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精选8篇)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1

--对文化教化功能的再认识

以前曾经看过一则趣事,是说不同国家的人弄丢了一枚硬币后的反应,美国人只会摇摇头,不再回想,日本人会回家做一番深刻的反思,德国人会在丢失硬币的周围仔细寻找。从这则趣事可以看出,不同民族的区别从根本上说是民族心理,而不同民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体现的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比如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强调伦理道德与群体意识的儒家文化,其次就是宁静恬淡的道家文化。因此,一个深受中华传统文化全面教化的中国人,在青年时期追求立足社会与实现个人理想,采取的是入世、有为、贡献社会的价值取向;而在老年退休,要求减轻或摆脱精神痛苦与求助心切之时,便倾向接受道家处世养生原则。

与历经数千年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西方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丰厚遗产。但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因素的不同,中西方文化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并经过人的心理折射后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群体与个体,保守与求新,讲“礼”与平等。

中国是一个以群体文化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国家。中国人的群体意识来源于以农耕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使得中国人习惯于集体作业,成为中国人典型的人生体验和一种约定俗成的典型情境,从而造就了中国人的群体文化心理。“四海之内皆兄弟”、“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说法,就是群体观念的典型反映。而西方文化中的上帝信仰,使人更倾向于不依赖他人而通过自己与上帝之间的关系来指导自己行事为人。因此西方人推崇个体文化心理。

中庸之道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影响极大。中庸中的“中”字意味着“折中、调和、无过也无不及”,庸的意思是“平常”。《论语·率雍》也写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在中国,标新立异是不被肯定的,特立独行的人往往被众人所排斥。这种拒绝变化的儒家精神在中国造成强大的保守意识,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西方个体主义的文化心理强调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人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正是这种追求“差异”和“多样化”的“求变”心理,使西方人拥有了那种独立创新的科学精神,推动西方社会创造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文明。

中国人信奉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孟子称:“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在中国,人与人交往时要受到各自地位和角色的制约,否则就是失礼。这种较强的等级观念也在其语言表达形式上体现出来。汉语中当几个词并列时许多情况下排列顺序不是任意的,一般是按由尊到卑、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如君臣、父子、兄弟、姐妹、师徒、男女老少等等。中国人推崇“抑己尊人”的处世原则,谈话时有意抬高他人地位而使自己显得卑微,因此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谦称和敬称。汉语自称谦词古代有:仆、小人、愚、鄙人等,近现代有:学生、晚辈等。自称亲人谦词有:家父、家母、内人、犬子等,敬称对方亲人有:令尊、令堂、令夫人、令爱等。而西方文化心理强调平等。平等意识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西方人的行为、工作、娱乐、语言、政治等无不体现出平等观念。因此,令中国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西方,子女对父母、学生对老师都可以直呼其名,晚辈或学生可以就一个问题或观点与长辈或老师争得面红耳赤,毫不顾忌后者的面子或权威。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2

从大的视角看, 世界有空间和时间两大方面。空间方面显示为“体”, 即形体、形质等一切有边界的实在;时间方面显示为“象”, 即事物在各种内外关系存在的自然状态下运动变化的呈现。“体”的存在离不开时间, 但以空间属性为主。“象”的存在离不开空间, 但以时间属性为主[1]。

1西方文化主流重视“体”

关于世界的本源, 古希腊时期的泰勒斯 (Thales, 公元前624-前547) 认为是水, 阿那克西美尼 (Anaximenes, 约公元前570-前526) 认为是气, 赫拉克利特 (Heraclitus, 约公元前530-前470) 认为是火, 但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公元前460-前370) 的原子论更受推崇:认为原子是虚空中的物质微粒, 世界由原子组成, 原子不可分割、永恒存在、本质相同、形态各异, 运动是其基本属性。17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伽桑狄 (Pierre Gasssendi, 1592-1655) 再次提出原子假说, 并运用于自然科学。嗣后, 道尔顿 (John Dalton, 1766-1844) 和阿伏伽德罗 (Amedee Avogadro, 1776-1856) 建立原子—分子学说, 使古原子论取得了精确和定量的形式。原子论一方面强调个体的间断性, 习惯于从间断的个体出发推而广之, 论及宏观世界的万事万物, 另一方面强调事物的空间结构,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空间结构和构成途径, 并从解剖事物的空间结构入手认识其本质[2]。现象只是由本质决定的附属品, 有时 (如实验室中) 甚至是事物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

即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范畴, 也是从客观实在的物质形态 (重空间特性) 中抽象出来的, 并将其作为认识主体 (意识、感觉) 以外的与认识主体相对立的存在来认识[1]。其中的抽象思维过程常是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则, 将事物原本具有的实体、属性和关系三种内涵进行过滤, 而形成仅有单一内涵或共性的概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个性与共性等都成了对立的双方。

2 西医学通过空间认识现象

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西医学可能更致力于寻找人体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 认为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是由其实体结构决定的。于是, 在文艺复兴时期 (14~16世纪) 就出现了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说、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摩干尼的器官病理学说、巴斯德的细菌学说和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说[3]。医学家们认为正是这些宏观或微观结构的病理改变决定了疾病的表象, 于是治疗的目的就是改变这些结构的病理状态。比如把发热、咳嗽、咽痛等临床现象视做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鼻腔、咽或喉部的炎性反应, 治疗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的采用抗生素杀灭病毒或细菌或抑制其生物活性。外科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实施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亦来自同样的理念。

进入20世纪, 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认为生命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组成的分子体系, 疾病是由各种外因或自身遗传缺陷导致的分子体系结构异常所致, 于是就采用细胞工程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来影响DNA、R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以达到治疗目的。

这种从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到分子生物学的人体结构剖析, 本以为在人类的基因序列解析清楚之后, 生命的本质就揭示清楚了。但随着研究的细化, 信息量越来越大, 实体结构与现象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促使人们不得不反思, 实体结构就是现象的唯一本质吗?不全面。现象的产生和变化不仅取决于实体结构, 还取决于以物质流和能量流为实体媒介的内外关系的协调。见图1。

3 中国文化主流重视“象”

关于世界的本源,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中, “元气论”占据主导地位。“元气”是一种“流于天地之间”的连续的物质形态, “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 没有形体, 不可计量, 故无从说明其内部结构和构成途径, 只能从宏观整体上把握其性能[2]。于是, 人们从时间出发, 将宇宙万物的演变过程看作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生化过程, 四时生化万物, 时间统摄空间。由于这种顺时演变永无休止, 从不反顾, 而自然条件不断变化, 永不重复, 于是, 面对万物的自然演变过程, 人们只能辅赞, 不可代行, 只能顺随, 不可逆反, 只能融入, 不可强对, 故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物我合一, 人与自然交融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又称意象思维, 即在彻底开放而不破坏事物所呈现象之自然整体性的前提下, 探索事物整体规律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认知结果称为“象”[1]。

“象”有3个特点: (1) “象”体现着观察者与观察对象的统一。“象”的获取不仅取决于观察对象本身, 还与观察者的学识经验有关。当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面观察时会获得不同的结果, 当观察者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观察时也会获得不同的结果。 (2) “象”是观察对象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自然整体呈现。即认识“象”时不对观察对象所处的环境施加任何限制或干预以破坏其整体状态, 而是注重从观察对象的内外关系的变化中认识“象”的变化。 (3) 借助直觉体悟和援物比类抽提的“象”常是观察对象的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是关于观察对象的实体、属性和关系的综合反映。如“五行”既是实体概念, 代表木、火、土、金、水5种实物, 又是属性概念, “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还是关系概念, 表征具有五行属性的5类观察对象间的生克制化关系。

4 中医学通过时序认识“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 如舌象、脉象、肝肾阴虚、六淫疫疠、痰饮瘀血、精气血津液神、脏腑经络等都可归结为“象”的范畴。这些“象”无不打着时序的烙印, 如筋、脉、骨、肉显然是形态学概念, 但《素问·痿论篇》在论述它们产生痿证的治疗时, 却称“筋脉骨肉, 各以其时受月, 则病已矣”。

根据认识的深度不同, “象”可分为物象、具象、意象3个层次:

4.1 物象

物象即“观物取象”, 是“象”最原始、最基本的层次, 是观察者借助于感官直接感知的未经思维加工的、最朴素的“象”。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获得的各种症状体征, 都是通过患者的体验或医生的感知而直接获得的最朴素的“物象”, 都是人体在各种外来影响与自身调节综合作用下的自然整体呈现。这些物象具有5个构成要素[4]。 (1) 观察者:执行物象采集任务的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患者和他人 (陪人和医生) 。 (2) 观察工具:采集物象时所用的人体感受器和神经系统。 (3) 观察对象:物象表现的人体部位。 (4) 观察角度:观察对象在形态或功能上的各种改变的最小类型。所谓最小是指同一观察角度 (变量) 下的各种改变 (取值) 具有可比性。 (5) 观察结果:观察对象在形态或功能上某一观察角度的改变在人脑中的直接或间接反映。

4.2 具象

具象, 即具体生动的形象。世界上的事物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东西, 一类是人们通过感官不能直接感知但却客观存在的东西。关于后者的认识就得通过人的具象思维来完成。具象思维过程就是将人体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转化为可以理解的有具体形象的概念。如万有引力是人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实在, 但可从苹果坠地、星球运转等具体生动的形象中概括出来。

中医学通过归纳和比较患者的各种不同物象 (症状体征) 之间的联系, 使散乱的物象群变成一组组相对条理的物象类, 这些物象类就是具象。这种对物象的分类不是逻辑性的, 只是对联系紧密的、总是相伴出现的物象的初步归纳。这种归纳具有直感性特点, 即与患者呈现的象直接联系, 是直接的感性认识[5]。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常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身上, 是一个具象。大便黏液、排便不畅、里急后重常同时出现于同一患者身上, 也是一个具象。

4.3 意象

当具象日渐积累变成经验时,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对具象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这种研究常常是在被研究对象与研究者相统一的前提下, 将被研究对象置于更大的环境中, 从被研究对象内外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象”的变化中逐步获得全新的认识。于是研究者的学识经验, 甚至人格情感等因素都不可避免地融入到研究结果中, 形成的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的时序概念就是意象。这里的“意”是观察者对物象、具象的感受、体悟而做出的升华, 常是观察者关于观察对象的运动规律及其妙用和韵味的把握。它不离于“象”但高于“象”, 常让观察者“得‘意’而忘‘象’”[6]。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紧是一个以肌肤反应为主的具象, 常因受凉引发, 于是根据自然界寒性收引的特点, 将这一病理过程归纳为“寒邪袭表”的意象。大便黏液、排便不畅、里急后重常发生于潮湿的季夏, 于是根据自然界湿性黏滞的特点, 将这一病理过程归纳为“湿阻下焦”的意象。

毋庸置疑, 中医五脏的产生曾经源于人的解剖形态, 如心似倒垂的莲蕊主血脉, 肺虚如蜂巢司呼吸, 但后来的五脏更是依据人体表现于外的生理之“象”和病理之“象”, 通过直觉体悟、援物比类等方式形成的意象概念。具体地说,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哲学思想为指导, 依据其属性和“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的原则, 将人体分为阴、阳2部分和木、火、土、金、水5部分。并用生克制化关系诠释人体各种“象”产生和变化的机理, 从而产生了五脏学说。如果将五脏中的每一脏按照阴阳属性分为供能物质 (静而有形属阴) 和能量流 (动而无形属阳) 两大类, 依据五脏之间的生克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借用人体供能物质和能量流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机实验, 容易发现在该关系框架下五脏功能变化的传统认识 (五脏对应五季) 与中国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一致的, 即天人相应。因此, 可以说中医的五脏是在中国传统“象”思维的引导下建立起来的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的时序模型, 而不是解剖实体。与中医五脏对应的人体结构是以供能物质和能量流为实体媒介的生克关系结构[7]。详见图2。

注:其中每一脏都分为维持功能的能流和产生能流的供能物质两部分, 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是供能物质与供能物质间的直接关系, 五脏之间的相克生关系是能流与能流间的直接关系, 数学符号是这些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摘要:在西方文化中, 现象是由物质实体或空间结构决定的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表现。中国文化中的“象”是关于实体、属性和关系的综合概括, 具有物我合一、现象与本质相融、自然、整体、时序特性和物象、具象、意象3个不同层次。在“象”思维引导下建立起来的中医五脏是时序模型, 而不是解剖实体。

关键词:现象,象,中医,哲学

参考文献

[1]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 (修订版)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27-95.

[2]王永炎, 张启明.中医研究应进行系统论指导下的还原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30 (7) :437-439.

[3]殷国荣, 王彬全, 杨建一.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4.

[4]张启明, 王义国, 张磊, 等.内涵最小的独立症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33 (1) :5-12.

[5]刘天君.具象思维是中医学基本的思维形式[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5, 1 (1) :33-34.

[6]杜庆元.具象、抽象、意象谈[J].淮北煤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3, (2) :120-123.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3

[关键词] 东西方 大众文化理论 对比研究

一、大众文化内涵

当代中国社会文化主要包括主导文化(Dominant Culture)(执政党和政府倡导的以保持本国、本民族特色为根本目标的主旋律文化)、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代表知识分子理性思维、自觉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化),和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工业化背景下由消费意识引导的、以普通大众为指向的通俗文化)。以普通社会大众为受众的大众文化在工业化背景下异军突起,在今天全球化跨文化交际增强的大环境下,关于大众文化理论尤其是跨越东方和西方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更加成为焦点。

大众文化建立在工业技术和商品经济体系的基础之上,反映大众对日常生活的实践、思想、体验和感悟,具有生活化、多样化、商品化和娱乐性等特征。它是一种借助大批量生产、面向大众传播,使大多数人形成一致的生存方式和趋同的需要并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最终在趣味、意义、信仰和价值上共享的后现代文化现象。

二、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发展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大众文化理论的研究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研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一是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 (Frankfurt school) 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为西方大众文化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霍克海默(Horkheimer )、阿多尔诺(Adorno)、马尔库塞(Marcuse )等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研究形成了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史上的所谓法兰克福模式,提出了分析大众文化概念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形成高潮,在跨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当代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知识分子密切关注着西方国家的文化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或视角对大众文发表见解。但总体趋势是我国学者更多地对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持“拿来主义”,以启蒙者身份自居,将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简单横移,用以批判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理念,必然由于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差异产生西方理论的语境脱离,带来内容和思想上的双重错位。对法兰克福学派发出补充或反对声音的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葛兰西(Gramsci)费斯克(Fiske)、旅美华人徐贲等为我们提供了比较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新思路。

三、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意义

首先,研究大众文化的意义重大。任何一种体制下、任何一种文化下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都必不可少。大众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对于大众文化的正确界定、预测、和建构、改造对于我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对大众利益与幸福的人文关怀等意义重大。既然大众文化的创造者实际是属于非大众的文化精英,那么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精英们完全可以在引领大众文化向正确健康方向发展的事业上起到精英作用。其次,全球化(globalization)语境下对于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将当代文化研究与西方的文化批评理论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他人为镜,知己知彼。经济、文化、信息的全球化带给我们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出现某些弱势文化趋同于强势文化的现象,尤其是西方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思想观念等大众文化向东方的辐射,对于应该在大众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的精英文化的代表者尤其应该保持清醒的自觉意识,探究本土大众文化的发展格局,并对西方大众文化发展走向及内部规律进行破解,将本土大众文化现象放到全球化大语境下进行观照、解读,抗争西方大众文化的霸权话语,引领本土大众文化的方向,并最终服务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根本目标。

现今,我国对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进行对比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在中国本土的文化研究或文化批判中,有忽视社会、历史与文化差别,搬用西方文化理论的话语的现象。不少批评者不是把西方文化研究的反思精神、批判精神继承过来,用以批判本土语境中的支配性压迫力量,简单地把西方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象当作自己的批判对象;第二,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理论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梳理,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基本特征和独特功能的系统分析,更缺乏对中国大众文化本质内涵的深层次发掘,无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主要是采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理论上的不足。因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并不是一种普适性的观点,它所针对的时代和大众文化状况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有一定的区别。

西班牙文学理论家乌纳穆诺在其《生命的悲剧意识》中说:“向一个人建议他应当成为其他的某些人,就好像是向他建议说他应该停止成为他自己。每一个人都必须守护他个人的人格,而如果他愿意改变他的事项与感觉的模式,这也只是当这一项改变能够进入他精神世界,这一项变动必须发生在他个人的连续体之内。”其核心在于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坚持本我文化、思维模式的固守性,如果想要对之进行渗透、引导,只能以进入其精神内核的形式和强度促使其自我潜意识的革命,通过对比研究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并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则可以改变大众文化个体精神世界。

基金项目

横向课题:当代东西方大众文化理论比较研究

主持人:辽宁医学院外语部 马丽娣

资助单位:锦州日报社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根基和发展现状,[J].徐辉,张贞,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四期.

[2] 大众文化比较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学派及中国大众文化的异同分析,[J].王慧博, 《理论界》2006年第三期.

[3] 大众文化教程,陶东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4]Raman Selden, Practicing Theory and Reading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Harvester Wheatsheaf, 1989.

作者简介

中西方葬礼文化的对比 篇4

艾米莉狄金森死亡诗歌的解读

A Brief Study of the Cause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及对策

官方语言中的中国英语分析--从目标人群接受性角度谈起 试析《珍妮姑娘》中女主人公的悲剧根源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 汉语语速性别对比研究 英汉习语中的文化比较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关于英汉动物习语区别的研究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斯嘉丽•奥哈拉的性格特征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母语迁移对英语习得的影响研究 抽象名词词义内涵及其翻译策略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从《红字》和《荆棘鸟》看宗教禁欲主义下的爱情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英语体育新闻中模糊语言的词汇特点及其翻译对策 有效的英语新闻结构分析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 《呼啸山庄》中的爱与复仇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的写作手法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欧•亨利短篇小说人物形象分析之善良特性 《嘉莉妹妹》之女主人公新女性形象分析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英语反语的语用分析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 45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47 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48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49 《都柏林人》的“顿悟”手法解读 50 中美文化视阈中的商务谈判风格 51 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4 试析《旅游巴士》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57 An Analysis of the Religious Elements in Robinson Crusoe 58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Influences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on Ezra Pound 60 爱伦坡短片小说“美女之死”主题研究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6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63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浅析汉语成语中数字的翻译

Approaching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 65 《喜福会》中的女性身份重建 66 小学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研究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68 浅谈汉语政论文中“化”字的翻译 69 爱米丽的挣扎与终结——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爱米丽毁灭的间接和直接原因

黑色孤岛上的灰色母亲—从黑人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中的母女关系 71 《嘉莉妹妹》中赫斯特伍德人生悲剧

霍桑的《胎记》中乔治亚娜的死的深层原因探究 73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75 论<<禁食与欢宴>>中乌玛的觉醒 76 语篇转喻的功能分析

以“三美论”对比《登高》两个英译版本的“意美”与“音美” 78 Comparisons of Sino-U.S Family Education 79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悲剧的成因分析以及对当今青少年的启迪 81 中美学生对待教师的礼貌言行的对比分析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An Analysis of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 Red, Red Rose 83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从叶芝的诗歌看象征主义的发展

简述托马斯哈代和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 87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88 汉语外来词翻译的文化解析 89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90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92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93 论企业对员工过度压力的管理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95 《看不见的人》的象征意义

论艾略特《荒原》中的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97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98 试论《出狱》中“房子”的意象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生选择 100 中西校园流行语的文化对比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102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03 从世纪后服饰发展比较中西文化差异 104 斯嘉丽的新女性形象探析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06 浅析官方委婉语及其语用功能 107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08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

On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Chinese and British Culture 111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 112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113 国际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的礼貌策略 114 英汉红色词的语义对比研究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浅析语法情景教学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设计与运用 117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The Comparison of Table Manner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19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20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

做最好的自己—论斯佳丽形象对现代女性的教育意义 122 从文化的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人名 123 浅析新闻英语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124 汉英禁忌语的对比研究 125 苔丝形象浅析

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的文化霸权 127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128 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

《基督山伯爵》中等待和希望的哲学 130 基于关联理论的名动转换词语义认知研究 131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33 《愤怒的葡萄》主人公性格分析

浅析《野性的呼唤》中的“野性”与“人性” 135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从社会符号学角度浅谈汉语“一”字成语翻译

男女二元等级对立的颠覆--《奥兰多》之女性主义解读 138 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正迁移与负迁移

Study of Themes of George Bernard Shaw’s Social Problem Plays 140 功能对等理论观照下《警察与赞美诗》译本评析 141 Women’s Image in Pygmalion

唐诗宋词中颜色意象的研究及其翻译 143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45 诗歌《飞鸟集》的意象评析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47 高中学生英语课堂口语交际活动的错误分析

礼貌原则视角下萧伯纳《卖花女》人物性格探析 149 On Integrity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s 150 Terror of the Soul-Analysis of Features in Poe’s Gothic Fictions 151 从态度系统分析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152 比较中美民事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 153 中西文化对红颜色的理解及翻译 154 中美家庭教育与个人能力培养

155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156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 157 《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

158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

159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体现 160 从合作原则浅析《飞屋环游记》中的言语幽默 161 谈西方婚姻文化对当代中国女性婚姻观的影响 162 从合作原则看英语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运用及解读 163 成长小说视角下的史蒂芬•乔布斯基《壁花少年》 16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狗”习语的翻译 165 论《金色笔记 》中的象征手法 166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

167 论《苔丝》中女性意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168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

169 How to Avoid Chi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170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 171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 172 女王还是奴隶:女性主义辉映下的珀涅罗珀

173 《沙漠之花》的女性主义研究 174 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

175 房间和风景的象征意义:读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176 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词研究

177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178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179 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 180 论地理位置对中美民族性格的影响

181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182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183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草根营销以及策略 184 中西方文化中的“红色”内涵异同 185 曹禺与尤金奥尼尔作品中的悲剧观比较 186 交际翻译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 187 小说《小公主》主人公萨拉的性格魅力 188 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 189 论广告与文化

190 中美商务交往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91 The Poet’s Identity in Keats’s Six Odes

192 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 193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194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195 中文学术讲座报道的体裁分析 196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197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198 浅谈中美饮食文化差异

199 浅析电影字幕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冰河世纪》两个翻译版本的对比分析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5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标题„„中西方葡萄酒文化对比

班级:N09070

51学号:N090705107

姓名:蒋达凯

1、近现代中国葡萄酒

1892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1914年,公司正式出酒,即在当年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获得最高优质奖章。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张裕所产的红葡萄酒、白兰地、味美思,以及用欧洲著名优良葡萄品种命名的“雷司令”、“解百纳”葡萄酒等荣获金质奖章,自此烟台葡萄酒名声大振。此后,太原、青岛、北京、通化相继建成葡萄酒厂。这些厂的规模虽不大,但我国葡萄酒工业己初步形成,葡萄酒的消费面扩大。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的摧残,官僚资本的掠夺,我国的葡萄酒业难以生存,连赫赫有名的张裕葡萄酒公司也难以维持,于1948年公司宣告破产。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对葡萄酒的研究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还不是非常繁荣,研究范围还比较窄,主要是葡萄酒栽培技术的读物。另外,随着对外开放程

度的加大,有更多的学者对国外的葡萄酒,特别是对法国葡萄酒予以介绍。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兴起“葡萄酒热”,葡萄酒产量和消费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葡萄酒方面的研究空前高涨。这一阶段的葡萄酒论著论述内容涉及到葡萄种植、葡萄酒酿制工艺、葡萄酒品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市场营销等。研究的范围扩大了,对行业有显著的指导意义。除此以外,对葡萄酒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表现,是各类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和各级研究机构的成立。

2、世界葡萄酒发展历史

葡萄酒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酒了,它的历史超过一万年,因为葡萄极容易自然发酵,人类的祖先从葡萄的自然发酵中发明了现代文明之一的发酵技术,据考古资料记载,大约在7000年前,葡萄开始在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栽培,后来传至埃及、希腊。在埃及的古墓中发现大量的浮雕,清晰地描绘出古埃及的栽培、采摘葡萄和酿制葡萄酒的情景,这是葡萄酒酿制的开始。伴随着希腊海外殖民地拓展,葡萄酒传到黑海及地中海沿岸各地,包括意大利,法国及西班牙等地。罗马帝国在扩张的同时将葡萄的种植向北传播到欧洲各地。葡萄酒除了被用来作为祭祀的用品,也作为饮品,葡萄酒是耶稣圣血的象征,在天主教的宗教仪式中,葡萄酒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的力量,对葡萄酒的发展扮演重要角色,有赖教会的努力,葡萄不仅在地中海区域普遍地种植,而且被带往北部天气严寒、葡萄生长困难的区域,意外促成了寒冷气候区葡萄酒业的发展。

17、18世纪商业的勃兴,促成了中产阶段的兴起,也为高级葡萄酒提供了一个广大的市场。玻璃瓶与软木塞的普遍使用,让波尔多及勃良第等地开始生产品质卓越的久存型葡萄酒,19世纪中白新大陆传进欧洲的根瘤蚜虫病几乎完全摧毁了所有欧洲的葡萄园,这是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灾害,只在法国就有两百五十万公顷的葡萄园受到殃及。80年代,才找到根绝的方法:将欧洲种葡萄嫁接到美国种葡萄上,因为美国种葡萄树根不会受蚜虫的侵扰。有关葡萄酒酿造,法国细菌学家巴斯得也在十九世纪开始科学性的研究,使得酿造技术大幅提升。20世纪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有长足的进步,不仅酿造的过程更能精确控制,而且发展出各种新式的酿造方法,让欧洲以外的新兴葡萄酒产国在葡萄酒业快速成一长,成为欧洲葡萄酒的主要对手。但另一方面,葡萄园的天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法国从 1936年建立AOC法定产区管制系统奠立欧洲葡萄酒业保存传统葡萄酒的基础,地方风味得以延续。

(一)酿酒工艺的对比

现阶段我国的葡萄酒企业的酿酒工艺、技术水平与世界同步。无论是像张裕、王朝、长城等大型葡萄酒企业,还是诸多名不见经传的中小型葡萄酒企业,酿造葡萄酒的设备,生产葡萄酒的工艺技术,酿造葡萄酒的原辅材料等等,基本上都是与国际同步的,大都引进的是国外最先进的设备,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辅料。如华夏率先在国内采用新型无机过滤技术,引进了国际最先进的高科技环保型德国赛多利斯公司的卷式错流过滤设备。这种工艺设备不仅降低了葡萄酒在处理过程中能源的损耗,也进一步提高了葡萄酒品质。可以说在技术和设备上,国产葡萄酒已近接近或者等同于国际水平。而且,张裕、长城和王朝等领军品牌逐渐切入国际葡萄原酒市场,进行国外葡萄酒厂的收购或者参股更是一步到位地得到国际一流的技术与设备。

此外,亚洲唯一的葡萄酒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世界在校和培养学生最大的葡萄酒专业人才学府之一,同时,全国多所农业院校或开设葡萄酒工程学科、或开设葡

萄酒研究机构、或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酿酒人才,为中国葡萄酒行业的科技进步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在技术规范方面,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逐渐与国际接轨。自2003年起,国家正式废除了半汁葡萄酒的标准,禁止企业生产含水的葡萄酒。这意味着葡萄酒业向规范化又迈出一大步。《规范》在许多方面有较详细和系统的规定,如对葡萄汁按中途抑制发酵葡萄汁、浓缩葡萄汁和焦糖葡萄汁三类进行定义和说明。对特种葡萄酒也按利口葡萄酒、冰葡萄酒和山葡萄酒等10类一一定义说明,且在许多地方参照国际葡萄和葡萄酒组织的标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规范》的出台将促进葡萄酒行业的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而2008年正式实施的新标准是广泛参照了国际葡萄酒标准制定的,作为强制性标准并增加了根据含糖量进行的分类和感官分级评价的描述,将有力推动中国葡萄酒国际化进程。其中对年份、品种、产区等概念的明确定义也是规范性企业期盼已久的。

(二)酒文化核心的差异

酒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与文化一样,由于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维模式等的不同,在中西方呈现出其风格迥异、异彩 纷呈的民族特性。现在仅从酒史、酒器、酒礼及酒德四方面 对中西方的酒文化进行粗浅的对比。

酒史方面中国自古以来无论祭祀、加冕、喜宴、聚会还是政治斗争,都离不开酒。我国的酒史源远流长,是世界第一大酒国。西方国家以葡萄酒和啤酒著称。有人认为葡萄酒和啤酒首先是在西方国家发现并酿造的,中国葡萄酒和啤酒的产生和规模生产都比外国要晚。“1996年,西方考古学家在伊朗发现,人类于七千年前饮用葡萄酒。美国考古学家也证实,在扎格罗斯山脉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发掘出一个罐子,这个罐子产生于公元前5415年,里面有残余的 葡萄酒”。至于啤酒,“有文献表明,此物起源于四千年至六 千年前古埃及的尼罗河畔。在两千年前的巴比伦模纳比时代,就已编著出《啤酒酿造法》,南巴比伦国王模纳比亲手 撰写而成”。

酒器方面酒器是指盛装酒的器具。酒器的历史与酒的历史同样悠久且种类繁多。酒器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在不同 的历史时期,酒器的生产技术、材料及外形可以反映出当时 一个国家的经济及文化发展水平。中国人历来就十分重视酒 器的使用,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的酒器使人们在饮酒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反映出了中国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西方的酒器虽然没有中国这么丰富,但也有其特色,而且,西方人讲究在不同的场合,饮用不同的酒,要选用不同的洒杯,像葡萄酒杯、白酒杯、白兰地酒杯及香槟酒杯等。此外,西方酒杯的制作讲究轻薄透明,因此其酒器多为玻璃 和水晶制品,以便于欣赏酒的色泽,进而判断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人喝酒时习惯玩弄酒杯,让酒在杯中回旋,因此,西方酒杯的外形大都是窄口宽肚,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轻巧实用,在保留酒香的同时还避免酒的溢出。由此可见,中国的酒器形象、优美;西方的酒器轻巧、方便,虽然差别比较 明显,但各有其文化特色。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传统的酒器已经少见,西方的酒器开始在中国受到欢迎,这也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融合的一种体现。

酒礼方面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 重视礼数,礼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酒不 成礼”,酒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与礼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把与酒有关的礼数称为酒礼。时至今日,人们仍然遵守着这些饮酒的礼节,只是更加宽泛、灵活。人们随时都町以邀亲朋好友来聚会,而且在聚会时也不再

先敬 天、地、鬼、神,但还会分等级和场合来敬酒。中国人喝酒注重人,讲究气氛,倒酒时要“以满为敬”,喝酒时要“以干为敬”;碰杯时,晚辈或下级的酒杯要低于长辈或上级的酒杯;敬酒时,晚辈和下级要主动,还要说敬酒词;有些地方还存在严重的劝酒现象,喝到不醉不归等等。与中国不同,西方的酒礼没有如此繁琐的讲究,他们喝酒在于调动各个器官去品酒,享受其中的美味。首先,在西方国家,上酒有一定的顺序,依次是:开胃酒、主菜佐酒、甜点酒和餐后酒;此外,在酒宴上,喝酒的气氛 比较缓和,从不猜拳,高声叫喊;斟酒提倡至酒杯的三分之二即可;敬酒选择在主菜之后,甜菜之前,而且要高举酒杯,注视对方以示敬意,有时也会说一些祝酒词,但不存在 “以干为敬”的现象,也从不劝酒。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共) 篇6

中西方幽默对比分析

林语堂:我很怀疑世人是否曾体验过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对于改变我们整个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学术上,在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机能与其说是物质上的,还不如说是化学上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思想和经验的根本组织。我们须默认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幽默是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广泛存在于中西方语言中。精炼含蓄、奇妙得体的幽默语在使用与理解上离不开与其紧密联系的文化溯源。英语中的humour一词来自于古希腊医学,他们相信人类身体有四大类液体控制健康及情绪。而抑郁时由于体内“黑胆汁”过剩所致,解决方法正是开怀大笑。英国人将humour一词演化成有趣的意思。将humor一词以音译形式“幽默”引入汉语,是林语堂1924年撰文提倡的。幽默的涵盖面甚广 ,它包括笑话(joke)、讥讽(satire)、反语(irony)、喜剧(comedy)、俏皮话(wisecrack)、轶事趣闻(anecdote),等等。对幽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代。而对幽默的定义 ,学者们却莫衷一是。我们暂把幽默定义为一种诙谐的、滑稽的意在带给交际双方愉悦的交际方式。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英文幽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体现在幽默的内容、功能、语言类型和表现形式上,造成差异的根源主要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

一、中西方幽默内容上的不同

幽默是人类审美追求的反应,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在内容上折射出不同民族独特的风土人情、文化理念。从主题上看 ,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人们谈“性” 色变 ,因此 ,东方传统幽默中性主题是禁区;而西方幽默中这类主题却占很大比例。从内容上看 ,在西方的幽默中 ,单纯娱乐性质的纯幽默比重很大, 这是幽默从萌芽状态时起便形成的一个鲜明特征。而中国幽默似乎肩负着更沉重的历史使命---针砭时弊。纵观流传至今的几百段传统相声 ,讽刺段子占绝大多数。而幽默的民族特色在艺术手法上的表现远不如主题、内容那样明晰。它往往根植于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素质 ,表现得十分隐蔽、微妙。中国幽默刻意追求一贯到底、层层递进的情趣性。最能显示中国人幽默文化底蕴的形式莫过于相声。相声的四个环节(“垫话”、“瓢把儿”、“正话”和“底”)对应了幽默结构的四部分。相声从头至尾包含多个“包袱” ,使听众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 ,从紧张的期待走向缓和的满足 ,然后又跨向新的期待和新的满足。而西方的幽默小品往往只有一个“包袱”,喜剧中“包袱”要多一些 ,但由于喜剧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情节性的要 求 ,运用“包袱”的限制很多。相声则不然 ,尽管它也 有一定的情节主线 ,但从不为死守情节的需要而放弃 使用“包袱” 的机会;相反 ,有时还以“包袱”为媒介 ,巧妙地从一个情节跳跃到与之毫无关联的另一个情节。

二、中西方幽默在功能上的不同

幽默是一种以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人类需要的方法。幽默的功用可分为:批判性(对生活中的缺点和反面现象加以否定)、肯定性(对生活中的优点和正面现象予以肯定)和纯幽默(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它只是对生活现象进行富裕情趣的反应)。西方的幽默文化底蕴深厚。西方人在性方面比中国人开放 , 往往有关性方面的笑话较多;其单纯娱乐性质的幽默比重较大; 另外 ,“智力成分压倒了其它成分”。总的来说,西方幽默更多发挥了其缓解精神压力、确立优越感的功能。中国人使用幽默一般侧重社会教育功能 ,例如 ,《文心雕龙》 对谐隐这一幽默形式的评价是 :“古之嘲隐 ,振危释惫。” 意思是古代的嘲笑文章和隐喻 ,目的在于拯救危亡和释除疲惫。事实上,中国人的幽默大多用来讽刺和规诫 ,或以增进社会的融洽和谐, 或作为单纯的引笑释怀的工具。拿国家级幽默大师赵本山来说,他的作品基本取材于农村、农民,其中不乏取笑、自嘲的成分。几乎每个作品都渗透着中国小百姓穷酸的味道,这些同样让人捧腹大笑,不过笑的时候往往有些心酸。

三、中西方幽默在语言类型上的不同

语言类型是中西方幽默中重要的语素之一。西方幽默中主要讽刺性语言、直白俏皮式语言和模仿式语言。中国幽默中主要用模仿式语言、讽刺型语言和富有哲理意味的启迪式语言。

四、中西方幽默语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由于中西方思维和文化底蕴的不同,中西方幽默语在表现形式存在明显差异。中国人幽默典型的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最典型的莫过于相声了,全凭艺术家的一张嘴,借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字谈天说地、评论古今。郭德纲的相声中就有很多的例子。而西方幽默侧重于动作演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幽默大师卓别林了,一系列无声电影给世人带来了很多欢乐。再如后来的动画大片猫和老鼠也用独特的美国方式博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中西方幽默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诸多方面的不同引起的。中国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形成了发散性思维,守礼而含蓄;而西方人是唯求富强的海洋商业文化,形成了工笔素描式的直线型思维,随性而张扬,都是各自文化的投影。中国在这种自己自足的文化氛围中,便形成了一种“尚让不尚争,尚退不尚动”的思维定式,从而形成了

垂直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定式决定了幽默是以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西方文化属于的海洋文化,主张创新。因而西方人形成了重创造的思辨型思维。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渗透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它以独特的艺术方式、充满情趣而又耐人寻味的意境,在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幽默是文明和智慧的象征,沟通了多元文化系统下不同民族的人们,使人们在交际中认识到了幽默的力量。虽然中西方幽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是明显的,但人们对幽默的喜爱和认同却惊人的相似。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在交流冲突中共存,不同地域的文化又通过跨文化交际获得一定的共识,中西方幽默也在逐渐融合,这种跨文化的中西方幽默的融合,既有利于中西方成功的交流,更有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7

1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西方体育文化是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欧文化,希腊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资源缺乏,人口不多,土地贫瘠,加上东面与东南面有着物产丰富的两河流域文化和尼罗河流域文化的吸引,生活在这种地理环境中的希腊民族,自始就注重利用海洋优势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其特点是互通有无,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种地理环境的特殊性造成了欧洲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傍海而居的恶劣生存条件,造就了民族的冒险性格和抗争意识。与希腊不同,中国文明依托的不是狭长的半岛,而是宽阔的平原,四周高地、沙漠和无法跨越的大海,自成一个封闭系统。黑格尔曾说:“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中国体育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农立国”的农业经济,农业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人对土地的绝对依附,而且越在古代,生产力越不发达,这种依附就越显著。因此,这种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决定了中国体育文化具有很大的封闭性和内向性。

2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统一性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像古奥运会的西方体育文化中那样明确宣布以公正、和平为宗旨,但深受儒、道、佛文化浸润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处处表现出“礼”与“和”的文化特征。中国民族体育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平思想与西方体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民族体育文化承袭了中国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的思想,并受它的影响形成了贵和持中、和谐统一的体育精神。这一点和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宗旨———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以及奥林匹克的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促进相互了解,是完全契合的。

西方体育文化讲求“个体”、超越、竞争,中国民族体育文化讲求“整体”、中庸、和谐,而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人,最终服务对象也是人,从人的发展、完善的角度来看,二者各有优劣,西方体育文化使人成为对象的强者,同时又是自我面前的弱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为自我面前的强者,同时又是对象面前的弱者。把二者有机结合可以充分挖掘人的潜力,进一步促进人的发展。从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世界体育文化从此有了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二者的有机结合亦是中西体育文化的大交融———“和合”,从而促进各自的完善和发展。

3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

3.1 中西方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

中国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中国儒家文化开创了这样一条道路:由内向外去驰求,通过修齐治平,通过内圣外王,通过成己成物,从内在发掘这个世界。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或者基本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这些带有朴素唯物主义色彩的观念和精神对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理论支柱。而西方体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超越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从希拉多神教,以及律法主义的犹太教、向基督教的转换。这个转换是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完成的一个重大的变化。”从希腊的有血有肉、神人同形的诸多神教,向基督教的那种超越肉体,超越现实的一种唯灵主义的宗教的转换,这个转换使得人们不再关心肉体,不关心物质生活,人们都把眼光投注到天国,这样就导致了基督教文化的一种基本精神,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这种精神影射到西方体育文化之中,就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浪漫的、自由的、不断征服的超越精神。

3.2 中西方体育文化精神表现的差异

中国体育文化的实质好像看起来是真心诚意,但实际上是放在修齐治平之上。中国体育文化随着中国文化的内敛过程,逐渐形成了把全部注意力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为和现实的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即“以心为本,以身为标,在心的统摄下,通过身体的整体锻炼,达到身心并完。”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格和精神修养,把人的身体视作是寓精神之舍。因此,中国传统体育主张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有形的身体活动促进无形精神的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内敛的价值取向———重视伦理、追求和谐。西方体育文化恰恰相反,基督教文化包含一种宗教迷狂,而且理想和现实出现了明显的二元分裂,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自身,抛弃那些虚无缥缈的崇高理想,追逐物质生活,打出罗马的一句口号“我是人,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这种倾向导致了近代西方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兴起。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体育突出强调人的物质形态本身,主张通过运动系统的一系列积极活动,使肌肉发达、骨骼强壮,进而促进内脏器官的健康。因此,西方体育强调的是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充满了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的赞美,透射出雄劲的阳刚之气。由此也形成了西方体育文化的超越的价值取向———突出公平竞争、重视抗争。

3.3 中西方体育文化理念选择的差异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文化里面就出现了“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其延伸结果,便形成了“雅”、“俗”不同的文化群体,“重文轻武”的社会文化观念。孔子本人身体强健,会射御,但是在他的教育中,却不重视体育。尔后,孟子继承孔子的以仁、义、礼、智、信治天下的理论,反对诸侯兼并战争,更反对军事体育的开展,他把劳心者和劳力者区别开,为统治阶级制造理论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一观念投射到体育价值选择方面就产生了“雅戏”与“陈力之戏”的区别。因此,中国文化自古就形成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身体建设的原则,对体育的看法也相应的形成了“重文轻武”,重精神轻身体的选择意向。

而在希腊人眼里,理想的人物不仅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一个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良,发育健全,肢体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竞技家。古希腊人认为,匀称、强健的形体是一切善与美的本源。希腊人重视将其肌肉训练得强健有力,欣赏弥漫着活力、肌肉隆起的躯体,以展示肉体之美为荣,重大的祭祀与竞技都以裸体为快,认为将健美的躯体绽露于神前,是一种最高的奉献。这种对力的崇拜与对肉体的赞美构成了西方对健康人格的基本审美倾向,这种倾向影响着古希腊体育活动中的主导思想。

3.4 中西方体育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儒家、道家、释家都提出了丰富的直觉思维观念,从而使得直觉思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色。直觉思维有利于人们动态地把握整个世界,但不注重定量分析,所得结论因此具有不精确性和模糊性。中国传统体育的“阴阳五行”、“经络”和“气”等概念,可以说是直觉的具体表现。其结果导致了整体本位思想的产生,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注重强调整体,把整体放在首位,忽视了个体。而西方体育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分析思维的思想方式。导致了注重个体,并将部分、个体置于首位,在体育活动中表现为西方人偏爱体现个体“力”的竞技体育项目。受此影响产生的西方体育项目,多以解剖、生理等理论为基础,运动过程中注重对运动量的控制、运动成绩的表现也多以量化来表现。

4 结语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均是在各自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二者都浓缩了其母文化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实质,表现出较强的民族特色。中国体育文化多从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领域来解释健康的人,把人归于仁、义、礼、智信之德行,把人性归于善。体育养身思想及实用体育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心。西方体育文化脱胎于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体育文化,从产生起就带有深深的宗教痕迹,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也表现为个人主义。其体育文化价值取向就是人们所追求的竞争、自由、平等、博爱的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就是追求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极限发展。因此,展现身体的完美和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体育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0-45.

[2]黄大庆,等.论中西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3):19-21.

[3]郑国华.中西体育文化价值选择的差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314-317.

[3]谷枫,等.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3,24(4):69-71.

东西方文化对比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国园林;法国园林;起源;差异

自在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造园家就从园林的外观特征进行划分,将世界上的园林式样分为三大类: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一个是以中国自然山水式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一个是以几何规则式为代表的法国园林,本文通过分析两国园林艺术的不同特点探讨如何寻找我国现代园林发展之路。

一 中法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造成了中法园林艺术巨大的差异,形成了各自富有民族特色园林艺术,本文从三个不同方面加以论述。

(1)园林布局的不同

中国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是“山水画”式的,丰富的意境,高雅的格调,多样的手法,充实的理论,繁盛的作品,在世界园林发展体系是独树一帜的,中国园林追求的是自然写意主义山水园的风格,崇尚自然美,园林的构图规则影响着建筑,使建筑“园林化”,向自然敞开,自然本身又随着石、竹、水等渗透到建筑中去。园林中花木配合山水随意配置,道路回环曲折,穿插于山水之间。使自然美中融入人工美的气息,增添人们现实生活的情趣,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法国园林的布局在整体上则是“几何形”式的,讲求对称,均衡和秩序,在构图上强调园林的中轴线,以凡尔赛宫为典型代表的这一类园林,以建筑和建筑式的空间布局作为园林风景表现的主题,总体布局整齐对称,明确的轴线和几何图案的组织,处处显示着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掌控,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的四四方方,一切都表现出一种人力的创造和人工之美。总之,法国园林的整体布局力求规整一律,轴线分明,秩序井然,打造出一种开阔,明朗的艺术效果。可见,中法园林是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园林形式。

(2)园林艺术风格的不同

在园林风格的追求上,西方追求的是骑士的罗曼蒂克,中国追求的是诗情画意的情景交融。中国园林充分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体现着人们顺应自然,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思想, 因着这种理念,在追求园林美时就深刻体现出意味隽永的诗情画意,体现一种“天然之趣”和自然情调的意境。中国的古典风景园林既是一首凝固的诗,也是一幅动态的画,正所谓“虽由人作,宛若天开”人们在园林中追求真实的生命感受,寄托审美的情怀和理念,这也是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誉的最主要因素。

法国造园表现体现的是“征服自然,为人而用”的思想,艺术上则遵循的是形式美的法则,这一思想和艺术法则支配着西方的建筑,艺术,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同时也影响着音乐和诗歌,而园林的设计和建设自然而然地在这一法则的指导下,并更加刻意追求形式上的美。

(3)园林空间处理的不同

在造园技法上我国园林是模拟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它以人工或半人工的自然山水为骨架,以植物材料为肌肤,在有限的空间里创作无限的风光,又运用隔景,障景,框景,透景等手法分隔组成空间,形成多样而统一的不同景点,所谓步移景异,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宋代以后,在模拟自然的基础上,强化人们的精神思想和文化上的追求,形成写意山水园,以诗歌歌赋为题,点景,作为造园的指导思想,达到诗情画意的境地,已成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与之相反,法国宫廷式花园在空间处理上追求的是一种现实的美,园林艺术形式上从整体上追求的是平面化的几何图形,也就是以宫殿建筑为主体,向外辐射为半轴对称,并按轴线布置喷泉,雕塑。树木采用行列式栽植,大部分整形修剪为圆锥体,四面体,矩形等,形成中心区的大花园,茂密的树林同样以笔直的道路通向四处,以方便到较远的地方骑马,涉猎,泛舟,野游等。例如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典型代表—凡尔赛宫。

可以看出,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而园林艺术这个词与一个民族的文化渊源优势密切相连的,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会有各自更好的发展。

二 国际化背景下的中国园林发展趋势

自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和商人带来了西方哲学、科学和文化艺术之后,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纵观历史,中国园林应结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寻找现代中国园林发展之路。首先,打破局限,扩展设计理念。我们要想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需要投入新的创新源泉,“闭门造车”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缺陷之一,先进的理念不能从外界学习,园林被设置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因此我们现代园林设计师应当探索新思路,将中国传统园林的做法和空间布局应用到新的领域,以实现中国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生态园林是遵循生态学的原理,使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生态环境。我们的设计强调与人工园林相结合的自然植物群落,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生命和自然生态的融合,如公园,植物园和绿地。让居民享受初试园林景观的同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第三,融会贯通,发扬中国特色。在园林建设中,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艺术设计形式,用开放的视角来看待传统园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一味地模仿与复制是无法行的更远的,也不能对我国传统的设计手法与西方的设计思想笼统照搬,而是需要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端正态度,与自身环境相融合,才能建设出更高层次的园林。

三 结语

上一篇:政府领导讲话例文下一篇:庆祝六一儿童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