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精选3篇)

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篇1

汉英语时间隐喻表征的对比研究

本文拟就汉英语的`时间隐喻进行对比,研究表明由于人类认识经验的相似性和不同性导致了时间隐喻表征的差异,从而揭示了时间隐喻表征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 者:安晓宇 杨丽娜 郑宏  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11 刊 名:华章 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 年,卷(期):2007 “”(9) 分类号:H08 关键词:汉英语   时间隐喻表征   对比研究  

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篇2

关键词:“深/deep”,空间隐喻,汉英语言对比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方式, 即将某领域映射到另外领域。一般地, 人们通过相对熟悉领域来认识相对陌生领域。具体可分为空间隐喻、实体隐喻和结构隐喻。空间隐喻指用具体的空间理解抽象的非空间概念, 如事物的性质、数量、状态等概念领域。

空间概念通过空间维度词表示, 其意义是指对具有一定形状的物体特定部位或部分空间量进行说明的词语, 包括“大/小”、“长/短”、“高/低”、“宽/窄”、“深/浅”等。本文拟从认知角度探讨英汉空间维度词“深”空间隐喻的共性和个性。

二、“深”的基本义

汉语的字典中“深”表示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如深水、深海、深山等。例 (1) 穷高极远, 而测深厚。———《礼记·乐记》。英语中“deep”被释义为“having a large dis-tance from the top or surface to the bottom”, 如a deep hole/well (深洞/深井) 。例 (2) The deep snow made a lot of inconvenience for drivers. (雪很深, 给司机造成很大的不便。)

三、汉英“深”的空间隐喻的共性

空间维度词“深”在汉英语言中都有从空间映射到其他域的现象, 其相似映射可归类以下四个方面。

(一) 映射到时间域

Gluckberg等指出:“人类思维的一个普遍特征, 是系统地使用空间概念和词汇来喻指时间概念。”空间上的深浅与时间上的长短和早晚都是二维空间上的变化, 汉英两个民族都有着相似的体验, 用空间概念表示时间概念, 具体的例子在两种语言的表现为:汉语有“深夜、深秋、年深日久、深更半夜”等。例 (3) 夜深忽梦少年事。———唐·白居易, 《琵琶行 (并序) 》。英语中的相关表达为“deep into the night” (深夜) 。

(二) 映射到颜色域

颜色的变化是个延伸的过程, 对应于空间的由浅入深的过程。汉英语中都有类似的例子:汉语中“深色、深红、深绿”。无独有偶, 英语中有“deep red” (深红色) 。例 (4) The sea was deep blue. (大海是深蓝色的。)

(三) 映射到心智域

心智上的看不透用空间概念来表达, 其理据性在于令人看不透的事或物让人联想到空间上的深不可测。这样的例子在两种语言都存在。汉语有“深思熟虑”、“深谋远虑”、“深奥难懂”、“城府很深”等。例 (5) 以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宋·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与之相关地, 英语中有“a deep understanding/insight” (深刻的理解/洞察力) 、“a deep philosophical issue” (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 、“a deep person” (城府很深的人) 。例 (6) This talk is too deep for me. (对我来说这个报告太深奥了。)

(四) 映射到情感域

人的认识把情感比喻成一个空间, 情感的深度可比作空间纵向上的深度。汉语中有:“深切”、“深厚”、“情深义重”、“情深似海”等。例 (7) 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 难赋深情。———宋·姜夔, 《扬州慢》。英语中有:“deep concern” (深切的关心) 、“deep affection” (深厚的感情) 等。例 (8) And it was possible that her reserve concealed a very deep feeling. (在她的缄默后面也可能隐藏着深挚的感情。)

四、汉英“深”的空间隐喻的个性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不同民族对事物的体验和感知不同。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英“深”的空间隐喻不仅映射到相似的概念域, 而且映射到各自特有的概念域, 具体如下。

(一) 汉语的“深”会映射到社会概念域

如, “深居简出”、“深闺”、“侯门深似海”、“深宫内院”等。社会的封建观念是难以破除的, 社会的权势是难以互解的。这与人们对“深”的最初认知体验也有着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例 (9) 自摈弃以来, 尤自刻励, 深居简出, 几不与世人相通。———宋·秦观, 《谢王学士书》。

(二) 英语的“deep”存在从空间域映射到声音域

his deep warm voice (低沉暖人的声音) , a deep roar/groan (低沉的轰鸣声/呻吟声) 。例 (10) His voice was deep and resonant, with an air of authority. (他的嗓音浑厚低沉, 有一种格外威严的风采。) 这种映射的基础在于声音在空间深处会产生共鸣, 形成比较低沉的感觉。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 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中“深”的空间隐喻的共性与个性。人的认识始于自身在空间环境中的位置和运动, 所以不管是相同还是相异的投射, 都以空间距离为基础。汉英“深deep”的映射集中在四个概念域中 (时间域、颜色域、情感域和心智域) , 形成了相关概念域的表达, 从而丰富了语言词汇, 这也是不同民族沟通交流的基础。但因民族认知凸显的方面不一样, 以空间概念映射形成的概念又表现出了相应的差异。汉语中, 空间维度词“深”隐喻为社会概念, 而在英语中却隐喻为声音概念。

参考文献

[1]蓝纯.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4) :7-15.

[2]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维鼎.意义与认知范畴化.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4]章宜华.语义认识释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5]Lakoff, 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6]Lakoff, G..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汉英隐喻式定中结构对比研究 篇3

关键词:动植物词汇隐喻意义语义空缺

1.汉英中对隐喻的界定

在汉语中,隐喻“是以一个异质而同值的语词置换在常规词序中应该出现的语词。”“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点,用另一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而在西方,Edward P.J.Corbett 将隐喻界定为"as an implied comparison between two things of unlike nature that yet have something in common"。 而J.A.Cuddon 将隐喻界定为"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one thing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another."。由此可见,汉英隐喻都是在找相似之处并用另一个事物来表达。这也就意味着汉英语言的使用者都有使用隐喻这种修辞的需要。说明隐喻是一种源于人类隐喻思维的一种共性。

2.动植物词汇的隐喻

动植物构成大自然的主体(人本身也是高级动物。我们在日常的隐喻使用中也经常把一个事物比作是人,所以本

文所谈到的隐喻也涉及拟人的修辞手法),是人类生活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人类有隐喻思维的概念,所以即使语言不同,但是在用动植物词汇进行隐喻的语言里却有一些重合,当然更多的是喻义的空缺。以下从几个方面看汉英语言中的隐喻的同异。

1)从外貌形态上看动植物词汇的喻义

这一类的动植物词汇的喻义在汉英语言中一般相近的意思较多。因为主要是从动植物的外貌、大小、重量、颜色等方面产生喻义,所以由于动植物本身在不同的国家中的差异并不大,很多的喻义都是对应的。比如动物类的,as black as a crow (黑如乌鸦),as light as a feather (轻如鸿毛)。植物方面的词汇多从颜色和形状方面出发,比如豆(bean)在汉英语中都可以指豆状的物体;芝麻(sesame)则比喻成细小的事物,玫瑰(rose)用于比喻红色的事物,百合(lily)用于比喻白色的事物等。还有些动物的长相也被用于比喻,比如马脸(horse-faced)在汉英语中比喻长脸是差不多的,花(flower)在汉英语中都可以比较美丽的事物。 但是差异也存在,主要就是一些语义空缺,1)外形空缺,如weasel-faced(黃鼠狼脸)比喻瘦长的脸这在汉语里是空缺的。2)颜色和色调上的空缺,青松、红梅、艳若桃李,青葱玉手这些植物和颜色的关联在汉语里很常见,但是在英语的颜色上是空缺的。同样,lemon(柠檬黄),carrot(红头发的人)在汉语里也是空缺的。3)引申意义空缺,有些动物的外貌隐喻意义显示出明显的思维差异,甚至是审美差异。比如在英文中owlish是形容一个人的长相严肃,peach 形容一个人长的漂亮;汉语则里不会把一个人的长相和某种动物联系起来以表达某种性格特征,而只是把动物的某种性格提取出来进行引申,比如下面所谈到的性格喻义。

2)从个性上看动植物词汇的喻义

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比如孔雀有炫耀羽毛的爱好,而且它的羽毛确实很美丽,在汉语里看来孔雀的个性是没问题的,看到它还有大吉大利的感觉,再配上"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动人场景,孔雀在中国文化里的美可能仅次于凤凰之后。但是在西方人的眼里,它却是"骄傲"、"虚荣"的代名词。至于象龙、凤、狗、乌龟等它们在中西方喻义方面的差异在很多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书中都有了很好的论述,故不再老生常谈了。而植物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里赋予植物的性格比英语里要多,而且同一植物被赋予的含义也比英语要多。所以很多在中文里可以找到性格的植物在英语里是空缺的,比如傲雪寒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红杏出墙”。这类中文如果直译就很难保证其含义的正确性,只能加以意译。同样,在英语中也有各种有个性的植物,比如oak(橡树)象征坚贞,lily(百合)象征高雅,nut,指代怪人和疯子。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是汉英语仍然有些动植物词语的性格含义在某些方面是相同的,比如猪的贪吃懒惰,狐狸的狡猾,狼的残忍贪婪,黄鼠狼的狡猾等等。总之,在性格方面,动植物词汇的喻义和引申意义辐射范围广,它们之间有重合,但是大部分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对方的语言里存在的较大的语义空缺。在翻译中只能通过增译和意译来予以弥补。

3)从智商上看动植物词汇的喻义

可能是因为人本身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动物,所以一般把人比作动物都是形容一个的智商较低,也就是中文里的“傻瓜、笨蛋”之类。汉语里一般都是比作植物的笨瓜,动物的猪、驴等。而在英语中“获此殊荣”的动植物较多。植物的有:apple head, potato head, pumpkin head, 动物的有:beetle head, bullhead, ox head,pigheaded,sheep head,lunkhead (lunker 大鱼)goose,donkey动物相关的有:chucklehead(chuckle 母鸡咕咕叫),lard head ( lard 猪油 ),muttonhead (mutton 羊肉)。由此可见,首先从植物上来讲,笨瓜和pumpkin(南瓜)head在汉英的隐喻意义上是相似的。动物上来说,英文里的用词就丰富的多了。如果把猪油、羊肉看成是动物类词汇的副产品,那么中文的“笨蛋”是不是能对应成"egg head"呢?很可惜,egg head 在英语里的意思却是书呆子和知识分子。当然汉英语言中也用表示聪明含义的动物,比如汉语中方言里的猴儿精,就是形容象猴子一样精明;而英语中fox(狐狸)也是表示比较聪明,但是在汉语里一般都是狐狸比较狡猾。虽然在英文里猴子还有as tricky as a monkey一说,也就是象猴子样诡计多端, 极端狡猾,但是make a monkey of (愚弄)使得猴子在英文里也可以比喻成笨人。

4)从行为方式上看动植物词汇的喻义

这类隐喻的差别并不太大。因为都是从动物日常形态出发来作隐喻。比如,as slow as a tortoise(慢如乌龟);“熊”这种动物也经常和“笨”连用,但是汉英语中都只是表示“笨拙(clumsy)”。它们硕大的身躯使得它们的行动较为缓慢。动作比较灵巧的有豹子,野兔、子。也有一些语义空缺,如身如燕,和英语里的松鼠as nimble as a squirrel象松鼠样的敏捷,甚至引申为乱开车的人。植物方面也比较相似,如开花表示繁荣兴旺,结实结果表示成熟、延续后代。

3.动植物隐喻词汇差异的来源

动植物词隐喻义的产生,其一,源于动物的外貌,生理,心理,性格,行为、习性、作用等,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及其用途等;其二,民族文化内容、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包括神话、宗教、传说、文学、历史、艺术、语言、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情趣等。正是由于渊源众多,所以跟动植物相关的隐喻也是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一般和动植物产生关联的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植物作为人们的宠物。所以狗在中英文里都可以作为忠实的伙伴来理解。但是感情色彩是有差异的,如汉语里的狗腿子,狗仗人势,都赋予这个"忠实的"伙伴以贬义。

2)动植物作为人们的食物。比如要理解peas and carrots 的含义,首先必须从颜色上去理解,pea 代表绿色,carrot代表红色,其次,要从烹调饮食方法上去理解,就因为西方人认为两个颜色配起来好看,所以经常把豌豆和胡萝卜丁一起配菜,故可以引申为"形影不离"的含义。记得有一部中文电影里把一对恋人比作烧饼和大葱,从隐喻的角度来说,也跟上面的peas and carrots 有异曲同工枝妙。

3)动植物作为艺术作品的角色。自古以来任何一种语言的文学作品都不乏动物角色的出现,尤其是寓言。比如狐狸和乌鸦,狐狸就被赋予了狡猾的个性。小红帽里的大灰狼让所有的听过这个故事的不同语言的小朋友都感受到这种动物的残忍和狡诈。随着影视文化事业的传播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动画将赋予动物一种统一的性格概念,从而弥补动植物词汇的空缺。

4.总结

汉英动植物词汇的隐喻义对比分析是个很有趣的命题,但是语义分析也是满难找准对比角度的。本文主要从字典的意义和一些常见的习语或者文学作品里的动植物含义及其喻义来进行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从词汇学的理论入手,结合修辞方法来探索出一套语义分析的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善芬,2002,《英汉语言对比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卢红梅,2006,《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3.周方珠,2005,《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4.黎学智,1998,《英语词汇逻辑记忆法》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5.汪榕培,2005,《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白玉清,1996,《新编汉语词典》现代出版社。

上一篇:10周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下一篇: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