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词法对比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汉词汇词法对比(共7篇)

英汉词汇词法对比 篇1

英汉词法对比

1、词类划分

2、词义区分

3、搭配习惯

4、词序先后 词类

•词类的概念:词类是根据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进行的一个划分,诸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谁能够说出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多少种词类?

词类划分

•汉语把词分为12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英语则10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虚词:代词、冠词、介词、连词、数量词和感叹词):汉语没有冠词,而英语则少了量词(名量词和动量词)和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名量词)一个人:一张嘴,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两条腿 •(动量词)等一下,念一遍,哭一场,走一趟 •(助词)

着,了,过(时态助词);的,呢,罢了,而已,啦,吗,吧,啊,么(语气助词);

词类的句法功能

•汉语一个词类能充当较多的句法功能

•英语一个词能充当的句法成分较少,充当不同成分需要词类转换。

英汉比较

•谓语:我们讨论了这个问题。•We have discussed it.•主语:讨论刚刚开始。• The discussion just began.•宾语:很多同学参加了这次讨论。•Many students took part in the discussion.•定语:我们得确定一下讨论的内容。• We have to decide on what to discuss.主要词类比较

•名词 •动词 •代词 •介词

名词 1 汉语的特征

•1)无单复数之分(eg:我是老师;我们都是老师)•2)后可加上们,群(牛群)¡±表复数,但此时其前就不能加数词(错误eg:三个同学们); •3)量词放在名词后面表示统称(一辆车:车辆,一张纸:纸张)

名词 2 英语的特征

1)可数名词前可以直接加上数词:two students;

2)不可数名词前要加表示量的名词: two pieces of news, three sacks of flour, four meters of cloth, six cakes of soap;

3)有特殊含义的复数:colors彩旗,ashes骨灰,the last words 遗嘱(have a word with Jack和杰克说句话;have words with Jack 和杰克吵架),securities证券,at the feet of屈服于

名词 3 翻译(注意三个方面):

•1)英语名词复数翻成汉语通常不必表示出来(foreign invaders 外国侵略者,the students学生)•2 补出相应的汉语量词:20 banks 20家银行, 15 fish 15尾(条)鱼

名词 4 •3)如何体现复数概念 •the eastern provinces •rows of new buildings •the Bakers •the first electronic computers

•Personal tragedy haunted his entire life, in the deaths of loved ones.参考译文

•东部各省

•一排排新建大楼 •贝克一家

•第一批(代)电子计算机

•亲人们相继去世,使他一生充满了人生悲剧。

动词 1 时态

•1)汉语动词一般没有时态变化,但有时间助词:着,了,过;

•2)英语有丰富的时态变化(16种:3种时[现在、过去、将来],3种态[一般、进行、完成]),而且有些时态还可以表示特定的感情色彩。

动词 2 •(1)You¡¯re always asking me such questions!•你老是问我这样的问题!(用现在进行时表示厌烦)

•(2)I am now living in a very pleasant flat. •我现在住在一间非常舒适的公寓里。(用现在进行时表示满意)

动词 3 •传递同样的意思,英语只要选用合适的时态就可以了,汉语则必须使用词汇手段。•It has been noted that those who live,or have lived,in the shadow of death bring a mellow sweetness to everything they do.•(5)His father, who was a good locksmith in the village, is in prison.动词 4

•人们已经注意到大凡受到死亡威胁的人或是死里逃生的人对于他们所干的任何事总是兴趣盎然。

•他的父亲过去是村上有名的锁匠,现在却成了阶下囚。

动词 5 语态

1)汉语重人称,所以句子主语一般都是有生命的,故主动态较多。2)英语重物称,被动语态使用较多。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he is a bad egg.大家说他是坏蛋。

(2)Everything he advertised was guaranteed to last ¡°forever¡±.他保证他广告中所登的东西都能永久使用。

代词

•使用频率上的差异:由于英语每个句子、分句都要一个主语,另外所属关系也要明确指出来,所以代词和物主代词的使用频率就很高。

•代词与所指代的实词的先后:英语里代词可前可后,汉语里先实词后代词

代词差异举例

•As we discuss our differences, neither of us will compromise in our principles.But while we cannot close the gulf between us, we can try to bridge it so that we may be able to talk across it.•在讨论分歧时,哪一方都不会在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搭一座桥,以便越过鸿沟进行会谈。(省略;转换;还原)参考译文

•In its long history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formed its own tradition.•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她已经形成了自身的传统。

介词

•英语对介词的使用远远超过汉语

•介词的特殊用法(relations of space and time¡ª>factual or logical¡ª>idiomatic)

介词用法举例

•The street runs westward, across a great black bridge, up a hill and down it again, by little shops and meat-markets, past single-storied homes, until suddenly it stops against a wide green lawn.•The bill is on me.•Don¡¯t go to bed on a full or an empty stomach.参考译文

•大街往西延伸,穿过一座黑色的大桥,翻过山岗,经过许多小铺和肉市,又经过一些平房,然后突然冲着一大片绿色的草地中止了。•我来买单。

•吃的太饱或者空腹都不宜上床睡觉。

词义区分

•词义构成 •词义对应 •词义差异

英汉词义构成的来源

•(1)联想:自行车/脚踏车/单车/洋车(时代背景)bicycle(双轮车)•(2)比喻:画蛇添足/put a fifth wheel to the cart •(3)典故:掩耳盗铃;the Trojan horse •(4)简化:打假(打击假冒伪劣商品);radar(radio detecting and ranging);WTO(过多简化会闹笑话);老板,总裁 英汉词义对应

•词语的形成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规律,因此有些词语看起来会显得不太合理:酱油soy(并非油),ladybird(瓢虫);•由于这种随意性,英汉两种语言一致的情况极少(金鱼 gold fish),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同(自由体操 floor exercise;)

词义对应关系

•(1)完全对应(少数)(eg:goldfish •(2)部分对应(eg:parent/uncle)•(3)无对应(eg:英语中的教授:professor/assistant prof./associate prof.)•(4)一对多/多对一

词义差异 1 •俯卧

lie on one¡¯s stomach •倒立

stand on one¡¯s head •蛙泳

breast stroke •蝶泳

butterfly(stroke)•双杠

parallel bars •高低杠

high-and-low bars/uneven bars •单杠

horizontal bar •

•活字典

walking dictionary

词义差异 2 •Outpatient

门诊病人 •走读生

daily student •Tableware

餐具 •Vacuum flask(原理上讲)

保温杯(功能上讲)•Stopwatch

秒表 •Family tree

家谱

•看手相

read palm tree •Contact lens

隐形眼镜

词义差异 3 •九五折percent discount(five percent off)•座钟

standing clock •三角债

debt chain •三角恋

love triangle 词义差异 4 •传销

pyramid selling •鸡皮疙瘩

gooseflesh •脚踏两条船

fence-sitter •鱼尾纹

crow¡¯s feet •内八字

pigeon-toed •外八字

goose-toed •露马脚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搭配习惯 1 英汉在词的搭配能力方面往往有差异。

•(1)¡°吃¡±

•吃鱼(eat)、吃药(take);吃闲饭(idle)、吃软饭(live on one¡¯s wife);吃醋(jealous)、吃老本(draw on your past);吃苦、吃惊、吃香(popular)、吃官司;吃饭馆、吃食堂

•傍大款/富婆(find a sugar daddy/mummy)

搭配习惯 2 •翻译时应当注意:

•--During emergency, people should use the stairs instead of the elevator.•紧急状况下,人们应该走楼道,不要乘电梯。

词序对比 例子:

He was daring and resourceful besides being a fine shot.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有什么吃什么

吃什么有什么

英汉词汇词法对比 篇2

关键词:发展史,民族思维,词义错位,一词多义,英汉互借

一、汉语与英语的发展史

1、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汉族占绝大多数, 所以汉语就成为中国的通用语言。据考证, 汉字的历史很长, 距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除了汉族使用汉字以外, 其他一些民族和国家也使用或者曾经使用过汉字, 如日本, 朝鲜都借用了很多汉字, 在国际上形成了被学者们称为的“汉字文化圈”。

2、英语发源于英国, 它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古英语阶段;中古英语阶段;现代英语阶段。英语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语言。众多使用英语的国家在不同的程度上把自己国家独特的文化、宗教、政治等因素融合到英语中, 从而对英语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同时也对英语的发展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英汉词汇对比

1、体现在英汉词汇中的不同的民族思维。

如:动词 名词

传递, 交付to hand

动词 介词

爬上去 up it

由此我们看出:英语中多用名词和介词, 而汉语中, 动词占优势。

西方人重个体思维, 表现在语言中, 重形合。如希腊人认为“人为万物尺度”。汉人的哲学强调天人合一, 主张“万物与我为一”。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 而西方文化是向准确的方向走。”汉语重意合。在词汇应用上汉语多用动词, 英语则名词和介词占优势, 正反映了英汉民族与文化思维的特征。

2、英汉词义的对比

⑴由于文化不同而产生的词义错位

每个民族的语言都是在本民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并为他们服务的。因而它的词汇总要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现实, 受本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价值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

如:中国人形容某人工作态度不认真, 会说他“马大哈”, 翻译成英语绝不是“Mr.Ma Daha”。

同样在英语中也有这样的例子:

“Pull one’s leg”这个被中国学生翻译成“拉某人的后腿”, 其实英语的本意是“捉弄某人”。

由此看来每一种语言它都蕴涵着它特有的民族文化, 而我们在翻译和理解外族的语言时, 往往会从本民族的固定思维方式出发, 因此在两种语言的对译中非常容易发生语义错位。

⑵英汉词汇中的一词多义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多义的现象存在, 它是指词的某一个意义在外延不变的情况下, 在内涵方面发生了由简单到复杂, 由肤浅到深刻的变化和发展。

在汉语中, 由于人们认识的发展以及语言使用习惯的改变, 从而影响到词义的扩大。

如:“黑暗”在汉语中就有不止一种意思

A没有光, 如山洞里一片黑暗翻译成英语就是“dark”

B比喻社会腐败这时就得根据语境的不同翻译成“corruption”

同样在英语中, 词义灵活, 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 突出的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汉语中的“故事”一词在英语中, 有不同的词义。

I don’t buy your story.我不信你的话。

Her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她的遭遇算是最惨的了。

词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词义也受国家、民族的语言心理、行为规范、社会制度以及人们认识和道德标准改变的影响, 所指称的范围由小变大。

3、英汉词汇中的互借

⑴汉语中的英语借词

借词, 也称外来词 (loan words) , 就是指在语言接触过程中, 一种语言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借用过来的词。

一些学者研究, 当前汉语中每年产生的新词有1000个左右, 最新出版的《新词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收录1978~2002年共25年产生的新词语两万条。在这些新词中, 不乏从英语中借来的新词。

如:沙发 (sofa) 、可乐 (cola) 等外来词在形式上都十分简约, 还有一些女性用的化妆品的品牌Lancôme兰蔻, Maybelline美宝莲等。

长期以来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者形成了“依形辨义、望文生义”的心理认知机制。因此在外来词汉化翻译时, 人们倾向于用文字记录新词所表达的意义。这样以来, 汉语为母语的人可以将外来词与本族语词汇一视同仁, 从而更愿意接受这些新词。

⑵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由于交际的需要, 早在19世纪之前, 一些汉语词汇—主要是通过闽粤方言—进入了英语。那么, 英语中究竟有多少词汇来源于汉语?据Garland Cannon在1988年的统计, 有1, 189个之多。随着时间的推移, 社会的变迁, 有的词义, 词性已经发生了衍变, 有的则固定不移。这些借词以音译为主, 但也有按字面意义直接翻译的。

如: (1) 音译的有:中国的“太极拳”—“tai chi” (英语) 。

(2) 按字面意义直译的有:中国过年时传统的食品“春卷”, 英语中为Spring rolls。

语言之间的这种互借现象自古有之, 近年来随着对外交流日趋频繁。正确理解外来词, 不仅能促进文化交流, 推动信息的传播, 而且能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使词汇系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三、结语

本文从英汉词汇所体现的不同的民族思维, 英汉词汇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产生的词义错位以及一词多义, 还有英汉词汇中的互借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英汉词汇的对比。在论述过程中力求做到理论与实例相结合, 深入进行分析。可以相信, 随着英汉词汇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我们对英汉词汇对比的了解将会更多。

参考文献

[1]Dickey, E.Forms of address and terms of reference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97.

[2]Jin Di, Eugene A.Nida, On Translation, 1984.

英汉词汇形态对比 篇3

【关键词】词缀 派生 复合

【Abstract】English words can be formed through adding prefix or suffix to the root.Chinese also has the similar ways to form the new words,but less common,and mainly through the combining the simple words to form compounds.The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languages lexical forming way and aims to prove that English is a synthetic language,Chinese an analytic language.

【Key words】affix; derivation; compound

一、引言

词汇形态学是词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词的内部形态结构,需要将词分析为一组更小的结构单位,这种结构单位通常称为语素。其中,能独立成词的语素称为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称为粘着语素。一个词中的语素可以根据所表达的词义的性质和构词作用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语素构成词的基础部分,称作词根;另一类语素是添加在词根上的附加成分,称作词缀。这样,根据词的构成特征,词就可以分成三类:由单个词根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由一个词根或几个词缀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的词称为复合词。派生词和复合词可统称为合成词。词汇形态学便主要是研究词的两种合成形式,即派生与复合。英汉语的词汇形态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英语的派生于复合词的比例是1:1,而汉语中复合词占了近80%。本文将从分析英汉语的前后缀入手,给英汉语派生与复合比例差别一个合理的解释。

二、英汉语词汇形态变化对比

1.英语的词汇形态。英语的内部形态主要通过缀合法(affixation)来实现,即在词根上加前缀(prefix)和后缀(suffix)而起到构词和构形作用,也可以通过转化和合成来实现。

1)前缀(prefix)

dishonest——dis-+honest implite——im+plite

anticlockwise——anti-+clockwise overwork——over-+work

2)后缀(suffix)

a.名词后缀(noun suffixes)

-age,luggage,percentage -dom,kingdom,officialdom

-ful,handful,mouthful,spoonful -hood,brotherhood,girlhood

-ship,friendship,scholarship -eer,engineer,mountaineer

-let,booklet,piglet -ment,movement,amazement

-ity,responsibility,equality -ese,Chinese,Portuguese,Cantonese

b.形容词后缀(adjective suffixes):

-ed ragged,wooded -ish childish,foolish

-less harmless,homeless -like childlike,ladylike

c.动词后缀(verb suffixes):

-ate declaminate-en blacken,deepen -ify beautify,modify

3)中缀(infix)

英语中某些词的中间可以插入-bloody,-blooming,-fucking等一些由咒语词构成的准中缀,如-bloody-:albloodymight,handibloodycap,kangabloodyroo

-bloomin(g)-:absobloominlutely

-fuckin(g):imfuckingpossible,propafuckingganda

4)零后缀

零后缀是一类特殊的后缀,零派生又称为转化(conversion).转换法是词根形式不变而转化为其他词类,如drive(v.)→drive(n.),release(v.)→release(n.).

5)合成词

Noun compounds:daybreak,earthquake,headache,rail fall,night fall

playboy,watchdog,turntable,drift ice,flashlight

dancing girl,cleaning woman,washing machine

haircut,birth-control,word-formation,

Adjective compounds:breathtaking,heartbreaking,handmade,self-taught

dry-cleaned,new-laid,everlasting,good-looking,

Verb compounds:sight-see,brain-wash,baby-sit,sleep-walk

2.汉语的词汇形态。汉语中也有类似于英语的前后缀,中缀,也有零后缀派生词。汉语词缀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汉语中本来就存在的:

1)前缀

(名词前)老,如老李,老爸;阿 如阿婆,阿姨,阿哥

(形容词前)可,如可爱,可耻

(数词前) 第,第一,第二;初,初一,初二

2)后缀

(名词后)子,如妻子,嫂子,厨子;儿,如头儿,花儿

(形容词后)切,如迫切,贴切,亲切

(动词后)于,如等于,属于; 以,如可以,用以

第二类是受外语的影响,特别是通过翻译文的传播而新创造的。如名词后缀“性”,就是英语中由形容词构成抽象名词时的后缀-ity翻译过来的:

possible - possibility – 可能性probable –probability –或然性

necessary – necessity – 必要性national – nationality –民族性

再如动词后缀“化”,是英语中形容词构成动词的后缀-ize译过来的:

Modern- modernize- 现代化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ize- 国际化

Industrial – industrialize- 工业化

这样新出现的后缀还有~度、~派、~家(pianist钢琴家,geologist地理学家)、~师(teacher教师,engineer工程师)等。汉语中后缀在构成新词的同时也用以标示词类,如“化”标示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能产型的后缀,由形容词或名词家“化”都可构成动词,如绿化、美化、年轻化、知识化、工业化等。“性”标示抽象概念的名词,也非常能产,如党性、派性、阶级性、人性等。

除后缀外,还有一些受外语影响而成的前缀,如“非-”、“不-”与non,in-相关;“亲-”与pro-相关;“反-”与anti,counter-相关;“多”与multi-,poly-相关;“超-”与super-相关;“双-”与bi-,double(在英语中不是词缀)相关。“可-”被看成在汉语中本来就有的前缀,但后来许多带-ble,-able的外来词译成汉语时,都以“可-”作前缀构成形容词,而使其更加能产,如:可燃 combustible,flammable;可溶 soluble;可支配 disposable;可知 knowable; 可转让 negotiable。

还有标示语法意义的后缀:

a)动词后的附着形式“着”、“了”、“过”、“得”

着(zhe)——动作的持续时态,相当于英语的being,表示动作的进行或持续,如唱着,跳着,吃着;了(le)——实现时态,相当于英语的-ed,有时相当于have+ -ed,如唱了,跳了,吃了;过(guo)——过去时态,相当于英语的have+ -ed,有时相当于-ed,表示动作已成为过去或经验;得(de)——表示动作的程度与结果,如唱得精彩,跳得好,吃得饱;他们的演出博得全体观众的欢迎。

b)形容词后的附着形式“着”、“过”、“了”、“得”

这几个字放在形容词后,具有与动作附加形式的相似意义。比如:这个演员正红呢。这个演员红了一阵子。 这个演员去年红过。这个演员红得很。

c)名词和人称代词的后附形式

“们”加在名词和人称代词后表示人物的复数,如同志们、代表们、我们、你们、他们,但这个“们”的使用局限性很大。首先事物名词后不能用,如不能说猫们、桌子们;但是英语desks,cats属于规范的语法现象。其次专用名词后不能用,我们可以说“老师们”,但不能说“王老师们”(尽管事实上有两个或几个姓王的老师们在一起)。

d)名词和人称代词后的“的”表示领属,如“我的爸爸”,“小红的妈妈”。

e)副词后的“地”

“地”是创造出来标示副词以区别标示形容词的“的”,表示状态,如“飞快地跑”,“耐心地等待”。

3)中缀。汉语中同样有中缀,比如拉动→拉不动,积极→积的哪门子极,倒霉→倒八辈子霉。

4)零后缀。如由动词带零后缀构成的表示动作执行者的词,如领导,编辑,干事等。

5)合成词。汉语当中80%的词都是合成词,但是这些合成词大都是由单音节的单纯词复合而成的,比如课堂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词素“课” 和“堂”,其中“课”还可以与其他好多词素构成新词,如下课,课下,课本;而“堂”,也能与其他词素构成新词,如教堂,公堂,堂堂正正。汉语中词缀的数量不多,派生词也就只占少数,合成词是汉语词汇的主旋律。

三、结论

汉语中这些可以称得上形态的词缀与英语中最大的差别是:数量不多。

1.灵活性。这些词缀都是粘附性的,没有强制性,是灵活的,特别是构词的前后缀,去掉以后,除对语义会产生影响外,剩下的那部分仍然是独立的,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在句中使用,不像英语有些词去掉词缀后就不能存在,如necessity 去掉-ity,necess就不能独立存在。汉语名词代词后的“的”随时都可以弃之不用,我的爸爸——我爸爸。“耐心地等待”可以说成“耐心等待”。

2.词义单一。如“阿”表示某种感情色彩,“阿哥”、“阿姨”(表亲密感),“阿飞”、“阿斗”(轻蔑感)。而英语中的词缀普遍具有多义性,不仅能改变词性(构形),而且又能表达某种词汇意义(构词),如er,or,ee不仅使动词名词化,而且还表示从事某种工作的人,如worker,instructor,employee。再如后缀-ish,在childish 中使名词变为形容词,词根的词汇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在shortish中,不改变词性,只使意义有了变化。后缀-hood,除表示身份(kinghood)之外,还可以表示日期、状态、性质,如childhood、falsehood,有时还可表示具有某个特殊性的集体,如neighbourhood.

3.汉语的后缀不如英语词缀能产。英语的一个词根可以同时前加前缀后附后缀,有了一个后缀还可再加一个后缀。如形容词rich,前加en-(enrich)成为动词,再加后缀-ment,又成为名词enrichment。再如动词use,可加不同的后缀而构成不同的名词usage,user,构成不同的形容词useful,useless; 在useless后面可再加后缀ness 成为uselessness,或加后缀成为副词uselessly。汉语中的几个有限的词缀是绝对不会这样能产的。

4.汉语中词缀数量很少,汉语的构词方法主要是复合法,是一种相当接近于孤立型的语言。与汉语相比,英语则主要靠缀合法构词,它的形态是以语音变化为主的内部屈折形态,是一种综合性的语言。综合语的特点是词缀丰富,因而派生词在英语中的比例要比汉语中高,而复合词的比例在汉语中要比在英语中高。

参考文献:

[1]柯平.对比语言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

[3]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职称英语词汇记忆:构词法记忆法 篇4

1)转化,即由一个词类转化为另一个词类。例如:

picture (n)画-picture (v)描绘

water (n)水-water (v)浇水

例题1、he has trouble understanding that other people judge him by his social skills and conduct.(职称英语卫生类c级)

a.behavior

b.style

c.mode

d.attitude

答案:a

解释:

conduct (v.)引导,管理,为人,传导

conduct (n.)操守,行为

conductor (n.)列车员,售票员,指挥者,导体等

semi-conductor 半导体

例题2:the ice is not thick enough to bear the weight of a tank.(职称英语卫生类c级)

a.suffer

b.accept

c.receive

d.endure

答案:d

解释:

bear (n.)熊

bear (v.)负担, 忍受, 带给, 具有, 挤

2)派生,即通过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例如:

happy→ unhappy(加前缀) happiness(加后缀)

例题1、the workers in that factory manufacture furniture.(20职称英语卫生类c级)

a.promote

b.paint

c.polish

d.produce

答案:d

例题2、even in a highly modernized country, manual work is a still needed.(年职称英语卫生类c级)

a.mental

b.physical

c.natural

d.hard

答案:b

man-, manu- =hand

manage(管理), manual(体力的,手册), manuscript(手写稿), manufacture(生产), manumit(释放)

例题3:about one million americans are diagnosed,annually with skin cancer.(20职称英语卫生类c级)

a.every year

b.severely

c.actively

d.every month

答案:a

ann= year

anniversaire (french)

anniversary, annals(编年史), annuity(年金)

3)合成,即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例如:

wood(木) cut(刻)→ woodcut(木刻)

pea(豌豆) nuts(坚果)→ peanut(花生)

例题1、in the latter case the outcome can be serious indeed.(2003年职称英语卫生类c级)

a.judgement

b.result

c.decision

d.event

网络词汇的英汉对比分析 篇5

一、网络流行语出现的时代背景和使用群体

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 手机、电脑等各种通讯工具逐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 进而, 网民的数量也在逐步上升, 大到六十岁的花甲老人, 小到十二三岁的青少年, 每天都在紧跟时代步伐, 从网上获取大量信息, 而且这一群体的数量还在继续呈上升趋势。网络交际语言就应运而生, 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

网络交际所使用的语言在不断的突破原有的语言模式, 更多以简洁、方便、幽默等特点的语言形式出现, 这种语言形式包括各种符号;表情符号;数字和简单的词语。这些语言很受大众尤其是80、90后甚至00后的青睐, 这部分人追求个性突出, 寻求创新, 喜欢挑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很多人甚至会把了解网络语言当做一种炫耀的资本或者是一种“时尚”的标志。网络词汇正在逐渐被人们接受着, 甚至有的还被收录进字典中, 所以网络词汇这股新型的语言力量是不可小觑的。网络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主要语言是英语;加之80、90后甚至00后在中小学大学接受过长期的英语学习, 因此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英语知识, 总之很多因素促使了中英文网络词汇的错综复杂关系。因此分析探究一些中文网络流行语的英语释义意义深远。

二、中文网络热门词汇的英文翻译

大家只要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网络词汇”, 立即会弹出来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本文选用几个大家较为熟悉的热门词进行分析。

给力。“给力”一词作为热门词汇自2010年在网络诞生就一直被人们热捧, 就在最近2015年10月, 国家计生委的发言人在对国家计生政策的调整发表支持赞同的评论时, 也还用到“给力”一词, 可见这个词旺盛的生命力。gelivable是它的翻译, 还有一些诸如geilivable等, 都是取得音译“gei li”, 后面的“able”我把它理解为英语中形容词的构词法, 说“一件事情等是给力的。”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这句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句子“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不是因为它的汉语被热捧, 而是因为它的中式英语“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被人们再次提及, 并时常提及。这句翻译中的“day day up”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候选口号中出现, 自此在网上掀起一股热潮, 也成为很多青少年的口头禅。还有No zuo no die—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个2014年的网络流行词是出自《机动战士Z高达》动漫电视中。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不反抗就不会死, 为什么要试呢, 后来就更简洁——不作死就不会死。这些简单易懂的中式英语也已经走出国门, 被外国人所接受。

怒喷屏幕。“怒喷屏幕”——“screen-rage”, 这是一个新兴的潮流词汇, 这个词的诞生主要源于我们逐渐成为“手机控”一族。我们每天看到网络上很多信息, 正面的、负面的, 当有些消息与我们的思维模式相反时, 或者是有些不良新闻报道出来时, 我们就会在发评论:狂骂, 或用个时尚词就是—狂喷, 来发泄我们内心的愤怒。所以就出现怒喷屏幕这个词, 英文screen是屏幕, rage是愤怒, 二者合体就是screen-rage, 这个词就是紧跟社会或者是电子产品的普及而出现的。

三、网络语言的翻译特点

从上面的例子的中英对比中, 我们不难总结出中英网络词汇的翻译特点, 我总结为如下几点:

1.简单直接, 忠于原文。在网络语言的英汉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简单、直接, 让使用者能很快理解、接受。在翻译过程中忠实原文, 没有偏离、脱离原文的意思, 而且又能更容让大家理解其意。

这种翻译原则最好的代表就是音译词。我们比较熟悉的“拷贝”——“copy”。有时候我们的对话中会出现:让我copy下你的内容吧。对这句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如果是用电脑, U盘等, 那这句话就是复制一下、拷一下;但有的时候就可能就是让我抄下你的, 看下你的……。这个词在学生之间很流行“我能copy下你今天的笔记吗?”还有我们说的“博客”——“blog”;“功夫”——“kongfu”等。这都是运用汉语的相同或相近的读音进行英汉的转换, 简单直接, 明白易懂。

2.根据汉语的意思逐字翻译——明白通顺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简而言之就是根据汉语的意思一字一句直接翻译过来, 没有采用英文的常用语习惯等。这个就是给人一种通俗易懂的感觉, 既体现了它的幽默感, 也柔和了我们的汉语思维, 用一句网络流行词说就是“更接地气了。”

“好几不见”——“long time no see.”好久, 很长时间, long time就是长时间;没有见, no see没有见的意思。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式英语, 但目前已经成为标准的英语被接受, 而且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聊天或e-mail中。还有在网络中常用的比如“给你点颜色看看”——“give you color to see see.”现在都以其独有的幽默性、通俗性被英语语言所接受。

3.时代性——随着社会发展, 不断变化、更新。一个新的词汇的诞生必然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紧密相关。网络词汇本身就是以其新颖、多变、时尚性在不断发展变化自己, 与社会事件、文化发展趋势不可分割。这也是网络词汇特别受追捧的原因之一。比如我们最近的热门词:“全面二孩政策”——“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最后一公里”——“home stretch”;“十三五之歌”——“Song of Shisanwu”等等这些词汇的英文翻译都是紧跟我们国家的发展形势和我们的文化特点进行翻译, 这就体现了中英网络词汇的时代性特点。

四、总结

全球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 网络语言的发展速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 它以其独特的灵活、幽默、新颖、创新、形象直观等的特点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独特的魅力。这是英汉语言互相融合、碰撞;文化互相交流、影响、渗透的结果。我们要做好准备面对出现的每一个新型的中英网络词汇, 并且要辩证地看待这个词的诞生以及中英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要用包容、客观地态度来对待网络词汇, 尤其是在中英翻译过程中, 要发现这些词所体现的“接地气、简单明了、社会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1]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94) :1-6.

[2]陈皛.浅谈网络流行语[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3]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王君.因特网上的英语新词汇及其特征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0) :171.

[5]黄娜.网络英语的构词及其翻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129.

英汉词汇词法对比 篇6

【关键词】量词 分类 词汇对比 荷塘月色 飘 语义 修辞 翻译

一、英汉量词概念界定及分类比较

1.汉语量词的概念。根据《汉典》的定义,汉语量词是表与代表可计数或可量度物体的名词连用或与数词连用的词或词素,常用来指示某一类别,为名词所指派的物体可按其形状或功用而被归入这一类别( 如汉语“三本书”中的“本”)。具体来说,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词。如个、队、块、丈、斤、次、回、遍、趟、阵等。还有一种复合量词,如人次、秒公方等。多数的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使用,表示每一个都包括在内,如“他们个个红光满面”句中的“个个”。

根据朱晓军博士的观点,“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数量单位的词,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量词极为丰富,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词类,且大部分来自名词”。在译文(一)《荷塘月色》中“层层的叶子”,“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丝的颤动”,“一道凝碧的波痕”,“不能见一些颜色”等意群中均出现了典型的汉语量词“层”、“粒”、“丝”、“道”、“些”。

2.汉语量词的分类。汉语量词的分类一直存在分歧,根据不同的语言学家意见,多至九类,少则七类。

这里找到了经济学家、统计学家谢嘉根据汉语量词本身表量多少的意义给出的简单分类版本:1)个体量词,如:张、片、条、辆、粒、根等;2)集体量词,定量量词如:群、桶、伙、帮、批、对等 ;不定量量词,如:有且只有两个、些、点;度量衡量词,如:里、寸、斤、亩、立方米等。

3.英语中数量的表达。“属于印欧语系的英语在传统与法体系中没有量词这种独立的词类,但在名词中有一小类叫quantitive,比如many /quantity /lot /plenty /inch 等。”关于英语中量的概念语言学家中存在不同的术语的选择,如1978 年语法学家,《英语语法大全》的作者R. Quirk 将汉语量词译为“classifier”、“measure word”; 1995 年德国语言学家,《语言学概论》作者H.E.Palmer提出“quantitative determinatives”; 而我国语法学家张道真则把表示量的词放到名词和定语词组下讨论。

4.汉语量词的英语对应情况。根据朱晓军博士的研究,前文两表中的量词除个别量词无法对应外,如“一棵树、一条狗、一把椅子”,英语中直接用数词加名词来表示,如“a tree /a dog /a chair”,汉语中的集体量词都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对应如下:1)定数量词,双/pair, 一双鞋/a pair of shoes。2)约数量词,双/pair,一群人/a group of people。3)定量量词,米/meter,一米布/a meter of cloth。4)约量来接你歌词,块/piece,一块布/a piece of cloth。5)表性量词,种/kind,一种布料/a kind of cloth。

二、英汉表示数量关系的词的对应关系

1.完全对应。英汉语言数量表达法中完全对应的情况大多出现在计量单位中,即表量词的对应。这种对应关系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 都运用形体单位词表量,都有表动量和表名量的表量范畴。

首先,就运用形体单位词表名量来说,是指借助具有形体特征的名词来充当量词的现象。

第二,英汉都有表动量和表名量的表量范畴,即汉语中的度量衡、个体量词、集体量词在英语中都有对应方式,但汉语中只有诸如度量衡中的公制量词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完全等值的词汇。

译文(二)《飘》中对郝思嘉小姐衣裙的描写“Her new green flowered-muslin dress spread its twelve yards of billowing material over her hoops”,其中的长度单位yard 在汉语中就有长度单位“码”与之对应。

2.部分对应。部分对应的情况涉及的大多是英汉一词多义的情况,一方面指一个汉语量词对应多个英语表量词或词组的不等值对应,一方面指一个英语表量词或词组和多个汉语量词的不等值对应。

一个汉语量词对应多个英语表量词或词组的不等值对应的情况相对来说不是很多。如汉语中的“群”可以对应英语中的“band”,“group”,“swarm”等,英语中的“band”又对应汉语的“帮”、“群”、“伙”等。而一个英语表量词或词组和多个汉语量词的不等值对应的情况,由于汉语量词的丰富性而比较常见。

3.对应空缺。对应空缺的情况是由于历史、政治、地理等因素的差异影响下的英汉语言特色表达法所造成的,而这种语言上的差异反映的是英汉文化思维方式、认知的差异。

三、结论

本文通过英汉量词概念与功能界定对英汉数量表达词进行对应比较,使我们初步了解了英汉量词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掌握了一些量词的使用及翻译规则,明确了英汉量词在各自语言环境中的作用,及量词表意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损失现象,印证了翻译过程中量词的“相对不可译性”。

参考文献:

[1]孙叶红.论英汉表示数量的词的异同[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英汉翻译中的增减词法 篇7

【关键词】翻译 增词法 减词法

增词与减词

增词——一般说来,英译汉增词,汉译英减词

1.增减评论性的词(常常出现在文学翻译中,慎用)

2.增减对象词

3.增减范畴词

4.增减动词(自然增词和认为增词)

例1:He wished that he had asked her to dance,and that he knew her name.

解析:增添评论性的词

翻译:他多希望自己当时请她跳了舞,那他现在就知道她的名字了,那该有多好啊。

例2:The first day was crossed out and the last thought which went through my mind at the end of this important day was:After all——I do not belong here ;I am just loaned.

解析:(1)增减对象词,关注上下文,及物与不及物

如:The first day was crossed out 第一天已经划去了——第一天已经从日历上划去了。

(2)有灵主语句与无灵主语句

有灵---人作主语

无灵---物作主语

如:the last thought 无灵——有灵

翻译:第一天已经从日历上划去了,在这重要的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出的最后一个想法是:毕竟,我不属于这儿,我只是雇来的。

例3:1998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海洋年,中国政府愿介绍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情况。

解析:(1)有分句的汉译英步骤

找谓语——找连词——翻译——重读(找每个分句中的核心谓语)

(2)“是……的”---被动语态标志

(3)“要”---wish to

“愿”---would like to

(4)增减范畴词

中文则减去范畴词---“情况”

翻译:The Year 1998 was designated by United Nations as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Year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a’s Marine Career to the world.

例4:Their galabias and turbans stained by the sweat and dirt of a long day’s work,they sat in front of a wayside shop,enjoying three of the best things in life along the Nile---tea,conversation,and the water pipe.

解析:(1)增减动词

自然增词法

如:He is wearing a coat,a hat and a scarf.

A×(B+C+D)=AB+AC+AD 分配

又如:Their 与 of a long days work 结合到一起翻译

---“他们干了一整天的活儿”

再如:tea,conversation,and the water pipe

---“ 喝茶,聊天,抽水烟”

(2)二二对应结构

如:galabias and turbans stained by the sweat and dirt

方法一:传统译法:偏正结构的主谓译法

---“被汗水和尘土污染了的袍子和头巾”——“袍子和头巾上沾上了汗水和尘土”

方法二:二二对应

---“袍子上,头巾上,又是汗,又是土”

翻译:他们干了一天的活儿,袍子上,头巾上,又是汗,又是土,他们便坐在路边商店的门口,享受着尼罗河沿岸,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三件事---喝茶、聊天、抽水烟。

例5:一架飞机从昆明起飞,载着我们飞跃了崇山峻岭来到了背景。

分析:(1)找谓语方法。先找到主语和宾语,就知道中间的动词了。如本句中,“飞机载着我们”

(2)句子不通顺时

1)重新断句

2)主谓结构偏正译法或者偏正结构主谓译法

如:一架飞机从昆明起飞——一架从昆明起飞的飞机

(3)一句话中必须有动词谓语

翻译:A plane from Kunming carried us over a lot of mountains to Beijing.

参考文献:

[1]曹明伦.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M].河北: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7.

[2]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精选[M].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3]廖七一.当代翻译理论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潘国文.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问题[J].中国翻译.2002.

上一篇:计算机网络总结上下一篇:论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