税会计处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且各企业间的会计信息也因核算方法不同而不具可比性。 “旧准则”下,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主要内容和实际缺陷如下:

采取应付税款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不区分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因而较为简单,也因此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但缺陷在于应付税款法用同一方法处理本期发生的所有差异,无法反映出时间性差异对于所得税金额的影响,不符合配比原则,导致会计信息不符合相关性的原则,从而无法保证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采取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以利润为基础,将引起的税会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两种,且只有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所得税以及递延税款三个主要科目被设置,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其缺陷在于后期调整较为繁杂、不易理解,若前后期间的税率发生变动,则更增加调整的难度且较易出错,看似简单,实则困难。

(二)“新准则”相对“旧准则”的`主要区别

“新准则”所遵循的理念是资产负债表理念,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与“旧准则”相比,主要区别有两点:一是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引入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过程中,二是规定企业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要统一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引入了暂时性差异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原有的时间性差异概念已无法满足实际要求。随着我国企业合并、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等现象日趋普遍,企业的资产重估情况日趋频繁,企业股份制改造和跨国经营等经济事项日益增多,产生了大量的非时间性差异,原有的时间性差异概念显然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而引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则解决了这一问题,适应了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化改革。

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要统一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以资产负债表理念取代原来的利润表理念,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确认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收益,更为规范、完善、切合实际地反映出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而最大程度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变化

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与“旧准则”相比,在计税差异、会计处理方法、对收益的理解、亏损处理、减值确认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均表现出较为重大的改变:

(一)计税差异方面

在“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的重心和出发点是利润表,计税基础源于利润表项目,并将计税差异划分为永久性、时间性两种,分别是由于对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口径上以及时间上的不一致而产生,但对于两种差异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无法反映出对于当期所得税的影响,体现出利润表观的缺陷。

在“新准则”下,以资产负债表为重心和出发点,计税基础源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同时引入资产、负债等计税基础概念,且将其作为规范的首要内容,会计准则和税法核算时产生的计税差异主要是由于二者在确认资产、负债金额上的不一致而产生,称之为暂时性差异,以此取代“旧准则”下时间性差异的概念,此差异又可划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可抵扣暂时性两种,对于未来应纳税所得额的影响均可在报表中较为客观的体现出来。

(二)会计处理方法方面

“旧准则”利用利润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分别依据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得到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而本期递延税款则通过二者之差倒轧出,由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项目作为会计核算时的重心,递延税款便成为纯粹形式上的数据,其用途也仅限于用以平衡报表,而不代表任何资产或负债。

“新准则”利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会计核算时,分别依据经税法规定调整后的会计利润和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差异确定的暂时性差异计算得到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而本期所得税费用则通过二者之和倒轧出,由于会计核算时的重心是确认资产、负债,因而只要在真实公允的原则下核算出资产和负债,便可保证此种会计处理方式下所得到的所得税费用信息得有效性和真实性。

(三)对收益的理解方面 “旧准则”利润表观下的收益只包含了已实现的收益,在实际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利用“旧准则”利润表债务法,通过将会计利润与适用税率相乘得到所得税费用,由于本期会计利润只包含已实现的利润,因而最后得到的净利润的依然只包括已实现的利润。这也正是利润表观的具体体现。

“新准则”资产负债表观下的收益则采取的是全面收益的观点,除了已实现的收益之外,还囊括了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等未实现的收益,即收益=已实现的收益+未实现收益,从而形成新的盈利模式。在实际的所得税会计处理过程中,利用“新准则”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得到包含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者在内的所得税费用,而递延所得税是税法规定的应当予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因此实际计算收益时就将递延到未来的未实现收益包括在内。

(四)亏损处理方面

我国现行的税法准许企业对自身亏损进行税前弥补,期限是发生亏损后的连续五年,且在弥补当期不需将用来弥补亏损的所得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之中。在“新准则”下,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采用当期确认法来其递延所得税资产,即在亏损当年确认以后抵减所得税的利益,并将上限划定为未来可能获得的且用于抵扣尚可抵扣的亏损的应税利润,还需判断这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五年内能否充分转回,若可以,则可确认以后抵减所得税的利益,若不能,则不应确认。

(五)减值确认方面

在“旧准则”下,递延所得税借项和递延所得税贷项是递延税款的两种表现形式,在会计处理时对于递延所得税借项并未进行计提减值准备。“新准则”中则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对于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需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复核其账面价值,若判断在未来会计期间企业无法获取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利益,则应将该账面价值予以减记,计提减值准备,当能够在未来获取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再转回减记的账面价值。

(六)信息披露方面

“旧准则”虽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对于列报递延税款和所得税等项目有所要求,但缺少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而“新准则”中则规定在资产负债表中以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的名目分别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所得税费用。此外,“新准则”在对“所得税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等7项内容的列报和披露方面也更为规范和完善,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结语

超限超载认定的新旧标准对比 篇5

2004-08-27中国公路网

据8月20日八部委联合召开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电视电话会议消息,公布的治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有所更改,删除了原标准中由公安部门负责的第6种情形,其余由交通部门负责的前5种情形不变,同时新标准对挂车总重和减少轮胎后的车重做出限制。以下是新旧两种标准的原文。

一、超限超载认定的旧标准:

5月11日,七部委发布的《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中规定的认定超限超载的标准如下:

在集中治理超限超载期间,所有车辆在装载时,既不能超过下列第①至⑤种情形规定的超限标准,又不能超过下列第⑥种情形规定的超载标准。

① 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

② 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30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个轴计算,下同);

③ 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

④ 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

⑤ 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

⑥ 虽未超过上述五种标准,但车辆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各级交通、公安部门在集中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期间,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认定和纠正超限超载车辆。其中交通部门主要负责第①至⑤种情形,公安部门主要负责第⑥种情形。

二、超限超载认定的新标准:

8月20日,八部委联合召开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自2004年9月1日到12月31日,全国交通、公安将执行统一的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在车辆超限超载执法工作中,各地交通、公安部门一律将按照下列标准,认定车辆是否超限超载,并据此进行检查和纠正。

新旧律师法对比 篇6

?? 新的《律师法》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昨天表决正式通过,新修改的律师法将于明年6月起开始实施。让我们看看新旧律师法对比后产生了哪些变化。

?? 1:新修改的.律师法首次加入了个人律师事务所的相关规定,规定了设立个人律师事务所,除应当具备有自己的名称、住所和章程,有符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规定数额资产等条件外,还规定了设立人应当是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

?? 2:强调了兼职律师同样要具备律师执业条件新修改的律师法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符合规定条件的,经所在单位同意,依照程序,可以申请兼职律师执业。但公务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

?? 3:律师有履行法律援助的义务,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将“受罚” 修改后的律师法规定:今后拒绝履行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将受到“警告”,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下”等处罚。

新旧会计准则的对比 篇7

一、固定资产定义差异

固定资产的定义发生了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引用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说法来代替原来的“单位价值较高”的说法, 相比之下用词更准确。在固定资产范围的确认方面, 由过去以国家硬性规定为主, 逐步向企业依据一定标准自主确定转变, 从而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二、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差异

(一) 对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成本, 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或其他相关规定来确定。而以上新准则与旧准则最大的区别是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 改变了旧准则下的以账面价值入账。

(二)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将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 采用现值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从而将使固定资产价值更准确。旧准则中没有涉及对延期支付的规定。

(三) 新准则对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 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 应当考虑预计弃置费用因素, 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旧准则中没有涉及这一方面。

三、固定资产后续计量的新旧差异

(一) 对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的调整,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应每年至少复核一次。使用寿命预计数及预计净残值与原先估计有差异, 应当进行相应调整。对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及折旧政策的调整全部采用未来适用法。旧准则规定应定期复核。一般情况下, 预计净残值不作调整, 若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重大差异, 则应当调整折旧年限, 折旧政策的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二)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取消了固定资产减值的规定, 改由《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来界定。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 企业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并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 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旧准则规定减值可以转回, 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已计提数。

(三)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对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 规定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 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不产生未来的经济利益, 在发生时直接进入当期损益, 企业生产车间 (部门) 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如果设有专销机构, 则相关的修理费用支出计入“销售费用”科目。这点较旧准则有很大变化, 之前的处理比较容易理解, 比如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支出可以计入到当期的“制造费用”科目, 然后计入到产品的成本, 应该说之前的处理比较注重配比原则。所以, 新准则的处理其实是简化了修理支出的处理。

(四) 新准则下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应予以资本化, 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合理进行摊销。旧准则对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要求计提折旧。

四、固定资产处置的差异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 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 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 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旧准则无此规定。

案例:宏达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2008年发生的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事项如下:

1.2008年1月1日, 宏达公司采用经营租赁方式从租赁公司租入一台办公设备, 租赁期为3年。该办公设备价值为100万元, 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期开始日为2008年1月1日, 每年末支付租金20万元;租赁期满, 租赁公司收回办公设备, 3年的租金总额为60元, 并按时支付租金。

2008年9月1日开始, 宏达公司对该租入的办公设备进行改造, 共发生工程支出24万元, 全部用银行存款支付, 工程于2008年12月31日结束。在租赁期内, 发生维修费5万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

2.2008年10月1日, 宏达公司生产车间进行日常维修, 维修过程中领用购进的原材料一批, 价值800万元, 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36万元, 支付维修人员工资200万元。

3.宏达公司有一设备, 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 已提折旧50万元, 固定资产净值50万元, 未计提减值准备, 现准备将其出售。假设与对方签订的合同售价为50万元, 处置费用为5万元。

会计处理: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 应予资本化, 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合理进行摊销。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了改良支出时,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

税务处理: (1)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 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 (2)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按照规定摊销的, 准予扣除: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等。

会计规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 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在发生时计入当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科目。

税法规定: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九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第 (三) 项所称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但必须能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支出: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

新旧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对比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制度对比;现实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是保证单位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是应对新的经济形式的必要保障,根据单位内部不同的机制体制,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单位制度,不断提升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制度的完善及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现状

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实现企业是经营目标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先进的制度体制在日常工作管理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人们也逐步意识到科学的管理理念、有效的制度措施对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实际应用过程,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机制上离一些具有先进管理模式的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较多的不足,其表现大致如下:

1.对控制及管理制度的认识不够深入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属性及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群体并没有真正了解及掌握新型的内部控制及管理职能,并且没有意识到其重要作用。还有很多单位将单方面的财务管理制度混淆为整个内部的控制管理制度,导致了控制制度信息的传达不够全面具体,造成了行政职业单位财务监管的疏忽,使资产得不到有效的监控及管理,进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

2.缺少进行内部制度制定及完善所依据的规范体系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包含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及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等等。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国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初步建成,但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制的建设并没有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没有可靠依据。

3.在实施过程中制度的约束力度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的企业更加喜欢对工作进行绩效统计,并根据相关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行工资水平的划分,这样更加有助于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及实现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和目标的不可精确计量性,很难实现对工作绩效的精确评价。并且在面对传统的相对较模糊的岗位职责划分,更加加大了把握控制节点的难度,在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不像企业生产环节那样连续性强的情况下,监管制约机制还是不能够实现良好的监督及约束作用,失去了其真正的应用效果。

4.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架构设置不够合理

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是与其他行政部门分开的,很多项目活动的立项环节及执行环节都没有财务部门的参与,只是扮演在经费支出的角色,对每项活动的实际操作流程并不十分熟悉,进而导致了财务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不能准确地对项目设立进行辅助决策,也不能掌握事业单位管理的中心工作。进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在职责及权能的分工上不够专业科学,形成权责不清的现象。内部的组织架构也由于旧有模式的影响,而没有根据市场环境及事业单位自身的需求来建立完善的制度组织架构。

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职能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转变,同一般企业一样,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在跟随时代的步伐进行各项职能的细化及职责的落实,并且社会公众群体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期望也在逐渐增高,所以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实现其管理的专业化及科学化,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1.有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管理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实现依法理财的基本条件,内部控制可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单位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情况全面纳入单位控制,及时调整资产配备,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实现资产管理的严格把控,通过各个环节的监督审查,对资产的流入及流出进行多方位的核实监控,从根本上强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

2.有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

预算标准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度,可以使财务预算的约束性增强,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目标的实现。并且保证在通过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深化财务支出活动的监管力度,使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中以一双无形的手对财政预算进行合理地规划实施。

3.有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内部的审计工作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审查及评价,包括对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及高效性等的全面评定,避免由于人为及突发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大的财务纰漏。合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促使内部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合理及不合法的财务支出活动,使整个单位的各个内部流程发挥出更好地协调作用。

三、新旧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对比

1.新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对比

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制度目标,在规划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根据政府及单位要求进行实施制定,并且在传统的观念里进行各项工作的安排,没有做到根据单位自身实际的要求及市场大众的需求进行目标系统的设定。以出版广电系统下属的电台、电视台为例,因为有利用国有资源进行了的经营创收,其内控制度目标就要依据单位本身事业发展和市场等因素来制定。旧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对目标系统的规划过程中,往往不能充分考虑市场及其他各方面因素,使单位所面临的宏观及微观环境更加容易受到威胁。

新经济形式下,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在宏观工作目标的规划上能够放眼长远,对工作任务的完成、产品及服务的提供能够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进行整顿及规划,不仅仅像原有模式中简单的对工作任务只是进行机械地完成。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制度在目标的制定上,能够把握时代的步伐,根据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整及规划。

2.新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模式对比

行政事业单位原有的制度模式往往很少涉及到工作效率与工作效果方面的内容,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体制问题及传统工作模式的影响,很多内部制度环节都在坚持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规章制度,没有根据绩效及工作效率进行资源及报酬分配的工资制度,根据实际能力及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在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制度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根据财务核算及会计信息的传达,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及审核排查,以严谨的控制制度模式促进事业单位的各个工作部门的积极性,大力减少了因人为的无意疏忽或有意图行为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财产损失。

3.新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监控对比

旧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控制制度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监控系统,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意识,并且由于时限原因没有良好的监控设施设备及完善的监控体制,造成了监控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也没有对其他内部控制制度起到较好的督促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监控系统在社会工作中越来越流行起来,新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监控体系的建立及完善,相较于旧的管理制度,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监控体系在形式上更加具体,在设施设备上更加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人员分配上更加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因而新的监控体系更加具有实际应用作用。

四、以出版广电系统下属单位电台为例研究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及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在现有经济体制的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要想保证工作的稳定,又要保证效益的提升,就要根据市场及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在单位工作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是在电台等事业单位,其工作模式及产品属性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1.要不断增强单位员工的内控意识

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和能否得到顺利实施,根本地取决于人的作用因素,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单位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的责任和要求,建立有效的相互制衡、激励奖惩的机制,充分调动整个内部会计控制队伍的积极性,形成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2.要加强对预算控制的有效管理

预算问题是单位在未来一年的工作规划,特别是像出版广电系统这种特殊的单位,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预算问题,充分体现了其全局性及约束性的特征,新预算法下,如何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加强预算控制的管理是实现其他工作的前提。通过专业的预算编审工作,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零基预算及细化预算,将各项收支额度都做到具体有效地核实。将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公开化,各项项目资金都要细化到具体的分支项目。在实际的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求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尽量做到不超支,并且要尽量避免扩大预算范围的行为发生。

3.要加强对授权批准控制的管理

授权批准控制也是行政事业单位应用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步骤,行政事业单位相关人员在进行经济业务活动时,必须经过相关领导的批准进行授权,相关领导也必须了解授权的范围,比如,在资产管理环节,应明确规定各项经济业务必须经过规定程序的授权批准,明确相关部门人员的责任、权利、义务,对各项财产物资应采取限制接近措施,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人员对资产直接接触,定期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核对。

4.要根据时代需求来加强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进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原因是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不光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树立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还能够大大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应用效率,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实现信息交流的高速和无纸化,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出版广电系统下属电台、电视台特有的这种高质量的节目制作等产品管理,更要保证在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情况下,以自身完善的管理理念及专业的技术水平来应对不可预测的危机。

五、小结

根据文章的现状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制度上普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一般表现为内控意识比较淡薄、组织架构不够全面、员工自身及管理人员的控制约束力不强、监管及审查力度不够严格等问题。通过对我国新旧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总结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制度的措施手段,从而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提升每个员工及各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在社会公众的威信,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全面建设及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卫华.关于构建我国政府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2]刘永泽,张亮.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1

上一篇:期权激励实施方案下一篇:三国主要人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