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毕业生就业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执行者“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试析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教育部门、社会舆论以及家庭关心的话题。大部分学生选择不找到满意的工作,宁愿暂时不就业。国有企业是大部分学生理想的工作单位。大学生对于自己刚进入工作时收入的定位较为贴近实际。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物质因素、个人职业发展和工作稳定系数。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大学生 择业观 调查 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就整体就业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形势仍比较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依然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社会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现有体制机制不完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从主观上来讲,大学生就业难还与其就业观念有关。作为高校,产业与就业结构调整、就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是政府层面考虑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事实上,我们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大学生的择业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工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以全国8所高校的本科生作为个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别抽取了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等八所高校。这8所高校既有985工程、211工程的高校,也有地方普通高校,涵盖了理工科、文科、医科等学科专业,年级覆盖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资料收集采用自填问卷法,采取集中填答的方式完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收回1742份,回收率96.78%,其中有效问卷1720份,有效率98.7%。在有效问卷中,男性比例为37%,女性比例为63%;理工科占31.2%,文科占57.4%,医科占11.4%。
(一)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情况
1.大学生对于毕业后的打算分布:26.2%的学生打算先找份工作,再从长计议。32.7%的学生想法是找到满意的工作,否则就暂时不就业。打算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学生占21.3%。选择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的分别为6.%、6.8%、6.9%。在这几个方向的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选择找到满意的工作,不然宁愿暂时不就业的做法,认为一步到位可以一劳永逸。但是现实中就业情况往往不如人所愿,这也是当下许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单位类型分布:国有企业是大部分学生理想的工作单位,占27.5%;其次是国家机关,占19.1%;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位列第三,占17.3%;14.2%的大学生选择到三资企业工作;12.9%的大学生选择到民营或者私人企业去工作;另外有9%的大学生选择其他类型的就业单位。从分布当中可以看到,大学生群体普遍向往工作稳定、社会地位较高、待遇较高的国有企业部门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机构,而选择到规模小的单位或者民营企业上班的比例就小很多,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急需纠正的问题。
3.大学生最希望从事的职业:59.2%的大学生选择担任机关干部;34.2%的大学生选择从事科学研究,担当技术人员;5.4%选择从事企业管理;0.6%选择从事教师;选择自由职业者占0.5%;还有0.1%选择从事其他行业。从分布中看到大学生最希望从事的职业是机关部门的领导岗位,反映了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追求,是一种上进的表现,但是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群体中还有一种明显的官本位思想。选择从事教师一职的人数相当少,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培养后继人才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当大学生已经对这“灵魂工程师”失去兴趣的时候,那后面的功利主义势必会抬头。
4.大学生希望去的工作地区主要有:希望到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的大学生占6.5%;希望到中西部地区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有13.7%。希望到乡镇、农村等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比例达62.8%。在地区的选择上与工作单位类型的选择上,调查的结果让我们出乎意料,如此之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去工作,但在单位类型和职业类型中又选择党政要职,这种矛盾的心态看似奇怪,但是认真分析一番也有道理。人的趋利性促使人们在计划和选择的时候,会朝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去努力。但是在目前整个国家就业背景之下,基层是一个广大的机遇之地、大有可为之地,可见大学生群体对现实的形势有着自己的了解。
5.大学生对每月薪资的期望调查:选择800元就满足的为36%;选择801-1200元之间的占最多数,为51.2%;选择1201-1800元的占10.5%;选择1801-2500元的占1.9%;选择2501-3000元的占0.1%;选择3000元以上的占0.3%。大学生对于自己刚进入工作时收入的定位较为贴近实际。
6.大学生在确定工作时对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调查(如下表,单位:%):
■
如上表所示,大学生在对待与工作相关的因素中普遍表现出比较重视的态度。在这些众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空间”受到非常关注,超过一半的大学生对这点非常重视,而不是诸如“社会地位”和“薪资福利”等,可见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具有正确的认识和考虑。在“专业对口”这个因素的考量过程中,大学生的认识较为乐观,只有16.9%的大学生非常重视专业对口,36.2%的大学生比较重视,还有45.9%的大学生眼中专业与将来的工作岗位没有绝对的联系。
(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准备情况
1.求职过程获取就业信息渠道的情况: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努力,包括他人介绍、媒体网络、招聘会等途径。在这些途径当中,选择亲戚朋友或者熟人介绍工作的占80.9%;选择报纸或者互联网等媒体招聘广告应聘的占61.1%;通过学校就业网上的招聘信息获取工作的占37.2%;通过院系一级的招聘信息寻找工作的只有20%;而通过本校校园招聘会、校外招聘会获取工作机会的就更少,分别只有11.3%和2.8%。除了上述的途径之外,超过9成的大学生还会选择其他途径来增加工作的机会。整体来讲,大学生在获取就业信息的过程中,自己依靠社会关系成为就业的重要力量,传统的各类招聘会已不被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就业渠道,这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能体会到。
2.求职过程中物质准备的情况: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马鞍,大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购买或添置面试服装的占66.5%;此外高达96.4%的大学生认为在求职的过程中应该送礼买人情,这种情况反映了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些人情世故也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其他的物质准备诸如添置高档手机、特意购买电脑、购买有关求职书籍、购买上网卡等的人群不是很高,分别只有24%、5%、1.3%、0.5%。
3.求职过程中经济开支情况: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选择花费500元以下的占45.5%;选择花费在501-1000元的占40.9%;选择花费在1001-1500元的占12.2%;选择花费1500元以上的占1.4%。在这四档当中,选择500元以下和501-1000元的大学生最多。
4.对用人单位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理解: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很重视应聘者的素质,大学生对自身素质的认识与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否对应和衔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成功率。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主要看中大学生素质的内容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人品质占96%;专业理论知识占90.4%;动手实践能力占83.2%;人际沟通能力占68.2%;管理能力占46.5%;创新能力占30.3%;团队意识占16.6%。这种分布反映了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人品和专业知识在求职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仍然会发现在面对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这两个方面,大学生还需要提高认识。
5.对用人单位的个人品质要求的理解:个人品质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勇于创新、诚实、责任心强、合作精神、乐于参与竞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等方面。在这些方面中,90.1%的大学生注重勇于创新;70.1%的大学生注重诚实和责任心;53%的注重合作精神;而被大多数大学生所忽视的一项内容是勇于奉献,只有5.4%的大学生认为用人单位会重视奉献精神。
6.择业过程中担心遇到的主要问题: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求职者会面对许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和困难,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找工作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担心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者专业面太窄,为84.3%;其次是担心综合素质不高,占56%;依次递减分别为缺乏实践经验占28.5%,缺乏社会关系占12.4%,信息严重不足占4.8%。这个调查情况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专业与就业的关系仍比较重视,仍担心专业会影响就业。
三、关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
一是高理想与低现实的矛盾心理。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社会好奇而又向往,想放飞而又思前顾后。大学生共有的一个特点是,对社会不甚了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选择,容易相互攀比,将理想中的工作想象得过于完美,且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条件准备不够,以至于在面对职业发展道路上出现的艰难困苦不知所措。大量的具有挑战性的基层工作与大学生“理想”中的金饭碗、铁饭碗有着较大差距,面对这种彼岸与此岸的状态,大学生的矛盾心理相伴而生。
二是社会依赖与自我能力不足的矛盾心理。大学生择业不仅仅是他本人的事情,也是家庭、学校、社会所关注的重大事情。社会关系在大学生择业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存在,在一些岗位上,特别是一些工作条件相对较好、职业稳定的岗位,同等条件下,一些社会关系较好的毕业生很容易进入候选,而没有社会关系的毕业生则相对较难。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依赖于家庭或熟人,自己的努力付出不够,以及在寻找就业机会的时候途径选择面较窄,没有能够很好地将传统就业途径和新媒体途径结合起来。同时,学生即使通过社会关系进入了工作岗位,由于职业所需的能力素质储备不足,也会产生职业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心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推进,社会生产关系的日益多元化,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 大学毕业生更加关注个人价值的实现,功利主义色彩浓厚,过分看重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片面追求舒适安逸,这些观念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顺利就业。教育实践和调查研究也确实表明,在权衡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时候,个人价值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首要因素,社会价值因素则相对次要。这种对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
综合调查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三大类:一是物质因素首当其冲,如经济收入、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二是个人职业发展因素,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发展前景、个人发展机会、社会地位等;三是工作稳定系数。这些既追求经济利益,又追求个人发展空间,且强调工作稳定性的择业心态可以说在高校毕业中普遍存在,这些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难度,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
首先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当代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价值多元化是当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在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对于价值观尚处于逐渐成形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如果不正确教育与引导,将容易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选择上出现迷失。我们在承认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同时,不能矫枉过正,应仍强调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只有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才能持续发展。
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方面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市场经济强调资源的优化配置,当今社会人才的合理流动是正常现象,作为社会人,大多数的人都不可能从事“从一而终”的职业和岗位,要让学生明白先就业再根据职业发展的需要再择业是职业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要继续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期望值很高,一直把就业目标锁定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向往生活条件优越的单位,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基层、西部等艰苦地区则备受冷落。近年来,国家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艰苦的地方就业,这些政策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实践,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不少大学生已经主动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从本课题的调查情况来看,也验证了这一现象。基于目前基层对人才的需求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我们仍需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当然,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并非高校一家的责任,它还需要政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成才环境。
[ 参 考 文 献 ]
[1] 韩运荣,黄田园.我国当前社会问题舆论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3).
[2] 陈国杰,宫永纯.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5).
[3] 徐伟东.试析新形势下大学生择业观的新变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
[4] 刘淑艳,吴倬.关于新时期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价值论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
[5] 李红.大学生择业观探析与引导[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责任编辑:钟 岚]
作者:李玉雄 邱尹
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中职毕业生就业实行“不包分配、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的就业安置制度。具体地说,就是执行者“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作为处于相对劣势的中职毕业生或多或少都产生了一些心理困扰,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就业。如何正确把握自己,走出心理误区是中职毕业生们就业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笔者现就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职生指导教学工作的经验,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几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一)自卑心理
中职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是失败的,认为上中职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职生、大学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幾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职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二)自负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做“白领”的,是国家干部。这种心理表现在择业上,则是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职生,从事的职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三)盲目从众心理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们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四)矛盾心理
这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会左右为难。例如,他们总是认为到机关、事业单位待遇稳定,风险较小,但又嫌收入不高;而自己创业收入较高,但又觉得太辛苦。于是他们总是举棋不定,总是进行痛苦而矛盾的选择。这种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的矛盾心理,最终往往会使这些中职生失去了太多的时间与机遇。
(五)攀比心理
中职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职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职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先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六)依赖心理
有些中职毕业生由于家庭、社会条件较好,在择业过程中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拉关系、走后门之上,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恰恰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产生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差的印象。当今社会,挑战与机遇并存,只有在择业之初,就树立自信心,少点依赖,敢于竞争,才能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七)冷漠心理
当一些中职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去努力,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八)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职生往往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孰不知沿海城市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适合在沿海和大城市发展,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也是同学们建功立业的地方。鉴于上述种种现象,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解决中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更新就业观念,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通过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但是,我们仍有许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却往往跟不上就业制度改革的步伐。他们留恋过去“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害怕人才的竞争;他们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有国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显然,持这种过时的就业观念,是不可能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人才市场上被择优录用的。因此我们要帮助毕业生调整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摒弃干部身份的概念,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不求对口先就业,先求生存后发展”的思想,用新观念去指导就业实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首先要强调毕业生要树立大就业观念。所谓大就业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固定的收入,不管在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甚至从事个体工作,都是就业。同时中职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对学生进行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引导毕业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在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专业、特长、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好就业期望值,找准坐标,使自己的职业意向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使毕业生抓住机会,顺利就业。
(二)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教育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职学校首先应从职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职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中职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职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职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职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职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职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三)要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职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职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中职毕业生一定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职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职的单位对求职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当然中职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职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四)要指导中职生正确对待挫折,迎接挑战
有的毕业生择业失败后,就无颜面对他人,不敢与用人单位接触,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甚至精神崩溃、行为失常。其实人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挫折的。关键是遇到挫折后要分析失败的原因,战胜或适应挫折。找出问题的根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去战胜它。虽然失败和挫折是伴随人生的事情,但它也是磨练人的最好机会,一帆风顺并不利于锻炼人的意志能力。择业是人生的第一步,勇于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百折不挠,有利于积累社会经验,走向成熟,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之外,作为家庭要关心和引导自己的子女求职择业,注意减轻他们的求职压力,与孩子们做到心理沟通,并与学校相互配合。同时,他们的社会也要营造良好的求职择业环境与氛围。这就要求国家要制订和颁布相应的就业法规,规范和完善就业市场,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依法求职,守法择业。總之,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作,解决好中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必将促进中职教育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泮成.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J].当代教育论坛,2005,(11).
[2]沃建中.中学生心理导向(第六册)[M].科学出版社,1992.
[3]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作者:薛 枫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大学生面对着就业的巨大压力,产生了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负、自卑、从众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分析产生这些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来源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四个方面的因素。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应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导向工作,为大学生营造平等的就业机会;高校需合理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提高综合素质教育与就业指导;家长要正面引导,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大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增加就业的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分析
1.自负心理。是指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无法用客观的态度评价自我,社会定位不准确,在规划自己的未来时常常过于理想化。表现在择业过程中,好高骛远,对用人单位有着极为苛刻的要求,一味地注重工资、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等。从未考虑自己是否能胜任此项工作,这种不掂量自己才学、定位不准确的自负心理,导致多数大学生毕业后难以和用人单位签约,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局面。
2.自卑心理。是指一些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不敢加以肯定,找不到自身的“亮点”,在就业中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和勇气,从而在用人单位面前不能很好地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能力和水平。
3.从众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身价值的客观认识,没有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而是受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完全没有主见。
4.依赖心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完全消除了以往针对大学生实施的毕业分配制。然而,大部分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生活自理自立能力差,他们在择业过程中身边常常会有家人的陪伴,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用人单位对其能力的质疑。
二、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及其分析
1.社会环境因素。
(1)劳动力市场供大与求: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聚增。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之后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应届毕业生达到 212万;2005年,这一数字增加到338万,而且每年仍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8年,规模达到 559万人;2011年达到了660万人。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以及农民工大量进城,同时军队裁军和每年正常转业退伍军人的安置;又如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革,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政府行政机关精简机构、国有企业简员增效,这些实际问题都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负担和压力。
(2)社会风气不正:尽管招聘单位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但是,中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人情社会国家,“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普遍长期存在,大学生就业也难以“免俗”。有一些毕业生因为家里有背景,可以通过社会关系轻松找到好工作。而对于那些来自贫穷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因为没有社会关系背景,找工作要靠他们自己的不懈努力。看到那些有背景的毕业生在和他们一起竞争时,他们的心理很难平衡。当他们遭遇招聘失败后,觉得不公平竞争给他们带来了伤害,这也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引发偏激行为。这样的现象无疑会加重了普通家庭出生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3)政府就业服务职能不到位:政府在就业政策方面,就业服务职能不到位,政府部门没能充分提供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服务:比如就业培训、就业供需洽谈会、发布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在扶持自主创业方面力度不够,同样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2.高校教育现存的问题。
(1)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工作形式简单,内容单一,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不准确,毕业生对信息的有效运用不够。目前,就業指导工作主要是以讲授就业基本知识为主,采用教与学、讲与听的形式来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碰到的问题。例如简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介绍,单纯依靠公告栏发布招聘信息,提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见面的机会,而忽视了学生真正的就业需求,这必然导致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缺乏。
(2)就业心理辅导的滞后性:目前有的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就业心理辅导机构,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却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或是学校心理咨询配套设施与学生就业心理发展变化脱节,心理咨询手段滞后,心理咨询员专业素质不高,或其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办学理念与专业设置仍沿用计划办学的思路,“重招生、轻就业”。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市场经济也要有计划”。大学生招生要有计划,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就业市场的容纳能力来安排,不能盲目扩大招生。而有些学校片面追求经济利益,通过各种途径一味扩大招生,不顾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没有出处,难以就业。在一些热门专业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教师缺乏教学经验,现学现卖,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不专,虽然就业岗位很多,但他们却无法胜任。
3.家庭教育有误区。如今大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为了孩子的前程父母会尽其所有,不惜一切代价给孩子创造比较好的学习环境,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孩子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另外,孩子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会受到父母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影响,比如父母从事医生职业,他们就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从事这一职业。另外,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也就是端起了所谓的“铁饭碗”,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无形中就给孩子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再者,有的父母因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而特别溺爱子女,怕孩子受苦受累,不敢或者不愿给孩子施加就业压力,这也使孩子在校读书期间松懈对学习的热情。面临就业时完全依赖于父母,一但父母能力有限,没能实现愿望,便导致孩子理想被现实冲垮,他们便很容易一蹶不振,产生心理障碍。
4.大学生自身问题。我国的应试教育只追求热门专业,重视本专业课的学习,学校的目标锁定在升学率,家长的目标锁定在成绩上。为了高升学率,忽视对学生意志品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结果,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实际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差、情绪多变、意志力薄弱等。当他们毕业后走向社会求职时,缺乏对社会就业现状的了解,缺乏就业心理准备,当遭遇挫折时就会退缩,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虚荣心理等等。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与对策
1.政府部门做好导向工作。第一,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要成立专门的就业监督机构,健立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第二,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大力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减轻大学生的心理负担;第三,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管理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将大学生就业信息网、全国各地的就业信息网和各高等院校的就业网进行联网,构成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第四,政府要坚持反腐倡廉不动摇,提倡“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制度,杜绝“托关系,走后门”等社会不正之风,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大学生无论到那里工作都无后顾之忧;第五,拓宽多种帮扶大学生就业的渠道。除了大型国企、事业单位以外,中小企业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阵地。
2.高校需调整相关专业设置,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指导。第一,高校课程和专业设置要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按造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有工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第二,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需要调整适应对策,由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转变到综合素质教育上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三,做好大學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通常我们都会认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毕业班学生开展的一种教育,它与非毕业班的学生无关,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学中,使之成为常规化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3.家长要正面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老师,也
是最好的启蒙老师。父母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与孩子沟通,做好孩子的就业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孩子舒缓紧张情绪,避免过激的言辞刺激孩子,不断劝解孩子适时地调整好心态。
4.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生应结合自身优势、能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如辅修第二专业,尽可能地学习各个领域的科学文化,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滋养自己心灵和情操,升华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就业是每位高校学生都要面临的人生选择,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则是大学生就业时的普遍现状,只有明确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成因的不利因素,探讨研究出解决不利因素的相关对策,便可改善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压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利.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J].2013;22(3):60-64.
[2]张建新,孟文静.略论大学生从众心理的产生及应对.齐鲁师范学院学报[J].2011;26(4):79-82.
[3]王红伟.我国高校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31(4):75-78.
[4]黄敬宝.试析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30-132.
作者:卢婧婧
推荐阅读:
新时期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06-03
试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调查分析教育论文07-04
大学生求职择业07-16
关于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报告07-25
关于大学生求职择业取向的调查报告10-24
大学生择业观_社会调查实践报告06-15
大学生心理问题论文05-26
大学生就业心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论文05-23
大学生情绪心理论文07-11
大学生心理压力论文09-21